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重颂佛合盖现土,在宝盖中变现三千大千世界的事,赞其神力凡夫二乘难以思议。什注此句说,“自欣所献小而睹大变”,宝积自欣以献小小宝盖,而亲眼目睹了佛“合盖现土”的大神变,所以,作此偈颂。十力衰现,是因为二乘人但知有一佛,不知有十方诸佛,但知有娑婆一土,不知有刹海庄严不思议境,如来慈悯,以献盖因缘,合盖现土,于事事无碍法界略显一斑,拓展二乘心量,使其“耻小慕大,发大乘心”。“三界尊”,是恭敬佛的意思。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佛得大解脱,得大自在,取得无上正等正觉,是三界至尊,所以这样称谓。
宝积我现在敬奉世尊这微不足到的宝盖,而世尊却在其中显示给我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诸天、龙神居住的宫殿,还有乾达婆及夜叉们,又全都看到世间所有东西,具十力的佛啊,慈怜凡夫二乘给我们化现无量佛土。众人们观看了这希有之事都皈敬赞叹佛,我今天至心皈敬三界至尊!
经文: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诠释:这句是叹佛身密不可思议。如折衷疏说,“佛以圆回之身,十方普应,众生心净,无不能见”,这“心净”是去缚去粘之心明明历历,无挂无碍的真如心,与“心静”不同。肇注以月水相比喻说:“法身圆应,犹一月升天,影现百水。”又如常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说法一样。《智度论》说,身密有二:一、止观一身,远近之众,各见于佛,对面在前。二、如来随现一身,能令万类各见已
佛,如天见佛为天,人则睹佛为人。不共法,佛有十八不共凡夫二乘的无上法,简称十八不共法:一、六种不共行,二、六种不共证,三、三不共智,四、三不共业。六不共行分别是:身行无失,语无喧杂,念无忘失,意无不定,无种种想,无不观舍;六不共证是:欲无退失,精进无退失,念无退失,定无退失,慧无退失,解脱无退失。三不共业是:四威仪教化,说法语业,慈悲意业。三不共智是:了知过去,了知未来,了知现在。佛陀不可思议威神之力,所行证的大乘不共法,是不与凡夫二乘法相共的。
大圣法王啊您是大众所皈敬的,我们用清净心观念您,您便应现在我们心里,各人都看见您在他眼前,这是您的身密不可思议,是凡夫二乘所不相共的。
经文: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共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诠释:此三偈叹佛口密不可思议。吉藏义疏论解第一偈说,“随吐一音,万类异解”,
太虚大师说,是赞“口轮不思议”。佛以一音说法,“人闻同人,天闻同天”,这是佛陀修得辞辩无碍的缘故。第二偈约所说的法,“各各随所解”,的不同,如有闻五戒十善法,有闻四谛法,乃至有闻六度万行法的。佛所说法是一,但众生根机不同,因缘各异,智慧差别,在法海各舀一勺或多勺是自然的。又,佛说法是圆融的,所以,从不同时空角度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各获其利也是客观的了。吉藏义疏所谓,“止说一法,随义普行,而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各蒙利益”,高度概说了此偈大意。第三偈约法中所诠的意义和所证不同。“说事是同,欣忧兼发,”如说一苦法,生四种心:有人听说,生怖畏心。有人听说认识到苦确实是苦,便对法生欢喜。有人听说厌患生死。有人听说生起断疑网心。也有法师解释说,闻“苦空”、“无我”,等就恐惊怖畏,闻涅槃妙果就欢喜,闻不净就厌离三界和色身,闻一切法相明了就断疑生信,所谓,“一雨普润,禀受不同,三兽渡河,证有深浅”。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音”的诠解历来有不同观点和看法,有三:一、一音,是一法身,因为法身不二,所以说“一”、“一法身出音,各为一音”。二、一音,是一时,“一时之中,并出众音,各不相知,故云一音”。三、一音,是五音中其中之一音,“随吐一音,而万类各解”。如果从上下文意来看,既不谈玄说妙的牵强附会,又不分解字词,恐怕体会成“法音”较之其它要贴切些。
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随其种类不同各得体会,都说佛陀是在为自己说法,实则这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原因;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随其种类不同各得体会,全都能够领纳受持各获利益,这更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妙用;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听闻以后,有的恐怖畏惧,有的欢喜赞叹,有的生起厌离心,有的断除疑网,这一切都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妙用呀!
经文: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诠释:这是称叹佛的意密不可思议。前四句叹万行功德,后四句叹离障解脱。结缚是生死的原因,流转世间生死道是生死的结果。“离生死因果之此岸,到涅槃解脱之彼岸,”即是到彼岸的义理。这八句二偈总叹佛陀“智所成行”。吉藏义疏说,能使众生出离三界是小导师,使众生“绝出三界内外,至于佛道,”是大导师。
佛陀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断了所有粗细烦恼,已到涅槃彼岸,永离生死之道,他不但能自度,而且还能度诸世间的有情,故称为四生慈父,三界导师。不但宝积要稽首致敬,所有佛子及其有情都应向佛陀稽首皈敬。
敬礼佛陀,您具足大力、大精进万行功德!敬礼佛陀,您已经证得四无所畏!敬礼佛陀,您安住十八不共法中!敬礼佛陀,您是一切众生的大导师!敬礼佛陀,您已经远离所有烦恼!敬礼佛陀,您已经到达涅槃彼岸!敬礼佛陀,您能够化度所有世间众生!敬礼佛陀,您已经永远脱离生死流转!
经文: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诠释:这六句总叹佛智不可思议。众生往来于生死六趣,心念驰聘于是非之中,这些佛以其方便智都是了然分明的,上文曾说“善解法相,知众生根”,为利益众生“不舍一法,不著一法”,如吉藏义疏所说,我染着诸法,所以诸法缠缚我,我心无染著,那么万种缠缚当下便解。
折衷疏说,因为如来不著世间,善入空寂行,是由于空智离缚,法法皆空,无挂无碍,如太虚空,一无所依,“从空出假,会假归空,空假不二”,便是中道智。众生不达诸法实相,所以有挂碍,佛能“解众障蔽,似光辉之临幽谷,达诸法相,如长风之游太虚”,所以能达到无挂碍的境地。佛陀的法身如太虚空一般,普编一切,无所依住,《华严经》中“法身编满於虚空,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正显法身“空无所依”,体含众妙,是我们应该恭敬皈依的。
佛陀,熟知众生往来六趣的行迹,善于在诸法中得大解脱,象莲华一样出世间而不染“污泥”,常在定中大做佛事,因深知诸法实相,所以我们要象佛陀那样无所依住。
到此,发起序圆满。以下是正宗分内容。
经文: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分段诠释:
一、说净土因果
长者发问:
经文: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诠释:正宗分开始,宝积就请问净佛国土的因果,因为要取证净佛国土的清净果德,就必须先修净佛国土的净因。所以,宝积一方面“愿闻得佛国土清净”,一方面“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发心,是发取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不仅是宝积,还有五百长者子,都已发无上心。
当时,长者子宝积,说完这个偈颂以后,呈佛说。世尊,这五百长者子,都已经发了取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都想听佛国土的清净庄严,也祈请世尊演说诸菩萨净土如何修行。
答净土因果:
经文: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诠释:吉藏义疏说,这段文字是“诫听许说。”谛听是闻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念念不忘,为修慧。当为汝说,这是允许,许诺。
什注说,宝积问净土之相,所以也以净相答之。净相,就是净土因缘。净土因缘有三事:一、菩萨功德,二、众生,三、众生功德。“三因既净,则得净土”。
通解便是:“善”是好,“哉”,是文言语助词。合起来是:好啊,好啊!佛赞许宝积问得好。
这里暗含二点深义:一、大乘净土法门难信难行,义理甚深无量,而宝积却能发问,所以佛给以赞许。二、净土法门,修行不易,须要系心一念精进不舍才能做到,如法藏比丘因发四十八愿,劳苦勤修,才能实现果上的极乐世界。现在宝积和五百长者子能启问净土因果,所以叹为善哉。闻、思、修是学佛的通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一句话当中便全部包含了。
佛说;“问得好啊!宝积!你能为这些菩萨们,问如来的净土如何修行,那么,请你们认真聆听,仔细思维,我现在便为你们述说。”
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吉藏义疏说此句是“受旨一心”,即承受佛命,一心静听。
于是,宝积和五百位长者子听受佛的教法。
正说净土因行:
经文: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诠释:菩萨和众生是对待立名,菩萨以利乐有情,化度众生为其责任,菩萨之所以成其为菩萨是和“觉有情”有关系,如果离开众生,菩萨就无行可修,无净土可证。众生化度得功行圆满,也就是菩萨的净土圆成。吉藏义疏说,这段文字是“正酬其问,总谈佛土”,佛土共有五种:一、净。二、不净。三、不净净。四、净不净。五、杂土。所谓净,菩萨用善法化度众生,众生具受善法,结善缘,得纯净佛土。所谓不
净,如果众生造恶业、缘感秽土。所谓净又不净,最初是净土,这类净业众生缘尽,后来恶业众生再来,则净土变成不净。所谓不净净,不净缘尽,后净众来,则土变成净。杂土,是因众生造善恶二业,所以感生净秽杂土。净秽都以众生业缘而起,所以叫众生土,佛有教化之功,所以又叫佛土。故,菩萨是随化过去,现在,未来所已化、化会化,所当化的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就建立它什么样的净土,因为菩萨所成立的各种净土,完全是随众生之类的机缘所宜而生成,正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佛说:“宝积啊!所有各类众生,都是菩萨的净土。”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终于到最后一天了,我是说这个禅七结束了。大家来到这里最少都有七天了,大部分人可能有八九天了。八九天都过去了,居然你们的腰子还没有被噶,哈哈哈。这次有好几个人报了名又取消了,因为害怕来到这里被噶腰子。一些很荒唐的消息,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所以,信息不对称、不详实,会对人造成很多影响。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很多判断都是因为错误信息,堆积过多以后,你根本无从判断。
生活是这样,学佛其实也是这样的。现在互联网发达,它有好处,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德们的开示,各种宗派的理论,能学到很多,知道很多。但我们无从选择,根本没办法判断哪个更适合自己。看到这里好就去了,看到那里好也去了,花了很多时间,花了很多精力,但往往得不偿失,绝大部分人得不偿失。
你说你不上当不受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时候他根本不是为了骗你,而是你自己要上当受骗而已。你会说:“这怎么可能呢?不是为了骗我,我还要上当受骗?”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根本就不适合你,你就拱上去了,虔诚的眼泪鼻涕一起来,满地打滚,而且花了很多心机。最后还是不太适合你,你还是没有办法。
