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禅七将要结束了,大家等下共同念诵《普贤行愿品》,然后进行解七仪式。
两个禅七,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反正都度过了,能认真打七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禅宗有个说法,大家肯定也听说过很多次,叫“一七等三年”,就是你很用心地打一个七,相当于平常比较散漫地修行三年。当然这是一种说法,功德是不是真的相当于三年,是挺复杂的,没法计算。因为每个人的发心不一样,修行的内容和程度也不一样,不能这么去说,但“一七等三年”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说明七天的禅修功德相当巨大。(师兄玩笑:一七等三年,一不小心我们过了十四天,等于过了六年。问诸君老否?尚能饭否?)
你们想一直打下去啊?其实禅七过后,最重要的还是在家里坚持闻思修,这才重要。禅七起到一定的加油作用,但是,如果平常又不跑,油就自己漏掉了。禅七有七天或者十四天,以后可能是二十一天等等,如果打得好,可以为我们的修行提升一个档次,但这个档次有赖于平时去巩固、修补和延续。如果你平常不堆积,只指望禅七打坐,平常都不打,到了后来,这些止和观的功德或者止观双运的觉受就会丢失,一样没用,所以有赖于平常的坚持。
我们今天就聊一聊止观。经常说的止观,怎么去止、去观,怎么由止入观或者由观入止。前面讲的是非常高大上的禅宗——不论禅定解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当然是好事,如果我们真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在上师的直指之下,甚至一些外在因缘的触碰之下,领悟到觉性,而且能够清晰、稳固下去。说老实话,领悟之后,禅不禅定都在里面了,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一体。但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可能,甚至连边都碰不到。当然,我们会知道这些道理、语句,有时候也想得通。我经常问很多人,能否听懂这些上课的内容?大家都说在逻辑上一般还是懂的,但最关键的是,所有禅宗、大圆满的最高逻辑的关键点——你明白了没有?
这很怪,明白了以后,这些逻辑懂不懂也没太大关系。如果不明白,这些逻辑可以帮助你去明白。但你仅仅停留在这些逻辑上,没有真的明白,逻辑慢慢也会忘掉,落到后来,那真的没用。所以,大部分人是没办法一下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
很多人期望得到窍诀,特别是藏传佛教的一些师兄们,总是想迅速地拿到窍诀。其实我们有个误会,认为赶紧把五加行(五个十万)修完,就可以去上师那里拿窍诀、被直指心性。很多人为了凑数字,一天修一千座曼茶罗。
当然,接受大圆满灌顶或者大圆满直指心性,需要修完五加行,我们坚持这个传承、传统,是值得赞同的。但我们也要清楚,既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对各种各样的见解,甚至一些单空的体会也没有,只是把五加行凑齐数量,就想去拿窍诀,让上师给你直指心性,真是个笑话!很多师兄们,不指还好,还有个念想和期望在那里,等到把五加行勉强凑完了,被一指,哎呦,整个就一绝望:“唉呀,就是这样啦?怎么渴望的东西没有出现?”
其实,禅宗里面的经典,比如《维摩诘经》《圆觉经》《坛经》《楞严经》,上面满篇都是直指心性的窍诀。为什么我们对直接能够拿到的东西一点都不在意,看了也没起多大作用呢?为什么总认为去其他上师那里听到一些话,轻而易举就马上开悟了呢?固然,上师是证悟者,有加持能力、影响能力,他运用的语言可能也很特殊。但是,如果你不具备基础,其实跟看不懂《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是一样的。
并不是窍诀不管用,而是你的基础真的不够,那怎么去打基础呢?要去修初步的止观,要去闻思修。闻就是听闻,思就是思维,修就是修戒定慧。戒以后的定和慧,就是所谓的止和观。甚至有说法称,佛法无论系统有多庞大、有多复杂,但逃不出“止、观”二字,反正就要修止、修观。有人说:“我现在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真没那么容易的!
我本想今天再跟大家讲一讲《圆觉经》里的奢摩他、三摩钵提。奢摩他就是止,三摩钵提就是等持或禅那。今天有时间我们再讲,没时间的话,讲完止观(怎么去入止、入观)就结束了。《圆觉经》里的“奢摩他”(止)的境界是很高的,讲证悟了以后怎么去修静、修空观。“三摩钵提”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等持,等持的境界也非常高,就是大圆满去修光明,或者是中观去修假观,即单空。而“禅那”就是真正的大圆满修行。
二十五个清净定轮源自《圆觉经》,里面说到有一个菩萨问佛陀,佛陀回答修行的所有方法可归纳成二十五种,一个“奢摩他”,以静去修;一个“三摩钵提”,以等持去修,这属于观(观察)了,等持和观察是有区别的,等一下我会作解释;最后是以“禅那”去修,就是以本觉心为基础去抛弃所有的烦恼。
我们平常所说的“禅那”,一般是指四禅八定,而《圆觉经》说的“禅那”指禅宗的禅那,也是大圆满的修行,以圆觉心消无明执,是非常高大上的修行。然后,这三种方法混合起来修,三个一组,两个一组,恰好可以组成二十五种修行,称之为“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如果有时间,我们把前面这三种方法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奢摩他?就是静,或者叫止。什么叫三摩钵提?什么叫等持?等持和禅定这两个词汇是有差别的,在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里,把禅定和等持分开两章来讲。等持和毗婆遮那(观察)也是有差别的,基本可以叫做止观双运。组成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三种基本东西,有空就讲一下,如果没有就不讲了,今天只讲怎么去修止、怎么去修观,我觉得两个小时应该差不多。如果要全部讲完,要花很长的时间。
首先来讲,什么叫“止”,什么叫“观”。先来一个大的概念,“止”就是心平静的意思,再说得详细一点,叫做“制心一处”或者“心一境性”,心处在一种状态里面,平静下来,没有纷乱的念头和昏沉这两个东西,就叫做止。
普通人的心就两个特点,要么念头乱飞,要么睡着了,很难处于既不睡着、很清醒,同时又没有念头的状态,这才是佛教说的止的状态。我们平常说的停止,一般指一个事物在运动然后停下来了。
但佛教说的“止”,专指心处于既不纷乱也不昏沉的状态。睡着了,或者念头乱飞、情绪不停地波动,这两种状况都不能叫做止。所以,止就是心平静下来,它会引发很多的效果,譬如轻安、愉悦,然后达到四禅八定。
以前曾讲过很多,定有八种层次,之前还有一个未到地定,或者有人说是欲界定。整个三界里面的定分九大类。欲界有天道(欲界天那部分)、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欲界里面最高的定叫做欲界定,欲界定到色界天的初禅中间有个未到地定,就还没有到初禅。那么,四禅八定就没有算欲界定(未到地定),如果算上,就是九种定。
那到底是算欲界定还是未到地定呢?由于要把三界含括进去,还要算上欲界定,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定本来就超越欲界,如果要带一点欲界,就要把未到地定加进去。这些都是些文人或搞学术的人在分类,不管怎么样,我们是欲界众生,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欲界定,接着到未到地定,然后到初禅。
初禅过后就是二禅,三禅、四禅,整个就属于色界天的定。什么叫做色界天的定呢?如果你在这个定中死亡,这个定成了你后世的引业,你就会出生到以这个定为主的天界中。当然,每个天还不同,初禅天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天有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加起来一共十八种。整个色界天的定分成四大类,层次越来越高。
初禅有五支(五个特点):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初禅的时候有喜有乐,定的特点是心一境性。他的心很欢喜,身体也很快乐,非常的愉悦,但心还是不能彻底的安定,打坐时有找寻,有时候坐在那里等待,叫伺,但此时已经是初禅了,叫做“离生喜乐”。
二禅就更高级,连寻伺都没有了,叫做“定生喜乐”。
三禅里的喜和乐就纯粹成了乐,心里因分别念造成的喜乐都消失了,所以,这种乐是最大的乐,叫做“离喜妙乐”。三界里面最快乐的就是三禅之乐。
四禅是非常的平静,离开了喜乐的一种平静,离开分别念的一种定,乐都没有了(乐都算是一种分别念,也要去掉),叫做“舍念清净”。
