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上一堂课我们把《坛经》的第一品自序品(也有翻译成行由品)学完了,今天开始学第二品般若品(也有翻译成智慧品),这一品相当重要,说出了般若的宗旨以及对般若的理解,基本上是整个《坛经》思想的中心,对后面的定慧品和决疑品都会产生影响。
当然,般若有很多种理解方法,这个词汇本身就包含很多含义。般若有很多层面,可以分成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中观、唯识方面的书籍,以及我们思维的内容,文字名相在头脑里旋转、串习都属于这个范畴;然后依靠文字般若去观修,就是观照般若;最后发现了般若的本质,按禅宗的说法叫做开悟,见到了自心本性,知道了自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真正的实相般若。
其实观照般若就是修行中的过程,又分为两种——眷属般若和境界般若。眷属般若:帮助实现般若的很多行愿,菩萨修行般若所行持的整个六度万行都叫眷属般若;境界般若:以六度万行修行般若时会出现很多境界,各种各样不同的境界都叫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然后观照般若又分为眷属般若和境界般若,汉传佛教分成这五种层面、五种方法和五种角度来诠释般若。藏传佛教则把般若分为: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这三种。般若还有很多分法:有十般若、六般若等等,但内容大致都差不多。在《坛经》里,六祖通过般若品把对般若的理解,以及禅宗如何避开各种花里胡哨,单刀直入、直拿般若的实质讲了出来。
在讲这一品时,我会把这方面的所学和大家进行交流,我说的时候可能语速很快,内容也很庞杂,大家要用点心去听。这个课程也会有录音,发心人员会把我的一些“语气助词”或者叫“习气的反映”给剔除掉,再拿给大家听,录音里没有了这些“不雅的内容”,会显得很纯洁。但我觉得,那些“语气助词”拿走以后,般若的味道就不那么浓烈了。(开玩笑)
大家可以听一听录音,也可以看一看其他上师们的开示,多听多比较,对照思考,广博多思后去修行,然后去实证,一定要走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我们说禅宗有单刀直入、直指人心,《坛经》这一品就是讲怎么单刀直入的,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通过闻思和大量的修行,会慢慢从下下根器成为上上根器。你说:“这一生做得到吗?”如果真的用心是做得到的,但大部分人很难,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用心。我们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因缘牵扯,总要去谋划世间的很多事,想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心思会沉浸在这方面,没办法真的拼了命——“我就是要求解脱,证般若,一往无悔!”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所以就变得很难,其中的难和易就体现在这里。
我们现在开始学《坛经》。
次日,韦使君请益。
韦使君就是韦刺史,名韦璩,刺史就是地方长官,是汉代建立的一个官位。按现代来说,应该是省部级干部,但在唐代,刺史就降级了,变成了地市级干部。当时的地方长官韶州韦史,来向六祖请益,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因为古代的一个地方长官权利是很大的。唐代甚至到了清代交通都很不便,一个地方长官什么都要自己做主,处理很多军务政务、民事,没有一定权利他没法做,不像有现代通讯方便,打个视频电话,上层官员就会来地方指导。
韦使君作为当时的地方长官,也来学佛法,说明当时佛法在整个唐代很盛行。比如武则天就把禅宗北宗的祖师神秀(也是挺了不起的禅师),请到洛阳作国师,又下旨召请六祖,但六祖没去……这都说明武则天很信佛。武则天本身出过家,她给自己的墓立了一个无字碑,还给自己取个名字,叫武曌。“瞾”字上面一个“明”、下面一个“空”——明空双运,中国古代没有这个字,是武则天生造出来的,很有意思。我们现在读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也是武则天写的。
虽然武则天从政有时候很狠毒,传说连自己的女儿都杀了,后来做了皇帝又杀了自己的儿子,按照现在的标准,武则天是一个心肠狠毒的人,但她也信佛,而且信的很真。当然,这种真不一定是真的明白佛法是什么,但她对佛法的信仰是很真的。唐代只有唐武宗灭佛,其他皇帝基本都信佛,当时整个民风都很信仰佛教。
只要一个地方有宗教,就会形成派别。由于每一个弘法的法师不一样,有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团体。团体互相之间有可能团结、敬仰,但团体里的人也有可能进行争斗。学到第一品的时候也知道,就算在佛法兴盛的唐代,六祖也要逃跑,在他自己的团体内,为了一个衣钵都可能出现那样的事。所以,团体与团体之间发生争斗是很正常的。
看到这些有时候,我们也要想一想,现在人的根性真的比唐代人好吗?不见得。唐代好多人信佛,还有最基本的因果善恶、人在做天在看的观点,而我们现在说“人在做天在看”基本是用来吓别人的,或者是一种发泄怒气、诅咒他人的气话,当自己做不好的事就不会想到“天在看”了。所以,现代人的根器不一定比那时候好,大家学佛形成团体一样会有很多争斗,因为自私、狭隘是个体的基本特征,不争斗不太可能。
“韦使君请益”,请益就是请六祖开示来利益大家。
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师升座”,设了一个法座,六祖就坐在上面。“告大众曰”,跟大众说:应该静心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六祖首先告诉大家,应该一直静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那怎么念呢?大家不要认为就坐在那里像念佛一样天天重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简单地说,就是你要沉浸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见地里。那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见地呢?下面会解释。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般若有的读成(bō ruò),还有的读成(bān ruò),而正规的读法应该是(bō rě)。因为唐音变了,而当时的唐音就像现在的广东话,比如《心经》最后的般若佛母心咒,用广东话读起来就很顺——“嘎得嘎得 巴Ra嘎得 巴Ra桑嘎得 波德梭哈”,但是用现在的普通话就有点绕口——“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我经常把唐音和现代的汉语混合来读,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意思。
现在提到“善知识”,就是指老师、上师、法师,甚至认为不开悟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识。六祖为什么要称大家为善知识?从六祖的形象和平常的言谈都能看出,他非常的谦卑,而“善知识”是对大家的一种敬称,并不是上师的意思,就像我们见到秀才就叫状元、见到女孩就叫靓女(一回头,长得吓死人)。
“菩提般若之智”,下面已经作出解释了,所有有情本来都有,它是我们的根本本性。不管你愚蠢或是聪明,你好或是坏,它与你的道德、品质、才华、心智没关,它是你的本来之智,每个有情都有。“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但是我们不明白。
六祖用了“心迷”这个词,现在看来很正常,但在唐代是极不正常的,在当时,讲法是很高雅的事,四字一句会显得很文雅。很多人都看过《西游记》,唐僧去取经之前,在装饰得非常漂亮的僧堂里说法,香烟缭绕,法座威武,唐僧坐在上面,头戴佛冠,很文雅地说到:“般若之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而六祖本来就没文化,说话非常的直接,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没读过大学、没文凭,说话很低俗。恰好是这样的方式,准确而直接地把般若的精髓,禅宗直指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是对当时重视名相文字、逻辑思维的一种反动。
