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我总共说了三个要点,第一,要长期的闻思,培养正确和准确的三观。第二,要长期坚持积资净障,特别是积资,为什么呢?在闻思的过程中,如果不积资,会没有力量,玩不下去的;如果不清障,障碍一旦发作起来,你也玩不下去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去积资净障,比如供养、放生、布施等等,而且每次做的时候,都必须以三殊胜来摄持。大家还记得三殊胜吗?做善事之前要发愿:发愿我要生起出离心、我要生起菩提心、我要生起空性正见,我为了这个才去做这些事情,这个称为做发愿殊胜;过程中就专心地去做,这个称为正行殊胜;最后做完了回向:回向给自己生起出离心、生起菩提心和空性正见,这个称为回向殊胜。
供水、拜佛等等,一定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做,不要认为这些没有用,你每做一件事,力量就堆积下去了,然后跟你的三殊胜结合在一起,就会集腋成裘、滴水穿石、积水成海,这样你才能玩得下去,才能够长期有顺缘去产生闻思的环境和助缘,以及修行的环境和修行的助缘。闻思——你得听到一些真正的佛法,而且能够听得懂;修行——你得有个修行的环境,修行中间出现了问题,还要有人帮你解决。这些都是顺缘,要靠积资净障以及发愿、回向这些方式而来。
第三,要坚持打坐,这也是我们居士一定要去做的。为什么呢?我们打坐去修呼吸和体会禅定,可以建立追求解脱的意乐和克服散乱的心力,请大家记住这个。为什么能够建立追求解脱的意乐呢?因为禅定带来的舒服和安宁,如果慢慢在你相续中建立了,你就不会认为修行很苦,所以禅坐的时候要去修呼吸等等,体会安静、体会定。这些是靠磨砺出来的,刚刚开始打坐的时候,不要说一坐几个小时,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念头不停地乱飚,身体痛,心也烦躁,但是一定要长期坚持,这也要靠前面的闻思和积资净障而来,渐渐会产生禅定。(本来今天我会大量讲到禅定,可是没有时间了。)
观呼吸也好,观虚空也好,观中脉也好,反正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平静下去,慢慢就感到舒适愉悦,修行解脱的意乐就出来了。慢慢你会发现,心有力量了、清晰了,容易平静了、容易理解法义了。很多时候佛法不仅仅说心的运动,有时候会说心的平静,如果你没有体会,根本就领会不了,最多只是概念的明了。所以,打坐可以建立修行的意乐和修行的心力,禅定久了以后,你心的意志力会变得很坚强。
再重复一遍,我们必须要做这三件事,第一,长期坚持闻思;第二,长期积资净障;第三,长期坚持禅修。“三个长期”都跟出离心有关,我说的出离心不是去修四前行,修半年或者三个月,而是要修到你解脱为止。
还有一个,如果要好好地修前行法,还要建立必备的三个条件。第一,一定要依止具德上师,不要认为自己看了书就可以了,不行的。首先,闻思上你会错误理解;其次,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正确的摄受,你积资净障都做不好,犯了戒也不自知,很快就把你的功德摧毁了。所以一定要依止正确的上师,特别是到后来的具体修行方法、境界的鉴别以及违缘的解决方法,甚至闻思也需要具德上师,他能帮你解决疑问,否则你的心老是处于不定和怀疑中。
第二,选择和加入一个真正有修行的团体,这个也很重要。为什么?现在靠个人在家里死修,很多时候玩不下去的,你玩两下就不想玩了。一个新电影来了马上要去看,现在的电影为了赚钱,宣传做得红红火火,一看那些预告片,简直眼花缭乱,音乐一响起,就心旌摇荡。女性看到爱情电影就受不了了,男性看到战争电影也受不了了。(比如我看到复仇者联盟、X战警之类的就激动了,然后一定要去看。)
所以,靠自己是不行的,外境一换就受不了,可见团体的互相摄受、互相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共修的力量会把你逼上去。但这个团体必须是真实的修行团体,里面的绝大部分师兄是趋于修行的,而且这个团体里面得有真正的领头人,不然很容易乱,凑在一起不是修行反而乱搞。
第三,你得有足够的时间和相对清净的修行地点。足够的时间——你要放弃很多事情,真的去闻思修。比如去看电影还是选择闻思、去旅游还是选择闻思、去参加一个世俗的聚会还是参加法会,你得有足够的时间浸泡在佛法上才行。相对清净的修行地点——你修行打坐的时候,得有一个稍稍不受影响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一定要很好,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一定的清净。
三个必要、去做三件事、建立正确的三观,三三得九,这叫出离心九要。(开玩笑)
必须长期如此,你才会慢慢明白修行的重要、生命该拿来做什么、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修行重要就是价值观,生命该做什么就是生命观,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是世界观。这些话是对我们这帮交流的师兄讲的,有些团体、有些出家人可能比较特殊,他们不一定会说这些东西,但我们这帮人真的需要这些。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七要》第02课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