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云禅七的第六天,明天为止,第一个禅七就结束了。以前的现场禅七,都会有一个解七的仪式,然后第二天再重新起七。鉴于现在的特殊情况,我们就不必搞这些仪式了,直接继续下一个禅七,等到第二个禅七结束之后,我们再来解七。
有机会聚在现场打禅七的师兄,仪式照着老规矩进行。我们不能把规矩改了,最后面目全非,就一点禅七的味道都没有了。说到现场,其实“现场”就在你的心里。以后的大部分禅七可能会在泰国举行,为什么不在中国呢?理由众所周知,我无话可说,只能哀叹时世。但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我们能够在中国连续举行十个禅七,而且每年都举行一次。
——网上师兄说:“那我要提前赚钱去泰国了。”
不用说得那么严重,只要支付自己来回的机票费就可以了,吃住都是全包的,有一些师兄我们还会赞助机票费,但不是广泛的。当然,泰国有很多风景名胜,到处都是寺庙和佛教,基本上是三步一庙、五步一寺,富丽堂皇、庄严无比。对于佛教徒而言,肯定会按捺不住出去游玩的冲动,那么,自己还是要准备一点钱。因为主办方只负责你们禅七期间的吃住,而且,你们一定要在这里打禅七,才会提供吃住。
有些人就开始动歪心思:“我就报个名,然后混吃混住,白天不参加禅七,偷偷跑出去旅游。”主办的师兄们也不是傻瓜,既然已经报名,起码要打够两座,否则一被发现,就会把你赶走。
明年的五月份,我们有可能在泰国恢复现场禅七,我只能讲“有可能”,实际行不行呢,现在还不知道。我现在说话变得越来越小心,不像以前那么张狂,否则兑现不了,被人怪责撒谎,会把我气坏的!
以前,我曾在某一个禅七活动结束时,告诉大家:下一次禅七,一定会在香港为大家准备一个更好的禅修之地。这本来是我的一句祝愿之词,当时确实也这么想的。结果,我们的工作人员大费周章,确实找了一个稍稍好一点的禅修之地,但有些参加的人就不干了,说我撒谎——这很荒唐,也把我气坏了,拿着菜刀满空乱劈!(开玩笑)
所以,我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如果我说“明年我们一定在泰国见”,结果又给特殊情况给耽搁了,就有人来说我:“哇,你没有神通”——其实,你不用这样来判断我没有神通的,我就是没神通——这就是结论,可以了吧?我在跟大家交流佛法,又不是展示神通,就算展示神通,你又看不到——要喝茶,是神通,汝见否?
如果在泰国打禅七,环境是挺不错的,因为那里有很好的寺庙。以前在香港打禅七,因为环境的缘故,住宿的地方比较拥挤,打坐的地方也不那么宽敞,但我觉得已经挺不错的,跟米勒日巴来相比,我们算是福报齐天了。
如果明年真能集聚到泰国,大家吃住的条件应该是非常不错的,我也期待呀!虽然云禅七也有一定的加持力,但是,一年有两次能够凑在一起,见面交流修行的经验,互相鼓励一下、支持一下,坚持禅修七天,那还是挺不错的。OK,闲话少说,我们回到课程上来。
《坛经》昨天讲到:“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六祖把“无念法”的位置抬得非常高。前面对“无念”作过解释,并不是指没有念头的意思。对此,六祖的解释是: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意思是什么呢?你可以起念头,也可以起来很多的现象,只是现象起来的时候,你心不染著——关键是什么叫做“心不染著”?
大家不用为“现象起来”而费心机,它自然就要起来,除了沉睡无法觉知到现象以外,一般没睡得那么死,做梦时都会有现象。梦醒以后,我们的五根开始活动,你会看到东西、听到声音,这些现象不需要你努力,自然就会出来——关键是,这些现象出来以后,你怎么“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就叫做“无念法”。
不是强迫自己“我要无念、无念、无念”,把心固定在一点上,去修禅定(修止)。这种不是六祖说的无念法门,修止可以帮助我们逐渐体悟到无念法门。“心不染著”并不是现象出来的时候不予理睬,认为“它和我无关”,这也是不行的。
“心不染著”是什么意思呢?现象起来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它是法性,这样才是真正的“心不染著”。如果要很较真,当现象起来的时候,直接觉得它如梦如幻,但你还没明白本性,那都不能算是绝对的“不染著”。为什么呢?因为你还在用单空的概念或直觉去染著这个现象——这种染著是一种对治,也是不行的。现象起来的时候,根本想都不用想,直接就认为它是法性——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才是真正的“不染著”。
所以,“心不染着”不是一句随随便便、好像很简单的话。但是,有时候庸俗地解释它,那就没劲了。“不染著”就是我看到东西时不贪、不嗔——是的,我可以不贪、可以不嗔,甚至可以完全让心波澜不起,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不染著。
标准放高一点,“不染著”要达到绝对的境界,就是心境一如,完全的法性游舞。而且,到了心境一如、法性游舞的境界,反而不会像我们这么呆板。比如,体会单空或者觉得它是法性时,内心始终有个固定的标杆。而心境一如的时候,随机应化、无拘无束,心没有滞,也就是没有停顿,甚至连回观都没有。
禅宗在修行的时候,经常要考虑“回互不回互”。“回互”是什么意思?要让自己保持这种觉知和领悟的时候,经常要回观,不然就会跟境跑了。到了熟练的时候,连回互都没有了,因为体用完全一致,但是,首先你得知道“体”是什么。
“用”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到处都是心在用,但心的“体”是什么,却不知道,这样的话,就谈不上体用一致了。你不知道“体”,全都是“用”,作为凡夫的我们,都偏在“用”上。
“体用一如”的意思是,你知道了体,也知道了用,而且不偏在任何一方。如果你偏在了体上,那是法身病,安住在法身上。
六祖的要求非常的高端,“无念”这个法门非常厉害,不是大家认为的“没有念头”。六祖也说了,如果把“无念”理解为“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看似简单的句子,如果结合教理、修行去体会,那会很庞大、很深邃、很细腻。要想了解,我们可以把禅宗五家七派的公案、理论拿出来对照——哇,里面洋洋洒洒、汪洋无边!
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
六祖把“无念”这个法门抬得非常之高——“悟无念法者,就万法尽通”。昨天曾说,“万法尽通”并不是马上变成佛陀的遍知,而是明白了万法的本质,在万法上不滞。什么叫做“万法上不滞”呢?遇到某一种对境、某一个法生起来,你不会在上面丢失本性,叫做“不滞”。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
不是马上就具有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边无际的无量功德,他知道了佛法是用什么东西产生的,从而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美味的包子、馒头、花卷,他已经知道了做出它们的“面粉”是什么了。虽然还做不到佛陀的遍知,但面对那么多好吃的美食,“面粉”是什么,他已经知道了。不管包子、花卷还是馒头,本质都是面粉;大桌子、高板凳都是木头;二舅、三舅都是娘舅,这就叫做“见诸佛境界”。
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一旦明白“这个东西”(本质),见地透彻以后,就不会退失了。关于悟无念法不退,跟教宗来对比,到底处在哪个位置上,也有很多的说法和争论。按照《现观庄严论》的说法,要到加行道的忍位;有人说,一定要到初地菩萨;有人说,如果见地透了,资粮道都可以。到底是怎么样?我觉得这个根本没法绝对,这跟那个人有关系。
有些人本身的根器就很好,可能在资粮道一下就进去了,而且不退了。但一般来讲,应该要到加行道的忍位。如果是很顽劣、根器很差、很愚钝的那种人,可能要到初地菩萨才能真正的不退。不管怎么样,他不会退了,叫做“至佛地位”。也就是说,他已经是佛的太子,一定会长大,成为真正的佛。
请大家记住,这个“无念法”叫做果地因说,或者因地果显。把佛陀果地的见解、见地,拿到因地来讲,所以叫做果地起修,大圆满也叫果地起修。
这是很有道理的,禅宗动辄就说“一念迷是凡夫,一念悟是佛”,这跟密宗的上师瑜伽是一样的。上师瑜伽为什么说上师是佛呢?而且要视上师为法身佛呢?就是因为上师明白了本性。六祖说的也一样,他把禅宗法门说成是因地果说,但密宗就落到一个具体的人(上师)那里去了,因为密宗是上师本位。很多人说禅宗是大密宗,但由于没有灌顶,从大的归类上,我们还是把禅宗归为显教。
按照禅宗的说法,悟无念法者,就说你至佛地位——难道开悟了就是佛?不是吧!如果开悟了就是佛,佛有无量无尽的神通,那对不起,请腾空给我看看?请告诉我有几根鼻毛?他不一定说得出来!但是,我们还要说他是佛,因为六祖说“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那么,密宗就把这种说法安立在上师身上,但是,这必须要是真的上师,即已经开悟了的上师。这时候,我们要视师如佛,同时它也是一种修行。听得懂吗?
