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禅七内容:从发起序开始讲解,至正宗分。
经文:
尔时,毘(pí)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于是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
诸天龙神所居宫,乾(qián)闼(tà)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覩(dǔ)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
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罣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宝积献盖:
经文: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佛,各以其盖,共供养佛。
诠释:肇注说,宝积也是法身大士,经常和净名一起礼敬如来,“共弘道教”,但今日独自和五百长者子来礼拜如来,是将生起问疾的原由,开启本经法门的伏笔。天竺,即古印度,尊重智德优胜的人,常以不同装饰的宝盖来供养佛。
折衷疏则说,五百长者子和净名同是法身大士,“权应兹土,利益众生”,因为二乘钝根人,迷此不思议境界,唯欣喜“舍垢趣净,保证偏真”,而不发无上菩提之心,也不求大觉之果,……所以大士献盖世尊,“合盖现土,因事显理,亦此圆融法界”。
宝积得名,是因为他有无量法宝和财宝。他和净名一样,是法身大士,也是五百长者子之一,现在到佛前献盖没有净名,这里已经隐伏“净名示疾”不能同来,为下品问疾伏下因由。宝盖,有盖覆的意思,是以此形式表菩萨的因行,藏盖果德,楞严所谓“慈荫妙云,覆涅槃海”。五百长者子们各用宝盖敬佛,正是发起要求佛说法的一种礼品。
合盖现土:
经文: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偏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其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诠释:什注说,现“合盖”神变有二种意义:一、现神变无量,显智慧必深。二、宝积献其所珍重之宝盖,必然获得应该珍贵的果……表明“因小而果大”。又因为,“盖以不广而弥八极,土亦不狭而现盖中”,故说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妙高山共有十宝山,须弥山处其中间,所以说……诸山;
肇注说,“将显佛土殊好不同,故通现十方,诸长者子皆久发道心,而未修净土,欲悦其未供之情,启发净土之志,故因其盖而现之”。
综上所说,此段文意显示大乘不可思议的境界,也是全经大旨。二乘人报证偏真,以空理为究竟,得少为足,所以佛陀借献盖的机会,示现净佛国土的庄严,借事显理,开示圆融法界的道理,不可思议的法门,使他们知道唯心净土的道理。在圆融妙境中本无生死可舍,更无涅槃可求。如此,对于下文“室包乾象,手掷大千,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方能思过其半。目真邻陀山译云石山,摩诃译作大,文中有八山,智者疏中在香山和黑山之间加上金山和宝山,共成十山。以须弥山做中心,以铁围山围外廓,中间有七重金山和八个水海,交互环绕,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在大千世界前加上“三千,表示由小、中、大三千个世界合成。这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区域。
从喜赞仰:
经文: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诠释:什注说:“信乐发中,相现于外。”
当时大众们在大法会上亲见佛合盖现土,深心赞叹,所以,身口意三业皈敬是顺情合理的。口叹“未曾有”,双手合什,目“不暂舍”,表现出大众诚心恭敬,恋念不舍之意。
经文: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久积净业称无量,道众以寂故稽首。
诠释:什注说,众人虽然看见佛所作的神变,但不知所变的原由,为了使其“推宗有在”,“信乐弥深”,所以以偈语赞佛。
肇注则说,“形敬不足,以写心,故复赞之咏之”。
吉藏义疏说,说偈共有两个意义:一、以概括的言辞摄佛所有德行,二、因偈辞美妙使听闻者欢悦。不论言词多少,俱备四句,方可成偈。偈是梵音,颂是音辞,偈颂合称为了意义明了。(此种组词方法,译文术语称华梵并举)所以偈叹有四种因缘:一、奉盖为表明财供养,说偈赞叹以析明法供养。二、上文以身业恭敬,现在以口业供
养。三、前文阐明形体恭敬,不足以写心,现在以心思妙言,咏之于口,则三业供养恭敬具足。四、使众人知晓神变之所由。偈颂分五部分:一、赞叹本德,二、赞美迹用,三、再叹本德,四、再叹迹用,五、总结赞颂。折衷疏释前四句偈说,西域有青色莲花瓣,黑白分明,如来的眼目生得就象这青莲花瓣。如来应身有九十七种大人相。……现在唯独赞如来目相,因为人相好丑重在面目,面相又重在眼目,现在“赞目一相,以摄其余”。所以此句赞佛色相。
第二句。禅定之乐,令人易生染著,如来以法界慧海,全都照破,所以此句赞佛心。
第三句。如来三僧祗劫,积功累行,修无量业,但是,净业虽多,不出三业。一、三惑断尽,三智圆满,意业清净;二、二死永亡,三身圆证,身业清净;三、五语如弦(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八音弘扬,口业清净。所以赞佛三业清净,积德无量。
八音:一、极好音,佛德广大之故,使皆入于好道。二、柔软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悦,皆舍刚强之心而自然入于律行。三、和适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声能调和,使皆和融,自会于理,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闻者尊重,智解开明。五、不女音,佛住首楞严定有世欲之德,其音声使敬异一切,天魔外道无不归服。六、不误音,佛智圆明,照了无谬,使闻者各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之邪非。七、深远音,佛智如实穷际,行位极高,其音声由脐而起,彻至十方。使近闻非大远闻非小,皆证甚深之理。八、不竭音,如来极果愿行无尽,以住于无尽之法藏。故其音声滔滔无尽,其响不竭。使能寻其语义,得无尽常住之果。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第四句。凡夫执有,被有所动,二乘执空被空所动,菩萨被中道所动,所以五住不净,二死不空,如来以第一寂灭而开导他们。所以此句叹佛慈悲。
经文: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诠释:吉藏义疏说,这第二偈赞叹迹用,如来以“形德为本,神通之用为迹”,所以第一偈赞颂德本,现在赞叹迹用。
诠释:这四句偈是叹佛陀合盖现土的神变不可思议。《正观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罗汉缘觉,三、法身大士,佛于三圣中独尊,所以称为大圣。不可测度为神,改质即称为变。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又有此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堪称大圣。
经文: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于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诠释:肇注说,世俗间的国王用其权力统理人民,所以他的恩泽能普及全国,出世间的法王用其法力统领凡圣,所以能法雨无边。又对于诸法不同性相善于分别,而“不乖一相”(即第一义),又能“自在于法。法无定相,随应而辨。为好异者辨异,而不乖同;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异。同异殊辨,而俱适法相,故得自在”。
折衷疏从中观立场出发概括此六句说,……佛陀具足权实二种智慧,以权智说法,即以实智照理,照理不碍说法,说法不碍照理,“理量齐鉴,权实双融。”,所以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也,”。
这六句是再叹佛陀本德,由叹自在和叹法施不可思议组成。按吉藏义疏说,此文共有五叹:一、法王叹,二、法海叹,三、山王叹,四、虚空叹,五、人宝叹。佛陀于法得大自在,实相不动,妙用无穷,法中之王所以称法王。佛的自在依摄论解有十种:一、寿自在,二、心自在,三、财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胜解自在,七、愿自在,八、神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佛陀得此十种自在的本真是因其契证诸法本自不生不灭,如如不动,所以从自性法海流出没有限量的妙用,以契应众根,教化群迷。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已经是禅七的第五天了,你们打坐打得怎么样?有没有人开悟?开悟了的出来道一句?一般不会开悟的,但有些人会打坐打得有气无力。别说你们了,我都有点有气无力的,感觉到有点中气不足了。等一下我讲课中气不足,大家要原谅我,我会放慢语速。我语速很快,从禅七开始到现在,我起码收到二三十条信息,埋怨我说话说得太快。还有人讽刺我说:“你能不能在讲课时进入禅定?”(众笑)我真的是哭笑不得,意思就是要我在上面马上入定,一默如雷。
大家要坚持,打坐是有点辛苦,但是你们要珍惜。像我们这样的禅七,有一次是一次,十月份能不能再开,我真的不知道。当然,修行是要自己长期去修,但是聚在一起有聚在一起的好处。你说你可以自己修,其实很难有人一个人在自己家里,连续这样修七天,很多时候都做不到。
当然,你们凑到这里来,也不见得是在这里修了七天,可能是在这里跟哥们、姐们唠嗑唠了七天,这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是真的好好修,凑在一起来打禅七还是很好的,特别是一些初级阶段的人。因为初级阶段的人,外境对他的身心会有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他修行。这种压力不是我们经常说的那种工作压力,而是你坐在这里总不好意思动嘛。如果你坐在家里,想去洗手间时,屁股一拍就起来了。而在这里你只能憋着,要敲磬才敢起来。恰好就是这种压力,会导致你慢慢产生一些感受。
而且要花很长时间,才会有一些真正的禅定的感受。并不是说,我们在上课时听到初禅、心一境性、寻伺、喜乐等,然后马上就能心一境性、寻伺、喜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刚刚开始打坐,不是念头乱飞,就是身心乱痛,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而且打到后来,你一定会觉得没趣,烦躁,就算是一些修单空的师兄,也会这样。
你会觉得:“我坐在这干嘛呀?这东西好像没意思啊。”你一定会这样。而且这还是最初级的烦躁,也即是说,烦躁还有更高级的。当然,大家会有很多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业障,我们修行就是为了积资净障。那么业障该怎么去除呢?你就要回去积资净障。
很多人说禅修修不过去、修不好,其实就是五加行没有修好。五加行起的主要作用是哪些呢?其实最大的作用就是积资净障,这又是一个总结性的词汇。积资净障,你要具体一点,积资净障好了是怎么样的?就是你心的大部分力量,即快乐运转的方式,会转移到修行上来,这是一个标志。