后面就是无色界天,即我们常说的四种定,四种定导致了四种天,四个层次依次上去,分别是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边、非想非非想。
其实,前面整个色界的定的特点就是一种心的状态——心一境性。心会通过修行、禅定形成一种状态,是心的明力形成的。所以,色界天人还是耽著光明的,而无色界天基本上集中在心念的一个指向点上,只能这么讲。它不是心的一种状态,连状态都消失了,但心里面还是有一种隐隐的执着,自己是不知道的。要解决这种执着,除了在法性里,真正证悟之后才能够清晰地知道这是一个执着点。
大乘说,到了色界定之后就不要再往上走了,否则很难证悟,会陷在那个定里面。虽然说得这么高,但有几个人真正走到那一步去了?大部分人都在欲界定之下,但是不是修欲界定就没办法证悟呢?其实不然,很多人说开悟一定要达到二禅、三禅,甚至三禅、四禅,显教里有这种说法,但这是不对的。
修到二禅、三禅,依靠这样的世间禅定加上正确的见地,你就能快速地进入法性定,马上就是初地菩萨的证悟境界。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如果修到二禅、三禅或者四禅,再去引发观点的话,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末世太乱了,众生很难修禅定。接收到的乱七八糟的信息太过繁杂,内心的贪欲,情绪非常难以控制,连舍弃稍微舒适一点的生活都不愿意,怎么可能放弃一切到山里去修定?我说的是老实话。
离生喜乐和定生喜乐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前面是定生喜乐,后面是离生喜乐。离开了欲念,越来越定,叫做定生喜乐;然后是离喜妙乐;最后是舍念清静,即四禅。你在打坐中,也可以感受到这些的,虽然还没有到达初禅、二禅、三禅这么高的境界,如果定得很深,或者到了未到地定,也能感受到非欲念的快乐。我们现在的快乐一定要靠欲望得到满足,食欲,需要食物满足,男女之欲,需要性爱满足,毒品也是,看电影也是,都是靠外界的刺激得到快乐。初禅没有了这些欲望的满足也喜乐,叫做离生喜乐。说起来很简单,但这些词汇就把人搞晕了。
定到后来,可能会有一点点乐,比如,有些人开始生起了清凉感,或者身上的气脉在动,或者像泡在温水里,其实都有点离生喜乐的味道,但也不是真正的初禅(比较好的、时间比较长的、圆满的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生喜乐、舍念清净,偶尔都能达得到,但你达不到初禅、二禅、三禅这种层面比较清晰的、时间比较长的程度。
这些都是欲界定以下的东西,但我们靠这个去修,到一定止的程度,借助菩提心和上师的直指心性去明白本性,所以才说“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明白了本性再去修,由于定慧一体,我们修起来就很省力。借观生出止来,自然也会出现初禅、二禅、三禅这样的功德。但是,除了禅定生起的快乐之外,我们还始终保持在本性里面,不舍本性,那就更精彩了,是真正的止观双运,或者是等持。
我们回过头说“止”,就是制心一处达成的平静和轻安,达成的境界就是刚才说的九种定,梵文叫做奢摩他。
“观”这个词汇有三个意思,下面用说文解字的方式来说观。
第一个层面是观察,就是对事物不清楚,我们去看它,观察了之后思维性的观。比如她穿着花衣服,应该是个女的,不对,现在男人也穿花衣服,不是,这种花衣服只有女人才会穿……还有一个就是直接性的观,没有看清楚,所以很用心地去看,看事物也是一种观。
第二个层面就是观看,我m已经确定它是什么,比如我们知道面前的就是电脑,但我们还是一直在看,还在想电脑的性质如何、作用如何,它是你的还是我的。这个层面的观,有思维,有直观,还有觉受。第一层面的观察不能确定对象是什么,而这个观是确定了,之后你有思维还有觉受。比如男的看到靓女会开心,女的看到美女会嫉妒,这都是一种感受。
比如,一个女的看到另一个更美的女的,希望她一直漂亮下去,这就是随喜,有修行的人会这样。再比如,男性喜欢追求钱,富豪凑在一起就比较账户上的钱,如果别人有300亿,而你只有200亿,就心有不忿。而真正的修行人看到如此的状况,会真心希望别人比你更有钱,如果别人有300亿,你会真的替他开心,这才叫做随喜。而不是嘴上说“随喜你哦”,心里却想“你算什么鸟啊”,所以,真心随喜是很难的。
修行人之间的比较就更厉害了,别人修得很好,你却修得很差,心里要真的替他开心,愿意向他学习,这才是真的随喜。而不是嘴上说,心里却想:“你算什么?你读了几本书啊?你禅定什么级别啊?你才欲界定,我已经空无边了。”并非如此,达到空无边的人,绝对不会这么想,那时候基本上没有思维。
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第一个层次叫观察;第二个层次叫观看,观看就是加上思维、加上直观,直接去看,感受它,再加上一些觉受;第三个层面是观法,观法就是带着见解或者见地去看,那基本上对应我们的心灵或者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带着某种机器去勘矿,通过电波勘测显示在屏幕上来检验是否有矿石。在设备的探测之下,屏幕应该出现相应的波动或者颜色,带着这样的见解付诸于操行,就变成了机器。
再比如,杨振宁发明了宇称不守恒定论,首先只有一些文字和公式,然后吴健雄(女科学家)根据这些文字和公式去做实验,最后成功论证。那么,这个实验就带着见解去观察的,是对外界的、物理性的方式。而修行则不同,在修行上,对心灵或者对物质,也是带着观点去看的,认为物质是没有本质的、是空性的,心灵也同样没有本质,但不是断灭,它本身是一种光明、是一种觉性。
这也是带着见解去看的,慢慢地,把观点和我们的直观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见地。保持着见地继续去观察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物质世界就会变成心灵世界(佛教的见解认为物质都是心灵的展现),这时候就是真正的毗婆舍那或者止观双运,而真正的止观双运叫做三摩钵提。请大家记住,在梵文中,“观察”这个词汇叫做毗婆舍那,“止观双运”叫做三摩钵提,或者叫做等持。
“毗婆舍那”是观察的意思,有观察和了解的意思。带有见解的观察,也叫做毗婆舍那,称为正观。如果见解通过观察形成了见地,见地扩展开来形成境界,就叫做等持。但是,有时候把禅定也叫做等持,比如,大圆满里面说的“禅定”就是指等持。“禅定”这个词汇很容易引起误会,一说到禅定,我们就认为是打坐修止,其实不然,有时候禅定是带有观察的,止观双运,指的是等持。
为什么要跟大家讲这些东西呢?你在闻思的时候,遇到这些词汇一定会搞不清楚。一会儿是毗婆舍那,一会儿又是三摩钵提,一会儿是禅定,一会儿又是等持,之间是有差别的,但我们是否需要搞懂其中的含义呢?如果你不读书,就不需要看这些。等下我会讲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怎么去运用止、怎么去运用观,学术性的词汇会少很多,只要照着去做就行了。在做的过程中,再去闻思,内容就容易看懂了。
读书和修行要结合起来,如果只读书而不修行,很快就忘了。我以前读过很多的佛教书籍,很多的名相、故事、逻辑都忘了,以前我从不备课,现在却一定要备课,因为很多都记不起来了,为了更好地上课,所以我要提前去查,辛苦得很!《坛经》为什么不用备课呢?里面多数是修持的内容,很少提到学术性的词汇,所以不用去查,随口就可以讲。很多词汇如果长期不用、不去记忆,慢慢就忘了。
总之,只读书不修行不行,只修行不读书也不行,那叫盲修瞎练。就算你有了一定的境界,还是要回头去翻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我修到一定的时候,发现需要把一些修行弄得更清晰,这时候,我会回过头去翻看一些相关的书籍。
为什么我经常能够马上找到书籍上的相关内容呢?因为以前读得太多了,不是完全记不住,只是记不清楚而已。比如,大圆满里面是怎么讲的、禅宗里面是怎么讲的,我马上就能找到相关的内容。
如果完全不读书,直接就趋入修行,最好的就变成禅定,弄得不好就走火入魔,什么邪门歪道都出来了。所以,一定要一边修一边读,修了以后再去读,那就会清晰很多。先去读,再去修,修了以后再去看以前读过的书,你会发现感受都不一样,二者能够相互助益。也就是说,纯粹读而不修行,读过的内容很快会忘,身心也得不到改变,轻安、喜乐,都谈不上,单空、证悟的觉受更谈不上,大部分人甚至连出离心都没有。所以,闻思和修行要结合起来。
我是想告诉大家,读书的人要听这些。对于不读书的人,要修止观,下面讲的内容最好听一下,你会得到一些质朴、简单的止观知识和经验,可以直接用于修行。修了以后再去读,会更容易让你产生兴趣,那时候会直接指导你的修行。
接下来,我把藏传和汉传天台宗里关于止观的说法分享一下,这是挺精彩的。不过我只截取了一部分内容略略地讲一下,如果要详细讲完,那就不止一个晚上,可能三个禅七都讲不完,内容实在太多了。我把在学术上或者书本上需要了解的止观内容,提供给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你懂得多少知识,你都要去修,如果不去修,根本不起作用。平时不去打坐,只知道离喜妙乐、定生喜乐、离喜妙乐、舍念清净等词汇,打起座来,腿还是会麻的,一点都不喜乐,“心一境性”对你来说就一个境——“苦啊!怎么还不结束啊?”