密宗的视师如佛,不是一个随随便便乱说的东西,有相当真切的道理。有很多人攻击密宗,说上师明明没有三十二相,也没有表现出十八不共法,怎么能说他是佛呢?同样地,也可以依此标准反过来攻击禅宗,禅宗说一开悟就至佛地位。既然道理一样,为什么要认同禅宗,却攻击密宗的视师如佛呢?说明这些人根本不理解也不圆通这个道理。
不理解就乱攻击,特别是对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佛教宗派,我们要小心哦!不懂可以闭嘴不说,一个宗派里面有很多成就者,你攻击一个宗派,等于一杆子把一船人全部打翻——要是其中有一个圣人,你就死定了!甚至其中有一个真的发了菩提心的人,你都要死定!
现代的教育提倡怀疑、提倡攻击,但在佛教的传播或者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小心一些!现代教育的人文基础是承认大家都是人,大家都有缺陷,但保证每个人的权利,还提倡每个人去怀疑。由于我们都是人,都有缺陷,哪怕你是当官的、处于领导地位,我们还是要怀疑;哪怕你是老师,所说的内容我们也要怀疑。这是现代教育的特点,也是西方教育的特点。
这有没有好处呢?有好处。我觉得有点像禅宗,禅宗的大德最反对迷信,啪的一巴掌就来了,说:“我说出来你就信,你信什么呀?”但是,任何一种说法过头了,都会出问题。
东西方的教育都很精彩,东方教育会让你养成一个习惯,很多人都会表示:“不要扯那么多,我信就行了,你说我照做就可以了。”这在表达一种决心,事实上他没法信的,怎么信呐?但把这种观念拿到西方教育里,那是不行的,西方教育提倡怀疑,从而诞生出很多出色的科学家。所以,怀疑是有好处的。
恰好在东方文化中,有一个大的反动,就形成了禅宗。禅宗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就不悟”,鼓励怀疑,甚至一些很高级的法句(一些很厉害的句子,比如窍诀之类的),都鼓励去怀疑。禅宗里面有句话: “不疑言句,是为大病”,意思是不怀疑文字,即是大病。所以,在禅宗里面怀疑得非常厉害。
怀疑可以,但要合理怀疑,不要上来就乱攻击。有些学显宗的人,就说密宗如何如何,一说到密宗就认为是双运,稀里糊涂根本不懂。昨天上课时,我说到“流口水也是法性”,马上就遭到攻击——“流口水还叫没执着?”没执着,还修个什么呢?没执着就不用修了,就是因为有执着才修嘛。
显宗要转烦恼为菩提,就是呈现出烦恼,去修、去转化才精彩。我们的无明、执着、欲望,才能够被法性化掉,要达到这样才行。密宗也好、大圆满也好、禅宗也好,最大的特点是烦恼出来把它化掉,化掉不是对治,而是去看它的本质。
看到、听到别人说起这些东西,就马上开始攻击,甚至攻击整个宗派。比如,说密宗这样那样,大部分人一提到密宗,就攻击密宗的双运,以及密宗吃肉、喝酒等等。其实,密宗是不提倡吃肉的,一些真正的大德,在藏地很艰苦的时候都不提倡吃肉、反对吃肉,甚至在完全没食物时,情愿饿肚子都不吃肉,密宗有很多这样的大德。
有些密宗行人吃肉是因为没有办法(我说的密宗指藏密),以前的藏地很寒冷,导致蔬菜没办法生长,自从有了大棚种植以后就好多了。现在的五明佛学院,大部分人都吃素,但要把藏人的一些习惯完全改过来,一时半会也不行。
那是不是吃肉就绝对不能成就呢?也不是的,很多事别走极端。只要掌握了佛法最根本的东西,其他的就不会走极端。那“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呢?见地!见地一定要准确,那真的要极端——我说的“极端”,并不是我们平时分别的极端,而是一定要走到极处去,才能获得解脱。其他方法性的东西,要视情况而言。比如发菩提心、出离心,这些是大的基础,是不能违背的。但是,有些小的方法会因时、因地、因文化而有所取舍,不然就会很呆板。
这样那样的真理,一定要拿到中国的具体实践里面才能有效的吗?打仗拿到枪炮,还要知道怎么用的嘛。所以,人别那么傻,人一傻就要出毛病,包括学佛,也别那么呆板——大家真的好呆板,还说自己已经开悟了,却像个木头,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开,希望大家要灵活一点。
说开一点,有时候我上课说脏话,请大家记住,这是我的习气,我改不了,我也没打算改,你就听我讲的道理就行了,不要听脏话。反过来说,如果有人听到脏话,发来一些不满的、攻击的话,大家也不要去攻击,因为他有权利不满的,他可以来攻击我说脏话的。大家不要因此就哗啦哗啦作出攻击:“我们就喜欢听脏话”——你真的喜欢听脏话吗?你只是听习惯了,觉得没所谓了。
但他不喜欢听脏话,可以不听的。他说脏话不好,也是对的。而你听惯了,觉得没关系,那就继续听嘛,你就吃“鸡肉”,把“鸡屎”留给别人嘛。但别人吃“鸡屎”,你还要攻击,真是伤上加伤,有没有一点慈悲心呐?
网上经常有人说:“你怎么上课说脏话呀?”大家一笑了之,不能群起而攻之,搞得像文化大革命一样,这样不是很好。只要他不破坏我们上课的场所,没有反佛,没有乱说,没有导致我们的课程进行不下去,那就由他,也不要把他赶出去,说点攻击性的话也随便他。但是,如果一直不停地说,搞得大家分心了,那就对不起了……
我们好不容易打个禅七,搞个佛法交流,结果跑来捣乱就不行。但是,如果他真心觉得讲脏话不好,提一些意见是可以的,禁止他发言也没必要,反而大家要随喜他。如果他来捣乱,就要禁止他了,甚至把他踢出去,不然我们的交流就搞不成了。
我们扯远了,言回正题。请大家记住,不是悟了“无念”,就能马上成就圆满的佛。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这在要求当时听法的那些刺史、出家人。六祖说,后代的人得到了“吾法”,应该将这个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意思是有同样的见地、同样修行的人,应该发愿受持。“如事佛故”,发愿受持这个法门的人,要像对待佛一样,这是“视见如佛”,不就是“视师如佛”吗?其实是一样的。
“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终身受持这个法门,定入圣位。那么,圣位到底是哪个位呢?比较确定的圣位,就是初地菩萨。按照天台宗来分,菩萨一共分为五十二个位次。最初的是十信门,然后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里共有四十个;接着是十地;最后是等觉,妙觉,一共五十二个;到五十三个就成佛了。一些偈语里面,经常说“难行五十三”,从十信开始,直至最后的佛位。
这里的“定入圣位”,到底是指哪个圣位呢?禅宗本来要求上上根人,所以不会指三圣位。“三圣位”是什么呢?十信之后的十住、十行、十回向。所以,这里的“圣位”是指初地菩萨。大家一听,觉得初地菩萨不算什么,因为后面还有二地、三地……十地,还有等觉、妙觉,甚至成佛。其实不然,如果真的到了初地菩萨,就没有密宗、显宗之分了,根器好的初地菩萨一发狠,七天就可以成佛,非常厉害!
