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诠释:第一句什注解说,“随以何法化众生,若施若戒等,各随彼所行,来生其国。亦随三因深浅,以成严净之异。若因持戒,则其地平正,若因行施,则七珍具足,略举二法,余皆类此。”
折衷疏概论此句说,八地已上的菩萨“照佛独立,神无方所,用土何为。”所以,太虚大师讲义说,佛土不是秽,也不是净。唯以随可化众生以“类”业为感,而建立佛土。《华严经》有“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的赞句,正可以作这句的证明。第二句,吉藏义疏说,这是标明以灭恶的多少,取“佛土之精粗”。什注则说,“……善治众生,令弃恶行善。随其弃恶多少,行善深浅,以成其国。”肇注说,随所调伏众生之深浅,而取佛土之好坏。如娑婆凡圣同居,土石诸山秽恶充满,用以调伏刚强众生,西方凡圣同居士净,七宝庄严,宝池琼苑,调伏纯善根众生。第三句,入佛智慧多指实报庄严土而言,所以此土纯法身大士所居,要想入究竟佛慧,必然此土众生能入,所以经中这样说。第四句,起菩萨根,多指方便有余土而言。二
乘灰身灭智,入无余涅槃,全都生在此土。菩萨在此土宣演大乘法,令回心向大,发萌菩萨根。第四句,适合造立宫室成就众生,适宜得空地教化众生,菩萨便造立宫室,划以空地,因没有佛土,在虚空中终不能成就。暗喻二乘沈空滞寂,不度众生,不能庄严佛土。
《华严经》中说:“如旷野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
串讲四句大意,应知:“随所化”是指人天众生,“随所调伏”指二乘众生,“入佛智”是指发大心的众生,“起菩萨根”指修大行的众生;以上泛指菩萨所教化的一切众生。至于常寂光土,是以究竟证入所居,不是随机而取,所以经中不提。
为什么呢?菩萨是随应自己所教化的众生机宜而显现佛土;随顺自已所调伏众生的善恶因缘而显示佛土;随适一切众生应以什么样的国土因缘证入佛的智慧而显现佛土;随应众生,应该用什么国土因缘使其发起菩萨根而显现佛土。
经文: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诠释:什注说,这是如来“从物所宜”,因为法身无定,有什么净秽可言?“美恶斯外”,有什么净可取?取舍净土都是为了众生,随众生相应而取国土。如来“自无造国,又不在彼疆,然后能成就众生。”在此以比喻说明法义:比方说有人想在空地上造起一个宫殿,他可以随意无碍的去营造,如果想在虚空中,终是不能成功的。菩萨心如虚空,无所依住,他便以众生为“空地”建立佛国净土的“宫室,”如果离舍众生就象在空中造房,是不可能的。二乘人但修空观,不为众生,所以没有净土。最后文句合解比喻,得出结论。
复此,虚空的“空”,是二乘沉空滞寂的“空”,不能教化众生,和在空中不能建立宫室一样;而空地的“空”,正如菩萨的真空不空,真空而有妙有,所以能从空出假,教化众生,故能庄严净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菩萨建立净土,都是为了方便利益一切众生。就象有人,想在空地营造建立宫殿房舍,他可以随其心意,如在虚空中,终是建立不成的。菩萨就是这样,为成就众生的原因,立誓要建立佛国净土,立誓要建立佛国净土,不是在虚空中呀!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已经是云禅七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来报名参加打坐的师兄,其实数字很少,这个真的很遗憾。听课的人好像很多,但真正修行、念佛的人不多。以前我误认为可能大家在上班,但是,即使是中秋、国庆合在一起的长假,参加的人也很少。除了我们团体本身,大部分人都在参加,网上真正参与敲磬打坐的人可能只有三十几个,有些人可能是自己在打坐,没有报名,或者是报名了没有去打卡。但是,不管怎样,估计能真正去打坐的人不会很多,这真的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师兄们啊!佛法这个事,你光听听课是不管用的,一定要自己修。而且还不是突击修一下就完了,你要长年累月地串习才行。如果你不愿意真正地介入实修,就说明一个问题——你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没有出离心,无论你听多少堂课,知道多少理论,逻辑多么顺畅,这些都是不管用的,你内心潜藏的欲望,对快乐的渴求,对各种各样违缘的恐惧会始终左右你。然后你就没办法真正地歇即菩提,放弃、放下,都是扯淡的。你只能随业力不由自主地流转,到了人老去了,快死了,再来后悔,你来不及的。师兄们,真的要契入修行啊!
当然,我也明白,很多时候每个人,特别是居士,都有自己各式各样的生活环境,每个人的遭遇也不尽相同。不说修行还好,你一说要修行,好像所有阻碍修行的违缘就来了,这个我也很理解。但希望大家真的能慢慢地尽量抽出时间来参与真正的修行,这个太不容易了。通过这个我也看到,我们这个团体的人其实挺幸运的,我们要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有大量的时间来参加修行。
不管你修得好还是坏,境界高还是低,这都没问题,起码你有时间来修行。而且修行时违缘相对来说要少很多。很多时候我们的违缘,都是自己搞出来的。我们团体里面的人,自己看看是不是?希望大家看到这些情况以后,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应该感觉到幸运。然后要珍惜这些时间,暇满难得啊,好好领会这句话。
有时候我经常会想不通,你到底想干嘛?你说你想发财,做有钱人?你养得起歌舞团吗?你不行的嘛。或者说你要学成吉思汗?你还没出门,找个侏儒都能打死你,你还当成吉思汗?也就是说,你们的世间法很不咋地。但是,即使再不咋地,你遇到了佛法啊,那就说明你还是很有福报。但你又不珍惜这个福报,昏昏懵懵地。如果你没有遇到佛法,那也就算了。但你遇到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肩负着民族兴旺、世界和平的重责。而且你也不是家财万贯、眷属众多。其实你的生命没有太多责任要负,应该拿去修行。
有时候我真的想不通,我们真的要去修行,我说这些东西不是在斥责大家,只是看到大家不修行,我个人感觉可惜。我跟大家说过,我是个“变态”佛教徒,如果一个人不去信仰三宝,不去修行,无论你多厉害,我认为就是在浪费生命。别说你混不成有钱人,即使混成了,而且不会被逮捕,那也是在浪费生命。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看到他们发给我的打坐人数,我内心略感遗憾。当然,也没有什么,也不是说就不得了了。因为末世修行本身就很不容易,特别是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哪怕不出去旅游,不去在人群里面拥挤(听说国庆旅游到处拥挤,抬头一看,全是别人的后脑勺),也不去修行,宁愿在家里面发呆,休息一下。有时候感受到的是被生活胁迫,被业力裹挟。但是,有机会修行的人就不要这样,真的要去修行。如果不修行,真的很遗憾、很浪费。等你真的明白过来的时候,就晚了。
所以,有时候有些人开悟以后,他不是在为自己,觉得自己怎么怎么样。他有时候看到其他不愿意修行的人,就会感到可悲。而且他不会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我悲悯你”的心理满足感。他会真的觉得你很可怜,明明可以解脱,你的本性跟他一样,都是佛,但你就是要粘著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所以,他会生起深深的平等性的悲悯。这里我用了这么一种形容的方式。
今天是第二个禅七的第一天上课,我跟大家说一说这些东西,希望大家踊跃参与修行。并不是一定要来参与我们的这个云禅七,而是你真的要坚持在自己的家里慢慢尝试着去打坐、观心,去试。别听了那些神奇的故事以后,只是在头脑里面想象,这是没有用的。这就像看了武侠小说,想象自己是少年英侠,仗剑走天涯一样可笑。所以我们不能想象这些,要踏踏实实地去试。
修行的方法都有,如果真的是接触佛法比较久的人,那些修行方法其实很简单,最初开始你要闻思,接着慢慢地尝试观呼吸,甚至看佛像,借助眼识来打坐,或者借助念佛、听声音来打坐。这些都可以,你慢慢地去尝试,感受心灵的宁静是怎么回事。然后慢慢地你就会学会回观,看自己的心是怎么动的。最后慢慢地就介入修行了,逐渐地开始知道活着是为了干什么。
不然我们会简单地认为,活着就是为了争取多赚一点钱,买更多好吃的、好穿的,买个大房子、好汽车,然后吸引其他异性和我一起吃好吃的、穿好穿的,我们会认为这就是生活的意义。你赚再多的钱都一样,像某些有钱人一样,养一个歌舞团,让更多的女的来分吃的和住的。佛教会认为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如果你真的相信因果报应,你就知道这些结束以后,就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所以,我跟大家说这些真的不是斥责大家,是真诚地想和大家聊两句。我有什么资格斥责呢?大家都差不多,大哥不说二哥。但是,在对佛教的看法和修行上,真的希望大家能多用心思和时间去修行。否则,别说你赚不到钱,即使赚到了,实现了所谓的人生意义,那也是一场空。不用什么逻辑推断,也不用什么高大上的预言,因为你要死!大家看这个话成立吗?成立。你要老,你要死,你又信佛。当你老了,死的时候,金钱、权利都解决不了问题。
而且你也相信佛教所说的,死了以后不是什么都没有,你的业力会左右你。那你为什么不利用你现在尚能动的脑筋和尚能行走的身体,着力去修行呢?而且这也不是绝对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努力起来,就算不一定能达到初地菩萨,但你发起菩提心,也能让你的心灵真实感受到发心产生的那种愉悦,以及进入菩萨道的欣悦或者欣慰,这个很多人都做得到。做到这一步,你的这一生就赢了,不用达到开悟或者初地菩萨那么厉害。