以前的快乐方式,就是去喝酒、去玩、去找人聊天,所有问题都在外面去想办法解决。而五加行修好以后,你的快乐方式就不是这样了,你会自己通过打坐、观修去解决。甚至有些人心情不愉快时,也这样解决。比如,我曾经在藏地遇到一个汉人,他是去藏地修行的师兄,他一旦痛苦、恼火,遇到问题,他就回去念金刚萨埵。而我们不是,我们一不快乐就去找人聊一聊、谈一谈,或者去找上师倾诉一下:“上师你加持我一下,我烦惨了。”而他不是,他是回去修金刚萨埵,一修烦恼就没有了,每次都一样。
为什么他可以这样呢?我们在城市里面,有烦恼时去修金刚萨埵,修都修不进去。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他的心已经转移到那个地方了,他在藏地,不会像我们这样,在城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堆积出来的人际关系、心里阴影等问题。而他很单纯地就是有那么一个东西,他也是汉人,遇到苦他就念金刚萨埵。慢慢地金刚萨埵完全成了他的精神依靠。精神依靠真的是依靠哦,一烦就去念它,一念就不烦了,你说是不是依靠嘛?这很简单,不是什么很高深的佛理,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心理行为。
反过来说,为什么我们的五加行修得不好呢?其实我们心大部分的快乐方式,还是在寻求外境,外境带给我们的冲击会特别大。一旦生意失败了,你念金刚萨埵试试看?你肯定会念财神,一定是这样的。很好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领导关系产生冲突了,你会烦得不得了。烦什么烦啊?你的睱满人身就用来干这个?你的心过分地因为这些东西产生喜乐哀愁,而且控制不住时,非常简单,不具修行的福报,那就是五加行没有修好。
所以,并不是说:“五加行我修好了,五十万我完成了,上师,教窍诀!”像完成了投名状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五加行一定要起到它相应的效果。这是第一个效果,你的快乐方式变了,你喜欢在修行、反思、观修中去解决烦恼和获取心灵的安宁。心灵的安宁很重要,有些修行人不是越修越安宁,而是越修越不能让人触碰他的安宁。那怎么行呢?你不是说为利众生愿成佛吗?结果稍微有人让你不舒服,你就不干了。这就是五加行没有修好的原因。这是第一个特征。
比较典型的是第二个特征——没有菩提心,你没有当真去修。很简单,如果没有菩提心,你会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和周围对立起来。这里我用了“潜意识”这个词汇,其实就是不自觉地。自己没有觉察到,就变成了潜意识,如果觉察到了,还潜个什么啊?就浮出水面了。也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和周围对立起来了。这时候别人碰你或者不碰你,都不行。不碰你,冷漠;碰你,不爽。这真的是一种认知方式,接触,就变成一体了;不接触,你是你,我是我,羊子不跟狗搭伙。这样你要证悟是不可能的。由于我们的心不去训练这些,就会变成这样,别人不能碰你。
自私不见得表现为,我要找你要钱、我要整你,这叫坏,不叫自私。自私是永远不能把别人和自己看成是一样的、一体的。佛教徒对自私的要求很高,最后我们不是要追求同体大悲嘛?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和别人看成是一样的。这也是五加行没有修好的一个特征。我们已经说了两个了。
五加行没有修好的第三个特征,就是止观的能力不够。止观的能力不够,即你的心定下来、静下来的能力不够,总是散乱,用心方式还是习惯性地仅仅呈现在思维层面,这是不行的。当然,我们不会去排斥思维,思维是一个很正常的对人类挺有利的工具。但是,我们要明白,修行不仅仅体现在思维上,思维只是一个帮忙的工具。它能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生起观想。
观想是不是思维呢?前期思维会帮忙,后期的观想,特别是单空的观想,它是非思维性的。很多时候它让我们的认知方式,从思维逐渐变成觉知,觉知里面还带有观点。比如,有时候我会直接觉得周围是刹土,这是生起次第的修行。其实我们修上师瑜伽、金刚萨埵等,特别是上师瑜,就是要观周围是刹土,是铜色吉祥山。简单地听一句铜色吉祥山,好像头脑中过一下就行了,实际上就是你要觉得周围很美好。
觉得很美好,思维可以是最初的一个层面,后来你会直接感觉到很美好。这种美好就是一种观力,是心根本不加思考,就觉得很美好。如果我们的心觉得周围都很美好,周围的人都是好人,那时候心呈现出的样子是什么?喜乐,直接的喜乐,好安逸、好爽啊,即使什么都没有,都觉得爽。观力达到很厉害时,再糟糕的环境,你都会觉得爽。
同时又有止,念头没有乱飞,特别是已经把一些恶劣的情绪慢慢地消解了,又能觉得周围都是刹土,都是好人。也不一定要觉得都是刹土那么严重,你要觉得他是个好人就行了。哪怕他是个坏人,你也觉得他是好人。至少你要觉得他是你妈,只是不小心做了坏事。这是菩提心很低的层面了。
我们在学院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你要观周围的人都是菩萨,我自己是凡夫。”这种说法有对也有不对。为什么对呢?说自己是凡夫,周围是菩萨,其实是抑己扬他,即贬低自己,尊重别人,它想起到这样的作用。但这其实是不好的,最好是什么呢?大家都是菩萨。大家都是同一本性的一种显现,而且这种显现一定是美好的。这是一种观力,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一种心态。而不是说到观力,马上就上升到要看到金刚萨埵,以及各种真正的很殊胜的现象,比如虹光这些出现,不一定要这样。
如果我们长期培养这样的心,首先我们自己会愉快。而且慢慢地这样的心就会有摄受力,大家跟你在一起都会很愉快。达到很高的程度,有观修的时候,手一搭上来,感冒都好了。我说的是你那种自私的感冒,它会达到这样厉害的程度。当然,你们可能会认为我在开玩笑。如果是那些很大的高僧,真的会这样。
这也不是我说的,你们记得以前阿底峡尊者的一个故事吗?他对着他的徒弟仲敦巴说:“徒弟,你加持我一下。”仲敦巴吓到了:“我是徒弟,我怎么加持你?”他说:“你是个好人,你心好,所以你可以加持我。”这也是一样的,心是怎么好的?把它拿出来镶金了?不是。心好,你要观修。这是五加行的一个特点,你要去修出来。具有一定的止观能力,心可以平静,可以感觉到美好。
好了,这就是容易修大圆满的根器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连这些都修不好,你会挣扎,你会很痛苦。挣扎起来,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环境刺激,被各种各样翻腾的情绪,折腾到自己没法控制。其实就是前面的这些东西没有修好。
但是,我们这个团体里面的人,包括我们这些汉人,学了很多很高深的理论,有禅宗的、大圆满的,或者是各种金刚乘的。学了以后,我们就觉得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可以马上去怎么怎么样。很多时候,我们在思维里面可以理解这些东西,但心却没办法感受这些东西。为什么啊?这样慢慢地就会变成禅宗里面说的知解宗徒。
因此,禅宗特别反对你“思而知,虑而解”。“思而知”,即通过思维知道;“虑而解”,即通过考虑明白。为什么?他要求你去感受,要用感受这种认知方式。但是,如果我们是一个狭隘的、个体的、自私的、翻腾的心,你能感受到什么?你感受到的就是到处都是不满,哪里你都会不好。
通过五加行的观修,第一,我们要皈依三宝;第二,我们要发菩提心;第三,我们没有什么罪业了,金刚萨埵全拿走了;第四,我供养了那么多,供了那么多曼扎,我们现在有的是发财的机会。最后,这一切都是我心的显现,是上师的显现,心就是上师。在这种状态里,你会很愉快、很幸福、很满足、很容易安宁。这是五加行的效果,修好了吗?修好的人站起来?这些都没有修好,你就说你要去接受窍诀,要获取解脱,你哄谁呀?真的是!
我们每个人都要回去做一下这些比较低层的,而且绝对有效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我们知道这些知识了,或者五十万加行修完了,我们就怎么怎么样。何必要你整天去修五十万,完成那个数字,为什么嘛?你真的以为像工厂里面计件吗?产品会卖钱。这里不是为了计件,真的是要让你的心训练成那个样子,这样后面的修行就好办了。比如,我们再去修单空,或者修金刚乘,乃至于大手印、大圆满、中观,都好办。
然后再给你讲窍诀,你很容易懂,而且会真的容易得到加持。不然我们天天说“请你加持我”,加持个什么啊?释迦牟尼佛天天加持你们,无时无刻不在加持,只是你们感受不到。原因是什么呢?你的心根本就没有打开。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说“要打开你的心”,为什么我看到那种说法就生气呢?你让我怎么打开自己的心嘛,我不知道该怎么打开。
修五加行就是要打开你们自己的心。我们以前讲过三种关系:对人、对物、对神。对物——刹土,你能不爽吗?对人——都是你妈或者都是菩萨,女的是母菩萨,男的是公菩萨,你还有什么不爽的人际?对神——到处都是上师,你敢不爽啊?
五加行可以把人心的这三种关系都说了,我们人的心无非就这三种关系,都可以变得那么美好。但是,如果五加行只是完成了任务,我们就说:“唉呀,完成了任务,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你要哪样啊?你只要以个体的方式来要,就是轮回。你说“我要菩提心”,那就要消灭你这个个体。
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这些,教理、修行……“见修行果”实际上是套在一起的,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知识来学。它是知识,但知识要变成具体的行为和具体的效果,不然作用不大。而且,针对每个具体的人,我觉得你们还是要去找自己的上师,特别是网上的师兄。有些具体修行的东西要进行交流,不能凭自己瞎想,不然就会很浪费时间。一修十几年二十几年,修了以后什么都不是。我见到这样的人多得很,心里面很不是滋味。
如果大家实在不行,真的觉得修起来困难的话,其实学院也给我们指出了另外一条路——修净土。大家要很认真地思考一下修净土这件事,以后我们可能会举行佛七,号召大家凑在一起来念佛,念了多少声发一个奖章。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一定要去修大圆满。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念佛,不修大圆满了。我们要修大圆满,但是有些师兄们要去念佛。不然总是沉浸在一些概念里面,慢慢地你自己都会丢失信心。不要说概念,就算你有一些觉受,你也扛不了多久,那些觉受会被现实打得稀巴烂,或者你根本都熬不下去。
我最早开始在成都,跟他们一起互相讨论学习单空时,有个师兄修了没多久,他就说他可以坐在影子里面,好像对单空领会得很深,但现在修都不修了。为什么呢?扛不下去。现实生活给他压力和诱惑,同时还有身心产生影子的那种轻松的力量,这两种力量一打,坐在影子里面的轻松,即修行带来的那种力量不堪一击。所以自然慢慢就回去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挣扎痛苦。
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他是不会有太多痛苦的。因为他不怕,大不了就找个地方去流浪、修行。你觉得像我们现在的修行人,你会去流浪吗?这不太可能,随便去哪里讨口饭吃还不容易。但是,关键大家不是只想讨口饭吃,而是想“我要过得很好,我什么都要,我要有家庭,什么都要维持得很好,然后我还要解脱”。
Who are you?这样是不行的,有时候真的要多多思考。我这些话是对修行人讲的,如果你不是真正的修行人,还没有决定要修行,你可以当我放屁,没关系。如果是不想修行的那些人,我说这些都没有用。我讲这十几年的课,都是对修行人讲的。如果你只是想来了解点知识,你也可以听。但是,我的课里面有很多很激烈的东西,攻击这样、攻击那样,你可以不听这些。
比如我攻击小资,他们听了以后心里好不舒服啊:“我过个小资,没惹着谁?我喜欢花,喜欢月亮,喜欢朦胧,关你什么事啊?”这没关系,你尽情朦胧去,我不是真的想攻击你,我也喜欢小资生活。但是,我们要解脱,解脱就不能停留在这里,你要超越这些东西。不然会越积累越多,到后来,比如你安住一个什么境界、安宁,一样会给你挤破。否则你怎么透脱啊?
