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七正式开始了,如果按照国内的时间,已经开始在打坐了,清迈的时间也差不多,我们现在进行禅七的课程交流。事前曾跟大家说过,禅七一共有八次课程,隔天一次。按照历次禅七的规矩,第一天是讲佛法与世间生活或者世间的一些学说、哲学的关联,以及它们的差别和影响,那么,这个禅七也不例外。
对一些真正有出离心的修行人,可能不一定感兴趣,他们想学的是出世间的佛法,要获取解脱。而讲佛法与生活,内容主要是爱情、事业、幸福感等东西,这些东西他们已经不在意了,就想要追求解脱。
但有一部分师兄是挺感兴趣的,初初进入佛教进行学习的人,要他马上生起很强烈的出离心,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知道佛法以后立即去山洞里面闭关苦修,这对我们来说太值得向往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
先不要说得那么厉害,真正能把自己的业余生活或者生活的重心,放到佛教修行里的人都不多。大部分人对世俗生活还是很感兴趣,同时也信佛,他们希望通过佛法的学习或者实践,能够对世俗生活有所帮助。所以,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程,这种佛教团体的人数也往往非常多,而且很吸引人,称为“人天佛教”。比如台湾,这种团体就特别多。
当然,如果站在解脱的角度,会说这样不太好,把佛教搞成世间法——是的,这也没错,但你不能老是站在绝对的、出离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事实上,大部分人就处在期望通过佛教来获得一些世间好处的阶段,但这个阶段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我们要辩证来看问题。
其实,“辩证”这个词不是来源于唯物主义,而是来源于佛教,称为“反体”。而且,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连马克思都承认,这是从佛教里面拿过来的概念,黑格尔最喜欢搞这些了。
“辩证”这个词在佛教因明里面是反体的意思,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甚至是不同的时间段去看待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认为某个人学世间法是永远的,因为它是发展的。比如,一个人学世间法,借助佛教获取了很多好处,慢慢就开始真的相信,再去比较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了解佛法,由此可以产生出离心。
在世俗生活中,即便是再好的福报也有可能受到冲击。佛法能够给你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不能保证你的世俗生活一直这么好下去,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佛法能够保证你的世俗生活一直好下去,那为什么还要解脱呢?不可能的,在享受佛法给你带来世俗福报的同时,你一定会造业,因为自己的业力总有一天会大过福报,这时候苦难就要现前。但佛法早就告诉你了,任何世间福报都是无常的,不可能一直没有期限地延续下去。
如果长期处在非常愉悦舒适的阶段,突然苦难来临,你肯定会承受不了。最典型的表现是天人,世间的很多人也一样,生活过得滋润,比如明星、富豪,或者是家庭生活一直都很安稳、平静、幸福的人,突然一下坏掉、破裂。或者是男女关系出现了问题,或者是生病、死亡、意外的灾难,或者是有权有势的人突然一下失去权力、有钱的人失去金钱、有名声的人失去名声……苦难陡然来临,痛苦难以承受。虽然你不是天人,但那个痛苦也是很多人都承受不了的,因此而自杀的人也不少见,因此而得抑郁症的、一蹶不振的人也有很多。
经历这些之后,以前所学的佛法知识就会提醒他:贪恋世间是不行的,要离开,你的解脱才能够真正的摆脱苦难。否则的话,即使祈求三宝给你这样加持、那样好处,因你的虔诚、供养、布施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福报,你又没有真正的出离心,但哪天突然灾难来了,你甚至会因此而连三宝都不信。
为什么呢?三宝给予你加持也好、给予你的悉地,或者你自己种的福报也好,发作出来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因缘的。发作的时间和因缘,不一定会大过你遇到灾难的时间,或者是在你遇到灾难之前,说不定要先遇到灾难。甚至这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兑现福报,却先兑现了恶业所造成的灾难。所以,完全依靠对三宝的信,却不产生出离心,因此而解脱所有的痛苦,这是不可能的——这话佛教本身就告诉了你。
所以,以前持的是人天佛教的想法,在生活中遭遇到灾难以后,所学过的佛教知识可能会提醒他。当然也有自欺的,不一定有人天福教的想法,意识层面想的是自己要解脱、要离开轮回,但内心里面的心态却不是的。可能因为知见不够,可能因为很愚痴而不反观自省,他认为的解脱是获取更好的世俗生活而已,比如获取金钱就解脱了贫困,获取一个很好的家庭就解脱了孤独、解脱了寂寞,佛教圈子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经常追求这样功德、那样福报,一说到这些东西就兴奋不已,最喜欢拜护法——你以为他求加持、求功德是为了解脱吗?不是,他内在的目标往往是自己要过得顺一点、自己要过得好一点、自己要比其他人更舒服一点,很多人都是这样。
说到这里,每个人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这样?佛教圈子里有很多这样的人,但他们也会改变,我们不能把问题看得太绝对,要辩证地看待一个人、一件事。开始就是这样的,在佛教团体里面通过长期的学习,而团体里面传授的、互相之间影响的是正儿八经的佛法,带有三主要道的佛法和不离开四法印的佛法,慢慢地,他一定会逐渐地滋生出真正的出离心,他会发现原来在自欺欺人,但这需要长期的。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性,也有些人一生一世都没有出离心,而且这种人还不少,但总有些人会产生出真正的出离心。
之所以说了这么多,意思是要我们不能看死没有出离心的人天佛教,或者是不能看死对人天佛教有兴趣的这一帮人。人天佛教这一部分是可以转化的,首先对佛教产生信心,这种信心会导引他对真正的、出世间的佛法感兴趣,然后产生真正的出离心。
同时生活会教育他,慢慢也会对真正的出世间法感兴趣。还有,如果他长期在有正法的团体里面打堆,不知不觉间,意识、观念、内观能力都会发生改变,也会真正的对出世间法感兴趣,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出世间法,也知道如何把出世间法的概念运用到自己的相续里面。所以,我们不能去看死这些东西,因为它是可以转化的。
我说了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引出我今天的主题——佛教与生活。我长期提倡的是三主要道,首先要有出离心,我们团体长期的学习都是这样的。要是没有出离心,你不要来这里混日子,甚至课都没必要听。但是,现在要转过头来讲佛教与世俗生活的关系,意思是想告诉大家: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可以转化的。佛法中的世间法可以转化成出世间法,没有出离心的人、只在乎世间法的人,也有可能转化成追求解脱、追求出世间法的人,他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所以,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佛教与世俗生活”。还有,对一些追求解脱的修行人,学佛不是为了借助佛教三宝的加持而获得一些世间利益,而是为了解脱,你的心态和概念都是一致的——知行合一。但在没有彻底解脱之前,你还是离不开世间法,总要吃饭嘛。如果你是居士,还可能会有家庭,搞不好碰到某个异性,年轻的居士们说不定哪天遇到一位异性,就会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怀(其实是情欲),小鹿乱撞。也就是说,你还是要遇到这些事情,不是想离开就能离开的,因为你还在这个世间生活,不至于让自己的世间生活不那么狼狈、不那么崩溃。
世间生活也会影响你对解脱、修行这方面的追求。当你穷得连一本书都买不起,当你的家庭天天在打架,当你追求不到一个人,爱他一生却一夜白头,那怎么办呢?我们不能执着世俗的生活,不过,当我们处在里面时,也要分一定的精力、一定的心思来思考和运转这些世俗生活,这由不得你想的,你一定会这样。即便你出家了,去到寺庙里面,也要跟人打交道,还是有一部分世间生活。比如,出家人也要去买米,也要去做饭,也要跟很多其他的世间人来往,除非你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去到山里面挖个洞,不跟世间人接触,这种人是最值得随喜的!
