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七种译本:1、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由严佛调在洛陽译出,称《古维摩经》二卷;2、三国时的吴国黄武二年(233),由吴支谦在武昌译出,称《维摩诘经》二卷;3、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由竺法兰译,称《毗罗诘经》、三卷;4、西晋惠帝泰康二年(303),由竺法护译,称《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5、东晋期间,由祗多密译《维摩诘经》四卷;6、后秦弘始八年(406),由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大兴善寺译,称《维摩诘所说经》三卷;7、唐太宗贞观年间,由玄奘大师在长安大慈恩寺译,称《无垢称经》六卷。
七种译本中,现仅存吴支谦、后秦鸠摩罗什、唐三藏三种译本,流传最广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1、鸠摩罗什尊者:
公元344-413。我国的东晋南北朝时代,西域龟兹国人,现在的新疆库车一带。父亲鸠摩炎,印度贵族,游学龟兹,娶龟兹公主,公主怀孕时突然能说印度话。半岁能说话、五岁日颂千偈,七岁随母出家,九岁便能登坛讲经。有阿罗汉预言:大师35前如不破戒,会大利震旦。但对个人无利。
罗什遍学吠陀及五明,后须利耶苏摩为说阿耨达经(又名弘道广显三昧经),拜其为师转学大乘,受诵中论、百论及十二门论。二十岁(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于龟兹王宫得比丘戒,从卑摩罗叉受律。后于居留龟兹期间得大品般若经,又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祕(mì)奥。后往罽(jì)宾,为其小乘师槃头达多,具说一乘妙义。槃头达多感悟心服,礼什为师。
苻坚听闻西域有鸠摩罗什为大德智人,于是遣使相求。求之不得,于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将吕光领兵七万出西域,伐龟兹。建元二十年(384年),吕光俘获罗什,因吕光的胁迫,被迫娶龟兹王女阿竭耶末帝,并赐醇酒,淫、酒双戒俱舍。不久前秦灭亡,吕光称凉王。此后18年间,被吕光、吕纂(zuǎn)软禁在凉州,在这段期间学会了中土语言(秦言)。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攻灭后凉,吕隆出降,是年十二月二十日罗什抵长安,以国师之礼待之,信徒数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鸠摩罗什育有二子,又在姚兴的逼迫之下娶了十名伎女,“诸僧多效之。什乃聚针盈钵,引诸僧谓之曰:‘若能见效食此者,乃可畜室耳’。因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诸僧愧服,乃止。”罗什说:“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此后在俗10年间,潜心钻研佛学,将梵文经卷译成汉文,他在译经之暇,还常在逍遥园澄玄堂及草堂寺讲说众经。
姚兴迎请大师至长安,在长安建立译场,八百高僧,三千学人。翻译经、律、论、传一共94部、425卷。著名的有:《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等。
临终遗言:“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了,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公元413年,大师圆寂,荼毗后果然舌根不烂。人传闻为七佛之译师。
罗什入室弟子有僧肇,僧叡(ruì),道生,道融,昙影、慧严、慧观、僧、道常、道标等三千余人 ,后世有关中四圣、什门十哲之称。
除了大量的翻译作品之外,庐山慧远曾向罗什请学义理,是为《大乘大义章》,又称为《鸠摩罗什法师大义》。罗什着有《实相论》二卷已佚失,又讲解过维摩诘经,其解释收录在《注维摩诘经》中。
道生大师:道生(355年-434年),也称为竺道生,俗姓魏,钜鹿人,东晋、南朝佛教出家众。为鸠摩罗什门下,时称罗什门下四杰之一。提出佛性常有与顿悟学说,其教义成为后世涅槃宗的依据。
遇到竺法汰后出家,于是改姓竺。出世于饶州(江西)妙果寺,其后历住信州(江西)龟峰寺、饶州荐福寺。后到庐山,隐居七年,研究经典。后与慧睿、慧严一起游历长安,受学于鸠摩罗什。后还都,止青园寺。着《二谛论》、《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守文之徒,多生嫌嫉。又六卷之《泥洹经》,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立阐提成佛之义,时大本未传,旧学不许之,以为邪说,遂摈于众中,生袖手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此即“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后游庐山,居销景岩,闻昙无谶(chèn)在北凉,重译涅槃之后品,至南京见之,果如生言。
生曾对僧众发誓说:“如果我所说的不符合经义,现世就得恶报。如果确实契合佛心,愿寿终时高据狮子座。”南宋元嘉十一年(434),在法坛上端坐而逝。
僧肇大师:(384年—414年),俗姓张,京兆(长安)人。为鸠摩罗什门下著名弟子,罗什的佛教译经大都由僧肇润文,使得罗什的译经为中国人喜爱读诵的得力干将,著名的汉传佛教理论思想家,将般若中观思想中国化,为三论宗的先驱人物。
年少家贫,以抄书维生,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精研《老》、《庄》,叹曰:“美则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后见旧译《维摩经》,始知所归,因而出家。出家后,他“学善《方等》,兼通三藏”,才思幽玄又善谈说,不到二十岁即“名振关辅”。
后罗什至姑臧(今甘肃武威),僧肇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罗什被后秦国王姚兴迎至长安,肇亦随入,参预罗什译场,详定经论。与道融、僧叡、道生合称“关中四杰”,在“般若中观学”方面,特别能够得到罗什真传,被誉为“解空第一”。
410年至413年,曾至佛陀耶舍译场听新译《四分律》及《长阿含经》。414年早逝于长安,一说为姚兴所杀,辞世诗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年仅三十一岁。
僧肇本人集中国传统文化及印度龙树的中观学精髓于一身。
现存藏经中题为僧肇所作者为数不少,但目前学界确定为僧肇所作者有:《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维摩诘经注》、〈百论序)、〈维摩诘经序〉、〈长阿含经序〉。疑伪者有:《涅槃无名论》、《金刚经注》、《宝藏论》、〈宗本义〉、〈鸠摩罗什法师诔〉、〈法华经翻后记〉、〈梵网经序〉。
陈朝时,出现《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及《涅槃无名论》合刊本,称之为《肇论》,并附〈宗本义〉一文,慧达为之序,遂成为通行本。
明朝憨山大师于山中闭关修行,一日小解,思及《物不迁论》中言: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当时大悟。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关于《维摩经》的翻译,在僧肇的《注维摩经序》中说:弘始八年(即406年),命大将军常山公、右将军安城候与义学沙门一千二百人,于长安大寺请罗什法师重译正本。
罗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尽寰中,又善方言;时手执梵文,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其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矣”。罗什所译,文笔不但流畅,而且忠实于原文,在信、达、雅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当时学界的推崇。
僧肇《维摩诘所说经序》云:“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至若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议之迹也。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僧肇大师当时就是因为读《维摩经》而出家归依佛教,成为中国三论宗的开创先驱者,继承了罗什的般若中观思想。如《三论玄义》引僧肇语云:“每读老子庄周,叹曰:‘美则美矣,然栖身灭累之方犹未尽也!’;后读《维摩经》言:‘吾知所归极矣!’遂弃俗出家。”
用罗什本的理由:
罗什法师译经之特点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1、规模隆重而宏大,态度严肃而谨慎:虽然自汉明帝以来对佛经的翻译成为国家大事,但姚秦时罗什法师的译经规模尤为宏大,而且从译经的风格上更加严肃谨慎。如在译《大品经》时,国主秦王姚兴“躬身预览旧本”,主持译经;在译《思益经》时有“两千义学沙门”参加译经;在译《维摩诘经》时“一言三复,陶冶精求”;由此可见罗什法师的译经场的规模是非常的隆重而宏大,并且对于译经的态度也是非常的严肃而谨慎。
2、改变了直译方法,开创了意译风格:在罗什法师之前的译经大师皆运用直译的方法,所译经文大多意思晦涩难懂;而罗什所译运用意译,使得经文通俗易懂,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
3、语句通顺、言辞华丽,具有文学鉴赏力和表达力:由于罗什法师不仅精通梵汉两种语言,而且对中土文化尤其精通,所以所译经文不仅语句非常通顺易读,言辞悠美读诵者朗朗上口,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和语言表达力。
4、发扬了般若义理,始明无我之义:在罗什未来之前,中国佛学者对“般若”义理之理解皆是偏邪之见,没有认识到真正般若思想的含意,自罗什东来重译《大品》等经,始明般若实相之理,性空无我之义。由此般若思想在中土方真正得到了发展,建立了大乘思想精神无我思想。
5、盛宏中观学派,显毕竟空之理:罗什法师所译主要以大乘经论为主,在大乘经典中又以龙树中观思想为主,中国三论宗以罗什为初祖,其所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依据。而三论思想主要体现在离言绝相、言语道断,主张一切法无所得,其自性之毕竟空寂。
6、深斥小乘有部思想,破除一切实有之说:罗什法师早年学习小乘思想,对小乘学说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后来学习大乘经论,对大乘思想又有独特的卓见。所译之《成实论》等小乘论典时命门人作“序”,明确指出小乘思想的偏邪和不究竟之处,以告诫后来的学者引以为诫。
如罗什法师言:“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说。是故当知言色等为实有者,是小乘论意,非甚深论法。”由此可知,罗什法师虽然翻译小乘经典,但意在破斥小乘思想,而非专弘小乘教义。
和三论宗的关系: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一提婆一罗睺罗多一青目一须利耶苏摩一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诠一法朗一吉藏。史略此宗初祖龙树。
