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继续学习《醒梦辩论歌》,前面醒者和梦者各自举出理由,已经进行了七个回合的辩论。实际上,这种辩论是我们头脑里的两种斗争,醒者是我们日常对待世界的一种观点,梦者是我们修单空的人的观点,醒者所举的,其实是我们质疑中观的理由,梦者又反过来对他进行辩驳。这样的辩论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能够让我们的闻思逐渐趋于清晰化,让我们的见解越来越细致、清晰、绵密、有用。
当然,简简单单只看《醒梦辩论歌》还是不行的,因为《醒梦辩论歌》所讲的道理,已经是定理以后的结果了。什么叫定理以后的结果呢?比如我们学数学、物理,会先学一个定理,学完以后拿去解题,《醒梦辩论歌》实际是在解题的阶段,而那些定理还在前一个阶段。这些定理哪里去学呢?益西彭措堪布讲过《中观总义》,里面把这些定理做了一些系统的汇集。
中观分两个派别,一个是过程的叫自续派,一个是究竟的叫应成派,《中观总义》把这两个派别各自最关键的一些定理、宗旨拿出来进行了一个大的汇集。自续派和应成派有共同的五大定理,而应成派自己有四个特殊定理。这些定理是什么?术语叫做“因”,实际上是一些逻辑性的工具,一旦你出现了和他不同的观点,他们就用这些工具把你整得稀烂。
《醒梦辩论歌》实际上是这些工具的一种应用。用在哪里呢?去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真实的,全部像梦一样的虚假。《醒梦辩论歌》在证明的时候只是偶尔提一下这些定理,但我在讲解时,还是经常把它们拿出来说。我讲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大家不仅仅是来听点儿故事,粗略地懂一点儿中观,而是真的想学中观、想解脱,想把这些道理搞透,让自己的心真的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上,那你就要回过头去学这些定理,最好把《中观总义》学一遍。
如果我们有机会的话,我想再跟大家学一遍《中观总义》。我已经在很多地方跟大家一起学习过《中观总义》了,但时间都很短,比如在深圳讲了三天,在成都讲了两天,又在广州讲了一天半,别人学一两年的课程,我花几天时间就讲完了。很多人听了都很高兴“你讲得好啊!讲得好啊!”但以前的讲法是比较概括的方式,学中观是不能够概括的。
中观也好,唯识也好,学习它们实际上就是在对抗我们以前的世界观。我们经常说要实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你实修不了的,一修就会修成外道,甚至修成轮回。很多人在那里打坐,两个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前方,杀气腾腾,他觉得这叫实修,这真不叫实修,叫“石头修”!
真正所谓的修行是什么?我们以前的世界观是错的,甚至是凌乱的、矛盾冲突的,我们像动物一样凭着感觉在走。现在佛法就要告诉你,你要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这样才能够有正确的抉择,才能够获得你真正所要的东西,凭感觉是不行的,随大流也不行,我们要找真理。什么叫做真理呢——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的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快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要怎么做才拿得到?佛法是教我们这些东西。
学习佛陀的教法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中观这些道理从概念上很容易懂,四个字:“缘起性空”;两个字:“假的”;一个字:“假”;最究竟的中观:(此处师兄沉默不语)佛曰不说,说什么都是语言和思维,所以叫一默如雷。他为什么默啊?因为那个东西是语言和思维没法触及的,一旦有语言和思维就有对境,马上变成二元。
所以应成中观到了最后叫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里面不断句,直接读成“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实是要断句的,“言语道,断”,用言语去说这种方式断了,说话再不管用了;“心行处,灭”,就是心去思考、去感受这种东西灭了。
真正达到极点就是这样,在《维摩诘经》里面,文殊菩萨去见维摩诘大师的时候,说到最究竟处的真理是什么,维摩诘就沉默不语,文殊菩萨赞叹道:这才是真正懂了中观,懂了真正的佛法!所以佛陀最后说,他说法四十八年,一个字的佛法都没说过,谁敢说他说了佛法,那就是谤佛。
他明明说了四十八年,却说自己一个字都没说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说的一些能够成为“佛法”的东西,其实都是对治法,对治我们相续中错误的东西,对治完了就没有了,佛法也不要了,典型的过河拆桥。《金刚经》里面叫“法当应舍,何况非法。”也就是说你用渡船过了河,你就应该把渡船扔了上岸走,结果你渡了河,还扛着船继续走(众笑),那就不叫解脱,叫扛上了另外的重压。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是很长期的事情,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观念,或者简单的概念,轻飘飘地就过去了。你的心是不干的,特别是我们汉人,我们汉人很牛,说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是两回事,最牛的是他自己心里想的和心里所要的都是两回事,而且他还搞不清楚,这就叫做无明,叫做愚痴。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们没办法理智地去处理很多事情,我们会痛苦和迷惑,说白了就是心不听话。心不听话的事情太多了,明明不能爱的就是要去爱,明明不能恨的拼命要去恨(说不定对方是菩萨,金刚道友如果发了菩提心,产生了恨意,一刹那要下六十劫地狱),但根本控制不住。你学的概念是要发慈悲心,一切都是假象,但心从来没这么认为过。所以,只要你心里的这些分别不停,中观就要不停地一直学下去,相续才会有真正的松脱感,对解脱和空性有感受。
说白了,空性造成的结果就是松脱,松脱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你对所认知的这些对象,身体、外境、权利、美色、美食等事物,哪天你发现它控制不住你了,有它的时候你尽情地享用,没它的时候拉XX倒。好了,你就开始体会到什么叫做松脱了。
我们现在能够拉XX倒吗?你说“布施十块钱、一百块钱,拉XX倒!”那是,这个我也会,别说一百块,十万块我都拉XX倒。我就专门要你最不舍得的那个东西,比如你的老公、老婆、你的自尊、人格,这些你就不行了,所以你松脱不了,马上会为这个东西生气着急,甚至会产生判断:“哇,他怎么能这样呢,还是学佛的呢!”是不是这样的?所以你就没办法解脱。
只要你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对不起,天天去观修。怎么观呢?一切有为法,你觉得你那些很好的东西不是有为法吗?事业、你美好的身体、家庭、或者你神圣的爱情,这些不是有为法吗?它是,那就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佛陀说的应作如是观!(这些东西不是我说的,所以我没有造谣啊!)
既然佛陀说的,你为什么不照着去做?你说“我做不到”,那对不起,你就要去学中观,要反反复复地去学,慢慢你的心才会认同你学的概念,心认同概念,你就会体会到佛法的美妙。心一旦体会到佛法的美妙就阻挡不住了,叫“食髓知味”,那才叫真正地入了道,否则根本就是在扯淡!
我们这一群人中间,扯淡的人才很多哦,他们一扯十几年!佛法术语搞得圆通得不得了,但稍稍遇到一点情况,马上就翻。太激烈的东西,大家都是凡夫,可能受不了,比如弄点鹤顶红、含笑半步颠,这些肯定会翻的,连我也会翻。但是我们不用搞这么激烈的,就稍稍刺激你一下,专门找你最弱的地方下针,戳两下你就翻了。如果我们连这个都过不了,你说你证悟了解脱了,那我就没办法了,只好对你伸出一个拳头,曲下四根手指,留下中间的那一根,大家都懂我什么意思的哈!
