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禅七还剩下最后两天,今天上完课,明天接着上。明天上完课以后,马上接着解七仪式。我在大洋的另一端,我们之间有时差,下课解完七以后,你们那里是下午,还要打坐。那怎么办呢?解完七以后,如果愿意,下午和晚上还有几座可以继续打,打完以后,自己在佛前再去解个七。对着佛像磕三个头,念一下回向,这也算解七,总之要把功德作一个回向。如果是聚在一起的,比如有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有几百个人,这样的师兄们也一样。
有人问:“两次解七可以吗?”可以的,没问题。因为没办法,谁能够想到我们会遭遇这样两岸三地的禅七方式呢?你总不能怪地球是圆的吧?地球是圆的才会这样,你们那边的白天是我们这边的晚上。所以,你们可以晚上结束以后,或者是下午结束以后解七,你们自己定,再解一个七。但是,总的解七仪式就在明天中午上完课以后,接着集体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这会花一点儿时间,所以明天的课可能会提前结束。大家会疑惑,如果是这样,那会不会少讲很多内容呢?没关系,我们还有下一个禅七。
虽然我们会提前结束,但因为有仪式,所以总的时间还要往后拖一下,就不是你们那边十二点准时结束了。可能是十一点四十左右下课,然后开始解七,可能十二点半左右才结束,大概是这个时间,拖几十分钟,请大家谅解一下。如果今年十月份可以凑到一起打禅七,那就没有这样的事了,规矩会很严,时间乃至于该做什么,以及禅堂上的规矩等等,都会执行得非常严,要矫枉过正。
但十月份能不能行呢?这个我真的不知道,看现在印度疫情的架势,我心里开始发虚了,弄得不好,我们要明年的五月份再来相会。但没关系,只要我们修行,就能够心心相印,天涯若比邻。只能这么说了,否则怎么办呢?其实现代科技也挺有好处的,哪怕是再远,我们也可以互相通过电讯进行交流,甚至师兄们通过视频还可以见到面。
当然,相比之下,肯定还是跟真人处在一起交流得更加充分一些。但修行绝大部分是自己的事情,并不是修行一个小时就要交流一个小时,其实不然,应该是你修行了几个月,可能就交流几个小时。交流的时间不需要多,反而是自己去磨砺的时间需要多。
我们继续来学习《坛经》。昨天我们把法华转了一半就没转了,今天我们把它转完,继续讲下去。昨天我们把一首偈子说完了:“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听到这样的偈子以后,法达就言下大悟。以前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还在想:“他读了那么多年都不明白,难道六祖就在那里给他诵个偈子,他就明白了?就大悟?”我也有点怀疑,怀疑是因为自己想不通,并不是怀疑他们之间有没有发生这件事,我是怀疑他们就只说了这些话吗?
后来我想通了,他们两个之间的对话绝对不止记录下来的这么一点点,中间可能还有其他的对话。你想想看,就我们平常人这么见面——当然,他们不是平常人,但也不会神异到哪里去,不会说不用说话,直接心灵沟通,像大圆满说的“持明”一样。
大圆满传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如来密意传;第二种是持明表示传,就是持明者之间互相传;第三种是补特伽罗耳传,就是凡夫的传法。难道他们是持明者之间互相一看,心心相印,或者做个动作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不是,他们还是要说话的。但后来记录的时候,可能把他们中间说的很多内容都省略了。
如果真的按照《坛经》上面记录的内容,只说了“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师兄用粤语读这几句话)”。你想想看,六祖就这么诵了一个偈子,法达就大悟,这不太可能的。所以,他们之间可能还有其他的对话,只是记录得很节省。
我们要明白,包括记录下来的古代禅宗故事、禅宗理义,都不是几个文字那么简单,其中可能还有很多沟通和交流的东西。我们要有这种观念,并不是互相之间唱一个rap就开悟了,没那么简单的。
但是,我们也要这样想,法达诵经三千部,那也不是白做的,积资净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诵经的时候,他的心沉浸在对三宝的敬仰里,如果没有这样的敬仰,他怎么诵得下去啊?诵三千部《法华经》,一天诵一部都差不多需要十年时间,所以一定需要虔诚心。
另外,诵久了以后,他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诵经上,就像我们念佛一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家还记得吗?“都摄六根”,就是六根都被一本经吸引住、摄持住,这样就会形成禅定。法达只是不明白而已,积资净障的事情,其实他已经做了很多了。
也就是说,他有虔诚,有禅定,只是不明白里面的意思而已。而且,《法华经》本身是一部大乘经典,里面讲的故事都是佛陀怎么度众等等。他在诵经的过程中,虽然不明白究竟意思,但字面意思还是明白的,而字面意思中会有发菩提心、济世度人这些情怀。有了皈依,有了情怀,有了禅定,本身又能积资净障,五加行这些他都搞完了。既然是诵法华,一定是以释迦为师,就有了上师瑜伽。所以,法达实际上具备了大量的前期修行,那么,在这时候跟六祖一沟通,得到了加持,就真的有可能大悟。
一般人大悟以后有两种表现:一是欢喜,极端的欢喜;二是悲泣。欢喜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追逐了那么多年的东西,一下子就得到答案了,这是一种满意的欢喜;另一方面是因为身心在悟的时候会得到一种智慧。虽然它不是一种状态,但那种智慧会造成一种感受,比如桶底脱落、大地平沉、虚空粉碎等等,描述的都是感受。还有人说,悟了以后有一种脱掉了千万重贴肉汗衫一样的通透感。为什么这样说?从兹世(这一世)以来,即从记事以来,说得长远一点,从无始以来,朦朦胧胧、千奇百怪的东西,一下子全体明了,而且全体解脱。哇!身心都会感到非常轻快、愉悦。
然后会悲泣,愉悦是因为自己得到了解脱,悲泣有时候是因为乐极生悲。我们平常说的乐极生悲,一般是指一个人在很顺利的时候拼命地夸张这种欢乐,然后就乐极生悲,落到了很悲惨的境地,不知进退、不知取舍。但是,真实的乐极生悲是什么呢?在极度欢喜的时候,比如久别重逢,或者失而复得,完璧归赵,就会生起一种极端快乐以后的难以言喻的悲伤。
所以,也有人在开悟以后会产生悲伤的情绪。但是,如果你把这种悲伤的情绪扩大去说,就是对众生的悲心。所有的生命本来是佛,结果却不明白自家宝藏,在外贪执、流浪、轮回,他会对众生也产生极大的悲心。一方面是自身明悟本性的乐极生悲,另一方面是看到众生本来是佛,却不明就里,所以他会悲泣。
所以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我们经常会说开悟了以后,有的人会极喜,有的人会大哭,原因就是这样的。
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法达就对六祖说,我并没有明白《法华经》的意思。如果明白了里面的意思,你才能转法华,才能把《法华经》的内涵、究竟义旨传达给众生,这叫转法华。被法华转就是天天拿着经,念啊念啊念,念了差不多九年、十年,心完全系在那本经上,是不是被法华转啊?“乃被法华转”。
再启曰:
“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再启曰,就是再问六祖。虽然法达悲泣、言下大悟,但他还是不能够真正地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有个误会,认为禅宗一悟千悟、一悟百了,其实不然。从触碰到一点点证悟增加,乃至到后面的透悟,其实是很长的一个区间,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越往前,触碰得越轻微,次数就越多,时间就拉得越长,一个人的贪执(执着)很深的时候,那点触碰是不解决问题的,而且很危险。
为什么危险呢?如果一个人的贪执深,说明他的自我、无明很重,但他可能有巨大的福报、很好的因缘,经过加持或者阅读,他一下就触碰到一点。由于有这么大的福报,能够对自心本性有所触碰,同时他的执着又很深,这种人极易傲慢。这种傲慢是很危险的,他会认为自己证悟了,可以像历代大德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该犯的什么都犯,这其实挺危险的,但这类人并不多。
人的傲慢会以很多种方式来表达,并不是说一个人证悟了以后,就整天很轻浮,一幅吃不完、要不完的样子,走路不用眼睛看人,用脚下的风把人扇翻。这样的傲慢是很低级的,而自认为证悟了的人的傲慢表现出来可能是谦虚,可能是对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很多很复杂的东西。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可以了,这其实是挺可怕的事情,这样会耽误证悟,耽误身心继续沉浸在所证之中。这种触碰会慢慢地因为执着而丢失,还会形成一种新的执着,这种执着导致的结果就是傲慢。
这挺可怕的,很多人就栽在这上面,所以我们要注意。有很多师兄在上师那里被指示了心性,很多人都接受了大圆满灌顶,网上都是几百人、上千人,还有那么多上师,多多少少都有被直指心性。那是不是大家直指心性以后都没有触碰呢?那很难讲的,有些人可能触碰了一下,但触碰了一点点,你就认为自己可以了,那是个笑话。
当然,那么多人之中,有些可能是转世来的,他一触碰,就可能是一悟透脱、桶底脱落,也有这样的人。但是,首先,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多,其次,我们不能够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而且,即使你真是这样的人,也别这样傲慢。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为什么证悟了以后,一定要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不能这样,这样极易走入误区,这个误区就是真正的误区。
平时经常有人在手机上问我,自己这个是不是误区,我就回答他不是误区。但是,我心里又在想,你哪来的什么误区,你全都是误区,你都没有正过,不存在什么误区。我们说的误区有特殊的含义,一般是指误认为自己证悟了,被一些境界套住了,乐啊、明啊、无念啊、空啊这些东西。
平常人哪有什么误区啊?平常人全都是误区,既然都是误区,那就不必辨别它是不是误区了。如果误认为自己证悟了,那就是真误区,陷进去是挺麻烦的,而且其他的加持,他都接受不到,进步就更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彻底的明了,其实是挺困难的。法达也一样,虽然说是言下大悟,但他还是要再问。
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法达复述了一本经上的话,就是大声闻乃至菩萨,全部都在穷尽思维,共同度量,但都不能测佛智,都不能了解佛的究竟智慧。究竟智慧就两个: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
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什么意思呢?今天您老人家说,只要凡夫明白了自心本性,便名佛之知见,这就是佛的知见了。“自非上根”,我自己不是上根。“未免疑谤”,并不是说真的去诽谤,而是有点搞不清楚,拿不准的意思。“又经说三车”,又有经说三车,羊车、鹿车、牛车,它们和白牛之车如何区别?
