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quē)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huì),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分段诠释:
经文:宝积当知!
这是佛醒众的一种方法。特别叫宝积大士要留心注意听,并应该知道以下内容,实则也是提醒法会大众。宝积你应当知道!
经文: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诠释:起信论说: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誓拔一切众生苦故。由此可见净土因由,必具以上三心。楞严经里面说:“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本经菩萨品也说:“真心是道场”。依《涅槃经》,直心有两种解释;一、自行直,自己起行真直不虚伪;二、化他直,是菩萨教化众生利物不曲。所以,直心和不谄是因,净土和成佛是果。折衷疏中说,净土地平如掌,岂谄曲能够成就;七宝庄严,岂浅行之所致;乘宝莲花,普应群机,岂独善之所治,非此三心不成净土。“直心正念真如,不起余念,当下即是寂光净土,一切众生能具是心,则同居是土”。深心,是信佛的心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有这个因,果上就具足无量功德。菩提心也即是大乘心,大乘的乘,即是运载的意思。菩萨发此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方能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学修大乘佛法,首要的是发出离心和菩提心,有此菩提心的大乘因,就有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的果。
经文: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劝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
众生来生其国。
诠释:上文阐明三心,这段经文中明菩萨的六度。六度是万行的根本,六度万行又是菩萨道修学的根本,所以放在正式酬唱的前面。六度即:布施度怪贪;持戒度毁禁;忍辱度慎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每六度前面是圣药,后面是众病;前面是此岸,后面是彼岸。一切能舍,舍是给也,便是布施,布施又有三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在三施中以“法施”为最。因为法施是给一切众生的良药,病者皆可服用。同时,这三施又相互融摄,比如财施本身就是法施的具体表现。无畏施,就是菩萨以无我的牺牲精神救度众生,本身就奉行了佛法。持戒,可以感生福德庄严,因其不乱众生。虽然戒有沙弥戒,比丘戒和菩萨戒等,但犹如一棵大树,其毛根虽多,主根唯几。五戒十善便是一切戒的始基,所以经文中说“行十善
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严持根本戒行方能满愿,方能感生佛国净土,共同善业是其生往佛国净土的资粮。柔和,是忍辱的别名,修忍辱柔和,一定得到相好庄严的善果。
相好的究竟位有三十二种:一、足严安相。二、千幅轮相。三、指纤长相。四、趺高好相。五、足根满足相。六、手足柔软相。七、手足网缦相。八、手过膝相。九、鹿王肠相。十、身端直相。十一、马阴藏相。十二、身纵广相。十三、毛孔绀青相。十四、身毛上靡相。
十五、身金色相。十六、常光一丈相。十七、皮肤细滑相。十八、七处平满相。十九、两腋满相。二十、身如狮子相。二十一、肩圆满相。
二十二、四十二齿相。二十三、齿白齐密相。二十四、四牙白净相。二十五、颊如狮子相。二十六、咽中津液相。二十七、广长舌相。二十八、梵音深远相。二十九、眼色绀青相。三十、睫如牛王相。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三十二、顶上肉髻相。
劝修一切勤修圣道即是精进;摄心不乱,即是神定。正定是持戒的结果,同时因正定便能引发无上智慧。折衷疏说,即慧之定名正定,即空之慧为真慧,所以定慧有互相彰明的意思。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吉藏义疏说,小乘也有四心,但只能摄化欲界和色界众生,不是真正的无量。大乘四心,周被无际,是真正无量。四心即是慈悲喜舍。义记说,“爱怜名慈,恻隐名悲,庆悦名喜,亡怀称舍”,菩萨对众生或教化众生起这四种心,是广大平等,周遍无际的,不可以限量其功德,所以叫做四无量心。第二句,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行此四法,摄取众生,令其住理,故名为摄”,菩萨用所修的四摄法摄取众生“令其入道,目之为摄”。同时,众生因学修四摄法而得解脱,所以,未来成佛时还得这些出世解脱法所摄众生来生其国。爱语,是说随喜柔和的话,令人听闻得益。利行,是做种种与众生有利益的行门。同事,为使众生得度和众生共同从事作务,老子所谓“和其光,同其尘”,菩萨和众生相处不露其锋芒,从而达到化度目的。第三句,吉藏义疏说,方便,权巧方便慧,“积小德而获大功,处有不乖寂,居无不失化,无为而无不为,方便无碍”就叫方便。菩萨因因地修行方便善慧,所以果上自然感生方便无碍的众生来共生其国了。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云禅七的第六堂课,我们要学习《维摩诘经》,接着上堂课的内容我们继续讲解。距离禅七结束还有三天,今天是第二个禅七的第四天。两个云禅七,在我看来没什么感觉就过去了,而认真打坐的师兄,他们会很有感觉的,真的会屁股痛、腰痛、膝盖痛、腿痛,这些都会有。但是,如果打禅七混日子,那也很轻快。一些集中起来修行的师兄们,可能会感受到一些修行的痛苦。我觉得能够感觉到修行痛苦的人,那是真的在修行。如果觉得修行没有痛苦,身心都没有什么压迫、不爽,那说明你根本没有真的进入修行。
大家在心里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明设”,修行一定要经历痛苦,不要想着修行“我法如蜜,中边皆甜”,把这个“中边皆甜”理解为依靠佛法马上就能快乐。其实不是,如果真的是这样,一搞佛法就快乐,那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就不会有人退失了。而事实上大量的人进去,大量的人退失。我们会觉得“我去信一个宗教,我一定要得到生理上或者心理上,乃至于缘起上的很多满足”,这种期待太过于强烈。而且这种强烈往往不在表面,它暗藏在心底。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不是这样的,打坐要苦,念咒念久了也烦,曾经在书上看到的这样好、那样好,比如“我法如蜜,中边皆甜”,都没出现。
“我法如蜜,中边皆甜”,其实是说佛陀的任何一个法,如果你修进去了,你会感受到解脱。而不是说,你一去碰它,马上就感到很爽。很多时候你去碰它时,如果用心不对、方法不对,你感觉不到甜的。吃药的过程是会苦的,病治愈了以后,才会感觉到甜。很多时候我们在吃药的过程中就垮了,所以我们在修行中感受到苦才是对的。
如果感受不到苦,可能就是你没有用心。很多人没有用心,反正就过日子,在那种所谓的欢喜、赞叹中度过。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他们其实没有用心修行过,生活中也没有遇到什么违缘、冲击,又有一点善根。然后他就在这种状态里面感激、赞叹,一脸虔诚、慈悲的样子,实际上这些人不一定是真的修进去了。因为我执没有受到冲击,习气没有得到冲击,更谈不上改正,那你想解脱是不可能的。
我这样讲是针对想解脱的人,如果你不想解脱,只是想在佛教的这些教义、仪轨,以及修行中感受到一点愉悦,那叫做“觉知派”。这还不是真正的觉知派,真正的觉知派是很厉害的。他们应该叫“觉知愉快派”,即喜欢学佛的一些形式、仪轨,比如点两根香、盘腿打打坐,然后安静地坐在屋檐之下,听着雨声,夏天听一下蝉鸣,再赋诗两首。这种人是在生活中没有受到冲击,这是最可怕的,小资愉快派。他们也会经常谈觉知,但他们谈的觉知的内涵,就是觉知到愉快。
如果想利用佛法来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美好一点,那也无可厚非,但是你想解脱是绝对不行的。像我们这种普通的根器,如果想要解脱,你要经历痛苦。因为要改正一些习惯,去除一些习气,是很难的。当习气被改正以后,心胸扩宽了,我执减轻了,你才会感觉到甜,那种甜能甜到入骨髓。我们要这么去理解这些。
禅七也是一样的,今天已经是第二个禅七的第四天了,禅七快结束了,希望打坐的师兄们要坚持。如果你不打坐去感受打坐前期的一些纷乱,以及各种各样觉受的错综复杂,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好的感受一会儿来一会儿去,捉摸不定。你不感受这些东西,你就永远没办法真正感受到一坐上去,马上就心如虚空、心如大海、心如无风的蜡烛,偶尔觉受到一下,但马上就没了,它是要长期堆积的。但是,这种内心里面的东西,一旦建立就好办了,稳固以后就会越走越好。“我法如蜜,中边皆甜”是真的,但是要看怎么去理解。
我们回过头来继续学习《维摩诘经》。上堂课讲了宝积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建净土,建净土的因是什么?然后释迦开始回答说:“众生是修净土的原因,因为菩萨不可能堕入二乘的那种‘空’,他要利用众生的心地这种‘空’来建立净土,利益众生。”他回答了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释迦佛怎么回答宝积大士。
宝积率领的五百大士,是城里面表面上(缘起上)看起来非常有影响力,甚至富贵的长者。但在经论里面,实际意义上这些人都已经是初地菩萨了,所以佛陀要去回答他修净土的因。上堂课我们说过了,大体上有三个因,一是菩萨的功德,二是众生本身,三是众生的功德,这三个因一清净、一聚集就会变成净土。我们接下来看释迦佛对宝积更深入的回答。
大家可能会疑惑,我们学这个有什么意思呢?我每次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有时候我心里面也觉得讲那么多干嘛,直接告诉你们怎么修就完了。但实际上到了后来,我学了几十年,修行了几十年,我才知道,虽然我们闻思的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是一些简简单单的文字、句子,甚至近乎于宗教崇拜的一些文字、法义,而且这些东西好形式化啊,每本经上都是这些,但几十年以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们真正要修行、要实现的就是这些。这些看起来干巴巴的文字,它有实际的东西。
举个例子,如果是释迦佛或者某位大菩萨,他们真的在净土呆过,当他们化身来到像我们这样的地方,给我们讲净土的情况时,他也会讲成这样。他没办法拍一个净土的照片,还在上面P一下,再给我们看,做不到的。他只能在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这种认知模式,甚至我们的语言习惯、文化气氛、文化构成里面来介绍他的这么一个东西,所以没办法。而且前后间隔可能还相差几百年,乃至于上千年。