靠思维来知道一些名相根本不管用,一定要去做,坐到腿麻、屁股疼、身心烦躁,歇一下再来,然后腿更麻,身心更烦躁,歇一下再来,反反复复磋磨自己,慢慢就会产生喜乐,很多禅修的快乐也会随之而来。
前期的积资净障做得比较好,特别是靠近一些真正的大德,禅定就容易生起来,可以迅速进入境界。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不在大德身旁,也没有集体的修行环境,那就需要大量地做积资净障。有些人修止观,遇到问题时也见不到上师,不知道该怎么解答,等一下我会讲到这些问题。
我先略略地介绍一下,藏传和汉传天台宗关于止观的一些说法。我让圆起师兄把藏传关于止观的一些术语打出来,但我不能逐一解释,内容实在太多,大概说一下就行了。如果要继续研究,可以自己去了解,如果在课上逐一来解释,那是很麻烦的。
断除五过(修好禅定要断除五种过患):懈怠、忘失教言、沉掉(昏沉和掉举)、不行对治、虽灭沉掉以强行对治。
依止八行:信心、欲求、精勤、轻安、正念、正知、思、舍心。
凭借六力:听闻力,思维力,正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具四作意:励力运转作意(很用力地作意去禅修,比如,心要定到虚空里面,就一直专注虚空)、有间缺运转作意(没那么用力,中间可以停一停)、无间缺运转作意(非常放松,不太用力地安住)、无功用运转作意(随时都在定中)。
九住方便(索达吉堪布翻译):安住、相续住、数数住、近安住、调服住、寂静住、最寂住、专注一趣住、等持住。
九住方便又称为九住心,指九种用心方式,或者安住层次的逐渐提高。它有不同的翻译,上面是由索达吉堪布翻译的《光明宝藏论》里面的内容。下面是慈城罗珠堪布翻译的,还有一种是其他大德翻译的。
九住方便(慈诚罗珠堪布翻译):安住心、摄住心、解住心、转住心、伏住心、息住心、灭住心、性住心、持住心。
九住方便(其他大德翻译):内住心、续住心、安住心、近住心、调伏心、寂静心、最极寂静心、一趣心、等持住心。
其实还有很多解释,我看到的起码有七、八种,在此不逐一列举,不然我会昏的,况且今天精神状态不佳。大家看书的时候,遇到这些词汇可能会混乱,如果是藏传佛教的弟子,就看索师和慈师就行了。
如果当真去修行,几年以后,九住心会全部在你相续里面兑现。如果不去修,不去遭受腿麻、腿痛、烦躁等过程,不管是安住还是等持住,最后只有“着不住”,你肯定不会干的,所以平常一定要去练。
在过程中有五种觉受,定的觉受越来越增上、越来越好。
第一种:如陡坡水般动摇之觉受。
最初去打坐时,哪里会觉得什么安静、离喜妙乐,啊,念头乱飞,勉励自己停下来,难受不已,这就叫做“如陡坡水般动摇之觉受”。
第二种:如峡谷水般获得之觉受。
慢慢就开始没那么难受,如峡谷里面的水,流得比较快(形容念头比较快),但没有前面那么难受了。
第三种:如江河般修习之觉受。
接下来开始产生静的感受,像江河的水一样缓慢地流动,但你还是能够感觉它在动。很多师兄可以体会到这一步,时间长的可以持续两三个小时,但中间也会断,断了又回去。心大概处于一种状态里面,偶尔还是会波动一下,有些感受、觉受出来,很快又丢失了,再回到那种平静里面去,这就是达到了如江河般修习之觉受。
第四种:如无波大海般稳固之觉受。
这种程度就很高了,就像无风的水面或者无风的蜡烛,很平静。即使达到这种程度,如果稍稍遇到一些刺激,或者遭到一些内外的影响,还是会出现波动,或者会很快出定。
第五种:如高山般究竟之觉受。
到了后来会很稳定,一直定在那里,根本不出来。从大圆满的角度来说,还不是大圆满的那种定,或者是我们说的首楞严定。开悟了以后,就在智慧里面的,他认定那种无本质的光明——请记住,那种认定不是对境性的,而是自肯以后的自然放松。在这种放松里面,可以出现任何的念头、境况,但也是一种定。这种定不丢失,也像高山般究竟之觉受,走到很高的程度时,就是所谓的见超八地,从见解上、见地上已经超过了八地,当然,实际的修量上,跟八地菩萨还相差甚远。
这是藏传佛教关于禅修的一些观念,这些观念要解释起来实在太多了,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够了。其中有一段内容,是密宗《光明藏论》里的东西。我觉得,在此大部分都是密宗弟子,还有一些显宗弟子,不过打出来看一看也没关系,因为这是讲修寂止的,不牵涉到密宗一些很深层的理论,没有理不理解的问题,显宗、密宗都要修这个。
依靠密宗特殊方便的所有寂止,除了意义重大、容易成就之外,修法与显宗共同,因为无论如何,都需要心堪能获得稳固,需要次第修行。也就是说,通过断除五过依止八行,凭借六力循序渐进修习具四作意的阶段之九种住心方便。按照次第,生起禅定五觉受而成就具轻安的寂止。
我们可以去看这九个阶段跟五过、八行、六力、作意、觉受,是如何配合的。这些都很术语化,如果我们不去修,就等于白说。安住、相续住、数数住等等,到底怎么住啊?说老实话,如果不去修,那真的着不住。着不住还好一点,最后连记都记不住。所以要去修,修完了以后再去看,这些词汇的意思都能懂。
我把这些藏传佛教的术语列出来,供大家了解,同时希望大家去看、去学。
接下来介绍天台宗,天台有四部止观:小止观,不定止观,渐次止观,圆顿止观。
一、小止观:止观,即定慧,曰寂照,同出异名。诸佛修证不出止观之门。《小止观》乃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与《禅门要略》同为禅门修证要略。
小止观即常说的禅定,是内道和外道都修的,练功夫也不例外。
二、不定止观:即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不定者,无别阶位,约前渐后顿,更前更后,互前更后,…或息观为止,或照止为观,故名不定止观。
不定止观则加入了一些观点,即六妙门,有人说小乘就是修这个。
三、渐次止观:即《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渐次止观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即常说的天台宗的十禅波罗蜜。菩萨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是智慧,即十禅波罗蜜所讲的内容。
四、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
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摩诃”是大的意思,也就是常说的止观双运、不离法性的修行,最高级的大圆满的证悟、禅宗的证悟就是这个。
天台宗有四种止观,止观有各种各样的方便、方法,实在太多了。比如,小止观上去就要具足十种要求,称为“十科”,分别是具缘、呵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
第一个是具缘,要具五种缘,分别是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这要求好高啊!要持戒清净;你还得有吃的,太饿也不行,这样的话,密勒日巴尊者就不干了,衣食具足,这里指一般人,不是指密勒日巴尊者;闲居静处,你要住在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息诸缘务,要尽量少干事,到工地上去抬木头、抬铁的人,是没办法修行定的;最后要近善知识。
第二个是呵欲(呵斥欲望),要呵五欲,分别是色、声、香、味、触五者。
第三个是弃五盖,要弃掉贪欲、嗔恚、睡眠、掉悔、怀疑。
接下来就不细讲了,因为太多了,不要说今天晚上,十四个晚上都不一定能讲完。
以后是否还有机会讲呢?有机会的,我讲的内容会散布在各种各样的课程里面,以后有时间会专门来细讲。但是,大家最好有修行的经验以后再来讲,可能对大家更有帮助。说老实话,很多人都没有修行经验,听的时候云里雾里,听完了以后,不是“着不住”就是“记不住”,也叫二住心,哈哈!这是没有用的,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就是天台止观。
小止观即单纯的禅定,说老实话,如果不去修行,看到这些东西会怀疑人生的,怀疑你的暇满人身,因为内容非常之多。有人会问:“这些东西对不对呢?”真是对的!
你不用学习那么复杂的术语和逻辑,只要依照我等下讲的去修行,修了以后再来看这些内容,会发现无比的殊胜。里面很多比喻,如水中月、如空谷声、如灯烛焰、如梦所得、如尘生影,很多止和观的形容词,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天台宗的书,特别是十禅波罗蜜。
如果你有修行,又能看得懂,就会觉得汉传其实很妙,妙得不得了!一层一层地上去,真的是一个超级大型百货公司,什么都有,哪个级别都有。如果你有点修行的经验,也掌握基本的知识,都可以看懂那些古文。可惜的是,如今正面临丢失,丢了,真的丢了!
