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问:“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人不许,云是邪说,亦有信者,云不思识,不知若为?”
师曰:“此盖普贤文殊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
华严座主问大珠和尚说:“禅师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珠云:“法身无象,应翠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颢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故经云:佛具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
答云:“不会!”
珠云:“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花着黄花,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诤论。”
曰:“彼方知识直下示学人,即心是佛,佛是觉义。汝今悉具见闻觉知之性,此性善能扬眉瞬目,去来运用,遍于身中,挃头头知,挃脚脚知。故名正遍知。离此之外,更无别佛!此身即有生灭,心性无始以来,未曾生灭,身生灭者,如龙换骨,蛇蜕皮,人出故宅。即身是无常,其性常也。南方所说,大约如此。”
师曰:“若然者,与彼先尼处道,无有差别。”
彼云:“我此身中有一神性,此性能知痛痒,身坏之时,神则出去,如舍被烧,舍主出去,舍即无常,舍主常矣。审如此者,邪正莫辨,孰为是乎?吾比游方,多见此色,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谈,削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若以见闻觉知是佛性者,《净名》不应云‘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牛头法融禅师:“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慧能门下的一位弟子司空山本净禅师,他说: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马祖道一也有这个观点,僧问马祖大师:如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又问:如何是道?马大师说:无心是道。有人问沩山灵祐禅师说:什么是道?灵祐说:无心是道。宋代的大慧忠杲禅师说:即心是佛,佛不远人;无心是道,道非物外。
龙牙居遁禅师:
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如山。
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白云守端禅师:忌口自然诸病减,多情未免有时劳。贫居动便成违顺,落得清闲一味高。虽然如是,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此“无心”,单空也)
达摩祖师《无心论》 摘引: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问曰:“若为能得知是无心?”
答曰:“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评说:此一无心之旨,明白指出,若能即无而用,则禅道尽摄于此,唯不能停留在解会上,要真正了达,于一切因缘事境上,都能如是无心,则此无心之妙,方显活机!且无量的功德,自然显现,龙天护佑,神用自出!
次第修行方法:空所,单空修行;空能,菩提心和单空的修行;能所俱空,禅宗和大圆满。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禅七的最后一天,终于要结束了。我不知道大家打坐的感觉怎么样?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禅七都要结束了。这次新西兰禅七非常不容易,有些师兄为了来新西兰禅七,签证出了很多问题,有些人甚至把电脑都搞丢了,前半生就葬送在这里了,如果这一生不开悟,真的太不划算了。
这次的《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终于开了个头,一开始我就轻率大意,以为一个禅七讲不完,最多两个禅七也能讲完,结果两个禅七都过去了,十分之一都没讲完。虽然网络卡耽误了点时间,但这不说明什么。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两个禅七是学不完的,只能在以后的所有小禅七里,一个接一个地把它讲完。总不能讲一点就不讲了,开了头却不收尾,就会变成龙头凤尾。
有些人想占便宜,虽然打不了七天,但可以打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然后七天的功德都具有了。如果把做生意那套拿到修行上来,真的很麻烦。所以,修行不能这么算账,要踏踏实实地去修,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往往是这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收获,不然很快就不行。
特别是带着强烈的期待,希望马上得道的那种功利心,在佛教有个术语叫做“将心待悟”。其实“将心待悟”在每个阶段都成立,在初期的时候,就是我要修,马上就要怎么样,得不到就会很快失望,这个比较粗大。
“将心待悟”这个词汇来源于那种状态,总是期望能够等到什么,这个是“寻伺”的“伺”。我们要离开寻伺,寻伺就是心去寻找和等待。等待就是守株待兔,其实也是一种寻找,但这种寻找的方式不像观心那样到处去找,不在左边,不在右边,而是等在这里总要出现,这个叫做“将心待悟”。但这种“将心待悟”也是不行的。
当然,走到最后那个阶段的“将心待悟”比较困难,但前期的“将心待悟”随时都在干,我们总是渴望马上得到一些收获,这些收获可能是世间收获,也可能是出世间的修行上的觉受。这就很难讲,要因人而异。虽然这种“将心待悟”不能说是绝对的不好,毕竟前期有希望、有希求心总是好的,但如果你真的要追求解脱,就不能这样子。
所谓的“舍弃今生”,有一个暗含的目的是什么?把希望拿到后面那一生去。不然的话,我们就会设计“我已经修了十年,怎么还没有结果,我不修了”。这真是一个很痛苦、很麻烦的事情,你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时间,期望得到什么,如果得不到,很快就会退失。
禅宗里面要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你有了这种心态,其实业障都少了很多,很多功德会慢慢出来。你说:“好了,我现在有了这个心态,赶紧给我出来!”那叫骗自己,用一个观念来代替心态,这是不行的。所以,你要去观心,去发现自己的心是不是真的这样子?
很多人用观念来骗自己,比如“我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以后,我就不上当了、我就不吃亏了,所有的亏都给别人吃了”——这是菩提心吗?你当真去观察自己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子。你发的菩提心是为了占便宜,哪有想占便宜的菩萨啊?所以,我们要去观心,这些已经非常粗大了,如果连这个都观察不到,说明修行根本就没上道。
真正的菩萨会知道自己真实地在利益众生,同时不会觉得自己利益众生吃了什么亏,根本不是的,他会觉得自己该这么做。所以菩萨有个心态,他去利益众生的时候,反而觉得是众生利益了他,他对众生怀有感恩心态,这才是真正开始产生菩提心的迹象,不然就不是的。
很多人发了菩提心其实暗含了很多交换的心态,甚至发菩提心去做一件事,如果这个人或者这个团体对他不好,他就会觉得很委屈“呜……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将心待悟”中的一种交换心态。所以,我们要随时去观察自己。
做一个菩萨,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真诚地放弃自我,那就不难;如果你不真诚,难到不得了。你骗别人不一定骗得到,大家都是千年狐狸,别跟我说什么谁是禽兽不禽兽的,难道你们不是千年狐狸吗?是万劫、无量劫以来的狐狸,我执之狡猾,谁都一样,骗别人不一定骗得到,但骗自己,那真是骗得一溜一溜的。
那些发了所谓菩提心的人,义正辞严,道貌岸然,意气高扬,觉得自己是菩萨、是无垢尊贵种。别人稍稍有点伤到他的利益,或者不符合他的心意,马上就来了,那是菩萨吗?如果觉得自己发了菩提心以后,你就最牛、你是无垢尊贵种,那你就是贱种。其实这发的不是菩提心,而是用菩提心来武装自我,是魔鬼的心。
当然,他并不是有意的,如果不是有意的,意味着你蠢。“蠢”的意思是什么?你不知道自己的心跟概念是分离的,观心的时候我们要去纠正这个东西。当你去修的时候,观念是很好改正的,多读两天书就改正了。但心是很难改正的,所以要去修心,修心就会痛。修观念是很容易的,你看那些喊爱这样、爱那样的人,一秒钟就变了。
前段时间我们举了个例子,比如朋友圈里面报道俄乌战争,有些公司里面吵得不可开交,一方面是挺乌的,一方面是挺俄的,后来老板一生气:“好了,挺乌的以后发美元,挺俄的全部发卢布。”下面都沉默了,第二天全部人都挺乌了。
所以,观念要改很容易,观念其实是非常简单的认知。但那种为自我的心态之牢固,牺牲别人让自己得到利益,这种心态牢固得深似海、坚固如须弥山。
传说中,路易十六说过这么一句话,但是不是他说的,历史上也有争论。他说:“我死了以后,哪怕洪水滔天也与我无关。”但历史上很多人说不是他说的,有人加害污蔑他。其实,这些话每个人都在心里面天天说,这是错误世界观导致而成的,这种自私很坚固,要改变不容易,只能慢慢改。
修行也是如此,真的修起来会痛,我想不痛又要成佛,这就是自私。想不痛又要成佛,也不是绝对没有,你是那种根器自然可以。如果你是普贤王如来,那一点痛苦都没有就成佛了。但大部分人就是因为自私太重了,要扭正过来,拔除这个毒刺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痛。
越痛的时候,如果你是真的修行人,又有出离心,他会很矛盾的。一方面在痛,一方面在告诉自己:“我在拔除毒刺,我应该开心嘛!”就变成这样子。修行过程中的人有时候挺好玩的,真的是众生戏啊!所以,大家要努力、要坚持!
