如果接触这个石女的女儿,也就是一旦触到无生无灭的大空性,以这个无漏大乐,再看三有当中和天女、龙女、人女接触的欲乐,味同嚼蜡一样,没有一点乐味。这是讲由安住无生大空性,现前地道无漏的大乐,再看有漏的安乐就像甘露前面吐出来的不净物一样。总之,“和石女女双融的大乐”是指智慧安住空性生起无缘大悲心,这时对有漏乐的贪执自然就没有了。
这一段是说证悟了的状态。石女是不能有男女行为的,结果文中说石女的女儿也就是没有女儿。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会想象石女是没有女儿的,这容易让人理解成断灭。其实不然,真正的大空性是无形无相的,如果你用你的思维或者感觉去找它的本体,你是找不到的。
为什么找不到呢?那叫做骑牛找牛、抱着孩子找孩子,永远都没办法找得到,只能够自明。你问自明算不算找呢?自明有时候也可以称之为找,但它也不是找。为什么呢?你没明白之前,你去明好像是一种找。但你去找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根本不是二元性的一种找法,它就是自己明白自己。
所以自明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为什么不容易呢?它跟我们用心的习惯是相反的,我们用心总是朝外的,你的心什么时候朝过内啊?你说朝内是往里面看,但实际上这也是朝外。里面是什么呢?你无非是把人的身体(躯壳)里面当成是内,那是心的内吗?心的内外在哪里?后来找来找去,你会发现心其实连内外都没有。
什么叫做朝外找呢?我们用观察的能和观察的所,都叫做朝外找,所以我们一定会具足能和所,那就是轮回,而我们证悟的时候一定会能所双亡。那么,我们朝里找的时候也具备能和所,而自明的时候是没有能和所的,哇,这个就妙了!
所以它跟我们平常用心的习惯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我们在证悟上的一种麻烦。为了表述我们用二元的方式是找不到空性的,所以就用石女的女儿来作比喻,并不是像石女的女儿那样纯粹根本没有,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证悟什么啊?我们那么费力,啥都不要了、辛苦啊、努力啊、又是打坐啊、又是念咒啊、天天坐得像木头啊……最后搞得像石女的女儿那样,那不是疯子吗?不是,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断灭。
但是你一旦自明了,一旦触到不生不灭的大空性,意思就是你开始自明了,而且能够安住了。有人问:“为什么自明了还不能安住呢?”其实自明是有程度的,有明白得深和明白得浅,碰一点马上就会弹回来的(当然,弹回来是一个形容词,不是真的有一个东西让你弹回来)。就是你明白得不够深的时候,那些无明的习气一下又会重新占据你的心。无明的习气跟刚刚自明的力量比较起来,自明的力量真的是啥都不是,一定是无明的力量(二元性习气的力量)最大,导致你没办法安住,没办法沉浸在没有二元的、不生不灭的大空性里面——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这话我以前讲过很多,在此就不多解释了。)
如果自明得很深,甚至通达了(通达实际上是一个很厉害的词汇,就是对非二元的大空性明了得非常的清晰),而且随时一调起念头就可以回去。为什么会调起念头就回去呢?因为有时候你会从证悟里出来,但如果你通达了,一回去就变成了修行。
你问:“有没有永远都不用出来呢?”有,佛陀就是这样的,他永远在法性里面。但一地到八地的菩萨乃至于十地的菩萨,都有出入定。只要定进去了,他都始终保持那种觉悟;出了那种觉悟以后,就叫出定了。
那怎么拉回去呢?他出了觉悟以后,一下又让觉悟回来。其实那个觉悟不存在回不回来,就是你的心要一下重新调起那个明白,这很难形容。反正那时候,你能迅速地进去和出来,一般来讲说明你比较通达了,也就是你自明的程度很深了。
这个时候那个人有个特点,他会很快乐,是一种无执的快乐。所以他的快乐跟我们平常的快乐是不一样的,我们平常的快乐绝对是执著的快乐。金钱、不是执著的快乐吗?美女,不是执著的快乐吗?权利,不是执著的快乐吗?乃至于一个我们以为了不起的事业,比如拍电影等等,其实全都是执著的快乐。
什么叫做执著的快乐呢?一定需要某一个对境来让自己的心产生愉悦,这个对境可能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很多的赞誉,或者是某种状态,或者某一个人来爱我,甚至是自己的一种想象。它一定需要这么一个状态,让你的心粘在上面,因此而感觉到愉悦,这就是执著的快乐。
而无执的快乐恰好不是的,无执是不需要任何一个外境,甚至不要心的任何一个状态。比如有些人会借助心的状态来获得快乐,比如禅修中心的师兄,她打坐非常的快乐,如果不是因为杂事很多,两三个小时之后都不愿意下座了。实际上是她的心依据禅定、依据那种状态已经获得快乐了。那这是不是执著呢?也是执著。当然,我们说这是好的执著,相对来说比去夜总会好很多了。但不管怎样,它都归纳入执著那一类——心因某一个状态而产生快乐,那就是执著的快乐。
而证悟了的心完全不需要这些,它本身处在无执、自然、平常的状态里面获得巨大的安乐,那个就叫做无漏大乐。为什么叫做无漏大乐呢?因为你执著一个对境而获得的快乐,如果对境一消失,那快乐也消失了。比如刚才说的定,我们在定里面好爽啊,都不想下座了——好了,既然你不想下座,我就让你两个月不下座,饿都饿死你,你试试看?!有些人狠了心真的能熬过两个月,比如阿罗汉可以定好多劫,但最终还是要消失,因为心思要维持在某一个状态里面获得快乐。
当然,这比起我们要高级很多,我们欲界的快乐就更惨了。比如火锅好好吃啊!鲍鱼好好吃啊!好嘛,你就一直吃下去,从早上不停地吃到晚上,两个小时之后胀死你,看你还快乐吗?我们还能依据什么快乐呢?有人说:“男女的快乐。”有男女之乐超过一个小时的吗?(众笑)所以那些快乐都会变的,而且快乐会递减的。任何世俗执著的快乐有上升到递减的趋势,做到顶点一定会往下滑。
所以八卦里面的第一卦叫做乾卦,乾卦的最高的一爻叫做亢龙有悔,就是事物走到极处的时候一定要下跌。这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到极端,要让自己始终保持在稍稍低一点的位置里面。甚至中国的风水学里面,说不要居住最好的房子,要住第二好,因为住第一好要小心亢龙有悔,它就讲究这些原则。
也就是执著的快乐一定会变化,由于变化是达不到极处的。什么叫做达不到极处呢?它是有限的。而无执的无漏是什么?它并不依据什么,是本身自己的快乐,所以它是无漏的,永远都这个样子,而且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广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心本身是大而无外的、无量无边的。你能够去说心有多大吗?几尺几寸?你能够说心有多少吗?不依据任何东西而获得的无漏快乐,是不会损坏的。
一旦你真的明白了,当然你首先得明白它自己的快乐,你不能产生了一种快乐,就误认为那是无漏的快乐,其实那是禅定的快乐。当然我们不会傻到搞个美女,也说是无漏大乐,那真的是扯淡啊,那肯定是有漏的。
但有些人在禅定中间,就误认为那是无漏的,其实你要依据禅定啊。如果把你的定破坏了,你就完蛋了。比如你在打坐,打到很快乐的时候,我拿一壶开水从你头上淋下来,你的无漏大乐呢?如果是菩萨入了很深的定,那任何东西都不管用,就算2012来了他一样的快乐——无漏大乐。所以菩萨入了定以后,是真的任何东西都不怕,所以他才敢说超越生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首先你得明白它是什么,如果都不明白,那个乐就可能是因为执著而产生的,这时候就需要智慧。所以达到最后的一点,一定是需要智慧的。
“再看三有当中和天女、龙女、人女接触的欲乐,味同嚼蜡一样,没有一点乐味。”如果无漏大乐安住得很通达的人,再去看三有,比如天女就是天界、龙女就是旁生。(虽然是畜生,但龙女长得挺漂亮的。)天女就更不用说了,男人一看到天女,基本上都会流鼻血而亡。释迦牟尼佛曾经到三十三天给母亲讲《地藏经》,回来的时候有很多凡人来接他,释迦牟尼佛就用神通让人间的女子只能看到天女,人间的男子只能看到天子。人间的男子看到天子后就惭愧了——哇,长得根本不能以小鲜肉来形容,靓到一塌糊涂啊!人间的女子看到天女后也一样,心生惭愧,从此以后再也不照镜子了。释迦牟尼佛当时用神通遮蔽了男子看天女、女子看天子,为什么呢?因为看到的话都会活不下去。
真的会这样的,有关这方面的故事有很多。佛陀的堂弟难陀因为太爱老婆不愿意出家,因为他老婆长得太漂亮了。最终佛陀还是把他勾引出家了,但难陀出家后还是天天想着他的妻子,然后佛陀就让难陀跟着他上天界去,看到天女后再问他:“你老婆漂亮吗?”他说:“我老婆跟天女相比,就像我老婆跟猴子相比。”