也就是说,只要你在骨子里面认为发菩提心是对的,并且你愿意沉浸在思维菩提心的概念,以及修行菩提心(呼吸法)的状态里面,能轻微地感受到喜悦,你就赢了。只要你不去犯什么大戒,这就奠定了你基本上有希望不堕恶道的基础。这有什么好难的呢?长年累月地坚持,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大家要去修行啊。有些人放弃了一切来修行,但也不愿意打坐,这就是习惯不好了,修行麻木了。有些人反而加入团体以后,就不愿意再修了。因为他麻木了,觉得无非就是如此了。那是由于他没有修进去,业障太深了,他做了很多年,也打了很多座,却没有感受到我们所说的那种欣悦、快乐。为什么?因为他心的快乐模式始终还建立在金钱上,以及获得好的东西、比旁边的人厉害。他的心不愿意放弃这些东西,所以他很难感受到舍弃一切的那种快乐。他感受到的永远是没有钱的痛苦,以及比别人差、被人欺负,或者是被别人看不起的这种痛苦。
当一个人真的放弃了这种快乐模式,而去发起菩提心时,被人看不起,他也不会生什么气。就从这一点来说,他就已经开始快乐了。平常要是别人看不起我们,心里就会生起愤怒:“你凭什么看不起我?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牙齿都比你多一半。”但是,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他看到别人瞧不起自己,最多笑一下,心里还是充满了温暖、爱意。这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赢了,他已经开始感受到愉悦了,而且从别人瞧不起自己的愤怒中松脱出来了,从这样一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大家要当真去修行。很多人把佛法修行搞得很难,这是不对的,大部分人如果用心,都会获得一定的收益。还有一些人,特别是闻思多、看书多,比较聪明一点的人,他会轻视佛法。因为这样说法、那样说法,看多了以后,他会觉得他都知道了。他把知道概念,或者有一点感受,当成了真的懂了佛法。也有一些这样的师兄,但人数不多。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浸淫、去追逐,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误会。那你就幼稚了,轻率了。
真的要获得透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人我积累了无数劫,那些习气之深邃、之细微、之庞大,作为你这一世的小脑袋,不一定想得了那么多。一些误认为自己证悟了的人,莫名其妙的冲突就来了,你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灾难,以及外在的违缘就开始出现了。你会发现自己的“证悟”对这些东西不管用,这是好事,这些东西在告诉你,你的证悟有多么不堪一击。同时也在跟你宣誓,那些菩萨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所以说,修行没那么简单。
虽然说高推圣境不对,即认为我们做不到是不对的,但是轻视圣境、自以为是也是不对的。我们都得用心,努力地串习下去。“出离心”这三个字听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坚持出离世间各种各样的诱惑,以及出离自我的习气,都是不容易的。出离心达到极致,就是阿罗汉。阿罗汉的人我以及人我的习气都没有了。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自己证悟了,却还有那么大的烦恼呢?其实他连基本的习气都没有出离。
你说:“不是说烦恼也是空性吗?”证悟的时候,你觉得烦恼是空性,这才是真正的“烦恼即空性”。而不是说概念上知道烦恼是空性,当烦恼来了,折磨得你要死不活,你还说烦恼是空性。那不是有毛病吗?就像我们都知道富豪可以买直升飞机、买游艇,但你能买吗?你能买才是富豪,而不是你知道富豪能买直升飞机和游艇,你就是富豪,这是有差别的。
也就是说,烦恼来了,我们要真的觉得烦恼就是觉性,而且觉性和烦恼是一样的,同时又是不一样的,这才是真正的烦恼即菩提。如果你概念上知道,但烦恼来了照样折磨你,那至少说明你的证悟作用很小。就算你的所悟没有偏差,那也是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习气来了,你的证悟就像沙场童,被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
由于净土讲完了,我们今天开始讲《维摩诘经》。我们有四堂课的时间,因为有时间,我又发了牢骚了,说了一些闲话,大家要习惯我的节奏。前面四堂课我们不停地讲,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准备的内容太多了,应该少准备一点,那样讲起来就没有那么急迫。现在回到《维摩诘经》的讲解,《维摩诘经》我们已经讲解了好几个禅七了。刚刚讲到正宗分,大家还记得《维摩诘经》要讲的内容吗?网上的师兄记得吗?
网络师兄回答:“维摩诘还没有出场。”
是的,维摩诘还没有出场,他老人家说:“你在搞什么,讲了那么几个禅七,我都还在生病,都没有人来问我。”哈哈哈,现在还没有出场,现在还在讲第一品《佛国品》,它讲了佛的刹土——净土,讲秽土和净土的因由。我们前面讲了些什么,大家还记得吗?肯定不记得了。平常我们上课,这一周都不一定记得上一周的课,那么这个禅七再说上一个禅七讲了什么,那就更不记得了。上一个五一禅七,我们讲了《维摩诘经》,讲到哪里了呢?就不问大家了,肯定不记得了。
上次我们讲到正宗分开始,开始说净土的因果,其实还在第一品《佛国品》,城里的宝积长者带了五百个长子(五百个长老的意思),即五百个有德行、有资财、有影响的很富贵的人物,就像我们现在的家族族长的意味。他们聚在一起去拜见、供养释迦牟尼佛。
经文: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在供养世尊时,每人供养了一个宝盖,大家还记不记得?世尊就把五百个宝盖合成了一个宝盖,并显现出很多殊妙的状况,大家看了非常兴奋。领头的是宝积长者(《宝积经》的“宝积”),他出来问佛陀:“世尊,我们都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们现在想听,即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是故意的,但就是这么巧合。我们刚讲了净土,现在《维摩诘经》又说到净土。
宝积长者问释迦牟尼佛:“我们看到你用神通把五百宝盖合为一盖,周围现出了殊妙的状况。所以我们想听一下,诸佛国土的清净是怎么回事,以及菩萨修净土的状况是怎么回事。”佛陀听了就很开心。
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佛说:“宝积,这个问题很好啊,你能为后面修学的菩萨问怎么样修行净土,你要很认真地听,听完以后要思维它。我今天就给你说(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佛就开始对宝积和五百长者讲佛土是怎么回事了。经文的原话,我给大家念一下。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现在我们回到上节课讲的经文: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我们上次讲到刚才说的那一句——“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我现在说的是这么一段经文,我们分段一句一句解释。首先说净土因果,宝积长者发问,这段经文是“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他们供养了五百个宝盖,还说了很长一段赞美佛陀和菩萨的偈文。我们花时间去解释这个了。我经常在想,他是怎么说偈的呢?说得肯定很有节奏,甚至伴随着一些舞蹈动作,古人就是这么说话的。
而下面的“白佛言”就不是有节奏的说话了,是很正常的说话。佛陀和弟子说话是“上告下白”,即弟子对佛陀说话叫“白”,佛陀对弟子说话叫“告”。“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五百长者子都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他们还没有到想修净土这样的程度,所以“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通俗的翻译就是,我们想让您老人家给我们讲一下,净土是怎么回事,修净土应该怎么去做。
那么,整个《维摩诘经》的正宗分就从这里开始了。宝积现了宝盖,唱了偈子,然后问佛说净土之因、之行。宝积就问了净佛国土的因果,要取证净佛国土的清净果德,即“我要怎么去做,它的清净果德,我想听你说它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先修净土的近因”。他说这个的前提是什么呢?宝积及这五百长者都已经发了无上正等正觉心,即他们已经开悟了,甚至已经是初地菩萨了。那就不是简单的世俗菩提心了。
