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上课没有时间性,一小段内容可能会展开讲很多,而一大段又可能被省略掉,往往不会按照书本的章节顺序来讲,所以有“章节控”的师兄要多包涵。
什么叫做章节控呢?比如这课一定要学这一节,而你只学了一半,那下一节怎么能接上呢?其实“章节控”也是不错的,但有时把“章节控”打破,可能会更有好处。现在,我们接着学习上节课余下的内容。
同样醒觉位,正看见山的正面时,根本没有显现其它,如果始终只显现这一个面,没有听人讲述山后的情况,自己也没有到山后看过山的高低起伏、山的走势等等,也就不知道这座山是什么样的。但是因为听人讲述或者自己见过山的种种相状,第六意识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执著是有实体的山。当你看见正面的同时,第六意识的执著力量把你控制住了,让你认为这时除了山的正面还有山的背面和内部存在,但要知道,这仅仅是你心里这样认为而已,除此之外,心前并没有显现山的背面和内部。(分别心有综合、联系、编辑等的作用,当你正认为有一座整体的高山,有它的高度、长度、走势,这也只是第六分别意识它在认为。这种幻觉太迷惑人了,它可以把人的心识完全笼罩住,让人难以摆脱。顽固地坚持让我们决定一定是这样的方式存在,其实这只是痴人说梦。凡夫的生活就是这样全体在幻觉当中,所以唯一是迷乱。)
这段话是非常重要的,是在说一种世界观,也是对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的剖析。比如我们看到一座山,眼识只显现山正面的样子,但我们的心马上就会想到山里面肯定有很多东西,山背后又如何如何,甚至山里面还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等等。
我们会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对的,而且每个人都是这样。就像以前上课提到的,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正面,马上就会想到他有后背和内脏。实际上,我们一定要很清晰地去认知世界,显现和现象是两回事。由于我们这个世界有一定的规律性,会导致我们认识世界时会产生一种迷乱,把想象的东西当做显现的东西来认识。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我说的这段话,但它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呢?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时候,马上会觉得他有背面和内脏,原因是这个人转过身来,我可以看得到他的背面。然后一些人体解剖图谱和医生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人是有肠肝肚肺的。所以,我看到一个人的正面的时候,就会认定他的背和内脏也在那里,只是当时看不到而已。
这是把想象中的后背、内脏当成了真实显现,实际上,在我眼识里显现的只有这个人的正面影子,你不能说他的背面和内脏已经存在了,它们这时候只能是一种比量性、种子性的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眼识在你面前现起。但我们会觉得它肯定在,因为内脏剖开了我们能看到,转过身来也可以看到后背。其实这已经犯了的一个巨大的错误,把没有显现的东西当成已经显现的东西。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意识的连接功能。刚才说了,意识对后背和内脏的出现有过规律的认知,所以他就认为只要看到这个人的正面,相应他的背面和肠肝肚肺也存在。其实这个错误真的好大,导致本来只在头脑里想象的东西,误以为是实际、真实的存在。这个道理如果想通了,离一多因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呢?无分微尘或者所谓的极微,其实从来都没有在我们的眼识里存在过,但我们却认为它存在,这就是刚才那种认知方式所导致的结果。
我们承认有这样的规律——当你看到他正面的时候,转过身也能看到他的背面。但是,当他没转过去的之前,我们不能说他的后背存在,因为这个时候的后背只是一种比量性、种子性的存在。那么,要他的后背在我面前显现,必须要有转过身的这个因缘,如果他永远不转过身来,我的意识是永远不敢确定他有后背的。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看到电影中的路人甲,出现一下正面就消失了,那么你敢确定他有背面吗?在电影的显现上,你就不能确定他有背面的镜头。(是不是把大家搞昏了?算!这个例子不算。)
我们一定要建立这样的一个认知:真正的存在必须以五根的方式显现(现量),就是当下所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这种五根前显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现量存在,意识想象的全都是比量性的存在,它可以把一些隐藏的事物通过思维、过去的逻辑和知识推断出来。
比如看到你的前面,就一定可以推断你有后背,因为无数次的经验可以证明,我们就这么建立了一个逻辑思维。如果你突然转过来没有后背,那我就麻烦了,因为你是鬼(众笑!)有些恐怖电影里面,一个长发女人穿着长袍背对着你,你以为是个靓女,结果转过来一看发现她没有脸,便认定她是鬼。按照我们过去的逻辑习惯,觉得人肯定会有脸,结果转过来发现她没有,实际上这已经超越了你的逻辑习惯了。
人也是一样,转过身看到后背是你以前无数次的经验、图片造成的逻辑,所以你断定它肯定存在的。那么真正能确定存在的,只能是在你五根前显现出来的事物。实际上,这一段话是唯识对世界的看法,什么叫做唯识对世界的看法呢?我们五根(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想象所呈现出来的世界,都是自心的显现。
那什么叫做意识想象呈现呢?比如我想象宇宙浩瀚无垠,但我们五根前呈现过浩瀚无垠的宇宙吗?浩瀚无垠是个什么呢?此时,你马上就会在意识里想“浩瀚无垠是好远好远好远……”那“好远”到底有多远?最后实在回答不了,只好回过头来说“无穷大”!那我反问你“无穷大”到底是多大?你说“浩瀚无垠”!(众笑!)
这些都是在头脑里扯皮,而你的五根面前从来没有以现量的方式来确定呈现过“无穷大”,所谓的“无穷小”也一样。比如有些人说:“物质可以无限地分下去!”但无限分下去,分到最后到底是多大?此时他就愣了,只好回答你“无穷小”。那“无穷小”到底是多小?他回答:“无限地分下去!”
其实这是用意识想象的东西在代替五根,你们不要认为这是小错误,而是科学上最大的错误、人类最大的愚蠢!有一部分人类是很聪明的,从某方面说他们基本上都不是人类,像佛陀、堪布等。
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随便在街上逮一个人来问:“这个物体是不是有最小的组成部分?”他一定会说“有!”然后你问他:“那是多小呢?”他会说“很小!”最后问他:“可不可以无穷分下去?”他一定会回答:“可以,总是分不完的!”其实“无穷小”只是一个观念,但是很多人却把此当成五根面前呈现的现实。
所以,此处讲了一个非常厉害的问题,不管对于哲学、数学还是宗教,都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会发现根本都找不到最小的组成部分,因为事物不可能无穷地分下去,更没有一个叫“无穷小”的基本粒子。分到后来,你会发现所有物体根本都找不到任何的组成部分,因为只要有最小的微粒体积,就会被分掉。而没有体积的东西是不成立,没有体积怎么能够组成物体呢?
如果没有体积的话,那真的可以叫做“无穷小”,那么,一个地球可以由很多没有体积的微尘组成;一个鼠标也可以由很多没有体积的微粒来组成,那就应成地球和鼠标的重量是一样,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由于我们把想象的东西和现实混在一起,就出现了这样的矛盾。
但我们的科学和数学从不去解决这个矛盾,只管实用就够了。体现在数学上的“芝诺悖论”里面,微积分的“微”到底是多少?但科学从来不管,只说“无限逼近于零”。在思维里,是永远走不到零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我们的五根识面前,一下就可以通过去。
这种认知上的错误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个小无明,实际上非常巨大,导致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真的实体存在。第一个最愚蠢的会导致唯物主义;第二不算最愚蠢的,也走不到解脱这个层面,会导致二元的认知方式。什么叫二元的认知方式呢?如果外面可以找到一个真实的实体,那它和我的心一定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就是二元对立。
有了主体,能认知就会有角度,“人我”就出现了。有了客体,那就说明有真正的法在外面,“法我”就出现了。如果主客真的成立,那我们学的“人无我”和“法无我”就成了错误的理论,我们所说的解脱就等于零,佛法就成了欺哄人的东西。
事实上并非如此,外面找不到一个实有的微尘、基本粒子,乃至于往内去找,也找不到一个实有的东西叫心识。所以,整个世界一定是空性的,当世界真的是空性的时候,外界所呈现的这些现象都是没有实质的,那么我看到你的正面,能说你有内脏吗?
