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心净则所教化土净:
经文:“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分段诠释:
经文: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诠释:肇注说,“心直则信固,信固然后能发迹造行”。前面几段经文从正面阐述修净土行的因果,从此段始辨明修行次第。第一句,随其心直,是说正信心,有正信心,就能发起各种向道之行。因为正信心是万行的根本,所以可以发动万行。经中说,“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又说:“诸佛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所
以以直心正念真如,不以直心正念真如,纵然有修行有作为,全成有为法,不是菩萨行。第二句接上句文意以次渐进。深心,是广修万行的心,从思维甚深妙道生,从无量善根生。所以,万行没有正知正见就不能确立,妙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真正落实。故此,深心也是解行具足的心,理智和善行,是相辅相成的互生关系,精修万行,法性便深入了。依次第说,这是十地中初地欢喜地菩萨的境界。
宝积是这样的:随着菩萨发起质直心,他就能发起万行;随他发起万行,他就能生起深心。
经文: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
诠释:肇注说:“道情既深,则意无粗犷。”其意说,对道法的体会既然生起深心,那么他的意念便驯伏了。意念之所以调伏是因为对诸法实相生起深心。吉藏义疏对此句的解释说,观心既明,则弃恶从善,就叫调伏。就是说以观照的功夫发明了自性,修道人自然会斩断恶流,增长善法,如若不以寂照功夫识心达本,无论如何也是不能“降伏其心”的。因为只有达本之人才在平常日用和生死紧要关头作得主。正如折衷疏所说:“六识妄意,如狂象野马,凡夫不能调伏者,不得其本也。今既得深心,如金丹一粒,点铁成金,狂象野马,转为露地白牛矣。”第二句,肇注说,既然调伏了其心,听闻了道法便会如法修行。凡夫众生有缘者也会听闻佛法,但不能依说修行,是因为妄识分别障蔽慧性。智慧和欲念交攻之际,智慧力弱不能战胜欲念和妄情。现在既然调伏了思想,听闻了佛法便能如说去实践了,没有滞碍才会这样。
意调伏,是十地中第二地菩萨的行境,是修待戒行离过绝非的结果;如说行,是第三地菩萨的行境,是除却昏沉掉举而得到真正理智并如说修行而得名。
随着修行人对佛法生起深心,就会降伏自己的心,随着其心的降伏,就会如佛所说去修行。
经文: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熟众生。
诠释:肇注说,既然听闻了佛法,能如所闻而去修行,也就能向大向胜回向其所行。吉藏义疏说,回其所行“趣向佛道。”能回向佛道,就不坠三有,所以叫权巧方便。什注说,方便有三种,一、善于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证,三、善化众生。从六度中加上“大慈、悲、觉悟、转不退法轮成十方便慧行。
回向亦有三种:一、回事向理。二、回已功德向众生。三、回因向果。
折衷疏说:“既如说修行,则不着事而向理,不着己而向人,不着因而向果”。
随着如佛所说去修行,就能回小向大;随着修行人回向日增,那么就增长方便慧行,有了方便,就能成就众生。
经文: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诠释:折衷疏说,土无净秽,净秽由机。现在既然成就了众生,众生清净了,众生既然清净,佛土自然清净。这句也是从正面回答宝积所问的净土之行。因为广修万行,成就众生,佛土得以清净,所以,欲修净土之行,不离万行度众生。第二句,比如娑婆秽土,说有“刚强苦切之言,不净苦空之教”,而西方净土,则唯一乘清净教法、更不杂以二乘。第三句,“辩论日益精明,则智慧日益开朗”,能观的智慧不净,所说的法也就无法清净,所说的法不净,智慧真体也被遮障。又,智慧是始觉的智,心是本觉的理,智慧得其清净,就能悟入金刚心。这金刚心既然清净莹澈,就能含容一切清净的无漏功德,直趣无上清净佛果。
成就了众生,佛土就能清净;佛土清净了,所说的法也清净;说法清净,智慧也随之清净;智慧清净,其心也清净;其心清净,那么,一切功德都无秽污了。
结论:唯心净土:
经文: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肇注说,此句是总结净土的真义,即“心净则佛土净”,净土是心的“影响”,所以要“响顺必和其声”要“影端必正其形”,这是报应的定数。所以《地经》云:三界五道,皆由心作,故欲得净土,宜净其心。又说: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故识净时,佛土便净。又如《华严经》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为净土是心识上反映出来的影子,所以只要心净,净土自然也清净了。
从三心起,共十七行。行行彻果,果果该因。最初三心是根本心,也是大乘心,其次有六波罗密心,其次有四无量心,四摄法,其次为方便及道品,结归在回向心。
其下除八难自守不讥,修十善三心。最后融行归心,一切唯心,净心为因,净土为果。净众生心,得佛土净,因果不昧,如是如是。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OK,我们这一期的云禅七终于要结束了,今天是最后一堂课。这次云禅七有两个七,我这里有一份他们做的统计,跟大家宣布一下。由于这次大家线下的修行比较分散,所以统计的数据只能是一个大概的数据,不准确。但是,大概也就是大概,哈哈,不能精确。截至到北京时间13号九点,据不完全统计,线上报名参与总人数为226,线上打卡座数为1415,线下大概是19772座。我上次说的可能是线上的,线下他们自己打坐的,没有来线上打卡。所以说,我以前发牢骚的那个数据可能是有点误会。这次一共打了21187座,听起来很多,但是一个人打一个禅七下来,可能就几十座上百座了。两万多座,除下来也不多。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数字说明我们还是有人在修行,有人在做一些称得上是善法的事情。善法有很多种,你可以去做磕头、放生等利他的行为,但是要趋于解脱,你真的要修行,真的要对自己的心进行观察、调伏,让它明了它自身是个什么东西,这样才是真正的解脱道,它并不是单纯的善道。
不管怎么样,很好。禅七我们都已经举办了好多次了,我们本来可以每年有两次聚集性的禅七,以前在国内多达300-500人的都有,可能很多师兄都参加过。但是,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几年,从疫情开始,我们的禅七基本上都是以云禅七的方式举办的。今年5月份有一个大型禅七,但是到10月份又变成了线上禅七。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还是会有现场禅七。
像这样的云禅七,我们会一直举办下去。它有没有意义呢?从今天的数据来看,还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可以聚在一起来谈谈佛法、谈谈修行,没有说聚在一起来谈三级片好不好看,或者哪个国家打哪个国家,我站哪一边。说老实话,这些事情与我们这些人有没有关系呢?出现战争、大的人类悲剧,当然和我们有关系。所有世界的人类、动物,其实都是相互有因缘联系的,特别是共生在一个地球上。但是,再有关系,你说我们这样的人,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你出去振臂一呼,站个队,可能对事情有点作用。大海中起一个涟漪,你说对大海有没有作用呢?也有作用。但是,你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你去修行,你对你自身,或者其他生命起的作用,那不知道大多少,所以我们选择修行。有人说:“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不是,现在我们是天下扫不了,回来扫自己的心。我们能扫天下吗?能扫天下的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千军万马,你吃饱了撑着啊。这不是一种悲观的说法,而是对应我们能力的一种说法。我们的能力就只能用来观察我们的心,调伏它,并且让它解脱。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去利益众生,并且能够正确地利益众生,这个非常重要。
每一个团体、每一个组织都说要利益众生,哪怕它说杀富济贫,也是想利益贫的那帮人。但是,是不是能正确地真正利益到众生呢?这其实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按照佛教的教理,我们是要利益众生,这没得讲。而且我们还要正确地利益众生,这是不容易的,是需要学习的,并且是需要修行的。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说起来还是挺高大上的。
这次禅七要结束了,挺高兴的,随喜大家,大家互相随喜,功德又增加了好多。实际上大家在一起做了一件事,每个人念了一句佛号,十个人就有十句佛号,每个人是不是只有自己一句佛号的功德呢?不是,由于你有随喜,你也具有另外九个人念佛号的功德,所以你会有念十句佛号的功德。
那么,我们打坐也是一样的,刚才说了,我们一共打了两万多座,每个参与的人、真心随喜的人,都会有两万多座的功德。你会问:“那个功德在哪里?它是什么?”是不是像收集的优惠券一样?哈哈哈,是的,那个就是优惠券,相续中的优惠券。因缘一到,优惠券就要发挥作用,那个叫做功德。其实就是善种子藏在你的相续里面,它依缘而发。你说:“我要马上兑现。”那就要修出境界来,境界就是发出来的东西,它还得修出来。
你说:“这样搞来搞去,还是要修行?”YES。如果说加入佛教,不修行就能马上出什么成果,或者出什么稀奇古怪的境相,那是哄你的,怎么都得修。你说:“我不修怎么办呢?那不是完全不起作用啊?”不可能的,也要起作用的,有其因必有其果。如果你只念了一句,再不修,不能修成境界,那么就要很长时间等它慢慢发,那时候才会起作用。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八万劫以后才起作用。当然,有可能不止八万劫。