为什么在一些经书或者论典里面,要展示一地到十地呢?因为修行要经过这些位次,只不过经历起来很快而已。那时候就不像我们现在学佛,进步一点点都很难,而且很容易退失,因为凡夫的心不稳定、不明俐、不智慧,基本上被情绪和欲望操纵。
贪一个东西的时候,难以割舍、日思夜想、夜不能寐;恨一个东西的时候,咬牙切齿、怨气难平、不共戴天。心放不宽的时候,很难去体会,也很难去禅定,打坐三十分钟,每个汗毛都在疼,非常地孱弱。稍稍有点觉受,很快就没有了,或者一注意就没了,或者再也不起来了。
到了初地菩萨就不会这样子,先不要说初地菩萨,只要修行时间比较长、比较稳定,心力也非常强大,这种人要修什么东西是很容易的,只要下了狠心,基本上什么事都能完成,除非他不愿意去。这种人的意志力要坚定好多,心也宽广很多。心宽广,意味着能领略很多东西,一些很深层次的东西,一下就知道了,处理人情世故都要比别人厉害,这叫EQ(情商)高。所以,这里说的“定入圣位”,我认为是指初地菩萨。当然,其他法师对此也有不同的解说。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虽然,“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但是,必须要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从上以来”,禅宗这个法门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传给了迦叶尊者。
大家还记得禅宗的起源吗?大家还记得《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吗?这本经有很多版本,后来被很多人考证是伪经,因为后面有很多八卦等道家的内容。原因是什么呢?那时候的经书是手抄的,有人在抄录时,把道家的经典和佛家的经典抄录在一起,而且,我们的文化有把儒释道捏到一体的传统。所以,《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极有可能这样造成的。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有一段很著名的禅宗开宗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释迦手中拈了一支花,只微笑什么都不说,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迦叶却破颜一笑,释迦就很开心,说了一句:“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教外别传”不是不要传的意思,而是除了正宗的说教以外,还要再开一支,这一支就是所谓“禅宗”。
但是,有很多反禅宗的学者,认为这个故事是假的,认为释迦不会说什么微妙法门、不立文字等东西。跟我们一起学习《坛经》的人中,可能这类学者不多,但我认识很多这样的学者,他们很较真,认为这是后代人捏造的。就算是捏造的,我觉得也很美!
我们就不要管这是真是假了,而要去研究它的意义。这些故事在外面传来传去,有时候被捏造得变样了,或者被分化了。比如,一个故事在很多传说里面都有,或者好多大德都在用一个故事。这些我很理解,传教的时候会用到这些方式,但理义对不对?能不能真的这么去修行?能不能得到那些境界?这才重要!
“吾有正法眼藏”是什么意思?就像古代人画龙,龙身都好画,点睛最麻烦。正法的眼,是一个理论的根本宗旨。比如,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正法眼藏”,佛陀说了三藏十二部那么多法,眼在哪里?眼就是禅宗。禅宗的“眼”表现在哪里?涅槃妙心。
佛教的三法印或者四法印(三法印和四法印其实是一样的),四法印是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那么,涅槃寂静的“妙心”是怎么样的?实相是怎么样的?六祖说“实相无相”,“涅槃妙心”是最根本的正法眼藏,而且它是无相的。
“微妙法门”这个法门非常微妙,因为不立文字,离开三藏十二部等文字和说法。三藏十二部属于教,禅宗属于教外,也就是另外的教传,所以叫做“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佛陀说,现在我把这个法门交给摩诃迦叶,所以,摩诃迦叶是禅宗第一祖,传到达摩是二十八代,六祖是三十三代。
“从上以来,默传分付”,就是一代一代这么传。为什么叫做“默传分付”呢?禅宗到了六祖以后才弘扬开来,至此,禅宗才真正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一大宗派,有很多人学习,有很多人成就。
有人问:“藏地的大圆满是不是禅宗呢?”其实宗旨是一样的,但进入的方法有所不同。禅宗上来就是“不要搞那么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是什么?道一句来!”如果说不出来,棒子揍你,实在不忍心打你,就说“喝茶去,少跟我啰嗦”!
不要天天给我背书,离开四边,不一不异等等,禅宗不跟你搞这些。禅宗说“不立文字”,其实有两种含义:第一,世俗上让你不要执着文字,不要在思维里搞太多,变成了学者,而应该抓重要的东西。第二,胜义谛上讲“不立文字”,是因为那个东西离开思维和文字,连觉受都离开,完全断绝二元,你怎么用文字去表达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禅宗接引的是上根人,“不立文字”表达了两方面。第一,在世俗上要避开很多阶梯性的东西而只取根本;第二,在最后证悟本质的时候,非语言、思义可以触及。
我们不要认为“不立文字”是不要文字,怎么可能呢?虽然禅宗说“不立文字”,但是,看它留下来的典集和公案,《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等等,数量和现在流传下来的三藏十二部也差不多,甚至更多。我买了一大套禅宗全集,共有几十本,装满了一大箱。一说到名相,说到唯识和中观,就有人说:“我们是学禅宗的,不立文字”——你禅什么宗啊?你是纠缠的“缠”,笨宗的“宗”。(开玩笑)
“从上以来”,就是历代传承下来;“默传分付”,因为当时的禅宗还没有大弘开来;“不得匿其正法”,意思是不能吝法。真正的成就者绝对不会吝法,如果有人即将开悟,需要的时候,他一定会给他指示。成就者不会不像凡夫那样吝啬财产,或者珍惜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那样想:“头把交椅你坐了,我就没有了!”
既然悟了,人我就开始消融,他不需要保护什么,他的心会自然融在无执里面去,他知道那个才是正位、才是安身立命处。“安身立命”不是指凡夫的性命,因为根本的能动者、根本的生命精髓是“那个东西”,而其他都是幻影、误会——你误认为有一个身体,所以才需要钱去保护它,你害怕疾病和衰老,是因为你在幻觉中拥有它。当你没有身体了,还保护什么啊?你就不会去保护它了,一场笑话而已。
身体都不再拥有了,那么,身体以外的权力、金钱、财色名食睡等等,都是一场梦幻,也就不会来争这些东西了。你会疑惑;“他至少要保护那个法嘛”——法没什么保护,人人都是佛,只是傻而已。证悟者没有自我了,他就不愿意你傻,甚至他都没有“不愿意你不傻”的这种想法,自然就来了。
那个东西不用珍惜,因为无大无小,不是一个可以抓得到的东西,同时也绝对不会丢失。所以,证悟者不会去争取它,也不会去排开它。当你不明白时,他会告诉你,你明白了,一点也影响不到他。因为他没有“他”,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需要保护的“个体”,所以他不会吝惜正法。他不给你讲的原因,是因为你还不懂,或者是因缘不契。但是,六祖还是说“不得匿其正法”,因为这样会犯菩萨戒。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
禅宗也有忌讳的,就像密宗说的,密法是不能随便传的。如果没有同样的见地、世界观和价值观,所学的也不是同一个法门,那么,我们之间“不得传付”。所以,禅宗也一样,六祖的《坛经》也这么说。
《坛经》算是禅宗书籍中根本的经典,也是汉人的根本经典。当然,禅宗还有其他经典,《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等等,都是一些很厉害的禅宗经典。但《坛经》是真正汉文化的经典,本来应该称为“论”,因为只有佛陀说的才能称为“经”,但在汉传佛教,直接称之为“经”,可见对它的推崇和认可,那真是独一无二的。汉传佛教里面,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只有六祖的《坛经》,被称为“经”。
“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什么意思呢?如果别人与你有不同见、不同行,而你却强行去传给他,就会“损彼前人,究竟无益”,除了损害佛教的前辈,也损害了没有信心的人。为什么“究竟无益”呢?下面再深一层的解释。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害怕愚蠢的人不了解,然后去诽谤这个法门。诽谤的后果是什么呢?“百劫千生,断佛种性”,会完全接触不到佛法,而且还要堕地狱,但很多人对此不重视。我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人的评论:禅宗如何如何,哪个派别如何如何等等之类的……装成一副大师的样子,实际上一窍不通,这类人就是所指的愚人,往往还是一些读书人。有一些迷信的人,也没办法学禅宗,但他们老实、恭敬,从来不会乱说。
往往就是一知半解、有点世智辩聪的人,就喜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一会儿说这位大德如何,一会儿说那个宗派怎样……这些是很恼火的!如果你是明白人,去跟他说一些真正的禅宗正见,反而受到他的排挤或攻击,这种人自以为是,百劫千生,断佛种性,然后长劫轮回,堕落而且难以出来。要获得解脱,基本上要依靠佛法,结果你把佛法诽谤了,把“底盘”给抽了。会不会有这些人呢?有的!