那要怎么办呢?这类事情我也看过很多、想过很多,得出的结论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一种经常被大家说烂了的方法,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管,我念佛”。为什么这种方法被大家说烂了呢?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不愿意修,说烂了,“嘿,你让我去念佛,不干”。另外,你让他念,他也念不下去。由于没有大量的知识做储备,没有环境支持他,没有因缘支持他,没有团体作为基础挟裹着他一起走,他想念佛也念不下去。
而且,任何一种修法,在修行过程中,你一定要经历很多起伏、违缘,不可能一上去就一帆风顺,马上桶底脱落,这是不太可能的,一般都要经历很多很多折腾。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过来人指导,没有好的道友做陪伴,你也玩不下去的。
还有一部分人呢?我们现在是知识时代,很多人会把知识当修行。哇,这也是一件很搞的事情。什么叫把知识当修行呢?他们认为密法是一堆别人不知道的保密起来的知识,他接收到以后,马上就说“我接了一个法,他又接了一个什么法”,然后他觉得自己马上跟其他没有接法的人不同了。其实没什么不同,知道吗?如果你不把知识性的东西变成修行、变成觉受、变成境界,在这一世你跟其他人真的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当然,你说作为种子,可能在未来世会发生一些作用,或者在后半生会发生一些作用。但是,在这一世,如果你不去把这些知识变成修行,绝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你一样烦恼、一样痛苦,有时候还更麻烦。原因是什么呢?假如我们接受了一些密法的灌顶,它其实跟受戒是套在一起的,基本上都要受戒。如果你不修行,你又说你不会犯戒,这还是有点危险。
你不修行的时候,往往会犯戒。人不可能不思考,越不愿意修行的人,他越喜欢胡思乱想。因为他没有形成一些稳定的觉受,对佛法没有体受性的理解。学了那么多概念,他会用将来的遭遇,以及这些遭遇引发的感受,来印证佛法知识所说的东西到底对不对。他会发现这些知识说起来很厉害,在书上看起来也会让人心生向往,但是经历了很多以后,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兑现,然后他就开始产生怀疑。
怀疑有两个方向:一种是怀疑自己——“哎呀,我不是这种根器,算了算了”,这是一种怀疑方法。这种怀疑就算了,这是自认不行,还不算太大的不妥。还有一种怀疑是“你说的这些密法啊、窍诀啊,根本是不管用的……”各种各样不好的想法翻涌而起。你说你不这样,几乎不太可能,大家摸着良心问一下自己。其实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当真去修行,你没有那种觉受。
你看连禅宗都是这样的,禅宗最反对“思而知,虑而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能拿知识当修行。“思而知、虑而解”,这是知识,你一定要把它变成觉受,觉受才会稳定,才会有用。而且觉受还是变化的,它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厉害。最后会达到一种境界,境界也是变化的。然后透脱,透脱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境界了。即使一个人的见地透脱了,他还是会有一些坎坎要翻的。
所以没有那么简单,成为一个圣人,哪那么容易啊?以前老禅师对小禅师说“这个事,大须审细”,就是需要非常严重、深刻、仔细地观察,即审细。不要轻而易举就断定它怎么样,否则很容易失望。失望就算了,你会浪费你的一生,你本来是有可能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修行踩入一些误区,大家都怕。其实不应该去怕误区,误区是好事,能踩入误区,厉害!说明你已经踩入误区了。大部分人什么误区啊,他连蛆都没有蛆,他就是个蛆。所以说,我们要欢迎误区,误区来了太好了。
越过一个误区,你就会往前跃进很大一步。再越过一个误区,又可以往前走很大一步。最后慢慢慢慢,我经常说“慢慢慢慢”,说成习惯了。为什么?因为绝大部分人修行就是“慢慢慢慢”这么来的。然后过段时间回头一看,“我明白了好多”,这是知识性的,有时候有点感受性的。再一看,“哎呀,我的执著减轻了很多”,这是执著消除性的。接着“慢慢地我似乎一坐下去,就马上能够稳定了”,好了,禅定开始产生稳定。
然后“哇,真的是经常一打坐,我眼睛看的、耳朵听的,乃至身体的触识都越来越轻,甚至消失。甚至根本不需要消失,沉重我也觉得它是假的,我经常都会产生自己可以穿墙出去的感受”,好了,这说明单空有点感受了,一点点感受啊,别太当真了。
后来就会越来越凶,越来越凶。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去研究这些外境,有点毛病了,你就不太喜欢再去看这个名词、那个术语、那个逻辑。去去去,屎就是臭的,干嘛要去研究它为什么臭呢?臭就行了。你就开始不太搞这些了。慢慢地心就开始转向了,就开始去检查、观照、深究。深究,很多人是从概念性转为感受性,一开始是概念性地深究自己的心,这样识、那样识。慢慢地变成觉察性的、体受性的,就开始了。慢慢地就开始进入真正的明知定,对自己的明知产生体受。
然后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翻腾、痛苦啊,越到那些时候就越难受。很多时候你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而且你会发现你的忧愁好像没有来源,痛苦也没有理由,你觉得活得也挺好的,但就是烦。其实很简单嘛,你想走的嘛。你想走的话,欠债还钱嘛,欠命还病嘛,乃至于还苦嘛,有些东西你总得受嘛。很多人误认为,我一修行就可以什么苦都不受,一帆风顺。那是我执的需求。当然,心都希求快乐,但我们追求解脱的时候,不能这样。有时候痛苦来了,违缘来了,反而是好事,是一种加持。
然后我们要坚持,坚持到后来,慢慢地你才会在内心里面真的(不是概念性和功利性地)发现菩提心是好事情。切实地体会到发菩提心是好事情。而不是一定要靠“不发菩提心不能证悟啊,我一定要发哦”,这是功利性的。或者是“哎呀,不发菩提心不是大乘,我犯戒了,我要堕地狱”,这是恐吓性的。慢慢地你会发现心发菩提心是一种快乐——“我就是要这样”,这样心会拉得很开,很宽坦,可以包容很多东西。
当然,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感受性的细节,你会变得很敏感。敏感有两种性质:一种敏感的目标是自我,别人看自己的目光稍稍不友好,马上就会紧张“你要干嘛,你是个坏蛋”,这是一种敏感。还有一种敏感是什么呢?别人的任何苦难、任何不幸,你可能知道,但你产生的不是嫌弃、冷漠,而是悲悯、关怀,是那种自然的不求回报的。你会发现心的这种扩展,让你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无畏无惧。你会非概念性地感受到这些,那说明你开始体会到菩提心的味道了,真正开始进入资粮道了。前面功利性的那种是在开始。
然后,慢慢地单空会深入。深入到什么时候?你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好像要明白了,就说明你已经有踩坑的本事了。慢慢地再去找上师,经历一些很复杂的过程。其实也不叫复杂,因为太曲折了,没办法说清楚。应该是经历一些很曲折的修行中间的体会,慢慢地你就会开始知道什么叫做“四边”,什么叫做“能所”,你会非常细微地感受到这些东西。
如果你知道“能所”,能所不亡,它也不行了。现在我们是概念上知道“能所”“空”“明”等一大堆,概念性或者感受性的,但你真的不是非常清晰地明了它。如果真的明了了,你自然就放弃了。很多时候就像黑暗一样,它是不能有光的,一有光,黑暗马上就没有了。这叫做断障和功德同时,我们在明了时,它其实也是这样的,绝对不是概念性的,乃至不是感受性的。开始会有感受性的啊。
现在我非常简单地描述了这些过程,希望大家要坚持。禅七结束了,禅七只有七天,我们回去还是要活的。其实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你每天都要修行,而不是一个礼拜搞一两个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看看碟、看看书,讨论讨论。这样好不好呢?也好,不能说不好。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个礼拜七天,有六天半你都在修行轮回,有半天修行解脱,然后你就解脱了,这个不现实嘛。力量对比差得太远了,你用了六天多的力量轮回,而只用了半天,甚至两三个小时修行,那怎么行呢?不行的。
心是这样的,它不装解脱的东西,就会装轮回的东西。甚至你在路上随随便便走,都是在训练轮回。你会感觉大地是实在的,你会看到周围的人跟你是不同的,这就是在训练人我执、法我执,使它们越来越坚硬。所以,你必须要回过头把这些无人我、无法我(具体就是菩提心、单空觉受),随时随地拿到心里面进行串习。这叫做什么?受持,即接受这种东西,保持住它。当然,你也可以叫串习,什么名词都可以,就是在自己的内心里面串习这些道理。
它有三个层面:首先是在头脑里面旋转,经常思考它,叫“思维修”。接着是在座上修,慢慢地修出一些觉受,在行为中也保持它,即在觉受中保持这种通过思维和观修得出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非概念性的,大家记住。然后慢慢地产生对解脱或者单空、菩提心的一些碰击,然后安住它。我们勉强可以把它叫做一些还没有究竟的境界,你要长期保持这种境界。你说这个是不是叫境界呢?稳固一点的觉受,就可以叫境界了。
最后你有可能会开悟,即我们经常说的“保任”,你随时随地都在这种智慧里面。我勉强说了个词叫“智慧”,或者是法性游舞、空性,它就是个词,你明白就行了。这三种方式都需要保持,都需要串习。这三种方式也不是断然分开的,是混在一起的。
你要花大量的时间,最后才会获得真正的解脱。而不是你去接受了个灌顶,或者接受了个指引,马上就桶底脱落,各种神通就出来了,屁股上长莲花……哎,你那叫幼稚、不实际。或者是你觉得你知道了某某大德密传了什么东西,你就能怎么怎么样。我见到的这些东西太多了,在这个大德这里接受了某某密传的东西,又在那个大德那里接受了什么什么法,其实什么都不是。
大家记住,你们千万要正确理解,我没有说这些大德什么都不是,也没有说他们的窍诀什么都不是,千万不能这么说。大德什么都是,窍诀也非常好,是你什么都不是,这个要弄清楚。为什么呢?因为你仅仅就是当概念性的知识,接受了就完了,甚至回来就忘记了。那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把学佛的一些方法先告诉大家,我觉得有时候它比你们学习干瘪瘪的知识要有用得多,否则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玩什么。当然,有些人根本就不想解脱,只是想接触一下佛法,种点福报。那就不说了,这一类人不在我的交流范围之内,我说的就是那些想追求解脱的人。但这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即使过来听课的人,很多人概念里面可能想解脱,但内心里面都没有对解脱生起急迫的希求。“如救头燃”这样的想法,很少有人有。如果一个人真的产生了“如救头燃”这种想法,那大概率会解脱,特别是我们末世。我告诉你嘛,如果一个人狠了,末世有时候比正法时代还容易解脱。
但是,末世的人大概率是不想解脱的,或者搞一段时间,意志力很衰弱。末世意志力衰弱,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信息太多,这个说这里,那个说那里。不像以前,比如西藏的人,他们只有一个信息,没有其他信息、其他因缘来干扰他们,外道进都进不去。所以他们不需要什么意志力,自然就坚持下去了。
但我们现在不是,我们可能在一个门派、一个法门里面,刚刚有一点感受,然后其他人“叽里呱啦”来跟你说一堆,然后你马上就动摇了。第一,他会诋毁你目前所学的东西,万一你学的是对的,他一诋毁,你就完蛋了,产生动摇。第二,他会给你另外的诱惑,有些人现在都到处拉弟子。我没干过这些事,我是唯一一个不拉弟子的。不不不,这样说太无耻了,我拉弟子是绝不可能的。为什么呢?自己表扬自己,真的是自赞毁他,哈哈哈。他们会“噼里啪啦”说自己多好多好,也许他说的是真的,但不一定适合你。如果是假的,那就会把你害惨。