而人类的文化变化,几千年前到现在都已经不一样了。几千年前讲的这些东西,比如唐朝翻译出来的《维摩诘经》,那时候的文化和现在都大不一样。虽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用的都是一样的文字。文字现在都已经开始简化了,用简体字了,而且语言习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底层逻辑都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哪有什么人本主义思想啊?也没有什么科学思想,那时候的皇帝,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唐高宗、武则天,他们也不知道量子力学,他们也绝不会相信唯物主义。所以说,真的是底层逻辑都不一样,文化形态也不一样。那么隔了几百年的东西,我们现在来读,看起来好像一样,其实不是。因为它和我们有差距,比如文化的差异,表述上也会干巴巴地,比量性的表述。
我觉得菩萨到这里来,他只能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达他那里的事,他没办法让你现量。而比量性的表达,就会造成有时候读这些经时,我们会觉得很没有感觉。不像我们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其实你也没有看到,但我们的文化基础、我们心里面的欲望和它很相应。比如,我们渴望男女情爱,所以金庸的每一本武侠小说里面都有男女情爱,一定会出现几个漂亮的女的,甚至很多个漂亮的女的,和侠客搞来搞去的。爱恨情愁,江湖恩怨,炫酷的武功,错综复杂的情节。看到这些东西,你会被吸引,而你不会被佛法吸引。
我们学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去巩固我们固有的渴望和固有的快乐模式。金庸他们就是干这一套的,所有搞文艺的人,就是干这一套的,他们迎合你内心里面潜在的欲望,最多在这个过程中,给你做一些改变。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他在里面也加上了一些好的东西,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家国情怀,抗击外族”等等,他也加上了这样一些东西。但大体上来说,他是符合人类一些基本需求的。即快乐模式与人类与生俱来的俱生执及当下的遍计执是一致的。
比如,我们看到的《神雕侠侣》里面,丘处机抗击蒙古人。历史上是这样的吗?不是,事实上丘处机千里迢迢跑去见成吉思汗,然后利用蒙古人的势力大力推广全真教。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他叫“汉奸”。
也就是说,现在的文化遍计都变了。在现在的文化遍计里面,把丘处机改成了抗击元朝人。所以,我们编造的小说等这些文艺的东西,是为了迎合我们的遍计,也迎合我们的俱生。俱生就是男女相悦、异性相吸。所以它里面有大量的爱情故事。《天龙八部》里面,段誉一个人找了很多老婆,萧峰找了一个让男人都喜欢的女人,什么阿朱、阿紫这些,它就是符合你的俱生,也符合你的遍计。
而佛菩萨写这些经、论,他是来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他不会迎合我们的俱生执和遍计执,他是要摧毁我们的这些东西。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所以,有时候我们读到这些东西会受到冲击,因为它与我们的遍计执和俱生执不相应。本来我们要谈恋爱,而他来说“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是不是会冲击嘛?我们在说这样、那样的道德、民族大义,而他来说所有众生都是苦的,我们应该对所有众生都一样,连你的遍计也会冲击。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没有趣,觉得他太过得缥缈、不切实际,但实际上他是最实际的。当我们内心里面真的体会到佛经的作用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什么叫“我法如蜜,中边皆甜”。否则你读不进去,甚至你会觉得没意思。
我说这一段,就是想解释为什么我们读佛经那么反复、那么没趣,原因是它不像小说、电影,迎合我们的遍计执著和俱生执著,它有时候摧毁这些东西。好,我们来看经文,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宝积说的。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quē)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huì),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大家记不记得?前面的一大段(上堂课讲的)说,菩萨根据每个所化众生的根器,以及他们去除执著的多少、得到福德的多少,各种因缘的不同,成立了不同的净土。而这一段就更具体了,说能够去净土的众生,你要行持戒、布施、正定等六度,以及三十七道品等等。这里说的好像是菩萨应该去教众生,其实也是对我们说,我们应该有这些修行,才能够和菩萨的功德相应。
成立净土有三个因——菩萨的功德、众生以及众生的功德。它一方面是在说菩萨应该这么来教我们,另一方面也说我们应该有这些功德,才能够让我们的心清净,可以去到净土。什么叫做去到净土呢?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心清净了,然后就会呈现出净土。这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生命观,这是佛教的底层哲学。我们来一段一段地分段诠释。
经文:宝积当知!
这是佛醒众的一种方法。特别叫宝积大士要留心注意听,并应该知道以下内容,实则也是提醒法会大众。宝积你应当知道!
就像平常老师跟学生说:“诶,你应该记得啊。”这里说是宝积大士,实际上是说所有与会的这些信众们,你们都应该知道。知道什么呢?
经文: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我们说直心是道场,他下面会解释什么是直心。如果菩萨教相应的众生以直心,而且他自己本身也是直心,成立道场,那么他成佛的时候不谄,不谄就是直心。“谄”就是弯弯曲曲的心,很多聪明人都是弯弯曲曲的心。不谄的众生就是直心,他能够与菩萨的直心相应,从而去到菩萨的净土。所以,这里一方面是说,菩萨的直心其实就是净土;另一方面,众生也要不谄,有跟他一样的直心,跟他相应,这就叫“感应道交”,然后就会去到他的净土。
经文: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什么是“深心”呢?具足各种功德的众生就是深心,他们就会来到菩萨的净土。
经文: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净土是菩萨建起来的,菩萨的特征就是菩提心。所以必须要发大乘菩提心,才能去到菩萨净土。因此,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其实就是说我们要跟菩萨的心相应。首先三心要相应,哪三心呢?直心、深心、菩提心。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下面做了更仔细的解释。
诠释:起信论说: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誓拔一切众生苦故。
先来解释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首先是直心,什么叫“直心”呢?正念真如法,即心直接去体会真如法叫做“直心”。这是最深的直心了,大圆满修证时,其实非常简单,即你的心明白自心,它中间没有任何思维、感受,就是以心明心,唯一自明。那个“明”去明白“明”都没有一个要明的东西。如果有一个要明的东西,就成了二元。这是最深的直心。缘起上的直心还有很多,这里后面也会解释,先不管了。他这里说的是一个比较深邃的概念——正念真如法。
什么叫做正念真如法?缘起上我们可能要去修行出离心、菩提心,改变很多错误的心所。而真正究竟的直心,就是安住在法性里面,完全没有作为人我的那种狡捷、二元,没有这些。
“二者深心”,深心是什么?乐集一切诸善行,即所有功德的堆积就叫做“深心”。什么功德?四正断里面说“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这个就叫做“深心”。
“三者大悲心”,大悲心就是菩提心。“誓拔一切众生苦”,即在内心里面发愿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而且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就一定要让众生成佛。所以,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并让他成佛,汇集起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为利众生愿成佛”。这就是大悲心。
由此可见净土因由,必具以上三心。
即为什么会有净土这种事情出现,就是因为菩萨有这三种心。然后众生又跟菩萨的三种心相应,就会出现净土。
《楞严经》里面说:“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他开始解释直心了。
本经菩萨品也说:“直心是道场。”
直心是真正的道场,学佛的人,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直心。直心是什么?如果从哲学上去看,就是真实地去观察我们的心,如实地去看。如实地观察世界,叫做观察心的作用;如实地观察我们的心,叫做观察心的本体。我们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我们不能如实地去观察,就是不能直心,做不到直心。
我们为什么不能直心呢?我们要保护自己。本身没有自我,我们误认为有自我,这就成了我执。然后我们要保护自己,那就要撒谎、骗人、谄媚。所以要做不谄众生,即要直心。我们会干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出来,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利益自己。所以说,直心是道场。在缘起上我们就是要趋近善法,究竟上要安住真如,所以直心是道场。
依《涅槃经》,直心有两种解释。
这里就解释得更仔细一点了。
一、自行直,自己起行真直不虚伪。
什么叫做不虚伪?不虚伪不是我们见到人就说:“哎呀,我好诚实哦,我存款有……哎呀,我好诚实哦,我卖给你的饼子成本三块钱,但我卖了你五块钱,我只赚你两块钱。”人家说你只赚一块钱……不是这样的。并不是说要直到完全没有隐私,而是绝不害人。按照佛教所说的利他,就是不害人,不去想办法搞别人,然后利他的这种心很强,起行真直不虚伪。
一个人虚伪想干嘛啊?要么是掩饰自己的错,要么就是哄别人,赚取利益。所以说,自己起行真直不虚伪。我们天天说要去净土,要这样、那样,这些东西都做不到,你怎么去啊?