《法华经》里说,三界如火宅,小孩在里面玩,不愿意出来,马上要烧大火了,于是佛陀就出世告诉小孩:“你们快出去,外面有很好玩的羊车、鹿车和牛车噢!”小孩们出去一看,岂止是羊车、鹿车和牛车,而是最究竟的大白牛车。法达想知道,羊、鹿、牛车和大白牛车的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愿六祖再给他讲一讲。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经的意思非常清楚,你自己在那里迷背,“迷背”的意思就是搞不清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原因是什么呢?患在度量也。哪三乘人呢?声闻、缘觉和菩萨,“不能测佛智”,都不能够了知佛的智慧在哪里。过患就是他们不停地思维、度量,不能像禅宗或者圆教那样,歇即菩提,他们做不到这样。
我们也是,我们认为的歇可能只是意识停下来,但意识停下来不一定是歇,它只是心识暂时不动了,并没有真正地明白真相。意识歇下来了,关键是会产生很多很多功用,这些功用有可能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乐、明、无念”。快乐(不是欢乐,好像唱歌跳舞才叫欢乐)就是身心非常愉悦,叫“乐”;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神通,叫“明”;有可能停下来以后,完全没有念头了,叫“无念”。
这里的“没有念头”,不仅仅是没有意识性的念头,而是身心都会寂灭,但不是真的寂灭,只是你感觉不到身体的沉重了,眼睛可能不看了,耳朵可能不听了。你说:“那是什么呢?”你想不出来的,因为你没有停下过。停下来以后,是很深的阿赖耶识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证悟,但这不是真正的证悟,不是真正的歇即菩提。
“歇即菩提”的这个“歇”,只是说我们在找寻本性的时候不能靠思维度量,所以说,“不能测佛智,患在度量也”。也就是说,不能去想,不能去感觉,不能去安住。为什么呢?《金刚经》里面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生”不能想成是心冒出来、想成是生灭,因为心是不生不灭的。而是没有所住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心。或者你可以把“生”理解为显出来了,勉强可以叫自明,也就是不能用思维、直觉去度量。
如果不用思维、直觉,那怎么去呢?歇下来,待其自明。有些方式可以让你迅速自明,你不能一直这样等待下去,这属于“寻伺”的“伺”,其实还是在等。而且,如果你一直等下去,变成禅定就更完蛋。那么,在这种状态里面我们要怎么去歇呢?歇是一种方式,歇了以后,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自明,这就是窍诀,这些就是你的上师一定要告诉你的。虽然你不能用思维明白,但你可以让思维命令你的心、指挥你的心去自明,这是非常细节的一件事情。
首先,你思维的指向肯定是不对的;其次,你的感觉也是不对的,它们都是二元化的。那我们要怎么去自明呢?还是要靠你的上师告诉你窍诀,或者你在某一本书上看到一些法语,乃至于一些偶然的因缘,比如香严击竹,夹山禅师被船子和尚一棒打下水,或者某某和尚听了一句诗歌。那种偶然的因缘会一下激发你,虽然这还属于意识性的东西,但它带动了自明。如果你的师父了解你,你也到达了我刚才说的那种层面,他就会撩动你去自明,可以仅仅是一句话。
在证悟的同时,你会明白,那些指示也好、因缘也好,都是帮忙的。真正的明白就是自明,而不是任何一个语句、任何一个法、任何一个经卷或者任何一个因缘让你明的。但在表达上,我们有时候会说是上师的指示或者某种因缘,比如香严击竹,“啪”地一声,那一声只是帮忙的。当然,它也很重要,它仿佛是点火的火柴,但真正燃烧的是你自己。
听了这些,如果你去很深、很细致地想这些,其实用处也不会很大。你只是需要积资净障,需要修中观、菩提心来消除自己的执着,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逐渐地消除,身心慢慢地会走到将明未明之际,这时候如果有其他因缘,或者上师的指示,那就有可能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六祖说“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度量”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心总想去思考、感受一个什么东西,也可以说是度(duó)量,度(duó)指揣度、衡量、思量。我们总觉得这样可以想出什么东西来,只要一讲法,听到一些话,就开始拿着这些话在头脑里面想。所以经常会让大家不要想、不要想,想它干什么呢?想了也没用。但完全不想也不行,最初的时候,不想就睡着了,或者是有禅定的人,一下就定死在里面了,那也不行。有的时候确实要想,但最后自明的时候,是非度量的。所以说,“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
“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尽思”就是用尽了心思,就算你用尽了心思,把所有推论、逻辑的方法都用尽了,搞得绵密得不得了,那也不行。我们学中观、学唯识的人都是这样的,思考得绵密悬远,很厉害,但是转加悬远,离本质越来越远。这对我们学经、学教的人来说,好像很受打击,我们学经、学教不就是要思维、推论吗?六祖却这么说,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那怎么办呢?是不是我们就不学了?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先通过尽思共推的逻辑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名相、教言,排开错误的世界观。首先要放弃错误的世界观,还要放弃错误的用心方法,这些是在思维层面可以指导的。如果我们不去闻思,一上来就歇即菩提,你歇个什么啊?要么就睡着了,要么就坐傻了,就算你再厉害,也就练成了气功。你倒是练气功,菩萨们会被你气得要死不活的,这是不管用的。
所以,最初我们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不明白真正的修行方法的时候,就是要去闻思。但是,到最后去明了本性的时候,我们要明白,那个东西确实不是靠语言、觉受可以指示的,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仅是宁玛派,其他派别也是这样的,一定都会说那是语言和思维不能触及的地方。
所以,并不是六祖说“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我们就觉得读这些书没有用。其实六祖后来也说过,不立文字不是指不要文字,诸佛经论都是文字,不要文字是不对的。我们看这些经论、这些话,一定要真正搞明白它的意思是什么,懂得层次,懂得圆融,懂得二谛互补,不然就会二谛互打。因为说到究竟胜义谛的时候,它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在说世俗谛或者相似胜义谛的时候,一定要用语言。如果你要证悟胜义谛,没有世俗谛你是做不到的。
佛陀在《中观》里面讲过,佛以二谛来教化世间,如果不依世俗谛,就不能证悟胜义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在学佛的过程中,经教和实修两个方面绝对不能搞对立,修行的次第和究竟也不能搞对立,否则你都要倒霉。如果次第拒绝究竟,那就走不到目的地,如果拿究竟去打世俗,你可能会堕入狂禅,也走不到目的地,所以两样都不能拒绝。
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
“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什么意思呢?佛说这些东西,他是为凡夫说的,而不是为佛说的,所有的经论都是对凡夫说的。“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说经论是为你说的,他自己是不需要语言的,佛对明白者也不会这么说的。因为凡夫用二元思维,所以佛没办法,只能用二元对立的经论、语句讲给你听。而真正的道理,不在思维,不在推论。
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些经论是佛针对我们凡夫讲的,犹如医生给病人开的药,我们不能认为这些药就是佛本身。他想告诉你为什么三乘不能测佛智,是因为你在度量。而佛经这些东西,就是度量,就是拿给你思维的。为什么要拿给你思维呢?因为那是针对你说的,是对病人说的。而说到究竟层面,那就不是这些言语可以说的,所以,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
也就是说,我们要明白这些经论、言语是针对我们凡夫的,就像我们要用佛说的正确世界观来排开错误世界观一样。但从佛本身那个层面来讲,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分别的,都是不对的。这是“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的意思,看似前后逻辑上没有联系,实际上是有联系的。
“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如果你不相信这个,你就只能从佛陀讲法的地方离开。“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你的自心本性就是佛,你就是佛,你就坐在大白牛车上,这是佛为佛说的。但是呢?你更于门外觅三车。
我们刚才讲了“三界如火宅”,佛说你要出这个火宅,外面有三车——羊车、鹿车、牛车。这些人出去一看,外面是大白牛车。惠能就说,佛陀是为了哄你们,为凡夫说的。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真实的情况是那个火宅里面就是大白牛车,你就是佛!懂吗?这是在说顿教。
