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禅七的第二天,我在手机上收到一些消息,有些师兄们说打坐很难受,可能是刚刚参与打坐的缘故。其实,打坐要平时坚持才行,时间长了就不难受,最初肯定会难受的。
2011年,我们的修行团体首次举行禅七,那一次尝试了三天,很多人怀着好奇心参加。打完以后,很多人都受不了,再征求大家意见能否再打十天时,当场就有师兄强烈反对。
现在我来问大家打一个七还是两个七,很多人都说打两个七或者三个七,根本一点都不害怕。为什么呢?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都在练习打坐,像现在清迈的师兄们,听说连打两三个小时,有些师兄根本不喜欢下座。当然,也有些师兄前几天舒服,后几天就难受了,第二个禅七才刚刚开始就熬不下去。
你平常投入多少,磨砺到什么程度,决定了你禅七的时候能不能扛过去。我用了“扛”这个字,打坐很好的人,打坐对他来说是享受,哪里存在扛啊?当然,过度了还是不行,再享受也不能一直享受下去,普通人又不像佛陀那样,可以永远在法性里面不出来。比如,品尝美食是享受,如果一直让你吃下去,试试看呢?慢慢地,享受会变成难受。谈恋爱也是一样,刚开始是享受,到后来呢?抖音上经常发一些视频,夫妻结婚前是什么样的,结婚后又是什么样的,它是变化的。打坐也是一样,刚开始难受,然后变成享受,但也不能一直享受下去。
对于有修证的人,在禅定有一定水平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种平静的心去体会心的各种变化以及心的本质。我们体会到心的各种变化时,对自心的认识就会很清晰。结合见地,我们就可以改正心的一些作用。贪欲出来,马上就观它为空性,或者用某种觉知来压伏或者转移,这就是在修证你的相续。
当一个不好的心所出来时,比如贪欲出来,当下就体会到它是空性。如果是单空层面,就属于压伏,但有细微的化解作用。如果是空性层面,就彻底把它化解。当认识到它是空性时,你已经认识自己的相续了,应该说认识自己相续的本质是什么了。
那么,这些都要借助禅定的力量,而散乱的心是做不到的,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又在感受那样,一会儿在纠结,一会儿又在开心,根本就不是你在控制你的心,而是你的心在控制你。心不舒服了,就命令你去找个东西让它舒服;心舒服了,就要求你去巩固各种因素让它继续舒服下去,或者加大这种舒服,这就是所谓的贪嗔。
其实,你在被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左右。如果仔细去想:“我”到底是什么呢?找来找去,最后会发现没有一个“我”,全都是各种各样的情绪、念头在带着你跑。所谓的改变,就是佛陀教你的心是这么回事,你这么去做会苦,你去观察它、改变它就不苦了,这就是修行。
最后佛陀告诉你:心其实什么都不存在,就是单纯的觉知而已,你回到那种单纯的觉知里,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是回到?怎么去回到?首先,你要平静下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自己心的作用;然后,你的心自己会发现,而不是心的作用发现,心的作用发现的是知识。
什么叫做心的作用发现呢?佛陀告诉你,心的本性是空性,这是心的作用(知识)发现。什么叫做心自己发现呢?心直接认知到自己完全是空性,它的本来面目是没有执着的,也不会被污染。认识清楚以后,很自然地回到里面去。在回去的过程中,心的贪嗔痴慢疑等各种作用,要么消失,要么变成法性,这就成了法性游舞。
“变”的意思,就是你只有快乐,不会有痛苦,也不会再轮回。所以你一定要修定,否则就缺少了观察的基础。因为心不安静,你没办法去观察心的本质是什么,更谈不上改正。如果你不观察,那就没办法安住进去培养它。当你观察清楚本质以后,你有禅定才能安住下去,证悟的力量才能越来越大,反过来说,你的分别执着才能消失得越来越快。
如果你没有定,两样都做不到,既没办法去观察,也没办法安住于观察以后的结果。所以一定要修定,不修不行。禅定还有一个作用,它可以使闻思的内容得以呈现。也许闻思的内容很深,但作用是有限的,禅定可以避免你只是知识性的认识,它能让你认识的那些东西的作用变得更深。比如“轻安”这个词,我们想起来都很爽,但真正体会到又不同了。也就是说,仅仅闻思不修行是没有力量的,禅定可以让闻思的力量加深,容易产生法喜,能够让你修得下去。
当然,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禅定也会有一些误区。但是,即使有误区,你也必须要去做,因为禅定必不可少。虽然六祖说“不论禅定解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他说的是最高层面的人,他自己都说只接上上根人。很多人在网上都被直指了人心,对于普通人,直指了人心,怎么解脱呢?所以,我们还是要一步一步次第地来修行。
虽然我们讲的是《坛经》,是最高层面的东西,但我们还是要按次第来修行,那么,禅定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所以大家要有耐心。即使第二个禅七有疼痛,如果能坚持还是要坚持,要相信自己,时间长了慢慢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公司的那些人,你让他不打坐,他会不开心。最早的时候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要么就怀疑,要么就不愿意参与。他们又怀疑,又不敢说,我这个“大老虎”坐在上面,他们会想:“如果我说不想打禅七,老板会不会整我啊?”然后就梗着脖子、歪着眼睛坐在那里。
现在倒过来了,我害怕他们一直这样打下去,一打坐就什么事都不干了,而且坐出一点点感觉,就觉得自己成就了,一帮白痴!我骂人有点毒,是特指某些人。倒过来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打坐打出味道来了。虽然喜欢打坐不见得是成就,但也是非常好的事情,是修行有效果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法喜。所以大家要坚持,坚持到后来就可以了。
而且,这种法喜产生以后,比世间的欢乐要可靠很多,真的要可靠很多。人到老年总是要找点事情做,不是带孙子,就是跳广场舞,或者打麻将,或者看抗日神剧,一看到底,其实挺可怜的。但是,如果你会禅修,即使没有证悟,到了老年精神状态都会不一样,因为心有所依。
在禅修中,你有信仰、有法喜,大部分人还会因为禅定身体变得非常健康。当然,你要注意坐姿,免得坐久了身体会出现一些毛病,但大部分人是不会的。所以,在老年生活中,禅修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大部分老年人是不行的,特别是现在的老年人,看着他们就好难受。就算有吃有穿,住的房子也好,有空调,各方面都不用担心,但深受心灵空虚的折磨,还有病痛。到老年完全无病无痛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病痛。
老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禅修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功底,那老年的生活会得到质的提高。这属于世间法的表现,但是,有了禅定以后再去追求解脱,也要好很多,那是出世间法的一种追求,希望大家努力下去。
今天是禅七的第二天,有好几个师兄说到这个事情,借此机会,我想鼓励大家一下。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询问一下清迈的师兄们,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打坐很爽啊、很安逸啊”,这是一批打坐比较好的师兄。
我们回到课程上来,昨天学到第六品“忏悔品”,还跟我们平时说的金刚萨埵如意宝珠的修法以及五加行里面百字明的修法中的内涵做了一些比较。虽然他提名叫“无相忏悔”,但你会发现,他说的也是四对治力,你把相全部归纳为法性就是无相忏悔。最后你会发现,金刚萨埵如意宝珠修法中的四个对治力,或者其中的一些要素,比如咒语的根本、观想的根本,你把它们全部归纳为觉性,就成了无相忏悔,实际上是一样的。
当然,外在的修行方式上有点不同。六祖的要求就是你要以认识法性、认识心性为基础,而我们平常修的金刚萨埵或者百字明,并不要求你马上认识心性。但是,即使是金刚萨埵的显现,你所依止的对境、咒语,以及你内心的忏悔,根本上还是本性,也就是它的本质还是本性。我们平常的有相忏悔,其实是无相忏悔的世俗表达,就像外在的三宝是我们自心本性的一种世俗表达一样。究竟皈依是我们的自心本性,而外在的三宝是我们自心本性折射出来的。我们现在学习后面的内容,六祖对大家说: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前面说的是双膝跪地忏悔,现在是发四弘誓愿,因为禅宗属于大乘佛教,一定要发四弘誓愿。请大家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我们在平常上课、放生或者施食时,都在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只少了前面两个“自心”或“自性”。而六祖在我们平常念的四弘誓愿上,在每句的前面加了两个字(“自心”或“自性”)。这非常有意思,我们来看他怎么解释。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六祖说完四弘誓愿以后,对大家说:“善知识,大家经常都在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什么说这不是惠能在度,即不是我在度你们,或者不是你去度大家,而是你自心在度?”
