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维。
吉藏义疏说,没有凡夫和二乘有所证得的念头挟杂其中,所以称为“纯”。“不二正观,任运现前,”所以叫做“熟”。因其心已深达实相,并能任运自如不舍众生,登七地位,才能决定对大乘行法不再退堕。肇注说,身口意有所作,智慧恒在前,所以所作无失。所作有三:一、上求佛果,二、中修万善,三、下化众生。折衷疏说此五句是赞叹菩萨的行净,为何这样说呢?回答说,“求无求佛道,修无修之万善,度无度之众生。全性成修,全修即性,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行之净者孰过于是”。所以叫行净。
菩萨对佛道久已心源纯清淑善,不退大乘行解,所有的作为,都以智慧为先导。
住佛威仪,心如大海,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
肇注说,举动进止,不失圣仪。什注则说,是说菩萨能变身作佛,举动和佛一样,所以说住佛威仪,佛在讲经说法时常以大海为喻,因海具三德:一、深广无边,二、清净不受杂秽,三、藏积无量珍宝。菩萨也和大海一样具备这三种德。心净不受毁戒之尸,出慧明之宝,受大法雨而不溢,魔邪风日不能亏损,其智渊深莫能测,所以说心如大海。如大海故,十方诸佛赞叹不绝,人天恭敬。此段赞叹菩萨邪无不备。
菩萨具备佛陀各种威仪,心如大海藏具万德,十方诸佛仰可赞叹,天人所敬。
赞叹善巧方便: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辱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菩萨为了救度有缘凡圣,以善巧方便居住在大庄严城。并用菩萨的六度法门摄受众人,使其回心向道。世间常人大都以权力去压服别人,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这不过是被势力威摄所服而已,不是从内心深处诚服,而长者维摩诘住在大庄严城中用六度的德行去感服人,他们咸沾利乐。
一、长者大富资财丰厚,就以资财布施给贫民,所以能摄服一切贫民。
二、对于毁犯禁戒的人,就以以身作则的清净梵行去感服他,使其生大惭愧不再犯禁。
三、对于恚怒嗔骂之人,他用柔和、忍辱的手段“以柔克刚”来摄伏。
四、对于懈怠放逸的众生,他以勇猛精进的精神,振奋他们的颓废消极和荒唐生活。
五、如果是昏迷愚昧的人,行为举止散乱,他就以湛然定水摄其乱意。
六、对于无智粗俗大汉就用明利的智慧启发他们。
为了度化众生的原因,菩萨以善巧方便居住大庄严城。他资财丰足,用以布施摄受众多贫民;奉行戒律清净,摄受各种毁犯禁戒的人;用忍辱的法门,摄受恚恨怒骂之人;用勇猛精进,督促心行懈怠的人;专心禅定修习,摄受各种纷纷之想;用实相决定智慧,摄受各种无智浅慧之辈。
赞叹居尘不染: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饭食,而以禅悦为味;
白衣,即在家居士之总称;沙门,意息心,息一切有所得心,“达本源清净“,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达本源即见性,本来面目、本真、本地的意思。依无我疏说,因为要深入民间方能摄化众生,就不能不方便示现世相。维摩诘长者现在虽然是个入世的白衣居士,而能够修持出世沙门的严格律行,真可谓,在家出家了。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流转生死的原因就是耽著三界。故出家真实是指出三界缠缚的家,长者居然能做到处俗而不被俗所系缚,这正如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正因为心身不滞著三界,所以示现有妻子儿女,而衣食住行无时不在修待清净梵行,是“处染常净”的范例。
眷属,就是家中的兄弟姊妹,亲族戚友等。吉藏义疏说,“外护伏物,故有眷属,在家若野,故常乐远离。”正常俗人的生活必然是有兄弟姊妹、亲戚朋友的,为顺随世俗人情,所以长者现有眷属,心中清净无为,欢悦佛法,故“心游物外”,常常念住于出离心。专心致力一种事业尚且需要全心身投入、远离俗界,更何况学佛是用自我的生命体验无上的佛法呢。
长者家财丰足,自然服饰庄美,但更庄严的是因内心的庄严外现的音容举止的庄重高雅。正如吉藏所谓,“外服俗饰,内修相好”。这也正是菩萨们内外一如,功德庄严的表现。
食有四种:
一、段食,如俗常人的早中晚饭。
二、触食,如常人以父母妻子儿女的扶摸感到满足。
三、思食,以思想对事物的思维、分析、判断得到一种满足和欢悦,如西方哲学家所谓“理性的愉悦”。
四、识食,以眼等外观五色分别长短来滋养生命。
以上四种是世间食,从不同层面滋养维系人的生命,故称为食。
同时又有出世间食,是长养我们法身慧命的,有法食,禅食,念食,愿食,解脱食五种。长者一方面虽然以世间的饮食资养色身,而另一方面却以法喜禅悦来资养法身慧命。
虽然是在家居士,却能奉行受持沙门的清净戒律和行持,虽然住在俗家,却不被三界缠缚;虽然有妻子儿女,却能常修清净梵行;虽然示现有家眷亲朋,却经常乐于远离;虽然穿着上好的衣服,佩带着珠宝,却用所修相好庄严自己;虽然也如俗人一样饮食,但以禅悦为无上法味。
赞叹混俗调生:
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
肇注说,菩萨是“因戏止戏”。博奕,博是赌博种种,奕是各种棋艺,泛指在花天酒地的地方耗财费时,荒芜学业。长者为教化他们也混迹其中,但他并不沉缅在花天酒地之中,而是利用各种方便去教化沉湎于低级趣味的众生。八指头陀寄禅和尚诗云:“和尚风流也出群,却来花下伴红裙;谁知醉倒笙歌里,犹自青山卧白云”。这正是长者混俗调生的写照。
同时受学各种外道法门,“欲令其同于我,”而不是随俗异而转。以正信佛法为学修中心,博学各种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哲学……这并不是让我们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是将这些理论来庄严诠释佛法,比较发明,以利弘法应机。瑜伽菩萨戒本中所谓:菩萨于二六时中,应以二分的时间学内典,一分的时间学外籍的道理,也无违犯,而且多生功德。
如果到赌博、棋艺戏闹的地方,往往用各种方便度人;受学各种外道理论,但不毁坏自己的正信。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机器要重启一下,网上的师兄要稍等一下。你们别急,你们一急,她就更急了。她更急,你们就更听不到。听不到,你们就更急了。她也更急:“糟了没有功德了,糟了要有报应啊。”现在好了。为什么人会紧张呢?因为有“人”。如果她不是个人,她就不紧张了嘛。狗也会紧张,只要是生命都会紧张。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有存在和保护存在的本能,这就会导致紧张、导致恐惧。有些时候你们自己也想不清楚,有些恐惧你们自己是不知道的。
我以前不是讲过我曾经去跳蹦极的事嘛。我在下面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怕的,绝对没问题。结果上去以后,吓得腿都软了。因为有些执著,你不面临那种状况,你自己是不知道的。这就构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谚语。其实我们修行也是一样的。我们会认为自己没有执著、认为自己怎么怎么样。这种认为就构成了我们的想法,叫“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这是佛陀说的。
我们会把一些自己的感受或者因缘而起的认知,当成是真实的。不真实的意思是什么?它会变。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不怕死,因为没有上过战场,如果真的上了战场,你可能尿都吓出来了。想象中你觉得自己会怎么样,但事实上你不是那样的。或者你在感受中觉得自己怎么样,但如果环境变得更加可怕或现实,感受就不管用了。
说起来很简单,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打坐的时候,其实会牵涉到这些东西。以前有个禅宗故事,马祖在打坐,他的师父怀让禅师问他为什么要打坐,马祖说:“我想成佛。”然后怀让禅师就在旁边磨砖。马祖问怀让禅师:“你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说:“我要磨砖成镜。”马祖又说:“魔砖怎么能成镜呢?”怀让禅师说:“既然磨砖不能成镜,那你打坐怎么能成佛呢?”马祖继续问:“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禅师回答:“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马祖听了怀让禅师的话,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打坐是成不了佛的,但我们一打就两个七。现在已经进入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那么,打坐到底能不能成佛呢?打坐当然能成佛。打坐的时候,如果在身体里面做功夫,那是成不了佛。比如,我们初期修单空,觉得身体没有了,这是没办法的。即使你把身体夺空了,真的实际上完全空完了,那也成不了佛。这就像怀让禅师对马祖说的话——牛车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大家会说:“打心。”但其实大家并不清楚心是怎么回事。
我们拼命在心的作用上下功夫,身体就是心的一种作用,所以你死了以后还会有身体。我们只是把心的作用好像空了,其实都不一定做得到,很多人都是在感受中空了。而真实的情况,拿把刀来,你试试看,那肯定不行。感受中空了,或者是因此而得到了一种感受中的空,我们可能会认为它是证悟。或者我们会把心的另外一种作用(比身体要深一些)拿起来,依据心凝结出一种状态,认为它就是了。比如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可以没有身体,或者是用意识直觉去指定一个东西,觉得它是不生不灭的。这其实也是落到心的作用上去了。这些都相当于去打牛车,并没有打牛。
大家要很好地去理解这些内容。表面上概念很容易理解。我们为什么坐了那么长时间?如果你是顿悟者,落到根本上,一句话,一下就明白了。原因是什么?你找到心了。有人会问:“心找得到吗?”找到了那个找不到的。如果是一种“找不到”的概念或者感觉,那是没有用的。你一定要找到那个找不到的。因为你知道心是什么了,所以你在那方面用力,就会很快了。那就会真的证悟。