所以,如果我们真心随喜,那么就会有功德在相续里面。然后,如果我们去修行,那些功德发起来就快。你说有多快呢?若一个人真的生起了真正的出离心——舍弃今生,然后也生起了真正的菩提心——敢于无私地去利他,那么他就很快了。你说:“空性正见呢?”由于你具有菩提心和出离心的心态,实际上就是你的心被调伏了。因为有出离心,你就调伏了自己贪著世间的心。因为你有菩提心,你就调伏了自己自私、冷漠地对待其他生命的心。因此,你就很容易接受、很容易证实自己的心是没有实质的。
接受自己的心没有实质,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接受了以后,你就能穿墙入室。当然,穿墙入室是一种功能,我只是用它来简单说明,接受自己的心是空性的,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你现在不接受自己的心是空性的,你在头脑里面说它是空性的。说老实话,空性是什么、“空性”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你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还是要去修行。
我们的禅七,虽然两个礼拜一晃就过去了,很多人打坐也是稀稀松松地,就这么打过去了。但是,只要你参与,还是有功德的。那么,以后我们还是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禅七,比如,今年的元宵节以后,还会有个禅七,也是两个七,学的内容是《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为什么这么勤呢?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勤,我发觉我是捉了很多虱子在身上咬。
但是,我们是学佛的,那么我们就要干这个。不然你还想干嘛呢?难道说组织军队去攻占月球啊?哈哈哈,我们就干这个,我们讨论佛法、修行佛法、观察自己,这就是大乘佛教徒应该做的事。既然你承认你自己是大乘佛教徒,而且你渴望解脱,那么你的生命里面就应该充满这些东西——佛法、佛法的修行、佛法的实现。你就不应该再这样、那样,纠缠在世法上的功功利利、恩怨情仇里面,这些没什么太大意义。OK,好了,我们禅七的总结陈词说完了,我们还是要把最后一课的交流说完。我们来学习《维摩诘所说经》。
这次《维摩诘所说经》讲的内容说得太少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中间加进了四天净土的课程。春节禅七是学净土,还是纯粹学《黄檗禅师传心法要》,我们再考虑一下,到时候再通知大家。参加禅七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常听我课的师兄们。你看我现在上课,我就会混合在一起说,我也不知不觉地会把很多门课程弄到一起,净土、《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维摩诘经》《宝性论》,还有《无量寿经》。说不定马上还要开一堂课,《宝性论》结束以后,估计我们会学一部关于戒律的论,看是学哪一部。
因为我觉得很多师兄修行已经走到一些瓶颈了,或者修行的过程中开始翻坎了。那么,要翻过这些坎,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守戒。如果你不守戒,有时候表面上看不出来有什么,它可能会造成你生活上的不顺等等,但是大的不顺可能也不会有。因为大部分人也不会去从事什么惊天伟业。什么民族复兴、经济起伏,和我们也没有太大关系。最多就是做事做不好,生活不顺。但也体会不出来,你觉得它和不守戒好像没什么关系,不守戒也没什么,这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大部分人都会这样。但是,如果你一修行,真的去修行,你渴望出觉受,或者有境界,那戒律不清净几乎是不可能的,它会很快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真正要修行的人,一定要守戒!戒、定、慧,这不是我说的,历代大德,以及经论里面,都是这么讲的。有戒才会有定,有定才会有慧,不然你的慧会变成乾慧,或者可以叫“干慧”,即干巴巴的头脑里面的一些观念、一些强行认定,这些东西是不起作用的,它不是自然证悟了的那种智慧。更不要说普通认定的这些单空的觉受,它起到的作用不大。
即使一个人真的开悟了,比如我们现在的人真的是大圆满开悟了,但可能是总相性的开悟。为什么说成是总相性的开悟呢?你们看现在学院里面,有些接受了直指心性的人,他真的就是开悟了,但这种开悟属于总相性的开悟。总相性的开悟和实质性的开悟有什么差别呢?我举个例子,你马上就明白了。比如初地菩萨的开悟,对于任何精神性或者物质性的外来打击,比如有人“嘭”地一枪,把他嘣了,在他的直接觉受里面是不会有痛苦的,他觉得真的就是法性,这个因缘(身体)坏了,下个身体又来了,甚至都可以恢复身体。
所以,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以后,他说:“如果我说的是谛实语,我的身体就复原。”他的身体真的就复原了。在他的境界里面,那叫做现量的什么都是法性,那是真正的证悟。而我们大圆满的开悟,我们会说一切都是法性,郁郁黄花全部都是般若,但是真的拿刀子来戳你时,痛得你嗷嗷叫。你不能靠忍着嘛,那种痛就是一种执著,这是我执或法执遍计的程度很深,还没有拔除造成的结果。
但是,在你的直接认知里面,你就会认为这个其实是空性的。即使是痛,它也是空性的。这是头脑里面的认知,所以它其实是总相性的一种证悟。但是,你又不能说这种头脑里面的认知不是,你能够确定它是,你能够清晰地知道这种认知,以及认知本身是什么。但是,那种力量漫及不到身体的各种各样的觉受上去,所以用刀去刺它,还是不行,扛不住,所以叫总相性的证悟。
因此,修到那种程度的人,他就要去闭关,让自己头脑里面的总相性的东西漫及到相续深处,形成各种各样的现量。开悟的人都这样,说老实话,那我们普通人就什么都不是,很多人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感受里面、单空的感觉里面搞来搞去,所以大家要用心去修行,要日积月累地这样堆积才行。
即使是开悟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比如很多禅宗的师兄们,他一下就开悟了,他是有这样的见地,但你用刀去戳他,他一样受不了的。甚至遇到一些激烈的冲突时,他还是不行的。所以说,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大部分我们现在的居士们,以“直指人心”、接受窍诀开悟的人,你跟古代的那些禅师们相比,还差得很远。古代禅师们被他们的老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直指,不管是棒喝,还是其他方式,让他们开悟了。开悟之前,他们都经过了大量的禅修,很多人都有很厉害的定,定力都很好,定力再结合开悟的见地,他们往往会有很厉害的境界。
而我们很多人不是的,我们的乾慧性特别重,所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开悟了,有时候挺搞笑的。你会背一些句子,逻辑稍稍好一点,找到点感觉,就认为自己开悟了。我没有说这些不好,这些很好,出现了这些头脑性的看法,甚至有些直觉性的东西,也不错。但是,你要真正深入下去,成为解脱的境界,那是不容易的。那真正要花很多时间浸淫进去,成为真正的大德,不是嘴上的大德。
所以说,希望大家要去努力,不管是我们团体里面自身的修行,还是我们团体所影响的其他师兄们,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如实,不要停留在传说当中,也不要停留在想象上,更不能停留在文字上、逻辑上。要踏实,变成真正的佛弟子,容易,它也不容易。
OK,我们不说这些闲话了。好像也不能算闲话,但是就《维摩诘经》来讲,它是闲话。我们现在回到不是闲话的正话上,哈哈。我们上堂课说了释迦牟尼佛跟宝积大士讲,菩萨们要修哪些东西,比如三十七道品,修了以后,他们清净的心就会形成相应的刹土,然后跟他相应的众生就要去。这个话题还没有完,下面还要继续说。我们接着看下面的经文。
阐释心净则所教化土净:
经文:“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两句最重要,这是一个总结,即我们呈现出来的所有世界、国土都是你心的呈现,这首先说了佛教的一个观点——一切境相、山河大地、宇宙万物,其实都是心的呈现。但是,菩萨把自己的心清净了,所以他呈现出来的世界就是清净的,就成了所谓的净土,这是第二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一切境相由心现”,第二个观点是“清净的心显现出清净的境”。我们为什么会显现出来国土不清净呢?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
第一个观点是唯识的观点,第二个观点是如来藏的观点。唯识说一切境相由心现,即所有的现象都是心的呈现,并不是什么物质,也不是什么神造的。第二个观点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的,一切境相是由心现的,但是,如果你的心清净了,那你的刹土呈现出来的山河大地、宇宙万物就是清净的。
所以,每一个人呈现出来的他的世界、他的宇宙是不一样的。我们好像是有共同的天、共同的地,但其实那只是一种相似的共业。实际上究细来讲,你的世界跟我的世界真的一样吗?不一样吧。我们经常说,一个杯子,你看到的跟我看到的都不一样,这还是在同一个环境里面。原因是什么?有角度。
