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第二个云禅七的第二天,我们继续学习《坛经》。按照之前的约定,我们隔一天讲一次课,一三五天休息,二四六天讲,到了第七天还会讲,这个禅七总共讲四天。
在禅七期间,也有其他师兄和大家分享一些修学的具体内容。《坛经》讲到一定时候会停下来,因为单靠这两七云禅七是讲不完的,会延续到下一次的禅七接着讲。我很希望,下一次禅七(2021年的五一禅七)能够在现场举行,能跟大家在现场一起分享这个精妙的论典,也是非常惬意的。大家要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给明年能够凑到一起,千万不要像媒体说的,病毒要横行四、五年,那就太悲惨了!
OK,现在继续学习《坛经》。上个禅七,我们基本上把决疑品学了一大半。主要区别了以韦刺史为首的一班学人、官僚、出家人(六祖的徒弟),以及当地的侍生等的疑问,有两个内容:一、功德跟福德的差别;二、随心净土和我们要往生西方十万亿佛土以外的刹土的差别。上面说的“十万八千”,只是模糊的数字,佛法的时空不像我们现在的观点,时间就是固定的时间,空间就是固定的空间,而他们没有这样的观念。
印度的哲学很精彩,不管是婆罗门教还是佛教,都不怎么重视时空,他们的历史一团糟,好像是英国人帮忙编撰的。集结的佛经里面,一般都有“一时佛在哪里……”,用“一时”就代表了。但我们的历史不会这样,一定会像记叙文一样,记录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大要素。而印度只有事件和人物,忽略了时间和空间,这跟他们的世界观有关系。
在我们这个时空里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和我们修证以后的随心净土情况,各自的差别这里作了说明。
第一,功德和福德的差别。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差别,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不能够舍弃任何一谛,但禅宗主要说的是胜义谛的层面。网上大部分师兄,经过多年的交流,对我说的世俗谛和胜义谛已经耳熟能详了,因为整个中观都在讲这个问题。
世俗谛是描述凡夫的状态、境界和行为。当然也包括整个六道,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世俗谛包括的内容有很多,就天道和人道的差别都很大。
胜义谛是描述圣人的状态。描述没有了人我执,或者人我执和法我执都没有了的佛菩萨们、阿罗汉们的状态是怎么回事,他们周围呈现的状况以及他们内心的认知方式表现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称之为胜义谛。
总之,凡夫分为六道,圣人分为四种(声闻、圆觉、菩萨和佛陀),菩萨分为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
但是,大家不要认为胜义谛和世俗谛是截然分开的,如果截然分开的话,就表明世俗人无法修到胜义谛的层面,那就完蛋了。所以,中间一定会有个模糊地带,这个模糊地带就是引起很多矛盾和冲突的地方。我们看经论的时候,不能把世俗谛和胜义谛截然分开,也不能认为二者完全一样。如果完全一样,我们就不用修行了,全部都成了圣人;如果截然分开,我们就无法修成圣人,中间一定有个过渡的地方。
平常我们去说一些关于空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和我们目前所处的层面完全不一样,比如,离开四边、能所双亡、明空双运、法性定,一地菩萨、二地菩萨的境界等等。这些都是圣人的情况,而我们自身还处于凡夫层面,处于世俗谛去说胜义谛,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称为相似胜义谛。
我们可以闻思这些内容,通过对相似胜义谛的审思、追逐、修行、体会乃至于证悟,把我们的身心一步步推到真实的胜义谛去。如果没有相似的胜义谛,我们就没办法成为圣人,中间是一个模糊地带。
禅宗认为功德和福德是不一样的。以自性为基础展开的思维和行为,称之为功德——“自性是功,外显是德”。如果不认识自性,做任何功德之事都属于福德。所以,达摩祖师说梁武帝广造寺庙、度僧、布施、设斋等等,没什么功德,因为他不认识自性。实际上,这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开了,认为以胜义谛为基础产生的思维和行为,才称为功德。如果不以自性作为基础,以人天福报这方面的发心和哲学思想为追求,来展开的任何一个行为,不管是造寺、度僧、供养还是供斋,都只能是福德。
那么,中间的模糊地带去哪里了?第一,发心;第二,所持的基本哲学观点。
第一,发心是为了成佛、为了走到胜义谛。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概念上发的是要成佛的心,内心里还是要求世俗的利益,这是因为他蠢、不观心。就一种普遍的情况来讲,我的发心和我的内心是一致的,虽然目前的整个状态和基本立场都还是世俗谛,但我的发心是朝着胜义谛去。那么,只要有了这样的发心,行为虽然在世俗谛里面,但都是趋向于胜义谛,不然就麻烦了,三殊胜里的发心殊胜就成了扯淡。
第二,起码持有相应的见解(是见解,不是见地,因为见地也是一个模糊地带。虽然还不是真正证悟的境界,但逼近于证悟的境界)。比如,学了中观、唯识、禅宗等各种理论经典以后,虽然还没有证悟,你的身心状态还是世俗谛,但是,你的哲学世界观已经变了,你已经认同了禅宗的世界观(佛教的究竟世界观),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这些行为也算是相似胜义谛。
比如,你持的是禅宗的世界观——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而且要去追求它,那就要参禅打坐。既然要参禅打坐,就说明暂时还没有证悟。但是,你参禅打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禅宗所说的世界观,这个行为就算是相似胜义谛。正是这样的相似胜义谛,最后把我们送到真正的胜义谛去。不然,二谛就没办法进行转化,凡夫永远是凡夫,圣人永远是圣人,于是变成了常见或者断见,非常即断。
把福德和功德分开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突出禅宗的见地,以自性为基础才称为功德,禅宗的宗风就是这样的。
我说的内容好像没有遵循六祖的观点,其实不然,我和六祖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是针对我们这一档子人的具体情况来讲的。如果上去就说“自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你做得到吗?做不到!
但你可以有这样的观念、想法和见解,这就称为相似胜义谛。为了实现这些见解而去修行、参禅、打坐,这些行为也是有功德的,称为相似功德,是相似胜义谛的功德。所以,功德和福德是与发心和见解有关,胜义谛和世俗谛中间的模糊地带,称为相似胜义谛,这部分可以让我们从世俗谛逐步迈进胜义谛。
如果打坐参禅的发心纯粹为了身体好一点、心情平静一点,或者为了享受禅乐,这就不能称为功德,只是一种福德。很多人进入佛教团体,初步的发心是为了身体好一点,或者好奇,甚至受到别人的撺掇:“信了佛以后,飞机掉下来也摔不死”,于是莫名其妙地进来了。
初期他连解脱是什么都不知道,慢慢通过学习,见解变了,世界观变了,然后发心也变了,他去修行、打坐的时候,发心真的是为利众生愿成佛,这么一来,他的行为全部变成相似胜义谛。正是有了这些相似胜义谛的见解和行为,我们才能够走到真正的胜义谛去,否则我们搞什么啊?
之所以佛教修行要提出三殊胜,原因就是如此。首先,发心要殊胜——你要发“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然后,你要去闻思,学习中观、唯识等等。虽然还没有彻底地体悟它,但是,你在思考的时候,就具有了相似胜义谛的内容。
思维本身属于世俗谛,但思维的是胜义谛的内容,说的是胜义谛的一些标签,是对胜义谛存在的一种逻辑推断,对解脱可能性的一种逻辑认知,如果没有这些,你就无法走到真实的证悟,所以,这部分称为相似胜义谛。这是见解层面,还有觉受层面,都称为相似胜义谛。
觉受是什么?比如,我无法一下体会到全皆法性的那种大空,那就先来个单空,这是境界性的相似胜义谛。如果没有这些也不行,总是思考也不管用,而要去禅修、打坐,体会单空,体会人我、法我开始消减时的各种觉受,然后彻底体会到真正的胜义谛,中间还有一个觉受性的相似胜义谛。
实际上就是几个般若的分类,闻思的相似胜义谛称为文字般若;修行中觉受性的相似胜义谛称为观照般若(观照般若还分成眷属般若和境界般若,眷属般若就是六度万行的内容,境界般若就是所处的境界,虽然不一定是究竟境界,但毕竟在逼近);最后的实相般若就是真正的胜义谛。
所以,我们要比较全面、系统地去理解六祖所讲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不对呢?就禅宗接引很高的根器来讲,绝对是正确的。六祖把禅宗的宗旨、宗风、认知方式都讲了,相当厉害。在当时那个时代,用这种朴素的语言说出这些内容是非常了不起的,真的是“何期岭南,有佛出世”!现在资讯发达,我们都见多识广,但在那个时代,这些内容完全是六祖凭借自己的修证说出来的,真的非常了不起!