但是,在座的各位居士们,有几个能够得到?我们客观一点,不要自以为是,有几个做得到?都做不到!所以,有时候讲一下佛教的世间法也是必要的,而且,人天佛教也是真正的佛教。以前慈诚罗珠堪布也讲过人天佛教,并不是说学人天佛教的人都不怎么样,要排斥他、打击他。
有时候的确要如此,比如,佛陀的弟子难陀,出了家以后老是想他老婆,然后佛陀把他带到天上去,看了天女以后兴奋不已,于是拼命修行,为了去天界娶那五百个天女。后来佛陀让阿罗汉们都不理他、冷落他,说难陀追求的是世间法,难陀不解地去找佛陀,佛陀又把他带到地狱去看,最后吓坏了,于是真的有了出离心。
当然,这是站在需要把一个修行人从世间法的执着里面脱离出来,要完全地脱离世间法,除非是真正解脱,否则不可能,而且要修到一定的级别才行。即使是开悟了,也要在世间生存,也要跟人打交道。
也就是说,你不一定要从世间法里面出来,起码你要从世间法的执着里面出来。除非你要这个样子,就可以不管人天佛教这些,上去就直奔三主要道。但是,如果你目前还没有十分强烈的出离心,也没有十分好的修行境界,那在一定程度上,学一下佛教关于世间法这方面的理论,也没什么坏处。但是不能执着,整个佛教里面,最终还是希望大家获取解脱,推崇的是真正的出世间法,但世间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我们现在开始交流“佛教与世俗生活”,大体的内容会牵涉到佛教与我们的事业。世间生活无非三大方面,哪三个方面呢?一是我们经常说的事业,现在的男男女女都有事业,连孩子都有学业,学业也算是事业的一种。二是我们很重视的爱情,爱情包括谈恋爱和家庭(有人说:“家庭就不算了,家庭是爱情的坟墓!”行了,我们这里说的爱情包括了家庭以及组成家庭前的恋爱)。三是幸福感。
本来说人生的三大支柱是爱情、友谊、事业,而我们把友谊这一项归纳在人际关系里面,在事业里面就包含了。
佛教的内容非常庞大,总的来说,有很多种划分方法,现在只是作一些简单的划分。佛教里面的内容,包括世俗谛和胜义谛,谛是真理的意思。世俗谛讲世俗的真理,在没解脱之前境界里面的相对真理;胜义谛讲解脱者的境界,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见地。但有一部分胜义谛是处于胜义的理论和世俗的境界里面,比如中观、唯识或者《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境界很高,语言所指的都是胜义谛的内容,但实际学习中观、唯识、《现观庄严论》的那帮人,境界还在世俗的状态里面,讲解的方式、语言还是世俗的方式,那么,这属于相似胜义谛,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世俗谛。这是一些分类,以前曾讲过很多,在此就不再细说了。
世俗谛(世俗的真理)里面包含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有人会疑惑:“世俗谛里面怎么会包含出世间法呢?”世俗谛里面讲解脱的就是出世间法,比如空性、出离心等内容。世间法讲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供养、布施等等,不谈解脱,就讲因果的规律。出世间法是你要离开轮回,而讲轮回这部分属于世间法,是世间的真理。
出世间法是什么呢?就是你要离开轮回,出离心属于出世间法,空性属于出世间法,这些理论的指向会导致解脱,就属于出世间法。
世间法是什么呢?这些理论导致你在轮回中不那么受苦、不造业,教给你去布施,教给你去忍辱,但并没有说怎么获取解脱,内容里面还算是世间的善法,是世间的真理,属于世俗谛。因为以佛法的方式说出来,也是佛法里面的一个内容,属于佛教中的世间法。当然它有个作用,会引导你走向出世间法,这一点刚才已经说过了。但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属于世俗谛里面的内容。
如前所说,空性好像讲的是出世间法,但你还是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来讲,所讲的境界还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那么,它还是属于相似的出世间法。真正的出世间法是境界性的,语言没法言说。但是,也可以把这一部分讲胜义谛的内容,归纳到世俗谛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处于出世间法。
你们能够搞得清楚吗?也就是说,世俗谛里面包含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胜义谛里面讲的全是出世间法。内容这一部分算是真正的胜义谛,方式这一部分算是世俗谛。什么意思呢?我们每天都在学中观,中观里面讲的很多都是圣人的境界,那些境界属于胜义谛。但我们用语言去说,比如缘起性空、离开四边,对你来说,“离开四边”就是四个字或者是一些想法,但你根本没有领会到圣人的境界、见地,这些东西就属于相似胜义谛。那么,它就属于世俗谛中的出世间法。
你们能够理得清楚吗?大概理清楚就行了。对于追求解脱的人,当然要以学习出世间法为主,但对世间法也要学习、也要了解。比如学院这一派也要学习《二规教言论》,这就属于世间法,教你怎么去做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汉传佛教也有很多讲因果的经典,比如《贤愚经》《百业经》等等。但是,佛教里面的所有世间法,都有带你走向出世间法的这么一种趋势。跟你讲因果报应,虽然都是世间真理的内容,但你看过这些内容以后,会忍不住去思考该怎么办——好了,当你想了解该怎么办的时候,就要学出世间法。
佛法四谛里面有集谛和苦谛,由集生苦,这其实是讲因果报应的世间法,而出世间法是道谛和灭谛。但是,这四谛用语言的层面来讲,或者从没有真正地领受到灭谛的层面来讲(从感受的层面来讲),这些都属于世俗谛,但道谛和灭谛都属于出世间法,是世俗谛中间的出世间法。
当然,我说的是一种分类,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就“佛教与生活”这个课题来讲,按照我说的分类来,大家比较容易想得清楚一些。
我们团体的大部分人还是追求出世间法的,起码在概念上是追求出世间法的,我觉得是这样。当然,有些人可能是自欺欺人,包括我自己经常都在想:“我是不是概念表层意思在说要解脱、要解脱,内心里面却还是贪着世间呢?”我经常观察自己,发现有时候就是的,想的一套,内心里面还是贪着世间法。我也经常观察自己,有时候对世间贪执的深层程度,连自己都观察不出来,这个就是典型的无明,换一种不好听的话,叫做自欺欺人。我也是这个样子,其他的师兄是不是这个样子,请各自去观察!
很多师兄说:“我已经被上师指引了心性,我已经明白了本性,我已经没有对世间的贪着”——胡说八道!哪怕是对法性(本性、本来面目)有所触碰,也不见得完全断除了贪执。断开了贪执是很厉害的,能够完全断除贪执,起码是四果阿罗汉、八地菩萨,他们的俱生执着完全断除。从遍计的层面,要到初地菩萨,但有几个人达到了?
