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可以决定我们该不该信佛
对于我们整个人类的学问,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你的快乐总是难以长久,朝内观察会给你答案
凡相对,必无常。

生活也有好的一面,为什么佛陀总要我们出离?
长期闻思,我们才会形成准确的三观才会产生真实的出离心。

自讨苦吃,皆因无明
怎么来理解“无明”呢?

佛法是怎么解释世界的?
佛法来解释世界的有很多很多层面和层次。

证悟者的穿越时空,是“穿越剧”里演的那样吗?
证悟者的穿越时空,是能够了知所有发生的事。

怎样简单地用中观说明有轮回?
轮回的动力在哪里呢?也就是世界的第一因是什么?

怎么生起真实的出离心(3)——总结要点
必须长期如此,你才会慢慢明白修行的重要、生命该拿来做什么、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

怎么生起真实的出离心(2)——培养正确的理性、感性力量
放弃一切去修行的心真不好产生,大部分人哪里会想离开世间去修行?

怎么生起真实的出离心(1)——闻思修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我们要先明白佛教的三观,才会产生真实的出离心。

若你发现无论外界怎么变化心都是安乐的,这就叫 “ 天天都是好日子 ”
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你的心都是安乐的,这就叫“天天都是好日子”。

佛教徒的“味道”,为何修了多年还是没有?
瞄准修行用力的方向,就不会瞎用力。

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心识清净后一种自然的结果
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心识清净后一种自然的结果。

金刚屑因:4个角度证明世界是无实的
通过“实有的因产生实有的果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分析,来证明一切事物都不是实有的。

如果“能量”存在,它怎么让我的心了知?
如果说有这么一种能量,那它怎么让我的心了知?只有两种认知方式:要么通过逻辑算出来,要么就提供现量。

关于“实有”的5个追问
“空性”是什么,我们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去认识和“空性”相对的一个东西——“实有”。

这样的快乐,欺骗性极强
大多数人获取快乐的方式其实是错误的。

哪怕是像蚂蚁一样的生命,也想要快乐
快乐走到顶端,是什么?

如果你找到一个这样的事物,那释迦牟尼佛就错了!
用什么方法去证明外界所有的现起都不是实有呢?中观九大因就出来了:自续的五个因,应成的四个因。

若有一刹那分不完,我们就会一直停在那一刹那!
色法很好破的,但心识怎么破呢?
.jpg)
简述中观五大因——破有无生因
通过对果的观察,看因能否对果产生作用,即因生果能否成立,破有无生因就是从这个角度去证明“基本粒子”不存在。

解脱:是永恒的安乐,不是实有的安乐!
当我们感受到外境不是实有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解脱了……

什么是中观所说的“真”、“假"
这个世界所有的现象全部都是假象,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用这个工具破微粒,你比牛顿还厉害!
历史上有三次数学危机,这三次数学危机在我们的科学里面都是个麻烦,但是在佛教的因明里面就变得好简单!

对个体生命而言,最大的苦难是什么?
三观是否正确,决定个人乃至群体的祸福苦乐。

外境消失了,空性就消失了吗?
我现在感觉到大家在看我,是“我”在感觉到大家在看我吗?

当在修行与钱财、情感之间做选择时,你会怎么选?
没有出离心的人,就意味着有巨大的贪著。

佛教被哲学家和世人赞叹的几大原因
佛教被世人赞叹的两点,其实归结起来就是智慧跟慈悲。

为什么你不是上帝造的,世界也不是?
如果客观精神绝对不变化,那它怎么发挥作用?

三相推理的第三相是必要的吗?
一个命题成立,其逆否命题一定成立。我们的因和立宗其实就是一个命题。那第三相推理就不必要了吗?

现代名人论佛法
国父孙中山说过:“佛教是哲学之母。”

佛教属于常见的世界观的三个分类吗?
佛教非常的具体和普通,它可以融化在我们的思维和生活。

世界上并没有真实的“一个苹果”,这是怎么回事?
找不到可以贴上标签“一”、且无法把它分成“二”的事物。

佛教和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我们先对比佛教和西方哲学,再对比佛教和其他东方哲学。

佛教世界观与现实生活 03 |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禅定
东西方哲学观察世界的根本差异是禅定,但都是二元对立的认知;而佛家观察世界的根本最彻底,是非二元对立的认知。

佛教世界观与现实生活 01 | 观察世界的两种方式与三大世界观的形成
不同的世界观,对每个人的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直接的作用。

佛教世界观与现实生活 02 | “一切境相由心现”是唯心主义哲学吗?
佛教的“一切境相由心现”是唯心主义哲学吗?其实佛教是说,心不是由物质产生的,反而这些物质是由心产生的。

结合现代集合论说说因明九句因
将因明中同品和异品与因的九种关系,和我们现代人熟悉的集合论结合起来,便于快速理解和记忆九句因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