整个《坛经》都在讲禅宗的宗旨,以禅宗的方式来解释般若。这里把功德和福德作了区分,对于学教的我们,就要搞清楚几个般若的含义,或者是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一些差别。这是很难搞清楚的,要彻底搞清楚基本要到初地菩萨。开悟的人大体能搞清楚,但在应用上还不一定完全清楚,在见解上开悟的人,在见地上绝对没问题,(老大改)但在境界上要完全清楚,需要到初地菩萨。
第一个疑问就解决了,第二个疑问是关于念佛的问题。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六祖以禅宗的方式来说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而其他经论上又说“离我们十万亿佛土以外,略高于我们视线的地方,有个净土叫做西方极乐世界”,二者不一样,那个时代有很多人念佛,于是产生怀疑:“这个净土和六祖说的随心净土是一个净土吗?”
在大圆满的修法里,最能够体现随心净土的方式,是托噶或者生圆次第,但最厉害的还是大圆满最后的修法托噶——在证悟本性以后,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让净土直接现前,那时候,你会看到普贤王如来的净土,还可以看到阿弥陀佛。生圆次第里面可以直接观修阿弥陀佛的净土,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去修,就可以修出净土来,你会发现自己身处净土。
大家会疑惑:“这个净土和我们往生去的十万亿佛土以外的净土,是不是一样的?”六祖就以禅宗的方式,主要说了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那么,这和我们净土宗所追求的净土是不是一样的呢?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在显现上就是不一样——“千江有水千江月”。
比如,你和他都在那里修托噶,你看到阿弥陀佛,他也看到阿弥陀佛,这两个阿弥陀佛是一样的吗?不能说绝对一样,但也不能说不一样。我曾讲过“光光互照”,阿弥陀佛净土里有观音净土,它们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所以,这不能说一样或者不一样。
但是,我们可以强行这么去理解:人类一生下来就有脸和后脑勺,以脸和后脑勺去决定方向。比如,脸朝着正前面的是东,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后脑勺就是西。无论怎么转动,你的脸始终会朝着某一个方向。因为地球是转动的,所以总要找个参考点,而这个参考点就是你的脸。但我们平时说的东南西北,不是以脸作参考点的,而是以太阳。但太阳是恒星,本身也是运动的,绕着银河一直转动。
东西南北,拿什么作参考点呢?如果以人类的脸和后脑勺作参考点的认知方式来确定方向,那十万亿佛土以外就真的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但是,以我们目前的认知方式,能到那里吗?那真的太远了!
大家会疑惑:“临终的时候,不是一瞬间就去了吗?”净土宗说“生则定生,去则不去”,实际上你还是去了自心展现的净土。我们随心显现的净土,和我们认知方式里十万亿佛土以外的净土,不能说完全一样,但也不能说不一样。如果不一样,好像就有好多个西方极乐世界,那会出麻烦。
阿弥陀佛化身千百万亿,简直不可计量,较真来讲,有多少生命就有多少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称为无量光佛,也称为无量寿佛。既然无量光、无量寿,本体也是无量无边的。好难用人类的认知方式去理解,其实也很好理解。
但可以说随心净土和十万亿佛土以外的净土完全不同,为什么呢?第一,随心净土就是我们的五蕴清净了以后,想蕴这一部分属于西方极乐世界。说“想蕴清净”,这个清净的程度起码是八地菩萨以上或者是十地菩萨。这时候你所展现的佛土,已经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否则怎么能够叫做“五蕴清净了以后”?五蕴清净了以后,总有个清净的程度,不能说清净了五蕴里的一个想法也叫清净,那还属于凡夫的嘛。初地菩萨出定以后,跟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只有八地菩萨出定以后,看到的才是刹土。而且,八地菩萨和九地菩萨的清净程度还不一样,所以起码是八地。
这跟我们现在的认知方式,所认知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圣凡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是不一样的。那怎么理解它们的一致性呢?也可以有一定的一致性,经论上说的十万亿佛土以外的阿弥陀佛,与随心净土(随着修行,心地清净而展现出来的净土)是有一致性的。怎么一致呢?我今天还跟一些师兄讲过,进入托噶的修行状态时,就能够看到阿弥陀佛的净土;或者是修生圆次第时,能够见到阿弥陀佛本尊;或者大圆满的梦修,在梦中也能见到一些相似性的佛土(西方极乐世界)。
这种修行人出定以后,就跟我们一样,心地展现的就是秽土,但一入定进到那个状态,展现的就是净土,这称为圣凡同居土,净土和秽土都居在他的心里面。修到一定时候,他既能够进入净土,在出定以后,同时也能够在我们的世界里,展现很多普通人类众生所不能展现的一些功能以及很殊胜的事情。
比如,能够在天上飞,能够讲很深奥的佛典,能够度化很多人,一刹那间有多少个佛土,同时,他也可以进入八地菩萨或者十地菩萨的厉害状态里,这称为方便有余土。也就是说,他的修行程度已经很厉害,到了八地菩萨的境界。即使出定以后,身处我们现在的世界,而在他自身的境界里也是真正的净土,对他自身以及他的心来说,其实已经是实报庄严土。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随心净土,心已经清净了,相续中想蕴清净了以后,形成的五方佛中间的西方极乐世界。
其实,这个还不能算的,真正的清净一定要达到佛地,展现出八地菩萨,乃至于十地菩萨都不行。实际上,五蕴完全清净了以后会一直处于常寂光土,即佛的自性受用土,为了示现给十地菩萨看,就会变成托噶里面见到的殊胜状态。但是,这要托噶修到很高的境界才行,刚才说的八地,也都是一种相似性的。
也就是说,八地以后可以算是实报庄严土。但是,托噶修到极点的时候,活着就已经成佛了,当下就是常寂光土。这时候,他的整个修行过程四土具备,与汉传佛教经论里讲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土是一致的。
实际上,外在的西方极乐净土是我们身心清净以后的一种展现,它是有一致性的,同时,以不同的认知方式来说,它又是不一样的。什么叫做不同的认知方式呢?以我们现在的六根认知方式,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在十万亿佛土以外,佛陀是针对我们这样的众生说的,不是假话。但是,通过修行以后,我的认知方式变了,我已经开悟了,各种执着在开悟后开始清净,在不同的清净程度,我的身心就会呈现出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最后完全安住于法性的时候,那就是常寂光土。
大家能理解我讲的这些内容吗?大概理解就行了。六祖讲的唯心净土,主要是以禅宗的方式来讲的,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八千亿,这并不是真正物理空间的距离,而是你有十恶八邪就非常远,如果把十恶八邪去了,当下就是净土。他说的纯粹是唯心净土,说的是一种修行,这是禅宗的特点。究竟上来讲,禅宗说的是对的,所以,六祖在这里为韦刺史和眷属们决了这个疑。
接下来再看下面的经文。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这一大段话,实际上是以禅宗的方式解释净土的宗旨。六祖说:“善知识,如果你想修行,在家也可以,不一定要在寺院。”
“在家能行”,如果在家也能真正修行,就如东方人心善可以去西方。如前所说,东方人心善也可以去西方,反之,即便是西方人,如果心恶也不在西方。(这是上堂课的内容,学了就丢是挺麻烦的)。
“在寺不修”,如果在寺庙里不修行,就如西方人心恶、心坏。很多人认为剃了头发,穿上僧衣在寺庙里修行就很厉害,其实不一定。如果不修行,出家虽有功德,但解脱是不可能的。作为在家人,如果很当真地修行,也是可以成就的。历史上在家居士成就的比比皆是,特别是修大圆满,在家成就的特别多。大手印也是,八十四大成就者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家人。所以,出家只是一个形式,最重要在于心。
但是,我们不能借此来否定世俗谛,说“出家人不咋地,我应该做在家人”,容易以此为借口而不愿意出家,或者诽谤、轻视出家人,这绝对不行的。从具体因缘上,出家人修行真的方便很多。而且,出家人的形象一出现就可以绍隆佛法。穿着僧衣,剃了头发,形象都会让人想起佛法,单凭此功德都让人肃然起敬。出家人还受了具足戒,而在家人根本就不能受具足戒。(虽然居士和出家人受的都是别解脱戒,但居士只能受别解脱戒中居士戒这部分,不能像出家人受具足戒。)
我们不能说:“在家也行,出家也行,所以我不出家,我在家”,然后轻视出家人,显然很不正确的。出家人不论是修行的功德,还是相应的顺缘和方便,真的要比在家人厉害很多。但是,我们也不能以此为理由,说“要解脱一定要出家才行,不出家不行”,这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了。如果是这样,那莲花生大士和密勒日巴尊者都是在家人,还有很多在家人成就的。同样,也有很多在寺庙的出家人根本不修行,那也很麻烦。还有出家人犯了很厉害的戒律,甚至犯了五无间罪,比如犯了三个五无间罪的提婆达多。
所以,对此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能动辄一杆子打死一船人,要么所有出家人都被你轻视了,要么不分情况乱作结论,这样都不行。六祖的意思是,你只要修行,心里做这些事,不管在家或出家都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去修行,那就是“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说的也就是随心净土,你心清净了,这里就是西方,不用去十万八千里那么远的地方。但是,具体的操作中做不到这样的自性清净,那是不行的,不是你说想心清净就清净了。请记住,禅宗里说的“清净”这个词汇并不简单,不是做事劳累或者受气后,回到家窝在被子里躲清静,也不是有点修行的人打个坐,什么都不想了“哎呀,放松、放松,放空、放空”,就像知识份子或者小资说的“把心放空、放空,哎呀,好清静啊!”——那不叫清净,而是累了以后松口气,放松了一下,与禅宗里说的“清净”差了十万八千里!