差别就有这么大,但你真的明白了无漏大乐,并且能够安住它、体味它,即使是天女,也会对她们消失了贪执心。龙女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文中会提到龙女呢?因为龙是畜生中福报最大的,而且它们的身体能够变幻,拥有很多的财富。当然它们也有苦,但由于巨大的福报,所以很多的龙女长得非常漂亮。(你们不要认为龙女就像我们电影或者电视剧上面的形象,那是人搞出来的,弄几条龙须就算了,事实不是这样的。)至于人女就不用介绍了。
味同嚼蜡就是一点味道都没有,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感受到无生大乐以后,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太过分了,一比较起来简直大相径庭,你自然而然地抛弃那些东西。而且它会慢慢把一些人间的欲乐化掉,它包含这些人间的欲乐,但它可以化掉它。
所以,无漏的大乐并不是单独处于一个无漏的大乐里面,好像跟所有的世间法分开,不是这样的,不然又会出错误。即使是任何一个世间法,人女也好、龙女也好,与之接触时都能呈现出无漏的大乐。听得懂吗?这里不太好理解。
比如我们把各种各样的快乐分别画一个圈,这个是吃饭的乐,这是打架的乐,这是泡妞的乐,这是看电影的乐,而无漏的大乐是什么?全部圈完。无漏大乐就体现在它们中间,没有一个离开这些世间现象的无漏大乐。虽然入定了以后可以有一个无漏大乐,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出定的时候也会融含其他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没有一样不是法性,所以那个快乐简直巨大到一塌糊涂,绝对不会去执著任何一种世间因分别执著而产生的快乐,但它也并不排斥它们。因为要和不要在性质上都是分别,所以当你去问这些人好坏的时候,他很难去回答你的,根本回答不了。
“这是讲由安住无生大空性,现前地道无漏的大乐,再看有漏的安乐就像甘露前面吐出来的不净物一样。”这是一种分别性的说法。什么叫做分别性的说法呢?如果我们真的要把它弄来做分别性的比较,无漏大乐跟世间的欲乐比较起来,当然一个是真正的大乐,一个是很肮脏、很邪恶的。要是你真的处在无漏大乐里面,你也不会有这样的拒绝,当然也不会有这样的执著。但这里的说法,实际上是把两个分开了,那是一种表述性的、比较性的说法。
这样的比较在表述上是可以的,如果我们从表述上、从分别中去比较的话,你要无漏大乐还是要世间的欲乐?你肯定要无漏大乐。因为两者比较起来的话,世间的欲乐就像甘露面前吐出来的不净粪。那问什么是甘露呢?其实就是面前的不净粪——色即是空。
如果你还没明白没清楚,不能安住在法性里面,那不净粪就是不净粪。如果你明白了安住了,那不净粪也是甘露——“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当然这要达到很深的程度。如果我们不说这些境界性的话,用思维分别来说的话,那就是甘露和不净粪的差别。
总之,“和石女女双融的大乐”是指智慧安住空性生起无缘大悲心,这时对有漏乐的贪执自然就没有了。这种是说修行的。当我们的心真的安住在无漏的大空性里面,无缘的大悲心一定会生起来。然后贪执真的会慢慢化解,最后完全化解掉、消失掉。
那么,最终我们会不会因为无执诞生对无执的执呢?不会的。连无执的执都没有,心完全呈现出自然、平常和它最本质的样子。最本质的样子并不拒绝所有的现起,但所有的现起是没有办法再牵引它。但是我们现在不行啊,任何一个事情都会牵引我们。比如穷人一看到人民币,两个眼睛就开始被牵走了。如果稍稍遇到大一点的苦难,人家拿着枪对着我们,你的心马上被牵走了,你会害怕和恐惧。一个美女现起,你口水直流,还是被牵走了。
但如果处在无生大空性里面,即便这些现起也很难牵动你,其实不是很难动,而是没办法动。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这些现象的时候没有个体感,他也不觉得这些现象是真实的。(我在说“他”的时候,其实这个“他”已经不是个体了,而是心本身的光明,光明不会因为任何它觉知到的现象而失去光明。)
这很难理解,我们现在老是觉得好像有个个体来看这些东西,如果以个体来看这些东西的话,那会被牵走的。比如我以个体作为基点来看东西的话,你要消灭我这个个体,我就会恐惧。我作为一个个体,我有习气,如果出现美女的话,我就要流口水。
但如果我的心不是作为个体的基点来看,而是作为明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个体其实也是明的一种显现,你的个体还是明的显现,刀枪、美女全是明的显现。既然是这样,那就随它显现。当有执著的时候,显现根本就不会对无执的明有任何的伤害,完全伤害不了。所有的伤害都是因为执著,大家听得懂吗?这里有点境界性的说法,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石女的女儿是一切相都没有,由此也就什么都可以显露出来。
石女的女儿是空性的意思,正是因为空性,所以它可以显出任何相。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的本质是空性,所以才显出我们以及我们面前的所有东西出来。如果我们的本质不是空性的,是一个实有的东西,而它不变化,怎么可能产生这些东西呢?所以这些东西只能由无执来。
当我们想不通的时候,我们就想一个“它是由物质来的”,但物质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也不清楚,我们就拿了一个词汇叫“物质”。其实现在的科学绝对没有对物质作出准确的概念,他不知道物质是什么,只能叫做基本粒子,或者叫能量,但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他们也不清楚。
你不能说这些现象就是物质,唯物主义说“世界都是物质的”,它不是指这些现象,而是指组成这些现象的到底是什么。那是一种想象性的说法来的,任何科技也没有给出一种实验或者给出一个数学公式,指出我们最基本的物质是什么,至今仍然没有。
只有佛法里面说清楚了,当然有些宗教也说了,比如基督教说这些现象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是造物主,但上帝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其实上帝跟物质差不多,也是靠想出来的。
还有道家,其实比上帝厉害了,他说是太极,而太极哪里来的?他说这个东西不可言说的,最终他还是这样。他还可以用心去实证到太极,其实那是很深的阿赖耶识的状态。你看《易经》里面是这样描述太极的:在还没有分阴阳之前,有混沌状态,叫做太极。只要分了阴阳就会有二,二就是分别。那种混沌状态是什么?从佛家来说,这个混沌的状态其实就是很深的阿赖耶识的状态,它并不是真正的法性,但是能够领略到那个东西已经不错了。
但我们“伟大”的科技来了以后就直接说“世界是物质的”,我们为什么会这么相信世界是物质的?其实不是因为科学给了我们一个准确概念,而是确立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把大量的心力用去搞物质,然后掌握了很多粗大的物质功用,最后被这些功用迷醉了。你看制造出很多漂亮的衣服给我们穿、整了飞机、整了大炮、还有电影摄像枪…..我们公司买了很多电影摄像枪,我看了之后觉得:物质之力,不可思议!
由于这些东西,我们就不加思考地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作用去判断它的本体是什么,这是很蠢的!也许我们人类在物质的组合和解拆上获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不见得会让人类幸福的,因为感受幸福的不是物质,而是心。
其实有时候拥有很多物质的人,不见得比那些很穷的人快乐。就像我以前有个农村的亲戚,他真的很傻的,因为他脑袋有问题,但他过得好快乐啊。他的鼻涕不停地流——用袖子一擦就完了,而且他啥都不想也不用去读书,我们看着他很愚痴,但是他很快乐的。我的这个亲戚很精彩的,他有个哥哥极端的聪明,而且很会挣钱,但整天愁着一张脸,一点都不快乐,但他的傻子弟弟却天天很快乐。
当然,我并不是说傻就是快乐,我想说明我们的快乐跟物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绝对的关系。最终因为感受快乐的是心,我们有办法避开物质,直接让我们的心快乐,这就是佛法。
如果我们想拥有更多的物质去获取快乐的话,你不见得会达到目的,而且很多时候都会产生痛苦。那么多的人因此而死亡、因此而得疾病、因此一生不得安乐,不是因为攫取物质吗?你问他们人生忙碌什么?——无非名跟利两个。结果忙来忙去的,有多少人因为名跟利栽了的,难道我们有什么特异功能能避开这些东西吗?不行的。很简单,绝大部分是栽的,就算有极少数人因为福报大一点暂时满足了,但死亡了以后,这些名跟利也不起作用。
所以只有佛法不管你生或死,能够避开物质直接去找心。找到了心以后,自然的安乐、无漏的大乐就出来了,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才是佛法要传播的意义。你看我们整天说为社会做贡献,什么叫做为社会做贡献?