二、化他直,是菩萨教化众生利物不曲。所以,直心和不谄是因,净土和成佛是果。
首先是自己直,真直。然后是化他直,就是菩萨了。菩萨要教化众生利物不曲,即不要弯弯曲曲地去争取利益,不要搞阴谋诡计。所以,直心和不谄是因。我们说得容易懂一点,其实就是正直和善良。正直和善良是因,净土和成佛就是果。对于菩萨来说,他的直心就会成佛,我们的直心就会去净土,然后跟他一样成佛。
《折衷疏》中说:“净土地平如掌,岂谄曲能够成就。”
大部分净土的地都是很平整的。一般来讲,所有的山河大地,乃至于气候、外界的物理状况、大型的环境状况,其实都是人心的体现。我想举个例子,但举例子会伤感情,就算了。你在一个地方,如果你感觉到那个地方的环境不好,那你去看那里的人心,一定会出问题。比如灰蒙蒙的,环境很脏,一定是这样的。相对来讲,环境和人心真的有一定的匹配度。
哪怕就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虽然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共业,但在这个基本的共业里面,族群和族群之间都有一点点差别。而且心和环境基本上是一致的。你看一些战争很厉害的地方,那些人的心一般都很凶狠。但他不见得不诚实,有些人他也很诚实,但是很凶狠,像阿修罗,打得一塌糊涂。在我们这个地球上,都有一定的真相可以看得到。
实际上真的就是这样的,净土里面地平如掌,内心谗曲之辈是没办法降生在那里的。因为外界正是心的一种体现,起码我们要跟净土的那些菩萨和众生的共业基本相近,不要那么太过地谄曲,你才有可能出生在那个地方,你的心才能体现出他所说的“净土地平如掌”这样的状况。
“七宝庄严,岂浅行之所致。”
你去到那个地方,到处都是珍宝。如果你的福报太少了,即浅行,怎么造得成那样的东西啊?你整天都在蝇营狗苟,争取自己的一点小利益,那么你就会丢掉那种巨大的能够呈现出来净土七宝的力量。那种富贵真的是叫生来富贵。
我记得我小时候,提到地主阶级都讨厌得不得了,地主家的少爷和小姐,那是完全被鄙视的对象。谁要说是地主的儿子,一般都显现出很蠢、很傻的样子。而且到处被人欺负,被人调戏。现在还是这样的吗?现在的那些富二代,开着豪车在街上撞了人以后扬长而去,拿着手机看,管都不管,很多人羡慕得不得了,无数的憨批少女蜂拥而至。这些富二代为什么会这么富呢?就是前世有点福报。
当然,他的这个不是净土,他就是一点点福报,都会这样。如果你去净土,再回过头去看那些富二代,那叫可怜众生。这说明什么呢?出现富贵的状况和自己的福报是相关的。而福报是靠什么来的?靠供养、靠布施、靠发菩提心。准确地说是靠发菩提心去供养和布施,去利益众生得来的——七宝庄严。所以浅行是做不到这样的。
什么叫做“浅行”呢?它并不在于你的行为深浅,而是你的深心深还是浅。什么叫做“深心”呢?深心是福报嘛,那你就要发菩提心,要积累众多的福报功德。我们很多人不重视这些,我们认为我们发财就是自己动脑筋。你自己去观察,我们经常说的马云很聪明,他真的是靠他的聪明发财呀?很多人都是靠福报。
我那天看了一本书,它里面说了一些关于人世间取得成就的原因,很多人成就以后说,自己成就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这就像原始人跑到城市里面看到灯泡发光,他想“这个灯泡发光啊,我把它拿回去放在森林里面的家中,让它也像城市里面这么光亮多好啊”。于是他就把灯泡取下来,带到森林里面的家中,然后马上弄个绳子吊起来,结果怎么都不亮。
这就像我们发财一样,我们看到那个光,就认为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却不知道后面还有电线,电线里面的电就是福报,那是看不到的,知道吗?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我们只看到我们去装电灯泡等等,这是努力,所以它就发光了。扯淡,如果没有工人,即你的福报,将水库或者火电厂发的电,通过电线给你弄过来,你再怎么搞,搞几百个、几千个灯泡,它也不亮。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反而很注重表面功夫,包括我们去读书这些,其实只是去准备安灯泡的能力。去拉电线的能力可能都还有,就是不培养接电的能力。所以很多博士生等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发不了财,穷困得不得了,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这个时代最早发财的那批人,后来有人总结,为什么这些人都是一些没有读过书的人?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原因是什么呢?发财一部分确实要靠读书,比如,有些人确实是有电的,即本身他的相续里面是接了电源的,但他确实没有拿灯泡的能力。有些人有拿灯泡的能力,但他确实接不上电,所以他永远都在打工。有些人本身有电又有接灯泡的能力,所以他会发财。但是,我们的教育上往往少了这些,不重视福报。而且我们也不学怎么种福报、培养福报,以及怎么样不毁坏福报。
佛陀其实就教这些东西,而我们不学习,然后就凭想象乱来。最后好不容易种了福报,又摧毁了。有些人甚至种都不种,那你想七宝庄严,就比较难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果报应真的是一点都不虚,再怎么曲折,它怎么都要报,因为没办法虚。“如是因,不如是果”是不符合哲理的,那就要承认无因生,但这个世界上没有无因生的事物。大家总是想要过得好一点,那就要发大心、发深心。深心就是要多积福报,大心就是要发菩提心。所以,七宝庄严,岂浅行之所致。
“乘宝莲花,普应群机,岂独善之所治。”
大乘的宝,即莲花宝。“普应群机”,即与所有的根机都相应。而阿罗汉的这种独善,就没办法跟他相应了,所以岂独善之所治。“独善”就是只把自己搞好。这里不行,这里要普应群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乘宝莲花这种大乘的事相,实际上不是阿罗汉的修行,阿罗汉也不讲究普应群机。他的这个普应群机,并不是说只普一点,而是要一切众生都成佛。所以这是大乘的菩提心。
非此三心不成净土。
菩萨一定要有这三心,众生也一定要跟这三心相应,否则就不会有净土。对于大菩萨,像法藏比丘等,就轮不到我们去说什么。但是,经论上的这些话,对于我们来讲,就要去相应这三心。法藏比丘建立净土,他那土的功德不关我们的事,而若我们要去跟法藏比丘的心相应,去到他所建立的净土,就一定要有这三种心,所以非此三心不成净土。
因为净土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去到那里才有意义。而不是说法藏比丘他能不能建净土。他有了,跟他相应的很多众生也有了,他们已经在西方极乐世界过着非常好的极乐的日子了。而我们现在学这些干嘛?实际上是要学怎么跟他那样的三心相应。哪三心?直心、深心、大心(菩提心)。
直心正念真如,不起余念,当下即是寂光净土。
这就是我说的那种最深的直心。“直心正念真如,不起余念”,安住在觉性里面没有其他的折腾,没有其他的疑惑。其实安住在真如里面,安住得很深时,不存在什么余念不余念,比如大圆满的那种直接安住,什么念头都是,起了念头也是法性,“分别亦非意”,是这样的状态。他这里说的不起余念,就是安住在真如里面没有疑惑,再也没有分别,没有“这个是不是啊,这个对不对呀”这些想法。这样的心当下即是寂光净土。那些已经成就了的菩萨就是这样的。
一切众生能具是心,则同居是土。
那么,一切众生也可以安住在真如里面。当然,他可能要起一点余念,或者是能够和安住在正念真如的菩萨,以某种功德性的因缘相联系,就会变成同居土。比如,阿弥陀佛或者法藏比丘,他不是发了个愿吗?第十八愿——临终时念十声他的名号“阿弥陀佛”,你就可以去到净土。于是我们就拼命念,争取临终时能够念十声。我们就通过这个因缘跟他住在一起了。
他是直心正念真如,不起余念,他在寂光净土里面。我们跟他的某种功德一相应,我们就去到他那里了。他的功德是哪种功德?十八愿——“任何众生临终时只要念十声我的名号,都可以来这里跟我相应”。我们去到他那里,那个地方叫什么?圣凡同居土。“一切众生能具是心,则同居是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深心,是信佛的心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有这个因,果上就具足无量功德。
深心其实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信佛的心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二是指所有的善法都愿意去做,叫“乐集一切善行”,即很欢喜地去做很多很多善行。很多修净土的人说:“我不做善行,我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是说这样不行,而是你念不下去。如果没有善行的支撑,很多人念佛念不下去的。
很多时候善行是从心而发的,它会越发越深,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这样不对、那样不对。然后你就把自己的一些不对的地方放弃了。放弃以后,善行就会越做越多。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往往和外界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深心就会导致善行越来越多,叫“乐集一切善行”。反过来也就是说,信佛就会越信越深,所以他这里解释深心,是信佛的心达到一定的深度。
