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佛教学人,信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但真切影响我们的修行,还究竟影响我们最终的证悟。但很多修行人却并非完全明白“信心”这个词汇,在各个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中的内涵,以及它在佛教修行人于修行各个阶段的作用,禅七的前几天的交流学习,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对于信心等概念的拣择:
首先,我们来谈谈“信心”这个词汇在世俗心理学和其他宗教中的涵义,然后再来学习它在佛教中的说法,以及它在佛教修行中的意义。我在网络上摘引了很多关于“信心”的概念和说法,然后在讲解中和大家分析分享。这些概念和说法不一定绝对准确而且范畴不同,但比较有宽度和深度,用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会非常适用。因此,先在此感谢网络上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作者!感恩各位佛教大德和善知识!因为他们的慈悲和智慧,才让我们有机会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思考。
维基百科:
信心:信心(英语:Confidence,源自拉丁语“fidere”,意指“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无论是假设或预测是正确的,还是选择的行动方案是最好的或最有效的。 因此,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信任。傲慢或自大是一种自信状态—相信某事或某人有能力或正确,而实际上他们没有能力。过度自信或狂妄是过度相信某人(或某事)会成功,而不考虑失败。自信可以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信仰:信仰(英语:faith,源自拉丁语 fides 和古法语 feid[1]),是对人事物或概念的坚定信念或信任。在宗教背景下,或可将信仰定义为“对超自然(包括神祇)或宗教教义等的坚定信念”。 信仰可以是某种思想体系或政治观。比如,儒家思想,共产主义信仰等。
根据韦伯斯特词典,信仰有多种定义,包括“对上帝的信念、信任和忠诚”、以及“对没有证据的事物的坚定信念”,信仰通常基于直觉或个人经验,而非严格的理性或经验证据。宗教人士通常认为信仰是基于感知程度和证据的信心,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信仰只是没有证据的信念。
信念:信念(英语:belief),信念是个人判断和选择事物真伪的思想意识,信念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水平包括推理能力。
信念可以被描述为对命题正确与否的态度, 有别于信奉(Belief-in)。 信奉(Belief-in)与信任(Trust)或信仰(Faith)等概念更紧密相关,因为它通常是指对人的态度。在许多宗教传统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其中“信奉上帝”是其信徒的核心美德 (也称信仰上帝)。
信仰是对某事或某人的一种强烈的坚定不疑的信念,处于难以被客观证据和理性分析而改变心理状态。信仰常用于宗教语境, 是指对宗教的一种神圣的信念。信仰与信念的区别在于, 信念在没有达到信仰所具有的强烈的坚定不疑的心理状态下,是容易被客观证据和理性分析而改变的。信念所意味的的信任程度可能不如信仰的信任程度那么强烈,信念有错时更容易被经验证据和理性分析纠正。
知识也是信念的一种, 被定义为被证实的真的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对超自然现象或宗教教义等的坚定信念, 其特点是用情感代替证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写道,“信仰”是一个广义术语,出现在表达各种不同概念的语言中;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讲,“信仰”(Faith) 与“信任”(Trust) 的含义大致相同。但哲学上对信仰的叙述和讨论几乎完全是局限于有神论的宗教信仰,既对上帝的信仰。而且通常,它们处理的是亚伯拉罕传统(Abrahamic traditions)中的基督教分支中所理解的信仰,尽管没有排除其它方面的信仰。
世俗信仰:信仰,除了信仰宗教及超自然外,也可以有世俗信仰, 是对某种主张或思想的坚定的信念,核心就是强烈的“相信”,而且拿来作为自己观察世界和行动的原则和指引。世俗信仰不基于宗教或超自然教义的信仰或信念, 来源多种多样,包括:
哲学:许多世俗信仰植根于哲学思想,例如人道主义或理性主义。这些信仰体系通常强调理性、道德和人类能动性的重要性,而不是依赖超自然或宗教解释。
科学:科学发现和进步也可以激发世俗信仰。例如,进化论使许多人相信自然选择的力量和进化过程,而不是相信上帝的造物主。
个人价值观和原则: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原则发展世俗信仰,例如对社会正义或环保主义的信仰。
社区和文化:世俗信仰也可能受到特定社区或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影响。例如,有些人可能相信民主、人权或言论自由的原则。
总的来说,世俗信仰可以有多种来源,可以有多种形式,这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经历。
百度百科中对于信心的一篇文章(心理学类,有编辑裁剪):
信心的定义:
信心是指对行为成功及其相应事物的发展演化犹如预盼的信任程度。信心表现为对实现行为任务目标成败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外在意识。信心以对行为的心理作用效能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行为业绩感三个层次。
信心是指对行为成功及其相应事物的发展演化犹如预盼的信任程度,信心相对于行为又可理解为对行为过程的反映。信心表现为对实现行为任务目标成败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外在意识。而信心的外在感知强度,与其情绪反应强度、外在意识强度表现是呈反向的。当个体相对于一定行为目标实现越感知为有信心时,其相应的情绪性、外在关注度上反倒会表现得越平静。只有个体相对于一定行为目标实现感知为缺乏希望甚至于绝望时,其外在情绪、关注度上才会表现得很复杂强烈。但尽管信心中外在感知的强度和信心中的情绪、外在意识强度在表现上是成反向的,但在行为的共同反应上信心构成中的内在认知、情绪和外在意识三要素还是具有统一谐调性的关系。所谓情绪的统一谐调性关系,是指信心表现中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与外在意识中任何一种表现,都会成为其它两种表现的反映。
外在感知:
信心构成要素中的外在感知是指人们对行为必定成功的认识过程。由于这种认识过程只能是对行为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期,所以这种认识过程实际上又是一种对行为过程的想象和推断,包括对行为成功的希望或失望以及对所处环境安全感,也相应包括在行为过程中对影响行为成败相关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嗅觉、视觉、听觉、味觉、皮肤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深度的社会与自然规律观念与思考等等。信心自信的外在感知强度与其对相应事物的情绪反应强度是相反的,行为中当你听到、看到、接触到、思想到的东西,而使你对行动前景感到难以琢磨、犹豫不决,引起较大的情绪反应强度的时候,恰恰证明你对自己或所属群体在追求相关行为目标,是否能够有所作为是没有自信的。比如当体育运动员为参与某项重要比赛的策略而举棋不定时,恰恰表明他(她)对自己真实的体育运动水平是存在疑虑。
情绪反应:
情绪在行为中是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信心中的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中国古人将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而现代心理学按情绪反应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状态三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辗转反侧、思虑焦虑会是茶饭无味、悲会是痛心疾首、恐会是手足失措、惊会是瞪目结舌等等,这都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较典型的反应。情绪的外在反应强度与信心的外在感知强度表现是相反的,当人们外在感知到的信心很强大时,在情绪表情上往往表现得很淡薄。而只有在内在信心不强或说是处在不稳定状态时,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才会有较强烈的多种多样的情绪表情的反应,只是其中的喜悦高兴情绪则是内在信心由不稳定到稳定状态的过渡性表现。
外在意识:
信心中的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大脑觉察行为过程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可通过个体的言语清晰度和动作准确度表现出来。外在意识是人脑对行为过程的反映,在对行为的形容中外在意识从高到低包括应激、警觉、清醒、冷静、疲倦、恍惚、催眠状态、睡眠状态。除了昏迷等无意识状态以外,正常情况下人们在睡眠时外在意识水平最低,在应激状态时外在意识水平最高。外在意识反应的灵敏程度与信心的坚定强度是相反的,当人们信心外在感知很强或过强时,对行为中的外在刺激往往会表现得轻松自然或蛮不在乎;只有当人们外在感知到的信心不足时,对行为中的外在刺激才会表现出紧张,甚至是草木皆兵。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两个礼拜的云禅七开始了。我不知道网上的师兄怎么样,如果坚持打满两个礼拜的师兄要打起精神来。打起精神是什么意思?不是说让自己好像气势汹汹,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每座都要去坐,恰好相反,要节约体力。
节约体力有两个原则:第一,每座的时候,你一定不要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去承担全众生的苦难,有一种令然赴死的感觉。不能这样子,要每一座都体会到放松。打坐本来是一件要求你去专注的事情,但在专注的同时又要放松,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要合理的安排座次,因为每个人的打坐程度不一样,有些人可以每天七座,连打十四天也不觉得有什么,似如闲庭圣步。有这样的人,但如果你不是,那就要适当的安排。适当安排就是每天不用打满,适当地休息一两座,这样每座的质量才好。如果安排不适当,有些人就会感觉很恼火。
恼火无非是身心两方面。其一,有的人身体太疼痛,真的熬不过去,那就要歇一下,别把自己的信心两下就打垮了。然后得出个结论:“唉,我不行!我不是根器!”虽然嘴上不这么说,但心里就是这样的感受。其实,不成为表面意识的内心感受最可怕,时时刻刻地影响你的决定。所以,以前慈诚罗珠堪布要求大家,在打坐打到好的感觉时就要下座,不能每一座都打得气鼓气胀、受苦不尽的时候才退出,这会很糟糕的。所以我们要调整,当身体感到不行的时候要学会退一下。
其二,心也会恼火,会不行的。心的不行表现为什么呢?表现为烦躁,过度的烦躁。有时候人恼火到不得了,这时就要休息一下。你可以休息一两座,出去转一转,看看风景等等之类的,等身心调节过来再来上座。
十四天的云禅七我们前面也举行过,我相信每一座都打满的人并不多,但是,像这样一座一座的坚持,一个禅七一个禅七的坚持,禅定的水平慢慢就提升了,我们要的是这个。平常人的心就是这样子,时时刻刻在运动着,除了运动就是睡觉。当你开始领会到什么叫做头脑没运动,但是我的心又很明晰,既能够专注在一个目标上,浑身放松,心也放松,甚至根本没有目标的专注,只剩下了心,那你就牛了,但也有可能是单空。你就开始体会到自己心的一些状况,它的层次你都可以慢慢地清楚,这就是内观的过程。
打坐其实在培养这些东西,但是,培养要建立在强大的兴趣之上,即你对这个东西有兴趣、有追求,要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和心态下去进行。如果让资粮又不够、业障又深的普通人强行去做,无非就是拿头去撞墙。你下定决心一头要把水泥墙撞开,“呯”一下撞开了,但是你的头也开了,然后你就不会再去撞了。
那要怎么办?我们打坐就是去撞墙,但我可以带着钢盔去撞,而且钢盔逐渐加强,“当当当”越撞越深,直到把墙撼动,最后把它撞破。这是对于这帮渐修的人而言,我不特指所谓的一语入魂的人,我觉得那种超级根器的人很少,一句话就开悟,一句话进入甚深禅定,有没有这样的人?有,但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
以后我们的禅座、禅修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先是两个七,慢慢地可能是三个七。而且要求打坐的时间也会加长,现在最长的一座是两个小时,然后我们可能会加多到三个小时,但也不会再加多了。再加多的话,也不会是这种集体性的、任务式的禅修,而是你自己的选择。如果有些人的禅定很深,他就要一坐十几天,像虚云老和尚那样表演一下坐十几天。又或者他觉得:“噢,不行,我要坐两个十几天的”,那他就表演吧!那是他的个人选择式,而集体式的禅七里面就没有这样的事。
禅七的一座最多加到三个小时,如果加到四个小时就已经过多了,为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达到二禅、三禅后,要修神通(这种情况很少很少,但是也会有),一般是两个小时开始起作用。两个小时里面开始进去做相应的观修,如果超过两个小时,那再给一个小时就够了。如果你觉得这样不行,要在里面再深入,那没关系,那是个人的事,但是,像我们这样集体的修行就不会。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我们最开始的禅七是从打三天开始的。记得当时跟大家说要打七天的,很多人都瞪着眼睛看着我。打完了三天以后,大家觉得很满意,说下次打七天,甚至有人说十天,当场就有人反驳:“你凭什么打得了?你打不了就是乱说,我要揍你!”在座的好多师兄都经历过这个场面,因为开始都不相信自己。但是,现在我跟一些师兄说打两个七,估计很多人反应都不会有,而不会“哇,哇塞!”或者还有反应更厉害的“哎吗吙!”他们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就算三个七也是一样的。
但是,以后的禅七会比较严格,就是打坐的时候有要求、有条件,我们现在其实很散漫式的。网上的师兄我就不管了,现场的师兄也是很散的。虽然有人拿着一个监香的板,似模似样的,实际上像广东话说的“扮嘢”。但也没关系,开始的培养过程就是这样的,不能够才读小学,你就要让人家执行博士的一些东西。比如人家刚进兵营去学习,你就要人家达到一个超级战士的表现,那是不可能的。
培养的过程,除了我们的禅七,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在家里面修。禅七只是给你加点油,给你增加一些集体效能感(等一下我会讲到集体效能感),增加一些这样的感受。但是,最终还是要你自己一直在家里面慢慢磨砺、慢慢修,慢慢去做一些相应的积资净障。
为什么叫相应的积资净障?如果没有积资净障,禅修下去也挺困难。有些人说:“我啥都不顾,我就直接去修!”慢慢地,他就修不下去了,或者修偏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一定要有积资净障。
佛陀最重要的十个名字,其中一个叫“两足尊”。两足就是所谓的福慧双足,它是怎么来的?积资净障。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是有原因的,我们修行也一样,需要积资净障。但很多人不太考虑积资净障,觉得通过禅修或者其他修法就能一下拿到一个东西。
其实这是一种方向性的错误,他把佛法想成了以现有的人我去抓到一个东西、一个境界,建立一个什么。并非如此,真正的佛法是要摧毁自己已经有的那些东西、那些分别、那些执著,这才是真正的佛法。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只是被你现在自认为所拥有的这些能看、能听、能想、能感觉,甚至祈求解脱,祈求产生佛陀功德的那些想象,或者执著所蒙蔽了。
我们要明白佛法真正修行的方向,如果连这种基本的方向都搞错,这种修行有没有用呢?也有用,它也是前期的一个熟悉和探知的过程,但会走弯路,所以一定要去积资净障,请大家记住!
