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的追求,因此有许许多多的失落和痛苦,学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各种追求,同时也能够消除因为追求而失落的痛苦,因此,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和思想混乱的时代,学佛是最好的疗愈。
1、追求财富的痛苦;
A、世人追求财富有得有失,以为是能力和运气造成的得失,而不知布施是所有财富的根本因(因果规律),若要获得财富,必须供养和布施,而供养最殊胜的对境是三宝;
b、当追求财富失败时,学佛(出离心和禅定)可以让人减轻痛苦,乃至安贫乐道;
c、当得到财富后,学佛(因果思想和空性思想)让人善待财富,不至于为富不仁或者耗尽福报。
2、追求情爱的痛苦;
a、缘分来源于过去,也可造作于今生(因果规律),善缘和恶缘的根本是心,学佛可以建立善缘,改变恶缘(积资清障);
b、情爱失败时,学佛(出离心和菩提心、禅定)可以削弱情爱失意的痛苦;
c、情爱满足时,学佛(菩提心和空性的修行)可以让人珍惜缘分并升华缘分。
3、追求虚荣的痛苦;
a、名声、赞誉的获得源于行为端正、利益他人、传扬善法、讽诵美好的业报,佛法是世间最慈悲、最美好的善法,故而修学佛法能够获得名声和赞誉;
b、但名声遭到毁坏时,学佛能够让人关注内心,对治喧嚣,从而减轻苦痛;
c、但获得名声和赞誉后,学佛能够让人正视自身,清晰明白缘起无常的道理,从而祛除可能因贪执赞誉和借助声名而造作恶业。
今天是云禅七的第一天,大家已经打了一天的坐。第一天打坐的时候,对于初参加禅七的人可能有点难受,因为有的座是一个小时,坐在上面一动不动、所受限制,那是很难受的。但对于一些老打禅七的师兄们,第一天是很舒服的,第二天也很不错,一般要到第三天、第四天,就开始有点恼火,到第二个禅七的时候是最恼火的。有人曾说,连续打五个、十个禅七,一般要打到第四个禅七的时候才开始舒服,身上的疼痛、心里的郁闷,开始有所减轻。(坐久了会郁闷的,不是抑郁,而是郁闷。)
这有赖于坚持,禅修这个东西就是要坚持。你要问它有没有窍诀,那是肯定有的,但如果你不去修,不管有什么窍诀都不起作用。你听到之后,就是头脑里的一个概念,你身体以及你心灵要获得那种体受性的安宁,必须要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再来听受这些窍诀才会有作用。比如我们嘴上说放松,你到垫子上一打坐,在头脑里不停地说放松、放松、放松,你在想放松的时候,其实是在紧张。但对修了一段时间的人,你跟他说放松,他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去放松,那时候才能体会到身体的放松,然后体会到心的放松,还能够把这种放松一直延续下去,越来越放松。
这是训练出来的,不是靠概念可以解决的。这跟后面比较厉害的、比较高端的法有关,大手印、大圆满里面也有很多上师要讲的窍诀。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这些窍诀哪里都能找到,网上都能找到,各种书籍,淘宝都能买到,那些书籍里面有很多大圆满、大手印的窍诀。但为什么很多人看了仍然不起作用呢?因为他没有这种修行的体验,要体验到一定的时候,才知道这些窍诀该怎么去运用,这些观点该怎么去实现,都是磨出来的。
这就是佛法跟其他哲学的不同之处,其他哲学就是观念、就是概念。当然,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向一些事实,但真的不像佛法那样,所有的观念、概念一定要落到禅修里面彻底兑现。所以,有人说佛法是迷信,唉,那叫愚痴。
在禅七的第一天,我跟大家说一说这些。那禅修的具体方法到底有没有呢?有的,这些非常基础的东西肯定是有的,修行的层次也是有的。修定,一步一步地上去,是需要层次的;修观,也是有层次的。
我们经常说中观里面有应成派、自续派,其实就是个程度问题,对空性这种东西要落于实证。落到实证里,大部分人不可能一下上去就修空性,一般都要从单空开始。从单空开始的时候,层次就非常之多,跨度就非常之大。到了后来,证悟空性了,心开始体悟到空性的时候,从本质上是一样的——都知道心的本质是离开四边的,空性的本体都是一样的,但其中的程度、清晰度、量度,跨度也是很大的。从开悟到初地菩萨,然后二三四五六七地菩萨,从八地到十地,八地就没有人我执了,再到佛陀,那是很长的跨度。
所以,佛法是一个可以实现的东西,它跟迷信没什么关系。它造成了迷信,但那不是佛法的问题,而是很多人对佛法的认识理解不准确,甚至故意把它往迷信的方向拉。有些人看起来很虔诚、很迷信,实际上,他不但对自己的所学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对佛法也是一种伤害。
好,我们拉回到五一禅七要学习的内容。这个禅七,我们准备讲《维摩诘经》。但是,每一个禅七我们都有一个惯例,前一天或者前两天,都要讲一些佛法跟我们现实生活的关联性,讲一讲这个时代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即所谓的“三观”。大家经常说三观不正,或者说三观很正,在我们的媒体上,对三观的划分范畴都不一定是一样的。“三观”到底是哪三观,这里讲一下我们的三观。
第一个是世界观,你对世界是怎么认识的,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回事,物质是怎么回事,精神是怎么回事,这是对世界的一种看法。第二个是生命观,如果世界观确定了,生命观基本上就确定了——生命的来源是什么?运行的规律是什么?走到生命的终点是什么?(生命的终点不是我们平常说的死亡,死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他认为死亡什么都没有了。)
第一个观是对世界的看法,第二个观是对生命的看法。第三个是价值观,当我们的世界观确定了,对生命的观点、对生命的运行规律也确定了,我们就会有正确的取舍,从而价值观就出来了——怎么做是最有价值的?怎么做是正确的?这是所谓的三观。
在平常一些媒体上或者书籍上,它们对三观的分类可能不是这样的。但这里所说的三观,就是这样去分的。
三观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我们怎么去生活,怎么去工作和学习,我们要干嘛。以前所说的灵魂三拷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是谁?灵魂三拷问好像很哲学、很深邃,但在佛教的三观里面,它有非常准确的答案。灵魂三拷问,在我们的三观清楚了以后,答案就清楚了。
这次五一禅七要讲这个三观,讲佛法跟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些关系,那到底讲些什么呢?以前曾讲过很多,每次禅七都要讲,我感觉已经讲不下去了,理屈词穷。为什么呢?因为讲得太多了,反复地重复,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但没办法,还是要讲嘛,所以想尽办法,搜肠刮肚去编很多东西来讲,其实都是过去讲过的内容,现在再重复一下。那是不是叫编嘛?编不是说谎言的意思,而是把这个真相从不同的角度编起来讲,但讲的内容肯定是真实的。并不是在内容上编,在理由上去胡编乱造,不是的,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一个真理(我认为的真理,不是胡编乱造的意思)。
那么,这次我编了什么呢?编了个题目叫“这个时代学佛的理由”。昨天起七的时候说了一下,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要学佛?
这个题目要较真的话,马上就会出问题——哪个时代不需要学佛啊?学佛的理由很简单,解脱嘛。你问佛教徒,他马上就说“解脱嘛,成佛嘛”,一下就说出来了。但是,我们这次讲的不是比较宏大的或者终极的理由,我们讲“这个时代学佛的理由”,是针对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一些生活情况、思想状况,以及心灵痛苦或者快乐的原因,从这些来具体看佛法对他们的帮助——不是对他们,而是对我们。
这个时代的人,并不只有一个族群,以及一种价值观、一种生命观、一种世界观,不是的,他们非常的混乱,信息爆炸、思想混乱,各种人、各种阶层、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的价值观、生命观、世界观都不一样。我讲的这个,不可能是“放至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不是的,只是针对一部分人。
哪一部分人呢?对佛法略有了解,但还没有完全沉浸在佛法的学习里面,还没有完全追求解脱的这一帮人说的。如果他完全不信佛,他是听不下去的,这里面得出的好多理论、见解,都是根据佛法来的。如果他对佛法完全不了解,你去跟他说这些,他会觉得你在胡说八道,你是迷信。但是,对于已经相信了佛法,并没有下定决心要去追求佛法所说的究竟目标“解脱”,只是想学点佛法,知道它对现实生活的好处,这种人听了就有点意思。
也就是说,它涉及的主要是关于世俗这一部分,佛法对世俗利益的帮助。有人说,你不是天天说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吗?这是对解脱的人来说,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这三个特别的重要。
但我今天、后天所讲的内容,可能就针对一些普通人。虽然说我信佛,但要放弃一切去追求解脱,我还是不太愿意,我还是想拥有一定的世俗生活,那么我想知道,佛法对我的事业会有帮助吗?即我经常说的世俗谛利益这一部分,佛法对此有帮助吗?有。佛法也不反对这些,只是反对你一直粘著世俗的东西而不解脱。不解脱的话,即使通过佛法获得了一些利益,最后也会消耗殆尽,堕入轮回最痛苦的地方——三恶道。
不管怎么样,这些话都应该跟学佛的人或者不学佛的人说。不学佛的人可能不会理睬,信佛的人也不一定完全听得进去。佛法也不是你听不进去就不给你讲了,它还是会给你讲,佛法对你的世俗生活有哪些作用等等,并不会反对这些。但是,你要解脱就不行了,那就要放弃对世俗的贪著,因为佛法的修行完全是针对你的心灵所做的一些教育。你的心必须依靠佛法所讲的一些道理、一些方法去进行训练,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甚至要获取世俗方面的一些利益,也是针对你的心灵来的,因为佛法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它认为世间所有现象的根本是心灵——“一切境相由心现”,这是学佛人经常说的一句话。不管是解脱的现象,还是不解脱的现象,都来自于心灵。《大乘起信论》说:心有两门、一心二门,一个是解脱门,一个是表达世俗的世俗门。
那么,有些刚刚学佛的师兄,现在还谈不到追求解脱的层面,他只是想知道佛法对世俗生活有什么帮助,那我们今天就分类来讲。佛法对我们世俗的具体帮助,讲起来就有很多,两个禅七都讲不完。所以,我就把这个时代有可能产生的很多痛苦现象,以及佛法对这个时代人的一些追求帮助,或者产生了痛苦以后的帮助,或者得到满足以后如何让它更好地走向升华,从这些方面来进行一一的对照。有种种的痛苦、种种的失落,佛法对它们都能够帮助。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痛苦和失落太多了,说不完,于是简单归纳了几样。这几样肯定是概括不全的,但归纳是几样就算几样了。
我一共归纳了七种。第一,追求财富,会产生痛苦;第二,追求情爱,会产生痛苦;第三,追求虚荣;第四,追求安全;第五,追求放逸;第六,追求知识——追求知识也会痛苦的,有的读大学没钱,有的上了大学参加考试每次都是全班倒数第八名;第七,追求理想——追求理想也有痛苦吗?当然了,只要追求,就一定会有痛苦。追求就有所谓的求不得苦;追到了以后,慢慢地,追求所得到的快乐开始消失,产生爱别离苦。
这些都是有苦的,大圆满证悟以后之所以称为极乐,是因为他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希忧。当然,说“没有追求”和“没有希忧”好像有点不同,起码要追求成佛嘛,其实,他是说当你沉浸在大圆满时候的心理活动是没有追求的。
好,这一两天讲课的内容是:这个时代学佛的理由。那讲多长时间呢?我争取两天把它讲完,然后迅速回到《维摩诘经》的学习上去。网上的师兄,你们说讲几天比较合适呢?一天啊?我争取一天讲完,但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只能说争取的嘛,尽量讲两天。赶快讲《维摩诘经》啊?《维摩诘经》是最高级的。
一般来听我上课的人,大部分人都是想追求解脱的。这个我很欣慰,我跟大家分享佛法绝不装神弄鬼,一些与解脱无关的事情很少讲。这也导致不全面,因为佛法不仅仅是让大家获得终极的利益,也可以让大家获得暂时的利益。菩萨也要做这两件事情:让众生获得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而解脱是终极利益。