这个过程真的很长,每次上课我都要反复说这个东西,为什么呢?这真的太重要了,如果不跟大家说清楚,大家学了两年中观就觉得自己可以了,得意洋洋拿出去和人辩论。辩论有好处,可以越搞越细,一些思维的死角可以被找出来解决掉。但如果总是落不到心里面去,总是产生不了修习中观的美妙,那就不起作用了。连中观基本的虚幻感都透不过,因修习中观夺掉自身后产生的那种慈悲都没有,你说你要证悟大圆满,骗人也不是这样的骗法嘛?!一定要具备这些基本的修行以后,你才可能真的证悟本性。
本性不是守住一个什么境界,处于本性中什么都不用守,但那个时候一切都会成为法性的游舞。“成为法性的游舞”是什么意思呢?他绝对不会因此而产生离开无执的状态。你说你证悟了本性,一逗你就开始生气,你说你生气是在玩,你是在玩吗?下一秒钟你能马上欢喜吗?你根本不是在玩,你完全丢失了那个你所认为的东西,就说明你根本不是真正的证悟,而是你所认知的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境界。
心可以产生很多境界,甚至身体消失了也能产生很多厉害的境界,比如无色界的天人,他没有了身体,一坐就几万劫,但境界一过之后,现象又出来了,那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透过这些境界到本质。要透过境界到本质,前期就要逐渐把这些现象放弃掉,形成心自己的一个定解,这实际上就是对中观、大手印或大圆满反复体验、确认、浸淫、修习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前面连这些东西都做不到,那肯定不行的。
像《醒梦辩论歌》的这些理论,很多初学的师兄们可能听过就算了,一些老师兄可能慢慢开始有些感觉了,还有些更老的师兄连感觉都没有了,为什么呢?他已经开始变成法油子了。你说“我已经成了法油子怎么办呢?”想办法脱油!成为油子是最可怕的,佛陀这些经论上的教言再也不能触动他了,他觉得自己听得太多了,这就是油子的基础征兆。他听到不是一种很欢喜的态度,而是“讲点新鲜的啦!”一定是这样的要求。
如果不是油子,会是怎样的呢?你已经知道这个法味了,甜的就是甜的,而且会一直甜下去,越甜越厉害,所以他们听到这些东西心里面很欢喜,很愿意一直去听,就像我们听流行歌曲或者追星一样,你看到他怎么都欢喜,放个屁都是香的,你会这样子的。但如果你觉得“哎呀,怎么老说这个啊”,其实这个时候就把佛法当成了概念,概念听多了,头脑会烦的。
就像广告定律一样,如果播放太多,人们就会厌烦,为什么?因为它只是进入你的概念,进不了心。但如果你因为这个起了作用,他再一说,这个作用又被调出来,每一次听法的时候都产生这种松脱的快感,你就会不停地想听,每听一次就是一次修习,有人把这个叫做“加持”。
有些人平时没有这样的感受,一听法他的感受就上来了,而且越来越厉害,感受越来越深,就会形成境界,知道依据什么样的境界去打坐了,真正学中观应该这样。所以,如果大家产生厌烦感了,说明你还没有开始进去,你要去想办法去清净业障、积累资粮,继续下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想想看,要成就世间一个博士都要奋斗二十多年,你要修行成佛,搞个两三年就觉得可以了,那就有点荒唐了!
(8)换位无用
梦中虽享天肴膳,晨醒非能除饥渴。
醒者说:梦中造作到醒时不起任何作用,所以梦的显现是虚假的。比如,一个乞丐一天没讨到东西吃,晚上梦见自己进入天宫的御膳房,享用了一顿天宫美食,吃完还畅饮玉液琼浆,早晨醒来还是饿得肚子咕咕叫。这说明梦里天宫的享用是虚假的。不然为什么吃了那么多,还一样饿呢?
大家知道这个观点错在哪里呢?醒者错在能立等同所立,他已经设定醒位是真实的,所谓醒时的饱才是真的饱,醒时的饿才是真的饿,梦中虽然吃饱了,但醒来还是饿,所以梦者是假的。你说我们平常是否这样判断呢?我们平时就是如此判断的。
这时我的心里面已经建立了一种无明的、不经过辨析的、强行的观点:我现在活着,我看到的就是真的,我从梦中醒来以后,梦境不存在了,所以它是假的。又比如我梦中尝到了甜味,但是醒后甜完全不见了,所以我就认为梦是假的。这是站在醒位来判断的,而醒位是否真实还需要辩论,如果我们直接把它作为结论,就叫做能立等同所立。
什么叫能立等同所立呢?就是我们所立的一个观点,还没有得到证明的时候,就把这个所立当成理由、论据来进行应用。比如,“为什么你叫张三,因为你是张三。”这样的说法就叫能立等同所立,你是不是张三其实还需要证明,但我已经直接拿你是张三来做结论。醒者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说醒的时候是真的,梦是假的。梦还可以这样回答他:白天吃饱了,可梦里会觉得饿,那你白天就是假的!他也可以用同等理来进行平等的辩论。
大家一定要记住!看见梦者对醒者做这样的回辩时,我们的心其实是不认同的,大家想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已经坚定地站在醒者的立场上了,这就是大家要去学《醒梦辩论歌》的一个原因。你的心就是不认同这个辩论,你看着梦者就是假的,因为醒的东西对你就是起作用。如果你的心不产生松动,这部论典根本就等于没有学。
尽管梦者对醒者做出了回辩,但你的心还是不认同,因为我们概念和心是脱节的。那修行时该怎么办呢?就要通过我们以前讲的四夺,把对身体、外境那种强烈的实在感夺虚、夺空,当你感觉这一切都是虚幻的时候,你自然会认同这就是梦了,再有人来说醒位不是梦,你就会喷他一脸口水。当然,如果现在有人来给你说醒就是梦,你也会喷他一脸口水的,还一副理直气壮,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站在很高的立场上反驳对方:“你这就是不顾现实!”
为什么不认同?因为我们的心强烈地站在轮回的立场上,根本就没有真正建立佛陀所说的世界观,所以你尝不到法味,没办法得到解脱,连聪明都做不到!而且,这个立场就是我们进行世法判断的准则,一个人的判断就凭借两个东西:一个是他所学的知识,一个是他过去的经历。
比如,一个人进来了,根据过去的经历:“哇,她的脸好小哦,漂亮!”“哇,她穿的衣服好好看哦,什么牌子的?”马上就根据过去的经验开始判断了。然后知识就说:“她穿这么大牌的衣服,一定很有钱!”为什么她很有钱?你所了解的知识哗啦啦就来了。
我们判断一个人就是这样,但这些判断可能全部都是错的。首先不管正确与否,我们判断的基础肯定就是经验和知识,而它们建立的一个基础立场是什么?对境是存在的。比如这些衣服是存在的,小脸也是存在的,实际上你去判断的所有东西,在你的认知里都是真实存在的,进行这些判断的过程,就熏习了一次轮回。
我们每天都在做这种事,吃饭、走路、睡觉……这就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响是什么?就是你的痛苦。看到美女一进来“哇,她好漂亮啊,怎么办?追她!”追不到她了怎么办?求不得苦;求到了又变心了,爱别离苦;你追她别人也追她,怨憎会苦;追的过程很艰苦,一天到晚在痴想,五阴炽盛苦;追到以后生孩子叫生苦;看着她慢慢变老一点儿也不浪漫,老苦;病了要去照顾对方,叫病苦;最后都得死,叫死苦。看电影都很浪漫,结果想一起去死做不到,死的时候都是各死各,即便能同时一起死其实还是各死各的。
为什么我老攻击这个呢?因为大家对情爱的执著太深了。我们判断的结果就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苦难,而且我们还有很多基于这方面的一些判断,所以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必须要打乱这个判断,进行正确的决策——这些是虚幻的。
他要是欺负你的话,“哎呀,梦幻泡影啦”,然后就不生气了。就算生气了,一回观,“生气也是梦幻泡影啦,还生什么气呀?!”这是用中观的方法去摄持,如果中观没有熏习到位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们一般都是生完了气,打骂完了以后才来观察刚才是梦幻泡影,原因就是你的那个世界观没有真的到位。
要有力地执持中观的世界观,需要依靠长期串习,这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以梦幻泡影的方式来判断世界,还有那些求不得苦吗?求到求不到,都是梦幻泡影啦!求得到,活该,求不到,还是活该,那时候根本就不在意了,所以求不得苦、爱别离苦就没有了。因为是梦幻泡影,你就不会去争夺了,怨憎会苦就消失了。如果厉害一点的,争夺也是梦幻泡影,所以就出了很多龇牙咧嘴的愤怒菩萨。然后连“自我”都夺掉了,哪来什么五阴炽盛啊?“自我”是五阴聚合的代名词。
所以,就单单梦幻泡影这一个法,你要是真的坚持下去,就会很牛。可是你为什么坚持不下去呢?经常有人跑来对我说:“哎呀!师兄,我这样修不行啊,我这几天的情绪不好……”说了一大堆,有时候我看着真的哭笑不得,你的情绪很伟大吗?现代人都需要呵护,如果是过去,你产生情绪来诉苦,我用肉体接触你的灵魂,让你彻底情绪一把,一顿爆打!你还好意思情绪,打完后赶紧去打坐!去观察身体、情绪以及棒子和身体的接触如梦如幻的。
如果是古代那些大禅师就会这样,现在我们就不行了,现代人需要呵护,你得对他温柔地说:“啊,没问题的,都是这样的啊,要努力啊要坚持啊……”但是心里奔腾着一万头草泥马,还得慢慢哄。哄完了他就心满意足回去了,自我又被喂养了一把!