真正的“清净”一定要有见地,要心里明白自心本性是明空双运的,处于没有分别执着的状态里才是真正的清净,这样的清净才是自性西方,但这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的口头禅、狂禅呢?很多时候我们不理解这些东西,加上如今的禅宗不但受到出家人的喜欢,连很多俗人甚至一些官员和商人也都喜欢。为什么呢?大家把禅宗的一些文字庸俗话理解,说起来朗朗上口,又很有文化性,把一些很高的法句写成牌匾挂在办公室里,比如定慧一体、动静齐观等等。聊天中大家互相说一些禅语、法句,说起来好爽。但是,根本不知道这些简单、平实的语句里面有很深的修行和见地,连基本的世界观都不改变,就去玩禅宗,这是很扯淡的。我们不能把它庸俗化,同时也不能把它高推胜境,说得神乎其神,好像普通人都不能了解。如果是这样,那学它干嘛?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韦公韦刺史是在家人,他问:“在家人想修行禅宗这个不二法门,该怎么修行?”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前面已经说过一首无相颂:“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下面又要说另一首无相颂。虽然两个都叫“无相颂”,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内容有一点差别。前面的无相颂,见解性的东西说得多一些,如“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等等;而下面即将说的无相颂要具体一些。
如果依照无相颂的具体内容去修,就“常与吾同处无别”,就像天天跟着我一样。这里的“吾同处”有两个意思:第一,就像你的人同我在一起;第二,“我”是指心性,这就厉害了,很多人不会这样去理解,但真正有修行的人会这么去理解。“常与吾同处无别”,这里的“同处”,有可能是指身体同处,比如,作为侍者或者弟子天天跟着他。但是,这还不算真正的同处,真正的同处是保持无上,证悟本性,那才是真正与六祖同处,那就厉害了,即上师瑜伽。很多人认为上师瑜伽好像只是大圆满或密宗的东西,其实不然,禅宗里面也有。
“若不依此修”,如果不这样去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当然,剃发出家还是有意义的,能受沙弥戒或者具足戒已经很厉害了,出家本身就有巨大的功德,很了不起,但是“于道何益”?出家却不修行,不于这一世获得解脱,意义就不大了。
六祖开始讲另一首无相颂,我先念一遍: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修的虽是禅宗的东西,但这里说了很多具体的善恶行为,还紧紧地扣住“西方”这个话题。接下来我们一句一句来解释。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听到这句话,大家心里爽极了:“如果是这样,那我心平,我是个好人,所以不用持戒了。”很多人说:“我很耿直的,那我不用参禅了。”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六祖说的“心平”和“行直”,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这个人稍稍有点平等心和慈悲心都不能算,“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圆满修行中的状态——心以及心的显相全皆平等,这叫“心平”。平等吗?那你给我吃屎去,屎与黄金饼是一样的(有种食品叫黄金饼,挺好吃的),这才叫“心平”。
不是简单地说“心平何劳持戒”,我们就不用持戒了。如果能这样,佛陀的戒律也该取消,不然设置这么多戒律干嘛呢?所以,这一定是针对比较高的根器来说的。大手印里面说:如果完全证悟大手印,你可以啥都不用做,保持无上,那就是最高的戒律。“心平何劳持戒”叫做无相戒,这个戒大得很,后面的内容也有提及。
“行直何用修禅”,即外面的显现与内在的实相一致。如果是这样,那就不用参禅了,全体皆佛,具皆法性,还参什么禅啊?参禅是因为你不明白,真正大圆满的修行,没有什么明白不明白的,不明白当明白,自然慢慢地明白所有的缘起现象,他只是明白一个——根本法性,而且永不丢失,这是最究竟的“行直何用修禅”。这是很难的,所以,看到这个不要误认为可以不用持戒、修禅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还有,每当提到守戒和修行,一些玩文化的人稍微读了一下《坛经》,就说:“哎呀,你就不懂了,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甚至有些已经受了戒的人,比如,受了淫戒熬不住,然后找一些所谓的冒牌善知识去问:“我咋办?这真的忍不住了!”他为了平复你的思绪,随口来一句:“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走,今晚去夜总会!”——这叫心平何劳持戒吗?去夜总会,你的心里起伏不定、心惊摇晃,你平个什么啊?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话,千万不要上当!