所以说,现在干扰的东西太多了,就不能坚持下去,最后就完蛋。甚至在一个很好的地方,你遇到了很好的上师、很好的团体,当听到其他乱七八遭的东西时,你也会心旌摇晃。所以,末世解脱,难就难在这些地方。
当然,最难的是没有人下了狠心“我就是要修行、解脱,什么都不管了”。你狠不下来,狠不下来是挺麻烦的,追求解脱一定要狠。然后才真的谈得上舍弃今生。如果你连舍弃今生的这种心都没有,到后期你的菩提心也不会真实。你会有菩提心的概念,有时候会有一些感动,有时候也会有一点菩提心的觉受。比如,有时候流了泪以后身体很轻松的,心里面好像卸掉了很多东西一样,但三个小时以后又回来了。但这些没有太大的用处,不会对后面的解脱产生巨大的作用,一定要是比较稳定、深刻、深沉的菩提心才会有用,有时候它不在表面上。
这些都是要基于最前面的狠——舍弃今生的那种强烈的希求心,并且要把它付诸于行动。有了这种希求心的人,看都看得出来,他对世法的东西一定会慢慢地淡漠。并不是不要,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哎呀,我舍弃今生,立即回去儿子送孤儿院,父母送老人院,自己穿个对襟衫、写个大“禅”字、拿个蒲扇就出来了。”不是这样的,表演型或者冲动型的都不行,不需要这样。而是你要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我要该怎么办?我真的要解脱,不然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死人、会走人,也许我现在投入时间都不一定够了”,这样才是重要的。
但是,说老实话,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小圈子里面,都没有这样强烈的心,那是看得出来的,完全看得出来。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心,你又说你想开悟,不管你接受了什么样的窍诀,那是不可能的。解脱根本就不是你得到一个什么知识,或者增加一个什么技能,解脱本来就在,你要去掉你对世法的贪著、对个体的贪著,你的心才有可能明白觉性。
我们可以说一些大话,“哪怕是烦恼都是菩提,任何都是觉性”,但说老实话,深悟觉性的人很少、非常少。这很容易引起误会,特别是一些感觉性的人,很容易引起误会。所以,大圆满里面最必要的就是区别明智和意识、区别法性和阿赖耶识,以及区别心识和智慧。这些区别有时候我们从概念里面讲一讲,稍稍感受一下,就觉得可以了。其实没那么简单,大部分人都没办法真正地进入,陷进去,即并没有真正地透脱。
也就是说,你接受的这些东西,哪怕你学了这些知识,大部分都是不管用的。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衡量自己是不是真正证悟的标准,即烦恼,最简单的一个烦恼。这是最简单的,这个过了也不算。有些人本身生活很好,他也没什么烦恼,即使有烦恼,心比较宽一点也就过去了。但是这和证悟是两回事,不过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标准。
如果你把烦恼当标准,那你把烦恼搞大了,看行不行,也可以衡量它。虽然有些人平常生活中没有烦恼,但是人会衰老,总会遇到一些大的挫折,这时再看自己。还有呢?如果是真正的证悟者,他会故意去找一些大烦恼。你看历代的成就者都一样,不管是藏传的,还是禅宗的,他一定会去找这些能特别撩起自己分别心的对境,去看自己能不能在里面透脱。如果你都没有这些东西,只是说在生活中没有烦恼,“你看嘛我好宽容哦”,这个好人都做得到,现在的一些雷锋叔叔一样也可以。我不是说那个人,我是说这种好人,都可以做得到。所以这个不算。
但是,如果巨大的烦恼现前,比如病痛(并不是说,你生起觉悟了,病痛马上就没有了),那时候你看你的觉性还在吗?痛的时候也是觉得那是觉性,痛反而会激发你安住在觉性里面。你可以去观察这些东西,这些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的。
还有一个就是梦。迷糊的时候怎么样,经常在迷糊中、梦中,没办法自控。那是到后期了。前期的话,其实一个人证悟(开悟)以后,书籍、各种各样的说法、禅宗公案等,他一看就懂,管他什么东西。如果悟的程度不深,禅宗有些公案,开始有一部分看得懂,后面会看不懂,没有逻辑的更看不懂。但是,如果是真的开悟了,一看就懂,他玩来玩去就是玩那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检验自己。
还有呢?就是找一些真正的成就者,跟他们对话。对话不一定要斗机锋,斗机锋已经过时了,out了。原因是什么呢?大家都背书,这是不行的。斗机锋本来是为了防止背书,结果我们把机锋搞熟了以后,它又成了新形式的背书,所以不能这样。你可以踏踏实实去说嘛,跟自己的上师一说。如果是真正的成就者,几句话一说,他大概就知道你怎么样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说一千道一万,前面舍弃一切去追求是很重要的,不能把自己当成是大才,听到几句话马上就可以解脱,一方面享用世间的妙欲,一方面还可以解脱。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这样的人,但你要衡量自己是不是。如果你一上来就认为自己是,那你有可能会很倒霉,本来是可以解脱的,结果没有解脱。
ok,好了,今天最后一天,我又发了半个小时的牢骚。为什么要发这些牢骚呢?因为我遇到的这种人和事确实太多了,如果不说一说,像我这种人,性情轻浮,总是按捺不住,没有个庄重样子。说了以后会有一个效果,畅快、爽啊,哈哈哈哈。我们现在回到《维摩诘经》的讲解、学习里面来。
为什么我会发半个小时牢骚呢?因为我心里面已经放弃了,有可能这次根本就没办法把维摩诘他老人家请出来,所以就干脆发发牢骚把时间拖过去。你们要想听《维摩诘经》,特别是后面的《方便品》,它里面有很多见解性和修行性的东西。现在讲的都是一些过场、引子。《方便品》里面有很多见解性的东西,只能在下个禅七再来了。我们回到经文上来。
我们看到经文,还是宝积长者在唱的偈颂,看他是怎么说的?
经文: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诠释:这句是叹佛身密不可思议。如《折衷疏》说:“佛以圆回之身,十方普应,众生心净,无不能见。”这“心净”是去缚去粘之心明明历历,无挂无碍的真如心,与“心静”不同。
心的清净和安静是不一样的,其实就是禅定和明了的差别。我们在禅定时,心都是很安静的,甚至慢慢地前五识都不作用了。以前我们禅修中心有很多师兄都做得到,眼睛都不再看了,甚至烟啊、光啊这些都开始出来了。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烟,而且那些烟都是很愉悦的烟。耳朵根本听不到声音了,有时候会听到像铃一样的声音,或者是蝉鸣的声音。蝉鸣声是初级的。也就是说,那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禅定的现象,但是心特别安静,一个念头都没有,意识里面完全没有念头。这叫做心的安静。
而心净就不同了,心净也是分层次的,彻底心净是指明了了觉性。明了觉性以后,随便什么声音响起或者看到什么东西都行,甚至可以看到最殊胜的刹土等现象,比如脱噶,它是心净的一种体现。也可以像我们初期修大圆满的那些人,看到娑婆世间各种各样纷乱的现象,在他那里完全不起贪执的分别,就像道信说的“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所有的现象可以起来,但完全没有贪嗔。
凭什么不贪嗔?心净!什么是“心净”?所有现象和心的本质一体一味。什么叫“一体一味”?实际上就是一个深深的明了,我们只能这么形容。明了了个什么呢?你要去说那个明了,其实什么都没有明了,没有什么能给你明了,明了的就是明了本身。这个叫做“心净”。
为什么他说这个呢?他是说这些人在看到佛陀时,引起了心净,引起了清净的心净。然后“观佛靡不欣”,如果以这样清净的心看到佛,没有不开心的,大圣法王众所归嘛。然后每个人看到世尊在面前现起时,其实就是神力,即“斯则神力不共法”。就是每个人看到佛陀的身体,都会非常清净,非常开心,这就是佛的一种神力。
如果我们有幸见到三十二相的佛陀,我们会欢喜、嗨到不得了。有一个证据就是生起次第,比如我们观本尊,你观观观,真的本尊现前了,哇。他不是说眼睛看到现前了,心里面还在想“你是谁呀,报上名来,你是不是想偷我东西?”肯定不是这样的。见到本尊以后,你会非常喜悦,叫“靡不欣”,即没有不开心的。“不欣”是不开心,“靡”是摧伏的意思。就像我们看到鬼,马上就会恐惧,或者是莫名其妙的瘆得慌。大家想象一下,深更半夜坟旁边飞出来一只鬼,你就会“啊啊啊”。因为相应的境和相应的心是相应的。如果见到佛,你就会非常非常快乐,这就是一种神力。
肇注以月水相比喻说:“法身圆应,犹一月升天,影现百水。”又如常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说法一样。《智度论》说:“身密有二:一、止观一身,远近之众,各见于佛,对面在前。二、如来随现一身,能令万类各见已佛,如天见佛为天,人则睹佛为人。”
肇注以月水相比喻,即佛陀就像天上的月,我们的认知就像地上的湖啊、水啊、盆啊、碗啊、茶杯啊,去映这个月。所以,每个人见到的月亮,会根据你认知的清晰度、宽广度而不同,叫“月水喻”。你是个盆,你看到的就是盆月;你是个茶杯,你看到的就是杯月;你是个针眼,你看到的就是针眼月;你是个瞎子,就没有月;你是海,你看到的就是海月。所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一句诗,用诗来比喻。
然后,“身密”,就是我们看到的佛陀的身体。“身密有二”,即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止观一身,远近之众,各见于佛,对面在前”,什么意思呢?无论是什么人,如果真的见到了三十二相的佛,你的时空感是不同的。什么叫做时空感不同呢?比如远和近,如果我们现在的人看到佛在远处,你近一点,就会看得更清楚一点,远了就不清楚。而那时候不是,跟我们这种时空感是不一样的,任何人看到佛,无论在多远,都好像就在面前。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再去参加佛陀的法会,你们不会像看到我这样,近的人一看,这个人有几根白发了,后面的人一看,我满头青丝。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你的眼睛是瞎的,哈哈哈哈(师兄开玩笑)。这是身密的一种。
“二、如来随现一身,能令万类各见已佛,如天见佛为天,人则睹佛为人”,就是每个人看到的佛都不一样,天人看到的是天人,人看到的是人。其实这个在我们的佛教传播里面都看得到,你看印度人画的佛,跟中国唐代的人画的佛,是有差别的。或者是有一段时间经过西域那些地方,有些佛陀的造像完全都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如来随现一身,能令万类各见已佛”。这是身密。这一大段很容易理解。
不共法,佛有十八不共凡夫二乘的无上法,简称十八不共法:一、六种不共行,二、六种不共证,三、三不共智,四、三不共业。
佛有十八不共法,即他跟我们凡夫二乘有十八个不同。当然,他的更殊胜、更广大。归纳起来就是六种不共行、六种不共证、三不共智、三不共业。这个我把它念一遍就算了,如果要讲的话,今天晚上都讲不完。
六不共行分别是:身行无失,语无喧杂,念无忘失,意无不定,无种种想,无不观舍。
其实就是没有像我们凡夫一样的思维。
六不共证是:欲无退失,精进无退失,念无退失,定无退失,慧无退失,解脱无退失。
简单理解就是什么都不退,仔细解释起来就很多了。
三不共业是:四威仪教化,说法语业,慈悲意业。三不共智是:了知过去,了知未来,了知现在。佛陀不可思议威神之力,所行证的大乘不共法,是不与凡夫二乘法相共的。
就是他与我们凡夫、二乘所证是不同的。我们也有所证,我们的所证就很简单,生下来我们就证了很多。然后我们也修行,从小就吃饭啊、受教育啊,这叫“修证”。修证的是什么呢?修证的是唯物主义、动物主义。很多时候我们修的是动物主义,我们学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动物主义。我们学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是乱的,然后我们就修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由于学的东西是错误的,所以导致我们的身心迟早走向衰败和痛苦。
二乘就不同了,二乘我们说过很多,二乘就是声闻和缘觉,他们的所证基本上趋向于把现实和解脱分开。而从见解上来讲(我们不从威神力和各种具体的法来讲),菩萨、佛陀和他们有个总的区别,那就是我们认为这个(轮回)就是解脱,轮回和解脱不分开,这是我们跟二乘的差别。大体来讲就是这样的,具体讲的话就有很多不同。