那么,要搞清楚什么是心和心的作用,其实是要反复内观的。所以,修行大量地是要观察和明了我们的心,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它。做一些技术操作也是为了观察它。观察清楚以后,你才会真正地明白。但观察它是有手段的,用意识去观察是不行的。当然,一些粗大的想法、感受,意识可以知道。但是,到后期意识一去,本来你还看得清楚,意识去就搅乱了。所以意识要停下来。
停下来以后,在禅定里面有观察。但在禅定里面,还是会有非常细微的念头。意识直觉也会有。但是,都是要让我们去观察。而且观察还有往外观、往内观。大家经常在分内外,到底什么是内外?其实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当然,你可以用一句大话就说完了——没有什么内外。这谁不会说呀?到底什么是内外?怎么个不分内外法?这其实是要现量经验。这是我们打坐要去做的事。我说的是打坐的原则。
那我们打坐两个小时,为什么要打那么久呢?其实很多时候能做到两个小时坐着动都不动,这是很好的禅定。但大部分人是在挨腿或者是挨身体,或者是停在一种状态里面不动。这是不是好事呢?也是好事。但是,如果是一个真正想抓到本性(当然,你不要跟我说本性抓不到)、明了本性的人,其实要用一半的时间去修定,一半的时间去观心。你说:“我要定和观一起修。”其实在禅定里面,只要不是用意识很粗大地去寻、去伺,都是止和观在一起了。只是观不到位,止也不到位而已。你要停下来去觉察自己的心。
什么是内外呢?有时候心起个念头,它是内还是外呀?那个念头的内在哪里?很多人会说:“在念头与念头之间。”你别拿那些名词去说,你拿名词去说,就完蛋了。哪里有念头和念头之间啊?你们会在很多开示里面听到“念头与念头之间……”这些话你们要好好听,很容易上当。那样你会认定念头和念头之间有个东西,那会弄死你的。它又会变成一个对境。
所以,网上所有导引、引发我们去内观的一些词汇和说法,大家看了以后,都要非常认真地拿去体会。很多时候那些非常好的话,对一个根器到位的人来说,一点可能就醒了。但是,对你来说,它会把你引到误区里面。这叫做菩提反为毒药。我们可能在里面搅来搅去,搅了很多年也搅不清楚。那要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但息妄,莫求真”。你拿一半时间来修定,一半时间来觉察。只要生起一个念头,哪怕是去寻找本质的念头,都是妄念。来一个杀一个,来一个杀一个,鬼来杀鬼,神来杀神。我没有说佛来杀佛,怕大家的小心脏受不了。
这看起来是单空,没关系,你去做。做的方式是什么?念头也好,各种感受也好,来了以后就放弃它。放弃以后就安住在那种平静里面。那是不是证悟呢?不是证悟,没有确认就不是证悟。有时候会引起一些这方面的感受、认知,也不要认为它是证悟。引起这方面的感受和认知,又是妄念,再把它空掉。哪怕有时候你觉得这个就是了,把它也空掉。然后,在这种平静里面等下去。要等什么呢?什么都别等,平静就行了,你一定要相信你本来是佛。
你说:“这样等下去就是佛吗?”你在等的时候就不是佛了,所以还不是,还没有确认。所以要“但息妄,莫求真”,一直这么搞下去。这是比较深的内观的单空。我想补充我们在新加坡讲的那些东西。一直这么修下去,修行到后来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没有头。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你再去看网上的那些成堆的说法,再依据那些上师的窍诀,就很容易了。当然,网上的也不一定,那些东西有时候不对味也会麻烦,最好是去找自己信任的上师,那时候上师再给你指引,就很容易了。
你说:“停下来等要多长时间呢?”你别问多长时间,等到念头起来,你再把它空掉。慢慢地,你要是这样认真去坐的话,两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当然,刚刚开始你还是会痛苦,身体不好、屁股痛、头脑也乱。这些没关系,这是心要经历的过程。你要成佛哦,这么一点小麻烦都不愿意受,真的是把成佛看得太简单了。
也就是说,遇到这种麻烦怎么办?一段一段来。就像我刚才说的,坐一段时间就全然放下。全然放下的意思是什么?腰不用再挺起来了,不要摆那种架势,怎么舒服怎么坐。但你要盘腿,不要影响别人,让自己全部放下来。身心放下,到舒服为止,怎么舒服怎么坐,这就是原则。但是,你不能说:“我躺下来舒服。”那不行。因为你恰好参加了这么一个集体活动。
等到你舒服够了,觉得有精力了,就起来再来过。在这个过程中,久了以后,心里面会起厌烦。那怎么办呢?这时候你要去修菩提心和上师瑜伽。这三个东西混起来修是最有用的。没有证悟的心是不放松的,长期做一件事,它一定会极端地疲惫。有些人说:“我冲得过去。”你冲不过去的。哪里冲得过去啊?虚空哪里有头啊?没有头。狗怎么咬得到尾巴啊?人咬不咬得到尾巴呢?聪明人都不咬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慢慢地放松,停下来。我们要长期这么去做,不要马上就想一定要求得一个什么结果。这种心很影响你真正地证悟,特别是那种强烈的欲求。当然,最初有这样的欲求是好事,最初就是要有这种欲求。最初修行,如果没有这样的欲求,修两天,你根本就不修了。但是,真正要去追求证悟的时候,就是要停下来。因为你要实现的哲学叫什么?你本来是佛。不要认为这句话简单哦,这句话几乎把整个佛法的核心、最精髓的内容都说完了。
两个礼拜的禅七,今天已经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还有五天,不要浪费它。但也不要期望能够修出个什么来,你修不出什么来的。当然,这也难说。我说修不出什么来,是想息灭大家的那种将心待悟、把它看得太简单的心。但是,你要是能修得出来,那当然很好。他们说禅修的地方是选佛场,“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也就是说,我们禅修本来就是为了成佛.
但实际上,禅修不是为了成佛,禅修只是为了去除成佛的障碍,让你明白你自己是佛。它只是要去掉你的那些分别和执著,让你体会到自己是佛,这个很难。你可以用意识和感受强行体会到你是佛,那就是误区。你要真实、直觉、现量地知道自己是佛。这里的佛不是指三十二相的佛,是像虚空那样的佛。要是真实、真正、切切实实地体会到,那就真的开悟了。
但是,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很多误区,几乎没有人不进误区。甚至在藏传佛教里面,初悟的那种人,认知本性以后要立即把它丢了。有人问:“那还要丢了?”是的,要立即把它丢了,重新再来,反反复复。藏传佛教里面就是这么讲的。我知道你们没有听到过这些。为什么?你去安住,肯定是误区。那么,我们现在有多少人完美、准确、细致地体会到了本性呢?我真的不相信。那要怎么办呢?就更要照着我说的这样去做,“但息妄,莫求真”。“但息妄,莫求真”的这种心态,已经接近于证悟了,自然平常心。
那要怎么回到平常心?当然,如果初期有人说:“我要回到平常心。”那就给他一巴掌,弄死他,放狗咬他。现在你们听到“放狗咬他”都笑不起来了,哈哈哈。初期做不到,但后期真的要自然平常。但我们没办法自然平常。为什么?因为我们充满了烦恼、忧虑、恐惧、害怕。你的自然平常不是他的那种自然平常。
我们的自然平常,就是身体很自然地存在。明天的饭在哪里存在?在心里存在。你会担心:“要是我生病了?”这也是自然存在的。即使被狗咬了,也是自然存在的。所以,你没办法自然。你的自然存在不是那种自然存在。但是,我们证悟的心,它就是个自然心。
我们自然不起来是因为有大量的挂碍。所以,我们要先去把这些挂碍弄掉。不要用意识或感觉去指认一个没有挂碍的心。事实上我们充满了挂碍。“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所以,我们要训练我们的心,离开这些挂碍。离开到一定程度就行,不需要全部离开,那时候你就会知道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你本来是解脱的。
我们在单空里面不能只是把身体离开了。要让身体离开,有很快的方法,比如放狗咬你嘛,给它吃了,挖肉饲狗。或者“呯”地一枪,身体就没了。你这样长期去夺外面的东西,目的是什么?让你的心告诉它自己,这些东西不是真实存在的。你去夺自己的心,你会慢慢地习惯各种念头、烦恼也不是真实存在的。然后,你的心习惯于解脱这些心的作用。慢慢地你就会知道心的本体,原来它就是这样的,一点不奇特。但是它解脱了。这是修行的道理。
你说:“念佛呢?”念佛不像四夺,夺是不要,念佛是我要。没问题,你长期这么坚持,你要的是什么?是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佛号。你的相续里面堆满了这些东西,堆满了对三宝的感恩,堆满了对三宝的向往,堆满了佛号的功德。慢慢地其他东西会被排挤走。排挤走的意思是什么?是会有其他新东西出来,你的心会清净、安宁,会慢慢产生禅定,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有靠。
我们现在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无靠、孤独?这是人我的作用。你的心是不会孤独的,因为真正的心是没有个体感的。你长期这么堆积,堆积到一定时候,相应的功德就会出来,那时候你再去接受窍诀。这样有时候比单空还容易解决,因为它很大程度是在功德的层面来展示证悟的。
你会说:“夺这些就没有功德吗?”也有功德,但它的误区更多,因为会有很多状态出来。你说:“那念佛有没有误区呢?”很少有念佛的人会觉得自己证悟了,所以他们不会有误区。是不是有点扎心啊?念佛的人会觉得“你蔑视我们”,不念佛的人觉得“难道说我还不好吗?”心又在起作用,它又在要和不要。
任何时候我们的心都沉浸在要和不要里面。哪怕打坐,我要打坐、我不打坐、我痛、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好多好多念头。我们是不是真的一定要把这些念头全拿掉了?不是这样的,不要搞成这样。要想全拿掉,很简单,熟睡就没有了。或者定就行了,定到四禅——舍念清净,那也不叫证悟了。慢慢地通过这样的修行,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是怎么回事,这是我们前面说的话题。
然后,借用窍诀认识它、清晰它、安住它。最后没有它就完了。没有它吗?有啊。“无心恰恰用”嘛,只是有一点,用的时候没有执著了。现在我们的心也是无的,你也找不到。但你用起来的时候,充满了执著。它们就这一点差别。你能不执著吗?屁股痛了嘛,酒又喝多了,额头都在冒光,能不执著吗?