我们团体里面有很多人在网上接受了直指心性,有些人说自己触碰了心性,甚至说自己开悟了,我也无话可说,至于是不是,你自己去衡量!当然,有些人认为触碰了心性就断除了贪执,事实并非如此,就算你开悟了,也不一定完全断除了贪执。不信的话,你可以去读相关的书籍,比如《现观庄严论》或者其他书籍,上面都有很多的描述,还有,修证者自己能够明白。
开悟、明白了本性与完全断除贪执,是有距离的。有些人的执着、贪执这方面已经断得很厉害,但还没开悟。比如我们经常说开悟的顿根、修行的利根,把很多贪执压得很深。贪一定是与我执套在一起的,属于根本执着,只要我执存在,就一定会有这些。如果完全断除我执,起码是四果阿罗汉。在大乘里面,要完全断除俱生我执,起码要到八地菩萨。所以,要完全断除我执是很难的。
言回正题,我们学习世间法为主,出世间法也要学习。如前所说,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并不是截然分开、对立的,好像学世间法的跟出世间法势不两立,学出世间法的(特别是学出世间法的、对出世间法感兴趣的人)认为学世间法的没有出离心,瞧不起、排斥别人,这是不行的。
二者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互相转化主要是对世间法感兴趣,然后转化为对出世间法感兴趣,往好的方向转化。那会不会转化回来呢?就是对出世间法感兴趣,最后兴趣减弱了,回过头来对世间法感兴趣,会不会这样呢?也会这样。
在修学的过程中,这样的反复多得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会彻底退失?在心态上的转化,是经常有、长期有的。哪怕你已经开悟了,也会这样的,因为初初开悟的量不够——“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
上座处于开悟状态的时候,什么都离得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管是金钱还是女色,完全没有实质。完全没有实质,就是我的心根本不因它的出现而动摇,在修证里面是这个意思。
郎朗乾坤,清明心境,郁郁黄花无处不灵、无处不空,说起来很牛。一些开悟的人有时候在座中就会这样,但一下座,或者把他的心境搅乱,他就不行了,一样该贪的贪、该嗔的嗔。这就叫做“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说明初初开悟的境界很弱。除非本身对出世间法有很强大的修行效果,然后转化回去产生贪执,重新对世间法感兴趣。但做不到也没关系,左右摇摆、前后徘徊是很正常的,只要坚持修学下去,最后还是会回去的。
最终,心灵会发现只有出世间法才能够获得彻底安乐——我说是“心灵会发现”,不是“概念会发现”,概念很容易发现的,拿一本书一读,马上就发现了。你们可能不读现在的书籍,但朋友圈上多得很。特别是佛教徒的朋友圈,一打开全都是这个大师的开示、那个仁波切的讲解,里面一定强烈地充满了出世间的一些说法、对于解脱的要求。大量的都在鼓动这些,你不是说不知道,你肯定会知道的。但是,你是否真的能够照着上面说的去做,那就不一定了。你会转化回去,最终还会转化回来。
这时候不是靠概念来明白出世间法,而是心灵体会到:“我一定要出离这个世界!”这时候,出离心的味道就出来了,然后慢慢加强它,最后就真的对世间法不感兴趣。心真的对世间法不感兴趣,没有贪执以后,连禅定都容易进去。
为什么?撩动你没办法禅定的,最厉害是贪欲。贪欲会导致很多纷乱的想法,难以止息、难于平静的情绪。比如,在谈恋爱的两个人发生冲突时,让他去打坐是很难的。大家还记得六世观音上师的那首诗吗?“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若将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本来让你修止修观,结果你却历历情人挂眼前,不思量自难忘,导致你的心根本静不下去。
有些人对金钱有执着,比如炒股票,股票升升跌跌的时候,你让他入静,怎么可能?股票升上去,偶尔能够静一下,一跌下来,马上就不静了。这是贪执造成的,或者股票升起来害怕以后跌下去,这也是属于贪。所以,贪也会影响你打坐的,影响你心灵的安静。
身体的安静,通过长期的磨练总是磨得出来的。比如双盘,狠了心天天练,最终会练出来的。无非就是那些训练动作,我们也教过双盘操,网上也有视频,可以跟着学。但是,心灵如果不去贪是不行的,会导致你没办法安静下去。
还有对家人的贪恋,家人一旦出什么问题,特别是母亲对孩子,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你让她怎么打坐啊?这些东西大家可以感同身受,但是,随着慢慢地修学,心里会明白:一定要离开这些东西,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安宁。还有,安宁了以后,反而能够对这些东西想得更透、体会得更透,慢慢地,就能够产生真正出离的一些心态和境界。心真的能够领会到出离心的可贵以及它的一些效果以后,再产生菩提心也容易了。你有一些大乘的思想、菩提心的思想,也有出离心的状态,你看到别人没有出离心,就会同情他——那是真同情,并不是葡萄吃不到说葡萄酸了。
有些人是没有出离心,只是学了一些佛教的理论,看到别人没出离心就去说别人。比如别人很有钱,就说:“钱有什么了不起?你还是要死的,死了以后,钱不会跟着你走的”,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心里很想要钱。这些人会鄙视马云、鄙视一些有钱人,但心里面却很想成为他们。嘴上在鄙视他们,心里却很想成为嘴上所说的那些鄙视对象,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是,如果心里真的体会到这些东西根本没有意义,带不来心里的安宁和快乐,那时候会真的放弃。
如果对整个世间、一切显现都产生这样的心灵领受(或者叫觉受),那时候出离心就坚固了。那要靠修行的,不是随随便便念两句轮回过患、人生难得、因果不虚、暇满难得,就可以马上产生出离心——并非如此,这是产生出离心的四个纲要,但要实现这些纲要,得通过长期的修行。
出离心要修到什么时候?修到你成为初地菩萨为止!成了初地菩萨、有了初地菩萨境界,我觉得出离心就比较圆满了。这个要求太高了,但起码你得开悟,开悟了的人,出离心相对要强很多。没有开悟的,也会有真正比较踏实的出离心,如前所说,心灵真的领会到世间的一切没有什么意义,虽然还不明白世间的本质是什么,还没领悟空性,对别人的同情心也不是很盛,但你真的知道这个世间没有太大的意义(不是概念,而是心真的领受了这些东西),那就可以说真正有了出离心的境界。
即使你有了出离心的境界,但还处在世间中间,所以还是可以学习的。这时候,你学习的一些世间法、做好的一些世间法,也会转化为你对出世间法追求的一些好助缘,或者成为你追求解脱的动力。比如,你通过长期的布施(布施就属于佛教的世间法),获取到了一些福报和财产,再拿去放生和供养,从而积累了新的资粮,又把它回向给解脱、回向给出世间法,那么,以后从事出世间法就可能顺缘很多,修行的境界可能会提高得快一些。
所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当然,从出世间法转化为世间法,也不是不可能,但这只是过程中间的反复,最终一定会转向为出世间法。
我们了解佛教所说的世间法的一些规律,以及佛教的见解和实践对世间法的一些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佛教的世间法包括了理论和见解,比如因果轮回是理论、是见解。实践是什么?比如我们去放生,这也属于世间法。但这是不是真正的世间法呢?这得按照我们的发心去看,比如一个有出离心的人去放生,这个放生就会变成出世间法。如果他只有出离心,起码是小乘的出世间法。如果他有菩提心去放生,发心是为利众生愿成佛,那么,这个放生马上就变成大乘的出世间法。