一般来讲,你追求解脱的时候,就不在乎世间利益了。同时,要是你的福德资粮够,业障消除得比较厉害,世俗利益自然就来了。我们经常说的:好比你种稻子,稻穗都有了,就不愁稻秆。不管怎么样,佛法对世俗生活确实有作用。
既然每次禅七都要讲一下佛法跟世俗生活的关系,没办法,那就讲一讲。可能一天讲不完,要讲第二天,《维摩诘经》有一匹布那么长,可以慢慢听。其实你们的希望不要太高,《维摩诘经》里面的内容,平常我们上课的时候,到处充满了这些内容,讲来讲去你会发现差不多,只不过一些说法不太一样。我们开始分享今天的内容。
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的追求,因此有许许多多的失落和痛苦,学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各种追求,同时也能够消除因为追求而失落的痛苦,因此,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和思想混乱的时代,学佛是最好的疗愈。
这是一个绝对提倡追求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很多的追求,正因为有很多追求,就会有很多的失落和痛苦。那么,学佛不仅仅是为了解脱(当然解脱是我们最终极目标),同时,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我们在世间上的各种追求(当然是正当追求)。
比如说,我要追求杀尽天下的人,这是不行的。所以,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各种追求,同时,还能够消除因为追求而产生的失落,或者得不到的一些痛苦,佛法有这样的剧烈作用。一方面能够满足你,一方面能够消除你因为求不得而产生的痛苦。
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是信息爆炸、思想混乱,五浊恶世。这个不用我说了,你看这一两年产生的事情——瘟疫、俄乌战争……这个时代由于信息发达,把一些局部的事情,或者局部的痛苦,给你放大,放得很大,把一个小范围的人群可能遭受的痛苦扩展开去,让全世界的人都为它买单。
举个例子,关于俄乌战争,互联网上争斗激烈,不仅仅是俄国和乌克兰在打,连中国人民都在帮他们打。中国人民分成两派互相打,支持俄国的一方叫“俄渣”,支持乌克兰的另一方叫“美狗”,互相诅咒对方“把对方打死”。这么一个本身在俄乌战场上造业的现象,轮到大家一起去帮它造业。你在上面随喜也好,咒骂对方也好,都要造业的嘛。这个业并不是很小或者很细微,只要你去随喜一下,比如你去支持俄国,那么,俄国所打死的军人或者平民,你都有一份罪业,反过来也一样。本身只是俄乌两国之间军人和人民造的业,现在我们跟着一起造。原因是什么?互联网。它会扩大这些东西,而且思想很混乱。
你们不觉得现代人的思想很混乱吗?任何一个事情都会造成争斗,我们国内的事情也是,分成很多群人,你骂我,我骂你,也是互联网导致的。信息爆炸会把这个业转得非常快,而且变得很大,报应也会来得很快。所以,在这么一个信息爆炸、思想混乱的时代,真的活得不容易,好多不关你的事,都会引发你的痛苦。
一般来讲,俄乌战争是会影响到我们,比如能源、粮食等等都会受到影响,但还不是那么明显,还要一些时间,普通人才可以感受得到。但是,有了互联网以后,你马上就可以感受得到。比如,网上爆出一家人的状况,老公支持俄国,老婆支持乌克兰,两个人吵得闹离婚,扯不扯淡啊?这是一个浓缩的例子。还有,我的同学群里分成两派互相骂,以前是“同学见同学,两眼泪汪汪”,说一大堆关于同学是最好的朋友等动人的话,现在却开始互相咒骂。一个俄国,一个乌克兰,把我的一些同学拉进去了。
信息爆炸,而且思想混乱,对这些问题,大家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为世界观不一样,价值观、生命观也不一样,导致混乱,非常混乱。同时互联网让信息大量地堆积,完全似乎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我们都听得到,然后报以态度,态度一不相同,就开始产生矛盾。以前态度不相同就算了,比如,一个上海人和一个北京人,乌克兰和俄国打仗,他们虽然有不同的态度,但根本没办法汇集。好了,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一不小心又加到一个什么群里面,然后就开始骂。所以,这个时代所造的业会非常夸张,很喧嚣。
那么,在这个时代中学佛真的很有帮助,对我们的心灵和生活有非常巨大的帮助——我说的有非常巨大的帮助,绝对不是吹牛。如果你过分关注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关于俄乌战争,互相吵吵架也不至于搞得那么厉害,但这个时代所产生的一些具体现象,把我们的生活搞得非常混乱,产生很大的痛苦。然而,学佛对这些有很大的帮助,有极强的、最好的疗愈作用。
我们经常说听到这首歌好治愈啊、听谁唱歌好治愈啊,或者看到某某风景好宁静啊、好治愈啊,其实最治愈的是佛法。也许很多人觉得学佛就是为了追求解脱、就是为了成佛,当然这是最后的、最究竟的。虽然学佛不可能马上达到很高的境界,但是,只要你真正地、很虔诚地稍稍深入一下佛法,对你的生活都有极大的帮助、非常巨大的帮助。哪怕是说,你对五部大论根本就不了解,中观也没学好,甚至对佛菩萨的虔诚度也不够,但你略微介入一下佛法,都会对你有好处。
我们以前的影视圈是最喧嚣的,影视圈里的很多著名演员都会信佛,手上经常拿着念珠和念佛器,还会拜一些高僧大德为师,这些现象多得很。其实,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佛法对他们的作用。我们经常嘲笑这些人,说这些人不是为了解脱,是的,追求解脱固然珍贵,但是,利用佛法来疗愈心灵创伤,有错吗?有罪吗?也是可以的。
当然,我说这些话也不是劝导大家放弃解脱成佛的愿望,全都去追求世间的满足,也不是这个意思。但是,这部分内容是允许存在的,佛法确实对世俗人的一些苦痛有很好的疗愈作用,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正常欲望——我说的是正常欲望,如果你去求佛、拜佛,为了把隔壁张老三、李老二干掉,这就不行了,佛法并不支持你去伤害其他的众生。因为佛法的根本,在世俗上是不害或利他,就是不伤害其他众生,尽量去利益其他众生,佛法的根本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开始逐个来讲解这些内容。
1、追求财富的痛苦;
a、世人追求财富有得有失,以为是能力和运气造成的得失,而不知布施是所有财富的根本因(因果规律),若要获得财富,必须供养和布施,而供养最殊胜的对境是三宝;
这个不用多说了,这个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特别是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唯物主义国家。你会疑惑:“天主教国家、基督教国家,他们不追求物质吗?”他们也追求,但中国特别厉害,因为除了物质,我们就没有其他的。
我说的是大范围、大趋势,你们要反驳我也很容易:“谁说的?我是中国人,你们也是中国人,我们不仅仅追求物质,我们还追求解脱。”但我说的是大的趋势,大的人群基本上是一个追求物质的人群。我们认为追求物质要靠什么?一个要靠自己的能力,第二个要靠运气。
这个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力?其实也不一样的,有些人需要拍马屁的能力,为了挣到钱,他需要拍领导的马屁。有些人需要管理的能力,有些人需要发明的能力,这些是我们比较认可的正常能力,都是可以追求财富的。但在中国,这些能力固然重要,还有更重要的能力,就是我刚才说的,你得会搞人际关系,比如拍马屁,拍马屁说得太狭隘了,就是你得会搞人际关系。中国关于公关这方面的内容是最多的,互联网上经常有教人怎么说话,这样说才能够达到目的,那样说就不行。不但要有智商,还要有情商。不管怎么样,他认为这些都是能力,之所以能够获得物质,是因为他具有各方面的能力。
大家也知道,仅凭能力来获得财富,不一定行,还有一个运气,他们也承认的。能力这个东西,大家似乎还比较了解,你懂这个,他不懂这个,你会做生意,他不会做生意,能力还比较明显。但不能把握的是什么?运气。能力可以去培养,可以去学习。运气这种东西,每个人也承认,承认发财有运气的作用,但是运气怎么获得呢?不知道。
这方面佛教说得最清楚,运气在佛教叫什么?叫福报。但是,佛教中“福报”这个概念的范畴,比我们平常说的“运气”这个词汇的范畴大很多,二者不是对等的。并不是运气就是福报,因为福报包含的内容更多,不但运气,甚至你的长相、才华,这些都叫做福报。能够满足你需求的内内外外的因缘,都可以统称为福报。
大部分都是唯物主义者,他只相信运气,并不相信福报。运气虽然把握不了,但是没办法,他承认有运气。至少相信那些会投胎的人是运气,或者两个人同时去做生意,两人同一个学校毕业,智力也差不多,但一个人成功了,一个人却失败了。中间发生交集的时候,两人采取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一个方法成功了,另一个方法失败了。为什么这样呢?不清楚,也没有其他的理由,就是运气。
他承认会有运气,平常人在说运气的时候,其实是说这个东西不可把握。很多人还是希望去把握这些东西,那些房地产商,他们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者,但他们绝对相信风水,喜欢搞一些风水啊、预测啊等等之类的迷信东西。因为他也希望去把握那个抓不住、看不到的运气,实际上,稍稍学习一定佛教的人都知道,这个运气是可以通过修行得到的。
你真的想发财,在佛教里面是有方法的,而且这些方法绝对灵验,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布施。其中的道理,我以前都讲过很多次。所有的财富也好,外境也好,各种其他的外境,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全都是心呈现出来的东西。而心呈现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你造作的结果。也就是说,佛教对得到财富的认知系统是全面的。
平常的唯物主义者,对得到财富的认知系统是不全面的,为什么呢?他只能看到能力这一部分,能力可以去培养,觉得靠能力就可以获得财富,至于运气这一部分没有办法,最多去搞一点风水之类的。但是,风水搞了就真的那么容易成功吗?不是的,人的认知范围很局限、很小。
以前经常跟其他的师兄们讨论一个事情,举个例子,以前分析明末战争的李自成起义,他推翻了明朝,逼到崇祯皇帝在梅山上吊了。那么,很多的历史学家对此作出分析,是怎么分析的呢?明朝积重难返,历尽十几代皇帝,有很多的问题解决不了,然后努尔哈赤(清朝人)从北方打过来,李自成又从内部闹,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心性不定,一个月换了四十多个大臣、首府,官员们腐败不堪,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官,都不是真心愿意帮助皇帝保住江山……最后李自成攻破北京,逼着皇帝上吊了。这些原因我们都能看到,后面很多五六十年代的一些文章,都能够说明这个东西,这个认知系统里面得出的结论,他之所以死亡,是因为这些。
到了八九十年代,人们的认知系统因为科技的发展扩宽了很多,大家再去探讨明朝的失败,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年的明朝处于冰河纪,整个地球的气候产生变化,导致明朝的农业大幅度减产,农业歉收。农业一歉收,政府开支不够,收的税不够,那怎么办呢?当时采取了一个措施,把国家的一个单位叫“驿城”,把负责邮递的这么一个系统解散了。农民起义的李自成,是那个系统里的一个工作人员,算是属于国营单位。结果李自成被开除,失业以后就造反了。
后来我们发现,造成这个现象,原来气候也加入了。你的认知系统扩大了,就知道原来崇祯皇帝上吊跟这个地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从而,这个认知系统就大了。如果再扩大我们的认知系统,为什么冰河会发生变化呢?可能会牵涉到太阳,比如太阳黑子怎么样了等等,可能会牵涉到这些东西,太阳又牵涉到整个银河系。所以,崇祯皇帝上吊这个现象,跟所有的生命都有关系。认知系统扩大到佛陀的时候,就是那样子的。
