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和禅宗的关系:禅宗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和此经的思想宗旨完全一致。历代禅宗大德,均将此经作为学禅人士必修之经。近代月溪禅师诠释此经,曰:此经既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与禅宗祖师所发挥者最为吻合,六祖坛经所示道理,与此经共通之处甚多,历代祖师亦多引此经言句以接后学,然法身之理,微妙玄奥,惟证与证,乃能知之,非言诠可及,故此经多以譬喻出之,使智者易以悟入,
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般若经云:‘校量正忆念,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广为人天巧说譬喻,令前人易解般若,其福最胜。’是以此经所发挥之妙理,自明心见性者观之,自能头头契会,非明心见性者观之,或以为怪诞神奇,不可捉摸矣。故胡适之目为神话小说,许地山谓为极具文学价值,无异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安足以知此经哉?
《维摩经》对禅宗影响尤巨,成为禅宗机锋的灵性源头:
五祖下庄严大师。一生示徒。唯举维摩经宝积长者赞佛颂末四句云: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学人问云。此是佛语。欲得和尚自语。师云。佛语即我语。我语即佛语。愿诸智者,勿分别焉。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衢州须江徐氏子。唐宪宗尝诏入内,于麟德殿论义。有法师问:“如何是四谛?”师曰:“圣上一帝,三帝何在?”又问:“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而立?”禅师曰:“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曰:“如何是禅?”师以手点空,法师无对。
帝曰:“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柰何。”师却问诸硕德曰:“行住坐卧,毕竟以何为道?”有对:“知者是道。”师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安得知者是乎?”有对:“无分别者是。”师曰:“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安得无分别是乎?”有对:“四禅八定是。”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在四禅八定邪?”众皆杜口。
大义禅师将学植深厚的高僧挫败,三句答辞,都引用了《维摩经》成句,可见禅僧对《维摩经》的熟谂程度。关于此经的禅悟特质,前人和时贤揭示尤多。月溪禅师指出,《佛国品》叙佛以足指按地,“与拈花示众无别,后世祖师棒喝,以及敲禅床等动作,皆因其旨”。《问疾品》中,“维摩知文殊来,先空其室,乃先以佛性真实本体相呈也。其次乃阐明佛性本体无病,因众生病故病,众生不病则病灭”。
《香积品》“借彼绝对之香,以熏此会中大众,使咸舍有限之欲乐,证入绝对,享无限之快乐也,后世祖师擎拳、竖拂、打鼓、吹毛,皆与此同旨”。
《弟子品》中,叙须菩提曾入维摩诘舍乞食,维摩诘以钵盛饭与之,湛然指出, “持空钵而往,表但见于空;以满钵与者,表用妙有弹诃,示理不空故”,“将欲诃其滞空,示以不空,故取空钵盛满与之”。 其他如天女散花、芥纳须弥等,更是为禅宗屡屡征引、对勘的公案机锋。
古往今来,禅僧从《维摩经》悟入者不计其数,有僧在房内念经,道膺禅师隔窗问: “阇黎,念者是甚么经?”僧曰:“《维摩经》。”师曰:“不问《维摩经》,念者是甚么经?”其僧从此得入。
道膺禅师(唐代禅宗曹洞宗僧人。洞山良价弟子。)的开示,可谓机锋超妙,使学人跨越语言的栅栏,彻悟我佛不二,顿见本来面目。
历代文人学士,多倾情于维摩诘经,宋代张商英读此经后,对佛教产生虔诚信仰,从此皈心佛法,深著禅味。唐代诗佛王维,字摩诘,其名、字均来源于《维摩经》,其诗歌更是流漾着《维摩经》不二法门的灵动(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竹里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宋代苏轼的《维摩画像赞》,令当时禅林宗师大慧宗杲激赏不已。《维摩经》不二法门,与禅宗思想交相辉映。其超悟的哲思,精妙的譬喻,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公案机锋,并形成了意象玲珑、羚羊挂角式的禅宗诗偈,成为中国佛教史、诗歌史上的瑰丽景观。
苏东坡《石恪画维摩颂》:
我观众工工一师,人持一药疗一病。风劳欲寒气欲暖,肺肝胃肾更相克。挟方储药如丘山,卒无一药堪施用。有大医王拊掌笑,谢遣众工病随愈。问大医王以何药,还是众工所用者。我观三十二菩萨,各以意谈不二门。而维摩诘默无语,三十二义一时堕。
我观此义亦不堕,维摩初不离是说。譬如油蜡作灯烛,不以火点终不明。忽见默然无语处,三十二说皆光焰。佛子若读维摩经,当作是念为正念。我观维摩方丈室,能受九百万菩萨。三万三千师子坐,皆悉容受不迫迮。又能分布一钵饭,餍饱十方无量众。断取妙喜佛世界,如持针锋一枣叶。云是菩萨不思议,住大解脱神通力。
我观石子一处士,麻鞋破帽露两肘。能使笔端出维摩,神力又过维摩诘。若云此画无实相,毗耶城中亦非实。佛子若作维摩像,应作此观为正观。
和大圆满的关系:大圆满的宗旨也是直接体受自心本性,和禅宗一样,认同“不可思议”、“不二法门”。故而与本经所诠内涵契合。有学者认为维摩诘居士就是大圆满祖师,理由有三:
1、维摩诘持咒:
经中于维摩诘出场时,作种种赞叹,其中有一句说:“游戏神通,逮诸总持。”“总持”即“陀罗尼”亦即是密咒的意思。
2、大圆满瑜伽士有不离欲望之修法,维摩诘如是:
维摩诘本人在表面上也不离贪嗔痴的生活。他出入淫舍,去赌博场所,还到酒肆饮酒,不但满身珠宝,而且还见罗汉指责罗汉,见菩萨指责菩萨,这种作风,和“大圆满”修行人锻炼“妙力”之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圆满关于欲望的修行:
1、无贪有执之行为:
《自现续》云:“无贪有执行为者,法相因乘之行为。”如是法相因乘(显宗) 自道之殊胜行为者,初发殊胜之菩提心,中间于多劫中,精勤积累如海之二种资粮,最后经久远方得佛果,此乃无方便迟缓之道。
2、无有破立之行为
彼续云:“无破无立之行为,即是内外密宗行。”密宗外三续部宣说精勤净洁行及苦行,内续中修习生圆次第,彼等行为虽具方便,而尚住于勤修之故,非极为速疾之道。
3、贪而无执之行为:
彼续云:“贪而无执之行为,即是阿底大圆行。”如是远离勤作取合,如同虚空,超离诸方,以此能无勤现前本住义智。即此大圆满行为。
从经中弥勒菩萨的对世尊所说中,可探知维摩诘之大圆满思想: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
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应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第一个禅七今天就要结束了,如果是只打一个禅七的师兄们,要做一个回向。打两个禅七的师兄也要回向。我们要有经常回向的习惯,回向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不用再三地说了。回向的方法就是先对着佛像磕头,然后念回向的偈子,或者把回向的内容在头脑里面想一想。当然,最好是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大家自己去选择回向的方式。
我们现在继续学习《维摩诘经》,大家可能很想快速听到正文,但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总得把这套程序都完成才行,比如五重玄义等等,如果不说完这些,上来就讲正文,好像有点不负责任。所以大家得有点耐心,慢慢听。
上堂课我们讲了《维摩诘经》和三论宗的关系,这堂课除了要讲《维摩诘经》和禅宗的关系,还要讲讲《维摩诘经》和我们宁玛派的大圆满有什么关系。你说:“怎么讲一部《《维摩诘经》要讲这么多关系呢?”因为它的内容确实牵涉到那些东西了,所以要和大家讲一讲。
首先讲《维摩诘经》和禅宗的关系。
禅宗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和此经的思想宗旨完全一致。历代禅宗大德,均将此经作为学禅人士必修之经。
禅宗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从六祖那里就开始了。六祖说:“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也就是“我这里不是让你打坐慢慢来修,而是要你一下明白你本来就是佛”。为什么你本来就是佛呢?因为你心的本性就是佛,要直指人心,你自己明白你自己的心是什么,你就是佛了。这听起来很简单,也导致了很多狂禅、口头禅,但它确实是一种真正的迅速解脱的方法。禅宗后期,这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方法有点困难了,所以采取了参公案、参话头的方式,但最终还是要去直指人心,让大家明白自己的心是什么,然后由此而解脱成佛。
禅宗的基本思想和《维摩诘经》的思想宗旨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禅宗几乎每个宗派,不管是五家七派,还是不属于五家七派的其他禅和子,都会把《维摩诘经》作为必须学习的一部经典。禅宗提倡的经典有《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他们非常重视这些经典,历代的禅宗大德均将《维摩诘经》作为学禅人士的必修之经。
近代有位月溪禅师也专门诠释过这本经典,当然,诠释《维摩诘经》的历代大德很多,为什么我们要选月溪禅师的呢?大家以前可能很少听说月溪禅师,他是近代的一位禅师,他的一些说法和我们学的中观、大圆满的一些说法非常接近。他是民国时代的人,没有学过我们现在学的这些藏族传过来的大圆满理论,但他说的那些东西却和我们现在学的这些内容很相近。
近代月溪禅师诠释此经,曰:“此经既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与禅宗祖师所发挥者最为吻合,六祖坛经所示道理,与此经共通之处甚多,历代祖师亦多引此经言句以接后学,然法身之理,微妙玄奥,惟证与证,乃能知之,非言诠可及,故此经多以譬喻出之,使智者易以悟入,《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般若经》云:‘校量正忆念,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广为人天巧说譬喻,令前人易解般若,其福最胜。’是以此经所发挥之妙理,自明心见性者观之,自能头头契会,非明心见性者观之,或以为怪诞神奇,不可捉摸矣。故胡适之目为神话小说,许地山谓为极具文学价值,无异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安足以知此经哉?”