其实也没什么,学佛真的要狠。“狠”是什么意思?老子拼了!有什么啊?真的有什么吗?你吃得再多,最多两百公斤,只能说明你好重。你拥有再多,最后也就是一个骨灰盒。我们真的要有这样的心,不要太过于凝结在一些世俗的拥有、失败、情感上,否则会很恼火,只会折磨自己。
那怎么办呢?学佛!学佛其实在告诉你:你是假的,你的一切都是假的,什么都不要在乎。这不是概念,当心完全放下来的时候,其实就是解脱,非常简单。但你就是放不下,所以要去夺夺夺,夺得那么辛苦干嘛?由于你放不下,才去夺嘛!
禅师们要干什么事呢?他就知道你放不下,所以夺饥人之食,驱耕夫之牛,好毒啊!夺饥人之食,拿掉饥饿之人的食物;驱耕夫之牛,在古代的时候,耕夫的牛就像命一样,照样给你抢了——好了,无有一身轻!
当然,这是概括性的讲解,实际的修行没那么容易,确实有很多的细节,一天天地堆积,一天天地清洗自己的心灵,同时一天天地增加很多知识,增加禅修的觉受,确实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归纳起来也很简单,我们学那些归纳性的东西,就会形成概念。你去修的时候,心就会逐渐地改变,最后会知道自己是什么样,这是渐修走到顿悟的必经过程。
好了,闲话少说,我一上来就说闲话,又说了十几分钟。目前为止,《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十分之一的课程都讲不完,那怎么办呢?以后每个小禅七都这么讲下去,因为我觉得里面的内容挺有意思的。
为什么我大意了呢?因为我很年轻的时候就看过,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后来说到新西兰春节禅七要讲一个禅宗的东西,讲什么好呢?有师兄说讲《传心法要》,我当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也没有翻出来看。结果一下就把讲课的消息发布了,我还让人帮我搞了一下文本的校对,待我拿过来认真一看,心里凉了半截。没办法,闪电五连鞭都打了,只能继续下去,哈哈!
但也没什么,总有一天我们会把它讲完,大家有信心吗?如果你说没信心,那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不会花很多时间,没信心,说明你活不了多长,这个好威胁啊(开玩笑!)
我们昨天讲了妙喜,大慧宗杲来评论南阳慧忠国师这段话。整体大意是:说到这个时候,你要把“有”跟“无”的关系搞清楚,“无心”是怎么回事。如果弄清楚了,就是见到了古人的行履处,吞下了栗棘蓬,透得过金刚圈。其实大意就是你要明白这个“无心”的含义,这是南阳慧忠国师那段对话的含义。
同时有两种开悟的方法,一种是通过一棒一喝,得一个机缘,一下就得到点觉受。这些人不太喜欢你说的那些东西,认为那些东西太麻烦了,通过一个机缘一参就进去了。还有一种是喜欢南阳慧忠国师那些对话,那些对话里面有很多道理,通过思维能够激发。但两种都不能偏废,这是大慧宗杲的意思。
“或有个爱高禅底衲子出来道,妙喜有如是等见耶?”有时有一个喜欢高禅的纳子(出家人)出来说,妙喜是指他自己有这样的见解。
“即向他道逢人但恁么举。”如果你遇到其他人,你就这么跟他讲,我(妙喜)就是这样的见解。这种推广很自信啊!
大慧宗杲是北宋一位很著名的人,他的师父圆悟克勤专门留下一本剖析禅宗公案的书,叫《碧岩录》。《碧岩录》里面有很多唱评,把很多公案弄来分析,很多弟子就喜欢去看这些东西,里面提供了很多思维逻辑的理路。大慧宗杲则很反对这些东西,后来一把火就把师父的文集烧了。按照我们的说法,这种结果就是金刚地狱。如果去攻击他,那对不起,反而你会下金刚地狱。
所有的佛法都是药,针对那时、那人、那情、那个阶层,如果死板地用一种方法去套尽所有人,那是不行的。我们经常说净土普被三根,难道就去取消其他的门派、其他的方法?那是不行的。很多人念佛就是念不下去,念起来就是没觉受。每个人的因缘,每个人的文化沉淀,甚至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不同的群体都不一样。
那天我写了几句关于《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的讲经方式,写得半文半白的,然后就问我的秘书:“你能不能用英语翻译下?”她的嘴巴瞬间就合不拢了,两个眼睛在发直。她说:“那个‘无’字,在英语里面只能翻译成‘没有’”。所以,不同的文字,很多东西都没办法表达出来。你要修密法,特别是关于气脉方面的密法,藏文是最厉害的。所以,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东西不能死套的。
那个时代,大慧宗杲这么做,他就是对的,他打破了当时那些人整天把公案分析过去、讲解过来,一旦说通了以后就洋洋自得——“迎风自矜兮”,知道我说的是哪几个字吗?迎着风,自己很矜贵,就会变成没办法去真修实参。所以大慧宗杲就打烂这些东西,有点像六祖当初对付那些只读书学习不去修行的人一样。
到了我们的时代,有几个人真正地去参啊?特别是居士,你参给我看看!你只认得“参”这个字,不会去参这些公案。如果你再不跟他分析,把闻思、理路、思考这些东西都拿掉的话,佛教的根本将会消亡。
拿出来,起码要告诉学佛的人,佛教不是迷信,不是对神鬼的崇拜,或是对一个神灵的依附。而要把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东西告诉大家,还要给大家提供实现的路和方法,这才是对的。
这是现在时代学佛的特点,虽然我们的资讯非常发达,在网上随便就能看到好多大德的开示。为什么说古代抄经的功德大呢?因为印刷术落后,书籍很少。但现在印了很多佛经,堆在角落里看都没人看,每个团体都有这样的事,有时候我看到心里都鬼火很大。
当然,你不能说这些人绝对的不尊重,那是一种不尊重,但也是现在这个时代造成的。一个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当真,得来容易看来轻。还有一个是多了以后就失去抉择,不知道该怎么选。如同进了百货公司或者商场里面挑花眼,结果走了一圈下来啥都没挑到,或者挑了一个最不适合自己的。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毛病,同时也有好处,为什么呢?你拿取珍贵的资源就容易了,如果你懂得选择,能够当真,这个时代也不差的。虚云老和尚那个时代,我看他的开示里面经常都在说这样粮食、那样粮食,这样道粮、那样道粮。弘一法师把自己的一副水晶眼镜都拿去卖了,换取粮食来吃。
我们现在用得着这样吗?打禅七吃包子是个极大的享受,你们呢?所以,我们有我们现在的优势,我们可以拿到很多的资源,包括物质上的资源,以及教言、教理、窍诀上的资源。
我们经常都在求窍诀,那些《上师心滴》、法王直指心性的书在淘宝都能买到,到处都有,上面全都是窍诀,那些窍诀深到不得了。但是,书那么多,你听得懂吗?你根本看不懂!所以会有这些麻烦,但也有些好处,我们要利用这些好处,拿到这些资源当真去修。虽然我们得来容易,但不看来轻就行,很多时候就在于自己。
很多人说这个时代不好,我觉得这个时代挺好的,你不用为道粮愁。人家闭关要去跟老虎争地盘,经常有故事说大德跟老虎争地盘,然后老虎让了他等等之类的,把此作为圣迹来看。其实你不用跟老虎争,只要把猫赶出去就行了,因为现在有很多人养猫。修行人少搞这些,别养这些,如果你说自在了,那就没关系。你一天都去照顾猫,为什么不去照顾你的心呢?你的心比猫还糟!
为什么释迦不准僧团养这些动物呢?因为你的精力要用来修行,不能拿去干这些杂事,一个人的遐满人身真的非常不容易!
那些过来人才知道这个多么不容易、多么珍贵,他自己反而不在乎,真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认为的标准是什么?你有了钱,你就珍贵;你有了权力,你更珍贵……他以这些标准去看。却不知道你遇到了佛法,即使穷到一塌糊涂,一点权力都没有,卑微到不得了,你还是无垢尊贵种!
他出去跟人家牛皮的时候,可以说自己是无垢尊贵种,但心里面却不认为自己是无垢尊贵种。如此不看重这点,是因为他意识不到遐满人身的珍贵性。如果意识到了以后,他不会去羡慕你有多少钱、你有多少权,随缘吧!