智者大师又叫智顗大师,人称东方小释迦,即东方的第二个释迦牟尼佛。但是,唐武宗灭佛之后,天台宗就变得很衰微。现在有很多研究天台宗的学者,他们写了很多书,大部分我都买回来了,堆满了书柜,却没看过几本,因为实在看不下去。
说老实话,十禅波罗蜜、摩诃止观、童蒙止观等等,我都怀着非常虔诚的心去读,但里面的字句太过于古板。还有,学者们说的很多东西与修行无关,争来争去就是这样对、那样错,实在看不下去。
但是,作为汉人的我们,如果希望把汉传佛教再捡起来,去读一读智者大师这类的书,也是非常好的。你会发现,藏汉所讲的很多内容都是一样的,汉传就少了藏密里面密宗的那一块,比如时轮金刚、大威德金刚等很多的金刚法,还有大圆满脱噶那一部分。其他的汉传都有,很多时候甚至比藏传更妙,为什么呢?并不是汉传佛法比藏传佛法更妙,而是本身就属于我们的文化,利用相应的文字,更能体会其中的妙处。
藏传佛教传过来以后,只是很直白、很清晰地翻译出来,很多时候没办法像汉传的文字用得那么优美。比如,莎士比亚的十二行诗,用英语读起来优美舒畅,如果用汉语来翻译,味道就不一样了。汉语翻译成英文也一样会很槽糕,比如常说的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汉语读出来好有意境,但用英语翻译会变成“一排白色的鸟儿在天上飞翔”,意境一下就消失,成了纯粹的叙事。
藏传佛法也一样,翻译过来就是纯粹的叙事,没办法运用汉语的巧妙性,那么,在记忆上、理解上和感兴趣上就会导致差别。藏传佛法的语言虽然非常质朴,但对一些真正的修行人会非常起作用,只是所取不一样罢了。
翻译有信、达、雅三个要求。信,翻译的东西是值得信任的,意义没有错;达,翻译的东西一定要非常准确(没有错和准确还是有所差别,达则要求非常的准确),这个准确已经牵涉到语言与文化性;雅,更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很多藏传翻译过来的经典可能雅度不够,但信和达还是具备的,能够做到信达雅三个要求,当然是最好的。
无论如何,留下的经典对于立志要把汉传佛教弘扬出去、振兴起来的师兄们,可以去看、去读,这不仅仅是一件爱好之事,而是作为大乘佛子该承担的责任。这些东西大家可以去看、去了解,但要今天晚上讲完,显然是不现实的。剩下一个小时,就讲怎么修止观(怎么修止、怎么修观),我把经验大概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不是什么教言。
我反复强调这是交流,都是一些我自己的修行、思考,而得出的一鳞半爪的经验。大家觉得有用就吸收,觉得没用就扔一边去,反正也不影响你,所以大家请放松。但是,对于一些真正的修行人,听一听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我不会乱说的。
我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止、什么是观,怎么由止入观、怎么由观入止。止,就是单纯的禅定,借助外缘让意识停下来,心静下来就行了,不要去解释那么多。譬如制心一处等等词汇,心平静下来就叫做禅定。但那个平静要非常的平静,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平静。比如一个人在生气,当他不生气了就叫平静,其实不然,虽然他不生气了,但还是有念头,念头也要停下来才是真正的平静,同时还不能睡着。
如前所说,凡夫一般就两种状态,要么睡着,要么散乱。念头不停,情绪不停,禅定要把它停下来,怎么停下来呢?一般来讲,初初开始一定要借助外缘,不借助外缘是不可能的,修不了止的。当然,借助外缘就是要我们的意识去关注一个点或者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丹田,可以是气脉,也可以是虚空。
禅定的具体东西,有师兄会教大家,比如毗卢七法,打坐要怎么坐,身体要怎么端直、后推尾闾,坐的时候要怎么放松……这些简单知识,书上也能找到,师兄弟之间稍稍教一下就可以了。每次禅七,都有师兄给大家补这些基础,我们有必要去学一下,否则,一个小麻烦就导致你一直坐不好,禅定无法深入。
禅定的要点是什么呢?不管是什么姿势,比如九节佛风,密宗的弟子还要修宝瓶气,在此暂且不谈,我们只谈修止的关键性,在于你关注的目标要适合你,或者你要混着来。
第一个方法是我们常说的观呼吸,方法我就不多讲了,如知息长、知息短、知息热、知息冷,小乘也用这样的方法,息是鼻吸,呼吸出来以后,你知道它就行了,不要去改变它,然后借助这个入定。
第二个方法是我们常说的观丹田,一听到丹田,可能会让人想起道家,其实不管什么家,只要定下去就是“大家”,定不下去就是“败家”,哈哈!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丹田就是幻化轮(脐轮)的中心点。
观丹田的时候,注意点会在自己的身体上,这是有好处的。有什么有好处呢?佛教四念处里有观身不净,身体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厉害。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这个身体吃得饱穿得暖、让它好看等等之类的,对身体的执着非常之深。
我们的注意力非常执着自己的身体,几乎很少用意识回观自己的身体。如果我们带有见解的观点去“毗婆舍那”一下,观察自己的身体,对消除身体的执着非常有帮助。比如,不净观可以消除贪欲,空观、单空观(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激光来射身体)可以产生虚幻感,使身体的执着减轻。这是说观的,那止呢?我们先把止的目标定在身体上,利于后面的观,所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丹田上,可以形成心的平静。
密宗的气脉修行就更高级了,虽然普通人也可以修气脉,但是没有修得那么高级。比如,只观一根中脉或左脉、右脉,其实脉轮也可以观的。但是,一般不要去观脑轮、喉轮,或者是心轮,最好还是观脐轮,最多观一下心轮。
有人说:“上师以及麦彭仁波切都说过,修禅定时观心那个点是最好的。”这没错,但要修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修到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了解以及把握才可以,不然的话,观脑轮或者观眉心这一点很容易让气上头,像上了紧箍咒一样,非常的难受,搞得根本没办法去坐,只要一坐,头上就紧着一堆。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个别现象,而是一大批(起码有几十个),他们任何基础都没有,上去就很用力、用紧张地去观脑轮、心轮,然后心就开始憋,憋得难受。很多人观喉轮,观都观不起来,因为还没学会放松,对自己身体的把控性不强。
什么是把控性强呢?知道放松了,这时候不一定练气功,气一定会来的,那种觉知力会上去。当觉知上去以后,身体说放松就放松,气从左手到右手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果气上头,稍稍一引,注意力往下一放,气就下来了,达到这种程度才能去观上面的。
刚刚开始都是初步在修定,不要一上去就搞老油子们干的事,你现在是小油子,等长大了再说(开玩笑,你们不是油子,我才是油子)!所以,去观气脉、观脉轮的时候,要观下面的丹田,偶尔也可以观一下心轮。
还有观虚空,单修见地的时候,比如修空性,观察修时,看着虚空,把见地用上去。见地用上去就是真正的修行,或者修空性、修大圆满,修单空都可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有一个偈颂:“尔时如视前虚空,自心正在动念时,亦为空性之定解,必须深深而生起。”
以上是观,观了以后怎么修止呢?必须全身放松,这是个要点,然后关注在你所要求的点上。当然,你也可以拿一尊佛像或者一张唐卡来观,都没问题的。观外缘也可以,观虚空也行,观气脉、观丹田、观内观外都没问题。但有一个要点,一定要观正中。不要观侧面,这样不行的。
修行非常好的人可以观侧面,到了后来,以前曾教过大家一种方法,把心的注意力放在上下左右、周围虚空去观。那是到了很深的程度,要破坏我们这种不加思考的执着——认为心就在我们的身体里里,这是我执的一种体现。为了破坏这种东西,就把认知点和注意力放在身体外面去观,认知点在外面,身体被认知,但要在修得很好的情况下才能去做。
修定的时候,把观的点放到外面或侧面是不行的,你要放在身体正中,这样的话,身体才正,头也不会歪。身体正,叫身正则脉正,脉正则气顺,气顺则心安——请大家记住这几句话,这是我编的,但绝对是正确的。因为禅定跟气、念头,甚至跟眼珠子都有关系。定的时候,眼珠子都是定的,眼珠子乱动的时候,念头一般都在乱动。去看、去关注的时候要放正,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观呼吸、丹田、气脉、虚空,或者观唐卡、佛像,甚至拿一本书、拿一个杯子来观都没问题。 总之,修定去看某种东西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正。