月溪禅师在诠释这本经的时候说了上面这一大段话,这一大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认为这本经也是说真如佛性的,禅宗也是每个人要明白自己的自心本性,自心本性拿名言去说就是真如佛性。所以《维摩诘经》和禅宗祖师的宗旨是一致的,很吻合,也和《六祖坛经》说的东西很吻合。
《六祖坛经》我们就不用说了,每一代禅宗修行人都奉它为圣典。六祖只是一个菩萨,本来菩萨说的不能叫做“经”,而我们汉传佛法里面把它说成是“经”,叫“坛经”,没有叫它“坛论”。《六祖坛经》和《维摩诘经》里面的很多说法都是一样的。但是,说法(逻辑性的东西)都属于思维层面的东西。
他说:“然法身之理,微妙玄奥,惟证与证,乃能知之,非言诠可及。”什么意思呢?“然法身之理,微妙玄奥”,即自心本性非常微妙玄奥,其实就是说它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惟证与证,乃能知之”,就是只能自证,这样才能够明了它到底是什么。“非言诠可及”,即不是语言可以解释的。所以说,这部经里面用了很多比喻来说自心本性。
《维摩诘经》里面确实有很多神通性、比喻性的故事,比如维摩诘一默如雷,他断绝用二元对立的方式,想用不出声的方式来表示本性不二,不出声就表明言语没办法去触及。但是,即使这样,后人都说他不出声其实就是一种方式,后面我们会学到。
不管怎么样,《维摩诘经》里面用了很多比喻让学习的人容易体悟到本性是什么。同时这里还说“《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也就是说,《楞严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如来告诉阿难,如果你要开悟,最好用比喻的方式”,虽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没办法用语言说,但你必须要说,也就是虽然指月的手不是月,但你必须要指。
“指”就是用比喻等各种各样的方式,甚至禅宗里面用棒喝、打你等方式,让你自己去悟入,因为那个东西说不出来,只能你自悟。但是,你要怎么去自悟呢?你自悟的方式、见解、见地、宗旨,还是要靠善知识来讲。至于具体用什么样的方式,怎么样更贴近来学习的人,以及怎么帮他醍醐灌顶、拨开迷雾,那就要上师和弟子(禅宗里面叫师父和弟子)之间有一种默契,要相互契合。如果相互不契合,也许师父很厉害,但弟子跟不上也不行,或者是弟子很厉害,但师父和他不对味也不行。所以这种契合是非常重要的,要达成这种契合,他们之间用的那些比喻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般若经》云:‘校量正忆念,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广为人天巧说譬喻,令前人易解般若,其福最胜’”,《般若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它的意思就是你校正、衡量自己头脑中的这些观点、想法,自己修行、了解般若,这样的福德不如广为人天巧说譬喻,令你面前的人更容易了解般若,其福最胜。也就是说,比起你自修般若,你开启大家的般若智慧更加有福德。
就如《金刚经》里面讲:“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这里并没有说是哪四句偈,因为《金刚经》里面有很多四句偈。但是,一般法师们都会说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你只要把这四句偈讲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听,也就是说,你将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那么多的珠宝,每天拿去供养诸佛,这样的福德都不如你去给人讲四句偈,它突出了般若福德的巨大。所以你开启他人般若智慧的福德就更巨大,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弘法的利益最大。
“是以此经所发挥之妙理,自明心见性者观之,自能头头契会”,“是以此经所发挥之妙理”就是说《维摩诘经》通过比喻发挥妙理,我们后面会讲到。有哪些妙理呢?有很多,比如不二法门、不可思议之题等等。“自明心见性者观之,自能头头契会”,就是已经开悟的人看到它,就能够头头契会。什么叫做“头头契会”呢?就是每一处看起来都好过瘾啊,“它说的就是我的自心本性,说的就是我明了的智慧”。
“非明心见性者观之,或以为怪诞神奇,不可捉摸矣”,就是不太明白自心本性、对佛教的禅理不太信任的人,或者是自以为是,以自己的某种哲学观点来看《维摩诘经》的人,可能就会认为它怪诞神奇,因为它里面有很多说神通的东西,而且都是非常大的神通,不是我们说的“能看到别人肚皮里面的虫”这种小神通。它动辄就说手接大千、室包乾象,就是方丈可以将东方妙喜世界(东方不动佛的刹土),一下搬到自己住的房间里面(一个一丈见方的地方),完全没有大小,像这样的神通吓死人啊。
《维摩诘经》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事情,当时中国的一些文人就认为这是怪诞神奇,是神话故事,不可捉摸。当时有一个很著名的人——胡适,就说《维摩诘经》属于神话小说(神怪小说),大家都知道他,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知道这些比喻里面其实蕴含深意,他不明白佛家哲学是什么。
民国时代的文人,很多都是唯物主义者。这是很怪的,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钻研很深,但他们又不相信中国文化里面的一些我们的感官无法理解的东西,他们认为这些是神怪、是传说、是神话,即使是一些所谓的大师,比如胡适之、陈寅恪。陈寅恪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他上课的时候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教授,是一个非常非常厉害的人。他去西方留学,读了很多学校,但一个文凭都不拿,他不要文凭,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但他在文革中被红卫兵吓死了。眼睛都瞎了,在中山大学红卫兵用喇叭对着他吼叫,连吓带病就这么死了,很凄惨。
胡适之要聪明一点,他有句名言:“美国人来了,有自由,也有面包;俄国(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没有自由;他们(不说了,大家意会)来了,既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所以他走了,而他的儿子不听话,留下来了,结果在文革中自杀了。
不管怎么样,这些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是很浅薄的。为什么呢?比如我们刚才说的陈寅恪,他曾经分析六祖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它是有矛盾的,逻辑上不通,然后他真的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胡适之也一样,他认为《维摩诘经》就是神话小说,而且他自己还想写一本关于中国佛教文化历史的书,结果写了一半写不下去了。
“许地山谓为极具文学价值”,许地山是一位台湾作家,他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落花生》,有人读过吗?我读过,但现在忘完了,也就是说他也是一位文人。《维摩诘经》与中国的文人关系特别大,古代的很多文人就想冒充维摩诘,比如诗人王维,他自称名维,字摩诘。许地山说《维摩诘经》极具文学价值,但其实他并不明白这本书里面大量的故事比喻的内涵是什么,他不知道它想表明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所以他就以他们的世界观来解释这些东西,这样一解释,一定会变成神话小说。
也就是说,如果以唯物主义世界观,或者是以人文主义思想来诠释佛经、衡量很多佛教大德的行为,根本不知道会偏到哪里去。这就像一面镜子,它本来就是哈哈镜,所以看到什么都是哈哈。因此,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大德的行为完全不合规范,我们会不理解。同样地,看到很多佛经我们也会胡乱地下结论,因为我们站的立场就是不可能发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这些事情。我们想不通,就会说这些是神话故事,这真的是没办法的事。
“无异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就像井底之蛙,用管子来看天,看出去就是一个孔,或者是以一只小虫来衡量大海。“安足以知此经哉”,就是这些人怎么能够知道这部经用这么多比喻、这么多神奇的不可思议的现象想说明什么,以及这些现象是否有可能实现。因为在佛教哲学里面没有什么大小,它允许人有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每种眼的所知之大啊。我们所证悟的本来智慧里面,本身包含两种功能,一是如所有智,二是尽所有智。它不是我们现在人类的那种感官的认知方式能够想得通的,所以称这种现象为“不可思议”四个字,否定了人类的所有认知方式。
《维摩经》对禅宗影响尤巨,成为禅宗机锋的灵性源头:
《维摩经》对历代禅者(学佛的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很多人都会用里面的一些故事、语言来启发自己的修行。如果你要去找的话,那就太多了,找不完,我这些就是在网上乱摘抄的。如果你真的要详细去备这门课的话,只是讲《维摩经》与禅宗这些禅师们发生的故事,这几个禅七每天晚上讲都讲不完。所以我只能摘抄一点点下来给大家讲。
一、庄严大师与《维摩诘经》:
五祖下庄严大师,一生示徒。唯举维摩经宝积长者赞佛颂末四句云: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学人问云:“此是佛语,欲得和尚自语。”师云:“佛语即我语,我语即佛语,愿诸智者,勿分别焉。”
下面开始讲解:
五祖下庄严大师,一生示徒。唯举维摩经宝积长者赞佛颂末四句云: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五祖”指的是禅宗五祖弘忍,他门下有一位庄严大师,一生教授徒弟。庄严大师经常拿《维摩经》里面宝积长者赞佛颂最后的那四句话来教导他的徒弟。最后这四句话,我们很快就会学到。《维摩诘经》第一品《佛国品》里面讲,大家聚集在一起时,每个人都给佛陀献了一个宝盖,共有五百人,所以就有五百个宝盖,于是佛陀就用神力把这五百个宝盖合成了一个盖,接着“哗”地一下,整个世界都被盖住了,神通就出来了。然后宝积长者上来用印度的语言唱颂偈语。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样的,反正记录下来就是一排一排的中国字。当时的韵味、语气,如果你进入深定回去看,它还在那里的。
你们别说这不可能发生,这是有可能的,这不是穿越。以前天台智者大师入了深定以后,就重新回到了佛陀当年在灵鹫山讲《法华经》的场景,而且他在现场。其实这不是穿越,只是进入了深定,因为他当时参加了佛陀讲《法华经》的法会,这种场景已经深埋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了。但他投胎了很多世以后就完全忘记了。当有一天进入深定,这段场景又像演电影一样重新出来了。
这里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真的想知道他们当时唱偈语的语调是怎么样的,你只能通过深定的方式回去。所以对于一些大菩萨和佛陀来说,任何时候发生的事都在当下,马上就会出现,因为每一件事都不实有,如果实有,它就不可能再出现。这和我们概念中的穿越是不一样的,穿越纯粹是胡说八道,人怎么穿越回去啊?如果要穿越回去,那所有的场景全部要倒退,每一个因素都要倒退。
比如,今天我们都要穿越回去,那每个人的经历都要回去,这是不太可能的,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个“回去”在时间上算是前进还是后退呢?本来前进、后退这种时间观念都是错误的,其实没有这样的事。真实的情况下是没有时间的,时间是因为意识变化造成的一种感受,它跟我们的意识不相应,所以叫“心不相应行法”,“行法”指运行的一个法。