大家觉得这个攻击是不是过分了?你会说:“你怎么没有爱语摄呢?怎么没有柔软语呢?”哈哈,我一柔软你就坚硬了(众笑)。所以,大家先要认认真真地思考一下。想想人只有这一生,你要死,你要老。我们经常都说要念死,要念老,你现在所希求的东西,老了以后屁钱都不值!你现在忧虑、愁苦,为他忧、为他欢喜、为他流泪、为他通宵不睡,死的时候什么都不是。
这不是教你自私,教的是现实,this is 现实,我们要好好想想这些。你们看嘛,很多师兄、朋友一个个这么逝世,我的很多朋友都死了,甚至还有跳楼的。到了我这个年龄,很多时候当然是该死了(众笑),但多活两年也不是不可以啊,但是他死了。我们有些同学是很辉煌的,就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有很多是混得很好的,恰好是混得很好的一个年龄层,结果他跳了,我心里面还是很不舒服。
我会想起那时候跟他一起去玩,大家一起聊天的那些状况。有时候甚至不敢去观想他掉下来以后,那个血肉模糊的样子。我想他跳的时候,有没有机会想一想他以前在意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呢?你说:“他跳了是因为他不满,我不会。”你在家里寿终正寝,与他跳下来的后果不是一样的吗?只是别人看起来有点差别,你死的时候不是一样的吗?如果大家都是恶业的话,一样悲惨。
所以,我们要经常去思考这些东西,要坚持去修行,不然人生的意义真的不大。你发财也好,是人生赢家也好,管你是什么家,赢家也好,输家也好,不输不赢家也好,你最后就是一个钵、一个盒子。现在骨灰装起来是一钵还是一个盒子?好像也有用一个缸装起来的,反正就是那么一堆灰。而且说你是一堆灰都多余了,那堆灰都不是你的了,那是墓园的、坟地的,真正的你都不知道在哪里去了。
大家要经常思考这些,可能能够帮助大家,至少放得开,因为这是事实。你可以反驳说缘起性空有问题,如来藏学说不准确,但你能反驳最终你会变成灰吗?这个你反驳不了吧?最近小视频上说,到2049年人类就能长生了。你连这个都信了,还不如早点去死!大家别信这些,人一定要死,缘起必灭。
OK,我们回到课程上来,我一发牢骚就发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可以开始讲《维摩诘经》了。昨天只是把我们上个禅七讲的内容大概做了一个回顾,现在从发起序开始讲解,有可能能够讲到正宗分,也就是有可能讲到维摩诘居士出场。现在等于主角还藏在后面。如果按照现在的影视方式,主角现在不出场,他就会变成配角。
好,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经文,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这还第一品《佛国品》里面的内容,说净土的。
经文:
尔时,毗(pí)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于是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
诸天龙神所居宫,乾(qián)闼(tà)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覩(dǔ)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
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罣(gua)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读了那么多,你们记得哪一句啊?其中有一句你们一定记得,我们经常都在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个我们以前上中观课时经常都会讲,好像《金刚经》里面也有,即说佛陀能够明了所有缘起法的相状,但他在明了的过程中,永远不会丢失掉本觉,永远在本觉里面。“于第一义而不动”,这是他的认知方式,即心的认知方式。
我们的认知方式是什么呢?是以个体的方式去认,注意力一下就去了。当我看到这边时,我会忽略那边。甚至看到同样一个场景时,我的分别都会很大。比如,来了一个仇人、一个亲人,我对亲人就贪,对仇人就仇、恨,就会产生内在的分别、忽略。这表明我的心在分裂的过程中是有角度的,即没有安住在第一义中,因为有强烈的分别。
如果我泯灭了我的心,它毫无体性,真的彻底明白了,它毫无实有体性。然后,我再去分别世间时,我会有一种直接认知,它不表现在思维上,而是我看到的所有现象、思维的所有东西,它都和我体悟的觉性完全一致。但是,它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相状以及不同的作用。而且如果这种作用很深时,我对自己并没有所谓的作用,而是会明白它对它的作用,即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还有法对佛陀有作用,那说明佛陀的受蕴没有清净。那么,回过头来说,这样他就不开心了,那不是铁板一块吗?其实他也不是铁板一块,不能这么去理解。“铁板一块”是说在你的认知中,他像铁板一块。只有认知的对境中才会有铁板一块,没有知觉的这样一个东西。佛陀的心不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最终也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不能靠想象,以及现在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去判断觉性。这就是拿局部去判断全部,用云朵去判断虚空,这样也会贻笑大方。为什么叫做“贻笑大方”呢?没有方向就是大方,否则就是东南西北。虚空容纳你,但是你被贻笑了,哈哈哈。
OK,我们来看解释,我会一段一段地分段解释。首先,第一段的经文,它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宝积献盖。刚才我们唱的是宝积唱的偈颂,最开始他带着一群居士去给佛陀献宝盖。佛陀召集了所有人,包括很多菩萨,要开法会了,宝积就来献盖了。我们先看经文:
宝积献盖:
经文: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佛,各以其盖,共供养佛。
这句经文的意思非常好理解。在城里面有一位长者,这位长者叫“宝积”,他带领了五百长者。有名望、有财产、有一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人,叫长者,印度现在都有这样的制度。“五百长者”,大家要知道这是个虚数,不是说一定就是五百,不能是四百九十九,也不能是五百零一,它是个虚空。
“俱持七宝盖”,印度人最喜欢送这种宝盖,“七宝盖”就是用七种宝石、宝物镶嵌、装饰成的宝盖。“来诣佛所”就是来到佛开会的地方。“头面礼佛”,即行礼。然后就把各自的盖献上,五百个盖子,共供养佛。一下有了五百个盖子,哇,怎么装啊?
我们来看历代这些大德们的注解:
诠释:
肇注说:“宝积也是法身大士,经常和净名一起礼敬如来,‘共弘道教’。”
“法身大士”是什么意思啊?应该是初地菩萨才能称法身大士,开悟都不能称是法身大士。但是,开悟要看从哪个角度去衡量,因为佛教里面的衡量系统太多了。《现观庄严论》和我们学的大圆满,它们的衡量系统都不完全一致。从量上去说,即表现出来的功能来说,必须是初地菩萨以上,才能叫“法身大士”。但是,如果你遇到禅宗,它不会跟你计较这些,一念迷是凡夫,一念悟,你就是佛了。都是佛了,还不是法身大士吗?这是从能境上去进行判断,以“迷、悟”进行判断,所以两个系统不是绝对一致的。
有时候当我们在一些经典、论点上看到这些冲突时,你要知道可能是两个不同的评判系统。判教都有藏、通、别、圆,杂七杂八的各种各样的级别,不同的系统。我们有时候用“五蕴”这个系统,有时候用“八识”这个系统,学密宗的时候,又有其他的表达以及观修的系统,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是不是哪个好哪个坏呢?真的没有哪个好哪个坏,只是针对的人群不一样。这恰好说明它真的是真理,否则你说这些大德们,他们吃饱了撑着啊?建立那么多系统。其实他们在建立系统时,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修行,慢慢地把这些思考、修行,以及证得的境界堆积起来了。他们觉得以这样的方式(表述)来度化大家最好,于是就把它形成了系统。当然,形成的系统里面,最出名的就是我们经常学的中观、唯实。这是两个大的系统,还有一个是如来藏系统。在具体的修行上形成系统的就是各个不同的派别。
“经常和净名一起礼敬如来”,他经常和净名,即维摩诘居士,他也是法生大士,一起礼敬如来。“共弘道教”,这个“道”不是指我们传统文化里面道家的那个道教,这里指的就是佛道。
“但今日独自和五百长者子来礼拜如来,是将生起问疾的原由,开启本经法门的伏笔。”
为什么呢?他以前跟净名一起礼敬如来,“净名”就是维摩诘居士,本来两个人经常一起去礼敬如来,但这次维摩诘不来了,埋了一个伏笔在这里。按照我们的创作方式,就是抖个包袱在这里,埋一个梗在这里。以便于后面维摩诘生病,大家去问疾,开启了本经各种各样见地、法门的讨论的伏笔。
“天竺,即古印度,尊重智德优胜的人,常以不同装饰的宝盖来供养佛。”
在古印度,他们对这些德行很高、学识很高、修证很好的人,经常会用宝盖去供养。其实我们国家也有,皇帝出来就要撑个宝盖。那个宝盖用一根弯的柱子这么撑着,而且一定要有大力士撑宝盖,否则风一吹就栽了。而且有的还不止一个人,是由几个人撑着。不过这种我还没有看到过,影视上看到的好像都是一个人撑宝盖。但我在一些书籍上看到过,几个人撑着一个大宝盖,表示尊崇这个人。
《折衷疏》则说:“五百长者子和净名同是法身大士,‘权应兹土,利益众生’。”
《折衷疏》我昨天已经说过了,明代一位叫大贤的法师,把一些大德们对《维摩诘经》的解释汇集在一起,进行了折衷,形成《折衷疏》。
其实宝积也好,净名也好,他们都已经是证悟了的人,甚至已经成佛了。所以他们来到这里做这些行为,不管是示疾,还是献宝盖,都叫“权应兹土,利益众生”。“权应兹土”就是暂时到你这里来,显示自己的菩萨身。本来他们很多人已经成佛了,比如维摩诘已经是东方不动如来了,但他还是来显示菩萨身,这就叫做“权应兹土”,即到你这里来,显示权行。菩萨不是有权行(权德)和实行(实德)嘛?“权德”就是做方便行,“实德”就是他证悟本质的这种智慧。以上是“权应兹土,利益众生”。
“因为二乘钝根人,迷此不思议境界,唯欣喜‘舍垢趣净,保证偏真’。”
“二乘钝根人”,即阿罗汉、缘觉。“迷此不思议境界”,如果阿罗汉看到佛陀显示一些很殊胜的境界,或者他自己产生一些修证的境界,他就欣喜“舍垢趣净,保证偏真”。
阿罗汉有一种心态,即他认为世界是不干净的,涅槃是干净的,叫“趣真”,他们往往身心就朝那个地方修证过去。什么叫“保证偏真”呢?就是喜欢自己修证,保住自己的修证。这种修证叫“偏真”,如果按照我们这个派别的说法,就叫做“单空”。但是,汉传佛教里面没有“单空”这个词汇,“单空”这个词汇是从藏传佛教过来的。这里认为这叫“偏空”,或者“偏真”。“偏空”就是你堕在空里面了,忽略了妙有。堕在空里面,忽略妙有,就不是绝对的真,不是圆满的真,叫“偏真”。“保证偏真”,就是阿罗汉。
这里好像是说阿罗汉,但我想问问我们修行的师兄,我们每个人都在说要为利众生愿成佛,要证悟法性,其实每个人关注的就是自己的修证,基本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觉受上。初期你可以这样:“觉受都没有,你让我怎么利益众生啊?我要上了岸,才能拉众生一把,你让我在漩涡里面拉众生,那会把我们都拉下去的。”这没关系,初期你可以去修。但是,你的心态永远不变,永远都只关心自己的打坐、修行,至于别人怎么样,你心里面是厌烦心。