你会说:“他们已经取得了初地菩萨的内证,或者已经开悟了,才来听受净土之因、净土之果,那我们算什么?”这个问题就不用和大家解释了。我们说净土,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讲三转法轮的光明的作用,即去掉了贪、嗔、痴、慢、疑以后,光明的心显现的作用。净土其实是光明心的一种作用。虽然我们没有取得真正的比较清净的光明,但是我们对清净光明的意识性的了解,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我们前段时间上的《宝性论》刚好说到这个,我们会明白我们的心和佛的心是一样的,我们不会自卑。而且即使再低劣的众生,他的心和我们的心也是一样的,我们不会傲慢。另外,我们明白光明心以后,我们也会对断灭见产生比较透彻的认识,知道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虽然它的本性是空的,但是作用是非常具足的。它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作用,而净土就是其中一个作用。
我们讲这个也是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维摩诘经》是对学禅宗的学人们讲的,它会让禅宗的禅和子们明白,证悟空性并不是证一个什么都没有。最终我们还是和这些菩萨一样,要去建立净土利益众生。所以,《维摩诘经》成了禅宗历代祖师都非常重视的一部经典。很多人喜欢听《维摩诘经》,主要是因为维摩诘是居士,又有老婆,还做生意,还出入酒肆、商会,他们喜欢这些。他们好像觉得不必出家、钻山林、持钵,既可以富贵、有眷属,还可以证悟,很多人喜欢的是这个。
其实《维摩诘经》更深层次的意思不是这些,而是说证悟是超越这些东西的。为了获取证悟,你可以以出家,或者进森林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在家。这是说你可以通过不同的路线、不同的身份取得无上光明心。反过头来,无上光明心是周遍一切的,并不是说,无上光明心只在森林、寺院里面,不在普通的国度、普通的街道,甚至酒舍淫房。即反过来它也在证实如来藏心周遍一切、光明一切的这种真理性。所以,它是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禅宗这种直取人心的方式是可以成立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决定了我们修行的方式——不一定要去森林里面,或者要到寺庙里面出家。为什么说是某种程度上呢?因为你不能说任何地方绝对都可以,在森林、寺庙和在家是没有差别的。在结果上是没有差别,但在路途上是有差别的。有些人适合去寺庙出家,有些人适合像密勒日巴那样——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而有些人可以在家。
只是有些人,所以只能说是某种程度上,不是说所有的人在家,出入淫房酒肆,都可以成就,这是不行的。否则我们在次第修行上选择出家,或者像密勒日巴那样修行,就显得很多余,很不值得提倡。吃了那么多苦,还不是和在家有老婆又做生意的人一样?我们不能这么去想,极少一部分人也许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如来藏——自心本性,确实并非是一个死套路的或者局部的东西,它是万法的本质。既然是万法的本质,那我们就可以在任何途径、任何方法里面拿到本质。它是从这个角度去说这样的问题。
宝积诵了这些偈颂以后,就说想听诸佛国土的清净庄严,要请世尊演说,诸菩萨净土要怎么修行。什么是诸菩萨净土呢?通教里面讲,一般八地以上的菩萨,就要开始修行净土了。而圆教里面讲唯心净土,进入资粮道就开始修净土了,不用到八地菩萨。通教也讲唯心净土,但它是从结果上来讲的。圆教是从心上讲,初地就开始发菩提心,让自己的心清净。发菩提心让心清净时,他跟周围的任何众生,都是以佛法的方式、以清净的方式来联系的。
什么叫以佛法的方式、以清净的方式来联系呢?即见到任何一个人,自己都用菩提心去对待他、帮助他,甚至他因为过去的业报(业力)来嗔恨、诽谤,乃至于殴打自己,自己也不生气。甚至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殴打、侮辱、折腾自己的人。而且在各个方面去帮助他。
这就是以佛法的方式、以大乘菩提心、以净土的方式跟他产生联系。这样也会清净菩萨内心里面大量的恶业。这时候他以唯心的方式开始修净土,这就称为“唯心净土”,心净即佛土净嘛。这是圆教里面说净土。这里既不是纯粹的通教说的净土,也不是圆教说的,而是他自己说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甚至很多时候很戏剧化。
《维摩诘经》的第一品是《佛国品》,第二品是《方便品》,第三品是《弟子品》,第四品是《菩萨品》,第五品是《问疾品》,即文殊菩萨带着一群人去向维摩诘问病,那时候各种各样的神通就开展起来了。它以很戏剧化的方式,以展示神通的方式说出了菩萨是怎么修净土的。
而这一品,其实就是佛陀首先从理论、见解上去说净土是怎么回事。然后佛陀就开始回答了净土的因果。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我为你说)。”实际上就是他问了净土是怎么回事,佛陀当然也给他讲了。
我们讲《维摩诘经》时引用了很多《吉藏义疏》《折衷疏》以及鸠摩罗什等大德的解释。吉藏是三论宗的一位祖师,他对《维摩诘经》做了解释,鸠摩罗什也有很多解释,鸠摩罗什就更厉害了。但他们的解释很多都非常复杂,要么就很古奥。鸠摩罗什的解释很古奥,而吉藏、天台宗的祖师所作的解释,用的词句非常繁复、重叠。明代有一位高僧叫大贤,他把复杂的解释和高深的解释折衷了一下,叫《折衷疏》。
我摘引的是网上一位出家人的解释,他把这些名人、成就者们的解释开列下来,他自己也做了一些解释,就形成了这么一本《维摩诘经》的解释。而我就是拿他的这本解释来跟大家共同学习的。至于他是谁,我也不知道,我只能默默地感激他,大家也要默默地去感激他。我觉得他摘引的这些大德们的东西非常到位,他自己的解释很多也很不错。当然,理论化强了一点。
但是,学习《维摩诘经》这样的经典,其实大量的只能是理论化的。你要真正具体去修行,那是很难的。它里面牵扯到的次第的、究竟的理论很多,这样我们可以借着学习《维摩诘经》这部经典,把佛教各种派系的理论都涉猎一部分。从而让我们的闻思更加细腻、周密,它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宝积菩萨问净土是怎么回事。要回答净土是怎么回事,就要回答净土的因果、因缘。净土有三个大的因缘:一是菩萨的功德,二是众生,三是众生的功德。菩萨的净土是离不开众生的,所以也牵扯到众生的功德。这三个功德清净了,就会得到净土,即“三因既净,则得净土”。
我们以前讲了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三个大的因缘,第一个是法藏比丘的功德。另外,净土造来干嘛?一定是为了我们众生而造,不是为他自己造的宫殿。不像我们,自己为自己买个大别墅,自己住,而他是建来给其他众生住的,所以一定会牵扯到众生。而且众生得有功德和他的功德进行连接,比如我们一定要有信愿,才能和阿弥陀佛的信愿连接。如果你没有这种愿力,你也去不了净土,即你的相续里面呈现不出来阿弥陀佛经过无数劫的努力建立起来的国土。因此,修建净土需要这三个因缘:菩萨的功德、众生,以及众生的功德,即“三因既净,则得净土”。
也就是说,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要给他们解释这三个因了。佛陀就给宝积菩萨讲,你们谛听谛听,当为汝说。以上就是我们上个禅七所讲的《维摩诘经》的最后一点内容。下面接着讲我们这个禅七要讲的内容。我讲课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看着面前的电脑、手机上面的内容,否则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正说净土因行:
经文: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这句话好难理解啊,说对了,众生就是菩萨的佛土,菩萨要成佛,一定离不开众生。他教化众生,建立国土让众生更加顺利、迅捷地成佛,这些都需要众生。所以说,我们众生会感激菩萨,因为菩萨会帮我们,是我们的福田,而反过头来,菩萨也会感激众生,因为众生是他成就的恩田,也是福田。这个好难解释啊,恰好,这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精彩。
作为个体的凡夫,我们认为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你利用我,我利用你,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好处。哪怕国家和国家之间都是这样的,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好处,你要是不给我好处,我就打你。最近又开打了,哈马斯和以色列。原因是什么?他们是互相利用或者互相敌视的关系,以个体为基础,建立团体来利用和敌视。他们也不是完全不感恩,但是这种恩随时都有可能被仇推翻。我们可以和一个国家很好,以前某些国家之间山连山,水连水,一衣带水,说得很好,结果反过头来就打,现在仇恨比恩还记得长。以色列和中东就是这样的,有着不解的仇恨。
所以,你看嘛,我们跟很多国家的关系都是这样的,有时候会好得不得了,有时候又翻脸不认就开打。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的世界认为,我们作为个体,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么活着的时候,我们就要过得更好。我一个人过得好还不行,因为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要互相协作,所以我们要形成团体、形成国家来过得更好。那么,国家和国家之间有时候还要进行协作。为什么呢?比如有些国家缺少粮食,需要从别的国家进口粮食。也就是那群众生的业力导致他们的依报,即他们所在的土地,或者所在人群的智慧、劳作里面,可能会没有他们所需要的一些东西,所以他们要互相协作,即发生关系。那就会有恩怨出现。