小时候有人问你:“长大后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回答:“我的理想就是为社会做贡献!”什么叫做为社会做贡献啊?大家想没想过?“我要做工程师!我要做医生!我要开航天飞机!”你想做的这些,全都与物质有关。他们认为为社会创造物质,或者帮助别人去给社会创造物质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其实不是的。
真正做贡献的是什么?让你自己和更多的人快乐,才是为社会做贡献。那要怎么样才能让大家快乐呢?如前所说,不是物质。要让人真正明白快乐的源泉在哪里?怎么样才能保持永远不变的大安乐?这才是真正的叫做“做贡献”。所以这才是传播佛法的意义,并不是GDP。我们现在的GDP好高啊,大家快乐吗?不见得快乐嘛!所以佛法有它传播的绝对意义在里面。
这就是《辨法法性论》所讲的无分别智的作用,“谓离诸分别;给无上安乐;令远离烦恼,无所知二障;其后所得智,而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严净诸佛土,成熟诸有情,并能令生起,一切相智性”。由智慧安住大空性当中,就能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能得到无与伦比的无漏安乐,能圆满现前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能成就净土、成熟有情。
这一段话就是我们认识了无生大空性的功德,它概括性地进行了表述。有哪些呢?“谓离诸分别;给无上安乐;令远离烦恼,无所知二障;如果我们能够安住在大空性中间,就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什么叫做烦恼障呢?因为人我执而引起的烦恼。我们经常忧郁、痛苦、恐惧、怀疑,或者被贪执所折磨,这些就是烦恼障。什么叫做所知障呢?这里不清楚、那里也不清楚。也有人说要到八地菩萨之后才能断所知障,但对于我们,烦恼障和所知障都是有的。到八地菩萨以后就没有烦恼障了,只剩下后面的所知障。
那么,如果我们安住在无生大空性里面,烦恼障和所知障都会慢慢被清除掉,然后就能够得到无上安乐,也就是真正能体味到心自然的、本然的大安乐。那真的是好安乐啊!当一个人生起烦恼的时候,只要一回去马上就消失,所有的恐惧、畏惧、不安乐,人世间所有的一切,你觉得都能够解决。而且你绝对清楚依据此可以成佛,而且依据此就是佛的法身,是真正的佛,由此你也明白其实自己就是佛。
为什么现在那么痛苦呢?因为你还不能完全作佛,过去相续里面所积累的分别习气太重了。就是一定要吃,不吃就会饿;看到美女口说不执著,但口水一直在下流;身体本身是虚假的,但你还是害怕刺刀。这些就是你控制不住的,都是习气。
那怎么办呢?安住在无生大乐里面,你自己都会感觉到那些习气慢慢在淡、在消失,真的犹如阳光下的雾气在消失。那阳光是什么?不是真的指太阳,就是无生的大空性。你只要保持它就行了,其他的一切都会消散,真是美妙无比啊。
在无生大安乐里面,什么剪刀啊、菜刀啊都不成立,各种各样的刀也没有,只剩下一把文殊宝剑,焚尽一切的分别烦恼。那玩意是真的,也并不是要好远好远,一定要带上猪八戒和孙悟空去西天去取。其实没那么复杂,你只要照着上师三宝们所教的方法,一定可以让本性自然地显露出来,贵在坚持!
现在的人很难坚持的,不要说坚持修行无生大空性,其实他什么事都很难坚持。只有一样事情是不用坚持就一定具备——烦恼!你看他永远都在烦恼,怎么搞都是在烦恼,何必呢?有什么好烦恼的?他还是要烦恼,而且他也不去考虑为什么会烦恼。
落到最后,你会发现最大的罪恶是什么——蠢!就是因为蠢,才会被贪执所控制、被嗔恨所控制、被忧郁所控制、被怀疑所控制、被傲慢所控制,都是因为蠢。这些东西其实毫无意义,但我们却为它欢乐为它忧,其实对境最终都要败坏的。
我说的意义就大了,比如像我,其实很难有事情能把我勾动的,但如果你说我女儿怎么怎么样,我马上毛都收紧了。其实很简单,我也有贪执,那怎么办呢?如果你真的在无生大空性里面,不管是女儿还是母亲,无非就是现象,而且那本身也是佛。佛因为无明执成了这么一个现象,你要解救他的话就让他明白本性,那是真正地在帮助他,其他的你怎样也帮不了他。
所以,你一定要安住在无生大空性里面,才是真正的爱他们。其他那些爱我就不好说了,那叫甘露面前的不净粪。这否定得有点可怕,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所以佛陀当年抛弃了国家、抛弃了父母、抛弃了爱妻、抛弃了儿子,去了森林里面修行,他是做给我们看的,其实他不需要这个样子的。
他告诉我们世间所有贪执的快乐,实际上都不长久,最终都会变成苦痛,只有像他那样才是真正的大忠、大孝、大仁、大义。这并非只有佛陀才能走的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走的。有人说:“我好笨的,小学从来没及格过,你还让我成佛,是不是有点扯啊?”
其实真的是不扯的,如果你要是去考个博士,真的是好难啊!你字都认不全,√2都不知道多少,是很难考博士的,但你可以成佛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本来就是佛,只要你消除这些执著就行了。
你说:“我怎么消除这些执著呢?我连一加二等于多少都不知道。”其实很简单,复杂有复杂的修法,比如你去学唯识、中观,搞得脑袋像浆糊一样(有很多师兄都是这样的)。同时也有简单的修法,你可以去念佛。然后你可以去修菩提心嘛,我不相信你不会修菩提心,菩提心最好修了,自己喜欢的送给别人,不好的全部拿回来。你连续搞上几年,你啥都明白了,不信你去试!很简单,你就是没当真嘛。
我们现在干的是好的全部拿回来,坏的全部推出去,为了这个不惜飞舞剪刀嘛。这怎么可能成就呢?你要是觉得好的东西拿出去,供养也是这样的,最好的东西拿出去。你以为佛陀真的需要你那几颗烂玻璃啊?我们修曼扎就是拿几个烂玻璃在供嘛,其实佛陀根本都不需要你这些东西,他是要把你最贪执的东西拿走。所以你觉得自己最执著什么,你就拿出去供,这就是真正最大的厉害的供养。
如果你认为菩提心很难修,其实很简单,你最执著什么,你就把它拿出;然后你觉得什么是不好的,你就拿回来。你长期这么干下去,百分之百的成就。这不是我说的,有偈为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我们禅修中心墙壁上挂着这么一个牌匾,但你看我们修行的人是这样吗?他们觉得修行最大了,谁都不能来碰我——失败亏损你拿走,愿将胜利送回来。如果你这样,就算是从东半球坐到西半球都成不了佛。他们总是认为靠这样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特殊技能,可以在别人面前高人一等,这是扯淡的,佛法不是教我们去高人一等的,它是要我们明白所有一切现象的本质就是无生大空性。
当我们执著自我、执著外境的时候,这种执著就让我们永远没办法去领悟本性。但如果你真的找准了目标,有了很强的意志力,有了很强的希求心,不论你聪明还是愚蠢,你都可以证悟,这真的是能做到的。
然后,什么叫做圆满如所有智呢?如所有智就是无漏大空性。什么叫做圆满?就是彻底通达。开悟的人是不是彻底通达呢?不是的。开悟的人其实在总相上明白了心的本性,还不是那种实际的证,要到初地菩萨才是真正的证悟了心的本性。但证悟了心的本性跟佛心的本质,在空性上是一样的,但在功德(光明程度)上还是不一样。所以还不能叫做圆满的如所有智,一定要到成佛的时候才可以圆满如所有智。这是对空性(如来藏)彻底的了解。
尽所有智是什么呢?尽所有智实际上是如所有智遍知一切的功能。如果一个人修行开悟了,在开悟的状态下一直这么下去,他就可以圆满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无穷无尽的功德和福报就体现出来了。
然后能够成就净土,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里面包括了大悲心,极强的大悲周遍的佛陀的大慈悲,这种大慈悲会对所有分别的众生生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心。什么叫做同体大悲呢?他会认为每个众生都跟他是一体的。这种大悲不是靠我和你俩关系好、你是我妈,所以我对你有悲心;你是他人的妈,那你就早点死吧!(众笑)但他不会这样的。
无缘大慈也是一样,他不一定要靠因缘才能对你慈悲。像我看到自己的女儿就“好乖啊”,看到别人的女儿“还可以”,其实还是有差别的,所以一定要靠因缘的,而不是那种无缘大慈,因为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基本本性。
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他就会想尽办法去依缘度所有的众生。那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去建立一个净土。所有每一个初地菩萨,甚至是开悟了的人,他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愿望——建立净土来利益和他有缘的众生。
有人问:“既然是无缘大慈,为什么要利益与他有缘的众生呢?”“无缘”只是一个词,但你要跟他拉上关系就有缘了,所以叫做依缘度人。佛度有缘人的意思是什么?你要跟他有关系,那什么样的关系呢?最好跟佛陀有好关系,比如供养佛陀啊。还有一种起码要骂他两句嘛,最怕是理都不理睬,这种叫无缘。
所以他就要建立净土来利益跟他有缘的众生。那么到了八地菩萨就开始真的建立净土了,因为那时候已经没有自我了,到了佛的时候基本上净土就成了。
我们经常说的“极乐净土”,其实就是两百多劫之前有一个法藏比丘,那时候他已经是初地菩萨了,他看到了好多好多的净土,然后把各个净土的特点综合起来,发愿建造了极乐净土。
这个净土跟我们这期的众生因缘是最深的,也就是我们肯定在哪一世跟法藏比丘搭上过关系的。所以我们这一期的众生,一般可以借用法藏比丘的愿力而往生他的净土。法藏比丘曾经有个愿力:如果一个众生在临终的时候,只要念十声他的名号——阿弥陀佛,就一定可以往生于他的净土。绝对不会像我们现在还要去办一个签证,那时候念佛就等同于签证了。
其实不一定要念十声,只要你那时候能够想起你的信愿力,你就可以往生。他只不过用“十声佛号”来表达中阴或者临终时候,能够想起往生净土的愿力。这个净土实际上就是法藏比丘在大空性中间发起的大愿而成立的净土,他总共有四十八个大愿,这就是其中之一。
然后成熟有情,这就有很多种方式了,他可以以化身到我们中间来,比如大堪布们、法王等等,很可能就是佛陀的化身。你说:“他们既然是佛陀的化身,为什么没有呈现出佛陀的功能呢?”我告诉你,他要呈现出这些功能要依据你的觉识来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些佛陀的化身基本上是跟普通人一样的。如果你在佛陀那个时代,可能就看到很多功能了。这不能怪他们,我们只能怪自己根本没有种下这个种子。就像你本身是一只老鼠,你要让你的境界里面显出母牛的功能,这是做不到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种下这样的种子。
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一般都会化现出法王、堪布来给予我们教导,他们很有可能是佛陀的化身,我们也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佛陀的法身,不能看成是化身。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相看成是化身,但要把他们看成是佛陀的法身,对密宗的弟子是这样要求的。
那么,他们可以以化身来成熟我们,同时也有报身去成熟这些菩萨。当圆满了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以后,一方面可以以化身来教导我们,一方面可以以报身去成熟这些菩萨。这是佛陀干的事。
你说:“这事能干得完吗?”对他来说,从来没干过,所以不存在干不干得完。按照我们的分别念,他就会一直干下去,永不失业。为什么他从来没干过呢?因为他的心一直在空性状态里面,不生不灭,所以他从来没干过。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和众生、菩萨是分别的两个个体,就像左手不会觉得在帮右手,所以他不觉得有干过。