大家天天都在读诵各种各样的经文,却不去准确地、实际地去修行,都变成了掉书袋、掉词汇,而六祖有点反动这种风气,欲想把之摧毁,把学佛变得很实际、准确乃至于能快速掌握佛法的要旨。我觉得六祖是应世而来的,慈师在讲坛经的时候,就说六祖是前世开悟的圣者。如果再把认知提高一点,按照现在的说法,六祖完全就是一种示现。
在唐代全民信佛,每个人都在读书,特别是玄奘法师取经回来以后,唯识很流行,长安城的一些老太婆在洗衣服时,都在说唯识宗、法相宗的词句,洗衣水流下来就说是法界清净等流——这样好不好呢?也好,倘若总是玩思维、玩名相,内心没有真正体会到般若,那也是一场空,所以这时候六祖应世而来。这是不是应化呢?很像应化,但我也没有证据。应化是什么意思?六祖本来就是成就者,只是以这种形象和方式来纠偏一下世风和学习的风气,让大家能够在当时的文化气氛中迅速拿到真谛。
世人就是如此,学习一种东西时慢慢就僵化了,慢慢就把一些很深邃、很庞大的东西搞得条条框框,而且接触不到实质。藏传佛教的一位大德布玛莫扎,每隔一百年来应世一次,把大圆满等高深的修法弄偏的地方进行纠正,传说麦彭仁波切就是布玛莫扎的转世。所以,六祖极有可能就是应世的大德,当然,这是一个题外话,只是一种推断,并不是我有神通。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心迷”是一句很普通的话,就是自己迷了自己,自己不认识自己,导致不能自悟。
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假”是依靠的意思,应该依靠大善知识;“示导见性”,示导你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需要一个大善知识来直指本性,这很像大圆满。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不管你是一个蠢人还是聪明人,佛性都是一样的。佛性并不是一种分别智慧,它可以分别,但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分别智慧。什么是分别智慧呢?比如记忆力好、看书看得多、会表达、逻辑很顺畅等等,甚至你很好地完成一件事,这些都分别智慧。但所有智慧的根本是什么呢?那个“根本”不是一种分别智慧,它可以诞生这些分别智慧,把“根本”二元化就变成了分别智慧。
我们去找本质的时候,本质不是一个分别智慧。不管愚还是智、聪明还是愚蠢,你都在分别。只不过聪明人分别得好、分别得准确、范围大一些、看得远一点,见多识广;蠢的人狭隘一些,错误更多一些。但不管怎么样,都是在分别。那什么东西在让他们在分别呢?分别的根本是什么呢?根本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每个人的因缘不同、造作不同、障碍不同,这里说的“迷悟不同”——迷(误)得太深了,悟得太浅了,就会造成所谓的愚和智。但造成愚和智的根本是一样的,那就是佛性。
六祖已经把自己的哲学观点(世界的本质和智慧的本质)说出来了,并没有像我们那样去学中观、唯识、如来藏,就简单的几句话。按照佛教的理论,所有的现象都是人的心智和分别捏造出来的,但每个人捏造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人的外境捏造得非常好,内在头脑也很发达,显得很有智慧;有些人捏造的外境非常不好,甚至是监狱或者生活很贫穷,内在也相对笨一点。当然也可能倒过来,有些人似乎捏造了一个很好的外在环境,住在深院大宅,有很多的仆人和衣食用具,内在的分别能力却很笨;也有很多人的外在很贫穷,但内在很智慧。
这些都是捏造和分别,但造成这些分别的根本是一样的,也就佛性本身是一样的。六祖已经说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而且并不是纯粹的、二转法轮的观点,这里说到了“佛性”,已经是三转法轮的观点。
禅宗以《金刚经》为宗旨,以为只说空性,实际上它既说空性也说法性,把二转和三转混在一起了。禅宗是一个实操型的宗派,不管理论是二转还是三转,先给我说说什么是本来面目?如果明白了,二转、三转都在里面,反之就是一句话,根本没用。
禅宗是实操派,包含了二转和三转,但不一定像我们学中观或五部大论那样有层次地把理论一条一条讲出来。我并不是说闻思没用,通过闻思把这些层次和条条框框理解清楚了,再去理解禅宗说的法句,就会更容易明白。所以,闻思是绝对有用的。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
我今天就跟大家说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智慧,你们要专心致志地听。
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
六祖的这一段话,其实是针对当时的现状来讲的,印宗法师在法性寺(现在的光孝寺)讲《涅槃经》,就说明全民信佛,佛法在当时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每个人都在说“般若”这些文字。这种现象跟现在的学佛人只读书是一样的,每天在论坛上、微信上夸夸其谈,我看了以后真的哭笑不得。很多人书都没读两本,修行更谈不上,就号称自己开悟了,然后在网上自以为是、指天骂地,对以前的祖师们或者现代的法师们又褒又贬。
当然,这种人在我们的群体里并不多。每天读书是有好处的,但是要记住,读书要用来修行的,不要认为读书就真的懂了,读书和懂差好长一段距离。先不说佛法是如此要求细致和绝对实证的学问,就算是物理学,知识与实验也有所差别,而实验与应对具体产品和项目的能力又有所差别。所以,我们要读书,但一定要记住,读的书一定要拿来实用。
不同的人对读书的态度也应该不一样,如果年轻、记忆好、时间也多、对文字理解能力很强(一段文字能带来不同的想象和体受)的人可以多读书。但有些人是读不了书的,记不住、分析能力又差,这些人就真的需要寻找一个好上师。
如果是学禅宗,一定要找到一个开悟的人做师父,禅宗的特点就是上来就要开悟,或者要想办法直接朝开悟的方向走。开悟的人才能指导你,不然他都在摸瞎,你跟着就是以盲导盲,盲人骑瞎马那就精彩了,而且肯定闯红灯,乃至于翻车。学大圆满也一样,假设找到一个没有开悟的上师,让他能教你出离心、菩提心也许可以,倘若你真的要解脱,就必须要找一个开悟的上师。
那如何才能知道有没有真的开悟呢?这个又是老话题了,首先,你要学习我现在所讲的内容,慢慢就会在思考中产生问题;然后,你去修行的时候会慢慢有一些心智上、体受上的明白,比如,大圆满说的阿赖耶识和法性怎么区分?比如禅宗怎么破三关,初参、重关、牢关?还有机锋和公案等等;或者你会有一些迷惘和疑问的时候,就可以去找善知识。你修行这么多年产生的疑问,如果他不能帮你解决,那至少可以证明你们不相应。如果问一些稍稍涉及实修的问题,他就开始开黄腔(四川话:说外行话,乱说话),那你就可以去骗他了——我不是说真的去骗他,意思是你就可以判定他没有办法做你的善知识。
如果你完全没有闻思和修行,根本无法判断对方是不是真上师,基本上都要上当。现在很多所谓的“上师”一看就是骗子,但是徒众成堆,名声很大,印刷的光碟和书籍多到满天飞,现在印刷也很便利,不像古代还要雕板那么麻烦。因此,我们只能闻思和修行,如果他能帮你解决修行上的问题,那就是善知识。
你说:“会不会在我们修到很高境界的时候,被所谓的‘上师’引入误区呢?”极端有可能。所以,第一,我们要更深入的闻思修行。第二,我们要相信,在末法时代三宝不会放弃我们的,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具德的善知识,要诚心地祈请三宝,通过供养、布施、磕头、念咒把功德回向给“我要找到真正的善知识”,护法们会在一些因缘上把我们推到真正的善知识那里。只能用这样的方法,否则还能咋办呢?这又是题外话,言回正题。
“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这是当时的修行风气,其实现在也一样。大家都在说中观、说唯识、说如来藏、说大圆满、说大手印,相关的书籍到处都是,甚至有些啥都不懂的作家也写一些佛教书籍,还号称当代的密勒日巴。(这种人应该让我这种“流氓”去对付,老子见你一次打你一次,打到你满地找牙还找不到,懒得跟你说般若,般若就是揍你。但这个是习气话,我现在年纪大了,打也打不动了,但是我可以养狗啊!)