发生关系一定是你给我利益作为恩。如果我给你利益,我对你有利,你会觉得我对你有恩,是这样的一种利益交换关系。这样的关系最终一定会产生问题,总有多啊少啊,而且又不是单纯两个国家,还会有其他国家介入。所以总会有误会、贪婪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或者是一些阴谋加在里面搞搞整,然后就发生冲突。
但是,菩萨和众生不是这样的,他们以互相利益对方作为希求,而不是以对方利益自己作为希求。这个差别是很大的。“我要利益你”是菩萨的希求,而“你是菩萨,你来利益我,我恭敬你”是众生的希求,他们不会产生冲突,永远都是各取所需。菩萨觉得“我给你,是我该做的,你能接受我的给予,这正是我的希求”,而众生觉得“我要向菩萨求教,请求菩萨给予我恩惠,菩萨能够给予是我的希求”,而这恰好也是菩萨的希求,双方一拍即合。
众生也会说“我来供养菩萨,我来建立功德”,菩萨会说“行,你来建立功德,我会接受,但我并不强求你,我不认为你给我供养,才是我的需要,反而是你供养我,我必须要接受你的供养,才能让你建立福德”,既没有强求,又满足了众生各种各样的希求。所以,他们的希求是一致的,他们能够互相感恩,互相需求,菩萨和众生是这样的。当然,众生必须要信仰菩萨才行。如果完全不信仰,那就没办法了。
而我们人和人、国和国之间不是这样的,有时候不一定是互相需求,而是掠夺的关系。他们有时候会互利,有时候会掠夺,因为他们的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你给予我利益,是我的需求”。他们不像菩萨和众生的关系,菩萨那一方会说“我给你利益,是我的需求”。能听得懂吗?从根本关系上,就决定了菩萨和信仰他的众生,绝对是互相需求、互相成就的。所以菩萨一定会感激众生,以众生为需求。
到了佛就不是这样了,在佛的见地中,他不会认为有众生,这是最高的见地。所以《金刚经》里面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但这是最高的见地,从空性的见地去讲是这样的。而在缘起上,菩萨和众生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众生会感激菩萨对他的救度,反过头来,菩萨也会感激众生让他救度,他们是这样一种关系。
而人和人、国和国之间,往往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利用不好,就会崩裂。你说:“那菩萨和众生就不会崩裂了吗?”也不一定,有些众生对待菩萨,比如磕了5000个长头了,都还没有一点反应,所求不顺,于是单方就会开始产生一些退失、怨言等等。但真正的菩萨永远不会,不管众生怎么样,他不会跟他计较,磕了个长头,还埋怨他。显现上菩萨可能会远离众生,或者会怎么怎么样,但本质里面是绝对不会的。
一个众生对菩萨生了气,堕了地狱,几万劫过去了,菩萨见到他还是一样的。他会说:“回来啦?”对方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真正的菩萨会知道这些,他不会说:“三万劫以前,你居然敢骂我,哼,你现在还不是要回来吗?”没有这样的菩萨。这是我们用凡夫的心态去揣度菩萨产生的想法。
这一堂课接着上一堂课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经文: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我们来看诠释。
诠释:菩萨和众生是对待立名,菩萨以利乐有情,化度众生为其责任。
这里说的其实就是我刚才讲的那些。
菩萨之所以成其为菩萨是和“觉有情”有关系,如果离开众生,菩萨就无行可修,无净土可证。
即菩萨和众生是一种对待的关系。菩萨就是要利益有情,所以菩萨的全名叫“菩提萨埵”,翻译过来就是觉悟有情。去觉悟有情的人才叫菩萨,不觉悟有情的人,最多叫阿罗汉。但阿罗汉也不是绝对不觉悟有情,他活着的时候还是会觉悟,当进入涅槃就不会了。而菩萨不是,他不会进入涅槃,他生生世世的所有任务就是利益有情、觉悟有情。
所以,成佛的过程是觉——自觉,自己首先要觉悟嘛,不然你怎么去觉悟有情呢?第二个就是觉他,即菩萨这个阶段——觉悟有情。达到极致,即降伏自心已经降伏到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受者相了,那就圆满了,叫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成佛了。它是这样一种“觉有情”的关系。
众生化度得功行圆满,也就是菩萨的净土圆成。
他去救度众生,他的功行圆满了,净土就圆满了,就会成佛。成佛时,净土基本上就圆满了。
《吉藏义疏》说,这段文字是“正酬其问,总谈佛土”。
吉藏是三论宗的一位很出名的祖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念的前面那一段黄色经文,正是佛陀回答宝积菩萨问题的一段文字,它是对佛土的总结性回答,叫“总谈佛土”。怎么样总谈佛土的呢?佛教化的地方叫做“佛土”,共有五种,即五大类。哪五大类呢?
佛土共有五种:一、净。二、不净。三、不净净。四、净不净。五、杂土。
佛陀去教化众生,众生分为了很多类嘛。以各自的业力形成国土、国家、种族,甚至形成了很多道。这些众生聚集的地方——土,又分成了五大类。
所谓净,菩萨用善法化度众生,众生具受善法,结善缘,得纯净净土。
这就是净——净土,比如西方极乐净土、兜率天等,这些都是菩萨用善法来化度众生的净土,和他有缘的众生就会聚集在这里,加上菩萨长劫修行的力量,形成了国土,他们在那里过日子。万一没有太阳呢?万一他们也和《指环王》电影里面的精灵们一样,照明用两棵树(称为日月树)。这就不一定是过日子了,叫做“过树子”,哈哈哈。“日子”是指太阳的意思,每天太阳出来、下去,就是一天,叫“日”。
所谓不净,如果众生造恶业、缘感秽土。
我们这里就是秽土,我们有很多恶业。
所谓净又不净,最初是净土,这类净业众生缘尽,后来恶业众生再来,则净土变成不净。
说到净土,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净土一直是这样的。其实不是,有些净土只是因为那一期的众生有那样的福报。并不是所有净土都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可以一直下去,那是非常厉害的净土。有些净土是因为那一期的众生可能业感非常好,大家都是善业聚集在一起了,就显得非常清净。
而清净是有程度的,按照佛经的说法,我们这一期的众生,在很多劫以前是由光音天的众生过来形成的,他们是天人,当时他们也相当清净,都可以在天上飞,而且不分男女。当时地上有一种东西叫做“地肥”,其实就是善业凝聚而成的一种比较实在的东西,他们用手指沾了舔着吃,吃得多的人慢慢地就变成了女性,吃得少的人就变成男性,长劫以来就分开了。也就是有这样一个从相对净到现在完全是秽土的过程。
扩展来说,很多净业的众生来了以后,可能非常清净。但是,他们也会死,因为是缘起法,而再来的众生就没有那么清净了,然后就越来越糟糕。即使是秽土,它也有增劫和减劫之分。增劫是众生的寿命一百年长一岁,而且福报越来越大。所以增劫佛陀是不出世的。为什么?因为佛法说的苦谛行不通,你总说苦谛,但众生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很难生起出离心的。
而佛法的本意是要告诉你,这一切缘起现象的本质是空的。它的苦啊、乐啊,你可以不在意,但你要领会它是空的。而你要想领会空,首先你就要离开你所贪著的这些外在现象。如果你不离开它,你就没办法领会它是空的。那么什么时期最好呢?减劫。那时候众生的福报越来越差,寿命每一百年少一岁。
说到减劫,大家就会觉得好像是直线下降。其实不然,如果是直线下降,那就没什么说的了。其实它是螺旋下降,有时候在某个阶段它会变好,人的寿命也开始略微有所增长,然后又往下降。总的来讲,趋势就是不停地下降,这叫“减劫”。佛陀会在减劫出世,不管是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还是狮子吼佛,乃至到最后的楼至佛(韦陀大护法)。他们都是在减劫出世,即众生的福报开始下降的时候。不管是总的感官,还是个体感官,都开始感觉到苦,那时候才会去追求解脱。
为什么现在末世学佛的人里面女性居多呢?女性苦啊。为什么老年人居多呢?老年人苦啊。为什么居士居多呢?因为居士也苦啊,还要工作。想成为出家人也很困难,各个方面都让你没办法成为出家人。所以,苦才能让大家慢慢地开始产生强烈的脱离之心。因此,很多时候生活得好、环境很好、家庭圆满、眷属圆满反而是一种障碍。大家羡慕的所谓的人生赢家,在佛教看来,很多时候其实是悲剧。
我以前给大家讲过一个故事,大家还记得吗?有一世释迦牟尼佛还是初地菩萨的时候,他和他的一群弟子在一个湖边修行,他们吃的就是湖里的莲藕。莲藕分成一堆一堆,每个人都去领自己的,吃完以后下一顿再去领。结果有一次,当他们再去领的时候,发现释迦牟尼佛的那一堆莲藕被人偷走了。他的弟子气坏了:“敢偷我导师的东西。”于是他们就诅咒他财富圆满、眷属圆满,什么都圆满。我们认为的祝福,变成了他们的诅咒。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拥有这些福报,你就很难解脱。