所以,大家要坚持下去。开悟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事,去执反而是一件很难的事。甚至连自己的执都发现不了,那是最可怕的事。
网上有师兄说:“昨天打坐打得不想睡觉了。”原来打坐比兴奋剂还管用啊。
这些东西我用嘴巴说起来很简单,但你去体会时,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伏特别多。“漫长”这个词汇怎么说呢?一秒钟相对于一个小时来讲,一个小时叫漫长。漫长,拿到我们修行的能动的心念上,就是“我要用一生去做这件事”,要发心这么去做。这叫做“舍弃今生”。你千万不要规定自己:“我三年以后就要证悟,然后让他们来朝拜我。”这叫“动机不纯”。
如果动机不纯,根本就没办法证悟。所以,证悟和动机的关系太大了。慢慢地观察心观察透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动机和证悟的直接关系,所以我们讲究愿力。所以说,打坐时,三殊胜一定要去做。我们要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愿力,没有证悟者是自私的。当然,你说证悟者是不是绝对不自私呢?那也不是。证悟者刚刚初悟的时候,其实他还是有很多自私的,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但他会本能地知道自私不好,证悟的那种力量会让他迅速觉察到自私,因为明才能了解无明。
对自己的心深明以后,他知道只要一起恶念就是自私。所以他马上就会去化掉它,这种念头本能地就会融化在觉性里面。这是证悟得比较好的。还有一种可怕的情况,有些人会捏造觉性来融化,意识直觉指定一个觉性,然后念头融化在意识直觉里面。他不认为这是意识直觉,他会觉得“念头越多越欢乐”,就会变成这样。
明有很多种,任何一个区域都会变成相应的明,只要用意识直觉在上面安住,都会成为明。然后有念头。总的来说都是明,但它是明的作用。我们现在修的是什么?我们要知道明的本体是什么。当然,有个结论大家都知道,黄檗禅师天天在说:“无心即是道”。但这句话很容易把人引到误区里面。你用概念去想无心,你在想的心就是有。你去体会无心,体会的心就是有。那到底什么是无心?这句话好说,它是一句操作性的语言,一解释就是大圆满。
什么叫做“无心”?真正的大圆满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说清楚。但我们现在不要设定一个过高的目标去追。这样其实挺慢,而且大概率会走向误区。你们要像我刚才说的那样,“但息妄,莫求真”。即使禅宗也是这样的。如果是密宗弟子,在座中一定要结合菩提心和视师如佛去修行。因为密宗要的是什么?上师占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九十九的上师在哪里?在你心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师,你的心也是上师。那百分之一在哪里呢?你想求证的那个心,那个自私、孤独的心。当你把那个求证的心放弃了,百分之百就是上师了,你就是上师了。
我说的这些好像很哲理化,其实这是修行。到后来你就会明白,它是修行,不是哲理,不是纯粹的话。你们要坚持下去,我就不说了,半个小时又过去了,时间都不够用了。
我们继续学习《维摩诘经》。上堂课已经开始讲到第二品《方便品》了,维摩诘居土终于出场了,现在正在夸奖维摩诘居土。上堂课夸了很多,这堂课继续夸。大家不要觉得:“好烦啊,继续讲故事啊,不要搞这些,讲那么多。”大家要记住,我们学经不是看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不能啰嗦,五分钟一个高潮,现在好像已经是三分钟一个高潮或者一个包袱,否则观众就不看了。
而我们是在学经典、学经论。它是一件细致、绵密、需要耐心的事情。如果说要讲维摩诘的故事,一堂课就可以讲完。拿着他的那些大道理,“噼里啪啦”两下就说完了。学经论就是把这些复杂的道理往心里面堆。堆多了以后,世界观慢慢地就变了。就像在一些舆论环境里面,你跟着大家乱搞,慢慢地你就变傻了。你会说:“佛法会不会把我变傻呢?”它们之间有个差别是什么呢?一个是阻止你思考、阻止你听其他信息;另一个是放开让你听所有的信息,并且鼓励你思考,甚至给你提供思考的方法,比如因明。也就是一个是对真理的追求,一个是对需要的要求。我们要搞清楚这些东西。
当然,学这些东西,我们要对治、摧毁掉心里面暗藏的唯物主义见,那真的是深到不思量自难忘。它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对物质永不停息的渴求心。你说:“我不太需要什么,一日三餐就够了。”“一日三餐够了”是那么容易的事吗?等你一日三餐够了,你又要开始拿自己的一日三餐去跟别人的一日三餐比较了。然后其他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而大家误认为物质可以解决这些东西。
到最后你会发现,即使拥有很多物质,还是不能解决,心乱得一塌糊涂。你会发现它是心的事情,因此你要去解决心的问题。所以,经历过富贵的人,他们修行往往要当真一些。原因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知道以前所要求、所追求的那些东西,其实是达不到幸福、快乐这种结果的。
往往是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他们在心里反而会觉得“我要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其实一样的,没有人能逃得过那个圈子。所以,即使没有富贵过,为何不一步登天呢?越过这些东西。而且大部分人,你不学佛就能富贵?这是很搞笑的。我们会虚设一个前提,好像不学佛就能富贵一样。扯淡,如果不学佛,你会更穷。如果真的不学佛,必定会穷。大部分不学佛的人,有点福报就“哗哗哗”地用完了,又不懂得怎么积福,只凭前世福报。而且用大量的行为来摧毁自己的福报。
我说这些的意思很杂乱。但是,我总是希望大家能放弃一切去修行。你要求证悟,就只能这样。拉回来说,放弃一切去修行,就是要专心听课。我们看下面的文字,看他怎么夸维摩诘居士。
经文: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量。
《吉藏义疏》说,没有凡夫和二乘有所证得的念头挟杂其中,所以称为“纯”。
这里说得好高啊。因为对于真正的证悟者来说,没有什么真的叫“悟”,找不到一个什么东西叫“悟”,真正悟了就是这样的。大圆满里面有四解脱:本解脱、自解脱、赤裸解脱、边解脱。自解脱的时候,就是没有见地,不存在什么真正的见地。它本来就是解脱的,需要什么见地啊?保留任何一种见地都是不对的。我说这个很高哦,大家别去模仿。如果你认为一个什么东西没有见地,或者摆出一个东西没有见地,那会死定的。
很多时候,如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却要强行那样做,就会出问题。哪怕是偶尔的明了,力度也不够。即使是触碰,都构不成真正的开悟。你会发现自己平常要这样、要那样厉害得很,不可能像他说的这样——“没有凡夫和二乘有所证得的念头夹杂其中”。按照大圆满的说法,要一天二十四小时不舍无上,全部保留在里面。
当然,我说的这个东西太高了,一天二十四小时,你做不到。但起码你要在提起修行时没有这些东西。这其实是很困难的。但是,他说维摩诘居士就是这样的。所以称为“纯”。
“不二正观,任运现前”,所以叫做“熟”。
什么叫做“不二正观”?就是觉性,觉性是不二的,它成了维摩诘居土的见地。虽然我们刚才说没有见地,但是现在要说的时候,也只能说他的见地。他的见地的特点就是任运现前,即随便怎么现前都可以。我们可能会把“任运现前”理解为平常的生活任运现前,其实打坐也是一样的。真正大圆满的修行就是任运现前,随便什么出来都可以。它不会去破,没有取舍,根本都不会去找,也不会等。但是,你要明白才行。而他已经很熟了,任运现前,所以叫做“熟”。
因其心已深达实相,并能任运自如不舍众生,登七地位,才能决定对大乘行法不再退堕。
心已经深达实相,表现在外面就是任运自如,不舍众生。什么叫做“不舍众生”呢?因为众生和他是一体的,不存在舍不舍。完全不会再以个体为主、个体为基而取舍,就叫任运自如,不舍众生。
为什么登七地位才能决定对大乘行法不再退堕呢?这里的“大乘行法”指念头。登七地位到八地了,这时候人我执、俱生执已经完全没有了。所以这时候任何一个念头都不会退堕,即任何一个念头都不会以人我的方式出来进行思考。以人我的方式出来就是退堕。在大乘里面,初地菩萨叫“位不退”或者“地不退”。一地到七地菩萨叫“行不退”;八地菩萨叫“念不退”。“行不退”,就是大乘的心行永远不会再退,所以决定对大乘行法不再退堕。由于七地到八地人我结束了,所以再也没有非大乘的念头了,即大乘行法不再退堕,可以叫做“念不退”。
这跟大圆满的修行也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说见超八地。如果你的觉知非常熟练,像他那样纯熟的话,任何一个念头都会不舍无上,任何一个念头出来都是觉性,这也叫“念不退”。那行会不会退呢?有时候也会说一地到七地菩萨叫“念不退”,三清净地叫“行不退”。有些说法里面念和行要定义,但很多论上都是反着说的。也就是一地到七地是“行不退”,八地到十地叫“念不退”。
我跟大家讲的时候,也经常在混着用。我现在先规定一下,一地到七地叫“行不退”,“行”是大乘的心行。八地到十地叫“念不退”,即没有人我的念头了。也就是说,大圆满的修行达到不舍无上时,我们的每一个念头、行为出来(行为是受念头支配的),它都不会以自我为原则。这个很难哦。很多时候你的修行都是以自我为原则去做的。
所以,我们每次上座之前都要发大乘菩提心。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这么做,都想着自己要获得一个什么证悟。如果觉得自己的证悟好,就会很爽。一旦觉得自己的证悟不好,马上就不爽了。这肯定不是证悟,所以不取舍非常难。当你的心真的做到不取舍时,那在心行上,其实你就见超八地了。
肇注说,身口意有所作,智慧恒在前,所以所作无失。
身口意有所行为,但是智慧恒在前,也就是他所有身口意的作为,都是智慧在前面做指挥。这句话说得非常文学化,其实就是不舍无上,即所有的行为、动作起来,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每个念头皆是法性。他不是在想的时候才这样,而是时时都是这样的。达到很深的程度,在大乘佛法里面还有一种智慧,即我们经常听到的疯智。
在大圆满彻却的五道里面,其中有一个就是疯智。大圆满也讲五道,就不是我们平时讲的五道了。我们平时说的是哪五道呢?资粮道、加行道、见道、有学道、无学道。大圆满五道里面,其中有一道就是疯智,行为完全没有规则。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照着规则、依靠因缘。而他的因缘和我们的因缘不一样,所以导致疯智出来了。他看的角度、方向、层面都跟我们不一样。
还有一种更厉害,各种因缘来,你根本都不知道他到底会怎么去做,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去做。有些人会表现出庄严,有些人会表现出疯智,有些人做国王,有些人做乞丐,有些人做屠夫、将军,有些人做妓女。各种各样外在的行为都不说明问题。正因为这样,佛教的有些高僧大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误会。但是,佛教整体的基础教育不是这样的,它是要讲规矩的。受戒、修定、闻思都得一个一个来。但达到那种层面,就不是这样了。
“由于智慧恒在前,所以所着无失”,即由于完全在觉性里面,所以做什么都不会错,都没有过失。
所作有三:一、上求佛果,二、中修万善,三、下化众生。
这没什么好说的。“上求佛果”,就是要达到最高目的。“中修万善”,就是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功德、功能。拿来干嘛呢?救助众生,即下化众生。
《折衷疏》说此五句是赞叹菩萨的行净,为何这样说呢?回答说:“求无求佛道,修无修之万善,度无度之众生。全性成修,全修即性,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行之净者孰过于是”。所以叫行净。
“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维”,他说这五句是什么呢?《折衷疏》里面说这五句是赞叹菩萨的行净,即行为非常清净。为什么清净呢?求无求的佛道。对他们那种人来说,佛教根本没什么好求的,本来现成。但他要表现出来自己在求。
然后“修无修之万善”,在觉性里面去修万善,无修自然就出来了。当然,也还是要去修。“度无度之众生”,《金刚经》里面不是说好的吗?即使度了再多众生,实无度之。但是,缘起上还是要去度。
然后“全性成修”,什么意思呢?即全部都是修行,这也必须是大圆满才可以做到。《维摩诘经》就是一部大圆满的经典。“全修即性”,修的也就是性。然后,修了等于没有修,即“作而无作”。但是,没修其实也在修,即“无作而作”,大圆满的修行就是这样的。你说他修了什么?他什么都不修。你说他不修吗?也不是。藏传佛法里面用一句话来纠正它,他说:“我是什么都没有修,但我何曾散乱?”达到最高的程度:散乱了又咋地?