还有,专注点的要求是什么呢?最初的时候,不能太用力,不能时间太长,一定要看一看放一放,再看一看放一放。关注点就像练拳一样,一拳一拳地冲,最初的时候关注一下又松开,关注一下又松开,当然,时间也不能太短。虽然以练拳来举例不好,但也有这样来举例的。
藏传佛教说,关注的时间,可以像屋檐水往下滴的那点时间,即下雨时,屋檐水滴到地上,只有一瞬间。关注一点去观,如果不行了,就停下来不观了。什么叫做停下来呢?不把你的注意力放在目标上,就停下来了,那时候开始乱飙,乱飙就乱飙,乱飙后再回去,尽量地延长一点时间——“尽量”这个词用错了,开始不要尽量,尽量了就会累。
前面说了四种作意,其中一种叫做勉励作意运作。虽然是勉励,但也不要太勉励,刚刚开始太勉励,很快就会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不是这样的人才,定不下去了。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心要训练的,不管是什么人,是个蠢材都可以的。 修定,蠢材是最厉害的。
最不容易修定的,是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念头乱飙,总是习惯性用思维去界定这些东西,思维就形成了习性。所以,看着那一点,呼吸也好,丹田也好,气脉也好,虚空也好,确定了目标,关注目标点,关注不下去就放下来。马上不要用力,也不要持续,歇一歇,体会放松,体会什么都不想,要学会什么都不想。
有人疑惑:“‘什么都不想’不就是禅定吗?”你就错了,注意力集中以后,放下那种什么都不想,那不是禅定,它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放空,或者叫发呆。很多人累了以后,会跑到丽江去发呆(丽江旅社门口写着“免费提供发呆”这样的广告牌),还有些人写文章累了,或者看东西看累了,长呼一口气,放空什么都不想了。
诸如此类的,都是让身心休息,这是不是一种定呢?如果你的心很清净也有见解,那就是定,而且是很厉害的定,可以一下上升到大圆满。但你没有这样的见地,那就是发呆。产生了那种感受,跟我们跑香时竹板“啪”地一打,全部停下来,属于一类的东西,纯粹的无念,但那个无念只有一瞬间。
一般来讲,观累了一放下来,有一瞬间的无念,接下来就是隔壁大婶、老王,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念头一拥而上。但是,在这种修行里,念头上来对你来说也是一种心的休息。让心放一放,放了以后,又把心收到目标上去,维持五分钟,又放下来。
请记住,过程中有一个放松的要点,就是自然呼吸,如果发现自己在憋呼吸,那就完蛋了,说明肯定在紧张。有些人说紧张得屏住呼吸,紧紧地看着那个点,就像狙击手打枪,没有念头也很专注,但这不是禅定,这种“禅定”一定会出事,而且玩不下去。
关注目标时,怎样才算放松呢?首先,呼吸是自然的,有时候用心去体察一下自己的身体,看每个部位会不会发紧?其次,禅定到一定的时候,注意力一放到身体上去,比如放到额头,额头就开始放松;放到喉咙,喉咙就开始放松;放到就肚子,肚子就放松;放到大腿,大腿就放松;放到脚,脚就放松。放松就是体会到那种松,有种愉悦感出来,这是比较厉害的。
总之,放松有两点。第一,呼吸是自然的。第二,回观一下,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以前教禅定时经常会念:额头放松,下巴放松,屁股放松,然后全体放松……为什么要念这些呢?引发你的注意力去注意那些地方。
禅定也是一样,虽然你在关注目标点,但你要检查自己是否放松,就要把注意力往回收一下,去体会身体,看每个部位是不是放松的?一放松,就有放松感,体会到自然呼吸和身体的放松感,基本上就放松了,再与关注的目标点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形成禅定。
第三,关注时间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最初就像拳击那样一拳一拳地练,或者像屋檐滴水那样。然后,发现自己能够自然地在选定的目标上,可以停留一段时间,能有多长就有多长。但是,千万不要太过用力,比如;“我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搞得屁股也痛,全身也痛,心慌慌啊,又想到家里面的猫还没喂,要赶紧回去喂了……这时候要停下来,不要再坐了。你想跟自己战斗,是战斗不下去的,一战斗就是纷乱,只要坚持下去就行了。
第四,每次定之前,一定要有发心,定完以后,一定要有回向。一座到底是一小时还是两小时呢?不一定的,三分钟也可以,两分钟也可以,一个小时也可以,但是,一个小时也可以分成好多段。
至于坐的姿势,是不是一定要维持毗卢七法完全不动呢?不是的,难道为了维持毗卢七法,把全部青春都耗进去?感觉身体坐在那里不爽,就动一动,最关键是你的心要经常安住在目标点上,借助这个目标点,让心达成平静,这是整个修止(单纯禅定)的要点。
最后一定要回向,否则,心力就不能从小川慢慢汇成大海。有了发心回向与没有发心回向,差别之大啊!你会疑惑:“有什么差别啊?”真有差别的,只是你根本不知道。如果每次都坚持发心回向,比如,回向给下次的禅定更好,或者回向得大一点,为利众生愿成佛,那么,禅定就会越来越好,这是纯粹修禅定。
修定到一定的阶段,呼吸就开始越来越轻微,身体会愉悦到一塌糊涂,这时候就要去修观。否则,长期练习下去,就会真的陷入到乐、明、无念的误区里。不要认为乐、明、无念只是误区,如果观点(见解)加上去,止的力量最后运用上了观,乐、明、无念是非常好的东西。如果你耽着在乐、明、无念里形成执着,后来的结果,乐就会往生欲界天,明就会往生色界天,无念就会往生无色界天。
你花了一生去修行,结果去了天界,那是你过去世去过很多次的地方,每一个人去天界都不知道有多少次。去天界的后果,基本上都是地狱、恶道,这是一个非常浪费的事情。
所以,修止的时候要引入观。有人疑惑:“刚才说的,就是止的要点吗?”其实不然,止最重要的要点不是你去修止,而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虽然不一定要像天台宗说的,要呵欲、具缘、弃盖等等,总结起来就是发起出离心,但说老实话,你哪样都做不到。
我们暂且不谈发起出离心,说得具体一点,影响止和观有三个最重要的事。第一个,一定要做供水、供养等事,这对修止绝对有帮助;第二个,一定要修金刚萨埵(五加行的金刚萨埵);第三个,一定要磕头。金刚萨埵和磕头最好两个都修,如果不行,起码要选一个。
这与修止有什么关系?太有关系了,否则你会定不下去。修金刚萨埵、磕头,还有做供水、供养、放生等积资净障的事,这样的话,定才修得下去,否则根本不可能。其中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呢?真有联系的,每次去做这些事的时候,比如去放生,将此功德回向给禅定,而这种回向的力量是一种明力。你要用力地抬筐,假惺惺地念诵仪轨,无论有心没心,都在用明力。这些明力的力量全部在相续里面沉下去,经过你的回向和发心,导引在你的禅定里面发挥出来。
听得懂吗?不管什么行为,看也好,听也好,做也好,全都是明力,即心的力量。通过你的发心和回向,专款专用于禅定,我们一定要去做这些。观也是一样,与止比较起来就多了一个东西:一定要去闻思。这是修止的一些要点。
我们一定要去做积资净障,比如暴烈地磕头,磕完头再去打坐,有时候会好很多。比如,磕两百个头再去打坐,一般都不会有念头,为什么呢?因为磕头把你的气耗完了,而念头的生起一定要气,没有气就很平静,但那是不是定呢?那时候也能养成定。
乔美仁波切(《极乐愿文》的作者)专门为闭关写的论著《恰美山居法》,里边讲了磕108个头,再去打坐是最好的。既有恭敬佛陀的功德,同时在缘起因素上,把让念头缤纷不息的那种气耗尽了,再去打坐就很容易进入无念的状态。当然,也不能磕到完全瘫了,那确实没有念头,因为你睡着了。
念头需要多余的明力来支撑,现在明力被你磕头磕掉了一部分,剩下的明力足够让你坐在那里,但起不了念头。人想多了、咒语念多了、头磕多了,都不想起念头,同时也不会昏沉过去,这样也会形成平静,还有点儿力量维持你的目标,让你专注在你的目标上。禅定说白了就是专注地放松,或者放松地专注,要放松和专注结合在一起。
还有就是一定要坚持,一开始就要求禅修每座都好,不可能的,除非你修到一定的境界,那时候有见地了,将见地提上来,随时在见地里都有放松、愉悦、见解,还有各种各样的境界出现。那当然就舒服了,每天自然地要去打坐,随时随地都在打坐。但是,刚刚开始不可能做到的,禅定有时好、有时坏,最关键是,不管好坏,你都要坚持下去,慢慢地形成见地、形成境界才行。