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在与异派学者辩论中多次获胜。著有《百论》和《四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说。提婆之后,经罗睺罗多、青目至西域沙车国王子须利耶苏摩。
关于《百论》和《四百论》,于汉传佛教中,此论原有二译本,一为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简译的《百论》,二为唐玄奘大师所译之《广百论》。《百论》实际上是印度提婆所作的《四百论》注释中的部分;而《广百论》仅为《四百论》后八品之颂文,因当年那烂陀寺护法论师以唯识观点注释此论时,将此论一分为二,前八品为《说法百论》,后八品为《辩议百论》。
玄奘大师于护法论师之亲传弟子戒贤论师前,得此二论及义疏,回国后便将《辩议百论》译为《广百论》。故《四百论》在汉传佛教中,一直未有完整译本。到近代法尊法师入藏求法,亲睹藏地中观学者对此论的重视及此论对学者的裨益,于是不辞辛劳从藏文译出此论前八品,并对后八品的译文依藏译本作了一些补充,该译本是《四百论》在汉地最为完善的译本。
鸠摩罗什师承须利耶苏摩,专弘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道流西域,声被东国。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者800余人。
鸠摩罗什在长安草堂寺(后秦之逍遥园)内与弟子翻译的经典计97部,425卷,其中包括《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三论”。经道生、僧肇等人对它们的大力弘传,形成了早期的三论宗。鸠摩罗什入寂于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并葬于草堂寺。
鸠摩罗什盛倡龙树、提婆般若性空学说。门人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唯有僧肇精纯守一,得罗什之真传。罗什、僧肇之后,长安大乱,僧徒四散,三论传承,记载不明。南传罗什之学者虽不乏其人,但对后世均无甚影响。此学所以传承不绝者,端赖以《华严经》、“三论”名家,兼修禅观的僧朗。
僧朗有得业弟子僧诠。僧诠门徒数百,上首弟子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4人,其中最著者为法朗。他在僧诠门下,禀受《华严经》《大品》(即《摩诃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僧诠殁后,于陈、永定二年(558)奉敕移住兴皇寺,被尊为兴皇大师。陈、隋三论学者多出其门下。其中最著名者为吉藏。他著作宏富,陈义精微,评判由晋以来各家学说,亦采取南北各派长处,大凡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注疏,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三论宗。
当时,除吉藏一系而外,同时弘传三论的学者亦复不少。因此三论学说在初唐曾盛极一时。后来法相、华严、禅宗相继成立和流行,此宗逐渐不振。但大历(766~779)年间,金陵有玄璧法师弘传三论,浙江金华有慧量法师专讲三论。虽至中唐,传三论者尚有人在。会昌禁佛之时,此宗章疏被毁殆尽,几成绝学。清代末年,海运畅通,杨文会居士始从日本将此宗失传的章疏著作取回,世人方能探讨而窥其全貌。
此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盘经》。即有4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较详细的疏解。
《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于此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此宗广破一切有所得,实有实无的偏见,说大乘经同明一道,同以无所得正观为宗,对如来所说经教,不作高下优劣之分,但因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说的法门就有种种的不同。这叫随机施教,因病授药。因此立有二藏三轮以判一代佛教。
二藏是依《大品》《智论》等所说的声闻藏、菩萨藏,也就是小乘藏和大乘藏。吉藏《法华游意》中说:佛教中虽复尘沙,今以二意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而佛灭度后,结集法藏人,摄佛一切时说小乘者名声闻藏,一切时说大乘者名菩萨藏,即大小义分,深浅教别也。
三轮的判教:一是根本法轮,指《华严经》;二是枝末法轮,即《华严经》之后,《法华经》之前一切大小乘经;三者摄末归本法轮是《法华经》。二藏和三轮,形式不同,其实一致。二藏是横判,三轮是竖判;二藏是大小两乘,三轮也只是本末二轮。所以说《法华经》之前“般若”诸大乘经为枝末者,以其不废三乘权教故名枝末,非谓“般若”等明理不究竟被判为枝末,不同阿含经本身是权教,说为枝末。
罗什大师是三论宗的初祖,在翻译本经的同时也讲说此经,当时参加译场翻译和听讲的人有一千二百多人。其弟子根据罗什所译,竞相注释。第一位为《维摩经》注释的就是僧肇,其后有道生、道融、僧睿,罗什本人也有注释,后人将此五人注释合成一部,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注》。所采用的思想内容主要以罗什、僧肇为主,其他人则少。至于该书何人何时何处所集,无从所知。
唐朝道灌法师,也采用前五人之说,冠名为《维摩经关中注》,关中指的是罗什师生居所,内容丰富,其中有《维摩诘所说经注》中没有的内容。近代三论宗学者李翊灼把《维摩诘经注》及《维摩诘经关中注》乃至僧肇、僧睿、支谦、支敏度等译文合为一部,称为《维摩诘经集注》,有十卷。
罗什和他的弟子曾经广泛弘扬注释此经,从四传、五传一直到兴皇朗大师和吉藏大师,都一如既往地大力弘扬。吉藏大师著有《维摩游义》一卷,《净名玄论》八卷,《维摩义疏》六卷,《维摩略疏》五卷。在这些著述中,基本上都是发挥三论宗的要义,可见本经对三论宗的重要性。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终于要讲《维摩诘经》了,是不是一大波“维摩诘”在那里着急了?哈哈哈,别着急,我们要慢慢来,不能急。《维摩诘经》我们可能要讲很多个禅七,至少三四个,那是肯定的,我看了一下内容,它一共有十四品。《维摩诘经》本来有七种译本,我把它开列出来了,我都不想念了,真的是太多了,大家看就行了。
七种译本:1、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由严佛调在洛陽译出,称《古维摩经》二卷;2、三国时的吴国黄武二年(233),由吴支谦在武昌译出,称《维摩诘经》二卷;3、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由竺法兰译,称《毗罗诘经》、三卷;4、西晋惠帝泰康二年(303),由竺法护译,称《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5、东晋期间,由祗多密译《维摩诘经》四卷;6、后秦弘始八年(406),由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大兴善寺译,称《维摩诘所说经》三卷;7、唐太宗贞观年间,由玄奘大师在长安大慈恩寺译,称《无垢称经》六卷。
此外,西晋支敏度为使后人研究起见,将来华已译的三种译本编辑成刊,称《合维摩诘经》,共有五卷。
七种译本中,现仅存吴支谦、后秦鸠摩罗什、唐三藏三种译本,流传最广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它有很多种译本,有的叫《古维摩诘经》,有的叫《维摩诘经》,有的叫《毗罗诘经》,还有的叫《维摩诘所说法门经》,还有的叫《净名经》《无垢称经》。反正很多名字,大概意思是一样的,等一下我会解释它的名字,关于这个名字都有很多内容。
总之从古到今,我们汉语语系这边有七种译本,但七种译本里面最后只剩下了三种,其他的都不见了。其实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很多经典、论典都遗失了,主要是三武一宗灭佛期间被焚烧了,特别是唐代唐武宗会昌灭佛,那时候很多非常珍贵的典籍都被烧掉了。甚至民国初年,我们的一些唯识经典都要从日本请回来,中国本地都没有了。我们这个民族是“很精彩”的,有时候会毁坏自己的文化。
现在只剩下了三种译本,分别是吴支谦、后秦鸠摩罗什以及著名的唐三藏的译本。鸠摩罗什我们已经介绍过很多次了,他是七佛之译师(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这次我们选择了鸠摩罗什的译本,为什么选他的呢?原因呢?其实这个不用说,很多时候你们可以这样说:“你何必要说选他的原因嘛,你就选他我们也拿你没办法。”哈哈哈。
我之所以要说选择鸠摩罗什译本的原因,是因为里面有很多很多内容要告诉大家,并不是说我选择他有我个人的偏好。由于他的译本里面的一些内容,他翻译的一些情形牵涉到一些宗派的见解、理义、文化等等,所以选他。要说一一对应翻译的准确性,其实玄奘法师翻译得更好,玄奘法师基本上是对比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这么译过来的。而鸠摩罗什不是,他大部分是意译,但我们还是要选他,原因是什么呢?等下我们要讲这些东西。讲了以后,其实可以消除一个很大的误会。
那是什么样的误会呢?我告诉你们,佛教历史上(民国时代)有一帮学者,他们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若佛经文字太优美,就断定这本佛经是伪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文字太优美,不像是翻译过来的,翻译过来的文字不应该有这么优美,比如《楞严经》《圆觉经》。由于他们认为上面的文字非常优美,从而就断定它是伪经,这是挺麻烦的,非常麻烦。
那么像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经》,其实文字也挺优美的,那是不是伪经呢?那些学者们并不从理义上去看,当然,他们也说自己是从理义上去看的。但他的理义是什么呢?就是逻辑性的东西,要在他的认知逻辑上顺畅,他才认为那是佛陀的经典,是真正的佛经,不然就是伪经,这个真的挺荒唐的。所以,当时有很大一批学者把中国的佛教基本上都否定完了。禅宗被他们否定了,叫“真常外道”;净土宗也被否定了,叫“太阳神崇拜”,这是非常荒唐的。
他们说的理义就是在他们的那种语言、逻辑上要通。其实真正的佛教到了最后,它是事理逻辑。为什么呢?因为到了本性的层面,它已经超越逻辑了,叫什么呢?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什么叫做超越逻辑呢?就是在世俗谛这个层面上,它认同逻辑,而到了证悟的时候,是没办法通过逻辑去的。
所以像大圆满、大手印这些法门,它一定强调信心,没办法,那时候用逻辑是引不进去的。如果你没有信心,什么都谈不上。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在真实证悟的时候,是处在那种无二的状态里面。我们经常说的自明、不二、不可思议、没有对立,说得全都是那个。没有对立、无二的时候,你怎么拿逻辑去说?所以说,如果不靠修证这么去,只是用逻辑得出结论,那一定会出问题。因为不管你说得多好、思考得多周密,它都是分别念,分别念是达不到无分别的本质的。
那么这和我们选择鸠摩罗什的译本有什么关系呢?后面我们再讲这些东西,一个一个讲下来,最后你会发现“哦,原来选择鸠摩罗什的译本是有原因、有道理的”。选择它,不仅仅是因为它文字优美、文字典雅(信达雅),最关键的是它真的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不二的思想、不可思议的本体,这是真正的大乘经典。告诉大家我们选择鸠摩罗什译本的原因,是想表达这部经论的内涵是可以真正实现的,这是一部能够实现究竟本质的究竟经典。
