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先明白佛教的三观,才会产生真实的出离心。那要怎么明白这三观呢?非闻思不可。
长期的闻思才是建立出离心的基础,不是泛泛读完“暇满难得、死亡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不是浅浅明白几个概念,也不是背诵了地狱的类别“黑绳地狱”“无间地狱”“大号叫地狱”等等,就有出离心了。说老实话,由于没有现量,即使在学佛,也不一定相信有地狱。
这些观念在头脑里掠过的那一刻,我们也许会感到畏惧,但三分钟之后就忘了——可能三分钟有点夸张,但三天以后,一定会忘的。不信的话,大家不妨问问自己,还能记得十八个地狱的名称吗?肯定都忘了。我们心里根本不相信轮回过患,都忘了还谈何相信呢?只剩朦胧的概念——“有地狱哦”,好像地狱离我们很远似的。其实不是,死后马上就出现地狱,地狱离我们很近!但我们没有深入思考这些观念,没有将其作为心的主导力量、思考准则、行为指南。
那怎么办呢?一定要闻思中观和唯识。这就是我长期跟大家交流中观和唯识的原因。长期闻思,就会堆积成量——如果非要把这个说成洗脑,那就算“洗脑”吧!但这是正确的“洗脑”,因为并没有禁止你研究其他思想或理念,没有勒令大家迷信一种完全没有依据、不讲道理的主张,大家可以广泛学习科学、哲学,学习其它佛教宗派、甚至外道的思想——这样才有辩论的基础,否则就无法辨明真相。
学佛最怕一些学得半懂不懂、二不跨五的人,不懂又要评价,很糟糕的。比如一位计算机专家遇到一个“门外汉”,后者说:“喂,你的这个电脑有什么意思啊?它不该装键盘,应该手写输入。”然后提了一堆意见,乱说一通,计算机专家还没法解释,因为对方完全不懂电脑——专业人最怕非专业人!
佛教也一样,最怕一知半解的人。他们上来就问:“有解脱吗?我怎么没看见呢?”“有轮回吗?没看见,我不信!”如果一个人大量、广泛地学习,反倒好办,有知识储备,也有接受佛理的基础,可以产生正信。所以,佛教不怕来提问、质疑的聪明人,怕的是一知半解又莫名自信的人。
有人可能会想:“那岂不是我们都要头脑聪明、博学多才,才能学佛?”不是的。大家都有基本的常识和分析能力,比如明白饭要喂到嘴巴里,而不是耳朵里,只要具备这一点能力,坚持闻思学习,再笨也会懂。因为佛法不仅可以用深奥的学术语言传授,也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像常识一样平白。
所以说“佛法如大海,象、鼠分饮可以各得其饱”。是大象就多喝一点,是老鼠就少喝一点,最终都解渴了。但不管是象还是鼠,都要去喝水才能饱——要去闻思,才能明白。长期闻思,我们才会形成准确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才会真的相信因果不虚——说白了就是学习唯识,才会有三世轮回的观念,知道布施真的会发财,守戒真的会得福,忍辱真的会消业,才会明白为什么“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各种疑问就会烟消云散。
总之,要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必须通过长期的闻思和修行,培养正确的三观——通过学习中观和唯识,建立世界观和生命观;再学习《入行论》等菩提心方面的内容,建立大乘的价值观,明白取舍的标准。
小乘学人则无需学中观和唯识,只要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我执”,而“我执”是可以解除的。但如果是真正的大乘佛教徒,就需要长期闻思中观、唯识,而不能略微学几下、学了就忘了。把道理想通、想透了,才能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三观纯正时,四外前行(暇满难得、死亡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才能真正深入相续,让我们生起“不能再这样轮回下去”的决心,从而放弃贪恋的一切去修行。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七要》第02课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怎么生起真实的出离心(2)——培养正确的理性、感性力量
- 若你发现无论外界怎么变化心都是安乐的,这就叫 “ 天天都是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