其实那时候,你的心已经在开始背离菩提心所希望我们去达到的那种心态了。这样的心态很难证悟真正的空性,你证悟的就是偏空。但是,在你的感受中,你会认为它是大空,你会认为它是觉性。哇,这是挺搞笑的事。
为什么这件事情这么严重呢?你想想看,我经常上课跟大家讲,《定解宝灯论》里面,麦彭仁波切为什么要把阿罗汉所证和菩萨所证形成一个问题来讨论?这是很严重的事情啊,佛教那么多要争论的问题他不去说,他去争论这个东西。
麦彭仁波切说,佛教里面有七个顶尖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阿罗汉所证和菩萨所证有什么差别,争得很厉害。格鲁派的一位格西认为没什么差别,只是阿罗汉没有菩提心。而麦彭仁波切说不是,他说他们的所证是有差别的。也即是说,不但菩萨和阿罗汉菩提心是不同的,而且所证也是不一样的。当然,所证方面,我们经常会说,阿罗汉没有证悟无分刹那、无分微尘这两个东西的空性。
在概念上我们很容易一下就知道,阿罗汉没有证悟无方微尘的空性,没有证悟无分刹那的空性,几句话就完了。但实际上,你的心态为什么做不到?大家都在观修空性,难道仅仅只是法的不同吗?其实不是,除了修行的法不同,比如我们修行的是大圆满,他修行的只是内观、简单的内观,或者不净观,其实最关键的是心态的去向问题。大家都不理解这些东西,心态是有去向的。
什么叫“心态的去向”?就是我们的心完全注意在自己的一些觉受、感受上,安住在一些状态里面,这其实是阿罗汉的心态。别人怎么样根本不关心,我也不是坏人,我也不是不帮你,有缘我就帮你,没有缘我就不理你了。空不是一种东西,而是一种能力,慢慢地空就会把我们的人我消灭。但这种能力并不足以深邃和广大到让外境所有的一切全部呈现为觉性。
只有让所有的一切,即众生和其他所有显现,都呈现为觉性时,他才不需要涅槃,那时候心会放出去。其实也不存在放出去,因为底层的心本来就是弥漫一切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但是,我们只重视自己的修行,很多人只重视自己的感受,特别强调自己的正义、了不起、伟大,这个好不好?也好,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偏。
有很多其他生命也在痛苦,为什么你的痛苦那么重要呢?地狱里面有很多你的妈在挣扎,而你有个风吹草动就不行了。很多人都不去想这些东西,只考虑自己要修行,“我好舒服啊,我好厉害啊,你看他们算什么”,你厉害什么啊?这样你没办法真正获得证悟。而且,说老实话,你达到一定程度,诸神(护法神)都不帮你,“你看你,扁担汉!”这完全叫做没出息。
真正的大乘佛法修行人不是这样的,他要荷担众生的苦难。荷担众生的苦难,第一步是什么呢?忽略自己的一些东西,忽略自己的很多悲伤、很多痛苦,以及很多莫名其妙的舍不得,都要舍得。
无始劫来,我们经历过多少东西啊,多少感天动地的行为,现在还不是这个样子?我们经常看到经典里面说,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利他,最后成了佛,而我们无始劫来都利自己,最后还是这个样子。这些话一读就过去了,但实际上我们有把它拿来运行在自己的修行里面吗?你要运用到修行里面,你不用天天去跟别人讲,一定要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反反复复去思考这些东西,而且要把它当真,慢慢地你就变成菩萨了。
菩萨都是人做的,是凡夫做的,不是生来就是菩萨。如果你不想做菩萨,又想证悟大圆满,你不是有病吗?我说的这些东西大家要认真去思考一下,别当成这都是一些行话,行话说多了有什么意思啊?
好,我们再看下面:
“而不发无上菩提之心,也不求大觉之果……”
很多人不是不求大觉之果,而是慢慢地就陷在自己的无明尽里面了。《心经》里面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什么叫做“无明尽”?人我执没有了以后的一种状态。其实根本的无明还在。
“所以大士献盖世尊,‘合盖现土,因事显理,亦此圆融法界’。”
因为他不是小乘人,他自己已经是法身大士了,但为了利益众生,他就去献宝盖给佛陀。我们献宝盖给佛陀时会说:“佛陀,保佑我成佛,佛陀,给点,给点。”而他们献宝盖时会说:“佛陀,给他们点,给他们点。”是这样的,他自己已经是佛了,他不需要这些的。但为什么还去做这些事?他的行为是为了利益众生。
其实这些我们要很深入地去思考才行,不是仅仅知道点概念,或者为了菩提心的词句、诵奉、偈语,感动一把就算了。回来以后,注意力还是在自身的安乐、利益上。我不是说不要个人的利益、安乐,但你要慢慢地学会去承担别人的利益、安乐,一点一点地开始,这样你才能成为菩萨嘛。
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很多很多冲突、矛盾,凡是有好心的人,一般都没有好报的。但你要的是好报吗?如果你要的是好报,你又不是菩萨了。菩萨就是不要好报,菩萨是要给众生好报,自己苦也可以,这才是菩萨。否则你说“我做了这样的事,我就要有好报”,那就不是菩萨的发心了。
很多时候我们读了菩提心,就会说:“稻穗有了,一定会有稻秆。”大家马上脸上充满了喜悦,有了菩提心就会有稻秆,大家最关心的其实不是稻穗,而是稻秆。我们要天天去观察这些,如果你把自己逼成了菩萨,其实你已经成就了。后面证不证悟,其实不是很重要。
证悟确实需要一些智慧,需要一些因缘、福报等等。但是,你有了菩提心,后面的自然都会有,而且很容易。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你真的会很快乐。那有什么嘛?无非就是别人不理解你嘛,无非就是受穷、受苦嘛。当你有了菩提心,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有时候还会变成加持。
我们一说到加持,就是“好处给我”,谁不想要这样的加持啊?坏人都需要这样的加持。为什么我们去找佛陀加持,就要好的呢?其实不是,对于真正的菩萨,有时候苦难就是加持。虽然我们没有那么厉害,但慢慢学嘛,总是要学的,不然干嘛呀?饮啖茶食个包,你到处去玩嘛。既然学佛,那没办法,你就要走这条路。
宝积得名,是因为他有无量法宝和财宝。他和净名一样,是法身大士,也是五百长者子之一,现在到佛前献盖没有净名,这里已经隐伏“净名示疾”不能同来,为下品问疾伏下因由。
“净名”就是维摩诘,献盖的时候就没有他了,其实是埋伏了他要表演一下生病。下一品叫《方便品》,就是要让人去问疾了,结果一摞人,从阿难到弥勒菩萨都不敢去。每个人都说出了不敢问疾的理由,这些理由里面充满了各种不同的见解。
宝盖,有盖覆的意思,是以此形式表菩萨的因行,藏盖果德,楞严所谓“慈荫妙云,覆涅槃海”。
什么意思呢?宝盖有盖住、保护或者彰显菩萨的果德之意,它既有保护又有彰显的意思。宝盖那么夸张,当然有彰显的意思。但是它又盖覆,有保住、保护菩萨的功德与福德之意。
“慈荫妙云,覆涅槃海”,“涅槃”就是光明境界里面各种各样的功德,所有殊胜美妙的东西都可以从涅槃海里面出来,也可以保存在涅槃海的觉性里面。
五百长者子们各用宝盖敬佛,正是发起要求佛说法的一种礼品。
五百长者为什么这么去做呢?五百长者里面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是法身大士了,至少宝积是法身大士。他们这样去做,就是要请求佛陀说法,去供养。
在印度,求人说法时一定要供养,它是一种缘起。这在藏传佛教里面还保存得有,但在我们汉传佛教里面,有时候已经被淡化了。淡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西方教育过来了,西方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它也没有因果教育。我当老师拿工资,你听课,你甚至可以不认识我。你看你们读了高中、大学以后,你们还记得老师吗?不记得了。它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单纯的知识传授有没有好处呢?其实也可以,不是不行,我为什么要认得你呢?而且老师要认识全部的学生,太费力了。但是,深层次的一些东西,比如超过知识那一部分的传授,就麻烦了。知识,我们借助语言、图像、图表,就可以告诉你。但是,“以心印心”这种传授,你都不认识我,我怎么跟你以心印心呢?相对来说困难度很大,但也不是说绝对不可能。比如你写本书,我一看,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明了了,也不是说不可以。但这种人必定很少,他一般都要带、要感染,言传身教。而且这是一件长期的事,中间还要折腾。上师和弟子,他们又是亲人,又是仇人。亲人一定会互相提携,帮你、教你,弟子也会拼命去帮助上师弘法等等,这是上师作为亲人的那一面。
仇人的那一面呢?上师的责任就是专门搞你,发现你不对,棒子就下来了。而且还用三昧耶戒把你控制住,完全没有人权。说话的权力都没有,一说就是一棒,比如德山禅师,你一问,说不说他都打。如果双方的因缘不契,或者弟子的福德不够,或者上师的德行有亏,都要出现问题,就会变成仇人。从古到今这种情况很多,近代也有很多这样的事。看多了以后,真的是很心灰意懒。
OK,我们再看后面一段经文,这里是说他们要去献宝盖了。
合盖现土:
经文: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其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这是玄幻大片了,他把所有的宝盖合成一个盖。用五百个盖子合成一个盖,像电影一样,你们可以尽情想象,“嗡玛尼呗美吽”。佛陀不用这样的,其实如果你到现场的话,可能自然就会形成,他坐在那里可能都没动,宝盖自然开始合成一个大盖,把三千大千世界全部装起来了。
这很难想象啊,三千大千世界。我们这只是一个小世界,十亿个我们这样的小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你说怎么看呢?其实你看电影,就是这么看的。可能就像电影一样,在空中出现一个宝盖,你把宝盖想象成荧幕就行了,只不过是立体的荧幕,而且看起来比我们的电影要真得多。
我们这个世界的样子也会在里面出现,即“悉于中现”。而三千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山、龙宫、神宫、日月星辰、川流泉源等全部都出现在里面了,即“悉现于宝盖中”。然后十方诸佛的一些说法,也在里面出现了。
你说:“不是说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只有一位佛吗?”不是,一位佛只是管理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但他有很多化身。比如,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在另外一个日月小世界也可能有释迦牟尼佛,但他不一定要叫“释迦牟尼”,他有很多化身。我们这里才叫“释迦牟尼”,因为在当时印度的那种因缘下,叫“释迦牟尼”。但是,他们所有的语言都是用梵文,很厉害的。
好,我们来看诠释,这个意思也好理解。当然也很玄幻,真的是大片啊。我们是不是会马上诞生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不跟我们来这么一招呢?”如果来这么一下,你会看到整个地球上的人马上就会信佛,马斯克就没有地位了。那么,为什么佛陀这么不慈悲呢?