你说:“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现在能不能马上放弃这些?”如果你能放弃,我真的很随喜你。如果你说你钱太多了,想放弃,那么你来找我,我成全你,哈哈哈哈(师兄开玩笑)。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需要维持生活的相对平静,以及相对不那么苦,才能去修行。但是,实际上你拥有这些东西,你就要去维护它,这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过来也会影响你修行。所以任何事物总是有好坏两方面。这在哲学上叫做“辩证法”,即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现在的人,有时候看问题会非常简单、非常单线。一个人好就全好,一个人坏就全坏,其实他根本就不是在看问题,而是在倾泻自己的感觉。当一个人的某句话、某件事给他带来好感,他就对那个好感拼命地发挥,发挥成了这个人什么都好。其实他想表达的真正的原因是他舒服。但是,只要对方一个想法、一个说法,乃至于一个眼神让他不舒服了,那这个人立即全部都坏。因为他那时候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全部都坏,不爽,不爽就是全部坏。而若感觉好,就是全部都好。所以他非常极端。
这是认知上的缺陷,这种人是做不了领导的,也很难成大事,修行都很麻烦。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认知力被受所影响,受有好、坏、无记三种,即任何一种感受就可以概括他的全部认知力。那么,其实这种认知力和动物差不多。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一个错误的概念,就可以引导他。比如有人说某个人是坏人,某个国家是坏国家,就这么一句口号,他们马上就开始恨,因为这句口号激发了他的一些乱七八糟的联想。
而那些联想很多时候都不客观,也不全面,甚至是污蔑。然后就激起了他的愤怒,他找一个对境就开始发泄。这是键盘侠的成因。我们平常做人做事,有时候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告诉自己,即使有时候某个人激发了自己的愤怒,让自己不满了,或者是长期以来对自己不满,我们都不能以这种感受去判定对这个人的认知。这实际上是被自己的感受所左右了,这是一种认知缺陷。这样的人世法上都成就不了,更不要说佛法。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些道德判定,比如,你看他这个人好耿直啊,有什么说什么,其实他没什么的。是的,他有什么说什么,其实他就是没什么,是个傻瓜而已。我们不能说一个人耿直就正确了,耿直不见得正确,只能说明脑袋里少根弦,脑回路太浅,这是一种认知缺陷。其实正确和错误要从很多方面去进行分析。好了,我们不能说远了。
所谓不净净,不净缘尽,后净众来,则土变成净。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有些恶劣众生走了,慢慢地又变好了,就叫做“不净净”。
杂土,是因众生造善恶二业,所以感生净秽杂土。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时候说是秽土,有时候又说是杂土,因为我们也造善恶二业。真正的秽土应该完全没有佛法,那是真正的秽土。这种地方很多,都是恶业,而且生活也很苦。有些地方真的很苦,也是有人的地方,但没有佛法,大家都感受到苦,这样的地方很多嘛。还有些地方,既有净业,也有秽业。比如我们,虽然有时候有些恶业,有战争、瘟疫,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争斗等很多恶业,同时我们也有善业,很多人能够认识佛法,甚至在修行,所以我们这里应该叫“杂土”。但从我们的共业来讲,有时候直接说我们是“五浊恶世”,是彻底的秽土,也有这样的说法。
净秽都以众生业缘而起,所以叫众生土。佛有教化之功,所以又叫佛土。
“净”和“秽”这些分别的东西,是因为众生的业力而来的,所以叫“众生土”。但众生土,佛有教化之功,所以又叫“佛土”,即以佛教化的区域和族群,又叫“佛土”。从佛的角度来讲,所谓的众生土也叫佛土。比如,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土。同时以我们的业感,有可能叫做秽土,也有可能叫做杂土。
故,菩萨是随化过去、现在、未来,所已化、化会化、所当化的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就建立它什么样的净土。
什么意思呢?菩萨随化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已经化的、能够化(化会化)的,以及应该去化(所当化)的一切众生。这些众生是什么样的,就建立什么样的净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萨依据他清净的业力或者他的因缘,将众生分为已经化过的、现在正在化的,以及未来将要化的。它是以时间分成了三类。
另外,“化会化”,即能化的众生。“所当化”,即还未化但应该去化的众生。这两类是和他有因缘的众生,没有因缘是没办法化的,最重要的是因缘。所以菩萨一定要跟众生结缘,这是菩萨一定要去做的修行。
这三个时段的众生——已经化的、化会化的、所当化的众生,即跟他有因缘的众生,他们是什么样的,那么菩萨就会建立什么样的净土。即依据他们的业是清净,还是不清净,就会建立相应的净土。如果这些众生的业力都不清净,那么从众生角度去看,就是秽土。但是,菩萨不会因为是秽土,他就不去了。我们是秽土,但释迦牟尼佛也来了。
他来了以后,就对我们进行教化。在菩萨的境界里面,我们这里也是一个净土,只是我们看不到。后面就会出现,释迦牟尼佛用脚趾头一按,娑婆世界就成了净土,舍利弗都看不到。所以说,众生是什么样的,就建立什么样的净土,也就是净土的特征就是什么样的。比如西方极乐净土,它的特征就是三不退等等,而莲师净土有很多很多空行,也是不一样的。众生业力的情况怎么样,他就建立什么样的净土。
因为菩萨所成立的各种净土,完全是随众生之类的机缘所宜而生成,正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即菩萨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净土是根据众生的业力来的。众生的业力是怎么样的,净土就是怎么样的。我们都跟莲师很有缘,因为我们都是学大圆满的。假如我们天天修莲师的上师瑜伽,发愿去莲师的净土。然后修得很好,我们去了莲师的净土,有些人就成了空行,佩戴骨饰,而有些人就成了罗刹的孩子,哈哈哈。莲师的净土其实离我们也很近,依照我们六根的范围,就在斯里兰卡。
我们跟莲师有缘,而且莲师本身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我们跟阿弥陀佛也很有缘。如果我们天天念佛、修净土,就会去极乐净土。依我们的因缘就去了那个净土。那里的众生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跟阿弥陀佛有缘,以及通过念佛这种方式跟阿弥陀佛的愿力搭上了勾。如果我们去了莲师的净土,那是另外的特征。
也有一些国土的人,他们跟释迦牟尼佛有缘,他们会说:“释迦牟尼佛成佛时,我要去释迦牟尼佛那里。”于是,他们就去了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他们先去娑婆世界,像我们一样修行,死亡以后,就去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也是一样的。释迦牟尼佛的土不仅仅是我们这里,他有十亿个这样的地方。说不定我们在这里修成就了以后,就随着释迦牟尼佛去其他土“出差”,这很正常,一出差就是很多世。“一赌就是好多个青春”,哈哈哈。
大家知道我这句话的来源吗?最近有一个很出名的歌舞团的首席说了一句话,“一赌就是整个青春”,被传播出来了,她是百分之百赌输了。而我们这个赌是百分之百赢,学佛功不唐捐。我们跟释迦牟尼佛就不叫赌了,那叫包赢非赌。真的包赢吗?真的包赢。如果我们真的发了狠心修行,是不会输的。不管经历什么样的挫折,哪怕输了一万次,一万次被骗,一万零一次你就会赢。赢了以后,你会发现那一万次被骗,其实就是修行。我说的是被骗,那么惨。
而现在我们很多时候不是被外境骗、被经书骗、被善知识骗,而是被你的业力所骗,被你的贪、嗔、痴、慢、疑所骗。你陷在贪、嗔和愚痴里面,难以生起真实的信心。我们经常被所谓的“我们要理智一点、现实一点”的想法左右。你理智个什么,现实个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理智。其实就是眼前的利益,非常简单的眼前的利益。这样你肯定一赌整个青春就没了,很简单,这就是蠢。但是这些人会显得很聪明,处处在一些小利益上动脑筋,花哨得不得了,好像很聪明,实际上非常蠢。
佛说:“宝积啊!所有各类众生,都是菩萨的净土。”
净土有三大因:菩萨的功德,众生以及众生的功德。佛这里说宝积,什么叫做菩萨的净土?所有的众生就是菩萨的净土。因为菩萨要去度众生,如果没有众生可度,菩萨就成就不了净土。
我们看下面经文:
经文: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所以者何”是什么意思呢?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因此啊”,当时经文里就是“所以者何”。“所以者何?菩萨所化众生而取佛土”,我们来看这一句的诠释:
第一句什注解说,“随以何法化众生,若施若戒等,各随彼所行,来生其国。亦随三因深浅,以成严净之异。若因持戒,则其地平正,若因行施,则七珍具足,略举二法,余皆类此。”
“什”,就是鸠摩罗什。什么意思呢?菩萨随所化的众生而取佛土,即菩萨根据众生的情况而建立佛土。他是怎么注解的呢?