也就是说,佛让你去外面找羊车、鹿车、牛车是哄你的,是权教。而真实的教义是佛对佛说,你就是佛的时候,你就坐在大白牛车上,不用他觅,不用到其他地方去找,本来俱是。这个大部分人懂不了,但是,真正的佛对佛说的时候,就是直接去说,直指心性,当下即佛,就是这样说的,你就是大白牛车。你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
就像《楞严经》里面说的一个故事,演若达多早上起来,认为自己的头不见了,于是到处去找自己的头,用头找头,不知回观,头在脖子上。你明明坐却白牛车,却去门外找什么羊车、鹿车、牛车啊?这是佛对凡夫说的,次第权解,即这是一种次第法。而真正究竟的法,不为佛说,如果为佛说,那三界火宅其实就是清净道场,你就是佛,你现在就在大白牛车上。
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什么意思呢?经文也明明跟你说过了,整个佛教就只有一个佛乘,其他的声闻、缘觉、菩萨乘都是方便法,都是为了最后的、究竟的唯一佛乘。什么是佛乘呢?“乘”可以指方法,也可以指目的地。佛乘就是佛的目的地,即究竟宗旨,把这个究竟宗旨拿来用就叫做方法。禅宗或者大圆满就叫果地起修,也就是拿着佛的心的情况来清除分别,我们叫清除业障。按照教理来说,就是清除人我执、法我执的遍计种子和俱生种子。
怎么清除呢?它不是对治性的,而是用佛的心法来清除。佛的心法就称为佛乘,唯一佛乘,无有余乘,其他的都是方便。“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其他的余乘,乃至各种无数方便,都是为了一乘法。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有两种理解:一,为了给你个阶梯,让你走到唯一佛乘那个地方去;二,如果站在一佛乘的高度去看若二若三的这些方便,比如中观、唯识、大手印,乃至于各种戒律、经教,都是一佛乘。
这怎么理解呢?首先,从修行来讲,你踏踏实实地先去修四夺和单空,然后在单空里面沉浸很久,产生了禅定,接着还要去学习怎么破除单空,又要经过很多次第,最后“啪”地一下证悟了。这是次第性的,这个次第是为了一佛乘。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已经证悟、完全明白心性的立场上,回过头去看所有的方法,从小乘法、不净观,到思维的唯识、中观,一层层地上来,都可以认为是一佛乘,全部都是佛陀。为什么呢?虽然它们在分别、度量,但它的本质还是我们追求的那个究竟本质,也就是郁郁黄花皆是般若。
既然郁郁黄花都是般若,这些不净观、这样谛、那样谛、中观次第、自续派、应成派,它们的本质也是般若。所以,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是法皆为一佛乘”这句话,各种方便、种种因缘,它们的究竟目的都是一佛乘,它们的本质也是一佛乘。一佛乘就是究竟宗旨,经文只有一佛乘,只有一个东西,其他的要么是做梯子的,要么这些梯子本身也是一佛乘。
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汝何不省”,你为什么不明白呢?“不省”不是省钱的意思,而是你为什么不自省。“三车是假”,羊车、鹿车、牛车是假,也就是所谓的声闻、缘觉、菩萨是假。“为昔时故”,不是过去的意思,而是说三车是假,是次第的方法。“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就是当下。“昔时”是次第,从过去走到现在,但实际上,从究竟宗旨的层面来讲,哪里有什么过去和现在,全都是当下。
从过去走到现在,有次第的走法,你可以从声闻走到缘觉,再走到菩萨,见解也一样。其实,我们学习都是这样的,比如,学藏传佛教的时候我们要学习四部中论,要学习一切有部、经部、唯识部、中观部分别是怎么看世界的。如果你要学习汉传佛教天台宗是怎么判教的,那会搞死你。华严宗也是,它有十派。五宗十派,一层层地推上去,一步步走上来。但这些都是方法,是“假”的,为昔时故。
“一乘是实,为今时故”,这个“实”不是实有,而是真实的意思,当下今时就是这样的。或者还可以说那些次第的教法是过去讲的,我今天跟你讲的就是唯一佛乘,究竟实相。“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我们要把其他乘全部拿掉,去假归实,归到今天这个究竟宗旨那里。但是,这个究竟宗旨也是空性的,叫“实亦无名”,有名无实嘛,就是说真实的东西也不是实有的。
禅宗里面,你可以找到中观应成见、大手印见,也可以找到大圆满见,有时候还会说自续派的见解,都混在一起。因为禅宗是个修行的宗派,它不像其他学教的宗派那样,把各种各样的理论,用名相、逻辑进行归纳、总结,次第性地说,还有科判等等,非常严密,由此及彼,由远及近,层层递进。而禅宗不是这样的,禅宗一上来就告诉你要怎么做,做的同时有可能用到自续的道理,有可能用到应成的道理,安住的时候有可能用到大手印的道理,明白的时候、直指的时候用到大圆满的道理。所以说,禅宗是一个重视操行的宗派,但它并非没有理论,禅宗后期或者现代,关于禅宗各种各样的书籍、论文太多了。
我自己喜欢收藏这些书,家里可能有上万本,到底多少本我也数不清,太多了。我买这些书也不是为了看的,因为看不完,太多了,我是为了收集,可能是一个书虫爱好者,看到它们放在那里,心里就舒服。但我看不完,现在一看书眼睛都疼,没法看,就是喜欢收集这些书。我收集的书里有很多禅宗的书,非常之多,它不是没有理论。
不管怎么样,虽然禅宗有很多书籍、理论、公案,但总的来说,实际上禅宗最重视操行。我们经常在嘴上说禅宗不立文字,实际上写下的禅宗书籍、论文很多,到处都是禅师,到处都是开悟的人,就是没几个人真的去修!所以,禅宗衰微不是说禅宗的书籍、文字衰微,而是去修的人少了,真正领悟的人少了,衰微在实际的修行上,这是非常糟糕的。历代祖师们为了把大家从思维、经教、度量里面拉出来,重视操行,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最后我们把这些方法又变成了思维、度量、口头禅、狂禅……悲哀!
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哇,这是在教你修行。“应知所有珍财”,我们说的自心本性,本自具足。“尽属于汝”,不是说我们所认为的财宝、金钱你能够用,这个“汝”已经不是在说我们的身体了。我们的身体、虚荣心才需要财宝、珠宝这些东西。“尽属于汝”的“汝”指自心本性,当你安住自心本性的时候,你会发现本自具足,绝不动摇,即“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如果心安住在觉性里面,一切都是受用,清风明月,流水潺潺,鸟鸣花香,乃至于作为人看到会觉得很不舒服的东西。作为人,才会有要和不要。如果达到这个层面,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的时候,那天下无一物不是珍财。当天下无一物不是珍财,也就是郁郁黄花皆是般若的时候,我想问,你是什么?这个才是关键。
当你明白“你是什么”的时候,你会明白你不是由父母生出来的,也不会继续诞生后面的儿子,它不生不灭,所以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连想都不用想。“亦无用想”,就是不用想有一个东西来用你。我们用一个东西时,有能用、所用,而现在没有这些了。如果我们用思维去想这一段话,你会觉得那不是朦朦胧胧、傻傻乎乎的吗?不是这样的。
当你真的明了时,你的心会知道,有个东西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何来父子?有所从来,那是从父来,有所从去,那会延伸出子,但那个东西是“婴儿白发垂如丝”,大家还记得我说的这句话吗?这些公案你们要是忘了,我讲起来就很困难。四夺里面说,初初见到本性的时候,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但它的白发垂如丝,从来就是这样的,老到没有年龄。这是比喻,实际上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所以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
“亦无用想”,有些解释是也不用去想,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一种解释。但“亦无用想”也可以解释成没有能用、所用,这些东西尽属于汝,由汝所用,你就是用,体即用也。在禅宗和大圆满里面,明白了体就是用,用即体,体即用,体、相、用三者为一,“体”为空性,“用”为光明,“相”为大悲。六祖也说过这些话。所以说,亦无用想。
这些话听起来简单,如果要用经论去诠释,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不如歇即菩提。如果这样去修行,那么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这样的话,是真持《法华经》,因为你彻底明白了《法华经》的经义。这时候相当于你始终拿着经卷,手不释卷在读,从白天到晚上,每个时刻都在念,这时候就是转法华了。实际上就是你安住本性,是名持《法华经》。《法华经》所讲的东西,就是你心的本性,你保持住它,就是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这些东西,大家听起来玄乎,其实没什么玄乎的,你要明白你的心是什么。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法达很欢喜,这次可能真的明白得比较深。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就是诵了《法华经》三千遍,到了曹溪这里一句话就没了,哈哈,这听起来好恼火。“诵经三千部”,就是被法华转,根本就没有明白《法华经》的意思,“曹溪一句亡”,“亡”不是说把《法华经》亡掉了,而是一下子明白了宗旨,忘失了人我、法我。
“未明出世旨”,出世的宗旨就是自心本性,不是《法华经》的那些经文,而是经文之义,经文之义就是你心的本性。“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宁”是怎么能够的意思,“累生”就是无始劫来,“悖”是悖论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如果没有搞清楚出世的宗旨是什么,怎么能够歇下无始劫来的无明狂悖?用我们的术语来讲,就是怎么能够停下我们的分别心?
