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禅七,简单介绍了译者鸠摩罗什及其弟子道生、僧肈的生平,说明了为何使用鸠摩罗什的译本原因:1、规模隆重而宏大,态度严肃而谨慎;2、改变了直译方法,开创了意译风格;3、语句通顺、言辞华丽,具有文学鉴赏力和表达力;4、发杨了般若义理,始明无我之义;5、盛宏中观学派,显毕竟空之理;6、深斥小乘有部思想,破除一切实有之说。
诠释时常用《维摩经折衷疏》,六卷,明释大贤述。其法弟大舣为之序云:此经自秦译以来,始出肇师注。而多引什师之语。其文简。其旨深。(中略)近时无我疏印天台四教六即四悉三观等语,其文浩汗。义旨重叠,诚繁矣。吾兄古德法师,新出斯解,义乃折衷云云。
然后以五重玄义的方式对《维摩诘所说经》的大体内涵进行了诠释,并讲完了经文的证信序部分。
五重玄义:释名、辩体、明宗、轮用、判教。
释名:一般来说佛经有五种人所说:一是佛亲口所说,二是佛教弟子所说,三是诸天天人所说,四者仙人所说,五者化人所说。后四者所说经佛印可,也能称经。本经属于佛和弟子共同所说。
本经全名《 维摩诘所说经》,也称《不思议解脱法门》。在本经《嘱累品》中说:“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思议解脱法门。”维摩诘所说,是依人立名;不思议解脱,是依法立名,合名为人法立名。即名《维摩诘所说不思议解脱》。
梵文里“维”是“没有”之意,“摩”是“脏”,而“诘”是“匀称”。意即为无垢,旧译净名。维摩诘已经在妙喜世界成佛,名为无动如来。而在其他有些经典中,维摩诘居士则是金粟如来古佛再来。还有说维摩诘是东方一个叫“无量国”的刹土中一位名叫“日密”的菩萨化身。
这一次他是毘舍离城中的一名富商长者,不仅辩才无碍,慈悲方便,而且受到城市居民们的爱戴。他的妻子貌美,名叫无垢,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
维摩诘虽然身为居士,实为古佛示现替佛说法。
“不可思议”,有修行性的不可思议:1、契入不可思议;2、本体不可思议;3、境界不可思议。
有经文内容的“不可思议”:1、不思议境。2、不思议智。3、不思议教。
其三者的关系如吉藏玄论说:“由不思议境,发不思议智,以不思议智,吐不思议教……故此三门,理无不摄。”所以全经以“不思议”为本。
“解脱”:凡俗也讲解脱,大多是指从某种人事牵缠中暂时脱离出来,或用大烦恼覆盖小烦恼而得到的暂时的自我感觉的行为状态。维摩经所说的解脱,即不是凡俗的解脱,也不是华严经中各各善知识所示知的解脱,尤其不是六凡二乘妄想执着的所谓解脱,是“穷微尽化,体幽用玄,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的大机大用,为“不可思议解脱”。肇注说,“微远幽深,二乘不能测,不思议也。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经”:梵文名为修多罗,此有五义:一是涌泉,即义味无尽意;二是显示,即显示说法之人;三是出生,即从此出生诸义;四是绳墨,即裁邪取正;五是结鬘,即贯穿诸法。翻译为中文名曰“线”,即线能持物,教能诠理;又曰“经”者,即经有训法训常之用,体可模楷为法,物不能改为常。另外,“经”者有能通之义,即通向涅槃之大道。
辩体:以大乘不可思议实相为体。表现为:1、不思议境;2、不思议智;3、不思议教。
不可思议细分:1、不思议境。宝积献盖,如来神力变盖现土等示现不可思议之境。2、不思议行。宝积请问净土之行,如来为说三心众行之因,维摩示疾,世尊派遣声闻,菩萨弟子前往问疾,皆表大乘圆境所现不思议之行。3、不思议教。文殊问疾,宾主盘桓酬唱,激扬共扬不思议教。4、不思议用。借座灯王,请饭香积,室包乾象,手掷大千,此显不思议之神通妙用。
明宗:以不二法门为宗。《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文殊菩萨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而维摩诘居士以沉默作答,一默如雷。可从“体不二”,进而“体相不二”,而后“体相用不二”,反之亦然,圆满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的范畴:1、生灭不二;2、自他不二;3、垢净不二;4、善恶不二;5、明无明不二;6、色空不二;
维摩诘经中于不二的典型展示:1、语默不二:《不二法门品》中,文殊菩萨问维摩诘什么是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2、小大不二:《维摩经·不思议品》谓:“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论用:弹小叹大、斥偏褒圆。通过问疾,维摩诘居士贬斥了许多阿罗汉和菩萨,乃至弥勒菩萨也不敢率众去问疾,显示此经“弹小斥偏,叹大褒园”之用意。为何要“弹小斥偏,叹大褒园”呢?
摘引莲花生大士开示:莲师在《直指覺性⾚⾒⾃解》(刘立千译)说到:
吉哈!有缘弟子且谛听!所谓⼼者颇为广泛传播⽽声响亮,但对
此性不了解或邪解和了解片面,由于未能正确如实了解之故,遂产生
了无量的宗派之学说。而一般平庸士夫未悟此性,对自己的本面自己不知道,故不断流转于三界六道而受苦。他们皆因不悟自⼼本性而成
过。烦恼的声闻独觉,只了悟无我的一面,虽欲求证悟⽽不能如实得
悟。其他因受各自宗派和理论束缚不能⾒到⼼的光明,烦恼声闻独觉
执着能所⽽成障碍,中观执着二谛边见成为障,下三瑜伽执着观想念
诵成为障,摩诃阿鲁执着界觉成为障。于无二义分之为二而致误,若
二不能融合为⼀不能成佛,因为皆是⼀⼼,轮涅本来无分别,若去断
离取舍仍流转于轮回。因此现将所作法事⼀齐放下,指示你⼀切精华
即此赤见觉性自行解脱之法。当你悟到⼀切法本自大解脱,则知大圆
满是圆具⼀切。
由此可见“弹小斥偏,叹大褒园”的必要性。
判教:古来各家判摄诸经,立说不同,意趣各异。罗什的弟子慧观首创判教,谓“慧观五时教”(有相、无相、抑扬、同归、常住),他判本经是五时中的第三时,明抑扬教,也就是挫抑小乘,赞扬大乘的抑扬教;天台宗也将本经纳入“弹小叹大、斥偏褒圆”的第三方等时中(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涅槃);而华严宗则更将本经归于五教中(小、始、终、顿、圆)的第四顿教内,在清凉国师的“十门悬谈”中,以小、始、终、顿、圆五教判摄众经的胜劣浅深,说本经是五教并谈:如《方便品》种种呵身厌世的破我,是小教义;《弟子品》观察过去时因而为说法,是始教义;《菩萨品》观察众生毕竟空寂的涅槃相,不复更灭,是终教义;《不二法门品》以融贯诸法为一实相;文殊师利以言遣言,显示实相;维摩居士以无言遣言,正述实相,是顿教义;《不思议品》以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乃至丈室狮子座和无量天人,一多无碍,大小相容,是圆教义。这样看来,对于华严学者来说,本经已经摄尽释迦一代教法无遗。
正讲经文中,已经讲完了证信序中的六成就:1、信成就;2、闻成就;3、时成就;4、主成就;5、处成就;6、众成就。
经文:“如是我闻”:这一句经文就有二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不动叫做“如”,无非谓之“是”,“我”是阿难尊者自称,“我闻”谓如这一部《维摩诘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
经文:一时:时成就。是虚指时间,若定死时间,则会因区域差异而无法统一。佛说法没有固定时间,天上人间,一时全在,无时无处不是佛陀教化的道场。
经文:佛在毗耶离奄罗树园:主成就和处成就。佛,乃教主,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其德相。在此就是释迦牟尼佛。毗耶离,汉译广严城,因此城广大庄严而得名。又译作“好稻”,又译作“好道”,因其城中人民有德行,五谷丰登,乐善好施,所以得名。奄罗树园,奄罗树,汉译“难分别”,这树种梵文叫做奄摩罗树,简略翻译为奄罗树。似桃非桃,似李非李,其实就是现代的番石榴。
经文: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听闻的信众为“众成就”,其中有佛陀的长随众阿罗汉、各个刹土来的菩萨大菩萨、天龙八部、四部信众无量百千。因此经讲说大乘无上究竟见解,故来的大菩萨特别多,并列出五十二个菩萨名号(玄奘译共有五十六个菩萨名号)以显功德。
至此六成就圆满。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你们又穿着整齐的衣服,齐刷刷地,像高中生。希望大家坚持下去,刚刚开始打坐的师兄们,肯定痛苦得不得了,这个我很理解。这是两个极端,经常打坐的人会觉得才四天,算什么呀?再来四个七!他不知道锅是铁铸的,他以为做饭的锅是纸糊的。不要看他现在厉害,如果让他真的再打四个七,弄得不好,他都会去跳楼。初学者第一次参加,如果你能坚持下去,那真的是个人才。一般很多人都会说:“我要回家,怎么这么惨啊?”