因为“你”根本没有组成物,只是我心识的一个显现,既然你显现出正面,就证明还没有显现后面嘛,那能说后面存在吗?当然不能。有人说:“你转过来就存在了!”这是因为我的心依据“你转过来”的因缘呈现出你的后背。比如你的肚子没有被刀剖开之前,也不能说肚子里面的肠肝肚肺是存在的。
这种认知方式和我们平时的认知方式好像有点冲突,但毋庸置疑,我们平时的认知方式是错误的,错把规律性当成了客观存在。事实上,没有所谓的“客观”,所有的显现都是心依据个体因缘而显现出来的。显现出来正面就只有正面,如果背面没有显现,你就不能说它存在,但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只能说没有显现。如果依据转身这个因缘,就显现在我们的觉知面前,才能呈现出他后背的样子。
我们的心可以显现后背或内脏,这种能力叫做“种子”(可能性)。比如我们的心现在有能力把一杯液体显现为水,却没有能力把它显现为甘露,为什么呢?其实我具备显现甘露的种子,但现在还不具备显现甘露的外缘,那得要有天人的眼睛才行。
怎样才能有天人的眼睛呢?去打坐,使眼根发生变化,到时再看那杯水就变成甘露了。就像一朵花,肉眼看起来很普通,但透过特殊视觉设备去看就会变得璀璨夺目,这就是眼根改变导致显现变化的例子。
从人体科学角度来说,人类的眼根无非是视网膜、晶状体这些东西。如果换成天人的眼根看到的绝对是大不一样,可能具有其他功能,看到的东西会美妙很多,还会具有天眼看得很远。
也就是说,世界的呈现并不是离开我们的心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正面,就认为他存在后背的话,这时候我们的心就承认了一种世界观——他的后背是离开我们心的一种客观存在。这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就导致我们认知的所有都是迷乱。
由于这种规律性实在太强大了,人类因此建立发展出了科学,也因此产生了数学,推断出一些尚未在我们五根前呈现的事物,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呈现。也就是说,用比量的方式可以去发掘一些隐蔽的事物。
说“隐蔽”这个词的时候,会认为这个事物一直都在,只是被隐蔽住而已。其实不然,你不能说它在或不在,只能说可以通过一些世间的规律,推断它某个时候会呈现在某处。由于这些规律性非常强大,我们就误把这些规律性当成了真实的存在。
比如我们看航班时刻表,会说坐飞机的人几点在哪里,或者说飞机现在还在北京没有起飞。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真的认为有一架飞机在北京,其实对你的觉识来说,那只是一个想象性的东西。由于它的规律性很强,你一看时刻表的显现就可以推断,既然它已经起飞了,三个小时后就能到广州了。
其实这是通过数学推算出来的,但你会觉得真的有架飞机离开你的心飞过来了。对你的心来讲,它就是一个种子、一种可能性,万一飞机失联了怎么办?即使飞机失联了,你也不会认为“失联就是飞机不显现了”,而是认为真的有一架飞机不见了。如果飞机被找回来了,你也不会认为“飞机又在面前呈现了”,而是认为真的有一架飞机被找回来了。
我们平常是不是这样看待世界的?其实这就是我们轮回的根本原因。当通过中观和唯识的长期修习,我们会发现所谓的世界完全就是幻象。当我们再提到某次航班的时候,就会认为它只是我们相续中的一种可能性,不会再认为真有一架飞机搭载着乘客和空乘从某地飞到某地。当然,我们也并不需要排斥这种规律性,只是不再承认这个规律之下有真实的实体存在而已。
经过长期的修练,慢慢我们就会做到如《金刚经》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实际上,你在思维这些观念的时候,就是在做这方面的思维观。最后慢慢转变我们的心和世界观,会因此觉知世界的非真实性,慢慢发现万法的真相。
有人问:“发现了真相以后航班是不是就不准了呢?”不会,反而会更准!准到还没失联你就知道它会失联(众笑!)为什么呢?当你把外境当成客体的时候,你的觉知力就会变得很微弱,正是因为人类这种错误认知和有限的觉知力,马航失联了,到现在都找不到。
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你去问一个天人,他绝对连细节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那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这就像人去告诉猪,怎么去听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一样,所以是不可能的。就算他知道了,也根本不认为这样对你有意义,他只认为一个人去学佛有意义。
一般来说,普通人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要赚很多钱,最好比尔•盖茨的钱都没我多,反正要比他更牛!有的人希望拥有权力,我们有的师兄还希望人间能够像天宫一样。(众笑!)还有些女性希望在人类目前的道德允许范围内,找到一个像都教授那样的人爱上她。
你看为什么现在那些电视剧或者电影这么卖钱呢?特别是一些清宫剧,真正的宫廷里都是一个皇子身边围绕很多女子,现在的清宫剧都是几个皇子去追求一个女子。这一下就满足了很多孤女孤男的情爱幻想,搞得真以为会有四贝勒、五贝勒来追求你,整天撩起你的白日梦,让你自己折磨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认为生活就应该这个样子,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如果你真的觉得它就是一场梦幻,心里面会清楚很多,不会受它的折磨。很多人的快乐机制就建立在这些现象里面,一旦离开这些机制就觉得生活没意义了。比如一些年轻女性认为没有都教授生活就没意思了,但她不知道如果脱离了都教授之类的执着以后,自己就会变成都教授了,实在是非常有意思!
一些表面上文艺的作品其实是挺害人的,任何一个事物,只要不被正确的观念、正确的基础知识所摄持,那你去接触或学习都会影响你。比如我们的科学,去学物理、化学有什么错呢?它能让你认识世界,知道水原来是H2O,知道火焰往上飘是因为有空气……
这些能丰富你的知识面和生活经验,没什么错的。但它在说科学的时候,根本没说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的是什么,实际上在对你灌输唯物主义的观念。然后你因此失去对三宝的敬畏、失去因果观念。就算你知道水是H2O,火焰是往上飘的,但水还是要淹死你,火还是要烧死你。
通过科学我们在世界上建造了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结果呢?你们好像现在买个卫生间都困难吧?科学帮助了大家吗? 科学帮助了像我这样的人,我家有很多卫生间,可是恰好我又不学科学(众笑!)
唯物主义会把生命争取快乐和幸福的渴望往错误的方向引导。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很正道,但实际上把你引到一条错误的路上去,久而久之你的内在慢慢就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到那时不管科学还是其他什么学科、宗教,都无法拯救你,结局会非常的悲惨!
如果佛法是真的,地狱、饿鬼是真的,你觉得科学能帮得了你吗?难道到时候你抱一个原子弹把地狱给炸了?那你比佛陀还厉害!但你做不到的。我们有时会把一些很次要的事当成生命中的最高追求,为了它宁愿放弃所有正确的、有价值的事。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我们对世界、对生命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由于没有正确的观念,就算我们去做这些科学或世法上的事,很多时候也是做得乱七八糟,因为不知道成功其实靠的就是一个福报。
人类本身属于六道中的三善道,本身有一些福报,有一定的能力去制造一些表面上的美妙。但这种能力跟天人比较起来不算什么,不过我们还是很自得,常常宣称宇宙中人类最伟大,甚至觉得没有其他生物比我们更厉害了(根据科学我们现在找不到其他生物,所以会说人类在宇宙中好孤独啊!)
这种情形就像我们能听懂蚂蚁说话,然后听到垃圾桶下面一群蚂蚁在说:“我们蚂蚁是宇宙中最伟大的!”这时候我们真的是无话可说,又不能碾死它,甚至连垃圾桶都不愿意靠近,因为太脏了。你看蚂蚁在垃圾桶里面钻过去钻过来“哇,多么美好的世界啊!”公蚂蚁和母蚂蚁抱在一起互颂情诗:“我们两只蚂蚁的爱情大过天啊!”(众笑!)我们现在是不是这样的?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个笑话,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面临的情况。如果我们不去很深入、很仔细、很当真地体会这个世界观,你磕一万个头、供一万盏灯都没有用。我们无穷无尽地去修这些东西,最终目的是要你去体会这样的世界观。
大家听了我这么说,不要以为这样就不用磕头了,就是要你去磕头,还要多磕,多修五加行,修了这些以后你才有能力去体会它。如果一个人的相续里面天天堆积五加行的内容,世法的力量就会减弱。现在很多人对佛法不感兴趣,原因是什么呢?内心中世法的力量太强大了。
怎么体现呢?很简单,你一上街看见那些广告牌就开始流口水。广告牌实际上就是一个挑动欲望和物质主义的媒介,一件新款衣服出来“好漂亮啊!”本来衣柜里面的衣服都装不下了,但一看到广告就受不了,剁了手也要去买。
为什么在服装广告中一定会出现模特呢?这是利用我们人类的错误思维联想。比如一个胖妞看到一个很苗条的女孩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就会想自己穿上那件衣服效果也应该差不多,然后就去买了。我以前专门研究这种受众心理的,所以知道怎么回事的。其实我自己也上过这样的当,看到模特穿的衣服好潇洒啊,然后我就去买了,但没想到自己肚子这么大,扣子都扣不上(众笑!)
这些模特会引发我们错误的联想,人都是不看自己的,在这一点上女性比男性做得好一些,为什么呢?她们天天对着镜子看自己:“哎呀,我的腰又小了一点哟!”因此她们买衣服不像我,我却从来不看自己,连我这做广告的商人都上过当的。服装的模特身材都是绝对标准的,穿起来都好好看,结果我买回来一穿,没想到自己肚子是圆的,结果连扣子都扣不上。但有些女性不会上这种当的,她买的衣服倒是合身,就是没想到自己的脸和模特的脸也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很搞笑的人穿着一些很牛的衣服(众笑!)
