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
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惟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句解:此段说行为取舍。食:身心进纳之意。识为分别,习气使然,随顺习气,自然贪着,必生过患,故“识食”可舍。而此处之“智”,乃为修道之智,认身体为患,食为疗饥,随顺给养,不生贪着。此“智食”可取。
故事修行人,吃饭为一大问题,故禅师教导中修行人不要贪着饮食,滋生过患业障。固有此开示,现代人贪着,绝不止饮食一事,俗世妙欲,千变万化,于修行羁绊,诚可惶恐。
正论:
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祇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
句解:此段区分大、小乘见地的关要。
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祇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
声闻:声闻,梵语s/ra^vaka,巴利语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法华文句》卷四上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二)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四)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盘,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盘),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声闻四果中之第四阿罗汉果,由其种性之优劣分为六种。即:(一)退法阿罗汉,指遇疾病等恶缘即退失所得者,系最劣之种性。(二)思法阿罗汉,指忧惧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余涅槃者。(三)护法阿罗汉,指能自己守护所得之证果者。(四)安住法阿罗汉,指不退不进,安住其果位者。即若无殊胜之退缘则不退其所得,若无胜缘则不转为较优之种性。(五)堪达法阿罗汉,指善修练根而达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指根性最为殊胜,不退动所得之法者。此六种阿罗汉中,前五者皆属钝根,须待衣食、住处、师友等诸缘具足,方证入灭尽定等,故称时解脱,仅能证得尽智。不动法阿罗汉则属利根,不待衣食等诸缘具足而能自解法理,随时得证阿罗汉果,故称不时解脱,能证得尽智、无生智。此外,不动法阿罗汉又分为二:其不动种性由修炼而得者,称为不动法;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此两者合上记之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等五种阿罗汉,为七种阿罗汉,若加上慧解脱、俱解脱,即称九无学。〔杂阿毗昙心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退法阿罗汉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盘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三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游行。皆名违缘也。第四果即阿罗汉。初果即须陀洹也。)二思法阿罗汉谓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名法。三护法阿罗汉谓于所证之法。心生爱乐。善加守护。故名护法。四住法阿罗汉谓住于所证之法。不退不进。故名住法。五进法阿罗汉谓能加功进行至不动法。故名进法。六不动法阿罗汉谓不被烦恼之所动乱。故名不动法。
但于麦彭仁波切所持观点,简单明了,谓阿罗汉发心不大,无大乘之菩提心。所证不透,于无分刹那和无方微尘之空性不胜了了,因人无我而住于“灭尽定”,分开轮回和涅槃而称之为“声闻”乘和“缘觉乘”。
此处禅师诠释声闻,其实包括缘觉乘,声闻得名是因“于声教上起解。”,而后“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祇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其说包含缘觉。成佛时间为“三僧祇劫”,此说法和我们认为的大乘显教钝根菩萨成佛的时间相同。其实阿罗汉如灭尽定一万劫之后,必因佛陀唤醒而进入净土重修大乘,因贪着涅槃习性,故而成佛时间很长。故称“声闻佛”。有时“声闻佛”也是阿罗汉的代称。
但无论声闻还是缘觉,禅师对其见地的判定,即“不了自心”。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21课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2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