认知系统不一样,会导致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和一个行为的取舍,产生了不同的认知方法以及取舍的一些方向。那么,平常人认为的发财,无非是能力,琢磨不到运气,就稍稍搞点风水之类的,其实自己也不怎么信它,聊胜于无,做一做而已。在佛教看来不是的,佛教说,想要发财就去供养和布施,而且要找准供养的对境,供养时还要怎么发心,还要怎么去供,它把这些都教给你。
那么,佛教的认知系统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要发财,就根据它的基础哲学:唯识学——人的心是怎么运行的,世界的本质是心,心是怎么运行的。唯识说有八个识: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
当我们把一些美好的东西供养出去,比如金钱、鲜花之类的,供养到哪里去了?没供养到哪里去,其实就是在你心里面产生了这么一个供养的势力。那么,供养的对境其实是我们心的最底层,在唯识里面,称之为“三宝”,究竟的三宝就是我们的心——心的底层、心的本质。当我们去供养三宝的时候,鲜花啊、金钱啊,实际上,是我们的心开始接纳了这个东西。在佛法里面说供养,你在供,佛陀在受。
我们所想象的佛陀,可能是一个放光的个体飞下来,然后偷偷把贡品拿走了。如果这么看到了,这个绝对不是佛陀,要么你眼睛花了,要么你看到鬼了。事实上,是你的心接受到这个东西。你说:“不是啊,我供养的明明是一位出家人,我的上师或者是一位高僧大德。”不是的,那是你心的一种显现,你看到的形象是你眼识的显现,你听到的声音是你耳识的显现。
为什么供养他等于供养三宝呢?密宗说,供养上师等于供养三宝,因为供养的上师,他证悟了心的本质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他能够代替三宝。我们经常对着佛像、唐卡作供养(佛像是没心的,它是心的一种显现),在上面供水、供花,难道他们真的下来把你供的水喝了?不是的,那个像是你心底层的折射,你去供养它,相当于你的心领受了你的供养。这个力量下去以后,遇到外缘就会展现非常殊胜的、与你供养一致的现象出来,其实这是供养的原理。
为什么供养三宝是最殊胜的?因为三宝是你心的本质,这就牵涉到佛教的哲学。所以,我讲的这些内容,是针对一般有些佛教知识的,信佛但不一定要追求解脱的人讲的。或者主要是追求解脱,不妨也可以发财的人讲的。如果你不相信佛教的哲学,那就没办法了。
佛教哲学怎么去相信呢?那就不用我说了,你一定要去学习,中观、唯识告诉你,它就是这样子的。逻辑性,你都可以推出有这样的结果。而且,这个逻辑欢迎你去挑刺,如果真的学佛,是欢迎你挑刺的,欢迎你去思考它、怀疑它、辨析它。佛法是这样的,辨析很深的人,越学就越发现它的真实。
不学的人就轻而易举地说它是迷信,这也很搞笑。人类资讯那么发达,结果人类在复杂的资讯里面,到了现在不但没学到好的东西,反而把自己搞得更混乱、更蠢,连基本的事实都弄不清楚,连基本的道理都被混淆得一塌糊涂。
你看互联网,是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如果很认真去学习这些东西,就会发现佛法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妄言和虚言——我说的是真正的佛法,并不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人胡乱解释的佛法。比如中观里面说的道理,唯识里面说的道理,都是绝对无虚言的。这些道理,通过这些论证就可以证明:我们去供养三宝,就能够得到相应的一些东西。什么意思呢?并不是供养了钱就会得到钱,得看你的发心。你供养了钱,如果要获得其他的,最后显现出来的跟你的发心一致,这个原理也来自于“一切境相由心现”。
很多人想发财,那就去供养,真的去找三宝来供养,而且,供养的时候有所谓的三殊胜——发心比较大,回向也比较大,供养的时候很虔诚,尽量供养自己最好的东西。我们这一群人中间,我经常鼓励大家一定要供水,因为水是所有生命必须要得以滋养的根本原因,所以要供水、要供花。拿一个佛像、唐卡挂在那里,如前所说,佛像和唐卡不会要你这些东西的,但你在很虔诚供养的时候,你的心就领受了。
问题马上就来了,有人会不解:“我都供养了十几年,还穷得一塌糊涂。”是不是这样的?我想,我们这个团体或其他团体的很多师兄都有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供养了很多年,却没见发财。一般来讲,除非你供养的对境非常厉害——三宝、上师,供养的时候发心也非常巨大。一般的供养,要落到下一世或者后半辈子,时间要很长。因为你的相续里面不仅仅只有你供养的这个种子、供养的这种势力,还有其他的势力,那些势力要依缘才能发。
依缘是什么?并不是供养了以后不依靠其他的因缘就能发出来的,比如今天供养了,第二天就发出来了,并非如此。什么叫做依缘而发呢?我举个例子帮助理解,你和一个人吵架,然后打了他一耳光,仇恨的种子就下去了,那是不是会马上发作呢?他会不会马上打回你一耳光呢?不一定。当时的因缘你可以随便欺负他,你是大哥,弄几个人把他按住扇他耳光,他怎么报应你嘛?他不敢报应,只有忍气吞声,但时过境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哪天他做了老大,你被几个人按住,好了,那个种子就出来了。
什么叫“遇缘”呢?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后,他的几个小弟把你按住,那个叫做“遇缘”。什么叫“而发”呢?不一定打他耳光,可能直接打爆他头。那个仇恨,就这么互相种下种子,然后互相依缘而发。
所以,就算你种下了这个种子,也得有这个缘。比如你种下了发财的种子,你还得去找个缘。找个什么缘呢?比如你去供养三宝,期望发财,但是,你要把这个财富发出来,要依靠自己的某种本事。假如你没有其他本事,只会编写程序,不幸的是,去到的单位里都不让你来编写程序,不是让你看大门就让你倒垃圾,导致这个缘永远都发不了。由于你供养的过多,祈求也过多,护法帮你忙,一不小心就把你推到一个互联网公司,结果你去编写程序,受到老板的欣赏,最终发财了。
这个叫做遇缘,黄财神就专门干这个事。你种下一个供养的种子,然后什么时候发出来,黄财神一观察,这小子有点菩提心,发了财也不会让他堕落,也不会拿去买枪,所以找一个因缘让他发财。结果哪天出去摔了一跤,不小心碰到了一个老太婆,赶紧把老太婆扶起来,这个老太婆是某家公司的董事长,这个种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你以为是你碰到的,其实不然,是黄财神让他倒的,这个叫遇缘,知道吗?
我们要让供养的势力培养得足够大,才能够发出来,因缘才能够具足。一般来讲,发财或者遇到其他的种子,它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因缘的,因缘具足才行。很多人供养了十几年还没发,首先,有可能因缘不具足,其次的原因是什么呢?你一边在布施积累的种子,一边又在毁坏,或者弄个其他的东西把它压住,把缘切断,所以就发不出来。
一般来讲,在这一世能发财的,就要供养三宝。供养三宝和发菩提心供养三宝,容易这一世兑现。供养三宝,似乎我们还能找到这样的对境,发菩提心是很难的。我们可以有菩提心的概念,但是有菩提心那样的心态是要训练的。那真的是一个悖论,当你没有菩提心的心态去供养的时候,力量不够大。当你有了强烈菩提心的心态,去供养的时候反而不求发财。所以容易造成这样的悖论。
一些有了菩提心的人自然就发财,但他好像对发财也不太重视,不像我们那么渴求。有了菩提心,渴求的是什么?众生和自己成佛,这个成了最大的渴求。这是一个悖论,不管怎么样,哪怕你发造作的菩提心,他对你发财也会有帮助,让你的种子能够显发出来,种子那个力量会变得很大。所以,真正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供养和布施。
我略略说了一下这个原理,很多听课的师兄,这些道理都已经听了很多次,所以我讲得很简略。如果讲得很详细就会有很多,比如八识的运作过程、种子六义、刹那灭、性质不变等等之类的。但我们不是讲唯识课,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学习,这些学到了以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因果不虚。
我们在现实中间好像看不到因果不虚,大家会把因果不虚理解成,做好人就会有好报,做坏事就会有坏报,但现实看到的不是这样,反而好人死得最快,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你当好人,试试看?骂得你狗血淋头!其实,说不定这种骂就是福报现前。
比如,你做了一个比较有良心的、比较正义的倾诉,你可能会倒霉。就像方方,她很倒霉,其实不一定,说不定是一种福报的体现。通过这个事情,很多过去世的这方面的恶业,可能一下消得干干净净,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
我们也一样,企图马上供养了就发财,结果发不了,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种子的力量可能不够;第二个,有可能你发财后会出事情,所以故意不让你发财。比如你求护法想发财,结果拿去买枪,然后走火打死了人。所以,大家要看到因果运行的规律,并不是那么死板、那么单一。不管怎么样,通过大量的思考,我们会发现,发财的根本因是供养和布施,而且需要选择对境,需要发大心,需要很好的回向,需要不去破坏它。
我们曾说过,破坏这些功德有几种原因,大家还记得吗?第一种,到处去宣扬,“我供养了三宝,我好牛哦”,导致功德容易毁坏。第二种,后悔,比如供养了一位上师,结果发现这位上师跟你不对缘,心里想“早知道不供了”,如果真的这么想,那就没供养了。心存下了你供养的种子,同时你在思考的时候,也把另外的种子存下去。这两个东西是搅在一起的,种子是搅在一起的,结果就导致这个种子的力量减弱。
金刚萨埵的忏悔,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消灭我们的罪业,如果你一后悔就完了。第三种,做一些与之相反的事情来破坏供养布施的功德。比如一边去供养,一边去搜刮;一边去布施,一边去搜刮。从对境那里布施了以后,又去搜刮他的东西,这样会产生对治。就像一方面把钱给他,同时又把钱给收回来。老板都这么干的,把工资发给员工,然后又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这会摧毁掉布施的种子,或者遏制住。
但是,供养三宝的功德是摧毁不了的,只是会被压制,之所以我们做了十几年的供养还没发财,原因是因缘不具足。那什么时候能发财呢?说不定。有可能下半辈子就发财,有可能下一世才发财,有可能好多世以后才发财,如果你没摧毁它,最终一定会发出来的。唯识里面,称之为“所作业千劫不失”,这是种子的一个特征。你不去毁坏它,它就永远在这里,这是唯识里面关于获得财富的一些原理。
现在的人,根本就不太懂这些东西,所以就不去做。他看到这些现象,也不会进行一些比较全面复杂的思考。他看到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成立,所以就不相信了。
不管怎么样,虽然有可能去做供养、去做布施,或者靠这些能力去追求财富,但在这个五浊恶世的世界里,资源是很贫乏的,大部分人追求财富会怎么样?失败。几乎每个人都想发财,不想发财的人很少。有时候,他为了表达自己特立独行,会说“我对发财不感兴趣,我只在乎名声”,但是,没有人会拒绝发财的(目前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拒绝发财的)。
哪怕是一个佛教徒,跟他说“不要发财,财富没作用”,他也会找各种借口,说“是的,我也不希望有什么财富,只要我获得财富,我都会去供养三宝……”。实际上的内心里面,绝大部分人是希求财富的。但是,只要你有这种希求,基本上就会有失望。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希求,而发财是绝少一部分人,很多人会因为财富产生剧烈的痛苦,求不得苦。
贫穷是很现实的,孩子读书,医院看病。特别是在这个财富互相攀比的时代,老同学聚会,互相之间开始炫耀:你的工作怎么样,你的工资怎么样,你家住得怎么样,你开的什么车……追求不到财富,就会产生剧烈的痛苦。
那么,这个时候学佛就有帮助了。前面说因为供养可以发财,如果我们供养的对境很大,供养真正的上师三宝,发心又很好,一般来讲,这一生会发财的。这不是我说的,佛经上面有的。当然,发财能够发到多大,那就不一定。一般来讲,一个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问题。真正的菩提心,不是菩提心的一个想法,而是变成了菩提心的一个心态,这种人其实很容易发财。但我刚才就说了,这是一个怪圈,当你真的产生了菩提心,发不发财也不计较。
不管怎么样,说明下一个问题:万一我们发不了财,痛苦怎么办?这个时候学佛,也有巨大的帮助。
b、当追求财富失败时,学佛(出离心和禅定)可以让人减轻痛苦,乃至安贫乐道;