后面接着说:“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他并不是把众生解释为自己之外的其他众生,而是说自己心中各种各样迷乱的念头、欲望、情绪等东西就是众生。
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对待乱七八糟的各种情绪、念头等众生时,需要自性自度,也就是要你自己心的本性去度这些东西,这才叫做“真度”。那什么叫做“自性自度”呢?你心中的邪见、愚痴等各种情绪和念头要用正见去度。那什么是正见呢?就是般若智,要用般若智去打破。
“般若智”怎么去打破呢?邪来了用正去度,迷来了用悟去度,愚来了用智慧去度,恶来了用善去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其实就是各种情绪来了,你用般若智去看透它,这是愚来智度。这些东西本来是迷妄的,你用般若智去度,就变成了迷来悟度。凡二元的东西都是邪的,或者是各种你执着的东西都是邪的,你用般若智去度就叫做“正度”。所以,这一切就是要用般若智去度,最根本的度是用般若智去度。
什么意思呢?说了这么一大堆,怎么去度啊?用自性去真度。很多人开示说,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你起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以后,你就静静地看着它,看着它是空性的,就这么简单。所以,你还是要用最根本的东西去化掉这些东西。
朋友圈里经常会看到一些师兄们发的大德们的开示:情绪来了、念头来了,不要去排开它,你只需静静地看着它,或者发现各种情绪、念头的空性。我们做不到的前提是,第一,你能静静地看着它吗?第二,看着它你能发现它是空性吗?你连空性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发现它是空性呢?你只能看着它消失。如果要让它消失,你不一定要看着它消失,你去做其他事情它也可以消失,但在这里,你就要发现它的空性。
大圆满的修行就是这样的,任何烦恼来了,他连消灭都懒得消灭,只要心一照见它,当下即消。照见它的同时就是般若智,般若智的意思就是,你直视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根本没有实质,它和你是一体的,直接收编,不但让它消失,还让你的般若智变得更大。你的般若智就像火,烦恼就像柴,进去的烦恼越多,火就会烧得越凶,那时候就是烦恼转菩提、五毒转五甘露。六祖说的就是这个,把这个叫做“自性真度”。
其实中间分了很多,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最根本的就是“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这一句才是关键。“般若智”就是空性智慧,空性智慧怎么去打破?难道拿一个空性的大锤,找一个烦恼抓出来一锤子打下去啊?你又不是雷神!(开玩笑)
所以,首先你得有般若智,要明白自心本性是什么。当念头出来时,你会发现它也是自心本性,那么,它让你烦恼、痛苦的作用就消失了,你会发现它和你的无执本性是一个东西。从个体立场立刻转换到般若立场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会消失。
这要怎么转换?其实是你忘记了证悟的本性、忘记了那种自明,在产生情绪、痛苦的时候,那种证悟往往会快速回来,修得稍微好一点的人就会这样子。修得很好的人,这些烦恼根本起不来。修得稍稍好一点的人,虽然已经踏实地知道什么是般若智,但还不能随时保持它,做不到不舍无上。由于不能保持,就会有烦恼起来,比如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等等。这些心起来的时候,他马上就会有觉知,即照见。觉知的同时,他的般若智就起来了。
觉知修得还不够好的人,还要思考一段时间,“哎呀,它是空性啊……”,他要安静下来,操作一番。如果修得比较好,烦恼生起的同时,般若智就起来了,然后看着它消失,迅速摆脱由邪迷、诳妄、不善、嫉妒、恶毒等产生的不愉悦,那种无执、清亮、喜悦又开始出现。
当烦恼出现的时候,你会发现就是不愉悦,一个人在嫉妒的时候能愉悦吗?有没有人会说:“我嫉妒你嫉妒得要死,我非常愉悦?”不会吧?其实嫉妒人的时候也是挺痛苦的。有人说:“满足贪欲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其实不然,贪到的当下你可能是快乐的,但贪之前你是有急迫需求的,如果不能满足,你就会焦灼。
我举个例子,假如你一个月工资三千块,但看到了非常喜欢的大衣三千八,然后你就在橱窗外面走过去、走过来,那时候你愉快吗?你是焦灼的。好不容易借了八百块把大衣买回来了,回来的路上又被小偷盗了,那时候是愉快的吗?这里说的只是一件大衣,如果把大衣换成老婆或者老公,那就更厉害了,随时都在焦灼。老公突然出差,听说带了一个漂亮的秘书,平时不打电话,那时候电话特别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深更半夜打过去。
结了婚的女性有这种经验吗?一部分有,另一部分说:“我有什么经验啊?我没背叛他都算好的了!”但她也会有其他焦灼,比如,看到自己老公这么老实、这么傻,而别人的老公如何如何,然后又开始焦灼。只要作为个体、作为人,你都是很惨的,没有谁比谁好得了多少。
我以前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面看到一个故事,有位大德看到杜鹃鸟在飞,一边捶打自己的胸口,一边对着杜鹃喊叫:“你也苦啊,我也苦啊,我们都苦。”杜鹃鸟的叫声是很悲惨的,有句诗叫“杜鹃啼血猿哀鸣”,就是说那个声音很凄惨。我在想:“你是大德,你苦什么啊?”我当时很不理解,但现在真的理解了。
作为个体,无论怎么样,你都是苦的。你要保住那个个体,本身就要经历很多挣扎和苦难。你说:“我无欲无求。”那你不吃饭吗?你吃饭是为了什么?为了保住这个个体——身体,那也是苦的。当然,你说:“你这个要求太高了。”修行就是要最高要求,彻底摆脱所有的苦难。
反过来说,只要作为个体,你都是苦的。所以,作为众生、作为个体,我们都是苦的。那我们要怎么去度呢?当我们产生这些情绪时,如果有般若智就好了。如果没有般若智该怎么办呢?又回去了,我们以前教的单空、菩提心,就可以度尽这些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果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修单空,虽然不算是究竟的般若智,但它是相似的般若智,也可以打破这些众生,也就是打破各种不好的念头和情绪,这叫做“自性自度”或者“自性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前面各种各样的情绪是心所,后面的虚妄心应该是见。“虚妄思想心”这个范围太大了,也就是说,你最基本的世界观就是虚妄思想心,是错的,比如唯物主义见,或者拜其他什么神,或者是各种各样难以成系统却又时常占据我们心灵的复杂世界观。
比如,有人问你:“你的人生要用来干什么?”你说:“我的人生就是为了全家人生存。”这也算是一种世界观,“我就是为了我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这其实是一种动物的世界观,他会说:“我就是要过好这一生”,有时候说得还挺动人的。
但这些都是虚妄思想心,你没有想到你过好了这一生,还有下一生。问题是,什么才算过好这一生?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暗设了很多前提,比如,我要按照这个世界上的一些规定生活,我不犯法,我在道德上也过得去,我的生活也不能太过穷困、贫乏,他其实是这个意思。
平常我们会认为这是个老实人、是个好人,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还是不行的,这些都叫做虚妄思想心,这样的世界观是错误的,你可能没有考虑下一世。甚至再高级一点,你说:“我就是要做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也不行,也叫做虚妄思想心,因为你没有考虑到解脱。
虚妄思想心的范畴很大,总之,不解脱的、没有达到禅宗那种世界观的三观,都叫做虚妄思想心。在六祖的语境里,你要这么去理解。如果你说“做个雷锋叔叔就好了”,那就不要到这里来了,不要搞什么般若智了,你就天天去车站等丢了票的大嫂,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
那什么叫做烦恼无边誓愿断呢?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心。那你要拿什么除却呢?肯定要拿自性的般若智去除却嘛,所以叫“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大家要根据六祖前面发四弘誓愿的方法来理解这些,他前面怎么发四弘誓愿的呢?在每个愿前面加一个“自心”或者“自性”。
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
“法门无尽誓愿学”,在这里怎么解释呢?你要先见性,一上来就要你先见性。如果是普通人,马上就不行了:“一上来就见性这么高,有没有搞错啊?”禅宗就这么高,要你先见性,见了性以后常行正法。什么叫做“常行正法”?保持自己的觉性,保任就是常行正法,这叫做“真学”。
你说:“见了性以后还需要学吗?”我告诉你们,见性以后还真的需要学,如果你要去度众,法门无尽誓愿学。虽说见性是最根本的法门,但是,为了达到见性,有很多法门要去学,你要告诉别人怎么去,念佛可以见性,修气脉可以见性,学中观可以见性,修大手印可以见性,依止上师依靠大圆满窍诀也可以见性,种种方法都可以见性。如果分派别,那就更厉害了,唯识可以见性,中观可以见性,三论宗可以见性,密宗也可以见性。这是说见性之前要学。
那见性以后要不要学呢?也要学,见性以后你要学度人的方法。你自己明白了本性,那些神通、功能自然就来了。虽然它自然能来,但过程中也会牵扯到学习,你要去参学。你自己解脱了、自觉了,没问题,但觉他怎么办呢?比如无色界的众生,他连气脉都没有,你教他拙火,怎么可能?他直接不理你,所以,你就要学他那个地方的法门。再比如,你到地狱里面,对地狱众生说:“我们来搞个烟供。”他会说:“烟供就是供我的,我供我自己啊?”而且地狱里面烟都点不起来。所以,你要学习其他法门。
《大藏经》里面记载,目犍连到恶鬼界见到了他妈,虽然他已经是神通第一了,但他都没办法让他妈吃饱,任何东西交给他妈,拿到手里就变成很脏的东西,吃到嘴里马上就变成脓血,再好的东西也不行。目犍连很痛苦,最后就去找佛陀。佛陀说你要在七月半(七月十五)供僧,你妈就可以吃到东西。结果流传下来,七月半(七月十五)就是鬼节。
所以,有很多法门你都要去学习。但是,在禅宗里面,前提是你要先见性,见性以后再去学习就容易了。但是,他还没有说学,直接说常行正法就行了。什么叫做“常行正法”呢?你保持在觉性里面,学什么东西自然就明白了,非常快。
为什么呢?千经万论无非是它——觉性,觉性一发挥,觉知的光明开展出去,你就会明白各种因缘,然后就知道怎么让别人改变因缘,改变因缘就是改变相续。然后怎么让别人切断因缘,你也明白了。但是,你必须要先见性,然后常行正法,这叫做真学,即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这是四弘誓愿的第三个,下面是最后一个。
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实际上要加两个字“自性”,即“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那要怎么做呢?要常能下心,就是要经常保持谦下、谦卑的心态。要成佛,还要保持谦卑的心态。不像有些人,学了两天就觉得“我修行很好啊,我已经开悟了,快初地菩萨了”,甚至有些人在网上说“我都十地菩萨了”。我看到有人直接在群里说他是十地菩萨,而且那个群里有一两千人,他经常在里面以十地菩萨的姿态说话“我说的这段话,八地以下的菩萨是听不懂的”,而且还有很多人献花,这些人怎么糊涂到这种程度啊?