那六祖说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成立吗?当然成立,是在很高的层面上成立。第一,证悟了可以成立;第二,趋近证悟的时候,趋近得很厉害,身心已经成熟了,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折腾,贪嗔痴慢疑很轻微,行为也非常的内外一致,就算没有开悟,但前期的贪执通过修行已经变得很弱,不会自欺欺人,这也可以叫“行直”。
所以,不要认为“行直”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杀人就杀人,我想得罪你就得罪你,那不叫“行直”。甚至互相吵架时被人伤害了,对方还找借口“我提前给你说过的”,这也是不行的,难道提前说过要杀你,然后杀了你就没错了?“行直”里是没有伤害性的,一定要合符佛教的基础原则,否则你以“行直”为借口去任意妄为,那就不用参禅了。禅宗容易被一些不理解它深意的人变成非常肤浅的东西,变成口头禅和狂禅,原因就是这样。
后面说得非常具体,在世俗谛上有很多要求,也不是完全不说世俗谛。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这句非常简单,在当时的社会你起码要孝敬,唐宋都是以孝治国的。古代被称为封建时代,其实不是很准确,封建时代应该是战国时代,由周天子分封了很多小国,称为“封建”。其实,秦始皇的时代就不能称为封建时代,应该称为中央集权制度(军队、财政全都归中央管辖,下面只能有县与郡,不能有军队,有些地方有财政,但也非常小,也不可能再搞一个国库出来)。
用现代人常用的词汇,唐宋都是以孝治国的,所以“恩则孝养父母”,一定要孝养父母。如果你是修行人,把这句话的意义扩大,父母的范围要变得非常大,缘一切众生,孝养父母就变成孝养一切众生。那要怎么孝养呢?要让他们成佛,就变成了菩提心。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菩提心,具体的行为就是孝养自己的父母,即报恩,则孝养父母。
然后讲义气,“义则上下相怜”,这是什么意思呢?社会中有不同的阶层、等级(无形中的因缘就会形成这些),但上下互相抱有同情心、抱有爱意。如果放到修行团体,就是三昧耶戒里的同道不能骂出口、打出手。这些话要怎么去理解呢?具体的理解很简单:你在为人处世中,对整个社会,对周围的环境,不管是领导或是下属、同事、同修、同道,得有一份爱意——“义则上下相怜”。否则整天在那纠结过去、仇恨过来,你参什么禅?或者连自己的父母都龇牙咧嘴,一点感恩心都没有,还说你要成为大菩萨?这哪可能啊?不太可能!内心里如果连基本的善恶观念都没有,极端自私,那没办法成为佛菩萨的。
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周围的生命都没有爱意,然后要去承担所有众生的苦乐,缘一切众生,缘一切佛果,这完全是自欺欺人!这种人多不多呢?多!发的愿、念的口号都是菩提心,实际上连周围人都相处不好。当然,可能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别人也可能有原因,但是,作为修行人就要只看自己的原因,尽量去改自己。因为改自己才有意义,这才叫修行——你的行为要进行修正。修正成怎样呢?在见地上、见解上按照佛法的来,行为准则上要按照佛法的规定来,这叫做修行。所以,“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这句话可以扩大来理解,也可以从很小的行为上来理解。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让则尊卑和睦”,如果互相礼让,就算是有阶层、有尊有卑,但也会很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如果大家都忍辱,即便环境不好,很多人也不好,但心里也不会纠结、痛苦、喧闹,这讲的就是修行。
这个“忍”字可以说到很宽广的程度,如六度里的忍辱一样。“忍辱”拿到《修心七要》和《修心八颂》里面,称为违缘转为道用。“忍则众恶无喧”,不但无喧,反而有助益,这叫恶哺,以恶为哺。
这些看起来好简单,都是做人的一些基本,但对我们都很难做到。不要说其他的团体,社会上的一些争斗、政治、商业……这些肯定不会让、也不会忍。做生意的时候,为了别人得到利益,榨取最大利润,所做出的行为是很可怕的。
现在人会忍吗?一说“忍”,他们就说“孰不可忍”,一点点事情就闹起来。社会上提倡互相斗争、掠夺、竞争,根本不是倡导互相礼让或忍耐,这对他们来说很难。一个家庭里都很难互相忍让,不然哪来那么多离婚、吵架、要死要活的事情,一个团体里更是如此,佛教团体也一样。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是这样子的吗?佛教团体里面,说的都是为利众生愿成佛、要发菩提心,要这样、那样,冠冕堂皇的一些词句、法理,但是,我们跟周围的人真的处得很好吗?真的是“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吗?一看就知道了,一点点事情就互相扯淡,甚至把人逼上绝路。
而且,与我们当年提着刀互砍来比,佛教团体里往往没什么真正的大事,当年一句话不对头,一刀就下去了,或者一酒瓶子就下去了,那真的会出事的。在佛教团体里,你基本不会看到什么酒瓶子,大家都不喝酒,就算砸瓶子也不是酒瓶子,也不可能动辄就提刀砍人。往往为了一些看起来非常小的事争吵半天,互相之间,你不舒服,我不安逸,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很伟大、很正确,实际上你的修行完了,你忘了自己进佛教团体要干嘛,把宗旨给忘了,这样活得有意思吗?大家要注意这些,好像说得好简单,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钻木出火”,实际上说要有耐心。钻木出火是件很麻烦的事,要不停地钻、不停地钻,现在的人哪里会有耐心钻木出火啊?一扭按钮,煤气就开始燃了。古代要用打火石,最原始的是钻木出火:取一块干燥的木头,再拿另一块削尖的木头,然后用手搓,或者用绳子弄一个旋转的方式,拉着一个像笔一样很直的木杆呼呼呼地钻,先钻出青烟,再放一些非常易燃的草糜子(没有草糜子就用干草),然后对着吹,这样慢慢地才会燃着。所以,钻木出火很不容易,真的很难。
我跟大家讲点搞笑的事,监狱里的犯人有时候偷着抽烟,但是没有火柴,因为中国的监狱是不会给你火柴的,特别是看守所,进去后什么都要收光,连皮带也不例外。那犯人想抽烟怎么办呢?出去放风的时候,偶尔带点纸回来,把纸搓成很细的条子,再用拖鞋来搓,一搓好长时间,搓出那么一点点火,呼呼地再把它吹燃。为了抽口烟就要这样做,叫钻木出火,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你要坚持下去,结果会怎样呢?“淤泥定生红莲”,从不好的环境和不好的内心,慢慢变成好的环境,而且内心变得柔和、宽坦、欢喜。如果长期坚持修行,我们这个糟糕的相续就会慢慢感受到自性西方,所谓的“自性西方”就是快乐,结果就是极乐世界。但一定要坚持,钻木出火是不太容易的。
我看到的修行人也很多,但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修行人很难真正进入,都在外围打滚、打圈。什么叫做在外围打圈?就是没有见地、没有修行,也没有真正的理论指导,基本上都是做一些放生、磕头、供水等初步的事。这样好不好呢?也非常好,但让他再往前走就不干了,在是是非非、崇拜迷信这个层面的修行人是最多的。还有就是能够闻思的一帮人,但闻思到一定程度,也闻思不下去了。真的能把学到的一些方法具体去做的人就更少了,而且绝对不是去做就马上能有觉受、有成果、有证悟,一般都要做好多年,但大部分人都熬不下去,这就是没办法钻木出火。
没办法钻木出火,淤泥就生不出红莲,一直就是淤泥,最多是播一点好种子的淤泥,莲花的种子是下去了,但沉到淤泥下面等待开花。至于等到什么时候开花,就不知道了,所以要坚持下去。我经常说,这个时代能坚持下去的人是真正的大根器。
钻木取火的另一个比喻就是专注。还有解释是不但要专注,还要一法专修,反正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我这里把它解释成要坚持,我也鼓励一法专修,也鼓励专注,这些是基本品质,都是需要的。你能够一直专注下去,一法专修,那也是能够钻木取火的。
这个末法时代不容易,能坚持下去的就是大根器。因为进入佛门的人,很少像六祖这种一经入耳当下即开的大根器,大部分人都不是,都需要打磨打磨、去执去执、去障积资,缓缓慢慢有点觉受。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退,内在各种各样的折腾,外在的不配合。
外缘基本上是不配合的,舅子、老表、三姨妈叫你这样那样,要不环境又变了,一会儿又结婚了,一会儿又生子了,太吓人了,养条狗都养不清楚,还说要修行,这些都是外缘。内在会想:这是真的吗?这是假的吗?我怎么修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不行呢?去理解中观的离一多因,永远都分不尽。还有的会不解,就算分尽了关我什么事啊?即使有点觉受,也可能陷在那个觉受里一直下去。