有件事情我好像讲过很多次了,我曾经跟一位师兄去云门寺打禅七,一共要打五个七,打到第四个七的时候,那位师兄在座上坐立不安,不停地捏脚,每座都是这样的。后来我们就回去了。从此以后,关于云门寺、禅七这方面的话题,他谈都不谈。这个真的是没办法啊。所以,也不能够一下来得那么陡,把好不容易激发出来的一点向道之心、向佛之心,几个禅七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很没必要。你慢点,悠着点。
因为这是一个培养的过程,想花一个禅七就打出二禅、三禅,那真的是想多了。不要这样,要缓缓地来,慢慢地来。在坚持中间,还要保持一点愉悦,这样才行。老师兄就不用讲了,他们觉得恨不得再来三个七,再来八个七!因为一个人的判断是根据那时、那情、那景来的。他在打第一个七,甚至打第二个七时,处在舒适、愉悦的状态里面,他就用这种状态来判断,认为直到永远他都可以坚持下去。
这其实是一种常见。这种常见会体现在任何一个人的判断里面,比如“我觉得我的这种快乐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但是,他不知道这种快乐在慢慢地变,哪天会变得特别狰狞,他会受不了。一般到第三个、第四个七时,都会受不了了。就像很多人去闭关,刚刚开始进入房间的半个月,真的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在闭关。等到三四个月以后,他会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出关”。这个由不得你的,我们要意识到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是不可靠的。
其实谈过恋爱的师兄,好好想想“谈恋爱”就可以了。刚刚相爱的时候,是不是风在笑、云在笑、马桶都在笑。七年以后呢?七年都长了,这是一种没有跟上时代——“现代速度”“深圳速度”的判断。弄得不好,三个月以后,那时、那情、那景、那个美好的感觉都没了。这些是变化的,人类都是这样的,这是我们心识的特点。打坐也一样,所以我们要追求解脱。
解脱就是这种觉受性的东西,最后会完全从你的认知里面化掉,或者是跟认知融为一体。“化掉”这个词汇也是对的。单空里面用化掉是对的,但在真正的大圆满证悟里面用“化掉”是不对的。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化什么啊?它跟觉性是套在一起的,它本来就是觉性,我们要去追求那个。但是,它真的不是一两天的事。有时候我们练个气功、锻炼个身体,或者打个少林拳、武当拳,有可能花几十年你都不一定搞得好。你看现在那些练拳的人,上去被那些搞散打的人几下就拍翻了。甚至都不用搞散打的人去拍翻,他们遇到像我这种人,一天都没有练过,从背后一板砖就拍翻,管他什么少林还是武当。
练这些东西,几十年都不一定练得好。你想靠几年、几天或者一个禅七就明白觉性,那真的是不太可能。可能性不大,但也不绝对。很难排除说,那个人群里面,三个人中间其中有一个是六祖。那概率就是三分之一,不能这样弄。所以这个很难判断,但绝大部分人是不行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但是,培养解脱和培养少林功、武当功、太极拳相比,说老实话,从某种程度上,培养解脱反而功不唐捐。你堆积堆积,在菩提心、出离心或者空性正见的摄持之下(我说了三个: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我们不会浪费。而这样功、那样功是缘起性的,要花很多年。
缘起性的意思是什么呢?它要慢慢建立。比如打太极拳,首先要盘架子、站桩、练呼吸等等,搞很多这样、那样的东西,才能凑齐。而且缘起性还意味着变化,你本来刚好有点功夫了,结果出门被车撞了,左腿残废,变成单脚太极拳,打不起来了,又会变成这样。但是,寻求觉性,不要说把腿撞了,你把腰撞了,也只是被青春闪了一下腰,照练。你慢慢地就不怕这些变化了,修行对付的就是无常,它不是一个建立性的东西。
很多人已经四五十岁或者三四十岁了,你说能不能够教你太极,十年不出门,或者花二十年整成个太极高手呢?难说。那个太极高手出去遇到板砖就完蛋了。而且有可能你的身体都不行,本来很好的身体练太极,结果一出去遇到新冠,又栽了。这种缘起性的东西不可靠。但是,如果一个三四十岁、四五十岁或者五六十岁的人去修行,有可能这一生都会解脱,这个概率大过练太极拳成功的概率。
我说的是两种成功的概率,你不要一上来就说:“我现在六十岁了,你说成功,我七十岁要成功。”扯淡。它没办法具体针对一个人,它是个概率性的事情。概率性的事情,就是说它会牵扯到这个人本身的基础怎么样,信心怎么样,能不能够坚持,能不能够领会很多东西,能不能够真的舍弃今生去修行等等。
很多人修行不成功,其实根本都不在于外在,它有两个最大的障碍,一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种“奸人心态”。什么是“奸人心态”呢?就是讨便宜,这样也不想放弃,那样也不想放弃,又要世俗的成功,还要解脱,首鼠两端,畏首畏尾。还有一个就是破坏功德,好不容易积累了一些功德,不管是磕头、供养,还是做一些基础的积资清障的事,比如放生,做了好多功德,但到处宣扬,到处去说。
有四种毁坏功德的行为,但有三种特别毁坏功德。当功德毁坏了以后,你做的这些事情没办法转为修行,在相续里面被破坏了。哪三种行为呢?一是到处张扬,二是后悔。后悔基本上一下就耗完了;张扬也是消费得很快,到处去说“我做了这样,我做了那样,我放了多少多少生,我磕了多少多少头……”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不行的。三是愤怒,就是生气,我们经常说“一嗔能灭千劫福”。
其实还有第四个,很多人说不应该计算在这里面,但其实也可以。那就是做一些相反的事。比如,你本身去放生了,放完了回来又杀生。这种其实不能说是把放生的功能破坏了,它是两种力量互相压制。也就是你放生以后,放生的功德在,但你又杀了人,会不会因为你放了生,杀人就不会被抓呢?不会,一样抓你。你杀人的罪业要先报,因为缘起是现在的法律规定杀人马上抓你。那么这个因缘就会把你先抓起来,枪毙了。等下一世你放生的功德还是会爆发出来。它有一个互相压制显现的力量对比。
这些都会导致我们的功德产生损毁,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些。做功德尽量少宣扬,不能后悔,少生气,一嗔能灭千劫福。这些东西用一个菩提心就可以全部对付完。一个人有了菩提心,他就不会后悔,也不会去张扬,也不会去生气,更不会去做相反的事。做相反的事是很容易摧毁的,比如,你对着佛陀磕头、虔诚发心,发了愿以后回过头又把佛像砸了。那个功德还在不在?肯定不在了。
其实不是叫不在了,你做的这些功德都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是一个很奇妙的不讲是非的仓库,不管是好的、坏的,你做了,它就放在里面。所以说,“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并不是说,你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它们两个可以互相抵消。而是好的和坏的都放在里面,然后遇缘就发。你会说:“那为什么我们修金刚萨埵能够对付这些业力呢?”因为金刚萨埵在你的观想、回向和意识指引之下,会去和相应的业并排,然后以种子的方式出来。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干了一件杀人的坏事,然后你忏悔了,那么依据金刚萨埵忏悔的力量也会放在那里,两个同时爆发。那么这个种子显现出来的时候,它的力量就会被减弱,甚至起不到发出惨烈报应的作用,所以叫消业。当你把金刚萨埵忏悔修到已经完全空性的程度,你根本不承认杀人这回事。梦中杀了人,醒了还怎么报啊?比如,你梦中去抢劫,杀了一个人,醒来以后把你抓起来枪毙啊?不会有这样的事。
所以说,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注意,我们要有功德。如果没有功德,后面的修行,比如现在修的单空,你很难产生法喜,很难深入进去,很难安住。而且功德要在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这三个东西的摄持之下。你说:“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但没有功德。”那是不可能的。就像你说:“我有远大的理想,我要去建一个大工厂、大公司,但是我没钱。”那是扯淡的,这个不行。所以说,我们要去积累功德,积资净障。同时要保护好这些功德。另外,还要真的舍弃今生、发菩提心,才能真的获得一些真正的修行成就。不然都是扯淡。
你说有没有点功德呢?也有。大家凑在一起练七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没有法喜充满,法苦也充满了,都会有一点。但是,如果你说你想通过这七天就获取解脱,或者获得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大部分人是不行的。其中有个别人,可能会因此体验到一禅、二禅,那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呢?修到一禅、二禅的人,他基本上都会呆在自己家里面,在封闭的情况下才能够比较稳定地获得一禅、二禅的那种修行力度。像这样一群人凑在一起,可以借助共修的力量产生一些觉受,或者观修的感受,就是这样的。你说:“那有没有在禅七期间参话头、参公案透脱的人呢?”有,好多例子嘛,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民国时代的两位大德,他们都是在打禅七的时候透过去的,也有那样的人。
但是,我们明天可以找个大镜子放在这里,你对着镜子看,你身上的哪根毛像虚云老和尚?这个好像有一点自轻自贱,其实不是,我去照镜子,我也觉得我不像虚云老和尚。我们要学会自省,看自己是不是那样的人。我们不是那样人,是不是就不能解脱呢?不是,我们可以慢慢地堆积。每个人都一样,我们不一定要做虚云老和尚,我们可以做顶果钦哲仁波切嘛,干嘛一定要那么苦啊?其实顶果钦哲仁波切老人家也闭关了几十年。所以说,我们要坚持。特别是初学的师兄们,你们要有长远的想法。
你说:“我不想解脱,我就是要过好我这美好的一生。”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你哪来的勇气说你的这一生就是美好的?我不管了,你这样说,我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们这里就是在PUA大家解脱,如果你不接受PUA,那就没办法了。
每次上课之前都会跟大家扯,一扯就扯了十几分钟。今天终于开始学习《维摩诘经》了,上一个云禅七,我们好像讲了八天,但前几天好像又在扯其他的。每次我说花一天时间跟大家讲一讲佛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一讲就讲好几天。上一次好像是讲哲学,我都忘了。我讲的这些东西,大家也不要太当真了,注意依法不依人。我这三天讲的《认知与表达》就是随手写下来的,大家千万不要当真。有人说这个东西好了不起啊,不是,不要上当。读了以后,你要好好看、分析,想想是不是这样的?甚至你要去找里面的错!这才是学习的态度。我说的是对我写的东西,对经论不能这样,你去找经论的错误,你有毛病啊。
所以,你们要这样去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有错,逻辑上是不是有毛病,表述上是不是有毛病,这样才对。这叫做“依法不依人”。虽然我们讲的一些东西好像与佛法修行关系不大,但如果是真正聪明的人,就会知道其实那里面的东西与佛法修行的关系是非常大的。因为佛法不仅是形式,大家在这里搞一些形式,搞一些仪轨,好像非常庄严,但是庄严完了怎么办呢?饭还是要吃,屎还是要拉嘛。你拉屎的时候庄不庄严?你是个人。我们人不能只凭庄严过日子,也不能只凭庄严获取解脱。而是解脱了以后,你才庄严。
我们要去理解这些好不好?那么,在我们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我们一定不要随便地认定,也不要随便去否定,要反反复复去思考这些东西。我跟大家一起交流、上课搞了十几年了,真的好希望网上能不能够有人出来开始找我的麻烦,挑战我。来了几个,还没进门都被扫地出门了。
为什么呢?不是说我有多聪明、多伟大,大家都不行,其实不是。是因为你们都不上心,不用心,不把这个东西当成一个很专业、很职业,真的需要不顾一切去追的东西,你们没有这种精神。就像现在网上流行的挑战职业拳馆一样。你一个礼拜练三个小时打拳,然后你去挑战人家每天都在拳馆里面流汗水、对打、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那些人,那你就会被揍得鼻青脸肿,也就是业余的很难去挑战专业的。