其实,这就是因为我们把想象性的东西落到了现实层面上。还有我们不明白意识感觉中自己穿上衣服的样子,和呈现在别人眼里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也不是同一种存在。(所以大家以后买衣服要注意啊!佛法学好了买衣服都不会买错!)
针对这一大段我解释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错的,因为这样的错误,我们很难解脱。佛陀在《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实这是中观修行的总纲。这个总纲可以分出很多方式,比如幻化八喻、单空修法……但总的纲要就是要看所有的现起如梦幻泡影。
前面我们讲过一种五根的现起,五根其实是色的现起,这时候还要还包括意根的现起——受、想、行。受指感受;想指思维;行指各种各样的情绪。观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根本就是一种假相,你的心不要老在假相上游走,要回到呈现假相的心上去,不要黏在心的运动上。
这是一个大原则,我们以前教过一种修法叫“明知定”,就是说这个的。明知就是你的心,当然大家现在不要急着去追明知,不然一追就会追偏。比如我眼睛一闭,有没有明知啊?我能够清清楚楚感觉到身体这一堆坐在这里,我还可以觉知到眼前的黑暗。再比如我一眼看上去,用不着想,大家非常漂亮的头脸赫然呈现,这肯定离不开我心的觉知。那么我就保持这个觉知不动,其他的全是虚幻的,这个时候就是单空的修行。
唯一差的一点,就是心还不知道明知和面前的呈现实际上是一体的,而且都是空性的,和本体的性质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最后的一点领悟。当然,这点领悟我们开始可以不去管它,如果你一上去就去追求最后这个领悟的话,基本上都会不搭调,根本就追不上。
因此,刚开始我们可以进行单空的修行,而一说单空的修行,立刻就牵涉到前面所说的世界观的一个实现和练习。如果你连这个世界观都不齐全,练习的时候就一定会走偏,或者走到一个死胡同里面钻不出来,而且各种因无明而导致的错误观点也会加深,继而影响你。
所以,闻思中观对我们的修行有极大帮助,大家不要认为修行就是坐在那里“实修”(石头修)。很多人都来问我该如何实修,但是我反问他什么是实修的时候,他就傻了。他对“实修”进行了一系列的想象,跟看到一个人前胸,就认为有后背的想象是一样的。其实他不知道什么是实修,他所理解的实修就是武侠小说、电影里面的技艺,有的还很具有故事性。
很多人听到“实修”就认为不用去学那些复杂的教义,就像什么九阴白骨爪、胡笳十八拍的窍诀,他在那里盘着腿一搞,就开始出现了功能,可以在岩石里面穿来穿去,甚至直接透过一个人的衣服看到里面……他把这种颇具幻想性的实修当成了真正的实修。
真正的实修根本不是这样的,它是要你把那个世界观拿准确、拿细致,然后去实现它。其实,当你拿得很准确、很细致的时候,你一定知道怎么去修行,甚至不用人教就知道该怎么做。当正确的世界观在你相续里面成片了,成为一种力量而且很细腻的时候,你自然就开始拿它来对付所有的现起。
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往往一看到正面就想到后背,马上就训练那种错误、迷乱的世界观。但是,如果你像刚才说的那样,一看到正面就觉得他只是一个影子,实际上你就在训练唯识的修行。如果你看到他觉得就是一场梦,这就是中观的修行。
有人问:“影子和梦还有不同吗?”有不同,有修行的人就能体会到这种细微差别。觉得是影子的时候,还有一个影子在;觉得是梦的时候,心里面会有个暗示说“这个影子一消失了就是梦醒”。其实两者还可以区分出不同,虽然前者知道影子是假的,但毕竟还有个影子在,这就变成了自续派的观点。而认为影子都会消失才是真理,这就变成了应成派的观点。(师兄补充:严格说来,影子消失了也不一定是应成派,因为影子消失后还可能堕在无边,那也是自续的见地,必须要“有无俱遣”,才是离开四边的应成派见地。)
你们以前天天讨论自续、应成,应成为什么要破显现?其实就有这个过程。他看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就觉得像梦,自己也身处一个不真实的梦境中间,而醒的时候这一切梦境都会消失,消失了又是什么呢?他不告诉你,因为那个时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连思维和语言都不能触及,他怎么告诉你?
《中观总义》里面讲应成派要破显现,而自续不破显现。自续派说“柱子不以柱子空”,说柱子可以像影子一样存在;“柱子上的实有空”,说你对它产生的实有执着要空掉,这就是自续派的观点。
现在大家明白宗喀巴大师和麦彭仁波切争论的焦点在哪里了吗?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方式,如果找格鲁派的格西来说就麻烦了。格鲁派的观点是不是不对呢?不是的,刚开始就是这样,因为你没有能力让它消失,但你有能力觉得它是个影子,所以你的修行一定要从那里开始。
最妙的是,当你走到很高境界的时候反而不需要它消失了。应成派干嘛老要它消失呢?它既然是个影子、是法性,随便它消不消失嘛。《黑蛇总义》讲到最后大圆满的时候,它才不管外境消不消失——“外境不能干扰我,执着才能干扰我。”
很多人认为“外境不能干扰我,执着才能干扰我”是一个不究竟的观点,这说明他对真正的修行和教义没有真实的体会。没错,这在不究竟的时候可以是自续派的观点,但在最究竟的时候可以是大圆满的观点——大圆满和大手印的最高修法都是不管外境的。
有人会问:“应成派达到法性定的时候周围都消失了吗?”其实不是,这种消失是因为显现的东西阻碍了我们对本性的赤裸认知,所以才让它消失。如果你的心已经彻底认知到法性,那它显不显现全都是法性。也就是说应成派的“消失”是一种彻底认知,大圆满这种有显现的也是。无论从“能”上、修证上来说,还是从见地、从实现世界观的方法上来说,大圆满都是最高观点。
所以《黑蛇总义》说,大圆满的修行就像老人看着小孩在面前跑。老人代表我们的心,小孩就是所有的显现,根本不用去管,随便它怎么显现。你说“哎呀,那我现在就这样去做,看着显现不管。”小心我把你钱包拿了看你管不管?!
如果我们仔细去探究这些观点,慢慢就会发现,很多很复杂的说法、名词,实际上落实到一个杯子上就完成了,对一个杯子的认识可以导致你对所有现象的认识。然后大家长期去串习、去修行,最终一定可以实现解脱,而实现它的时候,这些理论就成为在背后支撑你的最大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南。
我跟你们讲,如果现在再来一次大的文化运动,比如把所有的宗教都搞成迷信,文化人士都拿去批斗了,那么像我这种人肯定会被抓起来,可能安上吸毒、嫖娼的罪名。如果我彻底证悟了法性,就算这些东西被摧毁都没关系,我的身心仍会处于极度愉悦中,吃什么都香,而且还有人拿着冲锋枪给你护关,真的是福报现前啊!
以前我在山上闭关时,自己不会做饭,两三个月都是用一种方式对付,但就是感觉真的很好吃,整天沉浸在快乐和轻松里面。哪像现在,一下吃这个、一下吃那个,但绝对没那时候好吃。至于什么存款、股票,那时候如果被抓了,也都可以随便了。
一个世界观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修行人,也不怎么会去想亲人。你会爱他、粘他,但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你知道这是如是因如是果,担心没有用,你也不会愁。比如为什么被抓进监牢?很简单,因为前世关过别人嘛(喜欢把小动物圈起来养的人要小心哦!)既然是这样,那就应该倒霉,没什么好抱怨的。
贪恋等错误的观念被摧毁之后,很多苦难就会消失,但不会影响你对其他生命的爱,反而会加深、不会改变。我们现在的爱都是带有目的性和个体性的——你要爱我,我才爱你,起码你要跟我有一定的关系和利益关联我才爱你。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妈,怎么不去爱别人的妈呢?爱情也是,必须要单对单,要是发现手机上有其他女人的照片你就死定了,小心今晚我磨剪刀(众笑!)。既然你爱他就该让他满意嘛,人家手机里藏几张照片,你就要去磨剪刀断人家的爱根,这是爱吗?(众笑!)