所以,这个时代的人也有好处,大家都知道守一条戒一天,相当于在佛陀的正法时代守具足戒一生。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佛陀讲的,慈诚罗珠堪布以前也讲过,但你要当真去做。当然,这个时代毁起来也快,通过网络随便去毁谤、造谣,也很容易出事。
OK,我们又做了一番政治宣传,不做政治宣传了,我们要回过头来搞业务了。我们看下面的内容。
僧问:“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人不许,云是邪说,亦有信者,云不思识,不知若为?”
这个话问得很精彩啊!这个僧可能是前面那个僧,名字我记不得了。问南阳慧忠:有古德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但是有人不承认,说这个不对,说这句话是邪说,也有相信这句话的,但是不理解,云不思识。不管是黄花也好,翠竹也好,都没办法思维的,是一个没认知的眼识对境,或者是其他识的对境,云不思识。你说它是般若,不知若为,怎么理解呢?
南阳慧忠国师回答,前面他说了一大堆无心,大家要接着这里来看。
师曰:“此盖普贤文殊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
这句话是古文,看得懂、听得懂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是普贤文殊的境界,你们承认这句话吗?“非诸凡小而能信受”,凡夫或者小乘就没办法相信这个东西。这与大乘了义经的意涵是契合的,“与大乘了义经意合”。
后面就举例,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这一定是指法身,你不能说报身跟化身充满法界,只有法身充满法界。
“普现一切群生前”,所有有情都有佛的法身。他用这个“前”字,你不要认为在你前面不在你后面,不是的。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这句话,意思是所有的心的本质都是法身,只是我们不明白。当你明白了以后,立即就是法身佛。也许你量不够,这时候就叫做佛的心子,是真佛的儿子。
“随缘赴感靡不周”,“靡”这个字是散乱、散布出去的意思,“随缘赴感”就是我们心的底层,随着各种因缘、各种感受散乱出去。为什么“不周”呢?因为众生的心不周全,一会儿感到这个,一会儿感到那个。你念经、你观佛,就会以善业的形式出现;你造业、你杀生,就会以恶业的方式出现,所以随缘赴感靡不周。
不管怎么样,觉性是不变的,“而常处此菩提座”。如果你安住于真正的觉性(本性),那郁郁黄花就是般若,开悟的人马上就有那种体会。
其实不用开悟,单空修得比较好的人,有时也会觉得这些花啊、树啊、外境跟自己的心一样,但他不能确定这是绝对的空性,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么。如果这时候他再读点书,就会说:“哎呀,这些跟我心一样,般若、般若、般若……”其实这时候他差的是不知道般若是什么,不知道自心本性是什么。但他有外界跟心是一样的感受,可能非常轻微,而且大部分人都会很轻微,原因是定没有修好,禅定的力度不够。
比如我们修单空,夺了以后要停下来,停下来的时间不够,如果你要故意去够,就会变成没有观的禅定。如果故意提起观来,定就没有了。那要怎么办呢?这个故意是不行的,这时候就会用上我们修行中经常说的两条路,一条是由观去找定,另一条是由定去找观。
什么叫做“由观找定”呢?我先夺夺夺,夺空以后我就放,放了以后,有念头就开始夺,随着时间的增加,或者积资净障做得比较完美的人,很快就进去了。这时候菩提心、上师瑜伽就管用了,那是真的管用。
很多人修菩提心、修上师瑜伽修不上去,那是因为你笨。菩提心和上师瑜伽,开始只是强行让自己感动,能让他感动的东西往往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有可能是上一世的善根,还有可能是暗藏的功利心。如果他修到一定程度,比如单空夺了安住、夺了安住,慢慢地,再回过头去修上师瑜伽跟菩提心,那个境界会加深,真实的信心一下就起来了。
这时候你再去说你的上师怎么怎么样,他会不屑一顾地瞄你一眼,懒得跟你争。这时候的信心跟他的感受就结合起来了,不只是过去的善业或者功利心,因为功利心非常容易损坏。这是由观入定。
还有一个是由定入观,什么是“由定入观”呢?他夺了以后就定,定在里面好舒服,没有观了,慢慢地,眼睛开始模糊,身体也感受不到了,各种各样稀里糊涂的事就出来了,有时候甚至直接用背看到背后那个人在做什么,吓到自己一跳。这是出了一点小神通的,但吓到以后就会出定。
这是有了定,但他完全忘失了如梦如幻、没有实质的这些东西。但没关系,定到一定时候,他只要稍稍从定里面出去,又提起自己学过关于单空、空性的窍诀指引,然后把它融进去,也可以很快达到止观双运。这是由定入观。
这两种方式要从哪种先走呢?哪种都可以。让我帮你抉择,没办法的,你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你穿的衣服,也要根据自己的冷热来,你要别人帮你抉择,这是有病啊?你还有基本的知识,有些人走到男女厕所面前,哎呀,我该进男厕所,还是女厕所?你低头看一下,再抬头看一下,看对不对得上,非常简单,干嘛非要打个电话去问?
很多人去问,并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说话。当然也没关系,说话也可以。但是我们要去修,修多了以后,问题才会变得有意义。你说话要花时间,何必呢?他只是想纾解一下心中的郁闷。
OK,我怎么说到这里了?这就是我讲课为何讲得慢的原因。以后我就不讲这些了,行不行嘛?干不干嘛?网上的师兄,我又问一下。
——网上师兄说:“对,慢慢讲!”
说老实话,如果要讲课,现在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可以把这本论一下就圆满完成。但我还是认为漫谈式的比较稳妥,因为我讲课没规矩,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不好意思啊!
“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翠竹能离开我们的心吗?心是明空双运,明空双运是法身,翠竹在法身的映照之下,它本身是没有实质的,它的形象是没有实质的——它不是法身是什么呢?它是物质啊?它是上帝啊?它只能是法身,所以你安住在法身。
以人去看,你就是人;以天人去看,你也是小人;以菩萨去看,你是妈;以佛去看,你就是法身,任何东西都是法身。由于法身不明法身,然后产生个体感,产生他的幻觉世界,佛是知道的。佛要来救你,其实是随着你的因缘来把你推醒就完了。所以,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它就是法身。
“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看似这么一句话,其实落到修行上是很深的。比如我们现在修四夺,夺的是色,夺了以后就去找法身,你是个神经病。你说:“哎呀,我不想这样子。”如果真的不这样子就好办了,法身到处都是,根本就不用去找它,但为什么体会不到呢?你要先去夺,夺了以后才能体会得到。好怪圈啊,这是悖论啊!
你要去夺,夺到心里面,并且体会到心的无执,体会到心的般若。如果你的心处于那种认知状态里面,甚至连自己也是法身,你的身体到处都是,没有任何一个东西不是法身。那么,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衡量自己的修行,是不是这样子?所以他不会去破坏什么,同时也不会去建立什么,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会达到“但无憎爱,洞然明白”。
一般来讲,但无憎爱,我就这样不改自心就可以了?其实就是可以的,这样就完了,没有什么,不改自心就可以了。为什么你不行呢?因为你不能深深地明白自己的心是什么,没有这种明白,你就没办法自肯。当你没办法自肯的时候,所有的定、安住、以及相应的功德全都不出来,而且那个力量非常弱,稍稍一点点违缘,立即消失,你会觉得没用。
那怎么办?出离心、菩提心、单空又来了,就这么简单。等到心有力量的时候,就非常简单了。话是这么说,但要真的达到不容易,很简单,认知的前面要做很多事情,比如上师瑜伽、菩提心,或者大圆满的见修行果,一个个地来。
就像大慧宗杲所说的:“若不具许多差别眼目,如心性上得个解路入处底,定不爱击石火闪电光。”如果你不具备对心那种情况的认知,你就会不清晰,当你不清晰,斗机锋就会陷在坑里面去。
你说:“啊,斗机锋陷在坑里面去也不怕。”并不是怕不怕的问题,斗机锋输了没关系,意味着你见地不透。见地不透的话,就有可能堕在误区里面没法解脱,哇,那个是最可惜。一屋子的如意宝、如意球放在那里,样子都一样,可惜抱了个假的回去,还抱着不放。所以,前期还是要去做很多辨析、修行的工作,那时候我该抱哪个呢?不用抱就完了。
但是,大家不能只从一些语句、分析里面去找到结论,结论一定要从你心的体验那里去找,然后结合你读的书以及听到的教言,进行反复地观察跟揣摩,这个过程叫做“参”。好了,我们再看下面。
“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这个太深远了,说都说不明白的人,你就会搞不清楚。“难为措意”,意思是搞不清楚。这一段是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后面还有。
华严座主问大珠和尚说:“禅师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南阳慧忠就同意这句话,现在来问大珠和尚,大珠和尚写过一本书叫《顿悟入道要门论》,好早以前我曾跟大家讲过。这是一位绝对开悟的很了不起的禅和子,你看他是怎么说的。
华严座主就是圭峰宗密,他问大珠和尚:“禅师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珠和尚不承认这个东西,我们来看大珠和尚是怎么回答的?