什么叫做专业?像我们学佛的,其实没有这种真正的专业,而是什么?你用了多少心,用了多少时间,你对佛法的虔诚和投入度在哪里?你才看了三天书就去挑战,你不被拍死才有个鬼。如果你是真正要追求解脱的人(我只对追求解脱那帮人说话),你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我要舍弃一生,就是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不然这一生真的白活了。
很多人说:“跟你去学佛,花了一生,这样就影响我赚钱了。”说老实话,你不学佛,你赚得了钱吗?特别是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你赚什么钱啊?好像不学佛你就要发财一样,这真的很荒唐。对于很多人,你不学佛发不了财,你学佛,说不定还有点机会。为什么?如果学佛的话,你一定会去供养。有人经常发信息来问我怎么发财,其实就两个字——供养,没有什么了。
有人说:“我都供养了这么多,为什么不发财呢?”你天天想着供养了要发财,那会慢很多。如果你发菩提心去供养,你不想发财都不行,各种大的因缘会堆积而来。第一个是发心,最重要就是发心;第二个是对境,你要找准你供养的对境。上师、僧众就是发财的对境,然后是发心,最好是发菩提心,这两个要对齐。
很多人开始觉得“我要发菩提心,才能发财。好,那我发菩提心去供养”,这样你发的是菩提心吗?这发的是想发财的心,用菩提心做面子、做包装。而真发菩提心的人,他不一定这么想,他会想“我供养,我为了成佛”。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众生。他反复问自己:“真的是这么想的?”真的是这么想的!好了,那由不得他发不发了,他已经发了,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像这种人往往这一生都会兑现,但这种人很少很少。我们骗自己都是一流的。
所以,菩提心要训练,要把自己慢慢训练成真的。而不是说,你知道个概念“发菩提心”就是了。是的,从概念上你开始在发菩提心了,但是真的把心慢慢地扭转成那个样子,还是有点难的,有时候是很苦的。很多时候真的是扎心啊,你明明帮了他,他还不感恩,整你、骂你、不理解,各种各样的误会,各种各样的扭曲,这就是娑婆世界的特征。
你看我们的山河大地嘛,哪处是平的?哈哈,也有平的,成都平原。但大部分都充满了丘陵崎区、沟壑,就像现在说的到处都是深坑、套路。人的特征就是这样的,作为个体,他一定要保护自己。在保护自己的时候,就免不了伤害另外的个体。而学菩萨就是要把这个个体放弃掉。所以这个过程很痛苦,并不是救助别人痛苦,而是放弃你自己很痛苦。我们经常说无我,说着玩啊?不是说着玩的哟。
如果心真的放弃了“我”,你会体会到快乐。这个不能叫“你”体会到快乐,应该叫心体会到快乐。心体会到没有我的快乐,我的心体会到没有我的快乐。要想体会这种快乐,你就要长期训练,经常挣扎得好惨啊。我看到挣扎失败的成堆,但是,只要过了一个关,你看他身上的毛都是值得恭敬的。而且他自己都是很欢喜的。你说他真的是利益别人,利益众生吗?首先他自己先狠狠地被利益了。但这个难,难的原因是什么呢?自我在里面作梗,有时候痛苦得不得了,撕裂的痛苦。
慢慢地去做,能不能完成呢?如果一个人下了很大的决心,又有佛缘,他是能够完成的。你变成坏人那么容易,变成好人也是可以的。我们还是儿童的时候,没有说生下来就是坏人嘛。我们那时多天真啊,人之初,虽说不是绝对的性本善,但基本上性本傻。所以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当然,他里面有种子,有些是天生的坏种,也不是没有。但大部分还是好的,只是被环境污染,慢慢地你就变坏了。你都可以变坏,那也可以变好的。
但是,变坏比较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变坏的话,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维持人我的本能,所有坏都是为了保护自己,获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很顺利就下去了。自我非常认同——“你做得对”,鼓励你下次再做,我们的心会这样。但是,为什么解脱难呢?去掉人我,这个难了,所有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毁坏自己的。真的毁坏自己吗?当然了,我们经常说的《修心八颂》里面的一句话叫“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意思就是你自讨苦吃。每次都去自讨苦吃,把苦给自己吃,好处给别人。这种行为是不保护自己的,自我是不干的,所以你会痛。
那要痛到什么时候才会不痛呢?自我是一种执著,没有真的自我。这种执著被松掉以后,痛就开始减轻了,完全没有自我就不会痛了。你们以为学佛有多复杂吗?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用各种方式来完成这么一个过程。只不过像大圆满、大手印,它会快一些而已。但也难说,有些人不是那个根器,你天天去安住,安住个什么?还不如好好地思考菩提心获得的利益大。这要根据每个人的根机来讲。
牢骚一发,快半个小时了。我们继续回来讲《维摩诘经》。我已经对快速讲《维摩诘经》产生了极大的希求心。我们先把上个禅七的内容总结一下。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上个云禅七讲了些什么?维摩诘是谁呀?恐怕大家都忘完了,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上个禅七,我们简单介绍了《维摩诘经》的翻译者鸠摩罗什以及他的弟子道生、僧肇的生平,说明了为何使用鸠摩罗什译本的原因。
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后面的解释会用到他们的解释。我这次的解释用了很多其他大德的解释。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一位法师写的,这位法师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为什么敢用他的呢?因为他摘录的全都是这些大德的,比如僧肇,还有《折衷疏》。上次我们还提到一本解释《维摩诘经》的本子叫《折衷疏》。这些东西是不会错的,都是一些古代大德说的,所以我敢拿来跟大家讲。并不是说现代人在瞎评论,那是不敢的。他是一位现代的法师,这位法师是谁?我真的很想找个机会恭敬他一把。但我也不知道,就拿来用了。
前面我们讲了翻译者鸠摩罗什,他是七佛之师,关于他有很多很神奇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忘了。比如,他被当时的军阀抢来抢去,苻坚叫他的大将军吕光去抢鸠摩罗什。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面,大家都认为懂佛法的人很厉害。像我们这个社会要抢什么?芯片制造者。你要懂芯片技术,那肯定会被各国政府抢。而那时候不是,那时候大家流传有这样修行很好的大德,所以他们就派军队去抢,抢的就是抢鸠摩罗什。
结果吕光不是很信佛,抢了以后,就把鸠摩罗什囚禁在一个地方,逼着他结婚,一下娶了十个老婆。虽然他是个出家人,但没办法。鸠摩罗什犯过两次戒,这是其中一次。中间还发生了很多事,他下面的弟子跟着他学,于是他就表演给他们看,拿出一钵钢针抓起来就吃了。他说如果有本事像他那样吃钢针,就可以娶老婆,下面的人都不出声了。
另外,鸠摩罗什在圆寂之前告诉大家,如果他翻译的佛经没有错、完全正确的话,焚化他身体的时候,舌头烧不坏,结果舌头真的就没有烧坏。传说他是七佛译师,给七个佛陀做过翻译师。但是,这件事在教界也有一番争论。争论什么呢?佛陀还需要翻译吗?当时怼得我一愣,我们的教界很精彩的。不是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吗?其实七佛译师不是指为三十二相的佛做翻译。佛有很多化身,他为七位佛相应的化身做过译师。而且有时候佛就是需要这么一位译师,比如他要推这么一位译师出来。所以它有很多原因,并不是那么一句话,就好像代表了全部情况。
前面我们还说了鸠摩罗什的弟子道生,道生的故事我也不讲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说的就是他。僧肇也是很厉害的一位出家人,写过《物不迁论》。物体没有运动叫“物不迁论”,对应我们现在的哲学理论叫做什么?芝诺悖论里面的“飞矢不动”。道生、僧肇都是鸠摩罗什的弟子。而且鸠摩罗什自己也解释过《维摩诘经》,所以我们用他的译本。用他的版本还有几个原因:
1、规模隆重而宏大,态度严肃而谨慎。
当时鸠摩罗什被劫过去以后,来到中原,那时候苻坚已经被干掉了,也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苻坚带领百万大军投鞭断流去打东晋。而东晋出了很厉害的谢玄,他有个军队叫做著名的北府兵。北府兵是中国历史上很厉害的一支军队,就几万人,把苻坚的“百万大军”(号称是百万大军,实际上只有二十多万)打得大败。结果苻坚后来就被他的部下杀了。
苻坚死了以后,后面的一位姓姚的皇帝,又把鸠摩罗什接过去了,然后组织了翻译场。当时那个翻译场里面有三千人,大家翻译时非常慎重,由于经书是梵文,大家读了以后,拿出里面的每个字,每个人都来讨论这个字用什么中国词汇对应上去。“六不翻”就是从那里出来的。也就是有六种情况是不能翻译,不能直译,都是从他们那里开始的。所以,从翻译来讲,中国历史上有几位大的佛经翻译。鸠摩罗什绝对是最厉害的翻译之一。还有唐三藏,大家千万不要把唐三藏当成《西游记》里面的唐三藏,那是小说。
2、改变了直译方法,开创了意译风格。
他改变了直译的方法。也就是说,以前翻译佛经很多都是直译,因为害怕把佛陀的经意理解偏,所以经文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翻译的,直接那么译出来。就像我们现在课后他们做听打,由于他害怕搞错,就把我在里面说脏话全部打出来。
而且讲话和写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讲话时可以前后颠倒,但写字是不能这样的。讲话时还有口语、乱七八糟的说话方式、表情等附加在里面的,但文字里面就只有文字。大家只是根据这个文字、这个信号激发想象。而现场讲话就不同了,你们可以看着我的表情和手势。即使没有看着表情,音频的声音也会激发你的想象。所以,理解的程度、深度、广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听打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做相应的改动。但是,在改动时,很容易丧失或者扭曲讲解的原意。这是个矛盾。
那要怎么把它平衡得很好呢?这就是水平。而鸠摩罗什就有这个水平!他改变了直译方法,开创了意译风格。为什么他敢意译?因为他知道佛祖西来意。他明白佛陀要说什么,所以万变不离其宗,他不会直杠杠地把佛经译出来。如果直杠杠地译出来,中国人看起来会很头大的。
比如我们经常念的《心经》。我经常举这个例子,因为例子多了我记不起来,我就总拿着这一个举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衰老的表现。比如,《心经》里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后面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虽然《心经》是唐玄奘译的,但是他这里也是根据中国人好简、好归纳总结的习惯来翻译的。
但是,如果是纯正的佛经,你去看西藏翻译的《般若心经》,它就不是这样的。它会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它全部说完,不会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八个字搞定。其实这样有好、有不好。但是,对我们汉族人群来讲,意译是最好的。因为中国人好简,而且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还是情景文字。象形文字就不用解释了,大家都知道。比如,“家”字是一个盖子下面一个“豕”,古代就是这样的,一般家里面都会养头猪。所以“家”字就是这样的。
什么叫情景文字呢?我们以前也经常举例子,“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情景文字,你一听,马上就会想到秋天(春天也行)万里无云,一行白鹭在天上飞,下面是水田,山如黛墨等,这些场景就出来了。你去跟外国人说说看呢!“一行白鹭上青天”,英语翻译出来就是“一行白色的鸟儿在天上飞”,它没有情景性。所以说,中国人用意译就很合适。
