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终于开始讲《坛经》,前面铺垫了好几个禅七,好像是从上上个禅七开始的。加上今天,这次禅七还有六堂课,估计还是讲不完。没关系,像《坛经》这种经论,讲慢一点比较好,那需要长期读、反复读。
《坛经》虽然叫“经”,但它是禅门的祖师六祖惠能说的,这本经对汉传佛教特别重要。一般来讲,在佛教里面,只有佛陀所说或者佛陀加持所说的典籍,才能称为“经”,其他大菩萨们写的东西只能称为“论”,但惠能祖师所说的东西,却被奉为“经”,为什么呢?因为里面所说的法的含义,以及它对汉传佛教的影响非常的重要,所以把它推到“经”的位置上。
也就是说,这部经我们慢慢读也没关系,里面有很多味道,如果只是简单地看文字,内容也不是很多,花两三天也可以看完,滑过去就完了。但是,如果要把里面的意义搞通,那就了不起,《坛经》读通了肯定开悟。“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里面有很多让我们得见本性的说法,既有辨析性的,也有体会性的,还有直指性的。
实际上,《坛经》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内容,但经常会被我们忽略过去,一些明明可以指示修行的东西,却把它当成一般的知见。《坛经》本来就反对你执着知见,只是在思维、名相上打葛藤,不用于修行,它特别反对这种方式,结果我们又把《坛经》里面的文字拿来执着、拿来知解,不用于修行、不用于实际。所以我们要慢慢地读,其中有几个因素。
第一,《坛经》里面的含义很多,含义很多的意思是什么呢?按我们以前所学的《中观》理论来讲,里面牵涉到很多派别的思想,有自续派的思想,也有应成派的思想,还有大手印、大圆满的内容,是混在一起的。
第二,这部经本身反对只是在思维、分别上攀缘纠缠,随着我们修行的不同,里面的文字和我们实修的一些境界,很多时候有相互的陪衬。什么意思呢?里面的文字和我们实修的阶段有相应性,随着我们修行的提高,反过头再看我们曾经读过的文字,理解都会不一样。
比如《坐禅品》,里面的“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这句话,你在十年前看和现在看,味道是大不同的,因为你在修行。你对不著心和不著净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味道不同了。所以,当你反过头来再读它时,意味又不同了。
我不是在为自己作辩解,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坛经》的内容讲得慢一点也没关系,我估计这次“五一”禅七讲完以后,再来“十一”的禅七就应该结束了。至于接着讲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到时候再说。
我们回到课程上来,《坛经》的前面四品已经讲完了,第四品是“定慧品”,现在讲到第五品“坐禅品”。第四品讲到定慧一体,其实里面已经有坐禅了。当你知道什么是定、什么是慧,做到了定慧一体,实际上就是第五品说的坐禅。什么叫“坐禅”呢?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当你的心面对所有善恶好坏的境界时,不随着它跑,叫做“坐”。什么叫做“禅”呢?要内见自性,要明白自己的心是什么,要内见自性不动。“内见自性不动”这几个词很容易引起误会,大家都去见个“不动”,其实,“不动”是后面的,内见自性才是重要的。
当你见到自性时,自然就知道它动还是不动。它无体,哪有什么动和不动呢?听了“内见自性不动”这句话,如果去找一个不动的东西,就要出问题。没有一个东西叫“不动”,动是它,不动也是它,关键是要内见自性,也就是你要开悟,那个叫做“禅”。
那么,怎么样才能“坐”?怎么样才能外见一切善恶境界不动?怎么样才能“禅”,才能开悟呢?达到坐禅的标准,就是前面说的定慧一体,你要知道什么是定、什么是慧。定和慧就是自心本性,那个东西遍布一切,你散乱是它,你不散乱还是它,它自然会有定。如果你真的认为这些都是它,而且知道它是什么,那就是慧。也就是说,你明白那个东西就可以了,不管是“定慧一体”,还是“坐禅”,其实就是开悟,一开悟都解决了。
分析起来好简单,关键是怎么开悟啊?所说的一切都是要弄清楚怎么去开悟,这个才重要。大家不要被这些词汇、说法迷惑,总是去研究这些文字是什么意思。其实,要明白它的意思,你必须要自己去修行。当然,有一个阶段要我们通过闻思,去把它的名相和逻辑弄顺达,但这个过程不会很长,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内心里面去修行,达到它说的那些要求和标准。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这句话好吓人哦!“此法门中,无障无碍”,虽然它很好理解,但怎么叫“无障无碍”呢?我到处都是障碍:没钱是障碍,有钱也是障碍;有权力是障碍,没权力当然也是障碍,有权力会怕人夺权,没权力会被有权的人整;有家庭是障碍,没有家庭我孤独还是障碍。那怎么样才能没有障碍呢?怎么样才能心念不起,这个才重要。
“内见自性不动”,你见了自性,当然不动了,动也可以,没有什么动和不动,关键是我怎么才能见自性,这个才重要,我们不要被文字所迷惑。“不着文字”,意思不是说不研究文字,而是说头脑不要总是沉浸在名相上,这样、那样搞不完,总是不实际去做。
当然,实际去做的时候,就会牵涉到要找善知识、要有团体、要克服很多障碍等等。有时候,我说这些话也觉得有点不切实际,为什么呢?总是让大家去做,怎么做呢?五加行、闻思,还是这些。虽然禅宗是顿门,但它需要很好的见地。
禅宗的见解,你从概念上是很容易知道的,比如,“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等法句,其实都说完了。你拿一本《坛经》去背,里面全都是大圆满窍诀,但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做。所以,这容易引起很多误会,容易引起很多口头禅、狂禅,你不能去怪它。我以前经常讨厌这些口头禅、狂禅,但仔细一想,他不口头禅、狂禅,你让他怎么办?所以,顿门一下就会变成渐门,实际去操作的时候,你只能够次第地修上来,那些名相、逻辑很容易,背两天就会了,落到实际却好难。
当你落到实际的时候,也就是这些文字,也没有什么,这些文字一说,真能明白的人,一下就明白了。唐代,甚至北宋时期,很多成就的祖师们,他们不用像我们现在这样去打禅七、参话头,他们几句话就明白了。那是因为他们的根器好吗?是的,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那时候他们的根器好,现在我们的根器差。
但是,根器好坏要看怎么去看。他们的根器好是有原因的,虽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唐宋时期的人还是很单纯的,他们受到的思维污染(邪见污染)与散乱污染都比较少。大家注意,我说了两个:一个是邪见,一个是散乱。
唐宋时期,中华民族虽然有唯物主义者(即断灭见者,他们不相信有鬼神,不相信有天地、神灵这些东西),但这样的人很少。他们追求根本真理,不一定会走到佛教所说的真如、法性的层面,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有因果,至少信天,也就是超过我们普通六根范围的另外一种生命。所以,他们的行为包括思维,还不至于像现在这些绝对的断灭见者(即唯物主义者),这种人是很可怕的,非常可怕,真的是没有底线、适者生存,“社会达尔文主义”,弄翻你,肉体消灭你,什么都解决了!那时候没那么吓人,即使有邪见,但也不如我们现在。
还有散乱,那时候的散乱和我们现在的人相比,真的差远了,帮助我们散乱起来,可以有很多工具:手机、电视、各种车辆等等。古代出了个徐霞客就不得了,他是明朝时期的人,到处跑、到处看,跑遍了祖国的山河大地,然后写了本书叫《徐霞客游记》,大家觉得他很了不起!现在随便找个人,全世界都跑遍了,徐霞客来过大峡谷吗?徐霞客来过黄石公园吗?他看过巴黎圣母院吗?所以,现在随便找个人都可以看完这些东西。
为什么呢?因为现代科技导致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分别,邪见也特别多,各种各样的说法似是而非。如果你要读那一大堆西方哲学,一辈子都读不完,而且还搞不清楚。西方哲学说了什么嘛?什么都不是,就两个字说完——分别,没了,就是佛教里面说的“瞎分别”!但它会占领你的思想,占用你的时间,耗尽你的青春,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根基不行的原因。
我们没有把这些话很单纯地用于我们内心的实际操习,没有实际去做,而总是去分别,一会儿看这个、一会儿看那个。本来你原来的理解是对的,突然又来了一个所谓的法师、善知识,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通,又把你搞乱、搞昏了。也许后来你纠正了,但中间已经花了三年的时间,人生有多少个三年啊?所以,这些因素导致的后果是很麻烦的。
唐宋以后,我们对《坛经》的解释版本之多,简直多到一塌糊涂,关于《坛经》的版本,我这里起码有二三十种。当然,我没有看完,看不完的,很多都乱写。
我们根基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现在的邪见太多了,还有散乱。散乱的话,就没办法静下来去体会它说的是什么意思,总是听这个、听那个。当然,并不是说完全不听,但你只听不做,还不如不听,落个单纯,一棒打了给狗吃,图个天下太平,哈哈!