珠云:“法身无象,应翠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颢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故经云:佛具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
法身根本就没有相。“颢相”可以把它理解成显相。大珠和尚是怎么回答呢?他说法身根本就没有相,它是应翠竹那个业成了形,“般若无知”。
听到“般若无知”,大家不要就认为般若像石头一样无知,不是的,在汉传佛教里面有句话叫“般若无知无不知”。他说的“般若无知”是说体无知,是找不到的意思,但是它遍知。不要一听到“般若无知”,就觉得像石头那样无知,不是那样的无知。虽然你不知道般若是什么,但对黄花可以显相。法身无象,但是对着翠竹可以成形。而“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般若法身不是因为黄花翠竹来的。
这个观念跟藏传佛教的谁一样?——无垢光尊者:“现象不是心。”还有禅宗的洞山禅师所说的:“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这些听得懂吗?可能新师兄听到这些会很恼火,所以要长期听课。
这有两种见解,一种是认为这些现象就是般若,另一种是说外面的东西不是般若,它不离开心,但它不是心。他们都是大德,这两种见解谁对呢?我经常拿这些去考验别人,对方一下就不说话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明白的人一定知道是怎么回事。
“佛具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佛有法身,翠竹还能应用,一样可以把翠竹拿来用。这两个东西怎么结合融为一味?问座主会吗?
答云:“不会!”
很诚实,我们这些人一边回答“不会、不会”,一边又马上去翻书……
珠云:“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花着黄花,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诤论。”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你说它是也可以,说它不是也行。“随用而说”,随着当时的情形,那时、那情、那景而说。
“不滞是非”,说老实话,你在那个状态里面,说它是般若是错的,说它不是般若也是错的。那时候是离开是非、遣掉是非的。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告诉你不要去排斥,不要再去夺了,人家都是般若,关你什么事啊?
前面说它是般若,你就不要去排斥。说它不是般若,你就不要去著它。既然不是般若,你就要放弃它,不要贪著它。达到最高的顶点,这个贪著甚至不要去注意它。普通人贪著就是要去抓,而证悟的境界里面的那个“著”,如果你要认为它是个东西,有念头都是不对的。这时候的心能怎么样?“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说是、说有都有目的,当你在那个状态里面,哪有什么是非啊?说是、说有会被打死的,因为那时候的心是不动的,虽然可以分辨、可以现起,但不做意识、分别的判断。为什么呢?息念忘虑。那他不想了吗?他想的,达到很深的时候,想也可以的。每个念头出来,他也可以知道这是般若、这是翠竹,但他绝对没有是或不是这样的分辨。如果他再起这样的分辨,说明他心不定,没有确定什么是般若。
我们从理论上、从修证上怎么说呢?说修证上的话,如果我们注重于心部,只注意本体的时候,这个显现就可以不管它。虽然我们不管它,但你不要认为它就是般若,就像无垢光尊者说的一样,就像眼睛打了一棒以后出现的影子,完全是虚幻的。初步去训练大圆满心性休息,注重心性休息的那一部分,就是这样子的。
注重法界休息这部分就不是了,它也是虚幻的,但这种虚幻是从来没生起过的虚幻,这个很难想象啊!我们经常说“外面的法也不生不灭”,外面的法本来是有生有灭的,但我们是去看它的实质,这时候的相也是被忽略掉的、被非掉的。
再深一层,说到外面的相跟心一体的时候,就变成了法性游舞。这时候说它是、说它不是,都是不对的。如果你高级点、自在点,就会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从具体的修行、结合大圆满的理论来讲,修行时真的没有这些。他问这些,你都会觉得好笑。当心深深地安住于觉性里面的时候,没有拨不拨的问题。
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说过“万象丛中独露生”,露的就是那个明觉,当明觉露出来,也就是你已经知道明觉以后,外相怎么办?要还是不要?要不要都会出问题。是般若他应该要嘛,这样你就完蛋了。如果不是的话,应该不要嘛,那你也完蛋了。所以,你一问这个问题就要挨打,这是从禅宗来讲的。
这是从理路上给大家讲,大家不要认为又知道了,你知道个锤子,你不可能知道的,还是要一天天地去修,真的去透悟才可以。
珠云:“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花着黄花,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诤论。”
汉传佛教也这么说,说般若执般若,说涅槃执涅槃,说不执著就执不执著。为什么呢?由于二元的用心习惯,没有办法。为了毁坏我们的二元用心,有两个步骤:第一个,从思维、观念上去修四夺,把对境给你毁了。这个对境可以从外到内,先是五根的对境,然后到内在的意识,意识指各种情绪等等。从外到内的过程就是五重唯识观。
先把对境毁了,再去找那个最根本的心体,要发现心体的非二元。第一步要怎么做?息念忘虑,还要彻底无心。因为稍稍有一个心,就要去找那个心,一找就是二元。但彻底无心绝对不是没有,没有的话会说不通。如果你说是断灭,怎么可能有这些世界呢?所以它一定不会是断灭,但也绝对不是一个东西。当你完全找不到的时候怎么办?它只能是这些东西,但又不能是这些东西的形,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形全部是识出去的,眼识看形色、耳识听声音……
要转识成智,智是怎么相应呢?智就是它的本体,是产生它的一切。所以,你把识去掉就行了,叫转识成智。识就是分别、了别。我们要去看认知里面哪个是不分别的,所以要息念忘虑。想是意识,虑也是意识。虽然停下来还有各种各样的识,当你没有念头的时候,你完全不去想它的时候,让它自然呈现,其他识会慢慢变弱,弱了以后,就回到产生这些识的根本上——那个东西叫什么?我们经常用个词汇叫“明力”,或者叫“清晰”,反正好多词,随便你叫什么词,大家要去体会它。
当然,你不要故意去体会,你一去体会又不行了。一定要按照大德们说的那些去修,那些大德们说的真的没错,出离心、菩提心、上师瑜伽,别玩聪明,很多人觉得用聪明就可以把它想通。如果你想得通的话,那些鬼家活计就赢了,鬼都渡劫成仙了(小倩找个书生,又做人了),没那回事,绝对不行!
甚至连老庄都不承认这个东西,老庄说:“我们的修行之路可以用四个字去形容——绝圣弃智。”什么意思呢?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最高的、绝对的圣人是不用智力,不用头脑去分析的;还有一种解释是没有圣人,圣智绝掉,弃智那是真正的上古真人。其实意思都差不多。
大家要用心去体会这些,一定要去修,而且要去修基础,别去追那些窍诀,不然是很搞笑的。如果不去掉执著,又去找个什么东西出来,就成了二元。当你把执著去掉以后,自然就出来了。这是禅宗里面说的“障垢磨尽,真如自现。”这不是靠个人的才华、个人的智慧,这些才华、智慧带来个体就完蛋了。所以要磨掉这些东西,消灭掉这些东西,你的心本来就是佛。
曰:“彼方知识直下示学人,即心是佛,佛是觉义。今悉具见闻觉知之性,此性善能扬眉瞬目,去来运用,遍于身中,挃头头知,挃脚脚知。故名正遍知。离此之外,更无别佛!此身即有生灭,心性无始以来,未曾生灭,身生灭者,如龙换骨,蛇蜕皮,人出故宅。即身是无常,其性常也。南方所说,大约如此。”
我们经常都会这么说,这句话里面有很深的骨头。这一大段的后面一段,大家一定要深深地去体会。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摘引出来给大家说呢?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思虑的误区,我是听到身边一位师兄说的这些东西,专门摘引出来收拾他。
他问对方:你们那方的善知识告诉学人,即心是佛,佛就是觉义。那么,你今天见到了见闻觉知的这种性,即我们经常说的能见、能看的本性,而这个本性能够扬眉瞬目——“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能去来运用,这个觉知还遍于身中,挃头头知,挃脚脚知,这就叫做正遍知。
离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佛了。此身有生灭,但是心性无始以来,未曾生灭,心性是不会生灭的。身生灭者,如龙换骨,蛇蜕皮,就像人死了以后心不变,换其他身体就行了。人出故宅,心就出了故宅。即身是无常,其性常也。
大家还记得一个故事吗?“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南方所说,大约如此。
南阳慧忠国师是怎么评论这句话的呢?