我已经跟大家讲过很多遍了,我们呈现事物有两个大因素:第一,我们的认知方式,比如眼根、耳根、思维等,都要在这个范围之内。如果佛陀显示紫外光出来,你怎么办?你看不了。
第二,我们要有呈现这种殊胜因缘的内在因素,五根或者六根是外在因素,六根里面的种子是内在因素。而我们现在的人,前五根这种因素都还在。虽然我们不一定像当时的那些成就者一样,他们可能已经超越六根和五根了,但是跟当时毗耶离城内的一些普通人相比,我们的六根和他们的其实差不多,我们的意根可能还比他们发达,只是没有他们虔诚。但是他们懂量子力学吗?不行的。他们知道什么是美金吗?也不行。互联网他们也不懂。但是,其他的根是差不多的。但是,我们的内在因缘不行,没有这种种子。佛陀没办法捏造,让你看到没有种子的东西,就像你没有布施,财神没办法让你发财一样。
如果佛陀真的有这种能力,即他可以任意让你看到非常殊胜的东西,那还会有地狱吗?地狱里面的那些人看到烈火、铜汁,或者烧红的铁汁会非常痛苦,佛陀不让他们看到这个行吗?直接让他们去天界不就完了吗?不行。因为内在的因缘不提供这种种子,所以外在的根也没办法呈现出这种样子。
但是,通过修行或者一些特殊的因缘,你真的会看到一些异象。所以,有些人会看到一些好的相,比如护法神之类的,但是其他人看不到,因为他有这种因缘,他有修行。而有些人又看到了鬼,但你看不到。原因是什么?他有这种霉运,所以我们看到鬼叫霉运嘛,他有这样的种子。所以说,看到某个东西,它不仅仅是六根和所谓客观环境的一种对接(这就叫做“大脑认知”),而是我们心的种子跟眼根进行配合,出现了这么一个东西,境由心现。而这个根其实也是心识,这就是我们前几天讲的“心识认知”。
心识认知决定了我们没办法看到这些东西,而他那时候就看得到。如果我们出生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说不定你禅定回去:“哇,他说维摩诘经时,我恰好是旁边的一只小耗子。”以神通回去,很多时候就可能是这样的,你可以看到这些东西。这说明你在那时候已经具备了这种福德力,但你已经忘了。而到了现在,你就不行了。
如果你大量地观修阿弥陀佛,念佛,具备了这样巨大的内在因缘,再结合阿弥陀佛的愿力(主要依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到时候你就会看到净土,说白了就是买了张船票。阿弥陀佛是一艘大船,你去你就会出现在净土。这就是所谓的“一切境相由心现”,是一种巨大的世界观,一种完美的世界观。以这种世界观,可以解释为什么那时候他们看得到,而我们看不到。
诠释:
什注说:“现‘合盖’神变有二种意义:一、现神变无量,显智慧必深。二、宝积献其所珍重之宝盖,必然获得应该珍贵的果……表明‘因小而果大’。”
“什”,就是鸠摩罗什这个翻译者。现“合盖”神变有二种意义,为什么佛陀要去现神变呢?有两个意义:一是“现神变无量,显智慧必深”,即我能够显出这样的神变,把三千大千世界在一个宝盖里面现出来,你说你服不服?你既要信又要服。我们现在是不管你信不信,只问你服不服。而他不是,你要先信才能服。所以是“显智慧必深”。
二是“宝积献其所珍重之宝盖,必然获得应该珍贵的果”,即宝积献了他认为很珍贵的那种宝盖。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认为七宝是最好的宝盖了。以前跟大家也讲过,七宝指砗磲、金、玛瑙这些珠宝,人间就认为这些东西最好了,这是珍贵的所献,珍贵的因。然后,他就要获得珍贵的果,即佛陀。因为你这样的显现,我给你呈现出这样珍贵的果。
“表明因小而果大”,虽然我们会认为这很珍贵,但是相对于呈现三千大千世界来说,七宝做成的宝盖算什么呀?什么都不算。但是,你可以引来三千大千世界这么伟大的一个果,它其实也是有寓意的。寓意什么?寓意我们以菩提心,以很低劣但我们又认为很珍贵的观修,可以带来最珍贵的佛果。这就是“因小而果大”。
“又因为,‘盖以不广而弥八极,土亦不狭而现盖中’,故说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妙高山共有十宝山,须弥山处其中间,所以说……诸山。”
什么意思呢?又因为,虽然宝盖不是很大,即使五百个宝盖合在一起也不是很大,但是可以覆盖八极,即到处都盖住了,“八极”就是四方八极的意思。然后“土亦不狭”,三千大千界世界当然土亦不狭,土很宽广。不要说三千大千世界,你们从中国到泰国,三千大千世界小世界中的一点点,你们都走得很辛苦。所以土肯定不狭,但是都可以现在这个小盖中。
“故说广长之相悉于中现”,指这样广长的相都在这上面现,其实也有“小显大,大容小”这样的一种中观的时空观念在里面。然后他介绍说,“妙高山共有十宝山,须弥山处其中间,所以说……诸山”,“妙高山”就是我们说的须弥山,它有很多种名称,前面都已经念过了,什么香山、铁围山、摩诃目真邻陀山等等。那些名称大家一听而过就行了,我担保大家下课之前都会忘记,哈哈哈。妙高山共有十宝山,须弥山是其中一个,处其中间。所以说,诸山(很多山)都显在那个宝盖里面。
肇注说:“将显佛土殊好不同,故通现十方,诸长者子皆久发道心,而未修净土,欲悦其未供之情,启发净土之志,故因其盖而现之。”
“肇”是僧肇,鸠摩罗什的弟子。他想要解释佛陀为什么要这么做,要在献宝盖之后显出三千大千世界。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佛陀想表现出佛土的好坏不同。毗耶离城里面的这五百位长者子,虽然他们都已经发了道心,成了法身大士,但他们“而未修净土”,都还没有修净土。为什么没有修净土呢?这里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他们有些还不是八地菩萨,不说是宝积,他肯定是了。
初地菩萨就是法身大士了,但是修净土的应该是几地菩萨,大家学过吗?以前学过,《现观庄严论》里面也会讲这些。八地菩萨才会开始建立自己的净土。他有无数化身出去到处跟有缘众生结缘,同时依据自己的愿力修建净土。然后,等他成佛时,他化身利益、结缘的这些众生,就会依据某种特殊的因缘汇集到这个净土里面。阿弥陀佛就是这么干的。
阿弥陀佛设计他的净土,花了五个大劫。修建净土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跑去找什么大理石,“呯呯”地在那里敲,或者说“AI,给我设计这个、设计那个”,不是这样的。修建净土,其实就是化身到各个地方,利益各个有因缘的众生,给他们讲法,指导他们修行,就做这些事,这就叫做建净土,绝对不用搬砖。
“未修净土”,说明他们还没有到八地菩萨。但是,现在供养了这么一个宝盖,佛陀想“欲悦其未供之情,启发净土之志”,就是要激发他们对净土的欢喜之心,所以因其盖而显出三千大千世界这些东西。
后面佛陀还会把他自己的净土显给大家看,他的净土就是我们这里。我们现在就在释迦佛的净土里面,我们这里也是圣凡同居土。我们这里是释迦佛的净土,但是我们为什么看到是这个样子呢?下面舍利弗会跟我们解释这个,他会怀疑佛陀的一些话。然后佛陀会解释这里是净土,为什么我们却看到是秽土。
综上所说,此段文意显示大乘不可思议的境界,也是全经大旨。
如果你要去看整个《维摩诘经》大体的意思,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我们在这里就可以结束《维摩诘经》的讲解了,不用再去说那些细节。为什么呢?它无非就是在说秽土就等于净土。整个《维摩诘经》,如果我们用土(呈现)这个东西来说,就是“心净即佛土净”。在佛陀那里,这里是净土,而在我们这里就是秽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不如佛陀这么净。
整部经,我们说了体不二、实相等一大堆,再把它简单化一点,就是“心净即佛土净”。心净即佛土净,从外现上显现出来,即你的心净走到极端就会进入净土。走到一定时候就可以,在因的层面,还没到果的层面。
什么叫因的层面,果的层面呢?唯识里面是怎么说的?“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六七因上转”,即我的意识、思维能力成熟了,我的第七识末那识——人我执减轻了,因上转了,这时候心就净了很多了。虽然是因地的,但是都净了很多了,我就会变得很喜悦。我们刚才说的,发了菩提心人会很宽坦,会认为周围的人都是母亲,甚至是菩萨,这就叫“六七因上转”。
走到极致,“五八果上圆”。“五”是五根,“八”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种子清净了,五根自然清净。清净是什么样的?随愿力来,但一定很殊胜。如果我们死抠阿弥陀佛,它就会以阿弥陀佛的愿力来呈现,就会变成西方极乐净土。
全经的大旨其实到这里就可以不用再说了,但我们为什么反反复复说这些东西呢?因为这只是在思维层面,我们了解了佛法的见解。有了框架以后,还得有血肉,不然你背诵这些框架,说这些大道理还是可以的,但一遇到细节,你就想不通了。所以,我们闻思经论,一方面会把框架告诉大家,另一方面会在框架里面填很多血肉进去。这些血肉要靠你自己的思维把它融通。融通到极致,你就会用它去指示你自己修行。修行有三个层面:一是指示你自己怎么去思维,叫“思维修”;二是指示你怎么去打坐,叫“观修”;三是指示你怎么去开悟,叫“透脱”。所以说,闻思修,闻思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乘人报证偏真,以空理为究竟,得少为足。
又说了二乘人,“报证偏真,以空理为究竟”,这个“空”指的是偏空,或者叫堕空,即堕在空里面,把涅槃称之为“空”,把显现称之为“有”。空、有形成对立,这是二乘人,叫“得少为足”。
所以佛陀借献盖的机会,示现净佛国土的庄严,借事显理,开示圆融法界的道理,不可思议的法门,使他们知道唯心净土的道理。
这很容易理解,说偏空就是陷在自己的境界里面。佛陀说这样不行,真正的佛法,真正成佛以后会有净土,不是简单的涅槃,即你自己陷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涅槃。佛不是这样的,他会有净土。显示佛国净土的庄严与美好,然后借此事说出真正的大乘空理。大乘真理,圆融法界,不可思议,唯心净土。