我们这群人里,这种情况大概不多,但我们要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你要敬重佛法,不要自以为是,如果你说自己相信佛,但连这点都不相信,那根本谈不上什么信佛。而且学佛有个特点,如果真学进去了,学和修都越来越深的人,会越来越敬重佛法,甚至最后会敬畏。
你们不用看别人,看我就行了。我满嘴脏话,专门为自己开辟了一个种姓叫“流氓”,而且是文化流氓。你说我多懂文化,也不是,就是读书多,但很多字都不认识,哈哈!我喜欢读一些很深邃、深奥的书,还有各种宗派的书,道家、儒家、西方哲学……我是一个很自以为是的人。
我以前觉得佛法这样不妥、那样不对,到了后来,越学越修就越来越怕。没人拿枪逼我,就算拿枪逼我,我也不一定怕的,我是狠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提着刀砍出来的。但是,学佛到了后来就真的好怕,就开始敬畏佛法,就知道佛法所说的是真的。真有这样的生命,他们超越我们六根的境界,他们真的大慈大悲。
所以,我们至少要保持敬畏,如果连一点敬畏都没有,自以为是不行的。现代的教育方式,会把人教成以个体为主。合理怀疑佛法没问题,但却不能随便攻击,因为佛陀说过会有巨大的因果,就是会有巨大的因果。不能等到果报现前,撞到南墙或者见到棺材才流泪,那就来不及了。平时保持敬畏,其实做人也应该这样的。
那自以为是的师兄多不多呢?我觉得还是不多。我们经常斥责迷信,其实迷信挺好,起码会害怕、会敬畏,怕的是虚妄、轻浮、自以为是,这才恐怖。不了解的人没什么,完全了解佛法以后,会真正的敬畏,就怕一些二百五的人。
好了,我们接着讲下面的内容。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刚才说到“无念”,现在说“无相”。“无相颂”就是说无相的一个颂,一大段像诗歌一样的偈子。“各须诵取”,六祖说出来,让大家去念诵。“取”是要理解里面的意思,按照此意去做。
“在家出家,但依此修”,我现在把这个“无相颂”说出来,你们需要去念诵,并且按照里面说的去做。不管你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要依照“无相颂”来修行。“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如果不修行,即使听了“无相颂”,也只是记住了表面的句子和词汇,没有什么真正的利益。
“听吾颂曰”,下面开始说颂词。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什么叫做“说通及心通”?“说通”就是逻辑通了。很多人认为“说通”是表达得很好,其实不一定,有些人的口头禅也说得很好,但真的逻辑却没有通。“说通”是指逻辑通了,而且还能表达,是完美的说通。如果你不善于表达,但在内心里面逻辑通了,这也可以叫做“说通”。有些人说得很好,其中很深邃、庞大的逻辑体系没搞清楚,也不能叫做“说通”。
“说通”只是一方面,最厉害的是“心通”,即明白了心的本质是什么、心性是什么、如来藏是什么,这才叫做“说通及心通”。如果达到了这一步,就叫做“如日处虚空”。本性就如同冬天的太阳处在虚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照亮一切,这才叫做“如日处虚空”。禅宗就是这样的,“如日”是指本性,本性现前就是“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禅宗只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个法门,它是顿教,非常快。出世是为了破邪宗,“破邪宗”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是指外道,那就不用说了,直接就破了它。另一个,当禅宗居于很高层面时,把一些渐教的观点也说成是邪宗,只要是不见性就是邪宗。
就像我们学藏传佛教,有时候中观和唯识会打架。中观说:“唯识不究竟,因为唯识中的随理唯识把无分刹那说成是心识的根本,是实有的。”其实,唯识宗里只有一部分论师会这么说,真正的唯识宗是佛陀说的,那叫随教唯识,不会这么讲的,甚至比自空中观的见地更加地完美,因为说出了光明。
所以,这只是在教上追寻根本宗旨的时候,设立的各种各样的体系。当体系在互相较量的时候,会让读这些体系的人更加清晰、明白。无论什么体系都会有缺陷,因为人的思维是有缺陷的,语言也是有缺陷的。所以,它采取不同的体系,建立不同的语言方式,让我们能够逐渐地去弥补其中的缺陷,真正地明白本性,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比如,随理唯识认为心识是实有的,我们拼命去破这种观点,那在修行中间,我们要明白认知力是没有实体的(分别的根本是没有实体的),就会起到这样的作用。你要把唯识宗破了,你凭什么破呢?唯识宗是佛陀宣说的,你怎么破啊?其实是破那些对唯识错误理解的人。
颂词里说“邪宗”,只是为了突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而去破那些逐渐修行的渐派。“邪”不是完全错误的意思,如果这么认为,就会摧毁佛陀二谛的教育体系。这样的话,作为不是上根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就是下根人,满嘴脏话,能是上根人吗?
这里的“邪”字要正确去理解,就像我们说的“外道”,不一定指贬义词,只是你和我的宗旨不一样,所以你是外道。这里的“邪宗”也一样,只有禅宗才是正宗,其他宗派都是邪宗,这样认为叫邪见。其实不然,其他渐教的宗派不见得是邪宗,哪怕小乘也不是邪宗,只是不究竟,因为小乘阿罗汉也算是圣人。
在说到见地的时候,比如,《楞严经》直接把阿罗汉说成是魔,原因是什么呢?在寻求最高见地和最快捷的方法时,为了突出这个见地,就说其他派是“邪”。我们对邪的观念是坏、害人、阴森森,整人之类等等,这是世人的观点,而这里说的是见地,我们一定要记住。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法即无顿渐”,真正的佛法没什么顿渐之分,只是在领悟此法时会有迟疾。这里说的“法”,是指根本法(即根本的本质),而不是指法门,这个法没有顿渐的区别。顿渐法门是对付人的,每个人的悟有快有慢,才用“顿教”或者“渐教”分别去对应不同的人。但是,真正的究竟法是没有顿渐的,再蠢的人也可以一下子进入,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十年也不明白。
“迷悟有迟疾”,疾是快的意思,虽然根本法没有什么顿渐之分,但去领悟它的人却有快有慢。原因有很多,要上根的人才快,但上根人的标准,也与世人认为的是否聪明有所差别。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快速见性,直指人心,直指本性,当下明了,普通人或愚人很难明白。禅宗自己也说只接上上根人、最上根人。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这两句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是很流畅,这是唐朝留下来的经典,当时的发音跟粤语相似,所以,用粤语读起来就有点押韵了。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合理”的意思是走到理的根本处,就是一个东西——法性。但是,去说“法性”的时候,哇,那就千奇百怪,共有八万四千法门。佛陀之所以伟大,因为三次转法轮啊!就因为面前的根器不一样,你是小根就对你说小根法,然后把你哺育到一定时候,就对你说二转的空性法门,再哺育到一定时候,就开始讲三转法轮的如来藏和一部分唯识的法门——佛陀宣说的唯识是“随教唯识”。
随教唯识的观点,承认二转法轮空性的同时,还说出了光明。所以,佛陀是随机应教的,说佛陀慈悲,那是真的慈悲!佛陀说法是为了教育你,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现在很多人说法是为了展示自己,比如,辅导别人时,要表明自己懂得多,表明自己是对的。但佛陀真的为了教育你,甚至连教育你的想法都没有,而是因为你的善根、宿世的因缘,自然呈现一种大势因缘。
我们有很多的学习小组,每一位辅导员在上课之前,都要回观一下自己,一定要告诉自己——“我是真的想让大家明白佛法,而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炫耀和虚荣”。辅导完了以后,也要回观自己——“在辅导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这样的虚荣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有了这种虚荣心,你的功德就全部没了(“全部没了”说得有点过分,可能是没了大部分。)
《金刚经》里说:“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意思是菩萨不执色声香味触法而布施,其功德无量。