那怎么办呢?只有等他见解稍微成熟了以后,才可以厉害一点。如果自我很盛的人,不要说言语,你看他眼神不对都会出问题(众笑!)。他过去的经历一判断:“怎么能用这种眼神看我呢?!”回去就开始一晚上睡不着觉了。
现在人就是这样,原因就是他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太耽著于这些东西,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说明你连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有,你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欲望减弱,怎么减弱呢?你得守戒,念很多咒语,修五加行。
世俗欲望减弱的一个基本体现就是你有了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你就老是需求世俗上的某种成功、各种需要、要钱、要权力、要家庭、要无比神圣和伟大的爱情……要了这些东西你还出离什么呢?这是没法出离的嘛!所以你一定要世俗的欲望减弱,才称得上拥有比较真正的出离心。
所以在《入行论》里把很多贪欲的对境都讲了一遍,比如说人体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把你对身体的美好感糟蹋得一塌糊涂。我们每天去修饰它,涂啊描啊抹很多浆糊石灰粉(粉底、胭脂等),都是无意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企图让你的心慢慢脱离这些东西。是的,你概念上建立了人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但你的心建立了吗?我们的心根本就没有建立。
我们一看到帅哥靓女:“哇!靓女!哇!小鲜肉!”你看到的是三十六种不净物吗?你的心根本就不认同这个东西。那怎么办呢?由于你不认同才老是在这些方面牵扯,被带着跑。普通人白你一眼没什么,要是小鲜肉白你一眼你马上就要回去照镜子,“我哪里不对呀?”
所以,要减弱世俗欲望才有出离心,从那些东西里脱离开了,心力才会用于修行,才有可能去体会世界观是怎么回事,解脱是怎么回事。到了一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通过梦幻观解除了很多执着,很多痛苦、迷茫消失了,同时人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聪明,很多很神奇的事在你身上出现,这个时候你就尝到法味了。
尝到法味后你会看到别人并非如此,由于我执减轻,你的同情心会油然而生,觉得他们真的很可怜,你知道他后面的结果,无论他拥有什么,你都会觉得很好笑。就像你长大以后不需要玩具了,看着一个孩子为了一个小小的玩具自杀,你不觉得他可怜吗?
金钱、事业、家庭……轮回中的一切全都是玩具!而且这个玩具一定会带来苦难!那时你看着他逮着不放,心里就会很同情他,然后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发心:我一定要把他弄出来,不然他会很惨!这就慢慢变成菩提心了,修梦幻泡影都会这样子的。经常说修了中观以后会反哺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这样反哺的。
但如果你完全不去修,天天跟别人讲自续派、应成派,这也算是一种反哺,但跟真的脱离这些欲望,产生真实对这些执着的同情相比(我说的是“对执着的同情”)是不同的。因为只有松脱了自己的执着,才可能对别人的执着产生同情,否则不叫同情,叫同病相连。(众笑!)那种巨大的同情就变成了菩提心,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巨大的智慧,但你不去做就体会不到。
那怎么去做呢?首先就是反复地闻思。刚才念的那一段,大家也很诚实,我说你们的心是不是很不认同这些东西?就是不认同。为什么?就算我们已经学了一些佛法,但仅仅是简单的概念,你的心判断的基础还是过去的感觉和知识,所以你还没真的认同这种观点。只是因为这是佛菩萨说的,是书上说的,“好了好了,我认同了!”记忆力好的考试也可以背诵得很好,但你的心根本不按照这些观念去处理事情,所以就没有真正地起到作用。
昼于妙宫安然寝,至夜不遮梦雨淋!
梦者很快回敬一句:你白天在妙宫里安逸休息,不受风吹雨淋,但梦里下大雨,你怎么淋得像落汤鸡?你的妙宫在梦里不是也不起作用吗?你白天院墙上电网重重围绕,贴身保镖随身护卫,但是梦里闯进一群江洋大盗,直接把你像拎小鸡一样拎出去,你花钱雇的保镖怎么不起一点作用?
梦者反过来驳斥醒者,站在梦的立场上来斥责你白天都是假的!有时候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好,但晚上也会做噩梦,那晚上做噩梦的时候,白天的好东西怎么不起作用呢?
虽然从理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我们的心还是不认同,为什么?因为我们产生这些话题的时候,都是站在醒位上说话,这个叫做“观点”,就是你观察的点,你的屁股坐在哪里就决定了你观察的结果如何。我们平常说的观点就好像是一串理论、一本书、一个看法、一个说法,真正的观点是什么?就是你屁股坐在哪里。
这怎么理解呢?比如我站在楼上往下看,你站在楼下看那棵树,我们看的东西一样,但我在楼上可以看到鸟窝,你在楼下就看不到,由于我们观察的点(观点)不同,就导致所见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如同六道众生和佛菩萨,在一个事物上的观点不同就导致不同的结果。
比如水,人类看到就是水,可以饮用可以洗衣服;饿鬼看到这些流动的东西,就全部都是脓;地狱众生看到就是烧红的铁汁在流动;鱼看到的就是家;天人看到的就是甘露,可以饮用、治病,可以产生像酒一样的效果;佛菩萨看到的就是佛母。有人会想不通:“怎么会是佛母呢?”这就是观点的不同。
造成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如来藏,只是上面的污染程度不一样。菩萨的污染是最轻的,佛陀则没有污染,看到完全是法性,那个就叫做法性的游舞。这样一层层上去,清洁程度的不同,所见也不同。
其实就人道来说,在一个事物上都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要向“高人”学习,不是因为“高人”长得高,而是因为他认识事物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在佛陀的教法里也有不同的观点,我们最近交流的《黑蛇总义》,就是讲从小乘到密宗不同的观点,由于他们看待世界的方法、看待生命和修行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导致有些快一点有些慢一点。但为什么不能说他们谁好谁坏呢?因为如同治病,药产生的作用是没有区别的,观待不同的病而已。所以不能去说好和坏,原理就是这样的。
由于立场的不一样,我们辩论真假的时候也有不同观点。我们平时判断梦的时候,心会直接觉得它是假的,根本不用去辩论,也不需要思考。其实我们心里根据经验已经建立了很多真假的观念,这些观念全部在本书里提出来了,比如说梦没有连续性,醒过来不管用等等,就是前面一系列辩论时醒者的观点。在我们的相续里这些观念已经是很多劫的习气,很牢固了,现在陡然来说醒和梦一样假,那是很难认同的。
要怎么去认同呢?要通过观念,特别是要通过刚才说的《中观总义》,你把中观的理论学会了,再去分析身体到底是什么。当你觉得身体假了,再去看它就觉得真的像梦。《醒梦辩论歌》就是把这些观点拿来运用的一个方式,就像在做一道习题。做习题有什么用呢?为了考试吗?(中国全都是应试教育的)而是真正为了准确地、完美地掌握这种定理,然后在修行中去起作用。
也就是说,梦者就站在梦的立场上回辩:如果你站在醒的立场上说我是假的,那我站在梦的立场上也可以说你醒者也是假的,因为在我这里你也不起作用。如果你是真实的话,那在我梦里面也应该有。梦者在辩的时候其实建立了一个极成共许,即一个共同的原则:你要说你是真实的,就应该一直下去。也就是如果醒时的白天是真实的,那你应该在梦中也出现,但你在我梦中并没有出现。
这个极成共许,我们认不认同呢?可能是不认同的,我们平常连什么东西是真的假的都不去思考,你们思考过吗?我们根据习惯、需要来建立真假。比如人民币,怎么去分辨它的真假?看它能不能买得到东西。但在佛法看来,不管真假人民币,都是假的!这是从本质上去看的。
我们去看某个人和他的替身,怎么去辨认真假呢?让他交代过去的秘密是什么,但从佛法来看,不管是真人还是替身,都是假的。所以在辩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观念,到底什么是真假。极成共许,就是大家要达成一个对真假的共同认定,到底醒时是真实的境界,还是梦时是真实的境界?他们辩论的主题要建立在一个极成共许的基础准则之上,不能够离开这些基本原则,否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你直接就说醒者是真的,那梦者就是假的了。反过来,我也可以说梦中都是真的,醒者是假的。真假的标准到底是建立在哪里?建立在它是否能够一直下去保持永恒,中观要破的就是这个!中观不认为世界上有任何真实的东西,因为真实的东西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不坏、非组合、独立的、唯一的,否则它就不是真实的。
比如一个杯子,不能说它是真实的,因为一摔就会碎成两半。最小的微粒也是如此,它要是真实的,就不能被破坏,不能被破坏,它就不能有体积。这样才能建立它是真实的。建立真实的概念有什么用呢?有用的。如果世界上没有真实的东西,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由心幻现的。如果世界是心幻现的,我们劳作、获取快乐的方式就要变,我们要改心而不改外境了。
所以这个问题非常的关键,一旦认定了没有一个真实的微粒,也没有上帝,我们的生活原则和方式要全部改变,不然你就是傻瓜!为什么呢?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真实的微粒,这些桌子板凳,我们快乐和痛苦的境界都从何而来?它总得有个来源,最后就会追到心那里去。
执着造就快乐的情景,而拒绝出现悲惨的情景,就有了因果报应;怎样脱离这些情景,就有了解脱,有了胜义谛,而因果报应就是世俗谛。所以这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观点,佛教的世俗谛和胜义谛就没有办法建立,我们所做的一切全都没有了意义。那么,我们该抢银行的就去抢银行,该吃含笑半步癫的就赶紧去买,世界就会变成如此的情景。因此,在我们的闻思过程中,总是会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对它进行不停的辩论和学习。
其实,这是平等的。醒和梦的现象都是以习气为自现的。梦中吃饭,没吃饱就觉得饿,吃饱了才觉得不饿,所以梦中吃饭有梦中填饱肚子的作用。但到醒来时,梦的相续中断了,梦的显现带不到白天,所以对于醒的饥饿起不到作用。同样,入梦之后,又开始了梦里的一套显现,这时醒的显现中断,醒时的妙宫、保镖不可能在梦中再现,当然在梦里不起作用。
大家可能有个疑问,如果醒的时候没有吃饭,一般梦里也会做饿的梦。既然说梦是假的,为什么会反映醒时的饿呢?醒时的饿和梦里的饿是一样的吗?如果不是一样的,那梦里面的饿就是假的,不应该叫饿。
但我们平时不会这么想的,我们会认为醒的时候饿了,所以梦里面才饿,也就是建立了一个观点:醒的时候是真的饿,梦是假的饿。梦如果是假的饿,那梦里面的饿应该是不起作用的,但为什么梦里饿的时候也饿得要死!(我经常在梦中饿得流出水的,特别是前段时间让我减肥。还有一段时间让我戒吃肉,结果我天天晚上梦见卤鸡打架,那时候好想一口把它们吞了!)