这是禅七前给大家聊点闲话,每次跟大家搞交流都是比较随意的。今天是第一天,后面还有十三天,不算今天的,我还会跟大家讲七天的课。
首先,我们今天要讲《信心与修行》,讲的是一个与这次的主题《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不相同的内容。
以前每个禅七的第一天,都会讲佛法跟现实生活和哲学的一些关系,这次讲的是佛法与信心的关系,但它还是牵涉到现实生活,牵涉到我们现实的一些认知理论。现实的认知理论的一些世俗理论有哪些呢?基督教、心理学都在里面。我们会比较系统来讲一下“信心”这个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它跟我们佛教的修行是什么样的关系。
佛教谈信心,那就谈得多了。很多人最喜欢谈信心,“我对这个有信心,我对那个没信心”,至于什么是信心,大家都不是非常清楚。“我相信你”就叫信心,“我相信佛法”就叫信心,这些笼统的概念我们都应该知道。但是,信心的要素是什么,它表现为什么,它对我们的修行在哪个阶段有哪些作用,我们都不是非常清楚。
特别是在社会上,大家都在用这个词汇,其实在每一个领域或者每一个范畴里面,这个词汇的含义都不一样。我跟大家讲那么多庞杂的内容,它有什么意义(含义)呢?有意义的。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或者在交流的时候,提到“信心”,就能大概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这是第一个意义。
第二个,你的信心到底是哪个层面的、哪个角度的,甚至去看书的时候都会对我们起作用。我们经常说不要对三宝失去信心,不要对上师失去信心,什么叫做“失去信心”?或者说我们对三宝有信心、对上师有信心,什么叫做“信心”?就两个字啊?
其实,我们对信心各个方面的内涵不是非常清楚,这次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大家要记住,我跟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凡夫,我说的东西仅供参考。当然,我会摘引很多佛经的内容来佐证我的观点,但也只是摘引他的观点来佐证我的观点,并不是说那就是我的观点。
我们是交流,你听了以后可以去思考、分析,去跟你曾经学过的经论,或者其他大德们开示的内容进行对照、比对,然后抉择,这从来都是我跟大家交流的态度。你们别认为我说的就是正确的,很多时候我说的也不一定正确,你要拿去思考,对照以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即使你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觉得某个概念、某个行为、某个逻辑是正确的,我告诉你,也不一定的。
站在佛教的立场上来说,什么叫做绝对正确?只有佛陀才会绝对正确、完全没有错,连十地菩萨都不行。就开悟的准确度来说有两个,一个是初地菩萨,一个是像大圆满、禅宗那样的透悟者,但他们中间也有差别,开悟的方向性和角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要说一个东西绝对正确,千万不要这么去认为,但是我们可以追求绝对正确。追求绝对正确表现为什么呢?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是佛教的魅力,也是我们值得去追求的地方。
今天的话题谈得非常大——《信心与修行》,但是说起来也非常具体。我们先来看文本,这些是我随手写下来的,中间可能有很多毛病、错误,有些标点符号也会乱打,仅供参考。它本来是我讲课参考的一个蓝本,不然的话,我也不知道扯到哪里去了。
结果写了那么多,我看了一下,一共有一万一千多字。但你们别想多了,我没有本事一下花那点时间写一万一千多字,上面有很多摘引。(原文叫做摘引,但我是四川人,我读节录,节有可能是节约的“节”,我认为与摘引的“摘”的意思差不多,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
继续看下面的内容:
作为佛教学人,信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但真切影响我们的修行,还究竟影响我们最终的证悟。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修行过程中,失掉信心的肯定完蛋,所以信心真切影响我们的修行。第二,还究竟影响我们的最终证悟,是不是这样的?是的,我们后面会讲到。最终到了大圆满,特别是禅宗的修行,靠的都是信心。
有人说:“不是啊,禅宗靠的是怀疑。”不是的,禅宗的怀疑是信心的一个反面表达(我等一下会讲到这点)。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你靠聪明、靠思维?不是说好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吗?所以没有办法,一定要靠信心。慈城罗珠堪布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成就,1%靠自己,99%靠上师。”但他说的“上师”的含义其实很广大,指的是佛陀。
但很多修行人却并非完全明白“信心”这个词汇,在各个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中的内涵,以及它在佛教修行人于修行各个阶段的作用,禅七的前几天的交流学习,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信心”这个词汇,在佛教里面说的很宗教化,是指对三宝的信心、对善知识的信心。其实“信心”这个词汇,在平常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含义。甚至在基督教里面都不一样,等一下我会大量讲到基督教说的信心是什么。我们平常的社会人,也经常会说“我对你有信心”,或者说“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以前看过一部刘德华的电影,他们去打仗,被敌人打得一塌糊涂,然后反过头来鼓励他们的战士要打回去,但战士们都很气馁:“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赢呢?”刘德华就说:“有信心不一定能赢,没有信心肯定会输,打过去!”结果他们打赢了,这是强调信心的作用。当然,有时候信心过多了就叫傲慢自大。但世俗信心的含义,不是像我们的信心是对三宝的,反过来,我们会通过修行对自己逐渐产生信心,或者在过程中丧失信心。
“不同的范畴”,信心有时候是用于对自己的信心,有时候是对外境的信心。“信心”这个词汇的运用,在不同的事件中间,或者事件的范畴中间,哲学范畴也好、科学范畴也好,含义都不同。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些?我们说了一大堆,不管是哲学中间的信心、科学中间的信心,还是各个不同领域、不同范畴的信心,归根结底想干什么?想研究佛教里面我们说的信心是怎么样,对我们的修行怎么样。我们前面做的铺设,最终都是为了这个。因为我们是佛教徒,起码我们不能迷信,等一下会讲到什么叫做迷信。
其实佛教徒绝大部分都是迷信,那迷信好不好呢?其实很难说它的好或不好,因为在不同的范畴、不同的层面是不一样的。最初的时候,在佛教的正统看法来说,你对佛教迷信也比你对麻将迷信好,事实就是如此,有很多通过迷信进入佛门的人。但是到后来,如果要修证成就,那迷信就要出问题。所以,在不同的层面,对于“迷信”这个词汇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其好坏都有不同的说法。你不考虑这些角度、层次,直接去说一个事物好和坏,这是非常愚蠢的。
“以及它在佛教修行人于修行各个阶段的作用”,信心有不同的阶段,而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作用,不同信心的程度也不一样。净土宗蕅益大师说的信心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藏传佛教里面也说了四种信心——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说明信心有层次、有范畴。有通过见解产生的信心,有通过修行产生的信心,甚至有触碰法性乃至于证悟的信心。
你会疑惑:“证悟了还要信心?”当然,证悟了会有成佛的信心。一个人能够安住法性,你问他:“你成不成佛?”他会说:“我还用得着怀疑吗?我一定能成佛!”那个信心的力量就非常大,这些人就彻底地变成真正的佛教徒。这时候已经不能称为佛教徒,只能称为佛子。很多时候说佛陀的心子,明白了心,才能称之为“心子”,这就有了成佛的信心。但是,如果他已经证悟了,就算是初地菩萨,他也没成佛。那初地菩萨有没有成佛的信心?肯定有的,所以证悟了也会有信心。
我们这次可能花两天、三天,也有可能四天,来谈论这个话题。我面前的师兄们不会有意见的,有意见他们也不会说,也没机会说,最多悄悄地不动声色地说:“我不同意!”