当然,这是比较好笑的、狂妄的,我们这个团体里面不会出现这些,否则立即会被人打死的,用什么打死他呢?用唾沫和白眼打死他,所以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但是,我们这个团体里面有些人会很傲慢,他也会说“其实我也是凡夫”,但他的神态牛得不得了,语言里面瞧不起别人,那些人就多了。
比如,有些人自己打坐打得很好,旁边出现一点声音,然后就慢慢地回过头去瞄别人一眼,然后再缓缓地转过头来,搞得别人无地自容,这些现象一定会有的。但是,他内心到底有没有傲慢,旁边被撩的人也不要乱来,万一他没有傲慢,而是真的成就者,那一道白瞄就是一道闪光,弄得不好,你可能会造罪。
所以,我们要各自忏悔,常能下心。还要行于真正,也就是要保持觉性。否则什么是真、正嘛?唯法性不真,唯觉性不正,除了法性就没有一个真,除了觉性、除了自心本性就没有一个正。这个“真”并不是与“假”相对的那个“真”,是超越真假的“真”;这个“正”也不是与“邪”相对的那个“正”,是超越正邪的“正”。它们是绝掉观待的“真”和“正”,特征是要离迷离觉,不但要离开迷妄、虚妄,还要离开觉。
刚才不是说“真觉”吗?现在很多人经常说知觉、觉知,说得好像煞有介事。其实觉知有很多层面,比如,我们经常感觉到身体痒,这是觉;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情绪,那也是觉;相对于身体和心灵的感觉,它还有一个能觉。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本觉,本觉要离开这些觉。
“觉”是直接认知的意思,有二元的觉和究竟本觉。比如,当看到一个女人时,你想:“我感觉这个女人不太对。”其实是这个女人的形象在你心里面激发了某种反应,你直觉觉知到了这个反应,它可能让你有点不爽,但你又说不清楚是什么,所以觉得她不对,或者不好,或者是“我看到她,就觉得她好慈悲啊”,然后拿几朵花献过去,可能是她假慈悲的样子,让你心里面生起了温暖、安全等感受。
这种觉是一种非思考性、非逻辑性的直接感受,并不是拿着她的身份说明书等各种各样的资料来参考,然后进行思维“哦,原来她被判刑五年,犯了拐卖妇女罪”,那你的觉马上就变了,原来她一点都不慈悲。你的身体也会有很多感受,比如麻、痒、痛等等,你还会有各种情绪的翻腾,这些都是直觉,只是觉的内容不一样。
我们就认为有一种觉知、认知力是直接的。如果这种认知力有对境,它就是二元对立的知觉,而不是真正的觉。所以,《坛经》里面所说的“离迷离觉”的“觉”,就非真正的觉,因为究竟的觉是离不开的,它没有对境,也不是什么东西。当然,所有二元的知觉都离不开究竟的觉,它的根本是究竟的觉。
我们要搞清楚,究竟的觉并不是我们平常感觉这样、感觉那样的那个觉。特别是女性,以及一些学画画和学音乐的人,特别喜欢感觉,他们的感觉性特别强。而一些学科技、学数学的人,他们的逻辑思维非常强。他们要互相补充。
感觉性特别强就是所谓的情商高,在一群人里面,他们马上就能感觉到谁的地位高,谁的说话有问题。随着这种感觉,他们的表现好像适得其所,这就叫情商高。而有些情商低的人,他会在最适合的地方说最不适合的话。
还有一些人智商高,当面对一件事情时,由于他学了很多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他会前后联系,很快得出结论。一些学科技、学哲学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的思维能力强。有些女性的逻辑能力很差,前后不相关的两个东西,不知道她靠什么把它们联系起来,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比如,看到一个极难看的东西,她可以得出一个让人很难理解,逻辑上完全找不到依据的结论。为什么呢?她的情商在中间建立了桥梁,而情商的因素很复杂,说不清楚是什么。这是世俗的觉知。
我们修行中也有很多觉知,比如某种境界,明的觉知、空的觉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究竟觉。究竟觉就是空性,就是自心本性,这个觉你是离不开的。你只是没有发现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但你是离不开的。所以,“离迷离觉”的“离觉”,是离开一些不究竟的觉。
“迷”就不用说了,我们在修行时,就要用这种“觉”去觉迷。虽然这种“觉”不是真正的究竟觉,但它有作用。比如,单空也是一种觉,虽然它不究竟,但它能够去除一些非常迷幻的、错误的情绪和认知。
什么叫做“认知”?比如,我看到面前的电脑,觉得它是虚幻的,这跟我平常觉得它是一个实在的东西不一样。这就是用单空的觉对付执着的、实有的觉。慢慢地,我在内心里面产生它是虚幻的觉。在觉知它的过程中,这种虚幻的程度越来越深,它也在变化。这种觉就越来越细密,最后把这种觉抛弃掉,就是最终的究竟觉。
那么,前面的那种觉就是所谓的幻火,被觉的那些执着就叫做空木,幻火烧空木,能所观待,最后达到能所双亡。你一定要去觉它,它才会慢慢地变弱。也就是说,要过河,你得有船,你一定要坐上船,才能划过去。但是,划过了河以后,船就要丢下,丢下就叫离觉。“离迷离觉”就是这个意思。
“离迷离觉”以后就常生般若,究竟觉就出来了,即般若。我读这些,大家要识意不识句,普通话读“般若”是“bān ruò”,其实应该读“bō re”。禅宗的保任、大圆满的六根自解脱,就是常生般若。
六根自解脱里面最麻烦的是意根自解脱,“意根自解脱”,就是情绪出来以后,你根本不对治,它自然就解脱。你们能做到吗?夺己时,把“己”深入到情绪(心)这个层面,就会产生这样的单空力量。虽然还没认知本性,当单空夺到很深的程度时,那些情绪出来,自然就化掉了,这叫意根自解脱,但它不究竟。
真正的意根自解脱,就是你发现根本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我”,你证悟了,心能够时常在这种智慧里面。那时候,所有因“人我”而生起的东西会全部消失,因为“人我”根本就不存在。“人我”不加入的话,这些情绪是起不来的,或者即使起来了,也会当下即消。这叫“意根自解脱”,也叫“常生般若”或者“保任”。
所以,修行可以很笼统,也可以很细致。但是,真正去做的人,他一定会很细致,他会知道每一个细节。为什么呢?因为他一步一步在做,没办法不知道。你也可以很笼统,读了几本书,天天稀里哗啦瞎扯、东说西说,总是说一些话,那是没用的。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用,但对于真正的解脱真的没用,那是心的真正的自明、自了、自解脱。
“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什么叫“除真除妄”呢?同样地,这里的“真”是指与“妄”相对的“真”。比如,对于贪,不贪就是真;对于嗔,不嗔就是真;对于十恶,十善就是真;对于实执,单空就是真。但是,这种真是一定程度上的真,不是究竟真,它是与“妄”相对的那种“真”,而真正的“真”是究竟真,是超越真妄的,所以要除真除妄。
除真除妄以后,就会见到真正的无真无假、无是无非,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佛性,即“除真除妄,即见佛性”。“若也单刀直入,则圣凡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那个就是佛性,“圣凡情尽”就是真、妄都不要追求。真正认识佛性,并没有一个能认识和所认识,那叫自明,佛性全显的时候,当下就是佛,即言下佛道成。这也是大圆满里面说的“见、修、行、果”一体,即见即修,即行即果。
真正的“见”,即禅宗说的见地,落透了以后自然就会安住,打坐安住,不打坐也安住。打坐安住,就是“修”。不打坐安住,就是“行”。这种“行”达到很圆满的时候,就是“果”。甚至不用很圆满,“见”实现得比较透彻,即“修”和“行”比较透彻,那就是“果”。量可能不够,但它还是“果”。所以叫“见、修、行、果”一体,当下就是佛。真正证悟的时候,会认为一切都是佛,自己也是佛,别人也是佛。“即言下佛道成”,这就是所谓的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常念修行,是愿力法”,你常常如此发愿,就是以愿力的方式来修行。常常这么思维、思考,这么去做,就是所谓的愿力法。他把四弘誓愿全部一下归纳到般若智、自心本性上面,这就是六祖,他说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真的是接引上上根人。但也并不是说不能做到,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就是四弘誓愿。六祖说的四弘誓愿,前面都有“自心”或者“自性”两个字。为什么要加这两个字呢?因为这是我们次第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愿力的修行,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愿菩提心,而他一下就从自心本性的角度去说。