学佛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解脱,我们要有出离心,要出离这些东西。当大量地思考解脱、思考出离的时候,这些痛苦都会减轻。因为得不到财富造成的痛苦,都会大量地减轻,这个绝对有作用的。没学佛之前,他的所有追求都是财富,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东西,对绝大部分人而言,财富是基础。
得不到或者跟人比较的时候,自己显得很差劲,这个痛苦很是熬心。掉了三块钱,痛彻心扉。一个人学佛到了一定时候,这种痛苦会减弱,思维都会让它减弱,我相信很多师兄会有这样的经验。还有一个,学佛要打坐,会产生禅定。禅修以后,它会产生喜悦,这种喜悦会压过得不到财富的痛苦。
佛教里面有一个词汇叫“禅悦为食”,大家不要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说法,不是的,因为你的修行没走到那一步,禅定不愉悦,没有产生愉悦感,所以不能够领会“禅悦为食”这句话。但是,如果你是长期修行的人,长期也不用几十年,很专心修几年,他在禅定里面会得到很多的安乐。这个时候对财富的极端渴望,或者得不到而产生的强烈纠结感、痛苦、惭愧,心堵着一坨这类的东西会消失。
慢慢会发现,挣钱也是为了追求快乐。挣钱来干嘛?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买房子、买汽车、建公司,很多人被我支配,用财富去达到这样的快乐,不管做什么,你买房子、买汽车,无非是让自己快乐嘛。但一个人去禅修的时候,会发现根本不需要这些都快乐。而且,这个快乐会比依靠房子、汽车,支配自己的员工所得到的快乐,要厉害很多、稳定很多,他自然就放弃这些东西。
就像俗话说的“维度已经变了,格局变了,不再希求这些东西”,这是真的,“安贫乐道”就是这么来的。凭什么他能安贫乐道呢?真的有个贫让你去安啊?最关键是“乐道”,安贫是因为乐道。为什么会乐道?是因为“道乐”。否则,你只让穷人去学习,他怎么安贫?他会饿死的。
大家知道陶渊明吗?那是很著名的例子。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对世俗的东西不感兴趣,喜欢在山野里面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绝对的高雅。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把官印封存,把公文整理好就辞职,最后他被饿死了。历史上记录下他不慕红尘、喜爱田园的这种高雅、清雅,却不记载他在饿死那天的痛苦。我们只看到“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没见到他在床上瘦得皮包骨,活活被饿死的那种惨状。所以,安贫是安不了的,基本的生存还是要有,财富就代表着基本的生存。
但是,很多修行人却做得到完全不把财富当成一回事。最极端的表现有哪位?密勒日巴。他闭关的山洞前面有一捧蓖麻,每天吃一点点都可以过活。如果他没有禅修的快乐,他绝对过不下去,怎么证明呢?自己去试试看!不用蓖麻,把你关在隔离房里面,只供应你一样东西——方便面,关三个月出来,我保证你看到面就昏倒、呕吐。
如果一个修行人在禅悦中间,三个月说不定一坐就过去了,而且眼睛都不睁,始终沉浸在禅定的欢乐里。但那个太厉害了,我们不要说那个。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修行人,只要稍稍有点境界,隔离都不会有事。所以,所谓的安贫乐道,安贫是因为乐道,乐道是因为道乐。禅定有剧烈的欢乐——“剧烈”这个词用得不对,其中有很强大的快乐、愉悦,但不是那种剧烈的,他是安宁的、平静的、喜悦的,而且,在那种状态中他不在乎其他东西。这是从古到今的很多修行人,乃至于道家的修行人,鄙弃红尘、不慕权贵的原因。
以前有位大禅师叫懒融,他曾写过一首诗:“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网上的师兄一定知道这首诗,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很简单,他修行很快乐。当然,他的境界很高,连鹅卵石都可以煮来吃。就算达不到他的境界,如果是一个真的修行人,对贫穷没那么敏感在意,他会有自己的快乐。
你说:“跟隔壁王老大一比,你那么惨,你好意思吗?”修行人不会有这些比较,即使他穿得破破烂烂,一个亿万富豪走到他面前,他也只是悲悯,是真的悲悯。为什么会悲悯呢?你的快乐要靠金钱来建立,你不值得悲悯吗?金钱一拿掉,你就完蛋了。他的那种快乐,什么都不需要,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所以他会真的悲悯对方。当然,这个时候有钱人也会悲悯那个修行人。
以前齐美仁增堪布在五台山的一个破房子里闭关,有一对小年轻经过,很同情地看着他:“啊,怎么在这么一个烂房子里面闭关?”然后掏了两百块钱放在那个台子上就走了。他们并不是恭敬大德,而是同情乞丐,堪布看到这种状况也笑了——双方都在互相悲悯。
谁是正确的呢?学佛人应该知道答案。我们也是一样,学佛人有了一定的出离心,有了一定的禅定基础,你会发现,当追求财富失败的时候,痛苦可以削弱,乃至于完全消失——安贫乐道。这是学佛对追求财富失败的作用。
前面追求财富要靠什么?要靠学佛,有作用。后面即使追求不到,学佛也有作用。这样已经很厉害了,是吧?好了,还有得到财富以后,我们会怎么办?学佛对它有作用吗?当然有作用。
c、当得到财富后,学佛(因果思想和空性思想)让人善待财富,不至于为富不仁或者耗尽福报。
如果不学佛,得到财富以后会怎么办呢?没什么好说的,吃喝嫖赌以及买枪嘛、养狗嘛,你还能干嘛呢?人生的快乐就是这些,否则拿钱来干嘛?除非极端变态,喜欢把钱放在桌上,看着就舒服。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呢?其实是在里面获得安全和追求的满足。喜欢钱的,如果真的挣到了,恨不得天天拿着来看。
第一个,钱能带来好多安全;第二个,我追求这个,现在真的在面前了,心里面很舒服、很愉悦。有些人是这样的,但大部分人不是的。大部分人还是会用这个钱去买东西,吃喝玩乐,然后很快耗空福报,最后受罪。他不能够正确去对待财富,但是学佛的人就不一样。学佛的人拿到财富以后,他知道该怎么用,供养三宝,布施其他的生命,不会因此而痛苦、吝啬。结果因为供养和布施,他的财富就越来越多,越多的话就越不在乎。这个叫做什么?从光明走向光明。
慈诚罗珠堪布曾用黑暗、光明来比喻人的生活状态,归纳成了四种方式。第一种,从黑暗走向光明,开始没有钱,然后赚到了钱。从黑暗走向光明;第二种,从黑暗走向黑暗,越来越没钱,怎么追求都得不到;第三种,从光明走向黑暗,挣了钱以后,然后慢慢把它耗尽;第四种,从光明走向光明,本来挣到了钱,再去供养、再去布施,然后更加有钱。
真的学佛人,会知道从光明走向光明,他不会去耗尽福报,乃至于为富不仁,拿着钱去造业,东西方中这些事例比比皆是。没钱还好一点,普普通通地过,一旦有钱就乱来,然后招致很多恶报出来。在我们这个世界里面,这些事情多得很,很多中了六合彩的人,后期的遭遇都非常悲惨,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他不中还好一点,结果中了六合彩,大量肆无忌惮地运用财富,就开始造业。
所以,学佛对得到财富的人也会有很大帮助,他们不会吝啬,他们去供养、去布施,甚至把财富转为学佛的资粮,最终获取解脱。学佛一定会这样,它会引他往这方面走,它会告诉你“你要死的,钱买不来长寿的”,死了以后怎么办呢?佛法会教给他正确的世界观,以及生命观和价值观,他就能够正确地对待财富。
第一,学佛对我们求得财富是有帮助的。第二,就算得不到财富,产生的痛苦也能够减轻乃至于消失。第三,得到了财富,学佛可以让它发挥正确的作用,不会拿去为富不仁、吃喝嫖赌。是不是这样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想追求财富,该不该学佛呢?不管你怎么样,你都要学佛。你想求财,你要学佛;你求不得财,你也要学佛;你求到了,你还是要学佛。那咋办呢?那只能学了!网上的师兄,对这种说法有意见吗?
2、追求情爱的痛苦;
a、缘分来源于过去,也可造作于今生(因果规律),善缘和恶缘的根本是心,学佛可以建立善缘,改变恶缘(积资清障);
前面第一个内容是追求财富。现在第二个内容是追求情爱。这就花哨了,很多人学佛都是因为情爱失败,是不是这样的?佛教团体里面,为什么好多都是女的?因为她们被抛弃了。这种说法,被抛弃的师兄们原谅我,我只不过不小心说了老实话而已。她们感到痛苦,想找到出路,然而学佛是真的能够解决的。
我们先来说一下,情爱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缘分嘛。我们经常说缘分,缘分有好有坏,男女一碰到,或者男男、女女都可能碰到。碰到了以后,就产生好感,然后两个人就开始情爱攻防。解释得好,叫打情骂俏;解释得不好,叫明争暗斗。
解放前,夫妻结婚后,丈母娘教自己的女儿:“如果想让你老公一辈子都听你的话,睡觉的时候,你要把你的衣服压在他的衣服上面。”——这是暗斗嘛。明争就不用说了,争夺家里面的财权,工资领了以后全交老婆,还有约法三章等等,这些事情夫妻之间多得很。
缘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个人发生了一些联系,这个联系不一定是好的,还可能是坏的,即我们经常说的冤亲债主。上一世差你好多钱,这一世就变成你老婆/老公,被你欺负一辈子,这是一个不好的业造成的这种缘。那么,我们想得到一个善缘,要怎么办呢?学佛。
学佛绝对能建立这方面的善缘,很早以前,我们在成都跟着慈诚罗珠堪布放生,有些师兄一边抛泥鳅,一边说:“十八年后你变成美女来找我!十八年后你变成美女来找我!”那时候他都已经五、六十岁了,那条泥鳅可能要几个月或者几年以后才会死(不知道泥鳅的寿命怎么样),然后再投生为人。投生为人,也不知道是男的还是女的,就算投生为美女,等到她十八岁以后,他都已经七、八十了,但他都仍然这样发愿。我说的是真的,真有这样的人。虽然这个发心有点搞笑,但他深明其中的规律,这个还是值得称赞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跟生命个体建立了因缘,来世可能以某种关系来兑现。
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因缘还好一点,有些完全不学佛的,特别是封闭自己的那种人,他可能连这种因缘都不会有,孤独一生,跟周围产生疏离。实际上,人是不能够独居的,人是群居动物(不能叫动物,应该是群居性的有情)。有些人虽然在群居,但跟周围人发生关系非常的微弱。有些人则不同,他强烈希望跟周围发生关系,经常搞社交、party、聚会,或者搭伴去跳广场舞等等。这种人有很多,但有些人就是不愿意跟人交往。
作为群居动物,难免会跟人发生点关系,没办法,买粮、买米总要跟人打交接,总不能找个人把钱一放吧?不说话也不行,别人会不知道你要干嘛,所以总要发生点关系,但是发生的关系力量很微弱。不像有些人,只要有声音的地方就有他,发生的关系要强烈一点。
男女也是一样,我现在说的关系是情爱,还有母子、父子,或者亲戚的关系都一样。我们都希望找到善缘,是不是?不管交到的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或者是男男,或者是女女,或者是父女,我们都希望对方能够利益自己。当然,我们也愿意利益别人。但有些人则不是的,他希望对方利益自己,让他利益别人就不干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不管怎么样,绝大部分人是希望通过这些人际关系来让大家对自己有善缘,那靠什么来建立善缘啊?学佛嘛。这也是从唯识的道理来的,我们这一世建立了关系,我利益了你,对不起,那下一世你利益我。一定会这样子,我利益了你,是你的心在产生快乐,你的这种快乐,跟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是我造成的,我是因,因种下去以后,作为果,将来你也一定来利益我。
当然,利益的形式就千变万化,并不是一个人跑到你面前,说“前世你帮了我,这世我帮回来”,哇,这样的系统就不一样了。只有高僧大德才会看到这些,因为他的认知系统已经超越了我们这种六根的认知系统,跟我刚才说的李自成这个事情是一样的。
达到很高的认知系统以后,在这个人还没出现之前,就知道他可能要出现。他出现了以后,会对我的生活、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那些很厉害的高僧大德都会非常清楚。普通人是不知道的,只是按照我们看不见的规律在运行,因果报应是在看不见的规律里运行的。认知系统全面就叫做正遍知,有情的认知系统越低就越糟糕。
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比如一群蚂蚁在走,人类看到后觉得很烦,然后一泡开水泼过去。我们的认知系统会知道,我们用开水泼了它,造了恶业,但蚂蚁是不知道的,蚂蚁也会像人类那样觉得:“哇,这是什么自然灾害啊?”