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真的很难,所以要坚持下去才有后果,坚持的这个过程中,还要不停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果说我们一上来就不迷信,基本上不可能。在没成佛之前都有迷信,当然,那个太细微了,起码在没开悟之前,迷信是一定有的。迷信意味着努力的方向可能有错误,见地不清晰,见解不准确,落到实处的时候,用力的方向都要出问题。你说不用力,那你是傻的,所以一定会有不清晰、迷信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慢慢长期坚持,最后才能够真正明白是怎么回事,佛法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其他的宗教就很容易,只要相信就行了——“信者得救”,后来变成网络流行语:“信春哥,得解脱”。信者得解脱多爽啊,意思就是迷迷蒙蒙的,只要相信我,我说“放屁是香的”,你就跟着说“香的”;我说“淤泥就是红莲”,你就说“淤泥就是红莲”——这样你就能解脱吗?解脱不了!但佛法不是这样的,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解脱是个实实在在的事,你的心会经历这些,不是想象,不是推断,不是在那里做梦。但佛法让你把这世界看成是梦,这个就难了,所以大家要当真。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苦口的是良药”,听了以后觉得不舒服的,说不定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听到以后觉得不爽的,好像与自己见解不合的,说不定是忠言。但这是相对而言,苦口的也不见得是良药。比如我说粗口,那是良药吗?不一定的!如果你认为这一下把你好多劫骂人的罪都清净了,那就是良药;如果你很反感:“你怎么这么骂人呢?你骂人,你要下地狱,你这个魔鬼、王八蛋”,那就不一定是良药了。逆耳必是忠言也不一定,叫你不学佛是忠言吗?但你也听得“很逆耳”。
六祖说的苦口是良药,是指内心对外在的冲击要持相应的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是说,当我们听到不好的东西,要正确地去理解,要宽容,要善于化逆缘为道用。而不是只要听到让我不爽的,那都是对的,不能这么去理解,除非脑袋有问题。
但很多人会这么来糊弄你的,他说得你不高兴了,然后就告诉你:“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比如,有一个人想学佛,他老婆却在他耳边说“学佛这样坏、那样坏”,听得很不爽,他老婆突然来一句“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听这么一说,想起《坛经》也是这么说的,然后觉得她说的是对的,最后就不学了。我只是拿了一个很粗糙的例子来分析。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些事情的发生不顺我们心意的时候,要学会宽容和理解,并且把不好的东西转为道用,但是你必须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连这个都不坚持,然后说“苦口都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那是不行的。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改过”是改什么过呢?慢慢祛除自己内心的无明,内心里的分别执着,慢慢地消融、化解,以佛教的见地去进行修行,智慧就慢慢出来了。智慧可以是过程中的修行智慧,也可以是后面真正的境界——真正的实相的究竟智慧。
智慧有闻慧、思慧、真正的修慧。闻,听也是一种慧;听闻以后,头脑开始思,产生很深入且长期性的思考,因为所学经论版本不同,对同样的说法,你思考的程度和广度都会逐渐有次第性的,结合自己的修行而不同,这就是思慧;然后是修行的修慧。总之,闻、思、修都有智慧。“改过”就是慢慢祛除自己内心的无明。
“护短心内非贤”,护短就是从来不认为自己错了,或者叫护犊。护短本意指一家人,护犊是指一个人。比如,我的朋友或者一个很好的下属错了,本来大家都知道他错了,但是我护短,就硬说他没错。这是护他人短,但这里是讲修行的,是护内心短。
护短的人有个特征,从来不认为自己错,他学了很多佛教的教理、法理,全部用于观察别人,而不观察自己的心。佛教的教理、法理或者圣贤故事,就只在他头脑里形成框框,然后比着框框下鸭蛋。下出来的蛋,如果大过这个框框就不是鸭蛋,而是鹅蛋;如果比这个框框小了一点,就是鸡蛋。
这样的人有很多,他只看别人,从来不观察自己,不知道自己内心有很多毛病。他们喜欢站在道德至高点斥责别人,喜欢站在上师这个团体里去斥责其他的师兄(因为上师是权力最大者),喜欢拉帮结派、相互斗诤(相互口炮,你说我,我说你),但从来不去观察自己的心,不去观察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菩提心,是否真的在为他人好。很多师兄所有思考的基础点都是自己的利益,有时候是很小一点的利益,比如放个屁开不开窗之类的。
你是佛教修行人,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从小人慢慢变成心胸宽广的君子,然后慢慢成为有出离心的小乘人,再变成利益其他生命的大乘人,最后证悟无人无我的空性。这是你的目的,而不是学佛以后天天去看别人。由于你不是成就者,看别人一定有偏颇有错误,而且,你在看别人不妥的时候,自我会越变越大,对外界动若犹火,对自己却一团黑暗。这样的人有很多,成堆!
我说这种话的时候,希望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包括我在内,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平时看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但自己内心里面到底怎么样?修行人一天大量的时间应该拿来观察自己的内心,最后会养成习惯,能够觉照到自己的内心——从念头到情绪,到深层次的心理倾向,都能够观察到。当你观察到的时候,那种力量就开始消失。
人怎么变聪明的?就是这么变聪明的!由对自己内心的清晰、明了,而变得对他人也开始清晰、明了。对他人清晰、明了是真正的聪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要自知者明,心明眼亮嘛,但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起码要知道自己。
当然,有些人面带猪相却心中嘹亮,这样的发心不对。有些人前一世积累了福德,这一世会很聪明,智商(IQ)和情商(EQ)都很高。但是,他不具有佛教的世界观,从来没想过要利益他人,只想利用这个人身来获取一点快乐,即大家都认为的及时行乐,利益最大化。
在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别人攻击自己,要让自己在团体里获得利益,还不能出头。特别是中国的处事哲学,要防止枪打出头鸟之类的,所以要面带猪相、心中嘹亮,伺机像毒蛇一样伸缩出去咬别人一下。这种人有很多,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这是极端邪恶的行为。我们以前学过《胜道宝鬘论》,里面说这种人就像猎犬等待兔子一样,等待别人出错,然后马上把别人咬死。但在佛教的世界观里,无论你多聪明,这种行为要遭受因果的,所以我们一定谨记。
“护短心内非贤”,实际上是不观照内心,不去发现自己的毛病,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别人的错。这些我经历过太多了,好歹我是一个公司的老板,还经常跟一些修行人在一起,充当他们的大师兄。经常有人来向我汇报事情,同样一件事情,通过十个人的描述会有十个不同的样子。如果只是一些角度的细微差别,那也没问题,但实际情况是完全两个不同的说法,甚至连事实都说的不同。
日本有部电影叫《罗生门》,讲述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完全不一样。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罗生门,很多事情都是因为大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心态,导致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问:“国内生产恢复了多少?”答:“生产同比恢复了66%。”听到这个回答,大家心里欢喜,觉得有成果。如果换一种说法,生产同比下降了34%,那就会感觉很不好。同样的一个结果,说同比恢复了66%,感觉好厉害,但说同比下降了34%,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只是仅仅通过口头的描述,都可以把味道改变了。说事情只说一点、不说全部,最后会导致认知错误,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特别是缺乏反观能力的体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行。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这句已经上升了一个级别。前面说的都是改过自新,下面说的“日用常行饶益”,意思要利益别人,对周围人好一点。不要天天高喊“为救度天边的一切众生,要发菩提心”,对身边的众生却冷漠无情,让他们先到天边再说,这是不行的。
要饶易周围的人有很多种方式,心里喜欢帮助别人,就已经开始饶益了。然后,对周围的同事、朋友善意一点,最起码给个笑容,在别人有不妥的时候,稍稍帮助一下,这是大乘修行人最基础的素质。如果连这样都做不到,后面的就别谈,就算板凳都坐烂了,坐穿七个蒲团(坐垫)也没用。
