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留言
d、察知:有相应见解的觉知,叫察知,这里察知的见解是“不究竟的放下”。有一定的定力基础以后,慢慢放弃禅定的一切对境,将定力放在觉知上,养成觉知一切,并在觉知中于学会放下于一切对境的判断与思索,逐渐能够养成单纯觉知而不加判断与思索的习惯,而后稳定的觉知力去觉知到各种生灭出没的粗细念头,既能够于觉知中不跟随念头起伏,更加不会生起情绪。世俗说法,叫培养“理智”或“冷静”。但这种训练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则最多成就世间禅定,与解脱无关,一旦加上正确见解,则会让见解成为见地,达至解脱。
e、单空:通过单空四夺的修行,养成觉知对境虚幻的习惯,达到一定程度后,将觉知力引向各种念头和情绪,坐上坐下反复操行,而后念头一出,当即觉知其虚幻无实,念头随即止息。夺掉内外念头即是成熟究竟出离心的初始,在此基础上,夺掉安住习性则是成熟胜义菩提心的初始,放弃夺行,则是安住觉性的初始。
f、空性:明了心性,即明了念头即觉性,任何念头起来,无需对治,尽归觉性。禅语云: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34课——念头和禅定的关系02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3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