但意译也有麻烦,它的留白空间很大。什么叫留白呢?比如,我们画水墨时,不能在上面画满,你要留些白,让参观者、观赏的人把自己的感受附加上去,这叫留白,给他留白的一些东西。所以,乾隆皇帝总是在那些古画留白的地方盖章,到处都是乾隆的这样宝印、那样宝印,破坏古画就是这样的。
那么,这种留白太多的翻译,就会导致很多后人,在读的时候附加自己的意思。而佛经上面关于见解、见地和修行的东西,如果稍一改,就有可能出大错,非常麻烦。没有绝对把握的人是不敢这样乱改的,而鸠摩罗什敢。为什么呢?因为鸠摩罗什是成就者,他完全知道佛陀在说什么。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凭想象,特别是现在的一些文人,他都没有修行三天,但他的文字能力特别好,理解能力也特别强。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层认知中的第一层——思维认知特别强。
人上来就是用语言文字的,我们几十年基本上都是这样学习的。我们现在的大学学习都是这样的。而佛教的这种朝内修行、内观这种东西基本上很少,几乎没有。最多现在出了一些搞瑜伽和搞心灵训练的,但基本上都是为了骗大家去报班。对心灵有过真正的探索、体受,乃至于把见解真的运用上去,获得解脱的人很少。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很强,文字能力很强。然后他就开始在上面一通发挥,那样就很容易出问题。但是,鸠摩罗什肯定不是这样的。由于鸠摩罗什曾经被吕光关在那个地方,跟汉人相处了很长时间(七八年还是十几年,时间我已经忘了),所以他的汉语掌握得非常好。
3、语句通顺,言辞华丽,具有文学鉴赏力和表达力。
因此,他翻译的第三个特点是:语句通顺,言辞华丽,具有文学鉴赏力和表达力。佛经翻译讲究“信达雅”三个标准。“信”就是要准确,即翻译的东西不能出错。“达”就是要翻译得透彻,不能说得二不跨五,说不透,所以要“达”。“雅”就是具有文学鉴赏力和表达力。
4、发扬了般若义理,始明无我之义。
鸠摩罗什的译本,特别是《维摩诘经》真的是诠释了般若、空性的道理。这里面表明了真正的人无我、法无我的究竟深义。
5、盛宏中观学派,显毕竟空之理。
我们要是问这本经的究竟思想是什么?很多人会说中观学派,而且是毕竟空。毕竟空是什么意思?按照我们现在学院这派的说法叫做什么?应成派,无遮,汉语语系里面就叫做“毕竟空”。空和有在汉语语系里面,一个叫“毕竟空”,一个叫“胜义有”。胜义有在我们这边叫做“非遮”。
如果大家听昏了,就记住这个名词,然后马上沉默,让它过去,听下面的,这样也是可以的。我的语速很快,很多人给我提意见,说我能不能够说话慢一点。可以的,我可以很慢,但马上又会有更多的人提意见,能不能快一点,他都快睡着了。那我怎么办呢?所以我就不管了,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6、深斥小乘有部思想,破除一切实有之说。
其实鸠摩罗什的整个翻译都有这个特点,破小乘有部。
诠释时常用《维摩经折衷疏》,六卷,明释大贤述。其法弟大舣为之序云:此经自秦译以来,始出肇师注。而多引什师之语。其文简。其旨深。(中略)近时无我疏印天台四教六即四悉三观等语,其文浩汗。义旨重迭,诚繁矣。吾兄古德法师,新出斯解,义乃折衷云云。
诠释时常用《维摩经折衷疏》,六卷,明释大贤述。它是明代一位叫大贤的法师写出来的。“其法弟大舣为之序云”,他的法弟叫大舣,为折衷疏作序。“折衷”就是搞个折中的意思,不要走极端。哪个是极端呢?“此经自秦译以来,始出肇师注,而多引什师之语,其文简,其旨深”,就是鸠摩罗什翻译以来,最开始是僧肇在注解这部经,他经常引用他的老师鸠摩罗什的话,引用时,其文简,其旨深,即用的文字很简略,但是意思很深。这是文简意深的那一帮极端。
“近时无我疏印天台四教六即四悉三观等语,其文浩汗,义旨重迭,诚繁矣”,他说到了近代(明代),又印天台的教,用天台的思想来诠释《维摩诘经》,这样文字就非常多,即文字浩瀚,道理反反复复地重迭,非常繁琐,即诚繁矣。“诚”就是真的。按照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真的太烦了”。
“吾兄古德法师,新出斯解,义乃折衷云云”,所以叫《折衷疏》。这句话就是,我的师兄是古德转世(到底是不是?不知道,反正他是这么说的),他新出了《维摩诘经》的注解,叫《维摩经折衷疏》。其实就是把文简旨深和文浩汗、义重迭的两个极端折中了一下,所以叫《折衷疏》。很多注释《维摩诘经》的都用《折衷疏》,而且它引用的都是古语,引用的都是古德们的解释。因为这些都是大众、后学们公认的东西,所以解释起来容易做到“信达雅”的“信”。因此,我们就用他的注释。
然后以五重玄义的方式对《维摩诘所说经》的大体内涵进行了诠释,并讲完了经文的证信序部分。
五重玄义:释名、辩体、明宗、轮用、判教。
每一部经都有五重玄义,就是把一本经的大体内容首先归纳出来,它有五个大的范畴。第一个是释名,即解释为什么这部经叫《维摩诘所说经》。
释名:一般来说佛经有五种人所说:一是佛亲口所说,二是佛教弟子所说,三是诸天天人所说,四者仙人所说,五者化人所说。后四者所说经佛印可,也能称经。本经属于佛和弟子共同所说。
一般来讲佛经有五种说出来的方式。一是佛亲口说,二是佛教弟子所说。什么叫佛教弟子所说呢?比如《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说的。三是诸天天人所说。四是仙人所说。五者是化人所说。后面的好像都不是佛说的,但是得到佛的加持和允许的都可以,“后四者所说经佛印可,也能称经”。一共有五类,第一个是佛亲口所说,后面是其他人所说,说了以后,佛认同这个东西,也就算是佛说的。“本经属于佛和弟子共同所说”,既有释迦牟尼佛说的,也有维摩诘说的,都算是经。
本经全名《维摩诘所说经》,也称《不思议解脱法门》。
中国古代的文人最喜欢去搞《维摩诘经》,唐代、宋代的一些文人最喜欢搞《维摩诘经》。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研究《维摩诘经》吗?因为维摩诘有老婆(众笑)。虽然说得有点过分,但真的是这样的。为什么他们不去学密勒日巴呢?人家也是居士。而且也不去学那些苦修、很惨的出家人,却要去学《维摩诘经》。因为维摩诘又做商人又有家室,甚至还可以出来当官,这些给了他信心。
这个对不对呢?很难说对错,不要去说对错。如果认为它不好,那我们为什么要学《维摩诘经》呢?所以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去给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人贴标签,这是很蠢的。很多文人去研究《维摩诘经》的时候,经常给它取名叫《净名经》。
在本经《嘱累品》中说:“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思议解脱法门。”维摩诘所说,是依人立名;不思议解脱,是依法立名,合名为人法立名。即名《维摩诘所说不思议解脱》。
汉传佛教里面有七种依名法,分别由人、法、喻三者组合而成。分别是人、法、喻、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喻,只有这七种人组合,没办法多出另外一种。这个我们就不详细讲了,回顾一下而已。
梵文里“维”是“没有”之意,“摩”是“脏”,而“诘”是“匀称”。意即为无垢,旧译净名。维摩诘已经在妙喜世界成佛,名为无动如来。而在其他有些经典中,维摩诘居士则是金粟如来古佛再来。还有说维摩诘是东方一个叫“无量国”的刹土中一位名叫“日密”的菩萨化身。
梵文里“维”是“没有”之意,“摩”是“脏”,“诘”是“匀称”,加起来就是无垢,旧时候翻译叫“净名”。在佛陀时代,其实维摩诘居士已经在东方妙喜世界成佛了,其实就是无动如来。他化现到这边是来帮释迦牟尼佛弘法的。而在其他有些经典中,维摩诘居士则是金粟如来古佛再来。还有些说维摩诘是东方一个叫“无量国”的刹土中一位名叫“日密”的菩萨化身。
我们听了会说:“怎么这么神啊?”我告诉你,一般那些菩萨都有好多化身,非常多。从古到今我们毁掉了很多经书,如果把那经书翻出来,说不定在里面会看到“原来维摩诘还是南方世界的什么什么如来、什么什么佛陀”,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听到这些也不要奇怪。那么要不要去注意呢?不用注意,他说这些的意思就是这个人很厉害。如果你要去记金粟如来、妙喜世界这些,你是记不住的。但是,研究文字的那些学者们,你们记住就行了,没关系。如果你是要听道理、听修行的人,可以把这些东西忽略掉,因为你记不住。当然,记住是最好的。
这一次他是毘舍离城中的一名富商长者,不仅辩才无碍,慈悲方便,而且受到城市居民们的爱戴。他的妻子貌美,名叫无垢,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
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人生大赢家,哈哈哈,什么都好。
维摩诘虽然身为居士,实为古佛示现替佛说法。
他虽然是个居士,但实际上是古佛示现,既然他是示现,就不会跑出来说:“看哦,我是古佛示现。”那就不叫示现了。示现的意思,就是后来的人去说他,当时他不能说“我是示现”。如果当时他说“我是示现”,何必呢?那就直说了。就如当间谍的人跑过来说“我是间谍”,那他还是间谍吗?
“不可思议”,有修行性的不可思议:1、契入不可思议;2、本体不可思议;3、境界不可思议。
这部经叫《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经》,这里是“不可思议”这四个字的解释。一般我们把不可思议理解为什么呢?不去想,无法想象叫“不可思议”。其实“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有两层含义,首先是修行性的不可思议,即契入不可思议,本体不可思议,境界不可思议。
“契入不可思议”,其实就是认知的时候你不能想,想的是不对的,这种认知方式叫“契入不可思议”。“本体不可思议”,就是进去以后,在安住时是不能想的,而且想的东西也会融化在安住里面。你可以想,但是想的东西不是。念头乱飞,但都是法性。这叫做“本体不可思议”。“境界不可思议”,就是慢慢地你会觉得郁郁黄花皆是般若,甚至会看到这样、那样的境相,比如脱嘎里面是看到佛、坛城等等。
这三个“不可思议”归纳起来都叫“修行不可思议”。
有经文内容的“不可思议”:1、不思议境。2、不思议智。3、不思议教。
“不思议境”,属于境界不可思议。不思议智,属于契入不可思议和本体不可思议。不思议教,就不是修行性的了,它是经文性的,即它所说的内容要流传下来。所以叫不可思议经。
其三者的关系如吉藏玄论说:“由不思议境,发不思议智,以不思议智,吐不思议教……故此三门,理无不摄。”所以全经以“不思议”为本。
那么,这三个的关系是什么呢?由不思议境,发不思议智,以不思议智,吐不思议教……故此三门,理无不摄。所以全经以“不思议”为本。展示了不可思议的境,比如佛陀脚趾头一按,娑婆世界就成了净土。然后因此说出为什么,叫做发不可思议智。不可思议智出来以后,要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就成了不可思议教。整部经就是在诠释这个不可思议,所以叫做“不可思议经”,以它为本,叫《不可思议解脱经》。
“解脱”:凡俗也讲解脱,大多是指从某种人事牵缠中暂时脱离出来,或用大烦恼覆盖小烦恼而得到的暂时的自我感觉的行为状态。
我们说的解脱是什么?比如谈恋爱,纠缠不休,是你的错,是我的错,最后两个人一狠心,分了。我们有时候就说这个叫做“解脱”了。再比如,有了一个小烦恼,再用另外一个烦恼去盖它,就如分手了,解除了一个小烦恼,再去谈一次恋爱——我还是相信爱情,用这个大烦恼掩盖小烦恼。或者是受了什么气,猛烈地喝酒,借酒浇愁,愁更愁,但是浇了再说。这个叫大烦恼掩盖小烦恼。这个好像叫解脱,也就是离开一个烦恼叫解脱。
《维摩经》所说的解脱,即不是凡俗的解脱,也不是《华严经》中各各善知识所示知的解脱,尤其不是六凡二乘妄想执著的所谓解脱,是“穷微尽化,体幽用玄,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的大机大用,为“不可思议解脱”。
什么意思?《维摩诘经》说的解脱当然不是凡俗的解脱,不是像我们的这种解脱。甚至不是《华严经》中很多善知识所示的解脱。《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去找五十几位菩萨,每一位菩萨都跟他示现了一些东西。但是《维摩诘经》里面说的都不是这些,它说的还要更加穷微尽化、体幽用玄。当然也不是六凡二乘的这种解脱。