这里面其实是有修行含义的,当你明白的时候,这些分别念全部变成法性——不是变成法性,它本来就是法性。心不染分别,那么,分别就是法性,但这个好麻烦,心怎么不染分别?所以你要去看你的心,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根本无体,它不是一个东西,你不能用意识把它钉死,或者用感觉把它固定在那里,它本来就是那样的。不管出现眼识、耳识,还是情绪或者其他对境,心就是那样的。即使你起了情绪,你要去杀人放火,你的心还是那样的。你下了地狱,心是那样的,你成了佛,心还是那样的。
当你真的明白自己心的时候,不管他什么样,“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句话是金庸写的,被那个打拳的磊磊拿去用了,他们被这些文字害了。心也是这样的,各种外境、内境出来以后,汝心依然。我刚才说的这些,是帮助你去明了你的心,而不是理解,你已经理解很多次了,别去想,你要去夺。夺了以后要安住,慢慢地,你的心会体会到它根本没办法被破坏,它不怕什么,只是你融不进去。“你”融不进去,“你”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叫融不进去?所以要不停地去反观、揣摩,去安住、体会,根本就没有个“你”。
你心的底层永远都是那样的,但你的心凝结出一个好像是“我”的东西,然后为外境而忧、苦、愁,而且你还不知道愁在哪里?苦在何方?你好惨啊!即使你很惨,其心依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
你说:“人被枪毙了,就没心了。”这是断灭见。被枪毙了以后,说不定偿尽业报,自此升天,也很难讲。他升天以后的心和挨枪毙的心,难道不一样吗?诶!懒得去想,哈哈!
大家要去修,这个东西太明白了!哪里有那么难!为什么不明白呢?因为被心识牵着走,当你明白心是什么以后,心识是牵不走你的。心不染识,心识即性也,转识成智嘛。六祖曾经说过:“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若于转处不留情”,“转处”就是转识成智的转处,也就是我们在识转智的时候不留情,不留粘著,不留分别。“转识成智”,就是我们的前五识要转成“成所作智”,意识要转成“妙观察智”,末那识要转成“平等性智”,阿赖耶识要转成“大圆镜智”。怎么转呢?其实不粘著就行了。
“繁兴永处那伽定”,“繁兴永处”就是很热闹的地方皆是,“那伽”指龙,“那伽定”就是龙定,其实就是楞严定。也就是心识起来的时候,我不粘著,任何地方我都处在楞严定中,简单解释就是这样的。你看整本《坛经》都是在说大圆满,还是有点厉害啊。
“羊鹿牛权设”,羊车、鹿车、牛车都是权设,是次第性的安立。“初中后善扬”,最初是羊车,然后是鹿车,最后是牛车,这样初中后是有次第的,然后需要把它们推广出去,要善扬,属于善法。
但根本的法是什么呢?这是最精彩的。“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也就是娑婆即净土,烦恼即菩提。羊车、鹿车、牛车,那是对人说的,对凡夫说的,佛对佛那就不那么说了,直接说你就是佛,佛即是佛,人就是佛。“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究竟宗旨始终不离自心本性。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六祖对法达说:“你以后的名字可以叫念经僧了。”法达从此就明白了究竟宗旨,“玄”是幽深、幽远的意思,他从此就明白了。“亦不辍诵经”,但他也没有因此就不诵经了。很多时候,明白了以后什么都不做,我们也读过《胜道宝鬘论》,里面有讲,其实这个什么都不做是指不管你做什么,本性都是那样的。你领悟了本性以后,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无来处,无去处,不生不灭,你做什么都是一样的,那个东西不是你做成的。
但是,如果你要让它更明显,就要去对治这些分别、对治这些业障。修行并不是要修出个什么东西,修行全都是对付自己的分别,对付自己的习气。什么叫初地菩萨?你的心彻底明白了什么是佛,明白了本质。但是,明白了并不代表你就已经是佛了。你还要去清除业障,从一地菩萨开始清除业障,到二地菩萨再清除一些业障,“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
“破一品无明”,就是一步一步地去掉无明,教理里面叫做各种遍计种子或者俱生种子。初地菩萨以前,我们把遍计种子全部拿掉了,初地菩萨以后,我们开始去除俱生种子,种子就是你的习气,你累世堆积的那些不由自主的喜好、憎厌,“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但是,哪有那么容易但莫憎爱啊?作为一个个体不可能没有憎爱的,当一把刀劈过来的时候你要躲嘛,你不是虚空,好吃的东西和不好吃的东西之间你要选好吃的嘛,因为你有味觉。
你说:“那我就躲嘛。”躲也不行,不躲也不行,躲是分别,不躲就死定了。你一定要明白谁在躲,躲的是什么,那时候躲也无妨。
所以说,不管是禅宗,还是大圆满,最根本的是要了解宗旨,而不是你要怎么去做。你看他们斗机锋,经常说:“我这句该怎么说?”诶,这又不是答题!抢答题吗?脑筋急转弯吗?不是这样的,而是明白了以后的自然表达,不是你非要说哪一句。如果明白了,说哪一句都行;如果不明白,说哪一句都不行。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
前面看《法华经》,现在看《楞伽经》。《楞伽经》也是一部很厉害的经,当初达摩祖师传给二祖四卷《楞伽经》,当时的书是一卷一卷的,用卷轴卷起来的,共四卷,现代印刷的《楞伽经》就一本。唯识宗认为《楞伽经》是说唯识的,而如来藏这个派系又会认为《楞伽经》是说如来藏的,中观宗也认为《楞伽经》有中观的内容,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看法。
《楞伽经》中讲了一个菩萨叫大慧,他去问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回答了他的很多问题,都是佛教天问,这是一本很精彩的经卷。到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六祖的时候,才开始传《金刚经》,没有传《楞伽经》。原因是什么呢?六祖可能文化不高,不读那么多经卷,而《楞伽经》里面有很多名相,阿赖耶识等都是那里提出来的。
“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看了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三身”就是法、报、化三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智通看了千余遍《楞伽经》,都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三身四智,其实,如果搞清楚了就开悟了。“礼师求解其义”,去拜访六祖,请教他经文是什么意思。六祖就回答他:“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哎呀,这不是跟我们学的一样嘛。
什么叫做“清净法身”?你的本性、你心的自性就是。心的自性,我们刚刚说的是明空双运,实际上从中观来讲,我们的性就是空性。空性本身就含有光明,光明就是圆满报身。但六祖不这么说,他说,你的智是圆满报身,你的性是你的法身,你的智是圆满报身。“智”是什么智呢?肯定不是指我们的二元分别智,二元分别叫识,智一定是识的本质,那种光明,所以光明是你的圆满报身。这是不是跟大圆满说的一样?大圆满说空性是法身,光明是报身,大悲是化身。
“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行”是什么呢?我们不要只想着是外面的行动、运动,其实心的运动叫做“行”。如果是佛,他的法身就是空性,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本体,但你不能说它没有,不是断灭。然后他本具光明,这就是他的报身。然后他随众生的因缘而动,称之为大悲本性、大悲化身,所以说“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从一个普通人的修行来讲,千百亿化身就是我们身口意的所有外在显现,以及内在的思维、感受。千万不要认为这一坨肉身是你自己,不是的,那时候的你已经到本性那里去了,这一坨肉也是一个化身。这个化身用来干什么呢?应对你这一生的因缘。安住法性的时候,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你就应机而达,随缘而做,“宴坐水月道场,大做空花佛事”。那么,你身口意的所有行为全都是化身,乃至于别人的样子在你那里都是你的化身。
