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你们是否听到我鼻子呼吸的声音非常入耳啊?不好意思,我有鼻炎,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停地抽鼻子,请大家谅解一下。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是痒得没办法,我前世不知道做了什么罪业,遭此恶报,我是开玩笑的,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恶报。说到忏悔,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坛经的第六品“忏悔品”。
今天是第一个禅七的最后一天,今晚就应该结束了,提前随喜一下大家!我的鼻子能治好的,其实不是治好,过两天就自然痊愈了。禅七很多人都在打坐,也有很多维持道场的师兄们都打不了坐,到底哪个功德大是很难讲的,要看每个人的发心、每个人的修行程度,以及专注的程度,否则是没办法作对比的。不管怎么样,能坚持打完一个禅七,也是非常殊胜的。
第一个禅七结束了,随喜大家!从明天开始就进入第二个禅七,上堂课也讲过,如果愿意有个仪式,今晚就去佛像前磕几个头作回向,第二天开始时也磕几个头,再发个心,然后就进入第二个禅七。具体的仪式这次就不做了,如果以后凑到一起打现场的禅七,每一个小七结束时,都会有一个小解七,稍稍休息一下,马上又开始第二个禅七的起七,连续地打。
云禅七没那么严格,大家在家按照形式去做就行了。在现场的师兄们,主持会场的监香师兄们,可以在每个禅七结束以后作一个小解七、回向,第二天上座之前,再进行第二个禅七的起七,这样就比较正规一些。
今年的十月份,最迟明年的五月份,我们一定能凑到一起的,还有一年,说不定你们已经修行成佛了。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能凑到一起。那时候,我们的规矩会搞得非常严格,为什么呢?以矫枉过正,对治我们因为云禅七松懈的规矩和纪律,凑在一起打七,就要严格纪律。
随喜大家打完第一个禅七,明天第二个禅七也希望大家投入。第二个禅七有很多师兄们要上班,不要说打坐,连听课都不一定有时间。那么,抽时间参加就行了,不一定要参加,这不太容易,但尽量地参加。大家虽然远隔重洋,散布在世界各大洲,但以禅七的方式,还是有共同发愿、共业的加持。在这个瘟疫横行、人心动荡的时代,我们还能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修行,本身是一个非常值得欢喜的事,非常的殊胜。
上堂课讲了第五品“坐禅品”,重点是讲要怎么去修行,讲了几个要点“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这些修行的要求都很高,不著心、不著净、亦不是不动,看起来是一句话,但去修行的时候,如果不著心、不著净,还可以随便动,你是没法修行的。对于刚刚修行的普通人,坐禅时谈不上著不著心、著不著净,首先要专注、要静下去,静是安静的静,那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见解。
一般人修行坐禅,打坐的时候要安静,平常学的离一多因、大缘起因、因明,甚至大圆满的一些讲解,完全不知去哪里了,飞回爪哇国去了,或者是“皈依”给了上师(还给上师了)。最初就是这样的,并不是一打禅七,或者往垫子上一坐,就马上要不著心、不著净、亦不是不动。
禅门里说得还要细,“不著静、不落空、不昏沉、不散乱”,“不著静”是安静的静,还要“不落空”,而“不昏沉、不散乱”,大家都还能理解。什么叫做“不著静、不落空”?不是死死地只求一个安静,打成那种外道和内道共同都修的那种安静——四禅八定。“不落空”是什么呢?修单空的人,在能上有个执着,这个执着开始是意识性的,然后是觉受性的,最后是境界性的,但他始终有空的执着。
对于那些闻思的师兄来说,空的执着更可怕,因为佛陀在经上曾说过:“宁可执有如须弥山,莫执空如芥子许”——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你要是执有,像须弥山也不怕,还可以消除它。要是著空,即使像芥子那么大一点点的空,有可能就陷在里面,所以禅宗要求你不落空。实际上,你连空的境界也没有,你落什么空啊?你说不著静,你有静吗?你有安静才能著它嘛,大部分人一上坐,念头纷飞,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疼、坐立不安,著什么静啊?所以,我们不能够一上去就好高骛远,不著心、不著净、亦不是不动。
如果你认识了本性,那是著不了心的,不管是心的本体,还是心的作用,都著不了。你要是深深地明白了心的本质,你一著,那个觉照力一下就知道了“哎呀,我心有所住了,这样不对了”。有时候故意去著,也不会离开那个觉性,这时候著也变成了不著,烦恼成了菩提,修行中究竟见地落实得比较深的时候,就会这样子。
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真不行的,著不了什么心的。而悟得比较深、比较透的时候,也不会去著净,那时没有净和不净的概念——也不是没有这种概念,而是这种概念出来也没有什么。最厉害的著净,有时候会出一些功德,比如看到什么东西、体会到一些所谓的境界,什么松脱、明、空这些东西,在里面很舒服,所以很多人喜欢打坐。
净,相对的是污染。污染去除了以后,就是所谓的净。最高级的净,就是没有二元对立的空性、如来藏,但这普通人做不到。如果是著净,就说明我们还陷在某种境界或者功能里面。比如明啊、空啊、愉悦、松脱、大乐等等,最厉害还有所谓的法身病,陷在法身里面。这是最高级的净,但大部分人根本走不到这个层面去。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舒服、愉悦,甚至松脱的感受,他会把之当成是证悟。即使不当成是证悟,他也很喜欢呆在里面,这是很多人喜欢打坐的原因。这个对不对呢?前期是需要的。大家不要说:“哎呀,不要著净,算了算了,我马上就不要了”——如果你不要了,那你干嘛呢?不打坐啦?这是不行的。你说不要净,这也不行的。难道你要污染?所以,“不著净”刚开始是做不到的。
最开始出现的著净、著空,最初要修单空,就是要去著空。但是,你心里要清楚这只是过程,并非是结果,只要不误认,就没有关系。这里说执空如芥子许,是指执进去了,真的误认这是证悟,你跟他说不是,他也不想出来,甚至也不出来。即使他意识到这个不对,但一打坐,自然而然又进去了,认为“这就是解脱嘛,没有什么了”。由于他在那个状态里很安静,还会出很多功能,甚至出神通,你要说他没解脱、不是证悟,他不干的。
那怎么才能检测自己是不是证悟了呢?第一,如果悟得很深、很透的话,刚才说的,当他安住在法身上,即使出现了松脱、空明,他也不怕,一下就能明白这是误区,他知道无修是主体。因为处在自明状态中,自明本身就有认知能力。所以,能够达到真正的觉空——觉空的“空”是重点。“空”体现为什么呢?体现为无执、放任等等,真正的大圆满窍诀就体现在这里、体会在这个层面。这是证悟比较厉害的一部分人。
第二,如果完全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证悟,可以观察自己是不是真的具有菩提心,是不是真的因为这种修行,开始对众生产生巨大的悲悯,对三宝产生很深刻的感恩心,而且开始无畏。因为一旦有人我,我们就会有所畏,畏惧什么?怕自己没钱,怕自己这样、那样,这就说明你证悟的这个东西没起到削弱人我的作用。
还有,观察自己是不是越来越智慧。智慧的体现在哪些细节上?比如,佛经里一个字可能有好多层面的意思,你以前不懂,现在拿来一看就懂。比如,以前看《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里面的禅定,觉得很复杂,现在一看秒懂。知道了最高的见解,落实了最高的见解,就像站在山顶上,再去看各种各样的路,各种各样见解的层次,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且,明白的还不是单单的字句、逻辑这方面,连那些文字落实到修行上怎么去做,你都知道。这也是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正明白的一个具体方法。