那么这种解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说得那么玄,连《华严经》说的都不是。因为《华严经》说的是事,它说的是体,体幽用玄。它说的就是那种顿悟门——我先弄体,我懒得跟你在事上慢慢地去修。其实就是禅宗,所以禅宗的人一定要去搞它。为什么?因为禅宗说的就是顿门。六祖是怎么说的?不论禅定解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大圆满也是一样的,经常说上师、窍诀,其实就是要上师来给你直指心性,让你当下体会到解脱。所以叫做“穷微尽化,体幽用玄,眇莽无为而无不为”,这些话听得好玄啊。
这些话太古文化了,其实就是上师要用方法告诉你,解脱的心就是那样的、那样的。哪样的?我为什么总是不说出一个词来?因为没词可以说。但是,如果是大圆满,那时候就会用一些方法。其实大圆满是很刺激的,如果我们拿禅宗硬套上来跟大圆满比,其实大圆满前期的修行很像如来禅,只有在直指心性的时候才是所谓的祖师禅。其实直指心性的时候,跟禅宗的祖师禅也不太一样。禅宗的祖师禅更加没有规矩,更加高妙。虽然大圆满也有这样的,但大部分大圆满其实是要讲规矩的。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你要一层层地修上去,甚至要一层层地引你。甚至在休息的时候,心的验相性的东西都要搞得清清楚楚,比如这个是心性解脱,这个是虚幻解脱,这个是等性解脱,一个个给你弄得很清楚。
而禅宗哪会给你搞这些啊?如果是一个真的修证很好的人,他一看那些公案,就知道那些禅师在斗机锋时表露出来的见地。有时候就是心性解脱,有时候就是等性解脱,有时候什么都不是,根本就不是解脱,有好多层面。但是,禅宗不会像我们大圆满这样,用文字次第性地、系统性地跟你说清楚。然后上师也根据这些东西来慢慢做。禅宗说好的就是接上上根人。
而大圆满就不是了,大圆满没有说“我就是接上上根人,普通人不要学了”,没有这么说吧?如果这么说的话,你们那么多学大圆满的人,那不是好亏啊?怎么叫好亏啊?你就认定了自己是上上根人了嘛,但你是吗?什么叫做上上根人?你先解释一下,你就认为自己是上上根人。就像你连人民币都没有见到过,你却说你是有钱人。问你美金是什么,你都搞不清楚。你以为长得漂亮的钱叫美金,美金的嘛,好美,哈哈哈。
所以不能这样,我们不是上上根人,包括我在内。我都跟大家说了,我属于什么根呢?说我是下下根,好像有点造作的意味。那就下中根,可以了吧?我都是下中根,你说你是上上根,你不是搞得我很嫉妒嘛。所以我们不是,但我们也可以学大圆满。为什么?因为大圆满就是次第的,它会把你培养上去。那么大圆满要培养什么根?什么是最厉害的根?有菩提心的人就是上上根。这是第一个标准。还有个更厉害的标准是什么?视师如佛。连文化都不管,你没文化也可以,它是以这个作为标准。
禅宗的上上根是什么呢?其实它没有详细地说这些东西,给你一个个地分清楚。但它主要是以见地来衡量人,即你有没有这种见地。所以他们见面就斗机锋。一见,这小子有前途,跟着搞好多年。但是,不管怎么样,《维摩诘经》就是这么一部经,它只搞本体。所以它是“穷微尽化,体幽用玄,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的大机大用,为“不可思议解脱”。直接去搞本性,就叫做不可思议解脱。
也就是说,契入的时候、直指心性的时候不可思议,然后安住的时候不可思议,产生的解脱也不可思议,所以叫做“不可思议解脱”。你说:“那好,我就不可思议。”其实你做不到的,很难。
什么叫做不可思议?你说:“不想。”那你经常都在不想嘛,睡着了就不想嘛,没见你解脱。什么叫做不可思议?修行就是培养我们领会什么叫做不可思议,这样才行。我们所有的修行就是围绕这些纲领在走,不是简简单单知道一些观念就完了。缘起性空、离开四边、中观,以及大圆满的各种名相,这些观念很好知道。但是,怎么把这些观念拿来用在相续里面,让自己领会到这个不可思议才重要。你连不可思议都领会不了,怎么领会不可思议后面的解脱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行。
而且修行的时候,真的要去找一位好老师,找你们自己的上师或者很好的善知识,然后慢慢去领会这些东西。文字上要读、要闻思,闻思非常好,它可以排开很多邪见,引发一些感受。但是,达到最后一步时,如果没有上师,靠我们自己去成功,很难。我不敢说绝对没有可能,不能这么说,因为永嘉禅师也没有上师。汉地藏地都有很多这类案例,但是绝大部分是不可能的,你得有上师指引。过来人可能一句话,你就透过去了。
肇注说:“微远幽深,二乘不能测,不思议也。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肇”就是僧肇,《物不迁论》的作者。肇注说:“微远幽深,二乘不能测,不思议也。”他解释不思议,二乘都不能了解叫“不思议”。“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这个很厉害,就是我们在红尘中做事很烦累,有很多违缘、障碍,这些都不能妨碍你解脱,这个叫“不可思议”。而不是我们讲的那些故事,比如,你跑到深山里面闭关八年,一会儿用拙火去烧,头发都烧没了(哈哈,拙火不会把头发烧没的);或者是观修,到处都是水;又或者是修成这样金刚、那样金刚,呲牙咧嘴地就出来了,这些都不行。
它要的是什么?你在城市中间不受这些尘累,而且直达无为。所以我们要去理解这些,要慢慢闻思、学习。说老实话,我讲的这些东西也不是对初学者讲的,但初学者听了也没关系,种个善根。初学者听了以后,不要说“我马上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你记住,你是初学者哦。不要说初学者,我们这里的那些“老斑鸠”,也不一定叫声叫得出来。你叫他道一句嘛,他只有去背诵。
所以我们可以听,我们闻思嘛,见解这方面可以尽量地丰满充实。但是,如果真的要落实,那就要长期修行磨砺。即使是禅宗的出家人或者禅和子参禅,到了后期,也参得天昏地暗,哪个不是参得天昏地暗的?哪像我们读了两天书,打了两天座,吃了几个包子(你们现在晚上吃包子嘛),然后就要成就了。结果搞得你们的根器比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都要厉害很多,甚至超过了顶果钦哲仁波切,最后搞得莲花生大师都不如你们,不能这样。
“经”:梵文名为修多罗,此有五义:一是涌泉,即义味无尽意;二是显示,即显示说法之人;三是出生,即从此出生诸义;四是绳墨,即裁邪取正;五是结鬘,即贯穿诸法。翻译为中文名曰“线”,即线能持物,教能诠理;又曰“经”者,即经有训法训常之用,体可模楷为法,物不能改为常。另外,“经”者有能通之义,即通向涅槃之大道。
读完了,懂没懂呢?随便(师兄开玩笑)。经就是不能随便改的意思。我们经常说经典嘛,你要仔细考究它的含义,就是这五个。
五重玄义的第一个释名就说这么多,下面我们说辨体。
辨体:以大乘不可思议实相为体。表现为:1、不思议境;2、不思议智;3、不思议教。
第二个辨体,就是这本经以什么为体。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以大乘不可思议的实相为体,就是以大乘的究竟实相为体。表现为不可思议境、不可思议智和不可思议教三个。这个又可以细分很多,后面都在讲这些东西。
不可思议细分:1、不思议境。宝积献盖,如来神力变盖现土等示现不可思议之境。2、不思议行。宝积请问淨土之行,如来为说三心众行之因,维摩示疾,世尊派遣声闻,菩萨弟子前往问疾,皆表大乘圆境所现不思议之行。3、不思议教。文殊问疾,宾主盘桓酬唱,激扬共扬不思议教。4、不思议用。借座灯王,请饭香积,室包乾象,手掷大千,此显不思议之神通妙用。
“不可思议境”,后面马上讲的宝积献盖、如来神力变盖现土等示现不可思议之境,这部经里面有很多乱七八糟的神通,就叫做“不可思议境”。
然后是“不可思议行”,宝积请问净土之行,如来为说三心众行之因,维摩示疾,世尊派遣声闻,菩萨弟子前往问疾,皆表大乘圆境所现不思议之行。佛陀和那些大菩萨们凑在一起演了一台大戏。维摩诘古佛现身,硬要在那里生病。然后又让阿罗汉、菩萨一大堆人去问病。你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以为他们像我们人类一样有人情世故啊?维摩诘古佛再来,搞好关系,你们去问一问,送点饼干之类的。他们肯定不是,而是在演戏。演戏为了什么呢?为了利益我们,不然《维摩诘经》就出不来了。所以这叫做“不可思议行”。
它里面说了很多内容,叫“不思议教”。文殊问疾,宾主盘桓酬唱,激扬共扬不思议教,就是说它的内涵。不思议,说来说去也还是要思议。思议了就是思议吗?思议说的就是不思议。所以不思议就是思议,思议就是不思议。听懂了吗?不思议,哈哈哈。
不思议教,还可以体现为不思议用。不思议的那个本体还有用,很多神通的事迹就出来了。借座灯王,请饭香积,室包乾象,手掷大千,此显不思议之神通妙用。那很吓人哦,在一个方丈室里面借了几万个宇宙中最好看的座,大家饿了就去香积国弄饭给大家吃。比我们的包子还要好吃是吧?你要这样想就错了,包子最好吃。然后“室包乾象”,就是一个小房间里面可以呈现出一个刹土。还可以把刹土甩来甩去,叫手掷大千。这些真的是好神啊,我们听到就觉得不可思议,这些真的完全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爱因斯坦不干,牛顿更不干了。这就是显体,体就是以实相为体。
明宗:以不二法门为宗。《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文殊菩萨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而维摩诘居士以沉默作答,一默如雷。可从“体不二”,进而“体相不二”,而后“体相用不二”,反之亦然,圆满不二法门。
我们怎么达到这个体呢?做法就叫做“明宗”,以不二法门为宗。《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文殊菩萨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而维摩诘居士以沉默作答,一默如雷。可从“体不二”,进而“体相不二”,而后“体相用不二”,反之亦然,圆满不二法门。
我们不说这么多了,解释多了大家会昏。什么叫做“不二”?不二法门是一种手法,就是不能有能所。最大的不二就是没有能所。如果没有能所了,怎么都没法二的。当没有能所的时候,二也是不二。一旦有能所,不二也是二。所有方法都是要达成不二,用不二的方法才能够找到前面的实相之体。但不二可以表现出很多说法,比如我和你们不二,这是一种不二。我们在藏传佛教里面经常看到,一位大德证悟了,就说他已经证悟了手掌与虚空不二,粑粑与黄金不二。有没有证悟不知道,至少是这么说的嘛。有很多很多种不二,分起来有很多范畴。但是,落到我们大圆满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要证悟能所不二。
认知和被认知一样,叫做“不二”,大圆满里面叫等性解脱。禅宗叫什么?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就是这个。但是,它又可以分很多,先是体不二,体当然不能二;然后体和相不二,等性解脱;体与相的用还不二,念头纷纷皆是法性,这是用,体相用不二。这个说起来很复杂,其实你去修行就一个。但要讲的话,那就太多了。
不二法门的范畴:1、生灭不二;2、自他不二;3、垢淨不二;4、善恶不二;5、明无明不二;6、色空不二;
它分了很多范畴:生灭不二;自他不二;垢净不二;善恶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还会有很多不二。所以,这个方面大家不要想太多了,其实你就记住一个,所有的东西唯一法性。法性也都不能是一,因为你去说一,用能去看有一个“一”的对境就变成了二。那么能所不二,真的能不能够表达?能所不二,虽然有这么一个词汇,但是你进去以后,你会发现没办法表达。因为没有对境,你表达不了。
《维摩诘经》中于不二的典型展示:1、语默不二:《不二法门品》中,文殊菩萨问维摩诘什么是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2、小大不二:《维摩经·不思议品》谓:“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维摩诘经》中于不二的典型展示,1、语默不二,这是维摩诘玩的一个大戏。文殊菩萨问什么是不二的时候,维摩诘根本不回答。文学界里面“一默如雷”这个成语就出来了。以前还有一个戏叫做《于无声处听惊雷》,当时看了那部戏感动得不得了,伤痕文学。还有经中展示的大小不二等各种各样不二。
这是明宗,下面是论用。
论用:弹偏斥小、叹大褒圆。通过问疾,维摩诘居士贬斥了许多阿罗汉和菩萨,乃至弥勒菩萨也不敢率众去问疾,显示此经“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之用意。为何要“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呢?