如果你住色声香味触法,住事相(住法)而布施,相应的,就没有那么大的功德。虚荣就是住在自我上,住人相、住我相,所以,你要照着《金刚经》里面说的去做才行,而不是背书——只背书,不当真去做,那有什么用呢?何必呢?既然佛经上这样指示我们去积功累德、去修行,我们就应该照着去做,不然学它干嘛?世法上那么多好东西,你为什么不去学呢?编个程,换点钱;拍个电影,换点名声,也可以换很多钱喝酒……学佛就要当真!让它起作用!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佛法的说法有很多,落到究竟上就一个——法性。“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烦恼暗宅”指轮回之人的心有很多烦恼、无明、昏暗。“宅”是指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心,因为所有的现象都是心生的。如果生起证悟的阳光,“如日处虚空”,烦恼的暗宅慢慢就没了,也可能一瞬间就没了,叫做“常须生慧日”,需要出现智慧的太阳。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邪”是指邪见。“邪来烦恼至”,当你的心经常处于邪见中,就会有烦恼。什么叫做处于邪见中?处于人我、自我的欲求中间,就会有很多烦恼。
人就是这样的,你仔细去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心灵,当你需求什么东西但又得不到时,肯定会不舒服——求不得苦。得到了以后,有时反而会失落——爱别离苦。经常与周围的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发生冲突——怨憎会苦。以人我为基础,产生的各种各样分别执着、情绪、孤独——五阴炽盛苦。
我们有关系内的执着,人际关系以及与外界发生关系而产生的一些烦恼,比如贪、嗔,都一定要与外界发生关系。排开这种,还有经常独自产生的烦恼,比如忧愁、孤独。当然,文人会把它美化成诗:直入寂寞深处,拜李清照为祖师,愁愁愁、忧忧忧……
当你处于这种心理状态时,就会有很多烦恼。这些求不得、爱别离、怨嗔会、五阴炽盛或者生老病死之苦,都是因为你的心立在“人我”与“法我”的立场上,也就是你坐在有个“我”的立场上:我要这样好的,不要那样坏的——贪、嗔开始了;你跟我关系不好,他跟我关系好——一定要有个我和我所需要的东西。有个“我”,就是我执;我需要的和我不需要的,就是法执。我们的心始终都是如此,不信可以去观察一下。
佛陀一眼看到底,关键还能解决它,真的非常很了不起!我们说有自我,至于“自我”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你认为的“自我”是一坨身体,如果是这样,那死了以后就没有自我了——不是的,自我是一种执着。有很多的术语来表述,比如,唯识说自我是执着阿赖耶识的见分,自我是一种执着,是一种识或者分别(识就是分别),称为“末那识”。你处在这样的立场中,就会有很多烦恼——“邪来烦恼至”,这个就是“邪”。
“正来烦恼除”,太阳一出来,无执的法性一下被你体会到了,禅宗就是讲这个。次第的要怎么修呢?次第要有各种各样的对治法:恶,我就用善对治;自私,我就修菩提心;贪恋世间,我就修出离心……而禅宗不是的,统一来对治:什么都是假的,这个是单空;什么都是法性,那就不可能有什么烦恼了。
“处在法性”是什么意思呢?你认知了这个东西,安住于其中,是没有人我和法我的执着,起码你的直接认知力中,不带人我和法我的。而我们所有的认知,所有的观点、要求通过意识出来,都是带有人我和法我的要求。大家回忆各种各样的思维和情绪,是不是这样的?当你生起一个很深的思念时,你说自己没有人我?那是不可能的。当你恨一个人时,你说自己没有人我?那也不可能。当你为明天的股票要跌而三天失眠时,你说自己没有人我,可能吗?全部都是因为人我的需要。
我误认为“人我”存在,所以“人我”需要被保护、爱护等等之类的。当你处在这种根本不用思考的要求中时,烦恼就会滚滚而来,忧思复忧思,莲枝带莲枝,缠绵不休。
如果心直接地一下体会到一切俱皆法性——先不说俱皆法性,因为太高了,就说俱皆梦幻,此时人会轻松很多,这叫做“正来烦恼除”。如果完全处于法性,人会很自在,自在到可以超越生死,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死。觉性是没有生死的,只因二元产生的执着,它们的坏和不坏才产生了生死。觉性一直都是这样,它不生也不灭,你悟的那个“慧日”(智慧的太阳),出来以后就是这样的。
当然,大家不要认为觉性是一个东西,那是不对的,它不是一个东西,所以它不坏。觉性难以明白,就在于此,它不是一个东西,我们还要去证悟它。但真的好难吗?真明白了就觉得好笑,一点都不难。为什么难呢?因为基础不够,还有因缘不够。
《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中,我最喜欢举例的一句:“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心的本性简单到简直没有更简单的,真是最简单的!但是我们二元惯了,我们不愿意简单,也没办法简单。这是需要能力的,因为那种简单需要自肯、需要一种认定。你在烦恼执着、无明的力度很大的时候,是没办法自肯的,你的心不知不觉就回到了人我的立场上去。你说放弃、放弃,你放弃给我试试看?你是不干的!那怎么办呢?真的要去修,先把一些完全控制和左右我们的粗大执着放弃了,然后直指本性。
你说:“我不需要放弃,我就可以直指本性,像六祖那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无话可说了,现在你已经是八祖了(三八祖或者八婆祖)。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恭喜你了,你真的了不起,我可以给你磕头!如果做不到,那怎么办?先一步一步消除一些粗大的执着。
如果连粗大的执着都无法对付,就算你有点本性的触碰,也等于零,甚至你的触碰是不是误区都很难讲。处于法性中,是不会有忧愁和恐惧的,没什么好怕的,但要悟得比较深一点才行(深一点不是深很多,如果悟得很深,那还得了?)
愁?一场梦幻;钱?梦幻;家人?梦幻;豪宅?梦幻;养的狗?梦幻……真梦幻吗?真的是梦幻!
如果不是真的梦幻,你会觉得好可爱、好舍不得——好了,一下就回到了人我的立场上去。所以,心要经过反复地熬炼,对于很厉害的人,他也不用熬炼了,自然就如此,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真的不行,所以一定要训练。
有些人一上来就说自己开悟了,狂妄得让人哭笑不得。我真不相信现在时代有六祖这样的人,也可能有,但真的很少,至少我没遇到过。大部分的人都是很贪执的,而且邪见很多,但都不怕,我们可以修行,邪见可以通过闻思去掉,执着可以通过修行去掉,而且现在的方法快得不得了,叫做“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这句话是说“体”,前面一句是因体起用,去除这些烦恼,“慧日照分别”,回到本体上,就“一致无余地”——哇,我又整了一句歇后语。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无邪无正,全部都是般若菩提,就“清净至无余”。“无余”就是没有任何其他的分别,是或不是等分别都没有,是非全无。并不是马上要像佛陀那样,连俱生种子都彻底清净,至少我们呈现的悟和我们所谓的境界,完全没有任何分别的。
当然,遇到激烈的情况时,可能还不行,有时候可以体会到这种无余法性,还会对法性非常的清晰(清晰就是不会有正、邪等东西)。拿去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个与法性不一样的东西,但去看它的本体,就会发现它也是同法性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修行,是保任的阶段。走到比较厉害的时候,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上面形成很厉害的定,定到很深的时候,就是初地菩萨的法性定。
“清净至无余”的时候,可以有很深的定(法性定),也就是初地菩萨的内在证量。法性其实是一种证量,泯灭了所有的分别,唯一慧日、唯一法性,那就真的进入初地菩萨的阶位。依据它再修行,十二个百数功德就出来了:一刹那去一百个佛土,一刹那成熟一百个眷属……这难不难呢?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我希望有些师兄们,能够在这一生做到,起码证得初地菩萨,否则你对不起这些大圆满祖师!
你说:“好难啊!好难啊!”难不难,在于这个人狠不狠。你总是忧三离四、畏首畏尾、坛坛罐罐,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你怎么可能证得初地菩萨?你入不入得了门都成问题!
但修行的确需要这样的狠人——不是指提刀砍人的狠,而是提刀砍杀自我的狠。就像我经常说的“我们要黑屁眼”,这是四川的家乡话,意指这个人很厉害、意指很坚定。这不是我说的,禅宗也这么说,有一句我们经常举例的著名禅话:“参禅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网上师兄问:“初期需要多狠?”