我们认为有个客观的杯子,这就叫做邪见,这是反唯识的。唯识认为我们见不到共同的东西,甚至在密法里面,也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所有的众生能不能见到一个共同的东西?不能。只有他们成佛以后,才能见到共同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否则就是随其业,有其外在和内在。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是《佛国品》的一个总结,它说的就是这个。你不是要问净土成立的因吗?释迦佛用这句话给宝积做了总结,说了那么多,三十七道品、六度等等,总结起来,净土成就的因就是,他的心清净了,成了净土。然后,其他众生,谁跟他清净的心相应,也会去到那个净土。他说了净土成立的三个因,把它分为三个范畴来讲,就是菩萨的功德、众生以及众生的功德。
我们来看分段的解释。
经文: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我的普通话大家要原谅,本来是则zé,我读成了zè。小时候不老老实实读书,后果就这么严重。当然,听的多的人是能听明白的。很多师兄听到我的普通话,就来吐槽,这两天我都收到一个师兄的信息,他说:“你说话又快,口音又重,我都听不明白。”哈哈哈哈,怨气朝天。不知道那位师兄今天有没有来听课,我跟他开玩笑,我说:“你在网上搞一个普通话补习班,我报名参加。”我现在不想学普通话,我想学英语。我的英语偶尔一两句还挺准的,其他的就不行了。
肇注说,“心直则信固,信固然后能发迹造行”。前面几段经文从正面阐述修净土行的因果,从此段始辨明修行次第。
“肇”指僧肇,鸠摩罗什的弟子,很有名的一个人。“前面几段经文从正面阐述修净土行的因果”,前面是说成就净土的因——直接是怎么回事,就是你要修三十七道品、六度、三心等一些大概的佛教修行,即你的心净,则佛土净。“从此段始辨明修行次第”,即现在就来讲修行次第,从三心到六度,又到……讲这些修行的次第性。
第一句,随其心直,是说正信心,有正信心,就能发起各种向道之行。
“心直”是说对佛教有真诚的信心。如果你对佛教有真诚的信心,那你的心就是直的。起码对佛教这件事是直的,而不是扭曲的。什么叫扭曲呢?不要认为这个简单,我们其实很难发起对佛教真诚的信心,即我们的这种直心很少。
我们对因果有真诚的信心吗?如果你对因果有真诚的信心,你是不会造业的,任何业你都不会造。你知道你骂了人就有回报,搞了坏事就要倒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叫做直心。不是说“我好耿直”,这种耿直是可以装出来的,而且这种耿直也没有用,它不带智慧,也没有正确的思想做基础。所以,直心是对因果有信心。
如果你对出离心有信心,你就会主动地、随时随地地让自己放弃对世法的贪著,这叫做直心;如果你对菩提心有信心,真诚地相信菩提心,并且愿意去做,那么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训练自己的心,排除自私,真诚地去利益他人。这个好难啊,所以“直心是道场”,这个很难搞啊。
甚至我们都不能发现自己是不是有直心,以为自己是在真诚地信佛,实际上充满了狡诈、虚伪、无耻,这种人比比皆是,在佛教团体里面到处都看得到。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他从来不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我们刚才不是说了嘛,思心所有三种,最厉害的一种就是调动身心,他从来不去反观这些东西。其实他在做反佛法的事情,但他回过头来还认为自己是佛教徒。听到这些佛教的故事,他也感动;见到佛像,他也磕头;听到一些伟大上师的事迹时,他也羡慕、感动。这就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是怎么回事,甚至是扭曲的。所以说,直心说起来容易,你要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我讲这些东西好像没那么玄乎,说老实话,这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初期就是这样的,并不是说,我们一上去就要分辨阿赖耶识和法性,或者气脉又怎么走,气脉跟正见怎么结合,出什么境界,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并不是一上去就是这些。一上去就能做到这些的人微乎其微,而且很多人说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其实都是想象性的。这就是一种对正见的扭曲,对正见没有直心。
对正见的直心,就是真正慢慢地实现了正见。我说的正见,比如中观见、大手印见、大圆满见,那个绝对要直心,以心观心,一点都不能扭曲。一起念头就是扭曲,所以禅宗里面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那怎么扭曲得了啊?一扭曲,心里面就在动,一动就不行,那更是直心。由于没有这样的直心来确定,所以你会误认。因此,你表现出来的人格、人品都要出问题。这两句话说起来简单,直心是道场,但真的不容易。
所以他说,第一句,随其心直,是说正信心,有了正信心,就能发起各种向道之行。如果你真的有了正信心,即有了很厉害的信心、很虔诚,你就会主动去纠正自己的行,那就变成了正行。“行”就是修行的意思,你会去打坐、念咒、磕头,你会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不去造业,一造就造解脱业,或者造善业。这样做就叫发起了各种向道之行,向解脱道的各种各样内在、外在的行为。
因为正信心是万行的根本,所以可以发动万行。经中说:“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
因为有这样的正信和直心,所以可以开始去修行了。又用了一句经文,“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即菩萨的这些功德(妙法),它的根本是直心。也就是说,直心是道场。
又说:“诸佛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直心我们怎么理解?真诚的心,不是说很耿直的心,而是真诚地对三宝虔诚——信心,以及真诚地观察自己、真诚地执行三宝给我们的教导。这叫做直心。
所以,以直心正念真如,不以直心正念真如,纵然有修行有作为,全成有为法,不是菩萨行。
如果不是直心正念真如,那就是有为法,不是菩萨行。这个直心就高了,不以直心正念真如,纵然有修行有作为,全成有为法,不是菩萨行。那这个就厉害了,这个直心指的是最后的直心。上堂课我不是讲了直心的两个层面(两个阶段)嘛:第一种是修行的直心,就是遵守因果、发菩提心,即见道前面的直心。
第二种是见道的直心,即去体会法性、体会正见的那种直心,那是最高级的直心。它完全没有任何分别念,以心观心,简单直接,当下即是,哪有什么弯弯曲曲,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谓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这种直心。那么这种直心前面还有一种阶段性的、次第性的直心,即真诚地舍弃今生、真诚地发菩提心、真诚地做各种各样积累资粮、清净业障的修行,这种直心也不容易。
这里说的是最根本的直心,也就是说,你可能禅定修得很好,有禅定的功德,念咒念了很多,有念咒的功德,但是,如果你没有让你的心真诚地、直接地、完全没有扭曲地安住在正念真如上,都是有为法。什么叫做扭曲呢?就是没有认清楚正念真如,没有彻底、完全地明了。自心没有明了,中间有任何的分别念,或者安住在某种境界上,这些错认就是没有安住在正念真如上。
如果不是这样,即使你再有什么境界、什么觉受,都是有为法。有为法的特点是什么?它会坏,那样你就谈不上解脱了。所以说,后面的那种直心说的是最根本的直心。因此,他说,如果没有安住在直心正念真如上,就不是菩萨行。
第二句接上句文意以次渐进。深心,是广修万行的心,从思维甚深妙道生,从无量善根生。所以,万行没有正知正见就不能确立,妙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真正落实。故此,深心也是解行具足的心,理智和善行,是相辅相成的互生关系,精修万行,法性便深入了。依次第说,这是十地中初地欢喜地菩萨的境界。
第二句就是“随其发行,则得深心”。这里的意思是说,你开始有了直心,你就能发行,开始修行了。随着修行,心引发行为,行为再引发后面的心、后面的行为。他的文意就是这样的,渐次递进。首先是说我们要有真诚的心——直心,然后是发行——发动身心去做修行。最后,随着修行,你就得到了深心。
深心是什么呢?收藏所有的善法,所有的善法、境界你都要经历。“随其发行,则得深心”,即随着你各种各样的心行,你就得到了深心。那么,深心其实就是所有的善行和善行导致的心的状况、境界。比如,你领会到了法性、你得到四禅,这些叫做得到深心。再比如,你生成了出离心,你对很多烦恼一下就忘记了,或者是根本就不受这些烦恼的影响了,这个叫则得深心。但是,这个深心是通过各种各样善行的堆积、修行而成就的,不是说一有信心,马上就有深心,哪有这样的?
所以说,随其发行,则得深心。用我们听得懂的话就是,随着修行的增加,慢慢地我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的解脱,以及相应的境界。那么,这个境界达到多高呢?他说是初地菩萨,依次第说,这是十地中初地欢喜地菩萨的境界。那我们读这些东西,是不是我们的深心就是初地菩萨呢?我们的深心没那么深,但我们至少要有点出离心嘛,要为了达到初地菩萨而去修菩提心嘛。修成以后,这个深心达到什么?资粮道。
然后,慢慢地通过修五加行、念咒、磕头、大量的闻思,以及接受窍诀的指引去体会这些窍诀,一步一步去做,最后开始碰触法性。碰触法性以后,不能清晰,慢慢地又再修菩提心,再修上师瑜伽,做各种各样折磨自己习气的修行,慢慢地觉性越来越清晰,就会进入加行道。再在加行道去安住,甚至去闭关等等。好了,各种各样的功德就开始出来了,深心就越来越深了,深到哪天就会彻底地进入法性定,成为初地菩萨。
而我们就要在初地菩萨前面的一些行为里面去努力、去奋斗。你说:“我已经是初地菩萨了。”那站出来,请受小弟一拜。我不是说你们,我是说那些假的。学大圆满的初地菩萨,那是非常厉害的,他肯定是佛。也就是说,学大圆满的,哪怕是再钝的根(学大圆满的人已经不能说是钝根了),如果他已经通过大圆满证悟了初地菩萨,肯定会在中阴成佛。你说这是不是一件让人感觉对境严厉的事情啊?