我们扯远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回来学习《坛经》。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学了以后要去做,做的方式是什么呢?我们这个群体的修行人,其实应该知道怎么去做,我都讲了:要修五加行,要读《中观》,要去修单空,要去修菩提心,最后要去找你的上师给你指示。
指示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种,如果你学的是禅宗,没有上师,当你的单空、菩提心修得非常到量,而且你又极端聪明,你去看《坛经》《楞严经》或者大圆满的其他经典都有可能开悟。当然,大圆满的其他直指心性的经典要灌了顶才行,但《坛经》这些是不需要灌顶的,只要你有信心都可以看,没有信心也可以看,因为显教没有这些要求。也就是说,如果你达到了那种境界,看了这些东西就有可能开悟。当然,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也是有的。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真的按照这些去修行,前提是舍弃今生,然后发大菩提心,接着在空性正见和空性正观上用心去做,再来看这些,最后找上师给你指示,那时候很轻易就应该可以明白。如果这个做不到,那就说明我们禅宗的祖师,以及我们现在的大圆满老师,他们在骗我们!是不是百分之百这样呢?那也不是,很多人确实是用了心也不行,各种因缘、障碍太多了,但他也会打下很好的基础。
但有一部分人是一定可以的,你要问我你是哪部分人呢?那真的不知道,我不知道你是哪一部分人,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看。当然,如果没开悟怎么办呢?我也说过了,如果没有开悟,我们还有净土,你把你参学、修行大圆满的功德回向给往生净土,那会让你去净土的可能性加大很多。所以,我们学的这些东西是不会被浪费的,所谓的“功不唐捐”,“唐捐”是指浪费,也就是你的功夫不会浪费,它会用到你的解脱上,真的是不枉的。
而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世俗事情,很多都是浪费的。你去做一个什么事业,那个事业可能不成功。很多人说:“我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你胡说!我最讨厌这种说大话的人,你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那你何必呢?你说去挣钱,不是为了钱?那你把钱给我算了,反正你只在乎过程的嘛。
所以根本就不是的,在你没有得到结果之前,你就是因为想要结果才有过程,而你得到结果以后,再回过头去说“哎呀,过程是一种享受”。即使得不到那个结果,你也会说“啊,我有了这种经历,它是知识”。但是,你心里面想去做什么,一定是因为那个结果,想象的结果也会激发你去做。所以,在还没有做之前,你就说不在乎结果,你自欺欺人。
比如为利众生愿成佛,我们只在乎过程,不在乎成佛,扯淡吧!很多时候,这些话的小资性很强,它不真诚、不真实。当然,有没有人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呢?当结果很渺茫的时候可以这么去讲,作为一种心理安慰。实际上还是要在乎结果,我们修行就是要解脱。你说不在乎解脱,而又要修行,扯淡!我们就是要成佛,很在乎结果!当你达到解脱以后,可以说你不在乎解脱,你都有了钱,为什么还要在乎钱啊?银行都是你的,还在乎三块钱?这种不在乎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了。
好了,我们回来看第五品“坐禅品”,这一品不会很长,文字不多,但很有意思,意义很深,我们尽量今天把它讲完。现在看文字: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
哇,这一句把这一品要讲的内容全部说完了。六祖大师告诉大家,我们坐禅要怎么坐呢?第一个观念是不著心,第二个要不著净,第三个不是不动。很多人修大圆满,其实也是这三个:不著心,不著净,亦不是不动。你把这三个解释清楚了,真的做到了,就可以了。当然,里面最重要的是你要见性,他就是不说见性那个最关键的点,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见性。
其中坐禅的一些方式,我们好像都能操作,但是,如果我们不见性,这些操作都是相似的。我们理解了这些以后,对见性很有帮助。另外,见性以后,你回过头去看这些,确实就是这样的。什么叫做安住本性?安住本性的时候,一定会不著心、不著净、也不是不动。也就是说,成功前和成功后,这些东西都能够对得上。
好,我们来一句一句看,“此门坐禅”,“此门”是指禅宗,六祖是中华禅门的第六祖,第一祖是达摩祖师,从整个禅宗来看,前面还有二十七祖,从大迦叶开始,第二个是阿难,达摩祖师是第二十八祖,这么一直下来直到六祖。
“此门”指禅门,禅门又叫“教外别传”,什么意思呢?这个说法好像是说佛教教门之外另外开一门,在我们汉传佛教里面叫宗门,实际上还是属于佛教,只是不像佛教的其他派别那样要次第修学,或者要阅读、理解很多经论,或者像律宗那样要执持很多很细微的戒律。
而禅宗上来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接就跟你说本质,你要是领会了,前面的东西就都了解了,它是这么一种方式。说它是教外别传,其实只是一种说法,并不是说他不属于佛教,是佛陀专门给我们的另外的东西,其实还是属于佛教。教外别传还是佛“教”的嘛,只是说这个禅门很快,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论禅定,称之为顿门。
它不仅快,而且非常实际,不会堕入两个误区。我们在探寻本性的过程中有两个大误区:一是堕入思维分别,二是堕入没有见地的普通禅定,即堕入死禅定,把禅定的某些境界误认为是证悟。当然,这两个误区再细分下去又有很多误区。
所以,我们在证悟大圆满时,一定要作两个大的区分,第一个是区分意识与明智的差别,防止你堕入分别,因为分别会越来越细,分别的一些相状真的很像证悟;第二个是要区分阿赖耶识与法性,因为阿赖耶识很多都是在定的状态里面,很容易误认为这就是证悟,但实际上不是,只是心的一种状态。我们要去搞清楚它不是,要透过去认知到真正的法性,这就是区分阿赖耶识与法性。
很多人直接在手机上就开始问我,让我讲一讲意识与明智,讲一讲阿赖耶识与法性。你得修啊,等你修到那种程度,再去找你自己的上师讲,这是绝对的大圆满窍诀。它不是“哗啦哗啦”说两句话就能明白的,这两句话到你那里马上又会变成思维分别。
比如,我们现在讲“元不著心,亦不著净”,如果是懂的人,可能会听成是大圆满窍诀,不懂的人,它就是几句话,或者好多句话,就是一些名词概念在你头脑里面蹦来蹦去。本来就是生灭法,想的时候是那样想的,不想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它怎么可能让你认知到不生灭的法性呢?