人类的爱很奇怪,所谓的爱不过是爱自己的衍射,因为某个对境让自己非常愉悦,所以就极度地爱他。这个对境可能是自己的老婆、老公、儿子、女儿、父母,有时候还会附加上很崇高的东西,比如至死不渝的爱情或孝道。
这种爱对不对呢?也没什么不对,爱总比恨好吧?如果不爱了就开始恨,那更糟糕!我们可以爱,但同时要知道这种爱是有局限的,跟菩萨之爱比较起来相差太远了,菩萨一爱你,就爱到你成佛为止。为什么成了佛不能再爱呢?那就成了真的“自爱”,但还有个体的时候,他会一直爱到你成佛。
只要和菩萨结上缘,你就跑不掉了。很多世,你可能杀他宰他(当然,你其实伤害不到他),他也可能反过来杀你宰你。譬如遇到帝洛巴或麦彭仁波切这样的大菩萨,如果你某一世为鱼,他会直接把你剖来吃了,如此慈悲的行为会让你下一世转生为人。他会一直纠缠你,甚至有些菩萨为了一个众生的解脱,会成千万劫地守着他。
哪像我们有些人,对方一个眼神稍微不对,都会感觉很受伤,要回去写首哀诗,你说你这个爱是不是太小气了?这些我们自以为是、觉得大过天的贪爱,其实骨子里面全是自私。因为我们在残酷的生活中需要一点清凉,就把清凉的对境推到无限高。
这会带来很大的苦难,你看哪个谈恋爱的人不算账啊?我给你发了10万条微信,你才回几条;我这么爱你,情人节你居然连个“鸽子蛋”(钻石)都不送我……天天都这么算计,其实骨子里爱的是自己,你要仔细去观察,肯定就会发现这些丑陋。
当然我并不反对情爱,你有暇满人身玩玩也可以。为什么呢?总比仇恨好,比你整天忧郁孤单,痛苦得撞墙要好很多。如果你能战胜贪爱,那很好;如果不能,你也要告诉自己:“这东西玩不起,不能把它当做生命的最高追求。”也许从人天佛教角度来讲没问题,但你要求解脱就不行了。
“爱情就是自私的”——这是索达吉堪布的原话。但人类没办法不自私,很多所谓不自私的行为骨子里面还是自私。比如有些人一布施完了就会跑来问我:“师兄,我已经布施了,我的果报是什么?”或者才磕了几百、几千个大头就来问:“我都磕三个月了,怎么还没反应呢?”任何一个利生的行为,他骨子里面还是在为自己。
刚开始这样子也很正常,不能要求一起步就必须像菩萨一样大公无私,把磕头的功德全部回向给众生,这样的要求等于整死他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在心里明白最高的追求是什么,这个叫抉择见解如虚空;而行为上则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次第来。
否则就会像有些人那样:“你看那个密勒日巴修行多好啊,对上师多有信心啊,走!我们也去找一个玛尔巴,把我们折磨得体无完肤!”你试试看!在我面前说这种话的人也不少,但能过来的人一个都没有,还有人说要去修塔,得了吧(众笑!)人类自欺的花样实在太多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迷乱的认知方式,他把想的当成真的了,并据此开始构画蓝图。
谈恋爱也一样,一看见对方马上就开始幻想在花前月下喁喁私语,在海滩上漫步追逐……然后就陷入情网。你爱上的是他吗?你爱上的是自己想象的显现——初恋一般都是这样的。
人类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把意识中的一些印象强行和五根识的对境混在一起。这真的是人类认知方式中很大的一个毛病,如果不除掉会非常的麻烦!比如我们修行单空的时候,往往他会因为思维带来的一点空性感受,就轻浮地以为自己证悟了空性。这是不是正确的呢?其实他在抉择的层面还是对的,而且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把这种思维层面的感受当做最究竟的状态,那就是在把想象当真实。
既然都是空性的,你去银行给我带点钱出来!——我自己就上过这种当。我在打坐时,感觉面前的小桌子绝对能用手穿过去,然后我就伸手一穿,“嘭”的一声,哎呀,疼得我马上什么定都没有了。为什么我会这样做呢?因为我当时完全是非思维状态,我就误以为那是心真实的觉受,其实不然,它还是意识的觉受——我们在认知上的错误就能厉害到这种程度!
在我们的修行中,很多时候就会这样把自己想象的、感受到的东西,当做现量显现,但事实上仍然是在思维层面打转,并附上了很多思维的认知。平时生活中我们就很有体会,比如我们一见到某人,就感觉他面相很好,人一定不错,结果一转身他就在背后捅你一刀。
堪布此处所说的世界观,如果我们把它衍射开来,就包含了很多人类错误的认知方式。所以,大家一定要像我这样去读书,这样才能引发思维,所谓“闻思修”的“思”才真正起作用。而我们现在只有“闻”,没有什么“思”,“修”也是在盲修瞎练。因为缺乏“思”,或者思得不细致、不绵密、不圆满,带到修上的力量就很小,也不准确。
如果把闻的东西全部思维透彻以后,你自己都知道该怎么去修,但需要长期坚持。如果一个人用心地长期坚持,这些境界也不是难到完全没有办法实现。有些人如果把花在读研、读博上的精力用来学习佛教的理论,绝对没有问题。当然,我是说理论,修行还不一定,因为修行不是分别力的事情。
我们的意识是一种分别力,是最粗大的分别,有些人分别力很厉害,而心力很弱(心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执行力)。很多事情他想得很清楚,但你让他去做他就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呢?这就牵涉到受——做这个事情能不能引起他很好的感受,引起很好的感受他就做得下去;没有很好的感受、很苦逼,他就做不下去。
心力不够就无法坚持,所以需要福报。福报有两个作用:第一,它能让你迅速产生乐受,譬如你把供养布施的功德全部回向修行,那么当你修行的时候,以修行为缘,以以前种的善业为因,这些供养布施的福德就可能迅速呈现出快乐的结果,人在修行中会很快乐,越来越厉害。第二,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福报能够撑着你一直坚持下去。所以说福报就如同粮草,能帮你克服无始劫来因无明而积累的大量业障。
大家不要以为这些业障只是一个小小的坎坷,很多都是我们内心一些偏狭的认知和习气,非常难以戒除。这些习气无形无相,又不时地在左右你,不受控,好惨啊!有时候习气暂时歇下来,你一想也知道自己不对,但相应的对境出现,习气马上又会起来,根本就不由自主。
比如我们失恋了“哎呀,他这么坏,不想他了!”结果一睡下去开始做梦,梦到的全是他,醒了以后第一念还是他。如果被自己的习气操控,我们是没有办法解脱的。
还有一些习气是很隐蔽的,对境不出现,你就觉察不到。特别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很好,比如文化山庄这边,外在环境很好,有人供吃,啥也不愁,整天打坐,感觉好得不得了,觉得自己好慈悲啊,其实这个感觉不算数的。你一定要到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里去观察自己,当自己被侮辱、被攻击、被诽谤、被践踏的时候,那份慈悲的良好感觉是不是还在?那时候你可以去感恩这些逆境吗?
每个人的相续中都隐藏着一些很深沉的执着,而且不能自察。谁能帮你把它挑出来,你都要感激他,那是你真正的仁波切。我们总是认为刺激自己的那个人是坏蛋,他要是真的揍你、骂你、让你感觉到愤怒的话,这个时候你要对他顶礼!我们会这样做吗?如果他让你生气,而你意识到应该对他顶礼的话,说明你真的开始修行了。
当然,你不一定要惊世骇俗地当众跪下对他顶礼,人家会以为你有病,但你完全可以在内心里面顶一个礼表达感激嘛,这就开始真的踏入修行了。而我们现在是这样的吗?稍微让你有点不舒服反应马上就来了,一边又说自己发了大乘菩提心,要解脱、要证悟大圆满、要虹身成就……你谁啊?
佛教的任何一个见解都可以统摄整个世界。有时候我们探索佛法,往往会有一种“一句超百万”的感慨,就像《信心铭》里面所说,真正弄懂佛法所讲的一个观点也就什么都明白了。比如“缘起性空”,如果真搞懂了,那么你什么都会明白了。还有《金刚经》里面讲,你只要把四句偈讲给其他人听,让大家明白,那你的功德哪怕是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都不如讲这四句偈的功德大,这是佛陀亲口说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去闻思这些大乘的见解。
有人问:“有没有这么大的功德啊?”真的有,如果人的心打开了,心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那心有多大?能找出一个体积吗?只能说无穷大。为什么说心是空性呢?就是因为找不到啊,所以可以说它大到一塌糊涂,想有多大就有多大;也可以说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如果找到了心,那就成了二元,叫以心找心。
其实你不能说心有多大或有多小,它本身是无大无小的,只是因为它一直是我们无明心前的一个对境,才呈现为大和小。大家要反复地去串习这些观念,总有一天你的心会去追逐什么是大和小,而现在你头脑里的所谓的大小还只是概念。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
总之,梦中人的正面、背面等及能见的识,都是迷乱识自现的。醒觉位的显现也是一样的,在眼识见正面时,心前只显现了正面,如果这时还有背面,应成是超出眼识所见的背面,这样应当闭眼看见背面,但闭眼只有一片漆黑,怎么能说有背面呢?