千万不要轻而易举地自肯自己,佛教圈里很多人有这些烂习气,轻而易举地肯自己,因为感觉很好,其实真不是那样的。自肯自己,结果错了,所谓的进入误区,即佛陀说的“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很多单空走到后面就像证悟,其实根本就不是,所以每个人不要好高骛远。
虽然我们在讲禅宗,它是一个顿悟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高层面的事。慧能自己都说是接上上根器,但我们不一定是上上根器。就算我们是上上根器,一闻千悟,明白了很多东西,但是,如果你的心量不够、证量不够,还是需要长期去打磨修行的。
以前曾举例,一个人的相续就像个大桶,里面装着无始以来的罪业,像粪一样的,把粪倒了以后就开悟了。继续发臭的东西被倒掉了,但是,深入到桶里面的臭气是很难清除的,所以要放到阳光下暴晒,这就是马上要讲的发露忏悔。要用刷子不停地、反复地刷,刷得生痛。倒掉那坨粪的时候,你是有松脱感,但用刷子,甚至钢刷、铁刷去刷那些粪渣的时候,那会痛的,跟随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摩擦……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专注的。第一,不能轻浮;第二,告诉自己要坚持。当然,如果那桶粪都倒了,坚持起来是很容易的,也不会轻而易举地肯定自己,也不会轻易让别人否定。自己的感受可以不轻易否定自己,自暴自弃,自己的修学也不会让自己非常轻浮,动辄就这样悟了、那样明白了,没那么容易,同时也不那么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要走点中道,别极端。
一般来讲,心力弱的人就容易走极端,他想轻易肯定自己或否定自己,因为这样省事,不用再想了。你看炒股票的,要么全进去,要么都不进去,他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努力花进去。但是,你求解脱就要努力,这是一生的事,除此以外,别无大事。虽然学的是顿门,但修行真的需要一步步来,得有一个长期坚持的心。
言回正题,刚才讲了不著心、不著净,就是不散乱、不昏沉,不著净、不落空,这才是修行真正操行的一些要点。
第一步,我们的心要不散乱,不要掉举,不要东想西想的,这已经很难了;我们的心要不昏沉,不要打瞌睡,这一座起码能够身心安宁,有清安出现,甚至慢慢有很深的定。
第二步,不要死在境上,得有见地,就是不著净。而见地还要究竟,见地不究竟就会落空。说起来几句话,真正操行起来,走到真正的开悟,那就是一生的事情。
禅宗的一些公案、法句很精妙,也很有意思,但也有一个麻烦,容易引起阅读者的误会。他们把这些漂亮的文句、故事,深深地安在自己的认知上,或者按在自己的觉受上,或者安在自己修行的某种境界上,认为这就是证悟。安在自己的思维上,说出来就成了口头禅、狂禅;安在自己的觉受上和境界上,就是误区。
比如“不执着”这三个字,你要真的做到究竟了,没什么,就是不执着就完了,那就真的开悟了。有些人根本没有修行,人家问他禅宗是什么?他回答:“不执着。”口吐兰花,你一巴掌打过去,他却执着得不得了,这就是所谓的把法句安在自己的思维上。还有一些安在自己的觉受上,比如四夺,夺到一定的时候,产生一些松脱的感受,空、明的感受,他就认为这叫不执着。其实空、明就是执着,他认为有个对境叫做不执着,那就完了。
甚至有些人初步明白了法身,却始终坐在里面。其实,初步明白法身,就是要反复去磨砺,但是,磨着磨着,慢慢地他又定进去了,这就是法身病,叫落空、不究竟。这是把那些漂亮的法句安在自己的觉受和境界上,就进入了误区。但是,你错认了才叫误区,你经历了这些状态,知道这个不究竟,那就不是误区了,那叫善进,你只要不执着,那是非常好的状态。
但是,你要认为它是究竟的,实际上不究竟,那就叫误区。而且,这些人自信满满的,他们还有一个特征,你要是否认他,他就不开心,他也不问一下自己为啥不开心。一旦被否认,他就不开心,其实还是要一个认同,世间八风的“称”和“讥”都没有越过,就算你证悟,那也是浅得不得了。世间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称,就是表扬你;讥,就是讥讽你。
开悟得很透的人,你去说他没开悟,他没什么不开心的。有两种情况:如果上师否定自己,他就认为是加持;别人否定了自己,他觉得好玩。就像一个穷人指着一个亿万富翁说:“你这个穷光蛋!”他会不以为然:“啊?哦!”心态完全是变的。
以上总结了一下“坐禅品”,我们要从这些角度去看。接下来学习第六品“忏悔品”,禅宗也有忏悔。忏是请求宽恕的意思,有时候念诵也叫忏;悔是内心愧疚后悔的意思。忏对人,悔在心。佛教有忏悔,基督教也有忏悔。基督教要去教堂对着上帝或者耶稣来忏悔自己的罪业,他们叫原罪——出生都是有罪的。佛教的忏悔,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原罪,“往昔所造诸恶业,皆因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但原罪的概念不太一样。
基督教要依靠他们的对境,比如上帝,所以他们也有依止力的。佛教也有自己忏悔的对境,就是三宝,三宝可以具体化,可以是上师,可以是金刚萨埵,甚至与同修发生了冲突,也可以在同修那里忏悔。忏悔一定有相应的身语意行为,那些行为就是所谓的对治力;或者有一定相应的事情,这叫破恶力。既然是真忏悔,以后就不会再做了,这叫返还力。那些力的名字有可能搞错,因为我总是记不清意思和名称的对应,但大家听意思,自己把名称对起来。
我们来看第六品“忏悔品”。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
“时”就是没有时间。坛经也学会像以前印度的佛经一样,即我们经常说那时、那情、那景、那人,或者叫做“时殊胜”。大师,叫做“主殊胜”。四方士庶,叫做“眷属殊胜”,“士”指官员,“庶”指庶民。广韶,指广东省韶关,叫做“地方殊胜”。马上要讲法了,讲什么法呢?忏悔品,叫做“法殊胜”。
你要这么去理解,殊胜性一下就上去了。当然,你也可以不用这么去理解,按照现在就事论事来说,那时候六祖慧能大师在广东韶关见了很多信众。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骈”是马匹凑在一起的意思,那时候都是骑马的,不像我们现在开宝马。“山中”是指韶关那个地方,那里到处都是山,即使现在去看也是如此。
我去过好多次南华寺,最早去看到六祖大师的真身,就随便放在一个玻璃柜子上,连盖子都没有,可以随便摸,下面放着武则天的诏书,随便就可以拿走的。这是比较早的时候,但现在回想起来,那肯定是仿品,因为字迹很新,如果是唐朝的东西,肯定早就毁了。
那时候的南华寺破破烂烂的,还有一段时间,寺庙外面全都是乞丐。后来寺庙越修越好,现在的南华寺看起来虽不是金碧辉煌,但也修得好高大、宽广,乞丐也好像被清理掉了,再去看六祖的肉身,门关着,很难进了。一方面,我们离六祖的真身远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佛的人多了,孰好孰坏搞不清楚。
“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上告下白,如果是佛陀和上师跟我们说话,就叫做“告”,告诉大家;如果我们去问,就叫做“白”。四川话读成béi,普通话读bái。我是四川人,小时候bpmf没学好,然后又跑到广东生活了几十年,所以我的口音太杂交了。有时候经常怀疑自己读出来的是广东话还是四川话,还是二不跨五的普通话,现在还会加上洛杉矶英语,比如beautiful、nice,哈哈!