当然,这是一种斗嘴的说法。但真实的情况,他说的散乱是什么?丢失掉觉性就叫散乱。我们的散乱是念头想过去、想过来,情绪过来、过去。这是最初级的散乱。真正的散乱是什么呢?丢失觉性。比如你们在打坐,其实就是在散乱。你会说:“我没有散乱,好专注啊。”这不但是散乱,而且是昏沉。你说:“我好清明啊,分识平均,各自明了。”这是既昏沉,又散乱,哈哈哈。所以他理解的层面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样的行为,即明白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觉性,才叫做“行净”。所以说,“行之净者孰过于是”,即没有什么行能比这个东西还清净。
菩萨对佛道久已心源纯清淑善,不退大乘行解,所有的作为,都以智慧为先导。
这是对刚才说的那五句话(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维)的总结性说法。不要听这些,中国字太扯了。也就是他对自己的心已经非常清楚、很熟悉了。而且他走到一定的程度就不退大乘行解了。具体的修行是什么呢?念念皆菩提,所有的作为都以智慧为先导。说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不舍无上。当我们做不到不舍无上时,怎么把自己逼到那一步去呢?三昧耶戒。
三昧耶戒的根源就来自于不舍无上。防止密乘修行者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分别,甚至做出一些过分的破坏自己修行的行为,所以定了三昧耶戒。不舍无上有很多种理解,比如上师,舍弃外在的上师叫舍无上。舍弃心的上师,也叫舍无上。你说:“能不能舍弃心和觉性一体的那种上师呢?”真的到那种程度时,你就不会舍了。但会守不住,真的守不住,你会不自觉地退出来。
第一种和第二种舍弃上师是可能的。第三种已经发现了心和外在的上师是一体的,都是觉性。那时候只有守不住,不会有舍。因为那时候你一定会明白真相是什么样的。
我们再看下面的四句话,也是夸维摩诘的。后面都是夸他的,夸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叫一帮人来让他教育,教育完了,这一品就完了。
经文:住佛威仪,心大如海,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
肇注说,举动进止,不失圣仪。什注则说,是说菩萨能变身作佛,举动和佛一样,所以说住佛威仪。
“诸佛威仪”,即能够像佛一样有威仪,佛有三十二相,非常威仪。如果佛以三十二相的相貌出现,几乎所有人,只要能够见到他,都会恭敬他。当然,也不绝对。你会说:“不是所有人都会恭敬吗?那提婆达多呢?”提婆达多刚开始见到佛也是很恭敬的。后来慢慢地才开始不恭敬了。善星比丘伺候了佛陀二十四年,也是慢慢地不恭敬了。还有一种人是外道,见地很恼火。他们说,王舍城里面差不多十分之七的人没有见过佛陀。即使有些人见了佛陀,也说佛陀是具有九种丑相的老比丘。但大部分有善根的内道弟子,见到佛陀的样子自然就会肃然起敬。
威仪有行、住、坐、卧四种,佛陀全部具足。如果我们去学戒律,就会看到这些,戒律里面记录了很多。我们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些东西,因为没有学过戒律。但是,关于佛陀的威仪,比如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等等,我们已经讲过很多了。
鸠摩罗什的著作里面说,菩萨能够变身做佛,因为他实际上已经是佛了。我们会说:“为什么他总是以居土相出来,而不以佛相出来呢?”会的,像他这样的菩萨,一定会在很多地方显示出三十二相的佛身。
但是,他在毗耶离城时,就是维摩诘居土,因缘就是那样的。如果他要变化,直接显出佛身,那要看这些人有没有这种缘起。其实佛不能够绝对地制造缘起。如果佛能绝对地制造缘起,那不用我们修行,他把我们的缘起全部安排为净土就行了。所以说,这是不行的。但是,菩萨能够变成诸佛。比如玛尔巴,他就可以在密勒日巴面前显示出金刚萨埵的身相,大家看过这些故事嘛,他还可以显示突然消失等等。在一些弟子面前,突然他在座上显示了一轮月亮,大家定神一看,月亮也不见了。
但是,如果让他在所有人面前这么做,不一定做得到。要看有没有缘,因缘是怎么样的。因为在缘起的层面上,佛也有不能的地方。要是佛全能的话,就变成了我们想象中的神。那样就会产生一个哲学上的毛病:“你不是万能的吗?为什么让我们受苦呢?”而且它会违背我们的基本哲学——一切境相由心现。因果报应也全部不成立了。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候,他的举动可以和佛一样。所以说,住佛威仪和佛的威仪一样。
佛在讲经说法时常以大海为喻,因海具三德:一、深广无边,二、清净不受杂秽,三、藏积无量珍宝。
海是不是清净不受杂秽呢?这里是比喻。现在我们会说,海也在受杂秽,人类现在生产的塑料等东西已经把海污染了。但那个时代的海是清净不受杂秽的。那时候都是有机产品,进入海里面会被海水消解。而我们现在的很多东西,比如塑料,它的微粒已经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其实我也不是非常清楚,我是听人说的,偶尔会在一些小视频里面看到。每个人都在受它的污染,每个人的血管里面都充满了非常小的塑料微粒。大海也一样,消解不了。
“三、藏积无量珍宝”,到现在也是一样的。比如现在的红珊瑚,在大海里面都有,以及很多珍珠、珍宝,这些都有。
菩萨也和大海一样具备这三种德。心净不受毁戒之尸,出慧明之宝,受大法雨而不溢,魔邪风日不能亏损,其智渊深莫能测,所以说,心如大海。如大海故,十方诸佛赞叹不绝,人天恭敬。此段赞叹菩萨耶无不备。
“心净不受毁戒之尸”,就是不会犯戒。在佛教里面,犯戒的人,他的身体就像尸体一样。但我们非常不重视戒律,这是我们这个团体最大的毛病。这会导致很多很多麻烦,团体维持不下去、修行永远没有结果,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会堕落,会堕地狱。但大家都不太在乎这些东西,觉得自己不守戒律,又要修出个什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这样的事。如果不守戒都能成就的话,那佛陀的戒定慧要取掉一个,叫定慧就可以了,即“定慧二德”。所以,心清净不受毁戒之尸。
然后,智慧像大海一样出慧明之宝。大海受大法雨而不会溢出来,即不会骄傲。“魔邪风日不能亏损”,即外在的魔、邪、风日都不能亏损,不能够伤害大海。“其智渊深莫能测”,即菩萨的智慧很深,所以说心如大海。“如大海故,十方诸佛赞叹不绝”,十方诸佛为什么会赞叹菩萨呢?菩萨就像他们的儿子一样。每一位菩萨,只要发心,佛陀就会把他当成儿子。
我以前经常给大家讲,大乘佛教里面说,五百个阿罗汉求佛做事,佛陀理都不理。但是,一个发大乘菩提心的人,甚至一个听闻大乘菩提心而受到感动的人,如果他求佛陀做事,佛陀会伸出脖子替他拉车。原因是什么?因为大乘菩提心才是成就的根本要素,并不是坐在上面得到了什么见地。如果你的见地不能让大乘菩提心得到张扬,那它一定有问题。这是检验的标准。所以十方诸佛会赞叹,人天恭敬。“此段赞叹菩萨耶无不备”,即赞叹菩萨,什么都赞叹完了。
菩萨具备佛陀各种威仪,心如大海藏具万德,十方诸佛仰可赞叹,天人所敬。
这是解释上面的四句话,像佛一样有威仪,心像大海一样,各种各样赞了一堆。诸佛都会赞叹他。弟子、梵天、天人都会恭敬他。
下面是赞叹膳巧方便,后面的一大段说了菩萨的善巧方便。
赞叹膳巧方便:
经文: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辱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一大堆摄,一大堆被摄,“摄”就是控制住它、消亡它、消灭它。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他的解释。
菩萨为了救度有缘凡圣,以善巧方便居住在大庄严城。并用菩萨的六度法门摄受众人,使其回心向道。世间常人大都以权力去压服别人,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这不过是被势力威摄所服而已,不是从内心深处诚服,而长者维摩诘住在大庄严城中用六度的德行去感服人,他们咸沾利乐。
“咸沾”就是全部。“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住在毘耶离就是善方便。然后他有很多钱,即“资财无量”。有很多钱怎么办呢?布施,就把所有的平民搞定了,即“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即他自己很清净,所有犯戒的事,他都不会去做。“以忍辱行,摄诸恚怒”,即不会发火,不会去伤害别人了。
“以大精进,摄诸懈怠”,天天都在修行。“一心禅寂,摄诸乱意”,处在禅定里面,乱七八糟的念头就没有了。“以决定慧,摄诸无智”,其实这是最根本的,这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其实这一大堆——六种摄,就是菩萨六度。
下面他再一个个地说。
一、长者大富资财丰厚,就以资财布施给贫民,所以能摄服一切贫民。
要是我们现在的贫民就不干了。我们现在是要你舍,不要他舍,打土豪分田地(师兄说反话)。
二、对于毁犯禁戒的人,就以以身作则的清净梵行去感服他,使其生大惭愧不再犯禁。
三、对于恚怒嗔骂之人,他用柔和、忍辱的手段“以柔克刚”来摄伏。
四、对于懈怠放逸的众生,他以勇猛精进的精神,振奋他们的颓废消极和荒唐生活。
五、如果是昏迷愚昧的人,行为举止散乱,他就以湛然定水摄其乱意。
即教人家打坐、禅定。这些文字写得很呆板,实际上真正运作起来就不像书上写得那么呆板了。
六、对于无智粗俗大汉就用明利的智慧启发他们。
这个解释太没有咖位了。普天之下,莫非我财,此为大富。所有戒禁,皆为度生,此为持戒。若众生不听话,打他,这叫以柔克刚。对于懈怠放逸的众生,让他们放松就行了。如果是昏迷愚昧的人,行为举止散乱,定个什么呀?让他知道定水的根源是什么。无智粗俗的大汉,其实比斤斤计较的小姐好很多。
我说这些的意思,就是大家不要被他的这些文字弄蒙了。这些文字写得挺呆板的。但他收集得很好。
为了度化众生的原因,菩萨以善巧方便居住大庄严城。他资财丰足,用以布施摄受众多贫民;奉行戒律清净,摄受各种毁犯禁戒的人;用忍辱的法门,摄受恚恨怒骂之人;用勇猛精进,督促心行懈怠的人;专心禅定修习,摄受各种纷纷之想;用实相决定智慧,摄受各种无智浅慧之辈。
“为了度化众生的原因,菩萨以善巧方便居住大庄严城。他资财丰足,用以布施摄受众多贫民;奉行戒律清净,摄受各种毁犯禁戒的人”,他自己戒律清净,但是他摄受这些毁犯禁戒的人。以前我经常会有这种分别念,很多被学院开除的人,结果一些大德接受了他们,当时我就在想:“有没有搞错啊?这种人你也接受?”但后来才知道,不接受就不是菩萨。