所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分观点,还是在你内在的发心。但这是对修行人本身这个个体来讲的,这个法是否属于世间法,由你内心里面的状态、愿力来决定(愿力其实是一种状态)。
从具体理论来讲,比如因果,就不是人(能)的问题,而是所境上的法、你学的法。比如因果、唯识(讲世间规律这部分)算是世间法,讲世界本质这部分算是出世间法。这样来分,大家会不会昏啊?讲世间规律,比如讲心识的规律,心有八个识之类的,虽然这是佛法,但也属于世间法。如果讲心识的空性,这属于出世间法。
整体来看,学习这种行为算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呢?如果我们以出离心去学习,那么,这个法就变成了出世间法。如果我们去学空性,空性的内容属于出世间法,但我们一点出离心的心态都没有,学了以后还是想去发财。或者学了这些空性理论,我们想去跟别人讲空性,以换取别人的恭敬。理论说得一套一套的,空性本来是出世间法,但在我们这里就变成了世间法。
如果完全排开人的心态,只看法本身,唯识讲世间规律这部分就属于世间法,讲世界本质这部分就属于出世间法。这是我们排开作为能境的人,只看法、看所境。如果单独看能境的话,那就不一定了,得看他的心态。对于一个解脱了的人,任何法都是出世间法。如果没有出离心,任何一个再高级的出世间法,比如大圆满,到他那里还是变成世间法。
分法有很多种,而我讲的分法大概是这样的。不管怎么说,即使我们有了出离心的心态,去了解一下世间法也是必要的。比如我们的心态有了强烈的出离心,但我们去了解世间法的唯识或者一些因果规律,在我们这里都会变成出世间法。那么,你去了解这些也是有作用的,既然你还生活在世间,怎么不去了解一些世间的规律呢?也就是说,即使你有了出世间的心态,去了解一下世间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一些不想追求解脱的学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见解和心态都不想追求解脱,就想好好地过这一世,但也相信佛法。那也没关系,你来学习佛教对世间的看法,作为知识也好,在一定程度上照着去做的行动指南,是没问题的。你就是个普通人,相信有轮回,但不想追求解脱,就想好好地过这一世——真的有这种人,以前我在成都,有师兄公开这么说。他们为上师讲课提供房间,作很多的供养,但不想追求解脱,只想要福报,而且还明说,这么想也这么做。这些不能强求,但是,要想追求福报,你也得知道怎么才能获取世间福报,所以学习是必要的。
还有一种人是头脑里面想解脱,但心态上并不知道什么是解脱,还在贪恋世间。这部分人来了解世间法,慢慢会发现自己心口不一,追求的还是世间法,慢慢地,心态也许会产生改变,学到的理论反过来影响你。
佛教世间法的理论,会说世间法总体都是苦,所以叫“苦谛”。学了世间法的苦谛之后,就会想到:“那不行,我不能一直苦下去,我要解脱”,从而进入道谛,它会影响你,推动你走向出世间法。那么,这一部分人也可以来学习世间法,这就是我们讲佛教与世俗生活的原因。
刚才讲了佛教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具体分法,以及见解和实践的作用,见解是理论,实践是方法。那么,佛教对于生活的影响,有哪些要素呢?分为三大要素:事业、爱情、幸福感。
有人疑惑:“三大要素不应该是事业、爱情和友谊吗?”友谊属于人际关系,我把它归纳到事业的层面。
有人会不解:“为何要加上一个幸福感呢?”很多人有事业也有爱情,就是没幸福感,这种人不计其数。但是,幸福感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获得一个好的世俗生活,往往是获取幸福感嘛。哪怕你有钱有权,还不是为了获取幸福感,是吧?
快感,其实也属于幸福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快感,吸毒也是一种快感,但这种快感不提倡,因为后面埋藏着剧烈的痛苦。我们想获取的快感,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伤害性不大的快感,特别是不要去伤害别人的快感。比如,有人说杀人最有快感,这就是变态杀人狂,从杀人的过程中获取快感,这种人也不少。但这种肯定不行,活着时会被抓,死后必堕地狱。
有些世俗的快感没那么严重,只希望有一个好的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孩子,老了以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是普通人的追求。这种追求伤害性不太,但有没有伤害性呢?也有的,只是伤害性没有杀人狂那么强烈。比如,有些人嗜好喝酒,喝点小酒没得罪谁,法律允许,道德也不反对,你也不醉酒,只是每天一小杯,但时间长了以后,胃要生病的,这也会对你自己有伤害性的。
有人说:“我和对象相爱,恋爱总没伤害性吧?”也有伤害性的,你们恋爱了以后,结婚时大摆宴席,宰了一大桌的鸡鸭鹅,你们结的婚,有些生命要拿命来买单。所以,快感与伤害有相关性,只是没有变态杀人狂那么厉害而已。
今天的主题“佛教与生活”,以三个方面来开展:佛教对事业的作用,佛教对爱情的作用,佛教对幸福感的作用。当然,这里说的“佛教”指世间法这一部分。而佛教的出世间法对事业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假的,离开它。对爱情有什么作用呢?它更是假的,爱情就是贪婪的结果。贪婪最集中最自私的行为就是爱情,有人会不解:“啊,佛陀没这么说过吧?”其实佛陀就是这么说的,只是没有明说,好像也有明说,但怕大家受不了!
实际上就是如此,因为爱情一定要有对象,得瞄准一个人去的,或者最多几个人,不能说全世界人都爱。当你集中一个目标对象的时候,这是一种我执的表现,立场一定是从你的个体出来的,所以你只爱这几个人。作为你这个个体,不可能去爱所有的人,爱所有的生命则更谈不上,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但这个标准很高。
当然,按照世俗的标准,谈恋爱不一定叫自私,那是生活的日常。但按照佛教的标准则不然,佛陀为什么能大爱呢?因为他的爱不从个体出发,而从觉性出发,他没有“我”这种东西。“我”就是个体,从这个个体出发,而他没有。他没有来处、没有去处,所以无所不爱。因为他没有个体,根本不会害怕伤害,所以不会有嗔。由于没有个体,根本不会去择一个对境来爱,所以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二者的立场是不同的,佛陀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他不会因为你调皮就不爱你了,或者你不爱他,他仍然爱你。
佛陀的爱不会像我们有我执的情况,比如男女之间的爱就是一种交换,他抛个眉眼给你、搞个秋波给你,你一定要回一个东波或者春波。如果他给了你一个秋波,而你直接给他泼凉水,那是不行的,爱火会马上被浇熄。他送了你九千九八九十九朵玫瑰,你至少回他一个微笑,如果没有这种交换,人是不行的。所以,这种爱是一种交换,只是在交换中,双方开出的价码不一样而已。
佛陀就不管这些,不管你是谁,你是地狱的众生他爱,你天界的天主他也爱,乞丐也爱,坏到底的人也爱……他爱的方式是去帮你,但世俗之人是爱你才帮,不爱就不帮,只要不害人就行了,选择冷漠。二者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了解这些。这是佛教对爱情的一个作用,按照出世间法的标准,会认为爱情是自私的。
佛教认为世间的快乐(世间的幸福感)全都要放弃,世间的常乐我净是一种颠倒,法性的常乐我净才是真正的胜义果实、成就的反应。世间的本质是苦,暂时的乐实际是苦因,我们要放弃它。所谓的幸福感,如果执着这种幸福,后果会非常严重。
很多人的事业很失败、爱情很失败,家庭也不幸福,没有幸福感,因此而去学佛。这三种不顺,实际上是一种福报。从佛教的世界观来说,这是一种很厉害的福报,逼着他信了佛,也不知前世种了多少福报,才得到那么一个结果.