我们也经常被水泼嘛,比如海啸,有可能是天人一下泼给我们的,但我们认为这是自然现象。当然,我们也可以去推断,找到更深层的自然现象,可能是地壳的运动等等之类的。如果以天神的认知系统来看,可能是哪位龙王生气了?佛陀跟菩萨来看都不一样的,菩萨可能会看到,哇,三百年前,这帮被淹死的人怎么怎么样……佛陀一看则更厉害,可能好多劫前怎么怎么样……产生这么一个事情,会联系到很多因素。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非常狭隘,大的原理,通过唯识的学习以后是可以知道的。当我们学佛,去做一些放生等利益他人的事,慢慢就会有善缘出现,会涌现大量的善缘,十八年以后,说不定真的找你来了——找你要钱,为什么呢?更早的前世,你欠了他钱,也有这种可能,哈哈!我在开玩笑。
也就是说,情爱这种东西,不仅仅是男女情爱,父子、母子、父女、母女都有可能,亲戚、老表、舅子,还有老同学、老铁,不管是什么,这种善缘的建立,都可以通过学佛做得到。怎么通过学佛做得到呢?菩提心。发菩提心去跟人交往,无私地去帮助人和动物,你在无形中会建立很多的善业,只是不知道而已。
你说:“我做了那么多,周围人为什么还是看不起我呢?”那是你前世不做的结果,或者你前半生不做的结果,如果坚持做下去,后半生或者下一世,这些善缘就来了。学习唯识以后,是绝对可以想得通的。建立善缘,别建立恶缘。建立恶缘,它也会来的。很多人本事不咋样,为什么人际关系总是很好,好像总有人在帮他?这是一种善缘的体现。
历代一些打江山的皇帝,他一个人打得下来啊?有很多人来帮他的,比如朱元璋,帮他的人多得很,后来他把帮他的人都杀光了。帮他,是因为他前世种了善缘,所以通过这些人来帮他建立明朝。然后他把这些功臣杀了,恶缘也建立了,下一世绝对被弄惨。当然,他得先下地狱,把这些该受的报受完以后,如果这些因缘再凑到一起,会把他折磨惨了,那时候可能再杀他几百次,因为恶缘建立了。
我们会认为这辈子成为成功人士才是人生赢家,不是的,从另外一个比较大的系统来看,这是绝对的输家,而且输惨了。就算当皇帝,也就是一二十年,但是,为了这一二十年所造下的恶业,他可能要花好多劫来还清。
所以,这一世的情爱,不管是男女爱情,还是各种各样的亲情、友情,要想变得很好的话,必须要去种善缘,通过去学佛,绝对能够建立很多善缘。我们去放生,看起来没什么,一大堆一大堆的泥鳅往河里放,其实,你跟这些生命的善缘已经建立了。如果数量过多太大的话,那会不得了,你下一世再投生,真的是山在笑、水在笑,外面陌生的乞丐看到你都在笑,真会变成这样子,动物见到你都不会起嗔心。我们要大量地做这些善事,特别是发大心去做、发菩提心去做,比如放生、搞救济,真的会有巨大的作用。
每个人都追求善缘——好的情爱、好的友情,是不是这样的?难道说,我就希望周围人都讨厌我?你又不是某些政治领袖,把所有人都弄翻。你总希望所有人对你好,但你只能看到一部分。现实中对人好,那个人可能也会对你好,但是,现实中可能你对人好,那个人还是要整你害你,原因是什么?前世你差他好多钱,开玩笑的,不一定,但你前世一定跟他建立了恶缘。
那怎么办呢?菩萨畏因不畏果。什么叫做畏因呢?我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重新造善业这个因上,至于恶报,就随便它了、随缘了。我们修行人要向菩萨学习,如果有恶缘,学会不计较、随便。然后通过努力修行,去建立善缘,这是绝对做得到的。
比如参与放生、帮助他人、救济,诸如此类的善事尽量去做,而且不求回报。当你不求回报,发菩提心去做的时候,善缘就建立了,叫不求而自来。有些人一做事,很多人会心甘情愿跟他一起去做,而有些人怎么做都是孤家寡人,甚至使绊腿的、障碍你的,层出不穷,这就是因为善缘不够。所以,学佛可以做到这一点。
b、情爱失败时,学佛(出离心和菩提心、禅定)可以削弱情爱失意的痛苦;
我们去追求情爱、追求人际关系、追求友情,经常会失败,失败了以后,就会产生痛苦。产生痛苦的情形就多了,那不用说了,现实生活中多得很。夫妻吵架的,母女离心的,父子感情冷淡的,甚至互斗的比比皆是。家庭都会这样子,朋友就不用提了,前十几年,我们两肋插刀,后几十年,我们两肋就真的插刀,这种现象多得很。可见,情感从好到坏,甚至到背叛。
学佛之后怎么办呢?有些人可能各种关系都不好,陷入非常孤独的痛苦里面,但学佛真的能改变,可以削弱这种痛苦。原理我就不用说了,很多人都知道。当你把注意力放到佛法的学习以后,通过道理的思考,你会明白这些原理,所以你会放得下。
思考的同时,你会产生这种放下,比如夫妻分开了,有时候想到过去的恩爱,心如刀绞。但是,如果你学了佛法中无常的原理,心里就会好受很多。或者想得更深一层,从因果的角度,他这样背叛我,可能是因为我前世背叛了他。既然这样,放下算了。
放下是什么意思?这种痛苦开始减轻,叫放下。有些人情爱失败了,每天都在想这个事,想到心就开始疼。但是,通过佛法的闻思修,你想的时间会变少,乃至于想的时候,心口疼的程度开始减轻。那种恨意可能会消失,遭到背叛或者要求对方对自己好而求之不得,心里一定会产生嗔意、恨意。通过佛法的思维以后,慢慢地,这种恨意会消失,起码会减轻。
这一定做得到的,长期看佛法书籍的人,产生这种痛苦以后,他对治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思维,还谈不上什么觉受、境界,但是,就思维都会有好多的作用。如果普通人产生了这种关系,很多时候会有强烈的报复行为,夫妻一分手,或者情人产生冲突,特别是第三者插足——哇,头上一片绿色的东西,在绿色的东西上面再点把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哇,同你死过啊!”(粤语:意思是跟你拼命)
在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原配老婆抓小三的视频,打成一锅粥。男性则更厉害,提着刀去劈都有很多。还有为之而自杀的,郁郁寡欢的,从此以后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这种人也成堆。
但是,如果这个人学佛,通过佛法的道理思维(无常、因果等等),痛苦都会减轻。如果有了禅定,那就不用说了,禅悦为食,情爱靠边。情爱带来的快乐,跟财富带来的快乐,都是一种依靠外缘带来的快乐。外缘都是无常的,你的心都是无常的,更别说外缘,你根本就没办法控制你的心,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明明知道这种痛苦、纠结不好,就是挥之不去,才上心头,却下眉头(不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斩不断,理还乱,怎一个愁字了得!
很多人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学佛能改变这些,能降低痛苦。如果产生禅定,会觉得不受干扰真好,特别是修到一定的时候,这些东西完全起不到作用。那是不是变得无情无义呢?不是的,他内心里面会盼望对方好。
这个原理也很简单,比如,两个人分手的时候可能闹得一塌糊涂,结果一方过得生活很好,他也希望对方也过得好,不会诅咒对方。其实,诅咒的时候自己也痛苦,“好啊,你当时抛弃我,诅咒你出去被人抛弃!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在说这些的时候,他已经被报了,在诅咒别人的时候,心里面是很痛苦的。
但是,如果他通过佛法的修行,特别是产生了刚刚说的禅悦为食这种状态以后,他会觉得“我现在这么幸福、这么快乐,多亏他当年的无爱之恩,希望他找到更好的,或者跟我一样学佛”,心会变成这样子,那才叫真的放下。痛苦没有了,叫放下,不是拿个杯子喝一口,再把杯子放下,这种放下太外在了,而是内心里面开始放下,祝福对方。祝福的时候心是柔软的、宽慰的,诅咒的时候心是纠结的、痛苦的,诅咒的时候当下在受报,祝福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学佛绝对可以造成快乐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事。现代人因为情爱所产生的痛苦太多了,物质固然很重要,但现在饿死的人并不多,当然也有一些,那是很特殊的例子。大部分的时候,因为物质搞得极端痛苦的也不多,但因为情爱的反而很多。
你看,那些自杀的、跳楼的,好多都是因为情爱。情爱表现起来,不一定是卿卿我我,有时候过分的管束、要求,都是情爱所带来的结果。比如,母亲要求孩子拼命读书,成绩不好就天天骂,导致孩子最后想不通,结果“砰”地跳楼了,这种事情不仅出现一次两次。男女之间谈恋爱就更扯淡,对方的要求有很多,长得越漂亮的女性,以及条件越优的男性,这方面的痛苦则更多。当然男性要好很多,条件好的男性,根本就不当真,不当真,痛苦就会小一点。
虽然男女方面不一定会当真,但总有些东西会让你当真,比如儿女。当然,完全的无情无义将来会更惨。但大量的女性在这方面会很惨,因为她们很在意,她认为生活的快乐就是这个,“钱没有什么,有情饮水饱,我跟你生生世世要在一起”,结果誓愿发了还没到三天就崩了,为什么呢?男的找到另外的人,要跟那个人生生世世在一起了,哇,女的被抛弃的痛苦揪成一堆!