“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
这段话是很牛的,什么意思呢?“来,诸善知识”,这里六祖用了谦称,他本来是善知识,却称大家为善知识。从六祖开始,讲法基本上从庄严、形式化的状态弄到非常的朴实、接地气,说的是当时的大白话。以前法师们讲法要很正规,法师经过长地毯时,要吹唢呐、撒花,头上还要举尊胜幢。听众还要点香、沐浴,最后法师端在法堂上,讲法四个字、四个字的,非常正规。
到了六祖开始,讲法就变得很朴实、很普通。听法的是四方士庶,士指官员,听闻愿文没问题,庶民就难讲了,你去跟他说“多乎哉,不多也”,那是不行的,讲法要接地气。之所以《坛经》这么重要,是因为它把知识分子和一些高级修行人中流行的东西,开始向民间推广。
也正是这个原因,禅宗和净土宗向民间推广的时候,躲过了“会昌法难”。唐武宗灭佛,把知识分子们的书都烧了,然后再收拾他们。那时候不像现在,写一本书都不容易,版印也很难,知识分子的书没多少,很快就烧得干干净净。好多天台宗的书,包括窥基法师的关于唯识的书,《瑜伽师地论》等等都烧掉了。现在好多唯识的书,都是到了民国时代从日本重新请回来的。
但是,像六祖或者净土宗把修行人的方法和理论推向民间,这是很难毁的。《坛经》的各种版本有很多,是因为民间没有本子,大家就到处抄,所以毁不了,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六祖当时说的就是大白话,开始接地气,大家之所以说他不立文字,从某种程度上,不是说他完全不识字、完全不看书,可能是识字不多,不像知识分子那样出口成章,不会用一些很古奥的文字,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说,反而能够直指人心,让大家听得明白。
六祖说:“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这时候还没有完全提到忏悔,只是想搞清楚佛祖西来意,搞清楚祖师真正的意思。修行这种事要从自性中起,一定要从你的本性中开始修行,要求特别的高。说老实话,现在让你在本性中修行,这些是扯淡的,我怎么从本性上修啊?要硬抗扯皮的话,哪样不是本性?我现在就是在本性里面修的,我杀人放火就在本性里面杀,我下地狱就在本性里面下,哪样离得开本性?
虽然你在本性里面修,但你不认识本性,那就在散乱中修、在轮回中修、在对立中修。大部分人不可能一边认识本性,一边安住本性,一边修行,做不到的。但六祖就让你一下地来,所以,一方面他针对的根器比较高,另一方面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们不能马上在本性中修行,但可以做相似的东西。
请大家记住,相似有两个层面。
第一,在心上去修。我们不知道“心上”是什么,但我们明白修行不仅仅在事相上做,最重要是去修心,“修心”是很难明白的东西。很多人说“佛教无非是修心嘛”,但什么是修心?一方面说修心;一方面又非常重视形式,念珠一定要戴在左边,走路一定要这样走,磕头要肚皮先着地……各种各样的讲究。他不去管你内心的反应怎么样、内心的认知怎么样,就说外在一定要这样子,那就说明了他离开了从心上去修行。这是第一个去观心、去修心的大原则。
第二,我们不能一下就走到本性上去,但可以走到相似的单空层面。这被我们忽略了,却恰好是最麻烦的,要么就什么都不懂,要么就一下在本性上,哪有这样绝对的事情啊?要么此岸,要么彼岸,中间那个桥或者船去哪里了?要修,就说“法当应舍,何况非法,过了河要把船扔下”,但我还没过河,连船都没上,就让我把船票退了、不要船了,那是不行的。
我们经常会产生一些错误的理解,所以出了很多口头禅,把彼岸完全拿到此岸来讲,变成用胜义谛打世俗谛,否定次第的修行。有时候又完全只重事相不重修心,结果就把此岸的事当成了彼岸的目的,落在事相上,无法真正走到修心的层面去。落到事相上的人太多了,比如我们经常说要恭敬上师、视师如佛,这样才能成就,大家拼命地夸大这些东西,觉得好像跟着外相上的上师就行了,不用修行,也不用改变自己的心。
恭敬、崇拜上师能够积累功德,作用大得不得了,经常说感恩上师一刹那,功德大过感恩十方三世佛十万劫。即使是这样,如果你不去修心,只是感激,也不照着他说的话去做,一样不行的,只是外在积累了大量的功德。
如果跟着上师都能成就,善星比丘跟了佛陀二十四年,端屎端尿的伺候,结果成了饿鬼;提婆达多是释迦佛的堂兄,结果犯了两个五无间罪;阿难是佛陀的堂弟,记忆力好,人品也好,其他人只需几天就证得阿罗汉,但他伺候释迦佛二十多年,直到释迦佛圆寂了还没证悟阿罗汉。
有时候我们总是重视外相,要么就局限在外相里面,不去修心;要么就否定外相、否定次第,不要中间的过程。我们要去明白本性,有两个最重要的中间过程:一是压制和削弱人我执的菩提心;一是压制和削弱法执的单空,这是两个最重要的桥梁。
当然,实现单空有很多方法,你可以通过气脉去实现单空;还可以通过中观闻思,再走入觉受去修单空;也可以通过大手印去修单空,这些都没问题。大部分人一定会有这个过程,转世的活佛例外。转世的活佛一生下来,说不定看见他老妈,“砰”一下就证悟了。这种人不在普通人的行列之内,他连上上根人都不是,他不是根,他是根上的花,已经开花了。但我们不是的,我们需要从事相上入手,同时明白事相上没办法真正达到目的。
即使是外在的上师,根本还是你的心,你心的本性是你最根本的上师。真正的开悟,会把外相上的上师跟自己心的本性套在一起——不能说套在一起,这话都已经错了,他会明白自己的本性最清净的部分,呈现出来就是外相上的上师。那么,事相就跟本体套在一起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没有“二”了,那是最大的修行。
你看到外在的上师是色——你听到的声音是耳识,看到的身体是眼识,触摸到的是身识,这些都是色,但他就是你的心,就是最根本的上师,叫“色即是空”。然后,空由最本质的心呈现出来,那也是最清净的眼识、耳识、身识,就是你上师的样子。这是一种修行,真正境界是郁郁黄花全都是心、全都是上师。上师瑜伽修到后来,上师融入自己的心,然后一切都是上师的显现,大家还记得吗?