我们平常发愿会说“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菩提心嘛;“烦恼无边誓愿断”,这是修行嘛;“法门无尽誓愿学”,这是菩提心嘛;“无上佛道誓愿成”,这是菩提心嘛。这四句话完全可以归纳成“为利众生愿成佛”,“无上佛道誓愿成”就是愿成佛,“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就一定要学习嘛,所以烦恼要断、法门要学。
那么,怎么去实现为利众生愿成佛呢?证悟本性。这一段归纳起来就是这个意思。你说:“我暂时没有证悟本性。”没关系,我以前就讲过,菩提心和单空这么去做也一样。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
按照我的方式,你们也发了四弘愿,接下来到皈依。最开始是受五分法身香,然后是忏悔,接着是四弘愿,现在是皈依,有点像我们的五加行,只不过五加行的次序是倒过来的,但根本点还是认识自心本性。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四弘愿相当于菩提心,前面还有忏悔,我们的五加行包括皈依、发菩提心、忏悔、供曼茶罗、上师瑜伽,只是它的上师瑜伽就是自心本性。
“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我们平常说的三皈依戒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都是有相的。“佛”,我们基本上会拿一尊佛像,“法”就是经书,“僧”指一个大乘菩萨或者四个小乘僧,而且要具戒,这叫做“佛、法、僧”。而六祖在前面加了“无相”。
“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六祖把佛、法、僧说成了觉、正、净,这叫三皈依,也就是外在的“佛、法、僧”从内心来看,就是“觉、正、净”,即“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我们平常说的是“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受过皈依戒的人应该都知道,但这里把它改过来了,往内心去靠,“佛”就变成了“觉”,“法”就变成了“正”,“僧”就变成了“净”。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从今日去”,从今天开始。“称觉为师”,称我们自心的觉性为师。什么是皈依师呢?就是觉,要“称觉为师”。正觉就是佛,即密宗说的上师,显宗说的师父。这样的正觉为佛,才是真正的不皈依邪魔外道。那怎么来证明呢?“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
这里提到一个词汇“自性三宝”,以此来证明三宝可以体现在我们的自心本性上,而且经常都在证明,现在告诉你是怎么证明的。他说:“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什么叫“自性三宝”呢?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佛、法、僧”变成了“觉、正、净”。
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这是从显宗的角度解释,从密宗的角度解释,自心皈依了觉,根本就没有邪迷,不必少欲知足,财色也是觉,哪有两足不尊吗?那就更厉害了。但是,从显宗的角度来说,自心皈依了觉,你保持在觉性里面,不舍无上,当然邪迷不生。正觉是认识最全面的,即所谓的上帝视角。
认知有逻辑认识和直觉认知,逻辑认知是比量,直觉认知是现量。比如,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这叫“直觉认知”。每个人的认知就是这样的,还有其他什么吗?再也找不出来了。但是,一旦有个体,你就有角度,就是二元的,这就叫“邪迷”。而从正觉或者自心本性的层面去认知,那就没有角度了,他的角度是全体,西方称之为“上帝视角”。
所以,你要怎么看世界?西方说,你眼睛看到的世界是这个角度的,他眼睛看到的世界是那个角度的,每个人都不同。但是,作为佛陀,由于他有尽所有智,每个人认知的世界他都知道,因为他有他心通,全面的他心通,而且还知道所有人都不能知道的东西。
为什么呢?作为普通人,你知道的东西是有时间性的,你不能知道过去、未来,而佛陀都能知道。这种知道也属于遍知的一个内容,但最根本的是他有一种和大家都不一样的智慧,叫“如所有智”。而这个“如所有智”是所有个体的本质,它和佛陀是一样的,但普通人不知道这个“如所有智”,所以不能产生“尽所有智”。
如果你达到自心皈依觉,那就是证悟了本性。我以前讲五加行的皈依时曾讲过,真正的究竟皈依就是开悟,认识自心本性,并且能够融入进去、安住下去,这就叫做“皈依觉”。那时候当然邪迷不生了,“邪迷”是指二元对立,或者有角度。我们不能说邪迷就是杀人放火,那就太邪迷了,那叫坏事。
那时候邪迷不生,也少欲知足,因为安住在法性里面,欲望出来就消了。他也没有什么贫乏感,所以不需要去追求什么满足,那时候是最满足的。少欲知足,当然就能离财色,财色拿来干嘛?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那当然能够离开财色。如果不需要财色了,就是福慧两足的表征,所谓“名两足尊”。
大家能理解吗?很容易理解的,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开悟的人是很自在的,他无欲无求,无寻无伺,没有希忧。他不但在座上没有希忧,座下也没有希忧,座上、座下要一致嘛,那当然两足尊。这是六祖的解释。
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
我们平常说的是“皈依法离欲尊”,究竟来说,离开贪著、欲望其实是离开二元对立,修行就是为了离开二元对立。为了究竟离开二元对立,就要离开各种引发我们强烈二元对立的对境。比如,强烈贪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很好的对境让你贪嘛,有了对境就有了你,最粗大的二元对立就开始了。只要离开贪,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心的本质是没有二元的。然后你会发现,其实贪也不是二元的。但在还没发现之前,它就是二元,强烈的执着就诞生了我和我所执的东西。这是贪。
嗔也是一样,总有一个对象让你打,你不会认为打的是你自己嘛?如果打的是你自己,你还下得了手吗?下不了手的。下面是痴,二元对立的根本就是痴,也就是傻的,搞不清楚这一切都是自心如幻的显现。这个搞不清楚不是概念性的,而是觉知性的。如果是觉知性的,直接觉得如幻时,比如修单空,执着就会减轻很多。如果直接觉得是法性,那根本就不会再打了。当然,打也可以,不是不能打,大家演一场戏给众生看,所以马头明王和大威德金刚就打了一架。你觉得他们会打架吗?他们都是一样的东西,根本不会打,是打给你看的,打给你心中的执着看,或者打给某种缘起看。
“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我们平常说的“皈依法”,就是离开各种各样二元对立的法。那么,“自心皈依正”,这里就不讲法了,说的是“皈依正”,只要你心正,就算是皈依了法。那什么叫做心正呢?他说的正是处在已经证悟了自心本性的那种正觉里面,那就是真正的正,那种正里面就是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由于没有邪见,就无人我贡高,即没有人我执了。由于没有人我执了,因人我而产生的贪爱执着就没有了,“名离欲尊”。
“自心皈依正”说的是结果,我们说的“皈依法”还是要去修的。如前所说,我们要逐步地修。首先离开让我们产生贪欲、产生嗔恨的对境,让强烈的二元对立减轻;然后去发现自心本性,发现自心本性没有二元对立。这是我们皈依法的含义,也就是去学法或者修法。大家懂吗?虽然有个皈依的形式,但不是我们皈依了就算了,那只是形式上的皈依。真正的皈依,是你要去修行,这才是皈依法。修行就要闻思修,一定要去操行才行。
那这里是什么呢?皈依正,已经是法的结果了。为什么呢?念念无邪见,好难的,什么叫念念无邪见啊?我告诉你,如果要一层层地这么来看邪见,我们初步学的那些东西就是邪见。比如,为了对付贪欲,我们所学的不净观,那就是邪见;我们学的唯识,如果认为心识实有,那又是邪见。
大家学过这些吧?我们学中观,天天去破唯识,就是破心识实有。其实,真正的唯识(随教唯识),从来都没有说过心识实有。然后,你修单空,对于究竟空性来说,单空也是邪见。如果你执着应成派,大手印就说你是邪见;如果你执着大手印,大圆满就说你是邪见。
这样的邪见太多了,他要念念无邪见,就说明他已经是大圆满的状态了,也就是禅宗的状态,认识了自心本性,已经是最高了,所有的念头出来都是离欲的见,而且念头也不怕,都是法性,念头越多越快乐,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才叫“念念无邪见”。
所以,这个“自心皈依正”就太正了,正到极点。因为没有邪见,当然就没有人我贡高。这个反过头来,也可以检验我们的修行,如果你证悟了,你还会觉得是“我”证悟了吗?证悟的那种松脱,它不仅仅指身体的松脱。禅定中身体也会感到松脱,有时候打坐你也会觉得身体好软啊、好轻安啊,甚至身体消失。这也是一种松脱,是触受的松脱。这算个屁,当然,它也算个屁,但终究来说它还是个屁。屁完了以后,还有肠胃啊,你不能不停地制造屁,哈哈,我是乱举例的!