我们觉得好像犯了戒就要拖出去杀了,这是非常邪恶的。当然,这并不是鼓励你犯戒。确实应该开除他,但是接受他也是应该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把这些东西弄得太死了,好像佛教是一种森严到可怕的地方,不是这样的。
“用忍辱的法门,摄受恚恨怒骂之人”,那大威德金刚怎么办呢?摄受恚恨怒骂之人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在我们这个时代,你忍辱嘛,现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什么啊?登鼻子上脸。所以说,有时候也不一定。那要怎么样?最终要根据智慧来处理。
“用勇猛精进,督促心行懈怠的人”,那也不一定。用勇猛精进去弄这些人,他们根本不动。或者他们乱勇猛精进,那要出问题的。所以要有智慧才行。
“专心禅定修习,摄受各种纷纷之想”,一样地,怎么样摄受呢?最后要落到什么?“用实相决定智慧,摄受各种无智浅慧之辈”。六度里面最重要的是后面那一度。其他度都有很多很多种变通的方法。但最后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即“般若”。所以构成了什么?“妙高峰顶不容商量”。这叫做什么?“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归元”就是归到最根本的地方,即究竟的智慧,没有其他东西。它最关键的是有那种智慧。
当然,用显教的方式来讲,它会呈现为我们喜欢的方式。我们都希望菩萨忍辱,自己不忍辱。菩萨精进让我们自己感动,“啊,好感动啊,我供养一下”,然后走了。其实这也不一定,真正厉害的菩萨,他的行为会很出格。比如我们讲的钦则益西多吉,他让弟子乌金南加从悬崖上跳下去,然后乌金南加飞起来在空中证悟了。当然,他有这种智慧,才会那么去做。我们是看到了后面的结果,如果没有看到后面的结果,不知道会飞起来这种事情,吓都吓死你了,你会认为他是杀人犯。但是,很多飞起来的事情我们看不到,而推下去这种事情我们是看得到的。
以上是赞叹善巧方便,一大堆赞叹。下面是赞叹居尘不染,由于毗耶离城是个世俗城市,他在里面肯定红尘万丈,但是他不沾染红尘。怎么说的呢?我们来看。
赞叹居尘不染:
经文: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饭食,而以禅悦为味。
也就是虽然他在红尘中生活,但实际上内心却很清净。看他怎么解释。
白衣,即在家居士之总称;沙门,意息心,息一切有所得心。“达本源清净“,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达本源即见性,本来面目、本真、本地的意思。依无我疏说,因为要深入民间方能摄化众生,就不能不方便示现世相。维摩诘长者现在虽然是个入世的白衣居士,而能够修持出世沙门的严格律行,真可谓,在家出家了。
“白衣”就是居土。“沙门”其实是印度一个古老的词,当时的意义是什么?即出家修行的意思,去追求他们的真理。但不一定是佛教,其他外道也一样。这里的解释是什么呢?息心——息一切有所得心,完全是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教才是真正的“无智亦无得”。
“达本源清净”,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这是按照佛教的说法来说的。“达本源即见性,本来面目、本真、本地的意思”,也就我们经常说的开悟——明心见性。“依无我疏说”,《无我疏》是解释《维摩诘经》的一本书。
“因为要深入民间方能摄化众生,就不能不方便示现世相。维摩诘长者现在虽然是个入世的白衣居士,而能够修持出世沙门的严格律行,真可谓,在家出家了”。维摩诘是居士,没有出家,但他要去度化众生,就必须到城市里面去。到深山里面只能去修行嘛,难道到深山里面去度生?有没有呢?也有,度那些孤魂野鬼、空游、非人也可以。但真正要度的还是人,人是最容易被度的。人道,一方面本身容易度,一方面度起来也挺方便,鬼道或者天道都不容易度。
所以,真正度生还是要深入民间,你不能够在野外去修行。或者天天在庙堂里面,被人供着、奉着,那也是不行的。当然,有时候也需要,但大部分时间要去民间度化众生。所以,菩萨与南传佛教(小乘)的差别在哪里呢?大量的菩萨都是在家人,都是要去度众的。比如,流行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很多都是在家相。菩萨里面现出家相的只有地藏菩萨。但阿罗汉全部是僧人,南传佛教或者我们看到的阿罗汉,基本上都是出家人。所以说,菩萨要度众,就要深入民间。
维摩诘长者就是入世的白衣居士,但他却能够修持出世沙门的严格律行。他是怎么样遵守的呢?他一定只是在内在遵守,外在是做不到的,因为他有妻子。真正的出世沙门是不能结婚的。如果按照沙门戒律来看,他全部犯完。所以,他一定是在内心里面来遵守这些律行。因此,他叫在家出家。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流转生死的原因就是耽著三界。故出家真实是指出三界缠缚的家,长者居然能做到处俗而不被俗所系缚,这正如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正因为心身不滞著三界,所以示现有妻子儿女,而衣食住行无时不在修待清净梵行,是“处染常净”的范例。
三界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就是心已经完全离开了三界的这种分别。三界的分别,欲界是以贪欲为分别,色界和无色界是以禅定为分别,只是禅定的程度不一样,它是轮回之因。“不著三界”的意思是什么?我们的念头要全部离开分别,即我们的心要离开分别。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心是什么。念头离开分别,大家应该知道吧?即我们的任何起心动念,都不会有欲界的贪嗔,“但离憎爱,洞然明白”,也就是那时候没有欲界的那种强烈的要和不要,轻微的要和不要都没有,叫做“二取”。
离开色界和无色界的是什么?就是定。色界的定有乐、喜,一直到四禅的舍念清净。那么,离开禅定中的这些乐、欢喜,乃至于四禅的舍念清净都不行。到了无色界的时候,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它会呈现出似乎是心本体的一些相状,但其实根本就不是。
我们经常会把“空无边处定”当成空性,但它其实是“空”,不是空性。明,识无边处定,识一定要有明。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其实它的内质都是明。所以要离开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就更厉害了,它很像内、外都没有,更像大空性,又栽了。非想非非想处定,我们会觉得这个东西说都说不出来,不知道它是什么。然后跟经论上一对照,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哦豁,完了。
大家会担心:“我会不会堕落到那里去呢?”有本事你堕进去看。大部分像我们现在这种散乱的人,很难堕落到那里去。而且我们也学了大量经论,当你走到色界定四禅的时候,如果心真的很清净,按照教法去,很多时候就会开悟。你会说:“走到四禅都能开悟啊?”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定到一定时候,不要说四禅了,达到未到地定、欲界定的时候,你就会很快乐。而且你会觉得自己很清晰,就是掌握了什么东西,栽了。真正的误区,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出现。
我们讲过两种检验的方法,是什么呢?粗大的就是视师如佛和菩提心。你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两个东西,始终要把自己的心拉回正道。当然,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有,大圆满有很多方法,比如“阿”字冲出顶,观什么什么东西等等。到了一定时候,你们的上师一定会跟你们讲这些东西,专门对付无色界或者色界的这些定。
这些定是误区,而我们现在其实要先进入这些误区玩一玩。但是,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菩提心,保持视师如佛,守戒律。不然一定会陷到这些东西里面,它会操纵你的思想和行为。普通人入不了魔,往往这些人会进入魔道。
他说他不著三界,也就是他的心已经不在这上面了。“众生流转生死的原因就是耽著三界,故出家真实是指出三界缠缚的家,长者居然能做到处俗而不被俗所系缚,这正如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他当然能做到了,他都已经是维摩诘尊者了,宝生佛的化现、古佛金粟如来,当然这些根本就不成问题。
“正因为心身不滞著三界,所以示现有妻子儿女,而衣食住行无时不在修待清净梵行,是‘处染常净’的范例”,心不在三界的时候,他的心在保持觉性,所以他可以有妻子、有儿女,衣食住行好像很随俗,但是处染常净。真正的修行人,他不需要外在的东西一定清净,离开外界的清净,好像人就不行了,不是这样的,那又叫二取。我们现在是要离开染,但修到一定时候要离开净。真正成就以后,是不舍染净的。
“不舍染净”的意思是什么呢?染和净都可以。我们要离开染的意思是什么?因为对人我、法我的执著,搞得我们的心很乱,痛苦、迷茫、忧虑全部都是心。这些非常麻烦,所以我们要离开它。但是,修到一定时候,你会产生很多觉受、境界,这些也要离开。
如果不离开,会有两种情况:一,你不能再往上走了,会停在那里。上课的时候我就说过,很多大圆满初期的证悟者,一开悟就让你离开它。不然你就会停在那里,很难往上走。应无所住,你就开始住了。二,你永远没办法领会到什么叫做应无所住。所以净也要离开。
离开净染是真正的修证。但是,在没有达到那么高的高度之前,像我们现在,首先要离开染。比如,在一些很深的禅定境界里面,那是很清净的,你可以先去清净一下再说。我们现在坐在座上念头乱得不得了,身体痛,修了一座下来,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修了什么,这哪有什么净不净、染不染?全都是染。但是,我们要长期坚持。从见地上来讲,就是这样的,走到很高的程度时,就是不舍净染,或者是处染常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处染常净”属于大乘显教的说法。大乘密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净染。他们说小乘是什么?污泥,我们都要离开。一定要离开污泥到一个非常清净的地方,这是小乘修行的大原则,即排开很多很多不好的东西。他们认为贪欲是最坏的,所以要去修不净观。贪欲就是污泥,要离开这些东西。