也就是说,庄严大师经常举宝积长者赞佛颂里面的四句话,“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他常用这四句话教育徒弟。
学人问云:“此是佛语,欲得和尚自语。”
学人问他:“这是佛经上佛说的,用你自己的话说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不要再给我说‘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这四句话大家应该很了解吧?“不着世间如莲华”,就是心不要贪着世间,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
“常善入于空寂行”,就是保持空性的心,处处看来像法性游舞。“达诸法相无挂碍”,就是任何显现在他那里都不是实有的。“稽首如空无所依”,就是我们不要死死地抓住不放,认为有一个实有的佛,“稽首”指行礼,在给谁行礼呢?实际上行来行去是在对自己的心行礼,而且自己的心还找不到。“稽首如空无所依”是在告诉大家不要执着一些表面的东西,这是典型的禅宗观念。他的徒弟说:“这些是佛说的,用你自己的话说是怎么样的呢?”他来了一句更惊世骇俗的话,看他怎么说。
师云:“佛语即我语,我语即佛语,愿诸智者,勿分别焉。”
他说他是佛。按照我们的说法应该是怎么样的?这和我们大圆满的一些说法是一样的,我们一定要说上师是佛。我们说“上师是佛”,是弟子对上师的一种看法,是一种修行。而他直接自吹自擂说,“我就是佛,我语即佛语,佛语即我语,愿你们不要分别”,这绝对是禅宗的心法。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确实难以理解。但是,即使你不理解,它也是禅宗的心法。
你要想真的明白,你就要理解他到底说的是什么,而且理解还不行,你得体会进去。什么叫体会进去?你得真的明白什么都是佛。然后你会说:“哇,原来真的是这样的。”这都还不一定算是体会了,有可能只是稍稍理解了一点,理解得比较详实了,你也会这么说。真正体会到的那些人,有时候会大笑、狂笑,有时候也会大哭。真的会大哭大笑的,折腾了一大堆,原来从来都是这样的,真的是悲喜交集啊。
弘一大师圆寂的时候,留下了一些文字,其中有一句就是“悲欣交集”,也就是他要走了,他很欢欣,要成佛了,但同时又有悲心,悲悯世间人那么苦,所以悲欣交集。怎么证明他的心真的欢欣呢?他还留下了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就是说功德已经圆满了,心到底怎么样,我已经完全清楚了。当一个人真的明白了以后,天心月圆,它就是这样的。不是真的觉得有个月亮挂在空中,而是觉知完全无滞无碍,很难用语言形容。
其实每个人都在用,吃饭、睡觉、走路,有什么碍?没什么碍。但你为什么会痛苦呢?因为觉知中有执。所以当真的明白了无执的本质以后,就会天心月圆,在这种状态里面,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带有执着的分别了。“无分别”这句话是非常麻烦的,你看书也是在分别,其实它的意思是,你可以分别但不能执着。这种不叫分别,应该是可以鉴照非分别也,你可以知晓一切,但于中无分别,于中无执。
这是很难的,你做不到。你现在知道你的身体嘛,那你不执给我看看?我都不用打你,拿根绣花针过来试试,所以没有那么容易的。但是,如果你去修行,就可以做到这些,当达到初地菩萨的时候,你就可以将身体像菜叶一样扔。所以执着通过修行可以去除,最后真的能够获得绝对的自在。这是一个例子,下面还有一个。
二、大义禅师与《维摩诘经》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衢州须江徐氏子。唐宪宗尝诏入内,于麟德殿论义。有法师问:“如何是四谛?”师曰:“圣上一帝,三帝何在?”又问:“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而立?”禅师曰:“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曰:“如何是禅?”师以手点空,法师无对。帝曰:“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奈何。”师却问诸硕德曰:“行住坐卧,毕竟以何为道?”有对:“知者是道。”师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安得知者是乎?”有对:“无分别者是。”师曰:“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安得无分别是乎?”有对:“四禅八定是。”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在四禅八定邪?”众皆杜口。大义禅师将学植深厚的高僧挫败,三句答辞,都引用了《维摩经》成句,可见禅僧对《维摩经》的熟谂程度。
下面开始讲解: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衢州须江徐氏子,唐宪宗尝诏入内,于麟德殿论义。
这些大家听一下名字就行了。大义禅师是衢州须江姓徐的一个人,被唐宪宗诏入朝廷(皇宫),在麟德殿里跟很多人一起讨论佛法。唐朝的皇帝,除了唐武宗灭佛外,其他的全部都信佛,他们经常都会把高僧大德们请去供奉,或者请到偏殿,甚至正殿,讨论佛法,看这些禅师们互相斗机锋,他们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那个时代的人往往会去追逐心灵的一些东西,而我们现在的人,不追逐心灵的东西,只追逐物质的东西。
人、人群,乃至于大到国家,都追逐物质,比如大宗材料、GDP。现在大宗材料正在涨价,成了人们绝对讨论的内容,打仗很多时候就是为了石油、天然气,很少有人(高级的人)凑在一起讨论我们的生命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们经常会提出所谓的灵魂三拷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去哪里?但大家说一说就算了,没有人当真去追。
我们拿来拍电影都可以,比如《武林外传》里面问“你是谁”,然后“啪”地一掌把自己打死了。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故事?你可以这样拍,但有谁当真去讨论过这件事?有吗?大部分人不会这样的,只有几个和尚在那里折腾,还有就是你们这帮找不到生活真相的人。
现在的人其实挺糟糕的,一生都在追逐物质。这是群体性的、潮流性的,主流就是这样的。你看我们崇拜的是那些人,比如比尔盖茨、马斯克,他们对生命的本质有认知吗?他们就是掌握物质嘛,甚至物质都没有掌握到,只是掌握了物质的符号——Dollar,this is dollar! Money,no money,no way! 整个人群都开始物质化了,这是世界开始堕落和要出事的一些征象,这样下去一定会出事的。
但他们那个时代还不同。虽然我们说以前是封建时代,很落后,但那时候还是会有很多人去追逐精神现象、找世界的真理、本质,很多人都会这样。包括当时的皇帝、刺史以及各种各样的官僚们,他们都会追逐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现在因为物质的发达、科技的发达,我们就认为那是迷信,这是很荒唐的,有时候真的想不通。
当然,现在慢慢地有所回头,因为有些搞物质的科学家慢慢地发现不对了,好像不是这样的,比如科学家杨振宁。大家不要总是因为他八十二岁还娶了个二十八岁的年轻老婆,就骂他,哎呀,一个愿娶一个愿嫁,关你什么事啊,不知道你是嫉妒还是羡慕。我们总是去看这些,而忽略了其实杨振宁是我们人类整个物理科学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
我们经常会觉得写《时间简史》的霍金很了不起,但其实他没办法和杨振宁相比,杨振宁的科学地位很高,他在二十个科学大咖里面位居前列。而且他现在还活着,因为人一般是在死了以后才伟大,但他活着时就这么伟大了。他在世界物理学界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他现在都开始说世界有造物主,不相信唯物主义了。往往在对物质研究很深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纯粹用物理学来认定世界就是物质的,是一种非常荒唐的看法。
这很简单,如果任物质自然运动,就会越来越混乱,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世界是多么有规律啊,规律到简直难以想象,如果地球和太阳的距离稍微近一点点或者远一点点,大家就会全部死掉,全体人类就没有了,但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刚好,它不会是物质运动的结果。
大家经常都说进化,那么是什么东西在进化啊?它为什么要进化?如果精神的原动力来自于蛮荒的物质,那是不可想象的。但却莫名其妙地来了个唯物主义,物质怎么乱七八糟地运动就有了精神,真的是很扯淡的。从科学史上来说,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科学实验把物质通过组合形成了知觉、形成了生命,这样的实验从来都没有过。那么按科学的态度,如果没有实验证明的东西,那就不能说它是真理,而我们却把它当真理来用,这不是典型的双标吗?别人有神通,你要让别人重复,重复不出来你就说是假的,而你的科学实验从来都没有证明物质可以组成精神,但你却说它是真理,这是很荒唐的。所以唐宪宗把大义禅师请到麟德殿去论义。当然,当时有很多人一起讨论。
有法师问:“如何是四谛?”师曰:“圣上一帝,三帝何在?”
“四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苦、集、道、灭”。大义禅师的回答真是妙啊,皇帝的马屁也拍了,自己的宗旨也出来了。也就是“我不跟你讲‘四谛’这种次第的修法,什么苦集道灭,我就一谛”,这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突出的一个宗旨——“圣人一帝”,即我就一谛。
那我们中观学的二谛呢?因为你是凡夫,所以勉勉强强给你说个二谛。有人说“六祖只有一只眼”,即世界就是一个东西——法性、本质、真如、如来藏,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没有其他什么东西,所以只有一谛。
大义禅师回答说“圣上一帝,三帝何在”,既把皇帝捧了,又把自己的宗旨也说了。哇,这说明他又狡猾还证悟了。如果遇到厉害一点的法师,上去就“啪”地给他一巴掌:“一帝在哪里?”哈哈哈哈,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在胜义上你得到了,在世俗上就完蛋了,皇帝说“我在这里”,那就麻烦了,哈哈哈。
又问:“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而立?”
开始刁难他了,问他:“我们欲界没有禅,禅一定要色界天才有,那么我们这里怎么可能证得一禅、二禅、三禅呢?”从一禅开始就是色界天了,一禅、二禅、三禅……这么上去。
禅师曰:“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
大义禅师就回答他:“法师,你只知道欲界无禅,但不知道禅界无欲。”如果当时他真的是这么回答的话,说明这人脑筋急转弯太厉害了!关键是一些很深的修行含义就在这样的脑筋急转弯里面被说出来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无欲了,自然就是禅界了,虽然我们在欲界,但只要无欲,就是禅界,你不知禅界无欲。
所以说,禅界的建立是无欲,而不在于是在欲界,还是色界,也就是有欲、无欲在于内心,而不在于界。心无欲即禅界,它并不是由环境决定的,也就是心决定外境,不是外境决定心。“欲界无禅”是说我们在欲界,所以我们没办法有禅,即外境决定了心。而他不是,他认为“只要我心里无欲,这里就是禅界”。听得懂吗?这是禅宗的思想,所以他说“你只知道欲界无禅,不知道禅界无欲”。
曰:“如何是禅?”师以手点空,法师无对。
这位法师继续问:“如何是禅?”也就是什么是禅。“师以手点空”,就是师用手指了一下天空,这其实是单空。如果法师聪明的话,就抓住他鼻孔,哈哈哈,那个才是空。“法师无对”,对方太矬了,单空就把他弄翻了。这些回答、这些行为表示,说的都是禅宗的思想和宗旨。法师输了,大义禅师的脑筋急转弯太厉害了!