所以,为什么要去找你的上师呢?它有两个原因:第一,你的上师真的懂这个东西,他懂了以后才能真的给你讲清楚,如果他自己都不懂,瞎子牵瞎子,那就完蛋了,那就不能叫上师;第二,他了解你,而且他还知道怎么样让你逐步地走进去,让你弄清楚。所以,一定要找自己的上师,不是网上找一位善知识问一问就行了。
当然,问一问是可以的,他可能给你说一些什么,如果你真的到了那种状态,有可能一句话就触发到你。但是,网上很多人是互相不了解的,即使有的人他了解你,反而不给你讲,因为他知道你是二百五(不明白)。所以你要自己踏踏实实去修,不要好高骛远。
你说:“不好高骛远,我为什么还要听这些呢?”我们已经开始讲《坛经》了嘛,没办法,讲《坛经》就一定会讲到这些。再说,即使你还没修到那里,但作为知识储备是可以的,我以前都说过好多次。一方面,它可以作为知识储备,以备来时之用,也就是你真的修到那个时候再用。另一方面,它有极大的加持作用,它会让你产生信心、产生知见,慢慢地次第修行,它对你次第的修行有极大的加持作用。所以,我们学这些是可以的,不然《坛经》就不会流传到现在,很多大德们也不会来讲《坛经》,而讲《坛经》的大德太多了。
我们接着说“此门坐禅”,“坐禅”就不用说了,就是禅修,在垫子上打坐。但是,禅门的坐禅不一定是在垫子上打坐,它把“行”,也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行为,也叫做“禅”。
藏传佛教,特别是宁玛派,讲求见、修、行、果:“见”基本上是通过闻思来完成;“修”就是座上修;“行”就是在平常生活中去执行我们所学的东西,也叫修行;“果”就是得到的修行效果、结果,这就是见、修、行、果。而禅宗里面打坐叫“禅”,平常的行为也叫“禅”,修和行合在一起都叫“禅”。这样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
也就是说,“此门坐禅”既是座上修,也是座下修。这里说的是座上修,还是座下修呢?由于他讲的是坐禅,大部分的含义还是在座上修,但不妨碍把这些道理用在座下修。当然,我们理解的时候可以把它主要理解为在座上修。
“禅”字的意思我以前也讲过很多,第一,它指禅门,是一个宗派的名字叫“禅宗”;第二,它指禅定,修安静,即坐在那里,让心平静下去。比如四禅八定,它是外道和佛教都用的一些修行方法,从一禅依次到二禅、三禅、四禅,最后是四无色定,外道都可以,是定的一种称呼,叫“禅定”。
当然,禅还有静虑的意思,实际上是禅修,除了定以外,还可以坐在垫子上思维、体会,这叫“禅修”。如果你在百度里面搜“禅”,一定会有静虑这种解释出来。静虑,即安静地思虑。为什么要安静地思虑呢?其实,思虑也不只是简单粗大的思维,有时候体会也叫思虑。实际上,它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禅修,不是禅定。它要把我们所学的见解、概念,慢慢地借用定的方式与我们的心相融合,即所谓的止观,要把它们捏到一起,这叫禅修,这是“禅”的第三种含义。
综上所述,禅的第一种含义是宗门的名字,第二种含义是禅定,第三种含义是禅修。接下来是第四种含义,禅心,说的是本心。我们证悟以后,有时候也把心称为“禅”。这个“禅”,在中国汉传佛教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要去看语境,要看它前后说的是什么。
它有时候和我们说心是一样的,禅也好、心也好,语境是不同的。汉传佛教里面,心有时候指意识,有时候指情绪,有时候指阿赖耶识——世俗心的本体,有时候指自心本性。到底这个心是什么?你又要根据语境去看。
这样不是很麻烦吗?不麻烦的。为什么呢?如果你的汉语系统的语言能力非常强,文字领受能力也比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佛教方面的修学,你会很容易就搞清楚它是什么意思。如果搞不清楚,那要去问,不然就会理解错。
接下来看“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三个要点。“元不著心”,“元”指本来就该如此,“不著”指不执着,简单说成“不著”。那么,我们坐禅本来就应该怎么样呢?首先,不著心,即不执着心;然后,也不著净。净和污染是相对的。
我们经常说的污染有哪些呢?贪、嗔、痴、慢、疑,一些情绪、不好的想法都叫做污染。反过来没有这些东西就叫做净。最大的净是没有二元分别,那就厉害了。当然,这个“净”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要去看后面的解释。
还有“亦不是不动”,坐禅也不是死坐在那里。所以,我说的这个“禅”,有一部分可以理解为在平常的行为里面也是这样的,也可以叫做“坐禅”,它不是不动。我们认为坐禅就要坐在那里不动,比如禅定很好,定得很深时,拿一根鹅毛放在鼻孔下面,虽有呼吸,但鼻孔出的气连鹅毛都不动,那时候呼气非常细微,这实际上就是禅定的禅。
安住在本性里面,定力很深时,也可以这样子,鹅毛放在鼻孔下面丝毫不动,变成了内呼吸交流,叫做“气住脉停”。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哇,有了气住脉停,修行好高哦”,其实不然,有些死禅定就是这样的。很多老太婆们没有什么见解,但她能够气住脉停,一坐几天,死了以后就变成了动物。以前宗喀巴大师、萨迦班智达、麦彭仁波切,他们就很斥责这种禅定。
还有一种气住脉停,就是他真的证悟了,进入很深的定。所以,不能凭“气住脉停”的外相来判定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修行,只能说他禅定的修行已经表现出来了,但内在是不是真的证悟了,那不能判定。
“亦不是不动”,其实是可以动的,那么可以动、可以不动,到底是什么?下面会一个一个地来讲,其实,整个《坐禅品》把这三个说清楚就完了。然后,他对禅定作了一些定义,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一个:
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
如果我们执着自己的心,即坐禅的时候专注我们的心——心指的是什么?“心元是妄”,指的不是自心本性,而是心的作用。从本性的层面去看,阿赖耶识都算是它的一种作用,阿赖耶识二元化以后就有作用了。再往下作用,阿赖耶识和末那识实际上是一样的,是同一个层面的,再往下走就是意识,然后是前五识,这些都是作用。
等一下,我打个喷嚏,好难受啊!虽然鼻炎是空的,但还是不舒服,虽然不舒服也是空的,但还是不舒服,那怎么办呢?其实舒服不舒服,那个东西是不变的。当你去要舒服、不要不舒服的时候,你就完了,那就叫做著净。
“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心是幻相,阿赖耶识、意识、前五识的显现全是幻,故无所著也。那怎么才能知心如幻呢?你说:“我现在已经知道了。”那是概念。你要怎么才能知心如幻?为什么心元是妄?意思是说,如果你要去著心,你著不到,没办法著。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幻觉,你著是很傻的,你著也著不到,它就是内心里面的一种执着,然后导致痛苦、导致轮回,起不到任何其他作用。
但是,如果你要明白这一点,就要知心如幻。怎么才能知心如幻呢?请告诉我,师兄们!
师兄们,你得修四夺,你得修“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否则你怎么知心如幻啊?概念上很容易知道,你现在听了就已经知道,你学完《中观》的离一多因等等,概念上就已经知道了。
但你没办法真的知心如幻,所以你离不开,你一定会著你的心,所以你喜欢舒服、不喜欢不舒服。当你喜欢舒服、不喜欢不舒服的时候,你就开始在修自他相换的反修——要好的,不要坏的。自他相换是要坏的,不要好的——“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你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声音,自然会在你的心里面引起各种各样的喜好。
那么,你要怎么样才能知道这些显现的虚幻,以及对显现贪著的虚幻是真的虚幻呢?要修四夺,否则你说“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那就只是一句话,没什么用。很多人上来就想一下明白本性,“边有咁大只蛤乸随街跳?”广东话,意思是哪有那么大只癞蛤蟆随街跳?如果有癞蛤蟆随街跳,马上就被做成癞蛤蟆粥,叫做蠄蟝粥,这个名字好难听啊。
“若言著心,心元是妄”,你说心的显现是妄,那心的本体呢?心的本体连妄和不妄都说不清,它根本就没有体,真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就是心的本性,说它是或不是都是多余。但是,如果你真的知道心元是妄时,再反过头去觉察、觉知或者自体心的本体,你就容易自明。那时候就不是认知性的,而是体会性的。认知性和体会性是不一样的两个词汇,怎么不一样呢?找自己的上师去!聪明人从这些字句的差别里面就可以找到一些修行的方法。
所以,“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幻心以及心的幻相都没办法去著它,这已经是人境俱不夺了,什么幻不幻,它本来就是幻的,那时候它自己是解脱的。任何心的相,它自己解脱,你根本不用去夺它,它已经是解脱的,它呈现出来还是解脱的,无非是法性的游舞而已。那时候心的孤明性就出来了,“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你会发现心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永远都在那里,你会相信死亡以后那个东西还在。然后唯物主义就被破了,生死就离开了。如果在这里能够扩大它、坚持它、保任它就会超越生死。
首先,你会清楚这个东西真的可以超越生死,这时候就叫做信心,即信你自己的心。现在我们信的是什么?我们的感觉,也就是著妄。“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你信的是这个,信的是心的一种幻觉、想象。然后,你打坐的时候觉得“哇,好舒服啊,好嗨啊”,你又信了心的一种显现——禅定的愉悦,或者是空啊、明啊。我已经说得很深了,能产生空、明已经很厉害了。你信了这些,也是著到心的幻相上去,那是不能超越生死的,也叫做著心。
这几句话高得一塌糊涂,我们怎么不著心?放弃这些东西,要夺掉它,中观叫遮破,大圆满叫自解脱,遮破完了叫自解脱,人境俱不夺就是自解脱。当你完全放弃、自解脱时,心真的是迥脱根尘,根和尘全都解脱了。它在你的认知里面谈不上真实、不真实,就是个幻相。如果你知道这就是幻相,那时候你的心本身就是自明的,不用再去拿什么东西去明什么。