不要自己,就这么狠!但是,你们能不要自己吗?要下决心不要自己!按照次第来说,首先要舍弃今生,然后不要自我。
“参禅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就需要这样的铁汉,如果稍稍遇到一点违缘就忧三离四、畏首畏尾,那就很麻烦。
——网上师兄问:“有没有初地训练计划?强烈期盼!。”
我们没有初地菩萨训练计划,只有佛陀训练计划。先发出离心、皈依。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这在说心证悟的一些情况。六祖说菩提心的自性,只要起心就是妄,就是二元分别。其实有念头是不怕的,虽然念头也叫起心,但这里说的起心是分别性的。
比如,从辨别法性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它是个什么,是从一个点去看另外一个点;或者沉浸在一种境界里面,或者去猜想它、思维分别它,这些都是不对的。初期训练的时候,这些是可以的,但真正直接的证悟是非思维性的,所以起心就是妄。但是,证悟了以后,起心是没关系的,起心也是法性。还有,不要认为念头就是妄,如果真的明白了,起心就不是妄。所以,“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这里的“起心”是指二元分别。
我们经常说二元对立、分别,其实就是有认知、有对错、有对境。而思考,就是心的一种作用,说都不用说,作用怎么能是本体呢?你思考的东西,肯定不是本体。但是,你证悟了本体,再去思考的时候,哪样都是本体,连思考的也是本体。
请大家记住,这时候心里会有取舍的,怎么取舍呢?你思考的东西,你去取它,就是二元。你证悟了本体,安住于法性的时候,现起什么都是法性。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勉强用“心理状态”去形容,这不是普通人说的所谓心理学的心理状态,是修证的具体情况。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这是什么意思呢?明白了本性以后,看起来是在妄境、妄念中间,但是,只要我们的心是净心(本质的心),就没有三障了。在没有开悟之前,我的念头、外境,都好像是虚妄的现起。一旦明白了,那我的净心在哪里呢?如前所说,它就是这些妄,不能说“净心”与“妄”是两个东西。
这非常难以理解,我再讲得容易理解一些。明白了本性以后,眼前的花草、虚空,以及身体、各种各样的念头都是法性。那是不是还有一个单独的法性呢?没有了,这些显现就是法性,称为“空即是色”。如果你认为这些只是法性的显现,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其他的法性,那对不起——你“二”了!
被直指了心性以及修大圆满的师兄,请记住: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显现都是一个法身。歌曲《莲花处处开》中唱道:“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大家都在唱,却不知道这些歌词有多深。
任何一个法身、任何一个显现,都是一个佛陀,都是一个刹土,没有其他的了。这些动的东西,其实就是它,不要认为还有其它的,但是要明白了以后,在没明白之前,这些就是妄念。
还有一种说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个句子用粤语来读比较押韵,“静心在妄中”就是这个意思。
“但正无三障”,“但正”是明白本质的时候,就没有三障了。“三障”指烦恼障、业障、报障。五部大论的那一套系统,比如中观,只讲两种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因人我执引发的障碍,叫做“烦恼障”;因法我执所引发的障碍,叫做“所知障”。这里“三障”是汉传佛教的说法,与中观有所不同。“烦恼障”也是因人我执而引起的;“业障”是指所有造作以后,存在于内在的这部分障碍;“报障”也叫依报,指外在呈现的环境、因素、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出生在这么一个地方,就是你受的报应。
为什么称为障碍呢?在世俗里,它障碍了你获得世俗的幸福;在佛法里,它障碍你获得解脱。业障,就是你造作的东西,在内在呈现出来的障碍;报障,就是外在呈现出来的障碍。
“净心在妄中”,应该反过来读,就是“妄中即是净”。“但正”就是你保持这个东西,就没有这些障碍,即使烦恼也是菩提。但你要“正”,要有“净心”,“净心”就是清醒的明悟,而不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在前期,阿Q式的自我安慰也可以是一种修行,比如认为“所有人都是菩萨,只有我一个是凡夫”,你可以这么说,这是一种修行、是一种正确的观念。但在实际中,如果你只在口头上说,当别人开始“丢你老母”的时候,你就受不了。
当然也不是鸡汤,明悟的时候是非鸡汤的,这些人一般都充满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最初可以把“周围人都是菩萨”作为一种观修手段,很多人都说这是阿Q精神,是的,前期修行就是阿Q精神,但鲁迅说的“阿Q精神”是一种心理安慰(精神胜利法)。佛菩萨没有强行要求我们“把周围人都看成菩萨,只有自己是凡夫”,内心也不见得是这样认为,但初期修行就要这样。而且,这样做不是为了维护自我,也不是精神胜利法,修到最后,真的能够达到俱皆空性。所以,二者是不一样的,我们要仔细分辨这些东西,不能拿一个词汇就去套,搞得“阿Q”全部成了贬义的。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这里在说渐修,不能说六祖不说渐修,其实也说的。他说:世人,如果你要修道,便什么都没办法妨碍你,“一切尽不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都可以修。
其实真是如此,虽然说的是渐修的方式,其实也挺高的。一般人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有好的环境,要这样、那样……很多要求。禅宗的渐道,不是指马上“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开悟那一下,就算无法一下进入本性,但是进入了禅宗,去修也是很快的,也不会太过要求修行的条件。唯一的要求,就是用正确的见解去观察自己的心。这样的话,周围都无法妨碍他——我心自处,与汝何干,关你屁事,用四川话说:“与你屁相干”!
“常自见己过”,如果经常见到自己的过错,“与道即相当”。这个“过”,也要分两方面来讲:一种是自己的贪嗔痴慢疑,要经常发现且把它除掉;还有一种是见解的不正、不究竟。“常自见己过”,就算没有证悟,也开始接近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证悟,叫做“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实际上,六祖当时在唱Rap,哈哈!
“色类自有道”,“色”指环境,“类”指各种各样的人物、有情,“自有道”指各有各的方法。
“各不相妨恼”,你要分得清就行了,格物格得很好。还有,他确实不混杂、不烦恼,真的有本事处理好。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如果你离开了这条唯一的究竟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非分别的本性),你就终身见不了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后果是什么呢?“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波波”是很混乱的意思,稀里糊涂地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临死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如果你要见道,修行要正确,这才是道。“行正”,大家往往会理解成做正人君子,如果做正人君子就能见道的话,何必要禅宗?参什么公案?打什么禅七?
我们要么高推圣境,佛教圈的人经常说,证悟了之后有多神奇、多神奇。比如,证悟了之后,他半夜来到我的梦中——那不是鬼吗?再比如,一不小心,从一层楼飞到八层楼——那不是鸟吗?
我们要么贬低见地、贬低宗旨,把禅宗很智慧的公案或者道理、哲理,搞成学雷锋,搞成道德案件和故事,或者搞成感人鸡汤。
全是这些东西,要么是高推,要么是贬低。“行正”的意思是,你在修行的时候,保持的见地要是正确的,这样就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如果你没有真正的道心,没有正确的见地去修持,犹如在黑暗中走路一样,不可能见到真正的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经常看到有人把这两句话解释成:我看不到别人过错——这不是傻子吗?说得好听叫傻子;说得不好听叫蠢猪、石头。“不见世间过”有两层理解:第一,不计较世间过,别人错了之后,要宽容和原谅,因为你要去修行,管那么多干嘛?但并不是不明白,不明白不是傻的吗?要明白,但不见,指不计较;第二,郁郁黄花都是般若以后,哪里还有什么世间过不过的,这是究竟的理解。
“不见世间过”,不是别人错了以后装作没看见。比如,你去说一个人的修行或者见解错了,某人就开始斥责:“如果是修行人,不见世间过,你老说别人错,所以你就是错的。”当然,他这样说也不见得是错的,有些人总挑别人的麻烦,也确实不好。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这句话的真实意思。第一,如果是真的修道人,不要去计较世间人的错,他不犯错怎么能叫世间人啊?那不成佛陀了?如果都成了佛陀,那你也成了佛陀,你就证悟了——如果证悟了,郁郁黄花都是般若,错人也是对人。
所以,“不见”指不计较,而且专门针对修行人的。作为老师,他会专门找你的错。如果老师也不见你的错,那不把他开除了才怪,然后另投别师。老师的存在,就是找到学生的错,然后引导他改正。
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见世间过”的意思,别胡乱理解。很多人解释成:什么错我们都认为是对的,强行认为是对的,可以吗?我说一句脏话,你们都受不了,真的“丢了你老母”,怎么得了啊?