帝曰:“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奈何。”
皇帝在一边凑热闹说:“法师你讲了那么多经典,他这一点你都搞不清楚是为什么?”
师却问诸硕德曰:“行住坐卧,毕竟以何为道?”有对:“知者是道。”
大义禅师就问现场的一些大德们:“我们在平常的行住坐卧中,拿什么东西为道?”也就是我们大圆满说的“你在平常的生活中不丢失的是什么,安住的是什么,悟的那个是什么”。有人就说:“知者是道。”一些经常参公案的人就会这样说“知者是道”,每个人都会这么去说。其实“知者是道”是很复杂的,问题来了,“知者是道”谁都会说,但到底什么是知?大义禅师就追问他。
师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安得知者是乎?”
这下麻烦了吧!他说,“不可以智知”,即不可以通过思维去知,“不可以识识”,即不可以通过显现去知。我们有八个识,用识去知肯定不行,也不能用分别智去知。“安得知者是乎”,那么到底什么是知?你不是说知者是吗?所以不能简简单单地说“知者是道”,一说谁都知道,但实际上知是什么,你不一定知道。
有对:“无分别者是。”
又有人回答说“无分别者是”,我们也可以说无分别的那个就是。
师曰:“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安得无分别是乎?”
他们在斗机锋嘛。“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句话是《维摩诘经》里面说的,即就是要分别。你说“无分别就是”怎么能对呢?不对,安得无分别是乎?准确的意思就是,对方说的无分别并没有加鉴别,很多无分别是不对的,比如禅定的无分别就是错的。
真正法性的无分别是可以分别的,但他在分别的时候不丢失法性,不丢失证悟,也就是他能够像镜子一样照出所有的东西,但他自己不在里面有执着、分别。照出所有的东西就是一种分别嘛,难道说证悟的人不知道粑粑是粑粑,黄金是黄金啊?他知道,他也知道你是怎么去看黄金,怎么去看粑粑的,但他自己没有你这样的执着。尽见森罗,心可以照出三千大千世界、世间万象,但它不随分别,也就是不会以“人我”和“法我”的方式在里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分别执着,即“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有对:“四禅八定是。”
这个回答就更错了。
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在四禅八定邪?”众皆杜口。
什么意思呢?“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就是法(佛)身无为,根本就不会堕在任何一种状态里面。古代人用“数”来说明现象,因为我们有易经文化,易经文化里面总是会说“数”,比如我们经常会说“你气数已尽”,就是说你要完蛋了。特别是广东人,他们把我们的中华文化继承得还是比较好的,广东话没有被普通话破坏,比如“赚钱”,他们都会说“有数为”,“数”指很多东西。“不堕诸数”就是不会堕在任何一个现象里面,所以你说四禅八定,那肯定是错的。
“安在四禅八定邪(读ye)”,这是一个反问句,也就是法身什么都不是,当然也不会是禅定。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怎么会是四禅八定呢?”“众皆杜口”,就是下面一大帮人全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也就是他斗嘴斗赢了。
大义禅师将学植深厚的高僧挫败,三句答辞,都引用了《维摩经》成句,可见禅僧对《维摩经》的熟谂程度。
就是说“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佛身无为,不堕诸数”都是《维摩经》里面的语言。从唐朝开始,禅师们就熟读《维摩经》,包括中国的文化人,也非常喜欢《维摩经》。当然,他们喜欢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维摩诘深厚的证悟和思想,而是他好像又能做生意,又娶了很多老婆,又有很深的证悟,还有很高雅的行为和思想,他们是想取这个。
虽然他们这么取不一定正确,但是维摩诘通过居士身以及这些很高深的思想和证悟,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我们佛教界的一些偏颇,后面我们会讲到这些。很简单,比如,很多人认为出家人就是比在家人要厉害很多,特别是汉传佛教,这样的思想在维摩诘那里是不行的,有很多各种各样偏颇的看法在这里得到了纠正。
三、月溪禅师与《维摩诘经》
关于此经的禅悟特质,前人和时贤揭示尤多。月溪禅师指出,《佛国品》叙佛以足指按地,“与拈花示众无别,后世祖师棒喝,以及敲禅床等动作,皆因其旨”。《问疾品》中,“维摩知文殊来,先空其室,乃先以佛性真实本体相呈也。其次乃阐明佛性本体无病,因众生病故病,众生不病则病灭”。《香积品》中,“借彼绝对之香,以熏此会中大众,使咸舍有限之欲乐,证入绝对,享无限之快乐也,后世祖师擎拳、竖拂、打鼓、吹毛,皆与此同旨”。《弟子品》中,叙须菩提曾入维摩诘舍乞食,维摩诘以钵盛饭与之,湛然指出,“持空钵而往,表但见于空;以满钵与者,表用妙有弹诃,示理不空故”,“将欲诃其滞空,示以不空,故取空钵盛满与之”。其他如天女散花、芥纳须弥等,更是为禅宗屡屡征引、对勘的公案机锋。
下面开始讲解:
关于此经的禅悟特质,前人和时贤揭示尤多。
有很多大德和《维摩经》有关系,数不完的,现在有互联网,大家有时间可以去搜,简直太多了。
月溪禅师指出,《佛国品》叙佛以足指按地,“与拈花示众无别,后世祖师棒喝,以及敲禅床等动作,皆因其旨”。
《佛国品》里面佛陀以足指按地,整个娑婆世界马上就变成了净土,非常漂亮。月溪禅师认为,这种行为与传说中禅宗开始时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是同类性质的。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用足指按地,还是以手拈花,它突出的就是能去拈花的是什么,即最根本的能动是什么。达到佛陀的那种证悟时,足指按地,在他的境界里面就是佛果。
不管是我们世俗的显现,还是佛陀的显现,最根本的是能显现的是什么。所以《维摩经》第一品《佛国品》里面,佛用足指按地,与我们经常所说的,禅宗拈花示众,意思是一样的。还有后世的祖师,动辄就棒喝——“德山棒,临济喝”,在禅宗里面,你问“什么是佛”,“哇”地一声就来了,真的会这样的。它有点像我们的椎击三要诀里面的“啪”那种味道,它要截断你的思维。
但这些东西说多了以后,你的思维就截不断了。因为大家听到“喝”的时候,就会想“哦,你在截断我的思维”,然后就开始思维了,所以就没有用了。就像我们第一次打禅七的时候,香板“啪”地一敲,大家好安静啊,但现在不行了,再怎么敲,大家都不管了。这些东西就是这样的,刺激多了能感就会疲劳,就起不到作用了。所以,为什么窍诀不说,其实都有这些道理在里面。包括敲禅床,很多大德会敲禅床,“咚咚咚”地敲,就是在告诉你到底是什么。
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傅大士跑到皇宫里,把香板“啪”地一敲就走了。我们现在讲起来没什么,当时真的是惊世骇俗啊。皇帝请了那么多人来,肯定是一路吹唢呐、撒鲜花,不是一个老葱,而是无数老葱在那里撒鲜花。哇,大德一大堆啊,密密麻麻地,红毯一铺,坐在那里念经啊等等,大家都觉得绝对是一场盛宴。等各种形式做完了,他上去敲了一下就走了。然后志公和尚对梁武帝说:“大士讲经毕。”也就是这一下就讲完了。
任何现象都是法性,只要知道了法性,知道了一个现象,那所有的现象全部都知道了。所有佛性在一毛头上都可以了知究竟。水潦和尚去见马祖,被马祖“砰”地一脚踢翻在地,爬起来就明白了。明白了什么?佛法就是一根毛,而且还是在毛头上。你们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惊世骇俗啊?唉,你要是被骇到了,就说明你俗,他骇的就是俗,惊的就是世俗,所以叫惊世骇俗。
所以他说,《佛国品》里面佛用足指按地和禅宗的拈花示众是一样的,说明它和禅宗的关系很深。
《问疾品》中,“维摩知文殊来,先空其室,乃先以佛性真实本体相呈也。其次乃阐明佛性本体无病,因众生病故病,众生不病则病灭”。
维摩诘示现生病,文殊菩萨带着一大帮阿罗汉、菩萨去维摩诘那里问疾。这里维摩诘在展示一种神通,他知道文殊要来,就把室空了。维摩诘不是出家人,但他住的地方也是一丈见方。中国古人不像我们现在,住房子要把卧室搞得很大,古人认为睡觉的房子不能太大,否则不聚气,所以一般都是一丈见方,即我们平常说的方丈室。古代那些皇帝睡觉的地方都不会很大,但我们现在不是,我们就是要大,甚至把游泳池都搬到卧室里面。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有个富豪的卧室里面就有游泳池,他起床以后“嘭”地一下就跳到游泳池了。唉,真的是没文化啊。
他空了其室,但他可以让所有人都坐得下,这是一种神通。“先空其室”,就是我的本性是空的,任何事物都是没有实质的,所以他是不会有病的,生命的本质是佛性,而佛性根本没有实有的本质,所以就不可能有病,因为病是一种缘起变化。空性是非缘起性的,无为法,它是不会病的,所以佛性本体无病。
但为什么会有病呢?因为众生在上面起分别。所以“因众生病故病”,也就是因为众生有了分别,所以就生病。众生不病,他就好了,即你不分别,他就好了。这个我们可能会想不通,可能从理上还想得通,但实际上想不通。为什么呢?因为真的病起来,你就是会痛,你说“我没有分别,我没有想啊”,但你就是会痛啊。谁的病是因为自己想痛?但你就是要痛。而且那种痛(那种分别力),它是非思维性的,是种子性、自然性的。
所以我们寻找的本质不是思维性的,而是能够产生病(痛苦)、产生愉悦的那个东西,你把那种分别掌握了,在那里去不分别,病就消失了。但你找不到啊,你不知道那是什么,所以修行中我们经常会说,本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逻辑、思维层面是没办法触及到本体的。很简单,生病的是你的头脑吗?头脑有可能会引发生病,但痛的时候,你的头脑能起到作用吗?起不到作用的。