也就是说,身体的松脱只是一个结果,还有心的松脱,心的松脱必须要认识自心本性。心松脱的一个特征就是没有人我,如果没有了人我,你又没办法辨认,外现出来就会产生两个特别的效果:一是悲悯众生、极端地悲悯众生,二是感激三宝。而且,他感激的三宝不是外在有相的三宝。当然,有相的三宝他也会感激。但最感激的是自心本性的三宝,他知道自心本性的三宝清净了以后,还会呈现出本尊的样子,那时候他就能真正地进入密宗。所以,“无人我贡高”说起来是一句话,实际的修行中会有很多具体的呈现。
“以无邪见故”,不仅仅是指身体的松脱,还指心的松脱。身体的松脱,禅定也会有这样的作用。有些人完全没有般若见,打坐身体也会消失,我们这个团体里面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他的嫉妒心堆得像须弥山那样高,他的身体也是松脱的。但那是不行的,不能以身体松脱来看,有时候气脉通畅,身体也会柔软、愉悦,发出暖热等等。
真正的心的松脱,就是没有人我。身体的松脱,算是一种轻微的法我,因为身体是法执。没有人我的表现是什么呢?他会爱别人,因为他会发现别人和他一样,本质是一样的,开始产生轻微的“同体大悲”。他会对任何生命都很好,因为他发现都是同体的,那种体会叫“无缘大慈”。这是个标准,我们要看这个。不要总是说“我产生了什么境界,明啊、空啊、松脱啊”,当然,我以前也经常鼓励这些,因为你要先走到这一步再说——勾、框、剋嘛,也叫养、套、杀。
“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处在法性里面,他会自足,所以不会有贪爱执着。贪爱一定要有对境,如果完全呈现为法性的时候,二元的贪爱就消失了。如果二元的贪爱消失了,显现出来的,有贪爱也不怕。但这要看修行的程度,如果修行的程度不够,你就说“我已经证悟了,贪爱也不怕”,然后去实施贪爱,哇,那你要堕地狱的,而且堕得很深,肯定是金刚地狱,因为你以金刚(法性)的名义行骗。
但是,如果是真的证悟了,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去化掉贪爱、转化贪爱。所以,密宗里面不认为有什么真正的贪爱,再怎么贪爱,它的本性都是佛。关键是贪爱的同时,你不能站在二元的立场上,一定要站在本性的立场上,保持觉性不失,叫不舍无上。那么,贪爱就会自解脱,越大的贪爱、嗔恨,在那时候自解脱就会变成强烈的证悟,所以说烦恼越深、证悟越重,五毒转五甘露。
话虽这么说,你们别以这种名义去行骗哦,这是不行的,首先要证悟。当然,真正证悟的人不会这么去干,那是傻的,愚痴到无法想象。既然都证悟了,他的智力会很发达,有时候可能会做过头,但马上就能明白过来,他的理性会占主导,因为理性是真正的觉性,这就叫做“名离欲尊”。并不像我们说的“我根本没有欲望”,压抑欲望不等于没有欲望。
所以,汉传佛教或者禅宗经常会讲这样的故事,如果长期压抑欲望,而不是真正地对治掉欲望,结果非常不好。著名的三车和尚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吧?不用再讲了吧?他都坐了上亿年,结果还没证悟,他就是学唯识的窥基大师。他从上一个佛的教期坐到这一个佛的教期,后来遇到玄奘,让他去投胎,于是投到了尉迟敬德家里,成为他的儿子。尉迟敬德是唐太宗的大臣,帮唐太宗夺过皇位,著名的玄武门事变,就是他干掉了皇子李建成。我们经常说的守门的两个门神,他就是其中之一。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以后,让他出家,他提出了三个要求,必须给他一车书、一车酒和一车美女,这才答应出家修学,否则不干!他坐了那么多年,打坐那么厉害,欲望都没有除掉。在那个阶段,他肯定完全离开了酒、书、美女等等,但事实上却还没离开。
汉传佛教里面还有一个著名的案例,有一位修行人,他修行非常好,手不碰金钱,眼不看妇女,结果他圆寂以后烧出的舍利子,男众捧着就光明直射,而到女众手里就会化掉。他不能度女众,说明根本没有达到究竟的成就,可能只是阿罗汉这个层面的成就。
真正的佛教,要彻底认知到所有的贪欲、嗔恨本质上都是佛性。但是,什么叫做彻底认知它是佛性啊?你要先认识佛性,然后在不舍无上的认知里面看那些贪欲、嗔恨,这才叫真正的烦恼即菩提,否则就是假的。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区域,一些虚妄的瞎扯的人就不用说了,比如网上的那些十地菩萨,千万别去信!
但是,一些真实的很踏实的修行人也会在这上面犯怵,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坚决不看这些东西,或者看到贪、嗔、痴就害怕,觉得不得了;另一方面,以贪、嗔、痴也是法性为名去行施贪、嗔、痴。这里也要中道,怎么中道呢?首先要看你认不认识本性,这是关键。然后你本性的力量和你贪、嗔、痴的力量相对时,谁占主导?如果你本性的力量很弱,那就变成“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如果你本性的力量足,那就是贪、嗔、痴等烦恼也是本性,五毒即五甘露,五蕴即五甘露,随便你说,说得不好听就是“打得赢是大哥”。这叫“名离欲尊”。
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自心皈依净”,即三皈依中的“皈依净”,本来是皈依僧。我们的“皈依僧”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修法必须要有陪伴和教导,因为佛已经圆寂了,他会化为经书,但我们看不懂,就要僧来教导我们,所以要皈依僧。我们皈依僧的目的是为了修行,为了得到指导、得到指引,甚至授戒等都需要僧来帮我们,比如别解脱戒,必须要出家人才能授,所以一定要皈依僧。
这里把“皈依僧”变成了“皈依净”,什么叫做“皈依净”呢?刚才说了,净的对立面就是污染,也就是二元对立的东西都叫污染。一些比较恶劣的贪、嗔、痴、慢、疑是污染,还有一些并不恶劣的所谓的善行,比如布施、放生,这些也是污染,因为它也是二元对立的。所以,“净”也是有层次的。
这里说什么呢?说:“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说的又是本性。什么叫做“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呢?保持本性的时候,我根本不拒绝所有的一切,我只是不染著而已,尘劳爱欲境界什么都可以来,但我不染著。
那是不是不染著呢?就自性来说,我就是不染著。不染著,并不是两个东西,好像是两个东西出现以后不染著,不是这样的。因为所有的尘劳爱欲境界,其实就是我的自性,我自己怎么染著自己啊?一定不行的。哲学上的究竟本质是没有东西的,也没有“没有东西”。
首先是没有东西,是非;然后是没有“没有东西”,是非非。到底是什么呢?觉性!觉性是不可能去染著觉性的,但表现出来也可以是两个东西互染。如果站在觉性的层面,就叫做不染。这个叫什么呢?临济四夺里面的“并汾绝信,独处一方”,觉性和贪欲完全不相关,要变成一样的东西,才不相关,否则要么是联系,要么是对立。“独处一方”就是完全处在觉性里面。
但是,处在觉性里面好像就是一个东西,那就是法性。也有一个东西的那种状态,那就是法性定。但大部分不是那样的,它会有各种各样好的、坏的现象,这些现象生起以后全部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且是觉性层面的如露亦如电,不是单空层面的如露亦如电。那时候根本谈不上染著这回事,但它又可以呈现出众多纷繁、奇妙或者丑恶的样子,那个叫“众中尊”,很多,但都很尊贵。
这个好难理解,大圆满说地狱众生和佛陀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意思。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但是,前提是你得“自心皈依净”,这个“净”是什么呢?就是本性,本性之净,即完全没有二元对立的灵光独耀,无生大空。哎呀,我词都找不到了,太多词了,反正就那个玩意儿。
所以,他的三皈依是这么来说的,其实就是皈依自己的本性,本性里面是自然自足的,叫“两足尊”;本性里面是没有人我、没有欲望的,叫“离欲尊”;本性里面有这些东西,也根本不会贪著、污染,所以叫“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皈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戒。
这样的修行就是自性皈依,其实就是大圆满的修行。“凡夫不会”,就是凡夫不会这样子。“从日至夜受三皈戒”,这说的就是我们,那对不对呢?从他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三皈依就是比较不到位的,但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三皈依还是需要的。
很多人说:“我们为什么要做三皈依呢?佛在心中,不做三皈依。”这些都是口头禅,你一定要去做三皈依,一定要去守戒。因为你没办法认识自性,没办法做自性皈依,你只有去受这种次第性、形式化、仪式性的三皈依,你才能慢慢地走到自性皈依。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争论。有人说:“不做三皈依就不能证悟。”有人说:“不是这样的,《涅槃经》里面讲,最后有一个外道到佛陀那里去献花,佛陀说‘放下’,他放下左手的花,佛陀又说‘放下’,他又放下右手的花,佛陀又说‘放下’,他问佛陀‘我已经两手空空了,还要放下什么呢’?佛陀说‘把放下也放下’,这个人马上就开悟了,而且这个也没有作皈依。”
其实,他向佛陀献花,就已经皈依佛了;他去问佛陀,就已经皈依法了;佛陀让他放下,他体会到了,就已经成僧了。实际上他在一瞬间完成了三皈依而已。如果你在形式上不认佛,又说你的自心信了佛,把形式和心分开了,就成了二元对立。产生这些争论的人,说明没有真正地明白。所以,我们还是要去受这些形式的皈依,当走到究竟的时候,就是所谓的自性皈依。
六祖开始从究竟的角度斥责,说我们做的三皈依不究竟,怎么说的呢?