师曰:“若然者,与彼先尼处道,无有差别。”
如果真的这样说,这叫数论派的外道。为什么呢?看下面的分析,那段话总结起来的意思是:
彼云:“我此身中有一神性,此性能知痛痒,身坏之时,神则出去,如舍被烧,舍主出去,舍即无常,舍主常矣。审如此者,邪正莫辨,孰为是乎?吾比游方,多见此色,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谈,削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若以见闻觉知是佛性者,《净名》不应云‘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如舍被烧”,就像房子被烧了一样。
“舍主出去”,身体里面的那个主人出去了。
“舍即无常”,房子就没了。
“舍主常矣”,你的心是常的。
“审如此者,邪正莫辨”,你这么去看的话,真的是不辨正邪。
“孰为是乎”,怎么会对呢?
“吾比游方,多见此色”,我去南方看了,多见这样的事情。
“近尤盛矣”,最近越来越重。
“聚却三五百众”,弄三五百个人。
“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他们坐在那里,眼睛看天空,说这就是南方宗旨。
“把他《坛经》改换”,把六祖的《坛经》改换。
“添糅鄙谈”,加点东西,减点东西,把它弄来很锉地谈论。
“削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若以见闻觉知是佛性者,《净名》不应云‘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净名》就是《维摩诘经》,本性应该离开见闻觉知,如果你认为是见闻觉知,那就不是真正的正法。
大家能想得通这中间的差别吗?是的,你能认、能看、能听的那个就是的,没有说错。但是你怎么去认呢?如果你把能认、能看、能听的东西认成就是一个东西,身体坏了它可以出来。之所以佛教不承认灵魂,就是这个原因。
这时候在你的认知、思维里面,已经把觉性想成了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成了常法。然后你的身体是坏的,它成了无常法。这两个东西是怎么揉到一起的?其实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能认知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但能认知那个东西不能是一个东西,为什么呢?它离一多,身体消灭了,它也没有。这是大颠禅师从无遮(无心)这个角度去讲的,彻底把对境拿光完。
有时候逼着说那是个东西,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它不能是一个东西,但它也不能是见闻觉知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会坏的。所以,它一定要是空性,才能成为那些坏的东西的本质。它不能坏,但它也不能成为一个东西。如果成了一个东西,它就是常见。如果坏的话,我们的本性就坏了,成佛也成不了。如果本性坏了,下面的身体又怎么出来呢?所以,它也不离开这些东西,这就是不断不常的意思,还不生不灭。
所以它不能是一个东西,大家要记住啊!
我们在思考觉性的时候,要用思考的方法。你说体会,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扯淡的,如果你真的进去了,根本就没有这些,你一说就打你。即使我现在跟你们说通了,你们也理解了,那也只是“思而知虑而解,鬼家活计”。
那么,我们在这里给大家讲这么多干嘛呢?——回家!因为没办法,我们要放弃思维去参的时候,注意力要放到参那边去。我们走的不是禅宗这条路,如果现在不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你想开悟?——驴年!十二生肖里面没驴,你在驴年开悟,永远也不可能。
所以要正确地理解“无心”,它既不是无,也不是一。如果你一定要去说它,真的说不出来,完全没有对境,怎么说啊?但它又能用,咋办?所以你要去修,这个方式要一步步地体验进去,最后一明白,通身快也!“快”是指欢乐,真的会庆快平生,值了,啥都值了,甚至连值不值都没有,就是一个游戏,啥都没有。
为什么会有慈悲呢?那是自然的慈悲,当他没有人我,他一定会慈悲,不是谁强行要他慈悲,或者他自己要求慈悲。他自己都没有了,还怎么要求自己慈悲嘛?没有自我,就会如水随形在流,这个叫随缘。但你不要认为他完全没主意,那不是的,他毕竟是觉性,丝滑、滑爽得很,完全没立场。
当然,他也不会去干坏事,为什么呢?干坏事伤害人,一定是有一个个体给他利用,但觉性怎么去利用啊?没办法有利益,也没办法没有利益。你求,他就出来;你咒骂他,对不起,你就下地狱,并不是他把你判下地狱,原理是这样的。
接下来我们讲牛头法融禅师的偈子,以前也曾讲过,现在把这个偈子拿过来再给大家读一下。
牛头法融禅师:“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你在听、在看都是在用心,那时候的心是没有的。虽然没有,但不是不存在,它在用,只是无实体,你的心没办法找得到这么一个个体,也就是没有这么一个个体但却能用,所以你不要去找它,用就行了。
关键要于中无执才行,你用的时候一有执——好了,那一定是自我去执的,所执的一定是“法”,能执的一定是“人”。所以,人我执、法我执全都被你执出来了。
“曲谭名相劳”,天天去说这些名相,就像我现在跟你们谈的这些东西,真的好费力,说来说去、说天说地、扯南天盖北瓦,真的是“曲谭名相劳”!
“直说无繁重”,要直接说很简单,但是你听不懂,没办法。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虽然无心,但它就是能用,经常都在用,但就是没有。那怎么办呢?有无怎么融合呢?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主要就是讲后面这句,用的心就是无心,这就承认了郁郁黄花皆是般若。看到心在用的嘛,没有心怎么有它呢?但你不能以二元对立这种相的方式去说它,一说它,就找得到一个东西,那也是不对的,所以它也不是。明白了以后,是与不是都可以说,但真的安住在那个状态里面,根本没有这些说法。
对此你会很难理解,举个例子来方便理解,在你很小的时候,可能会有“糖果好吃不好吃”以及“要不要糖果”的问题,等你长大了以后,你还有这些问题吗?我都不想吃糖果,哪有甜不甜、好不好吃的问题?勉强可以这样去理解,但还不是。当你真的明白了,就不会去说是啊、无啊……
慧能门下的一位弟子司空山本净禅师,他说: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马祖道一也有这个观点,僧问马祖大师:如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又问:如何是道?马大师说:无心是道。有人问沩山灵祐禅师说:什么是道?灵祐说:无心是道。宋代的大慧宗杲禅师说:即心是佛,佛不远人;无心是道,道非物外。
“慧能门下的一位弟子司空山本净禅师,他说:若欲求佛,即心是佛。”我们的心就是佛,没有其他什么了。
“若欲会道,无心是道。”要认定目标,心就是佛——即心即佛。那我们要怎么去达成这个目标呢?“若欲会道,无心是道”。我们要去体会空、体会无,有即是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它出现的时候就是无,换成术语或者教理的说法,就叫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那怎样才能让色即是空呢?我们就开始夺,网上的师兄,我手上拿着一个木块,这个东西它是“有”嘛,然后夺夺夺,我的心认为它“无”。当我的心真的认为它无,就产生了虚幻感,但这种虚幻感肯定不是,只是心的一种作用。慢慢地,我认识了心的实质,这是觉性认知。
那么,虚幻感包括这个东西都可以不要,它都只是心的实质。心的实质可以游舞成这个样子,但你不能说这个样子就是心,是不是这样的?“渠今正是我”,它是我游舞而成的。“我今不是渠”,这个东西不能就是我。如果站在我的角度去看,只有一样东西的话,那个东西就是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怎么说都可以。
但是,你要一步一步地把心的有变成心的无,这是一个过程,实际上心的“有”和心的“无”是一个东西,你说有说无都可以。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时候,你说有、说无都不行,是这样子的。大家现在的头脑里面,是否有一大堆有啊无啊?哈哈,我理解!