逼着你去修行、去信佛,去体会世间的一切无一可靠,唯一依靠三宝,从而有了皈依。由此而去追求解脱,获取了真正的常乐我净,那要多大的福报才会有这么强烈的遭遇?即使有人有了这些遭遇,也不见得能够去皈依、去学佛。如果有了这些遭遇还遇到了佛法,还能产生强烈的出离心,这得多大的福报啊?真是具大的福报来的!所以,你不能以出世间法去判断这些,出世间法会告诉你:一切都是不可靠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管是什么,,一炮给你打完!
但我们现在不是说这个,而是说佛教的世间法对事业的作用、对爱情的作用、对幸福感的作用。前面作了很多的铺垫,就想说清楚为何要去讲这些东西,这仅仅是在世间法的层面,大家不要用自己达不到却是正确的一些观念来衡量,对于世间法规律的期盼和希求产生谴责,这是不必要的,我们是有前题的。
现在开始第一个内容——佛教对于事业的作用。
大家都很关心事业,但是,有些女性不一定关心,她关心的是爱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爱情也是你的事业。很多女性说:“哎呀,做的好不如嫁的好”,这就是把嫁的好当成事业嘛。嫁了以后,无非就是相夫教子,你老公出去挣钱,你把你老公挣了——你老公挣钱,你挣你老公,就这么简单。所以,真正掌握世界的是你。
关键你老公不一定挣到钱,你也不见得挣到你老公。都没挣到就算了,就害怕的是你老公挣了钱,你挣不了你老公。或者你挣了老公以后,结果他哪天不给你挣了,被其他人挣走了,那是悲剧啊!因此而信佛,那叫福报,我没乱说的!
以前曾讲过一个故事,佛陀前世跟他的一些眷属在湖边修行,结果有人把他们修行的道粮(莲藕)偷走了,弟子们就开始诅咒偷盗者:诅咒他们眷属圆满,爱情圆满,财富圆满,什么都圆满。这是倒过来的,是站在出世间的观念去说世间法的不圆满,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而我们在世间法的层面就说世间法的层面,当然,如前所说,如果你对世间法理解透了以后,自然会对出世间感兴趣,因为世间法永远都不圆满,称为“苦谛”。
我们先说佛教对事业的作用。我把事业又分成了三要素,分别是能力、人际、运气。能力指个人的能力;人际指人际关系,其中包含了友谊。人际关系有友谊的、也有没有友谊的,但很多人际关系是没有友谊的,就是利益的关系,那也很正常。当然也有不讲利害的真正友谊,只讲心不讲金,但大部分都是讲金的,能讲心的很珍贵。其实最珍贵的是讲心的,不管是友谊还是爱情,但世间人不知道什么是珍贵的。他们以为讲金可以让自己快乐,但讲金讲成了习惯,如果周围都在讲金,你的快乐就没了。
事实就是如此,很多人要体验过才知道,最后会发现,没有金钱的互相依靠、互相信赖,才是真正让人“嗨”的一件事情,但很多人都领会不到。更多的是他对你再好,你也不嗨,要是他死了变成一座金像,你会很嗨——这属于认知障碍,是一种病!
实际上,往往是因为缺乏才会去堆积金钱让自己“嗨”,但金钱多了以后,就发现金钱并不会让人快乐。人和人心灵之间的互相信赖、沟通,才是真的快乐。当然,这还属于世间的快乐,但那是真快乐,相对于你对金钱的依赖要好很多。
但是,这一定要通过长期的生活经历,或者是自己的修行,修行人特别容易感受到这个,因为心敏感,而且能够认知比较透彻——修行人又敏感,认知又透彻,而且理论作为指导观察、指导体会的指引,更容易深透地认识这些。
第一个要素是个人能力;第二个要素是人际关系;第三个是运气,这是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按照次序越来越重要,对于事业来说,能力是最次的,人际关系有时候比能力还重要。但也不能绝对,有些人靠能力就可以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比如一些作家或者科学家,就凭一个人的研究。当然,有些科学家还不是的,得需要一个团队。但有些科学家,比如数学家陈景润,就一个人在刀把型的房间里,一支笔、一堆稿纸就开始写数学公式,光是演算的稿子就足足装了几麻袋。他是靠自己的能力成就事业的,但很多科学家不是这样,比如搞实验的,需要很多人配合,如果团队不行也会完蛋。
这是关于能力和人际的一些差别,大部分是需要人际的。总的来讲,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来讲,人际的作用可能大过个人的能力。当然,人际也就是一种能力,人际能力可能要外在一些,但也来自于内在。
相对来讲,三个要素分别是:A、能力;B、人际;C、运气。
能力主要是指一些专业技术能力。人际是一种综合素质,人要一起相处,能够很好地跟别人协调、沟通,处理一些突发情况,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人际能力,你一个人很难折腾出大的事业。
第三个要素是运气,这是最重要的。要素越到后来越难掌握,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可以掌握,我们拼命地学习,十年寒窗就是学习个人能力嘛。特别是学习专业技术、学习数理化的那帮人,不管怎么样,还可以自己把握。但人际已经很难把握,因为综合能力要求的东西多了。而且,有些东西有天生因素,比如你爸是李刚,处理起人际关系就比较顺当。当然,倒霉的那个李刚就算了,如果你爸是李刚那一类的、是李刚的同党,处理起人际关系就好办一些。在中国,当人有所求的时候,求李刚帮忙搞点事情的时候,就很考验人际关系了。
那外国会不会这样呢?外国也是一样的,只是换一种方式而已。人和人一定要交际,一有交际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亲疏、拉帮结派等等,充分体现人际的能力。当然,人际与个人专业能力比较起来,就比较难以把握了。其中最难把握的是运气,但洽好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个东西,当然也有很多人不明白,只是朦朦胧胧的。而且有些教育乱说,说人的成功百分之九十九是努力,百分之一是运气——这绝对是扯淡!是的,你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从时间和付出的精力来讲是这样的,但决定成功的因素是那百分之一,称为运气。
以马云来举例,大家都认为他很有能力,人际关系也不错,难道他就没有运气?如果他不生活在那个时代,他周围没有那一帮人,没有相应的一些因缘,他成功不了的。能力超马云的人很多,人际关系比他搞得好的人也很多,但就是没有那个运气,连遇到那个软件的运气都没有——马云最初肯定是从一个软件开始的——淘宝。
所以,各种因素有很多,其中运气是最难把控的。但是,恰好佛教对这三种因素(能力、人际、运气)都有极强的帮助作用。一个人如果依照佛教的世间法的理论去学习和实践,将会对他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人际能力的提升,以及运气都有莫大的帮助,导致他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成功。
有人说:“既然这样,那我拼命去学佛,学了佛以后,会不会马上成为马云呢?”我的回答是可以的,但你得先去净土,净土里面个个都比马云厉害多了!
我们不要总是围绕着马云来说,换一个人,说马斯克,他们都姓马。马斯克去火星那么辛苦,如果去了净土,想去哪里去哪里,一起念头就去了,不用那么辛苦。你看,马斯克去个火星多辛苦,要点火箭,要这样要那样,搞得河翻水乱的,污染环境,啥都干了。但是,如果你真的去了净土(即使是最普通的净土),想去任何星系请随便,一个念头就去了。请对比,到底哪个厉害?