大圣法王啊,您是大众所皈敬的,我们用清净心观念您,您便应现在我们心里,各人都看见您在他眼前,这是您的身密不可思议,是凡夫二乘所不相共的。
赞叹我们看到佛陀的身体都是很殊胜的,我们会看到他,远近都看得清楚。而且每个人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所以你会觉得特别美。其实不用说看到佛,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个人,很多时候都是看到自己想看的。比如,一个男性出现在两个女性面前,你看她们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有时候我听到她们评论的那些观点,我自己都忍不住笑出来,有时候会截然相反啊。
原因是什么呢?每个人都看到了他想看到的,很多时候一个形象出来,他就开始附加他自己的遍计,另外一个也附加自己不同的遍计,然后得出完全相反的两个结论。那么,凡夫都是这样子,我们看到佛也是一样的。我们会依据我们对佛的看法,以及我们本身业力的清净程度,看到不同的样子。
在王舍城,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没有见过佛陀,但是有很多外道见过佛陀。很多人说佛陀是三十二相,很庄严、很漂亮,但是外道看到以后,他们大部分人都说佛陀是一个有九种丑相的老比丘。因为他们带了内心里面的遍计,他们并没有思考,完全就是直接的感受。
其实我们也一样,如果你要让某个人对这个人产生不好的看法,你就先给他讲一些这个人的故事,讲很烂、很坏的故事,他绝对看到就不舒服。特别是一些很敏感的女性,你“噼里啪啦”说一堆“他不孝敬哦,他又很坏,经常整人哦……”听了这些故事,她看到他就不舒服。你再换一个人,对他讲这个人好得不得了,最好讲他跟佛菩萨约过会啊、喝过茶啊,对佛教徒最好这样。然后他一见到这个人,就会觉得“呜呜,好庄严哦”,大家观察自己是不是这样的?
那么,这个有没有错呢?没什么错,大家别计较,这是一种认知方式。但是我们要解脱就不行了。最难的是如实,我们根本就没办法如实。既然没办法如实,就不要强调我一定要看得准确,什么叫准确啊?根本就没什么东西叫准确,准确是实有的看法。那怎么办呢?我们要去学习,慢慢地要放弃花那么多精神和精力去搞周围的世界,精力要返回来追求解脱。而所有的解脱都是在内心发生的,不在外境里面发生。
ok,我们再看下面。
经文: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前面说了身,现在说语了。身语意嘛,无非就是这些。这里说语,也是在唱赞颂,保持一致。先赞颂了佛陀的身密,现在赞颂佛陀的语密,或者叫口密。我们看怎么解释。
诠释:此三偈叹佛口密不可思议。
前面是叹身密,现在是叹口密。
《吉藏义疏论》解第一偈说:“随吐一音,万类异解。”
“异解”,即听到不同的东西。就是佛陀随便说了一句话,大家听到的都不一样。“异解”有很多解释,不是说他说了一句话,我们听到的意思不一样,而是说同样一个声音,同样一句话,引起了不同层次的看法,有小乘的、大乘的、密乘的。还有就是他发了一个音出来,你听到的可能是英语,他听到的可能是中文。我们来看后面的解释。
太虚大师说,是赞“口轮不思议”。佛以一音说法,“人闻同人,天闻同天”,这是佛陀修得辞辩无碍的缘故。
太虚大师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德,大家不要总是想着一定要观音菩萨怎么说啊,弥勒菩萨怎么说啊,不要这样,近代一些大德讲的,我们也可以听。我们经常说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辞辩无碍的缘故。这是第一偈“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第二偈约所说的法,“各各随所解”的不同,如有闻五戒十善法,有闻四谛法,乃至有闻六度万行法的。
即随便说一个东西,但是大家听闻到的内容不一样,这个也叫做“异解”。不像我现在说一个内容,你们听到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派别,一种语言。如果找一个泰国人坐在这里,听到我在上面“叽里呱啦”,他就走了。但是佛陀不同,佛陀坐在这里,管你是泰国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全部凑到一起,每个人听到都是他自己的语言,这是语言的不同。
另外,听到的内容也不同,很精彩的。如果你是小乘人,你听到的就是四谛法,他可能听到的就是六度万行法,六度万行法是菩萨,会奇妙到这种程度。我们看他是怎么解释的。
佛所说法是一,但众生根机不同,因缘各异,智慧差别,在法海各舀一勺或多勺是自然的。又,佛说法是圆融的,所以,从不同时空角度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各获其利也是客观的了。
这是太虚法师的话,他说,因为众生根机不同,因缘也不同,智慧差别也不同,法海虽大,各舀一勺足矣。后来我们禅宗里面就说,“佛法如海,我们听众‘象鼠各得其饱’”。“象”就是大象,吃得喝得很多,老鼠很小,喝得很少,但是都能吃饱,即各获其利。
《吉藏义疏》所谓,“止说一法,随义普行,而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各蒙利益”,高度概说了此偈大意。
就是佛陀只说了一个法,每个人听到的意义又不同。好施者——喜欢布施的人,听到会觉得“布施功德大,我要回去布施”;好戒者,听到会觉得“守戒功德更大啊,我要回去守戒啊”。其实这个我们也好理解,比如一个人在上面发表了一篇演说,我们每个人认为的重点不同。你喜欢的东西就成了你的重点,你不喜欢的就是附带的。这是勉强理解,实际上佛陀还要更厉害。
第三偈约法中所诠的意义和所证不同。“说事是同,欣忧兼发”,如说一苦法,生四种心:有人听说,生怖畏心。有人听说认识到苦确实是苦,便对法生欢喜。有人听说厌患生死。有人听说生起断疑网心。
第三偈就是针对说法中讲的意义和所证不同,佛陀说法对大家引发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他举例怎么举的呢?有人听到了苦,比如有人讲苦谛,听到以后就生起了怖畏心——“世界真的这么苦啊,怎么办?我要去解脱,如救头燃”。有些人听到了苦,确实是苦,觉得“他说到了苦,说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我要跟随他,我要皈依”,生起了欢喜心。有些人听到以后厌患生死,生起了断疑网心,说到苦,也可以去苦,怀疑的心也就没有了。所以,佛陀说一个法,针对不同的人,激发的结果也不一样。第三偈就是讲这个。
也有法师解释说,闻“苦空”“无我”,等就恐惊怖畏,闻涅槃妙果就欢喜,闻不净就厌离三界和色身,闻一切法相明了就断疑生信,所谓,“一雨普润,禀受不同,三兽渡河,证有深浅”。
就是同样讲这么一个法,讲起来以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听,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和结果,叫“一雨普润,禀受不同”。也就是都是在下雨——下法雨,但每个人接受的程度、感受的滋味都是不一样的。“三兽渡河,证有深浅”,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小马、老鼠、老牛要过一条河,牛说这个随便过了,老鼠说会淹死,小马就说不会那么随便,也不会淹死。
我们是什么?开始是老鼠,走到中间是逐渐变大的小马,最后变成老牛。这是个悖论,过了河以后,你觉得自己是老牛;还没过河之前,就是老鼠——“行不行啊?”然后尝试着去过河,慢慢地长大,就变成小马,越来越强壮,我们是三个都具备。并不是说,我们一直都是老鼠,那注定过不去。我们也不是老牛,轻而易举就过去了。它有个变化的过程,这是渐修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音”的诠解历来有不同观点和看法。
这个我看到过很多,“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一音”到底是什么,有很多解释,我脑袋都已经看木了。
有三:一、一音,是一法身,因为法身不二,所以说“一”、“一法身出音,各为一音”。
什么意思呢?佛以一音说法,他没有声音,其实就是法身,法身的自然流露,到你的认知这里,就变成了各种不同的声音。这就叫做“一音说法,随类得解”,这是对“一音”的解释。他说佛陀根本就不会像我们这样,嘴边一动,弄出音频来发出声音。他坐在那里,只是你看到他在张嘴巴,因为你是人类,你觉得人类发音是这样的。而天人不需要这样,他有神通,他看到佛陀根本嘴巴都不张,他就听到声音了,他是以他心通这样的方式来沟通。
所以到底怎么弄呢?佛陀其实寂然不动,然后依你的因缘,你听到了相应的东西,或者看到了相应的东西。这是“一音”是法身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得到了那一大帮持禅宗见解的人的认同。
二、一音,是一时,“一时之中,并出众音,各不相知,故云一音”。
这是一种,就是佛陀张嘴说话,几百几千万种声音就出来了。每个人听到的都是自己的声音,而且互不干扰。很多时候这是从报身的角度来说的。到底哪个是真的呢?其实我觉得还是禅宗的那帮人要厉害一些。后面的这个你也可以这么去理解,它在形式上有可能就是这样的。
三、一音,是五音中其中之一音,“随吐一音,而万类各解”。
就是佛陀说话还是有一个声音出来,只有一个声音,但每个人的耳朵里面听到的又不同了。并不是说出了很多声音,比如佛陀一张嘴巴,几十种语言同时出来。而是说只有一种语言,到你的耳朵里面就不同了。这是对于“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里面“一音”的辨析。你说:“那我们要怎么认为呢?”你不要认为,记得有这事就行了。或者你记得大概就是这三类就行了,其实还有很多,我看到的有五六类,但后面的一些分析就很勉强了,我们记得这三类就行了。
如果从上下文意来看,既不谈玄说妙的牵强附会,又不分解字词,恐怕体会成“法音”较之其它要贴切一些。
“法音”,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法身,根本就没有什么,你不能说佛陀来度你,没有这回事。你坐在这里看到佛陀是一个化身,其实真正的佛陀在你内心,就是你心的底层,自心本性。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佛陀在那里呢?是你的福报和因缘兑现了。如果你去修行,也可以兑现的。你去修脱噶,也会有个佛陀出现在那里。修生起次第都会出现。当然,你会说:“我修出来的是报身啊。”那时候你见到的也可以称之为是你的报身,是你看到的报身,也可以这么讲。
平常我们看到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我们看到的本尊才是报身佛,我们的心是法身佛。其实如果你修生起次第,你可以把他看作是你心的法身佛显现出来的一个暂时的报身,只是不稳定。比如,你修生起次第一下看出来了。也就是说,真正的佛陀就是我们心的本性。通过修行,脱噶也好,生起次第也好,你可能会看到这种样子。但是,真正的佛在哪里?就在你心里,或者说就是你的心,因为心根本就没有什么里外。但是,不明白它的时候,就叫外,明白它以后,就没有什么里外了。
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随其种类不同各得体会,都说佛陀是在为自己说法,实则这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原因;
每个人都觉得佛陀是针对自己说的。不要说佛陀那么厉害,我经常上课讲法,马上就会有很多人发信息给我,说“我是怎么怎么样啊”,好像我故意在说他。其实我没有故意说他,除非我点名,否则我绝对不会故意去说某个人。我的反应没有那么快你知道吗?但是,有很多人自动上来对号入座。其实不是一个人有这些毛病,大部分人都会中枪。那么我一个凡夫都这样,那佛陀讲法,你肯定会觉得句句都恰好打在坎上,“你专捅我的伤口”,哈哈哈。
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随其种类不同各得体会,全都能够领纳受持各获利益,这更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妙用;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听闻以后,有的恐怖畏惧,有的欢喜赞叹,有的生起厌离心,有的断除疑网,这一切都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妙用呀!