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问:“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你只能走到觉那里去,要是你说“哎呀,佛像”,他就说“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
“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就是佛都见不到,你皈依到哪里?如果你只是嘴上说,那就是妄言。我们经常说“皈依佛”,但不知道佛是什么,总是在说,那就是妄语。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这里说的“各自观察”就是观心,不要错用心,不要嘴巴上说了就算了。什么叫做皈依佛?形式上的三皈依走到极处,你会发现,你心的觉才是真正的佛。你只要皈依了那个佛,其他什么皈依都完成了。
“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这里的“自皈依佛”应该读成“皈依自佛”,就是皈依自心本性。“不言皈依他佛”,就是离开你的自心本性并没有其他的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如果你不皈依你的自心本性这种佛,你就找不到其他皈依的地方。如果我们实际去修行,你会发现就是这样子。
佛在哪里?你找一个出来。你不要说在西天,西天在哪里?或者印度金刚座?或者是你佛台上摆的佛像?如果你要现实地、确切地、真切地找一个不生不灭处,那就是真正的佛,就在你心的本性那里。你要问:“心的本性在哪里?”好了,问题来了,修行去!如果你要问禅师,禅师会回答:“就在这里!”你会当场昏过去,哈哈!所以,这是很究竟的说法,而我们修行的时候要次第地修。
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其实这也要讲次第的,见地上我们要明白皈依自心三宝,但做的时候要内调心性。那怎么“内调心性”呢?我们说的要改变自己的相续,要去修行。怎么改变相续呢?对外要外敬他人,理解大一点就是菩提心,理解小一点就是修行人的“六和”(身和同行、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或者是慈、悲、喜、舍。这就叫做自皈依。
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佛、法、僧最终都可以体现在你的自心本性上。这里说的是三皈依,再看后来又怎么说呢?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
哇,这就厉害了!我们皈依了自性三宝要怎么办呢?“各各志心”就是各各专注、注意,叫“志心”。然后我跟你们说“一体三身自性佛”,就是你的这个个体具备了三身自性佛。也就是说,佛有三身(法、报、化三身),而你的自性具备三身佛。
“令汝等见三身”,马上可以让你同时知道法身、报身和化身这三身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你的自体就有三身,我可以马上让你见到。“等见”就是同时见到。“了然自悟自性”,见到了三身还能了然自悟自性。或者倒过来说,“了然自悟自性”,即明白了自心本性就等于见到了法、报、化三身。这与大圆满是一样的,大圆满里面空性是法身、光明是报身、大悲是化身,大家还记得吗?我以前讲法、报、化三身时曾讲过的。
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
六祖又开始念了,也有形式的。天哪,意思是要皈依你自己的身体,你怎么皈依自己的身体啊?你对着自己的身体磕头?皈依不是要磕头吗?那怎么办?用手敲头?哈哈!你的身体是报身,是业报身,经常会受苦。你也有化身,你的念头是你的化身,全都是贪、嗔、痴、慢、疑,凡夫就是这样子。我们来看是怎么解释的,他一定有自己的解释,禅宗的解释挺高妙啊!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色身是一间房子,是我们的心性居住的房子,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其实,我们的身体是我们心识的展现,身体是身识的展现,想法、思维是意识的展现,看到的东西是眼识的展现,听到的声音是耳识的展现,而识的本质就是心。所以,说色身是个房子,只是一个比喻。如果你把这个比喻当真,好像有一个房子,心住在里面,那样的话,心和身体就分开了,是两个东西了。其实不然,这是一种认知不准确的说法。
如果这样认知,就会像影视里面经常看到的那样,人死了以后,心识从头顶冒出来,像一缕白烟,然后飞到一个大肚子的女人面前,一下子扎进去,接着一个孩子就出生了,他就是死了的那个人,这纯属扯淡。这是灵魂的概念,而佛教是不承认灵魂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我们的身体是心识的一种展现,当我们死亡以后,我们的身体其实是别人眼识的展现,别人摸我们的尸体是别人触识的展现。而我们的心识又会展现出我们的母亲和父亲,他们正在进行交媾,然后我们就入胎了。如果遇不到这种情况,在中阴身时,我们的认知力就会以另外的方式出现。
我们还会看到自己的身体,当我们看到自己的身体时,那就是我们中阴身眼识的呈现。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自己的身体并不是活着时的那个样子,因为那时候你已经没有活着时的那种眼根,有可能看到的是一头猪。如果你修得很好,看到自己的尸体可能是光。因为看的因缘已经变了,眼根都不在了。所以,影视里面的那些东西可以拿来娱乐,但千万不能当真,地球上的影视都是非常害人的,事实不是那样的,净瞎扯。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色身是个要坏的东西,就像舍宅,不能去皈依它。“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向者”指从来都是这样的,“三身佛”就是所谓的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向者三身佛”的意思是,三身佛从来都在我们的自性中,世人都是有的。也就是说,世人都有自心本性,而三身佛就在我们世人的自心本性里。
“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因为我们的自心不认识自心,不能自明,不能开悟,没有明了自心本性,所以就不知道自心里面的那个三身佛。
“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我们总是在外面找佛的法、报、化三身。我们会说“佛的法身是空性”,空性在哪里呢?我们还会说“阿弥陀佛是报身,各种本尊是报身,那化身是什么呢?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现在的大宝法王是将来的狮子吼佛,还有弥勒佛,这些都是化身佛”,但却不知道我们的自身中有三身佛,“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其实,我们的自身(身体)是我们自性的一个表达,也可以说,它就是我们的自性,即自性中有三身佛。
“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我们说的自己,很大程度上是指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凭你的身体就可以见到你的自性,这个自性就是有三身佛。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并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法身佛是空性,报身佛是像阿弥陀佛那样的佛,化身佛是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引导六道众生的佛。“不从外得”,它不是外面的东西,我们的自心本性自具三身佛。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这一大段有点长,我慢慢来解释。“何名清净法身佛”,什么叫做清净法身佛呢?一句话总结起来,如果你开悟了,那就是自性法身佛。我们来看具体是怎么说的?世人的本性(我们的自心本性)本是清净的,万法都是从自性出来的。为什么说“一切境相由心现”呢?这个“心”可以是阿赖耶识心,但阿赖耶识本身也是从法性里面出来的,法性不认识自性,产生二元才有阿赖耶识。所以说“万法从自性生”,“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也就是这个意思。
“思量一切恶事”,以人我的方式开始思量恶事,平常串习这些贪、嗔、痴、慢、疑,然后就产生恶的行为。“思量一切善事”,就会产生善的行为。
“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就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本性像天空一样,大圆满里面经常作这样的比喻,说它像无云的蓝天一样。“日月常明”,说明它还有认知力。也就是说,心是空性的,像蓝天一样,同时它又有认知性,并不是真正毫无认知性的虚空。毫无认知性的虚空,是我们头脑想到的、眼识看到的东西,而真正的自性是有认知性的,所以叫“日月常明”。
这种“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的自性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什么叫做“上明下暗”呢?自性本身是清净的,但被盖覆了以后,我们不自知,叫“下暗”。我们回到自心本性里面,它什么都知道,但是我们不认识。我们以人我的方式进行思考,认知范围是非常有限的,由此认知到的任何事物,不管善恶,都是有角度的,那是浮云。所以,认知本性,既要除恶,也要除善,不仅仅是除恶。
“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什么叫做“忽遇风吹云散”呢?其实就是一下开悟了,修行的风吹掉了愚痴的云,上下俱明,就万象皆现。这就是证悟的状态。
“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这里的“世人性”不是指本性,而是指我们的人性,比如贪爱、嗔恨等等。“浮游”是指变化,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天上的云、少女的心,变来变去的。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这里的“善知识”是称呼大家。善知识,有时候指真正的善知识,有时候指那些听法的人。智慧就像日月一样,它是常明的。
“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以人我的方式去分裂智慧,就会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智慧的日月之光就不能普照。
“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这个“善知识”就不是称呼了,而是真正的善知识,密宗叫上师,禅宗叫师父。“闻真正法”,听闻了真正的佛法。“自除迷妄”,除掉这些善恶之法的迷妄。“内外明彻”,前面说的是“上明下暗”,现在又说“内外明彻”,不管是上下,还是内外,全都清清楚楚。
“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自性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万法就是自性,千万不要把“自性”看成是与万法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你也不能说万法就是自性,这种说法也值得考究。这样不加解释地说万法就是自性,那也要出问题。“色即是空”是对的,万法就是自性。当说万法就是自性的时候,如果认为某一个具体的法就是自性,那就著相了。所以,“万法就是自性”这种说法要好好探讨,要当真去明白。你要除相,除了相的万法才是自性,“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开了悟的人就是这样的,开悟的人,他的心就名“清净法身佛”,他心的本性就像天空一样,很像大圆满说的“空性就是清净法身佛”。(这里见到一个“佛”了,哈哈!)