“因有这个因,果上就具足无量功德”,如果你有很深的心,乐集一切善行,果上就有无量的功德,是这样的。如是因,如是果,再加上菩提心夸大它,就会把那个果夸得很大,所以你的所得就非常多。当然,很多时候我们说去了净土以后才会这样。但其实一个猛力修行的人,在娑婆世界都做得到的。如果一个人发了非常非常强烈的菩提心,力量大到要求自己舍弃一切去发菩提心,慢慢地那个人的境遇一定会非常好,一定是这样的。最后会变成什么呢?他自己不在意境遇,但是境遇就是好。
为什么呢?说的不好听,一发菩提心,你就成了潜力股。因缘不是个虚幻的东西,它表现在周围的有情、周围的环境跟你的关系。而这个环境往往是众多有情的共业。所以,说得具体一点,你一发菩提心,那些天上的护法神一看:“哇,这个股基本面太好了,炒住的可能性很大,投。”真的会是这样的。
而且,如果你真的发菩提心,他们几乎是一投一个中。他们不像我们的股市,很多时候带有赌博的成分在里面,而他没有。如果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必定成佛。但你要当真啊!不要嘴上说“我发菩提心”,实际上骨子里面觉得“我一发菩提心,好处就来了,他们就来投我了”。你这么想的时候,他们也是知道的。这叫做什么?这就叫“不直心”,即“谄”。
很多时候我们学佛,都没有观察自己,其实骨子里面是唯物主义。我们不知道安住虚空遍满虚空的这些人,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他们可能比我们还清楚。我们只知道起了这么一个念头,但可能不知道原因。而他们会知道原因的,甚至知道你这个念头起来,可能是因为八万劫以前放了个屁臭到了旁边的人。他们会知道这些原因,绝对比你对你自己更清楚。若你总是起这些谄心,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边皮”,逆种、贱种。所以,一个人的珍贵与贱,并非是出身怎样,或者是偶尔发点财,而是内心里面的高贵。内心里面的高贵是什么?菩提心是最高贵的,那时候他不要高贵了。
而佛教的这种世界观,它不是遍计,它就是一种真正的心的规律。所以才会有供养、布施你会发财,恭敬众生、恭敬三宝,来世你会珍贵,才会有这些东西。但是,现在我们每个人学佛,好像觉得就是加入一个什么团体,扯淡。我们要深深地思考这些。我说这些会戳中很多人。当然,他们也在挣扎、苦啊。如果你被戳中了,就说明你就是那样的。我们要认真去思考,一定要改掉这些东西。否则你说你想成就,那是不可能的,绝不可能。不是成不成就的问题,很多时候要倒霉,要倒大霉。
菩提心也即是大乘心,大乘的乘,即是运载的意思。菩萨发此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方能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学修大乘佛法,首要的是发出离心和菩提心,有此菩提心的大乘因,就有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的果。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我们学这个学的是最多的。但是,真的在内心里面发菩提心的人,那应该是不多的。我们学的大乘佛法,它的一个根本点就是要利他。当然,并不是说利他和利己是冲突的,利己就不能利他,利他就不能利己。其实不是,大乘佛法告诉我们,真正的利己就是利他,而利他一定会利己。
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里面说过一句话,“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我们还记不记得?要死死地记住这句话,有时候去利他时,自己是要吃亏的,它会冲击自己的爱我执。比如,“哎呀,我把钱给了他,我未来怎么办呢”,或者是“他凭什么有这样的好处,应该我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就来了。如果每次生起这种念头时,我们有能力回观到,第一步就赢了。第二步就要开始提起念头——“我不能这样”。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也有人翻译成“若欲究竟利己者,暂时利他是窍诀”,意思都一样。所以,那时候要提起这些念头,这就是修行了。然后强迫自己(开始是强迫)利他自损。开始是很痛的,慢慢地堆积多了以后,你会发现利他是很自然的。然后,如果有反观能力,你会发现你的心在很多事情上松了很多,再不为吃亏这个事情纠结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吃亏严重纠结,占了别人的便宜就暗暗窃喜。甚至占了别人的便宜,我们还会说别人是傻子,人之坏啊。而且,这些人由于他占了别人的便宜,也不是什么大便宜,就是小便宜,他就觉得很别人傻,即占了便宜,还觉得别人很傻。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然后他还学佛。他以学佛的名义学魔鬼。所以,我们要去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起码学会反观,学会把自己学的那些教理拿来对治这些心行。
当我们愿意吃亏时,就开始赢了。当别人说你吃亏,或者是你想到自己吃了亏,但你并不觉得那是吃亏,你觉得是应该的。好了,起码你在开始趋入我们经常说的那句修行的大窍诀——“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你就在开始修这个东西了。你就修这个修十年,如果不成就,我把我买的枪全部给你,哈哈哈哈。后面这句是开玩笑,我才不会给你。
如果你真的连续很认真地修十年,就算没有开悟,菩提心也一定会成就,你会打个很好的基础。而且,如果一个人有了菩提心,你说他不解脱,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当真啊,要很当真。话虽这么说,你看我们在生活中、交往中,哪怕是同修,真的会“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吗?会吗?嘴巴上是这么说,心里是“失败亏损你领受,愿将胜利奉献我”。然后互相之间开始争、吵、闹。有时候都不是物质利益,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哦,有时候那点义气都不行的,看不惯你都不行。
你们要观察一下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你说你要去净土?网上的师兄,我把手举起来又开始了,我没有拿中指,我拿的是无名指,哈哈哈。所以说,如果你想去净土,就要发菩提心。那你说:“阿弥陀佛的那个净土不是。”其实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一样的,你要去那个地方,菩提心是一个绝大的助缘,四因之一。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他说得更具体了,前面是说三心,这里是说六度了,提到布施肯定是说六度。
经文: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诠释:上文阐明三心,这段经文中明菩萨的六度。
“菩萨六度”,意思就是菩萨要靠六度来建立净土,我们要靠六度去跟菩萨的心相应,然后成立净土。净土就是清净的心,是菩萨成佛以后清净的心(清净的共业)和其他与他相应众生的心的一个共业,才是净土。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也是我们这七十多亿众生的一个共业,是我们的心成就的一个共业。
这个共业中间又有很多别业。仅仅这么一个共业里面别业的差别有多大啊?你看现在以色列和加沙在打仗,俄罗斯和乌克兰也在打仗,但是很多地方却很和平,我们在学佛。学佛的声音和“乒乒乓乓”打仗的枪炮声差别还是很大嘛,在同一个地球上,这就是别业。
六度是万行的根本,六度万行又是菩萨道修学的根本,所以放在正式酬唱的前面。
什么意思呢?六度是菩萨万行的一个汇聚。布施有很多种布施,禅定有很多种禅定,忍辱也有很多种忍辱,戒律也有很多。但是,归结起来就是这六大类,叫“六度”,即菩萨应该修学的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包含了很多内容,所以叫“六度万行”。每个菩萨必须要修学六度里面的内容,所以六度万行又是菩萨修学的根本。因此,它放在正式酬唱的前面。也就是后面的内容是正式的内容,现在要把菩萨六度放在其他内容的前面。
六度即:布施度悭贪。
即布施就要度悭吝、吝啬、贪婪这些东西。什么叫度?就是去除你内心里面的悭吝和贪婪。我们现在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是贪的时代。几十年前是嗔的时代,我们那个民族天天“说打就打,说干就干,肩并肩,手挽手,刺刀手榴弹”。网上的师兄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我们那个时代是这样的。
到了后面这个时代就不是了,就变成贪的时代了,“你是风儿我是沙,我们一起玩泥巴”。所以玩泥巴搞了那么多房子出来,现在卖都卖不出去,这是贪的时代。然后进入痴的时代,蠢的时代,蠢不蠢我就不想说了,大家看看嘛,真的是傻不拉几的。接着又会再来一个嗔的时代,真的是轮回啊,连我们的业力——贪、嗔、痴、慢、疑的习气都在轮回。
持戒度毁禁。