“马祖道一也有这个观点,僧问马祖大师:如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又问:如何是道?马大师说:无心是道。有人问沩山灵祐禅师说:什么是道?灵祐说:无心是道。宋代的大慧宗杲禅师说:即心是佛,佛不远人;无心是道,道非物外。”
大慧宗杲说:心就是佛,佛并不是离开我们很远的一个个体,你就是佛。无心就是修行的道路,“道”既可以是中间的过程,也可以是目标。
“无心是道,道也非物外。”你不能离开这个物以外,还有一个道,那是不行的。它可以慢慢消失,但并不代表离开它。离开它的意思是什么?它还存在,我还找到另外一个心,大家要去理解这个意思。离开它都找不到心,如果理解成它消失了都找不到心,那是不对的。
根本就不存在消失不消失,它不生不灭,从来都没来过,是个幻相。幻相当然可以消失,法性定里面幻相都没有,那我就找不到心啊?有嘛!你离开它找不到心的意思,是它在那里,你还找到了心,那还得了?那它从哪里来的?它在这里,还找到了一个离开它的心,那是不对的。
它在那里,你可以找到心,你会发现它是离不开心的,甚至站在心的角度看,它就是心——“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但是它在那里,你还能找到它,而且跟心无关,空不能变成色,色也不是空,这个行吗?不行!
能理解吗?听得懂吗?至少我面前长期听课的师兄可以听得懂,网上的师兄你们听得懂吗?我这么费力,喝了那么多红参水才说得出来。
网上有位小何师兄说:“懂、好像懂。”网上还有其他师兄说:“可以。”说几句听得懂的话安慰一下我嘛,虽然我知道是假的,但有时候听到假话也挺开心的。情侣之间有点矛盾的时候,说句假话安慰一下,心里明知道是假话,所以就算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知呢?遍计——遍计扭曲认知。
——网上师兄说:“挠桌子?”
能挠、所挠全都是法性。听不懂就拉倒,慢慢来,我主要是想把有心、无心这些观点跟大家理清楚。
龙牙居遁禅师:
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如山。
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
这是一位很会写禅诗的禅师,他写了很多禅诗,我弄了两首关于无心的禅诗跟大家分享。
他说的“无心”是什么?
“粉壁朱门事甚繁”,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虽然不是粉壁,但也是白壁;虽然不是朱门,但也是好多颜色的门;事也挺繁的,坐个垫子也花里胡哨的。
“高墙大户内如山”,是不是这样的?
“莫言山林无休士”,不要说山林里面没有休士,其实是要你离开朱门去山林的意思。但我们不要这样去读它,而要以另外一种方式去读它,就算是朱门事甚繁,那又怎么样?
“人若无心处处闲”,这个“无心”是什么意思?是本体的找不到?还是不被作用牵引的意思?心不被各种情绪、各种需求所牵引,“无心”是这个意思。
我们要怎么修才能不被各种牵引?又来了——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单空的夺,是不是这样的?“好烦啊,你能不能一句话让我开悟啊?我不想修出离心了!”这种人死远点,滚一边去,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来看下一首。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这个“夫人”是感叹词,并不是指他的老婆,因为他是个出家人,是没有老婆的。“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其实是让你放弃很多心的作用,比如贪嗔痴慢疑等。
“无心始体无心道”,当外面的作用停下来以后,才能够“始体”,找到那个没有本体的心——“无心道”。
“体得无心道亦休”,如果你真的明白无心,所有修法一下就放了。如果真的体会到无心,那个人是看得出来的,他一定不会去抓住一个什么东西不放,油滑到不得了,“石头路滑”就是这么来的。
大家知道石头是谁吗?石头跟马祖道一是一江一湖各据山头的两个寨主,马祖据江西,石头据湖南,他们的弟子互相派遣,“跑江湖”就是这么来的。他们两个是大寨主、大山头。
经常有弟子从马祖这儿去找石头,马祖就会告诉弟子,去找石头可以,但是石头路滑,你要小心,为什么呢?石头就是无心道,搞“无心”大无遮这一类,他不给你路走,所以近傍不得,一去就揍你。当然,这种揍并不是用棒子揍,棒子揍是德山禅师后面发展出来的。
他说石头之道就像蚊子叮岩石一样,没法下嘴——什么都没有,你怎么下嘴啊?来了就是无,无、无、无一大堆,你气得要揍他,但他还是无,所以叫“石头路滑”。
“体得无心道亦休”,大家要记住“无心”这个词不是说没有,也不是无边。
我们再说一首关于“无心”的诗,这首诗也是很有意思的。
白云守端禅师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禅师,他有一首诗每个人都记得,只要是学禅学佛的,很多人都会背诵,连文人也经常拿来用——“我有灵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白云守端禅师:忌口自然诸病减,多情未免有时劳。贫居动便成违顺,落得清闲一味高。虽然如是,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忌口自然诸病减”,你少吃点辛辣的、肥腻的,诸病减。
“多情未免有时劳”,有时候多情是很累的。说到“多情”,大家不要马上就想到男女。这里说的“多情”,是指你关心的事情太多了,当然也包含男女。
“贫居动便成违顺,落得清闲一味高。”贫困、居家、旅游……这一定会有违缘、有顺缘。那怎么办呢?“落得清闲一味高”,我什么都不要,独处山林,无心无道,显得好牛皮,但他马上否定你。
“虽然如是,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好像把前面都直接否定了,其实不然。他说的两个“无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后面这个“无心”,贫居动便成违顺、各种忌口、各种拒绝多情,离开各种各样心的缘起作用,还体会到了无心,你不要认为这就是解脱了,“落得清闲一味高”。落到具体的修行有很多,落空、落明全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曹洞宗一照很多年都不开悟呢?曹洞宗绵绵密密照几十年,裹住里面都出不来。所以,大慧宗杲说它是邪禅,那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呢?难道大慧宗杲疯了?嫉妒?那是不可能的,像他这种大禅师,浑身上下逮根毛出来都找不到嫉妒。其实他是有原因的,那些人沉浸在一味的境界里面,甚至认为那就是一体一味,但那不是一体一味,只是把所有东西捏成了一味,那是不对的。全部捏成了一味,但一味不能形成一个境,或者一种心理状态,或者一种外在的状态,或者一种修行的状态。其实这只是一个境,不是一味,味也是一个境(舌味嘛),而是全部,空即是各种各样的色。
所以,你不要认为忌口、把多情变成寡情、各种违顺都不要了,就能落得一味,认为这样就是道。
“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这里说的“无心”,其实就是单空。为什么要把这些拿出来说呢?如果不说的话,你们到时候看到那些禅诗,一会儿说无心是道,一会儿说无心不是道,那要怎么办呢?千万不要被禅师们的话弄晕了。
不管是禅宗还是大圆满,很多话都是矛盾的,但他们说的是一个意思。所以要去看语境,甚至要以修行去看。如果没有修行,就没办法看得懂,也理解不了,即使强行去理解,怎么都说不通。
如果你强行去理解,遇到过来人就开始搞你,弄个境界一逗你,你就完了。给你挖些粗大的坑,有些坑已经挖好了,还要埋很多东西,比如地雷,你看不到就踩进去了。但现在挖坑不需要埋东西,直接挖个坑,他一脚就踩进去了。笨到一塌糊涂,连机锋都不用跟你斗,不斗你就是鸡。
原因是什么呢?不是你笨,而是真的没有去修行。所以一定要长期修行、长期参。修到后来,一定会变成参,当你苦苦追寻的时候,就变成了参,这个是无心。
这堂课我终于可以把达摩祖师的《无心论》说完了,最后我摘引一段达摩祖师的《无心论》来为“无心”做个总结。达摩祖师写过《血脉论》、《无心论》、《破相论》,精彩绝伦,全都是大圆满窍诀。大家天天去找大圆满窍诀,在这里面找嘛,到处都是,关键是你要读得懂。
其实最怕的也是读得懂,那咋办呢?读还是不读呢?读,肯定要读,读了再去参,不要以为自己读得懂就是懂了。懂有很多层面,我们经常会说三种语:见解层面的懂叫“见解语”,修行层面、觉受层面叫“修行语”,证悟层面才叫“境界语”。
比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你们听懂了吗?心应该没有住处、没有来处、没有去处,当下即是。谁都会说,特别是那些读书的人,这叫见解语。
你什么都不懂,然后就开始去夺,夺夺夺,会发现“是哦,心确实找不到,不在这里、不在那里……”找找找,然后又去体会“哎呀,真的是空的”,各种各样的觉受又来了,再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时候就有点底气了。如果真的说境界,一巴掌就来了——是不是心啊?那个境界一出来,真的是深深的明了,只能这么去讲。
我们开始讲达摩祖师《无心论》,我只摘引了前面的这一段。《无心论》后面还有很长,如果全部摘引下来,又要加两个禅七,所以就算了。
达摩祖师《无心论》摘引: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问曰:“若为能得知是无心?”