这部经有什么用?怎么用的呢?“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八个字,意思就是小乘不对,赞叹大乘很好;偏空不好,表扬圆教非常好。通过问疾,维摩诘居士贬斥了许多阿罗汉和菩萨,乃至弥勒菩萨也不敢率众去问疾。释尊叫弥勒菩萨去问疾,弥勒说“我不去,他说我……”最后是文殊菩萨去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他们在演戏,显示此经“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之用意。
为何要“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呢?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我们不圆融的话,就会说:“不是说好的宗派之间要互相表扬吗?这样不是自赞毁他吗?”其实不是,你去说其他派别关于修行的东西,叫“毁他”,但在说见地时,不是这样的,没有什么自赞不自赞的,父子都不认。到底什么是究竟的见地,这个需要去辨清楚。
也就是说,如果你说一个人做不做得好,是个好人还是坏人,或者某个门派不行了,这叫“自赞毁他”。因为虽然某些门派用的见地可能不是那么究竟,但是它就是适合那帮人,你不能去毁它。但是,在一个派别之内,或者互相辩见地时,是可以这样的,这就不是什么自赞毁他了。大家要把这些分清楚,因为很多人会用一些观念弄得你很麻烦,一会儿说你谤法,一会儿又这些、那样。
比如我们不准说出家人的过失,它指的是出家人犯戒这些我们不能去说,那是他们僧团自己可以处理的事。但是,论到见解的时候,那是不认的。难道他说了错误的见解,你也不敢说吗?如果有出家人站出来说佛陀是不对的,或者一群大乘人拼命说小乘是对的,又或者是现在有很多小乘的出家人说大乘是不对的,那你不敢跟他辩论啊?你去认同他啊?你丢失菩提心!所以说,大家记住,论到见解的时候是可以的。如果有些出家人有过失,比如你到处去宣传某个出家人又去夜总会了,关你什么事啊?它说的是这个,所以大家要区分清楚。
同样地,“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在见地上是可以的。因为我们这帮人基本是学藏传佛教的,莲花生大师最有说服力,所以我一下就把祖师的开示拿出来,谁敢跟我辩论?莲花生大师出来了,当场趴下。
摘引莲花生大师开示:莲师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刘立千译)说到:
莲花生大师有个著名的开示叫《直指觉性赤见自解》,它里面一些很深的地方是不能拿出来说的,但这一段是可以的。这一段只是一个简单的见解,它里面贬斥了其他一些比较低的宗派的见解。我们念一下,稍稍做个解释。
吉哈!有缘弟子且谛听!所谓心者颇为广泛传播而声响亮,但对此性不了解或邪解和了解片面,由于未能正确如实了解之故,遂产生了无量的宗派之学说。而一般平庸士夫未悟此性,对自己的本面自己不知道,故不断流转于三界六道而受苦。他们皆因不悟自心本性而成过。烦恼的声闻独觉,隻了悟无我的一面,虽欲求证悟而不能如实得悟。其他因受各自宗派和理论束缚不能见到心的光明,烦恼声闻独觉执著能所而成障碍,中观执著二谛边见成为障,下三瑜伽执著观想念诵成为障,摩诃阿鲁执著界觉成为障。于无二义分之为二而緻误,若二不能融合为一不能成佛,因为皆是一心,轮涅本来无分别,若去断离取舍仍流转于轮回。因此现将所作法事一齐放下,指示你一切精华即此赤见觉性自行解脱之法。当你悟到一切法本自大解脱,则知大圆满是圆具一切。
吉哈!有缘弟子且谛听!所谓心者颇为广泛传播而声响亮,但对此性不了解或邪解和了解片面,由于未能正确如实了解之故,遂产生了无量的宗派之学说。
前面这个“吉哈”是一个感叹词,就是“哇塞”的意思。“有缘弟子且谛听”,他这里也说了有缘的弟子,没有缘的不行。这是刘立千翻译的,后来还有很多其他法师和翻译者们翻译的,但我就用刘立千翻译的,我觉得他翻译得还比较准确。刘立千是藏传佛教的一个老翻译人。从二三十年代,上个世纪就开始翻译,把很多藏传佛教的经论翻译过来了。
这一大段很容易理解,就是有缘弟子你们听一下,我们经常要去追求这个心,它的声名很响,大家都追求它,凡是佛教宗派都在追求它。但是,由于片面了解,或者了解不深,甚至有邪见,所以也就产生了很多宗派的学说。
而一般平庸士夫未悟此性,对自己的本面自己不知道,故不断流转于三界六道而受苦。
他说我们普通人——平庸士夫,就是不了解自己的心,对自己的本面不明白,所以不断地轮回,流转于三界六道。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也不解释了。
他们皆因不悟自心本性而成过。
什么叫做不了解呢?就是不明白、不明悟自心本性。不悟,他为什么要悟?自明才叫悟。如果他明,就不是用“悟”这个词了。“悟”这个字也是很精彩的,即我明白我的心,心吾。为什么不悟自心本性?就是无明。这是普通凡夫。
烦恼的声闻独觉,只了悟无我的一面,虽欲求证悟而不能如实得悟。
就是那些小乘人,他们其实了解了心的“人无我”这一面,即了悟无我一面,这里只是人无我,没有法无我。他们也想求证悟,但是他们没有如实得到真正的那种大悟,所以陷在涅槃里面。
其他因受各自宗派和理论束缚不能见到心的光明。
其他宗派受各自宗派的理论束缚,也见不到心的究竟光明。这里说了,声闻独觉,也就是小乘,只了悟了人无我的一面。但是,其他宗派因为受到理论的束缚,也见不到心的光明。很多大乘的宗派因受到理论的束缚,也不能够马上见到心的光明。
烦恼声闻独觉执著能所而成障碍。
声闻被贬斥了,声闻主要是执著能所。为什么叫执著能所呢?他认为能和所是分开的,所以他就不要所了,只有能就进入了涅槃,这是声闻。那么,能和所是分开的,这种观点在中观学说里面是怎么表达的呢?就是所上没有证悟无方微尘的空性,能上没有证悟无分刹那的空性。你们学过中观嘛,这个背也背会了,虽然意思不一定清楚。这就叫做“烦恼声闻独觉执著能所而成障碍”。
中观执著二谛边见成为障。
学中观的一下垂头丧气了,大师不要这样说嘛。其实不是,中观学透了也不会。但是,学中观的人容易执著二谛,总是在分世俗谛和胜义谛。为什么会分胜义谛和世俗谛呢?大家想没想通?因为我们凡夫有个麻烦,我们可以用思维去思维胜义谛,但我们的身心却安住在世俗谛。我们必须思维抉择见解如虚空,而身心却要抉择因果如细粉。所以我们就在二谛里面扯淡。
如果真的要解脱,就要像六祖那样,一只眼,全皆法性,当下就来了。但是我们做不到,所以没办法,在学中观的过程中,就要执著二谛,成为边见,成为障。这个大家就不要去想通是怎么回事了,你都不修中观,怎么成为障啊?有这种障的人已经属于上等人了。
下三瑜伽执著观想念诵成为障,摩诃阿鲁执著界觉成为障。
下三瑜伽是什么呢?事部、行部、瑜伽部,执著观想。他们总是观想、念诵,念了多少多少、如何如何,观想各种各样的金刚、刹土等等。这些其实是心的造作,虽然是一种殊胜的造作,可以对付我们的这些庸俗执著,但它还是造作。这又是一种障碍。所以后来生圆次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慢慢地要走入空性,一定要这样。
下三种瑜伽就算了,连无上瑜伽的前两个他都说是障,摩诃阿鲁执著界觉成为障。我们是阿底瑜伽,即大圆满,因为莲花生大师是大圆满。玛哈瑜伽,这里翻译成了“摩诃”,其实就是玛哈,只是两个字的翻译不同。玛哈瑜伽和阿努瑜伽,即父续和母续,他们要执著界和觉。什么叫做执著界和觉呢?要么就是执著心,要么就是执著心的作用——光明。这在心的面向上是有区分的,这个我们很难理解。但实际上修行的时候,在心的面向上有非常非常细微的差别,它还不是真正的透悟,所以它还是障。
于无二义分之为二而致误。
莲花大师是怎么说的呢?于无二义分之为二而致误,本来就是一个东西,你又是界又是觉,把它分成了心体和心的作用,“体”和“用”不能成为一体一味。玛哈瑜伽和阿努瑜伽都是这样的,其他的就不用说了。那么这就是什么呢?就是将无二义分之为二。本来是无二的,你分之为二,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觉察不到自己二。“而致误”,就是导致自己没办法真正地证悟。
若二不能融合为一不能成佛。
所以说,一定要不二。
因为皆是一心,轮涅本来无分别。
你不要看这句话哦,这个好难体会啊。他说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心,这个心指的是觉性。若以觉性这种方式去体会世界,轮回和涅槃没什么分别。那么换句话就是什么呢?你们都是解脱的,是吗?什么叫大圆满成就?其实没有什么成就,你已经成就了,你体会到这个就是成就了。这并不是本来没成就,而强行地说“我成就了”,不是这样的,那叫傻瓜。他是真的知道了什么是成就,他知道这个就是解脱,没有其他什么解脱。
所以说,大家不要去追一个什么东西叫解脱,而是要慢慢地去发现自己的执著。然后不停地去放弃,放弃到一定的时候,上师跟你说“你就是解脱的,你本来就是解脱的”,你就会体会到什么是解脱。那就是真正地、直接地触碰到了无二,触碰到了解脱。然后再扩展下去,你就会真的解脱。
但是,这么说一说,你在头脑里面去想,认知方式是思维性的,你想破了天都等于零。所以,我们要慢慢地把思维转为修行,再把修行转为自明、觉性,这样才行。这是我们修行的整个路数。懂了以后,你再回去看书,再回去修行,就有方向性了。遇到一点困难就不要喊爹叫娘了。哪有什么解脱不解脱啊?你本来就是解脱的,因为皆是一心,轮涅本来无分别。
若去断离取舍仍流转于轮回。
如果你不认为这个就是解脱,还要去把这个东西断掉,再去获取另外的解脱,那就是扯淡。你说:“那我就不用四夺了。”因为你体会不到这是解脱,才让你去四夺嘛。四夺是让你在心里面训练它是空性的。它放在那里,不管是不是空性,它还是在那里的。如果你们夺我,夺完以后,在你的觉知里面,我完全不存在,但我还不是在这里啊。但是,你可以在心里面认为我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就是解脱的,直接地感受到。
如果你心的面向朝着定的方面去,在你那里我真的会消失,你自己也会消失,进入法性定。如果更高一层,连定都去掉,那就是真正的佛陀的那种觉性。你明了一切,而自身不知道在哪里。是真的不知道在哪里,就是这样的。什么都知道,但你搞不清楚是什么在知道。佛陀也不知道心是什么,知道吧?所以,若去断离取舍都不行,也就是你现在根本就不用去修。但我们做不到,不要强行用意识、用感觉这么去,都是不对的。它真的要自然呈现。
为什么现在不呈现呢?执著太多了,我爱钱,我爱权,我爱男人,我爱女人,我爱家庭,我还爱这样、那样,佛发寺的花都被你们爱了多少遍了。当然,这个也没有太大关系,你们尽情爱。当然,也不是要大家去恨,只是告诉大家这些东西是幻相,我们要深深地明白,它和我们的体性是一样的。既然它和体性是一样的,那么你的心就要深深地知道什么叫体性、觉性。你都不明白什么是体性,你又说外界和你的体性是一样的,那不是扯淡嘛。所以我们要深深地去明白,这个过程要很用心,它本来就是要用心的事。如果你不用心,三心二意,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你看他是怎么说的呢?