其实不管是梦也好醒也好,都是假的,没有一个是真实的,都是些幻象。我们之所以认为梦是幻象,是因为我们醒过来了,它消失了,而我们站在醒位来说话,由此判定梦是假的,而醒时感觉到的身体和饥饿是真实的。其实不然,身体和身体所感觉到的饥饿都是假象,这个必须要很深入地去体会,你才能够摆脱身体和饥饿,因为它们都是法执。
有人说:“这怎么做得到呢?哪有什么修行者不吃饭的?”是的,饥饿这种习气是很难摆脱的,但我们不是单纯地从摆脱饥饿习气这个角度去修行,而是通过修行,解除很多习气对我们认识本性的困扰。等我们发现本质以后,饿和不饿这些东西都没有关系了,我们慢慢就会超越它。到了佛陀的时候,有人说佛陀要吃饭,其实那是佛陀的化身。真正的佛就是我们的法性,没有吃和不吃的分别,佛陀的报身也是不吃饭的,比如百部本尊,那些和我们凡夫完全不一样。
(9) 自心迷现
彼无实义自迷现。
在前八轮的辩论中,醒者遭受惨败,他还不服输,忽然灵机一动,又拿出一把杀手锏来。他说:梦里的法没有实义,都只是自心迷乱而显现的,所以都是幻像,而醒时的显现都是真实的存在。比如,醒时的饿是真饿;醒时的雨是真雨,这雨确实淋湿了衣服、冲倒了房屋,所以是真雨。
这也是站在醒觉位说梦是假的,醒时房屋被雨水冲倒了才是真的。但做梦时老虎追你,你会认为它是真的,如果认为是假的,你又何必奔躲呢?有时梦到许多恐怖的事,会恐惧的吓得流汗,有时候做了好梦欢喜无比,被叫醒后觉得把美梦给破坏了,也就是说,梦里你当它是真的。如果你做梦时就知道它是假的,这叫梦修,但你做不到。
以前我做梦经常梦到车不见了,心里焦急得不行,还有困扰我很多年的一个最可怕的梦——老是梦见考试,心里发慌啊!(众笑!)如果梦里觉得那是假的,我发什么慌啊?如果真的觉得那是假的,心会一下放松的,所以我们梦里会把梦当真,醒后又说梦是假的。
有时候还有梦中梦,梦中说自己做梦是假的,梦是真的,这个情况跟我们现在一样。所以判断真和假不能站在那个立场上去说话,你不能确定醒是真的,然后说其他的是假的,这是一种不对等的辩论方式。
醒时饥等亦妄现!
梦者说:你醒时饥饿、饱暖、快乐、苦恼等,同样是迷乱显现,并没有真实的体性。你好意思说我,你自己成天生活在幻觉里。比如干渴就只是迷乱。大家都知道“望梅止渴”的典故,这是讲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大军一时找不到水道,军兵们干渴难耐。曹操叫人传话:“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酸酸甜甜,很好解渴。”士兵听了都流口水,这样一直走到前方的水源处。
从这里就看出干渴只是虚妄分别,因为什么梅林也没有,只是骗他说前方有梅林,士兵们一动念“那么大的梅林,树上结满了梅子”,当时就直流口水,干渴也消除了。这证明干渴是虚假的显现,如果是真实的,不可能这样消除。现在只是念头上一转,渴就消除了,可见渴是念头上假立的,所以念一转就没有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勉强,因为如果真的很渴,给你说梅子是不管用的。我们现在不说梅子,换一种方式你一定会上当。比如说我们晚上拍片,拍得很累很累快干不下去了,我给你们说拍完了每个人奖励十万块钱,马上精神抖擞!然后我告诉你们,那十万块已经奖励给你们了,在你们拍片的时候买机器用光了!(众笑!)
也就是说,一个念头就可能导致我们消除疲劳(所谓精神鼓励)。情绪其实是一种因缘和合的现象,它还可以有很多反应,比如我们一看到一些图片马上就有生理反应,其实这些都是虚妄反应。如果它是真实的,靠这些方式是不行的,文中望梅止渴的例子就是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大家不要因为望梅止渴的经验对自己不起作用,就反对这个理论,我们可以举出其他同等的经验来证明。
也就是说,我们的情绪、生理反应,不是真实的东西,稍稍一发生变化,这种经历就会消失了。比如两个人正在欢乐,激情正浓,这时候门突然被踹开了,马上情绪就没了。再比如你中了六合彩,开心得要死,忽然一阵风吹来,彩票飞了,你气得想跳楼,然后彩票飞了一圈又回到你脚下,你捡起来又开心得要死。稍微一个条件变化,你的情绪经验立刻被改变,所以它不是真实的,是任何一个因缘都可以调动的东西。
进一步说,既然我们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乃至一些生理反应,都是因缘组合的、是假的,那我们就可以克服。我们有时候克服不了一些生理反应,比如饥饿、性冲动,还有些情绪反应,别人得罪了你,生气啊嫉妒啊仇恨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些东西都是因缘组合的一些假象。
通过这样的分析就会产生一个修行方式:不是老去分析它,而是直接去照见它!怎么照见它呢?实际上就是去感觉,当我们产生这些生理反应或者情绪的时候,一下就带着见解去感觉它是假的,让心只是看着它,不为它所动,这就是修行。
由于你只是看着它而不是跟着跑的缘故,这些情绪一定会慢慢消失、减淡的。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修行啊!比如某人得罪了你,情绪一下生起来,很仇恨或者很不满,好了,这个东西很珍贵,马上回头去观察这个情绪。
如果是平时,你一定会想:“这个人真是太坏了,有机会我一定要收拾他,以前我对他这么好,他现在还这么对我……”现在不要了,你马上去观察这个情绪完全是虚假的,看着它,看着它逐渐消失,心慢慢地从仇恨中松脱出来,变得平静和喜悦。一次两次三次,这种东西就不起作用了,然后你会发现惹你生气的那个人,他是你的仁波切!
宗萨仁波切就把惹他产生嫉妒心的一个女朋友的照片供在佛堂上,前提他要这样做了,她才是仁波切,要是像我们一样把她臭骂一顿,她还是我们的仁波切吗?她会成为我们一起携手下地狱的伴侣。所以一定要这样去做,把你的情绪看透。
生理反应也一样,比如有时候产生了轻微的饥饿感,我们可以去观察它。有人说“不行哦,会越来越饿!”微微饿的时候不会的,如果你真的有这种修行体验,微饿时可以真的进入完全没有饿的感受里面,产生平静和喜乐,而且能够维持一段时间。但饿得太厉害了就要出定了,因为级别不够,但那个过程中间,力量会越来越大,这叫做“在能上建立无”,也就是修无边,把有边干掉。当你有了无边,你才会把无边也干掉(无边就是看一切都是假的)。
你不要再去分析了,老是分析不进入觉照也不行。什么叫觉照?就是带着“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的观点去照见它,情绪属于行蕴,身体属于色蕴,各种各样的感受有些是行蕴,有些是受蕴。先从色、受、想、行四个蕴开始着手,最后去对付识蕴。有人问想蕴怎么对付呢?用禅定,开始的时候修定,修到一定时候心已经有平静的习惯和力量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念头了。念头升起来又落下去,这个时候照见念头皆空,其实就是照见想蕴皆空。
还有,去观察那些感觉,比如我们坐在这个屋子里面,心恢复平静,一个人进来,是你喜欢的人,心里微微升起一丝喜悦的感受——这是假的;又来了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微微有一种不舒服的感受——也是假的。照见生起的这些感受,就叫做照见行蕴皆空。
前面说了,心各种各样的感受,可以是行蕴也可以当做想蕴、念头,即是“照见想蕴皆空”。厉害的时候,念头随便它起,已经完全不去控制它了,但是你清清楚楚地知道念头来来去去根本不起作用。这个时候就不怕念头了,念头越多越快乐,随便,怎么来都无所谓,而这时候它倒偏偏不来了。
它为什么要来?就是因为你的心去帮助它。比如出现了一个美女,而你又太喜欢美女,一来以后你的心马上就跟上去了,想她为什么这么美啊,是不是去了韩国啊,一系列的念头就上去了,根本停不下来。你以为是念头在折腾你吗?不是,是你的欲望在推动你。又或者是恐惧感,比如老板臭骂了你一顿,威胁要开除你,然后晚上回去睡不着觉了。实际上是你害怕被开除,开除后就没工资了,没工资就没饭吃了,没饭吃就会挨饿……推下去你就会发现,这是对自己身体的执着,当你觉得身体都不存在,要开除的话,随便!