网上的师兄们有意见吗?你们基本上不会有意见的,你们也很明白,说了有意见我也不会听。但是我喜欢听到你们说“没意见”,我就有一种被拥护的虚荣感,这种被拥护的虚荣感就会造就我的信心,这叫“业绩效应感信心”。今天不一定能讲到这里,但是明天一定会讲到。
首先,我们开始对“信心”的概念进行选择。对概念进行选择,我不会一开始就说佛教的,佛教的我们后面再说。我们先说信心在大体上,比如在社会学上、心理学上,或者其他宗教里面的含义,从这些开始,最后才谈到佛教的信心。
一、对于信心等概念的拣择:
首先,我们来谈谈“信心”这个词汇在世俗心理学和其他宗教中的涵义,然后再来学习它在佛教中的说法,以及它在佛教修行中的意义。我在网络上摘引了很多关于“信心”的概念和说法,然后在讲解中和大家分析分享。
因为词汇太多了,各种的解释很多,我只能摘引一部分,若要全部摘引出来,这个禅七就全部讲过去了,而且听到一大堆关于信心的概念,对大家也起不到太多作用,禅七结束了,你也把这些解释忘了。所以,我们也不能太过的学术化,只能摘引一部分,把摘引的概念和说法在讲解中跟大家分析,然后跟大家分享。
我为什么说是分析和分享呢?我再次申明,我是普通人、凡夫、补特伽罗。补特伽罗也叫数取趣,指在六道轮回中对某一道总是不停地去数。“数”其实是一种分别,“趣”就是六道,指不停在六种生命形态里面流转轮回,所以叫数取趣,属于凡夫。我跟大家一样,如果你们中间有菩萨,请原谅我!我说的“大家”,不包括你们这些“菩萨”。我们都是凡夫,凡夫说的东西,只能是交流和参考,不存在教言等等之类的,别去污蔑我,所以来跟大家一起分析、分享。
这些概念和说法不一定绝对准确而且范畴不同,
我摘引的一些概念,有些是错误的,或者不准确,甚至有些用的词汇跟我们平常用的词汇的含义都不一样。有时候会把意识跟感知混淆,原因是什么?它是心理学内容。心理学有好多系统,不统一,也不会来跟佛教进行词汇的对接,确定一个集成共许,说这个词汇就是这个含义。
其实连佛教内部都没这么统一过,佛教内部的各个派别对一个词汇的含义解释很多都不一样,并没有统一这些词汇的概念内涵。还有,派别之间不搞概念内涵的统一,甚至一个派别里面的大德们,根据自己的修行经验,有时候会把词汇的概念内涵来进行外延,进行一些比喻。这个词汇的含义,在他的语言范畴和语境里面,意思一下就变了。所以,你要把信心的概念绝对准确化,很困难。
不一定是指“信心”这个概念,其他好多的名词概念,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在佛教里面阅读书籍时会引发误会的一个原因,那要怎么办?你去读书时,要就这本书或者这个系统,可能是中观的系统、唯识的系统,或者就这个人,很具体地去看,不然就会出问题。
当然,我说的是对一些很认真的佛教徒,一定要把事情和道理搞清楚的佛教徒讲的。有些人看了就看了,一晃而过,这种人就不用说了。也就是说,我刚刚摘引信心的概念和说法,都不一定准确,而且由于范畴的不同,就更不一定准确。
“这些概念和说法不一定绝对准确而且范畴不同”,这句话的语境、逻辑都不是很通,也不是非常通顺,但是表达了我想说的意思。
但比较有宽度和深度,
为什么有宽度跟深度?毕竟摘引了那么多的东西,然后又有佛教的,又有其他宗教的、心理学的,所以会有深度的。
用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会非常适用。
也就是说不是我编的,是网络上或者各个大的宗派里面的看法。我们把很多看法集中到一起,来看到底怎么回事,慢慢地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就得出自己的结论。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闻思的一个原则。我们有一批师兄是属于大量闻思者,他们喜欢闻思。
这是闻思的一个原则,我们要把很多相对相似的东西拿到一起进行分析、熬练,从中抽出真知来。你说:“我不用这样子!”不是的,如果你是真的闻思者,不是说看一本书就过去了,记住一些概念就够了。自学,要非常的精密,甚至要非常的有宽度、有深度。
宽度、深度,就要把很多东西拿出来熬练。我是指中间一批愿意这样去做的人,有很多师兄根本不会看那么多。但是,看了那么多相似的,拿来进行对比、比较、分析,你会读出很多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大手印和大圆满。
为什么?每一个大成就者表达证悟的时候,是用他自己的角度去表达。虽然他们表达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是,他用自己的角度,比如龙钦巴用他的方式来表达,洞山禅师又用他的方式来表达……虽然表达的方式、语境都不一样,但他们表达的是一个东西,就导致了你对这个东西的理解多角度、多层面,会反过来狠狠地帮助你的修行。
帮助的是哪一点?我们经常说证悟有个特征叫做“差异分明”,因为那个东西不是个东西,而是一种智慧。那种智慧里面,随着我们把各种各样的业障去掉以后,就会对各种层面的现象看得特别清楚。
看得特别清楚,就说明你明白了差异在哪里,怎么样个分明法。那么,你阅读这些成就者的文字,就会帮助你对证悟的各种各样的差异越来越分明。当然,这是一部分师兄,有些师兄看都不会看的,那就没办法了。这时候如果遇到一位很有水平的上师,他会帮你的。或者找到一位善知识,他就真的能够帮到你。如果你要自己去阅读,我觉得用我这种方法也行。
举例来说明,在直指心性上可以看到好多书籍,下面帮我收集的师兄应该知道不止两百种,太多了!阅读他们的书籍,会知道好多的角度、层面,差别慢慢就清楚了,反过来严重影响你的修行。当然,这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行,达不到一定程度,只是把这些概念在头脑里面搅,会越搅越昏。
达到一定程度,你就不是搅概念了,而是在自己的认知里面,让你对“心”到底怎么回事,慢慢开始清晰起来。所以,我想用这种方式来让一帮师兄能够真的去阅读,并且通过阅读影响自己,对心性产生明了和清晰。
这是一种阅读方式,你可以借鉴,也可以完全不用。有些人根本就不用这种方式,何必这样呢?使劲读一个东西也可以的,使劲在一本书上、一位大德的书上,反复地浸淫也是可以的。这是有例子的——法王如意宝,他读了一万遍麦彭仁波切的《直指心性》就开悟了,这也是一种方式。
所以,我们没有说哪个绝对对的、哪个绝对错的。在缘起层面上,你要说绝对对、绝对错,那你就是一个楞头青。你要绝了对,才能谈这个“绝对”。你连对都没绝,在缘起层面上是不可能有绝对的对错的。绝了对也没有绝对的对错,绝了对就无对无错。不绝对的时候,错和坏是缘起的,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先在此感谢网络上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作者!
在此谈这个话题,两三天或者三四天,最终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天。首先要感谢一下网络上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作者。
百科里面有些内容是没有版税的,我也不知道怎么付给他,同时也不知道他是谁,所以感谢一下。
感恩各位佛教大德和善知识!
然后要感恩各位佛教大德和善知识,因为摘引了很多佛教大德和善知识的东西。
因为他们的慈悲和智慧,才让我们有机会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思考。
摘引了别人的东西,总得有点感恩之心嘛!现在的这帮人,包括整个现代人,都有个很大的毛病——缺乏对知识的感恩,导致知识在我们的相续中起的作用非常之小。我们最感恩的是什么?Money——Give me Money,Thank you!
你要是给我思想,我们不会感恩的。当然,对思想不感恩的话,对Money的感恩也有限。你要不停地给,如果哪天不给,恩就会变成恨,所以很可怕。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人群缺乏感恩心,福报会剧烈下降。福报剧烈下降,表现为什么?修行的时候各方面都不顺,普通人表现为生活不顺。有时候我们还是要相信一下因果报应,如果我们还在强调因果报应,你就先不要谈什么菩提心、证悟,这听起来有点搞笑。所以,每个人一定要去学会感恩,起码要对三宝感恩。
为什么每个人都会说“我们对三宝感恩”?因为三宝不在这里,所以你一定会对他感恩的。在不需要付出的时候,我们最慷慨;在没有危险的时候,我们最勇敢;在不需要拿东西出来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恩——这种老农智慧用在我们的修行里面,真是一个非常搞笑的事情!
我在这里先感恩一下,但我这种感恩其实很苍白,你要我怎么去对他们感恩啊?我没办法对他们感恩的,在网络上我也没办法知道他们是谁,所以只是说一说而已。在维基百科、百度百科里,我怎么找啊?他们是谁?都没有名字的。
我们现在开始讨论摘引的内容。首先,我从维基百科上摘录了很多有关信心的词条。然后,我又从百度百科上摘引了一篇关于信心心理学方面的文章。今天一定要把这个学完,不然就要变成四天了,这不行,我想三天把它讲完。实在讲不完,那就只能多讲一天,这样就和正课一半对一半了。所以我的语速会快一点,不会像平常上课一样悠哉悠哉的,一扯就扯半天。
网上的师兄能理解吗?我要看你们有没有反应?
——网上师兄说:“理解!”
肯定会说理解啦,有没有人说不理解的?
——网上师兄说:“可以、都可以!”
这种说法是超级具有信心的说法,后面我们会谈到。当一个人对一个事物具有绝对信心,或者有很强大的信心时,他的反应会很冷漠、很平淡。我会讨论到这个案例,这是心理学里的内容,有时候学到这些东西也挺有趣的。
首先说信心,在维基百科里面怎么说的?
维基百科:
信心:信心(英语:Confidence,源自拉丁语“fidere”,意指“信任”)
信心和信任,佛教徒会从能和所上去分析。信心是一种能,信任要加上对境,我们对某种对境进行信任。我可以信任自己,但我对心的能来说,它还是一种对境。要讨论到这么深,一般的心理学就不行了,但有些心理学现在已经走到“能和所”这一步了。
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讲,就是想不通这个东西,他的对境一定要是身体以外的东西,这属于层次比较低。层次高的时候,一定会走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走到太深的时候会变成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叫潜意识。当然,他们认为潜意识已经很深了,其实根本就不深,为什么?因为佛教里面把意识停下来后更深,叫阿赖耶识,而且阿赖耶识还有很多层面。
为什么阿赖耶识有层面?在禅定里面,到了未到地定,即初禅的时候,心里面就大概知道什么是阿赖耶识了,甚至都不用那么深。如果我们大量通过唯识这方面去思考,然后去禅定,我们会逐渐地知道什么叫阿赖耶识,但那个程度可能不够。慢慢地,修到未到地定的时候,意识已经停了好多,但还没完全停完。那时候,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心的主要呈现就是阿赖耶识,到初禅的时候更是如此。
初禅五支,就是我们从初禅里面出来以后去分析初禅,具有五种特征。五支:心一境性、寻、伺、喜、乐。(为什么我说得那么快呢?因为长期跟大家讲这些东西,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这五个特征表现得最重要的、最厉害的是什么?心一境性,是一种平静。到初禅的时候很平静,有喜有乐,也有轻微的寻伺。总体来说是心一境性,如果没有心一境性,后面那四个都谈不上。
难道说没有心一境性就没有寻、伺了?有的,但那个寻、伺就非常粗大,不能叫做初禅。我们的心长期都在寻和伺里面,但那不能叫做初禅。初禅是在心一境性的基础之上,产生寻伺、产生喜乐。
你会说:“没有禅定的时候,我们也有喜乐啊?”但那不是的,心一境性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那时候就是阿赖耶识。这是初禅。
到了二禅则更厉害,寻消失了,还剩下伺,到了四禅的时候就是舍念清净。初禅到四禅,层层递进地这么上去,都是以心一境性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心一境性这种状态里面,我们对阿赖耶识的体会就特别深。
四禅说了四个粗大的禅,其实每一个禅里面并不就是一种死状态,不是一种很强大的所境,好像抓到了一个东西。其实这是你去想象的东西,你安住在里面,那是一种状态,状态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念头或者感受,很多很细微,但是心一境性始终很重要,始终就是那样子,程度会越来越深。
产生的五支,初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二禅只有伺、没有寻;三禅没有寻、伺,只剩喜、乐……禅定的分类,你们自己去看,也不是分得那么绝对的。但是,我们用教理去分,就只能分成这样子。到了四禅叫“舍念清净”,看起来好多念头都没有了,大量的最细微的念头都停止了。这说明阿赖耶识的状态在不停地变,越来越深、越来越深,还有四空定,哇,那时候则更厉害,呈现出心的状态,身体这些的都消失了。
空无边、识无边,那叫心的空,不是你眼睛看到的空,也不是靠你手去触碰而碰不到东西叫空,而是你的心感受到空。你不是要产生神通吗?利用这个空在上面去产生觉知,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神通,具体要看你怎么去修。所以,四禅是最好修神通的。
为什么到了四空定就不太好修神通了?因为四禅的时候就没有念头了,但是还有观力,可以影响心去产生各种功能的力量。到了四空定,开始在空无边的时候,他就停下来了,引不起观力,这就没办法去修这些功能。但是,有时候在那种状态里面会自然显发一点点神通。
出定的时候有个故意,指示自己“我要去修天眼通,我要去修神足通”,进去时候,他的用心方式或趋势,或者一些观修的仪轨方式就要照着那些去做。进去以后不叫故意,而是没有意,意非常地轻微,也不能完全说没意,但它具有强大的观力和止力,容易修出我们所谓的神通。
到了四空定时,全都是定,越来越定、越来越定,定得更深,定到非想非非想定,啥都不想动了——哦豁!死亡以后进到那个地方就叫长寿天,一搞八万劫,称为佛教八难,是修行的一个超级大的误区。
大家先别担心自己进入这个误区,我们现在是没资格的。我想告诉大家,阿赖耶的定是有状态的,并不是真的有一个客观的东西放在那里,阿赖耶不是客观的,而是你心的状态。你的心是主观还是客观?想没想过这个问题?请好好想想!你说它是客观的,但它是你的心;你说它是主观,但它有不同的状态。
回到刚才的话题,心理学上有些说法为什么没那么深呢?因为他们没有定,所以对心的了解不会深。因为不深,很多东西都解决不了。厉害的一些哲学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知道心可以呈现出那么厉害的一些状态呢?