你会说:“为什么选鸠摩罗什的那个版本,你不用说那么多原因,你告诉我一声就行了。”告诉你的那些原因是假的,而原因里面说的那些内容(因素)才是真的。在一定程度上,那些内容能够告诉我们《维摩诘经》的内涵是什么,我们要这样去理解。选它的原因,其实两句话就说完了,它信达雅,它读起来很通顺,但我们不能这样。
其实鸠摩罗什的译本和玄奘法师的比较起来,鸠摩罗什是意译,玄奘法师反而是直译,也就是一句话一句话直接对照翻译的。意译可能会改变一些原作的字句,通过理解它的意思说出来。同时也告诉大家,翻译出来的文字优美的经本不一定就是伪经。如果文字优美的就是伪经,那《维摩诘经》也会很惨,它也可能会成为伪经。文字优美的还有《圆觉经》《楞严经》等等,这些经文字都非常优美。
那段时间有些学者直接就提出来,有些佛经的文字根本就不通畅,不会像汉语这样,四个字一句,四个字一句,这是汉人的用语习惯,所以他们就认为这些佛经是汉人伪造的,真正的经论不是这样的,直译出来的字数也是不等的,一句话或长或短,这就成了他们认证伪经或者真佛经的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是不成立的。
我们来看为什么要选择鸠摩罗什的译本,首先当然要介绍一下鸠摩罗什尊者,其实以前我们都介绍过,大家还记不记得?讲《金刚经》的时候介绍过鸠摩罗什,记得吗?唉,擦擦汗。
鸠摩罗什尊者:
公元344-413。我国的东晋南北朝时代,西域龟兹国人,现在的新疆库车一带。父亲鸠摩炎,印度贵族,游学龟兹,娶龟兹公主,公主怀孕时突然能说印度话。半岁能说话、五岁日颂千偈,七岁随母出家,九岁便能登坛讲经。有阿罗汉预言:大师35前如不破戒,会大利震旦。但对个人无利。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是七佛之译师,是东晋南北朝时代的西域龟兹(qiūcí)国人,也就是现在新疆库车一带的人。“龟兹”,我们现在的读音是guīzī,但这里不能读成guīzī,要读成qiūcí。实际上他不是汉人,是印度那边的人种。他的父亲叫鸠摩炎,是印度贵族,一个宰相的儿子,有的传说说就是宰相,其实宰相的儿子比较准确一些,因为宰相没有那么年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父亲长得非常漂亮,眼睛很明亮,从印度游学去了龟兹,龟兹的公主看到就迷上了他。本来他是坚决不结婚的,要去游学,结果被龟兹公主一阵纠缠,没办法,就结婚了。奇怪的是龟兹公主怀孕以后突然就能说印度话了,当然,其实并不是她会说印度话,而是她肚子里面的那个孩子会说印度话,影响了她。
鸠摩罗什绝对是天才,他半岁就能说话,五岁就能日颂千偈,七岁就随母出家。他的母亲为什么要出家呢?他母亲跟他父亲结婚七年以后,突然就要出家,他父亲很不安逸啊,“当初我要修行,你缠着跟我结婚,现在生了孩子,才七岁,你就要出家”,哈哈哈。但是,不管怎么样,用了很多方法,比如绝食等等,最后还是出家了。鸠摩罗什也跟着他母亲一起出家了,他出家以后,九岁就能够登坛讲经,这是非常厉害的。
当时有一些阿罗汉看着他,就给他预言:“哇,如果你三十五岁之前不破戒,将会大利震旦,但对个人无利”,对个人无利,就是对他个人的修证没有利益。但鸠摩罗什后来还是破了戒,他破戒的部分我们就不看了。
罗什遍学吠陀及五明,后须利耶苏摩为说阿耨达经(又名弘道广显三昧经),拜其为师转学大乘,受诵中论、百论及十二门论。二十岁(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于龟兹王宫得比丘戒,从卑摩罗叉受律。后于居留龟兹期间得大品般若经,又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祕(mì)奥。后往罽(jì)宾,为其小乘师槃头达多,具说一乘妙义。槃头达多感悟心服,礼什为师。
鸠摩罗什学了很多,遍学吠陀及五明等等,当时大部分是学一些小乘的东西,后来跟着大乘的成就者须利耶苏摩学习,转学大乘。须利耶苏摩跟他讲了《阿耨达经》,又名《弘道广显三昧经》,这是一部大乘的经典。然后又学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他真的学大乘了,《中论》《百论》这些已经牵涉到中观了。
他在二十岁得了比丘戒,从一位叫卑摩罗叉的大德那里接受了戒律。这个名字是音译,可能在另外的典籍里面又不一样了,反正你们记住是一位大德就行了,不过你们也记不住的。他接受了戒律,为破戒做好了准备。
后来在居留龟兹期间,他又学了《大品般若经》等大乘经论,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祕奥。后往罽宾,罽宾也是一个小国,那个时候西域有很多小国。在罽宾,他为以前学小乘时的老师槃头达多说大乘义,槃头达多非常感动,反过头来拜他为师。槃头达多说“小乘上我是他的师,大乘上他是我的师”。古代的人没有我们现在的这种观念,很多时候他们为了真理会不拘于这些形式,但我们现在不行,我们有时候形式大过真理。
苻坚听闻西域有鸠摩罗什为大德智人,于是遣使相求。求之不得,于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将吕光领兵七万出西域,伐龟兹。建元二十年(384年),吕光俘获罗什,因吕光的胁迫,被迫娶龟兹王女阿竭耶末帝,并赐醇酒,淫、酒双戒俱舍。不久前秦灭亡,吕光称凉王。此后18年间,被吕光、吕纂(zuǎn)软禁在凉州,在这段期间学会了中土语言(秦言)。
东晋南北朝时代,有位著名的皇帝叫苻坚,大家还记不记得?淝水之战,扬鞭断流,在去打东晋时,他认为自己的百万大军将骑马的鞭子扔到河里面,江水都能阻断,所以说,他非常狂妄。但他其实是一个很信佛的人,既狂妄,又很精明,算是一个雄主。只是他发癫,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一定要去打东晋,结果被东晋谢安的北府兵打惨了,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淝水之战,以少胜多。
实际上并不是说他真的打不赢,而是自己没有组织好,因为他内部的很多鲜卑是叛徒,也就是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其实苻坚不是一个坏皇帝,某种程度上,他算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自从淝水之战打败以后,不断地有叛乱出现,最后他被自己的部下姚苌杀了。
苻坚非常信佛,当时他听说西域那边有一位叫鸠摩罗什的大德、智人,非常了不起。古代的帝王们非常喜欢追求这些东西,因为天地有很多秘密、奥秘,我们要知道它。而我们现在的人不会这样,我们用一句话把天地间所有的秘密全部否定了,那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你只要信了这句话,就什么追求都没有了,反正就这一生,只要拿到最多的物质,过得最舒服就行了。这种观念所起的作用是一切苦难之源。
虽然古代的那些帝王不一定是好人,甚至可能是暴君,但是有时候他们不一定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或许有天,天是个不了解的东西,或者是有其他神明、其他奥秘。也就是说,他们还有敬畏,有时候还有点约束,还会真的想“人在做,天在看”,他们真的还会有这些顾忌。而现代人是不会有这些顾忌的,所以他们对付敌人的方式就是杀了他,他们认为杀了以后就永远不会有后患了。
苻坚是个佛教徒,他听说有这样的人,就马上派了一些使者去求,但当时龟兹国的人不给,因为是大德,都要留在自己国家,这是国宝。现在的国宝是什么啊?芯片,现代人不会认为这些大德是国宝的。龟兹国的人不给,那怎么办呢?就派兵去打,派兵去强请,当时是派了大将吕光带了七万兵去西域伐龟兹,在到达龟兹之前还灭了另外一个国家,最后把龟兹也灭了。
吕光不信佛,灭了龟兹国以后,他就抓到了鸠摩罗什,并且开始调戏鸠摩罗什,强迫他娶妻,而且逼他喝酒,所以酒戒和淫戒都破了,淫戒、酒戒俱舍。后来前秦(苻坚)也灭亡了,苻坚是被他的一个叫姚苌的部下杀了。苻坚完了以后,吕光也不再跟着前秦(朝代)了,他自立为王,叫凉王。后来整整十八年他都把鸠摩罗什软禁在凉州(甘肃一带),这十八年鸠摩罗什就一直呆在凉州,他学会了汉语,这为他后来翻译佛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攻灭后凉,吕隆出降,是年十二月二十日罗什抵长安,以国师之礼待之,信徒数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鸠摩罗什育有二子,又在姚兴的逼迫之下娶了十名伎女,“诸僧多效之。什乃聚针盈钵,引诸僧谓之曰:‘若能见效食此者,乃可畜室耳’。因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诸僧愧服,乃止。”罗什说:“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姚苌杀了苻坚以后就成立了后秦,苻坚叫前秦,他叫后秦,他的儿子叫姚兴,姚兴后来就带兵又去伐吕光,吕光的儿子叫做吕隆,打不赢就投降了。姚苌和他的儿子姚兴都信佛,吕隆投降以后,他们见到了鸠摩罗什,非常兴奋,就把他接到了长安。哇,他们非常恭敬鸠摩罗什,以国师之礼待之,而且有很多人拜他为师,当时后秦从上到下,公卿以下皆奉佛。
那时候鸠摩罗什已经娶妻了,并且有两个儿子。然后姚兴又逼迫他娶了十个侍女。当时的一些出家人看到他娶侍女,就跟着效仿他,他很生气,不准他们学他。于是他就把这些模仿他的僧人,以及没有模仿他的僧人都召集过来,然后拿了一个装满针的钵,又拿了刀叉过来,直接把那些针吃了,并且说“若能见效食此者,乃可畜室耳”。这是一句古文,意思就是,如果你们能够像我这样吃这些针,那你们也可以娶妻,而且传说还要把那些针拉出来。“畜室”,就是有自己的家室。
“因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诸僧愧服,乃止”,“举匕进针”就是用匕首化开针就吃,“与常食不别”,就是跟吃其他东西一样。“诸僧愧服”,就是想去模仿他的那些僧人都服了,“乃止”,就是再也不去娶妻了。
鸠摩罗什就说:“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他说:“我这个(破戒)是臭泥,但我这里也出莲花,你应该取我的莲花,不要取我的臭泥。”这就像我经常说的,鸡生蛋也拉屎,你要吃鸡蛋,别吃鸡屎。
此后在俗10年间,潜心钻研佛学,将梵文经卷译成汉文,他在译经之暇,还常在逍遥园澄玄堂及草堂寺讲说众经。
然后他就一直呆在长安,有十年的时间潜心翻译佛法、钻研佛法,将很多梵文翻译成了汉文。“他在译经之暇,还常在逍遥园澄玄堂及草堂寺讲说众经”,就是他一边翻译还一边讲经。
姚兴迎请大师至长安,在长安建立译场,八百高僧,三千学人。翻译经、律、论、传一共94部、425卷。著名的有:《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等。
当时的译场有三千人,很多般若经典都是他翻译过来的。
期间姚兴逼大师一次娶妻十名,为防人模仿,吞针示神,说:“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临终遗言:“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了,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公元413年,大师圆寂,荼毗后果然舌根不烂。人传闻为七佛之译师。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翻译了很多经论,三百多本,只有一本还没有完全搞定。他说:“我翻译的东西宗旨绝对不会丢失,不会失去经论本义,如果我翻译的东西都是正确的,那我烧完以后舌头不烂。”所以他圆寂荼毗以后,舌根真的不烂,所以当时人们就传闻他是七佛之译师。
当然,你要问我他是不是?那我问谁啊?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至于他到底是不是七佛的译师,我当然不能否定,也不能肯定,但我绝对相信他是伟大的大德。他翻译了那么多书,就这一点就很伟大了。你不要认为他只是搞翻译,其实不然,他有很多弟子,而且他的那些弟子都非常了不起,他的著名弟子有哪些呢?