宝积是这样的:随着菩萨发起质直心,他就能发起万行;随他发起万行,他就能生起深心。
这就是“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的通俗解释。
那么,再接着看下面的经文:
经文: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
一个一个渐次递进地往上说。
诠释:肇注说:“道情既深,则意无粗犷。”其意说,对道法的体会既然生起深心,那么他的意念便驯伏了。意念之所以调伏是因为对诸法实相生起深心。《吉藏义疏》对此句的解释说,观心既明,则弃恶从善,就叫调伏。就是说以观照的功夫发明了自性,修道人自然会斩断恶流,增长善法,如若不以寂照功夫识心达本,无论如何也是不能“降伏其心”的。因为只有达本之人才在平常日用和生死紧要关头作得主。正如《折衷疏》所说:“六识妄意,如狂象野马,凡夫不能调伏者,不得其本也。今既得深心,如金丹一粒,点铁成金,狂象野马,转为露地白牛矣。”
第一句说了这么多,就是说“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到后面已经把深心解释成证悟了,开悟了,我们一句一句地来跟大家分析一下。“道情既深,则意无粗犷”,这句太文艺了,“道情既深”就是对修道投入的时间很多,体会也很多。“意无粗犷”,“粗犷”就是心很粗糙,但是随着对修行的深入、对心的了解和清晰,他的心就非常细腻。
所有修行很好的人都有一个特征,他的心开始放得很开,意境高远,放得很广,看得很远,同时又特别细腻,这是所有真修行人的一个特点。我们平常人不是这样的,有些人想得多,实际上不做,各种理想、伟大的叙事方式,他们都会,但落到具体的事就扯淡。还有些人,所有的心力、精力全部放在细节上,越过这个区域,他就找不到方向了。
大不能大,细不能细。要么就偏执于头脑里面的大,在具体的细节上不行;要么就太过于收摄在小的细节里面,而忘记了方向。像以前毛主席说的,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但是,我们很多人不是的。在战略上,我们不知道人生的大方向就是要成佛,有时候会丢失这个目标;在细节上,你要成佛,不是你想成佛就能成佛,你得去做,做的时候,在修行上又有很多细节。很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会偏颇。
修行人就不是这样的,你要自己去观察心,通过对自己心的了解,你也会知道别人的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虽然说业是不一样的,趋向是不一样的,但是它的运作方式大致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运作的方式都是那几十个心所,都能够大体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么,对于自身、他身都会了解。对自心来说,经过这样长期的观察和修行,它的意念就会被驯伏。
其意说,对道法的体会既然生起深心,那么他的意念便驯伏了。
意念驯伏,其实就是不起各种各样很痛苦的烦恼了,或者痛苦的烦恼出来就会被对治。我们观察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我们有很多烦恼。如果我们能观察清楚我们的心,就会发现我们所有的烦恼,无非就是自私和恐惧造成的。自私是什么?比如,我想有很多钱,别人有钱我就要把钱弄过来,这叫做自私。虽然说不影响我的生活,但是多余的钱我也要。
恐惧是什么?就是我没钱,我将来怎么办?所以我要拼命去挣钱。你说:“挣钱有错啊?”挣钱没错,大部分人都要去挣钱。但是,挣钱这种行为里面的内心驱动力是什么?那有可能是自私。你说:“我不挣钱要死的嘛。”当然,不挣钱是要死。但是,如果你内心里面发心“我挣钱只是为了养活这个道体”,然后去修行,那么这个挣钱就不成为恶业了。甚至你说“我要挣很多钱,不但要让我自己修行,还要让更多的人修行,那叫伟大的发心,那叫菩提心。所以,你要去纠正自己的动机,而不是行为。
你慢慢地去观察自己的动机,发现它慢慢地趋于出离心和菩提心,那么就叫做“意念驯伏”了。这是我们的修行。但是,文章里面说的“深心”就不一定是这个了,它有时候会深到什么程度呢?深到开悟。我们看他怎么说?
意念之所以调伏是因为对诸法实相生起深心。
对诸法实相生起深心,就是对诸法的本质清楚了,这种深心就是开悟了,即对自己的心自明了。
《吉藏义疏》对此句的解释说,观心既明,则弃恶从善,就叫调伏。
这还调伏什么?这叫做明了。当然,这么说也行。“观心既明”的“明”可以分成两种明:第一种明,就是开始清楚心的运作方式了,但并没有明白心体,这个就可以叫做“弃恶从善”。如果观心既明,明到自明了,那根本就谈不上弃恶从善了,因为所有的恶其实都是明。当然,你修行的方式就变了。
弃恶从善,它是有取舍的。“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个明就不得了了。也没有不得了,其实也就一个小事。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掌握的。弃恶从善,就说明还不是“但莫憎爱”的那种程度。但我们次第修行的很长一段修行就是这个。这个也要观察自心——“哦,原来我这样想是不对的,我这样想是违背三宝教导的”。这种明还是需要的,这种明就会弃恶从善。而且能够压伏自己的一些恶念。四正断里面说,“已生恶令断,未生恶就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这就叫做调伏。
我说了两种调伏,第一种是次第的需要调伏,后面的那一种,说调伏其实已经不准确了,都深明了还调伏什么?根本就不调伏,任心自在,自然解脱。当然,你要说:“这个就是调伏。”你要这样去规定这个词的含义,那随便。所以,这也是我们有时候读佛经会产生一些麻烦的原因,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里面内涵是不一样的,搞死你。“明”这个词,就可以分为世俗和胜义两个方面来讲。佛法也是一样的,一讲佛法,一定会牵涉到二谛。《中论》里面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就是说以观照的功夫发明了自性,修道人自然会斩断恶流,增长善法。
观照的功夫发明了自性,这个发明了自性,他说的就是后面的那种调伏。什么叫“发明了自性”?就是开悟了。开悟了的人不叫“斩断恶流,增长善法”。但是,发明了自性,也可能是在发明的前期,才斩断恶流,增长善法。
若真的开悟了,斩断恶流的方式是什么?他会认为所有的烦恼、恶念,其实都是觉性。他真的是这么认为和体会的,那么这个恶就发不出来了,就不会变成真正的因为自私去伤害他人的行为,就不会变成这样。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说玛尔巴欺负密勒日巴,完全无理地欺负,这算不算斩断恶流呢?玛尔巴的这种行为里面根本就没有恶,只是你看起来是恶而已,它是一种智慧。
所以说,我们不能从表面的行为上去看,要从他的内心里面去看。在他的内心里面,所有的行为叫法性游舞,根本就没有什么。因为密勒日巴有那么大的福报,所以他的行为就来了,发现你是个软柿子,捏死你,就这么简单。你要是太硬了,就会哄你“居士慢慢走”,好有礼貌哦。密勒日巴在玛尔巴面前就是个软柿子,所以玛尔巴拼命捏他,往死里捏,毫不讲道理,捏得他身上起蛆,所以就把他捏成了佛。
你说:“那玛尔巴有没有动脑筋呢?”如果他达到佛的程度,脑筋都不动,随着因缘就去了。你有这样的因缘,他才有这样的行为。如果你没有这个因缘,你是个傲慢的人,他会这样对你吗?不会,马上就会对你很客气——“来,喝茶、喝茶,我们来互相谈点佛法的道理”,谈完了之后,死远点,他是这样的。这是上师对弟子。
那么,我们普通人真的开悟以后,斩断恶流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烦恼来了以后,看着它就行了,还不会像他那样操纵烦恼。看起来是操纵烦恼,其实我用“操纵”这个词不对,应该是随顺烦恼,随顺别人的烦恼,这是玛尔巴。
如果我们没有达到他的那种程度,自身的烦恼起来,我们会看着它。那就不是别人的烦恼了,是看着自身的烦恼,而烦恼就是觉性。我用了“看着”这两个字,什么叫做“看着烦恼”?你拿什么去看?这是关键。很多人说:“我看着烦恼就行了。”你都没开悟,你用什么去看?你最多是用意识去看嘛,或者用觉受去对治嘛。真正看的方式是他在觉性里面,那时候烦恼就是觉性。所以,他就不会随顺自己的烦恼了。否则就会越来越烦恼,就会产生烦恼的行为,生气了就要揍你,就会变成这样。而开悟了的人,斩断恶流、发明自性,他就不会这样。
完全没有开悟的人,发明了自性,那个“明”就不能这么去说了。而是观察到自己的心、起心动念和佛法相应或者不相应。如果不相应,就令其相应。什么叫相应呢?就是佛法里面让你弃恶从善,你就弃恶从善;要你不伤害他人,你就不伤害他人;要你不贪,你就不贪。如果发现自己贪,而佛教说不贪,那就不相应,这也叫做斩断恶流,增长善法。所以,这句话我们要分成两个层次来看。
如若不以寂照功夫识心达本,无论如何也是不能“降伏其心”的。
这个又是说开悟了的人,当然,他说的本来就是初地菩萨,我们就他的语境来讲。“寂照功夫识心达本”是什么意思?我们的心自然地明了就叫做“寂照功夫”。自然地明了里面是以自明为基础的,即我知道心体是什么,很清楚,但是它又能够自然地明了一切。什么叫自然地明了一切?你看嘛,你知道你的身体,空性的;眼睛看到的,空性的。它们跟心的体是一样的,所有的显现和你的心体实际上是一体的,这就叫做“识心达本”。