现在科技、多媒体发达了,自媒体到处都是,很多不懂佛法的人,头脑发达一点、文字能力强一点、读了几本书就开始传法、写书了,还用现代语言去解释佛教经论,听起来觉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你被圈在里面了。
至于我怎么分辨,如前所说,没法分辨,你只能自己去闻思。如果你五部大论读多了,很多逻辑、知识都已经掌握了,他再用五部大论来骗你,怎么骗啊?这时候就要防止你骗他了。
如果你真的修行,并反观自心,不停地去找寻自心本性,虽然不一定找得到,但是过程中所堆积的禅修体验、陷入过的种种误区,产生了渐进的法喜和透脱,他还怎么骗你呢?他一开口,你可能就知道在说什么,或许你不一定能明白,但是他也没办法骗你了。如果既有闻思又有修行,一看他写的书,中间好像每个字都对,实际上都是错的,你就能感觉到里面的味道不对,所以你只能自己去闻思修行。
大众公认的大德们的书籍是可以看的,还有一些作家或不懂佛法的人,写出的著作也要抄书的,他们是“二百五”,但所抄的那些书基本都是“一万”,你也可以看,只是不要随便去拜师,当你闻思多了,慢慢就会抓到一些要点和核心。
“犹如说食不饱”,就是天天说这样好吃、那样好吃,这有营养、那有营养,但就是不吃。很多人就是这样的,因为现代人取巧的心特别强烈,总希望听到一句窍诀,马上就能明白。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在赶五加行?因为赶完好去听窍诀,这是投机取巧的心理,总是不想怎么付出,也不想改变自己的相续,只想明白那个真实的东西,误认为听了几句话,就能“砰”一下突然开悟。
大家用点脑筋好好想想,如果真有这么好的、随便什么人一听就能开悟的窍诀,那空中会出现喇叭,广播的全是窍诀,全世界的人听到以后都开悟了,战争也没有了,石板上都会开花,当下就是刹土。但现在是这样的吗?战争、瘟疫……连美国总统都感染新冠了。所以根本不是听了几句话就能开悟的,大家真是不知道“说食不饱”的含义。
现代人的投机心理太强烈了,各种小说和新闻专门制造奇迹来误导大家。武侠小说、文艺小说、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报道很奇特的事,这样才能吸引眼球。比如,新闻原则一定要说人咬狗,说狗咬人谁会去看?要是说人咬狗,马上点击率就十万加。
新闻和小说将一些很特殊的事情传播出来,大家就会去模仿和追求。比如,武侠小说经常会描述一个男主角什么都没付出,只是掉进一个洞里看到一本秘诀,就练成了绝世武功,从洞里出来后,全部少女都爱上了他……这些情节大家都知道不是真实的,但是会影响人的思维和抉择方式。大家会认为学佛也可以这样,把五加行差不多赶完,或者稍微供养一下上师,小小地贿赂一下,他就会告诉我一个窍诀,“啪”一下就开悟了——有这样的好事吗?这完全是把世法这一套带进了佛法中来。
我是想告诉大家,“说食不饱”就是你真的要去吃。“吃佛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佛法像药,我们得的是慢性病,有“人我执”和“法我执”两般病,所以要长期吃。那我们的慢性病得了多久了?“无始劫”那么长!所以,仅靠一两天看了几个文字而不真正去实操,显然是不行,无论你逻辑有多通畅,能背诵多少的名词都没用。
真正的修行人修到一定的时候,这些名词都差不多忘了,也不会再说这些名词,除非是为了教育弟子。真正的修行人,在观修的时候是非常简单的,安住在法性里就完了。甚至我们平时认为打坐纹丝不动就好像很好,但从禅宗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个木头。修道是非常简单的事,他真的透过了纷繁复杂的现象(语言也是现象,文字也是现象),然后抓到了本质,这是禅宗所要做的。
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你嘴上说空、说般若、说中观、说唯识、说大圆满……说得再多,但是你不去做,就会“万劫不得见性”,“万劫”是指很长的时间,你会见不到本质是什么,最终是没有利益的。
我们会说:“学了佛法当然会有利益,念一句‘阿弥陀佛’就会解脱。”是的,这是很长远的事情,你念一句“阿弥陀佛”肯定会解脱,你不用担心我们不解脱,因为你已经听到很多句“阿弥陀佛”了,你可以该干啥就干啥,甚至杀人放火都行,最后你还是会解脱的。但这需要多少劫啊?动辄就是几万劫、几十万劫,如果是密宗弟子犯了三昧耶戒,就要十万亿大劫,那得多长啊!我们要的是这一世解脱,因为得到一个暇满人身不容易,所以,只是口说不去做、不去磨砺,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我们以前讲《心经》的时候,也讲过很多,“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根本智慧或者空慧的意思,“波罗蜜”是到达彼岸的意思。但是《坛经》对这里的解释是很精彩的,我们接着看: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
“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大智慧到达彼岸,要怎么做呢?必须要在心里去兑现,首先要去串习、修行、观照,即所谓的观照般若,最后走到实相般若而到达彼岸,才能称为“到达彼岸”。
其实这里就把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意识性”和“觉受性”区分开了。我们的口念最多是意识性的,还是在思维,也不一定很深,只是头脑里面想,但并不会去观照。如果一观照就会产生很多觉受,这就到了觉受性的见解了。当觉受和我们所学的思维性见解慢慢一致了,就成了见地,比如我们学的哲学思想就是一种见地。拿着这个见地再去摄持自己的行为和修行,一天天地延展就会形成境界。
这是什么样的见地?有可能是单空的见地,有可能是真正空性的见地,也可能堕在一个阿赖耶识的状态里面,这就要仔细地去区分。这个过程一旦透脱,就真正到达了彼岸,那叫做真正的开悟。这些词汇的意思大家要去明白,不然“见地”就只是一个词汇而已,那个“见”在一定的程度上被你实现了就叫做见地。“见”的“地”,就是见落实的地方。“地”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落实,比如国家领导人最会说什么政策方针要落实,类似这个意思。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哇,大家一听是不是觉得有点发虚呢?我们经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说如果口念心不行就“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个,“如幻如化,如露如电”是说不真实,只是口念而心不去做串习、闻思和观修。我们教的四夺就是观修,当然还有其他的观修方法,包括密宗的气脉以及大圆满的一些方式,都需要去做观修。“心不行”就是心不去做观修,那么你只“口念”是没有实在的意义,就像幻化、露电一样不真实(虚假),指口念心不行不是一个有效实在的方法。
第二个,因为它是直指心性的禅宗,一上去就要拿到本质。我们经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时候,很大程度是在单空的层面,与禅宗一下要拿到本质有所不同。但是,通过禅宗的方法,你真明白了空性以后,会不会“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呢?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的,这时候所有的相就是“如幻如化,如露如电”的。
禅宗经常要求“即相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或者“离相即见菩提”,关键怎么离相啊?离相是不是看到相拔腿就跑啊?那不叫离相,那叫蠢相!那什么是离相?认为相是虚幻的、不真实的,这是如幻;如梦就更不真实了,相还可以消失。禅宗的方式叫离相——“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首先要求的是这种离相。
那是不是做到了离相即所有相如幻如化,就开悟了?不是的,它是单空,你一定要知道本性是什么——要见性。见了性以后,心里很明了,但外在还是如梦幻泡影,但这个如梦幻泡影和单纯的、单空的如梦幻泡影就不同了,其中多了一个“明了”,你甚至不会故意去觉得一切有为法是梦幻泡影了。
你故意去觉得它是梦幻泡影,实际上是一种观修、一种对治。“明了”以后是要自解脱,没有用心让它如梦幻泡影,用心去就不是自解脱了。自解脱,它本来就是解脱的,它是法性的一种游舞,根本不用力,大圆满的修行就是这样的。如果像禅宗说的,“啪”一下抓到本性,那你还在故意地“如幻如化、如露如电”的话,那就不对了。当然,这是比较高规格的要求。
但六祖说的“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是高规格还是低规格呢(见性还是单空)?从宗宝本的理解方式是低规格(单空),但我为什么要把高规格的也讲一讲呢?因为它毕竟是禅宗,而且也有法师这么解释过,当然其他人不会像我这样夹杂了大圆满、藏密的一些东西来讲。
大家不要认为我在讲大圆满的窍诀,我没这个本事,我也不懂,但我读了很多书,只是把相应的理论跟大家聊一聊,所以我没有犯戒。千万要记住,不要跑到外面去说我在讲大圆满,否则我翻脸不认人哦!大家要记住,我是坏蛋哦!哈哈!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禅宗直追法身,它不反对你口念、不反对你闻思,只要去做心行,你念的、思维的东西就心口相应,就形成见地了——“则心口相应”,最后你会发现你的“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除了这个根本的本质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佛了。那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是不是佛呢?其实真正的佛就只有一个,就是本性佛——我们心的本性,所有的佛都是它。依据不同的缘起就出现了报身和化身,阿弥陀佛是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化身佛是针对六道众生的,报身佛是针对菩萨的。
究其实质就只有一个佛——本性佛,有时候我们称呼它为“普贤王如来”,普贤王如来可以是任何佛。禅宗不会说这些有形象的佛,就要去追那个本质的佛、那个最根本的佛。
在修证上,也有人说禅宗只求素法身,他不知道素法身其实包含报身佛和化身佛,这种说法不一定是对的,已经把法、报、化三身分开了。只是可以这样去解释,禅宗得到了法身、见了性以后,不像藏密有进一步的方法去净治明相。净治明相就是去看法身游舞和清洁法身的游舞,当越来越厉害、越来越清净的时候,就会慢慢像八地菩萨一样,看到的都是刹土,甚至即生成佛,最后所有障碍都清除了,具有与佛同样的功德。禅宗只是保持在法身的状态里,以保任法身这样的方式来清净障碍,而不像藏密有脱噶等其他的方法。但不能说禅宗证悟的叫素法身,好像跟报身、化身没关系,并非如此。
禅宗其实很像大圆满的彻却,即使只修彻却,修到非常好的时候,一样可以去刹土,可以见到报身、化身。而且从大圆满来讲,本身就是三身具足——空性就是法身;法身肯定有光明,光明就是报身;法身遍布一切,就是化身。所以汉传佛教里面,对“禅宗只求素法身”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大家要去理解。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
“大”是什么意思?这里说“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这里用了一个词“虚空”,我们经常说心如虚空,甚至有些人佛教著作也这么说,但这个虚空是什么呢?大家千万不要单纯地理解为空间,如果心如空间的话,那每个人都见到心的本性了?这里的“心如虚空”,只是形容心性的一个特质有点像虚空,但这个虚空和我们看到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我们见到了虚空就见到了心,或者说心就是虚空的话,那我们见到虚空就见到了心性吗?