《普贤行愿品》最后讲到上师瑜伽,一定会讲到这个,可能就轻轻一句话带过,但那是最根本的东西。既然一切都是上师,那郁郁黄花就是上师,一切都是上师的显现。怎么讲呢?大家去理解这些事物要全面一些,不能走到一个很狭隘、很片面的误区里,表面上说观心,实际上根本没有观心,表面上说遵从一些事相,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去遵从事相,不能这样子。
“此事须从自性中起”,这一句话我就说了那么多。我这样解释的方式和上课的速度,经常会掌握不好,有时候讲到一句话,会激发我的某种神经质倾向,偶尔劈里啪啦说出很多,偶尔讲到一些很重要的法义、文字,可能哗啦哗啦就忽略过去了,大家要谅解一下。因为我们的分享方式很随意,是没有科判的,有些可能是重点,结果被我忽略了,有些不是重点,又被我发挥到盘满钵满,有点轻重不分,请大家谅解。
“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这句话要反过来读:“于一切时,其心念念自净”,这就容易懂了。“于一切时”,就是任何时候。如果你说做不到,那再退一步,就是你在修行的时候。
“于一切时”要跟修行联系起来,其实有很多可讲的。首先是你打坐的时候,然后是座下。如果座上和座下都没办法完全念念自净,就说明你分成了两截。而且,座下还有清醒的时候和不清醒的时候。另外,还有睡觉的时候和不睡觉的时候。不睡觉的时候,还要分紧急情况或各种特殊的情况或普通的时候;睡觉的时候,还有深梦和浅梦之分。
“于一切时”这句话,跟修行联系在一起会有很多内容。禅宗就不管了,它把“于一切时”全部套在修行里面,把见地融化在每一个时段中,融化在你生活的每一个时刻和每一个状况里,才能叫做“于一切时”,否则你的修行就不过关,没有真正达到修量。
“念念自净其心”是什么意思呢?你的每一个想法、感受,都是自净其心,或者叫做“其心念念自净”。那怎样让每一个想法、念头、行为都自净其心呢?你所有的念头、所有的行为都要在本性里面,这样的话,念念才能自净。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如果是缘起性、次第性的“自净”,要拿自己所学的法义去对治。比如,我这个行为不如法、不规矩,背离了戒律,背离了上师的教导,所以我不去做了,这是约束性的方式。
第二种,用自己的境界来自净其心。比如单空,“哎呀,我好执着这个车,再执着又咋地”,然后提起正念,它如梦如幻,然后就不执着了。或者看到一个美女和美男小鲜肉,“哦,小鲜肉、锥子脸”,单空一来,他/她是假的,我不能贪执他/她”。或者观察到自己,“今晚我好想郁佢(广东话:很想打架),哎呀,不行不行,这个是贪着”,然后提起单空的境界来,看着这种燃烧的欲望慢慢开始消退,这是用自己的境界来自净其心。
但是,这算自净吗?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自净?要达到一上来就是觉性,比如贪欲来了,很好啊,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它:“我看你装什么逼?你不知道装逼会遭雷劈吗?”一下就安住在法性里面,不管是贪也好、嗔也好,各种念头也好,全部都是法性,这是最厉害的,关键我们做不到。大部分人要以思维一些法义,或者以一些相应的觉受来自净其心,但这不是真正的净,真正的净要从自性中起、从自性中去净。
“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切时,念念自净其心”,那时候什么念头出来都是清净的,念头越多越快乐,念头越多修量越大,根本不怕念头,也不怕各种各样的贪嗔痴慢疑,但大部分人做不到。
有些人可能在座上明白“这个松脱,这个法性,找不到体,但是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座下又不行了,做不到刚刚说的“于一切时”。但是,刚开始可以从座上去做,然后座下去行,要不停地闻思,反反复复,心相续就会慢慢走到开悟。开悟以后再磨砺、再安住,就会越来越厉害,就能够达到“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切时,念念自净其心”。
自净其心了,就叫做“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这一大段其实是讲修行的一些状况。什么叫做“自修自行”呢?就是心在修、心在行。这里的“自”,并不是有自己的意思,但自己是什么呢?是那坨肉吗?拖死尸的是谁?就是你的心嘛。所以“自”最根本的意思是指自己的心,心在修、心在行。如果从自性中来,那每一个修、每一个行都是清净的,在这中状态里面,自己的心就是法身,这个法身就是真正的佛。
佛有法、报、化三身,自心的本性是真正的法身佛,“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解脱,叫自度,自心解脱、自心明了就是所谓的自度。在完全无执的状态里,不管出现什么,你都不会有二元对立,有二元对立才会犯戒,你保持在大圆满里的不舍无上,不要舍掉最高的那种状态、最高的那种见地,叫做自戒。
所以,“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说的就是大圆满的修行,或者是禅宗的保任。
“始得”,这样才行;“不假到此”,真能做到这样,你根本不用到这里来,或者不需要到这里来。这一段一句话就完了,但说的就是修行。
以前经常跟大家分享《圆觉经》里的一段话:“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任何时候都不起妄念,但怎样不起妄念呢?压住自己不起妄念?那是睡着了。或者进入死禅定?都不是的。而是起了妄念,明白它是本性,叫不起妄念。始终在本性里面,那个妄念也是法性,叫做”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干嘛要去息灭念头呢?它是法性,就随便它嘛,所以叫游舞,不加干涉,不加好坏的论断,不遏制,也不跟它跑,这就叫做“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你说:“是不是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不是,就是你现在的状态就可以了。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的身体以及身体外面的房子、山河大地,周围的动物,你的眼耳鼻舌身,乃至于你意识的所有想象,以及所有的显现,都是妄想境,但是不加了知。为什么不加了知呢?你已经明白了本性,明白了一切都是本性的游舞,它自解脱,你去了知它干嘛呢?根本就不用管它是怎么回事,如梦又如幻,如露又如电。它在,也是不存在;它不存在,但可以随便现。完全不去管它,但不等于不知道它,这就叫做“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也就是现在,不需要身体消失,或者屁股下长莲花,都没有。
不加了知的心是什么呢?炯炯光明、明空双运是什么呢?“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你证悟的时候,没有什么真实不真实,就是那样的,哪个妄念不是真实的?你找一个真实的非妄念的东西出来,是找不到的,出来的都是妄念,不出来的就是没有。妄念无实,即是真实。你去辨,就叫“压良为贱”。但莫拣择,洞然明白,就叫做“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圆觉经》里面讲的就是大圆满的修行,跟刚才说的“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是一样的。讲到这里就完了,你啥都不用学了。我现在讲得唾沫横飞,听的人做得到吗?有人肯定会问:“那你做不做得到啊?”不告诉你!
你要问自己能否做到,而我能否做到不关你的事。这些话要拿去检验自己,检验别人是很蠢的。我告诉你,我能做到、我了不起,但我什么都教不了你,这样的话,就算我做到了也不关你的事。然后,我又告诉你做不到,但我又讲了那么多东西,你听完后做到了,那我能否做到,一样不关你的事。
我们要聪明一点,不管黑猫白猫,吃到鱼的、给你鱼吃的就是好猫——这个说法不一定正确。我们经常说的择师,这是选择的一个标准,但不能绝对,绝对就片面了,请大家记住。你能不能教我,这个才重要,如果只提供給我崇拜和供养,还不如回去找个佛像。
总是去衡量他有没有开悟?他是不是大德啊?再大的德,他开了多大的悟,但啥都不教给你,他的证悟与你无关,知道吧?还有些师兄、法师不一定证悟了,但人家把书给你看、给你讲,你要感恩的。如果你不感恩,从他那里得了很多东西,说他还没开悟,然后就诽谤,有时候这比侮辱你妈还惨,你不下地狱,我真的不信。“他没开悟,所以我可以不恭敬他”,这完全连基本的人伦都没有,蠢!