自私就表现在对其他的生命完全没有责任,这是最大的自私。我们认为的自私是抢夺别人的东西,其实那不叫自私,抢夺别人的东西,整别人、害别人,那叫坏。真正的自私,就是“你是你,我是我,羊子不跟狗搭伙”、“你死了与我无关”……实行的是世间这一套世界观,这是不行的。
大乘的基本世界观和生命观,认为我们的生命是一体的。如果没有“想去帮你”的这种本能,就说明我的这种本能是“人我”的本能(人我执)。这样是没办法真正证悟空性的,因为空性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叫平等(空性的四个特点:自成、无有、唯一、平等)。而我们现在是极不平等,对自己很好,对别人的死活冷漠。
如果要像佛陀或者大菩萨一样,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暂时做不到。但要从现在开始,对周围人好一点,尽量去帮助周围的人。在团体里面,尽量做一些对团体有利的事情。(我说的是修行团体,如果是贩卖人口的团体,那就算了。)
一定要这样日用常行饶益,慢慢地,你才会有修行的力量,否则,外缘都会不好,只顾自己修行的人,会受到护法的厌憎。很多人一点出离心都没有,整天去搞供护法之类的。供护法好不好呢?好!如果没有菩提心,护法是不会理你的。特别是修大乘、密乘的人,如果发现自己过分冷漠,完全不想管别人,甚至有些很亲的人都不管,注意力都在自己的快乐、舒适和愉悦上,别人的快乐舒适根本不管,这样是没法修行的。
饶益,并不是要天天跑去宣称:“我想来帮你啊!Are you OK?”不是如此,而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对人持以善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帮助,我们要培养这样的心态。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就算有再高的境界,一坐七八天,一个念头都没有,那也就是一个木头,没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明力从完全只关注自身的状态里拉出去,要养成这种习惯,逐渐地,你会慢慢知道利益他人对自心的好处。
我没说对外缘的好处,对外缘的好处往往会当成一种交易,比如我帮了你,你来帮我,或者我对众人好了,环境就会对我好。这是不行的,而是当你把心力拉出去利益别人的时候,心会体会到另外的东西——宽坦,海纳百川,好大的容量,大心凡夫就这么来的。好大的容量会变成一些很具体的东西,受到刺激的时候就不怕了。以前丢了三块钱,纠结八个月,现在不会了,丢了三百块,只纠结了八秒钟。
心会越变越大,无畏无惧,最后真会变成这样,心是通过训练出来的,没有天生的英雄。如果整天都在细小的事情上纠结过去、痛苦过来,现在的男生也喜欢矫情,过于纠结细节,如果碰到我这种流氓,遇到这种人会很恼火,我会问你男性器官是否完善?我们称这种人为“宵小”,汲汲营营,怎么可能成为大菩萨呢?学的是大乘菩提道,要成为菩萨,心却像针尖一样小,那怎么可能成为菩萨呢?所以,我们可以训练去改变这种心态。
那怎么办呢?“日用常行饶益”,天天训练,慢慢就行了。菩萨是由凡夫来的,释迦牟尼佛也有地狱的故事,所以,“日用常行饶益”也是我们大乘修行人要去做的。当然,厉害的要开始去修供养、修布施,而且动机要非常对,这些训练的是自心。
“成道非由施钱”是什么意思呢?即使在花钱(花钱是指供养、布施等等),如果动机不对,你是没办法解脱的。比如,有些人去供养上师或者寺庙,为了换取来生做转轮王,或者想在这一生更富裕,这些都可能实现,但要成道就不是那么容易。成道的要求是解脱,动机是“我就是为了解脱”,这样才行。并不是说供养、布施不好,不能这样去想,这样想又不要世俗谛了。如果不要世俗谛,胜义谛就没办法产生。但是,过程中的动机要对,我们要通过相似的胜义谛,把世俗谛透过去,那就要靠发心。
“成道非由施钱”,发心做这些事,就是为了成道,这个动机就对了,这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拉屎都可以发心的。你会疑惑:“啊?拉屎都可以?”当然可以,不要说施钱,我拉屎为了轻松自己的身体,好利于修行,为利众生愿成佛。菩提心就是这么训练的,走路也可以,睡觉也可以,吃饭也可以。所以发心非常重要,并非单纯去施个钱,或者是完全不发心。
曾经有人跟我聊天,说去给乞丐布施,我就说:“你应该发个心,这个功德可以回向给你将来能够发财。”他不是佛教徒,只是稍微相信一点因果,一口回绝我:“不用,我没这么卑鄙的,我给他就给了,不求回报。”不求回报是挺好的,但他不懂心的运行规律,其实骨子里还含着另外的东西,还不如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发心。因为他不懂佛法,如果跟他说发心成佛,他也完全不懂。
但我们懂佛法,就要讲发心。比如,布施给一个乞丐钱,我要把这个行为变成成道的资粮,就要去培养:我布施这个乞丐,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我要解脱,我要众生都解脱!
“成道非由施钱”,要这么来理解。不要一上去就以“成道非由施钱”为借口,也不供养,也不布施,那还搞什么呢?末世众生修行,一个要坚持,还有一个,你凭什么坚持?——福报,肯定要靠福报才能坚持下去!没有供养、没有布施就没福报,你说“我要坚持”,如果不幸患上连续性的新冠肺炎,你怎么坚持嘛?或者娶个老婆,每天跟你吵架,你想离婚,她又跟你生了八个孩子,那怎么离啊?修行需要顺缘,我们这种末世众生要坚持得有顺缘。顺缘哪里来呢?福报。福报怎么来?修供养、修布施、去放生、去念咒,全部以菩提心来摄持,福报就是这么来的。
坚持不下去,原因是发心没有发好。你要把它当成一种真切的事情来做,在心里慢慢堆积,日积月累会形成力量。那个力量既会影响到你内心的感受,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的外缘——确实会影响到你的外缘,你不要认为佛菩萨和护法是“吃素”的(“吃素”意指慈眉善目,其实也不完全如此,有时候他们也会呲牙咧嘴),他们会因你的发心而来帮你的。
你供养了大量的钱,如果完全没有这样的发心,那就会变成世间福报。如果靠着一个大的成就者,世间福报就会大很多,但还是世间福报。或者是你穷,完全没办法供养就没福德,其实不然,任何行为都可以积累福报的,主要还是发心,所以一定要讲究发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这个很简单,但也很重要。我们要获得真正的证悟——见自本性,识自本心,那就是真正的菩提(开悟);然后走到初地菩萨,那就是菩提现前;最后走到佛陀,那就是菩提圆满。“菩提只向心觅”,一切都在内心里面发生,其实到了后来,外现也是内心。什么叫做外现也是内心呢?外面的众生、山河大地,都是内心。但在最初的时候,内心指的是在意识层面、禅修层面,与在正确的见地指导之下,我们平常的一些吃住穿行。
我已经阐明了:意识层面要闻思,禅修层面要打坐,座下的吃住穿行,所有的行为要以佛教的见地去。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见修行”,闻思就是见,打坐就是修,平常的行为就是行。最后的结果就是开悟、证悟或者成佛,但是,一切都在我们内心里面发生,而不在外面去寻觅。
比如,对物质世界进行了解,或者去寻求宇宙外的一个外星人,或者移居火星,这些怎么搞都不行,无论科学走到哪种地步,救不了自己的,更救不了人类。人类根本不是拿来救的,人类就是拿来死的——我说的有错吗?哪个人类能一直活下去?就算是弥勒佛那时候的人类,活八万岁最后还是要死,六道众生不可能不死的,无论科技多发达、多好。你要把自己从人类中解脱出来,变成不死不活的法性,那才叫解脱。
要解脱,就只能让自己的心明白这个轮回是一种幻相,如果你在幻相中做功夫,那就叫做“心外求菩提”。什么叫做幻相?比如去搞科技,或者搞一些不究竟的宗教,都是不对的。
心外、心内要分起来是很厉害的。心的本体和心的作用,作用全部叫心外,回到本体里面去,叫见自本心、识自本性,这才是真正的心体。当然,最后我们会明白心和心体其实是一样的,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了心体,才能知道心体和心的作用一样,郁郁黄花才是般若。
如果你连心体都没明白,却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不知道般若是什么,就像你见到了张三,不知道李四,却硬说张三就是李四,这显然是鬼扯。你没见过李四,怎么知道张三就是李四呢?你要见了本人,发现这个人有两个名字,才敢说张三就是李四嘛。明明没见到般若,就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那叫鬼扯。所以,要见到心体以后,才能够说心和心的作用一致。
禅宗就要一直去,马上就找心体。最快的是所谓的顿,一上去一句话就明白了,那是最顿的。如果是慢一点,就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修,一步步地去,最终一定朝着心的本体去,这叫做“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这句话精彩了,什么叫做“何劳向外求玄”?我们学佛很多时候就是“求玄”,玄就是玄乎、神通。这是佛教徒们最喜欢干的事,哪个团体里面不充满一些眼耳鼻舌身意都没办法到达、没办法触及的故事?多得很嘛!动辄都是缘起不好,你知道什么叫做缘起不好啊?走个路都要怀疑先走左脚还是先走右脚,哪种有报应,哪种没报应,瞎扯的很多。
我们特别喜欢神通,神通是最玄的。为什么会喜欢神通呢?其实是没有见地,不知道学佛在干嘛,因为神通有神奇性,能满足你的好奇,还能满足你的安全,有神通很多事情都好解决。比如,如果有人打我,我马上腾到空中,他就不敢打了;如果我饿了,直接到银行里面把金砖搬出来……有这些投机取巧的心理在里面。