禅宗也有关于虚空的公案,我以前和大家讲过石巩禅师扭师弟鼻孔的故事。石巩禅师问西堂禅师:“什么是虚空?”西堂禅师就用手抓前面的空间,意指这个就是虚空,石巩禅师就不开心了:“这个怎么是虚空啊?我来抓虚空!”一把抓住西堂禅师的鼻孔使劲一扭,西堂禅师觉得好痛,就说:“哇,你太粗身”(文字记录叫“太粗身”,实际就是你太残暴的意思)。石巩禅师说:“我才叫抓虚空”,也就是什么都是虚空,一切显现都是虚空。
心的本性是找不到的,没有实质,既“没有物理性的实质”也“没有心理性的实质。”什么叫“没有物理性的实质”?——“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连无方微尘都不存在,这是中观的说法。没有心理性实质,也无心理性的相——“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的刹土,尽同虚空”,完全没有实质的意思。
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心性就是虚空。我们的心有觉知力、有光明,虚空有觉知力吗?虚空只有容纳性,没有觉知力,虚空不能知道痛,不能知道痒,没有情绪,不要认为我们的心性就是虚空,它只是“尽同虚空”,有虚空的特质而已。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这是宗旨:我们的妙性、我们的本性本来是找不到的。请记住,找不到不是说什么都没有,找不到又有觉性,而“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事是没有的,不能把“什么都没有”当成一个东西。
比如说药铺里面没有药,而不是说“没有药”又成了一种药,听懂了么?说药铺里面没有药,大家就天天都去找“没有药”,没有一个东西叫“没有”的。但“没有药”也不是真的没有那种药,不是绝对的、断灭性的没有。
首先,大家要防止把“没有”和“空”当成一个东西,这是不对的。空”不是一个东西,就像“没有药”一样,就是没有药的意思,而不是又把“没有”当成了一个东西。
慢点来解释:“空”不是一个东西,你不能把什么东西都空了以后,又把空当成一个东西。如果把“空”当成了东西,比如说我手上拿的这个杯子是空的,好像空和这个杯子捆在一起了,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空”不是一个东西,但“空”又不是没有,那它体现为什么呢?体现为光明。光明也是空的,它也不是一个东西,你把它当成一个东西也要出麻烦。所以二转法轮说的“空”是很不好理解、很不容易透过去,透过去了才能真的解脱,不然你的心就会系在光明上,或者系在一个叫空的东西上,而这个东西你也不知道是什么,就会形成迷惘。
那怎么去体会呢?要慢慢体会,要修很长时间,要修我们以前讲的四夺、察知,让我们的心一天天逐渐体会到“哦,原来这个就是空,它确实找不到实质”——“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最后就剩一个觉性——“我大圆满瑜伽士,彻见诸法皆觉性”。“彻”,非常透彻地明白就是一个觉性。我们总认为这些现相中间好像藏着一个觉性,并非如此,你会发现这些现相其实就是觉性,除此以外别无它物。
意思就是以前赵州禅师回答严阳尊者的一句话:你就是佛!以前严阳禅师还没证悟,就问赵州禅师:“什么是佛?”赵州禅师说:“我说了你不信,如果你信了,你就开悟了。”严阳禅师说:“你说?”赵州禅师就说:“你就是佛!”——就这么一句话,严阳禅师当场就开悟了。
你就是佛,你信吗?你说:“我信信信。”——你信个啥啊?你那种“信”是概念上的信,觉得自己不说信不好意思,实际上,如果你的心真的信了,就是那种明白了的信——你就是佛!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不是佛!你们承认我的观点吗?
——网上师兄说:“臣妾不行了!”
当然不行,这个“真的信”,意思是要真的明白,不是那种平常人之间说的:“你信不信我?”
赵州禅师拼命让严阳禅师信他,其实是把严阳禅师的精神、精力全部集中了,而且严阳禅师也对赵州禅师充满了虔诚:“你说了我就信!”在那一刹那,严阳禅师看到赵州禅师就是佛,然后赵州禅师再说:“你就是佛!”这种强烈的刺激下,严阳禅师一下就明白了,并不是我们现在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你信我,我就信你;你不信我,我就不信你”。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自性真空”,我们的自心本性也是空的,它也不是一个什么东西。《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全都是禅宗窍诀,也是大圆满窍诀,其中有一颂词“远离言思虽未见何法,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我们很容易误认为单空就是心性,就像我们团体里的一个师兄,叫他先修单空,他就以为单空夺完之后还有一个东西——其实夺完了以后啥都没了——“远离言思虽未见何法”;什么都空了以后,也不会有一个什么东西——“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夺到身体没有了,只是让你明白这么一件事而已,其实身体在也等于没有,懂吗?