在圆融妙境中本无生死可舍,更无涅槃可求。
就是觉性中没有什么真正的生死,觉性中呈现出来的净土也不会有生死,也没有涅槃,是真正的美好世界。
很多人说到极乐世界,如果对方不懂道理,比如你去跟世间人说,他一定会说你迷信,或者说你在凭空想象,甚至取个名字——“乌托邦”。其实不是,佛法有真正的非常严密的道理,而且可以修证成功。我们先不要说大圆满的脱噶里面可以呈现出净土,以前很多念佛的师兄都会看到净土。当然,他们看到的肯定很片段,可能看到一下子,然后就消失了,或者是一段时间后消失了,或者只看到一个局部。但是,由此引发的身心震动和愉悦,那是终身难忘的!那些人就不会再对世法有兴趣了,他们会拼命希求往生净土。
你说:“我也想看到!”我告诉你嘛,能够片面地、暂时地看到净土,都是不容易的!如果已经片面地、暂时地看到了,你的心就会变得很强烈,而且大部分人都不会退了。不管遇到再苦的事——“我有净土”,遇到更苦的事——“我还有净土”。以这样的心去修行,苦就不算苦了,反而会越来越不苦。
很多时候苦和人类的应对心态是有关系的。就说我自己,如果以前你拿个馒头到我面前,我看都不看一眼,但是减肥的那段时间,我不能看到馒头,一旦看到,会目不暂舍。这说明内在稍稍一变,对外境的感受都不一样了。
人也不一样。当我们遇到苦难时,人的心是不一样的,应对也会不一样。菩萨有菩萨的心,佛有佛的心,而我们就是以个体的感受来作为标准,据此来判断周围。不管是对周围的物还是人,都要看能不能够满足、迎合自己的感受,是不是让自己愉悦。只要是让自己愉悦的,我们就要维护,至少说两句好话,这就是“贪”。但是,如果发现他对我们可能有点不满意、可能带来伤害,或者已经伤害了,我们就会马上翻脸。
这就是凡夫,是大脑认知造成的结果。因为你只有一个大脑,你总不能说自己外挂三个大脑吧,伤害了一个,还有两个。所以,我们凡夫要去训练,慢慢地摆脱这些认知方式。不然,你说你想解脱成佛,那才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真的会变成“乌托邦”。“乌托邦”的意思,就是你有很好的想象,但是不能实现。而佛法不是这样的,它真的能实现。
“无生死可舍,更无涅槃可求”,达到这种程度,从净土里面、从事相上来说,净土可以表达无生死可舍,无涅槃可求。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念佛念到什么时候可以绝对断定呢?不以感受,以绝对的实证,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是开悟。其实有人说事一心不乱已经可以了,但是不能绝对。
其实念到功夫成片,有些人都可以了,不会再有怀疑。因为他已经产生一些状况了,他会听到处都是佛法,都是念佛的声音,身心愉悦、香光庄严等很多东西都会开始出现。当然他就信了,但是不能绝对。如果你给他来个更厉害的外缘,一样摧毁他。比如,他昨晚念佛刚见了佛,今天上来就被我一通臭骂,暴打他一顿,有可能就没了。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就是开悟。比如,禅宗和大圆满的开悟,开悟得很厉害时,他真的会无生死可舍,更无涅槃可求。他确确实实地知道了觉性,其实不能叫“知道”,就是安住在里面了,深切地明了了“噢,原来一切就是那个东西”。而且那个东西根本就不会坏,现象再怎么坏,它都不会坏。
这样说容易引起误会,我们会把那个东西和现象分开,其实那个东西就是这些现象。你会说:“怎么可能呢?现象会坏,它不坏,它们怎么凑在一起呢?”你就会想很多,用思维去永远想不通,停下思维,一下就通了。“吾师暂说不思议”,这里面最大的窍诀就是这个了。想,永远都是二元的,所以你没办法明白。
如此,对于下文“室包乾象,手掷大千,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方能思过其半。
下文就是后面的经文。即你对“献宝盖,将五百个宝盖合为一个宝盖,并显出净土”这件事的理或事,有了思考,明白了以后,你就会理解后面的事。《维摩诘经》后面有什么故事?一间房里面包了三千大千世界,叫“室包乾象”。然后把东方妙喜净土一抓就抓过来了,叫“手掷大千”。哇,好恐怖啊!看看我们,一个五十斤的哑铃,你掷不掷得起来?他却要手掷大千。“借座灯王”,没有座位了,可以去找其他佛那里借座。灯王佛的佛座是最好的,他可以借过来坐。然后“请饭香土”,把香积国的饭请来吃。
如果你明白了刚才讲的宝盖的事情,后面的这些事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大差不差都是一个意思。
目真邻陀山译云石山,摩诃译作大,文中有八山,智者疏中在香山和黑山之间加上金山和宝山,共成十山。以须弥山做中心,以铁围山围外廓,中间有七重金山和八个水海,交互环绕,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在大千世界前加上“三千”,表示由小、中、大三千个世界合成。这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区域。
“摩诃”是梵文,十山都叫做“妙高山”。其实我们算过,三千大千世界有十亿个像我们这样的地方,都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地方。其实他在其他小世界不一定叫释迦牟尼佛,但实际上是他一个人。
什么叫做一个人呢?就是他依据这样的因缘来示现成佛,在未成佛以前的相续。其实成佛以后,你要说这个佛、那个佛,那是很麻烦的。因为所有佛其实都是一个,但依据跟我们的不同因缘,他就呈现出不同的名称。所以佛的名号非常多,把它归纳起来有十个,但实际上又说有十万个,名号太多了。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区域有十亿个我们这样的世界。虽然我们这个世界佛法衰微了,但是其他世界的佛法可能正热火朝天。
这部分说的是“合盖现土”这么一个内容,下面的内容叫“从喜赞叹”,要开始赞叹这件事情了。合盖现出三千大千世界,这当然值得赞叹了,真的是好神话啊,好莱坞都不敢这么拍,拍不出来啊!
从喜赞仰:
经文: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哇,像我看到馒头一样,目不暂舍。意思很简单,大众一看到佛表现这样的神力:“哇,从来没有见到过。”叹未曾有,然后马上开始磕头。看见佛神威凌凌的样子,眼睛都舍不得离开,目不暂舍,这个意思很好理解。
但是诠义,它里面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来看这些大德们是怎么说的?
诠释:什注说:“信乐发中,相现于外。”
一看到这种情形信心就来了,而且内心里面真心欢乐,然后就开始恭敬,合掌礼佛,“相现于外”。这是鸠摩罗什的注解。
当时大众们在大法会上亲见佛合盖现土,深心赞叹。所以,身口意三业皈敬是顺情合理的。口叹“未曾有”,双手合什,目不暂舍,表现出大众诚心恭敬,恋念不舍之意。
大家看到这样的神迹就信了。所以说,出神迹引起大家的信心也没什么错。也不怪我们天天说:“为什么不显个神迹,让我信嘛?”关键是佛陀说你没有福报啊。“福报”这个词汇,我们经常把它窄量化,认为福报就是有钱、聪明、长得漂亮、家庭和美。这不叫福报,叫浪费福报。真正的福报,从解脱来说,你得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地,这叫做福报。
再低一层,你能够看到这些神迹,都算你有福报。因为看到佛,你真的会信。虽然有可能会迷信,但是总比不迷信好嘛?这些所谓的不迷信,他们是真迷信,他们迷信什么?唯物。你都没办法通过数学模型、数学推论和实验证明世界是物质的,你又信世界是物质的,谁迷信啊?你才是迷信。但他不是,他说你是迷信。
当然,这也与我们学宗教的人中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太讨厌有很大关系,有很多骗子在里面。我们以前说过,修行是各别自证,所以没办法衡量某个人是不是真的有修证。有很多傻子跟着一些信口胡说的人,就信进去了,导致有很多迷信的事、迷信的现象出来。所以人家就怪责我们,这也很正常。
好,我们再看下面:
经文: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久积净业称无量,导众以寂故稽首。”
他开始唱歌了。这段颂词也很好解释,长者宝积在佛前看到神迹以后就合掌,然后以偈颂来歌颂佛陀,来说这件事。我们来看注解:
诠释:什注说:“众人虽然看见佛所作的神变,但不知所变的原由,为了使其‘推宗有在’‘信乐弥深’,所以以偈语赞佛。”
宝积看到大家看到神变以后,并不知道佛为什么要这么变。为了使其“推宗有在”,即你这样干是什么意思,你的宗旨在哪里。然后“信乐弥深”,即说出来以后,我们心里面的信心和欢乐就会更深。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宝积就出来以偈颂赞佛了。
以前人类达到一定程度,一般是用歌舞来表达情绪。藏族就是这样的,以前古印度也是这样的。其实我们民族以前也是这样的,用“歌以咏志”这种方式来表达,比如曹操的《观沧海》,以“东临碣石”开始,“歌以咏志”结尾。一直到后来西方现代教学开始以后,这种习气就没了。原因是什么呢?到后期我们现代科技和文化的教学体系非常繁琐、庞大,我们没办法一边拿着数学书分解因式,一边跳舞(众笑)。
所以,大家一定是冷冷静静地坐在里面,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大堆符号等等。对着这些符号你怎么跳舞啊?很多时候好心情都没了。但这也不一定,有些喜欢科技的人,心里面弄通了以后,他也很愉快,但你也不能逼着他跳舞吧?