罗什入室弟子有僧肇、僧叡、道生、道融、昙影、慧严、慧观、僧䂮、道常、道标等三千余人,后世有关中四圣、什门十哲之称。
他总共有三千多个弟子,其中有十个非常出名,前四个我等一下会讲两个。僧肇、僧叡、道生、道融称为“关中四圣”,再加上昙影、慧严、慧观、僧䂮、道常、道标,称为“什门十哲”。这十个哲人中的前四个更高一级,叫“圣”,圣和哲的区别是什么呢?“圣”就是有修证的人,而“哲”是指他们的所学在理性上是通达的。也就是说,理论通达的人可以称为哲人,而实现了那些理论的人,称为圣人,所以那四个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大家也很熟悉僧肇和道生,“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说的就是道生。
除了大量的翻译作品之外,庐山慧远曾向罗什请学义理,是为《大乘大义章》,又称为《鸠摩罗什法师大义》。罗什着有《实相论》二卷已佚失,又讲解过维摩诘经,其解释收录在《注维摩诘经》中。
除了大量地翻译作品,鸠摩罗什也传法,影响了当时中国佛教界的很多法师、大德。庐山的慧远,即我们净土宗的祖师,曾向罗什请学义理,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大乘大义章》,又称为《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也就是说,慧远向鸠摩罗什学习佛法,学了以后他就把所学的这些东西写了一本书,叫《鸠摩罗什法师大义》,或者《大乘大义章》,现在这些书都还在。
罗什自己写的书叫《实相论》,但《实相论》已经掉了,没有了,真的太可惜了。他自己也讲解过《维摩诘经》,这个解释在哪里呢?在《注维摩诘经》里面。《注维摩诘经》是他的弟子僧肇及其他人联合起来注解的,这次我们讲经很多时候就会用到《注维摩诘经》。
讲了他以后,大家应该大概都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用他翻译的《维摩诘经》了,我们再来讲,后面还有一些相应的内容。首先我们讲“十哲四圣”中的两圣,其中一个是道生。
道生大师:道生(355年-434年),也称为竺道生,俗姓魏,钜鹿人,东晋、南朝佛教出家众。为鸠摩罗什门下,时称罗什门下四杰之一。提出佛性常有与顿悟学说,其教义成为后世涅槃宗的依据。
什么叫“涅槃宗”呢?就是顿悟派,轮回即涅槃那一派,“众生都有佛性”就是他提出来的。
遇到竺法汰后出家,于是改姓竺。出世于饶州(江西)妙果寺,其后历住信州(江西)龟峰寺、饶州荐福寺。后到庐山,隐居七年,研究经典。后与慧睿、慧严一起游历长安,受学于鸠摩罗什。后还都,止青园寺。着《二谛论》、《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守文之徒,多生嫌嫉。又六卷之《泥洹经》,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立阐提成佛之义,时大本未传,旧学不许之,以为邪说,遂摈于众中,生袖手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此即“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
通过大量地闻思和学习,他提出了一个理论,那就是一阐提也可以成佛,即众生都有佛性,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啊,因为当时大本未传。什么叫做“大本未传”呢?就是《大本涅槃经》还没有进来,《涅槃经》里面佛陀说了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虽然《涅槃经》没有进来,但他通过跟着鸠摩罗什学习等闻思修行,提出了一切众生就是有佛性。
这些我们现在看起来轻而易举的看法,在那时候是石破天惊。我们认为所有能动的根本就是佛性,那么所有众生都在动,它肯定就有佛性,我们会很自然地、毫不费力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但在当时是不行的,当时如果提出来,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他被开除了。
“旧学不许之,以为邪说,遂摈于众中”,就是当时的僧团不同意他的这种说法,以为他宣布邪说,遂摈于众中。为什么呢?当时僧众对付恶比丘的方式是什么?默摈,就是不跟你说话,冷暴力,把你开除了。然后他就自己走了。你们可以去看他的传记,现在有些大白话写的传记有时候可能有点夸张,但我想,像他这么全心全意修行的人被开除了,那感觉还是有点复杂,滋味还是有点多。如果没有这种很复杂、很苍凉的心态,他是不会去搞后面那些事的。
“生袖手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就是他甩着手就去了著名的杭州虎丘山,在那里他找不到人听他讲法,就把石头堆起来听他讲。如果是被我们现在的人看到,我们会觉得他神经兮兮,强烈的刺激啊。
“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此即‘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就是说到一阐提都有佛性的时候,他就问这些石头“我现在说的跟佛说的一样吗?”即契佛心否,群石皆点头。所以留下了一个成语叫“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我们现在听了当然是觉得好笑,因为我们知道他是一位大德。但你想想看,如果那时候是你被开除了,然后对着顽石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你是该哭,还是该笑?
后游庐山,居销景岩,闻昙无谶(chèn)在北凉,重译涅槃之后品,至南京见之,果如生言。生曾对僧众发誓说:“如果我所说的不符合经义,现世就得恶报。如果确实契合佛心,愿寿终时高据狮子座。”南宋元嘉十一年(434),在法坛上端坐而逝。
他后来又游庐山,自己到处走,到处讲法。后来听说昙无谶(chèn)在北凉,昙无谶也是一位搞翻译的很厉害的大德,然后他和昙无谶就重新翻译了涅槃的后品,也就是把《涅槃经》重新翻译了一遍,上面真的就写了一切众生有佛性。他曾经对僧众发誓说,如果他说的不符合经义,现世就得恶报,即不得好死,但如果确实契合佛心,愿寿终时高据狮子座。也就是说,如果我说的确实和佛说的一样,那死的时候能够在法座上坐着死。结果他在南宋元嘉十一年(434),真的就在法坛上端坐而逝。
当然,其实在他死之前,僧众已经知道他是对的,因为《涅槃经》已经翻译出来了。当时的僧众不会因为虚荣、面子就不认错,他们认错了,而且用轿子把道生抬回去了。实际上道生是十个弟子里面的第一个,也就是大师兄。后面是僧肇,他是三论宗的祖师,等一下我们就会谈到三论宗,因为《维摩诘经》和三论宗的关系特别深厚。
以上就是道生的故事,为什么要讲他呢?因为他和《维摩诘经》的关系很深。其实整个《维摩诘经》和鸠摩罗什、道生、僧肇的关系都很大,跟中观宗的关系也很深。我们经常说的三论宗其实就是中观宗。下面我们看僧肇大师。
僧肇大师:(384年—414年),俗姓张,京兆(长安)人。为鸠摩罗什门下著名弟子,罗什的佛教译经大都由僧肇润文,使得罗什的译经为中国人喜爱读诵的得力干将,著名的汉传佛教理论思想家,将般若中观思想中国化,为三论宗的先驱人物。
僧肇大师也是鸠摩罗什门下的弟子,鸠摩罗什的佛经译文大部分都是由他来润文,就是来改变文字,因为他的文采特别好。使得罗什的译经为中国人喜爱读诵的得力干将,可见他的文字水平很高。中国人的语境要讲究押韵,文道要用得妙,而他在这方面特别厉害。同时他也是个思想家、理论家,他是将般若中观思想彻底中国化的一位人物,是三论宗的先驱人物。三论宗认罗什为第一祖师,有时候也会认僧肇是第一祖师。
年少家贫,以抄书维生,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精研《老》、《庄》,叹曰:“美则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
他也是年少家贫,抄书维生。他的文字能力这么好,可能就是因为抄书。“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就是经、史这些典籍,因为抄书学了很多。而且精研《老》《庄》,中国的那些文人一般都要读《老子》《庄子》。叹曰:“美则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厉害啊,他说《老》《庄》这些文章的理义内涵确实很美,但是栖神冥累,犹未尽善也。什么叫“栖神冥累”?就是让心休息下来,“累”有造作的意思。也就是对于心的解脱,对于神的彻底知悉,还是没有达到究竟,叫犹未尽善也。
后见旧译《维摩经》,始知所归,因而出家。出家后,他“学善《方等》,兼通三藏”,才思幽玄又善谈说,不到二十岁即“名振关辅”。后罗什至姑臧(今甘肃武威),僧肇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
见到以前有人翻译的《维摩经》,才知道他要找的东西是什么,所以就出家了。出家后,他学善《方等》,兼通三藏,才思幽玄又善谈说,也就是头脑很发达,语言很发达,不到二十岁名声就已经很大了。后来罗什到了甘肃的时候,僧肇就去跟随他了。“什嗟赏无极”,罗什非常欣赏僧肇。
罗什被后秦国王姚兴迎至长安,肇亦随入,参预罗什译场,详定经论。与道融、僧叡、道生合称“关中四杰”,在“般若中观学”方面,特别能够得到罗什真传,被誉为“解空第一”。
罗什被后秦的国王姚兴接到了长安,这时候僧肇也跟随着他。姚兴的父亲姚苌把前秦的苻坚杀了以后,自己治理国家,叫后秦,他的儿子姚兴接了他的位,是后秦国王。
他们到了长安以后,僧肇就加入了罗什的译场,也就是罗什翻译的地方,详定经论。与道融、僧叡、道生合称“关中四杰”,也就是所谓的“四圣十哲”里面的“四圣”。在“般若中观学”方面,特别能够得到罗什真传,就是般若和中观学得特别好,被誉为“解空第一”。
410年至413年,曾至佛陀耶舍译场听新译《四分律》及《长阿含经》。414年早逝于长安,一说为姚兴所杀,辞世诗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年仅三十一岁。
他三十一岁就过世了,有些人说是因为疾病而死,但也有传说是被杀死的。他的辞世诗是怎么写的呢?“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很多人又说这首诗是禅宗的三祖僧璨写的。到底是谁写的呢?我看到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大部分的说法是禅宗三祖僧璨不是被杀的。但也有说法是僧璨被杀以后,头上的血是白色的,一刀砍下去,白色的血溅到白练上,当地大旱三年。当然,这是不是真的呢?不知道,因为这些都没办法考证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不管怎么样,僧肇三十一岁就死了。而这首诗“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完全是超越生死以后的说法。
当然,也不一定要超越生死,现在的那些英雄好汉也做得到,“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也可以。但是,如果真的是实实在在地证悟以后的“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那就了不起了,起码是单空把身体都夺空了。
僧肇本人集中国传统文化及印度龙树的中观学精髓于一身。现存藏经中题为僧肇所作者为数不少,但目前学界确定为僧肇所作者有:《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维摩诘经注》、〈百论序)、〈维摩诘经序〉、〈长阿含经序〉。疑伪者有:《涅槃无名论》、《金刚经注》、《宝藏论》、〈宗本义〉、〈鸠摩罗什法师诔〉、〈法华经翻后记〉、〈梵网经序〉。陈朝时,出现《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及《涅槃无名论》合刊本,称之为《肇论》,并附〈宗本义〉一文,慧达为之序,遂成为通行本。
僧肇非常了不起,写了很多书,现存的《大藏经》里面他写的为数不少,但有人说很多是托他的名写的。确定的有《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维摩诘经注》《百论序》《维摩诘经序》《长阿含经序》。疑伪者有《涅槃无名论》《金刚经注》《宝藏论》《宗本义》《鸠摩罗什法师诔》《法华经翻后记》《梵网经序》。疑伪者指不是他写的,但托他的名。