明白这段话的逻辑吗?意思是说,我们人除了睁眼就是闭眼,当我们见到正面的时候,只是眼识前显现了正面,如果说这时候背面也存在,那你睁着眼睛的时候就应该同时看到,但你睁眼的时候又看不到。既然一口咬定它存在,那么你睁眼看不到,闭眼就应该看得到,可你闭眼也看不到,那他的背在哪里?也就是说,既然你睁眼也看不到、闭眼也看不到,就应成背面不存在,这就是它的逻辑。
如果我们前面不讲那么一大堆,大家可能认为这个很荒唐,但它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如果大家把前面说的那些理解透了,再来看这段,思路就顺畅了。
至于见到此人转身,见到他的背面,归到最细的一刹那上观察,其实是刹那刹那心在相似相续地显现,到最后出现了背面也只是现背面而没有现正面,如果没有显现还能说有,应成我坐在这里见了全世界人的正面。
这个逻辑能理解吗?这里的意思是说,转身这个动作其实有时间性。比如我们拍电影,场景都是由一帧一帧的镜头连缀起来展现的,有的一秒24帧,有的一秒25帧,转身也是如此,是一个逐渐的运动过程。虽然我们觉得是一刹那转过来的,实际上这一刹那还可以分成很多个刹那,以一种刹那刹那的方式连续呈现,在我们的心前则体现为一个个因缘种子的刹那成熟。
当显现背面的因缘成熟时,心前就出现背面而正面隐没了。正面隐没了就不能说“有正面”,为什么呢?比如对于此时此刻的我来讲,全世界人的正面都是隐没的,这时就不能说它“有”;如果说没有显现也“现量有”,那应成我坐在这里看见了全世界人的正面,这不符合事实。
因此,既然你说显现,那么它就应该是“有”,“有”则应该是显现,如果它隐没了,就不能叫它“有”。要是隐没了都还是“有”的话,那就应该看得见;而看不见就不能说它有。
这个逻辑要是让非佛教徒听到了,肯定是各种不服找你的茬:“照你这么说,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有吗?没有的话,我马上打电话问!”他电话打过去,美国那边说“有”——如果没学透,这时你就傻了。其实我们说的“有”是指“现量有”,而通过电话传过来的“有”叫做“比量有”。
开个玩笑,假如对方当时在厕所,根本没看到自由女神,只是随口敷衍说“有——”,那么你依此而建立的判断有可能是错误的。还可能有人在那边现场拍摄视频,通过微信传给你看,这种情况几乎能称为“现量有”了,万一人家是把以前拍的视频发给你了呢?所以严格地说,这也不能叫“现量有”。
当然,也可以是一种“现量有”,前提是他拍摄视频的时候同步给你看。为什么呢?因为他拍摄视频的设备充当了你眼根的延时。但是,这种“同步”必须从很彻底的哲学角度去追究,中间不能有时间差别。比如说,如果视频从完成录制到传到你的眼识里,之间有0.003秒的延迟,那这就不能叫“现量有”,为什么呢?因为你那个时候收到的只是电子信息,说不定自由女神像就在0.003秒前垮塌了。
哲学探讨是很较真的,不能模糊,而我们人类的意识很容易“蒙混过关”。这一点中国人尤其明显,我们的语言文字就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比如一个“心”字就有很多种解释,一字多义的现象比比皆是。总之,如果你说它“有”,就必须在眼识里直接呈现;如果非直接呈现,那它就是推断性的、思维性的、比量性的、种子性的。
这些说法大家要记住,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正确观点。要去实现这个观点的话,其实就是“四夺”。最初的实现方法是通过思维串习,但如果你觉得思维起来很麻烦,希望有一些简单的方法直接去实修,那就是去修我们以前讲的四夺,无论任何现象出现,都告诉自己“这是假的”就行了。
不管它是什么,认为身体是假的,就是“夺己”;认为身体以外的都是假的,就是“夺境”;修行到一定阶段感觉身体和外境都是假的,就是“人境俱夺”;继续修到身体外境、包括意识想法等一出来,立刻直觉它们是虚假呈现,就是“人境俱不夺”。
为什么“俱不夺”呢?因为你的心已经把它夺空了(“夺”就是破坏的意思),那个时候你觉得它完全就是假的——既然假的,夺它干嘛?就不用再理会它了。不理它的时候,你的明知里已经包含了“它是假的”这种认知成分,所以就不太受它的影响了。
这个时候能不能叫证悟呢?不能,但它可以带着你逼近证悟,逐渐地加强你不执着的力量和破坏外境显现是真实的错误认知。这句话说得有点长,听懂了吗?什么是“加强你心里面无执的力量”呢?因为它是假的,你就不执着了,然后心就开始松脱。什么是“破坏显现是真实的错误认知”呢?我们平常人随时随地都觉得显现是真实的,如果你觉得显现是假的,你就会越来越强大。
当这个程度达到非常深的时候,再去听大圆满窍诀,一句话就可以搞定了。但这会经历很长的时间,而且很容易坚持不下去,因为你过去的力量太大了。我们刚刚学了一点知识、有一点感受,就跟过去那种习惯性认知方式碰撞,这种较量真的叫做“蚍蜉撼大树”。
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里说“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意思是说刚刚有点空性觉受的人,在分别敌人的面前,如同来到沙场的儿童一样危险,随时可能被吞噬,导致修行无法继续。
这时候往往就会产生很多疑惑:这个觉受是不是真实的啊?我有没有修错啊?甚至严重到怀疑佛法的真实性,再发展下去怀疑上师是不是“漏嘢”(广东话:指假冒伪劣的东西)……越猜疑越严重,最后等待你的只有一条路——“下去”(堕入恶道)。
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修五加行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五加行有两个最主要的目的:一个是培养菩提心,另一个是培养视师如佛。菩提心会把你的福报和力量扩充到最大;视师如佛就是最后的上师瑜伽,它能把你的信心推上顶峰,因此让你的心有力量去坚持,法喜也容易产生。
西藏有很多传统的修行人,如果没有证悟,他就把五加行一遍、两遍、三遍……一直修下去,有的人甚至修十几遍。为什么?因为如果长期这样修下去,他没有办法不证悟的。
有人会说:“你以前说没有见解修五加行也不行啊?”我那是针对只想修一遍五加行的人说的,如果你肯一遍两遍反复地修,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去细化见解的。没有人傻得单修五加行,什么教理都不管,那他的修行就会变成体操运动。
事实上,你在修五加行的同时,心自然就会去追逐这些真理。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这样的推动力,你修行时会回向,一回向心力就把你往究竟真理的方向推。所以你一定会去学习中观、唯识,而且听到大乘佛法就会欢喜,看到真正的上师就忍不住激动……自然就会变成这样子。
慢慢下去你的相续就会成熟,但这个过程很艰难。为什么说“末世修道者如过江之鲫,成道者如凤毛麟角”呢?因为我们现代人处于快餐时代,对于任何事情都是急于求成,缺乏坚持。修行更是如此,随便搞两下就期待好的结果,蓝图还没构画出来就想获得奖金,他们的心力非常孱弱,真的很麻烦!
又问:为什么我看见正面总觉得有背面和内脏呢?
这是第六意识在搞鬼。是它让你认为有背面和内脏,它把前五根收集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在这时候就生起执着。
如果人类从没有见过体内的情况,根本就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比如古人不会想什么细胞、神经、毛细血管等等,这是显微镜下的现象。现代人从小接受了这些知识,也就成为心中难以抹去的执着,一说到人体,就认为体内有这些实有的东西。展开来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内心被输入了许多观念,这些文字、观念一分分地连接起来,让我们感到外在有天地万物,有宏观微观的实体世界,这种观念熏染久了,就成为心中坚固的幻觉。其实,我们醒觉位所遇到的一切现象都仅仅是从自己的迷乱当中显现的像,它和梦中心迷乱显现是一样的道理。
这段话说得很准确。我们现代人肯定会认为体内有真正的DNA,比如在刑侦学里,DNA鉴定技术就是刑侦破案的杀手锏之一。但古人绝对不会这样认为,他们没有神经、毛细血管、DNA这些概念,因此,所以他们与人见面时根本不会认为对方体内有DNA。
同样的道理,由于我们看惯了人有内脏、背面,当我们看到正面的时候,马上就不假思索地觉得他有内脏和背面。这是意识的一种联想性,它有非常强大的规律,但是,“有规律”不能说明当下就有内脏和背面。
其实量子力学也证明这个观点,比如我没有看见背后的东西,对我来说它不能叫存在。它是一种波,波有很多种可能性,而且对我来说可以存在很多种波,为什么呢?