这一大段是让我们理解“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异解”,各种各样的领受都有。
我们再看下面的颂词。
经文: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诠释:这是称叹佛的意密不可思议。前四句叹万行功德,后四句叹离障解脱。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这四句叹万行功德,即赞佛陀有很大的能力,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些名词大家去查就可以了,其实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讲了也就是一些名词。佛陀有很多不共法,刚才讲的就是一种不共法,仅仅是个概念,你说你要体会,那玩意儿是不可能的。当然,以后是可以的。
结缚是生死的原因,流转世间生死道是生死的结果。“离生死因果之此岸,到涅槃解脱之彼岸”,即是到彼岸的义理。这八句二偈总叹佛陀“智所成行”。
这里说的是下面四句“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稽首”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吧?知不知道?顶礼、磕头。稽首佛陀能够断掉众人的结缚。“结缚”怎么解释呢?结缚是生死的原因,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八十一个结,有的说是八十八个结。“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执著、贪著。最后一个结是什么?小乘说是我慢,我们(大乘)说是法执最细微的种子。其实就是我们的无明,不明白,或者是习气,叫做“结缚”。
“结缚是生死的原因,流转世间生死道是生死的结果”,什么叫“流转生死”呢?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六道等等,概念上可以这么去想。什么叫做“流转”?念头的前后不同就叫流转。我们的身体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叫“流转”,而且它不停。唯物主义认为的停是什么呢?死亡就停了。实际上世界不是唯物的,而是心的,心是不会死的,下面它还会不停地变动,这就叫做“流转”。我们不要马上想到鬼啊、神啊这些,这些有,六道确实有。但是,我们要具体一点理解“流转”,它就是念头的流动。
“离生死因果之此岸,到涅槃解脱之彼岸”,“彼岸”就是解脱,没有分别了,明白了本性。所以,他说这八句就是想表达,佛陀的智慧所呈现出来的功德,叫“智所成行”。
《吉藏义疏》说,能使众生出离三界是小导师,能使众生“绝出三界内外,至于佛道”是大导师。
什么叫做“能使众生出离三界是小导师”呢?就是能够让你成为阿罗汉,是小导师,阿罗汉也是超越三界了,人我执没有了。
能使众生“绝出三界内外,至于佛道”是大导师,前面是“出离”,后面是“绝出”。什么叫做“绝出”?“绝出”就是不出。不出三界,但也不再轮回,即“悲不入涅槃,智不住三有”,这叫做“绝出三界”,进入佛道,这是大导师。而出离三界,其实是把轮回当成了跟涅槃不同的东西,安住于他的灭尽定,这是小导师。
佛陀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断了所有粗细烦恼,已到涅槃彼岸,永离生死之道,他不但能自度,而且还能度诸世间的有情,故称为四生慈父,三界导师。不但宝积要稽首致敬,所有佛子及其有情都应向佛陀稽首皈敬。
“四生”是什么?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是宝积在赞叹佛陀,我们内心里面也要随着赞叹。其实礼敬佛陀是我们最重要的修行,很多人觉得磕头没有意义,佛在心中不要磕头。他根本就不知道“佛在心中”的那个心在哪里?磕头就是在你心中磕,你跑去心外磕啊?很多人会把心和行为分开,其实你所有的行为、语言,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全部都是心在游舞。而心也记录下了你所有的游舞,成为种子。所以磕头是有意义的,念咒是有意义的。
我们这次讲“认知”,人类的认知有个很大的麻烦,思维和心是分开的,叫做“知行分离”,“行”是心行,“知”是知识。我们经常会这样,心不听头脑的话,头脑不领心的情。为什么修行中要让大家念咒呢?大家说磕头、念咒没用,其实你要沟通头脑和心,就要靠念咒。大家可能没有去做这些观察。你在念咒的时候,如果很专心的话,心也用上去了,头脑就停下来了,心和头脑都可以在念咒中得到安宁,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然后产生沟通。
产生沟通的意思就是,头脑里面各种各样的想法,天南地北,流转不停,胡思乱想,这些可以在咒语里面停下来。心,即各种情绪,虽然没有头脑中那些乱七八遭的想法,以及各种理论的猜测,但是不舒服就是不舒服,舒服的时候,嗨就嗨嘛。它会有一段时间,虽然也是起伏的,但是它维持的时间要长一些。而且心里面发生的内容和头脑所想象的内容往往是冲突的,所以我们有个词汇叫什么?纠结。然后通过念咒,让头脑停下来,心的情绪也开始停下来了,大家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念咒就是这么起作用的。
磕头(稽首)也做得到这样,所以我们上来就要磕十万个大头,其实就是想干这些。让你慢慢地训练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头脑,然后逐渐进入止观。不然你想是想的,心里的情绪起伏是情绪起伏,至于境界,一边去,和你没关系。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去修五加行呢?明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些不修五加行只想拿窍诀的人,他们就只想在头脑里面取得一些东西。窍诀听了以后,如果你没有境界,它只是一些话或者一段话,或者是一串话,很多很多的话,在你的头脑里面飞旋。你就开始马上去思考这样、那样。你总想想出个什么来,那个想不出来的。比如站桩,站到腰板很硬,脚稳如泰山,棒子都打不烂。我说了这句话,如果你不去站,你能得到这个结果吗?得不到嘛。修行也是一样的,一定要去串习。
敬礼佛陀,您具足大力、大精进万行功德!敬礼佛陀,您已经证得四无所畏!敬礼佛陀,您安住十八不共法中!敬礼佛陀,您是一切众生的大导师!敬礼佛陀,您已经远离所有烦恼!敬礼佛陀,您已经到达涅槃彼岸!敬礼佛陀,您能够化度所有世间众生!敬礼佛陀,您已经永远脱离生死流转!