《香积品》中,“借彼绝对之香,以熏此会中大众,使咸舍有限之欲乐,证入绝对,享无限之快乐也,后世祖师擎拳、竖拂、打鼓、吹毛,皆与此同旨”。
《香积品》里面说,维摩诘去香积国里借香饭来给大家吃,以此熏习会中大众,即参会的阿罗汉和菩萨们。“使咸舍有限之欲乐”,就是咸舍这些有限的欲乐,“咸”指全部。我们普通人的快乐都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都会往下堕,所有凡夫的快乐都没办法延续下去,轮回一定是一个波的现象,也就是慢慢地好像越来越快乐,但到了顶之后就开始慢慢地往下堕了。所以有个成语叫乐极生悲,月满则亏、潮高即退,都是这样的,所以这种快乐是有限的。
什么是“绝对之香”?虽然他是以从香积国借饭这种外在借来的方式,但实际上他说的是法性真香,那样的香是永远不会退的。我们经常说“法性空无”,大家不要认为好像什么都没有,那是你想的什么都没有,不是法性。而且你想的状态里面基本上都是孤独、很可怕。法性空无是什么都包含,而且那种香真的是常乐我净,一直这么下去。
真的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因为我们都是以个体的方式去认知和感受外境的,然后产生一种东西——识,根、境、识。这种缘起现象一定会被破坏的,不管是什么,都会被破坏,没办法,这是哲学性的。我们认为的人世间最好的东西,哪样不是这样的?用根去见境,然后产生识,接着带来情绪、带来感受。是不是这样的嘛?都是缘起现象,但法性之香不是的,那个东西是无为之香。他通过去香积国借饭这种方式来表示这种绝对之香,“证入绝对,享无限之快乐也”。
“后世祖师擎拳、竖拂、打鼓、吹毛,皆与此同旨”,也就是后来的禅师们擎拳、竖拂、打鼓、吹毛搞了很多,它们都和这种方式一样,即借一种现象比喻,以有为来显示无为。禅宗里面有句话叫“以用显体”,因为体没办法表达,他就用“用”来表达。那什么用能表达呢?在证悟者那里,他怎么用都能表达。
所以你问他什么是法,他“啪”地一巴掌就来了——这就是法。它真的就是法,但是,如果你不明白,那就是挨打。或者是你问他什么是法性,他“吼”地一声——这就是法性。如果没有法性,你“吼”得出来啊?这叫以用显体。但是,这种东西被人掌握了以后,就拿来照搬,就变成了演戏,所以“戏”这个字是非常不好的。戏论、作戏,就是假的意思,若不明白,你就是戏,若明白了,戏也为真。所以他说后世祖师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都和此处维摩诘用的方式是同一个意思,即同旨。
《弟子品》中,叙须菩提曾入维摩诘舍乞食,维摩诘以钵盛饭与之,湛然指出,“持空钵而往,表但见于空;以满钵与者,表用妙有弹诃,示理不空故”,“将欲诃其滞空,示以不空,故取空钵盛满与之”。其他如天女散花、芥纳须弥等,更是为禅宗屡屡征引、对勘的公案机锋。
《维摩诘经》有十四品,《弟子品》中说须菩提也不能去问疾,他自己讲了一段话,说他曾经到维摩诘家里托钵的事情。在佛陀那个时代,印度的出家人自己是不做饭的,一到吃饭时间就要去托钵,而且日中一食,过了那个时间就不能吃了。也就是说,须菩提托钵去了维摩诘那里,维摩诘就以钵盛饭给他。但是,湛然大师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湛然大师是天台宗的一位大德。
为什么呢?他说须菩提是阿罗汉,他持空钵而往,表但见于空,指他的见在单空的层面。持于空,即我们经常说的“能上有单空的执着”。“以满钵与者,表用妙有弹诃,示理不空故”,就是我把饭装满了给你,这不是单纯的一个空,盛了这些饭也是空,不是单空了。也就是说,不是手点虚空,抓你鼻孔也是空,没有什么不空。所以,“表用妙有弹诃”,这些是妙有(真空妙有)嘛,也就是斥责须菩提的见地有问题。“示理不空故”,就是真正的究竟的佛理没有什么空不空,你这样说空就错了,本体非空非不空。
“将欲诃其滞空”,就是斥责你现在耽着于单空,叫“滞空”,表示真正的本体不是你的这种单空。当然,也不是不空,即“示以不空”,所以用空钵盛满与之。他连这样一种行为都在表示自己的见地。是不是有这样的意思呢?真的有这样的意思。
禅宗的“空”不是我们想象的空间,“空”这个词不能乱用。比如缘起性空,我们就认为这个杯子是缘起,而我们想象的空就是藏在它里面的一个东西。其实不然,这个杯子本身就是空。到底那个空是什么呢?以及在修证中我们要怎么去证空?比如,我们修单空的时候,就要去夺它——如梦幻泡影,认为那个是空,但那只是修行。
甚至大手印、大圆满里面有三层虚空的修法,它要建立空,一步一步地往里,一直到真正的如来藏本性,它的光明就是空,它的空就是光明。说起来很难理解,其实也很好理解,你要是真的把中观学透了,再有一些单空的体会,在理解上是很容易做到的。但人是很奇怪的,如果你真的理解透了,你就达到初步的开悟了,你一定会有触碰的。
思维也能够走到带来体会的那种程度,也就是思维到后来,慢慢地你自然会停下来,因为你天天都在思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思维和言语不能触及,所以慢慢地它会引发一些触碰。为了引发这些触碰,这些禅师们也是很辛苦的,比如我们刚才说的擎拳(把拳头举起来)、竖拂(把拂子举起来)、打鼓、吹毛等等,什么都干,或者一巴掌啊、德山棒、临济喝,都是为了这个,也就是要用这些方法让大家来体会到空是什么。
“其他如天女散花、芥纳须弥等,更是为禅宗屡屡征引、对勘的公案机锋”,《维摩经》里面都有这些故事,禅宗就用这些东西来斗机锋,或者拿这些公案让学生去参。所以说,《维摩诘经》和禅宗的关系非常深厚。
四、道膺禅师与《维摩诘经》
古往今来,禅僧从《维摩经》悟入者不计其数。有僧在房内念经,道膺禅师隔窗问:“阇黎,念者是甚么经?”僧曰:“《维摩经》。”师曰:“不问《维摩经》,念者是甚么经?”其僧从此得入。道膺禅师(唐代禅宗曹洞宗僧人。洞山良价弟子。)的开示,可谓机锋超妙,使学人跨越语言的栅栏,彻悟我佛不二,顿见本来面目。
下面开始讲解:
古往今来,禅僧从《维摩经》悟入者不计其数。
也就是很多人是通过《维摩经》开悟的,因为它里面的理义真的很深透,很多都是借比喻说窍诀,按照我们的想法就是窍诀。什么叫做窍诀呢?有些窍诀是有规律的,比如法王如意宝说大圆满有一百零八个窍诀,它可以划堆堆、划范畴。最重要的窍诀是那时、那人、那情、那景的那个窍诀,就是在那个特别的时候弄你一下。他怎么弄你呢?有可能是说一句话,有可能是给你一巴掌,也有可能是给你说一段话,它没有固定的形式。所以禅宗里面把这叫做“法无定法,对机而用”。这个“机”,一是指对方的根机,二是指时机,三是指机巧,也就是用得很巧,这样才能开悟。
大家总认为窍诀好像是一段固定的话,那你是武侠小说看多了。武侠小说里面经常说,有个小青年家里被灭门了,他就逃跑,跑到一个山里面,“砰”地一下掉进一个山洞,然后发现了一本武功秘籍,“哗哗哗”一读,功夫就出来了,最后“嘣”地一下飞出来报仇雪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美女又爱上了他。大家别信这些,这叫爽文。
文艺是非常害人的,所有见地不正,基础世界观不对的作家,都是邪见的传播者。这种说法是有点过分,他们觉得“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传播了真善美,娱乐了大家的生活,丰富了大家的心灵”,但其实这是要下地狱的。以前有人说邓丽君下了地狱,我真的想不通:“有没有搞错啊,邓丽君怎么会下地狱啊?我现在听她的歌都听到耳朵里面出油(众笑)。”后来我终于想通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东西。
有僧在房内念经,道膺禅师隔窗问:“阇黎,念者是甚么经?”僧曰:“《维摩经》。”师曰:“不问《维摩经》,念者是甚么经?”其僧从此得入。
有僧在房内念《维摩经》,道膺禅师就隔着窗问:“和尚,你念的是什么经?”僧就回答说:“《维摩经》。”道膺禅师又问:“不问《维摩经》,是谁在念?你念的是什么经?”这位僧人一下得知:“哇,我才是经的根本,我才是真正的经,其他的都是背经。”大家听得懂吗?听者是什么经,说者是什么经?大家记住,要深深地去体会。这不是月经,也不是日经,更不是神经,那是什么经?网上有人答:是《心经》(众笑)。
道膺禅师的开示,可谓机锋超妙,使学人跨越语言的栅栏,彻悟我佛不二,顿见本来面目。
道膺禅师是唐代禅宗曹洞宗的僧人,是洞山良价禅师的弟子。曹洞宗经常修觉照,默照禅就是从曹洞宗出来的。
“我佛不二”是很麻烦的,这句话好说,但“我”是什么,“佛”是什么,它怎么不二?如果没有真正的闻思和修行,我们普通人会认为“我”是什么,“佛”是什么,什么“不二”嘛?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乱来,我们认为“我这个人说什么都是佛”,这成了狂禅,但其实狂禅都称不上,因为狂禅还是要有点功底的。如果上来就说“我就是佛,佛就是我”的话,这叫傻禅,完全是扯淡。
“我佛不二”这句话是对的,但你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我。什么是我啊?我是什么意思?在我的直接认知里面这个“我”是什么?他是I,还是me?还是wo?还是这一坨(身体)?这些都是话嘛,我们刚才说了“言语道断”。另外,在我们的修证中、觉知中,什么代表“我”?大家记住,它是真实的东西,但不是实有的东西。
也就是说,修行是非常实在的,你真的要去做,它不是靠言语、斗机锋,或者脑筋急转弯就能搞清楚。有些人斗机锋时问“这句话应该怎么说”,你以为这像我们现在的考试啊?在里面划勾勾,四个答案随便选一个,总会勾中一个。而修行不是那样的,你要是不明白,怎么回答都是错的。你要是明白了,不回答也是对的。这不是在和人斗机锋,它要斗你心中的分别念,斗你的无明,并不是要用一种方法说赢对方,这是扯淡,大家要记住这些。
“彻悟我佛不二,顿见本来面目”,当我们明白心的本性时,大千世界都是一个东西,而且它也不是东西,当然是我佛不二啊!但是,如果你不明白,那头头都不是道,如果你明白了,头头都是道。
以上讲的是禅僧,还有一些文人与《维摩经》的关系也很深。
五、文人与《维摩诘经》