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现在我转头去看背后的椅子,当我从这个角度看,按照经典物理学的说法,这把椅子是光射在上面,其反射的光线经由瞳孔、视网膜等组织,最后在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形成的一个视觉信号。这时候呈现出“椅子”的形状是一种波,我看到它的时候,这个波就已经成型了,在我的大脑里成了具体的信号。
然后我又换个角度去看,又形成一种波,两种波是不一样的,大家承认吗?那我没有看的时候,到底后面是哪种波啊?它只是一种可能性。(形成“椅子”形状的光波是眼睛看上去的时候才有的,否则,光波往哪里射?)但我们的观点不是这样的,我们会认为一定有一把椅子在后面,而且是某种材料做的,这就是错误的观念。
现在量子力学指出,物质不是以波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种可能性。当你看到它的时候,这个波就塌了,叫“波坍缩”。“坍”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你的眼睛一看上去,这种可能性就肯定了,形成了具体的信号。也就是说,一个外在的显现和你去看它是连在一起的,“能”和“所”是连在一起的,现代量子力学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如果我们还坚持唯物主义那一套观念,就很蠢;既然很蠢,就要接受蠢的果报——轮回。
这种观念熏习久了,就会成为心中坚固的幻觉。如果经常去思维和感受一个事物,真的会在心里面形成很坚固的感觉。比如灌顶以后,长期去观修生起次第,最初本尊就会在你梦中显现的,然后你活着的时候慢慢就会在你眼前出现。到了一定深入的时候,你就可以跟他对话,甚至伸手都可以摸到他。
神奇的是,如果你观修阿弥陀佛穿的是黄衣服,在你眼前出现的阿弥陀佛真的是穿黄衣服的。如果观修阿弥陀佛穿红衣服,就会出现红衣服的阿弥陀佛。那在你眼前观修的阿弥陀佛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能跟你说话的哦!)
其实,我们说到真假的时候就已经赋予了很多的观念,实际上他是你心识的一个幻现。先别说具有强大心力观想的人了,有些精神病人都能做到,而且有很多人都因为修生起次第变成了精神病(不是修佛教的生起次第,而是修贪欲的生起次第。)
比如两个人分手了,一方就开始撕心裂肺朝思暮想,想着想着就真的会在梦中出现,再厉害一点白天也开始出现了,然后就伸手去抱她……最后一辆汽车就把他拉到了芳村(广州精神病院)。真的会有这种事。你看精神病院的人会反复做一个动作,因为在他的境界里面就是在抓一个东西。
有些精神病人甚至厉害到这样的程度:他走到一个地方就像撞了墙一样“呯”地一下弹回来了。这种现象他是装不出来的,在这个病人的觉知里就是有一堵墙,如果没有墙的话,他是没办法这样弹的。但现实中人是看不到的,只会觉得虚空中有个东西把他给弹回去了。这怎么解释呢?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可以捏造出很多东西,连神经病都可以做到,而你们不是神经病当然也可以做到。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无量劫来反复捏造而呈现的一个结果。
这样就看到醒梦平等,梦位是由习气力无法控制而出现错觉,醒觉位也是错乱惯了,积重难返,所以刹那不间断地出现那些错乱之相,由于无始以来都处在这样的错觉中,一刹那也没有停过,久而久之就把错觉当作实有。这个地方很隐蔽,人们发觉不了自己处在深重的迷乱中,都认为心外有实义,如疯狂者一样向外驰求。其实,显现都只是自己的心迷乱显现的,所以弥勒菩萨开示轮回有法是“无而现”只是虚妄分别,这句话说到了底。)
轮回中的一切现象,根本没有任何真实的实质,你去找它找不到,但它又显现了出来,有它的作用。我们一提到虚幻,马上就想到影子、光影、全息录像,或者是一些虚无缥缈的想法,认为这些东西就是虚幻,这是世俗观念中对于没有硬度、没有阻碍性的事物所赋予的含义。
但是说到佛教上就一定要哲学化和当真了,它指的虚幻是“事物不具备实质”这一属性,所以不管这个事物是飘渺的还是沉重的,无论它是物质还是精神,统统都是虚幻的。铁秤砣也是“虚幻”的,比它硬度还大的钻石也是虚幻的;头被铁秤砣打破了是”虚幻”的,无名指带上鸽子蛋还是“虚幻”的,乃至我们所有的疼痛、嗔恨、恐惧、幸福、喜悦全都是虚幻的。为什么?因为深究下去,这一切都找不到任何实质。大家千万不要把中观说的虚幻和世俗概念里的虚幻混为一谈。
但你在修行的时候,第一步可以这样去做。比如放个铁疙瘩在面前,你去感觉它完全是一个影子,好像手都可以穿过去,这就是把虚幻的含义定义成光影。但还是有一个光影存在。如果它是梦,梦醒之后,这个铁疙瘩是什么?根本就没有。所以轮回显现法如梦,梦醒之后这一切庸俗显现都会消失。假如我们进了法性定,庞大的宇宙到哪里去了?一切万法就是无而现。
前几天我有两个哥们说要去买黄金保值,买了一公斤那么重一坨,过了几天他就高兴得不得了说黄金涨价了。这一坨东西,如果进了法性定以后是什么?你一出定它又现出来了,这就是无而现。为什么呢?因为进入法性定的时候才是本质,才是真实,而那个时候黄金是不存在的。但出来之后它又有,所以它根本就是无中生有。
为什么会“无而现”呢?因为心会分别。心的分别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意识的分别,大家都能理解;还有一个是前五识的分别,比如我们的心能够感受到重量、感受到光、感受到黑暗、感受到杯子与电脑的不同等等。
我们有时候说到分别,就只是说意识的分别,其实还有前五识的分别。比如眼睛一看,女神和女汉子差别立显,这就是眼识的分别。眼识呈现出不同,紧接着加上意识,就附加了很多含义“哇,锥子脸,漂亮!”“哇,包子脸,也漂亮!”这就是意识的分别。
而意识的分别又反过来让你的心对这些分别的对境进行不同的执着,有的贪、有的嗔。人家一胖妞,本来长的多好呀,他非要排斥胖的;看到一瘦妞,哎呀!瘦得像排骨一样,哪里好看嘛?但他就是觉得漂亮得不得了。心就是反复地搞这些东西,其实这就是意识的分别。
心搞这些分别的同时,暗含了一个前提,就是认为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从法性定出来的菩萨再看这个世界,真的都是无中生有!但菩萨说的“无中生有”和我们理解的“无中生有”完全是两回事。怎么两回事呢?我们的“无中生有”仅仅是个概念;菩萨的“无中生有”是从骨子里认为这些根本就不存在。
那么我想问大家:当菩萨出来看到这些不存在的人和他说话的时候,是谁在和他说话?(他们本来不存在嘛——“念佛的是谁”就出来了)。所以,那时候菩萨看到有人和他说话,是不会认为真的有这么一堆在和他说话,他知道导致那个声音出现的根本,其实和菩萨自己的心是一样的。因他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的,便不会觉得这一堆和那一堆是不一样的,他会觉得这一堆和那一堆都是无而显的假象来的,导致这一堆以及他能说话的根本都是一样的东西。
再说得具体一点,假如说我是菩萨,在我看来,我心前呈现出的他这一堆,其实是我过去业习的一种显现,或者是一种善缘。而导致他能够说话、思维的这个心,本质上和我的心完全一样。但他为什么会那样说话呢?因为他的心有污染,不明白自己明白的东西。但不明白不是一个东西,仅仅就是不明白,他不明白的那个主体,和我“明白的主体”完全是一个东西来的,这就叫做“生佛一体”——众生和诸佛无二无别。
菩萨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世间的,因此他不会觉得真的有什么众生,都不过是一种迷乱显现,是无明的心在那里乱搞,心如果一明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不是那么简单,在我们的相续中存有很强烈的虚妄分别习气,我们哪有一刻不分别的?早上一醒来就开始分别,甚至睡觉做梦也在分别。
又比如,有人看见杀牛,屠夫用刀割开牛的喉咙,鲜血从血管里喷溅出来 ,开膛破肚,见到里面的心、肝、肠、胃等等,其实,牛被屠杀前,只见到它的外表,皮里的内脏连极微尘许也没有见到,所以在心前是不存在的。有人怀疑:这时的牛怎么会只有一层皮?杀牛是为了得到里面的肉和内脏,如果只有一层皮,谁去杀它呢?而且,杀牛时一刀割下,血就喷溅而出,说明是有血的;破开胸膛见到内脏,说明是有内脏的。
这就是我们平常的观点。因为一刀捅下去马上有血出来,剖开之后就能看到内脏,所以我们就会认为这些都是藏在皮下的。认为”藏在皮下“,就是已经在头脑里确认了血和内脏等的存在,但头脑里面的这种确定实际上是比量而不是现量的存在,大家一定要反复强化这个观念。
答:比如,梦见杀牛,开始只见牛的表面,并没有见牛的内脏,这时是没有内脏的,否则有内脏就成为超出梦心的存在,应在梦醒时也能见到。
这个逻辑前面已经讲过,人只有两种状态,除了梦就是梦醒。你非要说内脏存在的话,那梦中就应该看到,但梦中又明明没有见到。这样一来,就应成梦醒时能够见到了,然而梦醒时也见不到,所以它就不能叫做存在。大家要好好理解这个逻辑,否则会看不懂。
所以,梦中见的只有心所显现的牛表面,由于后后习气相继成熟,便刹那刹那显现屠夫持刀割喉,鲜血喷溅,屠夫又用刀开膛破肚,现出内脏等等,前前后后每一刹那只是由自心显现一种相,连起来就成了一个过程。(就是,最初一刻习气成熟,梦心显现屠夫拿刀;下一刻习气成熟,显现血喷出来;再下一刻习气成熟,自现的屠夫在开膛破肚;再下一刻习气成熟,自现的心脏出现了。)梦中就是这样显现的,但梦里糊涂,不知只是梦心在显现,错认为有一名屠夫在杀牛,并认为这只牛不是单一影像,而是方方面面具体的牛,有心理、生理一整套的东西。这就是心识迷乱了。醒过来才发觉都是幻觉。同样,白天杀牛,眼识没有见血和内脏,这些在心识前极微尘许也没有,如果有,就成为超出眼识的存在。
文中说“同样,白天杀牛,眼识没有见血和内脏,这些在心识前极微尘许也没有,如果有,就成为超出眼识的存在。”意思除了眼识你还认为有其他的存在,那这种存在只能是意识性的存在。这一大段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例解释一下。比如我们在梦中开车的时候,也会认为车有发动机等乱七八糟的部件,而梦醒后那个发动机还在吗?醒了以后车都不存在了,哪儿还有什么发动机啊?!