这是一大堆敬礼,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我们是敬礼很远的佛陀。其实是敬礼你的心,禅宗和大圆满弟子,一听敬礼自己的心,马上就傲慢了。那你是没敬礼自己的心,你敬礼你自己。你的心和你自己是有差别的,知道吗?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心是什么。这个叫什么?“百姓日用而不知”,儒家里面都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经文: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罣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诠释:这六句总叹佛智不可思议。众生往来于生死六趣,心念驰聘于是非之中,这些佛以其方便智都是了然分明的,上文曾说“善解法相,知众生根”,为利益众生“不舍一法,不著一法”,如吉藏义疏所说,我染著诸法,所以诸法缠缚我,我心无染著,那么万种缠缚当下便解。
“悉知众生来去相”,知道众生在怎么折腾,你的念头来来去去,就叫“来去相”。我们不要听到“来去”,就想到是从中国来,回中国去,这是行动上的。其实你的念头就是来去,不停地动,来去。还有各种各样来去的相,内内外外。当然,你从中国来,回中国去,这也是,这是外在的来去相。各种各样的来去相,佛陀都知道。“善于诸法得解脱”。
然后,他“不著世间如莲华”,虽然知道众生各种各样的妙相、丑相,但他不著世间,像莲华出污泥。
然后,“常善入于空寂行”。什么叫做“空寂行”,没有一个特殊的行为叫空寂行,就像跳金刚舞,没有一个特殊的姿势一样。“空寂行”就是心证悟了空性,看到什么都是空,什么都是法性在游舞。金刚舞是什么呢?什么都是光明,就叫金刚舞。
“达诸法相无罣碍”,什么叫做“法相无罣碍”呢?所有的法相出来,从因缘上,他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是尽所有智。所有的法相出来,在他那里,一味空性,是如所有智。
所以宝积说“稽首如空无所依”,就是我都不知道到底该去顶礼谁,即他否定外在形象的究竟性。但是,如果我们要离开外在形象去找一个空性,那你要麻烦了,因为空即是色。我们要比较深入地理解这个。
这六句就是叹佛智——空性智慧。也就是众生往来于生死六趣,心念驰聘于是非之中,这些佛都知道,了然分明。然后又说他善解法相,知众生根,即所有众生各种各样的相,他都明了,也知道众生是怎么回事。为了利益众生,任何法都要教,但是任何一个法,他都不执实,叫做“不著一法”。
“如《吉藏义疏》所说,我染著诸法,所以诸法缠缚我”,有个人我和法产生对立,叫做“我染著法”。也就是有个认知者和认知的对境产生对立。听到对立,大家不要马上就认为是仇恨或者是贪著,其实不是,只要有显现,你认为那个显现不是心性,那就是缠缚。什么叫做“你认为那个东西不是心性”呢?是因为你没有见到心性。如果你真的踏实地见到了心性,就不会有离开心性的万物。所以没有见到心性就是缠缚。这就叫做“我染著诸法”,或者“诸法缠缚我”。
“我心无染著”,要怎么样才能无染著啊?没有诸法就无染著,全是法性。所以一旦明了,万种缠缚当下便解。六祖怎么说的?“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天人师”。大家马上又会问:“是不是明白了马上就成佛了?”从见地上,你就是成佛了。从因上,你一下就明白全都是佛。但从修量上,你还不行。为什么从修量上还不行呢?因为分别的习气是很浓重的,你悟了以后很快就出来了,人我、是非、对立马上又来了。
所以说要保任,保住那个不分别。而那个不分别不是一种对境,它是心的本来,如果你当作一种对境,这种保就叫做“堕法身”,你要保住它,但不能固定死。保住它又不固定死,那就一定要任,所以叫“保任”。因为觉性本来是无拘束、自由的,它不存在什么动不动,说它动不动有点搞笑,好像一个东西一样。所以用“保任”这个词相对比较准确。它不是对境,你必须要任。但是,你要不散乱,所以你要保住。但是,到后来彻底熟练以后,连保都没有了,只有任。由于没有人我、没有法我,所以他任就任到你那里去了。因此,他没有度众,佛陀不会度众,是你要求他度,他才去度的,是这样的。
《折衷疏》说:“因为如来不著世间,善入空寂行,是由于空智离缚,法法皆空,无挂无碍,如太虚空,一无所依。”
证悟空性就是这样的。“一无所依”就是心无所住,即我们经常说的一丝不挂。心无所住我们要去修,如果不修,你说心无所住,你怎么心无所住啊?想象心无所住啊?那心就堕在想里面了。感受心无所住啊?心就堕在感受里面了。到底什么是心无所住?你真的要深深地明了才行。你永远没办法找到一个叫做“心无所住”的东西。最难明了的就是这个东西,但最容易明了的也是这个东西。所以我们还是要去修,说来说去都是修。干脆不讲了,我们回去修,哈哈哈。
“如太虚空,一无所依”,“如太虚空”是一个比喻,大家不要马上就去想太虚空,又堕在想里面了。想一个太虚空,或者感受一个虚空出来,都是不对的。禅定会产生虚空感,都是不对的,那个叫“空无边”或者“识无边”。大家会问:“那要怎么办呢?”真的没办法回答你,因为你的认知经历里面,要么是思维,要么是感受,你根本就没有自明的经历。很滑稽的是如果你自明了,还说个什么?任何语言都没有用了,这些你听都不想听了。所以他要慢慢地通过你思维的认知,感受的认知,一步步把你引到那里去。
禅宗有时候会采取很突然的方式,比如,马祖把水潦和尚“嘭”地一脚踢倒在地,截断他的感受和思维,水潦和尚当下顿了。再比如,船子和尚被一蒿子打下去,呼吸都不准他呼吸,人一定要呼吸,他在水里面没办法呼吸,只要他一起来,马上就被按下去。人没有呼吸会怎么样?没办法想,他突然发现不能用想来回答这些问题。还有很多这样的方式,比如,马祖问庞居士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正要回答时,马祖一下把他的嘴巴捂住,不准他说,他一回观就明白了。
当然,如果你没有基础,你就白挨打,打到水里去感冒。所以,它有个前提,就是这些基础得搞好。否则大家都认为是窍诀重要,其实窍诀不重要(这个话有局限性哈,否则我会抓去枪毙的,哈哈哈),基础才重要。先把基础修好,窍诀到处都是。当然,这是局限性说法,我再三声明,网上的师兄,传播等于谤法,这是针对我们来讲的。窍诀非常重要,但针对我们来讲,要先有基础,然后窍诀才重要。否则你听到窍诀也没用。
我想很多师兄都听过窍诀,是吧?证悟了的站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否则什么花招都没有用。就像一个软脚虾,站都站不稳,然后教给你迷踪拳、降龙十八掌,再怎么练你都是马保国,“啪”一巴掌就把你打下去了。如果你一点功底都没有,什么招数都等于零,什么绝招都不管用。
“从空出假,会假归空,空假不二,便是中道智。”
这是从天台宗的角度来分析的。什么叫做“从空出假”呢?我们看外面的世界,它没有本质,所以现象是假的。我们去找它,离一多因一分,根本就没有本质,从空,所以它是假的。但是,即使是假的,它也有样子啊,它也有显现啊。会假归空,归到哪里?即所有的假象都归于空,第二个“空”可以理解为觉性。虽然是假的,但是有东西出现,你不能说断灭嘛。从哪里来的?会假归到第二个空,第二个空就是觉性。
最后你会发现外面的假象,跟第二个空代表的觉性,是一样的,叫“空假不二”。落到具体的修行,大圆满叫等性解脱,即全部都解脱,大解脱,你本来是佛,六根自解脱,这些词汇很多。但是,你证悟了就是证悟了,什么都没有了,不是现象什么都没有了,所有的经论所描述的根本宗旨就是这个。但你还是要修行,让它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现前,让它那些本具的功德自然现前,脱噶就是为了这个。我们大圆满的彻确,就是为了搞懂这个——空假不二,这个觉性,禅宗也是一样的。他说这个东西就是中道智。
众生不达诸法实相,所以有挂碍,佛能“解众障蔽,似光辉之临幽谷,达诸法相,如长风之游太虚”,所以能达到无挂碍的境地。
这个就是表扬了,这些表扬大家忽略过去就算了。
佛陀的法身如太虚空一般,普遍一切,无所依住。
为什么佛陀的法身如太虚空呢?大家好好想想,为什么像太虚空?什么是太虚空?离开你的心没有任何东西,你的心就是佛法,太虚空也是你的心,所以佛陀的法身如太虚空。你们学了明知定嘛?明知定运用到具体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东西都是你的心,虚空不是你的心啊?虚空也是你的心。所以佛陀的心如太虚空,它必须是太虚空。还有一个太虚空离开了你的心啊?所以佛陀的法身如太虚空一般,普遍一切,什么都是。
你会看到外面的山、草、风、花,乃至粑粑,全来自于你的心。所以禅宗里面你问他什么是佛,他说干屎粑粑、干屎橛,就是这个原因。这是说遍满的意思。还有说佛的作用,问什么是佛,他会说“我在青州做一领布衫重七斤”,这就是心的用。心不管是体,还是相,还是用,都是佛。心可以有相,心的体没有相,但是心的用有相。你看这个就是相,我手上拿了个板板,也是佛,没有什么不是佛,没有什么不是法身。所以它遍满一切。
我们的认知就不能从法身这样去认知了,法身无方位、无大小,一大堆的词汇。我们的认知只有五个方面——眼睛看、耳朵听,就这么一坨东西,所以非常有局限。它的过去、未来我们都没办法知道。过去、未来我们只能靠意识去,这是第六个方面,它将前面五个方面进行总结、记忆、推演。这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这种认知非常狭隘。
所以说,要回到我们心本来的认知里面,就要把前六根乃至五根去掉——修行。去掉要怎么去呢?要利用这五根、六根来去,自己打自己。所以修行就是跟自己打仗,然后让我们本具的佛性露出来,整个修行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华严经》中“法身遍满於虚空,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正显法身“空无所依”,体含众妙,是我们应该恭敬皈依的。
我们经常说的“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个“知”到底是什么啊?这个话好念,你的“知”是什么?你的知就是想法,一个“知”,只是那个字。知,可以是思维,我们刚才说了,还可以是感受。最究竟的那个“知”是什么?你看明知定走到一定的时候,那个“知”就是明嘛,只是你不知道明是什么。那个“知”到底是什么?究竟的知,才是真正的法身。
虽然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不是任何人的知,都是众妙之门,你都已经知了那么多,你怎么不妙呢?当然,你说:“我也妙啊,运水与搬柴。”那是人家已经知道了。其实不见得运水与搬柴,杀人放火都是,你受不了了吧?杀人放火怎么会是呢?其实都是的,只是他无明,有这么一个无明的个体,他才会杀人放火。所以杀人放火一样值得悲悯,我们现在听到杀人放火,恼火得很,因为你会感受到伤害。而对于佛陀,你杀人放火对他有什么伤害啊?火烧虚空,刀劈流水,没有用的,所以他不会对这些东西产生恨。但我们不是,我们会因为感觉危险,就恨、讨厌。
佛陀,熟知众生往来六趣的行迹,善于在诸法中得大解脱,像莲华一样出世间而不染“污泥”,常在定中大做佛事,因深知诸法实相,所以我们要像佛陀那样无所依住。
这里说到“常在定中大做佛事”。他的这种定不像我们的定。我们的定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局限于一些东西,让我们的心获得宁静,或者是获得一定的超过我们六根范畴的认知。我说了两个,第一个是停止我们的六根获得平静,这个大家都知道。第二个是加上一些见解,即我们讲过的六种认知中的一种,在定中加上观,比如我们修单空,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样去观。观了以后,我们真的会感觉身体和周围的一切都如露亦如电。这让我们的认知好像超越了六根的范畴。这是一种认知。