因此,现将所作法事一齐放下,指示你一切精华即此赤见觉性自行解脱之法。
莲花生士师才敢这么讲,我要这么讲的话,我会被拖出去批评的。他说要将所作的法事一齐放下。“轮涅本来无分别”“若去断离取舍仍流转于轮回”“烦恼即解脱”等等,这些话禅宗里面也说,六祖都说这些东西。其实它和禅宗的很多内涵都是一致的。这里他说,你要把所有的一起放下,指示你一切精华,就是他要跟你直接说精华。它是什么呢?即此赤见觉性自行解脱之法,就是这个了。
当你悟到一切法本自大解脱,则知大圆满是圆具一切。
这是这本书里面的一段,我把它摘录下来,不是想说后面的东西,而是想说他也说其他宗派。它和《维摩诘经》一样,“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我是想说这个意思,并不是真的要将赤见觉性自行解脱之法讲给大家。这个不行,我讲不了,这个你要去找自己的上师,或者直接找莲花生大师。
这是一部大圆满的究竟论典,是莲花生大师自己说的,不是他写的,是他说出来,被益西措嘉佛母记录下来的,后来取伏藏取出来的。它里面讲的那些内容精彩得不得了。莲花生大师有很多这样精彩的对心性直接指示的一些书籍、伏藏,加持力真的是太大了。所以大家要用心去学。
现在你们可以去找那些书看,但看了不会有什么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呢?你根本就不是那样的根器,你没有接收莲师直指的那种缘分。那种缘分不是我们人类所谓的我和你关系好的那种缘分,而是我刚才说的那些东西——菩提心、视师如佛。当你的相续里面强烈地充满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一看那些书,哇!有时候会很受加持。莲师说,你们读这些书就像在跟我直接说话是一样的。佛陀当年也说过,他说,现在我身体圆寂了,但是后世我会通过书本来跟你们交流、打交道,来指示你们。所以,我们要视这些法本为佛陀的法身,就是这个原因,
这是“论用”,他讲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然后是五重玄义里面的最后一个判教。
判教:古来各家判摄诸经,立说不同,意趣各异。罗什的弟子慧观首创判教,谓“慧观五时教”(有相、无相、抑扬、同归、常住),他判本经是五时中的第三时,明抑扬教,也就是挫抑小乘,赞扬大乘的抑扬教;天台宗也将本经纳入“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的第三方等时中(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涅槃);而华严宗则更将本经归于五教中(小、始、终、顿、圆)的第四顿教内,在清凉国师的“十门悬谈”中,以小、始、终、顿、圆五教判摄众经的胜劣浅深,说本经是五教并谈:如《方便品》种种呵身厌世的破我,是小教义;《弟子品》观察过去时因而为说法,是始教义;《菩萨品》观察众生毕竟空寂的涅槃相,不复更灭,是终教义;《不二法门品》以融贯诸法为一实相;文殊师利以言遣言,显示实相;维摩居士以无言遣言,正述实相,是顿教义;《不思议品》以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乃至丈室狮子座和无量天人,一多无碍,大小相容,是圆教义。这样看来,对于华严学者来说,本经已经摄尽释迦一代教法无遗。
古来各家判摄诸经,立说不同,意趣各异。罗什的弟子慧观首创判教,谓“慧观五时教”(有相、无相、抑扬、同归、常住),他判本经是五时中的第三时,明抑扬教,也就是挫抑小乘,赞扬大乘的抑扬教。
鸠摩罗什有个弟子,名叫慧观,判教是从他开始的,天台、华严的判教都在他后面。判教就是说你的这些说法、经论属于哪个层次。当时慧观判教叫“慧观五时教”,即有相教、无相教、抑扬教、同归教、常住教。这些名称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它们的级别依次越来越高。他说《维摩诘经》是五时中的第三时,名抑扬教,也就是挫抑小乘,赞扬大乘的抑扬教。“抑”,就是抑制;“扬”,就是褒奖,宣扬。他说,《维摩诘经》就是压制小乘,褒奖大乘的经。
大家记住,这是论见地,我没说教派。我们在人家南传佛教的寺庙里面说这些,怕不怕周围有护法神啊?肯定有护法神,但他绝对不会搞我。在见地上,我们真的是可以讨论,这个没问题。但是,你要让我说南传不好,那绝对不行。我们对着南传佛教的出家人,同样也会非常恭敬。但论到见地的时候,他是出家人,如果见地你都不跟他说了,那还说个什么啊?出家人也不见得有居土懂啊,那遇到维摩诘这种居土呢?所以见地还是要说的。大家要记住,这个是不同的。
天台宗也将本经纳入“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的第三方等时中(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涅槃)。
这个属于方等时。
而华严宗则更将本经归于五教(小、始、终、顿、圆)中的第四顿教内。
他说这个属于顿教,为什么属于顿教呢?《维摩诘经》就是要顿入,直指心性马上就要明白。我们为什么不明白呢?说老实话,就是根器不够。而且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根器——什么人才能够听到这个东西就明白?我想知道我们现代人需要哪些素质才能够进去。所以,所有的培养要培养这些素质。这个素质很复杂,也很简单,因为每个人不一样。它既不是你懂了很多经论、思维很复杂,也不是你禅定很深。
但是,如果简单地用一个菩提心、视师如佛去衡量呢?好像标准又很笼统。菩提心、视师如佛,有些人表现得太视师如佛了,满地打滚,一见到上师,浑身不但流泪,连汗都流,什么都流。但是,你能说他真的视师如佛吗?所以说,这个很笼统,其实它有一些具体的标准。具体的标准我们就不讲了。我们真的要朝那个方面去培养,这样才容易被指引。
不然,即使我们读了这些什么窍诀,或者被指引了,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不明所以。而且往往不去被指引窍诀还好,还有个念想,一旦被指引了,就会想:“就这个啊?我衣服都脱了,你让我看这个?”哈哈哈,小视频里面说的。就会变成这样,我没说错吧?虽然比喻有一点带颜色,但是你们自己心里也有色嘛。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差一些东西。
其实我们是差止观,我们把它具体一点,“止”就是心要平静到一定的程度。不然,他说不改自心,你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不改自心!所以,要有一定的止。“观”不是说你不懂“离一多因、离开四边”这些臭名词,扔到一边去。而是说你要知道它落实在观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
那么,要培养这个,就要去修四夺和菩提心。菩提心不能是思维性的,要是感受性的。然后,对你讲经的上师要视师如佛。我不是说积资净障这些,我是说在明了心性这件事情上要怎么去视师如佛呢?他说的话你要认真去领会,特别是关于修行的,你要尽量搞清楚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才是有用的视师如佛。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而不是说视师如佛就是:“你是佛、你是佛,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承认这样可以积资净障,但是你“万岁万岁”就证悟了?
我这样说好像有点离经叛道,其实不是,真的是要管用才行,兄弟们要解脱呀!来点实在的,像我们中国的那些老农民一样,不要跟我说这么多,粮食多少斤,称了再说,这样才行嘛。
所以你要仔细领会他说的那些东西,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其实你们要很好地交流,不能够背诵这些话就完了。你要是想找些窍诀的话,你买嘛,现在这些书到处都买得到。什么保密不保密,本来是要保密的——密宗密宗嘛,但现在还有什么密吗?互联网把它全部弄翻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是不好的,但没办法,这是个客观现实。
在清凉国师的“十门悬谈”中,以小、始、终、顿、圆五教判摄众经的胜劣浅深,说本经是五教并谈。
清凉国师就很推崇这个,他说判教的五个级别,他全部都有,这个就厉害了。
如《方便品》种种呵身厌世的破我,是小教义;《弟子品》观察过去时因而为说法,是始教义;《菩萨品》观察众生毕竟空寂的涅槃相,不复更灭,是终教义。
小教义就是小乘教,这个容易理解。始教就是大乘教的自续派。涅槃不复更灭是终教,即应成派。
《不二法门品》以融贯诸法为一实相;文殊师利以言遣言,显示实相;维摩居士以无言遣言,正述实相,是顿教义;
顿教可以当成大乘终教的实现。大乘终教的实现,即上来就跟你说本性,不要扯其他的,可以叫做“顿教”。
《不思议品》以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乃至丈室狮子座和无量天人,一多无碍,大小相容,是圆教义。
圆教我们可以当成是顿教里面,直指心性拿到了以后的运用。一旦运用起来,就神通无量,这是从作用上来讲。当然,不能这样概括圆教,你要从教义、行持方面去讲。这样讲的话,那会讲不完的。我们就只抓这一点讲,因为大家最容易听这个,好舒服。为什么呢?人都愿意在自己理解的舒适圈里面去运转,而且也只能这样,你不能怪他。不然我上来跟你们讲英语,你们受得了吗? you are 不懂。所以,一定要在理解、明了的圈子里面运行。那么这里面它也包含了圆教的内容。
这样看来,对于华严学者来说,本经已经摄尽释迦一代教法无遗。
也就是这部经把释迦说的东西全部说完了。他们对《维摩诘经》的推崇非常吓人。如果以后有人问你,《维摩诘经》判教判到哪个教?全部。哇,这个是好深刻、好全面啊。大家不明觉厉,厉害,而你就两个字“全部”,直指人心。
后面又讲了正讲的经文。
正讲经文中,已经讲完了证信序中的六成就:1、信成就;2、闻成就;3、时成就;4、主成就;5、处成就;6、众成就。
每部经都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又分为什么?证信序和发起序。上个禅七我们只讲了证信序。一个禅七才讲完了证信序,这个禅七我们争取讲完发起序,还轮不到讲正宗分。证信序里面有六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我们简单把它说一下。
经文:“如是我闻”:这一句经文就有二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不动叫做“如”,无非谓之“是”,“我”是阿难尊者自称,“我闻”谓如这一部《维摩诘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
每部经都有“如是我闻”四个字,这一句经文就有二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不动叫做“如”,无非谓之“是”,“我”是阿难尊者自称,“我闻”谓如这一部《维摩诘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所以你们要相信它。也就是“我听闻,同时可以让大家相信”,这是“闻成就”和“信成就”,用“如是我闻”四个字表达。
当然,这只是一种形式,现在你也可以编一部经,上面写个“如是我闻”,既没有信,也没有闻。但是,在阿难那个时代不是这样的。大家一听到阿难说“这就是我听到佛陀说的”,大家马上就会信。为什么呢?因为阿难真的是跟了佛陀好多年,而且他有不忘陀罗尼,他听到的每个字、每个声音,他都不会忘。这是取得了公认的、公信的。现在你去写个“如是我闻”,那是不行的。大家要这么理解。