陈朝时还出现了《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及《涅槃无名论》合刊本,称之为《肇论》,并附《宗本义》一文,慧达为之序,遂成为通行本。这里面有些是他写的,有些就不一定了。
明朝憨山大师于山中闭关修行,一日小解,思及《物不迁论》中言: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当时大悟。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大家应该记得,我以前讲过的。明朝的憨山大师在山里面闭关,闭了很久以后,有一天跑出去小解(拉尿),他在看到尿的时候一下大悟。其实他在看到尿的时候马上想起了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里面的一句话“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顿时大悟。他在拉尿时想“我拉了等于没拉”,尿,旋,江河竞注而不流,就是江河在流,流而不流。“旋岚偃岳而常静”,就是风很大,把山都可以推走,但其实是安静的。
“物不迁论”就是物体没有运动。这跟我们说的飞箭不动的故事是不是一样?大家还记不记得?飞箭不动的故事叫“芝诺悖论”,“芝诺悖论”里面是没有结论的。但《物不迁论》里面把结果、原因都说出来了。我们听到芝诺悖论的时候,非常激动,觉得很有趣,其实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里面早就把这个说了,但我们却把它扔得干干净净。
其实“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后面还有两句,“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什么叫做“旋岚偃岳而常静”呢?“旋岚”就是很大的风,“偃岳”就是把山都吹翻了,但实际上它是不动的、是安静的。“江河竞注而不流”,就是江河不停地流,川流不息,但实际上是不流的。为什么呢?《中论》里面有没有学这个?没有学过吗?就是去者不去嘛。
比如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什么在动?心在动嘛,若心不动,什么都没动,真的就是个幻相。也就是知道旋岚偃岳的那个是不动的,若你要去看江河本身是什么,你根本就找不到江河,哪有什么动不动?一动就是幻相,在幻相的层面,只要你承认这个东西不是实有的,它就可以动。如果你说它是实有性的动,那你就找都找不到,你会发现去者不去,所以江河竞注而不流。
他为什么会大悟呢?飞箭不动,他就悟了,一定要外境没有实质才行嘛,才能够满足“旋岚偃岳而常静”嘛,明明看到了那么大的风,为什么还会说常静呢?所以他一定不是在动的外面去找自己的认知点,他要找知道外境的那个根本,他说的是那个东西。而且认知的主体(知道外界的那个根本)和客体一定要一样,那时候他站在认知点的那一方说话,所以外境就不动了。
因为外境是内在的显发,若内在永远不动,那么无论外界怎么动,实际上就是不动。这个叫什么?“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又如无垢光尊者所说,“外境不是心”,它是个幻相。你怎么说都行,如果真的明白了,那就明白了。这是憨山大师的故事,它起码说明憨山大师受到了僧肇大师的加持,就这么一句话。
关于《维摩经》的翻译,在僧肇的《注维摩经序》中说:弘始八年(即406年),命大将军常山公、右将军安城候与义学沙门一千二百人,于长安大寺请罗什法师重译正本。罗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尽寰中,又善方言;时手执梵文,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其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矣”。罗什所译,文笔不但流畅,而且忠实于原文,在信、达、雅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当时学界的推崇。
你看他是怎么翻译的,这一大串文字很厉害啊!如果你们不看文字,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什么叫“高世之量”?就是高人的那种认知。“冥心真境”,就是宽阔、幽深的心境。“既尽寰中,又善方言”,就是既包含所有的理义(周遍理义),又能够掌握汉人的那种方言。
“时手执梵文,口自宣译”,就是拿着梵文的书,一边看一边直接就说出来了,也就是看着梵文说出汉文。“道俗虔虔”,就是出家人和在家人在一起都非常虔诚、非常认真地听他讲法。“一言三复”,就是每一句话要说三次。“陶冶精求”,就是其中的意思要翻来覆去地搞清楚。“务存圣意”,就是自己说出来的话一定要和佛陀所说的经文原义不冲突,即要保存经的原义。
然后他翻译的情况是什么呢?“其文约而诣”,就是文字非常简单,但却很准确;“其旨婉而彰”,就是文字的意思非常婉约,却又很明显;“微远之言,于兹显然矣”,就是很精微、很高远的含义在他那里非常非常显然。这是僧肇记述鸠摩罗什翻译的情况。罗什所译,文笔不但流畅,而且忠实于原文,在信、达、雅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当时学界的推崇。所以我们今天要选鸠摩罗什的翻译。
僧肇自己也曾在《维摩诘所说经序》里面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段话是历代很多翻译《维摩诘经》的人一定要用的,这段话非常厉害,他是怎么说的呢?
僧肇《维摩诘所说经序》云:“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至若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议之迹也。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你们是不是要睡着了?你们要听解释啊,这个很厉害的。你们听一下,种一点文人的种子下去嘛,粗俗了一辈子,雅一把行不行?我流氓都学好的,你们好人要继续好嘛。
“此经所明”,《维摩诘经》明的是什么呢?“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就是指挥各种各样的次第修行是以权智(世俗谛)为主。万行门中不舍一法,什么戒定慧等各种各样的观修都来了。以权智为主,“权”就是暂时的智慧,我们的说法就叫世俗谛。“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就是要积累功德、要清净业障,要树德本。
那怎么办呢?修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六度为根。也就是说,他说这本经里面包含的内容,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济”即接济、帮助,“蒙惑”就是蒙昧、迷惑的众生,济蒙惑要以慈悲为首,就是要发菩提心。“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说到根本的、胜义的东西就是不二,以不二为门。他说《维摩诘经》就表达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下就被他说完了。
“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学说里面说了很多东西,都是以不思议为根本的,也就是不思议是这本书的体。我们讲一本经的时候要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那么不思议就是这本书的体。
“至若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维摩诘经》里面有很多说神通的部分,比如,在灯王佛那里借座,在香积国里面吃饭,或者是维摩诘在自己的方丈室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显现出来,叫“室包乾象”,又或者是一挥手,三千大千世界就出来了,佛陀也在那里配合,脚趾头一按,又是刹土啊等等。
《维摩诘经》里面很神的,所以中国有很多文人说这就是一本神话故事,真的有人这么说。民国时代的一些学者就说《维摩诘经》是一本神话故事,因为《维摩诘经》影响非常大,从古到今士人、大夫、秀才们全都要读,我们后面会讲到这些。
“不思议之迹也”,就是这种行为不可思议。“非本无以垂迹”,就是若没有根本就不能显示神迹,“非迹无以显本”,就是若没有这些神奇的行为,比如手接大千、室包乾象,就没办法显现出本质(本来)的殊胜。 “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就是本质和那些神迹、神通虽然殊胜,但它们都是那个不思议的根本造成的,那个根本指的就是心性、真如本性、空性。这一大段话是谁说的?是僧肇说的。
你们看他说的那些东西和我们现在学的中观二转法轮、三转法轮是不是一致的嘛?应该是特别一致,比如三论宗,等一下我们会讲到三论宗。
僧肇大师当时就是因为读《维摩经》而出家归依佛教,成为中国三论宗的开创先驱者,继承了罗什的般若中观思想。如《三论玄义》引僧肇语云:“每读老子庄周,叹曰:‘美则美矣,然栖身灭累之方犹未尽也!’;后读《维摩经》言:‘吾知所归极矣!’遂弃俗出家。”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他读了《庄子》和《老子》以后说“漂亮则漂亮,美则美矣,但是栖身灭累之方犹未尽也”,这里的“栖身”,有些翻译是“栖神”,“灭累”实际上就是消灭痛苦,解脱,“犹未尽也”就是还没有走到尽头。后来读了《维摩经》才知道“吾知所归极矣”,就是我们皈依在哪里,我们的生命应该走到哪里去,那个才是终点,所以弃俗出家。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觉得我选罗什的译本还是有道理的吧,如果还不尽兴,那接着再来。我告诉你们,我现在讲的这些东西全都是引用别人的,不是我自己写出来的,我没有时间写这些东西。至于是哪些人写的,我也不知道。我自己的头脑中大概有个框架,只要看到内容合适,我就引用了。当然,如果它中间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我也会改,原作者肯定要气坏了,盗用了他们的知识产权。但在我这里,我觉得佛法无私,如果大家因此而受益,那个作者功德无量啊。我盗取了别人的知识产权都是有说法的,哈哈哈(师兄开玩笑)。
用罗什本的理由:
罗什法师译经之特点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1、规模隆重而宏大,态度严肃而谨慎:
当时是国家帮罗什,姚兴特别信佛,也很尊重罗什。但帝王对高僧大德的那种尊重是带有他自己的味道的,不像我们(弟子)对上师的那种绝对虔诚。姚兴虽说是恭敬罗什,但要罗什听他的话,所以他给了罗什十个美女,让罗什必须娶了她们,不娶就逼着罗什娶。所以罗什被迫一夜之间娶了十个美女。书上写的是伎女,“伎”其实是表演歌舞的意思,不是我们说的“失足妇女”。
虽然自汉明帝以来对佛经的翻译成为国家大事,但姚秦时罗什法师的译经规模尤为宏大,而且从译经的风格上更加严肃谨慎。如在译《大品经》时,国主秦王姚兴“躬身预览旧本”,主持译经;在译《思益经》时有“两千义学沙门”参加译经;在译《维摩诘经》时“一言三复,陶冶精求”。由此可见罗什法师的译经场的规模是非常的隆重而宏大,并且对于译经的态度也是非常的严肃而谨慎。
也就是帝王参与译经,“躬身预览旧本”,就是看着旧本在那里翻译。帝王参与译经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房子很大,供养丰足,大家可以全心全意地译经,不用考虑明天中午吃什么,而且住的地方也够,不会晚上找不到地方住,否则还有什么心思译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是每个人都是密勒日巴,而且密勒日巴也译不了经,他只能去修法。那么穷怎么译经啊?经书都买不起,笔墨都是要钱的。我们现在的笔墨不怎么花钱,但那时候写起来不得了啊,特别是纸张,是很大一笔花费的,那时候做一个秀才不容易啊,而我们现在的秀才成了无能的代称。