通过四夺把身体夺没了,好像“那个东西”出来了,那叫扯淡!“那个东西”从来都在,你不夺空身体它也在的,如果它不在的话,你身体怎么出来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夺呢?你不夺不行,那是没有办法。“夺”是让你慢慢体会到什么叫做“空”,如果你是一个大根器,那没啥好夺的——单刀直入,当下即是。
但是你做不到,这样事物、那样情绪,各种分别,贪毒、嗔毒滚滚而来,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明白这些贪毒、嗔毒全都是佛,你没有这样的觉知和认识力,所以才要去修菩提心、修单空。你不去修,能一下明白就最好了,如果做不到,那对不起,就要回去修菩提心和单空。你说菩提心和单空修不好,那对不起,回去继续修五加行。如果五加行也修不好,那就先磕头,到处去供养、放生,然后发愿,只能用这样的方式。
并不是佛法真的有顿、渐之分,而要视修法的人而言。比如你出生时是一块矿石,有些矿石一生下来就已经是纯金了,上面就只有一层泥巴,就像六祖,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种手帕一擦,泥巴被一下抹掉了——纯金闪光;像你我这种人,一生下来哪止是一层泥巴,各种各样的杂物、秽物、尖的硬的完全覆盖混杂在上面。所以,我们要去做大量的前期清洗工作,即所谓的五加行。
有人说我们不需要修五加行,有人又说就是需要修,其实需不需要是根据每个人来定的。如果你是六祖这种人,就不需要,但你是吗?你说自己是,那开悟了就行了嘛,回来说这些干嘛呢?你开不了悟,就要去做这些基础修行。这个问题是这样来分析的,并不是某种法门规定一定要修或不修。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这也是一个修行的要点。“善知识”是尊称,意思是你们不要听到我说空,就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是什么意思?对我们现在的修行,著空有很多层面,他说的“空心静坐”还不算真正的、很高的层面。“空心静坐”往往是最初的一种禅定,修到后来什么都没有了,念头也没有了。这是修行的一个大忌,很像证悟,因为身体也没有了,心能够感受到一片明、一片空,但根本就不是我们说的明空双运,这是一个对境性的状态,很多人陷在里面,还真认为自己开悟了,如果你不承认他,他还不服。
曾经就有一个师兄说她开悟了,而且还有个二百五的师兄怂动她来说。在那个状态里,她真的很快乐,身心都没了,除了明就是空了,那个明也没有实质。后来,我就开始狂骂她:“你个王八……”——真的开悟了吗?被人一折磨,啥都忘记了。实际还没怎么折磨她,只是把她派到一个地方去,那里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大家都去磋磨她,结果被搞了两下就玩完了,开悟了的人怎么会这样呢?说明她根本没有开悟,只是一种禅定而已。
这种定有个麻烦,心平静的同时会带来诸识不动,比如身识不动,你就感觉不到身体的沉重、麻、痒等等。眼识也开始变,不是用我们这种眼识去看了,好像没有通过眼睛在看,但是她能够看得到;耳朵也不听声音了,鼻识和舌识早就没了。在她入定的境界中,有时会出现光啊、一片虚空的状态,然后她认为这就是证悟。其实这根本就不是证悟,还不算是高级的著空。
后面高级一点的著空,是有一种误认——有一个空,并且心在这里有轻微的安住、有轻微的执着点。你问他什么是空,他的思想就会回到那里去。而那个点,不像我们禅定有个固定的点,它是非固定的——“似乎眼前有物”。云门禅师说:未证法身之前有两般病,一个是眼前一切不透,这是最差的;另一种是什么都透过了,似乎眼前有物。他说的“眼”是心眼,不是我们凡夫的肉眼。“眼前有物”,好像有一个东西,这种才可怕。前面说的无记空还是个死状态,一把掌就打飞了,而这种著空是可以动的,“合乎”证悟的标准。
这是禅定的一些状态,大家一听,又在质疑打坐还有什么意思?不是哦!心静下来时认识本性会容易得多,我们要认识到真正的本性,还是要靠静坐的方式安静下来。虽说禅修著空是一个误区,倘若你为了不要这个误区而不去禅坐,那你就是傻瓜,你根本就没办法不经过禅坐去认识本性。
那通过动态方式能不能认识法性呢?也可以的,有时候动态还厉害一些。很多禅宗故事记录的香严击竹,夹山被打到水里面去,洛浦被大骂,德山棒、临济喝,水潦和尚去见马祖,被马祖一脚踢到地上,都是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在动态里面认识法性的,但对大部分人不一定行。大部分人还是要安静以后,各种尘渣沉到下面去了,心比较清了以后,再去经上师指认才比较有用,会比较容易清晰明了——“哦,原来法性是这个。”
也就是说,禅修还是有意义的,否则我们凑在一起打“云禅七”干嘛?禅宗一千多年来,有很多人都在打禅七,到现在为止,一些寺庙举办的禅七有很多是打十个七、五个七的。云居山年年都在打七,高旻寺也是,有的会打十个七,可见禅修是有用的。
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些技巧和认知方式的,但都不复杂。真正的过来人两句话就告诉你了,或者一下就会否定你。当然,大家还是要小心,有些人拼命地否定你,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只会否定。倘若你真的修行多了,他也懵不了你,所以要当真去做。
网上有师兄把云门大师的话打出来了:“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这是最差的,其实就是觉照不全面。觉照不深刻和不全面就会出现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这是单空没修好。还有一种:“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在他那里真的一切法都是空的了,但他还是不明白,觉得好像有个东西,这也是一个误区。
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又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堕在法身边,是一。”把法身当成目标,定在里面了,这算不算无记空呢?比无记空高级,但还是一种误区。
“直饶透得,放过即不可;子细点检将来,有什气息,亦是病。”你就算透脱了刚才说的“法执不忘”的误区,完全已经自在了,但你还是要拿去用,要仔细点检将来,反复地去磨砺它。如果中间有什么细微的分别,也是病,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有什么气息”,气息就是呼吸,一来一往,指分别的意思。要是修行人,一看就知道他在说什么;不是修行人,真的不知道他在说啥。
无记空有很多层面,比如没有想法、没有念头。经论里面有五个没有念头的状况,称为“五种无心位”,我们会误认为这是空。
极重睡眠(无心,但这不叫无记空,而叫没有念头)、闷绝、无想定、无想天(无想报)、灭尽定。很多时候我们把没有念头也当成是空性,其实不然。我刚才说的一个透不过,一个透过了以后没有真正的明白,这是比较高级的情况,他是有念头的,只是没有真正的明白,总觉得有一个东西。
有些师兄修单空,夺空了以后,总觉得要证悟个什么东西——你是会证悟个什么,就是一种明了,但你一定要记住,它不是东西,找不到那个东西,没有对境,所以叫“无境之智”。
反过来要告诉自己,我只要找到是个什么,那就是错的。真的明白了的人,反而觉得证悟没有什么:“唉呀,证悟嘛,人人都证悟的,有什么好证悟不证悟的?”每人都是空性,反而不是很在乎,真正的平等也就来了,菩提、慈悲、自信都出来了。认为证悟了个东西的时候,反而和“我”是相应的,身心还会变得傲慢、自以为是,甚至会装逼,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差之毫里,失之千里。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
这里的意思是一切东西(世界虚空)都包含在法性虚空里面,连虚空也包含在真正的法性虚空里面,听得懂吗?“世界虚空”好像说的是宇宙空间的意思,能够包含了万物色像、日月星宿、须弥诸山。但真正的法性虚空把“世界虚空”都包在里面。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楞严经》里讲的:“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意思就是我们的心虚空(觉性虚空)可以生出外境的虚空。
在大圆满里也修三虚空——外境的虚空、密虚空和觉性虚空,三种虚空要汇为一体。三种虚空怎么区分?