善知识!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吾我心”是指人我心。这里又在反过来解释自皈依,可能这个版本有问题,本来在说法身佛,怎么一下又解释自皈依了?但是没关系,版本的字句经常调来调去,我们将就它,反正这一大段说自皈依。
什么叫做“自心皈依自性”呢?什么叫做“皈依真佛”呢?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就叫做自皈依。这是在说修行,这一段应该是说前面皈依的,不知道怎么到下面来了?但是没关系,也一样的。
“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这句也是说皈依的,它跟前面说的皈依是一样的,这一大段在说三身的时候飙出来了,它跟前面的意思是一样的。要是把这一段拿到前面去的话,我前面的解释就精彩了。
《坛经》有很多种版本,抄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都不一样。我们学的是“宗宝本”,要是跟“敦煌本”去比,差别好大,但意思是一样的,几个版本我都看过了。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我来跟大家解释,什么叫做圆满报身佛呢?“一灯能除千年暗”,这已经说到光明了,千年暗室,大家都没有去过,灯一照就看见了。开悟就是这样的,我们看到到处都是这样、那样,一旦证悟,你会发现全都是法性,全都是光明,孤明炯炯。“一智能灭万年愚”,也是一样的,“般若智”使无始劫来的无明全部一下就去掉。
“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什么意思呢?不要想过去的事,过去心不可得。“常思于后”并不是说要为后面的事情作计划,要去得到未来心,而是要“念念圆明,自见本性”,要随时保持证悟。
“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殊”是指不一样,虽然所有的善事、恶事不一样,但它们的本质是一个——“无二”,就是本性。“无二之性,名为实性”,“实性”并不是指实有,而是真实的意思。没有善恶、没有对立、没有观待、没有能所的那种本性,才是真实的本性,名为真实性。请大家记住,它不是实有的意思,如果说成是实有就完蛋了。
“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本性是不染善恶的,这个不染善恶的,就叫做圆满报身佛,它是什么呢?是一灯能除千年暗的光明,即我们的觉性。觉性像天空一样,无染是清净法身佛,觉性像光明一样,照见一切为圆满报身佛。这是不是跟大圆满说的一模一样呢?大圆满说的:空性是法身,光明是报身,大悲是化身。这个我们以前曾讲过。
“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真正的自性是不会起一念恶的,分别了以后才会起善恶,如果自性分别以后起了一念恶,万劫的善因就被灭掉了,即“一嗔能灭千劫福”。“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什么意思呢?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重罪。这里说的“自性”是分别善恶以后的“自性”,但可以说,我们起的善恶可以依据自性。依据自性是什么呢?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依据三宝去发誓,依据三宝去忏悔,依据三宝去造恶,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善或者非常大的恶,要这么去理解。
依据自性起一念恶,会灭掉万劫善因,比如辱骂上师,那就是依据上师(自性)毁谤三宝,会灭掉万劫的善因。另外,依据自性起了普通善恶的二元分别,也很吓人,一嗔能灭千劫福。我们可以不依据三宝,比如平常与其他人生气,同样能灭掉千劫福,也可以这么理解。
同样地,依据自性起了一念善,也能让恒沙恶尽。比如,我们依据三宝发菩提心,也可以让恒沙恶尽。另外,我们不依据三宝起了一个善心,比如,以前举的一个例子,有一个沙弥把即将被水冲没的蚂蚁救了,结果让自己很短的寿命变长了,这也可以让恒沙恶灭尽。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依据自性,一个是普通的善恶。其实,普通的善恶还是要依据自性,只是分裂了自性,没有直接联系自心本性。但是,我们的三昧耶戒就与我们的自心本性、究竟上师合在一起的,所以,受三昧耶戒特别重要,在里面起善起恶,作用都非常巨大。就像我经常说的,如果你在面粉里加了味道,你做出来的包子、馒头全都会有味道。
“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直到证悟成佛的时候,我们每个念头都是光明,念头越多越光明,每个念头都是法身、都是报身。每个念头都是法身的时候,那个念头就是报身。法身、报身、化身只是从不同的功用去说的,说来说去就是一个东西。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前面说了报身,现在说化身。什么叫做千百亿化身呢?他把心念的作用叫做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当我们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就是自心本性,那时候就是空性。但是,一念思量,就开始变化了。一念思量的时候,有可能是二元对立,如果没有二元对立,那就是真正的化身。
修行人处在大圆满的境界里面时,是没有二元对立的,那时候不怕念头,所有的念头都是法性,念头也会依据所有的因缘进行思考。这时候无善无恶,是真正的化身佛。
但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讲,他甚至说不管你有没有二元对立,只要你起各种各样的念头,就叫做变化。即使你是普通的那种二元对立,不是我刚才说的已经证悟的那种,也就是普通人一念思量,也叫做变化。变化有两个层面,思量恶事就是地狱,思量善事就是天堂,你毒害别人就会化为龙蛇,你慈悲就会化为菩萨,你智慧就会结成上界,即所谓的天人,你愚痴就会化为下方,比如畜生、饿鬼、地狱。
“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自性变化甚多,明白了自心本性的人就会超越善恶,不能明白自心本性的人就不能省觉,然后念念起恶,常行恶道。有自我的人就是这样的,念念起恶。《地藏经》里面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华严经》里面也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也就是说,作为个体,基本上你行的都是恶事,你行的善事都是有限的,最后也会变成苦因。
“回一念善,智慧即生”,这个“一念善”不是指普通的善,而是智慧即生的那种善。智慧是什么呢?就禅宗来说,绝对不离开般若智慧。当然,也可以包括修行智慧,不然的话,我们一上来就要证悟自性,如果不证悟自性,平常的修行就是地狱因,那也不是的。我们以出离心、菩提心去修行,是阶段性的智慧。但就禅宗(禅门)来讲,最终一定是般若智慧。
“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世俗人经二元对立以后,念头一出来就是轮回的因,比如地狱道、饿鬼道等等,最差的是地狱道,最好的也不过是天人,不管怎么样,都是轮回的。但是,回一念善,你的各种念头、情绪在般若智慧的摄持之下,那就是自性化身佛。这跟我们说的“大悲即化身佛”是不是一样的?每个念头都是大悲。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开始做总结了,“法身本具”,你的自性就是法身。“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每个念头出来,你都能够明白它是空性、是法性,念头本身就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从报身开始思量各种各样的事情,应对世间、待人接物等等,那就是化身佛。也就是说,法身是本具的,念念自性自见,你要靠什么去自见呢?你有觉知力嘛,这就是报身佛。每个念头和因缘相结合,那就是化身佛。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又说到皈依去了,我们要自悟自修自性,那个功德是真皈依。什么叫做“自悟自修自性”呢?我们要去观察自己的心,要明白心的本质——空性、光明,然后还要去保任它,这样才是真皈依,而不仅仅是形式上去磕头、念三皈依。
“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皈依也”,我们的皮肉(身体),就是个房子(舍宅),这是个比喻,实际上唯识不是这么讲的。“不言皈依也”,不能对它进行皈依。
“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我们要悟自性三身。什么叫做“自性三身”?他已经说了,我们的自性本身就是法身;从法身出发,我们能够觉知到我们的每个念头都是法性,这种觉知力就是所谓的报身,也就是“光明是报身”;每个念头本身都是化身。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这个厉害啊,六祖说有一个无相颂,也就是一大段偈子,如果你们能去念诵(诵)它,并且照着去做(持),你们无始劫来的罪恶可以当下消灭。“一时消灭”就是很快消灭。