慢慢地一层一层这么下去,最后心真的会获得解脱,那时候你的心量就会变得广大无垠,你要长期去做,没有做不到的。如果一个人积累了很多的福报,五加行修得好,菩提心发得好,做上一年,这种轻微的感受一定会出来。如果出不来,我不信,除非你不认真,或者不听话,自己跑去发明一些方法,那我就真的没办法了!(什么要“实修”,结果修成了石头。)
真正的修行,不是坐在那里发呆,而是把你学习到的见解落实到相续中去,去实现正确的世界观。如果想比赛发呆,有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你一直呆下去的,把你绑起来或者打支麻醉针。“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直接去觉知它就是“照”,不用去思维,闻思都是为了“照”做准备的。“照”一定要前面的思维和见解做基础,带着这样见解的判断和照见,就是真正的修行,慢慢你就变成佛陀了。
显宗的修法最好的就是这个了,走到一定时候它就不是显宗的修法了,大圆满会去告诉你照和被照的东西是什么,直接越过密宗的气脉修法,到达所有的法的最顶端。有的人说“这是显宗的修法,我要进入密宗”,不是这样的,大家不要小看这种修法,因为到了一定的时候显密是分不清。
比如走到后来训练明觉修明知定,那是大手印的修法,你说大手印是密宗还是显宗?大家不要分别过来分别过去,认为密宗好像更高级一样,不学显宗跑去搞密宗,你搞不了的。按照这种修法,你走到一定的时候,直接就会跃到最高的大圆满,那是密宗的顶端。所以坚持下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再讲一事,唐代高丽国有位元晓法师,到大唐来参学,夜晚走到郊外,无地投宿,就睡在坟墓边上。当时他口很渴,看见月光下一汪清水,就捧起来喝,真是甘甜可口、沁人心脾!第二天清晨,元晓再看,昨晚的山泉是从坟中涌出的,他恶心得大吐,当时就悟了万法唯心。
这里的“万法唯心”,是说作用唯心,还没有说本体唯心。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他晚上看到的是水,白天看到的也是水,只不过晚上看到的水不知道从哪里来,白天看到的水知道是坟里来的,这时候已经加上了思维。但是万法唯心,前面由于没有看到坟墓,那个作用是甘甜;看到了坟后,和望梅止渴一样,其实他也不知道坟里是什么,一下就开始恶心呕吐了。水的甘甜与否其实很多时候是心在起作用,他是悟了作用唯心。
而万法本体为心,则是指水和坟墓根本没有实质,这是最牛的,本体为空!大家看这个例子要深入地去想一想,不然会模棱两可,觉得说的好像不妥。其实它说到作用一定会牵涉到本体。
大家想想,那天夜晚的甘泉是什么呢?不是元晓法师自己的心显现的吗?既认为是甘泉,喝起来非常痛快,但是早晨见水从坟墓里流出,念头一变:这是流过尸体的水。以习气力当时就恶心得大吐。这是早上新的显现,也是他自变自现的。旁边的小动物没有坟墓的概念,它们照样喝得很放心。
意思就是说,外境对我们的心产生的许多作用,是由于我们附加了许多观念。物理和心是相互影响的,比如两人相爱,双方的口水会吃得很香甜,换个人试试看呢?这其实跟那个坟墓差不多的。如果找个美女来,天天观想她是三十六种不净物,你再去试试她的口水?有种修不净观的方法,看见美女后,就想象用手指从她皮肤上捅个洞,血流出来,想象她脸上全都是血洞,连想三天,保证你的贪心病会好很多,这叫以病治病。
刚才说的那些状况其实都是心的作用,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水、坟墓都是假的,本体也是自心的一种显现。如果达到这种程度就厉害了,他知道自己的恶心感是由观念作用而成的,它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两人是好朋友,基本上说什么话对方都会听,都会相信,会按照对方说的去做,一旦翻脸就什么话都不听了。
有时候我们会把这种习惯带到上师那里去,这个后果就严重了,刚开始恭敬得满地打滚泪水直流,“上师,我要做密勒日巴!”上师哪天稍稍有点眼神不对,又没有经过她的批准,“居然用这种眼神看我?!”哦豁,马上他就翻脸了!这就是愚痴,蠢,给自己带来莫大的过患,很多人都是如此。我们内心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情绪,导致我们的判断方式是错误,我们一定要在正确的世界观上去判断事物,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又比如,我坐在体育场的看台上观看运动会,绿色的大操场,橙色的环形跑道,看台上成千上万的观众,震耳欲聋的音乐广播,运动员跑动的身影……这就是一场大梦境,都是假的。连我自己也在梦境中也是假的。看完比赛回来,前面的那一幕消失了,什么也没有留下。如果那是真的,在这时应该能看到它、摸到它,但这时除了回忆之外什么也得不到。甚至仔细观察一下自己,也是了无可得的。前前后后完全是一场梦,和梦里的幻觉一模一样。
说这些话大家可能不太认同了。此处建立的观点是什么呢?如果你是真实的,就应该一直在。比如有一场运动会或者音乐会,持续了两个小时,假如这两小时都是真实的,那么其中的每一分钟都应该是真实的。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如果我们处于两个小时的中间,哪一刻是真实的?前一个小时肯定不是真实的,一切事物都过去了,比如我们来看10号运动员贝利,前面的贝利已经不算是真实的了,对不对?未来的贝利还没有出现嘛,当下那一刻才算真实的,是不是?大家可以想通吗?如果你说前面的是真实的,那就该一直不变,贝利就永远不会变老了,这是不对的。
我们再来看“当下”,当下多少时间是真实的?一分钟前也是“以前”,一秒钟前也是“以前”,那当下的一秒钟是真实的吗?一秒钟是由1/2秒组成的,1/2秒又是由1/4秒组成的,那么当下最小的一刹那是多少?你使劲去找,会发现没有任何一刹那是真实的,这就是离一多因在时间上的运用。
时间就是事物的变化,由于它变化到每一刹那都没有真实的,那总的这两个小时都是虚假的。如果有一刹那是真实的,在那一刹那贝利就真实了,一下就不变动了,所有人看到他的样子都是一样,而且他永远不老。这种事要是发生的话,世界一点都没趣。
所以,没有一刻、没有一个场景是真实的,这里的真和假是站在哲学的分析角度,不是说人民币的真假,或某个人讲的真话假话。按照哲学原理,你们说的真话假话都没有发生过,所以都是假话,我们要这样去看。这一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先建立了一个极成共许:真实的一定是不变的,变化的那就不可能真实。
反观一下,当时是“当局者迷”,认为正在有一种实有的体育盛会,心外有操场跑道、有万众欢腾、有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其实这些只是自己的心迷乱现的。它根本不是心外的什么盛会,只是心当时这样显了一下,因此过后什么也找不着。这么明白的道理,很少有人懂得。凡夫的特点就是痴迷,观看之前,心里认为有好东西要追求到,认为不得到就是一大遗憾;观看之后,还津津乐道:“今天的运动会真隆重!”真是痴人说梦!