历代文人学士,多倾情于维摩诘经,宋代张商英读此经后,对佛教产生虔诚信仰,从此皈心佛法,深著禅味。唐代诗佛王维,字摩诘,其名、字均来源于《维摩经》,其诗歌更是流漾着《维摩经》不二法门的灵动(《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竹里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宋代苏轼的《维摩画像赞》,令当时禅林宗师大慧宗杲激赏不已。《维摩经》不二法门,与禅宗思想交相辉映。其超悟的哲思,精妙的譬喻,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公案机锋,并形成了意象玲珑、羚羊挂角式的禅宗诗偈,成为中国佛教史、诗歌史上的瑰丽景观。
下面开始讲解:
历代文人学士,多倾情于维摩诘经,宋代张商英读此经后,对佛教产生虔诚信仰,从此皈心佛法,深著禅味。
宋代的张商英是宰相,也是一位很著名的居士,他的故事也很多。他原本不信佛,有一天拜访同僚时,偶然看到《维摩诘经》,不禁感慨佛法博大精深,于是开始修行。他临终前把他的女儿和女婿叫过来,告诉他们《维摩诘经》上说的全部都是真的,让他们一定要好好修行。接着把枕头往窗外一扔,“轰”地一声,凭空响了一声巨雷,然后端坐圆寂了。这位宰相基本上也是一位成就者,他最初开始的时候也是去读《维摩诘经》,从那时起就非常相信佛法。所以《维摩经》对我们的文化以及很多历史名人都有影响。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居士张方平,他是北宋大臣,关于他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参访滁州琅琊山寺,在一个僧人的僧舍里面看到一本手抄的《楞伽经》,他马上就回忆起来那是他抄的。然后他就认为自己前世是和尚,所以就开始学佛、修行,他是一个很认真的学佛人。他和苏东坡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就很当真地修行,而苏东坡整天就写诗。
唐代诗佛王维,字摩诘,其名、字均来源于《维摩经》,其诗歌更是流漾着《维摩经》不二法门的灵动(《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竹里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代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王维叫诗佛。为什么呢?因为他姓王名维,字摩诘,加起来就是维摩诘。他有很多禅诗,但是要说他的禅诗写得有多好呢?好像也……,不过他的很多诗还是很流行的。这里我们说其中两首,第一首是《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中岁颇好道”,就是到了中年他喜欢修行。“晚家南山陲”,就是晚上到了南山的一个地方。“兴来每独往”,就是兴致来了就去了南山。“胜事空自知”,就是不管多好的事情,在他那里也是不执着的,即“空自知”,哇,那种悠闲啊。“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悠悠闲闲,无所耽着,其实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有修行好的人都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是无心用,只是用心无,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别搞太多这些文学性的东西,赶紧去四夺,否则全是扯淡。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后面这两句是小资们最喜欢用的。走到水都不流的地方了,坐在那里看云起,是不是发神经吃饱了没事嘛?那么,这在修行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心用到极处,那时候你找不到心,但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就像一个人悠闲地坐在那里看着所有现象起来,念头越多越快乐,现象复杂,但都没有,它想表达这样的意思。而中国的文人都要用隐喻的表达方式,这样才叫雅,直白的表达都不高明。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直白,如果再隐喻的话,大家会懵,或者会忽略掉这些东西。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就是突然看到一位看林的老头过来了,两人就开始谈笑无还期,也就是很自在,见到谁都亲和,说明日子好过啊。大家不能觉得这些东西就怎么样,如果把它放到现在的乌俄战场上,你让他谈笑无还期,那就不一定了。不过这说明王维受了《维摩经》的影响,也就是修佛对他的心境有很大影响。
还有一首叫《竹里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他有很多诗,我只是随便抄了两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些都是有含义的,“空”指什么都没有,但也可以听到声音、看到东西,也就是本体什么都没有,但可以呈现出一切。“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是进到很深的森林里面,看到青苔在眼前,表明心的深、幽、宁静。“青苔”意味着没有人去。我们现在用青苔表达什么呢?一旦看到某个地方有青苔,就说明那个地方的环境卫生达标,人多或者被污染的地方是绝对不会有青苔的。青苔是一种微生物,一般要在环境很好的地方才会长起来。但古代没有现在这种环境卫生的思想,他们觉得有青苔就表明清幽、宁静。这里指入到很深的森林里面,避开人世间,很宁静。
王维有很多这样的诗,以此表明自已的修行、心境、见地,都模模糊糊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受到了佛法的影响。
宋代苏轼的《维摩画像赞》,令当时禅林宗师大慧宗杲激赏不已。
这个就有点刺激了,苏轼的一位朋友叫石恪,他画了一幅维摩诘的画像,苏轼曾经为此写过一首颂词,叫《石恪画维摩赞》,我在后面有摘录。这令当时的禅林大师大慧宗杲激赏不已,哇,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我们经常讲他的故事。打禅七就是从他那里开始的,他曾经在禅七中一座逼开悟十三个人,你说什么他都用竹篦打你,不管你说什么、体会什么,他都揍你,这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个奇迹。
大慧宗杲是在成都的昭觉寺开悟的,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禅宗巨匠。他当时看到苏轼写的《石恪画维摩赞》时真的非常激动,他写了很多东西,在大慧宗杲的书信里面都有这些。
《维摩经》不二法门,与禅宗思想交相辉映。其超悟的哲思,精妙的譬喻,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公案机锋,并形成了意象玲珑、羚羊挂角式的禅宗诗偈,成为中国佛教史、诗歌史上的瑰丽景观。
《维摩经》里面经常用一些比喻,影响了禅宗思想、禅语思维,而且建立了很多禅宗的公案机锋,并形成了意象玲珑、羚羊挂角式的禅宗诗偈,后面的这些形容词可以忽略不计。什么叫“意象玲珑”?你们知道玲珑是什么吗?玲珑是很复杂的意思,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玲珑球指一种极其复杂的球。“意象玲珑”指意象非常复杂。“羚羊挂角”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羚羊为了不让猎人追踪到它,睡觉的时候用角挂在树上,所以叫“羚羊挂角”,表明禅宗修行不着痕迹,也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到后来连修行的痕迹都找不到,因为我们本来是佛。也就是说,“羚羊挂角”是空,指不留痕迹。还有“雪泥鸿爪”这样的形容,什么叫“雪泥鸿爪”?就是在天上飞的大雁都在雪地里留下了它的爪印,形容超具影响。
这些形容词搞得你朦朦胧胧,最后让你不明觉厉。但是,大家不要认为真的是不明觉厉。那些真正的高僧大德们说的这些东西,它真的是有意义的。而且你要是悟入进去了,那真的是雪泥鸿爪、羚羊挂角,说都说不出来。“成为中国佛教史、诗歌史上的瑰丽景观”,大家可以去看,有多瑰丽我也不知道。
苏东坡《石恪画维摩赞》:
我观众工工一师,人持一药疗一病。风劳欲寒气欲暖,肺肝胃肾更相克。
挟方储药如丘山,卒无一药堪施用。有大医王拊掌笑,谢遣众工病随愈。
问大医王以何药,还是众工所用者。我观三十二菩萨,各以意谈不二门。
而维摩诘默无语,三十二义一时堕。我观此义亦不堕,维摩初不离是说。
譬如油蜡作灯烛,不以火点终不明。忽见默然无语处,三十二说皆光焰。
佛子若读维摩经,当作是念为正念。我观维摩方丈室,能受九百万菩萨。
三万三千师子坐,皆悉容受不迫迮。又能分布一钵饭,餍饱十方无量众。
断取妙喜佛世界,如持针锋一枣叶。云是菩萨不思议,住大解脱神通力。
我观石子一处士,麻鞋破帽露两肘。能使笔端出维摩,神力又过维摩诘。
若云此画无实相,毗耶城中亦非实。佛子若作维摩像,应作此观为正观。
苏东坡的这首诗,我读了前面的几句,后面的大家自己去看。这首诗确实是有意思的,如果我每一句都来解释,那今天晚上就完了,现在已经八点了,禅宗都还没说完,后面还有大圆满。
大家自己去读这首诗,虽然苏东坡没有证悟,但他的诗写得非常好,真的很好的。而且他的诗很多都在说修证这些东西,他是典型的口头禅,是非常厉害的口头禅。他有禅宗这方面的思想和领悟,但他就是没有修证。为什么?没有时间。他的时间拿去干什么了嘛?他娶了那么多老婆,吃个饭也讲究,比如东坡肘子、佛跳墙,都要花很长时间,佛跳墙居然要用炭火煨三天三夜。
煨佛跳墙三天三夜和打坐三天三夜有差别吧?(众笑)所以他们说佛教界里面有两种人是不能学的:一种是苏东坡这种人,他非常相信佛法,才情也非常高,而且人也非常好,是绝对的好人,但修证这些就不要去找他了,否则会被一屁打过江,哈哈哈。还有一种是学者,也就是不能学学者,比如有人说不能学欧阳竟无,他写的关于唯识的理论一本又一本,非常厚,但他实际上也没有修证。