答曰:“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这个“夫”是感叹词,类似于古人的“呜呼”、“哎玛吙”、“哇塞”这些感叹词。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真正的至理,即达到究竟见解的时候,是没法说的,境界说不出来——无言,也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意思。但是要假言而显理,怎么都得说,如果不说,大家都来个一默如雷,如同周星驰所说的“整个世界好清静”,这是不行的。一定要说,指月之手,虽然手不是月,但你不指也是不行的。
“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大道虽然无相,但是为了接引这些人,还是要弄点形象出来。所以,我们有好多佛塔、佛经,还要供水,立了好多规矩,折腾死人,但也没办法。
“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达摩祖师写了个剧出来,假立男主角、女主角。我们现在为什么搞男主角、女主角呢?因为现在宣传的主要是欲,所有媒体都在宣传欲望,要么拳头,要么枕头,现在可能还有黄金的寸头,整个都是欲望,所以一定要用男主角、女主角。暴力的一些影片,男主角一定要会打;女主角也要会打,主要是在床上打,就演这些。为什么呢?——欲望!
但那时候肯定不会,一定是师父跟弟子,而且他宣传的是“道”。
弟子问和尚:“有心无心?”好直接,因为他是写剧本,所以没那么复杂。
答曰:“无心。”师父就说:“无心”。按照藏传的说法,大家都知道“和尚”就是“上师”的意思。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又来了,你们能读得懂吗?我不用再解释了,再解释就多余了。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无心不是没有,它可以知,但是你找不到体,叫做“无心”。这样一说就解释清楚了。
有时候古文挺害人的,古人读得懂,我们读不懂。五四运动以后,我们从语言中间去知道句子意义的能力已经丢失了,但五四运动以前不是的。为什么那时候读书要死背呢?他要把读的书跟生活的所见所闻、思维套起来,先建立联系。
所以,私塾里面读书时弄个瓜皮帽一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啥都不懂,就是读。读了以后,慢慢地把读的书和外面的生活见闻结合,短短的句子、很古奥的句子就跟实际结合在一起,这个叫名相跟法相套在一起,便于沟通。
但现在把读古文的名相这一关拿掉了,不用那种语句的方式,用大白话(普通民间说的话),广东的白话就是这么来的。特别是以前的广东很发达,说话都带广东地域自豪——“你讲白话啊,好厉害!”“讲白话啊,你个北妹、捞仔。”是不是这样的?白话就是这么来的,但这个很麻烦,所以要进行解释。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如果是无心的话,就没有见闻觉知,但为什么还有见闻觉知?他把“无”理解成了断灭。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把道理跟他说:“我是无心啊,但是我又能看、又能听。”好直白嘛,这就是大圆满窍诀!不过大圆满窍诀更细一些,如果你的根器很深,看到这里一下就证悟了。
如果根器不深,就要怎么去知道无心,无心要怎么去体会……一大堆,越弄越复杂。再不懂的话,就要往下面推,心有八种作用,阿赖耶识、末那识……一大堆识,越不懂就越复杂、越逻辑。文字是为蠢人设计的,这是错的,知识分子还是好的,我就是知识分子,虽然只有初中文凭。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他说:“你有见闻觉知的话就是有心嘛,你没有心怎么有见闻觉知呢?怎么能够叫做‘无’呢?”他一定要把“无”这个名相赋予没有、断灭的内涵。这个错在哪里?在达摩祖师那里!有人就惊讶:“啊,你怎么敢说达摩祖师错了?为什么呢?”因为达摩祖师居然不跟他解释“无”的含义。
如果跟他解释以后,这个人就毁了,他就认为他懂了,这是一种毁。还有一种,稍稍跟他解释“无”到自续那种程度,让他去体会到一点点,他就自认为懂了,然后开始出去为佛作祖、呵佛骂祖,那就更惨了。前面那个在逻辑上还好一点;后面那个才可怕,认为自己真懂了,然后呵佛骂祖,下面好大一口锅等着他,然后就说达摩祖师不负责任。
其实不然,因为达摩祖师推的就是禅宗,不会跟你讲太多逻辑。要讲逻辑的话,前面唐玄奘等大师已经讲了,所以你不能去怪达摩祖师。(我经常会把话反着说,大家要理解我,达摩祖师是不能乱说的。)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这个叫“用时恰恰无”。
“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你离开了见闻觉知,还有其他的无心吗?离开色法还有心吗?如我刚才说的,再读这些一下就懂了。但大家要记住,这种逻辑上的懂是很害人的,所以要说清楚。
“我今恐汝不解”,达摩祖师说:“我就是怕你不明白,才一一为你解说”。
“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今天你要是想悟真理,你应该怎么去想呢?“见终日”,你天天都在见,什么叫做“见由为无见”呢?“见”的来源是无见。你能看、能听……天天都在看,但能看、能听的“能”是无心,其实就是说它找不到。
“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这句话要这么断句:“闻终日,闻由为无闻”。见和闻是一样的意思,闻亦无心。
“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天天都在看,“见”翻译成看。“见由”,看的头(能看)找不到,叫无见,你见到的东西也是无心的。反过来说,你见的东西没有,你能见的东西也是没有心,也叫无心。
大家要记住,闻亦无心、见亦无心的“无心”,说你看到东西的心也是无心,是找不到实质的那个心,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见亦无心”,你看到的东西也是无心。“见由为无见”,能看的东西你也找不到,能看的东西你没办法看到它,你看到的东西也是无心,也是那个东西。大家能够听得懂吗?好不逻辑啊!
“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这里是说感觉也是一样的。
“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你天天干这样那样等所有的造作,等于没有做,其实是没有实质的意思。能作所作,作亦无心,作亦无作,你换过来读都可以,意思是一样的。
“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你看到的一切都是无心弄出来的。
问曰:“若为能得知是无心?”我要怎么样才能真正的知道这些东西就是无心呢?怎么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本质就是无心呢?你说心找不到,那要怎么样才能确定这个事情呢?“若为能得知是无心”就是这个意思。
答曰:“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这段话太好理解了,这是典型的离一多因,或者是大圆满的最初步,开始去证悟空性的时候,你去找心,东找西找都找不到。
“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你慢慢去剖析,心有没有相貌?心作何相貌?——没有!
“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其心真的能找得到吗?找不到!“可得”就是找得到的意思。找到它,到底是心还是不是心?这个心在身体的里面吗?还是在外面?还是在中间?身体的里面、中间、外面三处都找不到,那心在哪里呢?觅心了不可得,但是它又有见闻觉知,所以见闻觉知就是无心。
“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然了,你在哪里找到心啊?心不是心脏哦,所以都找不到。
“当知即是无心”,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心,但是又能见闻觉知。这个道理大家在逻辑上听到太多了,而且你们肯定很厌烦。如果你厌烦,说明你一点善根都没有。为什么呢?你在头脑里面知道“一切显现都是无心”,这个算什么啊?你随便找个小孩来,他都会知道,而且会背诵。这些话我都背不下来,但找个中学生来,马上给你背得溜溜熟。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关键是你一定要慢慢通过修行而产生体会,甚至产生透脱,彻底明了这个东西,这个漫长的过程谓之为“修道”。
漫长到底有多长呢?大家总是来问我修几年可以,其实没时间的。如果你认为自己用多少时间就可以,你已经不行了。在2012年或2013年给大家上课的时候,讲过一个我跟活佛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忘了。我跟一位活佛讲:“我想去藏地闭关。”他看着我,一副调戏、不信的样子:“那你想闭多久呢?”我说:“我想闭十年。”他说:“你闭了十年回来干嘛?”我说:“我闭了十年,再回来帮大家。”一副雄心壮志、救度众生的样子。
他当场就笑了,他说这种想法不要说闭十年,一百年都不行。你只是想去镀金而已,就像闭关十年马上就想拿到毕业证一样。真的修行根本不能这么想,我就这一生,舍弃今生我拼了。你起码要有这样的想法,这样也许时间更短,因为你投入得更凶。你还想定时间回来,你回来真的是想度众生吗?那是因为汉地比藏地好。为什么汉地比藏地要好呢?有很多房子、马桶,还有自来水,我知道藏地的情况,由于这种投机心理,就会障碍我们根本没法成就。
评说:此一无心之旨,明白指出,若能即无而用,则禅道尽摄于此,唯不能停留在解会上,要真正了达,于一切因缘事境上,都能如是无心,则此无心之妙,方显活机!且无量的功德,自然显现,龙天护佑,神用自出!