此处堪布老人家其实已经建立了一个观点:这些东西全都是虚假的。如果一个人长期进行单空训练,比如通过四夺的方式去训练身体是虚假的、外境是虚假的,他会认为一切都是心的显现,是一个很明白的道理。
这和我们正好相反,比如我们开车从公司到禅修中心,一个小时看到外面的公路、汽车、树林……我们会觉得,这一切怎么可能是心显现的呢?这么复杂的东西一定是外面的物质!但是如果长期地观修,到量之后你会觉得:“这些东西怎么可能是外面的东西呢?一定是心显现的!”那么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
经过分析,我们平常的观点是错的,因为那些东西找不到它的组成部分,它就是你心的显现,我们一定不要认为“心”只是意识,不要认为心显现就是心想出来的,其实不是这样的,那是一种直接性的显现,就像梦一样。比如你梦见一辆汽车,它不是你想出来的,直接就显出来了。梦中的虚空,你在梦中飞翔……这些是想出来的吗?不是的,它一下就出来了。所以大家对“心”要有正确的理解。
如果真的长期这样去观修,你会觉得,包括我们交流佛法都是一场梦。有人会说:“既然是一场梦,都是假的,那学佛有用吗?”假的也管用的,我们吃的饭是假的,不管用吗?你不吃试试看!会饿死你的,只是你在吃的同时要知道它是假的,你才能醒过来。
吃饭的原理可以扩大到一切,比如你谈恋爱,居士不谈恋爱是不可能的,那你去谈啊!知道它是假的就行了(众笑!)关键你知道它是假的吗?你只是概念上知道,一边概念上知道它是假的,一边还是要去谈,那是概念和心就不一致。如果哪天真的确知它是一场梦的时候,就放下了,这时候会变成一场游戏。如果没有确知,人会贪著上去产生痛苦,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你肯定感同身受的!
所以大家要去思考,你暂时离不开,强行离开又做不到,起码你要明白这是梦,自己在做梦,然后慢慢去修行就能离得开了。但是这个过程要抓紧,为什么呢?人生无常,这是肯定的!有人说:“既然这样,我就先做一场梦,等以后再醒。”万一还没醒你就先翘辫子了咋办?那你就只好继续梦下去。
这一世是最好醒的时候了,不然的话,下一世到底是什么真的不知道,幸好这一世我们还得了一个暇满人身,可以吃火锅、可以旅游、可以谈恋爱、可以感受阳光沙滩,但下一世呢?全是铁水、屠刀、鲜血,或者哪天早上起来一穿裤子,发现伸出来的不是脚是三只爪……那就挺麻烦了!
你说会不会这样?真的会这样的。大家要很慎重地想这个问题,如果世界上没有真实的事物,那么这一切就是真实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连这个都想不通,那就没有办法了,真的是不可救药。
大家自问:在人间活了几十年,到底得了什么?如果得了,请拿出来展示一下。相信每个人都拿不出来。
他说的意思是你拿不出来真实的东西,你不要把你的iPhone手机,或者老婆老公拿出来:“这就是我一生所得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五十年以后,在火葬场你还能不能找到他?老人家说的是能不能得到一个真正属于你的东西,连你的身体都会消失,你说你得到了什么东西?老人家说话有时候在世俗谛上,有时候在胜义谛上转,我们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把这个分清楚。
其实连影子也没有留下。
不要说一百年,再过五十年,我们在座的师兄们,能活下去的,女的是老妖精,男的是老妖怪,基本上大部分都不在了,连影子都留不下——你留得下影子吗?(对在场某师兄说:他留得下吗?那你看他干嘛?众笑!)这是因为心不听话,知道他一百年后不在了,但还是要贪他,“我要我要我要!”这就是不讲理嘛,学佛不听理智的话,那就不叫学佛。
如果听我们过去的系统的话,那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欲望,贪嗔痴慢疑,然后我们用它来进行判断,用它来指挥自己的行为,得到的结果一定是痛苦!那我们怎么办?我们现在暂时摆不脱,好了,不要强行要求自己,这样会疯的,你可以慢慢来嘛,逐渐地加强这样的训练,慢慢就可以离开。
学佛其实得不到什么的,它会把你拥有的东西全部整烂,因为你拥有的都是让你痛苦的东西,虚假的东西,你要得到什么?从本质上去看你是佛,你具有一切!有人说“什么叫具有一切呢?”说起来就牛了,你拥有无量殿,宫殿也不算什么,无量殿是什么呢?就是宫殿大得无边,里边珠宝陈设,天女环绕……要把它形象化就这样,但这是一种庸俗的宣示方法,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只看重庸俗的,有些人一听到无量殿、无穷的珠宝、天女环绕,马上就发愿要修法,你要给他说“沉浸在法性中间”,他就两眼发呆不认了。
当年难陀就是这样。刚开始难陀修行修不下去,佛陀就把他带到天宫去,看见金碧辉煌的天宫里有五百个美丽的天女在做事,不过没有天主,于是问天主到哪里去了?天女说:“我们的天主难陀正跟着佛陀修行,他死了以后到这里来做天主,我们会伺候他。”难陀一听大喜,赶紧就跑回去精进修行了(现在你们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而去修行的。)
再过了一段时间佛陀看到机缘成熟了,又把他带到地狱里去,大锅里都在煮着许多人,只见一个空锅正在煮,但是没有东西,难陀问这锅是谁的?狱卒说:“就是现在跟着佛陀修行的难陀,他先在天宫里享福,享完了福再来这里被煮。”难陀是现量见到的地狱,我们现在说地狱,一般人是不怕的,都是不见棺材不流泪。有时候甚至还说“下地狱就下地狱,做了再说!”如果现量见到地狱看你怕不怕?那里面是没有真正的英雄的。难陀看到后吓坏了,回来以后戒律第一,很快成了十大弟子之一。
我们的修行也是这样,有时候要看看自己发心,如果为了五百个天女修行,初期也是允许的,不要说五百个,五万个也可以,反正你也捞不着(众笑!)。如果你真的修到最后得到五万个天女,那就悲剧一场了,因为五万个天女后面是很大一口锅!我们不要把这个当故事,轮回的真实情况就是如此。
很多人修行、发心也很广大,但他们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获得人世间所感受到的快乐,他的快乐机制已经建立了,因为这样才能获得快乐。本来,如果解脱了,五亿万个天女都用不完,结果却为了五万个天女把这一切都丢了,为了一粒小芝麻丢了大西瓜,为了一个百年后连影子都没有的人丢了证悟,这样蠢不蠢?我们每天都在干这种事情。
有人会问这些是真的吗?如果学习中观,你就可以仔细地去分析佛陀说的对不对,其实要点只有一个:世界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确定这一点,佛法就是真的。我以前为什么那么关心他们科学界去找最细微的粒子呢?如果科学界真的有本事找到的话,我就拜它为师,实际上它根本就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那是违背逻辑的。
如果真相就是如佛陀所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生活?如果真有来生,我们要为此而考虑,还有,我们有下半生,佛法的世界观就决定了我们的运作机制要变,不可控的命运是可控的,我们应该如何去控制它?就要去遵循因果规律,集资净障,修加行,去放生,去布施,去供养,去磕头,这样才有意义,否则为什么要做这些?没有正信的理论基础,做这些行为近乎愚痴。
真是微尘许也没有得到!从这里让人懂得轮回里的事都是吹牛、惟恐吹得不够,实际上半点实义也没有,却吹得天花乱坠,搞得煞有其事、有模有样,就这样,让人信以为真,在一无所有当中追求得不亦乐乎!道歌一开始讲了“夸大显现”,以上说的就是夸大的意思。
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会把绝对会消亡的、毫无意义的事说得非常有意义。我们有很多所谓神圣伟大的事,让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付出生命,有意义吗?大家可以去观察嘛!还有古代那些帝王,如果生命真的是轮回的,他们所做的事有意义吗?当皇帝有意义吗?最多二、三十年(他前半辈子要去打江山嘛,或者当太子),就算是乾隆皇帝,牛哄哄地自称十全老人,很小就当太子,也最多做了七、八十年皇帝。有人传说他是佛菩萨,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你知道他为这一生要付出多少代价吗?那就很难讲了,根本说不清楚。
这样来比较,你会不会用你一辈子的苦难换一天的快乐?特别是在你可以用一天的苦难换一辈子的快乐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一种?假如我们把一天变成一辈子,比如有三万多天,那就有三万多世,你用一世的修行可能换这三万世的快乐,或者你用一世的放逸、流浪和堕落换取你三万世的痛苦,你选哪样?这根本就不用计算的,马上就知道如何选择。关键就在于,佛陀所说的成立吗?凭什么成立呢?世界上没有真实的东西,佛陀所说的就成立了!