所以,凡有禅七都要参加,没有禅七自己搞。受了挫折,打坐;得到表扬,打坐;被你老妈骂了,打坐;被你老爸揍了,打坐……一定要有这样的习性,随时随地都在打坐,坚持!坚持!坚持!对于会打坐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比深厚和巨大的宝藏。
现代科学有个麻烦,把所有人的成就全部用在分别念的成就上,这个是科学家、那个是物理学家、这个是音乐家……都是分别念或者某种技能。这也需要一定的专注,专注在某种技能上或者某门学问上,总结起来就是分别念,其实没什么的,真没什么的。
有些人在社会上有很高的成就,却一辈子都不快乐,甚至连道德都很败坏,比如牛顿。按照现在的道德标准,爱因斯坦就是个标准的渣男。当然,我们不能去看这个,主要看他的相对论就行了,他的贡献是公德,但他的私德不见得好。当然,大家对德的标准也不一样。
如果心能够形成定,这个人都已经很了不起。他的人生观、对事物的看法,身体状况与普通人相比都不一样,所以要去修定。
那修观是什么呢?我们在《修心七要》里大量讲了的怎么去修观、修止,现在已经出了文字版,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看,上面讲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而且都是很具体的观修方法。
那修观需要做哪些呢?首先要闻思,否则你观什么嘛?刚才说了观察、观看、观法,但是,这三个观跟我们平常说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说的是在观修时,观的三个内涵。一是观察、了解;二是确定了目标以后,在目标上停留、观看;三是带有见解或者见地,甚至是等持的角度去形成证悟和境界,这是最厉害的观。
修观最重要的是闻思,不闻思绝对不行。闻思这个层面就叫做思维,要思维,就要去学中观、唯识。身为佛教徒的我们,一定要以佛教、佛陀、菩萨们说的观点为准则,大量地思维。可以通过听课或者自己看书,如果既不想看书,也不想听课,那怎么办呢?找上师教窍诀,这一般是止和观一起来,或者是由止入观,等一下我会讲。
思维和禅定到了一定时候,都会产生觉受。思维产生的觉受里面已经带有了观点。思维不是一种直观,它在头脑里发生,有很多比量的推理,各种念头此起彼伏。真正有觉受的时候,已经有直观了。直观就是直接地体会到身体和心的各种状况,这时候再说概念已经没用了,你觉察到自己的心就是这样。通过这样的觉察会产生一些感受,有时候是空的感受,空空荡荡的,有时候是明朗的感受,有时候是喜、妙乐,甚至身体很温暖,很舒适,或者很难受,这些都叫做觉受。
觉受生起时,观的状态是什么呢?这时候既有思维,又有心所感受,同时心也有直观。只是思维非常的轻微,如果思维一重,觉受就会丢失。但还是有点思维,比如单空,有人说这是侧面意识,其实不然,侧面意识只是一个更简单的意识——他知道自己在修行,维持它,这就叫侧面意识。有时候还有其他的意识,比如知道自己现在是这样的,但它并不会让你的觉受丢掉,如果太过地用力去关注这个觉受,觉受反而会丢失。
这时候心还是在目标上,看着目标已经定下来了,有觉受,同时还有点思维。然后觉受开始扩展,带上了观点,而且这个观点是中观或者唯识的,慢慢就会形成觉照。
觉照是什么呢?见解在止里面,即见解在心的平静里面得以实现。心很平静,而且能够照见所有的一切,其实就是了知到所有的一切皆空——照见五蕴皆空。当然,那个空要实现了,才叫“皆空”,空如果没有实现,就叫“如梦如幻”,即单空。这就叫做觉照,
觉照很稳定就会形成境界。境界是什么呢?觉照,你还要提起才有嘛,形成境界的话,就算没有觉照它也在,不用提起来,它就是这样的。比如,如梦如幻的境界很多人都有,注意不注意,都会觉得这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但这也有程度之分,比如虚幻的程度越来越深,就是单空的境界越来越高。但是,随时随地都能够觉照,单空能上的觉照,是在境界前面的阶段。境界前面还有觉受,一定要止和见解的结合才能形成觉受。以平静的心进行观察、修行,修行时带着见解,慢慢实现了见解才会形成觉受。觉受比较牢靠了、扩大了,才会形成觉照。觉照照的东西形成的观点彻底正确了,才能叫做见地。见地慢慢地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大,就会变成境界。
刚才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修观作准备。一般来讲,我们不会去修观唐卡的生起次第,只在前面的修行中有一点点,或者是后来修大圆满禅定休息时,会拿唐卡来作观修。比如,拿一个关于气脉的唐卡来观想,左右脉、中脉,共三根脉,观想移到自己的身体里面来。
但我们不是修这个,我们修的观一定是思维性的观,最开始一定是有见解的观。这个见解一定是二转法轮的空性,或者是三转法轮的光明如来藏,不会去修其他的。所以,其实我们修的是顿派,只不过是渐进性的顿派。
怎么理解单空呢?一种解释是所境上的空,即你已经证明了、觉知到了,但能境上的空还没觉知到。另一种解释是能上有空的执着。
什么是所境上的空呢?比如,看到什么就觉得它是虚幻的,完全不真实,但你还不知道空性是什么,叫单空。这也需要修行形成见解,再通过闻思把见解清晰化,从而更好地帮助修行,这才会知道什么是单空,不然又是个词汇。藏传佛教长期讲单空(汉传佛教不讲),但很少人会把“单空”这个词汇的修行落实到具体。
刚才讲了那么多是为了修观,那要怎么修观呢?首先是闻思,然后是修四夺——又来了,有人会疑惑为何总是讲四夺呢?离开了四夺,你再跟我讲一个修单空的方法出来?讲来讲去,全在四夺里面,其实就是修个“无”字!
禅宗全都在修无嘛,赵州禅师看了四十年的“无”字,还有以前讲过的雪岩钦禅师,修到极端、修到很厉害的时候,三百六十五根骨头,全部并成一个“无”字。开始的时候,大家就不要三百六十根骨头并成“无”字,这会很紧张的,直接就弄垮你,反倒会弄巧成拙,发现根本就不是“无”,而是很实在的。所以,我们先把所上空了,再回过头来观察能上的空,能上真的空了,那就是大圆满了,即心空了,因为最根本的能是心,外面的显现是所。
大圆满的总窍诀是什么?第一步,一切境相由心现;第二步,心性也是离戏边——心性怎么离戏边,这就是大圆满窍诀。怎么去离戏边?如何才是离戏边?首先不是心性,我们现在对心(心性)是什么、阿赖耶识是什么,都弄不清楚。我们知道阿赖耶识的显现,无非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得先把这些弄空了再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影响,最初的止和观就是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明白了心性的那种止、观,就是所谓的等持、三摩波提、止观双运,即定慧一体。
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单空,拼命地修单空。单空要怎么修呢?先思维,然后观想放光来夺、用风来吹、有魔鬼来抓等等,不管用什么方式,去感受你的身体和外境全都不成立。让你的心直接通过这样的思维和观修方式,感觉到自己是虚幻的,身体是虚幻的,外境是虚幻的。
那情绪是不是虚幻呢?你们现在都认同它是虚幻的,但又被它牵引,说明你认识它的虚幻是有角度的。你认为情绪不是真实成立的,原因是你觉得它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但是,你会认为“我”是存在的,从而受到情绪的影响。“我”存在,就会有“我要这样,我不要那样”。要不到或者做不到“不要那样”,就会有情绪、有恐惧、有贪欲,还有一些很蠢的想法。
愚痴的想法有很多,比如女人的念头不断(不止女人,现在的男人也一样),被抛弃了,每天就在那里焦虑、痛苦。如果理智地想:“抛都抛弃了,有什么好想的?他要不抛弃我,我就不用想了;他已经抛弃我了,还想他干吗呢?”——但你能理性吗?你理性不了,因为心不干!
那要怎么破情绪呢?一个方法是禅定,但这不是真正的破,而是压制住;另一个方法是思维菩提心,这叫对破;还有一个最厉害的破,证悟以后,以证悟的心境、以净觉心去看各种各样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禅那。原来情绪的本质其实也是明空而已,被情绪所引发的难受感消失了,随之情绪也消失了,从而烦恼成了菩提,这是最高级的止观对付情绪的方法。
刚刚开始,我们还做不到,就要拼命地修单空,一定要去看我之前讲的《修心七要》,以及中观四夺等内容,看了之后再去做。
以上内容是给我们这一群师兄讲的,如果你的上师教给你的方法不一样,照着他的方法去做即可,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通净土,还有条条大路通地狱,随便你选!反正都要死的,通地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杀人、骂佛都可以下地狱的。净土也一样,念佛可以去净土,修单空也可以去净土,随便你选!