心理学的分析基础还是以六根来显发的,所谓的内观,就是心对自己意识或者稍浅一点的意识的一种了知,根本就进不到定那种层面去。当了知心比较深邃的一些东西时,他们会采取什么办法呢?大家经常用的催眠,让你暂时停下来,把你心里面的一些心理现象,用一些很特殊的方式激发出来,让你的心对它有了知,但那种东西跟禅定完全是两回事。
有人说利用催眠来证悟的,纯属扯淡!因为没有观力,没有清晰的觉知力。所以,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义的,但它永远走不到佛教那么深,原因是什么?没有佛教三宝传给我们的深刻的内观理论,以及很深层的禅定,就没办法止观双运,观达不到深度,止也达不到深度。观达到深度要靠什么?靠佛陀、三宝教给我们的见地。止达到深度要靠什么?要靠深定才行。原来我们心灵的世界这么厉害,才能够真的实现“一切境相由心现”,否则就是一句话。
有时候会觉得:“外面的显现跟我的心真是一样的,哎玛吙!”那其实是很强的意识层面,我们不是要区分意识跟明智吗?很多人修单空、禅定都会达到这一点,其实是很强的意识层面。既然你说心跟你一样的,当你看到银行里面的钱时,你就对钱说“过来”——它就过来了吗?你发现钱不会听你的话,这是一样的吗?产生一点空的感受、同质的觉受,但这点觉受非常轻微,有强大的意识性,你一不观修就没有了。
观修得很深的时候,有点轻微的如梦如幻的感受,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因为深刻的那种执著还是在。以前上课曾经讲过,单空很深的时候,会觉得自已真的可以穿过这张桌子,结果手一插过去——“哎呦!”你还在痛,痛从哪里来的?从实有执著来的,这个实有执著的层面在哪里?是俱生执著还是遍计执著?这些都要讨论。
这里有一个遍计和俱生重叠的问题,太学术化了,大家听了就算了。如果你说这是俱生执著,那么初地菩萨的手就穿不过桌子,会这样吗?初地菩萨肯定不是的,初地菩萨去掉了所有的遍计执著。如果去掉的全部是遍计执著,遍计执著的概念就不会停留在意识层面上,因为遍计执著说的是这一世接受的教育造成的,这个概念就要受到冲击。
当然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暂时我们先不分析这个。因为这堂课不是来讲这些的,后面会牵涉到这些。因为牵涉到大圆满的信心,或者是禅宗的信心跟我们修行的具体连接的作用,但现在没必要。
有人提出来:“初地菩萨遍计分别都解决完了,为什么他的见地还不如大圆满开悟的?”说明他对差异分别完全不了解。其实这是非常清晰的事,我误解你们会了解,这次我就让你们了解一下,但只是概念了解一下。要真的体会了解,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你可以讲出更多更复杂的理论和见解,但这没必要。
弄得那么复杂其实没必要,对我们来讲,有一部分人可以去尽量把它弄得详细一点,但大部分人不用这样的。大部分人要去修行,要去熟悉你的心,感知你的心,让它别那么狂乱,别那么迷茫,别那么不快乐。
所有的快乐全部在你的心上发生,如果你能够掌握到所有的快乐全部在你心上发生,已经很厉害了,外界都影响不了你。我们的快乐完全在心上发生吗?不是的,稍稍一个外境一变,比如昨天晚上说的东边吹风西边雨,一下就不行了,所以没办法,我们不能够控制自己的心。
当然,这谈的只是控制,要是明了它的空性,随处安然、始终坦然,你就能体会到解脱自在的味道。你根本都体会不到,完全被各种各样的外境所牵引,那个意义何在呢?你说你禅定想干什么?其实是让你熟悉自己的心,别被念头牵着跑。
刚才谈到信心和信任,是两个词汇,我们接着看:
是一种心理状态,无论是假设或预测是正确的,还是选择的行动方案是最好的或最有效的。
这句话没说完,这是我原文摘引的,没有加减任何内容。什么叫做信任呢?一个人对事物、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假设或者是预测,他觉得是正确的,制定的方案是最好的或者最有效的,就会产生这种状态:“你搞这个食店能不能成功?”“能,我相信我自己!”
对一个行动方案,他把它定义为一种相信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什么?表现为不管是假设或者是预测,都是相信的。为什么要假设和预测?如果实现了,还有什么信心不信心的,已经是个事实了。
对一个事实现前的时候不存在什么信心,对这个事实来说,它就是一种呈现。所以,事实还没有出现之前,不管叫行动方案或者是什么,我们对它的预测和估计产生的心理状态——认为它对,认为它正确,认为它可以,才叫信心。心理学上是这么定义的,这个能理解吧?这一段话要这么去理解。
下面突然一下就转到自信上去了:
因此,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信任。
自信其实是挺好的一种状态,但不能过度。他又怎么说呢?
傲慢或自大是一种自信状态——
会不会?很多人都会。有些人说自己不是一个傲慢的人,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就是对你人格的一种傲慢,听得懂吗?“我不是一个傲慢的人,我好牛哦,我是一个谦虚的人”——这不是傲慢是什么呢?所以傲慢自大是一种自信状态。
那么,自信好不好呢?自信有时候挺好的,“我相信我一定能成佛”——你不能说这种自信不好吧?一个好的佛子,他一定会相信自己能成佛。如果连佛法都不相信,你怎么让他相信自己能成佛呢?有人说:“你相信自已能成佛,你就是傻逼!你在迷信,你被人洗脑(PUA)了!”所以,自信很难说它好或不好,傲慢自大也是一种自信状态。
相信某事或某人有能力或正确,而实际上他们没有能力。
他说傲慢自大是一种自信,或者相信某事某人,也可以相信自己,也可以相信他人。相信他人就不叫傲慢了,而叫盲信、盲从,叫迷信。对自己的过分相信,超过了真实的能力,就叫傲慢自大,而实际上他们没有能力。我是原文摘引的,这里写得有点断断续续的。
过度自信或狂妄是过度相信某人(或某事)会成功,而不考虑失败。
过度自信不是相信某人或某事,是过度相信自己或者相信自己在某件事上会成功,叫过度自信或者狂妄。“我一定要负担起人类飞往火星的重任,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I am 马斯克!”——这也是一种过度自信。但马斯克是不是过度自信呢?这不一定,万一人家实现了呢?
如果实现了,那就是“哇,自信让他成功!”如果不实现,那会说他傲慢、自大、狂妄!到底该怎么办?马斯克该自信还是不该自信呢?总是用这些词汇去衡量、界定一个人,给他贴上标签、好坏,这叫幼稚,叫认知不正确。
我之所以谈论这些,是想让大家思考,而且这些思考要慢慢转到佛法里面来。我们不能处在盲目崇拜里面,或者盲目不崇拜,两个都是挺可怕的事,要尽量地圆满和如实。这就是我们学佛的正确态度。
自信可以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他也开始夸赞自信了。在一件事情上,一个人如果自信就容易成功。这并没有夸大自己的能力,如果他一点自信都没有,连做都不去做,这样的话,他的某种目标肯定不会实现。比如,我们没有成佛的自信,我们没有证悟的自信,你就不会去修行了。所以,你去做就有可能会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什么呢?你的某种目标会实现。
“自我实现”是一个很巨大的词汇,什么叫做自我实现?每一个人真正的自我实现是什么?按照唯物主义,每个人现有的世界观,认为的自我实现就是一个盒子里面一堆灰,然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自我实现一定是指活着时的某种事业、某种需求——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成功了!我要成为富豪,成功了!我要成为演员,成功了!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成功了就谓之为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一个很朦胧的词。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的人类五种需要里面的最高需要,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理想的实现——没有理想,连条咸鱼都不如!(这是周星驰说的,哈哈!)
下面一个叫做信仰,信仰就不同了。信心是对自己,要低头下来考虑自己的心,信仰要怎么办?要扬起来,是对一个认为高于自己的目标、对境、人物、组织,乃至于星空,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叫做信仰。我们来看怎么说的:
信仰:信仰(英语:faith,源自拉丁语fides和古法语feid[1]),是对人事物或概念的坚定信念或信任。
信仰是对某个人、某个事、某个物,乃至于某一些概念的信任。比如黑格尔说的绝对精神,其实就是个概念。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对概念的信任,三宝是什么?在你那里不就是个概念吗?即使分了佛法僧,佛是什么?也是个概念。僧可以找到点具体的,但你们也不怎么信任僧。法呢?法可能更具体一点,但要深究下去,很多说的是方便法,那究竟法是什么?你又傻了!究竟法是法性、如来藏,对你来说也是个概念。但你们敢不信任如来藏吗?不会的,所以概念也会导致坚定的信。
在宗教背景下,或可将信仰定义为“对超自然(包括神祇)或宗教教义等的坚定信念”。
这是他下的定义,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宗教的背景下,你要对超自然,包括各种各样的神祗,比如基督等等之类的,或者宗教的教义,即宗教人的世界观、生命观,他们对生命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有坚定的信念。
信仰可以是某种思想体系或政治观。比如,儒家思想,共产主义信仰等。
信仰可以是对一种思想体系进行信仰,不仅仅指上面的这两种,还有好多的体系。比如有些人信仰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有些人信仰弗洛伊德对于生命的诠释。弗洛伊德说世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推进,靠的是什么?力比多。力比多是一种激素,最强烈的力比多就是性激素——荷尔蒙。他说这些在推动着世界前进,这也是一种理论体系,有很多人相信他。所以,这也可以对一些思想体系进行信仰。
根据韦伯斯特词典,信仰有多种定义,
什么叫做“韦伯斯特词典”?韦伯斯特是一个美国人的名字,这个词典在1828年出版后,反反复复被不停地改进,听说是一部很牛的字典或者词典,这个词典里面对信仰有多种含义。
包括“对上帝的信念、信任和忠诚”、以及“对没有证据的事物的坚定信念”,
对上帝的信念、信任、忠诚,这就叫做信仰。你们不要去嘲笑别人信上帝,想想自己呢?你们信什么?信仰跟信心已经不同了。
信仰通常基于直觉或个人经验,而非严格的理性或经验证据。
信仰通过个人的直觉和个人的一些感受经验,而非严格的理性逻辑或者经验证据。什么叫做经验证据?比如有人开悟了,其实是一种经验证据。经验证据是各别自证,别人经验不到,但他强烈地经历过这种东西,哇,这是绝对有的。
但这个有可能是误区,有些人会认为某种经验是解脱,实际上不是的,但他确实有那种经验,以那种经验证据产生了信仰。一个人真的开悟了,会对三宝感激到不得了,原因就在于此。然后他会产生一种副作用,认为所有人跟他一样的。
开悟的悲心并不是呵护型的:“哎呀,你怎么了?你要多吃点东西……”他不是那种悲心,他的悲心是要让别人跟自己一样,甚至连想别人跟他一样都不会这么去想,为什么呢?因为本来就是一样的,他只是在这个因缘中间去除别人的误会。这就是佛陀说他度了所有人,实际上没度的原因。
信仰,这里说的是基于直觉和个人经验,而很多人的信仰就是“我就是觉他好,他好让我感动哦!”甚至跟那些粉丝粉爱豆一样:“这个法师长得好英俊,我信他!”很多时候没有基于严格的理性或者经验证据,想想是不是这样的?很大一部分人的信仰就是这样的,但你也不能说佛教徒里面都是这样的。
如果说严格的理性,在佛教里面有没有?有,五部大论。读熟了五部大论的人不信佛,真的很难。但也有极个别的,“伟大的”国学家季羡林先生。他是不是读熟了五部大论呢?我觉得不是,他根本都没有对五部大论那些书进行过详细的分析,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强,能翻译,实际上,他对里面的含义不见得会懂。但是,如果真的读了五部大论,那种详细的思考是一种理性的抉择,这种信仰是比较可靠的信仰。
还有经验证据,刚才已经讲过。比如一个人通过大量菩提心的修行,产生了相应的剧烈的对众生的悲心。你自己能体验的,自己知道,别人看不出。这时候如果别人来跟你说:“怎么又提菩提心这些的东西?”你都懒得理他,同时对他发起了菩提心,觉得他好可怜:“你要什么就给你吧!让你下地狱的时候好过点,叫冷的时候我来给你温暖……”虽然这是开玩笑,但真的会变成这样子,这是一种经验性的证据。
刚才说的是菩提心,开悟则更厉害。还有些经验证据也很怪的,比如看到鬼了,虽然可能是幻觉,但也是一种经验,也会导致人产生信仰。
请记住,这是维基百科上面写的,那些说法不一定正确。
宗教人士通常认为信仰是基于感知程度和证据的信心,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信仰只是没有证据的信念。
什么意思?一般的宗教人士,认为自已的信仰是基于感知程度和证据的信心。佛教徒是这样子,我们的感知程度,通过修行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感知,甚至我们能够看到本尊,这种感知厉害了吧?我们修行中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觉受、境界等证据,我们认为一定会发生这些东西,是不是?