逻辑过程我已经告诉大家了,有本事你就把这个逻辑过程找出毛病出来,我拜你为师!找不出毛病你就要听话!如果你说“我不信这一套,我凭我的感觉。”那就没办法了,你继续做梦,说明你根本就没理智,蠢人嘛。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蠢,不知道佛法是在干嘛。有时候概念知道了,心也不干,老是屈从于习气,你屈从习气也没关系,人说不定哪一天就翘辫子了,谁知道你哪天就去火葬场了?你想不想得通都要上烟囱的。
所以人生无常,我希望大家每天都思维一下这些道理,打起坐来思维也好,翻开书来思维也好,你说你没办法像禅修中心的师兄一样,每天打几个小时、十来个小时的坐,好了,你思考十来分钟行不行?你翻书翻半个小时行不行?日积月累这些感受就出来了,你会明白松脱的感受。
我换句话来告诉一些贪恋这个世俗不舍的人,如果你真的有这些感受,对你的世俗也有莫大的帮助,为什么?我们平常的判断都是在拥有很多执着的情况下进行判断的,老是有误区、偏狭、狭隘。所谓“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一个人如果去除了很多个人的习气和偏狭的东西,他会很聪明,心会很广大,他会做大事。若一个人整天都纠结自己,防备自己受伤,他就没办法做大事。
真正是佛菩萨示现的修行人,很多人自然会向他靠拢,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他那里能够感受到自由的香气,蜜蜂自然朝花丛里飞,如果一个充满了自私和恶臭的人,你只能吸引来屎壳郎。所以大家要努力去做,佛菩萨也是凡夫做的,不是生来就是的(转世的例外)。
大家只要发这样的心,天天去观修闻思,慢慢的就这样了,把心胸放开后,连世俗事都会做得很好,比别人强很多倍。然后等中观修习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再去看那些世俗的人,会觉得他们很愚痴很可怜,你会慢慢知道佛法的伟大,但这要依赖于长期坚持串习,还要有团体的环境。
为什么需要环境?因为我们现在独自摄持自己相续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有过来人或者同修互相帮助,互相有良性的影响,那就好很多。当然我们现在有些团体挺糟糕的,凑在一起不干好事,整天就互相闹矛盾斗争,在他眼里到处都是魔鬼,其实魔鬼只有一个——我执!
大家如果是以良性的目的在一起互相支持,实践佛菩萨的观点,那就是真正的道场,会产生道场相应的力量,这是最好的咒语,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是《心经》上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里面从头到尾贯穿的一个东西就是“无”,怎样体现出无呢?一切如梦幻泡影!如果大家都抱着这样的世界观去做,就“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你如果不坚持那就没办法了。
又比如,看电视,只要电视台的信号不间断,电视中的节目就可以一直稳定地播放下去,可以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长。
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的人,随着情节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激动、时而不耐烦,全身心投入其中,忘了那只是幻景,完全是虚假的;忘记眼前只是一个盒子,都是迷乱的显现,尽管幻像层出不穷,里面却一无所有。
有首歌唱的是“一无所有”,很多年轻人都爱唱,可惜只是口在唱,心里不明白轮回本是一无所有。世间人愚痴,想在一无所有中去拥有,最终怎么不无奈呢?
对于文中所举的例子,大家没有那样的经验,心里可能没有感触。其实有时候我们看电影会很投入,像以前看《泰坦尼克号》,杰克和露丝泡在水里,哇,我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哭啊,不用一百年,一个小时就这样了。你要破坏他的感觉很简单,敲他一下:“这是电影呐!”一下就完了。
我再举个恐怖片的例子,有一次我带了几个哥们儿晚上去看《午夜凶灵》,贞子爬出来的时候旁边一个男的“啊”地一下叫起来了,他完全是被带入到情节里面去了,最搞笑的是电影完了他还是在怕。所以不用一百年,有时候很短暂的时间内我们也会把假象当真。
其实,从电影情节走出来就像我们从梦中出来一样,觉得之前的一切都是假的。事实上我们不明白,当我们说那些是假的时候,我们也处在假的中间!所以一定要建立这样的观念、这样的见解,然后用到相续里面去,把它变成直接对待事物的一种方式,这个叫“照见五蕴皆空”。
但这个过程很长很长,你说有多长?当然不用三大阿僧祗劫,可能好几年的时间,前提是要五加行修得很好,五加行修得不好的人是熬不下去,做不下去的。什么叫做不下去呢?他修啊修,老是用过去的感觉说话,产生不了松脱感。其次,总是有内外因缘来影响他,上面这些明显的道理他都看不懂,或者刚刚想进入境界的时候突然电话就来了,正要进入修行的时候,突然还有个非常伟大的世俗事要去做——无非就是去谈一场恋爱。
各种各样的障碍会让他连沉浸于正确的世界观这种机会都没有,所以他要去净障,而去集资是让心有足够的力量去领会和体受本质。集资要通过什么方法呢?要发菩提心,最好是视师如佛,“偷”他的功德,三宝的功德随便“偷”,用这种方式就能经过他力让自己迅速产生体会。
学密宗有两个铁门坎要跨,一个是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就很难修,因为它一下要你达到那个最高境地。你一个普普通通、小学毕业都很困难的人,一下想毕业成佛陀是很需要资粮的,所以你得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以后要进行贯彻,得依靠上师这个渠道,所以第二个铁门坎是视师如佛。
我们汉族人比较麻烦,什么视师如佛啊?一般是视师如学生,一定要老师达到他的标准才行。因此你要去闻思,有了选择能力、建立信心之后再去视师如佛,如果做不到视师如佛会很难。因为到了最后境地的时候是非逻辑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谁能用中观唯识的逻辑分析来告诉我这杯茶是什么味道?这是不管用的!要拿起来喝。而拿起来喝需要什么呢?信心!所以信心非常的重要。
但是我们不能胡乱建立信心,如果你突然对外道产生信心就完蛋了!所以你前面要有闻思,通过闻思去判定它是不是真理,判定之后就逮住不放,应该这样去做才行。
所以要了解醒时的一切同样是自心迷乱显现的,和梦完全一样。
一切如梦,对此我们是否了解?概念上会,那有没有体受呢?有人会说:“有时候有一点!”这是不管用的,要随时、恒时处在其中,要有一种完全不需要再靠思维加深它,眼睛一睁开就是这样的觉受。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开始会有一点、或者一段时间觉得这是假的,然后量会扩大,觉得自己的身体也是假的,有时候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忘掉这种觉受,慢慢的处理事情时也有了,最后连睡梦中随时都是这样。到这个时候,就不再用思维或感觉去觉得它是假的,会像我们现在随时觉得外境是真的一样,随时觉得这一切是假的,这样的状态就已经过了梦幻定。
慢慢的,你的心就不再去考虑所境的真假了,保持在觉照里面,保持那个“明”,外面不管什么动都无所谓,然后就变成了明知定,成为大手印的修行。那么保持明到一定的时候,很多苦难、感觉、色受想行识全部都会融在明里面。什么叫“融在明里面”呢?你觉得一切都是明。
比如:色,身体以及这些看见的、听到的东西会融在明里面。受,感受痛苦的、快乐的、无记的,都觉得是明。想,各种各样的想你会觉得是明的一种游舞,思想的游舞,也融在明里面。不像我们现在禅定时眼睛盯着一个东西强行要求自己不准想,最后搞成一个木桩子似的。到那时会随便它起来,你不会去阻碍它,念头越多越快乐。行,各种各样的情绪起来更好,“哎呀,我还有嫉妒啊,原来它也是明啊!”于是嫉妒开始消失,融在明里面。识,分别力,你会发现我们的心有自然的分别力,依靠根产生各种各样的分别,其实是一种明的体现,也融在明里面。
大手印越修越厉害,最后告诉你:明原来是“那样”的。那就是大圆满了,你就知道明是什么了,它无形无相状如虚空,有很多种说法,如果你到了那一步,说一句你一反观很快就会清楚。但如果没有前面这些基础,随便给你怎么说,你马上就会想一个东西出来。“啊!是个看不见想不着的东西”,或者去背诵那些句子:“哎呀,心是什么呢?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体性,但是可以作用。”这些话谁不会说啊?我十来岁的女儿也会说,她根本就不懂。但这跟真的明白是两回事。
真正的明白了心里好踏实啊——“原来佛陀也是人做的”!你就会变成这样,世界上不会再有坏人。对于普通人来说修行一定会有这样一个逐步的过程,我们要努力地去做!
