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坛经》第01课——世俗快乐和修行快乐的比较(上)

《坛经》第01课——世俗快乐和修行快乐的比较(上)

离开了世界观谈佛法,那就是忽悠,所以先要跟大家聊聊世界观,以及不同世界观带来的快乐方式。

《坛经》第02课——世俗快乐和修行快乐的比较(下)

《坛经》第02课——世俗快乐和修行快乐的比较(下)

你们今天怎么样?一天过去了,打坐有感觉吗?来参加这次禅七的好多都是参加过多届的老师兄,打坐肯定很有感觉的。一般来讲,当真熬过去一次禅七以后,都会对禅修有一点点的感受。

《坛经》第03课

《坛经》第03课

我们继续今天晚上的学习,大家可能希望一上来就开始讲《坛经》,其实这个挺傻的,如果一上来就讲,“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那个很流水化。我们学一个事物,要从全面多角度去了解,要学习它的很多反体,才能知道这个事物是怎么回事。

《坛经》第04课

《坛经》第04课

我们接着昨天的课程继续来做铺垫,有的人说你铺垫得太长了,搞得我《坛经》都听不成。

《坛经》第05课

《坛经》第05课

禅宗总有大概的源流,我们说了释迦佛拈花微笑就开始了禅宗,这实际上是后人去说的。

《坛经》第06课

《坛经》第06课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讲坛经了,铺垫了五天,其实这五天是不够的,应该把五家七派的主要思想和故事讲完,再来读《坛经》就精彩了。

《坛经》第07课

《坛经》第07课

散乱是个习性,散乱以后心一定要找一个地方让自己安,比如去吃饭、娱乐、谈恋爱、组织家庭,因为外境的无常和需求的无常是没法安的,一定会苦痛,这种习性很顽固,禅七其实是用修行、观修以及痛苦(初步的时候会痛苦的)来摧毁这个习性。

《坛经》第08课——佛教学修的利益

《坛经》第08课——佛教学修的利益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关于通过佛法修行所获得的一些利益。

《坛经》第09课

《坛经》第09课

《坛经》流传下来有很多版本,我们讲的是宗宝本。

《坛经》第10课

《坛经》第10课

内容上来说,般若品相当重要,基本上是整个坛经思想的中心,对后面的决疑品、定慧品都有影响,因为它说出了般若的宗旨。

《坛经》第11课

《坛经》第11课

昨天我们学到了般若品的第一段,六祖对弟子说:“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这个话落到现在也是一样地可以引人深思。现在有很多佛教徒都是知解宗徒,甚至是知解宗徒里边的一知半解,东拼西凑……

《坛经》第12课

《坛经》第12课

最初打坐就是要辛苦的。先不要谈开悟、有甚深禅定,就算打坐要打到最初有快感都需要熬炼一段时间……

《坛经》第13课

《坛经》第13课

云禅七现在已经是第六天了,明天第一个禅七就要结束了

《坛经》第14课

《坛经》第14课

前五天我们基本上学完了般若品,般若品是整个《坛经》里面比较核心的内容

《坛经》第15课

《坛经》第15课

上周我们基本上把《坛经》的“决疑品”学了一大半,大体有两个内容……

《坛经》第16课

《坛经》第16课

今天已经是第二个禅七的第4天了,还有3天2020年的云禅七就要结束了……

《坛经》第17课

《坛经》第17课

今天把第四品——《定慧品》讲完,这个禅七的《坛经》的讲解就告一段落。

《坛经》第18课

《坛经》第18课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经常说的止观,怎么去止怎么去观,怎么去由止入观,怎么去由观入止。

《坛经》第19课——佛教与世俗生活上

《坛经》第19课——佛教与世俗生活上

第一天讲佛法和世俗生活的关联,佛法对世俗生活的一些影响。

《坛经》第20课——佛教与世俗生活下

《坛经》第20课——佛教与世俗生活下

如果大家想快点听《坛经》,我今天晚上就争取把它收稿。

《坛经》第21课

《坛经》第21课

因为《坛经》里面所说的法的含义以及《坛经》对汉传佛教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把它推到经的位置上。

《坛经》第22课

《坛经》第22课

今天是你们第一个禅七的最后一天了,提前随喜一下大家

《坛经》第23课

《坛经》第23课

其实打坐是要平时坚持才行,时间长了慢慢就不难受了,刚刚开始肯定会难受……

《坛经》第24课

《坛经》第24课

整个忏悔品的内容跟我们平常所学的大圆满前面的五加行的内容很相似的,只不过五加行没让你一上来就明白本性……

《坛经》第25课

《坛经》第25课

昨天 “转”了一半《法华》,今天把它“转”完,昨天我们把那首偈子说完了……

《坛经》第26课

《坛经》第26课

真的修行人学《坛经》就是要掌握里面深邃的理义并且去操行,超越生死,这样才有意义。

《坛经》第27课

《坛经》第27课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坛经》第28课

《坛经》第28课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

《坛经》第29课

《坛经》第29课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

《坛经》第30课

《坛经》第30课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

《坛经》第31课

《坛经》第31课

护法品第九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

《坛经》第32课

《坛经》第32课

付嘱品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

《坛经》第33课

《坛经》第33课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

《坛经》第34课

《坛经》第34课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