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是为了学一种世界观,以及实现这种世界观的方法。这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每一个生命,不管是人、天人、动物……存在于轮回中,到底想干嘛?就是要追求快乐!“获得快乐”是我们所有生命追寻的目标。比如我们挣钱,是为了快乐吧?我们建立家庭,是为了快乐吧?我们追求事业,最终也是为了快乐吧?
当然,在追求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的痛苦,但是我们会想象——这种想象称之为“理想”——成功了以后有多么快乐、多么有成就感,即便我们忍住了苦难,也要去追逐,但最终,还是为了快乐。这是我们不能否定的,所有的生命,有个共同的特点——追求快乐!
那么学佛,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呢?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快乐呢?这就是我们在教法中要去了解的,然后,就要在证法中去实现。如果我们完全不知道学佛的具体意义,以及怎么去实现它,就朦朦胧胧地跟着做,是不行的。
比如有人问:“学佛是怎么一回事?“修出离心,修五加行,然后去听窍诀。其实他把佛法当成在学校读书,小学六年级读完,发个毕业证;上完初中又发一个毕业证;读高中、大学,都好像是为了毕业证。而这个毕业证拿来干嘛?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如果只发了一个毕业证就完了,那你这个毕业证什么用都没有,毕业证还那么硬,擦屁股都不行的!
那毕业证拿来干嘛?换取好的工作。换取好的工作干嘛?挣钱。挣钱来干嘛?泡妞、泡仔。这些又用来干嘛?造人。造人来干嘛?一直追下去,你会发现,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愉悦。当然,扩大一点,他会让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愉悦;再扩大一点,可能让自己的部属愉悦;牛一点的,让一个组织愉悦;再牛一点的,让一个国家愉悦,让一个民族愉悦;走到最顶端,就是让一切众生愉悦,而且要让他们彻底地愉悦,这样,你就变成了菩萨。
不管怎么样,从菩萨到我们任何一个众生,哪怕是像蚂蚁一样的众生,都是为了让自他获得快乐。只是菩萨没有“自我”了,他会去让其他的生命快乐,而我们不但要让自己获得快乐,还要让跟我们关系相近的人获得快乐。
当然,有时候为了让自己,或者自己需要保护的人快乐,我们还要让另外的一些生命产生痛苦,我们可能会把其他生命的快乐摧毁,这就是凡夫的特点。
比如我们吃肉、杀生、发动战争和各种各样的冲突,制造别人痛苦的行为背后,一定是为了让自己快乐。那学佛是不是能够让我们产生快乐呢?这是我们教理中要去明确的问题,你得从教理上、逻辑上去证明,我们学习佛法真的可以暂时获得快乐,这是最起码的,然后究竟上能够彻底快乐。
我们平常人的世界观、生活方式,并没有提出这个要求。现在大部分人的主流世界观,认为人活一世就没了,最多活到七八十岁,长一点的活到一百一二十岁,最后还是要死。死之前,要尽量吃啊、穿啊、赚很多钱、去旅游,还有制造一点我们所认为的成就。成就是什么呢?当更大的官,拥有更多的钱,出更大的名,走在街上浑身上下都是LV,戴几百串珠子,全是翡翠的……不然,世俗认为的快乐,还有什么呢?这是我们普通人对生命快乐的愿景。但是,无论如何成就,你都只有这一生。
在我们佛教看来,这样的愿景其实是很可怜的!人只求这一生,而且求的快乐,就是物质和权力带给自己的一点好处。这样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活了这一世就没有了,所有对快乐的努力,都集中在有限的一生中。
而且,由于快乐方式是唯物的,没办法转过头从心里面去找快乐。这种完全倾注在外的快乐方式,无非是物质的拥有,以及权力的拥有,但这些类型的快乐,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是变化的。佛陀认为,世间上无论什么快乐,走到后来都是苦,所以提出了“苦谛”。(苦集灭道,是四个真谛,“谛”是真理的意思。)也就是说,无论你怎样玩,落到后来,都是苦,但这是我们普通人的一种快乐方式,那是挺糟糕的!
但佛教说,你在探求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追寻这个真理的同时,你都已经能够获得暂时的安乐。如果你掌握了这个真理,你会获得彻底的快乐——“解脱”。我们所有的教证,都在论述这些。
大家知道三藏十二部是什么吗?三藏十二部就是佛陀所说过的所有的法,其精华总结就是五部大论。第一部:因明,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论,教会我们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世界。首先要认清楚什么是遣余、什么是有实法,要去破、要去立,认识的时候有比量、有现量,把这些东西区分开来。破——认为什么东西是虚假的,立——认为什么东西是真实的。
认识论教了以后,就要讲世界观,到五部大论的第二部《俱舍论》,那是一部小乘世界观的经典。第三部《中观》,是大乘世界观,第四部《现观庄严论》,是讲大乘世界观的实现,实现后的现量是怎么样的。然后就讲《戒律》,如果你要实现这种世界观,你要守规矩。
其实整个佛教,讲的就是一种世界观,以及我们要怎么去实现它。实现它的过程中,你可以获得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
——摘录并整理自《顿悟入道要门论》第8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以理建立后世
- 为什么要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