比如证悟以后发生的脱噶状况,虽然这种证据没有发生在我们的经验中,但别人是这么说的,我们要相信他,我们认为是这样的。但是,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会认为这是没有证据的,认为他说的不叫证据。
这里面牵涉到我经常跟大家讲的两个最重要的词汇:“各别自证”和“共证”。我们的宗教人士认为这些证据和感知叫“各别自证”,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则认为信仰只是没有证据的信念,叫“共证”,没有共证就不是证据。
科学里面的证据要讲究两个原则,要重复、要有数学模型。但是,宗教信仰怎么对你的信心定一个数学模型?当你从脱噶的境界里面出来以后,你提供给我什么样的证据?或者你爱上了王后戴安娜,给个证据给我?你除了送花,没其他证据的。这就是二者的不同。所以,我们要理解这些,别人说的信心和我们说的信心到底是怎么回事,中间有哪些差别。
网上的师兄们,学这些有兴趣吗?学得不好会摧毁你们的信心哦,有时挺吓人的!你们通过学习,会慢慢地理解我是怎么回事。有些迷信会被摧毁的,你会被人家扒光裤子,好难受啊,人要穿着裤子才有尊严的。
这就是信仰。我们刚才说了两个词汇,一个是信心,一个是信仰,下面一个是信念。这是不同的三个词汇,即使在维基百科里面也做了区分。什么叫做信念?
信念:信念(英语:belief),信念是个人判断和选择事物真伪的思想意识,信念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水平包括推理能力。
这是对闻思那帮人讲的。什么叫做信念?我相信这个东西,它是靠很多念头堆积起来而造成的信。这些念头是什么?是个人判断和选择事物真伪的思想意识。信念的正确与否,到底对不对,取决于你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取决于你去参与推论的这些知识,以及把这些知识进行正确运用的逻辑推断。你必须要有这些知识,才能决定这个东西的对或错。有了这些东西,你的信才叫信念,所以我们要学“五部大论”。
很多人说信三宝,你是基于什么在信三宝?我们后来会谈到这些,很多人的信心一下就摧毁了。以前曾讲过,改革开放宗教自由了以后,有很多老年人、老太婆信佛信得惊天地泣鬼神,那么穷都要把自己买菜的钱、买油的钱,拿去供养给寺庙,可以说信心非常的巨大。但后来各种各样的气功来了,他们一下就跟着气功跑了。这是因为没有信念,他们不知道信的佛是什么,没有逻辑推断。
很多人也是一样的,很多时候都是跟风盲从的,可能听到一群人唱颂,觉得好好听,听着听着就信进去了。但信的是什么?信的就是这个——通过一种声音的感知、旋律而相信。虽然唱颂确实有点好听,但是,好听能够带领你真实的对一个事物的信吗?请大家记住,我没有反对迷信,只想让大家搞清楚什么叫做迷信、什么叫做理性,以及信心的各种程度。
我不反对迷信的,我喜欢迷信。为什么?迷信表明你在开始摆脱动物状态。我说的这种迷信,不是对钱的迷信,对钱的迷信那就是动物。我指的是对某种精神实质产生迷信,不管那种精神是什么,但他已经在努力摆脱动物状态,但不一定摆脱得了。
动物状态很简单,只对物质感兴趣。比如你对我家的Leo(狗)去讲什么叫做信念和信心,即使说得再复杂,它无非就“汪汪”两声。但是,如果有人一拿罐头去,它才不管什么信念和信心,罐头就是它的信念、信心,甚至是它的信仰。我家的Leo和Trinity经常这样跟我沟通,我深深地明白它们,那就是动物。
迷信表示人开始摆脱物质的诱惑,或者不是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上面,对某种精神实质产生了信心,哪怕不是信念,有信心已经很牛了。他会发现导致快乐的东西不完全是物质,但也不是说“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要物质嘛!”这样的话,你不左就右,没说不要物质,是说在物质基础之上,我们还去选择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至于这种精神性的东西是什么,我不知道,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信念,他说了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推理能力,所以我们天天要去学离一多因和各种因。如果你推都推不出来,你说你信佛?问你:“物质分不分得尽?”你说:“绝对分不尽!”那你连唯物主义都不如。
唯物主义有一条定理叫什么?量变到质变,分分分,量变分到一定的时候,它就质变了——分没了。如果永远分不完,量变就永远没法达到质变,理解吗?我经常搞这种哲学玩笑,大家要善于聆听,我讲错了,你们要把它听对,我讲对了,你们不能把它听错。这在开玩笑,是野蛮玩笑!
信念可以被描述为对命题正确与否的态度,有别于信奉(Belief-in)。
什么意思?信念可以是对命题正确与否的一种态度,我可以去判别信念是对还是错,我可以有一个自主能力去判别,可以用逻辑推理的知识去判别,但是又有别于信奉。为什么别于信奉?
信奉(Belief-in)与信任(Trust)或信仰(Faith)等概念更紧密相关,因为它通常是指对人的态度。
也就是说,信念有逻辑推理,有正确与错误,而信奉、信任或者信仰就不是了。信奉、信仰、信任,这三个概念更加的紧密相关。这三个是一种态度,没有什么推理,不需要什么推理——我就信任!我就信奉!
首先是信仰,信的同时我要进行供奉,比如我们平时都做的供水,这些就是一种信奉行为,还有磕头也是。信任是什么?“你加持我,我心里好平静啊!”可能人家都没加持,或者每时每刻都在加持,但你体会不到。
也就是说,信奉、信任和信仰,这三个跟信念是有差别的,信念带有理性的成分在里面。信奉已经是态度了,但信念有描述对命题正确与否的一种态度,它是不一样的。
在许多宗教传统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其中“信奉上帝”是其信徒的核心美德 (也称信仰上帝)。
在基督教里,你只要信奉上帝,什么都对的,这是核心美德。如果你不信奉上帝,那就完全失去了不管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的一种最根本的美德。
这是维基百科里面写的,我为什么要去摘引维基百科呢?因为里面会谈到基督教,而我们的百度百科不会谈到这些东西。
信仰是对某事或某人的一种强烈的坚定不疑的信念,处于难以被客观证据和理性分析而改变心理状态。
我加大了语气,减慢了速度,希望大家认真去体会。信仰是对某人或某事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种信心可以大到什么样的程度?难以被客观证据和理性分析而改变!
现在你们开始意味到我跟很多跟你们交流的人不同了吧?我强烈地反对这个!但强烈的反对这个东西,有时候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又可怕了。可怕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客观证据你不一定拿得齐,所有的理性分析是你的理性,这样一分析起来就完蛋了,什么都以你为准了。
如果以你为准,我还用得着去信佛?我信你算了!每个人说“我信我自已”,那就麻烦了,就变成了以前广东的一首歌:“信自已,你是个傻叉;信自已,我也是个傻叉……”这样也不行!请记住,我们的信仰里面真的有这样的成分,但我没说他绝对正确,也没说他不正确,只是描述一种现象。
信仰常用于宗教语境,是指对宗教的一种神圣的信念。
经常会说我们的信仰,上面的说法对不对呢?鉴于我对五部大论的阅读,虽然我也读得很差,有很多像戒律方面的书籍都没怎么读通,还有《俱舍论》也没怎么读通。但是我能得出结论——佛教绝对是正确的,我由此对它产生了信仰。所以,我的信仰很大程度上基于信念。
信仰与信念的区别在于,信念在没有达到信仰所具有的强烈的坚定不疑的心理状态下,是容易被客观证据和理性分析而改变的。
信念在还没达到信仰的程度时,是很容易被改变的。比如别人给你提出一个证据,或者提出一个反向的逻辑推理,你就变了。
在你还没达到那种信仰的程度,人家突然过来告诉你:“你知不知道?某某寺庙里面挖出了好多婴儿的尸体,你还信他们吗?你们知不知道他们用头骨熬粥喝?而且都不用铁锅……”——你栽了,信心没了!或者用很多逻辑举些似是而非的例子,在网上可以大量的看到一些非逻辑、乱推的东西,说佛教怎么怎么样的,你一下也变了。
这种信念,从强度上还没到达信仰的程度。但是,信仰达到程度的时候,无论什么客观证据——我就是信!我信!但这种信仰的来源也不见得正确。
以前我经常跟大家讲的一部周星驰的电影《逃学威龙2》,里面就有因情感而产生的信心。警局的局长是个女的,她喜欢吴孟达演的重案组之虎曹达华,但曹达华是个很猥琐的警员,但这个女局长就信任他:“我信你,我就是信你!”