醒觉位时道理也一样。我们白天开车时,会认为有车、有发动机,虽然看不到发动机,但我们会认为发动机一定在的吧,要不然车怎么能启动呢?如果这时你一下进入法性定,那发动机这些东西还在吗?一切都消失了。真的进入了法性定,你再出来就会明白,这一切根本就不真实,就是个梦。
尽管我这样说,大家还是不理解,所以我们还是处于梦境当中。真是一场糊涂梦,醉倒万千人!比如我现在说你的内脏不存在,你肯定不干:”怎么不存在啊,刚才我明明吃了一大碗面。”你们有没有想过吃的这碗面是一个影子下去了?你们有这样想过吗?而你会觉得胃就像个口袋,吃多了还胀得慌,各种各样的感受都在向我们证明它虽然看不到,却真实存在。但这是不对的,只是一种虚幻的感觉。
从唯识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触识的分别,是触识性的存在。如果回归本质进入法性定,所有的识都息灭了,叫“止息”。那我想问,这个时候你的胃存在吗?就像梦醒之后,很清楚梦中牛的内脏根本不存在一样,你进入法性定,就会坚信认为一切显现本来不存在的,完全就是无始劫以来的一种习气陷阱和显现。
所以,进入过法性定的菩萨,你要他再去贪恋世间有点困难。尽管他的相续里还有许多习气,但由于他的心已经食髓知味,一定会朝着光明的方向去。他的习气会被法性定带来的力量逐渐吞没:吞没贪执、吞没分别……吞没到一定时候,他就成了初地菩萨;吞没完了,他就成了佛陀。如果是依照大圆满的方式修行,快的一生就能够成佛,而到初地菩萨可能用不了一生,几年、十来年就可以做到,但是要全情地投入才行啊。
我们现在是什么样呢?修三天,玩三个月,再修三天,再玩三个月……而且基本上你修那三天都很艰难,见解也不成熟,在那儿瞎折腾,而玩三个月可是驾轻就熟见解非常成熟,简直是每个毛孔都张开完全融化到生活中去修了。走路,你觉得大地是坚实的;看到美女,你倒是不会觉得她有内脏,你会觉得她有衣服。(众笑!)
每天你都在密集地修这些世法的东西,那三天修行的力量怎么敌得过?两方一打起来,肯定是习气赢。所以你得坚持,把正确的见解加深、加厚、加强,当它很深很有力量,你能够藉此而摆脱执着的时候,幸福感就出来了。这种幸福的强度要比你以往依据错误习气而建立起来的那些幸福机制厉害多了,而且它不会被破坏。
我们现在的这些幸福机制很容易被破坏啊,比如一个贪吃的人,万一得了胃病咋办呢?像我就贪吃,牙一生病的时候,再好吃的东西吃起来都成了一种痛苦。(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呐,疼还不怕,关键是对着火锅只能看不能吃,哎呀,真是好折磨啊!)
所以,很多习气就会这样折磨你,而修行佛法所产生的快乐是无法阻挡的,妙到无法言喻,根本就停不下来,因为它不需借助任何因缘。我们所训练的,就是不借助任何因缘也可以回到那种本然、全然的快乐里面,那种乐叫“极乐”。为什么要做这种训练?因为我们现在的任何快乐一定要借助因缘,但因缘它是无常的,必定是苦。
你看佛法的修行全都是丢丢丢,这个不要,那个也是假的,结果把我们赖以获得快乐的东西都丢掉了,你以为佛陀是傻的吗?不是,因为他知道丢掉一切才最快乐,什么都不需要的快乐无法阻挡。
如果我们凭借身体获取快乐,那身体坏了,快乐就没有了。而法性,你能破坏它的什么?一个明了法性的人,你把他的身体破坏掉,他一样的快乐,换具身体再来过,不要这具身体也行,因为法性不依赖身体,而身体要依赖无明。
法性可以把无明去除得干干净净,所以只有这条唯一正确的路,生命也只能走这一条路,其他路是走不通的。无论你依靠多好的因缘,它最终都会被破坏,这就是佛陀为何要讲无常和苦谛的道理。
就算是比人道要美丽的天界,都还是要毁坏的,而且它的时间也很长,都是用很多劫来计算的。还有一些修行很长时间的修行人,他们用神通观察,发现两万劫以前的宫殿还在那里,再继续修行又发现两万劫前那个宫殿还在那里,他就觉得那肯定是最牛的上帝,或者大自在天之类的,很多外道就是因此产生错误的常见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中观的含义,它告诉我们:心前的任何显现都没有实质、都不可依赖、不值得皈依。而心本身的最极处,才是我们的皈依之处,因为它不坏,不依据任何因缘,这是皈依的最究竟涵义——自心本性才是我们最根本的上师。那为什么称引导我们认识自心本性的人为“根本上师”呢?因为他有这个本事让你认识到心的本质,他对你的恩德可能比佛陀还要大。原理就是这么来的。
有人反驳:虽然眼识没有见内脏,但是通过见鼻孔有气出入,脉管快速跳动,推断体内有肺在呼吸,有心在搏动。
答:这也不定。见到他的呼吸和脉管跳动,当时那一刻,只是由于阿赖耶识习气成熟,在心识前显现他的呼吸和脉动,所以虽然显现了,但并不是心外有心肺运动而让心见到。比如,我们梦中也见别人的呼吸、脉跳,有没有梦心之外的心和肺在起作用呢?显然离开梦心什么也没有。同样,白天只是自己的心识在显现对方的呼吸和脉管跳动的相状。
这和前面说的一样,我们把依据规律做出的比量判断当成了现量显现。我们摸到脉管在动的时候,肯定会认为有呼吸、心肺这些东西存在。怎么证实真的有心肺呢?我们用刀把身体剖开,或者X光去照,就会看到脉管和心肺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其实,这是因为加了X光这个因缘,所以在我们面前出现了脉管和心肺的图像。X光一旦消失,我们的心就不再显现这些图像了。当你去摸的时候,只显现出脉管在动,心肺等则不见,成为了比量性地存在。(而且X光显现出来的心肺,和剖开胸腔看到的心肺还不一样。)
所以你感觉到脉管、呼吸等,不能够依此就一口咬定心肺此时肯定存在,只能说根据一般规律来说,心肺有这种存在的可能性。我们的心一直误把规律性当成真实显现,甚至还把这种错误认知方式发展扩大,认为就是有最小的物质存在,但却从来没有见到过。所以这里反复地说这些,就是要破除我们把意识想象当成五根现量,这也是学习因明最重要的任务。
一部因明的内容,说到底就是要分清显现和遣余。只要理解了显现和遣余不一样,那么你格物就清楚了。《大学》里面说“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显现拿来解拆、归类,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了解物质,达到知识的顶点,即“致知”。
因明其实就是格物,通过格物,发现五根的显现和意识的显现是两回事,发现遣余和显现的不同,这就是因明要完成的最大的任务。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是要让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不要把想象的东西和现实套在一起,这就是因明要完成的最大任务。否则,你的初恋就会搞错。
为什么呢?比如电影电视里面俊男美女谈恋爱,往往接下来就会海边漫步、烛光晚餐、二人世界……很多情窦初开的人一看到这些画面,就会在头脑里产生代入,自己变成男主角或女主角,然后按照电影里演的那一套规律到生活中去寻找,他会自然而然觉得谈了恋爱就应该去海边漫步、烛光晚餐,否则就没有幸福感。这样一搞,还有几个人能谈恋爱呢?因为去海边需要钱啊!