然后他为什么永远一直这么做下去呢?——这是从我们分别的角度去看到的。因为世间所有的痛苦、轮回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分别造成的,而这个分别是没有穷尽的。由于分别没有穷尽,所以佛陀抚慰分别,让分别者清楚分别的实质这个工作,也绝对不会穷尽。这谓之为成熟有情。
如是言彼亦行彼,将与慧王融一体。
如果按这样说的也这样去做,会在将来的某时和慧王融为一体。
“与慧王融一体”,也就是圆、净、熟(圆满十度、成就净土、成熟众生)圆满之后获得无上佛果。
如果按这样说去做,会跟慧王融为一体,跟慧王融为一体实际上就是成就佛果的意思。成就佛果表现为哪些呢?表现为圆满十度,就是菩萨十度。我们经常说的菩萨六度,其实后面还有四度,这是《现观庄严论》里面的说法。
前面六度是什么呢?第一个是布施度;第二个是持戒度;第三个是忍辱度;第四个是精进度;第五个是禅定度;第六个是般若度。后面四度分别是方便、愿、力、智 。圆满十度也就是十地菩萨的意思,而每一地菩萨有一个修行的重点。
而成就净土刚才已经说过了,从八地以后,他们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净土,然后去普度所有的众生。这些事情都圆满了以后,就获得了无上的佛果。那什么时候圆满呢?其实就是成佛,成佛就是圆满。
有人问:“成佛了以后,是不是所有的众生都度完了?”在佛陀那里就没有众生了,而在我们这里就还有佛。因为我们是众生,才会相对有佛,但在真正的佛那里是无佛无众生的,可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我们在上一堂《入行论》的课中提及过。
总之,首先需要知道诸法如梦;其次,连对诸法像梦那样无实有的空的执著也要远离;再得到见道入定的无分别智;见道之后,在一到十地按照道的修行次第,相应地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最终将获得究竟佛果。
其实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要知道诸法如梦。其次,连对诸法像梦那样无实有的空的执著也要远离。对我们现在而言谈不上这个,我们现在就是要知道诸法如梦,概念上知道诸法如梦是很容易的,但我们在觉受中一定要去训练。
在觉受中训练出诸法如梦,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我们以前反复讲这些东西,首先头脑里面进行思维,思维到让心相信,然后思维到一定的程度,我们的心会直接感到某一样事物,或者是一大片事物真的像梦一样。慢慢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连同身体外所有的东西,完全跟梦是一样的,而且随时觉得它会醒。醒是什么意思?就是会消失,觉得它根本不真实,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如梦如幻很恼火啊、很苦啊?不是的,恰好身心处在这种状态里面,你会体会到无执。当你的心觉得这些东西如梦如幻不真实的时候,其实这个能感的心就开始有松脱的感受,体会到无执,感到有松脱的快乐,因此不会很苦。
当觉受越来越深、越来越深,实际上这就是单空的修行。目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而一地到十地菩萨的功德,我们后面再说。其实你要是真的证悟了空性,一地到十地一滑就过去了,因为我们修大圆满的是很快的。如果你要修普通的显宗,而不修大圆满,那么一地到十地需要两大劫,资粮道到见道(证悟)需要一个劫,共三大劫的修行。
但大圆满一生就可以成佛,依据传承的力量,这完全是做得到的。然而,修行的最前面那段是最难的,就是要知道诸法如梦,这需要长期的闻思、修行、串习。但对于我们真的很难的,我们不愿意去做,我们的心老是沉浸在自己设置的忧、愁、苦、甜的事情上面。再过一段时间后去看这些苦、甜、忧、愁的事情,根本是毫无意义的,根本就不用你修得那么深的程度。
我们现在回忆起小时候所在意的事情,现在还在意吗?大部分你都不在意了。比如那时候跟某同学吵了一架,当时恨不得有机会一刀劈了他,现在想起来还是一段甜蜜的回忆。或者高中、大学的时候搞了一把早恋,爱得要死要活的,当时愁将来会怎么怎么样,现在回过头去是不是觉得挺好笑啊?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其实很多事情都不值得在意,但我们陷在其中的时候不知道,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回忆起来都会觉得挺搞笑的。当真的是觉得诸法如梦的时候,你看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去形容这个人——他很放得开!一个人放得开,智慧必定博大,品德必定高尚,而且他肯定会善良。关键是你放不开,但你也得去放开,绝对不允许臣妾做不到,没办法的,因为轮回不饶人。
那么要知道诸法如梦是最麻烦的,其实这就是单空的修行。我们以前教过很多,四夺中的夺人、夺境、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观一切如梦。然后走到后来,真的觉得所有的现象如梦了,而且经常能形成定。因为人的心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形成定而不动的时候,你就可能感觉到身体消失,有可能眼睛看到的都是光,甚至连什么都看不到了。你说:“什么都看不到,那是不是黑暗啊?”不是黑暗,肯定会有光。还有耳朵声音也完全听不到了,因为耳识完全产生变化,甚至停止运作。
那么,这种状态里面可能是因为定造成的,而且在这个定里面带有单空的执著。有时候出来以后,也许都现出来了,但你的心觉得这些东西真的就是一场梦幻。而且你定惯以后,一定马上就消失。
所以,你看小乘的《俱舍论》里面,他们从最深的灭尽定里面出来,一会到四禅;“砰”,到一禅;“豁”,又到欲界定;“砰”,又到二禅。他们换来换去的,自己的心随时习惯从各种各样的定里面去玩这些东西,实际上是训练自己的心自在地处于各种各样的状态里面。
而大乘修到一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当我们执持单空的见解而且有很深的定的时候,周围也消失了,突然把它现出来、突然又不现、或者让它现一半、或者什么都不现、只现出光来、或者是烟……训练各种各样的感受出来。无论怎么现,在我们的能上都是单空的执著,这是无的执著。
但是走到后来要连无的执著都丢掉。那无的执著要怎样才能丢掉呢?无的执著你是丢不掉的,因为“无”不是一个东西,它不像外面的东西,当你觉识不动的时候就可以消失了。而无的执著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它丢掉,什么呢?——证悟本性(明白“无”是什么)。
当然“无”的状态丢掉好容易,一起分别就不是“无”了。你去找能上的“无”是找不到的。那要怎样才能消掉它呢?——认识本性。一旦明白了本性,“无”的执著就没有了。那怎样才能明白呢?——大圆满窍诀。(走到这里,就开始卖关子了,这关子卖得我都不好意思了!)走到这里真的没办法,要消灭无的执著,只有大圆满窍诀或者是禅宗祖师的方法。而禅师们说的东西其实就是大圆满窍诀,告诉你怎么摆脱无。摆脱了无,心就能够自认,就能够明白无生大空性。
再得到见道入定的无分别智,这话实际上就是摆脱了无。这个摆脱了无,你们不要想好像一下就懂得个什么东西,其实这个懂也是心的逐渐体受。当明白了无分别后,就越来越通达、越来越深邃,然后就慢慢走到见道。然后按照一到十地的修行次第相应去修行,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情,最后获得究竟佛果。
我们想了解一到十地怎么修、怎么学的话,可以去看《现观庄严论》,所以叫菩萨十度。前面六度我已经说过了,第七是方便力;第八是愿力,八地菩萨愿行圆满,成就净土;第九是智慧力,该怎么去度众生;第十就是首楞严智,这是十地菩萨最根本的智慧。
总之,后面的四度分别是方便力、愿力、般若力(作用力,金刚手菩萨的大力),最后是根本智(首楞严智,十地菩萨最根本的智慧。)反正是一地地地上去,但我们修大圆满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要在活着的一生就成佛的话,那你要先去修彻却,把如梦观和禅定修到一定的时候,上师给你指示心性。当指示心性明白了以后,可能修几年彻却(到底几年就要看每个人的情况了)。
要想彻却修得比较通达和踏实的话,最快六个月,最慢十二年而获得“大成就”(这是书上说的。)但法王在直指心性里面说得好厉害,他说最快六个月,三年可以获得大成就(我估计法王是指进关修行彻却三年或者是自己专修彻却)。但对于城市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很懒的人,这就可能拖到十二年。但你真的明白了本性的人,是懒不了的,也没法懒的。真的通达本性的人,他随时都会回去安住,他也可能玩世间那套东西,但他随时都会回去、他随时都会回去。这个日积月累也会很不得了的,只不过拖的时间间要长一点。
但这真的是需要福报啊,万一你十二年中间就死了怎么办啊?不是说你开悟了就不会死哦,一样照死的。当然,开悟的话相对来讲会好一些,肯定很多护法跟着你的,这真的是潜力股啊!(众笑)绝对是这样的。所以你看成就者们,要帮他的人总是很多,这是没问题的。但你怎么知道自己前辈子干了什么龌蹉事或者丧尽天良的事呢?恰好你这一生要解脱,好了,那就先算了账再说,有可能你就因为这样而“扑街”(往生)。
当然开悟了的人,下一世也一定会成为初地菩萨,但是你再来一次何必呢?一般按照我看到的书籍,大部分都是十二年的,原因是城市里面都是懒汉。他一开悟了以后,基本上也不会进山,就在生活中去混。但是到死的时候,都会显现出很多成就相出来。真的修大圆满的人,就跟普通人一样,甚至完全就是一个普通人,或是看起来好像很矬。
我跟大家举个例子,我的根本上师慈诚罗珠堪布的父亲,一生就是一个养牛的。他就跟当时的一位成就者学了大圆满,但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起来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牧民,整天只是在啊啊啊地放牛。但是在他死之前,就呈现出大圆满的成就相出来,堪布老人家就是因为看到这样的现象而决定出家修行的。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啥都不是,对于大圆满的行人,其实就是磨练心性。什么叫做磨练心性呢?平时在法性中间磨练。你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那种修行反而不像我们现在平常人修行那样,雄赳赳气昂昂地坐在这里“我要成佛!我要成佛!”(众笑)他绝对不会杀气腾腾、吃不完要不完的样子,反而是很自在、很普通的——大道平常。在这个过程中间,时间一长,他就成佛了,这就是修彻却真正成就的。
还有一种方法还要快,活着的时候就要见到净土,活着的时候就要具足佛陀所有的功德,那咋办呢?——修脱嘎。所以彻却修几年成熟以后,就要去山里面修脱嘎。那修起来就厉害了!现在藏地肯定还有很多这样的行人在山里面,那些人基本上都会有很大的神通。
他们成就后会去看自己下山后是否还有因缘,还有没有自己是否要救的人,他就可能到城市里面来。如果与之无缘,那就圆寂了。我告诉你,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大部分是无缘的。你不要问为什么,只需拿着手机当镜子看看自己的脸,因为我们现代人分别念太多了。
你说:“我们跟佛法没缘吗?”也不是。我们跟佛法有缘,我们现在已经在谈佛法了,而且我们也接触到大圆满,好多人都灌了顶了,甚至很多人都已经接受了直指心性的。你们其实有很大的福德,同时我们的分别念会把很多的因缘、福德全部宰断。
我们现在的人又蠢又喜欢想,这真是很怪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会让我们产生无穷无尽的分别,无穷无尽的自以为是,你们真的是太过的自以为是了!真的是蠢得一塌糊涂啊!你说这有什么作用呢?有作用的,它会把你本身很好的佛缘逐渐宰断,宰完了以后就没有了。你不知道这个损失有多大?但大部分人给宰断了,都是不觉得有什么损失的,其实聪明的人,或者是有修行的人会知道这个损失有多大,那个真的是惨啊!