比如,你看见一条狗走过来,那是你的化身,是吗?你看见那条狗,是你眼识看到的东西嘛;它旺旺一叫,是你的耳识嘛;你摸它,是你的触识嘛。那狗是什么?狗本身是什么?你找不到狗本身是什么的,它是空性。“狗”这个字,是你的思维或者手写的一个字嘛,你找一个真正的狗出来,你给我找!你去觉知它,它是什么?所以“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它说得跟大圆满几乎一模一样。这就是三身。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如果离开了本性,你就不要去说什么三身了。但是,我们平常概念上经常会说:“心之本性就是佛的法身;对着菩萨们显现出来的很厉害的身体是本尊,非常漂亮,就是报身;对我们显现出来的释迦牟尼佛或者以后的弥勒佛,就是佛的化身。”这是从说教这个层面讲的,但从修行、禅宗来讲,离开本性就不要说什么三身。
三身是什么?清净法身,就是本性;智慧,即光明,就是报身;智慧的随缘应用,就是化身。如果离开了本性说三身,那就是有身无智。你可以记住这样身、那样身这些名相,但你没有真正的智慧。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无有自性”就是空性的意思。这里一会儿说有自心本性,一会儿又说无有自性,我们要弄清楚。心的自性是指自心本性,而“三身无有自性”是说三身没有它自己的实有性,并不是说法身有法身的自性,光明又是一个东西,有光明的自性,化身又有化身的自性,那就成了三个东西了。也就是说,“三身无有自性”是说三身没有自己的不变特性,或者说没有它自己的实有性,所以中观要把这些东西破完。我们学《中观根本慧论》的时候,专门破真如,就是破这个。破真如,不是说真如是错误的,而是说真如也不是实有的。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三身只有一个本性,即我们的自心本性,而三身本身没有它自己的本性。不能坏的性叫做本性,比如杯子没有它的自性,如果杯子有它的自性,那杯子就砸不坏了,明白吗?但杯子是会坏的。也就是说,三身都没有它自己的自性,它就是自心本性。若悟三身没有自性,那么也会明白四智菩提,“四智”就是刚刚说的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大家能听懂吗?这个有点玄、有点深,如果前面学中观、唯识,或者听这些公案不积极的人,现在你就会坐在那里,非常沉闷地思维,哈哈,而且我讲得很快。后面听吾偈曰,好,又开始rap,唱山歌。
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自性具三身”,三身没有它自己的实有性,其实就是自心本性的三个侧面。然后呢?自性一用,发明成了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我们的自心本性,清晰明了,含括一切,这就叫“大圆镜智”。自心本性里面是没有人我的,所有的众生其实都是一个东西,这就是自心本性里面的“平等性智”。由于自心本性是所有事物的本性,所以对事物的来去、生灭以及各种因缘非常清晰,完全不会有遗漏,这就叫“妙观察智”。本性中有很多其他众生不明宗旨、不明本性,然后会有所求、有所不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自心本性会随缘任运、应机传法,这叫做“成所作智”。所以,自心本性一用,就会发明成四智。这是一种说法,后面还有很多其他说法。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不需要离开见闻觉知,即不需要离开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说,一定要进入法性定,所有的庸俗显现要全部消失。其实,这个定是我们用禅定的方式息灭了显现,然后,我们的心彻底肯定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只有这个东西是不会丢失的,而且你要记住,那个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我们经常说《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的一句话:“远离言思虽无见何法,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远离言思,即远离分别,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就是分别,远离了它们,庸俗显现就消失了,你见不到什么东西的,你要真见到了什么东西,那就是错的。你见不到任何东西,也不会说最后还剩了个东西给你见。有人说:“见到了光明。”光明不是个东西,它没有对境。
而我们就认为进入法性定才叫做见性,这样的见性很容易引起误会,我们会觉得显现消失了以后,还会见到另一个东西,这就变成邪见了。其实不然,真正的大圆满是不需要消失这些显现的,消失显现那就不叫大圆满了,那是次第修法,修到那种境界里面去了,以量来取证。而真正的证悟是“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有显现,显现即是佛,也就是显现和本质其实是一样的,由于他知道了本质,他就知道显现一定就是本质。
“超然登佛地”并不是说你马上就成了佛的那种量,而是你一下就有了佛的见地,可以果地起修,那时候就可以称为佛子,真的叫佛儿子、佛的太子,开悟就是佛的太子。其实开悟也不能叫做佛的太子,应该叫养育佛刚生下来的儿子,登位的时候就是初地菩萨,就像是封一个小国去做国王,然后就慢慢成为三界之主、成为佛。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其实这说的就是大圆满,大圆满的修行也是一样的,是不需要寂灭外境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四夺、修禅定这些呢?因为我们没办法通过这些说法马上就真的明了。你现在不离见闻,登个佛地看看呢?做不到的,你没办法通过这些语言直指,马上就明白本性。所以才要去修四夺、修菩提心,让身心安宁、寂静,让我们的人我执、法我执减轻,然后再通过直指心性或者其他的一些方式明白本性。明白了本性以后,根本就不用再去让显现消失掉,消失它干什么呢?它惹了你吗?
请大家记住,四夺这些方式都是手段。你说:“我不要这些手段,我就是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你都在自己的上师那里被直指了那么多次,也没有见你超然登佛地呢?所以,虽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确实殊妙,但大部分人还是要次第修行。当然,最后我们一定会走到那一步去,但不能因为有那一步就忽略次第。我反复说这个,不然我们现在修行就没有理由了。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我今天跟你说了以后,你应该相信真谛,再也不会有迷失,“谛”是谛实、真谛的意思。“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你不要学那些朝外求本性的人,天天在说菩提,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是什么。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读了很多经论,做了很多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向外驰求,而很少细细地去观察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相续,这样就是走入另外一个极端,把次第当目的。一见面就开始这样、那样说个不停,实际上内心里面不做任何改变,经论读了几十部,连出离心都没有,周围的人全部变成了敌人,有没有搞错啊?修了半天,相续连基本的改变都没有,你怎么切断相续啊?
我们的心不能改变的原因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很重,表现方式就是不停地波动,被各种情绪、各种苦乐、各种患得患失的感受所左右,人会很恼火,这样的心怎么解脱啊?大家体会一下,弄个绳子请人把你捆两三个小时,再突然给你解开,你就会知道什么叫解脱,你会体会到那种松快、无碍。
如果心真的解脱了,你会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场景中都体会到解脱,乃至于生死都会被超越。如果整天还沉浸在忧患、得失以及各种苦难里面,你说怎么解脱啊?甚至你学的佛法都会成为一种约束,本来是帮你解脱的东西,结果变成了捆住你的东西。本来学佛是为了消除嫉妒和互相的不宽容,而现在互相拉帮结派,两个人辩论的时候,一开始还好,后来就变成人身攻击了。佛法本来是用于解脱的,反而用它把自己捆得更紧了,本来用来脱罪的殊胜妙法,你却用它来造更大的罪。所以要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团体,是不是这样的?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智通又问了,他还是没有搞明白。虽然六祖说了发明成四智,但他还是不明白,就继续问:“你能不能再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四智呢?”