毁禁是什么?就是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去做。持戒就是防止你去做这些事。对外来说,就是我们不去做;对内(相续)来说,就是遏制恶业。持戒,我们一般要跟释迦佛建立戒律嘛。他们说戒如堤坝,它可以阻止我们相续中同类的恶业出现。比如我们守杀戒,那么我们过去世杀人的那些恶业,可能就会被这个戒律挡住,所以一旦毁戒也挺可怕的。那就像堤坝被毁了一样,接下来是什么?洪水。很多人都不重视戒律,你玩不下去的,到后来一定会出事。
我跟大家上课上久了,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在忽悠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人啊?有时候你们要摸一摸自己左边那颗跳动的东西,那还是心吗?我不是忽悠你们,根本就没有忽悠你的必要,我只是说良心话而已。我也没有想着来教化或度化你们,我也没有这个本事,只是说良心话。
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佛法是真的,因果报应是真的,我就说点良心话而已。你说我有菩提心?没有,俺不承认,我向往有菩提心,正在努力争取发菩提心,但确实没有。但是,我真的相信因果,说老实话而已,所以这些不是忽悠。如果你认为我在忽悠,那么三宝都在忽悠。
忍辱度嗔恚。
忍辱就是要去掉心里面的嗔、愤怒、埋怨、仇恨、脾气不好这类的东西。忍辱特别重要,忍辱是前三度里面最重要的一度,功德最大。我们很多时候就是不能忍辱。忍辱有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打坐时忍屁股痛,这就叫忍辱。我们往往简单地将忍辱理解为“别人欺负了我,我忍住”,这不一定是忍辱,有时候是反忍辱的。别人来欺负你,你忍啊忍啊。
其实忍辱是要在内心里面原谅别人,表面上的忍不一定能忍得住。忍三年,最后就变成了马加爵,那个叫忍辱吗?那叫培养怒火——“不要欺负老实人哦,老实人一反抗,你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那个老实人就在修假忍辱,他没有忍辱,他只是因为不敢反抗,或者是还没有达到豁出去的那种程度。而忍辱不是这样的,忍辱是心里面真的不对对方生气,宽容他,真的原谅他。
这个真的很厉害,如果你想解脱,一定要去修这个。特别是修净土的人,一定要去修这个,因为愤怒会毁坏功德。临终时乱七八糟的现象都会出来,那时候一生气,哦豁,什么都没了。平常我们修大圆满的这帮人渴求的是开悟嘛,我们永远都领会不到愤怒就是觉性,你领会不到这个东西。那你的那个悟是永远透不了的。所以,平常就算自己好像有所悟,有所领会,证悟了个什么东西,但一受到冲击,一下就不见了。这就说明你的那个证悟不是真正的证悟,它就是一种类似于证悟的瓶颈,或者是一种心的指向而已。
所以,当我们没办法一下子非常深透地领悟觉性时,我们可以首先从观察入手。先观察自己产生了愤怒,然后用单空去消化它。消化到一定程度时,你会发现所有外面冲击你、让你生气的因缘,或者一些内在的因缘,你能够控制、消化了。那时候再回过头去观察心是什么,就容易透了。我们没有能力先证悟,再去消化愤怒。愤怒消化了以后,那是什么?大圆镜智。我们没有这种能力,就要开始从单空去,培养单空的觉受。如果单空的觉受不够,干不掉愤怒时,就要发菩提心,去培养我们能够对付愤怒的这种心。
愤怒是一个内涵概括很大的词,不仅仅是我们说的生气啊、骂你啊、打你啊、跟你拼命啊这些,内心里面暗暗的恨啊、不满啊这些都属于嗔恚,都属于愤怒嗔恚的内容。总之一句话,心里面生起不悦都可以称为“嗔恚”。如果所有的不悦被对付完了,这个人本身就是快乐的。它不是压抑性的,压抑性的只是不吼出来、不叫出来、不伤害人而已,但心里面是不舒服的。很多时候就是所谓的忍耐。
但是,真正的忍辱不是这样的,它会把这些东西化掉,变成快乐。它会让心变得更加清晰和冷静,甚至充满慈悲,这是真正的忍辱。我们要记住,忍辱是这样的。千万不要误认为忍辱就是他来欺负我,我忍住,我不收拾他,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不是忍辱,这是训练爆发。
精进度懈怠。
懈怠其实也是,因为我们人的生活模式、心灵模式,让我们很习惯呆在舒适圈里面。而舒适圈里面是不修行的,世俗法叫不上进。很简单,我那样做舒服。这种舒服恰好又和我所做的事业不一致,这个事业可以是世俗事业,也可以是修行事业,然后我往往就会取我的舒适圈,就变成了懈怠。最好是我的事业和我的舒适圈是一致的,那舒适就变成了什么?法喜。
而我的事业(世间事业和出世间事业)和我的舒适圈完全合在一起,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要修行,要改掉前面的那种和我的事业不一致的舒适圈。比如,我喜欢喝酒,喝酒很舒适嘛,但我要守戒,有酒戒,那我就没办法去喝酒、去享受,进入喝酒的舒适圈了,我就要排开这个东西。那么,我忍住不去喝,慢慢地我真的就不喝了。而且因为不喝酒开始心明眼亮,修行起来更得力。那么,在喝酒这件事情上的舒适模式,就跟我的修行一致了。不仅是喝酒,有很多人类的习惯、快乐方式都和我们的修行是冲突的。改掉这些东西,慢慢地你就不懈怠了,这就是苦的原因。
比如禅定,我们正在打禅七,很多时候一上座念头就乱飞,即使念头不乱飞,慢慢地也变成死定了。能够变成死定的,我觉得都已经是坐了很多年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念头乱飞,根本就坐不下去,磨皮擦痒地。知道“磨皮擦痒”这个成语吗?四川土成语,即弄来弄去,总是不安宁。他就是不舒适,开始还能忍,后来就忍不住了。这就是忍辱忍不住。不停地不舒服,最后心里面就给自己找个理由:“能不能够出去休息一下呀?”特别是旁边的人正好说:“走,我们出去休息一下。”你会马上想:“诶,你看他也说休息,好,我们一起出去。”这就叫懈怠。
很多时候我们要去克服这些毛病。修行,开始是要苦的,慢慢地建立与修行一致的舒适圈,那种舒适模式就叫做“法喜”,所以最大的精进就是法喜。跟法喜反过来的,就叫做“懈怠”。你不是因为修行佛法而产生欢喜,而是因为世俗的、轮回的法产生欢喜。这是精进度懈怠。
禅定度散乱。
即心能够专注。心能够专注有两大类方式:一是大专注,二是定专注。大专注是什么呢?就是平常我们要明确我们活着要什么?这个专注厉害呀。有些人确定了自己就是要学佛,甚至再具体一点,自己学的是净土,或者是中观,或者是大圆满,或者是大手印。学什么没关系,但你要专注在一个上,即你这一生生命的意义就是要获取解脱,这个叫大专注。
而不是“解脱这个事,以后再说啦,我先把钱挣了再说。钱挣不到怎么办?我起码躺平嘛”。其实躺平就是一句话,你躺得平吗?躺不平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没有大专注,即大方向的专注都没有。然后具体一点,确定了你要解脱,以及学哪个法。而学法,比如大圆满,它又有很多种方法,你要跟着谁去学。慢慢地越走越细,最后走到哪里?禅定的专注,度散乱。这个就要靠真正的打坐一天一天地去练习。
禅定,无论你学多少经论,不去练习就永远都做不到。它是练出来的,跟武术一样。你说你看武术的图谱,那是没有用的。像我年轻的时候,经常订一些武林、气功、武当、少林的杂质,什么杂志都有,全是练武的,一大堆,这些看了没有用的,最后还是得去练,去打。虽然说武功没有练成,结果因此而接触了佛道,也算成了。
虽然我年轻的时候武功没有练成,但打一两个还是没问题的。一两个跟我同等身材的人,基本上都会被我弄翻。如果是黑打的话,四五个可能都不行。想起年轻的时候,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现在年老色衰,无常啊。所以,禅定可以度散乱。
智慧度愚痴。
智慧可以分成三种,即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和究竟智慧。世间智慧是什么?即我们世俗的能力,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做工作等等。这三种智慧是有联系的,但还是可以分成三类。世俗的生活这一套,工作这一套,这些属于世间智慧,这方面有些人可能很厉害。
还有一种,就是出世间智慧,即佛法,求解脱的这套智慧。比如你读经论、背仪轨、背咒语或者做很多善法(二元性的善法)这方面的智慧,这种智慧有高有低。
还有一种是究竟智慧,究竟智慧没有高低,有深浅。为什么?因为本质都是一个,但所有的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从开悟到一地、二地、三地……一直到佛陀,它是有差别的,但本质就是一个,这叫究竟智慧。
智慧度愚痴,那么这三种智慧度三种愚痴。前面的那种智慧是世俗的智慧,很多人蠢得不得了,做事又傻又蠢,怎么办呀?那没办法,很多时候我们说这种人生来就这么蠢。我们要改变就要读书,通过大量地读书,或者接触一些人和事,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改变世俗智慧的方法。出世间智慧是什么?接触善知识,加入佛教团体。然后去学习佛教的经论,做佛教各种各样的善法、禅定等等。究竟智慧怎么办?找根本上师,接受窍诀,明白心性。
这三种智慧是有联系的。如果明白了究竟智慧,前面的两种智慧根本不在话下,它会自然增长。有时候增长到可能世俗智慧完全没办法理解。凡夫学习出世间智慧(不是究竟智慧),它也会影响世俗智慧。世俗智慧对后面两种智慧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是把双刃剑。
如果世俗智慧过剩,又不用出世间智慧,比如中观、唯识、菩提心等来改变它,那就会变成邪魔歪道、变成魔鬼,极端自私,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反佛法的。而好的一面,如果把它拿来消灭我执,发菩提心消灭我执,那么世俗智慧也会帮助你的出世间智慧和究竟智慧快速实现。这就是它们三者的关系。那么,不管怎么样,智慧能够度愚痴,即这三种智慧的增长,能够让我们的愚痴从相续里面去除。