还有一个最厉害的,我们通过学逻辑去明白世界观,全都是思维性的,没有体受,如果眼睛看到了神通,会让我们对佛法产生比较牢靠的信心——“学了那么多,原来我学的是真的”,他在说“原来我学的是真的”,就说明他以前从来没信过,希望看到这些,来证实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一般来讲,你不一定看得到神通;还有,你看到的神通,有可能是骗你的;就算不是骗你的,它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你一追求神通的话,就叫做“心外求玄”,这样完全没办法解脱,这一生的暇满人身会被浪费,无论你学了多大的神通,下一世可能啥都不是。
八十年代出现气功热,现在还能看到很多那时候的照片,比如头上戴个锅,香功、如意桩功、这样功、那样功,这些都是气功,有时候会产生一些神通。他们的目的很简单,第一,身体好,而且心情会舒畅;第二,产生一点神通,可以把别人的病气抓出来,众人拥戴为活菩萨。什么活菩萨啊?照这个标准,医院里的医生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之所以向外求玄、求神通,原因是受到人我的驱使。学佛并非如此,你想求解脱,就一定要搞清楚解脱是什么,得有相应的见解和见地。说得通俗点,你得有相应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如果三观不正,再求玄都等于零。
禅宗更是如此,你要在那里玩神通,他会打你的——都是相的东西,“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神通一定要以相的方式出来,粘着在上面就揍你,而禅宗里面绝不允许现神通,好多道场里,把现神通的人都打出去了。“何劳向外求玄”就是这个意思。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这又是自心净土的说法。六祖说,如果按照这样修行下去,西方就在你的眼前,不用十万八千里(十万个佛刹土)那么远。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修得非常好,比如大圆满的托噶,有相的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出现。如果修到八地菩萨的境界,你连做都不需要,净土随时出现。
禅宗不修托噶,如果见地走到非常深的程度,经常处在法性里面,他可以直接到常寂光净土(可能不一定会圆满),一样会看到非常漂亮的世界。禅宗直接瞄着法性定去,越走越深,走到很深的程度,他没办法看不到很漂亮的世界,但他也不会执着那个相。因为他的宗旨是直了本心、直指本性。这句又说到了自心净土。
以上就是另一首无相颂,无相颂说的全都是相。“恩则孝养父母”,父母没相吗?“义则上下相怜”,上下都是相。但这些相的宗旨是无相的,是本质,分为追求本质和在本质基础上的行为。具体有两个:一是还没有证悟本质,但见解、动机是朝着本质的方向去的;二是完全处在本质里面。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时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这是对无相颂的一个总结。众位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依着这个无相颂来修行,目的是见取自性,直接成就佛道,开悟。“时不相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们的暇满人身不要浪费了。每个人不会活很长时间,现在人寿百岁,本来就不长,又因为每个人的因缘,大部人都活不到一百岁,真的是时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让大家暂时先散了。“吾归曹溪”,可能他当时在大梵寺,准备回曹溪去。“众若有疑,却来相问”,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到曹溪来问我。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这又比前面厉害了一把。前一品说“无不省悟”,这一品的前面又说“大众闻说,了然见性”,而这里说直接开悟,各得开悟。所以,六祖的那个时段、那个环境之下,真的会有一些上上根人来见他,大批的人因为他而开悟,甚至证悟。第七品《机缘品》就专门讲这些,一大堆很厉害的人开悟,其中有很多对话,估计你们最喜欢听了。
接下来讲《定慧品》,估计要讲一两堂课。
定慧品第四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这一大段,六祖把的定和慧作了解释。我们平常说的定是指禅定,让心平静下来,首先是意识停下来,接着是眼耳鼻舌身,前五根识有可能慢慢地减弱,乃至于消失不作用,这时候剩下是阿赖耶识。末那识在哪里呢?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是夫妻档,末那识是能认,阿赖耶识把能认和所认的力量、习气储存下来,两者相互依存。如果把这两个识都解决了,剩下的只有本性。
什么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呢?所有的显现一定需要阿赖耶识和末那识,可以显现成为眼识、耳识,意识还可以取分好坏,但运作的根本只有法性。为什么会这样运作呢?因为你建立了人我和法我。
体现在哪里呢?人我就是末那,法我就是阿赖耶识提供的力量,再依据其他的因缘,比如,提供眼识就需要眼根、光等因素加入,耳识需要耳根、空间加入——耳识需不需要空间呢?需要空间的。总之,耳根、末那识,人我都得加入。这样一加入,就会产生世界。但是,无论如何产生世界,根本就是法性,识让它产生分别。常说的“不分别”,很多人认为是不去想,那是傻的,不分别的含义很深。
首先,意识停下来就是定,沉浸在阿赖耶识里面就是普通的定。明白了阿赖耶识的本性——法性,在这方面形成了定,如果所有的显现都消失了,那就是彻底的法性定。如果还没有能力让所有的显现消失,但是明白了法性,也叫法性定,这就是大圆满的修行。
慧是什么呢?你对这个世界分别的看法和直接的看法。大家还记得唯识里是如何说“慧”的?慧是对一个事物的认知、拣择。有人还有这样的记忆能力吗?
《百法明门论》对慧的解释:“言慧者,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意思是一下就知道什么回事,能够确定,不用怀疑,称之为慧。
有人会问:“修行的慧,是否可以称为观(梵文:毗钵舍那)?”我们经常说的止观,也就是定慧。“止”叫奢摩他,“观”叫毗钵舍那,“定”叫三摩地。这些是梵文,其实不用搞得那么复杂,但也可以稍微了解。简单一点,定就是心停下来了,首先意识停下来,然后其他识不动,陷在阿赖耶识里面,这是普通的定。如果加上观(慧),造成的定就不一样,慧有分别的慧和直接的拣择。
什么叫做分别的慧呢?如果我们的基础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看到面前的电脑,就会认为是一个东西、是物质的组合。首先要有一个直接意识附上去,发挥眼根、耳根的力量,去确定前面有这么一个东西。然后就开始思考:“哇,这台笔记本电脑质量不错哦,原来是东芝的;其实东芝也不咋地,还是苹果好;苹果还没有其他的某某牌子好……”接着你又开始想这个牌子的好坏和具体的功能,这是思维层面的,再由思维激发起你喜欢与否的情绪,属于他的、我的等等杂七杂八的分别,这些都属于意识的层面。
意识层面各种各样的思考属于思维性的慧——分别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的慧。比较高级一点的称为正念,比如,这台苹果电脑没有实质,完全就是一种幻相——如幻,虽有形象,经过离一多因一分,啥都没有了;如梦,如果定得很深,它会消失。这些是思维层面的,也是一种慧——思慧。修到一定的时候,会直接地觉得它如梦如幻,连想都不用想,一看就是这样子,这也是一种慧——单空的慧。最厉害的是,一看,明明就是法性嘛,这也是慧。
总之,对一个外境、对境或者现起的直接认知,称为直接的慧,我们修行一定要变成直接的慧才行。如果没有直接的慧,去想是没有用的。当然也不能说想完全没有用,只有前期的作用、排开邪见的作用。邪见是什么呢?比如,它是物质的,它好、它坏,我要、我不要,实在不行我把它砸了,称为邪慧。如果认为它是空性的、无实质的,或者把它布施给其他人,这些都属于比较好一点的慧,称为正慧、正观。训练到很厉害,我的心不动的时候,心直接地感受这个世界是如幻的,这就是单空的境界,而且是直接的,思考层面是帮助你产生直接感受的修行的方法,或者修行、串习的过程。
单空是有程度的,而且有很多程度,到了最后,显现真的会消失。另外,单空修到一定的程度,人我执和法我执会减得很弱。还有,通过菩提心去除我执造成的烦恼,其实也是一种单空——空掉人我引发的烦恼和情绪。
单空夺到一定的时候,执着减弱了,如果遇到好的上师,他就会告诉你产生这一切的本质其实是什么,以及各种各样的区分,你就会明白“哇,原来它就是这个!”明白以后,心就明白了自己的实体(本质)。证悟有一个征兆,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心的实体,真的就是心!实体不是实有的“实”,而是真相、心的本质的意思,这就是最根本的慧。它不用想,直接就是这样子,这就是“定慧一体”庸俗的解释方法。
这是最容易听懂的,如果连这个都听不懂,那就没办法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安静(定)也是那个明白,停下来也是那个明白;你的智慧也是那个明白,因为你发现了最根本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没有走到那一步去,定慧不是一体的。定是心平静下来,慧是一种拣择的方法,或者是单空,单空还有不同的级别,既然单空有不同的级别,定和慧就不能够叫做完全的一体。