“不见世间过”的意思:第一,我们要宽容,不去计较,甚至受到伤害也可以转违缘为道用,用世俗的说法,以菩提心去对待世人;第二,我们证悟了,说低一点一场梦幻,说高级一点全皆法性,那当然没有过了。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这句意思是一样的,其实已经说完了。如果见到他人非——那是“他人非”,你何必去计较嘛?你计较别人,恨得牙痒痒:“掐死你,整你祖宗八代”,这就叫“自非”,别人错了你买单,“自非却是左”。
跟前面说的一样,你不要去计较,一笑了之,世人就是要错的,你也是世人,你也要错的。我经常说,当看到别人错的时候,要想想自己,他是个王八,你也是个王七,弄得不好,你还是个王九。想到自己都这么矬,不如原谅一下别人。
“他非我不非”,他错了我不错,我不因他的错而买单。“我非自有过”,如果我去斥责他、计较他、攻击他,那就“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这句话很容易被错误解释成:“他的对错,不关我的事”,这叫长养人我,并非如此。很多人也这样:“你错就错你的,不关我的事;你的死活是你的事;你发财、贫穷都随便;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是长伸两脚卧”,这样的话,六祖会被你活活气死的!
“但自却非心”,去掉这种是非计较的心。“打除烦恼破”,然后烦恼被打破了。“憎爱不关心”,憎爱和究竟的心是不相关的。“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有了这种解脱自在以后,就叫“长伸两脚卧”。因为这是禅宗,千万不要把“憎爱不关心”解释成:一个人在那边孤独自守——这叫冷漠,是不行的。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这在强调闻思修,如果你要教化他人,得有方便、有本事(方便是本事的意思),就是要有手段,有各种能力才行。这个能力拿来干嘛呢?“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去除所有的烦恼、无明、怀疑,特别是拿掉对本性的怀疑,也就是让他开悟的意思。让他开悟了,自性就现了。一个是他的自性现;一个是你的自性现了以后,才能让他的自性现,如果你都是懵的,那叫以盲引盲。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些偈颂用粤语去读会顺畅一些。很多人把这几句话解释成:我们可以不出家,就在世间求菩提,然后去做世间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一听到人家要学佛,就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是瞎理解,纯粹胡说八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正意思:所有世间的一切法,根本都是佛法,佛法就体现在世间上,哪怕是很混乱、很糟糕的现象。因为所有现象的本质都是佛法,如果离开现象去找佛法,就像在兔子头上找角一样,是找不到的。
对此,有人就产生了一个大疑惑:“既然如此,法性定里面有世间吗?”这涉及到一个很深的见地问题,比如,曾经有人问大随法真禅师:“如果世界消失了,那个(法性)消不消失?”大随法真禅师直接说:“如果世界消失了,那个(法性)也消失。”北方有位大德,听到这个说法以后,就说:“南方出了佛陀。”于是,对着南方焚香礼拜。我以前讲过这个公案,大家还记得吗?
大随法真禅师的意思是:所有现象的本质是空性,空性呈现出来就是这些佛法(现象),不是离开这些现象,还有一个空性。那么,法性定是什么呢?现象暂时寂灭,但也没有一个对立性的法性出现。为什么没有呢?“远离言思虽无见何法,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这不会有什么的,但你不要认为是断灭,这是本性让人很难理解的地方。
本性一呈现,就是各种各样的世法,但世法的相本身是不存在的,世法的相要离相。所以,大家不要认为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这些对境就是真正的佛法。处在明悟本性的时候,这些相确实就是佛法,是佛法游舞成的相。既然是游舞成的相,就是如幻如化的相,是可以消失的。如幻如化的相消失了,本性可以呈现出另外的相。但是,不能说相存在的同时,我离开这些存在的相,又在另外的地方找到了觉知,或者找到了一个光明、一个空性,这就变成了两个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修证见地,甚至是一个已经到了顶端的辨析方法、操作方法。
具体要怎么操作呢?那就需要大圆满窍诀,这是彻底的大圆满窍诀。要去找自己的上师,上师会详细给你分析:在这个状态下该怎么做?能和所怎么安排?心和心的显现怎么处理?非常的具体!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离开现象去找菩提,犹如求兔角。另外,我们说的出世,其实也离不开世间的。比如你出家了,那个庙宇不是世间啊?你睡的床、你吃的饭、你的身体是不是世间?没见过天人是你现在这样凡夫的身体,就算你去了天界,天界是不是世间啊?即使去了净土,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现象,从这个见解看,初地菩萨的法性定叫不究竟——为什么要定呢?为什么要把其他东西寂灭?人家本来游舞得好好的,你强行把人家寂灭了,这是见地不透脱。当然,这是另外一种说法,说到很深见地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想把这些经常被大家朗诵的话,拿出来解释一下。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正确的见解不是绝对的正见,而是与邪见相对的正见,是二元见,但它是正确的,是可以引导你走向解脱的。比如出离心、菩提心、中观等等都叫做正见。“名出世”,这些正见的宗旨是要引你出世。
“邪见名世间”,想留在世间,觉得世间很好,世间有欲妙:穿的衣服漂亮,包子又好吃。“我的爱人啊,你好漂亮,哪怕你头上是铁丝盘绕,对我来说也是金丝婆娑,你快回来吧!我在等着你!”——好美是吧?《泰坦尼克号》哼唱了半天,实际内心在想:你跳下去,我就不下去了,我把你推下去,然后我活了——这叫做邪见,这种邪见就吓人了,你们所喜欢的东西都是邪见,因为你贪恋世间。
真正的证悟者就不会这样,他会“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世间的贪出现,他会认为是法性;世间的嗔出现,他会认为还是法性。这时候就“菩提性宛然”,自在解脱,没有要或不要,是或非等东西。“天真佛子,一认本来”,难啊!但也容易!认定那个准确的无执(法性)以后,就保任它,最后越来越厉害。如果还没认定,先要想办法认定,就要开悟。开悟之前,就要磨尽很多障碍去认定这个东西的各种执着——人我执、法我执。
通过什么去磨呢?出离心、菩提心。自认的时候,还需要一定的力量,怎么办呢?修五加行。五加行修不了怎么办呢?先供水、放生。供水、放生都做不到,怎么办呢?死远点!听得懂吗?如果你完全不信、不学,那就真的拿你没办法,佛陀也救不了你。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六祖说:我说的这些内容其实就是顿教。整个《无相颂》,都以根本为准则在说,偶尔也说到一些世法,但马上就把它推翻了。比如,先说到“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最后又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所以,我们不要用世俗的方法去解释《无相颂》。有很多关于禅宗的解释,看得我眼冒金星,搞得消化不好——我是说他们消化不好,尽放屁!禅宗就是要突出根本的宗旨,所以说“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什么叫做“大法船”?顿教是传一个真正的究竟法,把大家从此岸渡到彼岸,让大家迅速解脱。
你说:“顿教不适合我。”你可以先修渐教,最终必然走到顿教。把五加行修好,再把中观修好,有一定禅定的力量,找到具德的上师(这个很关键),给你指示本性。然后初初明了,再打磨本性,安住禅修,从专注瑜伽到离戏瑜伽,再到一味瑜伽,最后一定会深深地体悟无执法性。那个就不能叫悟了,而是深深地畅游无执法性、挥洒无执法性(要用词汇只能这样表达)。
你会真的超越生死,这不是拿来闹着玩的,也不是拿来写书的。你真的明白了这个东西,写不写书,在世间成不成名,根本就没什么。所有这一套关于人的东西全没用了,因为人都没有了,套不住了。比如,我家的狗被我用狗绳套住脖子,那是因为它有脖子,如果哪天我拉着狗,脖子上的绳子突然一下拉空了,我会吓得马上跪下来磕头的——佛菩萨不会这样化现来整我吧?(开玩笑)
要套着,因为有执,从而产生痛苦,需要通过修行来把这些执放弃了。你说:“这样好没趣啊”,那是因为你陷在执的快乐里。执有时候会快乐的,你有胃、有舌头,所以觉得好吃。你长了一种根,她就要另外一种根(我指男根和女跟),然后你就变成了淫棍。因为你有这些执,你觉得快乐就是这些,当你把这些执去掉了,真正证悟到松脱的法性,你会发现快乐到语言简直没法形容。