但是,古代传这些真理时,事和理是一起来的,而且还跟人性、人情混在一起,所以就喜欢歌舞。你看那些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开跳,到现在都是这样的。所以它就会变成偈颂,在文字记载里面,就有像偈颂、歌咏这些东西。
好,我们再看下面:
肇注则说:“形敬不足,以写心,故复赞之咏之。”
僧肇说,形体的动作表现恭敬还不够,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怎么办呢?“复赞之咏之”。即除了恭敬顶礼以外,还开始用偈颂来唱。
吉藏义疏说:“说偈共有两个意义:一、以概括的言辞摄佛所有德行,二、因偈辞美妙使听闻者欢悦。不论言词多少,俱备四句,方可成偈。偈是梵音,颂是音辞,偈颂合称为了意义明了(此种组词方法,译文术语称华梵并举)。”
吉藏是三论宗的一位祖师,为什么用偈颂唱颂这种方式来说呢?它有两个意义。偈颂是什么意思?就是要以四句来概括佛的德行,“因偈辞美妙使听闻者欢悦”,它有唱诵的意味。“偈是梵音,颂是音辞,偈颂合称为了意义明了”,偈就是梵音,颂是音辞,偈和颂合在一起使意义了明,这是说偈。
你们就记住有四句话,但是每一句的长短都不一定。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偈子听起来不是那么美妙呢?因为翻译的原因。如果我们到现场听到梵文,它是很押韵的,很有歌舞的味道。
其实古代,在先秦时代或者战国时代,都有这样的意味,动辄就开始跳、唱。你们还记不记得屈原的《橘颂》?以前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先秦时代,包括唐代都是这样的,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怎么送他的?踏歌声,“嘡叮叮叮叮咣嚓嚓”,就是这样的(众笑)。
日本现在还有这种习惯,黑泽明的电影《梦》,他用八个梦表达出来了,这是一部在好莱坞引起轰动的电影。那时候的人类比现在有趣得多,现在人类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对物质的收集,而且收集起来后很多时候都是不用的,不能把它变成美妙的情趣。用什么做证明呢?拉开你们的衣柜(众笑),那么多,有几件让你们快乐的?
把它扩展开,我有多少辆车,我已经记不清了,没有多少让我快乐的。大家都在拼命收集这些东西,而不让自己的心产生快乐。如果大量的注意力都去收集这些东西,你反而会丢掉很多东西。慢慢地连快乐的这些方法你都没有了,你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每天都板着一张脸:“你看看嘛,账上都没多少钱了?”唉,这其实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有时候我们不反过头去训练我们的心,而是大量地去搞外界的东西。对个人来说,这是悲剧;对整个人群来说,是整个族群乃至于整个人类的堕落。这样追下去,追到后来就会大量地以搞经济发展为目的。如果经济发展不好,连武器都造不好。武器造不好,就要挨打等等。这样下去你看地球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嘭”地一声,管你是哪个地段的房子,一样给你炸了。
“所以偈叹有四种因缘:一、奉盖为表明财供养,说偈赞叹以析明法供养。”
偈叹可以表达四种因缘。把宝盖送去供养佛叫“财供养”,去唱偈颂是“法供养”。
“二、上文以身业恭敬,现在以口业供养。”
上文是去行礼,行礼是“身业供养”,现在唱偈颂是“口业供养”。
“三、前文阐明形体恭敬,不足以写心,现在以心思妙言,咏之于口,则三业供养恭敬具足。”
有形体供养还不行,不足以表达恭敬佛陀那种心意。那怎么办呢?唱歌,“咏之于口”,以身口意三业同时来供养。你要唱歌,你就要用心思把那些词唱得流畅,那叫做“意供养”。所以三业供养都具足了。
“四、使众人知晓神变之所由。”
这样唱出来以后,会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这么神变,神变以后会引发什么东西。
“偈颂分五部分:一、赞叹本德,二、赞美迹用,三、再叹本德,四、再叹迹用,五、总结赞颂。”
我们刚才念了很长一段,今天肯定没有时间把它唱完了。即赞叹佛陀的德行,然后又赞叹这种德行引发了这么广大、殊妙的神迹出来,“赞美迹用”。又叹佛陀的德行,又赞叹佛陀的神通妙用。偈颂就分了这五个部分。
《折衷疏》释前四句偈说:“西域有青色莲花瓣,黑白分明,如来的眼目生得就像这青莲花瓣。如来应身有九十七种大人相。……现在唯独赞如来目相,因为人相好丑重在面目,面相又重在眼目,现在‘赞目一相,以摄其余’。所以此句赞佛色相。”
我们刚才已经念了四句偈了。第一句就是赞佛长得好看的意思,“目净修广如青莲”。我们看一个人是好是丑,首先是看脸,看脸最重要的是看眼睛,“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这是第一个,即首先他赞佛相庄严,我们经常说佛有三十二相好,八十随行好。又说如来有九十七种大人相,其实就是长得很漂亮的意思。长得很漂亮,如果一个个去赞叹,那就太多了,赞一个重点,就说眼睛长得好看。像什么?像青莲。首先说相,然后第二句。
“第二句(心净已度诸禅定)。禅定之乐,令人易生染著,如来以法界慧海,全都照破,所以此句赞佛心。”
他不是赞佛禅定好,而是赞佛超脱了禅定,他说“心净已度诸禅定”。所以,人的心境达到绝对清净的时候,是不需要禅定的。这句话很厉害哦,如果是大圆满修行人,他一下就理解了,为什么开悟并不需要把禅定修得非常好,通过禅定去修行。为什么六祖会说不论禅定解脱,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这个原因。
真的彻底明了心的觉性以后,不需要修禅定,什么都不修,但绝不散乱。那时候真的叫没有办法散乱,感觉到的自己身体的沉重,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颜色、形状,以及耳朵听到的声音,同时在觉性里面。同时在觉性里面,怎么都是觉性,随便你怎么搞都是觉性,只要不丢。所以他什么都没修,但是绝不散乱。
为什么绝不散乱呢?因为全都是觉性,你让他怎么散乱?找一个不是觉性的都找不出来。条件是你对觉性的领悟要非常深。佛陀就不用说了,他肯定是深得不能再深了。普通人,还不到初地菩萨,其实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超越诸禅定。但是,在这种状态里面慢慢地静下去,他也会产生禅定。这是一种快速进入大圆满的方法,也是六祖说的“不论禅定解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很多人都问:“哇,都不修到四禅、三禅,你就这么开悟啦?怎么可以呢?”其实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学院是怎么教的呢?先把五加行修完,就马上给你指示心性,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为什么指不进去呢?我刚才已经说了,不是指不进,而是你们的五加行没有修到量,没有让自己的身心产生变化,没有产生真正的菩提心,没有真正的视师如佛。你就“哗啦哗啦”地去修,像完成一个什么任务,其实内心根本没有改变。然后马上就想去听个密法开悟。这有点幼稚,甚至搞笑。这是第二句,“心净已度诸禅定”。
“第二句,禅定之乐,令人易生染著,如来以法界慧海,全都照破,所以此句赞佛心”,即耽著禅定还不行,我们初学者可能会觉得“我怎么可能耽著禅定?我都定不了”。当然了,都定不了,你不会耽著的。但你去问我们过去禅修中心的那帮人,整天像个木头一样坐在那里,有好几个人都是这样的,你还不能说他修行不好。明知道会栽,你还拿他没办法,有些人一坐十几个小时,这就叫耽著禅定之乐。
为什么他能坐在那里那么久?你以为他忍忍忍,忍十几个小时?那不行的,会忍成神经病的,他真不是忍的,他在里面好快乐啊。慢慢地这么快乐着就进去了,那就叫做染著,禅定真的易生染著。
我现在希望你们先染著一把再说,你都不去染著,然后你就说不生染著。就像你都没有发过财,连钱都没有见过,就说视钱财如粪土,这还是有点搞笑,未成名就防记者,我们不要这样。但是,如来就不同了,如来法界慧海全都照破,全部都在觉性中,在这里面不需要什么定不定。“定”这种东西是帮忙的,大家记住,真正的觉性无所谓定不定,这是第二句。
第三句(久积净业称无量)。如来三僧祗劫,积功累行,修无量业,但是,净业虽多,不出三业。一、三惑断尽,三智圆满,意业清净;二、二死永亡,三身圆证,身业清净;三、五语如弦(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八音弘扬,口业清净。所以赞佛三业清净,积德无量。
第三句就是说如来修行积功累德,有好多好多德行、功德,太多了,比如三惑断尽、三智圆满、意业清净等等,这些我都解释过了,我不想再解释了。然后是“五语”,即我们经常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五语。“八音弘扬,口业清净”,我把八音摘录出来给大家念一遍就行了。我不解释了,这要解释太麻烦了。因为太多了,否则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讲正文。
八音:一、极好音,佛德广大之故,使皆入于好道。
第一是极好音,指听起来很好的音,佛陀说话绝对是把你往好的地方带。
二、柔软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悦,皆舍刚强之心而自然入于律行。
即佛陀慈悲,有德行,他会感染你,让你生欢喜。你守戒都是自然而然就进去了,不像我们“守不守啊,不守就堕地狱哦?”“好吧,守吧”,这样就不行,佛陀不会这样的。
三、和适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声能调和,使皆和融,自会于理,
即他说什么道理,都能够说得非常恰到好处,而且不离开这种道理。
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闻者尊重,智解开明。
即都能够让你明白。
五、不女音,佛住首楞严定有世欲之德,其音声使敬异一切,天魔外道无不归服。
“不女音”不是说不发出女人的声音,而是不令人生贪。如果你们女人要女权主义,说不男音也可以。它的意思就是不让人生贪,要让人生敬,天人外道无不归服。
六、不误音,佛智圆明,照了无谬,使闻者各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之邪非。
即他不会把你引到错乱的地方去,这叫做“不误音”。
七、深远音,佛智如实穷际,行位极高,其音声由脐而起,彻至十方。使近闻非大远闻非小,皆证甚深之理。
佛陀发音是怎么发的?从丹田起来。“音声由脐而起,彻至十方”,他的声音一出来,再远、再近听到都是一样的。不像我们,要搞一个喇叭、麦克风,一关电,哦豁,你们都听不到了。而且这很容易引发人证悟。
八、不竭音,如来极果愿行无尽,以住于无尽之法藏。故其音声滔滔无尽,其响不竭。使能寻其语义,得无尽常住之果。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什么意思呢?因为佛陀有愿力,一定要一直度众度下去,所以佛陀永远都在说法。我们可能听到佛陀的声音没有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跟佛陀的因缘断了,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福德断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证悟本性,或者修到一定境界,你天天都听得到佛陀说法,佛陀永远都在说法,叫“不竭音”。
这就是所谓佛陀的八音。这第三句其实就是赞叹佛陀积劫以来(积劫就是长劫堆积以来),表现在身口意上的这些功德,这样理解就行了。
第四句(导众以寂故稽首)。凡夫执有,被有所动,二乘执空,被空所动,菩萨被中道所动,所以五住不净,二死不空,如来以第一寂灭而开导他们。所以此句叹佛慈悲。
第四句是“导众以寂故稽首”。赞美的是什么呢?我们凡夫执有,被有所动,即所谓这样好、那样坏,这就叫“有”,我们被它牵着走。“二乘执空被空所动”,二乘说这些好啊、坏的全部没有意义,我进入涅槃,这是被空所动。“菩萨被中道所动”,菩萨就在这两者间窜来窜去,不能完全安住于觉性,所以叫“被中道所动”。
“所以五住不净,二死不空”,“二死”指所谓的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不空。“如来以第一寂灭来开导他们”,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最究竟的觉性。这一句也就是赞叹佛的慈悲。
第一个偈子就说完了,四句一个偈子,我们已经讲了第一个。我们要讲快一点,不然这个禅七一个唱歌跳舞都讲不完,会让维摩诘大士在后面等好久的时间,哈哈哈。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下一个偈子:
经文: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很多名词我都不解释了,大家去搜就行了。我说大家去搜名词就行了,这句话我都觉得我说得虚伪,因为我断定你们不会去搜,所以听听就行了。这四句是什么意思呢?