一般来说,在这方面遇到过问题的女性,都有些特征,见到男性做这些事都恨得咬牙切齿,因为感同身受。比如《天龙八部》里的段王爷,他有好多女人,其中有个女人,只要是原配,她就弄去杀掉。什么意思呢?只要她发现有人娶了老婆,又跟另外的小三好上了,她就把原配杀掉。为什么呢?因为她跟段王爷谈恋爱的时候,她是小三,这种痛苦逼着她去做这些事情。但是,一旦你很当真地学佛,基本上可以慢慢解决。
有些人说:“不是的,我现在学佛,老公离开了,我还是痛苦得很!”你学成什么样?你心的主要快乐机制、主要着力点还是在情爱上,学佛当然也解决不了问题,说明你的学佛很表面。学佛学到心里去了,心的着力点、产生快乐的主要因素在于你学佛了,以及学佛所产生的禅定、思维、观修这些东西了。至于他爱不爱你,别烦我,一边去吧!说明这方面的执著减轻了。
他要离开你,当然也会有痛苦,但马上调起学佛的东西,不管是思维还是觉受,那么被抛弃、被误解,或者希求两个人恩爱一世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痛苦就不会那么重,乃至于彻底消失,做得到吗?百分之百做得到,关键你要用心去学。
当然,这个要求的有点高,要有出离心,但出离心很高吗?出离心的理论很容易听得懂,高的原因是什么?你真的把佛法当真了吗?如果心真的把出离心讲的东西当真了,力度就够了,完全能够对付因为情爱失意而造成的痛苦。如果你的机制、注意力还是在情爱这一方面,不管你是夫妻、父子、母女、朋友,还是其他的友情都一样,你的快乐点还是在那里,学佛只是帮忙的。
很多人的快乐,其实在情爱、家庭这些东西上,至于学佛,是想过得更好。当注意力、着力点的范畴发生了问题,那就不行了,学佛就起不到让你快乐的作用、让你削弱痛苦的作用。你的心要转过来,修学这些东西成了你身心的主要力量,情爱失意的时候也可能会痛苦,但这个痛苦很快就被覆灭,因为你的快乐点不在那里。
其实很容易理解,你跟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突然爱上了另外一个人,原来那个人再离开你的时候,你怎么办?祝福他!其实是祝福自己跟另外的人,你把这个人换成佛法是一样的,但是,你把这个人换成佛法就不会伤害到另一方——其实也会伤害的,但伤害不会那么大。如果原来那一方发现你爱上了另外的人,那伤害就大了。如果发现你因为学佛,也可能会有些伤害,特别是男性,当女性去学佛的时候,他会控制的。为什么呢?很多男性要求女性围着他转,心里面一定要全部只有他。突然她的心里面放个佛陀进去,他就受不了。这种移情别恋搞得凶,而且还找不到战斗的对象,很多男性会这样子,控制欲特别强。基本上来说,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学佛的力量,对付情爱的失意会大有作用。
如果有了禅定觉受的人,那就更厉害。禅定就算有一点点,打坐的时候就没有痛苦,下了座以后就想:“他怎么会离开我呢?”哇,心里面好不舒服,头晕脑胀胸闷,一禅定又没了——“他离开是挺好的,我至少可以安静地坐在这里。”打坐的时候好一点,下座之后又开始了。初步有点禅定,起码你在禅修的时候可以减轻痛苦。通过禅定和闻思,心态完全发生变化以后,已经不止是禅定阶段能够消除痛苦,而是任何时候都会消除,就算他离开,也不会觉得有其他什么东西。
很多时候,离开产生的痛苦有很多原因,有时候是过去恩爱的难以割舍,有时候是一些价值的丧失。什么叫做价值的丧失?她为什么看不起我啊?因为她看得起另外的人的价值超过他,比他更有钱,比他更有权力、更有魅力,自我价值被否定,才会产生这样的痛苦。学佛之后,自我价值的东西会被丢开,再有钱、再有魅力,那也不算什么。
学佛学得很好的人,衡量的价值观变了,他对自身、对他人的看法,价值都变了。他不会以金钱、容貌、个人魅力之类的东西作为喜爱和不喜爱的标准,这方面的痛苦就会减轻。如果学佛本身有很巨大的快乐,那就完全可以代替这些。我们这个时代,因为情爱所造成的痛苦太多了,如果想减轻这种痛苦,学佛真是非常好的一种武器、一种药品,超级药品。
很多痛苦,特别是情爱这一方面,主要痛苦的处在哪里?是你的心在痛苦,没说你的屁股在痛,更不会“我失恋了,我屁股痛”,痛处于心嘛。学佛恰好训练的是这个心,拔除它,真是做得到的。就算不能完全拔除,削弱完全是可以的。学佛圈子里进了很多因为情爱失败来学佛的,女性特别多就是这个原因。初期是这样的,慢慢地追求解脱的话,这根本不算什么。就算还没有那么强烈的出离心,通过学佛都可以减轻。
有些抑郁症的,放生都可以放好的。我们禅修中心有个很著名的例子,一位师兄上电梯都以为自己要死的,天天以为自己要死,死了好多次都没死,搞得老子很失望——你怎么还不死啊(开玩笑)?我就叫她去利众,她就开始为大家做饭,发心都不一定那么纯,但毕竟在利众,利的那些众呢,都假惺惺在修行,时间长了以后,就开始慢慢治愈,现在居然可以一个人在屋子里面看鬼电影,以前她白天都见鬼的(众笑)!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我还见过很多放生放好的,善业的堆积会削弱这些东西。她那还不算是真正的出离心,有了出离心以后(不是念头,而是出离的心态),这都不算什么。
情爱?无始以来,我们抛弃别人,别人抛弃我们,这些事情堆积如山,弄个像地球那么大的硬盘都记录不下来。但学佛到了一定时候,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东西,一定会这样子。以上是当情爱失意时,学佛能够起到的作用。
我们总共说了两个,第一个,想获得情爱的善缘,要学佛。情爱失败了怎么办呢?学佛。所以,在这个时代学佛是有作用的,而且有巨大的作用。我现在说的是世俗作用,还没有说解脱,什么安住于大圆满、无人无我无众生,没那么伟大。就算你认为有人、有我、有众生,通过学佛,我们都可以在这些情况里面获得快乐,或者纾解痛苦。还有一个,情爱满足之后,学佛有什么作用呢?它会让我们珍惜缘分,同时深化缘分。
我们很明白伤害人是不对的,特别是伤害曾经相爱,或者有过友谊,或者互相帮助过的,不管是夫妻、兄弟、姊妹、道友、朋友,不再愿意伤害了。菩提心修到一定的时候,他连其他无关的众生都不愿意伤害,怎么可能去伤害自己身边的人呢?当然,有些人专门这样干,天边的一切众生,他是发菩提心的;身边的人,他专门伤害。那是假的,没有真的学习菩提心,真的学习菩提心的人,首先要从身边的人开始,不伤害他们。
但是,不伤害他们不等于完全将就他们。比如,我为了不伤害他,所以我不学佛了——那是不行的,不然就没有后面的修行了。所以,要求你不学佛是不行的,这种原则性的事情是不行的。但在很多事情上,你学会了不去伤害,这个叫什么?叫珍惜缘分。什么叫做珍惜缘分?培养尽量去利益对方,帮助对方,让对方快乐。让这种缘分能够得到维持,不愿意再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或者一己私欲,去伤害身边的人。
学佛到了一定时候,他一定会变成这样。如果没有变成这样,扪心自问,你是在学佛吗?你是在欺骗,不但欺骗周围的人,也欺骗了自己,更可怕的是欺骗了三宝。所以,一个真学佛的人,菩提心、空性这些学多了以后,他会很珍惜周围的缘分。这种珍惜不是天天跑出去说:“我好珍惜我们的缘分哦”,不会这样子。他的发心、行为,自然而然想去利益对方,他不忍看到周围的人痛苦。你觉得这个很伟大吗?其实不是很伟大,也不像成佛、普度众生那样的,但是,成佛这些伟大的行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会点点滴滴,只利益周围的亲人、朋友等等之类的。
请记住,一听到“利益”,大家就以为一定要去顺着他,其实不然。比如,为了不让你生气,你不让我学佛,我就不学了,那是不行的。如果不学佛了,恢复社会上的一般情形,那我干嘛要利益你呢?这又变成那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强烈的冲突关系。所以,利他还是有范围的,但基本上来讲,一个学佛很好的人,他懂得怎么去珍惜朋友、道友、亲人,至少不会去伤害,这就是所谓的珍惜缘分。
然后,学佛还可能深化缘分。学佛以后,对生命有很透彻的认识,对情爱也有很透彻的认识,并且能够把握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不能像佛陀那样把握,佛陀的那种把握到什么程度呢?它不把握,彻底的随缘,但我们是做不到的。
学佛到了一定程度,把握这些的能力要强很多。而且人的情商会变得很高,智商也会变得很高,心力很宽广。什么叫做情商高?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情感,在这个时候说什么话不让他痛苦,这就叫做情商高。什么叫做智商高?各种复杂的因缘出现时,能够看得清楚,不在因缘里面做一些错误的选择,这就叫做智商高。然而,学佛会对情商和智商都有所提高,缘分就会慢慢得到深化。
深化是什么意思?深化就是不会因此再强行对方要这样、要那样,但是永远不会分开。学到后来怎么分开啊?我们俩的心都是一体的,是分不开的。甚至说得容易理解一点,我们生生世世都分不开了。不管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生生世世都分不开,而且生生世世在一起都会互相利益。或许是兄弟,或许是朋友,或许是父子、母子,或许是夫妻、情人,不管是什么关系,就会因为这种关系产生深化,延续到一世又一世。最高级的深化就是我刚才说的,我们都成佛了,我们都开悟了,我们会发现我们本来都是一体的,只不过依据过去的因缘,呈现出不同的状况。这是学佛对情爱得到满足以后的作用。
真会这样吗?真会这样的,一个人学了菩提心,怎么忍心伤害身边的人呢?不会忍心去伤害的,其他的动物都不愿意去伤害,更别说是人。当然,有些人不伤害动物,对猫狗爱不惜手,但对身边的人就拼命伤害。很多人都是这样的,那是初期学佛学得很糟糕的一些人。但是学到一定的时候,他不会的。学到都领悟空性的时候,那就彻底深化了。所以,学到一定的时候,还可以深化缘分。
平常人的话,今世为亲人,来世为仇人,冤亲债主,纠缠不清,我们的关系是这样的。学佛以后再也不会了,生生世世永不分开,也绝不会产生互相仇恨、砍杀等东西。不要以为现在的恩爱夫妻将来还能继续相遇继续恩爱,不是的,万一他们俩投生的教派不一样,虽然对你有好感,但还是要开枪打死你,有可能会变成这样子。学佛以后就不会这样子,它会得到深化。所以情爱也是一样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情爱所造成的痛苦很厉害。
所以,你要得到好的情爱或者友谊、友情这些关系,你需要学佛。当这些方面失败了,你需要学佛。当这些方面得到满足了,你也需要学佛。恩爱夫妻,为了不至于七年之痒,我们一起学佛。为了深化互相的关系,生生世世在一起互不伤害,我们一起学佛。大家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事实就是如此。财富的追求以及情爱的追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引起痛苦的两个最重大的原因。学佛对追求财富、追求情爱,都有非常巨大的作用。这些道理,学佛很多年的师兄基本上都能懂。
大家有点耐心,不要一上来就想听空性、中观等等,学佛很多年的师兄,反观一下自己的生活,在这些方面我们做到了吗?我们珍惜缘分了吗?我们企图去深化这种缘分吗?有吗?所以,不要认为这些道理很简单,你做不到的,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喜欢去建立新缘分,特别是某些师兄,总喜欢在佛教团体里面建立新缘分,建立这种缘分是为了深化这种缘分吗?扯淡,是为了流出一些液体!那是不把学佛当真的,或者是初期当了真,相续还没有完全得到改善,得到改善以后,就能够珍惜缘分并且深化缘分。
所以,追求情爱,是需要学佛的;追求情爱产生痛苦,是需要学佛的;现在夫妻恩爱、各种情爱关系都很好,还是需要学佛的。这样的话,你怎么都要学佛的。是不是?网上的师兄对这种说法有意见吗?
——网上师兄问:“深化缘分会不会影响出离心?”
不会,你把出离心理解成什么?出离心是要放弃世间的贪著,深化缘分有两种,第一种是生生世世建立善缘,你要去度他;第二种,如果你已经证悟了,就可以深化到影响对方一起证悟,这是最好的深化。所以不会影响出离心。当然,如果做得不好、没有认真去学佛,是会影响的。有些人借用学佛的名义跟你搞个关系,慢慢就忘记了学佛,这是另外一回事,是学得不好的表现。
3、追求虚荣的痛苦;
追求虚荣的痛苦,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很剧烈,朋友圈里面就经常有人在炫。以前有个著名的炫富女叫郭美美,为了炫富,她把红十字会都搞垮了。有很多炫富的,为了虚荣,炫耀自己有多少双鞋子(四川话把“鞋子”读成“孩子”),把鞋子一排一排的摆出来。还有炫耀红酒的,家里的红酒柜陈列了一排一排的名贵红酒。还有炫耀自己新修的别墅,然后拍照凡尔赛一把:“哎呀,搬到了一个乡间”,其实是个别墅。
很多人都虚荣,还有的希望自己的名声很好,比如有些演员,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誉,哪怕写了篇文章,都希望别人点赞,一键三连。这些虚荣跟财富也有关系,比如演员为了获得很好的名声,要去建立一个好的人设,明明是一个王八蛋,硬把自己建立成爱国者,明明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把自己建立成一个慈善人士,这些事情多得很,大家看到了吗?