那么,这种认知,首先要让我们的心神摄在一个对境上,或者是摄在一个见解上,这样去搞,这样去定,它实际上是一种约束性的东西。而真正的首楞严定,或者我们大圆满产生的觉性(比较透了以后)是什么呢?我们经常说保任保任,没有保了,也就完全没有所谓的定了,心性任意流转,他任什么意啊?没有意,分别亦非意。什么叫做“意”?你们有意,他没有什么意,你的意来了,他的意就来了。这就叫做“定”,他的那种定,“常在定中大做佛事”。而不是我们的这种定,有一种暗藏的状态,暗藏一种状态,肯定不是的。
当然,初期大圆满证悟以后,他会有个保在那里,当遇到激烈的情况时,他可能还要回观,让自己不丢失那种明悟。也就是说,他还不是很成熟。当然,这个保任有可能不是真正的法性,很多时候会上当,单空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们要区分这些东西。
佛陀的定,大家要记住,那是纯正的法性。什么叫“纯正的法性”呢?没有什么东西叫纯正的法性。一切,全部,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执著,任意显现,只能这么说。而且是所有的显现全部都明了。
我们要去领会,只能领会我们自己的显现,而显现其实就是法性。我们可以从我们的角度去看,但你不知道他的显现。比如,我看到你们上百张脸,赤裸裸地看着我,而你们看到的就是一张胖脸,在这里看着你们,这是你们的显现。我不知道你们的显现,而且你们每个人的角度都不一样。
佛就不同了,佛的心知道你们的脸在我这里的显现,也知道我的脸在你们那里的显现,他还知道天人的脸、所有众生的脸……全部。那他的心在哪里呢?跟你的心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你的心被六根全部盖住了、压住了。那我们要怎么样去明白它呢?就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闻思修行慢慢地让它露出来,就这么一个过程。
那么,什么叫做“无所依住”呢?如果真的明白了觉性,你没办法依住,你依住什么啊?哪有什么好依住的?依住,一定要有个人我才能依住什么,人我没有了,就不依住了。
我终于把发起序讲完了。我这是完全像在游街一样,很快把它游完了。大家听不听得懂啊?这个应该绝对听得懂吧?讲深了才听不懂。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可以讲正宗分,讲一部分,开个头。到这里,整个序分就讲完了,这一大段是说,宝积带领五百长子来献宝盖,佛陀把宝盖用神力合在一起,显现了三千大千世界,然后宝积出来一通赞颂。我本来想说一通马屁,哈哈哈,人家是真心赞颂不是马屁啊。
这里发起序就完了,也就是这件事情就揭开了,马上就要开始讲这本经正式的内容了,叫正宗分。我们来看经文。我们先把这一段讲完,这半个小时,我觉得我们开了个很好的头,终于在第二个禅七讲到了正宗分,虽然说维摩诘尊者还没有出来。
到此,发起序圆满。以下是正宗分内容。
经文: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这一大段的意思,其实表面理解也很好理解,就是宝积去问佛陀:“为什么菩萨要建净土,佛陀要建净土,是怎么建的呢?”佛陀说:“来来来,好好听一听,我来给你讲,为什么菩萨要建净土,佛陀要建净土,就像有人在空地里面建立一座房子、宫室,随意无碍,但在虚空里面是建不成的,他一定要在地上才能建成,什么是地呢?众生就是菩萨的地(为了成就众生),它不是我们这样的地,众生的心就是菩萨的地,一切都是为了众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这是大体的意思,具体解释起来会有很多。
下面我们开始具体解释。
分段诠释:
如果我们讲这部经用总结性的讲法,我保证一晚上就能把这部经讲完,但大家听了就忘了。像这样每句每句解释,就可以掺杂很多知识在里面,它的好处是你能学到很多知识,坏处是会拉得很长。还有一个坏处,就是你学了知识就忘了。但是,我们说过的,在这个不停地堆积知识的过程中,慢慢地你会建立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这是目的,所以我们才这么繁琐地来讲。ok,我们开始分段诠释。
一、说净土因果
这一大段话的第一个部分,就是说净土的因果,要问为什么有净土,净土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做的,就是净土的因果,有因。
长者发问:
经文: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就是说,我愿听说佛国清净是怎么回事,世尊能不能说一下,菩萨为什么造净土,他们的心行和外在的行为是怎么样的?就是这个意思。
诠释:正宗分开始,宝积就请问净佛国土的因果,因为要取证净佛国土的清净果德,就必须先修净佛国土的净因。所以,宝积一方面“愿闻得佛国土清净”,一方面“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发心,是发取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不仅是宝积,还有五百长者子,都已发无上心。
你要成为菩萨,首先得发心。你看《现观庄严论》里面讲,成佛的十一个因里面,第一个就是发菩提心。一定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什么都不行。特别是我们想取得大圆满或者禅宗顿修(顿门)的这种果,其实你是要一下就拿到佛陀心的本质。虽然他心的修量你拿不到,但是你要去抓那个本质,用那个本质来修行。而他的本质就两个东西,一是对众生的大悲,二是本体的空性。
当然,你可以说究竟的就是空性,因为空性就是胜义菩提心。但是你不可能“哐”地一下就拿到空性,你没有能力,所以你一定要先发菩提行,去接近他的本质。而我们很多人不想发菩提心,以这种鄙陋的心态,以及充满了各种各样业障的相续,想取得个窍诀,一下就拿到空性。当然,这是不是绝对不可以呢?也不是说绝对不可以。但是,如果你没有菩提心,因为很大的福德和加持,碰撞到了空性。那它激发的第一个感受一定是“我要回来发菩提心”。
为什么呢?因为你明显发现这个东西不行,扛不住。你没办法真正地安住,没办法真正地透进去。因为强烈的人我会引发各种情绪,引发各种无明执著。哇,那个根本就是无执,你怎么安住无执啊?它不是一个东西给你安住,它是一种智慧,一种深深的明了。所以你就会去发菩提心,慢慢地菩提心让人我减轻以后,心自然而然就安住了。然后佛陀说的那些空性的道理,很容易就能体会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发菩提心。
我们很多人忽略这个,把它当成一种技术——“我花了很多精力、财力去贿赂这些大德们”。特别是一些有办法的人,觉得得到了这些东西会怎么怎么样,哎,两个字——幼稚。如果佛陀、大德们能接受贿赂,他还是佛陀吗?他不是贪官了吗?哎,幼稚!大家记住啊,我不是说不供养大德,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去供养、去恭敬,这是绝对必要的。而且积资清障必须要这样,但你记住,这不是贿赂,不能取巧。
我们再看下面。
当时,长者子宝积,说完这个偈颂以后。
“长者子宝积”,很多时候他们的用词习惯和我们的不一样,我们是“长者宝积”就行了,他们是“长者子宝积”。
呈佛说:“世尊,这五百长者子,都已经发了取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都想听佛国土的清净庄严,也祈请世尊演说诸菩萨净土如何修行。”
“这五百长者子,都已经发了取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还没有得到,只是发了这样的心,发了菩提心。整个这一大段话,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段就完了,我们就不再解释了。
答净土因果:
前面是问净土因果,现在是回答净土因果。
经文: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佛陀要说法,一定要有人问,这是个缘起。很多人见上师,就坐在那里——“你肯定知道我想什么”,考上师。不要说有些上师不一定有神通,即使有神通,他也不会来主动问你,你一定要问。很多人说:“当众问我不好意思。”先回去把好意思练好了再说。到了那个时候,你还不好意思?很多时候我们会丧失很多机会,其实很多人连怎么跟随上师都不知道,以为这样、那样,反正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太多了,我见得太多了。
那怎么办呢?真的要好好修行,把自己的问题进行集中。也不是要天天跑去守着上师,候着他,等他不小心漏一个窍诀出来。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绝大部分人是不行的,你天天围着他,那不弄死他啊,那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你要回去修,大量地修,把问题开始集中,凝练问题。然后你拿着问题去问。只要是真正的上师,你的也是真正的问题,他一定会回答你。你在他回答的过程中,和他交往的过程中,就会明白很多东西。
但是,你前面的那些基础都没有打好,既不闻思,也不修行,那是不行的。很多人不闻思、不修行,他想问题出来。那真的是吓死个人,他想问题。他想的那些问题在修行中绝对不会发生,但他也拿来问你。哇,那真的是问得天翻地覆慨而慷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真的是整死个人。就像你给他车,让他开,开了以后出现了问题,左刹车、后刹车怎么怎么了,他没有问这些。他来问开这个车需不需要买车票?要多少钱?整死你。
原因是什么呢?他不去闻思,就是想套点近乎,问出点什么东西来。不是这样的,上师就是来教给你修行,指示你修行的。你说来都来了,加持加持。是的,很多上师有加持,其实最大的加持是你的信心。如果你没有信心,根本得不到任何加持。当你有信心,到他面前去,那个加持就已经来了。
还有更大的加持,就是你的修行。你看到处都有很多跑跑先生嘛,好多嘛,全世界都跑完了,有很多师兄把全世界的大德都收集完了,一个不漏,真的是这样的,又咋地了?没见你成就。成不成就你问问自己嘛,你心里面还没个数啊?所以,这个东西要现实一点,真的要现实一点。我教给大家要现实,但不是教给大家狭隘。我们要如实看待我们的修行和闻思,不然暇满人身就这么晃过去了,真的是太浪费了。“善思念之”,佛陀说的,哈哈哈。
诠释:《吉藏义疏》说,这段文字是“诫听许说”,谛听是闻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念念不忘,为修慧。当为汝说,这是允许,许诺。
这段文字就是,“诫听”,即你要怎么去听,要怎么去思考,要念念不忘。然后说许诺、承诺给你讲净土的因果。
什注说,宝积问净土之相,所以也以净相答之。净相,就是净土因缘。净土因缘有三事:一、菩萨功德,二、众生,三、众生功德。“三因既净,则得净土”。
净土必须要有菩萨,你看我们的西方极乐世界,首先是法藏比丘,菩萨这么开始的。然后菩萨不是为自己修净土,他一定是为众生,所以一定需要众。第三个,不是哪个众生都能去,他一定要相应的因缘和功德,所以我们要念佛,要有信愿,这是极乐净土。你要是去其他净土,我们后面还会有课,讲去各种净土的条件。你听了以后,就会觉得“我一定要去西方极乐净土”。所以说,他需要众生的功德。
“三因既净,则得净土”,“三因既净”,就是三个功德都有了,三个因素都具备了,都清净了,那么这个净土就成了。
通解便是:“善”是好,“哉”,是文言语助词。合起来是:好啊,好啊!佛赞许宝积问得好。
“善哉、善哉”,这个我们汉人能理解,现在变成“好啊、好啊”。我觉得说“善哉”有味道一点,以后你们一问我,我就说“善哉”,哈哈哈。语言是有时代性的,我们现在听到“善哉”,就觉得太学术化了,或者是太古旧化了。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好、好、OK”,语气助词。所以说,每个时代不一样。
这里暗含二点深义:一、大乘净土法门难信难行,义理甚深无量,而宝积却能发问,所以佛给以赞许。