大乘就说不是这样的,不用离开它,污泥里面出莲花。我们在污泥里面种大乘的种子进去,慢慢地就会生出莲花。而密乘说,有什么污泥?有什么莲花啊?全都是莲花。我说的密乘已经走到顶了,它是以果的心理状态反过来修行,是真正的倒哺。在禅宗里面叫什么?顿悟以后再来修,有个词汇叫做“悟后起修”,即悟了以后,回过头来故意刺激分别念起来,起来以后就清净了,没有分别念还不行。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污泥,全是莲花。他要让身心处于这样的状态。到后来,比如大圆满修脱噶,真的就会出现刹土。
这是见解的不一样。在大乘显教的层面,“处染常净”也是很厉害的。不像我们,我们现在是要离开污染。
眷属,就是家中的兄弟姊妹,亲族戚友等。吉藏义疏说,“外护伏物,故有眷属,在家若野,故常乐远离。”正常俗人的生活必然是有兄弟姊妹、亲戚朋友的,为顺随世俗人情,所以长者现有眷属,心中清净无为,欢悦佛法,故“心游物外”,常常念住于出离心。
什么意思呢?“外护伏物,故有眷属”,在家居土拥有很多东西,比如房产、家产等等,所以一定会有很多眷属跟着他,不然一个人住一个大房子,鬼影子都吓死人。“在家若野,故常乐远离”,但是,即使这样,他在家里面也好像在野外一样。其实是出离心,故长乐远离。
正常的俗人生活肯定是这样的,有兄弟、朋友等等,随顺世俗人情。但是,“心游物外”,即他其实不在乎这些。他的心在哪里呢?一定在觉性里面。大家不要把觉性理解为一种状态或者感觉,乃至于一种智慧。真正处在觉性里面时,随缘利众,他一定是这样的,任何事都在利众,不会想其他东西。
他是不是控制自己有一种高尚品德呢?他没有什么高尚品德,他的心就是那样的。我们的心为什么会有高尚品德呢?因为有不好的品德。不好的品德和高尚品德里面,其实都有一个“我”。坏品德是为了利我去害人,即损人利己;好品德是倒过来的,损己利人,像菩萨。但是,真正达到他那种程度的菩萨,就不是这样了。他没有我,不存在损己,甚至不存在利他。所以,他会度尽众生,而实无得度之。
《金刚经》里面讲,菩萨要不著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而去行布施等六度。这就叫“心游物外”。所以说,安住在觉性里面,并不是好像觉得要有一个什么东西。安住觉性里面,其实连安住都没有。这些词汇很容易把我们引到对境里面去。
以前禅宗说,凡夫很简单,你说般若,他就以为有个般若;你说空性,他就以为有个空性;你说什么都没有,他就以为有个东西叫什么都没有。你说:“我不是这样的。”你就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这样的,你就开悟了。我们只是不能够清晰地明了这些东西。
你说:“我就是开悟了。”开悟了会有很多特征。虽然初悟的人不一定能像维摩诘菩萨一样,做到“心游物外”那么高的程度,但他一定会非常敏锐地发现自己的自私和烦恼。当心处于那种无二的明时,那种明对污染的东西是最敏感的。所以一起念头,即成觉性,就会变成这样。也就是说,大量的烦恼会被消融。甚至到后来根本不觉得有什么证悟不证悟。
把持一个证悟,那就是误区,叫悟后迷。它是悟后迷的一种方式,如果真正悟得比较透了,就不会这样了。所以,心游物外,常常念住于出离心。他的出离心就不是我们的那种出离心了,他的出离心是已经出离了的心,起码是八地以上。没有任何人我的念头,叫做出离心。
专心致力一种事业尚且需要全心身投入,远离俗界,更何况学佛是用自我的生命体验无上的佛法呢?
这些就不解释了。
长者家财丰足,自然服饰庄美,但更庄严的是因内心的庄严外现的音容举止的庄重高雅。
好多钱,家财丰足,所以自然服饰庄美,就是穿得很好。但更庄严的是因为内心的庄严外现的音容举止的庄重高雅,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但是,学佛的人见到这样的人,他会本能地受感染。当然,也不一定,不近缘的也不行。禅师门前草深三尺,如果真正地跟一个人讲修行,开始要讲好的,比如修行好快乐啊,修行很不错哦,你会体验到很舒服的事,无上殊胜,天上掉下的大馅饼谁都不砸就砸你,这个很容易成就的等等,说一大堆。实际上要小心,大家别想得那么简单,否则要上当。
当然,也并不是说都很难。首先,你要选对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有些人根本就不适合修大圆满。但在我手机上问的全部都是修大圆满的,只有少少几个是念佛的。每个人都说自己这样、那样。昨天还有一个人来汇报,说他成就了。真的是连边都碰不上。我怀疑我们是不是讲多了这些高深的理论,引起了大家的误会。昨天还有一个人,山高路远,年纪那么大了,硬说自己证悟了,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们把它想得太简单了,这样会害了自己。这种人要念佛。如果没有上师在身边,最好去念佛。当然,也不是说绝对不行。不然你就要好好修五加行,或者好好修单空。修好了以后,一定要去找到具德上师,靠自己是不行的。不是说绝对不行,永嘉禅师也存在嘛。但是,你不要上来就说自己是永嘉。永嘉禅师很小就出家了,你得有点永嘉禅师的味道出来嘛。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些。
正如吉藏所谓,“外服俗饰,内修相好”。这也正是菩萨们内外一如,功德庄严的表现。
他们看到的菩萨外服俗饰,内修相好。内修相好,就是通过修功德,慢慢地菩萨相就出来了。菩萨相会慢慢地往三十二相靠近。外面的俗饰也会越穿越漂亮。当然,这是已经成就了度人的菩萨。其实大量的修行人,我们在山里面修行时,外服俗饰不一定要那么好,有些人连衣服都不穿,比如密勒日巴。这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要是你衣服都不穿,就跑到毗耶离城来度人,特别是在印度,那是不行的。我们这个时代也不行。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不穿衣服、裤子,你试试看?就算有人介绍他,我们也是磕几个头就走了,也不适应。有个宗教成就了真的不穿衣服、裤子,它和佛教很相近、很相似,叫“耆那教”,他们的圣人真的不穿衣服、裤子。你们会认为看得好辣眼睛啊。他不穿衣服、裤子,坐在很豪华的讲台上,真的是一丝不挂。他神态泰然自若,一看绝对是息灭了对外界任何欲求的人。耆那教的修行方法和佛教很接近,但见地不一样。当然,他去度人的时候,可以穿得很好。
然后,他又说到吃饭了,“虽复饭食,而以禅悦为味”。
食有四种:
一、段食,如俗常人的早中晚饭。
即我们平常人吃的。
二、触食,如常人以父母妻子儿女的扶摸感到满足。
即皮肤接触。
三、思食,以思想对事物的思维、分析、判断得到一种满足和欢悦,如西方哲学家所谓“理性的愉悦”。
这个我们很多人都有,我们学到一个什么东西时,分析一下,好开心啊,理性愉悦。其实很多人都会这样,特别是搞文学的,比如读到一篇好文章。所以现在才会有爽文出现。爽文的出现是不讲理性的,要讲感性的愉悦。现在的文字慢慢地已经开始变成视频了,叫“爽视频”,比如我经常看的小视频。
四、识食,以眼等外观五色分别长短来滋养生命。
即眼、耳、鼻、舌、身五种分别,这五种分别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让你的眼睛看,久了你会很难受的,不让耳朵听也难受。
以上四种是世间食,从不同层面滋养维系人的生命,故称为食。
“食”就是拿取的意思。它是欲界人的一种特征。到了色界就是禅悦为食。到了无色界更是这样。
同时又有出世间食,是长养我们法身慧命的,有法食,禅食,念食,愿食,解脱食五种。
“同时又有出世间食,是长养我们法身慧命的”,我们修行人、俗人也是这样的,但这种食会推动我们解脱。有哪些呢?法食,即闻思;禅食,即打坐;念食,即回忆佛法、念咒等;愿食,即发愿;解脱食,即最后我们明白本性,安住在觉性里面。我跟你们讲嘛,安住在觉性,或者安住在单空,以及相似的觉受里面,很多时候就是会有吃非常好的东西的那种愉悦,只是这种更全面、更细腻、更透彻。只要不耽著在这种愉悦里面,就是真正的解脱食。如果耽著在里面,那又栽了。
什么是耽著呢?这就是在搞见地了,分析见地。禅宗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公案,我以前经常跟大家讲。有僧问:“如何是道?”香严智闲禅师曰:“枯木里龙吟。”又问:“如何是道中人?”闲曰:“髑髅里眼睛。”什么叫“枯木里龙吟”呢?“枯”指念头等全部枯完了,但最后根本的声音像龙吟一样就出来了。然后是“髑髅里眼睛”,“髑髅”是死的意思,即分别念死完了,“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髑髅里面有眼睛,也就是说,去掉了分别念以后,光明就出来了,光明就像眼睛一样。
说的这些东西好像证悟啊。其僧不领,辞。然后他找到了另一位大德石霜庆诸禅师,问曰:“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曰:“犹带喜在。”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石霜曰:“犹带识在。”即你还有轻微的二取,你不知道,你以为那是枯木龙吟。他们那个时代,其实已经开始对证悟进行辨别了。枯木里面龙吟,你以为是龙吟,其实是心识。髑髅里面的眼睛,你以为是光明,其实它是乐明无念的“乐”。你不透,你就栽了。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公案。他们有很多很多这方面的辨析。我已经记不起名字了,只记得公案,好像以前跟大家讲过。因为我们的修行里面一定会遇到这些。
古代的人所遇到的这些事,不管是禅宗,还是大圆满,里面那些细微的判断,几乎在我们身上全部来一遍。只不过有些人耽著的状况可能要深一些、时间长一些,而有些人短一些,可能一下就过去了。但基本上都会有。很简单,你的智慧不全面,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说:“我‘砰’地一下就越过去了,到了顶端。”那你看这些东西随便看,拿来一看就知道他在说什么。就像站在峰顶的人看下面的路,清楚得很。他不一定走过,但是他知道。
如果我们不经历这些,又认为自己达到了顶端,那是不可能的。你应该清楚这些,如果不清楚就说明你没有到顶端。这是一种细致的判断方式。关于判断心是否证悟的方式有很多很多种。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连判断的方式都不知道。
这是出世间的五种食。法食要闻思,禅食要打坐,念食要念咒,愿食要发愿,还有解脱食,我们要搞清楚,万一是不解脱的食呢?