反过来说,学了佛教以后,事业会绝对成功?并非如此,在娑婆世间,只能说对你的个人能力、人际、运气有帮助,但你相续中还有其他力量。如果你前世是个吝啬鬼,遇到三宝也不供养,甚至把你母亲都饿死了,你怎么搞也等于零。比如小陀背阿罗汉,因有一世把母亲活活饿死,导致世世连饭都讨不到,即使成了阿罗汉,最终也是饿死的。我们指的事业,主要还是在自己相应的范围内成功,或者挣到更多的金钱、物质,或者获取一些社会上的地位。
如果你说的事业是指佛教事业,那就离开了这个范畴。佛教事业太大了,要想成功,不但要看自己修行的事业,还要看度众的事业。有些人默默修行了一辈子,他也成就了、成功了,他要求这一生暂时不用度人。有些人的佛教事业做得很大,但自己的修证也不见得有多高,比如玄奘法师,他说自己的修证没有多高,但他的佛教事业做得非常广大,他译了多少经啊?如果没有玄奘法师,中国流传下来的经书,,可能少了一大半。
所以,要看度众、利众的事业,以及自己成就的事业。当然,这两个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玄奘法师,说他成就不高,度众的事业却那么大,他会怎么样呢?这种人还能怎么样啊?没什么好怎么样的,依据个人的成就,去了净土之后肯定飞快地成就。据很多人说,玄奘法师去了兜率天,这还有什么成就不成就的,肯定是成就的,我们换一种说法,称之为“示现”。
我们来看佛教对于事业具体的三个要素,到底有哪些帮助呢?
首先来看能力,如前所说,这里主要是指专业能力,也可能是内在的一些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发挥出去,对于后面的人际、运气都会产生影响。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集中在个人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上。
佛教的理论和实践能够提高人的各种能力,原因是什么?我一说,大家会马上明白,因为佛教的世界观能够让人头脑清晰,为什么呢?就算我们去学各种各样的哲学,头脑不一定会清晰的,他可能在某一个专业水平上头脑很清晰,拿到人际上就完蛋了。甚至在专业能力上,学佛的人头脑会清晰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佛教世界观包容其他的世界观,它站在高处,维度更高一些,看别人就会看得很清楚。
比如,学了佛教理论之后,再去看那些西方哲学,会觉得简单得很。但是,学了西方哲学之后,再去看佛教,就不一定会清楚。因为维度不同,西方哲学也好,东方哲学也好,西方哲学主要是思维层面,根本就走不到禅定、内观的层面,在这方面很弱。东方哲学包括了印度哲学、中国道家等等,他们也有内观的层面,但程度就不如佛教高。那么,你处在更全面、维度更高的认知层面,再去看维度比较低、认知层面比较低的哲学和认知方法,你当然能了解他,他却很难了解你。
如果一个人的佛教学得很好,再去学数学会很容易,一看微积分就知道它的问题在哪里,这会导致一个人的头脑特别清晰、逻辑特别顺达。特别是学完因明以后,你会发现人为什么在狡辩。很多科学的理论,拿佛教因明或中观的理论去分析,你会发现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但这比较深、比较细微,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了解。
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了,举例来说明,康德的二律背反,两个对的定律是冲突的,比如时间有没有尽头?如果认为时间没有来源、没有尽头,是无始来的话就走不到今天——时间无穷远嘛,既然无穷远,那怎么来到现在呢?所以,时间没有尽头是不对的。如果时间有尽头,可以来到今天,也就说明时间的来源有开始;如果时间有开始,那开始的前面又是什么呢?开始的前面就没有时间了吗?这也说不通。
好了,有开始和没开始这两个定律就冲突了,称为“二律背反”,而康德完全解释不了这是什么原因。拿到佛教里面来,简直太简单了,一个“无始”全部搞定完,它即是开头又是结尾——它可以有开头,也可以有结尾,就是当下!它可以有开头,念头一出来就开头了,念头一息灭就结尾了,开头结尾这二律背反,用“当下”全部解释完。
你们会认为这种说法很简单,似乎很赖皮,实际上就是这么简单,而且还可以证实。当你证入当下,就会发现那个东西是无量的,无量就是没办法衡量的。没办法衡量的时候,它就可以无始,可以是开头,也可以是结尾,同时又可以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我们的本性就这样的。
佛教的理论和实践非常完美,维度也很高,可以让人很清晰。因明也是一样,有逻辑的判断方式,但很多学逻辑的、学因明的人学得二不跨五,实际拿来用的时候却用不了,最后成了一个干巴巴的理论。这个干巴巴的理论就像背在身上的书包,背了很多的书包,如同千钧重负,拿到生活中具体运用时,书包不但不能拿来用,反而成为累赘。
这就是没学好的缘故,学好的不用背书包,全在头脑里面马上可以运用。但很多人学得二不跨五,不能怪因明或者中观等理论不好,学好了以后,你的头脑会非常清晰。
这是世界观以及逻辑导致我们内在的思维能力、感受能力会非常强大,这对提升专业能力有帮助吧?很多人可能体会不到,说明你真的没有深入佛法。当然,这也有个悖论,如果你很深入去闻思佛法,修行做得很好,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慢慢地,你会放弃世间法,这是可怕的地方。
你通过佛教来加深自己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好了,你去学,学好了以后,你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确实提高了,结果对世间法不感兴趣了。当然,这就是佛陀以及菩萨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所以这是个坑!他鼓励你去挖了它,然后把自我埋了;自我都埋了,事业自然就没有了,你的事业就变成佛教事业,没有了个人事业。
不管怎么样,我们去学习佛教的理论和见解,真的能够有助于人的头脑更加清晰。
然后,佛教里面有个很大的内容,就是禅定。禅定很厉害,很能起作用的,可以让一个人心智清晰、意志坚定,人的很多复杂情绪、混乱情绪,通过禅定以后往往能够平息下来。
如果禅定很厉害,连抑郁症会自然痊愈。当然,很多抑郁症的人已经没办法禅定了,所以有很多诱导的方法,可以先让他去念咒、跪拜,然后慢慢产生瞬间禅定。什么叫做瞬间禅定呢?平静一会儿,然后又不行了,再去磕头、念咒,他又平静一会儿。把一小会一小会的平静串成一起,就叫做功夫成片,到了这个程度,抑郁症就痊愈了。
很多人一上去就让抑郁症病人马上去禅定——他禅什么定啊?他处在抑郁的状态里面根本没法摆脱,这时候要修外在的行为,用外在的行为转移他的注意力,等他累了才可以进入定,但也只是暂时的定,只有一会儿。时间多了以后,才可以功夫成片、串习成量。不管怎么样,修禅定的人往往意志很坚定,心志很清晰,这样的话,这种能力就更厉害了。