每六度前面是圣药,后面是众病;前面是此岸,后面是彼岸。
每六度前面就是药,后面是病。持戒是药,毁禁是病;忍辱是药,嗔恚是病。所以说,前面是圣药,后面是众病。前面是此岸,后面是彼岸。持戒的时候是此岸,达到目的以后就是彼岸。
一切能舍,舍是给也,便是布施。
他一个个详细介绍六度,什么都能够舍弃,就叫做“布施”。舍,即是给予。
布施又有三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第一个是财施,即给予众生财物。对与你平等,或者福报、智慧比你稍稍低下的众生,叫做“财施”,对智慧比你高的,就叫做“供养”。这是财施。
第二个是法施,法施也是一样的,你说:“我智慧比他低,可不可以法施?”也可以的,比如我在跟大家讲佛经,好像我在佛法上的智慧可能比有些师兄稍稍高一点,但我也会经常认不得字,记不得名相的内涵,要大家告诉我。这时候你们就在对我进行法施。不是说我跟大家讲佛经,只是我在法施,我们是相互的。
所以,智慧低的对智慧高的也可以法施。但是,大量的还是智慧高的对智慧低的进行法施。特别是在究竟智慧上,我们必须要找已经得到究竟智慧的人,他才能给予我们法施——究竟法施。那个究竟法施叫什么?直指心性,窍诀是究竟法施。
但是,直指心性也不是“蹦”地一下冒出来一个直指心性的东西,它前面其实是有铺垫的。你要从出离心、菩提心开始进入,然后在直指心性之前要去学中观,了解万法皆空,还要学习大手印开始观心,接着将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结合起来还有心部、界部,最后才是窍诀部。这样一步步来,最后告诉你,就是这个了,没有其他的了,你不要怀疑,怀疑我就揍你,就完了。这是究竟的法施。
第三个是无畏施,无畏施就是给予对方安全,给予生活的安全、生命的安全,这是无畏施。比如我们放生,就属于无畏施。另外,我们组织团体,让大家生活无忧,这些都叫做无畏施。不仅仅是放生,很多利益众生,让大家从一些困苦中脱出来的行为,都叫无畏施。比如,我们国家搞了一个医疗保险,这就叫无畏施。但是医疗保险要当真哦,如果借助医疗保险乱整,那叫无畏施吗?那叫以无畏施的名义来搞众生,特别邪恶。无畏施就是这些。
在三施中以“法施”为最。
即法施是最珍贵的。为什么呢?它是智慧。人类为什么称之为人类?跟动物比,我们为什么能在娑婆世界万类霜天竞自由?即那么多生命,为什么人类最厉害呢?生了一个脑回路比较多的脑袋,即我们的意识能力最强。我们能够记得过去、未来,我们有很强的记忆力,我们能够把过去、未来、现在进行大量的思维拼凑组合,象征化、数学化。动物做得到吗?找我家尼奥来建立一个未来能够吃到罐头或者骨头的数学模型,让它建立一个。它不行,它只有感觉模型。
而我们不是,我们可以对事物、对人心产生非常深入的分析。然后借助这些分析进行直接体会。这个分析就是法,要体会进去也是法。这是人类能够解脱,同时能够在世俗各种生命中显得最珍贵的一个原因。所以说,法施是最珍贵的。因为法施是给一切众生的良药,病者皆可服用。
同时,这三施又相互融摄。
即不是说法施就是法施,就没有财施、无畏施。它们是混在一起的,相互都可以影响,叫做“相互融摄”。
比如财施本身就是法施的具体表现。
为什么?你说财施本身就是法施的具体表现,当然了,比如你没有修行,我给你钱,然后让你去修行了,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法施,既是财施,又是法施。再比如,我教给你一个世俗的法,你去发了财,这一方面是法施,同时又是财施。有了钱,你就不怕生病了—无畏施。我给了你钱,你去治病,身体好了,这也叫无畏施。不忧心未来会怎么样了,这也叫无畏施。所以说,每一种布施并不是单独的,它们是互相融摄的。
无畏施,就是菩萨以无我的牺牲精神救度众生,本身就奉行了佛法。
无畏施也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菩萨去做这些事时,他是要牺牲自己的,比如拿钱去放生,他就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达到很厉害的程度,他会挖肉饲鹰、舍身饲虎。这种无畏施,在很大程度上,既有法施又有无畏施。让众生领会到这种精神就是法施了,而这种精神本身又体现了无畏施。
持戒,可以感生福德庄严,因其不乱众生。虽然戒有沙弥戒,比丘戒和菩萨戒等,但犹如一棵大树,其毛根虽多,主根唯几。五戒十善便是一切戒的始基,所以经文中说“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严持根本戒行方能满愿,方能感生佛国净土,共同善业是其生往佛国净土的资粮。
持戒可以做到什么?感生福德庄严,即可以有很多福德。而且这些福德非常庄严。福德庄严和福德不庄严的差别是什么啊?天界的天人,他们的福德就庄严,而阿修罗的福德就不是那么庄严,所以阿修罗有天福而无天德。“庄严”有圆满同时不害众的意思,所以戒律也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为什么呢?不乱众生。当你持戒的时候,你就不乱众生。比如,你守了杀戒,你就不会去伤害众生;你守了盗戒,你就不会去偷众生的东西;你守了妄语戒,你就不会去欺骗众生。所以,所有的戒守完了,其实就是十善。即身,不杀、盗、淫;语,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贪、嗔、痴。守戒就是做这几个,五戒十善。
戒有很多,有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比丘戒几百条,菩萨戒也有很多,戒条很多。虽然说各种各样的戒条很多,但是它的根本就几个,就像一棵大树,毛根虽多,主根为己。所以,五戒十善其实就是一切戒的根本——始基。哪五戒呢?杀、盗、淫、妄、酒。十善就是十恶反过来,即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所以经文中说“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如果你戒律守得好,其实相应地就有了十善。做得圆满的人,就会去净土,即来生净土,因为菩萨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严持根本戒行方能满愿。你把戒律要守住,像我们来讲最根本的戒律是什么?密乘戒。
如果你犯了戒,往生净土就别提了。那真的要堕金刚地狱的,我们都是灌过顶的,我们这里学习的师兄绝大部分是灌过顶的。当然,也有没有灌顶的。但是,我们这一堆学习的师兄,绝大部分都属于密宗弟子。最可怕的是密乘戒,如果守不好戒,那会有很多麻烦的。所以,大家千万要严持戒律,护戒如眼。而且每天一定要念二十一遍百字明,不能不念,除非你真的已经证悟了。
其实按照一般的证悟都是不行的,你(念头)不犯戒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念。然后要随时警觉自己不要犯戒,否则生活也生活不好,解脱谈都不要谈。等到死亡算总账时,你才有警觉,那个来不及了。所以,严持根本戒行方能满愿。现在只说去净土,才能去净土,方能感生佛国净土。
所以说,大家要记住这个,很多时候我们不太重视戒律,只重视一些知识或者修行中的某种感受,特别是禅宗里面,“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然后好像就成了我们的一个指导方针。扯淡,人家不重行履,只重知见,原因是这些人都已经出家多少年了,行履已经很好了,所以不再说这些了,说得再好也没有用了。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根本法性是什么,究竟法性是什么,他是说这个意思。
并不是说守不守戒律无所谓,只要教给你直指心性,让你心明白了以后,不守戒律也可以。扯淡,不能这样理解,这么理解真的是彻底毁坏佛法。这是沩山禅师对他的弟子仰山禅师说的。仰山禅师都出家多少年了,修行五戒十善做得好得不得了了,所以沩山就不跟他讲这些了。
禅宗接引的都是上上善根,上上善根的意思,就是这些已经做得很好了,才叫上根,还不叫上上根。我们是什么根啊?茅草根、折耳根,外婆叫我好外孙,哈哈哈。所以说,很多时候是误会。因此,严持根本戒行方能满愿,方能感生佛国净土。持戒、行善的共同善业是生往佛国净土的资粮。所以,如果不持戒,你的资粮不够,不得少善根福德而生彼国,《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曾经跟大家说的,即你一定要有很多善根福德,你才能去那里。
但大家都不重视这些,觉得“我一句佛号念到底”。首先,你念不下去;其次,就算你念下去了,如果内心充满了犯戒的这些东西,临终时你根本想都想不起来,必堕无疑。你说:“我临终时想得起来。”你现在都想不起来,你还说临终时想得起来,这很扯淡。人就是不能自知,如果不能自知,就说明心力的方向用得不对,或者心不清晰。
柔和,是忍辱的别名,修忍辱柔和,一定得到相好庄严的善果。
然后是柔和,说忍辱了。即一个人修忍辱,他一定会长得很漂亮。我们会看到经常愤怒的人会长得很丑,你们看我嘛,我年轻时是个凶相,现在还柔和了一点。我年轻时目露精光,说得好,是眼中有万丈豪气,说得不好,就是凶狠吃人的阿修罗。我年轻时真的很吓人,现在年纪大了,受得磋磨多了一点,慢慢地变得柔和了。但也不是那么柔和,满嘴脏话,污言秽语,一定长得不好看。所以,如果一个人柔和、心地善良,他会慢慢地变好看,这是必然的。