经文:一时:时成就。是虚指时间,若定死时间,则会因区域差异而无法统一。佛说法没有固定时间,天上人间,一时全在,无时无处不是佛陀教化的道场。
所有的经,上来就是一时佛在哪里。那么“一时”指的就是时成就。在印度文化里面,时间都不当真,所以他们的历史乱七八糟的。他们不像中国,什么时代都搞得很清楚的。
时成就是虚指时间,若定死时间,则会因区域差异而无法统一。佛说法没有固定时间,天上人间,一时全在,无时无处不是佛陀教化的道场。所以,经论里面往往说“一时”。我们肯定会说《维摩诘经》是佛陀两千五百年前在古印度说的。但是我告诉你嘛,如果你入了那种很深的定,你去现场,他现在还在说法。这样的事情在古代的一些高僧里面发生过很多次。比如,著名的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他在定里面去了灵鹫山,看到佛陀正在那里讲《法华经》。他在现场,当时他是什么什么比丘。
那么佛陀到底是在讲还是没讲呢?只有我们才有这种时间生灭的概念。佛陀那里其实是没有的。所以,对于佛陀来说,任何时候都是当下。如果有时候我们修定修到一定程度(没有佛陀那么厉害),泯灭了时间感时,真的会知道过去、未来。这是有标准的。比如,初地菩萨可以知道前后一百劫。他就是在那时候,泯灭了时间感。所以很多时候过去世都会想起来。
比如,我前世是头猪,那么猪死了以后,猪脑花被你们拿去烫了火锅(不一定是你们),所以我的记忆就没有了。但是,发生的那些事实际上还是在阿赖耶识里面,当这一世我出生以后,我心的认知活动主要在大脑,当我把大脑等五根停下去以后,就回到了阿赖耶识里面,那些东西就出来了。我回忆起我的前一世,就像你回忆起昨天一样。你会不会认为昨天不是你呢?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长得不一样的,你掉了三根毛,但还是你嘛。你掉了三根毛,跟我掉了个脑花有什么差别啊?从质来说,是没有差别的。
所以,初地菩萨,在前后一百劫之内,这些东西都会浮现出来,就像水里面的东西浮现出来一样,有点那种感受。但是,你要定到那种程度才行。很多人的宿命通就是这么出来的。如果达到极致,就成了佛陀。当然,这说的是自相续,还有他相续。再厉害一点,当那种力无限制扩张时,你就会开始知道,前世你不但是一头猪,还是一头母猪,全部知道了。
你们是不是听到猪觉得不太那么合适啊?母猴子!也不行。你一定知道,你前世是个国王,好欢喜啊——虚伪。如果你前世做了国王,这一世是要受报的。如果你前世做了猪,脑花被别人吃了,别人一定会还给你的。我们整天在那里分别来、分别去很辛苦。但是,如果你真的走到觉性里面,你会发现不管你是猪还是猴子,都是觉性,分别心一下就没了,那种自然之爱就会出来。我们现在的爱全部是利益之爱、情绪之爱。而那个不是,那叫无私大爱,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我们追的就是这个东西。
好,这是时成就,还有主成就,经文是哪些呢?
经文: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主成就和处成就。佛,乃教主,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其德相。在此就是释迦牟尼佛。
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毗耶离是个城,庵罗树就是番石榴果。这一句话就有两个成就——主成就和处成就。“主”就是佛,教主,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其德相。这里具体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毗耶离,汉译广严城,因此城广大庄严而得名。又译作“好稻”,又译作“好道”。
两个都是“dao”,指路很好,而且很能生产庄稼。
因其城中人民有德行,五谷丰登,乐善好施,所以得名。
佛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些地方呢?它一定有原因的。如果佛以三十二相的方式出现在那个地方,一定是那个地方的人民有德行。而出现在我们这些地方,就要以堪布、法师、法王这样的方式出现。并不是说佛陀不想以三十二相的方式出现在你面前,这个真的没办法,因为你的觉识里面没有这些东西,你见不到三十二相。你要去修生圆次地,修好了就见得到。
庵罗树园,庵罗树,汉译“难分别”,这树种梵文叫做奄摩罗树,简略翻译为庵罗树。似桃非桃,似李非李,其实就是现代的番石榴。
那些汉文字翻译,它是意译,当时中国没有,所以没办法跟那个名称进行对照,他就直译过来了。后来搞经贸交易,它又过来了,好东西嘛。番茄就是西方来的,所以叫“番茄”嘛。
这就是主成就和处成就,地方都说了,处成就是地方的意思。
然后是众成就,上一个七基本上都在讲众成,“哔啦吧啦”讲了好多菩萨的功德,讲得我对菩萨的功德生起了极大的羡慕,同时这个东西说得太大了,我做不到,又生起了极大的自卑感。
经文: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
这是菩萨。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就是来参加这个法会(听法)的听众里面有菩萨、有天龙八部,还有好多比丘等等,四部众都来了,人数非常多。大家不要计较这个数字,什么三万二千这些……印度人说数字是个虚数,他不是说实在的。而且那些菩萨真的会比我们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一个一个的,而他们在天上,他们的那种时空感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数量真的会很多、很大。所以佛陀说法的时候数量特别大,因为其他刹土的那些菩萨也会过来。反而现场的人不会有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现场人必须要有那种善根、功德才能够听到佛陀讲法。而那些其他世界的菩萨,他们是有功德的,稍微和释迦牟尼佛有点因缘的,他就来了。而且他来也不像我们一样,从中国到这里来挺费事的,没有护照都不行。过关的时候,如果不老实,你就回去。但那些菩萨是不会这样的,“蹦”就来了。所以会有很多菩萨来。
听闻的信众为“众成就”,其中有佛陀的长随众阿罗汉、各个刹土来的菩萨大菩萨、天龙八部、四部信众无量百千。因此经讲说大乘无上究竟见解,故来的大菩萨特别多,并列出五十二个菩萨名号(玄奘译共有五十六个菩萨名号)以显功德。
我们上个禅七,一个一个地介绍这些名号,都介绍了很久。为什么?他是以名号来表菩萨的功德。说了很多,结果就讲了一个禅七。当然,讲了一个禅七是因为前面讲了很多其他东西。这一次本来我想迅速拖到一半,结果又讲了一个《认知与表达》,一表达就表达了三天,又拖了。后面我会尽量讲快一点。今天我是不是讲得很快啊?(众笑)
至此六成就圆满。
那么到这里六成就讲完了,我们今天就把上个禅七的内容回忆了一下。网上的师兄,你们有意见吗?我知道我问得假惺惺的,你有意见也没办法。难道你扣我工资啊?但是我总得这么回忆一下。如果不回忆,我上来就说这个禅七的内容从发起序开始讲解,然后讲正宗分,我敢断定你们都不知道发起什么。因为很多人上个禅七都没参加过。还有参加过的人,你不忘,我真的不信。所以没办法,我们就要回顾一下,不然我没办法铺排后面的内容,你都不知道在干嘛。
那么整个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什么?佛陀到了一个叫毗耶离城的地方,聚集了一大帮信众,时间是一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按照我们推论,大概是两千五百年以前。那个名字叫毗耶离,广严城,实际上是古印度。古印度现在是什么地方?我真的不知道,有可能是尼泊尔。应该是古印度,还不是尼泊尔。在这么一个地方,聚集了一大群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但我们现在都看不见的大菩萨,在那里准备开始后讲《维摩诘经》。上个禅七就是这么点内容,大家记住了。
从明天开始,因为一个因缘——发起序,就要开始讲这本经的一个具体内容了。我们这个禅七我们能不能够讲到维摩诘居土出场呢?都不一定的。因为发起序里面有一位叫宝积的居土出来又唱这样、唱那样,搞了半天。而且维摩诘居土又在生病,他没来现场。然后宝积献了宝盖以后,佛陀又显示神通。显示了神通以后,宝积又开始唱赞歌。印度人那时候是要唱赞歌的,要是唱的那种。不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你说吧,听得好听就听,听得不好听,我就不听”。这不行哦,他们不会这样的。所以他们成佛了,而你们很难,就是这个原因。
这些弄完以后,佛陀又说这净土好,说了一大堆净土的东西。然后,又有阿罗汉(舍利弗)怀疑佛陀说的东西,佛陀说心净则佛土净,他认为这个地方是释迦牟尼佛的刹土,难倒佛陀的心还不净啊?为什么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么不净呢?佛陀就说:“你错了,我看到的是净的,你看到的是不净的。”然后有大指拇一按,娑婆世界马上就显出释迦牟尼佛的刹土,漂亮得不得了。
完了以后,当然,这个阿罗汉就认错了。是十大弟子中的谁啊?舍利弗。舍利弗去问,然后才认错。认了错以后,后面一品才开始出现维摩诘,说他病了,让大家去看。从阿难开始,每个人都说自己不能去。为什么呢?因为被维摩诘骂过。一大批阿罗汉、菩萨,最后连弥勒菩萨都被维摩诘居士说过。所以找不到人敢于去问疾,即探病。后来是文殊菩萨带队去的,“你们不敢,我去”。然后去了一大堆人,去了之后一通对话。他们在那里对话,开始说小乘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反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自赞毁他”(师兄说反话),说了一大堆。
这就是《维摩诘经》的一些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故事,比如没有座位,就从其他刹土里面搞凳子来坐,搞来的灯座是宇宙中最漂亮的。然后又饿了,他们就不像我们这样,给你喂点汤汤水水。他们弄什么东西来吃呢?香积国的饭拿来给大家吃,搞了很多。大家又要看宇宙是怎么回事?然后维摩诘居士手接大千,一个银河系就扔过来了,尽搞一些玄幻大片都拍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维摩诘经》。
它里面说到了很多修行的窍诀、见地,以及非常殊胜的妙相,就讲这些东西。但是,这个讲法,我也觉得我自己有点问题,我应该把一些精要弄出来,两个禅七把它搞定。这样你们很快就会理清楚《维摩诘经》的脉络。但是,中间闻思的一些理论细节,你们就接收不到了。那么,有些喜欢文字、喜欢逻辑、喜欢经论的师兄们就不满意了。所以讲经得有取舍。
最后,我还是决定用这种比较复杂的经论性的讲法,而不是汇集性地讲。主要的宗旨,两下就讲完了,就像我刚才“哗哗哗”一下就讲完了。那样你们会听得很开心,也觉得容易懂,但很快就忘了。像我现在这样,很散漫地扩展起来讲,你可能整个记不住,但在中间这里抓住一段、那里抓住一段,慢慢地在头脑里面就会形成认知系统、世界观系统、修行系统,这是讲经的目的。所以说,怎么取舍,这个东西很难说。现在已经做了这个事,那没办法,只能这么下去。如果你们有意见,我也可以马上进行归纳性地讲法,明天就可以完成,那样显然是不对的。
OK,我们今天花了一天,把上个禅七的内容回顾了一下,明天我们正式开始这个禅七的讲法。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19课——认知与表达03
- 《维摩诘所说经》第2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