以上是“修观”,那观和止怎么结合呢?修止怎么生观,修观怎么生止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
再继续说修观,同样的,第一,每次修观的时候(单空就是修观),一定要做好三殊胜,有发心和回向。第二,要积资净障,同时也要闻思。因为观一定要有很绵密的闻思,这非常利于把观点在安静中体会清楚,才会形成见地,这个非常重要。
如果不读书,就要去找修得很好的师兄,跟他说话,跟他辩论,请他说这些,真的修行人说出来的话会很实在,不会背书的。背书的话,你就不用找他,自己背就行了。但背的书怎么落实到具体的修行呢?那就要去辩论,师兄弟之间可以互相辩论,还可以去我们公司的论坛里面讨论。通过长期地思考、细微地体会,才能真正形成见地,不然的话,你就老是在说,止和观却结合不到一起,这样是没办法定慧一体的。
最初的时候,定和慧(止和观)是分开的。止的时候,观不纯;观的时候,止不能很深。一般都会这样,但是不用怕,慢慢地,止和观最终会合一,成为止观双运,即定慧一体。所以,修观一定要有大量的闻思和辩论。还有,修行到一些节点时,要去找具德上师,有时候一句话就给打破了。
很怪的是,有修行的人说那句话时就有力量,别人说就没有力量。此外,别人也不一定说得出那样的话,要在很特殊、很关键的时候,那时、那情、那境、那人,说出那一句话才行。
比如阿琼喇嘛跟纽西龙多的故事,他们一起修大摊尸(大摊尸是一种藏传佛教的修法),躺在草地上看天空,远处有鸡叫、狗叫……纽西龙多就对阿琼喇嘛说:“你不知道什么是心性吗?你听到狗叫、鸡叫的声音,就是这个,别无其他了。”
他们在修大摊尸,看着天空说那句话,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呢?因为那时候眼睛看着虚空,念头会慢慢消失在如虚空一般的心中,时间久了,甚至连身体的感觉也消失了,那时候,似乎什么都没有,突然响起鸡叫、狗叫,纽西龙多说那个就是法性——阿琼喇嘛猛然一个反观,原来“没有”的法性跟声音“有”就是一体的(“没有”只是一个表达,并非断灭)。两个一下套起来,“哗”地一下明白了。所以,一定在那时候说才行,平时你们也听了很多的鸡叫、狗叫,还有我在说话,为什么还没开悟呢?因为你的心走不到那一步去,上师有真正的大圆满窍诀,会把你引到那一步去。
阿琼喇嘛有封信专门讲述指示心性,里面说道,师徒在一起不要着急,二三十天都可以。指示心性要专门搞二三十天,先让你定、坐、观察这样、观察那样,慢慢地,把你一步步地引进去。就像把狗引回窝一样(为何我总是说狗,因为我现在养狗),当狗不愿意回窝时,怎么办呢?往窝的方向沿路丢一点食物,最后把食物扔进窝里,待它进去以后,就把门关上。人的心也是一样,要指示心性,把你引到恰好可以直指的时候,给你一说,“啪”一下就明白了,但需要比较厉害的上师才能够做到。
我们现在很粗糙,随便说两句就可以了,大家来集合,唱几句,直接就开始说。这样的指示方式,容易导致很多人听不懂。但要一位上师与弟子之间一下就来一二十天,现在是人口爆炸时代,学佛的人口也爆炸,修完五加行的人口更爆炸,要一下搞明白,实在不是那么容易,那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靠自己,长期闻思、长期修行、长期内观是一样的,在关键时找上师指引一下就可以了。
修观一定要像刚才说的,有三个要点:要闻思,要找师兄辩论,要找上师指引。闻思以后,最重要的是大量地修单空。单空的修行方式我曾讲过很多,譬如体会一下如梦如幻,然后休息,休息完了又来。为什么体会一下如梦如幻之后要休息呢?因为心系在一个目标上(比如如梦如幻),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你得停一下再来、停一下再来。
那停一下的“那个”是不是呢?停那一下后,如果观点正确,它就是了。由于你见地不到,它就不是,又变成了发呆。所以,你一定要去停,要养成停这种习惯。其实,我在有意识地培养你们无意识的“歇即菩提”。
歇了以后,停下来怎么去自明?如果见地不成熟,怎么自明呢?一明就是二元对立的那种明(那个叫做“因明立所”),一认知就是二元对立,所以,这是没办法的,开始是做不到的,如果不认知就傻了,就是不能自明。那怎么办呢?一定要修单空,等人我执、法我执减到刚好可以自明的程度,那就自明了。
这是没标准的,学三年好还是学七年、八年好呢?我不知道。有些很厉害的人,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下就明白了。而阿弥陀佛前世的父亲大通智胜佛(当时是一个转轮王),他在道场打坐了十劫——“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什么意思呢?没有明白“那个”之前,还是不能成就。所以,这个标准是说不清楚的。
那这样下去,我们还有成就的可能性吗?现在的娑婆世界跟大通智胜佛的世界不一样,他有十个劫的时间可以去坐,所以慢成就,但我们坐一个小时当那时候坐一劫。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修行的人已经很厉害了,能够长期坚持修下去的人,那真是无垢尊贵种!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他是否发起大乘菩提心,只要长期去修行,他就是无垢尊贵种,这些人需要我们去护持。当然,也不见得在末世只要修行就能成就,但只要你用心,就有成就的可能性。而且如果你很用心,因缘又具足,可能性还很大。
这是修观的一些要点,中间单空和菩提心的修行要拉到非常长的时间。在修单空的过程中,要跟师兄们进行辩论,也可以找上师。闻思、单空,还有上师,这三个东西可以一起,但我们把它分成三个阶段:闻思、单空、达到究竟正观。
过程中会有觉受,觉照、见地、境界等等,所以要大量、长期地闻思,长期地修单空和菩提心,长期长期再长期,然后找到具德上师。因为冒不起险,也许你可以自己明白,万一你自己不明白呢?这种可能性是巨大的。以上是修观的方法。
下面讲止和观如何结合。我刚才讲了“由观入止”,什么叫做由观入止呢?修观到了一定的时候,停在相应的状态——通过观、思维,会产生虚幻感,在虚幻感中停下来,就叫做“由观入止”。心一直在虚幻感中,那个“感”实际是在能上,外界是在变的,但能上就是有一种虚幻感,让这种虚幻感一直“感”下去(延续下去),不管来什么都是虚幻的,这就叫做“止”。
能听懂吗?这是很容易的事,最初的虚幻感很轻微,慢慢地,虚幻感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深。那要深到什么时候才算到头呢?你可以冲进银行的保险库,那都还没到头。什么叫到头呢?完全消失,一片净光,有时候还有烟雾等等现象出现,那都还没到头。那什么才算到头?法性!所以,这会一点点地进步,产生了虚幻感,保持在那个虚幻感上,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深。
到了后来,如果完全消失(空)了呢?这时候就要去发现是什么东西在空了,此时就需要窍诀了。真的走到完全消失的时候,从定的层面来说,起码到了三禅或者四禅,这是从止的角度来说。那时候,“观”的见解还可能是单空的,还没完全“定慧一体”,还没彻底“止观合一”或者“止观双运”,那时候一定要去找上师。如果走到那么深的程度,怎么可能不去找上师呢?一定会去的。
禅定修到二禅,不出家的可能性很小。当一个人的止的力量达到二禅,对人世间的所有一切是不会感兴趣的。我们现在所贪执的东西,为之烦、为之忧、为之流泪到天明的东西,对他来讲都是扯淡的,他的身心基本上跳出了欲界,欲界的东西不太可能引起他极大的心理波动。
当然,超越欲界定要经历很多苦难,没那么简单的。很多人说:“哎呀,我已经证悟了!我已经开悟了!我已经明白了!”有什么用呢?就算你触碰到了一点,还是没有用,流行性的说法是“然并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为什么触碰没有用呢?因为定力不够,你不能安住在法性上,所引发的相应功德就没有,肆虐你、充满你身心的还是欲界的贪嗔痴。你过去造的业,账还没算清楚就想跑?怎么可能呢?
那怎么办呢?一定要把忏悔修好。还有,在修行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些苦难,身体不好、情绪不好、外境不好,等等都有可能。有人会疑惑:“修行到这种程度还会不好啊?”那当然,因为要还债嘛。有些人如果没有债,触碰以后,瞬间成佛都可能,恩扎国王就这样的。
你为什么要受这样的苦呢?这时候却忘记了因果报应,还说自己证悟了?完全就是“王十八蛋”嘛!所以,修行一定会经历这些困难,经历的时候,还觉得愤愤不平,就说明你根本没证悟,有时候可能是一点轻微的触碰,仅仅到欲界定也会经历这些。
如果证悟安住到一定的程度,按照《现观庄严论》所说达到了加行道的忍位,也会出现一些苦难让你去忍。加行道有四个阶段: 暖、顶、忍、世第一法。暖、顶、忍是很舒服的,但过程中会出现苦难,你要走到顶点,就要度过苦难,前面有一个“忍”——安忍。
这个忍是不是苦难的忍呢?他是安住在法性里面的,在法性里面,相续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好的东西,也要经过这个阶段。还有,初地之前也会经历很多,但那时候他就不怕了,既然修到那个程度,出现相应的苦难都会有应付的能力。
很多护法就是干这个的,一些大护法会在合适的时候把苦难给你,不把你摧毁,也不让你好过。你好过,会放逸;把你摧毁了,就没得搞了。其实护法很辛苦的,那真的是个技术活。不是像一些傻瓜一样,整天搞这样供、那样供,以为护法会来帮你这样舒服、那样舒服,把周围的同修都弄翻,只有你自己舒服——难道护法是干这个的吗?按你说的那是保镖,而且是黑道的。
护法是真正维持你修行的,维持你的修行团体、你的修行心态,帮助你调整修行的因缘,护法是干这些的。很多人总想要顺的,好的给自己,坏的给别人,这个发心护法能来吗?如果培养出这么自私无耻的人,他护的还是法吗?那样护的是恶法,不是正法!我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佛教圈里的这种现象特别多。
由观入止就是这样的,简单地说,当我们通过思维或者单空的修行(如前说的放光、放电等等),产生的空、幻(如梦幻泡影等幻化八喻的内容)等觉受,就会产生非思维性的真正的、直接的观,把它延续下去,就会进入止,但一定需要有见解,这就是由观入止。
由止入观需要有窍诀。如果修定,修的完全是外道定,那要怎么进入正观呢?一定要去找老师!修观的人很多时候不愿意读书,或者读的书很少,又不知道怎么让止带上正确的见地。这时候一定要去找真正修行的老师才行,而读书的老师教不了你的。读书的老师可以清晰地解释一些论著,逻辑也很通达,都没问题。而真正修行的老师可以教给你窍诀,会具体地讲:你进入这个时候,你要认为什么什么,你要怎么去认为,这个认为不能用思维,你要觉受到什么什么样,它应该是如何的虚幻,你的心怎么叫松脱……直接从平静里去引发,稍稍带一点意识、带一点觉受,慢慢地就把观念引正了。
如果不是过来人,绝对没办法教你。由止入观是很难的,真的需要老师。还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无论什么样的境界都把它放掉、空掉,这是一个通用的窍诀——无论止修到产生什么境界,不管是一禅、二禅、三禅还是各种各样的气脉在动,全部把它放了,全部不要,其实还是单空。
这时候就不用再去夺了,为什么?如果修止修到很多东西都不现起了,但会有境界出来代替你要夺掉的东西。止力不深的人很难产生境界,还要用东西去夺自己的身体,而止修得好的人,连身体和外境都会消失,即便不消失,他的心也会十分平静。
当你发现心平静的时候,就把平静抛掉,再去看是什么。身体消失了以后,还有个空,你把空也抛掉,这时候你的心有一点念头……至于怎么去抛掉,是很具体的,你又要去找你的老师,所以一定需要窍诀,这是非常具体的东西。有时候,老师不会给你讲的,“啪”地一巴掌下去,一下就明白了,甚至爆骂你一顿,也清楚了。所以,由止入观需要真的过来人。
大部分人很少由止入观的,基本上是由观入止,通过闻思、修行去,这条路看起来慢,实际反而很顺。而由止入观的人看起来修得很好,其实很慢的,为什么?止要花很长的时间,而观很难引得进去。禅修中心的师兄们就是标榜,很多人都能打坐很长时间,但下座以后呢?他们的身心相续,哪个像修行人啊?烦恼依旧!痛苦依旧!