为什么?因为她爱他,但那种爱也不是真实的,比如我们想象《泰坦尼克号》中的Jack跟Lucy的那种爱。爱有很多种类型,两个人产生了一种情绪行为,这些情绪就导致了所谓的信仰。当然,这种信仰很容易被打翻,突然她发现曹达华爱上了另外的女警花,一秒钟之内,“我就不再信你!”所以,这种信心是毫无意义的。
信念所意味的的信任程度可能不如信仰的信任程度那么强烈,信念有错时更容易被经验证据和理性分析纠正。
只是信念,但没达到信仰,有时候就容易被纠正。
我们对佛教,到底是该信仰还是该信念呢?我们要去思考这个问题。从我个人的态度,首先应该信仰,然后去培养信念。我们的信仰虽然经常说不会被客观证据所改变,但实际上你的信仰很多时候不见得是这样,很容易被破坏的,而且连信仰的对境都不知道是什么。
如前所说,那些老太婆最开始那么坚定的信佛,然后被一些气功就带走了。有很大批这样的人,那这种信仰对还是不对呢?我们一开始对三宝是可以有强烈的信仰,然后我们要去增强信念,要通过逻辑分析或者一种修行,产生一些直接的经验证据,慢慢地加强我们对三宝的真诚信仰。
这里一上来就把信仰定义为那么高的级别,这样的东西是不持久的,而且也会慢慢被现实生活打烂。以前在美国也有很多人强烈地信基督教,文艺复兴以后被打得稀巴烂,好多信仰都被打翻了。
佛教为什么千百年来怎么都推不翻,原因是什么?讲理!理是产生信念的一个根本原因,但并不是说让每个人先讲理,学通了以后再说——等五部大论学通了以后再说,那怎么可能呢?所以,有信仰也没关系,先信仰,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去让自己的信念达到跟信仰一致的程度,那样才是真实的信仰。
知识也是信念的一种,被定义为被证实的真的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
知识是一种真的信念,也就是我们学的中观、唯实,其实是让我们产生真实信念的一些素材。
“信念有错时更容易被经验证据和理性分析纠正”,当我们信念信错了,比如刚才说的被气功带走的那帮人,如果用正确的理论去引导他们,他们就会知道该信什么。如果通过修行,慢慢地发现神通不管用了,真的发现出离心能够解决烦恼,菩提心更能让自己产生法喜,那么,过去那种错误的信念,比如“我信了你以后有好处哦”、“我信了你以后,哇,一根香蕉变八根”、“我投靠你了以后,我犯了错,飞机摔下来别人摔死我摔不死哦”……这些东西都变了。
“可以被理性分析纠正”,这也是我们学习的原因。还有通过你的修行,慢慢就会知道“噢,这样才是对的”。所以,他说的一些东西,我们要冷静地理智去看。
以上是关于信念的词条,下面一个是宗教信仰。前面说的信仰有各种各样,对应的事物是很庞杂的,整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理论,都可以去信仰、信心,下面专门指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对超自然现象或宗教教义等的坚定信念,其特点是用情感代替证据。
片面!他说有一部分人是用情感代替证据,而像我这种人,你让我用情感代替证据,绝对不行。一定要有理性去代替,还有自己要去做、去修。但是他下的定义就是这个,特点是用情感代替证据。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写道,“信仰”是一个广义术语,出现在表达各种不同概念的语言中;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信仰”是个很广义的术语,包含的内容很多、范畴很多,出现在表达各种不同概念的语言中,各种不同的范畴都在用它。
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讲,“信仰”(Faith) 与“信任”(Trust) 的含义大致相同。但哲学上对信仰的叙述和讨论几乎完全是局限于有神论的宗教信仰,既对上帝的信仰。
在《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里面,说的信仰跟信任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信仰”跟“信任”这些词汇基本上是用在基督教范畴里,所以他下的定义有所偏颇。
而且通常,它们处理的是亚伯拉罕传统(Abrahamic traditions)中的基督教分支中所理解的信仰,尽管没有排除其它方面的信仰。
基督教有很多系统,这是亚伯拉罕系统里面的基督教分支对“信仰”这个词汇的理解。在《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说的信仰,就是以这个系统来的,但是并不排除其他的分支对信仰的理解。概括起来,对他们来讲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对神的信仰。
还有一个是世俗信仰。宗教信仰和世俗信仰都属于信仰,再具体化,什么叫做世俗信仰?
世俗信仰:信仰,除了信仰宗教及超自然外,也可以有世俗信仰,
比如各种教派的信仰,还有超自然。我们经常说的造化、大自然、洪荒、盘古,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除了这些厉害的信仰之外,还有世俗的信仰。这些世俗信仰是什么呢?
是对某种主张或思想的坚定的信念,核心就是强烈的“相信”,
相信这种理论,其实你不一定了解它,但你就是信它。在历史上出现很多这样的悲剧,相信某种理论,然后又不了解它,然后就犯了错。
而且拿来作为自己观察世界和行动的原则和指引。
如果是佛教徒,要通过大量的分析,用佛教的理论来指引自己的原则和行为。比如你不杀生了、吃素了,你开始不去伤害别人了——这是对的。但有些理论不是的,鼓励大家去发动圣战,然后拿这些东西去观察——“如果你不信我,你就是异教徒!干掉你!”他也会拿这些东西去观察和指引,那样的世俗信仰就吓人了。
世俗信仰不基于宗教或超自然教义的信仰或信念,来源多种多样。
这种世俗信仰,并不是宗教信仰或者超自然教义,往往是世俗的一些理论系统、哲学、科学。科学也可以是种信仰,动辙就会说“你这个不科学”,但科学是什么?
“我爱上了一个90岁的老太婆”,这是不科学,科学具体解释不了,就说科学不全面,但我就是爱上了,我各别自证。明知道她是观世音菩萨示现的,我当然爱上她哟!所以,世俗信仰很复杂。
它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第一个哲学:
哲学:许多世俗信仰植根于哲学思想,例如人道主义或理性主义。
跟大家讲佛法的时候,经常会讨论到哲学,就是这个原因。
人道主义是一种哲学,中世纪西方的经验哲学过后就开始出现人道主义。
这些信仰体系通常强调理性、道德和人类能动性的重要性,而不是依赖超自然或宗教解释。
世俗的一些理论,比如人道主义、理性主义,这些信仰体系强调理性。以前的德先生、赛先生,你们是哪个?是德还是赛?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是属于强调理性、强调道德的,还有强调人类能动性的重要。
什么是能动性的重要?以人的感官、人的思想来解释世界,不依赖神权,不依赖宗教。不能说“上帝说”或者“巫师说”,或者“长生天”,不会这样子,要用人去解释,相信人,人本主义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经常说要坚持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什么叫做以人为本?人是最珍贵的,没有超过人更厉害的生命,神灵这些一边歇凉去,所以才会有人权等等之类的。
天赋人权,如果你要去找他的哲学毛病,你就问:“天是什么?凭什么他敢赋予我人权?天怎么赋予了人权?”虽然他说天赋人权,实际上不干的。他说天不是有个上帝或者什么,他就是自然。
自然怎么赋予人权?不会赋予人权的,只赋予你生存权。生存权要怎么来?物竞天择,自然生存。他把天理解为这个,既然是物竞天择,自然生存,那对不起,只有一碗饭的时候就弄了你——我吃,你饿死!所以,人本主义到底“本”成什么样,它是有区别的。
他强调人类能动性的重要,人类怎么个能动性?其实里面有很多东西,不管怎么样,他不依赖超自然或者宗教解释,不会说佛说的要怎么样,基督说的要怎么样,不会讲这些。
这是哲学方面的,所以产生了很多的信仰,下面说科学。哇,这个不用说,现在的科学教盛行到不得了。我说的科学教,不是指具体的有一个教的名字叫科学教,而是对科学的一种盲目信仰。
科学:科学发现和进步也可以激发世俗信仰。例如,进化论使许多人相信自然选择的力量和进化过程,而不是相信上帝的造物主。
这是我摘引的东西,所以不作更改。我们相信科学,动辄就说科学,科学里面出了个进化论,但你相信进化论吗?小时候为了人是猴子变的这个事,我想了好几个礼拜。
真正的科学有个好处是什么?科学不是提倡信仰,而是提倡了解和实践。信仰的意思,是指我不明白,然后我去信仰他。科学的本义是反对你去乱信仰,科学鼓励你去思考、去创新、去超前、去想,但是不鼓励你把它当成一种像宗教一样的信仰。
什么都说科学,科学没解释的都不能相信,这样的话,科学反而就没了,因为科学一定要去探寻未知的。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是科学没有认同的都不信,这样就不会有创新了。所以,很多人认为的科学是信仰,它是偏颇的,甚至有时候是很反动的。
以前连抑郁症这种病都会说是不科学的,没有人信的,特别是我们那个时代,你说抑郁,反而会被嘲讽:“你抑郁什么啊?没饭吃啊?有饭吃你还抑郁?”他就不知道有饭吃才会抑郁,没饭吃时不会抑郁的。所以,科学有时候是很偏颇的。
现代的科学基本上朝外,不朝内的。当然也有一定的朝内,比如意识层面的那种反观就是朝内,对潜意识的一些探寻。但是,它能朝内到像佛教的那种,停止思想以后,到心灵的那一片我们六根根本了解不了的世界吗?做不到那一步,所以,他们对于世界的探寻是很片面的,甚至会相信进化论。
佛教其实也相信进化论的,叫无常,但是绝对不相信科学说的那种进化论。科学的进化论说猴子会变成人,佛教是不相信的,但是佛教相信人会演化的。比如到了弥勒佛下世的时候,人寿八万岁,不演化怎么行呢?那时的人会很高,非常高大,肯定有演化的,但人的基本特性,知言解义是不会变的——佛教对人下的定义叫“知言解义”。
在一定程度上,连狗都可以知言解义,但程度很有限,达不到我们对知言解义完美赋予的概念。完美的概念,应该是他要懂多少语言,进行多少长度的思考,有一定的逻辑的复杂程度。
人类的知言解义,最厉害的体现有哪些?数学,称之为科学之母。数理逻辑是指数学,事理逻辑是指物理学,两者综合起来叫哲学。但是,一般的动物不可能有哲学思想。
接下来是讲个人价值观和原则:
个人价值观和原则: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原则发展世俗信仰,例如对社会正义或环保主义的信仰。
人们有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发展信仰,比如环保主义、救动物的一些素食主义者,都可以产生这样的一些信仰。
社区和文化:世俗信仰也可能受到特定社区或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影响。例如,有些人可能相信民主、人权或言论自由的原则。
比如有些人相信妈祖,有些人相信我们的祖先是黄帝,相信他骑条龙上了天。所以,人们会根据文化产生相应的信仰。
总的来说,世俗信仰可以有多种来源,可以有多种形式,这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经历。
世俗信仰有好多种,那它是不是真理呢?这里谈的信仰,不像我们谈信仰三宝的时候,其实我们的骨子里面认为三宝是真理,这对一部分有闻思的佛教徒来说,他相信是真理,但对有些人来说不是的,认为佛可能就是个神。
虽然我们说佛教里面不承认佛陀是神,其实只是有了“它不是神”这几个字和这个概念,但骨子里面还是当它是神。比如我磕了头,你就要保佑我;我供养了,你就要让我怎么怎么样,把之当成一种回报。这种信仰叫做贸易式信仰,万一打贸易战就没了,后面会谈到这些。
上面就是我在维基百科里面摘引的关于信仰、信心、信念的词条,我跟大家解释了一下,让大家对“信心”这些东西产生比较多角度的认知,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了。
下面是百度百科中对于信心的一篇文章,我摘引了很多内容,那是心理学类的,我对它作了编辑裁剪。为什么要拿出来说呢?因为里面说了信心的构成和反应,非常有意思,所以准备讲一下。
这是一篇文章,谁写的,我不知道,先感谢他!但是,这篇文章里面关于信心、意识、感知,与我们平常佛教里面的东西有点不一样,所以要认真听我解释,否则你拿去跟佛教的术语进行对比,就会很混乱。
首先说了信心的定义:
百度百科中对于信心的一篇文章(心理学类,有编辑裁剪):
信心的定义:
信心是指对行为成功及其相应事物的发展演化犹如预盼的信任程度。
信心是对我们的行为成功以及相应的事物的发展走向,有种预盼一样的信任程度。这个定义下得很准确,我们要去学佛,就开始预盼会不会成功。我们预盼自己会成功,叫有信心;预盼不成功,叫没有信心。
还有预盼事物发展的情况,比如“这个团体现在到底怎么样”,再比如“哎呀,这个团体一定能行的,我有信心”,虽然有时候是为了场面化,如果真有信心,那是你对这个团体、事物的一种预盼。信心表现为什么呢?
信心表现为对实现行为任务目标成败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外在意识。
信心表现为什么呢?比如对我们学佛这件事,或者佛教团体,或者某个社会团体,对它的一些外在感知,外在感知应该是指五个感官的感知(不说“意”)——眼、耳、鼻、舌、身。然后是情绪反应,这就是意了。后面是外在意识,这已经有些逻辑理念在推断了。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信心,应该有这三个部分组成。佛教来说,就是五根、意识以及心所,也就是说,我们表现信心会在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信心表现为外在感知、情绪反应以及你的一些想法意识。比如女局长对曹达华有信心,会说“我信你”,因为她有外在感知,她的感知就是好,觉得曹达华好英俊,这是外在感知。她的情绪就是“啊,我喜欢你!”这是女局长对曹达华的。她的外在意识就是“哇,他真的太勇猛了!猥琐跟他完全没有关系!”