不通达唯识的凡夫认为有能取的心、所取的境,把心和境看成是他体。
我们经常如此,觉得现象后面还另有一个心。有人说“不是啊,现象和心是一样的啊!”那我马上就拿起一个东西“啪”地摔烂,你的心摔烂了吗?其实这里面有个很微细的分别,这个微细的分别就是大圆满窍诀。你领会到了会笑的,这种刁难根本不值一提,你想都不会去想那个东西。当你回到明里面去,有东西被摔烂了吗?我这是站在无的立场上去讲的。如果斗机锋就会这样斗,但这是他们那些成就者的游戏,我们还是规矩点踏实点。
我们肯定会习惯性地把心和境分开。那么,如何心境相融呢?两个方式,第一个,把心的显现——心前所境的实有感破坏掉;另一个,去观察自己的心到底是怎么回事,把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心的本体先是观察不到的,没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它的作用,也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我们要去发现这些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心里面所想象的、感受到的其实都是心在作用。
学唯识就有这个目的和作用,一切万法实际上就是心的八种作用(八种识)在运作,经常去思维唯识的道理,慢慢就能建立这样的世界观。而学中观的作用就是把识的相分全部破坏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有时候我们把它说得很复杂,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关键我们的心没有力量,做不下去,还有各种各样的吸引力太多,心会随着跑,这是最大的麻烦。所以藏传佛教总结出三主要道,你要出离这些麻烦,叫出离心;出离关注自我的麻烦叫菩提心;认识心的本质叫空性正见。
境是心外的法,和有了别性的心法不同,它是有形状、颜色的微尘体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质。所以凡夫眼里,识和境是两个,由此就认为醒位的显现是心外的物质实体,梦位的显现是心迷乱自现的,两者根本不相同。
事实上,能取和所取是不存在的,心和境并没有二体。这是内道大乘不共之见。
我们会把梦认为是假象,因为那是心识的一种反映,但是我们醒了以后,会认为眼耳鼻舌身(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东西)五根所面对的外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它们是由微尘组成的,这些东西和我们的心是两回事。我们会认为有个物体在那里,然后有个心去认识它,这就是现代科学所造成的大部分主流观点。
唯物主义说得更荒唐,说认知它的东西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如此,我们能认的心和所认的外境,全都是心自现的!有人说“有这样的可能性吗?”你梦里的意识都可以显现这样的东西,心为什么不能自现?意识还只是心的一部分作用,梦都会显现得那么厉害,心整体的作用当然可以显现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有人说“这可能吗?”你去修行,禅修到一定的时候由不得你不信!我们现在依靠这种根本就不经过思考、不经过修行,非常凡庸的观点去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猪的观点,猪永远不会相信人会有宫殿。但我们通过修行,把自己的观点变成佛菩萨的观点,慢慢就会成为佛菩萨。
文中“能取和所取是不存在的,心和境并没有二体”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心有种力量,叫“能取”,能看的叫眼识(不是眼睛,眼睛只是助缘),能听的叫耳识;能够把这些现象、这种心的势力留存下来的叫做阿赖耶识;总是站在一个角度上,把显现的东西进行污染的叫做末那识或者污染识;对这些显现出来的东西进行分析解拆,叫做意识。
一切现象其实全都是心的力量在作用,自己玩自己,凡夫就是这样自娱自乐的。如果我们的心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慢慢去修行,心会很快乐自在的,所谓“解脱的喜宴”!
我们汉传文化里,有时候把佛教的修行渲染得苦哈哈的。在影视作品里面,凡是事业失败、谈恋爱被抛弃了,那人就去出家,在一个黑漆漆的大殿里面,守一盏孤灯“咚咚咚”地敲木鱼,一脸苦相泪水直流,然后说这就叫“修行”。
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对佛法修行很可怕的诽谤,好像失败者、无能者才去学佛,哪里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时代,都是皇族和贵族子弟去学佛,到了唐代、明朝,学佛的也都是达官贵人,很厉害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
现在其实也是一样的,我最喜欢聪明人来学佛,你越聪明越好,我们来比聪明!佛教修行根本就不是影视作品中所渲染的那样,不是失败者、悲观者逃避的一个所谓“清净地”。而是绝对积极进取的一种方式,是争取生命达到绝对的自由、解放、快乐的唯一方式,对此大家的观念要转过来,不然你是修不好的。
问:我们认为色法、声音等是外境法,你们怎么定义色法、声音等显现呢?
答:当下在我心识前清清楚楚所了别的如是颜色、如是形状等,就是色法,清清楚楚所了别的如是高低、粗细等的声音,就是声音。所谓形状、颜色、长短等等,就是心当下没有错乱,是这样各别的了知到了。
所以心境不是他体,色声香味触不是离心而存在。比如见色、闻声不必问人,不需用比喻等抉择,眼识自己了别色法,耳识自己了别声相,此外再没有单独的外境。凡是心识前显现的法,都是心的体性。这样就知道,醒觉位的显现也唯是由自心显现的,和梦位的显现没有差别。
我们所看到的东西,离得开我们的眼睛吗?现量的存在必须依靠根识(眼识去看,耳识去听)。这也牵涉到一个大的哲学问题:办公室里有一朵花,我们离开办公室后,那朵花还在吗?这是哲学上的大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佛法就搞定了!
德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一切现象是由感觉而存在的,没有感觉就不会有这样的存在。所以他说,我们离开的时候,是上帝保存住这朵花;我们再回去的时候,上帝又把它交回来了。其实,他说的上帝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心)制造了一切。
唯物主义则说花一直在那里,并有很多方式来证明。比如你离开了之后,可以照一张照片给你,或者直接用摄像枪来看。以前曾经考过大家一个唯识上的问题:在你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安装一台摄像枪,由它拍摄到一桩凶杀案,由于你的眼识并没有在那里,你如何判定这件事是否发生了?实际上很简单,摄像枪是眼识的延伸而已。
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听到的东西,一切现量的显现一定离不开我们的根识,根识其实就是心。比量的存在也离不开我们的意识,比如一说美国,没去过的人会想象美国的很多东西,如果你已经去过美国,你会回忆起自由女神、华尔街等等的东西。这些都是意识性的存在,离不开你的意识。如果你的意识和各种心识的运动停止了,那种存在对你来说有意义吗?这就是王阳明问他弟子的问题:人死了之后,他的世界还存在吗?
我们死了以后,难道说你能够把房子带走吗?或拉着老公和你一起走吗?我们一死亡,所有的辉煌全都归于消亡,但我们老是去贪著这些注定要消亡的事,这在大前提上就是一种错误。由于我们以前的观点是认为只有这一生,所以此生要尽情地辉煌,过了就算了,反正死后什么都没有了,活着的时候要尽情享乐。
错在哪里呢?错在死了以后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生命不是由物质组成的,心还可以制造其他的世界和生命,这个问题搞得我以前很多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如果它是真的,那我们就要重视;如果不重视,那你就是傻瓜。没得选择的!傻瓜!你要重视它,就要把这个东西搞清楚,并且去实现。
回到原文,如果确定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不是真实的,那就跟梦是一样的,所以醒梦实际上是一致的。
眼识等所明了、觉知的法决定是心的体性。比如,苦乐是自己心里明知的,不在外境上。凡是心明知觉受了,或者在心前显现了,这是由识了别了才获得了解,离开此了别识是无法了达的。比如眼识见瓶时,如果眼前的瓶不属于心识,则应该在识外单独有个瓶,这样,瓶上没有识明知的体性,识上没有瓶的微尘体性,一个是非明知的法,一个是明知的法,二者体性相违,如同黑暗和光明。
这一段大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转不过弯呢?比如我现在手上拿了一个杯子,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杯子不是我的识,它是它,识是识,杯子上面没有明知,心识上面没有微尘,如此一来应成我没法看到这个杯子,因为我的心识和它是分开的,两个他法是没有办法互相接触的,一涉及到接触,就要讨论到底是一体还是他体。
因明里面有个问题:我们的手能够互相接触吗?存在接触吗?如果你说有接触,必须要真正地碰到连在一起了才能叫接触,但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东西了,自己和自己谈何接触?如果说这是两个东西,说明它们没有连在一起,那怎么接触啊?所以连在一起不行,不连在一起也不行,那么有“触”这种东西吗?这里也是一样的,眼识看到了杯子,它就应该是我的眼识;如果它不是我的眼识,我就看不到它。这就是因明上关于眼识和物体发生“触”的一个原则,所以学因明还是有点好处的。
明知的识如同光明,非明知的瓶如同黑暗。在光明中能显现黑暗吗?当然不能,光明中显现的任何东西都不是黑暗的。同样,明知的识中能显现非明知的宝瓶吗?也不能,在明知的识中显现任何相都不是非明知的。
我们的所见全部和我们的觉知有关,它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觉知,但是我们强行地把觉知和显现的外境分成两个东西,就有了所谓的客观世界。现在量子力学已经把这样的观念打破,说所有事物的显现跟我们的观察有关,其实就是跟我们的明知有关,所以科学就成了佛法的注解。
科学成了佛法的注解,表明佛法所说的是真的,佛法所说的是真的,因果报应就是真的,因果报应是真的,我们的行为是不是要注意一点?为什么?因为下面有一口锅(地狱)。那是不是真的有一口锅呢?真的有!当然不一定是锅,也可能是一个洗澡盆,也可能是一个铁水做的大海。
总之,大家真的要小心取舍因果,不要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佛法不是恐吓就是诱惑!”其实关键它是不是真理?如果它是真理,就不是恐吓,如果它是真理,那它也不是诱惑,反正要确定它是不是真理,那我们就要去闻思。
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我们一起来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醒梦辩论歌》第07课
- 《醒梦辩论歌》第0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