禅定到一定的时候,虽然能压伏一些烦恼,但是会退的,而且太大的烦恼也受不了。很多观也难以引入,他一打坐,一上去就是这个样子,一坐几个小时过去了,所以,由止入观有时候挺可怕的。之所以六祖老是说不能“空心静坐”、不能“百物不思”,萨迦班智达、宗嘎巴大师、麦彭仁波切等藏传佛教的很多大德,都非常忌讳这个,原因是由止入观很容易进入一些改不了的误区。
一旦进入误区很难改的,到时候要逼他去修出离心、菩提心,让他重新思维,但他又不愿意了。当心对定产生了执着以后,比散乱的执着更可怕,散乱的执着很容易被摧毁。比如贪爱女色,直接给他几十个女的去贪,贪到后面,肾亏而且心亏,于是就不干了;贪吃也一样,美食当前,吃多了不得胃病才怪。这些都很容易被摧毁,而定是难以摧毁的,他一直这么愉悦,很吓人的。
但是我们很难做到这一步,目前为止,我看到被定毁了的人还没有,被懈怠和不闻思修行毁了的人到处都是,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这个事。
所以由止入观需要窍诀,止观结合的过程是什么呢?我们经常说修行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行过程中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修行过后就看山是山、看水又是水。说得很有哲理,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
修行之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里面带有遍计执,看山就认为是一种存在,也许它是物质,也许它是量子,如果学了点宗教,就认为它是上帝造的或者是大梵天造的。不管是什么造的,反正它就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命名为山或者水,普通凡夫就是这样的。
修行过程中带有见解去看则不同,山不是山,那是空性的,它如梦、如幻、如水中月、如镜中花,你就开始观想、直觉,产生单空的境界,这时候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你加了其他的东西。大的层面就这么讲,细的层面可以讲很多,这也可以叫做止观双运,双运在单空上。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到底是什么?说不定的,有时候如梦,有时候如幻,还有如水中月、镜中花。我形容的是我们修行的这条路,其他人有其他的解释方法,但我解释的东西对任何宗派都合适的。
修到后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为什么呢?他已经没有遍计执了,山还是山,但它已经是法性的山;水也是水,是法性的水,样子呈现出山和水的样子,但实际上是法性,山水即是般若。我们常说的“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就是这个意思。看到的现象还是样子,也不会用力去改变它,不需要用光去把它射穿或者让它消失。它可以这么呈现,但它是法性的呈现。
身体也是一样,以前老是要感觉身体是空性的,用光去射它、去印照它等等。现在不是的,照样可以呈现,但已经是法性呈现,这是在认识了法性以后。
前面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面看山也是山、看水也是水,其实是观的“点”不同了——观的“所”点是一样的,形状是一样的,世俗性质是一样的,但是,它的根本性质已经变了,即能看的点不一样了、站的立场不一样了,所看的点还是一样。
还是这个世界,还是这样的人,还是这样的身体,但认知已经不是凡夫的意识认知。那时候可以有凡夫的意识认知,因为那也是山水嘛,从比喻的角度来说,你的意识也属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意识还是意识,但意识也是法性。而你是从法性的观点、法性的立场,法性的见地(一切皆法性的见地)去看所有的事物,从它的样子上、从它的世俗作用上,它还是山还是水。
在这个过程中,山和水会开始变,这个变的过程就叫做“净治明相”(藏传佛教的说法)。慢慢地,外境就会变成刹土,变得最厉害的方式就是脱噶。慢慢地,你身处的环境都变了,你会知道自己就在净土里面,那才是真正的。而现在所谓的地球、人类等等都是迷妄,是一场梦境,是一些完全虚妄的东西,这时候去看,山也不是山,水也不是水,但那个层面我们就不去说了。慈诚罗珠堪布在《证成现象即佛论》中曾说:虽然八地以上的菩萨所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异,但实际上二者所见的本体都是同一个地球,并不是因为八地菩萨的修行好、心清净,就在地球以外,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清净的地球。二者之所见,只是一个世界的两种不同现象而已。
有人问:“走到法性的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经过单空?”普通人一定要经过单空,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这是初学者无有任何错谬之道,因此千万不能舍弃,如果舍弃此道,这个人就已经着魔了。说得如此严重。六祖也是经过单空的,第一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起心”后没有大悟。那有没有人能够像恩扎国王那样,往头上一按不经过单空就马上成佛了?也有,但有人疑惑:“走到法性的过程中,一定要经过单空吗?”我就会问:“你是恩扎国王吗?”如果不是,你就要经过单空。
那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山和水,实际上就是净土。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要这么去理解。到了这时候,观都走到极致了,如果成了净土或者最根本的法性定(常寂光土),那就是真正的、彻底的止观双运。
现在我们该做什么呢?大量要去做止和单空双运,这两个东西可以分开来修,也可以合在一起修,最终一定会走到一起去。什么是分开来修呢?单独修止或者单独修观。去思维、去观想光来射自己等等,这叫修观;打坐什么都不想了,这叫修止。在止中慢慢引入观点,或者形成一定的觉受以后,把心停在那个觉受上,开始可能只有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五秒钟,后来就越来越扩大、越来越扩大。
这个过程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人如果前期的积资净障做得好,又有发心,几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所处的虚空世界,不管是中国、美国、洛杉矶、北京、广州,你的身体和周围的朋友,全都是假相。
“假相”这个词是思维性的,是一种直觉、是幻相,根本不成立。有时候会觉得,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你伸手就可以从他的肚皮上穿过去,就会产生这种幻觉——那个是幻觉吗?其实也是幻觉。甚至经常会觉得手可以穿过桌子和电脑,我以前就这样干过,在很深的单空定时,用手去穿桌子,觉得这次绝对可以,但一穿,痛得——哎呦!
原因是什么?这个单空还是建立在意识上,还没有彻底把内心最深层的俱生执呈现为现象的遍计破坏掉,这要走到初地菩萨才行。所以,初地菩萨才能够挖肉喂鹰、舍身饲虎。在没达到那一步时,即使意识感受到是这样,但它还是属于见地,而不是境地,所以用手去穿桌子,仍然会疼。
走到后来,单空会很深很深,走到非常稳定的单空觉受时,加上又有菩提心,再去反观觉性,就非常容易。有人问:“菩提心是否要达到为利众生愿成佛,随时随地都想挖肉喂鹰呢?”不是的,你的内心里面任何一个行为、任何时候的思考,菩提心的考量会成为第一。
也就是说,自己修行和帮助别人修行,是你生活的第一,其他都是帮忙的。比如,这个要影响修行,那我不干了;这个要影响道场,那我不干了;我出去一趟可能会赚九千个亿,但这可能会把大家的修行毁了,我不干了……达到这一步就够了,并不是一定要达到舍身饲虎、挖肉喂鹰那么深的程度。
你在取舍的时候,菩提心成了第一考量,达到这种程度,你就厉害了。你可以反观觉性,然后经过上师的指引、确定、区分,慢慢地,可以深刻体会到解脱,就开悟了。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本来想讲《圆觉经》中的奢摩他、三摩钵提和禅那,以及后面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其实都很精彩的。以后有机会再来讲。
这次禅七的所有课程都结束了,下午五点我们进行解七,现在开始回向。
谢谢大家参与,随喜大家!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17课
- 《坛经》第19课——佛教与世俗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