一方面有虚荣,一方面想通过虚荣获取金钱,同时也有很多虚荣的成分,还有一些人纯粹为了虚荣。很多人说富豪不会有虚荣,其实不然,他也有他的虚荣,只是富豪的虚荣建立在另外的方面。比如到一个国家去,炫耀总统接见还是总理接见,“我有多威风,我要成为大帝,所以整个欧洲都是我的”,这些也是虚荣来的,是比较大人物的虚荣。小人物的虚荣有很多,“老子穿的是爱马仕,你是LV,我高你一个档次”,这是小人物的虚荣,大人物不会有这些。
学佛中间也有虚荣,“读完了五部大论吗?”“没有,四部半……”“我高你半部!”这种炫耀也会有的。还有的炫耀学佛的境界,“你懂空性吗?哎呀,你那个算个什么呀?”自我认同,或者希望别人对自己认同,这是学佛群体里的虚荣,渴望得到赞同而获得快乐。
这些事情都属于虚荣,范围非常的广。虚荣无处不在,大家反感虚荣,自己也经常虚荣。反感虚荣,“凡尔赛”这种名词就这么出来的,“哎呀,好矫情哦”,这是因为你在虚荣嘛——“贱人就是矫情”。
a、名声、赞誉的获得源于行为端正、利益他人、传扬善法、讽诵美好的业报,佛法是世间最慈悲、最美好的善法,故而修学佛法能够获得名声和赞誉;
通过各种各样虚荣的方式让自己快乐,归纳起来,是想获得好的名声和赞誉。但是,得到好的名声和赞誉,原因是什么?从佛法里面来看,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这个人的行为端正、利益他人、传扬善法、讽诵美好,共写了四个。
行为端正、利益他人、传扬善法——我都没说是佛法,说的是善法。比如,鼓励大家去慈善,这也属于善法。讽诵美好,比如读莎士比亚的诗,也算是讽诵美好。如果这些做得很多,前世做得很多,或者这半生做得很多,都有可能得到好的名声和赞誉。什么叫做行为端正呢?不伤害他人。不伤害他人,就是行为端正;利益他人,或者合乎大家共许的一些道德规则、法律规则,就是行为端正。利益他人,就是具体利益到你。比如周星驰,他的行为是否端正我不知道,但他的电影就是利益了人,让大家欢笑。所以,只要星爷一出来,谁黑都不行,太阳都不能黑了周星驰。行为端正也有的,古天乐捐助学校,连太阳都不能黑了他,因为他利益了他人。传扬善法也是一样的,真做慈善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尊重,比如特蕾莎修女,这样就会获得真正的名声和赞誉。讽诵美好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书,歌颂一些真善美的事情。
我没说佛法,就说人类基本的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你去讽诵它、去传扬它、去书写它,都会得到名声和赞誉。但是,如果我们去传颂佛法,通过佛法去利益他人,按照佛法所要求的规则、心态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讽诵是什么呢?念经、念咒。哇,那是获得名声和赞誉的最好方式。
你会问怎么可能呢?现在获得赞颂的都是娱乐圈里面的人,他们的微博动辄就一千万、两千万人,学佛的有三百人已经不错了。原因是什么?五浊恶世。我告诉你嘛,明星从事这个职业所获得的名声和赞誉只是一个缘,真正的因是他前世种下了刚才说的那些行为端正、利益他人、传扬善法、讽诵美好,依靠演绎这个缘产生了好的名声,然后去做代言、去做广告,是这样子的。
而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佛已经很多年,心也变得很慈悲,也按照佛法所要求的那样去做,叫做行为端正。推广佛法利益他人,甚至去放生,那是利益了其他有情。传扬善法,哪怕你经常送经书给别人,或者鼓励、诱惑他人学佛,这都叫做传扬善法。经常念经、念佛,这就叫做讽诵美好。
那是最容易建立名声和赞誉的,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呢?因为这是五浊恶世,到下一世你试试看?如果你照着佛法所要求的去做,下一世随便说什么,人家都信,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随便演个烂电影,你都出名了。这是一种基本的因果报应,从唯识里面完全可以得到解释。
也就是说,你要追求虚荣(假如把名声和赞誉称为虚荣),通过学佛也可以获得到。你说:“我不希望这些东西。”不管你是否希望,这些东西都会来的,那是一种因果报应,你越不希望它越来。你看佛陀,他希望别人赞誉他吗?他希望出名吗?这些东西他想都不会去想,但你一定会去赞誉他。
普贤十大愿里面有一个,要求学佛人赞美佛陀,因为称赞佛陀可以获得巨大的福报。但是,这一生学佛好像得不到什么东西,因为圈子太小了、人太少了。而且学佛的人进来,好多都不一定学得很好,分不清楚真学佛还是假学佛。我们这个佛教圈子,有时候复杂过政治圈子,为什么?政治圈子里面恩怨分明,利益很清楚,佛教圈子里面,虽然不像政治圈子那么血腥残忍,但很多时候恩怨是不分明的,是非是不清楚的。骗子成堆,自欺的成堆,假好人成堆,所以更混乱,但他不会那么凶狠、那么残忍去杀人。佛教徒杀人比较少,恶口骂人也不多,设计害人也不会去做,但你不满我、我不满你这种事情就多了。
团体与团体之间互相不称赞,门派与门派之间互相隔离,这也很厉害,那是因为学佛没有学进去。如果一个团体或者一个人很认真去学佛,短时间内,周围人可能不理解,但时间长了,佛教团体也会慢慢认同的,由不得你,那是因果报应,护法都会帮他,因为他真诚地、长期地坚持。
所以,一个人要获得好的名声和赞誉,你可能不这么想,但努力去做这些事——行为端正、利益他人、传扬善法、讽诵美好,慢慢都来了。这个范围可能有大有小,也要依据因缘,如果依据互联网,那就传得很快。
宗萨仁波切,是不是得到很多学佛人的赞颂嘛?他依靠什么在传颂?互联网。如果没有互联网,他也就是个小圈子。但是,现在的五浊恶世,整个佛教圈本来就很小,学佛的宗教圈好像只有一两亿人。派别特别多,目前最厉害的还是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连印度教都比佛教多。
本来佛教应该最多的,在旧时代的老中国,学佛人真的很多,但现在的中国成了唯物主义国家,学佛人很少。而且,虽然佛教圈子大,但真正懂得佛法的、愿意去学佛的,那也不多。信佛的很多,做点供养、拜拜佛可以,但要让他按照佛陀所说的去解脱,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那就非常困难,这是不多的。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来学佛,一时半会儿得不到名声和赞誉,但长期坚持下去,很认真地修学佛法,那个圈子里面的赞誉慢慢就来了。你说:“我不在意。”这不是你在不在意的问题,不要强调你不在意,你强调不在意,其实就是很在意。不管他怎样,反正就是表扬你嘛,那不妨多表扬点。如果他要诽谤你、攻击你,请随便。这才是真正的不太在意,而且学到后来,就真的不太在意了。但是,不管你在不在意,赞誉和名声一定会来,然后漫及到其他圈子里,那是一种因果报应。为什么呢?学佛的人会变得很聪明,这种聪明表现为维度很高,看的系统更大,看得更远。
法王在大圆满《窍诀宝藏海》里面,曾写过一篇文章:修学大圆满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长远的事情可以看得很准。你们可以找到这篇文章的,就在《窍诀宝藏海》里面。原因是什么?他的智慧变得很高,格局、眼界变了。学佛会把人的眼界抬得很高,学得比较好的,名声和赞誉自然就来了。
虽然有假的,但假的会人神共愤,真的则不会。真的会得到人的赞誉,别人都喜欢听从他的意见,这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不是你愿不愿意的事情。也就是说,你想获得名声、赞誉,哪怕要满足你的虚荣,你也得去学佛。
获得名声、赞誉这种事,比如你不在意名声、不在意赞誉,最终获得了,这是因果报应。有些人就想比别人过得好一点,衣服穿得更好一点,我要LV、爱马仕,在人群里面要显得鹤立鸡群(或者鸡立鹤群),要特别,要虚荣,这也要去学佛,因为学佛能够增加这方面的福报。后面这种不要名声、不要赞誉,自然而来的就更牛。他都不在意了,但是,由于他行为端正、利益他人,传扬善法变成传扬佛法,讽诵美好变成念经念咒,赞誉自然会来,而且一定会来。后半生或者下一世,或者这一生都可以,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
还有一种,他就喜欢虚荣,就要争取虚荣,虽然不一定有强烈的出离心,但还是喜欢虚荣。那么,你跟随一些团体去学佛,经常会放生、参加法会,在那念经、打坐,即使内心里面还有很多的虚荣心,也有可能让你得到满足。因为他从事这些善法,极大可能得到虚荣的满足。
你会说:“哎呀,难道佛陀还要帮他满足虚荣?”不是的,人家通过这些积累了福报,他的发心就把这些福报引向了虚荣。并不是哪位护法神或者哪位佛菩萨看到你想要虚荣,就尽心尽力去满足你,制造因缘让你满足。并非如此,佛菩萨也有可能会阻碍他,发现他满足虚荣以后会造业,可能会阻碍他。但他自己建立了福报,他通过学佛这些行为建立了福报。他有虚荣心,同时他也行为端正,同时在佛教团体里面也利益他人,有意无意去推广佛法,也念经、念咒,但虚荣心并没有因为学佛而消失。那么,这些行为端正,利益他人而积累的福报,就可能因为虚荣的发心引向了虚荣。
也就是说,你需要虚荣,佛法都能帮到你。如果你说不需要虚荣,名声和赞誉也会来,还可能来得更厉害。因为你不需要它,但你的相续里面只有这样的东西,没办法,所以它就出来了。到了那种程度的人,出不出来是不在意的,如梦如幻嘛。如果观修到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时候,他没有来不来的强烈要求,来也可以,不来也行,会变成这样子。所以,追求虚荣或者自然的赞誉和名声,通过学佛都可以得到。这是追求虚荣。
当然,追求虚荣也会产生痛苦,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痛苦,名声遭到破坏时,也会非常痛苦。有些演员,俗话说的“一夜人设崩塌”,身为吃瓜群众的我们,我们看不到他们的痛苦。其实这是很坏的,学佛人要注意这些。比如一个人的人设崩塌了,我们就幸灾乐祸,要观察自己的心,不能这样子。这样就不是一个真的学佛人,在某种程度上,那叫邪恶。
是的,他追求虚荣、他假人设是不好,比如有些演员装得很纯洁,结果被狗仔拍到原来一点也不纯洁,然后开始倒霉,互联网上骂声滔天,人设崩塌,再也接不到戏了,代言也没有了,还有巨额的赔偿费,很多人就开始幸灾乐祸。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发现自己的内心幸灾乐祸,你得观察自己,消除这种幸灾乐祸,这是一种非常下流的心态——不希望别人好。
你可以智慧一点,知道追求虚荣不是很好,必然会招致痛苦,但是,当他真的产生痛苦时,你应该同情他,不应该幸灾乐祸,因为他是你妈。你明白他行为的不妥和同情他,是不冲突的。并不是明白了行为的不妥,就要去诅咒他,就要去幸灾乐祸,这是非常不好的。
我们经常会这样子,表面上充当吃瓜群众,实际上在参与一场谋杀、欺凌,或者叫霸凌(网络霸凌),学佛的人不能这样子。那是生命,他虽然犯错了,是他不对,但对他的痛苦,我们应该报以同情。地狱众生基本上都是犯了很大的罪恶才堕下去的,按照这样的规矩,那地藏菩萨就该说“你活该,你万劫不得翻身”,是这样吗?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拼命去拯救他们,而我们学的是什么?我们学的就是地藏菩萨!所以,当演员或者著名人物人设崩塌,我们去充当吃瓜群众的时候,警惕自己的心态——你可以吃瓜,但不要幸灾乐祸。
b、但名声遭到毁坏时,学佛能够让人关注内心,对治喧嚣,从而减轻苦痛;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名声遭到了破坏,没有赞誉,全是诽谤,对于真的学佛人,痛苦会少很多。第一,他明白无常;第二,学佛到了一定时候,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他关注于自己的内心,对外界的喧嚣慢慢地不在意。要么远离,要么发生了根本不当一回事。因为他关注自己的心在打坐时是怎么样的,在平常行为中是怎么样的,随时随地处于观照中间。不在意,就会导致痛苦减轻,再通过佛教的一些观点去改变它,甚至去松脱它,这种痛苦就会消失,乃至于完全没有。
我们为什么很在乎名声嘛?安全感。一个人的名声塌了以后,都不敢上街,怕人扔他臭鸡蛋,去店里面买东西怕遭人白眼,他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他。这是第一个,因为安全。还有一个,因为自我价值。到处都是笑脸,到处都是推崇,感觉“不枉此生”啊!结果出去以后,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感觉“太憋屈了”!这是因为价值感和安全感,但学佛以后,价值感和安全感都会产生变化。价值感不再来源于周围人的马屁奉承,或者是别人的拥趸,他不在乎这些,同时也不在乎别人的攻击。而且他能够把控自己的内心,痛苦的时候,一观修——消失;得意忘形的时候,一观修——消失。
一个人学佛学得很好的时候,攻击是不起作用的,他不怕名声坏,因为价值不在那里。说得庸俗一点,他不在意周围人怎么看他,他很在意菩萨们怎么看他。但这不是究竟的,究竟的是他连菩萨怎么看他都不在意,在意的是真诚地对待自己。我的心,真的在实施佛陀的教言吗?他会在意这个!