普通人是做不到的,话说起来简单得不得了,但你做不到,你要去修行。第一个,你不知道心是什么,甚至你连自然地觉照你都做不到,寂照。我们的心是热闹的,不是寂,我们没办法很全面地去照。虽然以前跟大家讲过分识平均这些东西,但其实你在座上都不一定做得到。我们的心是偏向的,要么偏向于眼识,要么偏向于耳识,要么偏向于自己的烦恼。比如,失恋了想那个人,你的心就偏到你的思维里面,怀念那个人去了。或者是恨一个人,又偏到恨里面去了。
你要很清寂地、没有烦恼地平均觉照到,一切呈现以及不呈现。有些思维(思维的内容),你可以叫它不呈现。当然,你也可以叫它呈现。而且在自然的呈现里面,你会发现所有的呈现,与你没有呈现与不呈现的心的本质是一体的。做得到吗?如果你故意这么去做,那叫倾向于你的思维,故意,意。又丢失了寂照的这种功能。所以,心是要经过训练的。
师兄们,这一段听得懂吗?呈现跟心是一体的,那个一体体在哪里?如果没有深深地明白,那也是不行的。你们从逻辑上大概可以听得懂,但若真的明了了,那这个人肯定开悟了。我这样说大家会问:“是不是你也开悟了?”我没有,我会背诵,我特别会思维,我偏向于思维。
所以,大家要努力去观察自己的心,去训练自己的心。训练心在动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在静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动的时候,你不让它动,它能不动吗?让它不动,可以不动吗?其实让就是在动。令到自己的心安静的那个“令”是什么?我们不是叫它正念的侦察兵吗?正念的侦察兵是怎么回事?哇,那个很多细节。所以我们要去训练自己和观察自己,同时要跟善知识打交道。如果没有善知识你瞎搞的话,搞个十万劫也不见得能搞出个名堂来。到了那个层面,这些善知识就真的非常重要了。
这里说“不以寂照功夫识心达本,无论如何也是不能‘降伏其心’的”,什么叫做降伏其心?就是明白了心是什么。自然放下叫“降伏”,“放下”这两个字,天呐,很难哦,你不知道什么是放下。你用力放下,那叫举起来。而且关键你还举不起什么,能在动,心在动。
《涅槃经》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释迦佛快圆寂的时候,有一个外道来见释迦佛,献了一朵花,释迦佛说“把左手的花放下”,他放下了。释迦佛又说“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他也放下了。最后释迦佛说“把放下也放下”,“哗”地一下,他就开悟了。释迦都说他开悟了,他开心得不得了,就走了。阿难在旁边好不服啊,“我学了那么久,你都不说我开悟,他就献了个花,就开悟了,不公平”,哈哈哈。实际上是要把放下放下。
虽然外道没有正见,但是他在长期修自己的心,他只是没有佛教正确的观察教理、哲学方式。所以他走不到那一步。但是,他对自己的心非常熟悉,他也知道放下是什么。所以,最后他会发现,想去放下本身就是不放下。当真正把最后想去放下的这种心理活动丢掉时,就会明了。但是,这时候要怎么明了,其实还有细节。指示这个细节就是窍诀,真正的窍诀。所以外道可以在那时候开悟。
而阿难,他都不去训练自己的心,整天去记忆,因为他有不忘陀罗尼,所以他对经论记得特别熟。而且阿难的心善良得不得了,最喜欢帮助妇女,长得又好看,所以妇女们特别喜欢他。他又要照顾释迦牟尼佛,功德大得不得了。所以他就没有开悟,但是,到最后他用几天的时间就开悟了,因为功德够大。
不能降伏其心,也就是说,心不再分别取舍了。以前虚云老和尚怎么说的?“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这就是说降伏其心。“狂心”是什么?二元的心,即你开始分别、开始不明了,开始不停地想、不停地动。而动的同时一定带有自我和法我,这个叫做狂心。哪怕你想的是善法都叫狂心,你去思维,甚至发一些很好的心,都叫做狂心。
但是,真正明了以后,狂心当下歇,你本来就是佛,没有什么真正的修、实有的修,也没有果。为什么?因为已经是佛了,还有什么果?这是最深的见地,大家听了以后,不懂就算了。这才叫狂心当下歇,才叫降伏其心。所以说,最后连成佛的心都不会有,正法也没有。《金刚经》里面,须菩提问释迦牟尼佛,要怎么降伏其心,释迦牟尼佛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即没有众生成佛这回事。你们想不通啊?哈哈哈。
如果真的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个,其实就开悟了。深深地体会到大家都是佛,不是概念性的,概念谁不会啊?深深地体会到,为什么大家都是佛?那么,要去体会到,就要以寂照功夫识心达本。
因为只有达本之人,才在平常日用和生死紧要关头作得主。
这又是从禅宗的角度去讲的。也就是说,开悟的人才能在平常慢慢地放弃烦恼,在生死、临终时,超越生死。要开悟得比较踏实的人才行。那么,这句话也完全正确,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念佛的人不一定开悟了。但是,我在生死关头,或者平常日用时,还是作得主。我一句佛号镇压烦恼,在临终时,我一句佛号往生了。这个算不算作得主呢?“作得主”这个词,我们要对里面的内涵进行鉴别。
“作得主”,如果是说往生或者征服烦恼,那么我们念佛念到一定程度,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说的“识心达本”,开悟的人才能这样。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对这句话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正如《折衷疏》所说:“六识妄意,如狂象野马,凡夫不能调伏者,不得其本也。今既得深心,如金丹一粒,点铁成金,狂象野马,转为露地白牛矣。”
“六识妄意”,即我们各种各样的心念、念头。它就像狂象野马,凡夫不能调伏。你看我们是不是经常被自己的念头折磨嘛?一个烦恼起来,再去想,想了再烦恼,越想越烦恼,好气哦,越想越气。而有些事情又越想越舒服,越想越是这样的,于是就去做,一做栽了,这是凡夫。原因是什么呢?不得其本也,即不知道六识的根本是什么。如果心安住在根本里面,它没办法狂象野马,它调不起情绪,调不起心的痛苦和烦恼。即使引发了一些心的烦恼,出来以后,立即就会成为觉性,因为得本。
所以,今既得深心,就是得本了。得到深心,如金丹一粒,点铁成金,狂象野马,转为露地白牛矣。这是说“烦恼即菩提”。什么叫做深心呢?他说如金丹一粒,点铁成金。在道家里面,他们念很多东西,然后放一粒金丹进去,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下就变成金子了,叫“点铁成金”。它比喻什么呢?比喻我们做了那么多修行,如加行、禅定、咒语、积资清障等等,一旦明白,所有的东西全部成为觉性,叫做“金丹一粒,点铁成金”。
从境界上来说,一旦明了万法的本质,万法皆成本质,对于明白了的人是这样的,因为这是各别自证。不是说你明白了本质,其他人也能万法皆觉性。不是这样的,是你明白了觉性,所以在你的境界里面,一切认知、一切显现全部都是觉性。这就叫做“金丹一粒、点铁成金”。
“狂象野马,转为露地白牛”,“狂象野马”指的是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念头、烦恼,“露地白牛”就是觉性。所以,一旦明白,一切外在境相皆成法性游舞,即狂象野马,转为露地白牛。“露地白牛”是禅宗用的一个词汇。《十牛图》里面讲,最后证悟了,就是一头露地白牛。这个比喻来自《法华经》,佛陀要把众生从一个将要起火的房子(比喻三界)里面救出来,于是就哄他们说,外面有羊车、鹿车、牛车。人在三界里面玩得很舒服,出来以后就会发现有更好的牛车,比羊车、鹿车要好一些。它比喻佛菩萨说“出来,解脱更好玩哦”,于是我们就会去学佛。我们出来以后,就会看到不仅是牛车,而且是大白牛车,比菩萨说的还要好。所以,后来禅宗里面就把开悟、得到真心本性,叫做露地白牛。
第二句,肇注说,既然调伏了其心,听闻了道法便会如法修行。凡夫众生有缘者也会听闻佛法,但不能依说修行,是因为妄识分别障蔽慧性。智慧和欲念交攻之际,智慧力弱不能战胜欲念和妄情。现在既然调伏了思想,听闻了佛法便能如说去实践了,没有滞碍才会这样。(这里说的反而还不如前面了)
第二句是哪一句呢?“随其调伏,则如说行”。这个“调伏”在语义(经义)里面,如果前面的深心是开悟,那么这个调伏就是开悟以后的调伏。“则得深心”是开悟嘛,然后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即意调伏了,才会按照佛经所说的东西去指挥自己的行为。开悟的人,他的行为是不逾矩的,即不会违反三宝所要求的一切东西,他一定会发菩提心去利益他人。
但是,这个不逾矩是有程度的。初地菩萨和二地菩萨相比,初地菩萨就不知道二地菩萨在说什么,他会说二地菩萨逾矩了。而二地菩萨去看初地菩萨,他会认为初地菩萨很多事情可能做得还是不那么圆满。但是,对于我们凡夫来说,他们都没有逾矩,我们才逾矩。逾矩就是突破了一些如理如法的范畴。
我们平常人,因为妄识分别障蔽慧性,智慧和欲念交攻之际,智慧力弱不能战胜欲念和妄情。普通人就是这样的,这里说得非常地文化。“妄识”就是我们的分别念,起了以后我们的觉性根本就不显露。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的人我和法我就非常得凶。但是,我们去学佛还是会有一些智慧,比如我们学了教理、戒律这些东西,它跟欲念会冲突、交攻。