“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六祖是不太耐烦这些东西的,他说:“你明白了三身就明白了四智,还问什么呢?”“若离三身,别谈四智”,离开了三身,哪有什么四智啊?“此名有智无身”,如果离开三身去谈四智,就叫做“有智无身”,其身就为假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就算有这样的智慧,没有了三身,那么,这个智也不是真正的智慧,“还成无智”。
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又说了一个偈子,前面一个rap没搞清楚,再来个rap,再不清楚就要给你唱摇滚了,哈哈,滚!(开玩笑)偈子这种方式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管用了,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要详细解释,细细思维。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个麻烦的事情,就是大家都不去做,如果你真的想成就,就要去做。
一点一点地去做,别迷信,别认为我跟了什么上师,就可以不修行,临终的时候就可以往生净土,别堕到这种神乎其神的东西里面,你要真正地去修行,踏踏实实修行。也许你跟的上师确实是很伟大的上师,但你记住,佛陀身边还有很多人堕地狱的,这是谁都没办法否认的,大家还记得善星比丘吗?伺候了佛陀二十四年,是佛陀哦!二十四年哦!而且他是佛陀的亲人,结果成了恶鬼。
藏传佛教传入以后,一些说法会把大家搞得昏头涨脑。藏传佛法非常殊妙,我学的就是藏传佛法,但它里面的一些传说到我们这里就会变得不一样,大家信的不是佛,而是神!神就是一种虚妄的想象,觉得我跟了他以后,既可以发财,又可以无灾,什么时候卖房子我就问他,什么时候买股票我也问他,吵架他帮我解决,除了平时供养一点,也不用做其他什么事。然后临终的时候求他加持一下,我们就能往生净土。如果有这样的好事,还会有六道吗?至少人道会没有了。
当然,确实也有极个别的例子,有些人一生虔诚,也没有修什么,临终的时候可能被上师加持去了净土,有这样的例子。但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人呢?不是的。上师、法师们就是医生,我们就像病人,你要吃药,知道吧?有些人本来就没什么病,临终的时候给个加持的药他就往生了。而你浑身是病,从头坏到脚,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然后你也不看病,临终不管怎么给你加持,你都在地狱里面。所以,我们不能有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把自己的暇满人身浪费了,浪费暇满人身真的是太大的浪费,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浪费了。
如果你相信三世轮回,就不能浪费,如果你不相信,那还说什么,你也不用在这里听了,一边去,随便干什么都可以。如果轮回真的不成立,随便嘛,杀人放火也行,行善积德也可以,反正都是死。但是,如果有三世轮回,我们就理性一点,从人我的角度想一想,别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一个万劫不复,那不是闹着玩的。“万劫不复”不只是四个字,那是真的万劫不复,你会死好多次,非常悲惨,比你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悲惨的事情还要悲惨好多倍。
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深深地思考,别听过就算了。如果你深深地思考它,就会觉得其他的没什么意义。发财没有意义,财丢失了,还是没有意义,当官也没有意义,垮台了还是没有意义,离开了佛法,一切都没有意义。
这样说有点变态,我跟大家说了,我就是一个变态佛教徒。你们也不要认为佛教徒就不说脏话,我是一个没有学好的佛教徒,我还会说脏话,我有很多习气,但我愿意相信因果,我会努力去修行,这谁敢阻拦我?阻拦也没用。大家也一样,也许你是成就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不是成就者,在一起学习的大部分人都不是成就者,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是成就者,那就离远点,别跟我们这些凡夫在一起,或者你来教育我们也可以。
好,我们来看偈子怎么说的。“大圆镜智性清净”,性清净就叫大圆镜智,什么都能够清晰地照见,甚至连照见都不是,随照失宗,能够清晰地了知。什么叫做“平等性智心无病”呢?心有病就是心有执着,执着中,人我执是最凶的,“心无病”就是没有人我的执着,那就是平等性智。也就是说,没有二元对立叫“性清净”,是大圆镜智,没有人我执着叫“心无病”,是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就是所有的因缘来去,复杂的事相都能清楚。这种智慧不是靠修行得来的,“见非功”。“功”指功夫,是指在一个事相上进行堆积,后来这个词被狭义成了打架。以前我们说费功夫就是费时间,但时间要拿去做某件事情才叫费功夫。武术是一个要熬时间的事情,它是一种定力的发挥,要站桩,要定,定得很深,而且爆发力出来以后,几百斤的东西都能打飞。而现在的武术基本上搞成了体操、闪电五连鞭这些东西,中华武术基本上糟蹋完了,很扯淡。武术糟蹋了,佛法不能再糟蹋了,再糟蹋连根本都没有了,那民族就真的完蛋了。所以,妙观察智并不是靠我们修出来的,这些见地是非常究竟的。
“成所作智同圆镜”,这上面说“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是一个意思,同圆镜,“圆镜”就是没有二元分别。我们一般说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成成所作智,也就是外境和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同圆镜,它是从这个角度讲的。从佛教的事业来讲,成所作智有事业的意味,实际上就是法王度世,随缘任运,这叫做成所作智。它一定是利用你的根性让你回观你的本性,根性是什么?我们的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是成所作智,六根是妙观察智,我们人就是前五根,利用你能看的、能听的等五根,然后去发现它的本性,那个本性就是大圆镜智,性清净。
“五八六七果因转”是什么意思呢?唯识里面有句话叫“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六”指意识去思维,“七”指末那识去思量消磨,第七识末那识的性相就是思量,恒审思量,永远都在审查和思量。这种思量是非常细微的,随时随地都以个体为出发点,即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进行思维和考虑。然后,意识在这个立场上进行大量地组合、拆解、逻辑推论。
但是,不管怎么思维、推论,它的根本是以“我”为出发点,这就是末那识。根据末那识的特点,我们在修行的时候,首先要让末那识不要总是以自我为出发点,所以我们会去修菩提心,替他人着想。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回过头来打自己,或者压制自己,这是菩提心的特点,叫“无我”。意识就不用说了,通过各种教理、逻辑来证明打击自己是对的。这叫做“六七因上转”,我们开始去种解脱的因了。
慢慢地,就会落实到前五识和第八识,即“五八果上圆”。这些种子下去以后,会在阿赖耶识里面成为无我的种子,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明白阿赖耶识其实就是本性。阿赖耶识和本性其实是一个东西,只是一个有无明,一个没有无明而已。在人我执这种习气的奴役之下,这种明力就开始进行二元对立的认知,就成了阿赖耶识。
但是,不管怎么进行二元对立的认知,你去认知的那个明力,永远都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这就是本性。我们要去区分开这个东西,当哪天区分开了,八识就转过来了。八识转过来以后,就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眼睛看、耳朵听。眼睛看到的郁郁黄花,就变成了般若;耳朵听到的所有声音,就成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前五根就会转化过来。这就叫“五八果上圆”。这是唯识里面说的一个修行的总体过程。
《楞伽经》本来是说唯识的,所以六祖就用了这些词汇,说明他并不是完全不读书,起码他要听别人讲书嘛。“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这只是用名言来教你,即前五识、六七八识这些东西只是名相,但这些名相本身也是空性的,没有实性的。我们顿教,比如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是怎么说的呢?“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我们说“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是转识成智,“识”就是分别的意思,这种分别要转成智,要回过头去看是什么东西在能分别?念佛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我们经常说那个东西灵光独耀、迥脱根尘,那么“灵光”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回去,不能靠识,我们一去认,就是识,而自明的时候就不是识。我们要从分别中一下停下来——歇,分别就是所谓的思维、言语、直觉这些东西。在这里不留粘连,没有无明,就叫做“转处不留情”。那要怎么去做呢?大圆满窍诀。说到这里就停了,我不懂,你们要去找自己的上师。
“转处不留情”,任何时候,不管它清净也好,不清净也好,喧闹也好,清凉也好,繁兴永处都是那伽定。“那伽”是龙的音译,“那伽定”就是龙定,也就是楞严定、究竟定,或者法性定。也就是说,任何地方都是法性定。现在你们在法性定里面吗?如果你明白了,你就在法性定里面,你离得开法性吗?离不开的,什么都是光明,你的痛、痒、麻、怀疑都是光明。谁在怀疑?没见到石头怀疑?只有你才会怀疑。我骂脏话你不舒服,凭什么不舒服啊?你旁边的电脑没有不舒服嘛,不管我怎么骂,我骂人的声音就从它那里出来了。
是你在不舒服吗?什么东西在不舒服?反复地回去观察,这个叫做“参”。如果不用观察的方式,而是依靠上师指引,那就是直指心性。但你要走到那一步,要观察出疑情。也就是我们说的参公案、参话头,你要参到有疑情。实际上,那时候你的身心已经很宁定了,总觉得有个东西给你参出来了,就会天地通明,会一下明白那个根本是什么,这叫起了疑情。
大圆满的话,你一定要走到那个地步,或者有极强的信心,然后上师再跟你说,你可能一下就明白了,那是一种全心的信任。信任是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我还明白你话的意思,不然有信无任也不行。我们没有信任的表现是什么呢?你说什么我去思考,那就完了。
你说:“我不思考行吗?”思考是可以的,但思考到后来,你还是要停止思考才能够自明。所以,大家都想顿教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哪里有那么大只蛤蟆随便在街上跳?(粤语)如果真的那么容易,佛教还会这么衰微吗?如果现在世界上有两千万人明白本性,地球就变了,瘟疫这些东西都起不来。
我说的数量都很多了,哪里要两千万人,如果有二十万人真的明白,这个地球就变了。我前几天还看到一个很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德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十万人真正进了佛门。当然,他应该是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不是准确的数字。但这个数字太少了,才十万人,劝大家珍惜!所以,如果真的有二十万人明白了本性,那就不得了了。
没那么容易的,但也并不是说难到不得了,也不是这样的。我觉得一个人要证悟,最重要入门的第一点就是出离心,出离心的标志就是舍弃今生,老子拼了这一生,我就只干这个,不管天塌地陷,GDP降为零,关你什么事?东海掀波浪,北山出现垮塌,关我屁事!以前禅宗那些人,参禅就是这样的,三米以外与我无关,整天都在参,一参几十年。我觉得这是证悟的第一心理要素。
如果你都没有这么去想过,稍稍遇到一点诱惑,就什么都不行了。而且还在佛教团体里面互相攻击,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对,这样要怎么证悟啊?我自己也没有证悟,但我知道该怎么去证悟——唉,这个话有毛病了,我都没有证悟,我怎么知道该怎么证悟?我知道证悟该往什么方向走。
师兄们,说一千道一万,第一步能否做到?舍弃今生能否做到?如果舍弃今生都做不到,后面的菩提心、空性就别说了。
当然,也不是说马上要舍弃今生到像密勒日巴那样,起码你要有最初强烈的心理力量,然后后面去发心、学中观,以及体悟这些东西,才会有基本的心理基础。那么,你进入也容易,安住也容易,这一生就有希望了。特别是这种高级见地,其实它并不要求你一步一步渐次地修上去,那就不是顿门了。
顿门的意思是,虽然你还有很多习气,但你要迅速掌握究竟宗旨,然后以究竟宗旨反回去去除分别情识。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要去掌握究竟宗旨,哪怕还有很多习气,你也需要一个强烈的“我要求得这种见地”的心态才行。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他们进入佛教团体就想捞点世俗好处,捞不到就走了,或者就开始怀疑。跑到佛教团体来捞世俗好处,你是不是有病?不准你这样,不准你那样,装起来好难受嘛,又不准抽烟,又不准喝酒,泡个妞都恼火得不得了,你何必嘛?人生一世,吃香的,喝辣的,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泡尽天下妞,何不快哉?男人就是这样的嘛,是不是?