长者一方面虽然以世间的饮食资养色身,而另一方面却以法喜禅悦来资养法身慧命。
虽然是在家居士,却能奉行受持沙门的清净戒律和行持,虽然住在俗家,却不被三界缠缚;虽然有妻子儿女,却能常修清净梵行;虽然示现有家眷亲朋,却经常乐于远离;虽然穿着上好的衣服,佩带着珠宝,却用所修相好庄严自己;虽然也如俗人一样饮食,但以禅悦为无上法味。
他说是这么说的,你怎么看呢?“虽然是在家居土,却能奉行受持沙门的清净戒律和行持”,从哪里看得出来呢?“虽然住在俗家,却不被三界缠缚”,凭什么呢?“虽然有妻子儿女,却能常修清净梵行”,安装摄像头观察一下,哈哈哈。“虽然示现有家眷亲朋,却经常乐于远离”,这个远离在哪里呢?“虽然穿着上好的衣服,佩带着珠宝,却用所修相好庄严自己”,这个谁不会啊?你给我钱,我也会。“虽然也如俗人一样饮食,但以禅悦为无上法味”,凭什么呢?他是这么说,但凭什么?除了证悟以外别无他路。
你这样做,我可以认为你是骗人的。这个谁不会啊?你说奉行受持沙门的清净戒律和行持,他都不是出家人,他怎么个奉持法?他不做啊?这样不做、那样不做,这是不行的。他已经做了,娶妻就完了,沙门的戒律是不允许这样的。所以,他一定是证悟者,只有证悟以后才能这样。如果没有证悟就这样去做的话,那就是骗人、装逼。谁都知道这些东西。
所以,这些东西听起来好听。但落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根本没办法辨别。你怎么知道他示现有家眷亲朋,却经常乐于远离呢?有时候我们嘴上说要远离世间,世间不好,结果一拿到世间的好东西,心里面的贪念就出来了。因此,除了切实的证悟,这些其实是做不到的。维摩诘当然不用说了,我们一上来就知道他已经是佛。我是说拿这些来对照我们,除了证悟绝不可以。
我们不能说:“我就是在家居土,我奉行受持沙门的清净戒律和行持。”who are you?你是哪个萝卜白菜?这是不行的。所以要看人。你说:“我怎么去判断有没有证悟呢?”这个东西就不行了,它真的没有标准。
我们说观察上师要观察十二年。你们现在有观察十几年的人吗?观察十二秒的都没有。很多时候听说哪个上师很牛,然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去了,一通呼啦啦就把顶灌了。灌了以后都不知道是干什么,没有受到戒还好,受了戒,你又不守。全是这样,哪有什么观察十二年啊?
而且很多时候都无法靠近上师,听到的都是传说,你怎么观察啊?靠近不了还好一点,不会犯戒,一旦靠近更惨。我们根本就不懂怎么去观察,因为自己既不闻思,也没有修行。观察你得有基础,得有观察的资本。如果按照世间人文主义的那套去观察,大概率会完蛋。很多人都会丢失信心,就完蛋了。
那要怎么办呢?这个东西很难说,说不清楚。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再讲了。
赞叹混俗调生:
即混在俗世里面调伏众生。
经文: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
这个夸张啊。
肇注说,菩萨是“因戏止戏”。博奕,博是赌博种种,奕是各种棋艺,泛指在花天酒地的地方耗财费时,荒芜学业。
“肇注说,菩萨是‘因戏止戏’”,即以演戏的方式来停止演戏。这个“戏”指戏论,以做戏论的行为来停止戏论。“博奕,博是赌博种种,奕是各种棋艺,泛指在花天酒地的地方耗财费时,荒芜学业”,就是赌博、下棋玩这些东西。“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他专门跑到这个地方去度人。如果没有证悟就去,那不是搞死人吗?把自己都陷进去了。
长者为教化他们也混迹其中,但他并不沉缅在花天酒地之中,而是利用各种方便去教化沉湎于低级趣味的众生。
这个不要随便玩哦,会玩死的。
八指头陀寄禅和尚诗云:“和尚风流也出群,却来花下伴红裙;谁知醉倒笙歌里,犹自青山卧白云”。这正是长者混俗调生的写照。
八指头陀寄禅和尚是民国时代的一位出家人,他非常出名。为什么叫“八指头陀”呢?他烧了两个指头来供佛。而且他是一个非常激昂的人,当时是北洋政府时期,他去找北洋政府的一个部长,要求僧众、学生的权利,结果被那个北洋部长打了一耳光。他很生气,回去就圆寂了。
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和尚,叫八指头陀寄禅和尚。他写了一首诗,“和尚风流也出群,却来花下伴红裙;谁知醉倒笙歌里,犹自青山卧白云”。这正是长者混俗调生的写照。这首诗我就不解释了。他说调生要混居于世间,和尚也风流出群。这要还了俗才行,不然就会犯戒。“却来花下伴红裙”,也有些和尚是这样的,但大部分是居士,和尚不能,一定要还俗。但是,如果他成就了,还俗也是可以的。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谁知醉倒笙歌里,犹自青山卧白云”,就是他完全放狂。“笙歌里”就是在夜总会里面听唱歌,喝醉喝倒了,但就像在青山、白云里面一样,心无牵挂。那一定要有非常非常厉害的修证才行,我们普通人就不要去想这些了。但维摩诘居士肯定是可以的,他也会去做这些东西。很多所谓的修行人,并不一定会表现出自己是个修行者。有些人可能是这种根器,但普通人看不出来。一些成就者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根器,然后就会把他引进来。引进来以后,如果他在下棋,你不去陪他下两盘啊?种种手段把你引进来,那很正常。
但是,必须的结果是什么?你把他引进来了,弄得不好,你被他带进去了,那就麻烦了。很多时候我们想去度人,结果被人度了。我们大部分人接受了佛法以后,就想去度父母。对父母亲戚说佛法多好啊!结果一通蒙,跟你闹翻都还算是好的,最可怕的是把你闹得对佛法产生了怀疑——“是噢,他说得有道理哦”,那就完了。
所以说,有这种人,达到很高的程度确实会这样。而且这也是一定要去做的。你不能等到这些众生自己变好了,送到你面前来,那多爽啊。全部都已经到门口了,直指一下心性,搞定,走了。那是不行的,很多时候从一开始就要一步一步地引导,有些人要引导很多世。这一世不行,下一世,下一世不行,再下一世。他们说,一个弟子菩萨可能守十个劫。
你们不要以为菩萨守十个劫,就是蹲在那里守啊,他不会那样的。因为因缘在那里,你一定会来,没办法,跑都跑不掉。他不会故意守在那里,就像猫逮耗子一样,一下抓住。因缘就是那只猫。
同时受学各种外道法门,“欲令其同于我”,而不是随俗异而转。
“同时受学各种外道法门”,“欲令其同于我”,而不是随俗异而转。他也会去学很多外道法门,同时把它引到佛道里面来。比如,武术可不可以上升到佛法呢?当然可以;写毛笔字可不可以上升到佛法?都可以;赌博可不可以呢?也可以,全部都可以。但有两个关键:一、你对佛法要精到不得了;二、你要有一定的尽所有智,虽然达不到佛陀的那种程度,但起码你要有一定的能力。你得在里面混得转,不能进去以后,被世俗人搞得跟傻瓜一样。那你怎么去度他呢?肯定会被他度。就算他度不了你,他看到你也会说:“他怎么又来了,滚。”
所以说,这种人起码他肯定会有相应的智慧,看都看得出来。一个证悟了达到这种程度的人,在世俗里面他一定不会蠢的。他知道回避某些场合。比如,菩萨不去险地,“险”是什么呢?你以为真的是悬崖吗?不是,而是说如果他觉得调伏不了某些人,就会先远离,留个因缘,下世再收拾他。但到最后,只要跟他结缘的人,全部会“死”光,一个都活不了。我说的“死”光就是全部被度完。但是,在现实很多类似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他是要回避很多东西的。而且他也会去学这些东西,不然没办法度人。
以正信佛法为学修中心,博学各种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哲学……这并不是让我们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是将这些理论来庄严诠释佛法,比较发明,以利弘法应机。
“比较”,即将各种哲学、科学核心的东西进行比较。“发明”,即将它们宣发出来,让大家明白。可以学很多很多东西,博学各科。但是,这是对已经成就了的菩萨说的,他要以佛法为学修中心。不能说《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只看了半本,你就开始去博学各种学科——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你一定会被带进去的。
要达到这种状况,起码你要开悟。开悟以后,你才能去搞这些东西。否则任何一门学问都能把你搞死。你要是真的明白了,如果用心去学这些东西,学一科一科栽。我说的是学科栽,不是你栽。这些东西根本有什么啊?两下就学完了。但是,首先你要开悟。所以说,刚刚开始学佛的时候,让大家不要看太多,要一门心思去学佛法。
但也并不是说不可以看,往往是一些先读书读得很好的人,比如一些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他们读了很多,再来读佛法,那个精彩了,他会比较。这里说“比较发明”嘛。一比较,就知道谁是真理。我虽然没有太多文化,错别字很多,但也读了不少书。为什么要读书?比较啊。通过比较发现,追的就是真理。菩萨就是要干这样的事。
然后用这些理论来庄严诠释佛法。现在大家不是经常拿量子力学来解释佛法嘛?究竟上来说,其实量子力学和佛法根本就不能比。量子力学是人认识的东西,它是对境性的东西。而真正的佛法哪有这样的?不量子也一样。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做一些诠释。