第二,大家会很严肃,不会无所谓,供养的时候国王是施主,弄得不好,发怒的时候就是魔鬼,是会杀人的,所以大家对这件事情相当严肃,视为国家大事。
“在译《思益经》时有‘两千义学沙门’参加译经”,就是译一本经有两千个人来参与译经,那是不是每个人都去译呢?也不是的,其实是有人译出来以后读给大家听,其他人可以提出意见。也就是两千个人都在思考,当有人提出意见时,大家一起考虑哪个词更合适,或者是哪里有什么冲突。并不是两千个人每个人都去译一遍,那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可能都不一定懂梵文,但他懂中文和里面的意思,因为都是内行,所以可以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用哪个字比较好,或者哪里有没有冲突、有没有矛盾等等。
“在译《维摩诘经》时‘一言三复,陶冶精求’”,这个刚才已经说过了,“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就是每一句话都要翻译三次,“三复”不一定绝对是三次,而是说每一句话都要再三考究,所以译出来才准确。那么多人,万一译错了传到国王耳朵里就不好了,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
2、改变了直译方法,开创了意译风格:
在罗什法师之前的译经大师皆运用直译的方法,所译经文大多意思晦涩难懂;而罗什所译运用意译,使得经文通俗易懂,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
其实意译是最难的,很多时候直译好像很准确,但如果完全是直译,意思就会变完,原来的味道就没有了。不要说梵文,中文译成英文、英文译成中文的笑话都有很多嘛,比如“一行白鹭上青天”,英语翻译过来就是天上飞着一对白花儿(四川话白鹭),意思一下就变完了,意境没有了,所以意译是最难的。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时,有一位美国的脱口秀主持人来中国讲脱口秀,脱口秀就是笑话嘛,那个就不能直译,所以当他在台上讲直译出来的笑话时,下面的中国人全傻了。后来就找了英若诚,宋丹丹的公公,出演过《小活佛》里面的诺布喇嘛,他当时是文化部的副部长,英语非常好,经他一翻译,全场哄笑,他就是意译。因为意译才能知道原文的准确意思是什么?但很多人水平不够只能直译。
若要意译,首先你得对两边的文字非常熟悉,同时你还要对两边的文化特征、文化典故、文化蕴味都很了解,这样才有可能意译。由于鸠摩罗什当时在凉州待了十八年,所以他对汉文非常熟悉,对汉文化、汉民族的一些特征,他也很了解,所以他才能够意译。因此,从罗什开始,改变了直译方法,开创了意译风格。但是,正因为这样的意译,导致后来一些民国的学者认为这些经文译得这么漂亮,所以就跟原话不一样,就是伪经。这就是我要讲这些的原因。
3、语句通顺、言辞华丽,具有文学鉴赏力和表达力:由于罗什法师不仅精通梵汉两种语言,而且对中土文化尤其精通,所以所译经文不仅语句非常通顺易读,言辞悠美读诵者朗朗上口,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和语言表达力。
“伪经”,哈哈哈哈,开玩笑哈。你们要记录一下,我说“伪经”是玩笑的,你们听打的时候不要把这个“伪经”直接记下来。有时候我去看你们听打出来的那些文字,我会怀疑是我讲的吗?因为有时候我说话玩笑连篇,有时候还会说反话,你们一定要搞清楚,特别是像我这种人,最喜欢说反话了,不正经,所以大家有时候要注意这些。这是鸠摩罗什译经的第三个特点。
4、发扬了般若义理,始明无我之义:在罗什未来之前,中国佛学者对“般若”义理之理解皆是偏邪之见,没有认识到真正般若思想的含意,自罗什东来重译《大品》等经,始明般若实相之理,性空无我之义。由此般若思想在中土方真正得到了发展,建立了大乘思想精神无我思想。
其实在罗什翻译《般若经》以前,中国东汉时期就有佛教传进来,但大家对性空的含义是很模糊的。罗什以后,其实在三论宗里面才把它说清楚,而具体实践它的法门是禅宗。禅宗不但从理义上了解了什么叫做空性,而且实证了。当然,以前也不是说完全不懂,只是很多时候都是模糊的。
如果你不将佛教理义掌握得非常准确,那么一定会影响修证。当然,有些人会说:“不是啊,你看六祖,字都不识,他就证悟了。”一些极个别的人可以这样,他们不太了解理义,却可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是,如果佛法要进行广泛地传播,我们这些不是六祖那种根器的普通人,一般都要通过闻思进去。虽然思维本身不能够触及法性,但思维能够去掉邪见。
另外,在修行单空的时候是一定需要思维的。即使是初悟了,也需要思维监视自己修行,也就是侧面意识。那么造成监视修行的一些底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闻思来的,你要知道自己确实是在安住法性。
所以,在真正安住时需不需要有意识,是一个很大的争论。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对此做出了结论,他说修行时要轮换,完全、彻底安住法性时可以完全没有意识,但出定以后需要有监视的意识,我们去《定解宝灯论》里面看这些东西。
实际上真实的修行也是这样的。当止观彻底双运时,就是法性定,最厉害的时候就是法性定。但是,当你还没有达到法性定,也就是还有念头、有显现,你又在证悟里面时,你还是有意识的,只是这种意识不影响你的证悟。当然,这种意识不能太厉害,否则就会破坏你的修证。这时候算不算无修呢?不算彻底的无修,但你体会到的东西就是无修。
这些般若思想、具体的修证,以及它的理论,特别是理论,在罗什来之前虽然有,但并不是很清晰。你说完全没有般若思想,我也不相信,因为《四十二章经》等很多经书都进来了,但是不是那么清晰呢?并不是,罗什来了以后才彻底清晰。由于《般若经》的大量翻译,就出现了第五点。第五点是什么呢?
5、盛宏中观学派,显毕竟空之理:
什么叫做“毕竟空”?在中国的佛教理义上面有两条路线一直都在斗,一个是毕竟空,一个是胜义有。“毕竟”和“胜义”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达到终点的时候,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有些人说是“毕竟空”,有些人说是它就是有(胜义有)。唯识就说有光明,而中观学派认为究竟是空性。
这个争论几千年来一直存在,教派里面也在争,学者也在争,其实真正的修行人反而不争。为什么呢?因为真正进入以后,你会发现它既是空性也是光明,所以叫“明空双运”,禅宗承认这个东西。我们学中观时会执著空,其实那不是真正的毕竟空,真正的毕竟空连空也要拿掉,空拿掉以后是不是有呢?它也不是有,比如我们说的胜义有,你进去以后真的有个东西在面前吗?也没有,无境之智嘛,但它也不是断灭。我们经常说,即使没有,你也要有个东西知道没有,否则你怎么知道没有。
所以说,“离开有无”这种思想看起来简单,这些话我们现在听起来也很熟悉,但实际上你知道什么是离开有无啊?你在二元状态里面永远都没办法离开有无,永远都有“有无”。你说:“我要怎样才能达到无二的状态啊?”其实没有一个东西叫无二的状态,若有个东西叫无二的状态,那就变成二了。
所以要怎么办呢?你要先把一些执著去掉,因为它不是思维、认知可以解决的,它要停掉思维和认知,才能叫自明。你一认知,那就不对了,不认知呢?那不就睡着了吗?不认知可以睡着,也可以不睡着,而是处于一种状态。那么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大圆满、大手印或者禅宗要说的内容,禅宗要去参、大圆满要去明了的就是那个本质。
罗什法师所译主要以大乘经论为主,在大乘经典中又以龙树中观思想为主,中国三论宗以罗什为初祖,其所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依据。而三论思想主要体现在离言绝相、言语道断,主张一切法无所得,其自性之毕竟空寂。
这很像我们说的应成派,它是什么呢?一切法无所得,即全部拿掉。但是单空也可以这么说,一切法无所得,只是在表达上或者体受上有个无,它没有走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地步。而三论宗的究竟思想,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离言绝相、言语道断”的层面,所以它不会是自续派。但是,如果你用语言去说,或者用感受去感受一个“离言绝相、言语道断”,那就变成自续派了。这个很难理解,你们不理解也无所谓,反正听了就行了。
也就是说,三论宗所说的东西很像我们应成派的内容,你们可以去读一下。《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中论》就不用说了,龙树菩萨所著,《十二门论》也是龙树菩萨的著作,而《百论》实际上是《中观四百论》的一部分,是龙树的徒弟圣天所著,圣天又称提婆,他的眼睛非常漂亮,辩论的时候有人喜欢他的眼睛,他便挖出来给了别人,是一位很厉害的大德,也是南瞻部洲六庄严中中观的两个庄严之一。南瞻部洲六庄严中在中观方面的是龙树和圣天,《中观四百论》就是圣天写的,这里把它的一部分注释翻译出来叫做《百论》。
6、深斥小乘有部思想,破除一切实有之说:
罗什法师早年学习小乘思想,对小乘学说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后来学习大乘经论,对大乘思想又有独特的卓见。所译之《成实论》等小乘论典时命门人作“序”,明确指出小乘思想的偏邪和不究竟之处,以告诫后来的学者引以为诫。如罗什法师言:“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说。是故当知言色等为实有者,是小乘论意,非甚深论法。”由此可知,罗什法师虽然翻译小乘经典,但意在破斥小乘思想,而非专弘小乘教义。
他也翻译过一些小乘的经典,比如《成实论》。但他翻译的时候在前面写了序,指出这本经论的思想是不究竟的,有偏、有邪。“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说”,就是罗什说有为法有四相——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是外道的意思,不是佛所说,“迦旃”指外道。“是故当知言色等为实有者,是小乘论意,非甚深论法”,就是说“色是实有的,是真实存在的物质”,这是小乘的意思,不是究竟的佛义(法义)。
以上就是罗什自己的思想和他翻译的六个特点,我们刚才已经说了,由于这六个特点,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经》,准确的名字叫《维摩诘所说经》。
下面我们再说一下它跟三论宗的关系,因为我们不停地提到三论宗。僧肇是三论宗的祖师,当然,也有人说罗什是三论宗的初祖,这个有不同的说法。
和三论宗的关系: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一提婆一罗睺罗多一青目一须利耶苏摩一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诠一法朗一吉藏。
吉藏已经是第五位祖师了,他前面有好几位,但到他这里已经是大乘了,前面都没有提出“三论宗”这个名字,到了吉藏的时候,好像才真正地成立了一个宗派,前面是没有的。三论宗修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这三部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
三论宗在印度的传承是:龙树一提婆一罗睺罗多一青目一须利耶苏摩一鸠摩罗什,须利耶苏摩是鸠摩罗什的大乘老师,然后到鸠摩罗什。在中国的传承则是:鸠摩罗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诠一法朗一吉藏。如果从鸠摩罗什开始算的话,吉藏已经是第六祖了,而从僧肇开始算的话,吉藏是第五祖。吉藏又叫“嘉祥吉藏”,我们一般都说嘉祥吉藏是真正让三论宗成立的集大成者,但是前面要认这些祖师,所以要从头排下来。
史略此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在与异派学者辩论中多次获胜。著有《百论》和《四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说。提婆之后,经罗睺罗多、青目至西域沙车国王子须利耶苏摩。