小孩子们一生下来就接受这样的教育,但千万不要把你在电影电视里面所看到的浪漫情节和现实生活套在一起,那都是虚构的。那么,他谈恋爱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幼稚,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一味追求像电视剧一样的完美人生,也不会有想象和现实产生严重冲突的挫折、不幸福!
把一些规律通过意识附加到现实显现上,还会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判断方式。比如很多人跑到你面前说某人这样那样,结果我们还没见到这个人就开始对他抱有成见,但你接触一段时间发现他根本不像别人说的那样。这时你再回想其他人说的话,发现这些人其实也没有撒谎,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这个人得出结论就是那样的。而你之前就是把其他人那些角度的评价接收到你的意识里,然后把意识里想象性的东西当成他身上真实存在的东西,人类经常干这种事情。
再比如霓虹灯,本来是一个一个挨着亮起来的,但我们会觉得是一串灯“呼”地一下从那边走到这边,这就是人类意识干的花样,造成很多这样的错误认知。如果认知世界的方式错误,那我们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错误地行事,继而产生痛苦、产生轮回。
什么叫解脱,什么叫闻思到究竟?就是能够清楚地认知世界、认知生命、认知心。什么叫开悟?明白心是什么就开悟了。什么叫初地菩萨?绝不会再离开心本真的状态的觉者,就叫初地菩萨(本真状态就是不会二元了)。
如果在他的世界里绝对不会再有二元分别了,那就叫做佛。只要有二元对立(能认知、所认知)才会有认知上的不清楚,如果全都是一个东西的话,哪有什么清楚不清楚?大家不要简单地把“全部都是一个东西”理解为就是“一个东西”,这是暂时性的说法,没有“一个东西”这种东西。正如《华严经》里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其实我们可以点点滴滴地分析这些东西,在分析的时候就是在给大家逐步建立正确的佛教的世界观,在这过程中已经融入了很多修行方法,所以大家要认认真真地听,反反复复地思考。
有人说:如果醒觉位的显现法只是心识所自现的,那么,宏伟壮观的故宫,我们看见它的前面时,并没有显现它的内部,这样故宫不就等于一张纸吗?太和殿、保和殿、御花园、九龙壁还存在吗?或者站在泰山顶上,等于站在一张纸上,难道泰山的正面、背面、山腰、山脚都不存在吗?或者走路时只见脚背不见脚底,脚背应该像一张纸那样直接贴在地面才对;或者手摸花岗岩的雕塑,只有表面的一层粉,应该手指一戳就出一个洞;或者眼见湖泊只是表面的一层,扔一块石头不应该沉下去。
答:我们应重新检察自己观念的正确性,像石头扔到湖里沉下去,认为心外有实体的湖,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重新检查一下,这是从小有人告诉我们,心外面有湖泊,湖有长度、深度,石头扔下去,噗通一声一直沉到湖底。当时并没有怀疑这种说法有什么错误。从此,这种心外有境的观点,刹那不断地反复串习,以至于像一张大网覆盖到一切事物上,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建立了一座座的概念大厦。
其实这个问题有一个叫罗素的哲学家也在思考,在他的《哲学问题》里,他提出一个问题,当时就把我看得一愣。比如我面前这张桌子,上面铺了一张黄色的桌布,在我们眼里其实只显现了桌布,桌子应该不存在,那是什么东西撑起了黄布?
罗素也不承认我们看到的东西是真的,他认为这是视觉材料,那什么是视觉材料呢?比如光射到黄布上,光再反过来到视网膜上在后丘脑成像,然后我们才能看到黄布。所以,我们永远看到的都是视网膜上的东西,而真实的东西是什么根本不知道,我们活了一辈子,从来没看到过眼前的东西是什么?
这个理论挺吓人的,这样一来《黑客帝国》里面的理论就成立了。还有电影《源代码》那一套也可能成为现实,比如把我们的大脑取出来放到某种营养液里,保证它一直活着,然后通过一个超级电脑给它制造和传输信号,信号里面有房子有汽车有飞机……虽然只有一个大脑,但经过这种处理,我们照样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按照物理学的说法就会这样,反正眼耳鼻舌身识全都不过是信号。
而佛教认为这些都太肤浅了,它连大脑信号都不承认。那我们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我们习气的规律性呈现,但我们又把这个规律性当成是心以外的客体存在了。
什么叫规律性地存在呢?比如我们跳到一个湖里面去游泳,会感觉到很多水,我们游完泳上岸眼前呈现出那一片湖水的时候,由于之前游泳的经验,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湖面之下一定有很多水存在。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其实,那只是我们头脑里面所存在的一种规律,由于这种规律性很强大,我们破开湖面就可以获得很多水。我们要承认这种世俗规律,而湖面那个时候也可以是一种眼识的现量存在。但如果看到湖面就认为下面一定有水的存在,那就是错误的,它只能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叫做种子。有人说:“分开的时候看到下面确实有水啊?”那是因为加上了“分开”这个因缘才呈现出部分的水,这才是对世界的准确认知。
回到前面的问题,如果说桌子不存在,那为什么桌布没有塌下去?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又犯了一个错误,它不是一种所谓的存在不存在,而是有一种因果的可能性,因果在起作用。就像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胃,却能感觉到它的作用。桌子也是一样,虽然没有表现为眼识性地存在,但它是触觉性地存在,表现为硬度和空间等等。
而触觉性的存在也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呢?如果梦里我摸到棉花,会有软的感觉;摸到刀,会有不舒服的触觉。但梦醒之后这些东西还存在吗?这里的道理也一样,桌子能撑起桌布是一种功能性地存在。
再比如风,我们看不见风,却可以感觉到它在吹拂,其实这是一种触识的反应,那个时候没有眼识性的存在。这张桌子的业力会起到撑起桌布的作用,但它作为眼识性的存在已经被桌布覆盖了,眼识只是种子性地存在,必须要把桌布掀开,才能变成为眼识性地存在。
我们的胃也一样,你会感觉到它的作用,比如我晚上吃多了东西就会泛酸,那时候我能说我的胃不存在吗?我有触受性的胃的存在。但从眼识的角度来说,我就是没有见过我的胃,我也不想看见它。那么到底胃的眼识性是什么样子呢?你不能说它存在还是不存在,只能说眼识是种子性地存在。然而,如果我去动胃部手术,把肚子剖开,这个时候我的胃在我的眼识中不存在,但对医生的相续而言,我的胃就在他的眼识里成熟了。
大家可能觉得这些东西有点反逻辑。我们平时的世界观是处于六根层面的,尽管唯识也属于世俗谛,但和我们平时的观点还是不太一样。所以对于这些说法你得反复思考,思考到哪天心承认它了,说明唯识开始入道了。如果心不承认,只是一些观念在运作,那最多算学了一门古人创造的知识,在你那里不会呈现学习唯识所具备的功德。什么功德呢?唯识学好了,对世间的许多贪执自然就会减轻,烦恼会减少,控制自己心的能力会变得很强,达到很厉害的时候甚至真的可以穿墙。
五胡乱华的时候,有一位出家人叫佛图澄,据说他经常把肠子拉出来洗干净再塞回去。我们听起来觉得很不可思议啊,胃拿出来洗会不会给河水污染了?你放心,那时候的水干净得很。甚至他晚上还会在胸口凿洞放心光出来看书,好多古书都证实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还有,郭黑略将他引荐给石勒,石勒性情残暴杀人无数,佛图澄借机劝他少行杀戮以此解救苍生。石勒曾问过佛图澄为什么会辅佐自己,佛图澄告诉他说:“往昔你曾是养鸡商人,供养过我们几个阿罗汉一餐,之后你转生为鸡,业报受尽后,因供养阿罗汉的功德,这一世你就成了石勒。”后来石勒所传皇位为堂侄石虎所夺,石虎一脉更加凶残常以杀人为乐。再后来冉闵颁发“屠胡令”,石氏族人全部被斩杀得干干净净。
这就是轮回过患。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要想到只不过是一些影子,因为多了刀兵利剑的因缘就消失了。这么说是不是很无情啊?其实凡夫的情,全部都是贪恋的结果,大家本来都是佛,却因无明而被虚妄的影子所折磨。
真正的情是什么?消灭这些影子,让他们不被幻象折磨,这才是真正的情,也叫菩萨情。而我们平时这些所谓的情,其基础全部来源于个体感,也就是来源于自私。
好,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一起来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醒梦辩论歌》第09课
- 《醒梦辩论歌》第1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