诠释:吉藏义疏说,这第二偈赞叹迹用,如来以“形德为本,神通之用为迹”,所以第一偈赞颂德本,现在赞叹迹用。
前面四句是说佛陀的德行,积功累德,了不起,后面就说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就这四句:“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这些都让我们在一个宝盖里面看到了。
如果我们面前真的出现了这么一种状态,大家有没有去出家的可能?大家肯定说:“哇,有希望!”为什么大家现在不愿意出家呢?其实是抱着中国人的中道思想——“我看一看,我去修,我又不舍弃这个,我要是修不成,我还有这个,万一我修成了,这个也没什么”,这是我们的中道,我们的中道就是什么亏都不吃。有句话叫小人,首鼠两端,就是这样的。你有这样的想法怎么可能成就?不可能的。
诠释:这四句偈是叹佛陀合盖现土的神变不可思议。
说这个神迹太了不起了,不可思议。
《正观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罗汉缘觉,三、法身大士,佛于三圣中独尊,所以称为大圣。
有三种圣人。他说的这个“圣”不是我们说的佛教法身大士的那种圣,而是具有异于我们普通人的功能的那些人,都可以叫做圣人。比如外道五通,五通就是神通,很厉害的。古代道教、印度教的那些修行人,一个个非常厉害,腾在空中飞来飞去。包括现在都有一些这样的修行人。这个时代其实很多人都不那么认真修行了,但还是有修行人表现出来很多异于常人的行为,他不一定是佛教徒。他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这个我们也会觉得很神,可以勉强称之为“圣”。
第二个是罗汉缘觉,不用说了,这是佛教的,也称之为“圣”。第三个就是法身大士,应该是初地菩萨就称为法身大士了。但是究竟的法身大士,要佛陀才能称为真正的法身大士。所以佛以这三种圣中的独尊,称为大圣。
不可测度为神,改质即称为变。
不可测度的叫做神,改质即称为变,所以叫“神变”。你本来是水,我给你变成火,上身出水、下身出火——阿罗汉,这叫“变”。我们认为的变,就是在我们的六根范围内,依照自然规律来变。一旦反自然规律,就叫做“神变”。我们的脚踩在岩石上,它就应该撑着我们的脚让我们走路,但是单空修得非常好时,一脚踩下去一个脚印,质就变了,叫神变。
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又有此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堪称大圣。
这四句就是赞叹这个的,“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就解释过去了。其实这个意思很好理解,我们不能拖得太久了,一说这样、那样,维摩诘不开心,后果很严重,哈哈哈。
我们看下一个偈颂是怎么说的:
经文: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诠释:肇注说,世俗间的国王用其权力统理人民,所以他的恩泽能普及全国,出世间的法王用其法力统领凡圣,所以能法雨无边。
世俗人,国王是以权力统领人民,统领得好可以恩泽人民。出世间的法王不是用权力,而是用法力来引领大家,圣凡都统领,所以法雨无边。
又对于诸法不同性相善于分别,而“不乖一相”(即第一义)。
我刚才已经讲了,他能够明白所有的缘起,这叫“尽所有智”。同时,在明白所有缘起的时候,不堕第一,就叫“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又能“自在于法,法无定相,随应而辨。为好异者辨异,而不乖同;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异。同异殊辨,而俱适法相,故得自在”。
即在解释法相,普法、传法时,能够非常非常自在地变化。法无定法,法无定相。很多人在被提问时,如果不懂,他就回答一句“法无定法”。你问复杂了他就说“法无定法”。为什么呢?其实是他搞不懂。比如你去问他:“这个东西前天是这么说的,今天怎么是这样子的呢?”他就会说:“法无定法。”
有些法师有时候也是记不住的,因为经论上的很多说法是矛盾的,原理是不矛盾的,而他解释不通,你去问他,他就愣了,回过头来说“法无定法”,你马上拿他没办法。但是佛陀不会这样,他“随应而辨”。
“为好异者辨异,而不乖同”,即你喜欢分辨,我就跟你分辨。唯识,他给你分辨得很细,但他绝不会因为太细了而乖同,再细的法都是一体一位的同。也就是无论什么法,分辨得再细,它都是空性。“而不乖同”,“乖”就是悖逆的意思。
“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异”,我不想跟你说什么,我是中观者、好同者。你来了以后,我就说“什么都是空性”,谁跟你说那么多八识、见分、相分,扯那么多。管你见分、相分,在我这里就一个空分。这也没问题,他也可以为好同者辨同,但是而不乖异。他可以把什么最后都辨异为空性,但是也不妨碍你,在不同的缘起,取不同的显相。
“同异殊辨,而俱适法相,故得自在”,不管是同还是异,在他那里不管怎么变,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通达了。佛陀哪有什么不通达的,他是不用想的,完全是回应型的。他们说就像钟一样,一敲“当”地一声就出来了,那个声音刚好就会回答你所有的疑问。但我们不是,我们会这样:“你要说清楚点,你学的是哪个版本?前后文是什么?”而佛陀不会,“当”地一下就出来了。
修大圆满修到法遍不可思议相的初期,有一个症状,就是你说什么他回答什么。但是,他回答不是像刚才我说的那样,而是你说:“喂。”他也说:“喂。”你说:“唉,你修得怎么样?”你本来是问他,他应该回答你修得怎么样,但他不是的,他会说:“唉,你修得怎么样?”就像回声一样,你说什么他回什么,其实就是开始处于那种状态了。再深下去,就会变成刚才佛陀说的那样,你一问他,他马上就说出来了。但要到佛陀那种级别才会是这样的。
而我们不行,我们一定要用头脑进行思维、组合。如果我们经论读得多,修行也好,能够把学修结合在一起,能够通达,那就很了不起了。现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很少,要么就是死背书,要么就是拿一些二不跨五的东西去说,反正不是恐吓,就是诱惑,不能真正地把这些法义、修习,以及相应的过程,很完美很具体地介绍给你。
到佛陀那里,他不但能准确地说,而且那种强大的加持的力量,会让你马上深深地记住这些东西,立即起作用。当然,你说为什么遇不到佛陀呢?前辈子没有修好。
《折衷疏》从中观立场出发概括此六句说,……佛陀具足权实二种智慧,以权智说法,即以实智照理,照理不碍说法,说法不碍照理,“理量齐鉴,权实双融”,所以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也”。
佛陀具有权实二种智慧,权智是方便智慧,实智是究竟智慧。“以权智说法”,即以方便给你说法,比如给你说小乘的法,说不究竟的自续中观的法,但是,他说的时候能境上是“以实智照理”。
他自己本身是全体彻底的智慧,但他会根据你的情况来说法,这叫做“以权智说法,以实智照理”。即我懂大圆满,但我跟你讲小乘,因为我知道你适合小乘。如果我一上来就跟你说捞摸不到,你就瞎了,捞摸不到,所以不能这样。因此,我会跟你讲:“你身体不好,有三十二种不净物。”这叫做“以权智说法,以实智照理”。
“照理不碍说法,说法不碍照理”,他在说的时候,并不会因为说那个东西而忘记了究竟,说法也不碍照理,互不妨碍,非常通达。
“理量齐鉴,权实双融”,道理是通的,衡量也是很准确的,两个都能够像镜子照东西一样,齐鉴。权智和实智都能够融汇在一起,叫“权实双融”。所以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很难。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说禅宗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绝对提倡禅宗的直指人心,我们经常说的祖师禅就是从他那里开始的。而祖师禅要求人是上上根器,上来就只给你说本分的东西,其他的什么权智、戒定慧,不要跟他谈。
所以到了药山禅师那里,夸张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人家找药山禅师去求戒,他说:“你找我求什么戒啊?这些闲家具你到隔壁去找,老僧只做本分事。”他只跟你说究竟本性。他错没错呢?没错。因为他来示现这么一个祖师相,就是针对这些上上根器的,但并不是世界上的人都是上上根器。
佛陀就不行了,佛陀是教主,他要对所有信众负责任,所以他有时候要以实智说权法。他本身处于究竟智慧中间,但是对你就要说一些相对的法,所以要说小乘法,要说不究竟的大乘法,要说究竟的大乘法,甚至金刚乘的法,都会给你分很多。所以到了宁玛派,它有九乘佛法。但是,最根本的究竟智慧是永远都不会丢失的。
佛法的存在也是因为有究竟智慧的存在。如果没有究竟智慧,下面的那些存在最终是不行的,说不过去,即使是从道理上来说,也说不过去。而且也没办法长期地流传下去。
我把下面这一段说完今天的课就结束,又拖堂了。
这六句是再叹佛陀本德,由叹自在和叹法施不可思议组成。按吉藏义疏说,此文共有五叹:一、法王叹,二、法海叹,三、山王叹,四、虚空叹,五、人宝叹。佛陀于法得大自在,实相不动,妙用无穷,法中之王所以称法王。佛的自在依摄论解有十种:一、寿自在,二、心自在,三、财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胜解自在,七、愿自在,八、神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佛陀得此十种自在的本真是因其契证诸法本自不生不灭,如如不动,所以从自性法海流出没有限量的妙用,以契应众根,教化群迷。
“叹”就是赞叹的意思,佛陀的自在有十种自在。赞叹包含了法王叹、法海叹、山王叹、虚空叹、人宝叹。叹他证悟的觉性像山王一样不动,如虚空一样不受伤害,而且是人中之绝对的宝。这在藏传佛法里面叫“仁波切”,这里叫“人宝叹”,仁波切其实就是人宝叹。这六句大概就是在赞叹佛陀的本德。
我们今天就赞叹到这里了。大家是不是听得要打瞌睡了?对这些东西有兴趣吗?如果没有兴趣,我们明天讲《贤愚经》,讲因果的故事吓吓你们。《百业经》和《贤愚经》里面的那些故事,当年把我吓得冷汗直流,我差点就因为那个不信佛法了。为什么呢?因为经里面说的那些东西,好像全都在说我要下地狱一样(众笑),所以就不看了。但后来觉得“万一它是真的怎么办?”只有拿回来再看一下。
今天就学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20课
- 《维摩诘所说经》第2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