“若施若戒等”,教给众生布施或者持戒。“随以何法化众生”,即菩萨以什么样的办法让众生去他那里的佛土?让他们建立功德去佛土,成立佛土。“去他那里的佛土”这句话是错的,在众生心里,让他们去修行,众生的心自然就会跟自己的心力结合爆发成为净土,是这样的意思。
那么菩萨去教化众生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呢?若施若戒等,各随彼所行,来生其国。什么叫“若施若戒”呢?教他们布施或者持戒,都是教修行。即可能因为教给他布施,他来这个佛土,也可能因为教给他持戒,他来这个佛土,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也可能“亦随三因深浅,以成严净之异”,什么叫做“三因深浅”呢?我们刚才说了净土有三个因:菩萨的功德,众生本身的情况,以及众生修行的情况(众生的功德),即菩萨的功德有多大,众生本身的业力怎么样,以及众生修行的情况怎么样?这里“众生”指很多,不是一个。他们堆积起来形成的共业,就变成了这个净土的严净之异。“严”就是更加庄严,“净”就是更加清净。随着三个因的差别,净土不同,清净和庄严是有差别的。
首先,菩萨的功德怎么样,比如法藏比丘发愿发得深,他发的四十八愿很大,所以他的功德就特别大。完成了以后,西方极乐世界才有三不退嘛。其次,去那里的众生本身的情况怎么样。然后,众生本身修行的情况怎么样?功德怎么样?这些就造成了你去的那个净土的状况如何,即严净之差。“严”是庄严,“净”是清净,随着三个因的深浅,它们有差别,即“随三因深浅,以成严净之异”。
再反过头来,“若因持戒,则其地平整”,如果教给众生“你们要持戒,持戒以后可以去我的净土”,大家就都持戒,修得很好。去了以后,净土的地就很平。如果福德更大,还会以黄金为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地很平。如果你想在那里去找山,怎么找得到啊?找不到。当然,作为我们这样的众生,我们会觉得“没有山有什么意思?我连登山的乐趣都没有了”。你想多了,哈哈哈,如果你去了那里,真的想要有山,在你的境界里面山一下子就出来了,什么山都有。
“若因行施,则七珍具足”,如果他教给众生修布施,大量地修布施,那么去了净土以后,他们出现的地方就会有七种珍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七珍”是一个略数,即什么珍宝都具足。如果所教的众生都去布施、供养,那么他去的地方就七珍具足。也就是说,教给众生的东西不同,造成刹土的情况都不一样。
“略举二法,余皆类此”,即这里只是举例布施和持戒两个法,形成这样的差别,那么其他的也一样。比如教众生恭敬磕头,那么这些人到了净土,个个都会长得很漂亮。如果教给众生去读经论、分享思维,那么这些人去了净土以后,头脑就会特别发达。也就是他们就会有相应的这些东西。
《折衷疏》概论此句说,八地已上的菩萨“照佛独立,神无方所,用土何为。”
第一句是鸠摩罗什注解的。这是《折衷疏》里面的,意思就是前面的解释太深了,我们来句浅的,折衷一点,不要搞那么复杂。它是什么意思呢?《折衷疏》评论这句话,说八地以上的菩萨和佛一样,他没有人我执了,连俱生的人我都没有了,所以他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他像佛一样,独立、唯一、不变处于那种本性中间。只是说他还不像佛那样,连俱生法执都清净了,他还有法执。也就是说,有些因缘他还不清楚。但是,他已经没有个体感了,所以神无方所。
“神无方所”,即他的觉照力、觉知力是没有方向性的。不像我们个体一样,我们看什么东西,用眼睛去看,它一定有方向,所以有前面、后面。我们的感知也是一样的,我们会以我们的后背为后面,还有左右这些。而八地菩萨由于没有个体了,他的精神是没有方向的,神无方所。即他的认知是没有方向的,他能看到自己的脸。你能看到自己的脸吗?我们没办法看到自己的脸,只能用照片。镜子都不行,镜子看到的脸是反的,我们的左眼在镜子里面显出来是右眼。我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
然后“用土何为”,这样一个神无方所的神(都不能叫生命)。他要土来干嘛呢?八地菩萨要土来干嘛?他其实是为众生,他自己是不要的。
所以,太虚大师讲义说,佛土不是秽,也不是净。唯以随可化众生以“类”业为感,而建立佛土。
太虚法师大家都知道嘛,他是近代民国时期很出名的一位法师,活到了解放后。就佛本身或者八地以上的菩萨而言,你去讲净秽,都已经不成立了,他没有个体了。我们作为个体,才会有干净、好、坏、净、秽这些感受。而他都没有个体感知体了,你去说净秽,那就是扯淡。
阿罗汉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净秽,他没有我们人类个体的这种净秽,比如,你用刀砍他和抚摸他,他认为是一样的。因为没有人我以后,贪、嗔、痴、慢、疑都消失了,所以他没有人类的净秽。他的净秽建立在对法认不清楚,其实他的那种都不能叫净秽,只是勉强可以叫做“净秽”。更不要说八地菩萨,他的法执比阿罗汉轻很多,佛就更是这样了。
所以,并不是以菩萨来定净秽,而是以可化众生,即他去救度的这些众生(他们是分类的)的业为感而建立佛土。所以佛土不是秽,也不是净,在佛那里没有净秽。但是,随其所化的众生,可以分类形成不同的佛土,而建立佛土。我们一定要这么认为,不要认为阿弥陀佛和莲花生大师有什么不同。那是因为有了铜色吉祥山,才会成立莲花生这么一个名称。其实他是阿弥陀佛。是因为有西方极乐净土,我们这帮人都信仰法藏比丘,跟他的愿力结合,才会有阿弥陀佛。他其实是释迦牟尼佛,同时是狮子吼佛。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他是你们的心。所以说,佛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是因为所化的众生而成了不同的佛,同时也成就了不同的净土。
《华严经》有“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的赞句,正可以作这句的证明。
菩萨本身像虚空一样,所以证悟的人,他会指着自己的身体说这个、那个。他有时候会指着自己说,这个人怎么怎么样,说明他的我感已经不体现在身体上了。但是,这不代表他真的证悟了。真的证悟以后,连认知的角度都没有了。现在我们的我感主要体现在哪里呢?还是身体上。我们说“我”的时候,一定指这个身体,所以身体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真正的我不是身体嘛。身体很好消灭嘛,你随便找个高一点的地方,一跳就没有了。但是,你还会有其他的身体出来,也就是造成身体的那种执著才是真正的我执。如果连那种执著都没有了,那你看事情的角度就完全变了,真的会“照佛独立,神无方所”。而我们现在是有方有所的。
也就是说,普贤的身相也是一样的,就像虚空一样。所以,证悟了的人,他不会认为这个身体是“我”,从而带来因“我”而带来的这些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这种“不会认为”不是概念性的,你的身体存在就是认为。你不加思考,就是要回避。比如,别人一巴掌打过来,你的身体自然就会躲;或者开车的时候有车撞过来,你马上就要打方向盘。这是对我们身体的自然照顾,这就是执。
再比如,有人说你不好,稍稍有点影射,并没有伤到你的身体,但影射到了身体里面好像居住着的人我。听到别人说“他这个人好坏啊”,好了,你就不舒服了。这个人我是从精神方面来表达。但是,我们现在大部分普通人,主要还是以身体为我,这个很蠢。
第二句,《吉藏义疏》说,这是标明以灭恶的多少,取“佛土之精粗”。
第二句是什么呢?“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吉藏义疏》说,这是标明以灭恶的多少,取“佛土之精粗”,即众生贪、嗔、痴、慢、疑的恶被消掉了多少,那么相应的佛土就会好一些或差一些。佛土有好一点的,也有差一点的,西方极乐净土好得不得了。但是,有些净土就不是那么好。它是由所去众生的恶被灭了多少决定,取“佛土之精粗”。
什注则说:“……善治众生,令弃恶行善。随其弃恶多少,行善深浅,以成其国。”
什注,即鸠摩罗什的解释。它是一样的意思,不多解释了。
肇注说,随所调伏众生之深浅,而取佛土之好坏。如娑婆凡圣同居,土石诸山秽恶充满,用以调伏刚强众生,西方凡圣同居士净,七宝庄严,宝池琼苑,调伏纯善根众生。
“肇”,即僧肇,鸠摩罗什的弟子。这里的意思就是,你本身的恶去掉多少,就成立什么样的净土。我们这里也是佛的一个净土,可以叫做娑婆凡圣同居土。我们这里有时候说是秽土,其实我觉得叫杂土比较合适。我们这里还有五明佛学院嘛,那里有很多成就者。我们也有广州的太古汇、上下九,那里是净土吗?杂土。
这里僧肇说,随着调伏众生的深和浅,佛的土都有好坏。也就是说,如果调伏得深,恶就去得多嘛;如果调伏得浅,恶就去得少。我们这个娑婆凡圣同居土,土石诸山秽恶充满,我们看得到的。那么就用于什么?调伏刚强众生,我们很刚强嘛。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个“刚强”理解为好,我们理解的刚强就是猪坚强那种,汶川地震,猪坚强,所有的房子都倒了,猪爬起来摇摇晃晃,根本不怕。后来很多人要杀猪坚强,大家坚决要把它留住,最后猪坚强是老死的。