很多人学不好、能力很差,就是因为意志不坚定、心志不清晰,人是昏的。你说东,他说西,一个事情交待下来,他理解不了,完全没办法把控,那是因为他的心智不清晰,说得庸俗一点,叫做笨或蠢。禅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人聪明,闻思也可以,然后意志力坚定。禅定的人心稳定,做什么事都有延续性,注意力非常专注。
很多人做事注意力不专注,乃至于读一本书的能力都没有,特别是手机刷屏过多的人。这种状况越来越厉害,成了一种社会现状,连一本小说都读不下去。一个电影里面的情节稍微拖拉一点,他就开始快进,鼠标现在太起作用了,从头拉到尾,只看结果就完了。心已经不能静下来,去体会一些他认为是很冗长的细节,说明他的心已经完全不平静,让这样的人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个事情是很难的,非常的困难。
读完大学,读完研究生、博士生,跟没有读的普通人的差别在哪里?当然,他们之间的差别有很多,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差别,凡是读过书的人,特别是读得很高层面的人,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要比没读书的人,普遍来说要强很多。他们有这种耐心、有这种能力,锲而不舍地把一个事情搞下去。而且,他们对一个事物的理解能力会比没读书的人全面很多。所以,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塑造人格,实际上是一样的。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每个都这样,只是一种大趋势。
那么,禅定虽然不像读书这样靠知识来丰富一个人的内心,或者是凝结一个人的注意力,而是直接从最底层,让你的心智集中、不那么散乱。集中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是能够专注,而且能够延续这种专注。所以,禅定是很有作用的,对一个人的事业也很有作用。现代人之所以不能做事业,有一个大的麻烦就是散乱,什么事情都搞不下去,搞两下就没兴趣了。这种人似乎什么都知道,实际上什么都不懂,这种人最麻烦,任何事情蜻蜓点水,不能深入、不能稳定。去做任何一件事,你不深入、不稳定,你怎么做啊?你只能跟班,做点端茶倒水、扫地浇花的事情,事业就谈不上了。
有些人说:“我不用这些啊,我就端茶倒水,扫地浇花,你挣世界我挣你!”虽然古代是这个样子,关键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这个样子。现在的世界很麻烦,现在的女性是既要挣世界又要挣老公,老公除了挣世界还要挣小三。
你们认为现在妇女解放了对妇女很好啊?不是的,真的不是!这些观念对末世男人来说是极大的解放,以前娶八九个老婆,他要一个人养,现在不需要的,老婆也要出去挣钱的。俗话说女权主义妇女顶起半边天,实际上是顶四分之三的天,包括家庭劳动、外面工作等等。外面工作就顶了一半,家庭劳动还要顶一大部分,算起来顶了四分之三。所以,你也需要个人能力的,并不是你就挣个老公就行了,有这种想法的人注定会失败。
总之,禅定对个人的各种能力提升太起作用了,它遏制散乱、加强专注,这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基础条件、基础能力,而禅定可以加深这些。那么,它对事业有没有帮助呢?肯定有帮助!
还有,禅定能够让人获得休息。比如,一个人去从事一个世间事情,有时候会很累,筋疲力倦。普通人采取的方式是出去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者看看电影,乃至于喝酒,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放松自己的身心、获得休息。有禅定的人不是的,盘腿一打坐,半个小时以后神清气爽,舌底生津,全身松软。有禅定的人一定会这样,精力很快得到恢复,那种沮丧、疲惫很快就会消散。
稍稍有点禅定的人都能体会到,如果体会不到,说明你的禅定还没开始入门,还在与自己战斗。最初打禅定的时候,一定会有与自己战斗的阶段。首先是跟屁股痛、腿痛作战,然后是跟念头作战。这种都算是还没入门的,真正有禅定的,也不需要很深的禅定,他一坐下去,身心很安宁,慢慢地,身体能够体会到放松,大部分人连放松是什么都体会不到。
平常普通人体会到的放松是很粗大的,比如,我们会去跑,跑了以后一下松下来,认为这个是放松。或者去挑担子,突然一下把担子丢了,认为这个是放松。或者去思考什么东西,比如考试完了以后感觉很累,然后往床上一躺,认为这个是放松。但这些放松是很粗大的,非常的粗大。
真正的放松要在禅定中才能体会到,从身体的方面来说,不但是肌肉骨骼在开始放松,气脉的放松也能体会得到。气脉的放松是什么?你能感觉到气的运动,哪些地方紧、哪些地方松,你都会知道。心的放松是什么?念头不那么纷乱,情绪开始消散,就像阳光中的雾,逐渐地消失,或者像玻璃上哈了一口气,哈气的印痕开始慢慢地隐没。
情绪也是这样的,在禅定中开始消失,但这种方式不是对治,而是压制。对治要用空性,在空性的观念中看着它消失。虽然两种都是消失,但结果是不一样的,一种是禅定更深了,另一种是觉性更深了,二者是有差别的,在此我们暂且不谈。所以,禅定可以让人获得休息,获得休息以后,就更有能力去做其他事,从而提升能力。一些有禅定的人可能有所体会,对于没禅定的人,当一种知识听就行了。
这是真实的,我们群体中有很多人的禅定修得比较好,我就不用再解释了,你们自己都能明白。当然,有很多人的禅定还在跟自己搏斗的阶段,这是不会有这些效果的,一般要花几年时间来进行搏斗。这也是个怪圈,当禅定修得非常好的时候,你会对世间法不感兴趣。你本来是想修好禅定回去帮助世间法,结果禅定修好了,世间法也不想要了。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为了学武去报仇,武学好了以后,止戈为武不想报仇了。因为内在能力提升了,维度变了,认知能力变了,格局变了,过去很在意的事情,那些问题自然就没有了,生命的历程往往就是如此。
上面说的是禅定,佛教里面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是慈悲。佛教里面讲究智悲双运——慈悲和智慧,智慧体现在佛教的见解(理论)。我们说的智慧,是指初步的逻辑(闻思)方面的智慧。真正达到证悟的智慧,就已经不是佛教的世间法了,而是佛教的出世间法,属于胜义谛的内容,但我们暂且不谈这些。
达到完全证悟的人,搞事业都是为了利众,他不会认为有一个个人的事业——难道他吃饱了撑着?难道出了猪圈,还要发誓回去做猪?他已经没办法做猪了,之所以跳进猪圈,是想把其他的猪拉出来。所以,他做任何事业都是佛教事业,已经不能跟我们现在的世间事业相提并论。证悟空性就不用说了,如前所说,我们对空性的逻辑概念理解,会帮助我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佛教里面还有一个内容是慈悲,慈悲是让我们提高内在能力的一个最强大的因素,却被很多人所忽略。我们认为慈悲心态对人际关系有很大作用,好人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慈悲能够提高人的内在能力,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事实上是不是这样?事实上真是这样的!