我们先不管对或错,一个人对一个团体或者对一个事物、人有信心,就会有这三种表现,但表现的强度是不同的。如果真有信心,这些反应就会越弱。所以,见到上师就满地打滚的人要小心。
信心以对行为的心理作用效能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行为业绩感三个层次。
我们做了修行这件事,这些行为反过来对我们的心理作用,就会造成我们对自我的肯定,自我的感受叫自我效能感。然后集体效能感,比如大家都在学佛,看大家学得怎么样,这叫集体效能感。行为业绩感,就是达没达到某种程度。
他为什么会说行为业绩感?因为外面的世俗事物往往是有指标的、量化的,而佛教徒没办法量化,所以,自我效能感跟行为业绩感很多时候差不多。但外面世俗的事情不是的,比如你说你对一个计划有信心,是你自己感觉有信心,但大家都做得不怎么样,可以说集体效能感不行。或者你说你认为感觉不行,实际上指标很高。比如现在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就是行为业绩感,但它指的是整个社会的行为业绩感。对佛教修行来讲,它是一个个体性的东西,用行为业绩感不太合适,但勉强也可以拿到一起来说。
请大家记住,我说这一段的意思,是说信心会表现为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和外在意识,这是心理学的构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信心,就会表现为有相应的外在感知、相应的情绪反应、相应的外在意识。然后,你对事情的发展、运行情况,反过头来会导致你产生自我效能感,产生这一群人在做这件事的集体效能感,以及达到了什么程度叫行为业绩感。
为什么会说这个呢?因为这个信心跟我们学佛是一样的,真的有信心会表现出来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外在意识。也就是说,信心会影响我们的修行,影响我们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体验,或者产生觉受。反过头来,这些东西又会造成我们更信或者更不信,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效能感以及行为业绩感。
觉得自己不行时可以看集体,当自己修得不行,他们修得好时,集体效能感也会加深我的信心。如果全世界人学佛的都学不成,信心也会降低,这就叫做集体效能感。
我说的一切东西,都是为了拿来让我们更好地学佛,不是要跟你们讨论这些莫名其妙的心理学说法。按照唯识的理论去看,他的说法都是扯淡,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而且还容易理解。比如,我对你们讲唯识的一些术语,真的要把头都给弄翻的,但是,这种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还可以理解。接下来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信心是指对行为成功及其相应事物的发展演化犹如预盼的信任程度,信心相对于行为又可理解为对行为过程的反映。
前面是预盼程度,后面是事物发展的时候,又反过来对自己的信心产生反应。成了,信心就越高;不成,信心就没了。所以,信心是可进可退的一个东西。
信心表现为对实现行为任务目标成败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外在意识。
信心表现为对这件事、这个人会有一些外在的感知、情绪的反应以及外在意识。
而信心的外在感知强度,与其情绪反应强度、外在意识强度表现是呈反向的。
有时候信心越大,外在的感知强度就越弱,情绪反应就越低,外在的意识强度也不会那么强烈。为什么会这样呢?对外在的事物就是这样的。比如说你绝对相信他是一个好人,他表现出一个好的行为,你会很麻木,认为他就该这样子。但是,如果你相信他是一个好人,结果他突然做出一个非常坏的行为,破坏了你的信心,你的反应就会非常激烈。
他指的信心是对外的,而我们的信心对内或者对内外都有的。请记住,我们谈的是心理学,不是普通人说的信心。佛教徒的信心基本上是对三宝的信心,或者对自己学佛行不行的信心。而他说的是对一件事,是说实现行为任务目标成败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外在意识,以及对这件事情的发展情况。
当个体相对于一定行为目标实现越感知为有信心时,其相应的情绪性、外在关注度上反倒会表现得越平静。只有个体相对于一定行为目标实现感知为缺乏希望甚至于绝望时,其外在情绪、关注度上才会表现得很复杂强烈。
其实就是说惊喜的意思。我举个例子,一个人说这个上师其实没有神通,他就是一个理论上很厉害的人,那么你对这个事有了信心。当你见到他以后,他对你讲很多佛法理论,你会觉得很正常,他就该这样子。如果他突然显一下神通,那就破坏了你对他只是懂理论的这种信心,“哇塞,哎玛吙”,信心一下就会表现得很强烈,但是,前面那种只对你讲理论反而不会很强烈。
如果一个人有很强大的神通,你经过了他很多次神通的洗礼,当你再去看他,再去体验神通,你不会很强烈,会很平静的、安逸的享受,也不会去分析。他说的是这种外在情绪和外在意识。只有他没有表现出你的预盼,或者跟你的预盼不太一样,你的情绪才会很强烈。
情绪反应很激烈,“这个东西对吗?错吗?”“哇,他可能是假的?”通过外在意识去分析,“不是的,这个理论说他是这样的,那个理论说他是那样的,他应该是怎么样的……”各种各样的理论,外在意识就开始解释了。
“只有个体相对于一定行为目标实现感知为缺乏希望甚至绝望时,其外在情绪、关注度上才会表现得很复杂强烈。”当我们很相信一个人,突然他让我们外在感知发现他的行为不是这样的,我们就会很绝望,这个时候表现会非常强烈。或者我们不是很信他,但是为了让自己信他,也会表现得很强烈,满地打滚。或者我们是信,但不是很确定,当发现这种激烈的情绪能够促进这种信,也会这样表现。
或者我很信他,但外在感知发现他跟我信的不一样,“他居然眼睛去看女的去了,成就者的眼睛怎么能看女的呢?看女的眼睛应该给他戳瞎……”激烈的反应就开始出来了。这是心理学层面的,不是佛教那种信心,要先说清楚。不能够死套,死套要出问题的,但它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
但尽管信心中外在感知的强度和信心中的情绪、外在意识强度在表现上是成反向的,但在行为的共同反应上信心构成中的内在认知、情绪和外在意识三要素还是具有统一谐调性的关系。
外在的感知、外在的情绪以及外在的意识,这三个有时候是呈反向性的。感受里面你从来都是这样子,情绪反而会很平静——我感受你就是一位成就者,当你示现成就者的行为时,我的情绪也会很平静,意识也会很淡然,不会激烈地去思考怎么怎么样,有时候是呈反向性的。
不管怎么样,这三个是有内在联系的,在这篇心理学的文章里面,把“信心”用这三个要素进行了构成。我们可以借此来观察自己,当你真的相信一个人,比如相信三宝的时候,如果别人来攻击三宝,你会很平静的,根本不予理睬。
比如现在有人在我面前说佛是假的,我会有两种反应。一种反应是超级平静,因为我知道他是个妄徒。另一种是在平静的基础上去想收拾他。实际上,外在感知对我来说,造成我内心里面的那种翻腾,不会冲击到我的信仰。我的内心不会翻腾,相应的情绪不会很强烈,我之所以收拾他,是因为想用另外一种方式教育他,否则就会不予理睬,因为他破坏不了我对三宝的信心。
但是,如果你不是很信,特别不是对三宝而是对某个人,本来很相信他,突然说这位上师是假的,你内在的那种超级情绪一下就翻腾起来了。然后,头脑就开始分析:“他说的是真的吗?假的吗?不应该是这样的!”哇,这就很厉害!所以,我们相信的外在感知越强烈,与后面的两个东西(情绪反应和外在意识)有时候起反向作用。这是心理学的,与佛教说的不太一样。
所谓情绪的统一谐调性关系,是指信心表现中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与外在意识中任何一种表现,都会成为其它两种表现的反映。
这三种东西,一种出现了相应的东西,另外两种也会出现,他们有一定互相影响的意思。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呢?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和外在意识。这里说的外在、内在,词汇跟我们说的不一样。在这个文字上,我们只能照着他的语境来讲,拿到佛教的语境里面,好多是不成立的。
首先看外在感知:
外在感知:
信心构成要素中的外在感知是指人们对行为必定成功的认识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认知一件事情必定成功或者失败,要有一些感知过程。眼睛要去看书,耳朵要去听教言,进到一个佛教修行的殿堂里面,我们闻到的那些香,都会导致我们认定他是否成功。甚至去到那里,听到一大群人在唱颂“啊啊啊……”声音响彻天际,颜色统一的衣服也耀眼,就会造成我们觉得他们一定会成功的一种认知,或者很庄严的认知。
其实,庄严很多时候就有成功的意味在里面,因为他说的不是宗教,说的是世法,所以要成功,而佛教说的是庄严。我们认为庄严的时候,就已经暗含了他永远都是成功的内涵,否则我们为什么要说庄严呢?庄严跟好看、胜利这些是摆在一起的。
由于这种认识过程只能是对行为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期,所以这种认识过程实际上又是一种对行为过程的想象和推断,包括对行为成功的希望或失望以及对所处环境安全感,也相应包括在行为过程中对影响行为成败相关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嗅觉、视觉、听觉、味觉、皮肤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深度的社会与自然规律观念与思考等等。
我们对一件事情,它到底是不是成功、是不是真理,往往是基于对这件事情相关的一大堆的五根的感观的认知,嗅觉、视觉、听觉、味觉,甚至皮肤感觉都有。你会疑惑:“怎么会呢?”“我握着他温暖的大手,柔软的大手,信心油然上升”,“你听他说话的语言,说话的声音好柔软啊、好调柔啊”,“你看,那个殿堂好庄严,经幡也在飞哦”……有些人的信心就靠这些,这就是五根的感觉。
“平衡觉、运动觉、深度的社会与自然规律观念与思考等等”,你会想怎么平衡觉、运动觉都来了?当然有,你去了藏地以后长期缺氧,你试试看?平衡和运动你都做不到,会影响你对这件事情成功的信心。落到具体事情上,你能想得通吗?如果你到一个地方老发晕,平衡觉被破坏,那就修不成禅定了。
信心自信的外在感知强度与其对相应事物的情绪反应强度是相反的,
外在感知越强,情绪越平淡。
行为中当你听到、看到、接触到、思想到的东西,而使你对行动前景感到难以琢磨、犹豫不决,引起较大的情绪反应强度的时候,恰恰证明你对自己或所属群体在追求相关行为目标,是否能够有所作为是没有自信的。
这个群体的一些行为,比如你看到、听到的东西,让你感到难以琢磨的时候,你的情绪反应往往很大,确定了以后反而平静——“系咁,念都唔使念”(广东话,意思就是这样的)。往往不行的时候才会起情绪,到处去问:“行不行啊?这样可不可以?这会怎么样啊?……”会造成这样子。
其实,我们的信心很多时候是基于这些东西的。但这段话的最大毛病是什么?他忽略了前面说的一个东西叫信念。我们的很多信念不一定是依据这些感知来的,在佛教里面,可能是因为大量的哲学思考、逻辑推断,类似于科学,这里没提这个,它是一篇心理学的东西。比如,我一去某个群体里面就觉得气味不好,马上就感觉不信,凭一个气味就可以决定对一个事情信不信、有没有信心。
佛教徒会不会这样呢?会这样的。比如我们看到一位上师浑身在长疮、有脓,你会马上没信心了——“你都长疮了,你还加持我?”可能心想:“我拿点消炎药加持你!”当你仔细去分析,会发现我们的信心真的很搞笑。
——网上师兄说:“天哪,这样判断?”