现在的佛教圈里都在搞这样的辨别,这并不是说大德不好,我们还是要去找大德。但最初的时候,你一定要有功利性,完全听人说,到处都是大德名师,你不上当才怪。还有一些情况,你不懂,对方教的东西你也不清楚,那就不能随便拜师。首先要长期学习,现在媒体发达起到很好的作用,你可以看很多法师、大德们讲的东西,可以拼起来对照,看能否执行?有没有用?我们要花点时间,慢慢地就辨出真假了。
还有,如果遇到假上师,可以马上就走。不要说假的,即使遇到真的,只要不诽谤,走了也没事。所以,在没搞清楚之前,真的假的,不诽谤就行了。坚决不诽谤,一句坏话都不说,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他给了我一块钱,我也要感激他,何况他还给我讲了那么多的法。即使他是假的,毕竟也讲了法。
你说:“我怕上当。”你只要得了法,就没上当的。你说:“我做了好多供养。”你在供养的时候,你没想过他是假的,如果是假的,你也不会供养他。所以,在供养的时候,你不去诽谤他,还把他当成佛菩萨来供养,这样的话,供养的功德一样在,永远都不会吃亏。
如果你攻击,万一他是真的,你攻击错了,那你就完蛋,而且真的完大蛋!还有,他确实是假的,但对你有很多恩惠,你攻击他,你也要完蛋。比如,他的传承是真的,好多藏地来的传承都是真的。或者他认为自己证悟了,实际还没开悟,但他确实真心诚意地教育你,那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所以,在做这些辨别时,我们头脑要清晰。中国人特别是汉人,做生意头脑清晰得很,永远不吃亏,但在择师这方面就很差,这是佛教的基础普遍知识传播得太少的缘故,大家只会听神话故事。最初藏传佛教到汉地的时候,甚至有荒唐到唱一首藏族歌就算灌顶了。有人把“灌顶”录下来,去问真的上师,上师看后哭笑不得。换句话来说,如果是一位修证非常高的超级大德,不要说唱首歌,他在上面放个屁,都可以给你灌顶,所以好难去辨别。
在这个事情上,我觉得师兄们要大量的闻思。你说:“我没有闻思能力。”那就说不清楚了,没有闻思能力是最容易被骗的。往往来头比较大、名声比较大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没有任何辨析能力。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都不加辨析地跟着跑。这种损失大到难以想象,会毁掉不只一生,是好多生。
这种人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有一种稍微聪明的方式,就是看那些聪明的师兄往哪里跑。但这不一定准确,因为聪明的师兄也可能上当。还有,你既然相信有佛、有护法,你就磕头,祈祷三宝帮你。既然你真的相信有佛、有三宝,为什么不去求他们帮忙呢?三宝和护法很慈悲,怎么会不帮你呢?就算找不到真的上师,也不要上当嘛。
我一天磕三百个、五百个头,啥都不求,就求找到一位真的上师。我就不信他不帮,他不帮就不是佛菩萨。那三宝怎么帮呢?不是黑黢黢的一个护法神走到你面前来说:“走,跟我走,枪在手跟我走,抢碉楼”,不是这样的,而是你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缘,把你带到真的上师那里去。你说:“我这样做了,但还是找错了。”说明你前世埋得坟太正了,没埋歪屁股坟,说明你的业太深了。但真诚去忏悔自己的业障,去祈祷,然后求真的上师出现,我觉得佛菩萨一定会帮你,只能这样子。
如果有闻思就最好了,长期闻思以后,烂船都有三斤钉。上师总会给你讲很多的道理,如果道理都讲不通,那不认就不认,但是不能轻易诽谤。任何一位给你讲法的大德或者上师,都不能轻易诽谤,何必嘛?有些人就是为了一点情绪,或者为了应合一种场合,就开始诽谤。
一个人从一个团体到了另一个新的团体,新团体的人为了证明你来得对,就说你过去的上师不好,这是很傻的。就像为了表忠心,把自己的祖国卖了,这是不行的,我们别玩这些。我们文化中的那套很污浊的东西不能要,你是学佛的,要有最基本的善良和正直。但并不是不能说脏话,虽然我是坏蛋,我还是有基本的善良和正直的。以前在黑社会,我也是挺讲义气的,我认为在黑社会里讲义气是基本的善良和正直,当然我也干坏事的,但我要忏悔,真的忏悔!
如果连一个基本的善良正直都没有,很猥琐,你还说自己学佛?学佛要成为众生的依怙,要承担无量众生的苦难,这么下贱怎么行呢?我说的下贱,并不是指卑贱,处于卑微也非常好,我指的是内心里面非常恶劣。
内心里恶劣的人如果遇到我,很简单——当我说“很简单”的时候,你就考虑一下我的出身,我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的。你说:“你学佛的嗔恨心怎么那么大?”那就没办法了,我没学好,所以嗔恨心很大,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最后没有嗔恨心,再来弄死你,哈哈!大家听到这些是不是很不开心?没关系!(开玩笑)
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上面说,如果真的做到这一步,你就自度自戒了,不需要到这里来了。
“既从远来”,话又说回来,既然大家都来了。“一会于此,皆共有缘”,“缘分”是一个很好的词汇,什么东西都可以包含其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要从自心起,如果能够念念自净其心,就不用到这里来了。实际上的意思是你做不到,所以暂时可以做一下其他的事。虽说六祖有文化但不认字,其实挺会说话的。
“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如果你做到自度自戒,就可以不用到这里来,但是,既然你来了,说明我们有缘,那就要做点事。其实话语里的意思是,你们做不到自性中起,还是先做点忏悔这类的事。
“各各胡跪”,胡跪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跪法,叫做蹲踞礼,就是半跪,一个腿立起来,一个腿跪下去,以前在外国,国王和皇后授勋骑士,用剑往双肩上一按,骑士就是这样跪的。而我们是长跪,就是双膝跪下去。“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先给你们讲五分法身香,香光庄严的五分法身香,也是指这个香。
念佛称为香光庄严,身上会发出各种各样的香。香好像是鼻子闻到的,但香光庄严不是指念佛所出的功德,身上自然散发出的檀香。而是指五分法身香:戒、定、慧、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有很深的功德意义,体现在我们的六根层面上,有可能会闻到很好闻的檀香。
“次授无相忏悔”,忏悔分有相忏悔和无相忏悔,修金刚萨埵就是有相的忏悔,有具体的对境,有各种具体操作行为。无相忏悔,像大圆满里的《无垢忏悔续》,要求在空性的状态中去忏悔,属于无相忏悔。无相忏悔不是说没有相,可以有相,但内在的见地是真正的法性,是基于自性那种无相的见地来修忏悔,因此叫无相忏悔,并不是进入一个没有相的地方,那就不用忏悔了。
“众胡跪,师曰”,大家单腿跪下来,师就开始说了。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这五戒香,其实是五种认知和五大类的行为。比如“矜恤孤贫”,“矜”是尊重、尊敬的意思,“恤”是体恤,“孤贫”是指穷人、孤苦老人,这些都是行为来的。这五大类的见地和行为,都是基于最根本的见地。
第一个、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这是指最根本的东西,要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啥都无。无非,没有是非,没有很多错误的想法和念头;无恶,没有很多贪嗔痴等恶念;无嫉妒,没有贪嗔;无劫害,劫害是指那个时代内的不好的东西,就是劫浊。内心里无这些东西,那是啥?