那个“坚强”是好的含义,而我们说的刚强众生就不是了。我们的刚强是说,不管怎么苦、怎么错,他都不改。哇,太刚强了,明明白白不能做,他就是要去做。因为欲望的力量太大了,恐惧的力量太大了,阴暗心理太强烈了。哇,心里很阴暗啊,乱七八糟的东西,去不掉,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而且深入进去以后,想得有滋有味的。
清醒的时候,他也不是不知道,但转头就忘记了,那个习气始终牵引他。他也不是不感到苦,其实有时候挺苦的。我知道这些,但是真的没办法,他心里弱。有时候我们会很喜欢那种比较流氓一点的学佛人——“拉倒,我就这么干了”,他就一直这么坚持下去,所有的苦难来了,牙一挺就过去了。有可能被折磨得要死不活的,那个真的叫坚强,猪坚强又爬起来了。
而我们的这种刚强不是的,其实就是习气,根本弄不过去,怎么都熬不过去。最后,他甚至会反过头来找理由为他的习气说话。然后开始远离三宝或者诽谤三宝,甚至做一些非常可恶、可怕的行为。这就是刚强,这种刚强就很麻烦了。这些人就会出生在一些秽恶充满的地方。
虽然这个地方是刚强众生,但没办法,还是要调伏,所以释迦牟尼佛来了。而西方凡圣同居土就很清净了,“七宝庄严,宝池琼苑,调伏纯善根众生”。看到这句话我好受伤啊,我们是被调伏的刚强众生。
然后是第三句——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第三句,入佛智慧多指实报庄严土而言,所以此土纯法身大士所居,要想入究竟佛慧,必然此土众生能入,所以经中这样说。
什么意思呢?我们刚才看的是经文的第三句——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那么这一类众生指的是哪些呢?就是那些法身大士,指的是实报庄严土。
什么叫法身大士呢?证悟了本性的,证悟了法身的。这是为要入佛智慧的众生而成立的一个净土。在西方极乐世界叫什么?实报庄严土。我们这里有没有呢?释迦牟尼佛本身的十轮净土里面有,我们这个地方肯定不是。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是释迦牟尼佛的化土。释迦牟尼佛的化土里面,我们属于圣凡同居土,肯定不是实报庄严土。
第四句,起菩萨根,多指方便有余土而言。二乘灰身灭智,入无余涅槃,全都生在此土。菩萨在此土宣演大乘法,令回心向大,发萌菩萨根。
第四句是“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什么意思呢?即应以什么样的国度来起菩萨根,就建立一个这样的国度、这样的佛土,所以叫“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什么叫做“起菩萨根”?即让他成为菩萨。
“起菩萨根,多指方便有余土而言”,“方便有余土”,即四土——圣凡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中的“方便有余土”。这里不会说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那是成佛的。
“二乘灰身灭智,入无余涅槃,全都生在此土”,什么意思呢?二乘就是声闻和缘觉,他们的成就就是身体消失了,成为灰。“智”指那种分别智,消失了,然后就进入了灭尽定,叫“入无余涅槃”。进了灭尽定,八万大劫以后,佛陀就把他们唤出来,重新在净土出现。他们不能再做人了,因为没有人我了,怎么再做人呀?也不会入六道了。所以就去净土,在哪里?方便有余土。
然后,“菩萨在此土宣扬大乘法,令回心向大,发萌菩萨根”,即菩萨就在方便有余土里面讲菩提心等法,令这些阿罗汉们回小向大,叫“发萌菩萨根”,所以叫“起菩萨根”。
第四句,适合造立宫室成就众生,适宜得空地教化众生,菩萨便造立宫室,划以空地,因没有佛土,在虚空中终不能成就。暗喻二乘沈空滞寂,不度众生,不能庄严佛土。
“适合造立宫室”,即适合造很多很多房子(宫室),成就众生。这个房子就不是普通的房子了,动辄就是无量殿之类的。这一段什么意思呢?即我们要教化众生,应该有空地来造立宫室,但若只是造立宫室,而没有众生,那是没有用的。所以说,二乘——声闻和缘觉,他们的“空”是纯粹没有众生的“空”,他们不需要净土,也不需要建立什么宫室,所以他们就不度众生,不能庄严佛土。反而需要像菩萨一样造宫室,让众生进去住,才能够成立佛土。也就是说,在所谓的二乘的那种虚空里面是不能成就佛土的。
《华严经》中说:“如旷野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
这些话大家都很容易懂,就是佛陀菩萨的事业就像用大悲水去饶益众生,或者像用菩提树去遮蔽众生一样。我们的菩提心就像大树,慢慢地长大了以后,就可以去遮蔽众生,帮众生解决很多苦难。也可以表达成以大悲水饶益众生,能够成就诸佛菩萨智慧的花果,能让我们心中的菩提树长得很大。
串讲四句大意,应知:“随所化”是指人天众生,“随所调伏”指二乘众生,“入佛智”是指发大心的众生,“起菩萨根”指修大行的众生;以上泛指菩萨所教化的一切众生。至于常寂光土,是以究竟证入所居,不是随机而取,所以经中不提。
“串讲四句大意”,即把这四句话连起来讲它整体的意思。哪四句话呢?就是经文“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即所化的众生分类,造一个佛土;调伏的众生情况怎么样,造一个佛土;要入佛智慧的众生,即高级一点的众生,再造一个佛土(净土有四土嘛,即一个净土里面有四种分类);让你成为菩萨,起菩萨根,再造一个佛土。
这四句话串起来就是什么呢?“应知:‘随所化’是指人天众生,‘随所调伏’指二乘众生,‘入佛智’是指发大心的众生,‘起菩萨根’指修大行的众生;以上泛指菩萨所教化的一切众生”。其实这里面讲了三个土了,即圣凡同居、方便有余、实报庄严。
“至于常寂光土,是以究竟证入所居,不是随机而取,所以经中不提”,最后一土——常寂光土,它就不是随所化众生了,那都已经不是众生了,他是佛。所以他就不提这个事了。
为什么呢?菩萨是随应自己所教化的众生机宜而显现佛土;随顺自己所调伏众生的善恶因缘而显示佛土;随适一切众生应以什么样的国土因缘证入佛的智慧而显现佛土;随应众生,应该用什么国土因缘使其发起菩萨根而显现佛土。
说了一大堆,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根器,什么样的情况,就根据你这一类的众生,形成这一类的居住区。所以,一个西方极乐世界里面有很多小区。但是,你不能想象那里的小区像我们这里的,是很死板的区域。特别是美国这个地方,经常都会说好区、坏区、西人区、亚裔区等各种各样的区。而且很死板,是那里,就在那里。
而净土的区是什么?它是混杂在一起的,随业力而显,随心力而显,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所以一土中杂四土,四土合为一土。举个例子,比如你在圣凡同居土里面,本身是带业往生的一帮人住在那里。但是,你住在你的莲花宫里面,突然哪天一打坐,发现观世音菩萨在你面前。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土?常寂光土。
然后你们在一起喝酒、聊天、畅谈人生,就会变成这样。你甚至会突然就到了他的宫室里面。我们现在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好难啊,几乎不可能。要脱噶修到很深的程度,或者梦修修到很深的程度,才有可能。但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所以,那里殊胜得不得了,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经文: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他说的“空”不是我们说的空性的“空”,而是阿罗汉的那种“所境空”,或者只是把人我空了。我们经常说阿罗汉没有证悟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其实就是他不认为所有众生都是佛。所以他一定要进入一个跟众生不同的东西,即不同的涅槃定,他把那个称为“空”,所以叫做“单空”,最多称为单空,是一种什么都没有。相当于什么都没有,但也不是我们的那种什么都没有。
阿罗汉的那种单空,在菩萨看来是一种轻微的断灭空。断灭空有很多种,即认为什么都没有。比如,我们最愚蠢的断灭空,就是认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但实际上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的?不是。所以,我们活着的时候就乱来,造很多业,认为什么都没有。
怎么解释呢?
诠释:什注说,这是如来“从物所宜”。
即如来根据情况进行教化,他不是强行来——“我们要平等”,所以高的人,对不起,把头盖骨取了。矮的人怎么办呢?把腿打断接一根。现在听说有人做手术,把腿打断接一根骨头,就长高了,哈哈哈。而他不是这样的,他是随物所宜,根据情况来。为什么呢?
因为法身无定,有什么净秽可言?美恶斯外,有什么净可取?