而你现在却放弃这些东西,跑来学佛法,你能找到什么?除了求解脱,还要求什么?不想求解脱,就不要来。既然来了,就要发狠心。特别是要学顿悟法门的人,更要发狠心。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分享给大家,听不听随你们。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通顿悟性智”,通六祖这一派的直达究竟宗旨的顿悟性智,也就是智通顿悟了本性的智慧,他一下就明白了究竟宗旨,遂呈偈曰,自己马上也开始rap一把,唱唱山歌,前面的人唱一个山歌,后面的人要对山歌。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原来三身就是我心的本体,四智就是心的光明的作用。“身智融无碍”,身和智其实是一体的,无碍,也就是三身和我们的智慧其实是一个东西。“应物任随形”,不管是世俗的状态,还是胜义的状态,心和外境、各种人情事故的交接是随缘任运的。
我们不要总是把“应物任随形”理解为跟人打交道,比如,你看到的杯子就是杯子,没什么,“应物”,它是圆的也行,方的也行,因为它没有本性,所以可以成任何样子,这是物理性的。人情也是一样的,好坏是非,唯一本性而已。也就是你不会站在一个强烈的立场上,一定要这样或者一定要那样,离开贪执,这叫做“应物任随形”。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很难。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这完全就是大圆满。“起修皆妄动”,他说你修行就是妄动,《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说,“一切所缘即为见解毒,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大家还记得吗?“守住匪真精”,我们安住在一种状态里面并不是真正的精髓,不是真正的那个东西,“匪”通“非”,指不是的意思。你说这是不是讲大圆满嘛?哈哈!
“妙旨因师晓”,因为六祖明白了根本的、究竟的、殊妙的宗旨,上师是无上增上缘。“终亡染污名”,丢失了所有污染的无明。“名”字在我们的教理中往往指现象,“有名无实”就是有现象没有实质。有时候“名”还指名相,但是,这里“终亡染污名”的意思是污染的各种因缘终于消失了。
这是智通和尚的故事。前面把《法华经》说了,这里把《楞伽经》、唯识也说了。后面说什么呢?他一定会选一些典型的例子。下面是智常和尚的故事。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
智常,信州贵溪人,在哪里我也搞不清楚,这是当时的名称。“髫年出家”,不到八岁就出家了,八岁以下叫“髫年”。“志求见性”,立下志向一定要证悟。哇,这种人了不起啊!他是舍弃今生,志求见性。而我们是想着不要舍弃今生,要有好家庭、好老公、好多钱、前门种花、后面点香,出门旅游的时候,前去洱海,后去丽江,还要见性——你见的是贪性!我们别去想这些,“志求见性”就是舍弃今生,甚至发大菩提心,舍弃今生。他才八岁就这样了。
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有一天见到了六祖,六祖问智常:“你从哪里来?想求什么事?”智常虽然很小就出家,但他去见六祖的时候肯定不是髫年了。古代人是不剃头发的,八岁的时候头上还绑着两个揪揪,那肯定不是这样的,所以应该是好多年之后的事了。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智常说我家住在洪州的白峰山,大通和尚跟我说了见性成佛的意义,但我还是没有搞清楚,所以我才那么远跑过来礼拜您老人家,希望您跟我讲是怎么回事。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两个人沟通一定要有话题的,六祖就说:“大通和尚跟你说了什么?你说给我听听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
智通就说:“我到了大通和尚那里,三个月都没跟我说什么,但我求法心切,夜晚就悄悄地去了大通和尚的房间。”大通和尚是方丈,所以叫做丈室。以前主持就是方丈,方丈的房子不能太大,只能一丈见方,三米乘三米,九平方,实际上就是睡个觉。
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
请问什么是我的自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
大通和尚就说:“你看见虚空了吗?”对曰:“我看见了。”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大通和尚说你看那个虚空有相貌吗?智常说没有相貌。大通和尚说你的本性就像这个虚空,没有什么东西,你见不到什么东西,但它本源清净,觉体圆明。你要是真的明白了这个清净的、觉体圆明的同时又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就叫做见性成佛,这就是如来的知见,“亦名如来知见”。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智常并没有搞懂,他说虽然听大通和尚这么讲了,说我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觉体圆明,无形无相,但我没有搞清楚,想请和尚再帮我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
六祖说,大通师父说的还犹存见知。大家还记得“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吗?“犹存见知”,绝对不是说大通和尚没有证悟本性,只是说在教育的方法上,他把知见当成了一个东西传输给了智常,叫“见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当我们把他描述的东西想象或者臆想成一个东西,这样一指就错了。而他指的是虚空,那就堕入了真正的虚空,而且这种直指的方法是很麻烦的。
我们当然知道我们的心了无一物可见,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心觉体圆明。“觉体圆明”就是能知、能想、能看、能显,那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要怎么去自明?怎么去安住?怎么去发明?这个才重要。窍诀主要集中在这上面,我要怎么认识它?认识以后我要怎么安住它?平常要怎么磨砺它?我的见和果是不是相通的?在见、修、行、果上,去寻找不同的辨析方式、认知方式、安住方式以及深入方式,这才是窍诀。
并不是跟你说“你的心像虚空”,这样就可以了。我也知道我的心像虚空,只是概念性的知道,就算安住下来,我也找不到我的心。虚空是像眼睛看到的虚空吗?大圆满还讲了三虚空,眼睛看到的虚空,精神意识层面的虚空,还有觉性虚空。你靠近哪个虚空?觉性虚空和这些虚空有什么差别?精神意识层面的虚空和眼睛看到的虚空,你不能说它觉体圆明,虚空无知嘛,那个虚空知道什么东西吗?