然后智慧力弱不能战胜欲念和妄情,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经常学的时候好得不得了,下来以后,遇到事情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痛苦、怀疑、挣扎,哎呀。这个阶段几乎一修就是十几年,跨掉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很多佛教团体里面,去的人多,退的人也多。原因是什么?智慧和欲念交攻之际,智慧力弱不能战胜欲念和妄情。后面的都谈不上。
我刚才讲过很多这类的例子,大部分人都栽在这个阶段。如果你真的已经触碰开悟,或者已经开悟了,即触碰觉性或者完全安住觉性了,那这些事情根本就不成立了。难的就是前期,因为前期烦恼多、痛苦多、欲念强,嗜欲深者天机浅,所以慢慢地就死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
所以说,当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遇到这些烦恼时,要咬牙坚持,要思考这些教理。你会说:“我觉得自己不行了。”哪由得了你说行不行?你说你不行了,也就是说你想下去了。你想下去吗?你拿刀割一下自己,问你行不行。所以,有时候并不是说,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有时候你说自己不行了,说白了,实际上是一种对因果的不信。也就是直心都没有,即你都不一定真的真诚地相信三宝说的这些轮回的道理,所以最后你会退。
意调伏,是十地中第二地菩萨的行境,是修持戒行离过绝非的结果。
不要说这么高嘛好不好?哈哈哈。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也是这样的。即任何一个念头不违戒律,就是二地菩萨。所以二地菩萨持戒是最清净的,任何一个念头出来,都不会违背戒律。因此,二地菩萨叫做“无垢地”,非常清净,即意调伏是十地中第二地菩萨的行境,“行境”,他的境界。
“是修持戒行离过绝非的结果”,即戒律修得非常好,连一个犯戒的念头都没有,不管是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是三昧耶戒,二地菩萨都不会犯。
如说行,是第三地菩萨的行境,是除却昏沉掉举而得到真正理智并如说修行而得名。
哎呀,也不要这么高嘛。三地菩萨是忍辱的境界。而这里是说除却昏沉掉举,这个其实是禅定,是精进的境界,但他这里说成了三地菩萨的境界,也可以。这个太高了,对我们来讲,意调伏就不是说二地菩萨了,我们要尽量不去犯戒。我们可能有很多犯戒的念头,我们要尽量不去犯,要离过绝非。
“如说行”就是像说的那样去做,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心口一如、知行合一。我们达到这个就行了,不要说三地菩萨的行境。三地菩萨的行境,我们可以学习,但是要做到太难了,我们做不到。但不代表我们以后做不到,你不能说“三地菩萨与我无关”,你的本质是佛,岂止三地菩萨?大家不要一来就完全丧失信心,或者一来就认为自己见超八地,这都很幼稚。
随着修行人对佛法生起深心,就会降伏自己的心,随着其心的降伏,就会如佛所说去修行。
这一段是对第二句的一个白话的解释,随其调伏,则如说行,像他说的那样去行。
经文: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熟众生。
一步一步地往后推。
诠释:肇注说,既然听闻了佛法,能如所闻而去修行,也就能向大向胜回向其所行。
其实就是说,我们去修行时,如果能把我们所有的修行朝着一个最殊胜的目的地去回向,也就是方向会朝那个地方去。这句话我读不懂,你们给我解释一下,意思肯定是我说的那个意思。即要把自己所有的修行回向给佛道,回向给成佛。
《吉藏义疏》说,回其所行,趣向佛道。
即要把我们所有修行的功德,回向给趣向佛道。因为“如所行”嘛。“如所行”就是像佛陀所说的那样去修行。因为佛陀说我们要成佛嘛,所以我们的回向一定是趣向佛道。
能回向佛道,就不坠三有,所以叫权巧方便。
你发起了修行,而且能够像佛陀所说的那样去修行,然后将你所有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佛道,那就不堕三有。这里写的是“不坠三有”,不堕和不坠是一样的意思。“三有”就是轮回,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叫权巧方便,即这样的回向是一种方便。把功德集中在修行上,不要回向给搞世法。能够回向成佛,那就不会堕落轮回。这里说到了方便。
什注说,方便有三种:一、善于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证,三、善化众生。从六度中加上“大慈、悲、觉悟、转不退法轮成十方便慧行。
这个方便就很高了,“善于自行而不取相”,就是自己所有的修行是不著相的。《金刚经》里面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不著相,这一定是地上菩萨的行为。在自己的行为里面做各种各样的修行,但是完全不取相,甚至度了众生,心里面也没有度众生的任何一种轻微的执著,这叫“不取相”。
二是“不取证”,即不是说做了任何一个行为,就要得到一个什么东西,比如得到一个什么境界、结果。我们次第修行的时候,肯定是这样的,我们希望得到初禅,就一定要出现心一境性、喜、乐。但是,真的要证悟时,不是这样的,不是一修行就要得到什么正见,朝着自我的方向得到什么,他所有的心就是在利益别人。当然,在利益别人时,他会获得很多功能。但是,并不是说,他是为了这些功能去努力的,而是在成佛的过程中,这些功德自然本具地呈现。这叫“不取证”。也就是没有一个二元的目标去抓取,这个不取证是很难的。
三是善化众生。这个不用解释了,达到这种程度时,他很容易去利益众生,他知道该怎么去利益众生。那么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一直到六地,就是六度,即六地的菩萨着重修的内容。第一地修布施,第二地是持戒、第三地是忍辱,然后是精进、禅定、般若,再加上“大慈、悲、觉悟、转不退法轮”,就成了十方便慧行,即十地菩萨。也就是说,成佛的十个地都叫做“方便道”。
“方便”这个词汇大得不得了。我们念咒也是一种方便,打坐也是一种方便。为什么叫“方便”呢?因为你本来是佛,但你不明白,用一些方便法让你明白。你说:“我不要方便法,直接明白。”你现在就是佛了,不用修了,就这样,这就是禅宗和大圆满。禅宗和大圆满,说半天就是让你明白你是佛。由于你不行,说一句话做不到,才用很多很多方便,哪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地也是一种方便。所以,他把这个叫做“十方便慧行”。
当然,我们是不是要那么高呢?不用。我们可以自行不取相,学中观就可以了;不取证:发菩提心,所有的修行为利众生,就叫“不取证”;善化众生:学经论,让我们的三观准确、圆满、丰富,然后能够自在地、比较没有烦恼地、有方法地去利益周围的道友和其他的众生,就叫做“善化众生”。然后,我们要修行六度,在六度中慢慢地培养大慈心、悲心、觉悟心、转不退法轮。这些是在心里面发生,境界上像十地菩萨那样,我们就做不到了。这是解释随其回向。解释得非常复杂,但也没关系。
回向亦有三种:一、回事向理。二、回已功德向众生。三、回因向果。
把我们做的所有事的功德,回向给我们明白本性,叫“回事向理”。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叫“回已功德向众生”,即我的功德让众生成佛。“回因向果”,即愿我所有的修行,让自己和一切众生迅速成佛,佛是一种果。所有回向的方法,它的原理就是这三种。
《折衷疏》说:“既如说修行,则不着事而向理,不着己而向人,不着因而向果”。
这是对三种回向的解释。如果你要像佛说的修行大乘,即掌握大乘修行的一些根本原理,那么你就要回向。你回向的时候,就要回事向理,回已功德向众生,把因回向给果——要成佛。
随着如佛所说去修行,就能回小向大;随着修行人回向日增,那么就增长方便慧行,有了方便,就能成就众生。
随着修行,慢慢地我们的心就越来越大。“回小向大”一般指的是小乘转向大乘。但我们一上来就是大乘,假大乘嘛,但会越来越真,回小向大。慢慢地我们就能掌握各种方法、方便了。有了方便,不但能够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众生。这段话就是“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熟众生”的白话解释。
经文: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诠释:《折衷疏》说,土无净秽,净秽由机。现在既然成就了众生,众生清净了,众生既然清净,佛土自然清净。
好了,又回到了净土的话题。土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什么净秽。净秽是什么?净秽是大家心的呈现。没有真正的土,净和秽根本不成立。比如,我们的心认为狗屎是秽的,而蛆的心认为它是很干净的。所以说,土根本就没有净秽,从中观来说,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土。如果你的心不清净,呈现出来的外境,就会让你的心不舒服,就成了秽土。如果你的心很清净,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些让你的心很舒服的环境,就成了净土。