什么叫做好看?你们觉得这个东西不伤害自己,或者是能帮助自己不伤害别人,就是好看。它一定是附人我的,即在某个东西面前个体有安全感,就会觉得它好看。你们会觉得毒蛇好看吗?不会的,因为毒蛇要咬你。但是,有些人把毒蛇玩熟了以后,他就会觉得毒蛇身上的花纹挺好看的。枪对着你的时候就不好看了,而你拿着枪对准别人的时候,那个枪还挺好看的。那个东西是爱我执的。所以,柔和就是不伤害别人,在别人那里,慢慢地堆积到一定时候,显化为外就会好看。
好看是没有绝对标准的,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某种固定的样子就是好看。其实不是,我经常跟大家讲嘛,审美这个东西几十年都变了好多了,几十年前真的是要长得胖才好看,一胖遮百丑。而现在反过来了,一胖毁所有。现在就是要瘦,而我们很小的时候,看到瘦,就觉得难看。因为那时候大家都穷,吃不起饭,能吃得起饭的人,往往要长得胖一点,皮肤会稍微有点光,比较饱满,就觉得好看。
现在不是,现在吃不吃饭完全成了次要的。各种审美的遍计,比如现在为了卖衣服,搞了时装秀,你看一个个竹竿扭着屁股就出来了。那种一定要瘦一点才好看,不能太肥,在上面滚过去,那是不行的,所以大家就开始觉得瘦好看。实际上它是遍计出来的。遍计到一定时候,就会不加思考地直接认为这个好看,或者不好看。
如果一个人长期修忍辱,那么在来世,他就会恰好生在那个时代相应的,大家认为最好看的那种样子,它没有一个绝对的形状。比如,如果生错了时代,一个很胖的人到我们这个时代,一看就不好看了,那个变化是很大的。我二十来岁的时候,跟现在都不同了,我们那时候觉得圆脸很好看,有些演员长得很圆。而现在不行了,现在全部弄成了蛇精脸,下巴很尖,打架都不用拳头了,直接一下划过去一个血洞,这些就变了。锥子脸,蛇精脸,腰也要细。我们年轻的时候是“腰长肋巴稀,定是个懒东西”。我们那时候有这么一个谚语来的。
现在不是了,现在要A4腰,水蛇腰,走起路来摇摇摇。你们还记不记得徐克拍了个电影叫《青蛇》?它里面王祖贤和张曼玉两个扭着屁股摇摇摇,下面好色的男人“哇,名场面”。所以说,它是变的,但是忍辱的结果就是,你恰好会长得大家都觉得很好看。用我们佛教的术语,叫做相好庄严的善果。
当然,忍辱还不仅仅是这个,忍辱有很多,它是六度前三度里面功德最大的。持戒的功德都不如忍辱。持戒有很大功德,可能一个不忍辱,全部破坏完。所以,“一嗔能灭千劫福”,就是这么来的。忍辱反过来,不忍辱就是嗔恚。
相好的究竟位有三十二种,即佛陀的三十二相。我念一遍就行了,不用解释了,解释起来一匹布那么长,以后有时间我们再来解释。
相好的究竟位有三十二种:一、足严安相。二、千幅轮相。三、指纤长相。四、趺高好相。五、足根满足相。六、手足柔软相。七、手足网缦相。八、手过膝相。九、鹿王肠相。十、身端直相。十一、马阴藏相。十二、身纵广相。十三、毛孔绀青相。十四、身毛上靡相。十五、身金色相。十六、常光一丈相。十七、皮肤细滑相。十八、七处平满相。十九、两腋满相。二十、身如狮子相。二十一、肩圆满相。二十二、四十二齿相。二十三、齿白齐密相。二十四、四牙白净相。二十五、颊如狮子相。二十六、咽中津液相。二十七、广长舌相。二十八、梵音深远相。二十九、眼色绀青相。三十、睫如牛王相。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三十二、顶上肉髻相。
“足严安相”,即足长得非常饱满,四指要平。你看佛陀的脚印就是这样的。“千幅轮相”,佛陀的脚心里面有个千幅轮。“指纤长相”,即指长得非常漂亮。
我们现代人有时候会不太理解这三十二相。他是一种庄严相,如果换到另外的世界,这三十二相可能就变了,就不是这样了。大家记住,就如我们刚才所说,是当时的人一定会觉得最好看的样子,分成三十二个部位,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而且部位的质地还非常不同,所以叫“三十二相好,八十随形好”,即三十二个部位都非常好,而且每个部位的每个细节都非常好,叫“八十随形好”。实际上就是长得非常漂亮,完全无法想象,一看到就觉得漂亮得不得了。这指的就是佛陀的三十二相。这就是忍辱导致的结果。
其实忍辱的结果不仅仅是长得好看。如果长期忍辱,修成了习惯,对于往生净土来讲,在临终或中阴时,嗔恨心就生不起来。嗔恨生不起来,那么因嗔恨调动各种冤亲债主也就调不起来了,所以那时候很容易想起念佛。这是忍辱对往生、对净土的作用。另外,对证悟大圆满的人来讲,如果忍辱修得好,你会发现安住觉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没有忍辱心的人,稍稍一点点刺激都不行了。包括禅定都和忍辱有关系。
所以,大家一定要去修忍辱,要训练在任何形况下,不管是身体的、心灵的、物理的,只要对心灵稍稍有点刺激,我们就要马上观察,引起的那种不爽,它是怎么回事。这是从单空的角度去说。当然,你要是从众生是老母,或者是从因果的角度都可以,这是思维层面的。从单空角度是去观察那种不爽,发现不爽根本不真实,然后放弃这种不真实。法性那就不用说了,我觉得法性不在我们讨论的内容里面。真的懂了法性的人,他自然会懂再大的愤怒也是空性。
劝修一切勤修圣道即是精进。
摄心不乱,即是禅定。正定是持戒的结果,同时因正定便能引发无上智慧。折衷疏说,即慧之定名正定,即空之慧为真慧,所以定慧有互相彰明的意思。
劝修一切勤修圣道即是精进,劝修是劝别人去修,当然,你也可以劝自己修,都是精进。
摄心不乱,即是禅定。正定是持戒的结果,同时因正定便能引发无上智慧。
他这里没有说,其实真正的精进是法喜,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在修行中,当我们对一个法产生喜悦时,心自然就会去修。摄心不乱,我们刚才也讲过了,它有两种:一种是大的专注,一种小的专注。真正的禅定就要去修。那么正定是什么呢?他说是持戒的结果。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正定不仅仅是持戒,它跟持戒有关系。正定就是真正的智慧,是智慧的结果,或者叫引发无上智慧。他说的这个正定的“正”,其实就是观,观正确才能叫做正定。如果观不正确,最多是个单空,不能叫做正定。
“八正道”里面有正定嘛,大家有没有学过?《三十七道品》里面的最后一个,“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最究竟的定就是智慧。他说正定是持戒的结果,为什么是持戒的结果呢?因为不守戒的人没办法产生真正的定,所以是“闻思修,戒定慧”,一定要守戒。我经常跟大家说要守戒,每个人都不守戒,觉得那就是一种功能。其实不是,学佛不是学一种功能。正确的定,一定是跟持戒套在一起的。古代唐朝,很多根器比较好的人,一受三坛大戒,直接进入一禅、二禅,守戒律就有这么厉害。
但我们现在不守戒律就经常会乱,特别是会内乱。如果不守戒,你里面镇压过去世那些业的堤坝毁了,比如你守了杀戒,那么你伤害众生的那些业,其实是被戒律镇住的。然后你把堤坝一毁,所有的业出来,就会导致内在生病,经常生气,各种各样的冤亲债主全部来找你,这些事情就来了。所以一定要守戒。盗戒也是一样的,欠钱还债嘛,什么东西都来了。也会出现生病,做生意失败等等。所以一定要守戒。
戒定慧,如果戒律守得很好,进入定就很容易。就算是世俗的定都可以,慢慢地加上正确的观,就会变成正定。所以,他说正定是持戒的结果,也是可以。同时因正定便能引发无上智慧,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可以,即因为无上智慧进入定才是正定。但是,刚刚开始时,你有了定,却没有产生那种最准确的观,那么也可以勉强称得上是相似的正定。然后,在那种定中再让自己的观正确,发现大圆满基础的定是怎么回事,知道觉性是怎么回事。这个也可以说是因定引发了无上智慧,这个也没问题。所以,这句话正说反说都正确。
《折衷疏》说:“即慧之定名正定。”
唉,这里说了,安住在正确的智慧里面,即最正确的见地里面,那就叫做“正定”,即名正定,即慧之定名正定。
即空之慧为真慧。
即慧的“慧”是什么呀?是真慧。什么是真慧呢?空慧,即空之慧为真慧。
所以定慧有互相彰明的意思。
我刚才解释的就是这个,他说的比我有文采多了。他说的是“定慧有互相彰明的意思”,而我就是“正过来说也可以,反过来说也可以”,就没有人家那么文雅。
正定里面的“正”其实就是慧,这个慧是非二元性的,即我们说的自心本性。安住在里面,它就是定。这样的定会让我们的慧越来越清晰,这样的慧也让我们的定越来越稳固、深入、广阔。所以就有互相彰明的意思。什么叫广阔啊?你安住在法性里面,那些各种各样的通就开始出来了。你去闭关,慢慢地你就会看到墙壁后面是什么了。什么都会出现,甚至你会知道过去世、未来世的一些情况。
这是六度,然后他又开始说后面的。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刚才说了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础,其实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哪四无量心呢?这个大家都知道,即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我们要发菩提心,起码要具足四无量心。也就是说,菩萨肯定会有四无量心,我们要去跟他相应,我们也会有四无量心。所以,我们具有了慈悲喜舍这样的修量,才能够去净土。即成就慈悲喜舍众生,就会去到他那里。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四摄法是哪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第一个是布施摄,菩萨一定会布施。当然,菩萨布施三施都有,即无畏施、法施、财施都有。我们也一样,要去搞这些。