同时这些很高成就的大修行人,他们也会看得见这些东西,所以觉得这个不行就不来了。很简单,比如一个脱嘎大修行者过来以后,说不定就裹一张烂棉袄,一脸晒得黢黑,拿着转经筒露着牙齿,甚至牙齿都嚼不动东西了。我们会觉得那是修脱嘎的吗?我们会觉得那是佛吗?我们一看,觉得他们像老农民,还会问:“你需不需要我捐献点东西给你啊?”“快走、快走、快走!你都拿到了,还站着干嘛啊?”其实,这说不定是佛啊!(众笑)真的会这个样子的。
我们现代人即使是不用想,在心内里面都有很多很多的标准。而且文艺作品还给我们灌输了很多很多的标准,比如圣人出现,后面一定要有光,还要有相应的音乐出来。但音乐都没出来,你怎么会是圣人呢?
大量这样的东西在我们头脑里面,不知不觉地制造了很多判断的标准,这些标准会斩断我们正确接受佛法的一切渠道和因缘,其实这是挺可怕的!但不管怎样,我们现在已经是有很大的福报了,如果你真的狠了心地努力去把单空、菩提心进行下去的话,你不可能不成就,我真的不信有这回事。
如果一个人真的是铁了心——我就这样了,粉身碎骨也好,烈火焚身也好,我就要修行了!而且保持这种心坚持下去,不成就绝不可能!因为你不是孤军奋战,只要你真的有这样强烈的心愿,那些护法马上就来了:“又一支潜力股出现了!”随后你什么都会顺,什么都会推你往那里走,这些是旁边的事左右不了的。你以为护法真的是吃素的?(当然,他们也有可能是吃素的。)但事实上,护法真的有非常大的力量。
当然,也有些是因为过去的业力太大了,但我们有金刚萨埵嘛。既然你要投入去修行,你就爆修金刚萨埵,把自己可怕的业障先去除掉,不然哪天猫都能把你咬死了。别人被咬死了,至少也得是一条狗,但猫都能把你咬死。(众笑)
但你爆修金刚萨埵肯定会起作用的,而且大部分人哪里有这么巨大的业力啊?如果是巨大的业力,你早就应该下地狱了,而你这世都遇到大圆满了,即使是再大的业力,通过修行也能去掉。其实我们有很大的福德,也有很大的机会,但我们也很容易晃过去了。
为什么会容易晃过去了?说老实话,在座好多人都好几十岁了,你都活了几十岁了,你觉得那几十年很长吗?毛主席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你们读过这首诗吗?真没文化。“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毛主席有时候的话是很牛的。
但这里好多师兄都已经超过三十八了,你们是“四十八年过去,进个洗手间!”(众笑)因为出来就没了,所以得抓紧时间,如救头燃,不要浪费掉了这一生。我们要用尽心思去思维这些东西,路已经是清清晰晰了,真的是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行。为什么不肯行呢?傻和蠢。所以我说蠢是最大的罪恶,所有罪恶的根本叫做“无明”,无明换一种说法就是蠢。
六、劝勉思察
此等经验双关语,察则易解不察难,
思则义大不思小,大喜乐地德者造!
这些偈语不是像写诗一样的,它只把意思说出来就行了,绝对不像写诗那样讲究韵律“你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它不会这样的,完全是讲里面的意义。诗歌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大家读这些偈语的时候,懂意思就行了,不一定要韵律这些东西的。
以上在道歌中讲述的修道经验的双关语,字字句句隐藏了修行的经验。善加观察,就容易理解;不观察,就难以知道它的密意;思维,就有极大的意义,去掉实执、证悟空性、成就佛果;不思惟,利益就很小。
“大喜乐地”是写这篇道歌的地点,“德”是表示智慧的种子字,“德者”指全知麦彭仁波切,全知的尊号是麦彭洛珠智美。
以上的道歌中讲述的全是修道经验的双关语,比如运用了慧王、醒者、梦者、评审员这些戏剧化的语言,这是指修行体验的戏剧化的诉说。因为佛法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灌输到众生的相续里面来利益众生。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每个时代的众生都有他们接收的特点,他们文化的基础、他们思维的特性以及他们执著的不同。所以菩萨们就会根据他们的文化特点、根据他们执著的不同、根据他们思维和生活的规律,把佛法的道理灌输给他们,否则会失败的。
以前佛陀时代有两个人去找目犍连教他们修行,一个是裁缝师,另外一个是吹玻璃的(吹成玻璃泡,拿去卖的人)。结果目犍连教裁缝师观呼吸,教吹玻璃的人修不净观,最后两个人修了很长时间都没反应。后来他去找佛陀,佛陀说他教反了,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教。
为什么呢?因为裁缝师对人体非常的了解,因为他天天去量别人的身体,所以他修白骨观就很容易。一下观到这个骨头是这样的,对他来说这很容易就观出来了。然后吹玻璃的人本来就天天在搞呼吸的,所以观呼吸就非常容易,他的注意力本来就在这里集中。最后按照佛陀说的换着来修,结果两个人很快就成了阿罗汉。
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也是一样的,我们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我们的执著、我们的思维规律。怎么掌握我们的思维规律呢?菩萨会根据这些,甚至根据我们的语言习惯。其中的分别很大啊,比如我们的语言思维和外国人的语言思维完全是两回事,这个事情在我女儿身上得到严重的体现。我女儿的英语还不错,中文也可以,她用中文说话的时候是一个女儿,用英文说话的时候变成了另外一个女儿,我都能感觉出来的,但她们确实是同一个人。因为她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英语的教育,所以她的习惯就会不一样。那么,根据这些习惯,佛菩萨就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甚至用娱乐的方式尽量把佛法的真理影响众生,也就是一种救度行为。
那么,我们学习经典也是一样的,这些相关语和戏剧性的说法,为了让我们学习佛法的人能够更容易的明白。虽然这些戏剧化的东西,看起来好像不是很严肃,但字字句句就隐藏着修行的经验。如果是一个修行闻思很好的人,仔细去看佛经里面的句子,特别是《圆觉经》、《楞严经》、《维摩诘经》,还有一些禅宗的道歌,这些大法王的道歌,以及他们说的修行境界语、见解语,都会看到好大的加持,真的是好大的加持啊!