而心的虚空是有知的,你一下就可以做这样的区别。实际上,我要怎么去见、怎么去住、怎么去修、怎么去确定果?这真的需要窍诀,那就要去找上师了。一定要找上师,而且要慢慢来,不要期望像香严禅师一样,击竹声响,就此悟入。有没有这样的人呢?也有,但我们不要做这样的期望。
大通师父说的还存了一点见知,不是说大通没有证悟。大通有可能证悟了,但他的教育方法可能没有把这个说清楚。我们以前学教的时候,也会经常说,自续派的那些大论师为什么还要持自续的见解呢?解脱和解脱知见是两回事,这个人解脱了,但他说的解脱知见可能是不究竟的。另外,有些读书读得很好的人,他的解脱知见也是挺好的,但他不一定真的获得解脱,知解宗徒就是这样的。所以,读书别那么轻浮,里面的东西很多、很深。
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六祖说我再跟你说一偈,又唱个rap,他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就是什么都不见了,什么都消失了,但这个什么都消失了,其实就是无见,禅定中的无所有处定就是这样的。其实这是一种状态,就像浮云遮日面,也就是你的心显现出一种状态,而你却把那种状态当成你的心。比如,你花钱买了一辆汽车,你却把那辆汽车当成自己全部的钱,你是不是傻啊?这样不对。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前面的“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说的是状态,是“所”,这种状态就像浮云遮住了你的本性。而后面是说“能”,“不知一法守空知”,我什么都不知道,但就是有一个知,光明。我们经常说,就剩一个光明,这也是不对的,“还如太虚生闪电”。那到底怎么才对呢?问上师去!也就是说,堕在光明里面也是不对的。
前面是堕空,后面是堕明,还如太虚生闪电。空性无所不包,结果你生出一个知,有个知的功能,你就把知当成一切了。很多时候,现在的觉知派说要跟自己的心做朋友,觉知这样、觉知那样,觉知个什么啊?谁不会觉知啊?你要觉知怎么解脱,这个才重要。否则最后就变成我们只喜欢觉知好的,点一支香,感觉好通透哦,这种觉知谁不会啊?关键是菜刀劈来的时候,浑身长疮的时候,面临生死的时候,你觉知什么?我们的解脱不是拿来玩的,不是拿来过日子的,而是拿来解脱生死的。如果解脱了生死,日子天天过,如果没有解脱生死,日子天天白过,就多了一个白。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这样的知见一下子出来,其实是一种错误、错认,这不是一种方便的说法。那方便的说法是什么呢?继续看,很精彩。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这是直指心性,也就是什么东西一出来,你知道它是假的就行了,不用去守住什么东西。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念头,还可以感觉到身体,你要知道它是假的。在这个时候,你要反观自心去发现产生假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如果透了,那你就明白了。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这其实是一种教反观的方法。教反观的方法并不是说那个就是什么、那个就是什么,没有这样说,这样是说不了的。他让你出来就夺掉它、出来就夺掉它,你迟早会发现,有个东西你是夺不掉的,而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实体,就是所谓的灵光。
任何念头都是那个灵光,那个灵光会表现为任何念头,但你去找那个灵光你又找不到。但它不是不闪现,而是闪现出来非实有,比如身体、外境。如果你真正地领悟了空性,那郁郁黄花就是般若。我们不要总是想“指示心性让我一下就认到它”,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你认不到它的,你必须把所有的这些夺夺夺,夺成习惯以后,你会自然安住,那时候可能会有机会猛醒明了。当然,也有那种一指就明白的人,那已经是很厉害的人了,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是很厉害的人,首先我就不是,你们是的话,也别在这听了。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听到这个偈子,心意豁然,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乃述偈曰,就对一首山歌。“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这跟我们现代人的心境太一样了,根本就没有那样的东西,但我们却要起个知见,说它是这样,说它是那样,说它是虚空。是的,它是像虚空,但那是个比喻,你别把真虚空当成证悟,不是这样的。虚空明明可以言语、可以心行,怎么可能是那个究竟的东西?那个东西明明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嘛。“著相求菩提”,就是总去找一个东西。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总是觉得有个东西叫开悟,开悟只是一句话而已,没有什么东西叫开悟。我们总是要去找上师,求个窍诀,想着我要明白什么,你要明白什么啊?你不明白自己是个傻瓜吗?你要是真的明白了你是个傻瓜,那你就明白了!哈哈,你不是傻瓜,你是佛,佛也是拿你明白的那个东西去明白一切的。你看那个石头,它不会明白它是石头的,你居然知道“不明白”,那你拿什么东西知道“不明白”?那是灵光啊。
“情存一念悟”,我们总觉得除了现在的见闻觉知,还要有个其他的东西,没有的!总有一个执着在这里,它把我们经常说的开悟都否定了。“宁越昔时迷”,哪里能够越过过去的迷惘、愚痴。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智常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是有修行的人。“自性觉源体”,就是那个能知、能觉、能看、能显的觉性。“随照枉迁流”,四夺修到人境俱不夺,其实是有照的,如果你真的用它去照见什么,就叫随照失宗,那不是真正的证悟,随照枉迁流。
我们会想“《心经》里面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难道它不究竟吗?不是的。请大家记住,照见五蕴皆空,单从“照见”来说,并不究竟,但是一“空”就究竟了。我们的心去照见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那个照怎么办呢?只能反照。前照亦空,反照亦空,照就没有了,这要真正的修行人才知道。当你不照的时候,那就是自明。所以说,“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要总是去认这样、看那样,其实就是二元,就会不停地迁流,也就是轮回。如果不真正地明白这个,什么都不行的,你读再多书都等于零。
所以说,“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如果听到这样究竟的宗旨,就是入了祖师室,你就去两头,要么有,要么无。要么执着有,守住一个能知,要么执着无,就像虚空。堕“空”谓之为堕“所”,堕“明”谓之为堕“能”,能所两亡,才是真正的本质。
这些都是一些话,一定要去做,做到后来没有那么复杂的,说了那么多名相,实际上不用那么复杂。但是,你一定要反复地去做。虽然它不复杂,但要靠长时间的磨,磨掉执着。人我的执着,我们可以靠菩提心、单空去磨;法我的执着,也可以靠单空去,空到一定的时候,心会停下来的,特别是当你有好的上师,那是可以做得到的。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智常有一天又去问六祖。他们这些人,一个师父会跟很长时间的,不是说跑到上师那里去听一两句,明白了回头就走了,继续又如何如何,这是个误会。这些想法都是做生意的想法,没有一个求解脱的人会用那种心态拿来搞修行。“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佛明明说了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怎么又说了一个最上乘呢?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请你讲给我听听。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六祖说你看自己的心,不要去看外面的俱舍、因明、中观、唯识等等,即“莫著外法相”。也就是“法无四乘”,法根本就没有什么声闻、缘觉、菩萨或者佛乘。“人心自有等差”,之所以还是传了声闻、缘觉那么多的阶段法、不同层次的法,是因为人心自有等差,人心不同,不同的人接受的阶段、接受的深度、程度不一样,就会造成四乘。
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六祖对小乘、中乘、大乘进行了划分,那时候就开始有判教了,其实,那时候的天台宗就已经有判教了。“见闻转诵是小乘”,依靠见闻、诵经这些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靠思维去明白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依法去修、去做是大乘。
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万法都是一个东西,万法尽通,靠什么去通?靠空性去通嘛。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它万法具备。如果明白了空性,虽然万法具备,但一切不染。“一切不染”就表现为“离诸法相”,你在我面前,我当你不在,你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既然一切都如露亦如电,反观自心,我能得到什么?一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就是这么简单。
你把什么都夺空了,就会明白你得不到什么。既然什么都夺空了,你想得到什么?“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你总认为夺空了还有其他什么,夺空了就没有什么了,真夺空了就解脱了,关键是你现在夺不空。
你说:“如果夺空了就没有什么了,那我还干什么呢?反正都是空的。”你能够在反正都是空的这种状态里面认清你的自心吗?你做不到嘛,所以还要去夺。夺了以后,你也得不到什么,无智亦无得,这叫“名最上乘”。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乘是行为”,你要去做的意思。“不在口争”,不要总是在思维、言语中搞来搞去。我们现在学佛有个误会,总认为学佛就是读书、就是辨析。是的,是要读书、辨析,但不仅仅是读书或者辨析。如果只是在读书和辨析上,那就完了,一定要去修。
首先是分别修,比如五加行,它其实是一种分别修,我们把自己的身心约束到一些状态里面,比如皈依、菩提心、积资净障、对上师的崇敬,这叫分别修。然后是无分别修,去修禅定,让我们的心明白什么叫不乱动,形成力量、形成专注。当我们的心达到这种状态以后,才有能力反观自心,一无所得。
所以不仅仅是读书,也不仅仅是辩论,一定要去实修,而且中间会经历一些过程,这就需要你的上师或者同修帮你解决,能够帮你解决问题的就叫善知识。而不是听说他好厉害,他昨天晚上见了阿弥陀佛,后天已经跟文殊菩萨约好了……其实你天天都在跟文殊菩萨约会,汝之智也。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些道理,不然这一生会浪费的。
“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你要自己去体会这些东西,不要总是在这些问题上扯来扯去,说一千道一万都不明。禅宗到后来,说多了以后就说你在打葛藤,总是在名相、逻辑上纠缠,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事实就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人铁了心去做,十年以后,效果就出来了。关键是你很难铁心,这是修行的大忌。很多人进了很好的佛教团体,但他也要离开,他熬不住,世俗心如火直燃,白天不易,晚上也不易。为什么?有各种欲求,他认为那样才有意义,像这样每天念阿弥陀佛好没意思。所以,如果世界观不转过来,心的所求没有变,永远没办法解脱。
“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其实,这句话对证悟者才能这样说,一切时中,保持自性,而且是很自在的,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智常就一直跟着他,照顾六祖,一直到六祖去世。
今天讲得太少了,但已经讲了两个,没办法,剩下的明天再讲。明天可能“机缘品”也讲不完,我们可以留到下个禅七再讲,下个禅七我们可以扩大一点范围来讲。我们后面会讲行思禅师和怀让禅师,虽然这两位禅师的故事在《坛经》里面的篇幅很少,但这两位禅师恰好是禅宗五个宗派的源头。如果下个禅七再讲,我会把行思禅师和怀让禅师讲得仔细一些。如果这次讲的话,一滑就过去了。
大家选哪个?
——网上师兄说:“都好。”
“都好”这种话,是证悟了的人才会说的。
——网上师兄说:“讲两次。”
这是大人不做选择,全都要,哈哈!我们还是看情况,应该下个禅七再讲。
我们现在开始回向。谢谢大家,随喜大家,明天讲完后面的一个公案,我们一起解七,仪式做完以后,我们共同诵《普贤行愿品》。提前随喜大家,禅七圆满。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24课
- 《坛经》第2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