前两天我在看一个电影,里面讲述一个经常杀人的坏蛋,有人放火烧掉他的仓库,里面的钱财和毒品全都化为乌有,但他还是很镇静。部下不解地问:“你怎么不生气呢?”这个坏蛋的回答让我肃然起敬,觉得他还是挺有水平的。他说:“愤怒让人智力处于暂时低下状态,我现在的状态不能承受这样的情绪放纵。”虽然他很坏,但说的确是至理名言,人在情绪不稳定之下,所做出的决定和认知能力都是很差的。
有些人处于很偏狭的情绪里面,他的认知能力也会很差,做事也不行。而慈悲不会,很多时候会让人情绪稳定,愤怒情绪会减少。慈悲达到一定程度,贪执情绪都会减少,因为慈悲是一种大贪,它会抛弃小贪,用大贪来对付小贪。
慈悲为什么叫做大贪呢?菩提心实际上是一种大贪,贪的是众生解脱、众生欢乐,从而放弃个人的执着、个人的贪执,以大贪对小贪。举例来说明,一杯水放在这里,你我都很渴,由于贪,你就想自己喝,而我慈悲,我给你喝。慈悲这种大贪,我贪你的欢乐超过了我贪我的欢乐,我会放弃这杯水而给你。
这杯水可以是钱,可以是爱情,可以是事业,可以是一切,菩萨才能够做到。他会去放弃这些东西,在放弃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情绪,比如阴暗的、狭隘的、龌龊的情绪,往往是因为个人要求、个人贪执而造成的。当一个人的内心很慈悲时,他就不在意了。在佛教的理论和实践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他会把任何一个事情,通过慈悲的方式变为很合理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以前我女儿跟慈师去深圳玩,手机被人抢了,抢了之后,慈师马上说:“哎,这时候你不要生气,你要想这个手机是布施给别人的。”一件本来让人愤怒的事情,马上变成以慈悲的心态去对待,结果就变了,情绪就没了。心里面反而会去祝福这个人:“他抢了我的手机,愿他安好。”至于她能否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但上师是这么教的。任何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都能让持佛教理论的人心平气和。虽然很难得到,但通过长期的修行,慢慢地,自然就能做到,大量都是从小事来堆积的。
一方面,在座上开始去训练自他相换,呼吸法、施身法;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开始去实践。刚刚开始,在生活中实践肯定会碰壁,根本就做不下去,谁来抢我的手机,我一边祝福你、一边打扁你。但开始就是这样的,你不可能马上就变成菩萨,有时候憋着自己装,而且怎么都装不像,装了会失败。像我的话,百分之百是装了会失败的,我头脑里面想着慈悲的理论,心里面在指挥我的拳头打出来。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结果,因为我是火爆个性,口念弥陀,心如猛兽!
修得不好的人会这样,但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就变了。所以,慈悲能够让人的情绪非常稳定,思维上非常替别人着想。事业有个最重要的东西,你会养成替别人着想的习惯,格局会变得很大。这个人的各方面能力,比如事业,真的会得到很大的帮助。而这些东西的发生,是在一个长期的、绵密的、如涓涓滴水浸润土地一样的慢慢发生。但他的作用会非常之大,等到成熟的时候,他的事业会因此而得到极大的助益。
内在的能力够了以后,外在再利用这种专注的禅定能力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术,那就容易了。情绪稳定了以后,人就不被情绪所折磨,做很多事情也会顺很多。要是被情绪折磨,会什么都做不好,做两天就开始忧啊、愁啊、烦啊、恨啊……如果花心思去观察我们的内心,会发现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去恨啊、愁啊、不满啊、斥责啊,你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
学生时可能要好一点,因为主要打交道的是书本,如果跟同学打交道,大量的也会是这样不满、那样不满——比如这个同学左边屁股大,那个同学右边脸庞大,脸庞和屁股同和不同在哪里?不一不异!各种各样的分别,恼火得不得了!
你的心大量时间都没有用于事业,而是用于各种爱恨情仇,而且是无聊的爱恨情仇、很浅薄的爱恨情仇,爱不是爱到天荒地老那种爱,恨也不是恨到不共戴天那种恨,情也不是那种情到深处生死不顾的那种程度,仇也不是达到如杀父之仇。
尽是一些细微的冲突,整天在思考,为了这些东西纠结。你的心充满了这些东西,那么,学习世间各种技能的时间就少了,而且能力也会减弱。所以,佛教的智慧、慈悲、禅定以及逻辑的大量学习,对一个人的能力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我刚才说了很多的理论,到底是不是这样的?真是这样的!
我们不要期望学了一两天就能增加这个能力,事业也成功了,并非如此,它是一个渐进性的长期过程。如前所说,就像滴水浸润一样,是慢慢来的。一个世间人在做各种事的时候,不妨一边做世间事业,一边去学习佛法,这时候佛法不会障碍你的事业,反而会帮助它——磨刀不误砍柴工。
实际上就是如此,你每天读一点佛教书籍,每天做一些佛教修行,比如每天供水、念咒、磕头,我以前就是这么建议的,为什么呢?按照佛教的说法就是积资净障,增加点福报好做事。实际上,你在念咒、供水、磕头的同时,从佛教的理论系统来解释,你是在积资净障,增加了很多很多的福报和功德,种下了很多善种子。
但从世间比较表浅的层面来解释,你长期坚持供水和磕头,意志力就在增加。坚持就是一种增加,比如,供水的时候要求七杯水从左到右,而且供出水的细线,这时候专注力在增加。比如我供水,没人来参观的时候我就随便供,如果有人来参观,我就开始装,从左到右把水供成细线,还要右绕,为了演示人看。只有专注才能这样供水,还要摆得非常好,这在培养你的禅定能力,从细节开始。
磕头也是一样,一种是一口气磕完,磕完之后去打坐,能够培养瞬间的专注。另一种是带着观想能力。还有,每个礼拜听两次课,长期下来似乎没什么,但日积月累,听了十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世间观变了,你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清晰了。
这不是因为讲课的人厉害,像我就很普通,但我讲的是佛法,我搬运了很多佛法的真理过来。当然,中间可能夹带了些私货(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你有辩析能力的,时间长了以后,你会发现哪些是私货、哪些是真正的佛法,这对你也有所帮助。慢慢地,你的头脑开始越来越清晰,日积月累,你的各种能力提升了,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每个人都需要新鲜的空气来滋养我们的肺,但我们往往会忽略空气。佛教的修行也一样,你在忽略它,只要坚持下去,慢慢会起作用的。读佛教的书,听佛教的课,慢慢地,慈悲心也有了。没有听佛教的理论之前,蚂蚁出来一脚就踩死它,一杯开水就冲了它,慢慢地,你就不愿意去杀生了,看到一些很残忍的现象就不愿意接近了,心里面开始不喜欢这些了。
我从小在武斗的环境里面,总喜欢打架,我就是典型的因为学佛,从坏人稍稍变成好人。以前看到残忍的事情,比如打烂的尸体,我根本一点恐惧都没有。慢慢地,就不能看这些了,发现自己的心软了。但是,我也发现自己的心软了以后,并没有对我产生坏作用。以前心硬的时候,看着很刚硬,实际上,这种刚硬对自己是一种伤害。后来发现,心软了以后头脑更清晰,这是一个,另一个是气脉方面,打坐就更顺了,然后快乐更多了。心软的人快乐多,当然我没那么软,还是比较硬的,因为修得不好,但我还是能够体会到这种变化。
所以,佛教生活真的能够提高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以上是事业的第一个要素——能力。
接下来讲事业的第二个要素——人际。人际关系很重要,它本身也是一种内在能力的体现。你跟人打交道,如果文学能力强一点、表达能力强一点,说起话来至少清晰,不会逻辑不清楚。有些人的人际关系搞不好,因为他根本不会说话,一说话就弄死人,没有情商。比如,人家结婚的时候就去说世事无常,虽然这是真理,但你有智商没情商,还可能会被人爆打一顿。
这堂课还剩多少时间?十分钟,在十分钟之内把人际能力讲完,会讲得很快的,大家愿意吗?我们还是后天再讲吧!前面的内容讲多了以后,后面的内容就相对少了,因为很多内容前面已经讲过了。
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18课
- 《坛经》第20课——佛教与世俗生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