第二个是爱语摄,爱语摄是什么?有利于众生解脱的就叫爱语。爱语摄不是“I love you ,you love me”,这叫贪欲之语。很多时候我们把爱语摄想象成了吴侬软语,听着让你舒服。听着让你舒服,你去夜总会,那些女的说的话让你最舒服了,那叫爱语摄吗?那直接把你弄下去了。爱语摄是要有智慧的。当然,在我们没有智慧、没有能力之前,可以说一些柔软语。但是,如果我们的起心动念(起意)是利益对方,是真实地这么去做,哪怕有时候智慧不够,也算是爱语摄——我想利益你,我真的想帮你。
我记得有些电影里面,孩子来帮大人说:“阿姨、叔叔,你应该这么做。”说起来挺可爱,他不知道大人的情况有多复杂,那就叫爱语摄,他的动机是那样的。所以,爱语摄首先要问动机,其次要讲智慧。爱语摄不是像母亲对孩子那样,什么都会柔软,结果溺爱,把孩子害死了。
菩萨的爱语摄不是这样的,菩萨的爱语摄,第一,动机是“为利众生愿成佛”,他是有目的的,他要你解脱。第二,他带有智慧,他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得有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爱语摄。爱语摄并不是专门说好听的话,那叫谄媚众生。我们刚才说好的,不谄才能去净土嘛。
第三个叫利行摄,即你的行为不但要自利还要利他,很多行为要去帮助别人。这个就不用说了,很容易理解。
第四个同事摄,即要在一起,你要做的是言传身教。你不能总是一本书扔在他面前,然后就走了,他不一定做得到的。众生学了这些东西,他也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我们要去依止上师,看着上师怎么去做。他怎么去修、怎么去做,我们就去模仿。所有前期的学佛全是模仿。那么要模仿,你也要有能模仿他的机会。做同样的事情,叫同事摄。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即你做自利利他的这些行为时,你得有智慧、有方法,你乱整怎么行呢?很多人自以为是是不行的。所以,它有这样的方法,比如你想即身成佛,那你要修大圆满。如果你整天在那里磕头,不修大圆满,你又想解脱,那是不行的。你说:“只念咒行不行呢?”不行,所以得有很多方法才行。
《吉藏义疏》说,小乘也有四心,但只能摄化欲界和色界众生,不是真正的无量。
小乘的四无量心是有限的,他只能摄化欲界和色界的众生。在他活着的时候,即还没有进入涅槃之前,他不能进入无色界的。因为进入无色界以后,他会进入定。他们也跟他一样进入定了,他们不受影响,即他影响不了无色界的众生。无色界的众生会进入四空定,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以及非想非非想。进入这些定的人,小乘是没办法影响他们的,有时候大乘显教都觉得进入四空定是修行的大误区。但是,在密乘里面,有很多办法可以让他们出来。
这里说小乘的四心,只能摄化欲界和色界的众生。它不是四无量,是有量的。在空间区域上,他都只能摄受欲界和色界,无色界都不行。
大乘四心,周被无际,是真正无量。
而大乘的四心呢?当然,这个大乘包含密乘,密乘里面说无色界的众生都能摄受,所以周被无际,是真正的无量。“周被无际”就是三界六道全部都可以摄受,地狱众生也可以摄受。其实小乘的四无量心,地狱众生他都很难摄受的,摄受不了。
比如,目犍连去饿鬼道救他妈,他妈成了饿鬼,怎么都没办法给她吃的,即使送给她吃的,吃到嘴里马上也会变成火,很好看的食物,一到她手里,马上变成焦炭,真的没办法吃,目犍连用尽了神通都不行。这还是饿鬼,他都不能进地狱,阿罗汉进不了地狱的。然后他去找佛陀,佛陀就告诉他怎么办。怎么办呢?念经、供斋,所以就出了著名的“七月半”。
所以,小乘甚至连饿鬼、地狱都不一定度得到。但是大乘就不同了,你看我们去供大乘的斋,都可以让目犍连的妈妈脱离饿鬼道。密乘里面饿鬼是可以随便度的,那些大成就者,只要跟他建立了因缘就好办了。如果建立不起因缘,那也没办法。所以大乘四心,周被无际,是真正无量。
四心即是慈悲喜舍。义记说:“爱怜名慈,恻隐名悲,庆悦名喜,亡怀称舍。”
慈悲喜舍的“舍”,有些说是放弃、放舍的意思,有些说是平等的意思,其实两个意思都有。“爱怜”大家都知道,名慈,恻隐名悲,这是从个体感来说的。有时候看到众生有欢乐的状况,或者有产生欢乐的可能性,就非常愉悦,这叫做“慈”。什么叫做“悲”呢?拔苦为悲。看到众生苦,一定要把这个苦给他去除掉,就叫做“拔苦为悲”。
“庆悦名喜”,即看到众生产生欢喜就随喜他,跟他一起高兴。它和爱怜还不同,这是真的欢喜,叫做“随喜”,庆悦名喜。“亡怀称舍”,有时候做了很多善法,但并不执著,这是一种舍。还有一种就是平等舍,即对任何众生,不管好坏,都一样,也叫做“舍”。慈悲喜舍的“舍”,它有各种角度的解释。
菩萨对众生或教化众生生起这四种心,是广大平等,周遍无际的,不可以限量其功德,所以叫做四无量心。
菩萨四无量心的量度、深度都要比阿罗汉的大,所以真的叫四无量心。阿罗汉的四无量心,这里是说“四心”,不能叫四无量心。阿罗汉其实也有四无量,但是无量没有达到极致。比如我们刚才说的,广度,他达不到,无色界、地狱界他都去不了。深度,阿罗汉不可能找到一个人来直指心性,见性成佛的,他不可能教给他更深的法。所以,广度、深度都达不到,不能叫做菩提心。也就是他的四无量心其实不够。四无量心达到极致了,就叫做菩提心。
第二句,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行此四法,摄取众生,令其住理,故名为摄”。
即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方法收集众生,然后令其住理,即让他明白佛法的道理。而且要安住修行这个道理,这叫做“摄”,就是勾引的意思。勾过来以后怎么办呢?再框一段时间。框完了以后怎么办呢?尅他。这就是爱语摄的结果,是洗脑的前奏,哈哈哈。
大家正确理解啊,我在开玩笑!有时候我看到他们听打出来的那些文字,他们把那些反话就这么打出来,由于缺少了语气的加持、视频的加持,全是反过来的。师兄们,听打的时候最好注意反语啊,可以在后面写个反话或者是玩笑话。因为别人在看文字时,没有这种语气,他看不出来。他会觉得“哇,怎么说这些反佛法的事啊?”
同时,众生因学修四摄法而得解脱。
众生学了慈悲喜舍,他也会慢慢地生起菩提心,获得解脱。
所以,未来成佛时,还得这些出世解脱法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所以,未来成佛时,他建立了净土以后,跟这个心相印的众生,就会来到他那个地方。
爱语,是说随和柔和的话,令人听闻得益。利行,是做种种与众生有利益的行门。
我刚才已经解释了爱语。随喜柔和的话,大家不要听成好像就是说个讨好的话。其实不是,有时候要说利益对方的话。这个真的需要智慧,还有动机。我讲了两个——动机和智慧。利行,这个是说行为了。你说了话以后,还要做行为嘛,也是做对众生有利的行为。
同事,为使众生得度和众生共同从事作务,老子所谓“和其光,同其尘”,菩萨和众生相处不露其锋芒,从而达到化度目的。
即变得跟你一样,去做同样的事,不要高高在上,让你觉得跟我无关,不知不觉就把你勾下去了,带你一起去跳坑。菩萨先跳,你认为没事儿,你也跟着一起跳,你摔死了,菩萨还活着,哈哈哈。大家要正确理解这个话。菩萨他没有人我,他跳下去是不会死的。而你有人我,跳下去以后把人我摔死了,你变成菩萨了,是这个意思!不要错误理解。这叫“和光同尘”。
为什么要跟你和光同尘?共同度过一段快乐的日子啊?扯淡。共同度过一段互相折磨的日子,然后一起走向快乐,是这个意思。什么叫互相折磨呢?其实是他折磨你,如果你能折磨菩萨,那说明菩萨修得不好。
然后要不露锋芒。当然不露锋芒啊,如果你天天说你是菩萨,那大家会怕你。对着菩萨起个念头都要堕地狱,所以要“和其光,同其尘”。其实就是伪装,这样才能达到度化的目的。
第三句,《吉藏义疏》说,方便,权巧方便慧,“积小德而获大功,处有不乖寂,居无不失化,无为而无不为,方便无碍”,就叫方便。
“方便”就是很多方法的意思。“积小德而获大功”,即做了个小功德,但得到的结果却很好。“处有不乖寂”,即当我们有很多功德时,要么就是乖戾——很怪异,要么就是自己保守,守住这些东西。“居无不失化”,哪怕我在清凉没有人或者人很少的地方,我也不会什么都不管,也不会失化,即不会丢掉自己教化和调伏众生的职责。
也就是说,“处有不乖寂”,即很多人跟着我,我不会乖戾不教你,自己处在自闭里面。菩萨不教人就是自闭,不像我们,自闭是一种痛苦。“居无不失化”,财物也没有,信众也没有,他也不会说不度众生了。“无为而无不为”,即内心里面没有说自己要去造作什么东西,但实际上什么都在做。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很多方法,即方便无碍。内在有深刻的证悟,外在有广大的智慧,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够方便无碍,这就叫做“方便”。
菩萨因因地修行方便善慧,所以果上自然感生方便无碍的众生来共生其国了。
即你有这样的方便智慧,那你教化的众生也一样。当你成佛时,那些跟你相应的众生就来了。
后面的内容还有很多,一时半会儿学不完,太可怕了,还有那么多,时间已经到了。师兄们怎么办呢?凉拌,拖堂就算了,我们还有两节课。我们毕竟是交流学习,禅七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用来打坐。《维摩诘经》我们一定会把它学完,内容慢慢地讲,越讲会越有味道。很多关于修行的具体内容,后面会在我们的互相学习中慢慢地被讲出来。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希望大家认真打坐,我们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24课
- 《维摩诘所说经》第2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