“现在既然成就了众生,众生清净了,众生既然清净,佛土自然清净”,经过前面的那一大段“随其……就……随其……就……”的修行,慢慢地我们不但自己智慧了,还可以去成熟众生。众生成熟了,也就是众生的心清净了。众生的心清净了,共业就会呈现出一个清净的佛土。这是回答了净土成熟的原因。
这句也是从正面回答宝积所问的净土之行。因为广修万行,成就众生,佛土得以清净,所以,欲修净土之行,不离万行度众生。
所以,真正修净土,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度化众生,让众生的心也变得清净,然后形成共业,形成佛土。这是第一句,“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
第二句,比如娑婆秽土,说有“刚强苦切之言,不净苦空之教”,而西方净土,则唯一乘清净教法、更不杂以二乘。
第二句是“随佛土净,则说法净”,什么意思呢?他反向比喻,就像我们的地球——娑婆秽土,由于不清净,所以有刚强众生。“刚强苦切之言,不净苦空之教”,即对我们就说“苦啊,你要知苦啊,如救头燃啊,这里不清净啊,这里完全不净,人心坏得不得了,你看嘛,又是新冠,又是环境污染,人生什么都是苦,苦才是真理,什么都是幻相,不要贪著”。反过头来,西方净土,则唯一乘清净教法、更不杂以二乘。西方极乐净土就说一个唯一的法性,二乘都没有。那么,解释的就是“随佛土净,则说法净”。因为佛土清净了,就不用说什么苦空、无我、苦空不净这些东西,直接说一乘,说真正的法我,连人无我都不强调了。
第三句,“辩论日益精明,则智慧日益开朗”,能观的智慧不净,所说的法也就无法清净,所说的法不净,智慧真体也被遮障。又,智慧是始觉的智,心是本觉的理,智慧得其清净,就能悟入金刚心。这金刚心既然清净莹澈,就能含容一切清净的无漏功德,直趣无上清净佛果。
第三句是什么?“随说法净,则智慧净”。即说法说得越清净,辩论日益精明,智慧就开始越来越开朗。也就是说法说得越清楚、透彻,大家的智慧就越来越开。是不是这样的?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十几年,大家不觉得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明白了吗?我没有说我说法有多么地清净,但是我们在共同学习嘛,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不懂的搞懂嘛。我连很多字都不认识,你们都要帮我去搜集出来嘛。还有很多公案我记不清楚,都是你们搜出来的,你们让我的智慧越来越清净。一样地,随着说法净,智慧就净。
“能观的智慧不净,那么所说的法也就无法清净”。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本身根器就是不清净的,所以你没办法说最清净的法,比如,我现在说“你本来就是佛”,你体会不到的。在你的心里面,佛和你就是不一样的。因为你有人我的执著,佛你也不知道是什么。我们经常说的大圆满、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你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不是他说法不对,是你的心不清净。所以,我们经常说把根基弄好,才去听窍诀,就是这个意思。后面的“随智慧净,则其心净”,就更厉害了。“所说的法不净,智慧真体也被遮障”,即所说的法不清净,说不透彻,那么智慧的真体也会被障弊,也就是我们不能明了。
它说的那个智慧是什么?就是本觉,始觉的智。“心是本觉的理”,即心运行的规律其实是基于本觉的。“智慧得其清净,就能悟入金刚心”,即各种各样的教理完全明朗了,我们就能够明白心是什么。这些形容可以忽略不计,“金刚心”当然是清净莹澈的金刚心。清净的人金刚心就不存在了——无有。当然,密宗里面大圆满灌顶时,要拿个水晶球出来,它的体就像水晶球一样,清净莹澈。
但是,这是一个比喻。你不要去想它清净莹澈,你在头脑里面想清净莹澈,那是意识,水晶球是眼识,所以它永远都是比喻,以及你对那个东西的想象,不是真正的那种清净莹澈。真正的清净莹澈,你恰好要放下水晶球,放下头脑中的“清净莹澈”这四个字,以及关于这四个字的想象,歇即菩提。
你马上又要问歇下来是什么,我又要说,说一个词汇出来,你又开始想了,这样下去永远不明白。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按照它上面说的,如果心真的明了,它就包含一切的无漏功德。直趣无上清净佛果,即一下就知道佛果是什么。开悟的人,他真的明白佛果是什么了,只是他没有那样的力量,其力未充而已。所以开悟了才是真正的佛子,因为佛就是那个东西。然后无限地扩大,就成了佛。
但是,大家记住,本性(本觉)里面包含的是无漏功德,不是贪、嗔、痴、慢、疑,或者是世法中(人间)乱七八糟的事。有人问我:“不是说一切本具、本来具足吗?”他认为本来具足是房屋、山河大地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具足,不是,是具足功德。把它污染了,才会出现六道的这些状况。
成就了众生,佛土就能清净;佛土清净了,所说的法也清净;说法清净,智慧也随之清净;智慧清净,其心也清净;其心清净,那么,一切功德都无秽污了。
这段是解释前面的经文: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这一大段说的就是,心清净了以后,功德就会出来。它是三转法轮的观点,那些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乃至于佛陀,随着心的清净自然就出来了,就是这个意思。不然我说得太快,大家可能理解起来会有点问题。
原因是什么呢?现在时间快到了。等一下讲完我们要诵一遍《普贤行愿品》,还会有一个解七的仪式。然后大家就暂时解脱了,从禅七里面解脱了。大家回去修行,自己又把自己套上了。你说:“什么时候真的解脱呢?”你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不修行。什么叫修行就是不修行呢?那就说明你真的开始修行了。你现在的这种作意的修行,其实是在对治。拿一个东西对治,对治到一定时候,心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其实这一切本来就是解脱的。
原因是什么呢?你现在去找一个不解脱的东西出来,你找。杯子不解脱吗?不可能,它都没有本质,怎么不解脱啊?你的身体不解脱吗?你的身体哪一寸、哪一个分子是成立的?它是不成立的,都是解脱的。那为什么还有不解脱呢?执著。因执著而不解脱,所以你要去除执著。执著去除到一定时候,你就会明白什么都是解脱的,那叫无修,即你产生了这样的直觉的智慧。你要去明白这个,就叫开悟。并不是说,不去去掉执著,而是得到一个什么东西,叫某种东西、某种境界,然后把那个见地实有化,叫做“开悟”。
很多人就栽在这里,天天说“障垢磨尽,真如自现”,你们以为这句话说的好玩啊?它是真的落实在实际的修行里面。你去看嘛,浑身上下、周围一切,哪一个不解脱?狗屎、干屎橛、庭前柏树子,乃至于子弹、被打死的人的痛苦的嚎叫声,哪一样是不解脱的?对你心的本体来说,它出现的同时都不存在,肯定是解脱的。
但是,为什么你会不解脱呢?因为你有人我,你会害怕,你会有执著。所以,这些执著、人我,以及你觉得事物就是存在的这种不加思考的东西,就是不解脱。你要把这些东西怼到一定时候,你的心才能明朗。当然,有些很厉害的人,他不用怼这些东西,他也明朗。你是这样的人吗?不是,六祖是的,但六祖都要去保任十几年。所以,我们要去去除执著。我们现在人我太执著了,所以我们要去发菩提心。
结论:唯心净土:
经文: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肇注说,此句是总结净土的真义,即“心净则佛土净”。
“心净则佛土净”,其实禅宗也是这样用佛理去说净土成立的道理是什么,是因为心净才佛土净。而不是说,我们很多人认为,西方极乐世界用了更好的物质——黄金,打造了一个世界,阿弥陀佛好辛苦啊,扛好多黄金去造八宝池、金沙,还要炼钢、炼铁、炼宝石,弄个丹炉来搞,何必呢?不是这样的。
净土是心的“影响”,所以要“响顺必和其声”要“影端必正其形”,这是报应的定数。
净土成立的原因是心的影响,即心的呈现。说的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一切境相由心现。“响顺必和其声”,即不同的动产生不同的声音,你拉二胡就是二胡的声音,你弹钢琴就是钢琴的声音,这个叫“响顺必和其声”。“影端必正其行”,即如若要影子显得很端方,那么产生影子的本体就要正,叫“正其形”。
也就是说,净土要清净,心就要清净,这是报应的定数。我们说报应,一般是说不好的,但其实“报应”是个中性词。报应就是说一切境相由心现,你的心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外现。净土也是,心净,所以佛土净。
所以《地经》云:三界五道,皆由心作,故欲得净土,宜净其心。又说: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故识净时,佛土便净。
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三界五道,为什么那么苦呢?是由心作。为什么不说六道呢?有时候佛经里面说,天道包含了天人和阿修罗,也就是把阿修罗那一道归为天道。也有说法认为阿修罗在每一道都有,即在那一道具有嫉妒、暴躁等特征的众生就是阿修罗,所以有时候就说成五道。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什么叫做真正的自在呢?你的识清净了。什么叫做识清净了?在世俗阶段,其实就是要去做对治的修行。在最根本的阶段,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识会转为清净,即转识为智,这个叫真正的清净。