如果一个人已经开悟了,你会发现他证悟的世俗智的一个特征是什么呢?任何世间的学问,都没办法诠释佛法,而佛法可以诠释世间所有,不管什么世间学问。这时候你会知道经上说的“天上天下无如佛”是真的。但是,很多人学佛修行的时候会忘记这些,我们只感受到了修行的苦难,这样、那样的不顺。
我们在概念上(嘴上)知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其实是天上天下无如酒,天上天下无如钱、无如安逸、无如大家都跟我关系很好。关系不好又怎么了?不活人啊?哪里青山不埋人?修行人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可以不去学这些。但我们要知道维摩诘居土他真的可以这样,他肯定什么都厉害。
那么,我们又会说:“现在的这些菩萨就应该什么都厉害。”然后拿这个条件去要求他们,那不行。比如,藏地过来的一些大德,他连汉语都不会,那咋办呢?你跟他谈汉地流行的一些政治经济,他也不懂,那他就不是菩萨吗?不是的,他懂佛法就行了。而一些很厉害的菩萨会去学这些东西。但你不能拿这些东西去套他,认为他什么都行,所以他什么都要提前告诉你。认为他懂经济学,想让他告诉你下个月八号的股票是升还是跌?这是不行的。又或者是认为他懂政治学、经济学,就想“你那么厉害,告诉我俄乌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来一句禅宗高级的回答——它打过吗?哈哈哈。面对这样的回答,你就把枪拿出来,“砰”地一枪,然后说“我没打过”。
瑜伽菩萨戒本中所谓:菩萨于二六时中,应以二分的时间学内典,一分的时间学外籍的道理,也无违犯,而且多生功德。
瑜伽菩萨戒本里面有具体的规定,二六时中,二分的时间学内典,一分的时间学外籍。其他时间还要吃饭、睡觉等等。那么,二六时中应该是多少?二六时中有可能是一个时两个钟头,二六时中就是二十四个小时。二分的时间学内典,应该是十六个小时学内典,八个小时来学外籍。
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你还要睡觉和吃饭,砍掉一半,那就是十二个小时。如果拿十二个小时来学习的话,那要八个小时学内典,四个小时学外籍。所以,你们每天要打坐八个小时,哈哈哈,后面是胡扯的。也就是说,你们可以这样。但实际上这是对那些已经修到一定程度的菩萨来讲的,我们不行,我们要用全部有空的时间去佛法。别说要用一分时间学外籍,先不要说你们学不学,你们学得懂外籍吗?
我们来搞个外籍的学习嘛,搞哲学。随便什么康德、黑格尔,拿一本出来,你读一辈子都没有读出个名堂。根本就没有用。你说:“我要学习谋生的手段。”你包包子啊、蒸馒头啊?你还能学什么?其实根本就不会学什么。你说的你学外籍,最多就是刷小视频、看爽文。这就不是一分时间了,是全分时间。我们有些人还在学对茶叶的管理,哈哈哈,不要学这些学得太多了,还是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学内典。
如果到赌博、棋艺戏闹的地方,往往用各种方便度人;受学各种外道理论,但不毁坏自己的正信。
不管怎么样玩、乐,他用各种方法把人引到佛道上来,他自己不会丢失掉佛教的正信。但是,如果是没有成就的人,你也可以说你去玩而不丢掉正信。有很多人都会这样嘛,他会说:“我还是信佛啊。”你丢掉了正修,正信要换成正修。你没办法修,你绝对不会说摸个卡三条出来,然后法性三条,以三条的方式呈现。我跟你讲,你没有这种能力。你去玩的时候一定还是在散乱。除非你真的不舍无上。
不舍无上,你知道什么叫“无上”吗?这你都不知道,你怎么不舍啊?你不可能不舍。哪些人能不舍无上呢?相对来说,基本上在普遍的情况下你要都能够随时提起觉性。你说话的时候,都要在觉性里面。不然你要做事的嘛,混迹的时候你不做事啊?人家在那里打麻将,你在中间打坐——“我在混迹里面打坐”。扯淡,马上把你踢出去。你要一起打嘛,你在打的时候还要不丢失觉性。起码你要达到这种状态,才能干这些事。
而且很多时候打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大牌,比如在定中一摸十三幺,心还不能激动,一激动又出去了。或者是被别人摸了,也不会说:“我是菩萨哦,你敢摸我?”那是不行的。完全不舍正念是做不到的,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无上。很多时候只是安立一种无上,其实根本不管用。
当然,这是夸奖维摩诘菩萨,那就不用说了。别说他赌博,像他这种人战场上都一样。打仗,满天炮火,视若无物,原子弹炸了都炸不了什么,心性、虚空,你拿原子弹去炸,炸了还不是虚空?你说:“空气被污染了。”虚空不会被污染,空气会被污染。虚空里面连辐射都没有。
这个普通人是做不到的,但我们可以知道菩萨是可以这样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这样,你得真的明白觉性,而且不丢失。这是很难的,有些菩萨为了不丢失,他会故意去找一些让自己丢失的场合、场景。这样慢慢地烦恼就真的是菩提了,在那种状况里面真的会变成菩提。我用“变”字已经有点问题了,变意味着作意,作意就变成二元对立的观修了。
所以,这是不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努力地“但去执,不求真”,慢慢地那个真自然会出来。“障垢磨净,真如自现”,磨净并不是要净到像佛陀那样,如果一旦净了就是佛陀那样的话,就没有什么开悟、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实际上前三道(资粮道、加行道和见道)只要一个阿僧祇劫,后面的一地到十地,即成佛,要两大阿僧祇劫。大圆满要用一生,一生就完成这个过程。
我们的话,还没有说你要即身成佛,修大圆满的人,最起码你要修到初地菩萨嘛。这不算很高的理想,你说的是为利众生愿成佛,而现在为利众生愿成初地菩萨已经很没有理想了。按照他们的那种计算方法,你不用三大阿僧祇劫,只要一个阿僧祇劫就够了。也就是说,你只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可以达到理想。大圆满的话,一生你就可以完成三大阿僧祇劫的事。那么,现在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达到理想。当热,这种算法有点太机械了。
为什么呢?因为困难的是前面的那段时间,而且很长,后面就很快了,修脱噶会非常快。快的原因是什么呢?不用力,安住在无执的没有二舍的状态里面,很轻松。我们现在为什么觉得慢呢?太努力了。大家都杀气腾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样太累了,这样搞下去会很慢。你说:“那我现在放呢?”更慢,你没有放的资格。你先去做,做到后来你会放,放到后来就快了。
要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长期努力,起码要有一个最基础的心态——舍弃今生。这也是我们这个团体越修人越少的原因。舍弃其他什么都可以,舍弃今生?那就不干了。其实很多人是想用修行来丰富今生——丰富世俗的今生。我们一定要去深深地观察自己心念的动机,动机决定了成不成就。有时候你是观察不出来的,我们会美化自己的修行,我们会说修行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其实只能为了一个——为利众生愿成佛。这很重要,它要变成自然的心态才行。
概念上谁不会啊?偶尔为也会为这个感动,但做不到,所以不成就。为了做到这个,阿底峡尊者在金洲大师那里学了十二年的菩提心。你说:“菩提心用得着学十二年吗?”你观修十二年单空都绝对不敢保证能成就,不要说十二年,二十四年你都不见得行。但是,如果你认认真真地把菩提心落实了,那成就真的会很容易。因为阻碍我们成就的最大障碍不是身体。身体是一个方面,所以开始我们要通过一些修行,比如拙火、禅定去调伏身体。
但最障碍我们的是什么?我执。我执会障碍到我们连自己的心都搞不清楚。我们被自己的习性、坚固的个性、坚固的自以为是强固着、推动着走,去思考、去忧郁、去渴求,所以最后的那种放松你做不到,永远都做不到。大家都谈放松,身体的放松,打坐很容易就能体会到,那不算什么。彻底的放松,只有心不追求了。而不追求,就只有深明。你说:“禅定的那种不追求呢?”那不是,那是你的追求被禅定压下去了,更惨。
所以,我们要去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最利益我们修行的。大家听我反复讲这些东西,可能会觉得有点烦。那继续烦下去,连这个你都烦,还要解脱?每个人都想通过禅定得到一些好处。禅定不是为了自己得好处,起码概念里面要这样要求自己——我不是为了通过禅定得到好处,我真的是想成佛,想利益众生。
你看嘛,俄乌战争中的那些战士不值得利益啊?你吃的每一口饭都是很多众生花力气、花心血种出来的。而你只要自己修行成就。如果是以菩萨的心态来看,这是很无耻的。所以,我们要去思考这些东西,当真为利益众生而自己去修行。要成就只能这样,没有其他路。大家会觉得我是想来感动众生,扯淡,我是个想感动众生的人吗?所以说,我们要成就,就必须要这样,别把自己当成一回事,你就是无垢尊贵种。
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31课
- 《维摩诘所说经》第3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