所以说,我们大部分人一定要踏踏实实去修证,不要总是在嘴上、思维上讨巧,这样是很蠢的。讨巧有什么用啊?一定要有用,要成为实用主义者,睱满人身难得啊,就这样讨巧玩过去了,何必呢?一定要让自己有时间,没有时间也要憋出时间来。修行没有时间,但打牌有时间、喝酒有时间,那最后就完犊子了。
上面这首诗我就不读了,大家自己看,因为我没有时间(众笑),我本来可以解释一下,因为解释起来很好玩的。他的思想很厉害的,他说维摩诘有多厉害多厉害,最后他说给维摩诘画像的那个人比维摩诘还厉害,因为维摩诘那么厉害,而他都把他画出来了(众笑)。
他说“能使笔端出维摩,神力又过维摩诘。若云此画无实相,毗耶城中亦非实”,哇,这是非常深的禅宗哲理啊,石恪就是一个普通人,而苏轼认为由于他能从笔端画出维摩诘,所以他的神力就超过了维摩诘。也就是说,维摩诘那么厉害,石恪都把他画出来了,那石恪当然就更厉害了。他说若这幅画不是实相的话,那么毗耶城中也没有什么实相,“毗耶城”就是维摩诘所在的那个城。你们看苏东坡是不是很厉害嘛?他的这首诗解释起来很深奥的。
“佛子若作维摩像,应作此观为正观”,哇,见解好正啊。他说“你要是画维摩的像,就应该把这样的观点作为最正确的观点”。哪样的观点呢?这幅画就是实相,他想说明什么呢?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所以说,苏东坡的头脑是非常聪明的,但他就是不当真。
我们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手搭凉棚在门口游啊、游啊,看啊、看啊。这玩意儿没用的,佛法真的是要绝对当真。它就是你的心、你的感受、你的意念、你的念头,你的喜、怒、哀、乐全部都是它。你要怎么脱离开那些苦痛,你要怎么才能够室包乾象、手接大千?你就得当真才行。当真其实是一个抛弃习气和欲望的过程,但很多人都想“我不抛弃习气,我保存我的欲望,我还要证悟”。也不是不可以,你先做维摩诘再说,但你不是嘛,所以我们还是要很当真地去修行才行。
好了,这是《维摩诘经》和禅宗的关系,然后再说一说《维摩诘经》和大圆满的关系。其实大圆满的宗旨和禅宗是一样的,也是直接体受自心本性。当然,它用了很多方法,它是有次第的,不像禅宗,上来就直指人心。其实禅宗也不是,它到了近代也要先参公案、参话头,也用了很多方法。
大圆满有很多派别,但基本上都有次第,要从五加行、中观这么一步步走上去。但是到了最后,它和禅宗一定是一样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它也认同《维摩经》里面说的“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它的说法和《维摩经》的内涵都是一致的,非常契合。甚至有学者认为维摩诘居士就是大圆满祖师,他举了三个理由,这三个理由你也不能说他是乱说的,因为它真的有道理。我们看看是什么理由:
第一,维摩诘持咒。禅宗的人有时候也讲究念咒,比如楞严咒,他们说,如果你参禅、打坐的时候,心静不下来,你就拼命地念楞严咒。但是,他们并不像我们密宗,有那么多咒语。你们持的咒够多了吧?动辄就念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念得头晕脑胀,不知道在干嘛。《维摩经》里面也说了维摩诘持咒。
经中于维摩诘出场时,作种种赞叹,其中有一句说:“游戏神通,逮诸总持。”
“总持”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汉人总是把它翻译成佛法的总集之意,其实总持就是“陀罗尼”,即密咒,它是一个专用名词。“逮诸总持”就是常常在念咒,《维摩诘经》里面就有这句话,说明维摩诘经常念咒语。而这是密宗弟子的一种特征。密宗有时叫真言宗。什么是真言?“嗡班匝尔萨多萨玛雅、玛呢巴拉雅、班匝尔萨多迪诺巴……”,这就是真言,咒语就是真言。所以他从这一点来证明维摩诘是我们密宗大圆满的祖师。这是不是真的呢?随便了。
第二、大圆满瑜伽士有不离欲望之修法,维摩诘如是。
我们普通人修行,一般要慢慢地通过一些方式让一些粗猛的欲望止息,暂时离开它,比如喝酒,或者各种各样的不法行为,一定要离开它,但维摩诘不是,他是带着欲望去修行。
维摩诘本人在表面上也不离贪嗔痴的生活。他出入淫舍,去赌博场所,还到酒肆饮酒,不但满身珠宝,而且还见罗汉指责罗汉,见菩萨指责菩萨,(这叫什么?自赞毁他。)这种作风和“大圆满”修行人锻炼“妙力”之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完全纵横自在,他不是站在人我的立场上去做这些自私的行为,这是一种随缘任运的妙行。前提是他证悟了,而且他确实没有被这些东西遏制住,在贪嗔痴里面不会被套住,这就是“不离淫怒痴,亦能入佛道”。当然,说是这么说,我们不行啊!人家是维摩诘哦,你维也不是,摩也不是,诘更不是。就像我们经常说的,这要恩扎国王才行,但你不是“扎国王”,你少了两个字,你是“渣”(众笑),所以我们要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然后努力在“扎”后面加上“国王”两个字。
大圆满关于欲望的修行,很多经典里面有很多正儿八经的说法,我现在跟大家念一念,这是我摘录下来的,这些不能诽谤,它们是正儿八经的大圆满经典里面的东西:
1、无贪有执之行为:
就是我们平常人的一些行为,我们说不做这样、不做那样,这叫无贪,但其实心里面有执,不去做就是因为有执嘛。比如,我们想喝酒,所以我们守了酒戒——不喝,这就叫无贪有执之行为。
《自现续》云:“无贪有执行为者,法相因乘之行为。”
“因乘”就是从因上修起,次第修起,也就是按部就班,按照法相所指示的方法去修。
如是法相因乘(显宗)自道之殊胜行为者,初发殊胜之菩提心,中间于多劫中,精勤积累如海之二种资粮,最后经久远方得佛果,此乃无方便迟缓之道。
就是说你们无贪有执,发殊胜菩提心,然后精勤积累如海之二种资粮,要很久以后才能得到佛果,是迟缓之道。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法王如意宝的原话,大家绝对不能诽谤,即使你做不到,你也不能诽谤。
2、无有破立之行为:
彼续云:“无破无立之行为,即是内外密宗行。”密宗外三续部宣说精勤净洁行及苦行,内续中修习生圆次第,彼等行为虽具方便,而尚住于勤修之故,非极为速疾之道。
也是《自现续》里面说的,《自现续》是一部大圆满经典。“无破无立之行为,即是内外密宗行”,就是它不像前面的那种方式,要建立、遵循一些东西,它既不破也不立,属于内外的密宗行。“密宗外三续部宣说精勤净洁行及苦行”,“外三续”指事部、行部、瑜伽部,他们要布置坛城,要把身体洗干净,有很多这样的方法,还有一些苦行,即非常辛苦地修行。
“内续中修习生圆次第”,我们的无上瑜伽部也有生圆次第的修法。“彼等行为虽具方便,而尚住于勤修之故,非极为速疾之道”,就是你已经有方便了,密宗已经很厉害了,但你还在非常勤苦地修行,属于勤修之道,不像大圆满,大圆满都是完全放松地在修行,甚至你都不知道他在修行。
藏地有些大圆满成就者,你根本就看不出来他是什么人,他平常就放牛等等,行为和普通人一模一样,但临终的时候给你显现虹身成就。这种事情多得很,因为他没有这些修行的相状和行为。但是,大圆满以下的人就不是了,你去做的时候,内在和外在总是会有一些变化。“尚住于勤修之故,非极为速疾之道”,这种无有破立,比前面的“无贪有执”又稍微先进了一点。
3、贪而无执之行为:
就是有贪的外在,但是内无执,叫贪而无执之行为。
彼续云:“贪而无执之行为,即是阿底大圆行。”
就是这种行为是大圆满成就者的一些行为。
如是远离勤作取合,如同虚空,超离诸方,以此能无勤现前本住义智。即此大圆满行为。
“远离勤作”就是明白了法性以后无修,你只要知道它就行了,你不会辛辛苦苦地跑到很冷的地方修拙火,或者是观修各种各样的本尊像,搞得眼睛发绿。但是,你要彻底明白本性是什么,知道我们的觉性如同虚空,超离诸方。什么叫“超离诸方”呢?就是它没有方向性,也没有时间性,也没有现象性,那它到底是什么呢?说不出来。
“以此能无勤现前本住义智”,就是不用努力,本住的法性(本住义智)就能显现出来。那个东西是显现出来的,不是你找到的,你去找,只是破坏它显现出来的一些障碍。所以说,当它自然地显现出来时,是完全不用力的,叫“无勤”。“即此大圆满行为”,这是真正的大圆满行为。这和维摩诘不离欲望的生活、修行有一致的地方,所以它和我们大圆满也是有关系的。
第三、从经中弥勒菩萨对世尊所说中,可探知维摩诘之大圆满思想: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应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下面开始讲解:
释迦牟尼佛让弥勒菩萨带人去维摩诘那里问病。弥勒菩萨说:“不行,我不能去,因为我被他说过。”大家记住哦,这些阿罗汉、菩萨们总是被维摩诘斥责,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在吵架,维摩诘是通过这样的对话,告诉他们这些思想,从而达到一个目的。
什么目的呢?贬斥小乘和偏执,赞扬大乘和圆教,即“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也就是弹劾比较偏的一些见解,斥责小乘,赞叹大乘,褒奖圆教。他要表明这些东西,并非说弥勒菩萨不懂大圆满,他已经是佛了,绝对懂,但他要示现出来,让大家明白这些道理。我们来看经文是怎么说的。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佛对弥勒菩萨说:“你替我去维摩诘那里探病。”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
弥勒菩萨就对佛说:“世尊!我担任不起问疾这个职责啊!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我为兜率天的天王及眷属说修行到不退转地应该怎么去做。”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当时维摩诘就来斥责我说:“弥勒菩萨,佛曾经授记你,下一生就要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是用哪一生来授记的?是过去的那一生、未来的那一生?还是现在的这一生?”