提婆就是我们说的圣天论师。关于他辩论的故事是很精彩的,龙树派他去辩论,两个人先转换角色,龙树作为敌方,他作为正方,当说到激动的时候,他把鞋子脱下来对着龙树就是一鞋底板,上师哦,“啪”地一下打过去。有人会觉得这一打表明他一定会赢,但是从此他绝对会遇到大事情,结果他就在路上遇到了树神,树神就很倾慕他,觉得他眼睛太好看了,没办法,他就把眼睛挖给了树神。但他在辩论的时候大赢、大胜,这是圣天论师。
关于《百论》和《四百论》,于汉传佛教中,此论原有二译本,一为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简译的《百论》,二为唐玄奘大师所译之《广百论》。《百论》实际上是印度提婆所作的《四百论》注释中的部分;而《广百论》仅为《四百论》后八品之颂文,因当年那烂陀寺护法论师以唯识观点注释此论时,将此论一分为二,前八品为《说法百论》,后八品为《辩议百论》。玄奘大师于护法论师之亲传弟子戒贤论师前,得此二论及义疏,回国后便将《辩议百论》译为《广百论》。故《四百论》在汉传佛教中,一直未有完整译本。到近代法尊法师入藏求法,亲睹藏地中观学者对此论的重视及此论对学者的裨益,于是不辞辛劳从藏文译出此论前八品,并对后八品的译文依藏译本作了一些补充,该译本是《四百论》在汉地最为完善的译本。
这是我们汉人翻译《四百论》的一些经历,你们现在读到的《四百论》是索达吉堪布翻译的,还有益西彭措堪布翻译的,都是完整的。但我们汉传佛教留下来的《百论》不一定是完整的,把它分开了。
鸠摩罗什师承须利耶苏摩,专弘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道流西域,声被东国。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者800余人。
这段我们前面都讲过了。
鸠摩罗什在长安草堂寺。(后秦之逍遥园)内与弟子翻译的经典计97部,425卷,其中包括《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三论”。经道生、僧肇等人对它们的大力弘传,形成了早期的三论宗。鸠摩罗什入寂于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并葬于草堂寺。僧朗有得业弟子僧诠。
现在长安草堂寺还在,在西安,后秦那时候叫逍遥园。鸠摩罗什的墓现在还在草堂寺,所以大家有空可以去拜一拜祖师。
鸠摩罗什盛倡龙树、提婆般若性空学说。门人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唯有僧肇精纯守一,得罗什之真传。罗什、僧肇之后,长安大乱,僧徒四散,三论传承,记载不明。
后来就打仗了,大乱,结果译场也散了。大家不要认为好像学佛的有龙天护法,就会一直这样,其实不然,虽然龙天会护法,但那些妖魔鬼怪、魔王波旬也是随时随地瞄准你的,而且还有我们自己的业障。在这个五浊恶世,学佛是很不容易的,成就更难,一般都要狠了心才行。如果轻描淡写,既在世俗之中,又要得出世之智,那真的是自欺欺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解脱,就要放弃世俗,而且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这是很难的,从古到今都一样。
南传罗什之学者虽不乏其人,但对后世均无甚影响。此学所以传承不绝者,端赖以《华严经》、“三论”命家,兼修禅观的僧朗。
当时跟他学的人还是很多,但这么一乱,大家就散了。比如我们现在,藏传佛教进来我们也学了很多东西,如果再继续这么乱下去,那就散了,大家都不知道学了一些什么,当时火得不得了,后来想都想不起来,记都记不起来,甚至消失无踪,可能完全了无痕迹。而它能够传下来,全依赖一个叫僧朗的出家人。
僧朗有得业弟子僧诠,僧诠门徒数百,上首弟子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4人,其中最著者为法朗。他在僧诠门下,禀受《华严经》《大品》(即《摩诃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僧诠殁后,于陈、永定二年(558)奉敕移住兴皇寺,被尊为兴皇大师。陈、隋三论学者多出其门下。其中最著名者为吉藏。他著作宏富,陈义精微,评判由晋以来各家学说,亦采取南北各派长处,大凡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注疏,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三论宗。
就是走了一大段路以后,最后到了吉藏这里,才开始真正成立了三论宗,前面虽然有这样的学说,但还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宗派。
当时,除吉藏一系而外,同时弘传三论的学者亦复不少。因此三论学说在初唐曾盛极一时。后来法相、华严、禅宗相继成立和流行,此宗逐渐不振。
弘传三论实际上就是弘扬中观般若,通过性空——所有的显现都没有实质这样的方式得悟本质。但也有说唯识的,就是所有的显现其实就是识。虽然理论体系好像不一样,但是走到后来绝对是一样的,或者是用心的原则肯定是一样的,都是要拿掉世俗的东西,让心回到自己的本质上去。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是一样的。但其实中观的三论宗现在已经灭得差不多了,几乎没有了。
我们汉传佛教大乘的八个宗派里面真正留下来的比较兴盛的就只有禅宗和净土,天台宗也没有了。当然,有些学者会说“还在,还在我这里”,呵呵,就当还在吧。那禅宗呢?禅宗其实……,哎呀,哎呀,哎呀。净土宗真的在,但净土宗里面有多少人因为信愿念佛而往生了,那也很难说。我们现在看起来好像很多人学佛,但其实佛法非常衰微,邪说连篇,很多人装模作样,“大德”“活佛”比比皆是,扯淡的很多。
所以为了对得起佛祖,大家要用心学习。五明佛学院过来的这些法师、堪布们为我们汉传佛教输了一大堆血,慢慢地大家把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东西结合起来,才开始愿解如来真实义,才开始明白真正的佛法,有这么一个机会也不容易,大家真的要用心,对得起睱满人身。
“后来法相、华严、禅宗相继成立和流行,此宗逐渐不振”,法相宗是玄奘法师创立的,然后华严宗、禅宗这些出来了,华严宗好像更广博、更高远,而禅宗很实际,那时候好像三论宗就开始衰微了。当然,主要还是三武一宗灭佛。
但大历(766~779)年间,金陵有玄璧法师弘传三论,浙江金华有慧量法师专讲三论。虽至中唐,传三论者尚有人在。会昌禁佛之时,此宗章疏被毁殆尽,几成绝学。清代末年,海运畅通,杨文会居士始从日本将此宗失传的章疏著作取回,世人方能探讨而窥其全貌。
“会昌禁佛”就是唐武宗灭佛,也叫“会昌法难”。
“此宗章疏被毁殆尽,几成绝学”,就是三论宗留下来的书籍全部被毁掉了,没有了。最后怎么办呢?就是到了清代末年,海运畅通,就是船好了,杨文会去了日本,把很多唯识的经典,包括这些三论宗的书,都请回来了。杨文会是欧阳竟无(欧阳渐)的岳父,是一个大居士。请回来以后,他们在南京成立了一所专门学佛的学院,叫支那内学院。“支那”这个词好像带有贬义,但当时其实是不带贬义的,后来才慢慢地变成了贬义。
最后杨文会把支那内学院交给了他的女婿欧阳渐,字竟无,欧阳竟无。大量的唯识经典被请回来以后,他们就开始研究这些东西,然后出了一大批唯识学者,当时很多人都去学,包括很多名僧都在那里学习过,比如太虚法师。当然,佛教界对支那内学院意见也非常大,因为他们说《楞严经》《地藏经》《圆觉经》都是伪经,这么搞下来的话,《维摩诘经》也是伪经。
他们里面有几个很著名的人物,比如王恩洋、吕澂。吕澂写过一本很著名的书叫《楞严百伪》,就是他可以在《楞严经》里面找到一百处不对的地方,证明《楞严经》是伪经,所以遭到了教界非常强烈的抵抗,很多高僧大德都非常讨厌这个。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认识这件事情呢?学了藏传佛教以后,我们应该明白《楞严经》绝对不是伪经,《圆觉经》《地藏经》也都不是伪经。他们之所以认为是伪经,是因为他们太过于重视思维这个层面,佛法落到最后一定要去修证。如果不修证,你总是在头脑里面搞来搞去,那将永无尽头,而且还会走入偏邪。
此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盘经》。即有4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较详细的疏解。
三论宗所依的经典,从罗什、僧肇、僧朗以来,就以《大品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盘经》,即有四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就是他们一定要学习的有四大经,三部论。四大经都是哪些呢?《大品》《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然后再加上刚才说的三论:《百论》《四百论》《十二门论》。
这是四大经和三论,有的说还有四小经,四小经里面就有《维摩经》,他们也要去读,也要去学习,也就是这个宗派里面的人一定要学这些经典。比如我们,就一定要学习中观,中观要学哪些呢?要学《中论》《中观庄严论》《中观总义》等等。同样地,学了以后,你还要把你所学的这些理论用去实践。
《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于此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这些就是这个宗派要读的一些书籍,他们所遵循的修学理义都在这里面。《净名玄论》其实已经和《维摩诘经》有关系了,它是对《维摩诘经》的一种解释。
此宗广破一切有所得,实有实无的偏见。
也就是任何有所得都不行,实有和实无都不行,这是我们中观的见解。有所得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任何对境都是不对的。从修行上来说,就是没有任何对境;从理义上来说是什么呢?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我们说一个事物没有自性,其实就是无所得的意思,它是个幻相,你拿不到它,即使拿到了也要坏。如果它本不实有,你执著它,它坏,你就会痛苦,这就是无常生苦的理。是不是这样的嘛?大家好好想想看。
比如,我们很执著自己的身体,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觉得它会一直这么下去,我们的心很安逸地安住在这个健康的身体上面。但是,如果哪天这个身体坏了,或者疼痛,你就不行了。甚至不痛,走不动了,你都不行。原因是什么呢?你安住在身体健康里面就是一种执著,你认为它存在,有所得,得到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说,最后的证悟一定是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其实主要是要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是什么?就是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你追求。你说:“那好啊,我睡觉去。”那是不行的,你要追求开悟,开悟的时候恰好是没有追求的,安住本来。本来它是不坏的,所以不会有苦。“实无”也是不对的,“实无”还是有个无的对境,所以它广破一切有所得,实有实无的偏见。
说大乘经同明一道,同以无所得正观为宗,对如来所说经教,不作高下优劣之分,但因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说的法门就有种种的不同。这叫随机施教,因病授药。
其实这还是一种挺宽阔的胸怀,说大乘经同明一道,就是都追求一个东西,同明一个真理。“同以无所得正观为宗”,就是不管是什么宗,最后一定是无所得,要达到那个最终的真理,也就是要回到本来去,本来才是无所得。所以对如来所说的经教,也不作高下优劣之分,因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所以法门就有种种不同。而且反显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叫做“随机施教,因病授药”。