外虚空:这个世界就是外虚空,什么都是虚的,包括固体都是虚空,不是单指房子里的空间,房子本身也是虚空,墙壁、地砖都是虚空,这是第一种虚空。
密虚空:通过我们的气脉或者思维产生想象的那种虚空,思维想象的虚空也是存在的,或者修得不究竟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些空间。比如我们突然走到另外一个空间去了,身心呈现出另外的状态。再比如做梦,梦见去到某某世界,那个世界也有虚空。当然,密虚空主要是指气脉产生的虚空,比如通过修气脉观察到我们全身到处都是刹土和坛城,这和我们现在六根呈现的虚空是不一样的。
觉性虚空:绝对的法性虚空。这就是我们心的本性的虚空,这个虚空就了不起。这里说的“虚空”有时是指觉性虚空(法性虚空),不是指这样的空间,但也可以包含这样的空间,没有大没有小,就像我们常说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样去形容我们的法性虚空是很准确的。
我们眼睛看到的虚空,是有大有小的。你说:“不是啊,宇宙空间无穷无尽啊?”那个“无穷无尽”是思维性的,是你在思维它无穷无尽。如果拿射电望远境现量去看,到目前为止,都不能无穷无尽地看下去,我们看到银河系有多少多少光年,还都是通过电磁波这类东西参考才得出逻辑性的认知。真正人类的肉眼能看多远啊?最多看到十几里的虚空,而觉性虚空真的是无边无际,其大是无外,其小也没有内,大小是不成立的,所以无方微尘也没办法成立的。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我们的本性空和世界的虚空是一样的。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这里是大圆满常说的一个窍诀——“一切境相由心现,心性也是离戏边”。“自性能含万法”,就是一切境相全来自于自性,也就是一切境相由心现。所有的万法其实出自于自性,这就是所谓的“摩诃”,般若的摩诃就是“大”。
“万法在诸人性中”,指在我们本性里面,“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见到一切的人善与人恶,“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完全不被世间人的善恶、现象贪著或排斥,没有取舍。这个时候的状态就是“心如虚空,就“名之为大”。
“不取不舍”是什么意思?如《信心铭》的第一句“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时候是不起不染的意思。这时候的心就如虚空,叫做“大”,即心性也是离戏边。六祖所说的其实都是真正的窍诀,如果你要真正地明白,那就不太容易了,你要去修行,因为你的执着、分别、是非太多了,你没办法做到不取不舍、不染著。“著”指心执在上面,心附上去就是二元对立。“染”指贪嗔痴慢疑,当心附上去很深的时候就叫做贪嗔痴慢疑。
甚至我们去证悟的时候,总是用心去探寻本性,这种探寻本身就是错的。你去探寻,那就是造作,要歇即菩提,你不能探索。如果不去探索,那不就睡着了吗?那是因为你没有修行,心清晰了,在歇的时候就会明了。这里所讲的文字看起来非常简单,其实含义非常之深。
我讲的这些内容,大家听得懂吗?是不是有点过头了?大概听懂就行了,要是完全听懂,这也有点不太现实。大家回去要闻思一些基础的书籍,比如中观、唯识、《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等等。厉害一点的师兄可以去读《大圆满三大休息》(《大圆满心性休息》、《大圆满禅定休息》、《大圆满虚幻休息》),《大圆满三自解脱》(即心性、法性、平等性自解脫),《法界宝藏论》等等之类的书,慢慢你就会明白,一边读一边修,读修结合。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这一生才算是没有白来,那真的会庆快平生,不开玩笑。真正有意义的就是这个,千万莫羡慕世间所谓的辉煌、殊胜,真的没意思!哪怕你富有如比尔.盖茨,权利大到如没有得新冠的特朗普,那也是没有用的,你最终都会灰飞烟灭,堕到哪里去都不清楚。而一个又穷又丑而且完全没有影响力的修行人,在天人看来,比那些富豪厉害多了。
首先,我们要把内心里面现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改成佛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然,即便你进入了佛教团体,在修行的过程中,你还是用世间的那一套价值观来判定事务,那样你会很分裂、很痛苦,找不到方向,即使找到了方向,你也走不下去。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不能坚持修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这里又说到了“空心静坐”,这在禅宗里是个大问题。大家一去打坐就一味地平静下来,然后身心愉悦,既快乐又没有念头,一片宁静,心如无风的蜡烛、平静的水面,非常厉害。大家一定要记住,这真的不是证悟,特别像我们这个长期打坐的团体,经常都会出现这些现象。以前禅修中心的很多师兄,可以一坐十几个小时,但是他们依旧烦恼、痛苦、迷惘,只是对禅坐养成了爱好而已。
养成爱好以后,他们就喜欢禅坐。不像我们打个禅七有点像拍电影,特别是去现场一看,各种各样的表情、动作精彩无比:一边扭屁股一边又怕别人看到,轻轻地动一动脚,眼睛再瞟一下旁边,头痛、屁股痛、腿痛,最后连心肝都在痛……但是,当时禅修中心有很多师兄经常一坐十几个小时,而且整夜七八个小时都在打坐的师兄还比较多。
这样做对不对呢?没办法说对不对,你要问:“这是不是证悟?”那肯定不是。你看他们下座以后,龇牙咧嘴,比其他人还厉害。当然,打坐会改变他们的气质,以及对很多东西的追求,因为打坐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会代替其他快乐,他们可能会对其他很多的东西不在意。但是你不能去干扰他打坐,或者伤害他的人格、做出对他不利的事情,否则,他马上会从修行人变成豺狼,禅修中心有很多这样的人。
打坐不一定能真正起到解脱的作用,心静了以后,诸识不动,但此时,里面的种子只是被压住了而已,并没有真正地消化,并没有把这些贪嗔痴拿出解决掉。而明白了本性的人,打坐和我们的这种纯禅定是不一样的,他安住在法性中,法性中什么东西都可以出来。这时候有不好的东西出来更好,那就出来一个消一个、出来一个消一个……最后直接全部消化完。
成佛是什么?把二执的种子全部消化完,而不是靠心的力量形成一种定,定中没有念头,或者出现一些好境界,却把一些不好的东西全部压在下面,这样是不行的。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六祖给出的结论很吓人,叫“为邪见故”,是一种邪见。为什么六祖说这是一种邪见呢?因为他的标准很高,在他那里只有真正的中观和般若正见才叫“正见”,其他的都叫“邪见”。
禅宗就是这种风格——直取根本、直取最上层。比如药山禅师的故事,当时太守李翱问他:“如何是戒定慧?”药山禅师道:“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意思是说我不做这样的闲家具,我只做本分事接人,其他的闲家具你到其他店铺去买,他把守戒等东西当成“闲家具”。明明佛陀说:“我圆寂以后,你们要以戒(波罗提木叉)为师”,而禅宗却说那是闲家具。
禅宗直接去追最根本的东西,甚至对神通都采取打压的方式。比如释迦牟尼佛生下来之后,前后左右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而云门禅师却说:“幸好我没有看见,如果被我看见的话,一棒打死给狗吃,图个清静,图个天下太平。”这样的说法,普通佛教徒怎么受得了啊?如果有人对云门禅师有意见,他把这句话告诉释迦牟尼佛,请他来评价,释迦牟尼佛会把这个人打死给狗吃,也图个天下太平。
其实云门禅师是对的,这是从究竟、根本层面来讲,从缘起层面来讲是不行的。缘起层面就是需要守戒、修行等等,否则你无法达到究竟的层面,而禅宗的特点就是直取根本。有人就说六祖只有一只眼,也就是只有一谛。
有一位著名的净土宗大禅师叫永明延寿禅师,他是法眼宗的祖师,曾说:“六祖就只有一只眼,少了一只眼,应该给他补上。”少的那只眼就是世俗谛,但就禅宗来说,它就只有一只眼,只要一谛——胜义谛。如果你说“世俗谛”,它认为是“闲家具”。
现在我们在讲禅宗,应该只讲胜义谛,但我们很难在行为上真正地做到胜义谛的层面,所以要退一步,不仅要讲胜义谛,而且要讲世俗谛。比如我们还是要去打坐的,但如果认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是正确的,从很高的标准来说,这就是邪见。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这是一个窍诀,说我们心的量非常广大——遍周法界。有些人打坐修四夺,夺空了之后,总是要去找一个东西,如果真的被你找到了一个东西,那这个东西怎么遍周法界?你只能悟到一个东西,包括“你”以及你能去找的“那个东西”都是。如果你去找一个东西,它就是这个能找的对境,叫“所境”,而你用“能境”去找到“所境”,那就是二元对立。“所境”如果是被你的“觉知”觉知到的一个对境,那它肯定是非觉知的,这个死东西(非觉知性的东西)怎么可能是法性呢?