我们经常说的禅宗见地“障垢磨尽,真如自现”,这些障垢都没有了,那就是根本的法性,这是真正的戒,是非常非常深的戒。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戒,比如戒条,现在居士受的别解脱戒。什么叫做杀戒?只要不杀人就算守了杀戒,杀鸡都不算。
做到这四个标准,才算是真的杀人。一,有杀的心;二,有杀的对境;三,有杀的行为;四,还要把对方被杀死。
这里说的戒香不是的,要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你心中要完全没有这些东西,要是达到这个,你就不用守戒了。所以,这是最根本的东西,内心无恶无非,这已经不得了。在五大类香中,戒香是最根本的戒。
第二个、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这也是从自心出发,也是很根本的东西。“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看到的是是非非、善恶境相、好坏等等,自心不乱。什么叫做“自心不乱”?不跟着跑,不产生贪嗔,“但莫拣择,洞然明白”,又走到最根本去,这叫定香。
拿禅宗的法语怎么表达呢?戒香,安住本性、无非无恶,即为戒;定香,安住本性、自心不乱,即为定;慧香,安住本性,观照自性,修众善而心不执着,故为慧。这些全是以本性作为基础再去做的,这个定是“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为定”。我们因外境而生起贪嗔,生起恐惧,生起希求,才谓之为乱。那怎样才能不乱呢?并不是死在那里完全不动,眼不见心不烦,这个不对。而是无论出现什么善恶的状况,我都可以透视其本性,叫做“定”,这个好难哦。
第三个、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心经》里面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自心挂碍,自心想不通道理,都叫做碍、障碍。自心无碍,就是自心没有挂碍、没有障碍。因挂碍,是人我执。明天的股票不要跌,要涨——挂碍;小鲜肉明天快过来,不要被人拐跑了——挂碍,这些都是人我执引发的。因障碍,是法我执。障碍就是想不通、不明白的地方,是法执。自心无碍,哪有那么容易?如果真的自心无碍,你就明白了。
特别是禅宗,属于大乘宗派,当不能处在完全自了的状态时,要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最重要的是“虽修众善,心不执著”,即使自心无碍,还要去修众善,还要不执着,还要敬上念下。对阶层比自己珍贵的人,对自己的长辈,要敬上;对孤贫的人矜恤、照顾、尊重,要念下,这就叫做慧香。
戒、定、慧都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明白自心本性。自心本性里面没有这些是是非非的分别、拣择,就叫做“戒”。长期处在无非、无恶、无分别,无拣择的状态里,面对所有的现起根本不乱,就是所谓的“定”。长期处在不乱的状态里,并不是死在里面,而是要“虽修众善,敬上念下,矜恤孤贫,观照自性,不造诸恶”。对内观照自性,不造诸恶;对外虽修众善,心不执着,这就叫做慧香。当然,前提也是长期处在自心无碍的清净本性里,所以一定离不开本性。
第四个、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什么叫做“无所攀缘”?我们想这样想那样,为此起情绪,或者好、不好、爽、不爽等情绪,这些都是攀缘。对外攀缘,是各种各样的外境;对内攀缘,是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念头。如果真的处于本性里,就会不思善、不思恶,还自在无碍。我们的心不思善、不思恶,这里的“善恶”,并不是杀人放火这种恶、放生守戒这种善,不思善不思恶达到最高的境界,对任何一个境界都没有追求。
修行的时候,我们希望松脱:“好安逸,哇,这个爽,自在无碍!”这就叫做思善。处在很松脱、很清明的状态里面:“哎呀、哎呀,琵芭骨痛了,不爽!”这就叫做思恶。从深层次来说,就是这样的。或者说:“哎呀,我离开本性了!”你离得开本性吗?真正证悟的人,明白本性是离不开的,所以他根本不会要求住进去,这就是真正的不思善、不思恶,然后自在无碍。自在无碍达到佛的程度,根本都没有自己主动的行为,因缘而起,随缘任运,高到完全没有自己的东西,所以,佛是最没有立场的。不思善、不思恶,这就叫做解脱香,你解脱了。
心有所系,谓之为不解脱;心无所系,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当然是解脱。很多没有修行的人,或者知见不好、没有闻思的人,以为不思善、不思恶是啥都不想、发呆的状态。那不是自在无碍,而是碍在傻里面,傻、呆,我们称之为憨包,更恶劣的称呼是憨逼。真正的自在无碍是觉照一切,但不为觉照和觉照的一切所系,迥脱根尘,同时也离不开本性。
完全明了并安住本性的时候,这个“安住”并不是有一个东西来安住,这是真正的解脱香。“香”是功德的意思,戒的功德,定和慧的功德,解脱的功德,而不要理解为是点的、闻的香。当然,你做的这些修行,身上可能会发出檀香、龙涎香之类的香味,香得不得了,根本没有闻过的香都会有。或者不是你的鼻子闻到的,而是内心生起的犹如闻到檀香一样的愉悦,修行人就会这样子,有些跟你近缘的人也会闻到。
第五个、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 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前面四个是解脱,自己解脱了,自觉;第五个是解脱的知见,要去度人了,觉他,乃至于觉行圆满。解脱知见香,明白了自心本性以后,虽说无所攀缘善恶,但不能沉空守寂。
汉传大乘说阿罗汉是扁担汉,偏空,只挑一边。偏空就是沉空守寂,守在涅槃、灭尽定中。“不可沉空守寂”,一是对阿罗汉来讲的;二是对初初开悟的人来讲的,他会守在法身里面,即法身病。法身病虽然是病,但一定要病一阵才行,因为没得法身病之前,就谈不上治好它。
这种人要去磨砺法身,打坐的时候经常在里面磨砺。对于真正悟透的人,他就不去做了;但对没有悟透的人,他就是要去做。至于能否透得过去呢?这时候,上师、善知识或者团体就很重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烦恼,特别是一些大的烦恼,有人自认为证悟了,一个大烦恼就把他一下摧毁了。
最著名的是我们常说的圆悟克勤禅师,他从五祖那里出来,就认为自己证悟了,其实是沉空守寂,处在单空状态里面,以为什么都不执着。后来生了一场大病,又回去找五祖了。
还有,洛浦元安禅师也认为自己证悟了。临济说:“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几虀(ji)瓮里淹杀。”不知道谁把他杀掉,意思是谁把他点醒、把他教育过来。后来,洛浦禅师去了夹山禅师那里,被夹山一通收拾,最后证悟了。
初学者沉空守寂,会有这么一个阶段,但沉空守寂肯定是不对的。那要怎么办呢?这时候要广学多闻,识自本心,因为单空不是真正的识自本心。识自本心,就是真正地悟透心的本体。要做到什么程度呢?“达诸佛理”,这里应该读成:达,诸佛理。意思是所有的佛就一个东西,叫真如智慧。
佛有两种智慧,一是如所有智,二是尽所有智。要达诸佛理,两种智慧都得具备,这属于自觉。然后要达诸佛理、觉行圆满。在觉行圆满过程中,不能总是在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而不去做事、不去度人,所以要去觉他。那要怎么做呢?“和光接物”,带着自己证悟的本性跟外界打交道,叫接物。
“无我无人”,去度人的时候还要“无我无人”,就像禅宗祖师说的“宴坐水月道场,大作空花佛事”。坐在不真实的水月道场里,做着不真实的佛事,无我无人,直至菩提,达到顶点。