有时候晚上看到都会泪流满面,其实佛法里面的东西包含的内容太深、太广了。因为每一个文字激发人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说“树木”,每一个想的树可能都不一样,你想梨书、我想松树、他想什么树……
但如果你真的全身心的沉浸进去,你明白他在讲什么。然后你再去读到这些文字,那个加持力会极其的巨大。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善加观察,善加观察的前提是我们能观察吗?我们现在不具备观察的能力,原因是什么?我们闻思修的时间太少了,我们真的能够感受到加持的力量是不够的,甚至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感受到加持。
有时候我们会听得很烦的,比如刚刚初学的人来听我上课,会觉得很烦的——“怎么老讲这个?换点其他,讲点什么故事吧!”他一定会这样的,因为他完全没办法领受到里面的意味,接受这些加持,不是说这些东西要产生变化。
大菩萨们会按照我们的接受习惯和思维规律来灌输,同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身上接受的业障要去掉很多。当去掉很多业障以后,我们感受到的温暖度才会大。你整天扛一把西花洋伞,上面拼命用太阳照,最多就把伞照化了。说不定洋伞还照不化,反而弄一把玻璃伞挡回去,而且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
那要怎么办呢?一定要善加观察。这些经典里面字字句句隐藏着很多的修行经验,所以有时候看这些经典真的觉得是非常的厉害。哪怕是汉传的也是一样的。但我们为什么看到的不是这样的?大部分人看都看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你根本没办法领受这些字句里面巨大的慈悲和智慧。
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接受习惯就一定要看电影,所以逼着我现在要拍电影。就算不看电影,也只看手机,刷点朋友圈。我们已经被很多东西习惯了,媒体完全把你接受的渠道限制了,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够拿到一本书安静地看上两三个小时呢?很少有这样的人。
当然,你给他看感兴趣的书籍也可以的,比如一二十岁的人,他们去看那些谈恋爱的书也能看得进去。大学阶段看到金庸的小说也能看得进去,再上到三四十岁的时候,就要看一些比较深邃的东西,比如看王小波等等之类的。
但如果一个人的相续成熟了,相续里面了智慧和慈悲,具有福报的相续,他一定会去看佛经——“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看完佛经后,再去看这些书,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幼稚!再看四个字形容——胡说八道!
到时候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察知能力就有了,所以必须要长期间的闻思、修行、阅读,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善加观察。所以善加观察我们就容易理解,不观察就难以知道它的密意。确实是这样的,这些东西说起来好简单,但你要真的理解起来有好多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对我们的身心极其有利。
所以思维真的具有极大的利益,思维是什么?我们读到这些东西真的要去思维。你看只有佛法才是鼓励你思维的,其他任何理论包括那些鸡汤理论,它鼓励你思维吗?我们现在可以找到很多这方面的鸡汤理论出来,比如成功学之类的,这些东西都是经不起检验的,你去思维,就会发现它们是扯淡、胡说八道的。但佛法不是这样的,它鼓励你拼命思维,思维得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最好你还能找到它的错处。我是最欢迎这个的。
我这次回成都,他们又找了一帮人来找错处,能找得到吗?没办法找到错处的,这不是我牛,是佛法太牛了!这必须要靠大家自己长期去思维,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佛法怎么去学、怎么去用,对我们身心有什么好处,乃至于对我们世俗事都有极大的好处。说白了,你佛法学精后,你泡妞都好泡些,你可以跟她吹佛法,吹得她一晃一晃的。还有一个,佛法里面可以教很多修行的方法让你去泡妞的,我知道,但我不教。这是开玩笑的!(众笑)
其实佛法里面什么都有,它告诉我们世间的两个规律,一个是世界运行的规律——世俗谛。另一个告诉你世界的本质——胜义谛。你明白了这个,当然很多东西都能做到,但佛法不是教给你们去泡妞的,我是开玩笑的!
接着文中说“去掉实执、证悟空性,成就佛国”,你思维和修行就能去掉实执,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实执来的,所以要去掉实执。去掉实执,其实就要证悟空性;证悟空性,然后让空性的证悟程度越来越高,最后就能成就佛果。当你在任何一个事物上都能体受空性的时候,那就是所谓的成就佛果了。
如果你学了以后完全不思维的话,利益就很小。我们大部分的人听了后就算了,不存在什么思不思维,听的时候大家可能还笑一笑,听完了以后就拜拜,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这样就没什么太多的利益,没有太多的利益的时候就不能够再想去听,甚至会拒绝。
这是一个规律来的,我见这些真的是太多了。所以善根的差别很大,善根强的,第一个喜欢听;第二个,听了以后,他一定会去思维,思维后就会有利益,有利益他就更喜欢去听、更思维,更思维就更想去听……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善根小的有点小福报,“砰”的一下碰上了,但他一般听了就听了。第一个,他没有这个智力去思维;第二个,他不想思维,因为他有其他的事情思维。接着他就不思维,不思维就感受不到它的利益;感受不到它的利益,他就不想再听了;不想再听就更没办法思维;更没办法思维就更感受不到利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种人我也看到很多。
我自己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但接触佛法的时间也很长了,所以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有时候我真的只能仰天长啸,真的是没办法。幸好从某种程度上,我是一个流氓,流氓就会“去你的,不听就算了,关我什么事啊?”这样就完了。
在这一点上,幸好我是流氓,不然菩萨心会疼的。像我还不是菩萨,是一个流氓,你不信就拉倒!但这个事情,我们确实要认认真真去想一想:我们生存下来的究竟意义是什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我们想过要结婚,要生子,要成就事业,要赚钱,要买别墅,买车,要去迈阿密晒太阳,去澳门有很多美女陪着我一起赌博……
好像很多人都在想这些,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吗?这些意义我十几二十年前就满足了,到了后来,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意思。最后你会发现,真正生活的意义其实就是佛法上的东西。你真正会发现利益众生就是最后的利益,没有其他什么的意义。
你看我们党说的“为人民服务”,不管真假,其实我觉得都已经很不错了,它在一定的程度,都还算人生的意义。但是,我觉得它关键是没有说清楚,怎样才算为人民服务。其实你真的落到后来,一定是这样的。这不一定要学佛,甚至连很多世间人的思维生活到一定的时候,他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给你举个例子,德国的作家歌德,他写了一本小说《浮士德》。浮士德跟魔鬼两个签协议,魔鬼给他提供所有的条件,让浮士德在很多事情上得到满足,只要浮士德自己真的感到了满足,灵魂就属于魔鬼了。结果魔鬼便送了全人类最美的美女海伦给他,而且给了他好多好东西,他都没有感到满足。最后在这个时候,他带领了很多人民搞水利,反而在这个事情上获得了满足,也就是说他在为大众服务的时候获得了满足。当他高喊自己很满足的时候,人就死了。因为他跟魔鬼签订了协议:只要他获得了满足,灵魂就会给魔鬼带走。结果魔鬼正想把他的灵魂带走的时候,上帝就出现了。上帝说:“这样为大众的灵魂,你是带不走的!”结果魔鬼气坏了。(众笑)
其实不一定是佛法,连其他层次比较高一点的人,他们也会思考到这些。但我们现在为什么叫“小人”呢?因为你所有的思维、所有的希求,全部为了你自己。什么叫做“大人”呢?因为大人管的人很多嘛。古代叫“大人”,一般是指州长之类的人,他绝对不会喊旁边一个卖凉面的人叫“大人”的,因为大人能利益的人会更多。
但是佛法教给我们一个方法,不管你是州长,还是卖牛腩面的摊主,你都可以利益众生,所以它真的是无上妙法。但我们是否会放弃这一生的机会呢?依我看,真的是很玄!
然后,“大喜乐地”是写这篇道歌的地点,我觉得只要他能够写出这样的道歌,哪里都是大喜乐地。喜乐跟地点有一定的关系,但关键的关系在于心,对于成就者来说,哪里不是喜乐地呢?当然,这里肯定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是麦彭仁波切住锡的地方。
“德”是表示智慧的种子字,就是文殊菩萨心咒“嗡阿热巴札那德”里面最后的“德”字,实际上是文殊菩萨的种子字,所以麦彭仁波切应该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德者”指具有文殊菩萨这种智慧的成就者,就是指全知麦彭仁波切。
全知麦彭仁波切我就不用介绍了,以前讲过很多次,他是我们宁玛派非常伟大的一个成就者。我们宁玛派关于文字方面集结下来的两位大德成就者,一位是无垢光尊者,另一位是全知的麦彭仁波切。
麦彭仁波切真的是非常牛啊,整个佛教里面,从因明到大圆满各种各样的书籍堆积如山,而且每一个都是非常精到的。而且最牛的是他在七岁的时候就写了一本书,当时他在念,后面的侍者在记,这本书叫《定解宝灯论》,到现在我都还看不懂。(众笑)
双关语,是指这篇辩论歌表面上是一场戏剧,醒者和梦者争论不休,妙慧出场调解,然后二者融为一体,再融入虚空,最后和慧王融为一体。密意是讲述完整的成佛之道。
这是刚才说的,用戏剧拟人化的方式来说明修行的经验,以及修行的道次第。醒者代表我们普通人的观点;梦者其实代表单空的观点。妙慧出场调解的时候,就是我们平常醒的状态要用梦去摄持它,就是产生“如梦观”。然后把梦观里面的单空消失掉融入虚空,最后见道与慧王融为一体。实际上,是从一地修到十地,成为佛陀,这在讲述成佛整个的道路。
实际上,我们现在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不是跟大家讲着好玩的,讲的就是我们修行中必经的一些过程。我天天都在要求的大家去修单空、修菩提心,其实就是在做知梦的这个过程,而现在我们就是不知梦。
《圆觉经》里面有一句话:“知幻即离,亦无渐次。离幻即觉,不假方便”。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知幻即离,当你真的知道幻了,肯定会离开幻象对你牵引,而我们现在就是不知幻。我们认为知幻是什么?头脑概念里面知幻“一切景象都是虚假的”——这谁不会说啊?把你的钱包给我,那也是虚假的!