有些禅师形容:“证悟了以后,像脱掉了千万重贴肉汗衫”。这只是形容了一点点,只形容了它的轻松、松脱而已,没有形容它的乐空双运,那真的是嗨!(师兄唱道:“好嗨哟,感觉已经到了人生的巅峰!”)这是暇满人身的巅峰,真是嗨到不得了!这些人自然会去修的,随时随地都在修,而且修的方式各种各样,随意挥洒,真的是“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愚痴、愚迷经累劫,就是多劫错误地听闻、错误地执着,长劫以来,我们都不知道本性,就是这样的蠢!“无始以来”有多长?这是一个无量的时间,是人类思维的缺陷——我们总认为有一个开头,事实上是没有开头的,所以根本没法算,这个东西很难领会。真的领会了就是开悟的人,他知道那个东西不生不灭就是没时间,不来不去就是没空间。
生灭需要时间,他体会到的这个东西(本性)真的没有生灭,但这很幽微,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是一种觉知,当你不觉知的时候就消失了,就说明它还是有生灭的。你一定要体会到完全无法生灭的本性,但又不是个东西。如果是一个东西,一定会有生灭的,你去关注它,它才在,不关注它,它就不在的话,那是不对的。所以,需要去找上师指示心性。无量的时间,我们都在不知道本性的状态里面,就是“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这个说法需要考究的。“悟”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啪”的一下明白了,是那种彻底的悟,即云门禅师说的“一镞破三关”,一箭射过了三关。哪三关呢?初关、重关和牢关。三关有很多种说法,禅宗里面有很多种解释。初关就是破初参,初初一下明了;有的说重关是到了初地,牢关是到了佛地,这是一种说法,其实没那么高的。
我觉得,重关是越过了对身体的实执,对身体的梦幻感相当的深,实有感完全轻了,他就可以入山去闭关了——“不破重关不入山”。如果对身体的执着太重,进山以后稍稍有点病,你就不行了,那怎么入山呢?牢关从见地上可能是八地。“悟则刹那间”,到底是指哪一地呢?其实都可以去理解,有可能是初初开悟,但也可以是悟得很深,因人而异。
现在大部分人的悟,一下就透脱、桶底脱落的很少,因为我们不是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密集性的修行人,这种人一般比较笨,读的经纶又少,拿着一个公案就开始参,一参几十年,就真的有可能一下透脱。他们在参的过程中,禅定非常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神通。参到什么程度呢?一米之内死了人都不会管。
比如,南怀瑾先生曾经说他的老师袁焕仙参到吐血,甚至出现幻觉,铺盖一抖,能看到太阳从铺盖里滚出来,这种人就有可能一下桶底脱落。再比如,虚云老和尚从家乡拜到五台山,一下拜了三年。十九岁出家,到五十六岁开悟,禅定功夫已经很厉害,都还没开悟。开悟前,甚至被人推到水里,顺水漂流了一天一夜,导致他开始尿血……所有折磨都受尽了,才开始功夫落堂。
什么叫做“功夫落堂”?见地和禅定完全地结合了。不要认为是禅定到二禅、三禅才叫“功夫落堂”,那叫禅定功夫落堂,虚云老和尚是禅修的功夫或者见性的功夫开始落堂。虚云老和尚是打禅七开悟的,禅七喝茶,有人来给他添水,当时他正处在快明了、不明了的时候,开水烫到手,杯子一下就掉了下去,“啪”,那是很透脱的,那一下真的见得很高。
然后,虚云老和尚诵了一首诗:“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啪”的一下,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都不提了,因为他在描述证悟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隔壁的香灯师小解(点香灯的出家人解手),大地在他那里完全虚幻,可以叫做“平沉”。但是,他的心还处在一种状态里面,叫做“虚空”,至于哪种状态就不知道了。“啪”的一下,认知力一下突破,“哦,原来是这样子,真的是如日处虚空;真的是本性宛然,孤明炯炯”,形容起来有一大堆词汇,实际上都是我们的自然心,他一下就明白了,而且明白得很深。
大部分现代人是闻思型的、触碰型的、觉受型的。什么意思呢?比如,“哎呀,对啊,就是这个啊!我明白了”,很兴奋地去找上师,于是被臭骂一顿,然后很气馁,“哎呀,这不行了”,有可能如此连续几十次、几百次。慢慢地,单空修成觉受,“哇,坐在光影里面,哇,光明的本质唯一光明,哇,证悟了、证悟了”,但出来两下又不行了。
反反复复,小悟几百次,最后那次出现,就是虚云老和尚那样“啪”的一下透脱,也不用什么杯子跌落地,打自己耳光都可以。甚至不打自己耳光,哪天早上一起来,咳嗽一下就明白了。不咳嗽也行,有可能一看电影也明白了。
走到那一步以后才能明白,这种明白是彻底的、全心的自肯,而不是意识的自肯,意识是自肯不了的,因为心从来不相信意识。你想象自己成为富翁,你的心真的相信自己是富翁吗?小孩才信!小孩说:“我长大了以后要当富翁!”“我长大了以后要当官!”长大以后,才发现想是不行的,我们是不相信思维的,思维只是为我们的行为帮忙,最多是个参谋,而不是参谋长——“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你相信自己想的一碗饭,吃了会饱吗?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思维,那你想啊,其实你是不相信的。思维只是帮忙的,帮忙让你去找饭,这就是我们的认知方式。所以,我们要多方面去理解“悟则刹那间”这句话,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更多的是渐悟,那也没关系,只要能渐悟就行了。
《无相颂》就说完了。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惠能大师又说:“我今天说了《无相颂》这个顿教,希望所有的众生快点成佛,一听到,便当即即悟——六祖在做回向。”这个愿望虽然好,但大部分人是很难言下见性成佛的,我们要去读相应的书——也不用读很多书,但一定要修很多的行、打很多的坐、搞很多的内观——所谓“参究”嘛!
一个人穷其一生,比较用心、狠心去做,完全是可以的。我们不能经常自轻自薄:“我很笨哦!我不行!”其实,这跟聪明和愚笨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一个人有了很强的信心,又是一个好人——这里的“好人”不是那种烂好人,我们经常扭曲“好人”的观念,认为一个人不怎么去搞是非,躲在自己的窝里,比较温顺、比较胆小就叫好人。“好人”是什么?心里面很正直、很善良,很愿意去帮助人,愿意牺牲,执着很少。他不一定要懂很多的经教,但他一定要遇到一个好老师。
老师多,但是好老师很少,开悟的好老师少之又少——大唐国里不是无禅,只是无禅师。这不是我说的,是黄檗禅师说的,他是个大成就者。唐朝的时候,他就这么说,到现在更是如此。
好老师会根据你的个性、方式来教,不用学很多,你也可以明白本性。你会吃饭嘛、你会拉屎嘛,你知道吃饭的时候,饭要送进嘴里,不送到鼻孔里;你拉屎的时候,知道拉到马桶里,否则你拉到街上试试看!既然你懂这个,那就好办了,但很多时候是因缘不齐。
内因缘不齐,是自己没有兴趣学;外因缘不齐,是遇不到老师,即使遇到了老师,师徒相处不好也不行。人就是如此,不相见却充满了幻现,这是最好的关系。所有人想起上师都要流泪,因为他是想起的,如果真的走近上师,试试看?他也会流泪,因为觉得自己上当了。(我说的这些都是老实话,有点扎心!)
所以,师徒之间相处不好,也是没办法的。难就难在这些地方,但与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没有太大关系。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
韦使君是一位刺史,是韶州(今韶关)的一位长官。“与官僚道俗”,“官”的随从叫“僚”,“道”就是出家人,“俗”就是在家人。大家听到六祖说的这些内容,无不省悟。“省悟”不是指大悟(“大悟”就不得了,记载下来,《五灯会元》都会厚好多),而是大家都有感触,觉得很好、很不错等等之类的意思。
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大家都在行礼,每个人都在感叹:“哇,太好了,怎么都没想到,我们岭南獦獠之地也有佛陀出世!”大家坐在那里感叹,也是在视师如佛。佛陀是遍知,不可能不识字的,但六祖是不识字的,他们也说六祖是佛陀,这跟密宗的视师如佛差不多。所以,视师如佛的要求是一定要视上师为法身,警告你不要觉得上师什么都知道,只要知道法身就行了。
《般若品》就讲完了,明天是禅七的最后一天,我们准备讲《决疑品》。如果明天讲不完《决疑品》,就拖到几天时间把它讲完。我不想一品讲个半长不落的,让人感觉不爽利。
OK,今天就学到这里,希望大家开心,继续禅修下去。第一个禅七还有一天,非常的随喜!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12课
- 《坛经》第1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