“真性不易”,“不易”不是指不容易,而是真性不改变。绝对的本性,不存在改变,那是不变的,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名解脱知见香。解脱知见的功德,不但要自己解脱,还要让别人解脱。自己解脱,就具有了如所有智;你让别人解脱、所有人都解脱,就具有了大量各种各样的知识,必须要遍知,叫尽所有智。
这五个香都是非常高层面、高境界的说法,前提条件是要证悟。这些对普通人有什么用呢?如前所说,我们可以做到相似的层面。
比如戒香,我们不走到很深的层面,但用菩提心、单空都可以做到自心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你有了菩提心,众生都是你老妈,就算非也不非了,你对你老妈有恶念吗?你嫉妒你老妈吗?即使你对老妈有点贪,也不会贪到哪里去;你对老妈有点嗔,过了就算了嘛,这是从菩提心角度来说的。
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你在单空层面也做得到。或者始终保持菩提心,也是一种定。
慧香,有了菩提心当然要去修众善,修起来也不执着,而单空层面也是不执着。
解脱香,可能完全做不到,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
解脱知见香,你要先去学习,在单空的状态里不停地去学习,去修行。所以,在相似的层面,我们是能够做到的。
当然,你说自己已经证悟了,那你就知道怎么去做,保持本性就行了。保持本性,心中无非,即为戒;保持本性,不因任何念头或外境的变化而乱,即为定;保持本性,修众善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即为慧;保持本性,明白自心本性,本无解脱,本来就是解脱的,一切都是解脱的,连解脱这个事都不存在,即为解脱香;保持本性,以此见地,摄此身心尽量去利众,即为解脱知见。你要去做这些才行,否则你明白本性的意义就不大。五分法身香的意义就是这些,这是慧能祖师讲的。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内熏”,要自己去修行,内在产生改变。“莫向外觅”,要不在外面到处去找什么法身香,又不是狗鼻子。六祖讲这些,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次第的去修,一个是有相的去修。虽然六祖讲的是五分法身香,但要次第性的修。还可以用单空、菩提心的方式作为桥梁,但都需要在心上去用功夫,所以莫向外觅。
五分法身香讲完后,就要讲无相忏悔。“今与汝等授⽆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六祖说,给你们传授一个忏悔的方法,叫无相忏悔,可以灭掉今世、来世,过去世的三世罪,甚至连未来世的罪都灭掉了。你说:“未来世都还没生起,怎么灭得掉呢?”其实是把种子灭掉了,叫灭未来世。
修金刚萨埵也是这样子,本来你因这个种子,未来应该受罪的,或者你因这个种子而造业,结果不造了,这就叫灭掉了未来的罪。今世的罪就不用说了,过去世当然能灭掉。“令得三业清净”,“三业”是指身口意,要受这个无相忏悔。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各随我语”,意思是跟着念。我们受持别解脱戒,或者其他忏悔的方式等偈语,都要跟着念,上师念一句,我们念一句。这里也一样的,六祖会一句一句地念,不可能一下念很多。
“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意思是从前念的、造的,现在造的以及以后会造的,每个念头都不被贪嗔痴所染。每个念头不被愚痴所染,那要证悟才行,又是基于证悟。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从前所有的恶业都是愚痴造成的罪,全部忏悔。“愿⼀时消灭,永不复起”,所有的罪业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往昔所造诸恶业,皆因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六祖这里说的是痴、愚痴,在明白本性的同时,罪业全部没有了。这里的忏悔方式,就是所有的前念、后念都不是愚痴的念头,以这样的方式来忏悔愚痴。
那什么念头才不是愚痴呢?当每个念头出来的时候,知道它是空性、法身,才不是愚痴的,否则你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嘴上说的,全都是愚痴的。眼睛看到一个杯子——愚痴!那是法性,不是杯子。头脑想“杯子”这个词汇、杯子能装水等念头——这也是法性,不是杯子。念头一动,意义还没出来,就知道那是法性,这就叫做“念念不被愚迷染”。你们做得到吗?做不到就要去修。
明白本性就是这样的,真正的安住本性,也没有一个安住,真正的本性是处在那种深深的明了里面,那种深深的明了带有强烈的认知性——认知性也不对,应该是强烈的自明性,自己明白自己的自明性。自己生起一个念头,马上就知道这是法性。知道这是法性,才不是愚痴,就不被愚迷染。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忏悔的,当然是“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为什么说初地菩萨以后就消灭了所有的遍计人我执和遍计法我执?因为所有的念头出来全是法性,心不再认为是这样、是那样,不再二元对立,而且是处在很深的定中。即使身体显现出来,也不觉得这是一坨肉、骨头,或者好沉重,它感受性地觉得这是法性。所以菩萨才能挖肉饲鹰,这是因为他们斩断了所有的遍计人我执和遍计法我执,这是最高程度的“不被愚迷染”。
最初开悟的人就没有那么厉害了,只是觉知到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法性,但这个觉知不是头脑性的,也不是认知性的,而是自明性的。首先要自明、要开悟。所以,这种忏悔太不容易了,但我们有其他的方法来缓解。我一上来就说过,我们得有桥梁,不能一下就走到这个程度去。
很多人学了无相忏悔就说:”哎呀!不管了,什么出来就一时消灭。”他认为念一念就可以了,这是完全没读懂《坛经》的真实意思,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只会朗诵一些字句,发一下朋友圈,这有没有作用呢?有作用,但作用小得很。你要即生解脱,一定要落到实处才行。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意思是大家跟我念。前面一句是愚痴、迷失,后面一句是憍诳、憍慢,憍是傲慢,诳语是欺骗。简单总结:前一句是痴,后一句是慢。这跟刚才说的意义一样,每个念头出来都不傲慢。
什么是傲慢?认为我执是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傲慢。什么是最大的诳?认为外境和自心不是一致的,从而形成二元,这就是最大的欺骗。普通的憍诳、普通的傲慢是认为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好有修行的功德,或者很有权力,甚至认为自己长得很漂亮,认为自己颇有财色,要享受去青春,这些都属于憍。诳是什么呢?你认为这个世界是世界、人是人,它不是法性,这就是诳。普通的诳是什么呢?乱说话、诳语、一种恶的口业。口业有妄语、离间语、恶口、绮语四种,都属于这一类的。
那要怎么做到完全没有憍诳呢?一样的,要保持在本性里面。做不到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次第的做,做了以后,慢慢就能这样了。还可以用单空的方式、菩提心的方式,都能相似的做到,马上究竟的无相忏悔是很难的。当然,厉害的无相忏悔是安住在法性里开始去忏悔,《无垢忏悔续》就要求这样子。