“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由哪一生来授记?过去生没有,未来生未到,现在生也没有,因为无住。凭什么佛授记你成佛?他的意思是你本来就是佛,世尊的授记是闹着玩的,所以这绝对是大圆满见地。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他说:“如佛所说,就在现在,现在而今眼目下,又生又老又灭。”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生灭同时”。什么是生灭同时啊?现象没有时间,叫生灭同时,只有法性里面才是这样的。你必须要知道所有的现象都是当下,你才有可能像佛陀一样正遍知,否则你要猜想,一猜想就有时间,一有时间,猜想就不准确,就是比量。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以无生无灭得授记,即以本性来授记,那么无生就是正位,即处在无生中叫正位,而在无生(本性)中,没有什么授记,也没有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都是一些词汇。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你拿什么说弥勒授记你下一生要成佛?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得到授记,你就要在法性中,而法性中不可能有授记,也没有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拿什么来授记?凭什么说你下一生要成佛?你用这种缘起的说法来授记,而他站在本来是佛的那种立场上,否定弥勒授记成佛这种事。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哇,好厉害啊,他说一切众生都是佛,而且说现在所有的众生就是佛。他怎么说的呢?“为从如生得受记耶”,即是从真如生起得授记吗?“为从如灭得受记耶”,即是从真如灭掉得授记吗?真如不生不灭,所以没得授记。“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就是若你想以真如生得授记,真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就是若你以真如灭得授记,真如也无有灭。
“一切众生皆如也”,即一切众生都是真如的显现。“一切法亦如也”,即一切法也是真如,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众生皆是佛,这都是大圆满的思想。“众圣贤亦如也”,所有的圣贤、阿罗汉、菩萨都是。“至于弥勒亦如也”,弥勒也就是真如而已。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如果弥勒得授记成佛,那么所有众生都应该得到授记成佛。你们相信自己是佛吗?你们会说:“我相信,相信!”你不相信的,你要是相信就完事儿了。“所以者何”,为什么呢?“夫如者,不二不异”,真如不二,也没有不同,所以不二不异。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应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如果弥勒得到了真如本性,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叫无上正等正觉,那么一切众生也应该得到。
“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为什么呢?所有的众生即菩提相。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在树下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应灭度”,如果弥勒得到了灭度,则一切众生也都应该得到灭度,因为大家都不二不异。
“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为什么呢?诸佛知道所有的众生,其实本来就是寂灭的,本来就是涅槃相,不用再灭。这是一种很深的思想,如果你领会了这种思想,当下成佛!所以大圆满里面说,你要是明白一切众生都是佛,那你就已经是佛了,不是一定要在这个缘起中表现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不需要这些。这是一种见地,这种见地一趋入,就是大圆满的证悟,就是禅宗的开悟。
大家总认为我们要得到一个什么?你能得到什么啊?如果我们还处在一种境界或者一种见地里面,那都是错的,没有什么,什么都得不到!《心经》里面说好的嘛,无智亦无得,你想得到什么啊?你个王八蛋?你得到的就是王八蛋,王八蛋也是佛,哈哈哈哈哈。怎么去深入地契入、领会这种思想才比较难,因为你会分别,你会想,你会感受,你还会哀鸣、喜悦、扯淡,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只要你不扯淡了,你本来是佛!等你明白了,扯淡也是佛。
所以,就要明白,就要明白!那明白什么呢?我们拼命去修,其实是去除一些障碍,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去除这些障碍,让它露出来,即障垢磨尽,真如自现。出离心去除我们对现象的耽着;菩提心去除我们对自我的耽着;空性去除我们对存在的耽着。没有这些耽着以后,我们就明白了。明白了以后,耽着又何妨?所以,这是真正的大圆满思想。这是《维摩诘经》里面的一些话,下面还有。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因为他是弥勒,他又是在《维摩经》里面这么说。如果我们普通人这么说,那会被弄出来打,一定会被骂是魔鬼。因为弥勒在兜率天对天子和其眷属讲法,维摩诘就说:“弥勒啊,你不要通过讲不退转法来诱惑这些天子。”也就是“你讲的是错的,你诱惑他们”。他说,根本没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即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也没有退的人。我们不是经常会说你发心会退嘛,他说没有这样的人。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就是“弥勒,你应该让这些天子不要去分别什么是发心者,什么是退失者”。“所以者何”,为什么呢?“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因为从外面得不到,从内在也得不到,没有这么一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什么意思啊?懂吗?意思是我们可以散会了,哈哈哈哈(众笑)。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明白了以后真的是一通狂笑,不明白的时候真的是自为可怜。所有的苦都是自找的,你完全可以不苦,甚至苦都不是苦。但没办法,所以一定要修行,它是生命的唯一之路!为什么呢?因为唯一,不一不二,只有那个东西。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寂灭就是菩提了,为什么呢?灭诸相。什么叫灭诸相?相存在的时候都不存在,叫灭诸相,并不是把相拿去打烂。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我们不是天天在观这样、观那样吗?其实你要是真的知道它是假相,你就不观了。我们经常会说“现象不会约束你,执着才会约束你”,如果执着没有了,现象随便它,当有执着的时候,就要去夺。你是真的要把现象夺走吗?不是,是夺掉它的存在感。因为真正的本质是没有因缘的,所以,那时候没有观和不观,它自然呈现。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这里的“行”指心行,心不要动,它没有什么意念,意念是思维性的东西。你说“那能不能够知道一些现象呢?”你什么都能知道,比如你可以知道当初去灵鹫山看佛陀讲《法华经》。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不是说不能有断见嘛,其实不是,所有的见解都没有真实性,叫“断是菩提,舍诸见故”。
“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这个容易理解,所有妄想,都要离开。离开是不是说大家都不妄想了呢?其实不然,意思是它生起来都是假的,或者都是法性、都是真如,这就叫“离”了。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他说连障碍都是菩提。解脱里面有三个要素:空、无相、无愿。说障也是菩提,那时候没有愿,有愿反而是造作,那障是不是造作呢?障是空性的,所以它也是菩提。
“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我们经常说进入了哪里,或者进入了某种境界,其实没有,真正的大圆满,哪里都不去。所以说,“就在当下”这个词汇很难掌握,我们一定要捏造一个当下,那就完了,“就是当下,就是这个……”,你不懂,那就不行。就是当下,才没有希求,没有贪着,所以“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他说的全部都是大圆满的思想,这是弥勒菩萨对佛陀说,维摩诘对他说过的话。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前面说“障是菩提”,现在说“顺是菩提”,为什么呢?“顺于如”,就是它和真如是一致的。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往好的方向说,大家都容易理解,往坏的方向说,大家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好坏在那里就变成了分别菩提。
“至是菩提,至实际故”,到达极处的就是菩提,因为最后的真相就是所谓的实际。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所有意识的行为都是二的,离开这种意法,就是不二。当然,等你达到这种不二的时候,意法也是不二,就是我们常说的念头越多越快乐。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这个“等”指平等、一起、全部的意思,全部都是菩提,因为所有的东西全部是虚空。所以抓鼻孔、山河、三千大千世界全部都是,“等虚空故”。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无为的本性,无生住灭,当然是菩提。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知”指神通,众生的心再怎么动,也一下就明白了,即他心通,这个是菩提。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他说“笨啊,我什么都不会”,不会就是菩提,哈哈哈。不会,任何东西都没办法进去,本性就是这样的,它都没有,你怎么进去啊?“诸入不会故”。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离开烦恼习叫做不合,我和烦恼不合也是菩提。也就是说,左、右、前、后,全部都是菩提,这是真正的大圆满,完全没有取舍。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什么是“无处”啊?我们不是经常说找不到一个“无”吗?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在境界里面捏造一个“无”出来,那个也是菩提,没有什么不是菩提,“无形色故”。我们会说“不是,不是”,其实是因为耽着一个东西,所以就说你不是。你说:“那不耽着呢?”也不是。那如果明白了呢?耽着也是,不耽着也是。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假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现象、文字,它也是菩提,因为它空,它不真实。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在真如中所有东西都不真实,叫“化”,在这种状态里面是没有取舍的,那当然是菩提。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这个容易理解。我们大圆满常说“我什么都不修,但我什么时候散乱过”,因为没有什么不是法性,散乱也是不散乱,所以“常自静故”,它也是菩提。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寂灭当然是菩提,很清静,没有分别。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这个容易理解。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什么都是一样的,诸法等同。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没有东西可以比喻那个东西,真的没办法比,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是,哇,真的很麻烦!大家是不是听烦了,下课!马上要下课了,哈哈。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我们经常说微妙难知,就是说那个东西细微难知。缘起很细微,本性也很细微,难知也是菩提,拿什么去难知啊?所以“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弥勒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哎呀,维摩诘说这个法的时候,两百天子一下就得了无生法忍啊!我还在跟他们说不退转行,他比我厉害多了,我不行,我担不起这个职责去问疾。”(众笑)
这些思想全都是大圆满思想。所以,《维摩诘经》和我们学的大圆满也很有关系。我在这里和大家拼命地宣示这个,就是想让大家对《维摩诘经》的学习产生兴趣。当然,这样把兴趣一撩起来,又意味着什么呢?你会失望。啊,也是菩提故,哈哈哈。
好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里。总是没有学到《维摩诘经》,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烦啊?其实我已经差不多讲完了,后面的那些要按字一句一句来讲,其实挺烦的,但是,皆菩提故,大家就这么过吧。
我们就学到这里,今天第一个禅七也结束了,大家要回向。我们现在为这堂课回向,后天继续学习。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03课
- 《维摩诘所说经》第0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