请大家记住,这是很厉害的,它告诉你心的作用全是幻觉。如果你要强行和大圆满的修行进行对比,这属于界部,但这个对比很勉强。当然,你把它讲成心部也行。它主要是无妄,妄就是显现,是心的作用,你可以说成是这样。但是,如果你完全不知道心是什么,就谈不上什么界部、心部,那就是单空。所以一定要修单空,你都不明白,一上去就不著心、不著妄,结果全都是妄,你的不著妄就是妄。所以,大家要这样去看这些文字。
这是第一个,不著心。然后是第二个,不著净:
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这里是说不著净。不著心几句话一下就说过去了,好像是在说外境,心的作用。而“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的“净”是什么呢?这个“净”好像是心的本体。“若言著净,人性本净”,这把“净”解释了。
什么叫做“人性本净”呢?这里的“性”肯定不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个性,这个“性”就是自心本性,不是凡夫的性。我们凡夫的性就是无明,当然,你说无明也是明,那是另外一回事。无明的根本也是明,由于明的本体不认自心、不认自体、不明自体,故为无明。
这里说“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也就是说,这里的“性”指的是自心本性。那么,本来清净的自心本性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现在这个无明的样子呢?“由妄念故,盖覆真如”。
“若言著净”,如果说我们的心要著净,怎么样著净呢?他在后面会做解释,先把“若言著净”放在一边。“人性本净”,我们的自心本性本来是清净的。“由妄念故,盖覆真如”,这个以前上课我跟大家说过很多,我们的自心本性,其实就是清净的,甚至连清净不清净这个词汇都没有,它本体空性,性质叫光明。
顶果钦哲仁波切,他用几个字来描述自心本性,说得好精彩,我看到以后感叹不已!他说“心,体无,性明”,这个心指的是自心本性,“体无”,就是没有本体,你找不到什么是本体,但这个“没有”不是断灭,它有光明,也就是性明、光明。
我们会说:“它都体无,我们又去找光明?”如果找到了一个光明,那体不就有了吗?所以,这个光明不是我们认为的有、无的那个“有”。前提是它没有本体,但它有一种性质叫做光明,否则你拿什么去明白它的体无?如果没有光明性,什么都没有,你拿什么去体会它的体无,体会它没有本体?所以,这个“没有”不能理解为断灭,它不是有、无的“无”,它超离有、无。
换一种说法,超离有、无就是光明。也就是说,这个光明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为什么不能说有、无呢?因为所有的有、无都是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才能说得出来。也就是你认知出去,你的对境是有或是无,给这么一个概念。当你自明的时候,你没办法说它是有还是无。
当你说它是有或是无的时候,马上就变成二元对立,所以言语道一定要断,心行处一定要灭(你去认知叫做心行),当心行灭了以后,那种光明性就会自认。你说:“那我就灭下去、灭下去。”它还是在认,那叫“伺”(寻伺),实际上是一种心动。那要怎么样才行啊?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东西也没办法说。懂的人,现在我说了你已经懂了,不懂的人就是不懂。
原因是什么呢?我已经讲过了,障碍你认知的有几大因素。首先,人我会障碍你,让你去认的时候有角度;其次,散乱会障碍你。如果你不把人我去掉,不把散乱去掉,那是不行的。要去掉人我,包括法我,你就要修行出离心、菩提心等东西。要排除散乱的障碍,你就要修禅定,因为你的心不具备认知力,总是东啊、西啊到处乱跑,不确定,心不清净。然后,如果力度不够,就要靠上师给予你信心——“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其实说的就是这个。
当你的心走到那一步,他一说,你一下就明白了。如果你的心走不到那一步,随便他怎么跟你说,说到那里,你不是想法,就是感觉。感觉谁不会啊?谈恋爱是感觉,吸毒还是感觉——很舒服、很嗨。把你千刀万剐,你会有好多感觉——恼火啊,痛啊。但感觉会过去的,那是心的作用,那是幻,你不能著在那上面。
人性本来是清净的,但是,由于二元分别就产生妄念,导致你没办法自明,就叫做“盖覆真如”。并不是有一个叫“真如”的东西,上面再用另一个东西把它盖住。你就看着你的心,你拿什么东西把它盖住啊?就你的傻把它盖住了,你的分别、你去想它把它盖住了,其他没什么好盖住的,你只是没有明白它。它就是这样的,从来都是迥脱根尘的,你就是不知。
不管是大圆满还是禅宗,它的知、它的定、它的行、它的果是一体的。一旦明白了,你马上就知道怎么修,平常该怎么去行为。同时就断疑了,马上知道自己就是佛,只不过现在还是佛的儿子而已,当量足了就会成为真正的佛。他自然就会开始修行,而且那种修行是不费力的,叫做禅行。
《圆觉经》里面讲了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修法,它把止、观、禅行拿来组合,一共有二十五种。“禅行”指的是什么呢?不会去止,也不会去观,不断地抛弃烦恼就行了。什么叫做抛弃烦恼呢?在你的觉知和认知里面,放弃所有的分别,即保任,“盖覆真如”就是这个意思。
那要怎么办呢?“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只要无妄想,就性自清净。性自清净好办,我们明白它本来就是清净的。但什么叫做“但无妄想”?前面说不著心,后面说无妄想,为什么禅宗难以成就呢?因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是无难啊,但你不能不拣择,“但莫憎爱”,你做给我看看?粗大的不憎爱,通过戒、定可能还做得到,但细微的不憎爱,你们做得到吗?那是要观心的。真正的不憎爱,就是要明了本性。
所以禅宗把开悟当成追求的目标,一开悟才能真正地明白这些东西,不然你的不憎爱就是憎爱,这是非常细微的。比如,你陷在一些定里面,外面的什么都不要了,在山里面一坐几千年都有可能,头上做鸟窝,皮肤上长青苔,那定得多好啊,对外界绝对不感兴趣,但还是没有开悟。
《法华经》里面讲:“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本性没有现前,真正的佛的本质没有现前,即使坐了十劫,他还是不能成佛。那时候大通智胜佛还没有成佛,他还是个转轮王。
那什么叫做无妄想?什么叫做无拣择?自性就是清净的,但什么叫做无妄想?这个难!如果我们要做到无妄想,那就要去修行,首先要用真妄去对付假妄。什么叫做真妄?按照佛陀所说的方法去修行,比如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慢慢地才能无妄想。嘴上说无妄想的人,非常简单,弄他两下,他马上就妄想连天,晚上睡不着觉,白天恼火得很,不可能无妄想。所以,他一定会有妄想,还是要去修行。
“但无妄想”,这里指的是心无妄想。不要认为打坐压念不起,就叫做没有妄想,其实不然,这叫禅定。最初的无妄想,很多时候我们好像还能做到,就是没有念头,但这还是一种妄想。当然,比较粗大的妄想,比如贪、嗔、痴、慢、疑,那就不用说了,成堆。
到后来,最轻微的妄想就是内心里面的分别执着,即二元对立的认知方式。什么样的东西才不二元对立?“但无妄想,性自清净”,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无妄想,只有处在本性里面才是真正的没有妄想。一切妄想分别,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并不是一上来就要无妄想。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什么意思呢?如前所说,净有很多层面,它可以一层层地往上升。“起心著净”的“净”,就是相对于污染的那种净。首先,很多粗大的贪、嗔、痴、慢、疑是污染,而守戒、吃素、不近异性、手不着金钱等远离贪、嗔、痴、慢、疑的行为,就是净,连人都很清净。这些好不好呢?非常好,修行就要这样子。但是,如果你的心停在这上面,自以为是,那就完蛋,著净。这是平常的行为。
其次,修行方面的著净是什么呢?如前所说的没念头了,你会想:“这是死定,不行,我还要有见地。”但你的见地不透,落在乐、明、无念上面,那也不行。乐、明、无念是三个很大的区域,“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乐,“明”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明,“无念”也有层次。虽然无念只是没有念头,但它有层次,越来越深、越来越深,首先是意识没有了,其次眼识没有了,然后身识没有了,最后什么识都没有了,那叫什么?阿赖耶识,就会变成这样子。
那么,净的层面就会越来越高。首先是没有贪、嗔、痴、慢、疑,其次连念头都没有了,这好像比没有贪、嗔、痴、慢、疑又深了一层。然后仅仅念头没有也不行,连身识都不起了,净又深了一层。最后真正的净是什么?即“人性本净”,就是没有二元对立,心就自明了,那才是净。
但是,如果没有达到真正的明见本心,你的心著在这些境界上,就叫做净妄,或者叫做无明尽,“心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即执着一些境界、执着一些清净。“人我”和“法我”就以清净的方式来建立据点,这也导致二元对立,这叫做“起心著净,却生净妄”。
“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其实,妄根本就没有本体,也没有它所在的位置,没有一个真正的妄。说起来容易,确实没有一个真正的妄,但“著者是妄”,你去执着它,那个执着就叫做妄。不是说你执着的一个东西是妄,而是你执着它就叫做妄。
举个例子,你贪著一个异性,你说那个异性是妄。如果把异性解拆了,都是筋、骨、皮等三十六种不净物,甚至你在观修的时候,透过皮肤往里面看,脓血、唾液、屎尿,一点都不可爱,那绝对是妄,而且是很丑恶的妄。这好像有个处所,其实不然,你把污浊的妄拿开,换成我们修证中的很清净的光啊、烟啊、清虚啊、恍惚啊等东西,它们同样也是妄。你去著它,只要认为有这么一个对境,它就是妄。