因此立有二藏三轮以判一代佛教。二藏是依《大品》《智论》等所说的声闻藏、菩萨藏,也就是小乘藏和大乘藏。吉藏《法华游意》中说:佛教中虽复尘沙,今以二意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
就是所有的经论分两大类(两藏),一大类是对声闻说的,叫“声闻藏”,一大类是对菩萨说的,叫“菩萨藏”,也就是小乘藏和大乘藏。吉藏《法华游意》中说:佛教中虽复尘沙,今以二意往收,则事无不尽,就是佛教中一些经论的说法像尘沙那么多,但是以这两藏(二意)去包含、概括它,全部都能概括进来,叫“事无不尽”。
“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二意全收”,哪二意呢?一意是对小乘说的,叫小乘;另一意是对大机说的,叫大乘,这两乘一收,就没有了。你们会说:“大乘里面还有密乘呢?”密乘也叫大乘。你们又会说:“不是还有声闻缘觉吗?”声闻缘觉统称为小乘。他们划堆堆、划区域的时候,每种说法不一样。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东西,有人说应该分为三部分,另一个人说把中间的部分再分一下,一边一半。佛法里面的很多文字、菩萨修行的次第和路径好像不同,但实际上是一样的。
你说:“这样不是搞复杂了吗?”其实不然,我们刚才已经说了,由于时代不同,根基不一样,人群的接收机制不一样,传法的方式也不一样,要根据大家的接收基础来传法,所以会造成这些差别。而我们这个时代很麻烦,我们把什么东西都收到一起了,怪什么?互联网。然后这些不同的说法就会形成混乱,但你要是真的明白了,那也没什么好混乱的,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而佛灭度后,结集法藏人,摄佛一切时说小乘者名声闻藏,一切时说大乘者名菩萨藏,即大小义分,深浅教别也。
佛灭度后,结集的法藏人就把跟小乘说的那些叫做“声闻藏”,跟大乘说的那些叫“菩萨藏”,然后就出现了大小义分,深浅教别,也就是大乘教的那些内涵就开始分了,深和浅就出来了。所以我们才会说阿罗汉没有证悟无分刹那的空性,没有证悟无方微尘的空性。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无分刹那、无方微尘?但你至少会背嘛,这个叫做“大小义分”。比如,你知道阿罗汉的证悟和菩萨的比起来像牛蹄水,而菩萨的证悟像大海水,其实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深浅教别。还有三轮的判教,除了二藏还判了三轮。
三轮的判教:一是根本法轮,指《华严经》;二是枝末法轮,即《华严经》之后,《法华经》之前一切大小乘经;三者摄末归本法轮是《法华经》。二藏和三轮,形式不同,其实一致。二藏是横判,三轮是竖判;二藏是大小两乘,三轮也只是本末二轮。
他把它分成了三轮,一是根本法轮,就是《华严经》;二是枝末法轮;三是摄末归本法轮,就是《法华经》。也就是佛陀说得最全、最根本的是《华严经》和《法华经》。最先说的是《华严经》,佛陀在树下坐了四十九天,跟天人讲了《华严经》。最后说的是《法华经》,摄末归本,是最厉害的。中间的这些叫做枝末法轮,比如《般若经》等经典,那就算是二转法轮了。
这和我们说的三转法轮有点相像,但还是不一样。它说的是什么呢?根本法轮是《华严经》,《华严经》到《法华经》之间的都是枝末法轮。最后一个是什么呢?《法华经》,它是摄末归本法轮。他是这样来判三轮的。也就是说,第一个是根本法轮《华严经》,上来就把宗旨说了,最厉害的宗旨。然后开始导引大家,说小乘的、说中观的、说唯识的,这些叫枝末法轮。最后一个是《法华经》,叫摄末归本法轮,它和前面的《华严经》相呼应。这是他说的三轮。
我们说的三轮是哪三轮呢?初转法轮——苦集道灭,二转法轮——中观般若,三转法轮——如来藏,我们是这样说的,所以还是有点不一样。但也没关系,就像我刚才说的,他们只是这么划分而已,不要去说“我们的划分是对的,他们那个肯定是错的”,然后我们就开始辩论了。这就像取名字一样,有人叫某个人老板,另一个人又叫他陈总,他们两个就争起来了,然后为了这个还打架。结果打了半天,陈总也是他,老板也是他,一样的。
“二藏和三轮,形式不同,其实一致,二藏是横判,三轮是竖判;二藏是大小两乘,三轮也只是本末二轮”,这都是一些说法而已,就是把内容叫成“横判”,小乘是一藏,大乘是一藏,声闻缘觉是小乘。按照时间分的三轮叫做“竖判”。
所以说《法华经》之前“般若”诸大乘经为枝末者,以其不废三乘权教故名枝末,非谓“般若”等明理不究竟被判为枝末,不同阿含经本身是权教,说为枝末。
意思是什么呢?虽然说《法华经》之前的“般若”诸大乘经也被判为枝末者,但其实是为了不废三乘权教,故名枝末,因为它一定要建立三乘权教。也就是说,它是为了形式上成立三乘教才说,除了《华严经》和《法华经》,中间的都是枝末,并不是说中间的诸般若经的含义、理义是枝末,只是在形式上叫它枝末。它不同于《阿含经》那些小乘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枝末。“枝末”指不究竟、很偏执、不全面,“权教”就是暂时的。
罗什大师是三论宗的初祖,在翻译本经的同时也讲说此经,当时参加译场翻译和听讲的人有一千二百多人。其弟子根据罗什所译,竞相注释。第一位为《维摩经》注释的就是僧肇,其后有道生、道融、僧睿,罗什本人也有注释,后人将此五人注释合成一部,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注》。所采用的思想内容主要以罗什、僧肇为主,其他人则少。至于该书何人何时何处所集,无从所知。
后面的人认为罗什大师就是三论宗的初祖,他在翻译《维摩诘经》的时候,也讲了《维摩诘经》。僧肇、道生、道融、僧睿、罗什都有为《维摩经》作注释,后人将此五人注释合成一部,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注》,现在翻译成了什么?《注维摩诘经》,我们这次讲课可能要用到那上面的很多东西。
“所采用的思想内容主要以罗什、僧肇为主,其他人则少”,就是里面的内容以罗什、僧肇说的为主,其他人虽然偶尔也会说,但内容比较少。“至于该书何人何时何处所集,无从所知”,为什么会汇集成这么一本书呢?现在已经找不到作者了。
唐朝道灌法师,也采用前五人之说,冠名为《维摩经关中注》,关中指的是罗什师生居所,内容丰富,其中有《维摩诘所说经注》中没有的内容。近代三论宗学者李翊灼把《维摩诘经注》及《维摩诘经关中注》乃至僧肇、僧睿、支谦、支敏度等译文合为一部,称为《维摩诘经集注》,有十卷。罗什和他的弟子曾经广泛弘扬注释此经,从四传、五传一直到兴皇朗大师和吉藏大师,都一如既往地大力弘扬。吉藏大师著有《维摩游义》一卷,《净名玄论》八卷,《维摩义疏》六卷,《维摩略疏》五卷。在这些著述中,基本上都是发挥三论宗的要义,可见本经对三论宗的重要性。
“关中指的是罗什师生居所”,为什么叫关中呢?他不是在长安吗?其实长安就称为秦帝关中,关中八百里,以前说关中八百里是富饶之地。那个地方在秦代是富饶之地,现在关中八百里是黄沙之地,“我的家在黄土高坡……”,说得就是那里。而当时不是,秦朝时那里非常富饶,树木参天。秦始皇为了统一六国,大量地砍伐树木造弓箭,秦箭之吓人啊,一个军队出去,箭雨遮天蔽日,像现在用炮火覆盖一样。这样一来,树木全部被砍来做弓箭、兵车、战车,所以现在那一带的荒芜就是这么来的。
这一大段就是说《维摩诘经》和三论宗联系太广了,三论宗的创始者就是鸠摩罗什,所以要用他的译本,明不明白?说了一大堆,这些大家听了就算了,可以不记,但你要记也可以,保你记不过一年,哈哈哈。什么一年,可能一天就忘了。不要说一天,下课以后,你们能把我说的这些内容复述出来吗?一大串名字。你说我不讲行吗?不讲也不行,讲个经总得全须全尾嘛,你活都要活得全须全尾。难道说你今天来见我,只允许你的肚皮过来,把左脚放在家里,不行的嘛,哈哈哈。
由此证明我们为什么要选鸠摩罗什翻译的经论,因为它太重要了,而且三论宗和我们学的中观也联系很深。其实我们是中观派的,虽然我们最终修的是大圆满,但我们和中观的联系很深,所以一上来就要学中观。我们修单空基本上就是中观的修行,我们现在搞的那一套和他们的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大手印的方法、曹洞宗的方法(你要去套的话,也套得上去)、大圆满直指人心的方法,但它的基本理义全都是中观那一套。另外,在运行的过程中间,由于我们对心有了解,企图更明白它,才去学了唯识。
实际上如果你真的要开悟,不管八识、九识,当遇到好的老师时,他告诉你心是这样的、那样的,然后你就这样、那样,最后没有一个样就完了。但是,人总是要想的嘛,所以就给你很多名词让你去想,糊弄你,慢慢地你会发现是在糊弄你,好了,搞定,上师就是这样的。你本来就是解脱的,你要明白这个很不容易,你永远都相信自己是个人,你就是不知道你是佛,你所做的一切都在为这个做准备。
他的理论和道生说的一样,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为此受了多大的委屈啊,大家不要小看这么一种简单的说法,这种说法牵涉到我们现在修行的合法性,禅宗去参的合法性,大圆满直指心性的合法性,甚至我们进去安住时的那种用心的态度。若你的心真的认同一切都是法性,你就会不追了,没有寻伺,没有希忧,不然你怎么能够安住于法性、佛性?万一你是一阐提呢?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包括一些修行的方法都牵涉到这些。
当然,有时候我们现代人也有一些毛病,我们一上来就说最高的层面,其实大部分人要次第地这么一步一步上去,一上来就搞中观,看起来很高,其实也不是很高。当然,在一定程度它也很高。为什么?比如你去修单空修不下去,它就高了,所以你要往后退。单空修不下去要怎么办呢?要去发菩提心。菩提心都发不了怎么办呢?修五加行。五加行都修不了怎么办呢?你要去修四前行。
如果连四前行都不信呢?有人会说:“凭什么我要信四前行啊?什么轮回过患,我都不相信有轮回。”那怎么办呢?没办法,你得有善根来学习中观,从理性上知道真的有轮回。汉人要从理性上知道有轮回,他才愿意投入。以前的藏人不是这样的,现在的藏人也倒过来了,以前的藏人一生下来就相信有轮回。如果有人不相信轮回,那就是个疯子。所以他们可以马上就去修四前行、五加行,很容易就修上去了,很容易达到那种感受和要求。
而我们现在不是,我们修了四前行,修了五加行,甚至中观都学完了,还是不相信轮回。所以不愿意舍离,不愿意放弃一些东西,死死地沾在一些眼前利益上。若你的心沾在眼前利益上,就没办法松脱。若心没办法松脱,你怎么可能明白它的本质啊?你明白的都是它愚蠢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要不停地去学这些的原因。要说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有多少用,很难说,到了最后这些东西都是要被抛弃的。但是,如果你不学这些东西,你根本就走不到那一步。
那么学中观是高,还是不高呢?它是根据人来的,要么是高,要么就是不高。以前我们讲中观的时候被人骂:“你怎么能上来就讲中观呢?他都没有出离心。”你要怎么让他有出离心,这个很麻烦的,有些知识分子往往学了中观他才会有出离心。他明白这个世界的来源不是物质,而是心,从而开始相信轮回,相信轮回就会相信解脱,他就会投入。
否则凭什么啊?大好人生只有几十年,吃喝嫖赌抽都不够,谁还去学中观,不如跑到海外去参观。你们没有发现我在拖时间吗?后面要讲和禅宗的关系,还有好多。讲了半天都讲不到《维摩诘经》,大家是不是很失望啊?不要失望。
其实真正开始讲《维摩诘经》的时候,你们会发现它里面的那些东西和我现在讲的是一样的。你们都要长期泡,别期望听了以后马上就能明白什么,不可能的,我面前有些师兄都跟了我十几年了,天天都跟我在一起,他都不修行。你们在网上听两天能怎么样?再说了,我都不怎么样,你们能怎么样?当然,也不能这么说,虽然我不怎么样,你们也可以怎么样,那你怎么样来看看啊。
所以大家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讲。为什么我会讲得这么慢呢?以为我没有时间备课,所以我就东拉西扯跟你们说很多,你们要原谅我,我真的是没有太多时间,我现在反应也慢了,记忆也差了,眼睛也看不到了,牙齿也装了假的,时间到了,哈哈哈,我们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02课——这个时代学佛的理由下
- 《维摩诘所说经》第0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