因此,你找到的那个东西肯定要包含“能境”和“所境”,一旦包含了,能所就双亡。当然,你不能想出一个东西,说它包含“能境”和“所境”,因为你在想的时候,本身就有能想和所想,那样更麻烦。所以你一定要停下来去悟,让它自明。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资粮,各种分别、邪见没有被消除,各种体受没有出来之前,你是没办法自明的。你一旦停下来就睡着了,或者就变成了“百无所思,空心静坐”,所以一定要去修加行。你说:“我的加行修完了,要怎么继续修呢?”这时候,修菩提心和单空是最有用的。当然有更高级的修法,你可以去修气脉。
修气脉其实和修单空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用气脉的方式去修单空,通过单空的方式把身体的实质性以及我们认为身体的固体性解决了。而我们修单空是用思维的方式去夺、去感受,气脉的方式是可以直接带来感受的,可能比思维的方式要快一些、实在一些、力量大一些,但思维的方式虽然没有气脉快,但不容易出事。
如果一个人资粮积累得很好,心力用得很大,思维和见地也很深,反而更快,“啪”的一下就变成了禅宗——“单刀直入,直捣黄龙”,不会和你说这样、说那样、左右分别,而是直取根本。
学中观的人,如果有禅宗的气派就会这样,为什么呢?因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中观的观点(出自《金刚经》),而六祖两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中间只隔了八个月。如果八个月就能让大家开悟,是不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啊?即使把时间扩大八倍、十倍,八年也行,甚至不要说八年,八十年都值。
如果你用中观四夺和菩提心的方式,其实用不了八十年。单空是夺掉你的实有感,而菩提心也是一种夺,夺掉你的自私、狭隘。两方面都夺掉之后怎么办呢?只剩下自明,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单空进行到底。“把单空进行到底”就一定要到底哦,如果你把单空、如梦如幻作为极则、作为根本、作为证悟,那样是不对的。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我们的心扩展开来,什么都是它,叫“心量广大”;“遍周法界”,按照教理来说有十法界: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畜牲界、饿鬼界和地狱界,其实都是心。那么什么是心?你不同于石头的那种明知、明觉就是心。
比如,你面前的电脑是无法明白你的,它没有情感,你去骂电脑是个王八蛋,它也不会生气;你把它摔烂了,它也不会去法院告你。而你就不同了,你有心,你的心也并非是你的肉体。如果心就是肉体的话,那么死人的肉体怎么没反应呢?死后灵魂飘向远方,灵魂才会有反应,那灵魂到底是什么?灵魂就是心,你用起来了了分明,而了了分明就是你的心,你应用便知一切。
比如你进了厕所就会闻到臭气,进了花园就会闻到香气。你不是用鼻子在闻,鼻子只是个工具,你是用心在闻,而且你用心在看,用心在感受身体。请记住,心不在你的身体之内,它也不在哪里,是心捏造出了身体。你说:“不是啊,密宗的修法说心在中脉里面。”那是一种世俗性的说法,相较大圆满是一种更低层次的、气脉性的说法。这种说法成不成立呢?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但从究竟上来说,心就不是一个什么东西,它也不在你的身体里面。
《楞严经》里面的“七处征心”,阿难认为心在身体里面,而佛陀就说:“如果心在身体里面,为什么你看不到你的心、肝、脾、肺、肾呢?”原话不是这样的,但就这个意思。因为心有认知能力,如果它在身体里面,它就能知道你的心、肝、脾、肺、肾,实际上你能知道吗?你能从你的心里面看出来吗?不是的。所以,“应用便知一切”是说心有了知能力。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如果以心统摄一切,那就会变成“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心,心也能够展现出一切。这个“心”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阿赖耶识心,另一种是法性心,两种都成立。阿赖耶识心就是我们凡夫的这种状态;而真如心、法性心是证悟了以后的样子——“一即一切”,只不过这种“一即一切”变成了法性,这就是大圆满的修行。如果“一即一切”的“一”是阿赖耶识的状态,这时候就会处在一种假的证悟里面。
以前我讲过一个雪岩祖钦禅师的故事,雪岩祖钦禅师说:“俯仰天地间,森罗万象,眼见耳闻,向来所厌所弃之物,与无明烦恼昏沉散乱,元来尽是自妙明真性中流出。”最后看到一株古柏,虬曲着伸向大殿,这才开悟了。
大家记得这个故事吗?都不记得了,好浪费感情啊!
雪岩祖钦禅师把身上三百六十个骨节重叠起来,使劲观个“无”字,其实就是单空,单空夺到后面就是这样子。突然一下解开了,觉得山河大地、各种各样的人、灵长类、蠲飞、虫豹都是妙明心中流出。可惜这时候没有大善知识来打他一下、给他加把力,结果修了十几年后才开悟。他不像德山禅师吹个蜡烛就开悟了,其实当时德山禅师的开悟都是不彻底的,最后被他的徒弟岩头禅师刺激了一下才透脱。
你们记得这段公案吗?能不能打出来,我跟大家讲一下。
——网上师兄说:“我记得恍如隔世。”
请告诉我:“你凭什么记得?是什么东西在恍如隔世?”你一定要不是石头才记得嘛。
有位圆明师兄打出来了,谢谢你!(大师兄针对圆明师兄即兴来了一句)——“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这也是大圆满窍诀。把认知力变成认知点的时候,就会有认知点的对境,叫做“元明照生所”。对境出来的时候叫做“所立照性亡”,元明自在的心性就丢失了,然后成了凡夫。刚开始我们就是这样,只要我们把所或者能消灭了,融在元明里面——你本来是佛!
第三天午后,祖钦禅师在三门附近经行,又碰到了修上座。修上座便问:“在这里做什么?”祖钦禅师道:“办道。”修上座又问:“你唤什么作道?”
这时候祖钦禅师还没有明白,前面他已经坐开了,身体解开了,像铁山银壁一样。其实就是进入了一种身心都消失的状态(但不能说是身心皆空),他以为自己可以了。修上座就问他:“你认为什么叫道呢?”祖钦禅师不知怎么回答,又不能说“空就是道”,于是一下就闷住了。
祖钦禅师被问得无言以对,只好闷闷地准备回禅堂用功。他刚一翻身上蒲团,眼前豁然一开,如天崩地陷一般。当时那种感觉,“呈似人不得,说似人不得,非世间一切相可以喻之。”
(这段不是原文,要原文解释起来才有意思。)“呈似人不得,说似人不得”,拿出来给别人看不行,说给别人听也不行。
祖钦禅师于是欢喜踊跃,走出禅堂,想找个人分享一下自己的欢乐。恰好碰到修上座,修上座一见祖钦禅师,便合掌贺喜道:“且喜!且喜!”于是祖钦禅师便与修上座携手走出寺院,在寺前的柳堤上转了一圈。祖钦禅师后来谈到了他当时的感觉,“俯仰天地间,森罗万象,眼耳见闻,向来所厌所弃之物,与无明烦恼,昏沉散乱,元(原)来尽自妙明真性中流出”。
这时候他就是明白了“一切境相由心现”,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虽然他还不是那种死定,但这也是一种误区。
半月余动相不生,可惜不遇大手眼尊宿,不合向这坐住。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
他说没有遇到真正的开悟者。“大手眼”就是真正明白了的人,“尊宿”就是老修行人、成就者。“不合向这坐住”就是在这里坐住了,其实就是法身病。“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碍”是障碍的“碍”,反而障住了正知见。
每于睡著时,打作两橛。公案有义路者,则理会得。如银山铁壁者,却又不会。虽在无准先师会下,多年入室升座,无一语打著心下事。无一语打著心下事
“公案有义路者,则理会得”,有理路、可以用逻辑去理解的公案他就可以懂。“如银山铁壁者,却又不会”,“银山铁壁”即不给你逻辑,直接说根本。“虽在无准先师会下,多年入室升座,无一语打著心下事”,在无准先师那个道场,已经坐到首座的位置去了,但是没有听到任何一句教言可以排开心中最后的这一点执着、无明。
经教语录上,亦无一语可解此病,如是碍在胸中者十年。
在经教或者禅师们的语录上也找不到任何一句话,可以把他最后一点无明解开。这样阻挡了自己十年。
一日在天目佛殿上行,抬眼见一株古柏,触目省发。向来所得境界,碍膺之物,扑然而散,如闇室中出在白日。从此不疑生、不疑死,不疑佛、不疑祖,始得见径山老人立地处,好与三十拄杖。
当见到古柏的时候,“啪”的一下,最后的那一点执着没有了,当下就明白了。“如闇室中出在白日”,就像如暗室中点了灯,一下就明白了——“喔!原来是这个”,真的大悟了!然后就不疑生、不疑死,所有的疑全部没有了。
初地菩萨一定要去掉三个大缚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疑见。祖钦禅师把疑见、补特伽罗见(萨迦耶见)和戒禁取见一下拿掉了。他曾经去径山拜见金山老人,离他现在开悟刚好三十年(三十柱杖)。也就是说,证悟其实有很多误区,他的这种误区是很高级的。如果是“空心静坐”的那种死坐、死境界,根本就不用说,百分之百不是证悟,但现在很多人还认为那个就是证悟,实际上真的不是。
我还看过雪岩祖钦禅师的另外一个记载,说他不像德山禅师或者其他的大祖师们那样,听到一两句话、吹个蜡烛就开悟了。其实德山禅师,包括其他的一些大祖师,虽然记录下来的公案说他们有所省悟或者大悟,但那不一定是真正地、踏踏实实地透脱。记录下来的有时候可能只是初悟,当然,有时候也会记录透悟。悟,其实有一个很长的灰色地带。
像我们现在的这种境界,一定要在单空和菩提心上用力。大部分人不可能只修一次五加行,而且还是凑数字完成的,然后马上去听窍诀就可以开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听了窍诀以后反而失望,因为那种投机取巧的心理当下破产。本来他幻想:“我把五加行‘哗哗哗’地修完了,然后我就去听窍诀,听了以后就开悟了,我就成了祖师,屁股下面马上长出莲花。”——这是一种很庸俗的、很愚蠢的凡夫的想法。
真正聪明的凡夫都不会这样想,稍稍聪明一点的人都会想:“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啊?”如果是这么便宜,这里就不应该叫“娑婆世界”了,应该叫“净土”。反而是一些头脑有问题的愚蠢凡夫,会以为这样投机取巧、感动一下、流两滴泪,就可以开悟——“边有咁大只蛤乸随街跳啊?”(粤语,意指没有那么便宜的事!)