也就是说,你心的那种无明认为它是一种存在,就叫做妄,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很粗大的异性、金钱等明显不好的东西,往往很多很清净的东西同样是妄。它们都是对境,我们随时会看到它们坏掉,比如,你执着一台汽车,刚开始亮得像个光蛋,几年以后浑身都是伤痕,但这种汽车不著以后,你会著另外的汽车。
也就是妄以境来显,以一个对境显出来,但妄的本身是你的无明执着,所以上一世你执着胖子,下一世你还会执着胖子。就算不执着胖子,你也会执着瘦子,反正你的心要找个地方去耽著。所以,妄没有什么对境,这个对境只是显示你妄的一种方式。真正的妄就是你的心有习气,有无明的认知习惯,所以“著者是妄”。你会去耽着它,你会强行认为它是一个东西,这种强行并非是思维性的强行,而是习气性的强行。习气性的强行比思维性的强行厉害多了,思维性的强行可以用思维对治,而习气性的强行要靠慢慢地修持才能对治。
什么叫做思维性的强行与习气性的强行呢?有点俱生执和遍计执的味道,但不能绝对这么分。比如,你在头脑中思维一个什么东西,如果错了,你马上可以用反思维解决它。比如,有人告诉你他是个傻子,但你跟他一说话,发现他不傻,反而很聪明,这种认知很清晰,导致之前的执着强行被掰过来。
还有一些没办法强行掰过来的习气执着是很麻烦的,比如,你的身体生起来,你能把它取消吗?身体就是一种执着的对境,早上一醒,眼睛一睁,身体一大堆,感觉好沉重,眼角还有眼屎,这是习气性的执着,那你把它取消嘛?它不可能像一种观念,说取消就能取消,这种习气执着有点像俱生执,很难取消。当然,它是不是俱生执呢?其实还可以分析的,俱生执和遍计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范畴性的东西,以后我们有机会再来说这个。但这种习气性的执着是很麻烦的,一定要靠慢慢地修行来解决它。
“妄无处所”,我们现在的妄就是有处所,我们的身体就是处所。但究竟上身体是不是个处所呢?不是的,身体会死,但你的妄还在。如果我们的妄和触识完全一致,那身体消失了,我们的妄就没有了。其实不然,下一世你会执着下一个身体。所以,究竟来说,耽著无明才是真正的妄,所以“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即内心里面的耽著、无明才是妄。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其实,某个清净的对境要分析起来,都是不真实的。清净的对境,比如乐、明、无念,乃至于我们耽著的真如,中观里面都把它破得干干净净。它有什么形相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看到本尊、看到祖师、看到自己的上师,或者看到一道光等等,就认为那是很清净的相——错!真正的清净的相,是绝对没有形相的,是无形无相的东西。
但是,我们“却立净相”。同样地,“净”和“相”两个字有很多层面,比如,如前所说的本尊、上师是比较粗大的净相,有些净相就是某种状态、某种认知。本来不是本性,自己确定它是本性,而且还自肯——“就是它”,然后拿这种状态对照佛经里面的内容,或者上师的一些说法,每句都对得上,结果还是错了。
你说:“那我怎么办呢?我怎么才能确定呢?”这时候真的需要一位很好的上师。另外,你执着的这个东西是对境,时间长了以后,你会发现它起不到克服烦恼的作用,从中不能生起智慧,那你就要怀疑了。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克服烦恼,不能生起智慧,没有松脱感,菩提心不得增长,对上师三宝也没有强烈的感激心,那你就要小心了。
为什么呢?任何一个对境,它可以是不分别。比如,有一个很好的对境,你觉得这就是不分别的一个对境,但这种不分别是有问题的,你的心是能分别的。杯子就不分别,但它不是本性,它是杯子的作用,而你的心是能分别的。那么,心不分别、本质不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你认知了心以后,即使它分别也等于不分别,也就是有轮回、有现象,其实也是解脱。
你认识的本性具备这样的功能吗?当你认识的本性具备这样的功能时,你当然解脱了,即使呈现地狱,那也是解脱,不是概念性的,而是觉受性的。那时候你还不感激三宝?你说:“我不感激三宝。”有我、有三宝,那你完蛋了。怎么会不感激呢?那种感激是无言感激啊,因为你就是三宝,从这个层面你可以不感激,但回到缘起的个体上时,你会很感激,因为他让你摆脱了个体。另外,你怎么能不悲悯众生呢?你就是众生,你们是一体的。所以要用这些东西去检测自己。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建立一个对境就完了。《楞严经》里面讲了很多,我以前也讲过很多,这些词句背多了我都开始记不住了,比如“因明立所”“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觉明为咎”等等。为什么“觉明为咎”啊?本觉它自己本来就是明的,然后你还拿一个明来当对境,觉得还有一个明,那就完了,就叫“觉明为咎”,也叫“因明立所”,就是把这个明拿来当成所境。
“却立净相”,说明你是错的。“言是工夫”,如果走到这一步,却是工夫,因为他处在这种状态里面感觉很像解脱,而且可以定很长时间,很多贪著都没有了。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如果你把这个净相建立起来,说它是工夫,你有这样的见地,那恰好就把你的本性障住了。什么叫做“障自本性”?你没有正确地认知你的本性,障碍自己的本性,其实是被那种净相捆住了,“却被净缚”,很多人被净缚啊。
当然,最初次第修行的时候,被净缚一下是挺好的,守各种各样清净的戒律,过清净的生活,修行产生清净的状态,这是很好的。但到证悟的层面,连这些都要抛弃。修行上,你要次第一步一步地来,但在见解上,你要明白这些东西,因为见解是指路的,见地是帮你修行的。
我们的修行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是《楞严经》里面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道理可以一下就明白,即见解性的明白,但习气要渐除。“理则顿悟”,道理上顿悟,然后借着这个悟,邪见一下就没有了,或者是随着你的悟,这些方式就没有了,叫“乘悟并销”,“乘”指方式。
但是,你很深的习气性的无明,就要“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也就是事以渐除,我们习气性的执着要逐步逐步来除。我们都知道贪、嗔、痴、慢、疑不好,头脑里面马上就可以明白,但你去除它试试看?不行的,你内在的执着要一点一点通过修行来解决。
所以,“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他处在这种状态里面就不动了。是的,你在一步一步地去除贪、嗔、痴、慢、疑的过程中,每去掉一部分,你的心就会感到轻松、安宁,甚至会见到一些状态。或者走到后来,当你想去明了自心本性时,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境界和经论上所说的文字都能够对应得上,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乐、明、无念三大类。
如果你陷在这些状态里面,就叫做“却被净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直接就说不被净缚,什么都乱来,每个人都是疯智,那真的会疯。疯智的原因是什么呢?西方有一位大德,叫创巴仁波切,他的疯智是说,在明了了本性以后,他做的任何行为,最后都会被融化在本性里面。而且他在疯智的同时,完成了度生的愿力,他影响了很多西方有善根的人来修行。他自己不会因为这个东西而堕落,反而会建立很大的功业。
前提是什么?他已经明白本性了,而且很牢固。普通人去疯智,那就是疯子,不是疯智,这个一定要注意。我们要次第地去修,但不要被次第的净相所缚。所以,不能著心,不能著虚妄,也不能著净。这是坐禅的理论基础,后面会说具体怎么去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什么叫做“不动”呢?并不是我们眼观鼻、鼻观心地盘腿(单盘或者双盘)坐在椅子上不动。“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其实就是见一切外境、一切有情。“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这句话很容易引起误会,很多人明明看到了别人的错,也会说:“你没错!”这叫扯淡,你会变成傻子。很多时候,不见他人过并不是不明白他人过,而是知道他是错的,但你不计较,这才叫做“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而不是不知道。
比如,你看到一位假上师,你说:“我不见他人过,我跟着他跑。”那你不是死了吗?你看到别人杀人放火,“不见他人过,他没错,他也是没办法”,并非如此,你可以同情他,可以理解他,但你要知道他是错的。“不见”是指不计较,不计较有很多层面。
“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自性不动”已经很高了,是指你已经明白本性了,不管对错好坏,其实都是自心在游动而已。众人虽然不明了,在他那里有是非,但你知道他说的那种是非,从你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是自心在游动。
如果我们说得无情一点,叫幻相;如果说得有情一点,众生这样起心动念,沉迷于善恶轮回,是很可怜的事情。“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这个意思,说得境界高一点,就是法性游舞。所以,“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这句话很深,不能错误地理解成对方做错了我不见,眼不见心不烦,这是不行的。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对错,那叫傻。
而是你知道,但不计较,应以同情心对待,同时深知那是幻相,这个层面才叫做“自性不动”。并不是强行不动,敌不动我不动,那是打架。我和我家的狗玩就是这样的:尼奥不动,我不动;尼奥一动,我先动。我手上抓一个东西,让它动起来衔它,每次都衔不到,为什么?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哈哈!