即法身根本就是空性的,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没有什么净秽可言(没有什么清净),没有什么美啊、恶啊、内啊、外啊,他也不会去取这些。
取舍净土都是为了众生,随众生相应而取国土。
因为众生有净、不净的强烈取舍,在一定程度上,你不能强行来,你要随顺他。“随众生相应而取国土”,也就是说,净、秽是因为众生的分别造成的。在佛那里是没有的。
如来“自无造国,又不在彼疆,然后能成就众生”。
即如来并不需要为自己找一个国家。“又不在彼疆”,也不在其他地方去造一个净土,只是为了随众生的业力而成就众生。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要建自己的净土,如果以我们普通人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建自己的净土,好像就是为自己造一个房子。其实不是,实际上就是教化你的心,让你的心清净了以后,你们这一类的众生形成共业,就会形成净土。他在教化你的同时,就在建他的净土。
他并不是为自己,所以“自无造国”。也不是在你那里来帮你搞规划、策划,建个房子、土地、国政啊,造净土,“又不在彼疆”。这些都不是,他就是教化你的心。若施戒,大家都守戒,如果这个业力凑在一起,最后你会发现你们的地很平。如果教大家布施,最后大家的共业聚在一起,你会发现到处都是珍宝。所以说,阿弥陀佛,那么多劫,怎么建净土的?就是不停地在各个地方度化众生,以他的方式去随顺众生。那些众生的心开始清净,慢慢地形成一个巨大的力量。在西方显现出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
我们也曾经被教化过,现在又有缘了,我们开始要去那里。去那里并不是真的去哪里,没有一个地方让你去。其实当你死亡时,你的心自然就这样了,那真的叫量子纠缠啊。心一动,那里就开始动。所以,很早以前汉传佛教净土里面就讲,只要我们一念佛,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里面的莲花就开了。如果你不念,慢慢地它就枯萎了,你越念那个花就越大,大到一定程度,你临终的时候,它一定会现前。现前就是你能够在里面化身出现。这个很像量子纠缠啊。
在此以比喻说明法义:比方说有人想在空地上造起一个宫殿,他可以随意无碍的去营造,如果想在虚空中,终是不能成功的。菩萨心如虚空,无所依住,他便以众生为空地建立佛国净土的宫室。
菩萨的心如虚空,他不需要宫室。那怎么办呢?众生需要,所以他便以众生为空地建立佛国净土的宫室。也就是众生的心本身也需要这些外境来帮助他,那么菩萨就以众生为空地(把这个空比喻得乱七八糟的),建立了佛国的宫室。
如果离舍众生就像在空中造房,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个空就是完全什么都没有的“空”,如果离舍众生就像在空中造房,是不可能的,他需要一块建立宫室的空地,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地。什么都没有是没法造的。但是,可以建立房子的空地,就是众生的心。如果舍离众生,就像在虚空中造房子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以众生的心为空地,就可以建立房子。因为众生的心,不是那种什么都没有的“空”。
所以菩萨是以众生的心为空地。他去教化众生,在众生心的空地里面建立一些殊胜的功德。那些殊胜的功德称之为宫室、房子、漂亮的无量殿。我们的心就是无量殿,但是我们的心现在能称得上无量殿吗?不能。所以他现在教化我们,我们去修供养、修布施、修各种各样的法,然后就会呈现出无量殿出来。这个无量殿可能是兜率净土,也可能是西方极乐世界。他说这一大段话就是这个意思。
二乘人但修空观,不为众生,所以没有净土。
二乘人修空观,他这里说的“空”是汉传佛教系列的“空”,说到这里的空,大家千万不要往中观里面拉。二乘人修的空,我们认为是单空,即一种所境空,一种境界性的空。而真正的空是什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拿着杯子,它实实在在就是空。哈哈哈,想不通?这两种空是不太一样的。所境空是什么?什么都夺掉了,处在一种好像什么都没有的状态里面。即我们的心认知的一种空。
还有空的本体,空的本体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觉性,只有觉性才会有空感、空受、空果。这块石头是不会有的,石头是空的一种显现。所以它本身也是空,因为它是空的显现。所以,这里说的“空”这个词汇,不能拉到我们中观里面学的那些复杂的“空”的词汇里面。两头串起来解释是不行的,你会发现有很多冲突。所以“二乘人但修空观,不为众生,所以没有净土”。二乘人修的空,是不究竟的空,是一种单空。
最后文句合解比喻,得出结论。
合解比喻后面会讲。经文的最后一段弄了个比喻来说明这段话的意思。
复此,虚空的“空”,是二乘沉空滞寂的“空”,不能教化众生,和在空中不能建立宫室一样。
“复此”,即再说。前面说菩萨证悟的虚空是“空”,菩萨的“空”和二乘的“空”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要小心他说的“空”字。这里他解释了。“虚空的‘空’,是二乘沉空滞寂的‘空’,不能教化众生,和在空中不能建立宫室一样”,因为二乘的“空”是灭尽定,就如我们说空空荡荡的地方不能建立宫室一样,你在天空中造宫室是不可能的嘛。
而空地的“空”,正如菩萨的真空不空,真空而有妙有,所以能从空出假,教化众生,故能庄严净土。
几个“空”是不一样的,二乘的“空”是沉空滞寂的“空”,拿到我们这边讲,就是什么?是耽著在一个空境里面。而且这个空境有能力把人我执去掉,但是它没有达到空的极致,所以叫做“单空”。二乘人有能力把人我执去掉,那么他就会耽著在这个“空”里面,即所谓的灭尽定。“和在空中不能建立宫室一样”,比喻二乘的“空”就像在虚空(天空)里面不能建立房子一样,用虚空的“空”比喻二乘的“空”。
而空地的“空”,即空上有个空地,但是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建立房子。他把这个“空”比喻成什么呢?“正如菩萨的真空不空”,即又空又不空,真空不空。然后“真空而有妙有”,用我们现在学的正统教理来讲,菩萨的空,不能讲什么真空不空,它离开了“空”这些词汇。恰好是什么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或者更深一步来说,在三转法轮里面是什么?显现和实相一致。他这里用哪句话来说显现和实相一致呢?真空而妙有。
真空的话,出现的现象就很妙了,不像我们的这种现象,很秽,它二元对立。实相和现相一致,即不是对立的,所以是真空而妙有。
然后,“所以能从空出假,教化众生”,“从空出假”,这是天台宗的说法,即从证悟的觉性里面,施展很多因缘性的教法,叫“从空出假”,因为这些教法是因缘性的,所以会丢失。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法,已经进入末世了。末世一过,这些法全部会丢失、全部会消失,所以它也是假的。
所以现象都是假的,从真心、真空里面,诞生出来很多虚假的教法。这个“虚假”不是说这些理论是错的,而是说它也是因缘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说,佛陀说“我说的法都不是真佛法,谁说我说法,就是谤佛”。它就是这个意思,从空出假,然后又去教化众生。教化了众生,就是在空地上面建立了宫室,所以能够庄严佛土。用得着这样残酷的、曲折的比喻吗?但是,我们要照着这样去理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菩萨建立净土,都是为了方便利益一切众生。就像有人,想在空地营造建立宫殿房舍,他可以随其心意,如在虚空中,终是建立不成的。
就像阿罗汉一样,进入涅槃定,即他所谓的“空”里面,就不能利益众生了。菩萨不是这样的,菩萨要在众生的心地这个空地上去建立宫殿。
菩萨就是这样,为成就众生的原因,立誓要建立佛国净土,不是在虚空中呀!
为什么呢?他不是在那种虚空中,应该是在空性的境界里面。所以,这些说法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我们去教化众生,建立净土,在菩萨看来,他也是在“空”中,即在空性里面,所以度完了所有的众生,怎么样?一个众生都没有度嘛。他这是从功德的角度去讲的,即从我们看得见的角度去讲的,不能像阿罗汉一样,一下进入灭尽定,而是要建立净土——有相的东西,去利益众生。
对众生来说是这样的,但对菩萨来说,不是这样的。做了一切,但无人相、无我相、无圣者相,乃至于无净土相。菩萨不会因为有净土,就执著这个净土,那他还是菩萨吗?而他不是,他也认为净土和秽土是一样的,毫无实质。你会说:“净土也没有实质呀?”也没有实质,连菩提本觉都没有实质。但是,净土真的可以利益众生。所以,“立誓要建立佛土,不是在虚空中呀”,应该说“不是在虚无中”,这么说应该好一点。因为我们经常会说觉性也是虚空,菩萨的心也是虚空,它会产生冲突。
这些“空”字,我们要好好地理解,含义太多了,特别在我们汉语的语言体系里面,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经论、不同的宗教体系里面,含义都不一样。所以我会反复解释这些,我觉得他的这些比喻和形容很混杂,但也没关系。如果你的中观真的学透了,他怎么说都等于零。你会大概知道他的意思,不是大概,是很精确地知道他的意思,不能只是大概知道。
今天终于把这一段讲完了。大家听到这些有感觉吗?总的来说,就是在讲净土的成因,它有三个——菩萨的功德、众生以及众生的修行。没办法,《维摩诘经》就只能这么讲,我也不知道要讲多长时间。搞了半天正宗分才开始,一堂课才讲了两段话。我们下堂课继续学习,还有三堂课,下堂课应该是后天。后天完了以后,再歇一天,然后连续讲两天,这次一共有四堂课。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好好学。《维摩诘经》讲到后面就精彩了,特别是《问疾品》,它里面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理论的汇杂。那时候我会很用心地摘引很多禅宗公案,以及各个大德们的修行状况,结合他们的问话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那个才有意思。现在是在打铺垫,但这个铺垫确实打得太长了。那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停了其他课,专门讲这个?那还是不行的,哈哈哈,所以只能慢慢来。
希望在后面五天左右的时间里面,大家认认真真打坐。很多修净土的师兄,也可以念佛。虽然我们是一个佛七,一个禅七,但实际上两个七你都念佛也可以。或者有些喜欢打坐修禅,以及做其他观修的师兄,你们两个七都做自己喜欢的观修也没问题。不是说禅七就一定修单空或者怎么样,佛七就只能念佛,不是这样的。说老实话,我们都没有凑到一起,天涯海角,各居他方,靠一个电子讯号联系,用不着那么死板。另外,有多少人真正在修行啊?我反反复复说这个,我们有多少人在认认真真地修行?不要这样子,要坚持修行。
有师兄反应我们的听课软件不稳定,大家一定要尽量想办法让我们沟通通畅,因为后面的学习会越来越重要。有些师兄们学到一半再听不了课,或者没办法进行讨论,一个人关在家里面修,那种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沟通还是要通畅。虽然跟着我们学习的师兄不多,但是我觉得跟着我们学习的师兄,大部分都在真正追求佛教,不管他追求的程度怎么样。因为我们没有聚在一起的团体,你想混团体的可能性就小(网上的师兄)。也没有任何物质的诱惑,所以来听课的师兄们,大多数是真的想求解脱,至少想学到佛教的知识。所以信息很重要。
我们并不是一个世俗的、商业的团体,那么我们组织的师兄们要真的发心。这个真的需要发心,发心真的是为了利益大家而做。我们这么做,在世俗上是没有什么便宜好占的。如果要从因果上讲,那便宜大得不得了。世俗的看法,就是眼前看到的东西,即眼前简单的物质利益,那我们做这些是没有的。但从因果的角度来讲,那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作为一个短暂人生的物质利益,可以去概括的。所以说,组织的师兄们再用点心,想办法让通信不至于出现那么多问题。
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23课
- 《维摩诘所说经》第2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