今天有一个师兄进门的时候不关门,被扣了一个月的工资三千,那也是虚幻的。一遇到很厉害的事情,你就不觉得它是虚幻的。什么叫做很厉害的事情?一定是你最执著的事情。平常我们掏点钱放点生,就不觉得有什么的。如果把你最好的东西拿走呢?那就不见得了。
我们要培养什么呢?任何事情在我们这里,都是如梦如幻的,要做到这样才行。所以知幻很难的,如果知幻了一定会离的,离开了以后马上就会觉——离幻即觉。而且根本不需要任何方便——不假方便。
如果真的知幻了以后,也不要什么道次第——知幻即离,亦无渐次,就是根本没有什么渐次了。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渐修呢?渐修就是在努力,真正地去知幻。你会疑问这好难吗?好难啊!当你去修行的时候,你会发现用观念去说服自己的心是好难的。
有天我跟一些师兄说起这些的时候,就举了个例子,我拿一杯褐色的液体给你喝,你喝了以后发现是酒,然而我硬说它是茶。然后我们拼命用理论去分析它就是茶,但你喝到的就是酒,现在你要用概念说服你的心相信那就是茶,你说这难吗?这真的是很难的,我们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情。
我们的心直接地感受到一切物体都是存在的,自我也是存在的。现在你通过各样的逻辑分析说:人我不存在,法我也不存在。而且人总是相信心直接的认知的,所以概念上说服它是不容易的。概念上说它是幻的、是假的,心又感到它不是幻的,而且受着很多的习气影响。这真的很难。
所以我们才要去修行菩提心、修五加行,让自己具足这样的力量,让我们的概念能够说服我们的心,这是中观修行的方法。所以这是非常难的,这真的需要日积月累,而且绝对需要上师的加持。否则凭自己肯定是(跟着感觉走),而且百分之百会这样的,谁都跑不过。每个人有不同的爱好,虽然这些爱好可能千奇百怪尽不相同,但是你一定会跟着它跑。而跟着它跑的前提:这些东西不是幻的。所以,要通达知幻真的不容易啊。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其实最根本的就是要知幻。我们现在正走到这条路上,所以大家努力,一生就要拿来做这个事。虽然过程中也有苦,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执著会被打的。人类各种各样的执著中,有形的反而容易,无形的是很难发现的。当不打的时候,一个两个都觉得自己是成就者,一打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小人。
所以最害人的教法就是:让你感觉自己很伟大。真正佛法的教育是什么?把你自我感觉很好的东西,全部拿光,拿得你什么东西都没有,一丝不挂。所以禅师干的事就是:夺饥人之食,驱耕夫之牛。就是把饥饿的人吃的东西拿掉;把耕夫的牛牵走,而古代的耕夫(古时的农民)对牛的重视超过我们现代人对车的重视——你越执著什么,他就越拿你什么。
那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教授,但这个过程好难啊。你现在敢取耕夫之牛?他会告你抢劫啊。你敢夺饥人之食?给你拍几张照片,弄到互联网上去。就算在汽车上不让座都会揍死你,你还敢夺饥人之食?他会说:“我们都有人权,你怎么能这样呢?所有佛法都是建立在人权之上的!”(众笑)既然这样的话,还成什么佛啊,直接成人算了。
所以,修行真的是很难很难。这些话都不好说,因为说出来,佛法就是反人类的。为什么呢?他要活活把一个人的幸福一生修成佛,你不反人类还能咋办呢?你看“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写个弗,就不是人的意思。(我是开玩笑的,没这样的说法。)这真的是非常难,虽然很难,但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如果你不这样走,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努力。
1、通达诸法如梦如幻;
现在我们在闻思这些东西,闻思了以后再去修行,就是通达诸法如梦如幻。
2、耽著诸法如梦如幻也予以断除;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去掉单空的执著。我们现在暂时还不用这样做,你有了诸法如梦如幻再去断除,不要还没成名就防记者。人要肥了才能减,如果瘦得像排骨一样还减什么呀?
同理,你一定要通达了诸法如梦如幻,才能把诸法如梦如幻的执著去掉。但现在你连诸法如梦如幻的执著都没有,就天天来问我怎么去除无的执著,那我只好把你拖出去一刀杀了,你就没有无的执著了。(众笑)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你得先要产生如梦如幻的执著。
首先利用如梦如幻这个法把所有的执著去掉,然后来去除如梦如幻的执著,最后就没有执著了。就像一个房间里面全都是乱七八糟的垃圾,如梦如幻就像一个扫把,扫把把这些垃圾全都扫出去,等到所有东西都扫完了,你还拿着一个扫把是不行的,所以也要把扫把扔掉。(众笑)
说白了,所有的佛法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叫做过河拆桥。《金刚经》里面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就像坐着一艘船过了轮回的河,过了河以后你就不用再扛着船走了,你跳上岸直接走人就行了。但是在你还没过河之前,一定要把船紧紧地抓住,否则会淹死你的。我们现在的人还没上船,就在考虑怎么把船抛掉。所以耽着诸法如梦如幻也要一一断除,那是后面的事,我们现在就是要知幻。
3、通过这样的修行,断除一切障碍、现前一切地道功德而成佛。
其实佛陀的功德在我们的自性里面全部具足,我们的自性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相、无量无边,但它真的是具足所有的功德。这些功德为什么不出来呢?原因是我们五蕴的执著把它全部遮蔽住了。我们观察事物只能以个体的方式来观察,我们所有的觉知全都带有人我和法我的执著。
自由的、独立的、自然的、无执的觉知,我们从来没有体受过。虽然它随时都在,但是我们没办法体受,因为我们一体受都带有自我的。为了让我们体受到最根本的觉知,所以我们要不停地破。而破的方法就是做梦幻观。
破是什么?其实是让我们最根本的觉知,摆脱各种各样的执著。摆脱了执著以后,就回到自己本来的样子去。其实,我们根本的觉知都不存在回到,实际上是消失了因无明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现象和执著。
这些现象总结起来就是“五蕴”,把五蕴的执著全部都消失掉。一旦消失掉,就叫做断除了一切的障碍。断除了一切障碍以后,那么自心里面本具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佛陀的功德全部都显现出来,那就厉害了。
其实我们每个生命都本具这些功德,所以佛陀证悟了以后在菩提树下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佛陀在菩提树下说了这么一句话,结果学者们查遍了所有的经典,都没查到这话。然而,这是禅宗传下来的一句话,他们就说这是禅宗捏造的。
至于经典里面是否存在这句话我就不深究了,但这句话的意思绝对是正确的。我们熟读了五部大论,对佛法有了解以后,就觉得这句话是真的。确实每个众生都具备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执著导致我们本具的功德发挥不出来。
本来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恒河沙那么远的视野,结果我们现在只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出去。像我是近视眼,三米以外就一片白雾,就像打坐打久了后的现象。还有,我们现在也只能听一点点声音,而我们的思维全都因为保护个体为基点。导致我们心本具的功能全都被这些执著所套住,有时候还不如变成一只老鹰,眼睛可以看远一点。但是变成一只老鹰,眼睛可以看远一点,而脑袋又蠢了。
所以众生就是这样的,他的五蕴会把自心的功能全都扼制住。当我们的心觉知到它是空以后,就知幻即离;离幻你就能明白它本身是什么,这时候功德慢慢就会出来,现前一切地道功德而成佛.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其实《圆觉经》里面的一句话,陈述了我们现在中观所修的路,而中观就是去知幻。
(没有观察的话,好像两个人争吵不休,过后又和合又融为一个又融入虚空,看了半天,也没理解到一个东西。真正观察的话,才发现是在以修行经验为你讲述道的过程和要点。如《入中论》中说:“异生皆被分别缚,能灭分别即解脱,智者说灭诸分别,即是观察所得果。”)
我们不观察的话,醒者和梦者就会争吵不休,其实就是指我们内心里面矛盾不休。然后经过闻思以后,醒者和梦者会融为一个,其实就是修单空。最后就融入虚空,就是连单空的执著也没有了。
普通人不去思维的话,像我们大部分人看后就过去了,再也不会去想了。我们真的不要这样,我们很多师兄天天这样讲,其实讲了以后有多大用处呢?我真的不知道。我们讲了以后,可能第二天就忘得干干净净的,进个洗手间马上就忘了。真的有这样的事。
我以前曾经给大家讲《中观总义》,讲这样因、那样因,也可能那时候讲得不是很好。当时有一位师兄说:“师兄,能不能停一下,我想进个洗手间。”我只能说:“去把!去吧!”结果他从洗手间出来以后说:“师兄,您刚才讲的我全忘了。”所以,我才有“三十八年过去,进个洗手间”这一说。(众笑)
那么,我们没那么夸张,但很多人实际上离了这个课堂,基本上就不会再提了。这真的是很大的浪费。大家记住,这从某种程度上比大家的性命还要重要。你死了以后还会再来的,而失去了有佛法的这一生,即使你很多生做人,你可能都再也碰不到。
而且你好多世做人的期间,还要经历好多好多世的地狱、恶鬼、畜生。所以有时候真的比大家的命都重要。大家老老实实去看书,这又不要你交钱就可以学到佛法,福报大到这个样子,大家又不珍惜这个福报。
古代人想听佛法真的是好难啊。现在我们这帮人,福报大到已经不觉得这是福报了,其实这是大福报!比如真有钱的人,就无所谓钱了。像我这样天天叫土豪的人,实际上没几个钱的。那些真的土豪,都不感觉自己是土豪来的,那是真土豪。
像你们福报大到已经不觉得这是福报了,才是真福报,但这是真福报吗?当你意识不到的时候,它啥都不是。所以这种浪费不是浪费了几千个亿那么简单,我们要珍惜啊,因为没有多少时间了。
第一,我们不敢肯定我们能活得多长。第二,现在这种和平社会,能够持续多久啊?我们真的不知道的。说不定哪天911就来了、2012就来了,现在的环境那么糟糕。所以,珍惜自己的生命,一切都会消失。古代多少辉煌的事情都消失了,但是你的心会一直这么下去。