颂是怎么说的呢?我们延长一点时间把颂词讲完,这一品快讲完了,下堂课就开始讲最好玩的《机缘品》,大家不会反对吧?肯定不会反对。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没有认识自心本性的人,只是修福不修道,以为修福就是道。“修福”是什么呢?这个修福就吓人了,如果不识自心本性,你的修行全都是修福。按照我们的说法,你一定要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否则你就是修人天福报。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你一边在修布施供养,但心中的贪、嗔、痴、慢、疑还是在不停地积累。比如我们去供养,心里想“我要功德”,为什么要功德呢?心想:“我要比他厉害!”要是别人供养的比我们多,就会想:“他算什么?”傲慢、嗔恨什么都来了。布施也是一样,经常会想:“我都放了五年的生了,你算一些放生的团体里面大师兄非常威风,下面临时参加的师兄就像鹌鹑一样。布施、放生确实有很大的功德,其实心里面还是有贪、嗔、痴、慢、疑,所以,这里说的修行就集中在你的内心里面。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什么意思呢?六祖说的是大白话,他不会跟你说那么复杂的词句,也不会用一些你不认识的字。他说,很多人想通过修福来灭罪,这是不可能的。你布施修福可以得福,但罪还是在,罪福很多时候是不能相抵的,所以,灭很多罪必须要用菩提心去。
我们在世法上都是不行的,比如,很多人布施了以后,又去杀人,那么,他布施了那么多,杀人是不是可以不枪毙?不会的。你做了很多善事,你又杀了人,判不判你刑,照判!种子也是一样,你杀人的种子和布施的种子可以在阿赖耶识里面非常和平、无记地安住下来,遇境而发。
所以,你把福用完了,阿赖耶识里面没有福报的种子时,罪恶就开始呈现,即“后世得福罪还在”。它们是不能对冲的,如果要对冲,就一定要靠忏悔,形式上的忏悔和真正的忏悔都可以。形式上的忏悔,比如我们修金刚萨埵,靠意识的力量把三宝、专注以及我们的罪业捏在一起进行对治,然后不再做、不再污染它。这样可以把罪业的种子压制或者搞坏,让它爆发起来没那么重。如果真的以本性去忏悔,那就彻底化掉了,根本就不存在种子这种东西,种子也是虚假的。
“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这里已经说了,如果从心中去除罪业,就是自性中真忏悔。心中除罪业就两种方式:一是阶段性的、次第性的忏悔,比如我们修金刚萨埵;二是真忏悔,就是自性中真忏悔,那就不得了,在空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他又解释了一遍,如果悟了大乘的真忏悔,即悟了空性,在空性中所有的邪念、邪行都会消失,然后保任它,所有的行为、念头都会变成真本性。那时候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罪恶、种子,这些出来马上会被化掉,甚至在种子状态都已经被干掉了。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这个就很安慰了,如果我们学道,会经常保任在我们的自性里面(自性观嘛),即不舍无上、六根自解脱,那你就跟诸佛是一类的,“即与诸佛同一类”。为什么密宗里面说要视一些开悟的上师为佛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本性这个角度去讲的,所以,我们要视上师为法身佛,不能视他为报身佛和化身佛。
为什么呢?因为报身佛,比如本尊,动辄就几十丈高,甚至阿弥陀佛的白毫出来像须弥山,光芒万丈,而你的上师不是这样的。化身佛也要三十二相,要遍知,而你的上师也不是这样的。法身佛就不同了,法身佛的样子可能和我们一样,他也有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些特征,但他和诸佛是同一类的,这就叫视师如佛。
所以,这里说的和密宗是一样的,很多人说禅宗是大密宗,“大密宗”并不是说它比密宗更高。密宗有很多类,有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之所以说禅宗是“大密宗”,是说它像最高的密宗“无上瑜伽部”一样。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吾祖”应该指达摩,当然,你也可以推到大迦叶那里,他是禅宗第一祖,到达摩是二十八祖,而达摩又是我们汉土的第一祖,到六祖已经是第六祖。他说的“吾祖”,要么指达摩,要么指大迦叶。
“吾祖惟传此顿法”,吾祖传了这个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如果大家见了本性,就会发现诸佛一体,众生也是一体,甚至生佛一体,即众生和佛也是一个本质。
“若欲当来觅法身”,如果我们要马上见到本性,若也单刀直入,那要怎么办呢?要“离诸法相心中洗”,就是所有的现象,不管是外在的现象,还是内在的现象,全都要放弃掉,彻底空掉。这个空掉是什么意思呢?那就麻烦了。很多人认为是打坐现象全部消失了,其实不然,那只是一种压制,不是真的“心中洗”。心中洗是“若见诸相非相”,见所有的现象即为本性。那本性是什么?要悟!所以一定要开悟!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这个是恐吓,你要努力天天去修行,不要放逸,不要整天不修行乱来。“后念忽绝一世休”,要是你哪天不小心死了,你的这一世就完了。这个很实在哦,我们现在就是这样的,不要认为你还能活千百年。好人活不长,王八活千年,如果你自认为是好人,你就要想到你活不长,就算王八活千年,它也是个王八的嘛,哈哈!人生真的很无常,也很难得。“后念忽绝一世休”,一世不仅仅是这一世,这一世完了以后,千世万世啊!
很多人不会认真去想,我在这里说得唾沫横飞,实际在课上听了觉得好像是这样,下课马上就忘了,立即又悠悠去了。悠悠万事,唯吃为大,唯穿为大,唯爱为大,唯家为大,唯扯淡为大,甚至唯手机、唯抖音为大,是不是这样的?人家孔老夫子还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要“克己复礼”为大。我们是什么呢?“悠悠万事,解脱为大!成佛为大!”如果不去做,真的会浪费暇满人身,这个是超级大浪费。说老实话,你就是成了比尔盖茨,还不是要离婚。现在是离婚,再过二十年,那就是离世了。所以,大家要认真去想一想。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六祖也要讲究次第,如果我们想悟得大乘要见性,那就要虔恭合掌至心求,要很努力地修行才行。悟了大乘,见了性以后,你还是要虔恭合掌至心地去修行、保任,也不是说你悟了就完了。“一悟万事休”,这是错误的,应该是“一悟万念休”。当你悟透了以后,对自心本性就没有追求了,但对自心本性的扩张,你还是要去保任,还是要去修,只是不那么费力了,看起来很自在,甚至那些人很坏,但他的内心是很清楚的。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大家要去念诵,并且要照着做,完了还要去见性。当然,“言下见性”指马上见性,但大部分人能马上见性吗?很难的。我们要次第修行,虔恭合掌至心求,这样是可以见性的。但是,禅宗就是提倡直指心性、见性起修。这个好像现在大部分人马上是做不到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黑了心(我说的黑心不是指坏心,是指死了心),真的舍弃今生,然后发大菩提心,以虔诚心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我跟你讲,这种人烂船都有三斤钉!就算他这一生没有开悟,往生也是绝对没问题的。
禅宗里面经常说,如果你参禅没有参透,但以此参心,十方世界任意往来。这不是我说的,很多祖师都是这么说的。所以,每个行为对于学佛来说都会功不唐捐,哪怕你随便念声佛,将来也会因为你念佛而成佛,哪怕你念一句。当然,那个时间要拉到很长,如果你要在这短暂的一世中成就,那就拼了老命去修,就算这一世不成就,下一世必定成就。拼了老命是什么意思?就是三主要道,舍弃今生,发大菩提心。当然,有些人可能是拼小命。
“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虽然离开我千里,离我很远,但就像在我身边一样。“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跟你说了这些东西,你都不能领会它,不悟,即使你在我的面前,也像隔了千里那么远。也就是说,跟你说了那么多,你都还不领会,不照着去做,跟在我身边也没什么用,如对面千里,咫尺天涯。
夫妻很多时候在一起就是这样的,咫尺天涯,两个人背靠背睡在床上,一个在想过去,一个在想未来,同床异梦。师徒呢?也对面千里,一个说天说地,一个恨天恨地。
“何勤远来”,你何必这么辛苦,这么远来。“珍重!好去”,这个在调侃,你珍重,好好去,不要在这里折腾。
六祖跟他们讲了这一大堆东西,我们来总结一下,皈依、发心(四弘誓愿)、三身佛这些全部讲完了。这跟我们前面的修行(五加行)真的好像,但前提都要你明白本性,而大部分人是明白不了的。如果我们以菩提心或者单空的见地、心态去修五加行,其实跟这个也差不了多少,而且容易见性。
这不是我空口乱说的。《胜道宝鬘论》讲完以后,我们马上就讲五加行的修行,里面讲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以单空和菩提心打底。当然,很多人会说听不懂,听不懂就拉倒,那没办法,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哈哈!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大众听了法以后都很欢喜。“靡不开悟”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开悟了,这个悟是有层次的,心开意解也叫悟,不一定就是究竟悟。密宗里面有指月、水月以及真月之分。禅宗里面有积小悟为大悟,即千百次小悟,最后一次透悟,悟了以后还要破初参,然后破重关,最后破牢关,都是有层次的,并不是“啪”地一悟就成佛了。
从见地上来说,悟了就成佛了,但修量上要成佛,还要花功夫,不然何来保任呢?何来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到了八十岁还在参行,他参到最后的那个牢关了,说不定就是所谓的“金刚喻定”,说不清楚。也就是说,听了这些,每个人都产生了法喜,照着去做了。
这一品“忏悔品”就讲完了,我们下堂课讲“机缘品”,大家要先去看看,里面都是故事,大家最喜欢了,讲了六祖应机结缘、化度众生的过程。但是,这些故事不是简单的故事,里面包含了很深的修行道理以及非常深刻的宗派教理,讲起来挺有意思的。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22课
- 《坛经》第2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