“故识净时,佛土便净”,即你的分别念、你的识,或者是已经证悟了的心越来越清净,你呈现出来的土就清净。
又如《华严经》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里面讲,十个法界的所有呈现,它们的本性都是心,不管是世俗的心,还是究竟的心,都是心。
因为净土是心识上反映出来的影子,所以只要心净,净土自然也清净了。
这个很容易理解,说了一大段,就是在说这个。
从三心起,共十七行。行行彻果,果果该因。最初三心是根本心,也是大乘心,其次有六波罗密心,其次有四无量心,四摄法,其次为方便及道品,结归在回向心。
前面的这一大段,从三心开始说,直心、深心……一个一个说,一共说了十七个内容。“行行彻果”,即十七个内容,每一个都能达到结果。而每个果,就是因为这个因,即“果果该因”。很中文化地说就是“行行彻果,果果该因”。
“最初三心是根本心”,即直心、深心、大悲心是根本心,也就是所谓的大乘心。然后,就要去修大乘的六波罗蜜,即六度。六度,其实有四无量心,它这里不一定是按照我们现在的系统排列的,我们是先有四无量心,才有菩提心。而它的这个排列,是按照他们的系统排列的。六度有四无量,去度众生有四摄法。然后有各种各样的方便法,还有三十七道品,最后归结在回向。所以,每一种修法的三殊胜里面,最后一定要回向。你要把所有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你要去完成的目标,你皈依的目标——成佛。
其下除八难自守不讥,修十善三心。最后融行归心,一切唯心,净心为因,净土为果。净众生心,得佛土净,因果不昧,如是如是。
这是总结。前面我们讲了要除八难,大家还记不记得?地狱、恶鬼、畜生、无想天、六根不齐、佛前佛后等等。然后要守戒,要自己守,还要不讥他阙。还要修十善。最前面是这样的,净土要成就的话,就要去修行。不仅菩萨要去修行,还要教导所有的众生也这样修行。然后,修行要发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最后回归在心这个根本点上,一切唯心,要去清净自己的心,净心为因,净土为果。先是清净自己的心,然后会呈现出来清净的外境,叫“净土为果”,一切境相由心现。
然后把众生的心也净了,就会呈现出佛土。菩萨先自净,然后净众生,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成了佛陀,得到佛土就很净。这整个过程体现了四个字——因果不昧。其实因果不昧就是因果不虚的意思。“昧”这个词很精彩,它是不模糊的意思。
大家还记不记得一个禅宗故事?百丈禅师有一次讲法时,突然说下面听法的人中有人盗法,后来众人走了以后,有一位老者留下来了,他说他是后山的一只狐狸,就是他在盗法。为什么成了狐狸呢?他说他是迦叶佛时期的一个修行人,有人问他“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他就回答了一句“不落因果”,结果他就因为这句话成了狐狸。他堕落为狐狸已经五百世了,还是摆脱不了狐狸身,这个业力太大了。
他说:“你能不能开解我一下?让我明白这个原因,消除这个业果。”百丈禅师就说:“那你重新问我。”那位老者(那时候他显现的是一位老者,不是狐狸身)就问百丈禅师:“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禅师回答说:“不昧因果。”这句话很狡猾啊,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落因果是说世俗人的,世俗人落因果,即轮回。而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呢?他不在三界里面轮回了,但在他的境界里面,还是有因果的,从一地到十地,中间还是有他的因果的,他去度人也要遵循因果。所以,在他的境界里面,还是因果不昧。但是,他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落因果,即在六道三界里面轮回受苦。所以,百丈禅师就回答他“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即在他的境界里面,还是因果丝丝入扣、因果不虚。但就不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在三界里面轮回的因果了。为什么不用人话来说呢?这就是汉语的毛病。他说不昧因果,狐狸一听一下就明白了,非常感激,就向百丈禅师磕头。
其实这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很多人会认为:“开悟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他回答了这个问题,开悟以后,你是不能为所欲为的。即使你是初地菩萨,很多时候你一样也要遵守因果。只是你不再有这些世法的贪著,也就不会再产生这些轮回中的痛苦了。但你的那些清净的东西呈现,它还是有因果的。只有我们心的本体永远都是没有因果的。我们凡夫心的本体,它也是不受因果的。佛陀那里当然也是没有的,但佛陀来我们这里示现,他也要显现受因果。
佛陀不是有十难嘛,释迦族被杀、被提婆达多陷害等各种各样的难,一共有十种。佛陀的这些难,他都说出了前因是什么。当然,你会说这是一种示现,当然了,我们的身体其实也是我们业报的一种示现,只是我们不由自主,佛陀他能自主而已。说佛陀能自主,这个话都有问题,我们这么说,好像佛陀是一个个体一样。当然,你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在我们这里呈现的就是个体。所以说,这些要从说法者所具备的观点的见地来说,即他从哪个立场上去说法。
因果不昧,即直到成佛之前,因果都是不会混乱的,如是因如是果。你会说:“不是说我们要超越因果吗?”我们明白的那个本体是超越因果的。即使是八地菩萨,他也是受因果的,他发什么愿,就形成什么样的净土。但是,他心的本体就是超越因果的。他都没有时间性,哪有什么因果啊?因果一定要有时间。没有本体,他怎么发生因果啊?所以说,本体没有因果。但是,如果以本体的方式有了显现,那显现一定要遵守因果。
但是,在佛陀的显现里面,纯法身是没有因果的,纯报身是对于菩萨来讲的,从菩萨的角度去看,他也是有因果的。十地菩萨看到佛陀是那样的,七地菩萨就不同了。从化身来讲,那就更麻烦了,一会儿显现成释迦牟尼佛,一会儿显现成药师佛,一会儿显现成阿弥陀佛,又是不同的。只有从法身这个角度,纯粹是没有因果的。我们讲的超越因果,是说中观里面讲的究竟本质,那个东西是超越因果的。如果那个东西不超越因果的话,那我们佛法里面的究竟般若智就不成立了。
所以,很多东西我们要分清楚,不然你会矛盾到一塌糊涂。二谛分不清楚,说明这个人的证悟是有问题的。修证的人,他一定能把二谛搞清楚。但是,已经开悟的人可能对教理不熟悉,对一些说法不熟悉,他可能解释不清楚某些教理,因为名相没有学过,但他一定分得清楚世俗和胜义是怎么回事。那么,教理学清楚了,把二谛分清楚了,去修证的时候,他也会少走误区。闻、思、修是有各种清晰的作用的。所以说,净众生心,得佛土净,因果不昧,如是如是,一切都是这样的。
刚才那个故事还没有讲完,老者(狐狸)很感谢百丈禅师,就跟百丈禅师说:“希望你找到我,以出家人的方式安葬我。”然后他就回去了。第二天,百丈禅师就带着弟子到后山去找,在一个大石洞里面,发现了一条已经死了的狐狸。因为他明了以后,就脱离狐狸体了。然后,百丈禅师就用棍子把他挑出来,以出家人的方式把它荼毗了。这是一个故事,这个不昧因果引起了很多争论。是的,禅宗里面就会说没有因果,在本体里面就是没有因果的,安住在本体里面要因果干嘛?但是,成就本体之前要有因果。从本体里面出来以后,去做各种各样度化众生的事,或者自己逐渐修行,它也是有因果的。
大修行人,你明白了本体,但是不见得成佛了,或者始终安住在法性里面。一旦出现各种各样的外现,你也会如是因如是果。不然在哲学上,我们就会承认一个东西,叫“无因生”。世界上会凭空出现什么东西,那怎么可能呢?连科学都不承认这个,不要说佛法。无因生是最荒唐的事,即我们经常说的偶然。不明白就叫做偶然,在佛陀那里,有什么偶然啊?你放个屁,他都会跟你说出是什么原因。所以说,因果不昧,要这么去理解。
因果为什么不昧?有时候又说佛性超越因果。这二谛是怎么回事,我们要把它搞清楚。一切佛法,不是随口乱说的,如是因如是理,如是理如是行,如是行如是果,因果不昧,如是如是。
好了,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后面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就不讲了。后面还有最精彩的,佛陀开始玩神通,我们留到明年的五一禅七再来讲。但是,我会加快速度,不然维摩诘始终不出来,对不起他老人家。OK,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我们这个禅七就结束了,我们现在开始回向。先随喜大家。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26课
- 《维摩诘所说经》第28课——《白法螺妙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