既然心会一直这么下去,你干嘛不去做一点对你的心有用的事情呢?你一定要把你所有的精力、你的青春,你很多劫堆积而换来的福报,花在一些一定会被自己忘掉,而且对你生命完全没用的事情上呢?所以,真的是蠢嘛。
比如我们公司在拍电影,我们可能拍出人人称道、了不起的、在电影史上很牛的电影,但是两百年以后呢?不用两百年,二十年以后,你什么都不是!这些东西都会过时的,但你的心会跟着你的。
如果你这段时间生起了菩提心,别说二十年,两万劫以后你的心还是会这样,充满了愉悦跟快乐。为什么不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呢?你说你不相信,那就没办法了,我只能回头就走了,这种傻瓜只能在生活上让他相信。最怕的是你相信了,但又不做下去,那真的是叫惨啊。所以,大家要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真正观察的话,才发现是在以修行经验为你讲述道的过程和要点。如《入中论》中说:“异生皆被分别缚”。异生是指凡夫。凡夫为什么叫异生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叫分段生死,一生一生是连不上的,比如我们现在想不起我们前一生是什么。如果我们现在能想得起前一生的话,就会觉得那个也是“我”嘛。当然,这好像有点滑稽。
比如我想起了我的昨天,我一定会觉得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是同一个。但如果我想起我的前一生是一个人的话,我也会觉得前一生的人跟这一生的人是同一个,最多是中间换了一个父母而已。要是前生你是一头猪,这一生你是人的话,其实那个时候你也会觉得那个猪就是我,只要你想得起来就可以。
但是我们现在想不起来,所以叫做异生,叫做凡夫的分段生死。菩萨叫做什么呢?变异生死。他的念头前后是不一样的,他不像我们凡夫那样有分段生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我们被分别所缚。对我们来说,分别其实就是执著,凡夫的分别一定是执著。这种执著会把我们的心捆起来,所以就成了异生,成了凡夫。
“能灭分别即解脱”,就是分别消失了就能解脱。那怎样才能灭分别呢?——知幻。“智者说灭诸分别”,智者说灭掉诸分别要怎么办呢?“即是观察所得果。”我们要去观察,这个观察不像我们睁大眼睛那样去看,这会看出问题的。那要怎样去观察呢?要去闻思,用思维去观察。
以前他们说学中观、学唯识,其实就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想,把它想通——“是不是这样的?”不是要你说:“我信!我信!”然后供两根香蕉就想成佛。所以我们要很深细去观察和思维,然后得到这个结果,就能灭分别,因为分别是虚假的,经不起观察的。
佛法为什么是真理呢?因为它是绝对透彻的、细致的观察所得出的结果,是真正的科学,不是靠什么迷信,信者得救之类的。
以上解释了《醒梦辩论歌》的颂词,遵循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教诫“察则易解不察难,思则义大不思小”,我们最后再对本论的内涵作一番观察思维,略表对全知仁波切教言的尊重。
这段话的意思是观察则容易了解,如果你不去观察就难,但观察的前提是你要去听闻。比如听闻这些佛法的道理,然后你要去想,想了以后你才有能力去观察。如果你想得很深的话,你学的这些东西意义就会很大;如果你不想的话,过了就算了,意义就会很小。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很少深入思维的,因为深入思维你一定会来问的。然而,经常来我办公室问的是:这个人的工资扣不扣啊?那个人又犯了啥错误啊、或者这个人又很辛苦啊……全都是这些问题。却很少有人进来问:“师兄,这个佛法的问题我想不通!”真的是悲剧啊。
或者进来找我就说:“哇,今天拍的这个镜头好漂亮啊!”这些世俗的事找我的越来越多,但佛法的事情越来越少。从某种程度上,真的是一个悲剧啊。当然你们放心,我不会让这些现象持续下去的。如果再持续下去到一定程度,那对不起,公司就砍了,不能再做了。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不能拿来只做这些世俗的事,无垢尊贵种就要来玩这些?这是过渡哄你玩的,而真正要做的就是修行、解脱、成佛、利益众生。
“我们最后再对本论的内涵作一番观察思维,略表对全知仁波切教言的尊重。”《醒梦辩论歌》的颂词已经讲完了,益西彭措堪布老人家对本论的内涵作了总结性的观察,我们继续看后面的内容:
总 结
分三:一、知得一梦,解得一切法 二、判得一案,断得一切案 三、习得一法,通得一切法。
这真的是牛啊,你只要知得了一梦的话,所有一切法都全部了解了。然后判得一案的话,所有的案都全断了。你看法官断案都是一个个断的,但这里只要一个案断了,就所有案都断了。最后习得一法,就通达了一切法。
一、知得一梦,解得一切法(当我们对这梦了解以后,就可以了解一切法。)
以下要说明的是通过认识梦就懂得宇宙、人生,就可以由此深入一切佛法,修证一切佛法。
在学习这篇道歌时,我有这样一个文字上的相似体会,就是真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处处都呈现出一味无差别的平等相。它的原因就是一切唯心,所以心所显现的任何法,都在透露万法平等的规律、平等的性相。
我们怎样认识梦来懂得整个宇宙的人生呢?就是通过一个知梦的方法,就可以懂得宇宙人生,然后因此而深入一切佛法。我们说到佛法的时候,经常会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来形容,或者“哇,太神秘,太遥远了!算了,我还是做我的凡夫吧!”——其实没有出离心的人一般都会这么说,那是傻瓜。
其实他说这话的意思,不是真的认为佛法是博大精深,他是认为这个东西与他无关而已,只是为了尊重你说佛法博大精深罢了。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傻瓜,以后遇到这样的傻瓜,你直接就伸出大拇指朝下鄙视他。但是不管佛法怎样博大精深,你真的把知梦懂了以后,基本上很多佛法就会因此而了解,而且会了解得很深、很正确,因为这就是它基本的世界观。
在学习这篇道歌时,老人家说他有这样一个文字上的相似体会,就是真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处处都呈现出一味无差别的平等相。原因是什么呢?——一切唯心。所有以心所显现的任何法,都在透露出万法平等的规律、平等的性相。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我们的心成是二元对立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呈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物体。由于个体的需要,我们对每个个体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是不是这样的?
比如我是个男人,我就一定喜欢女的(当然也不一定,有些人还是喜欢男的,但起码喜欢不同的男的。)我是人类,就一定喜欢吃饭,不喜欢吃屎。但如果我是一条狗的话,就会反过来了。因为个体的不一样,需要就会不同。
还有,由于我是一个凡夫,我对所有的事物会有显现上的区别的。比如十斤金子跟一斤金子,我一定会要十斤,对不对?一坨大便跟一坨黄金,我一定会要黄金。在二元对立的状况下,呈现出来就有大小的差别,这都是因为我执。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东西,就会出现贪嗔痴,呈现所有的不平等。但是我们换一种观待的方法,我们不从个体去看。这一切都是由心显现出来的,而且心还摆脱个体。心显现出来“我”这么一个个体,也显现成“你”这么一个个体,也显现出了黄金和大便,虽然对他来说,黄金和大便都是显现,这绝对是一味无差别的。然后,他显现出你,也显现出我,你跟我在能显现上有什么差别吗?
所以,消失了个体感的人,自然的悲心就出来了,他会有同体的感受。从这个角度去看,就是一味的平等。最关键的是,我们不知道离开了人我和法我的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们就在挣扎。
我们的心一出来,自然带有自我感,所以你要伤害我,我就不干了。甚至我觉察到你快要伤害我的时候,我就会有恐惧出来,我就会把你干掉。然后我也知道自我需要什么,马上就要去挣钱、去争取荣誉、名利这样的东西,这会导致很多很多的不平等。当我的心不在个体感上,这些方面的需要就没有了。
还有我的心经过个体以后,一定会产生如前所说大小、质地的差别。当我的心不经过个体,从光明的角度直接呈现出全部都是光明,只是不同的显现而已。不管是什么不同的显现,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体一味的。心其实就是一个光明,所以绝对会感受到一味无差别的平等相。
我们以前说空性有四个要点:唯一、无有、自成、平等。所以从心的角度去看,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平等的。虽然有些人的脑袋大一点,有些人屁股大一点,有些人脑袋等于屁股,但是从光明的角度去看,他们无论怎样都是平等的。从个体去看,那就完全不一样的了。所以一体一味是这个意思。
其实,我们要训练到“一切境相由心现”都不是这么容易的。那要怎么去训练呢?先把我们面前不同的事物析空(析空:分析为空性),知道它的幻,然后你的心幻到很深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一切各种各样不同的幻觉,其实就是一个幻觉,完全就是心来的,而心本身是平等的。
我再举一个大的例子,我们电影的银幕上显现出不同的形象,从光学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是光。从光的角度去看,那些显现出来的好人和坏人有什么不同吗?你不会把电影上演的坏人抓起来枪毙吧?所以,嗔恨心就没有了。
同时,你也不会对电影上的美女生贪,可能对那个演员有这种想法,但是对上面的影像你就不会产生这种冲动嘛(当然,你疯了例外)。所以,从光的角度来说,绝对是一味的。这是举的一个例子,所以大家要努力去明白万法一味无差别的平等相。
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现在一起来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醒梦辩论歌》第25课
- 《醒梦辩论歌》第2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