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
“如如”,说现象如同真如,乃体用一如之意。如如之体其实不分内外,这里说内说外是表达的原因。能无实质,故而不动不摇;外无实质,故而不塞、不碍;无内无外无观待,所以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
此为观心之说,于心体“无有”而明了,称“不动、不摇”;于显现“无执”而梦幻,为“不塞、不碍”;内外一如,觉空双运,谓“无内无外无观待”。
深体乐安之!
“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不敢入此法,一为无知见,二为错误知见,三为不舍执着,四为无力深细,五为无法持续,六为难以稳固。
广求知见是因为思维和记忆是普通人最容易的用心方式,且利于表达和功利。但因为心之开悟非思维和言语,故沉溺知见者难以证悟,故成“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但对于初学者和真修行人,闻思不可或缺,只是不能沉溺和需将闻思、修行和证悟之用心加以鉴别(见解、觉受、境界)。
将禅定觉受当成证悟也是常见的修行误区,需要深细观察心境,研习窍诀,方能真实突破认知瓶颈。
正论:
“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
句解:
“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
将一切外在的大菩萨,于自心本性之作用对应。文殊是心之理体,即“明空双运”;普贤是心之大行,谓“显空双运”;观音是心之大慈,是“悲智双运”;势至是心之大力,为“乐空双运”,维摩表“性相不异”,基于自性本性的各种运用,即各大菩萨和本尊,无论多么殊胜,但都不离空性。
意谓凡夫之心,所有功德全部具足,只是不悟,故不能发明。
此讲修行次第和修行内容,文殊当理须学教理,普贤当行须修大行,观音当慈须有菩提心,势至当智须明般若。不离一心谓一切皆心即一切皆无心之显。
正论:
“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wù)。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
句解:用恒河沙比喻无心之心,即对心之现象不起贪嗔,即为无心之运用。即所谓的“于中无执”而谓之“离一切相”。此为表述针对心的显现。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
就学理来讲,“无心”有两个层面,对现象的无心和对本体的无心。但只要能准确地认知“无心”,就能够获得开悟。
“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这一句说禅宗特点,针对心之自体的认知,应当单刀直入,直下顿脱。如果做不到,拿就要“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
对于我们来说,是要次第修行,积累做到能够直下无心的资粮,清除做到直下无心的障碍。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17课——信心与修行05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第1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