我们看到一位上师有这样那样的行为,就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判断。每个人在上师那里,很多时候会显得很紧张。为什么会紧张呢?其实你对上师没什么信心,都是听人说的。人家说这位上师很厉害,有加持力、有神通,你就会特别紧张,但这些东西在你的内心里面,其实是没有形成真的信心,是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你进去见到以后,其实是靠你的五官在感知他,看他是否庄严,他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等等,甚至对他的气味、他的衣着,都会产生很激烈的反应。
我以前带着一个女师兄去见一位大活佛,那大活佛满屋子的钱,当时他正在数钱。他拿着一块黄金对大家说“这是黄金哦”,这个女的马上就没信心了,信心一秒钟就没了。但是,之前大家都给她灌输了很多关于这位活佛有多厉害的信息,她出来就开始纠结,各种各样激烈的想法,又到处去问到底是不是真的。
所以,我们的很多信心都会建立在外在感知上,特别是我们没有信念的时候,没有真正的逻辑推断的时候。即使有逻辑推断,我们还是会被这些外在感知所影响。
逻辑推断,我们只能推断出来三宝是真实的,没法推断这个人怎么样。要了解这个人,我们就去感知他的行为,然后跟我们所学的东西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判定他是不是真的。
如果感知的东西跟我们学到的东西一对应是正确的,我们会感到很欣慰,前景看来很好——“我跟对了!啊,有希望了!”如果感知的东西跟我们认知的东西是相悖或者不符的——“这个东西会怎么样?会不会浪费了我的慧命啊?会不会三宝都是个骗子?他也是骗子?”各种想法成堆地来了。
我都干过这事,我认为释迦牟尼佛联合所有的高僧集体骗我。以前我真的这么想过,后来才发现自已是个什么萝卜白菜,释迦牟尼佛要来骗你?突然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值得被骗的时候,就不会想他们来骗我了。我们都会这样的,所以要去观察上师。
观察上师,你拿什么观察?不靠你的眼睛去看?不靠你的耳朵去听他的教言?鼻子不一定能去闻,比如很多上师和修行人都不洗澡的,而你又有业障,一去闻都不是香的,全是臭的,然后判定他是坏的,那你就死定!难道说我们摸到的成就者的手就一定要柔软吗?所以,这些判定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时候感知跟意识会成反比,跟情绪也会成反比。
比如当体育运动员为参与某项重要比赛的策略而举棋不定时,恰恰表明他(她)对自己真实的体育运动水平是存在疑虑。
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要去参加一个撑杆比赛,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是否参加,因为我有疑虑,有可能根本都进不了决赛。如果我有绝对的信心拿到奖,那我肯定去参加。或者我判定这个比赛根本不是我参加的级别,很快就可以断然地作出不想去的决定,那种反而是有信心的。
我们把这个事情移到佛教里面来,如果我们对佛教真的有信心,或者对某个善知识有信心,就不会举棋不定,反而会表现得很平静、很自然,安心就来了。如果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就表明不安心。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的。这里解释了什么叫做外在感知,然后是情绪反应,这个就很好理解了。
情绪反应:
情绪在行为中是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信心中的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
在一个行为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些生理反应的评价或体验。比如我对这个东西有信心,就会表现出刚才说的安心。如果完全没有信心,跟我的目标形成冲突,我的心里会很慌、很乱。这个很慌、很乱是生理反应,真的会这样子。特别是有些人的信心遭到巨大打击的时候,“嗡”的一声,头脑全空了,已经形成心理反应了。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我这只是说了一两种。
中国古人将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而现代心理学按情绪反应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状态三种。
心境是很长期的一种。激情是什么呢?比如我们有时候被打了鸡血:“你一定会成功的!”然后应激状态就是:“他说的是假的哦!”你一下就泄气了。会有这三种状态。
平常我们学佛的时候,心情很好,成不成功不知道,反正很安然。突然来人说有位大上师在,我们可以去找他,然后这位大上师说:“你一定会证悟的!”哇,被打了鸡血,热血沸腾等等之类的。但突然有人说:“刚才那位上师是假的!”应激状态就出来了:“假的吗?你怎么肯定他是假的?万一人家是真的呢?”这是应激状态。所以,概括起人的状态,就两个字——好玩;三个字——不自主;四个字还没想出来。
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辗转反侧、思虑焦虑会是茶饭无味、
我们经常是茶饭无味。如果真信的人吃饭,会吃得很香的,在怀疑的时候就开始茶饭无味了。
悲会是痛心疾首、恐会是手足失措、惊会是瞪目结舌等等,这都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较典型的反应。
写这些东西的人还是有点文采!他说的情绪不会像佛教那样去说各种各样的心所,直接说这个心所在生理上的一些反应,也挺好的。
情绪的外在反应强度与信心的外在感知强度表现是相反的,
外在的感知强度很高的话,反而情绪会很稳定,是相反的。
当人们外在感知到的信心很强大时,在情绪表情上往往表现得很淡薄。
就是这样的。比如现在说“某某是成就者”——“这有什么好说的呢?”比如说某某堪布是成就者——“还用得着说吗?”头脑想都不会去想。但是,如果有人说他不是成就者,情绪一下就来了。所以,有时候情绪跟信心的程度是相反的。
而只有在内在信心不强或说是处在不稳定状态时,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才会有较强烈的多种多样的情绪表情的反应,只是其中的喜悦高兴情绪则是内在信心由不稳定到稳定状态的过渡性表现。
我们的信心由不稳定到稳定的时候,会表现为喜悦和高兴。我们对人、对事都是这样的,如果越来越信他,跟我们的信念是一致的,而且越来越稳定,我们就开始喜悦和高兴。
对一件事情也是一样,比如我们要去做一件大事,要建一个大庄园,广度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这件事情越变越成的时候,我们也会变得越来越喜悦和高兴。如果我们判定这个不行,没有信心的话,情绪就会反应出来。
对人对事还有不同,我们就不用再做详细的分析,如果这么分析下去,今天晚上都讲不完。我本来想详细把它分类的,一想算了,万一黄檗禅师出来说:“我对你没信心”,那我就惨了,我的情绪反应会很大的,哈哈!
我们今天把外在意识讲完,剩下的明天再说。
外在意识:
信心中的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大脑觉察行为过程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可通过个体的言语清晰度和动作准确度表现出来。
我们的意识对我们的信心会造成影响。他的信心到底强不强,可以通过他的语言、动作以及他的清醒程度来表现。
一个人喝醉了以后说:“我有信心,我好爱你”,但千万不要相信,因为他不清醒。还有反应灵敏程度很钝的那种人,比如我问:“你喜欢我吗?”他慢吞吞地说:“喜欢!”那你就要怀疑。如果问:“喜不喜欢呢?”他马上回答:“喜欢!”他想用这个东西去衡量一个人的信心程度。我现在只是举例,而大部分跟着我学习的佛教徒的灵敏程度是没法测的。
“信不信三宝?”——“信!”一定会这样子。我们只是目标不清晰、不准确,但这种反应灵敏程度一定有的,清不清醒他都会这么说的。但是,初进来的一些师兄就不会这样子。所以,可以通过个体的言语清晰度和动作准确度表现出来。
外在意识是人脑对行为过程的反映,
这个意识其实是指意识的反应,而我们说的意识很多时候牵涉到理论、思维这些东西,所以是不太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去分析。我跟大家讲的东西,大家听一听就算了,不要太过地去研究这些东西。研究这些东西,你还不如去看两本书,读一下《俱舍论》、《智者入门论》,读一下唯识、因明,这些都会比他讲得清楚很多。
我只是想把外面人是怎么说的,与我们是怎么看的,来进行一些比较而已,不是真的想把大家引去读这些书,如果变成这样,我只能对自已说“罪过罪过”,我对自己一下就不充满信心了。
什么叫做外在意识?他都没有给予准确的概念,只是说“外在意识是人脑对行为过程的反应”。
在对行为的形容中外在意识从高到低包括应激、警觉、清醒、冷静、疲倦、恍惚、催眠状态、睡眠状态。
这个有点精彩,我们对一个事情信心大或信心小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状态。当我们信心受到冲击的时候会应激,然后会警觉,然后清醒的思考,然后会冷静的分析,然后想多了就想睡觉、疲倦,想得更厉害的就会恍恍惚惚,最后就会自我催眠,要睡着了。
说起来那么多,如果你们听到一个很刺激的信息,就会产生这些状态。比如突然告诉你某某大德是假的,而这个大德你信了他十几年,你会出现这一大堆的事情。或者你突然看到某个地方说佛教是假的,那些理由说得好像又恰好击中了你,你也会出现这些——应激、警觉、清醒、冷静、疲倦、恍惚、催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头脑不停地转、在想,在找理由反驳。
除了昏迷等无意识状态以外,正常情况下人们在睡眠时外在意识水平最低,在应激状态时外在意识水平最高。
你意识活动最快是你应激状态的时候,睡眠的时候意识就停下来了。所以,应激状态激烈过度地思维以后,一般都会酣睡。你说:“不是啊,我想多了以后我睡不着!”其实那不算太过的激烈,你在缓慢不停地想,就会想得睡不着,但你最终还是会睡着,而且还跟身体的状况有关系。
我们再看下面:
外在意识反应的灵敏程度与信心的坚定强度是相反的,当人们信心外在感知很强或过强时,对行为中的外在刺激往往会表现得轻松自然或蛮不在乎;
外在意识反应的灵敏度程度,与信心的坚定程度恰好相反。如果我们感受到的信心很强大,外界的意识反应就不那么灵敏。如果我们外在感知的信心强度不够,那么,外在意识的反应灵敏程度就会特别灵敏。
举个例子,我们去炒股票,说明天一定会涨,它真的在涨的时候你反而没什么,意识会很平静,如果跌了,反应会好激烈。这个反应是你对股票预盼的一种信心,现在把它搬过来,对佛教也是一样的。
你在修行过程中,如果看到这些东西跟书上写的是一样的,比如心情慢慢变得平静,或者某某大德表现出各种各样很殊胜庄严的事情,你会很正常。但是,突然某天听到说一些不好信息,比如你是某诚法师的弟子,那就安逸了。如果听到他在普度众生、广撒法语,你会很平静,就应该是这样。如果不是,就会反过来,当信心受到大量冲击的时候,反应就会特别恼火。
所以,感知过强时,即外面感知与你的信心一致的时候,行为中的外界刺激往往会表现得轻松自然或满不在乎。如果他说是的,但你的感知根本不是这样的,比如你很了解这件事情,当人家攻击时,你的表情会很不屑,满不在乎。如果他说的是事实,而且冲击到你,你心里也相信他说的,跟你的信心完全是相悖的,结论怎么样?应激反应的过程就开始来了。
只有当人们外在感知到的信心不足时,对行为中的外在刺激才会表现出紧张,甚至是草木皆兵。
外在感知与你的信心完全是不一致的时候,对行为中的外在刺激才会表现出紧张,甚至是草木皆兵。当我们对于一个上师或者善知识产生了怀疑,但我们又信他的时候,甚至不愿意听到任何一点别人对他的攻击,否则就会有一些情绪的反应。如果你真的对他有信心,别人攻击你反而无所谓,司空见惯。
以前也有很多对法王如意宝的攻击,如果听多了,就会觉得请随便,懒都懒得反应你。比如说到一些佛教的理论时,有人要去攻击,说哪里说得不对等等之类的。“说,你说,慢慢说”——他说了一大堆,我连回击都懒得回击,因为我太知道他说的那些东西,这就是信心。
这个信心加了信念的成分在里面,因为我读了很多东西。但是,如果我强烈地信这个东西,根本没有任何一点信念的支持,也没有修证的经验支持,人家一说这是假的,反而会表现得很强烈:“你凭什么说这是假的?”这是他的一种说法,有时候也不完全是这样的。
有些人就是没有读过书,他就是信佛,他也不会反对,还有坚强的信心,但人家性格如此。请记住,这只是世俗对心理学的一些分析,我们不能完全当真,如果完全当真,那就挺搞笑了。
我终于解释完了三个概念,网上的师兄们听得懂吗?这个应该懂,懂了有没有用?到后面就知道有用了。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本来今天打算把这些讲完的,后天我们再继续学下去。后面会慢慢接触到佛教,很现实的,我们的所学、所修,与我们的心理状态有非常大的关系,特别是后来会学到禅宗和大圆满,都会讲到这些东西。
前面就是一些心理学,甚至有基督教的东西,我们会跟大家剖析一下基督教的信心是怎么回事。我摘引了大量的关于基督教《圣经》里面的话来分析,但是,熟悉佛教的东西,讲起来就更容易让大家听得懂。
不管怎么样,我们今天就到这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12课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14课——信心与修行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