比如,金刚萨埵的百字明或者如意宝珠,修的时候我们有观想,这是有相的。观想金刚萨埵的像,观想甘露流下来,这是最粗大的。但是,无相忏悔观想的则不同,你要首先进入法性,但进入法性不是什么都没有。真正的无相是显相和实相一致,这是三转法轮胜义谛的标准,相不是实有的,就叫做无相。
你看到的金刚萨埵不是实有的,在你那里,他就是法性的游舞,他就是上师,也就是你,所以你就是上师。四个对治力全部融在一个法性里面:依止你的自心本性去念,叫依止力;去观想金刚萨埵、去念诵仪轨,全部都是法性,叫对治力;甚至认为这些罪业也是法性,叫破恶力;根本就没有再犯和不再犯的问题,叫返还力。全都依据一个法性。我讲得唾沫直飞,师兄们,能懂吗?至少给我点鼓励,概念上能懂就行了。
无相忏悔里的“不被憍诳染”,我们做不到,但可以通过有相的、单空的、菩提心的方式去做。菩提心是一定要的基础,单空要慢慢地修行,知见也要有,有了知见也会朝着真正的无相那里去。无相,大家不要认为什么相都没有,不是一棒打昏了,啥都看不到,这种理解是很笨的。而是所有的相都是法性,和自己的心一样,能显所显,实相和现相一致。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这句是一样的,要对付嫉妒。贪、嗔、痴、慢、疑、嫉妒,是六个非常吓人的根本罪。所有的恶业里,嫉妒是属于比较细微、比较猛烈的恶业。恨,一般是别人伤害了你,或者可能伤害了你,你才恨他。但有些恨是被教育出来的,这个我们都明白。为了教育你,他一定会说:“他曾经伤害过你,或者将来有可能伤害你”,然后你才开始恨。
而嫉妒是别人得了好处,你不爽,比恨还恼火。比如,尖酸刻薄地说:“哎呀,他居然发了财呀”,这就是嫉妒。郑爽这么惨,就是因为被嫉妒的原因,大家眼红她赚了那么多钱。自己想要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然后开始嫉妒,这是最反菩提心的。
女性为什么证悟难?就是因为嫉妒。男性嫉不嫉妒呢?男性也一样,只是不像女性的嫉妒表现得很明显,女性的嫉妒基本上在情爱方面,男性的嫉妒主要是权力和金钱,只是嫉妒方向不一样。男性在一起也会比较,比如,“你有多少钱,我有多少钱,你的权力是处长,我已经是厅级了”、“你是厅级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舔人家的屁股才当上厅长,要是我去舔,我已经当上部长了”……嫉妒非常恶劣,见不得别人好,比嗔恨还可怕,是属于嗔恨这一类的罪。
那究竟的嫉妒是什么呢?承认有外镜,承认有别人,就是究竟的嫉妒。没有别人还嫉妒什么?自己怎么嫉妒自己啊?我的右边屁股居然比左边屁股肥了二两肉,难道我用我的左边屁股嫉妒我的右边屁股?这是不可能的,同体是不可能嫉妒的。认为众生不同体,你是你,我是我,羊子不跟狗打伙,才会产生嫉妒。究竟的不嫉妒是什么?根本就不承认有其他的众生,佛和众生一体,这是真正的没有嫉妒。
要完全达到“念念不被嫉妒染”,有两点。第一,有菩提心就不会嫉妒,单空也可以压伏嫉妒。第二,完全达到清净的自心本性的层面,众生和佛一体,僧佛一体,根本不存在嫉妒,到了这个层面,念头出来,不但前念后念的嫉妒被消灭,连种子都会被消灭,所以“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这是对嫉妒的忏悔。
总之都在说,当你安住在法性里面,贪嗔痴慢疑的念头出来的时候,立即融入法性,这是最厉害的忏悔。甚至连所谓的存在一出来,比如身体一出来,马上就是觉性,这是最厉害的忏悔。身体是一种恶业,当然也是善业,但是连善业的执着都不能有,这是最厉害的忏悔。我们做不到这个层面,但一样可以次第去做。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
真正的忏悔,忏为念,求宽恕。我们平常的汉语文化里面,悔是内心愧悔,但这里解释为“忏其前愆”。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忏”是消除的意思,其实就是对治。怎么消除呢?用本性去消除。如果没有认知本性,我们可以用单空、菩提心,以及依靠金刚萨埵、上师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忏,即消灭、对治的意思。所有的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从种子到行为全部消灭。
‘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悔是什么呢?就是把种子消灭了。从今以后,所有恶业的种子全部被断了,今已觉悟。怎么断呢?一个是把种子断了;一个是种子现起来,在行为中,心一觉知马上就断,这就叫悔。前面“忏”是对治,后面“悔”是永不再做,在四对治力中是第四个返还对治力。忏悔还要依靠依止力,依止的是自心本性。破恶力是对自己以前所造的罪业生出非常强烈的后悔心,这些罪业有愚迷、憍诳、嫉妒。这是不是跟金刚萨埵的四对治力一样的?虽然我是这么讲,你可以反对的,但不能随便乱反对。
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这是我们常易犯的错误——永不复作,这是四对治力是否能够完成的关键。六祖说凡夫很蠢,只是忏悔前面的罪业,但不知道后面不能再做。很多时候,我们忏悔以后又再去做,甚至有人会说:“我这样做了也不怕,忏悔了就是”,这是绝对不行的。你看这里也讲了,“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只知道前面做得不对,但不知道后面不能再做。
“以不悔故”,如果你再做,前愆反而不灭,后过又生,前面的罪业没有灭掉,后面的还更惨,那你忏悔什么呢?这等同没有忏悔,大家听得懂吗?“不能再做”是忏悔的根本点。很多人忏悔了以后又去做,就变成“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就等于没有真忏悔。
那做不到怎么办呢?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有意做不到,而是因为习气。如果因为习气太大而做不到,忏悔还是有用的,通过堆积、修行,我们的心力越来越强,认知越来越清晰,罪业对我们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弱,慢慢地,我们就不会再做了。但不能说:“我忏悔了又没办法绝对不再做,干脆就不去忏悔”,这也不对的。
我们要经常告诫自己:“既然忏悔,就要真忏悔,真忏悔了就不能再做,再做就不是真忏悔。”不是真忏悔,你又再去做,就是不具备四对治力的返还力,而且还会把四个对治力全部破坏完。如果你再做,等于欺骗你依止的对境,也没有真正的破恶,说明你没有破掉它,你的对治会不起作用,对治力也就没有了。所以,四对治力中的不能再做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忏悔的作用不大,那会不会起作用?会起一点作用。
我们再看后面,哇,还有这么长,这堂课肯定讲不完,下堂课尽量把忏悔品讲完。后面一品是“机缘品”,全都是禅宗故事,而且牵涉到很多见地,是大家最喜欢的。今天就学到这里,后面是四弘誓愿,时间不够了,我们下堂课再讲。
今天讲了五分法身香和自心忏悔,也记住了无相忏悔,虽然我们做不到,但可以相似地做。比如用菩提心、单空,和对上师的恭敬。这个上师可以是金刚萨埵,也可以是自己的上师,在对上师的恭敬和强烈信心的基础上,忏悔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不是让每个人一上去就进入法性,来无相忏悔,这个要求太过了。
我们可以好好地修一些有相忏悔,比如金刚萨埵、如意宝珠、百字明,还有三十五佛忏悔文,也可以相似性地修一些《无垢忏悔续》,不能一下啥都不做——“我在本性里面,什么都忏悔完了”,这样反而很愚痴。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21课
- 《坛经》第2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