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认为生命到底是什么?佛教的的生命观源于究竟的世界观,究竟世界观诞生了我们对生命的看法,即生命观;从生命观里产生了价值观(怎么做才能让我们幸福和快乐,这个是价值观);然后用价值观指挥我们的行为、取舍。
这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活下去和活得好;第二,了结生死。所以这一切的根本,来源于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逻辑上是怎么回事?然后实践上可不可以做得到?做到了以后,我们活着的好处和死了的好处在哪里?
当然,唯物主义不会告诉你死后的好处,它认为死后的好处就是你不会有活着的痛苦了。在这种观点之下,有人想不通就去自杀。这很冒险,本来自杀是为了让自己不再痛苦,活着太不容易了,死了一了百了。结果在楼上“砰”的一声跳下去,发现会更痛苦,而且回不来了,怎么办呢?那就很惨了!
对于很多事,你都没搞清楚就相信了,岂不是很糊涂?你说:“大家都这样!”如果大家都去吃屎,你也去吃屎吗?不能因人多或少来说明问题对错的。大家都是没房子的,或者很少人买房子,你为什么要去买房子呢?大家都是穷人,富人很少,你为什么要去做富人呢?所以一定要去讲理的,去看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么,佛法里面认为世界是怎么回事呢?它是怎么来解释世界的?在佛法中有很多很多层面和层次的解释。在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里都有判教,汉传佛教有唯识的判教、华严的判教、天台的判教等。判教是什么意思?就是对世界的看法,一步一步往上走。
你说:“为什么要这样,你直接告诉我世界是怎么样就可以了,不要说得那么复杂好不好?”很多刚刚开始学佛的人,他来了以后马上瞪着两个二筒——两只纯洁的、扑闪的大眼睛:“你直接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嘛?”这一下怎么说得清楚?这如同你加减法都没有学好,一上来就问我微积分怎么运算?这种人经常会把人搞到差不多晕死过去。
第一,要根据人群的基层文化来传播;第二,要根据人的理解程度和根性等各种各样的情况来传播。当然也有最究竟的,就是比较彻底的对世界的看法,我们称之为大乘。过几天要讲圆顿教,什么叫圆顿教?汉传的判教,有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如禅宗教外别传那一类的)、圆教,这么一层层地分上去。
那么这个世界最根本的是什么?是禅宗讲的“自心本性”,我们心的本质是世界的本质,这个世界是我们心所产生的现象。生命是什么呢?生命其实就是心,因为佛教认为每个人就是一个心。那心能不能分个呢?当你是凡夫的时候,可以认为是有一个一个的心,我的心和他的心是不同的,因为他痛苦,我不痛苦,他快乐,我不快乐,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分开的,但心的本质完全是一体的、是一个的。
心有很多其他的名词——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在唯识里面有十八个称呼,有时候叫心,唯识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由心产生的,不是由物质产生的。世界产生,是由于我们的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捏造。这跟我们的世界观立即产生冲突。由于我们平常串习得太深,会认为“那个东西明明是杯子,你怎么能说是心呢?你看那么大一坨。你不信,我砸向你试试!”你觉得佛陀有这么笨吗?难道他不知道这是一坨啊?而且像我们这种读了几十年书的人都要去信他,所以他没那么笨的。
整个大乘比较彻底的世界观,一个是中观,一个是唯识,还有一个更彻底的如来藏学说,它给我们心的本性取了个名字,叫做如来藏。这个如来藏有两个大的特征——空性和光明。
“空性”是一个中观词汇,对于没有学过佛法的新师兄来说,听到这个词汇可能会傻了。大家可能会认为空性就是空荡荡的,然而不是,佛教说的“空性”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一坨东西,它是空性的,比如我手上拿的杯子,这个就是空性的,为什么呢?你看我手上拿着的这个鼠标,你可以去找它的组成部分,按照科学的找法,可以找到分子、原子……这么一直找下去,那么最细微的那个组成基础是什么呢?最细微的那个你会完全找不到的,就像在梦中抓到东西一样。
你会疑惑:“怎么可能,它一定有个最小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典型的没学佛的人的看法,一看就知道他脑袋有包的。为什么呢?