大乘净土法门真的很深,我们一想到净土法门,就觉得是“哎,念个南无阿弥陀佛嘛”。其实不是,你看我给大家讲《阿弥陀经》,讲了多少花哨出来嘛,那些花哨不是我编的,都是书上抄来的。那些书都是大德们写的,我是照着书上说出来的。你说:“你结合了唯识的理。”唯识也是那些大德们讲出来的,又不是我发明的。我讲的东西没有一个是我发明的,虽然我讲的时候用了一些其他名相,比如“四夺”“认知”等等,但所有的理义全是他们发明的。佛法是没办法发明的,只能演绎。真的很难相信啊,深信了以后,一定会念佛。
二、净土法门,修行不易,须要系心一念精进不舍才能做到,如法藏比丘因发四十八愿,劳苦勤修,才能实现果上的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修行不易,它有两种说法:第一个是菩萨建净土不易,法藏比丘搞净土的图纸设计、规划,就用了五个大劫。然后修建它,搞了无量劫。修建它,我们说了,肯定不用什么挖土机、搬砖这些,他就是要去度众,要告诉大家去那个地方。这样搞了无量大劫,最后才修成了净土。这是菩萨的不易。
第二个是我们去的人的不易。去的人,要相信它,还要系心一念、精进不舍。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就叫“欣慕极乐,厌弃娑婆”。你做得到吗?我们欣慕极乐,有一定的欣慕,但我们绝不厌弃娑婆。这样大部分人是去不了的,就是这个原因。厌弃娑婆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你花很多时间去念佛,你不能找任何借口,比如“我确实舍不得,没办法”或者“我起码要实行我的人道主义道德主义”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好了,你去做这些没问题,也非常好,那你就去不了净土。你在人道里面圆满了,那你的精进修行就毁了,很多人毁于这个,很多人很大的功德也毁于这个。
其实就是他心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世法上,集中在世法上,不一定是指贪嗔痴慢疑等很坏的一方面。有些可能是很道德的,感天动地的一些事,比如孝敬自己的父母,不顾一切,那真的是太好了,有时候我们看到感动得不得了,“这种人该不该去净土?”该!但是他去不了,他只能去天道。我们不能用世间的道德来做衡量,好像佛法是一种奖赏一样,它不是一种奖赏,心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没办法,不是你人类规定的这些东西。
所以,一定要舍弃娑婆啊!厌弃娑婆,欣慕极乐,这是去净土的一个标准。为什么有些师兄念着念着就念出结果来了呢?其实就是系心一念,精进不舍。我们很多人不行,我们没有系心一念,我们可能在念,但都没有系心一念,就是把心捆在一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是一会儿这,一会儿那,太散乱了。
而且根本不厌弃娑婆,我们有很多理由不厌弃娑婆。你看我们的感受嘛,感受心里的快乐,这样快乐、那样快乐。有些甚至不是快乐,是讨厌它,但还是放不下,哈哈,恨得不得了,还是不行。因为情根深种,情根不一定是爱情,亲情等各种各样的情都是情根。纠缠在一起,你要是不扯掉,那就没办法,谁都拿你没办法,佛都拿你没办法。所以大家要记住,这是我们这一方去净土的不易。
现在宝积和五百长者子能启问净土因果,所以叹为善哉。闻、思、修是学佛的通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一句话当中便全部包含了。
很好啊,问这些东西。“闻”,谛听。“思”,善思念之。思和念都属于修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这句话就包含了闻思修,就是这个意思。
佛说:“问得好啊!宝积!你能为这些菩萨们,问如来的净土如何修行,那么,请你们认真聆听,仔细思维,我现在便为你们述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吉藏义疏》说此句是“受旨一心”,即承受佛命,一心静听。于是,宝积和五百位长者子听受佛的教法。
这个就不解释了,很容易就明白。大家一听,佛陀要说话了,要说了,凝神就开始听。他们那时候听佛讲法真的是很有精神,非常认真。我们可能现场还好一点,你要听录音,或者是在网上听,绝对是一边听这个,一边看其他的,哈哈。甚至上个厕所啊,回来再听。为什么呢?听法是有级别的,真的听进去,和初初听或者是强迫自己听,完全是不一样的。你要谛听,其实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越听越认真,那真的是谛听谛听了。“谛”是真理的意思,认真的意思。
但是,大部分人,我觉得能听就已经不错了,慢慢地让生活中、思维中、心灵里面中充满佛法的内容,不是其他东西,已经很不错了。不是小视频的内容,已经很好了。说老实话,修行有个大忌——克服小视频,克服杂乱信息的侵入。大家都不是大才,没有一个人是看了小视频,说那是法性在游舞。真的是要把大量的时间集中起来修行,否则五十年以后,可能有极少一部分人还在苟延残喘。五十年以后,我们这里的大部分人都会没了。所以大家好好想一想,五十年很快的。我今年已经活到五十九了,把五十年减掉我就只有九岁,哈哈哈,快得很!
正说净土因行:
经文: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这是一个结论。什么叫做菩萨的佛土呢?众生就是菩萨的佛土。这个结论,虽然大家大体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要认真想一想,菩萨的对境就是众生,没有众生根本就没有菩萨,菩萨的佛土就是众生,所以你不发菩提心根本就不是菩萨。你要发菩提心,如果没有众生,你发个什么菩提心啊?我们看诠释。
诠释:菩萨和众生是对待立名,菩萨以利乐有情,化度众生为其责任,菩萨之所以成其为菩萨是和“觉有情”有关系。
“菩萨和众生是对待立名”,他们是相对的,有菩萨才有众生,没有众生就没有菩萨。佛陀的全称是什么?自觉,觉他,即觉有情。觉得太厉害了,叫“觉行圆满”,所以他成了佛。所以菩萨一定要去觉有情,不觉有情就不叫菩萨。不是菩萨你又说你证悟大圆满?那是你想的大圆满。所以,法王如意宝在《大圆满之路》里面开示,他说你要证悟大圆满,就先做菩萨。这是原话,大家去找都找得到。
如果离开众生,菩萨就无行可修,无净土可证。众生化度得功行圆满,也就是菩萨的净土圆成。
听懂了吗?我不用解释,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意思。
《吉藏义疏》说,这段文字是“正酬其问,总谈佛土”。
他这个佛土,什么都是佛土,我们这里也是佛土。任何一个有众生的地方一定有佛,只是他显或者不显。为什么?因为众生的心就是佛,当然有佛啊。显是依据因缘和功德这么显出来。
佛土共有五种:一、净。二、不净。三、不净净。四、净不净。五、杂土。
即五种佛土,看他怎么解释。
所谓净,菩萨用善法化度众生,众生具受善法,结善缘,得纯净佛土。
这是第一个“净”。
所谓不净,如果众生造恶业、缘感秽土。
我们现在就相当于秽土。
所谓净又不净,最初是净土,这类净业众生缘尽,后来恶业众生再来,则净土变成不净。
其实我们娑婆世界也有这么一个过程,最初刚刚来的时候,是光音天天人到我们娑婆世界,那是很多很多亿年前了。我们的祖先的祖先,他们是在天上飞的。那时候地上铺满了地肥,光音天天人就用手指去刮这些地肥,味道非常好、非常美妙。然后慢慢地他们的光身就变沉重了,就落地了。吃得多的人等级就越来越低,越来越成形,然后开始出现男女根,越来越糟糕。
最初地上是自然香稻,地肥慢慢地变成稻子了,稻子割了马上就长出来。后来大家不想去割稻子了,就把稻子拿到屋子里面去保存,有私开始了。然后稻子就不能割了就长了,要隔夜长。后来越来越糟糕,春秋四季才能长,越来越变成秽土了。就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个叫做“净又不净”。
所谓不净净,不净缘尽,后净众来,则土变成净。
我们这个土也会这样,你看我们现在很糟糕啊,非常糟糕,然后越来越糟糕,减劫就是这样的。到了后来人寿十岁,哇,地上污染了以后,随便捡一个草插上你,你就死了。人只有一肘高,五岁就要出嫁,十来岁就要死。慢慢地到了最苦的时候,大家意识到开始不再造恶,慢慢地又开始变好变好,一直到八万四千岁。这就是从秽土变成净土的一个过程,他说的就是这个。
杂土,是因众生造善恶二业,所以感生净秽杂土。净秽都以众生业缘而起,所以叫众生土,佛有教化之功,所以又叫佛土。
我们现在也可以叫做净秽之土。比如,我们跑到一些风月场合、打架的地方,那个就叫做“秽土”。跑到五明佛学院,那就是“净土”。净秽混在一起,也就是净秽土混杂在一起。不管怎么样,以我们来看,有净有秽,叫众生土。但是佛陀,一有教化他就来,所以叫做佛土。但是,佛土和净秽土是一个地方。那为什么会有不同呢?后面就要讲这个东西。你清净,你看到的就是佛土;你不清净,看到的就是秽土。《佛国品》就讲这个。
故,菩萨是随化过去,现在,未来所已化、化会化,所当化的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就建立它什么样的净土,因为菩萨所成立的各种净土,完全是随众生之类的机缘所宜而生成,正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已经化的、正在化的、应该化的这些众生,他们是怎么样的,菩萨就建立相应的净土。所以菩萨所建立的各种净土,就是随着众生的根机和机缘来的,完全随着众生来的。并不是说,他要设计一个什么东西强行去搞。他是要去修众生的心,去觉众生的心,让众生的心和他的心建立连接。心会显出外境来,众生的心净了,他的心净了,而且又很成熟,两个人接在一起,就会显现出相应的世界,那就是净土。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成就众生就是净佛国土。
大家千万不要想是我们这里是一个秽土,外面有一个净土,然后我们搭着飞船过去。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修得非常好,这里就是净土。如果你脱噶成就,这里就是净土。
当然,以我们这种缘起的目光去说,我们也可以说净土在西方,极乐世界多远多远,可以这么去讲。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距离,心是不成立这样的距离的。所以净土里面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他说一个人死亡的时候,真的是去了净土吗?他说不是去,根本就没有去不去,但是一定会出现净土,叫“生则决定生”,肯定会出现净土。但并没有说,你从这里飞到那里去。而是当下一下就出现了净土,是这样的。
佛说:“宝积啊!所有各类众生,都是菩萨的净土。”
净土的结论就出来了,所有各类众生,都是菩萨的净土。我们是不是应该骄傲一把?我们的心就是菩萨的净土。所以说,菩萨要怎么来建净土呢?就是清净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和他的愿力相应,他的愿力是他心的作用,是他清净心的作用。然后出现共同的净相出来,叫净土。他说的理就是这个。
时间到了,你们大概也听烦了,哈哈哈。这本就是讲净土的,整个《维摩诘经》就是讲净土的,后面很多各种各样的净土会出现。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整个禅七就结束了。不管怎么样,不管大家打坐是否有所收益,听课是否有所收益,我们都结束了。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觉得这样的禅七还有必要再开展吗?“有!”有必要我们就继续开。下个禅七可能会在十一,哈哈。
下面我们念《普贤行愿品》回向,念完以后我们就解七,解七以后我们就尘归尘、土归土。哈哈,大家听到“尘归尘、土归土”就怕,迷信!根本不用怕,我们该去哪里就去哪里,然后我们要好好修行,争取十一再来打禅七。要是你十一之前就开悟了,也可以来啊,作指导,哈哈!我们现在开始《普贤行愿品》的念诵。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22课
- 《维摩诘所说经》第2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