大家真的要努力去修单空、修菩提心,这条路是可行的,坚持下来我们真的可以见到本性,庆快平生。虽然我说话有点毒辣,可能对有些师兄造成了一点刺激,但愿大家念在我的出生不好以及发心很好,请原谅我!
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心的本性,会发现心是自由的,因为它没有贪执。我们的心为什么不自由呢?因为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情绪、安全感所左右。心体才是无执,即是般若。当你明白了心体以后,就会发现它完全不生不灭,不受任何事物、情绪、欲望的影响。并不是说我们离开各种各样的执着、迷惘之前,再去发现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叫“心体”,并非如此,心体甚至包含了所有的贪嗔痴慢疑。
当你心的点(其实不能叫做点,但只能这么表达)在本体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不受贪嗔痴的影响,贪嗔痴只是你心的一种游戏而已。当你成为个体的时候,才会受它影响。个体需要安全,所以要钱;个体需要快乐,所以要伴侣。而心性不需要这些,所以它绝对无执、来去自由。你不要想象成有一个东西来来去去地很自由,那种自由是无体的意思,也就是“无滞”。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行性自用,一真一切真。
这里说的是“般若智”,而不是说般若本体,但它的“智”是从它的本体(自性)里面出来的。当我们明白了般若的本体,所产生的相应智慧就叫做“般若智”。这些智慧可以呈现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
大圆镜智:当我们的心处于真正的明了中间,你会发现它周遍法界,没有什么不是它。
平等性智:所有的现象无边无际,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所以它绝对平等,人我在中间被完全消融。
妙观察智:这种智慧会极其广大、细微和清亮,所有的一切根本不用推断而直接呈现出来。
成所作智:这种智慧来去无滞、了了分明、随缘即用。随什么缘呢?随有执着的众生的缘,你念“阿弥陀佛”,它就以“阿弥陀佛”这种声音的方式出现;你观“观世音菩萨”的唐卡,它就以四臂观音或者六臂观音的形象出现,你怎么观,它就怎么现。所以有人经常说“这样是佛、那样是佛”,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佛教所说的哪里是迷信嘛?那它(本性)到底是什么?你一定要拿实它,一定要彻底地清楚它。当你清楚之后,你就会明白佛陀、祖师们一句谎话都没有说,同时你会明白他们无尽的慈悲。如果你老是嘴上念啊、说啊,而不去做,四夺和菩提心都不去修,什么都不当真,那何必呢?浪费时间!当然,你说:“八万劫以后有用啊。”禅宗就不要提八万劫了,我们一定要即身解脱!
“不从外入”指没有一个外来的东西。“莫错用意,名为真行性自用,一真一切真”,我们不要错误地修行、错误地理解佛陀的意思,如果明白了真正的法性,“一真一切真”,一切都变成真,一切都变成法性,这时候就是“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心量(求取本质、成佛)这样的大事不是小道,也就是说禅宗直取本性,前面的一些细节就不要去管了。当然,我们不能马上认为自己就是禅宗根器。我们现在就要去做一些持戒、修五加行等基础的修行,慢慢地,最后找到根本的时候就会大鸡不食细米。就像夹山禅师对洛浦禅师说:“龙衔海珠,游鱼不顾。”也就是直接抓到根本的东西就行了,因为龙最在乎自己的如意宝珠,那是它的根本,它就抓住这个,其他的游鱼、小虾米都不理。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如果你整天都在说空,心中却不去修,这种情况就叫做“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惠能极其反对你只是说、只是想,而不去真参实修,这也就是我们打禅七的一个原因。虽然我们做不到像六祖和很多大祖师能单刀直入,两三句话就开悟,我也讲过很多类似案例,但我们可以在正确的理论引导之下,慢慢地去磨砺自己的内心,真实地去观照自己内心,最后去发现心的本质。
我们不能天天只是读、只是看,而不落入实修,让你们去修五加行、修单空就不干了。虽然单空讲了十几年,但是很多人的修行时间加起来可能还没有一个月,我觉得连续修一个月的人并不多。如果一天24小时每天只修一点点,总共加起来要有一个月,那还是有点长,所以说你们很少修。
修菩提心的人也很少,什么都不当真!你们觉得自己可以活上几千万年一样,人很快就要死了。就算你们活到八十岁、一百岁,如果前面基础没有修好,后面几十年也没办法修,所以趁现在还年轻,要天天去修。
当然,禅七也很重要、也会有帮助,因为禅七可以让我们的境界得到一些提升、拔升,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每天坚持。不管是云禅七,还是现场禅七,大家互相会有加持力。你说:“相信现场有加持力,但是云禅七也有加持力吗?”对这点根本毋庸置疑,以前我们曾讲过,心是没有距离的。思念需要距离吗?是不是有了距离就不思念了呢?恰好就是因为有距离,所以才思念。思念是会有力量的,如果是特别亲的人,双方的思念都可以感受得到。
你们可能觉得这个有点神,但一点也不神。有一本小说叫《简爱》,简爱和男主角罗切斯特相爱了,罗切斯特在很困苦的情况下大喊:“简,简,简。”简在几千里外,都听到罗切斯特在叫她,这就叫心心相印,凡夫的心都可以这样。所以,虽然我们远隔重洋,但它是有力量的,大家凑在一起有这样一种心力,会互相加持,所以云禅七会有用。
如果你不去修,整天说离开四边、空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就叫“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后面说得更严重,“非吾弟子”,直接说你就是外道,这很恐怖。现在这类人有很多,读了很多书,但没有实际去做。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前面解释“摩诃”用了那么多篇幅,现在解释“般若”,我们下一堂课再讲!
今天我们没有讲“般若”这部分,因为时间太短了,我不想讲到一半,明天又来回忆。因为我讲了以后就会把它忘记,根本想不起来,就会很尴尬。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09课
- 《坛经》第1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