“自性不动”不是这样的,而是你明白了自心本性无体,心没有执着的对境。如果心执着一个对境,安住在这个对境上,稍稍一动就会破坏掉。当你明白它是无体本性的时候,不管怎么动,它都是无体本性。
一方面,你自己内心再怎么动,你都知道是无体本性;另一方面,在这种状态里面,无论别人再怎么做是非善恶,搞好的、坏的,你根本不为所动,不会被他牵着跑。因为你明白本质是什么,不管它多辉煌,或者是多肮脏、多龌龊,最终都会消于无形。
如果你具备这样的本事,还会在修到一半的时候说“唉呀,不行了,我要回去挣钱”吗?肯定不会。或者是“哎呀,我已经证悟本性了,不行了,我要回去娶妻生子”,不会吧?又或者是“我要回去嫁个人,我跟你生生世世在一起”,扯淡,他死了以后二十分钟,你就不记得他了,还生生世世在一起?
所以,“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这句话很深,不是眼不见心不烦,或者见到了我也不理他。大家要好好理解,那些话里面有很多坑,一不小心你就会跌进坑里面。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
坐在这里身虽不动,实际上心被带走了。“迷人”是指没有认识自心的人,虽然他的身体不动,也没有说什么东西,遇到外界牵引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但一开口就说好啊、坏啊,心就开始拣择、分别。“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反过来说,他肯定没有明白,就开始拣择、开始贪嗔,说他人的是非好坏,这样就与道相违,与修行相违。
这个“道”既可以指修行的路线、方法,也可以指修行的目的——自心本性。也就是说,第一,它与处在自心本性的那种状态是相违的;第二,动辄就说别人的好坏,与期望明白自心本性的修行方式也是相违的。真正的修行人,他知道别人行为的好坏,但他修自己的时候不会被他牵动。
当然,作为上师就不同了,上师他会来教你,那就会打击你,说你的是非好坏,说你的长短,那是指导。很多师兄弟之间是不存在互相指导的,首先要修好自己,没有必要去说别人的是非好恶、长短,不要去讲这些。但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为什么呢?你在说是非的时候,你的心首先起了是非。
那么,是不是我们都要变成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听呢?那就是我刚才说的,那叫傻瓜。实际上,要在内心里面很深层次不要与众生计较,不要与有情计较;高级一点,不要与过去世的父母计较;再高级一点,不要与幻相计较;再高级一点,法性游舞,没得计较。哈哈,是这样一层一层上去的,明不明白?并不是“我不说,我不说”,这是傻瓜,或者是“我说,我说”,毫无质疑也是傻瓜。大家能不能听懂啊?师兄们,我已经讲得好浅显了。
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这是总结性的说法,也就是你著心也好,著净也好,都是障道。执着动或者不动,其实都是障道。如果你明白了本性,动也是对的,不动也是对的。如果你不明白本性,动也是错的,不动也是错的,即“亦不是不动”。所以,他说这一大堆,不管是不著心、不著净,还是亦不是不动,都是在描述认知本性以后心是怎么样的,从而反过来说,如果要认知本性,我们的心应该相似地怎么去做。
不著心、不著净,并不是死坐禅不动,或者总是表面上不动,很成熟、很沉稳,但内心里面充满了是非好恶,这是不行的。“但莫贪嗔,洞然明白”,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那时候的贪嗔并不是很粗大的贪嗔,到了后来,你喜欢某种状态就叫做贪,你想排开某种状态就是嗔。比如,心禅修(止观)到一定程度,最麻烦的就是修证中的境界与见地是不是相应,也就是跟我们所学的离开四边、不住中间、没有戏论、“一切所缘即为见解毒,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这些东西是不是相应。
我们去检测,也相信了,觉得是相应的,实际上还是判断错了,这叫做进入误区。那到底什么是结果呢?你总是问这个东西,你在问的同时,其实你是希望从一句话里面明白结果。希望通过这句话明白也不是不可以,当你的心达到那种境界以后,这句话就是钥匙,直接就把门打开了。如果心没有达到那种境界,这些话反而又增加了一道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叫做“知见障”。
总是从这句话里面去找出路是不对的,真的找出路就要去观察自己的心,慢慢地自然就明白了。观察自己的心,就要按照次第的方式去修行。所以,说到禅宗,我们一定不要马上就想从一个最高的见地进去。当然,有些师兄可能走到这一步了,从最高的见地进去,马上就明白了。但没有做到的人要怎么办呢?你就得去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所以,三主要道非常重要!
下面开始对禅、禅定下概念了,看六祖怎么说的。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师示众云”,就是六祖告诉大家。“善知识”是一种谦虚的称呼,他称大家为善知识,其实他才是真正的善知识。何名“坐禅”,什么叫做“坐禅”呢?“此法门中”,我这个法门,即禅宗这个法门,因为其他法门有他们自己的规定。“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什么叫坐禅?他下概念了。
“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我的这个法门里面,对于一切外在的善恶境界,也就是所有的现象,你要不随着它跑,名为“坐”。这个不随着它跑很难哦,知道吗?不随着它跑,你去安静、安静,然后就会变成死禅定。如果变成禅定,那就又完了。
而是它可以起来,你并不禅定,你知道某个念头起来了,知道某个人做了坏事,你的心知道它是幻相,但你不跟着它跑,要这样才行。并不是你完全不知道,眼不见心不烦,不能这样子。或者进入禅定,其实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念头没有了、眼睛不看了、耳朵不听了,这是定力增加了。从某种程度上睡眠也是一种定,打麻药也是一种定,一棒夯下去还是定。定是有程度的,如果达到灭受想定(它跟灭尽定有点一样),或者四禅以上的定,其实都是心念不起的,这些都是不对的。
当然,我们产生定力也是可以的。但是,产生定力的同时必须要配合另外一种东西,叫“内见自性不动”。
也就是说,首先,一定要外在的东西不再牵引你的心;其次,还要“内见自性不动”,你已经明白了自心本性,无体就不动了。“自性本无”,是指你真的确定了这个东西,但自性本无很难啊!