这是学得最顶端的那帮人,学得中层次的那帮人,会在意上师怎么看自己、菩萨怎么看自己、佛陀怎么看自己,因为他相信这些。完全不学,或者学得不好的人,才会在意周围人怎么看自己——“他是怎么说我的?请告诉我,他是怎么说我的?哎,他居然这么说我?”
对于真的学佛人,他说就说嘛,随便他怎么说,吹啊?吹都不给他吹,根本就不在意。你问:“那怕不怕受到伤害?”不怕的,一个学得很好的人,说老实话,很难伤害的。如果你想产生物理性的伤害,第一个,你得有这种因缘,但很难有这种因缘;第二个,满头都是护法神,你怎么伤害他啊?你还没伤害他,自己就翻了。一个有强烈菩提心的人,那真是伤害不起。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名声遭到破坏,对于学得很好的学佛人,他会知道肯定是自己前世诽谤佛法、诽谤上师,这一世遭此报应,认为是活该。另一方面,他关注自己的内心,思考佛理,慢慢地,心里面会放弃别人对他的看法,不太在意赞誉,同时也不太在意诽谤,不在别人的评价中去生活。
这不像一些演员,生活方式就是靠别人的评价,流量大,票房高,然而学佛人不会这样子。同时,他能够让自己的心处在观修的内容里面,产生自己的快乐。所以,当名声遭到破坏,虚荣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甚至没有虚荣了),他不在意了。这是学佛对名声遭到毁坏时的作用。现在的很多演员会搞人设,其实,搞人设就是为人设的崩塌做准备,一旦崩塌了以后,学佛对他都会有很大帮助。所以,很多演员到了老年,或者过气不红了,他们会学佛。
我在深圳的时候看到过,有一位曾经很著名的香港演员,老片子里面经常有他的戏份。他去找慈诚罗珠堪布,非常之虔诚,当时他找不到地方睡,就睡在一个很脏的仓库里面。堪布在上面,也不知道他在下面,他为了守住堪布就躲在那里,结果被我看见了。当时我很诧异,那不是著名演员吗?所以,即使再出名,到了那个时候也不行了,最后选择去学佛。
他在不停追求的同时,其实也在减轻内心里面的痛苦,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是很熬心的,痛苦不已。这些人不一定为了金钱,可能是因为名声坏了,谁叫他去建立人设呢?像我这样的人设,我不怕坏的,为什么?我本来就很坏的,哈哈!我就是个流氓,因为不想继续当流氓,所以来学佛。从而,我的人设是坏不了的,只能变好,流氓也会学佛的。
有些人在建立人设的时候,把自己建立得很清纯,结果又清纯不了。把自己的人设建立得很高尚,实际上很猥琐下流,那种情况才会存在崩塌嘛。但是,学佛学得很好的人,什么人设、不人设,都不是人了,还人设?他就不太在乎这些,所以学佛对这方面的帮助也非常大。当我们失去了名声、失去了支持,所有周围人都背叛你的时候,你可以安住在自己的快乐里面。
文革中间,有很多的高僧大德被抓起来批斗,以前的信徒翻过来骂他们。现在也是一样,我们经常对高僧大德说:“我生生世世跟你在一起!”我们试一把,把上师抓进去,公布他一系列所谓的罪行,马上你就翻,根本忘却当时自己说过“生生世世要跟你在一起”的诺言。
我们拜上师,很多时候会给他设立很多东西,他必须高尚,他必须有神通,高瞻远瞩,道德高尚,眼神都不能乱飘,多看了银子都不行,多看了美女更不行。如果把他抓起来,说他这样那样,很多人马上就变了。文革中间有很多的高僧大德,被他们的弟子骂啊、打啊,这种例子有很多,甚至把他们弄到监狱去。但是,他们一样在观修,一样在自己的修行里面充满了安乐。你骂他,他不理就行了,好比一泡口水吐到脸上,任它自干了!
大家还记得吗?寒山禅师写的一首诗:“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他不在乎这些,因为他在自己的观修境界里面。这真是做得到的,菩提心也好,单空也好,修到一定的时候,绝对做得到,根本就不费力。有时候可以自己尝试一下,愤怒起来了,立即调回单空的境界。不是说空性,仅仅是单空,愤怒一下就消失,一刹那就消失,这是修得好的。这个比我们说的桌子散了、身体消失了,还要有作用。
很多人都修到身体消失,这不算什么,不用观修,普通禅定都做得到。对心的情绪的一些空性感受,才是真正的比较好的单空,比如愤怒、嫉妒、孤独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会有孤独感,特别是那些被抛弃的女孩子,孤独感特别强,单空一修,孤独也没了。所以,当名声遭到毁坏,或者境遇非常不好的时候,一样的,安住在自己的修行里面,充满了慈悲和安宁。
以前我们曾讲过一个故事,文革期间,有一位萨迦派的高僧大德被抓进牢里关了十几年,出来以后见到宗萨仁波切,宗萨仁波切问他:“你在监狱里面,最希望、最渴望的是什么?”他说:“我希望不要因为我被折磨,就失去了对折磨我的人的菩提心。”这个时候他不会有痛苦的,他始终注意在自己心的运行上,心是怎么运行的,至于别人怎么样,他不会嗔恨的。
嗔恨会痛苦,恐惧会痛苦,而他不会的。当然这是学得很好的,好了,我们不至于走到这一步。那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被攻击、被诽谤的事情,只要回到自己内心里面就行。学佛的人中,很多人特别注意名声,很没必要的,你要追求解脱,还管什么名声不名声,五百年后,谁记得你啊?你孙子都不记得你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我爷爷叫什么名字。就算他还记得你,你又咋地?从空性的角度、菩提心的角度,更是这样子。
所以,当名声遭到破坏的时候,学佛是有用的。那么,获得名声和赞誉的时候,学佛有没有用呢?更有用的。
c、但获得名声和赞誉后,学佛能够让人正视自身,清晰明白缘起无常的道理,从而祛除可能因贪执赞誉和借助声名而造作恶业。
学佛之后,不知不觉名声就来了,特别是学得比较好的,在网上开始讲法,像我这种的,名声就来了。当然,我先警告大家,别把老子当成高僧大德,没有高僧大德在课上称自己为“老子”的,或者动辄就讲脏话,比如“叼你老母、我靠……”高僧大德不会这么做的,而我不是的,我就是师兄。
为什么我在上面跟大家讲这些东西呢?因为我多学了几年,师兄的嘛,不是师弟。我学得多,没办法,我有虚荣心,所以才来跟大家讲这些东西。但是,一讲就会获得一定的赞誉和名声。那么,赞誉和名声来了以后怎么办呢?缘起无常的,你们现在赞誉我,说不定知道我的一些“光辉事迹”以后,会立即开始攻击我。我预先跟你们打个招呼,老子不在乎!
如果你的攻击确实影响到我的收入时,我可能还会有点在乎,但我非常警觉地把我的收入与你们分开。(这种表达很自我,理解我就行了。)但是,学佛到了一定时候,有了这些以后,他会明白缘起无常,他会警告自己,这些东西可能一夕之间就崩塌,不管你是不是这样子的。
一些高僧大德被污蔑的事情多得很,比如道生和尚,他为了坚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结果被僧团开除。我们现在知道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也知道他后来被大家用轿子抬回去。但是,你们却不知道他被开除时的狼狈,哇,岌岌如丧家之犬,很痛苦的。正因为痛苦,他才跑到虎丘对着石头讲法。但是,他的修学也可以让他摆脱这种痛苦,没有选择投缳自尽。
所以,在获得名声失败以后,学佛可以帮助自己。在获得声誉以后,他也会深深地明白缘起无常,知道这些东西有可能一下就崩塌。因为他常常观察自心,就会很熟悉自己的心,会发现自己在贪著这个东西,然后就警惕自己要拉回来,不能再去贪著了。
学佛会让心的认知力变得非常广博,能够设想到很多种情况,看到任何一个互联网上的现象,马上就会拉到自己的修行里面来。即使获得了名声和赞誉以后,他也不会过分地贪著这个东西,不会因此而得意忘形,或者借助名声造作恶业。
有些演员则不是的,有了名声以后就开始去代言,还专门代言假产品,这就是借助名声造作恶业。但是,对于一些学佛学得很好的人,获得名声以后就不会这样子,他也不会在意这个名声,反而会利用这个名声。利用它做什么呢?利用它去传播佛法,让更多人获得安乐、获得幸福。这是学佛对获得名声和赞誉以后所起的作用。
为了获得名声和赞誉,有虚荣心,你要去学佛。你在这方面倒霉了,千夫所指,万众唾骂,学佛对此也有帮助。甚至押进监狱里的时候,也可以自在观修。也就是说,倒霉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学佛来解决。
然后,即使你获得名声了,大家都觉得你是成就者,很了不起,见到你的时候两眼都冒光,但你深深地明白,缘起现象,不能当真,一贪著就要完蛋。所以,佛法可以去除一些因为贪执赞誉而造成的痛苦,更不可能借助名声去造业。所以,在虚荣、名声这方面,不管在哪个角度,学佛都是有帮助的。这样一说,搞得大家不学佛都不好意思,事实上就是如此,你追求财富、追求情爱、追求虚荣,学佛都有帮助。
我们这个时代该不该学佛?网上的师兄回答一下我,该不该学佛?所以,学佛的作用太大了,不仅仅是获得解脱,获得解脱就不用说了,这些根本不在话下。但是,即使没有走到那一步,我们在生活中都需要这些东西。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由于大家的强烈要求,“这个时代学佛的理由”只能讲两天了。我本来想给拖个四五天,把《维摩诘经》的名称介绍一下,到下一个禅七再正式开始,结果这里全都是追求解脱的人,没办法了!
后面还有一堂课,争取明天讲完,后天开始讲《维摩诘经》。是不是每个人都想做维摩诘呢?原因何在?他可以不出家,有好多老婆,又做生意,又成佛了,是不是?想多了吧?
好,我们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维摩诘所说经》第02课——这个时代学佛的理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