其实所有的宗教问题,落到后来都会涉及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要去找最小的组成部分。
比如我们面前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首先从一个事物找起。其实现代科学、物理学、化学都在搞这些,只是它们走不下去了。现在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粒子加速器就是在干这个事。科学家说他们找到了上帝粒子,叫希格斯玻色子,佛陀几千年前就说你找不到它,但是他们还在找,傻不傻?他们花费将近四十亿欧元弄粒子加速器搞这些无聊的事。如果拿这么多钱来利益人类,非洲可以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中国的贫困户基本上可以取消。
这事佛陀很多年前就干过了,用思维干的,为什么他说会彻底分空呢?因为再小的东西都有直径,一直削到后来一定会被分空的。
我们拿一个杯子,假设这是最小的粒子直径,那它还有更小的,即它的二分之一。如果是一个现量的东西,这么长的东西,它一定会被分完的。如果分不完的话,我们没办法拿到这个东西,连碰都碰不到,所以它一定会被分完。
现在唯物主义有一个辩证法也承认这一点的,大家知道唯物主义的三大基础理论吗?它说事物的存在,第一个要对立统一,就是事物一定要互相依附存在,其实有点像佛教说的缘起或者叫观待。但是它落到最小的物质就不承认了,它认为那个不需要观待,这种观点根本就是前后矛盾的。
第二个,它认为事物的发展一定是从量变到质变,就是量变到一定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质变。也就是说,这个最小的粒子被分分分,分到后来质变是什么?空(没了)。但是唯物主义不承认这个,它说一定会持续分下去,永远找不到尾。那就等同于,一个空间我们永远没有办法走完;两个人谈恋爱的话,一方永远都牵不到另一方的手;吃饭的时候,饭永远都送不到嘴里面去。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如果你仔细、深入去思考,把它想通了,你就开始相信佛法了。
我现在只是提出来,可能有些老师兄会听烦了:“你怎么老讲这些,给我来点其他的。”我刚才已经说了,凡是这样想的人,说明你没有菩提心。对于新师兄,你就要去想这些问题,然后把它想通。你去找各种各样的论调来反驳我,如果你把我反驳赢了,我跟你姓,我立即背叛释迦牟尼佛跟你,你是什么教,我就是什么教。我很有钱的,我护持你的话,你会很牛哦!(众笑)所以你只要把这个东西弄通了就行了。
第三个辩证法是否定之否定,就是后面的(新事物)一定会否定前面的(旧事物),其实有点像我们佛教里面说的无常,什么都在变化。但落到最后那个物质的时候,它就不无常,变成常了。所以唯物主义很多东西是矛盾的,在理论上都说不通。
但佛教并非如此,它认为这一切的现象根本上是没有实质的,但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你又找不到它的组成部分,也已经否定了是物质的,佛教也绝对不承认有个上帝之类的存在。佛教说:“你说有上帝,拿来给我看看!或用个公式推出来有上帝,他左边耳朵长什么样子?”这里有没有基督教徒啊?我对上帝没意见的,我只是举个例子。换成大自在天可能比较好,印度有个一神教认为存在大自在天,这个世界是由大自在天造的,其实跟基督教的观点差不多。
基督教说:上帝的灵在水面上运行,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不知道怎么回事,哪天肯定产生了五阴炽盛苦,就整个泥巴造个亚当出来,发现亚当跟他一样有五阴炽盛苦,有孤独,就在亚当身上抽出根肋骨出来,整出个夏娃。亚当和夏娃整了就算了,两个还要去偷吃苹果,苹果一吃就不干好事,就有了我们。这个说法都算比较浪漫的。
中国古代有个传说:盘古开天地。我就想不通了,一个大石头,盘古在中间,他“砰”一斧头下来,石头就散了,然后就有了人类。我想问盘古他妈是谁啊?为何生了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我们要去把这些彻底地弄清楚,不能听信神话传说的。
佛法认为现象不是物质,也不是外面的一个神造的,那到底是什么?现在唯一能够拿到的证据是什么?它不是物质的,也不是上帝造的,只能是我的心感觉到有的。哇!这个很难想得通,如果你能够想得通、证得到,你就开悟了;想不通,它就永远是个物质,你的快乐点会永远在这上面。
当你想通了、证实了,你的快乐点就变了,你快乐的来源就在于造它的东西这上面了,什么东西造它的?你的心造了它。证据是什么?做梦。晚上做梦你可以拿到这个东西,醒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个东西什么都不是,只是你精神造的梦。我们现在就在一场梦里面,我们感觉到的体重、身体、美女、都野兽、宋仲基、跳下水的杰克,全都是梦中一样的东西。
这可能吗?如果你进行哲学思考,会发现如果它不是任何的物质,只能成立这些是梦。大家要很哲学地去思考,什么叫哲学地思考?不能说:“万一都不对,还有其他的可能呢?”这种人就是属于脑袋有包的,就一耳光打到旁边去,先去做哈士奇。(众笑)我们把所有的来源都否定完了,不是外面的神造的,也不是物质的,那就只有一个来源——内心。这是哲学性的思考。
——摘录并整理自《永嘉证道歌》第08课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自讨苦吃,皆因无明
- 证悟者的穿越时空,是“穿越剧”里演的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