如果按照语句来分析,既然“自性本无”,没有的东西,那你还追它干什么呢?何必要追它呢?是的,实际上你明白了之后,你就不会追它,它本来就在,而且永远都找不到。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佛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的心除了过去、现在、未来,还在哪里啊?它没有来处,没有住处,没有去处,这也是《金刚经》里面说的。那我们的心除了来、住、去以外,还有哪里啊?就是没有嘛。体无,性明,故不动,哈哈!
话虽好说,但怎么叫不动啊?那时候动其实也是不动,这就叫做“禅”,这个禅是指自心本性。哪有那么容易啊?禅定就是安住在大圆满中间,或者安住在大手印里面,而且那个安住是没有安住的。
何为安住?任心为住——这句话是我编的,但绝对没错!什么叫做“安住”?心随便就叫做安住,心有所住,即为执着,应无所住方能生其心。什么叫“应无所住”?任其自然。我们平常人不都是任其自然吗?但是,你的那种任其自然里面充满了贪、嗔、痴、慢、疑,你绝对会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停地起。
所以,你一定先要修“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怎么去修啊?出离心、菩提心!还有,什么叫做“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啊?我看到处都是障碍,空调开得太冷了,障碍!尾椎骨很痛,障碍!(我是在说我自己打坐把尾椎骨打痛了,哈哈!)我给你们上课的时候经常说脏话,很多人在骂我,我已经被骂得耳朵都起茧子了,障碍!为什么要骂我?所以到处都是障碍。
那什么叫“无障无碍”啊?从物理法来说,离一多信,完全毫无本质,称之为无障碍;从心理法来说,生起极乐,当下即消,谓之为无障碍。说得这么简单,那是知觉性的,并不是知识性的。知识性的你们已经知道了,然而并没有用。
那要怎么样才有用呢?你要长期地修行、磨砺,心就会这样子。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现、内现完全被夺光,最起码要达到什么程度呢?人境俱夺,那时候叫做“并汾绝信,独处一方”。我以前跟大家讲过,大家还记得吗?其实,这些是套在一起的,说来说去都是这么一个东西。“并汾绝信”,“并汾”就是并州和汾州,指山西的两个地方,“绝信”,就是没有来往了,所以独处一方。
什么意思呢?心(心性)和心的显现,就是并汾两州,心的本体叫做“并”,心的显现叫做“汾”,或者反过来也可以。什么叫做“绝信”呢?就是完全合为一体了。当还没有合为一体,是两个地方时,就会互通信息。当两个东西完全是一体,就叫独处一方,厉害一点的就是法性定。如果定力稍微弱一点的人,即使有显现,也是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是百丈怀海禅师说的。(我记得这些人,但跟他们所说的话对不上,这是老苦啊,障碍!障碍!)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那时候就一个东西,我大圆满瑜伽士,彻证诸法皆灵光,“迥”指很远,那时候他远离了根尘这种执着,不再受根尘的影响,因为“根尘”也是灵光。所以它只有一个东西了,叫独处一方,即人境俱夺,这时候是离开妄念的,灵光就是如如佛,根本就不存在来、去。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就是我们的心。
这就是“坐禅”,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见了自性叫做“禅”,高得一塌糊涂。那什么叫做“禅定”呢?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只是角度有稍许的不同。外离相为“禅”,就是离开所有的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为什么同一个意思要分开两种来说呢?在修行上,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他看得出差别的。
你们不是很多人证悟了吗?这两个前后的差别是什么?前面叫“坐禅”,后面叫“禅定”,有什么不同呢?前面是善知识,何名“坐禅”?无障无碍,心念不起叫做“坐”,内见自性不动叫做“禅”。后面是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意思好像一样,但为什么要分两次说呢?一个是心部,一个是界部。
前面是心部,他说的是心,心念不起,产生善恶境界以后也不要认为“心”是一个实有的、真实的东西,安住在自心本性里面,所以也不动了,这个叫“禅”。后面是界部,要外离相,说的是物理现象。
当然,相也可以是心理现象,比如烦恼、痛苦、贪、嗔、痴等很具体的东西。比如,我们贪得很厉害、贪不到或者是爱别离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现象叫什么?心疼,为你心痛到天明,或者心口发紧。情谊关心,明力集中于心轮,感觉陷着一坨在那里。哇,那里有一坨会浑身无力,那时候只有眼泪默默地流“哦,my Buddha”!
后面的这个外离相为“禅”是什么呢?主要是指离开这些物理现象,比如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当然,也可以指离开心理现象。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其实内不乱和内见自性不动是一样的。什么叫做外离相?它如幻、如梦,就叫做离相,相虽然存在,但完全是一个幻相。如果进入很深的定,它就消失了,甚至不进入很深的定,你一转头或者眼睛一闭,眼睛看到的东西就没有了。
比如这个杯子,它不是永久存在的,如果你理解性地去想,它里面是电子,电子刹那都在动。现在已经说到量子,量子是间歇性的能量,还有说法称之为弦。不管它是什么,反正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比喻它如梦、如幻、如乾达婆城、如阳焰等等,稀里哗啦一大堆,反正就是不真实,极端不真实。物理现象方面,当这种不真实修到很深的程度,手可以穿进墙壁里面,人可以在山河大地上来来去去地走,完全没有障碍,也就是完全不执着它的实有,这叫做外离相。但是,这要靠修行,概念是很容易明白的。
内不乱是什么呢?也一样,见到它无体。另外,见到无体的光明随意游动,其实也是会不乱嘛。心的那种认知力就是光明,光明再怎么动,它还是光明。它可以是一个美丽的少女——A4腰、锥子脸、筷子腿;也可以是嫫母(古代的丑女)——大肥婆。不管它怎么样,如果心处在它是光明的游舞那个层面,根本就没有贪嗔、好恶,都是光明相而已,当然就不乱嘛。
但是,前提是你在心里面要深深地知道嫫母和西施都是假相,同时知道生起这种假相的本质是光明。心在光明这个层面,它怎么起来都是光明,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前提是你要能够认知,乃至于安住光明。如果既没有认知,也没有安住,又说你内不乱,那就变成了死定。睡着了也内不乱,吓呆了也内不乱。那些马上要拖出去枪毙的人,那时候他真的内不乱,因为吓懵了,要被人拖着走,而且大小便都失禁。所以,枪毙人的时候,裤腿要扎起来,这种能叫解脱吗?