如果说定和慧完全一体,那跟哪个慧一体呢?单空是如梦还是如幻呢?从而会有差别。但是,走到根本的慧只有一个东西,叫“无有”(没有);真处在那个东西里面,看什么都是“平等”的;而且它还不生不灭,叫“自成”。到了这个层面,定慧就一体了,所以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大众勿迷”,你们不要迷惑,不要认错了。“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和慧是一体,不是二,定是慧的体,慧的本质就是定,慧是定的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和慧是同时的,这里说的还不是定慧一体的法性定,而是定慧在用。当你认识了本质以后,还有现起,我会认为这一切都是本质的一种游舞,就是我的本体在用(现起),叫做“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你处在本体(定)的时候,作用也是本体;证悟了以后,本体一定会呈现为作用。其实,这两句话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再说得详细一点、具体一点,当我们明白了真正的本质时,定不是看着一个目标让心静下来,那时候,心可以是不静的。但是,思考也好,做各种动作和事情也好,看到各种不同的画面也好,怎么都逃不出心的明——没有本质的光明。定就处在这个明里面,只是明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是,这个明本身又是一种慧,一种对所有事物本质的体受,即平常说的法性游舞。
当明白了完全是空性的光明,同时,你会发现所有一切显现都是没有本质的光明。你会疑惑:“这个明是有是无呢?”你去找它究竟的本体时,你是找不到的,但它的作用到处都在,眼耳鼻舌身显现的都是。但是,所显现出来的相都不是真实的,所以要离相。如果你认一个相是,那就完蛋了,心一下就处于二元。
之所以六祖敢说“定是慧体,慧是定用”,是因为这个定就在明上,或者明空上,不是定在一个地方。我们想象的定就是不动,身体也不动,意识也不动,什么都不动。六祖说的定随便都可以动,再怎么动,能逃得出明吗?除了这个明以外,还有其他什么东西?你认为是物质——邪见!你认为是觉受——邪见!当然,一定要证悟了以后才行,不然就是一种想象,想象它就是那个明,但明是什么啊?所以一定要证悟,证悟了明体以后,你会发现全都是明,所以,无论你怎么动,都是定。
动就是所谓的用,心动起来,能看、能听叫动,那你拿什么去能呢?拿什么去看呢?是拿本体去,心不离开本体,就叫做不乱——“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后面也会讲定慧之体。你明白了以后离不开这个本体,一离开就是二元,就要出定了,草贼大败;不离开就是保任无上。有人问大圆满成就者: “你到底修什么?你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吗?”他会说:“我什么都没修,但我何曾散乱?”
你就是做不到“何曾散乱”,这是一种智慧,所以定就是慧。为什么?这种智慧发现了所有的显现其实都是明空双运,说得再庸俗一点,叫现空双运,明空双运会更厉害一点。我不会离开明空,永远没办法离开明空,已经悟了这个东西,丢不掉,所以不会散乱。这个不散乱,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不散乱的定——看着眼前的一个点,让心安静下来,或者关注自己的呼吸等等,这种定是借助一个对境让意识停下来。
大圆满成就者不是这样的,随便!但他不会离开那个明悟,这个明悟什么都不是,根本都不用修,不是修出来的,它离根,没有东西诞生它,不生不灭,你怎么修啊?所以要去体悟这个东西。
当体悟到这个东西,你就会发现“定是慧体,慧是定用”。这样来解释:空性或者光明是所有显现的本体,显现是法性(空性光明)的游舞,是明空的运用,翻译成六祖的话,就是“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即慧之时定在慧”,当我们处于这个智慧的时候,这个智慧其实就是定;“即定之时慧在定”,我们处于法性定的时候,它的智慧就是定,就一个东西——定慧一体。这个光明既是它的运用(慧),同时也是本体。再简单一点,定慧就是一个东西,叫光明。说光明的时候,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东西,就会变成他空。在大圆满里面讲,光明是明空双运的;从二转法轮讲,这个光明就是空性。完全的空性就是定,完全定在里面就是法性定、就是体,它起用就是慧。
如果证悟了空性,发现所有的现象其实都是空性的游舞,空游舞成外相,叫做空即是色。用离一多因一分析,没有任何一个事物不是空性,如果它不是空性,就实有了,这种事情是不会有的,这个叫做定慧一体,其实就是大圆满的修行。
最关键的是要把“体”搞清楚,否则,那就是一句话,说起来好听:定慧一体,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到底是什么?所以,你一定要把体搞清楚,一定要开悟。在禅宗里,不管你说其天、说其地,开悟了没有?开悟是什么?道一句来!道不出来用棒子打,或者比较温柔一点就喝茶去。
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
如果你知道这个意思,明白前面一大段关于定慧的解释和内涵,定慧是一体的(等学)。相当于既学会了定,也学会了慧,同样的都学了。你们这些学道之人,不要说先定以后再来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不要这么去说。这个要求太高了,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在突出禅宗的宗旨。但实际上,参禅的人不是这样的,我们进入的方式不同,有时候是先定再发慧,或者先慧再来发定。
大圆满也是这么说的,有些人先在境界中去实现见解,在定中去找见解,从止中去求观;有些人是以见解来慢慢地磨成境界。大部分人走的是后面这条路,先闻思中观,然后修单空,修的时候,夺一阵要停一阵,夺一阵要停一阵……最后反观体会到定慧一体。还有些人是修止,修到很深的时候,他会对上师说修禅定的境界如何,上师会跟他说,这个境界不对,你应该怎么去看,怎么样融进去,或者你先修菩提心等等之类的,然后慢慢在定里实现见解,这个叫做先定发慧。
我们现在做的是先慧发定,初学者就只能这样,你上去就要定慧一体,那是不可能的。而六祖说:“诸学道人,不要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禅宗接引的是最上根人,但对我们是不行的。
开悟、证悟了以后,定慧就是一体的。“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当所有现象现起的同时,我们的本体就是这些现象;当我们处在本体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就是这个本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二转法轮里面讲的:显现即是空性,空性即是显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你把“空”字换成光明,就会变成显现全都是光明,光明体现为显现。那么,空性、光明是不是一体的?是一体的,怎么一体法呢?大圆满讲的“明空双运”就是这个意思,究竟的明空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所以,六祖的要求非常吓人!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有这样见解的人,说的法就有二相。定慧是不一样的,法就有二相,这就叫做“口说善语、心中不善”,可见这个“不善”要求太高了。
“空有定慧,定慧不等。”第一个空是不真实、不准确的意思。请记住!既然敢说定慧不等,他说的是认识本性以后,定慧才一体,没认识之前,定慧是没办法一体的,止观是没办法真正双运的。不然,止观双运就变成止和单空双运,或者止和其他的、不究竟的见解双运。所以,定慧完全一体的时候,一定是本性。
但是,我们不能一上来就定慧一体,这里针对禅宗很高根器的人说的,或者是对已经到瓶颈的那帮人说的,还有是已经证悟了的人,对他们来说,定慧就是一体。大圆满的修行就是这样的,禅宗的修行保任也是这样的,定慧就是一体的,定就是慧,慧就是定。从修行来说,定慧是一体的,如果从哲学层面来说,本性就是显现,显现就是本性,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非常的高!
如果你还在说先定发慧、先慧发定,这个属于修行阶段,把这个当成究竟,就是“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后面的部分,我们下一堂课再继续。
“啪!”(师兄拍惊堂木)我旁边的人吓得定和慧从来都没在一起过!
师兄们,我想问:“你们听这些内容难不难受啊?听不听得懂?”我在这里哔哩吧啦,语速又快,我很害怕你们听不懂,只要大概听懂就好了,能懂一半已经很厉害,我讲出来就更厉害,这叫自吹自擂!(开玩笑)
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14课
- 《坛经》第1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