“此一无心之旨”,这是无心的真实含义。
“明白指出”,把它说得清楚点。
“若能即无而用”,“即无”要把它想成明白而用,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无”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找不到。怎么去肯定这个找不到?你没法肯定。“若能即无而用”,就是你开悟的时候,可以随意的游戏人间。
“则禅道尽摄于此”,修禅、参禅的最根本含义就在这里。
“唯不能停留在解会上”,这句话太重要了,你不能停留在思维理解上,一定要真正做到才行。
“要真正了达”,这个了达就不是“思而知,虑而解”,思虑得解是不行的。
“于一切因缘事境上,都能如是无心”,一切因缘事境上,这个叫事事无碍。首先是我们的知解不够,要座上才可以,所以必须要去修。其次在行为上,生活中、工作中都要可以,一切因缘事境上都能无心。那“果”呢?如果“见”、“修”、“行”都能无心的话,那就已经是“果”了。
“则此无心之妙,方显活机!”,这样的无心才是真正的无心,而不是在头脑里面转来转去。
“且无量的功德,自然显现,龙天护佑,神用自出!”大家要记住这句话,总结得很好。如果你真的无心,无量功德自然显现,龙天护佑,神用自出。说得那么有文化,说得直白点,如果你开悟了就要去救度众生,无量功德自然显现,龙天护佑,神用自出,就这么简单。
大家是不是想赶紧开悟了去利益众生?别这么想,你先要想舍弃今生。想开悟去利益众生,实际上是想众生来利益你。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这种隐含的东西会彻底影响你的证悟。
OK,关于“无心”,我们今天就讲完了,现在讲一点简单的修行方法,叫次第修行的方法,对此我只写了几个字。
次第修行方法:空所,单空修行;空能,菩提心和单空的修行;能所俱空,禅宗和大圆满。
空所,就是单空修行。
我们要怎么去掌握这个“无心”,我说了一大堆理论,从理论上应该基本上都清楚了。网上的师兄清不清楚啊?请给我个回答?有意见的就说一说!
——网上师兄说:“相当清楚,那是相当的清楚。”
——网上师兄说:“道理懂了,知解会了。”
道理懂了,我们怎么去实现它呢?
我们不能直下无心,如果直下无心就是证悟,直下无心已经牵涉到深深的明白,不是头脑里面想的无心。想的无心是不行的,你要认识那个本体才行。首先要怎么去认识那个本体呢?它一定是直接认识的,绝对不会是通过头脑去,所以你一定要去空所,先把心的对境空了,空所其实就是单空的修行。
单空的修行,首先集中在色法上。那是不是要把所有色法全都空完呢?要空到哪种程度呢?其实不然,你选一个对境去修就行了。你可以选眼识,也可以选触识,当然也可以全部选,全部选就慢些。
而且选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一些误区,容易陷入某种定,比如有些人夺身识,只是在身识上空,其他都不空,这叫不周遍。实际上,如果你把见解用得好,用到心上,身空其他也一样会空,一法空则万法空。
为什么不能周遍呢?其实是因为见解不对。具体要怎么办呢?我没办法告诉你,你要去找你的老师,因为它很具体。
首先要达到周遍,我们讲单空的时候,讲到夺人、夺境、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俱不夺实际上就是透彻了,人境俱夺开始走向周遍。“周遍”不是要把所有境全部夺完,而是拿一个境来夺,夺了以后形成真的空观,然后以这个空观去套一切,什么都是空的,要这样子。
透彻是什么?人境俱不夺,你都夺空了,还夺它干嘛啊?过了河,还扛着船走,那会很笨。但这种层面是不是真的周遍呢?不一定,可能还有心法。我们说的所,很多时候只是指色法。
空能,能是指心法,那心法要怎么去修呢?首先要修菩提心和出离心。菩提心要修好,一定要有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一定修不好。但并不是要把出离心修成了阿罗汉才去修菩提心,说得实际一点,而是你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修行,这个叫有了出离心。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整天为了世间一个小小的事情就放弃修行,那就肯定没有出离心。
菩提心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不要说去利益众生,把它理解成心胸宽广、少烦恼,经常会为别人的利益去考虑,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这样就够了。你是不是要真的做到资粮道啊?能做到菩提心像大地一样坚固,那是最好的。但我们对着镜子照一下,看看自己的本来面目,哪根毛像菩萨?有很多的自私,我们要努力地通过菩提心慢慢去拔除这些自私,所以要去修。
然后,空能还有拿单空去修心,心就是受想行识。当你有不好感受时,把在色境上练出的单空那种觉受拿出来去印那个不舒服的感受,然后让它慢慢地空掉,这是对治型的。慢慢地做,长期地做,先从小的地方做起,要做到周遍、通透、清晰。
清晰是什么呢?你完全知道自己的心是怎么运作的,对自己心的情况了解了,就容易解脱了。了解的同时,你就有能力去把控它,不然就会被它完全带着走,它要你喝茶就喝茶,要你生气就生气。有时候自己认为很正确的事,别人认为你是个傻逼,而且还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去看看自己的生活?所以,要用单空去印照这些东西。
慢慢地,你会发现能所都俱空,心识跟心识的对境,受想行识包括色法这些都不用夺了。这时候往往会形成定,而且慢慢开始加深。这时候是能所俱空,但这个空都理解为单空。虽然能所俱空,但你没认识本性,这时候就要找上师去指引心性,但是也不要认为很容易。
2011年我太幼稚了,我把大家看得太美好了,上来就跟大家讲狗咬尾巴、飞鸟追影。你能出现狗咬尾巴、飞鸟追影已经很牛了,那时候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息念忘虑、歇即菩提,因为会出现很多种误区,歇又不是,认又错,不认安住也是错。
这时候要打磨见解,一定要去找过来人才行,你找普通人根本挠不到痒处,全都是瞎扯。凡是喜欢凑在一起谈的,基本上都是隔靴掻痒,真的走到这一步,绝对不会跟人说的,因为没有用。直接去找那些上师,或者自己拼命参,大慧宗杲形容这种状态叫狗舔热油铛——好像明白了,就像狗对着热油,吃又吃不下去,走又不想离开,心思搅在里面,那就开始了。
这个过程有多长呢?那也不知道,一开就透开,一不开你就在里面搅,但是一搅上去,透开的几率会非常大。当然,大家也需要凑在一起谈论一些初级的东西,大家谈得很兴奋、很感动,这是初期。到后来就不会管了,我一定要把它弄透,不弄透那不行,遐满人身不能就这么说说谈谈就完了。
那些法句或禅师们的话说起来很轻松,当你真的去做,你会发现“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那么轻松愉快的事,你要成佛作祖,你以为什么啊?发个财、当个官比这个容易多了。如果你要发财当官,现在都不用修了,多磕点头、多做点供养,保持戒律不坏,来世一定会当官、一定会发财。
那不行,遐满人身不能拿来干这个,一定要解脱。你要解脱就对不起,整个轮回都在跟你说,吃了老子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欠债还钱,欠命还命。没有办法,你只能这样子。
那么,会不会死呢?你放心,这时候护法就出来了,小子有前途,保你不死,但不保你不受苦哦!
好,今天我们终于说完了,网上的师兄,满意吗?有时候问这句话很虚伪!
——网上师兄说:“完美,再来一次!
——网上师兄说:“世界因你而美丽!”
好了,马屁拍完了,心理也满足了。
我们现在来念《普贤行愿品》作回向,念完以后,中间要暂停十分钟再来解七。我们现在开始念《普贤行愿品》。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11课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13课——信心与修行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