所以,内不乱是要认知本性,即使出现那种极其惨烈的现象,它也是光明嘛。他是超越生死的,这些东西在他那里是不起作用的,好的、坏的都不起作用,所以他不乱。对于我们来说,好的、坏的都要起作用,不好不坏的也要起作用,我们会觉得无聊,所以才会乱。明白吗?概念明白就行了,如果真的明白,就不用再听我说这些扯淡的东西。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你要认为它是个真实的东西,你就会被它牵动。其实,外离相为“禅”和内不乱为“定”是套在一起的。你不能说外离了相,而内还乱,那是不可能的。或者是内已经认知本性了,但外还离不了相,这两种都是扯淡的。
有些人曾经到我这里说他认知了本性,他说:“就是这个、这个,完全没有……”然后我指着桌子说:“那这个怎么办呢?”他说:“这个嘛……”好了,你只要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你完了,完全是扯淡的,你把这两个分开了。
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
“本性自净自定”,如果我们认知了本性,其实它自己就是清净的,因为它无体,也没有二元对立,绝对的清净。这种清净不是我们二元对立状态中的清净,也不是我们二元对立状态中的污染,恰好是不管我们二元对立的状态,即我们凡夫的状态,是清净的,还是污染的,在他看来都是清净的。天堂的殊妙与地狱的恐怖,其实是一样的,在他那里都是本质。
大圆满到后面会说:“啊,原来佛陀所居之地与地狱众生所居之地是一样的。”实际上就是一样的,只是佛陀完全明了了本性,而地狱众生却在被罪业折腾,他也不知道这个罪业是什么。
“只为见境,思境即乱”,其实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的“因明立所”“觉明为咎”“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等等,就会产生二元对立。“见境”,“境”也是光明,也是本性的一种显现。然后就开始“思境即乱”,就是他是好、是坏,或者起贪、起嗔,就乱了。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第四品里面讲了我们心的运行过程。我想把大圆满的说法和禅宗的说法进行一些对比,这些对比不一定完全丝丝入扣,但它有一定的相互参考性,大家要这么去看。
心的本体叫“阿赖耶”,阿赖耶就是心处在一种状态里面,比如睡着了,完全不了知外境的时候。当有明力起来了,显现了外境,但没有念头,这时候叫“阿赖耶识”。然后会显起外境,或者出现念头,比如看到了什么东西,这时候意识就上去了。不管是外境的显起,还是念头的出现,首先都是经过我执的。然后意识才上去,前面是直觉意识——五俱意识,接下来是分别意识,好啊、坏啊就开始了。这就是心的运行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只为见境,思境即乱”,只要产生贪嗔,就开始乱,你的、我的、好的、坏的、是的、非的等一切世间八风就开始了。所以,如果你要完全脱离这些,就要认知本性。而你要认知本性,逐步在事上做到,你就一定要一步一步地修。
首先,你要修出离心,如果心都不离开世间,不舍弃今生,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你怎么可能不乱嘛?挣到钱时,嗨得飞到天上了,钱不见了时,一下就堕到地里面;见到各种各样贪爱的情景就朝思暮想,见到不喜欢的情景就恨不得立即把它打入地狱。所以,你肯定会乱,没办法不乱。
大量的人都生活在这种状态里面,所以苦啊!苦哪里是别人给你造成的,就是你自己的贪嗔造成的。而你总是说他不该出现,或者他应该出现,总是怪外面。其实,你内在的人我本来就在那里,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贪嗔。即使是非常好的外境出现,时间长了也不行。两个人谈恋爱,爱到深处,最后也要分手。今天看到消息说比尔盖茨和他老婆分手了,他们结婚二十几年了。人本身有人我,他没办法,这叫“思境即乱”。那要怎么办呢?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这里只说了一个状态,“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但究竟什么叫“心不乱”?有很多豪雄之人见诸境心也不乱,比如,一些武功练得很好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意思是说,如果泰山突然在你眼前爆炸了,你的神色依然一如往常,如果有只漂亮的九色鹿忽然跑到你身边来,你也不会眨一下眼睛。这个厉害了吧?但这是真定吗?不是的,意志力坚强一点就可以。
另外,进入很深禅定的人,见到外面的这些境,他也不乱。但这是暂时性的,也是不究竟的,所以不行。真正的“若见诸境心不乱者”,必须要夺空所有的显现,内心里面彻底认知到它们是幻相、是虚相,而且明白产生幻相、虚相的根本——自心本性,它也是空性的。然后安住在法性里面,是为真定。
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禅定,有些人坐在禅定里面几天不动,那非常好。我们禅修中心,包括现在清迈的师兄,听说他们坐两三个小时都不下座,挺厉害的。以前禅修中心有些师兄更厉害,一坐十几个小时,我怀疑他们的屁股疼不疼?哈哈,这非常好!但是,如果你的定中间没有认知本性,那是不管用的,有时候还要起反作用。“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这句话要正确理解,要想见诸境心不乱,一定要外离了相,内见了性才行,是为真定。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此处对禅定下了概念,我们把他对禅定的概念再重复一遍。什么叫做“外离相”?你所认知的一切可以叫做“外”。你的情绪、念头,这是意识层面的;你的身体,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香等等是五根层面的;各种各样的感受是心这个层面的。这些东西全部都要离开,叫“外离相”。怎么样离开呢?我已经说过了,心要直接认为它如梦幻泡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要怎么样才能产生这样的觉受呢?四夺,夺空它。
什么叫做“内不乱”呢?发现我们内心的本质,即产生这些幻相的本质,其实是觉性,觉性无体,它没有乱和不乱的分别,这叫做内不乱即“定”。
所以,外禅、内定,外离相,内见性,是为禅定。概念定出来了,但大部分人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呢?我也说过了,先修单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外离相。那内不乱呢?在单空里面也有内不乱,只是那种内不乱不彻底而已。当你在单空状态里面时,虽然没有认知本性,但它会产生单空的智慧,以及各种各样相应的功德,也会达到内不乱,只是它不彻底、不究竟。
但也不怕,一直进行下去,到最后就很容易达到究竟。如果你连单空的第一步,出离心、菩提心都没有,谈这些都是非常多余的,就是一些话。话谁还不会说啊?一本《坛经》读了几千年,读的人太多了,但有多少人读了以后就开悟了?应该不多。当然,受益的人有很多,只是因之而开悟的,我想不应该是大多数。为什么呢?因为用到实际里面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多人不愿意舍弃今生,不愿意发菩提心,把《坛经》的道理真的用到自心相续里面就比较难。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
有人说六祖不读书、不认字,其实他也说书的。传说他不识字,是说不像当时普通的文人一样,以文字为生,完全在文字里面搅来搅去。比如,“不多,不多也,多乎哉,不多也”,大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鲁迅的《孔乙己》。六祖不用那些书面语,他用大白话说,所以也不是说他完全不读书。在这里他就摘引了《菩萨戒经》里面的话,《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我本元”就是我的本质,“本元”指原来,“本”就是最基本的东西,本性是清净的,本来就是没有二元对立的,离开了我们二元的清净和不清净,谓之为究竟清净,或者叫做自性清净。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最后得出结论,大圆满全说完了,在里面保任,念念中都能不丢失本性。大圆满叫不舍无上,禅宗叫保任。“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这时候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本来就是解脱的,不需要你去努力解脱。你看看你的心,你清楚地明了它,它也是解脱的,这时候就是我刚才说的放任自然,即疯智。“放任自然”不是乱来,要搞清楚啊,不然又变成了疯子。
“自修自行”,他的心处在自明的状态里面,自然就会扩张,程度会越来越高,境界会越来越深,慢慢就会成佛,叫“自成佛道”,但这很难做啊!“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首先要自见本性,这是第一步;然后要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这要很长的过程。最初触碰本性的时候,根本就提不起来,一遇到境界,灰飞烟灭,你的那点证悟叫“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
所以,“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很难。第一,不容易认知;第二,触碰是不行的。虽然触碰了,在座上修可以,但座下就不行了;当座上、座下一致了,晚上做梦又不行了;当晚上做梦可以了,遇到非常激烈的状态又不行。哇,层层递进,这么一直上去,最后才会真正地达到初地。
达到初地以后就没什么好说的。当然,很多人活着的时候也达到了初地,像古代的那些大修行人。那时候他的修行就不会出现什么错误,他可以采取很多修行方式,但他不会错,因为他都能随时见到佛陀了。即使有错,他也会去问。佛陀所说的在这里开法会、那里开法会,他们就会经常参加。
《法华经》里面经常讲,佛陀在灵鹫山开法会,有好多好多菩萨来参加。那时候你还可以重新回去参加灵鹫山上的法华会,因为你没有时间性了。智者大师有一次打坐回到了灵山,“哇,那个法会还没有散”。所以,那时候来参加灵山法会的,不但有过去的菩萨,还有未来的菩萨,你们想得通吗?
“我于一念见三世”,它是没有时间性的。很多时候我们读的这些偈颂,里面其实有很深的道理、很深的修行。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真正地明了它,没有真正地清晰,所以把它当成一些字句念过去就完了。“自修自行,自成佛道”,意思是说,一切都是你的本性清净的过程,没有一个其他东西。
OK,《坐禅品》就讲完了,这个“禅”坐得是不是有点高深啊?我想问一问,你们能不能听懂啊,师兄们?只要概念上懂了就行了,不一定要完全真的懂。如果完全真的懂了,就没什么好说的。
好,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后天继续学习《坛经》。对大家来说,今天已经是禅七的第五天,后天就要结束。本来七天禅修结束以后,我们应该有一个小解七,然后第二天再起七,但云禅七就不用再搞了,上次好像也没有搞。
我们自己在家里,第一个七结束以后可以对着佛像磕三个头,做一个回向,第二天再继续开始。广州和清迈的师兄们,或者其他地方成群结队的师兄们,你们可以做一个小解七。据我所知,有很多人成群结队,有些人几百人在一起。小解七就是对着佛像磕头,念一遍回向文,然后第二天又继续开始就行了。第二天开始时也磕三个头,进入第二个禅七。我们这边就不用做了,一直下去就行了。
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20课——佛教与世俗生活下
- 《坛经》第2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