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一切去修行的心真不好产生,大部分人哪里会想离开世间去修行嘛?三块钱不见了就心痛五个月;一个爱人走了就十年回不过神来……原因是什么?很多痛苦来源于我们的贪执,还有来源于我们没有安全感。
实际上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安全?刚刚开始讲轮回过患的时候,洛杉矶就开始地震了,幸好只摇了两下,如果地震很厉害呢?这个还是外在的地震,你内在的地震随时都在开始,说不定哪天你就生病了。所以,建立真正准确的世界观并深入相续,才会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首先,要建立纯正的三观,明白苦集道灭的道理,不要去听信那些鸡汤:岁月静好、活在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其次,三观纯正了以后,也不见得能够生起出离心,可能只是有出离心的概念。有很多师兄学中观和唯识都很厉害,能够把中观的很多问题提出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析,甚至很多中观的书籍可以倒背如流,但还是没有出离心。甚至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生命观、正确的价值观,也学习了《入行论》,也还是没有出离心,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心的作用本身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是理性的力量,一种是感性的力量。
我们虽然学了中观、唯识、《入行论》这些内容,可能在理性上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但平常决定我们快乐和行为取舍的还是感性。我们内在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感受全因执著而来,这些执著还是唯物主义的。
理性上我们会说:美女是虚幻的,甚至透过皮肤往里面看是脓血淋漓的——我的习性一看到她就Hi,觉得她的胸部和臀部都很丰满,就是漂亮!我的感性一下就出来了,你说她是虚幻的、她是脓血淋漓的,根本不起作用;我们嘴上说“钱不用很多,只要够吃够穿就行了”,突然哪天在你面前放了五千万美金,你的心不动?就算你心不动,仍认为够吃够穿就行了,但是如果我把你够吃够穿的东西也拿掉呢?不行的,我们的感性不听这些。
这个还仅仅钱,亲人就更恼火了,理性上都知道亲人迟早要离我而去,不可能跟我们一起走中阴,死的时候万般带不走。但是亲人一旦出了什么事,或者要去修行的时候——我舍不得我儿子、舍不得我老婆、舍不得我老公,学的东西完全不管用,依旧感性做主,而且是错误的感性做主,完全没办法让心离开各种各样的贪著,或者是淡化这些贪著,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去相信暇满难得。
这个暇满人身好难啊!你会发现,说了一大堆全都跟正见(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在一起。如果你的世界观非常坚固,认为这个世界本质是空性的,现象是缘起的,缘起的规律就是唯识里面所讲的东西——我们就是有三世轮回,因果就是不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后我们如法修行就是能解脱。心里面根本不假思索,自然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行为判断,这个人肯定能获得解脱,因为他会朝这个方向不停地迈进。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我们的这三种观念很弱很弱,我们理性明白了,但是感性不行。理性的力量要跟感性的力量进行斗争,长期坚持闻思修,正确三观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正确三观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之后,理性的力量就变成正确的感性了。
正确的世界观强大以后,感性就会起码有单空的感受,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是虚幻的——直接去认知和感受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就是单空。
正确的生命观更强烈以后,会觉得贪执这些生命中的假象根本没必要,我们会随时觉得执着这一世以及执着这一世的亲人或仇人,都是毫无意义的,会直接有这样的感受。
如果价值观正确而且深厚了,起码是出离心(甚至是菩提心)就会非常的强烈,任何行为都想着去修行,慢慢就会变成感性的力量。感性的力量就是不用去思考,直接就出来,而且出来就是正确的,但这个一定要靠长期的闻思修,大量地学习中观和唯识。
大家不要认为讲中观就是讲空性,讲唯识就是讲缘起规律,在长期闻思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深邃的理论,反而容易激发我们的出离心,让我们的出离心更加的有理有据,而且非常的真实、有力量。
有很多师兄学了很长时间的中观,甚至在上师那里已经被直指心性了,但回过头来发现,还是要修五加行、修四前行。因为他相信了佛教的理论,世界观真的被建立了,而且通过各种各样的修行,三观越来越纯正了。但要纯正的三观做主,还得长期的闻思修,要培养出正确的理性的力量和感性的力量。
我们初初学了一点中观或唯识,有了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那只是理性的力量,理性的力量很可能会斗不过你过去错误的感性力量,基本上会失败,但长期坚持下去你会赢的,这时真正的出离心(我还没说菩提心)就被建立了。
大部分人学了中观和唯识,还是凭感性做主——我要这样快乐、我要那样出名、我要钱、要财、要家庭,特别是幸福美好的爱情(现在的年轻人认为爱情大过天)。为什么呢?在他们的世界观里面,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事情,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了。现在的影视,各种各样的宣传媒体都把爱情推得最高,导致大家前仆后继地去追求这个东西。
很多经历了爱情痛苦的人,还要继续相信爱情,为什么?他没办法不相信爱情,因为他认为没有爱情就什么都没有了。他不知道还有解脱的快乐,还有修行的快乐,一旦尝到,爱情就会被丢掉了。但要尝到修行的快乐或者解脱的快乐,得花很长的时间去修行,而爱情的快乐用得着修吗?只要长到身体自然成熟,就会自然感受到。你看男女长到一定岁数的时候,需要培养他/她去爱一个人吗?不需要的,但爱的对境和爱的方式可以培养。比如爱的对境,古代以肥为美,大家都喜欢胖的;现代人以瘦为美,大家都喜欢瘦的。还有爱的方式,古代表达爱的方式,比如抛绣球,写诗词等等;现代人表达爱很简单,发个短信甚至直接约炮。爱的方式和对境会变,但爱的习气(追求贪欲)是不会变的,人们认为只有这个,所以变不了。
我们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真正尝到修行的快乐,比如禅修的快乐,我们是没办法真的离开执着和贪欲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行、去打坐,把概念的出离心变成真实的出离心。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七要》第02课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怎么生起真实的出离心(3)——总结要点
- 怎么生起真实的出离心(1)——闻思修建立正确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