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除了要通过修行去拿到最根本的东西,它还要把缘起的规律彻底跟你说清楚。并且如果要把缘起的规律说清楚,最好的方式就是唯识,所以唯识建立了一些系统、规律,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名相。建立名相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一些书籍上读到,最重要的《唯识三十论》和《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是什么样的建立方法呢?它说世间万法,不管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法,可以归纳为一百种。它们分成: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色法、无为法五个大类,称为“五位百法”。
首先是心法,就是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八个识就是心的八种作用,这八种作用要有心所去配合,所以唯识建立了五十一个心所法。什么叫做“心所”呢?就是八个识在作用时候的基本的形象和状态。比如意识中的愤怒,就是一个心所,贪也是一个心所。(之后我会讲心所和心识是怎么相应的。)心识叫做心王,心王一动,肯定会有心所去配合,因为心王的作用要体现在具体上,具体化就会变成心所。八个心王加五十一个心所就是五十九个法了。
还有一类叫做“心不相应行法”,就是有一类法跟心是不相应的。比如命根、时间、方分……共有二十四个法。它怎么跟心不相应呢,是不是离开心另外有独立的二十四种法?不是的,这牵涉到“相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们说的“心所和心王相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王在动的时候,一些心所会配合它。在配合的时候,它们必须要有一些特点,比如它们要“同依”——我的眼识动的时候,引起了一个贪心所,这个心所要依靠眼根,眼识也要依靠眼根,这叫“同依”。另外还要“同缘”,比如我觉得这辆宝马车可爱,那么“可爱”这个感觉和眼识要同样缘这辆宝马车,这叫“同缘”。不能眼识看的是汽车,而贪的心所却缘到旁边的美女去了。(当然也可以搞这种联合的,比如车展里面的豪车旁边都站几个美女……)
同依、同缘,还要同起、同灭,一定要这样,但是它们可以不同行相。什么叫“不同行相”呢?比如意识是总相,是一种总的作用,它具体的作用就变成了各种心所。眼识也是一种总的作用,因眼识而生起的这些心所是不一样的。
如果问:“前五识不都是无分别识吗,怎么会有这些心所呢?不是意识才会有的吗?”
其实唯识里面讲:配合前五识的运动有三十四个心所。因为眼识一产生,紧接着五俱意识就跟上去了,紧接着马上会生起各种的心所。纯眼识是不会有“贪、嗔”这些心所的,纯眼识只是负责现起,但是根据它马上就会引起其它的心所。但不是五十一个心所都能配合前五识,有些是跟不上去的,所以配合前五识的心所法只有三十四个。
因为有那么多名词,大家听起来可能不太好懂。但我没办法,如果把这五十一个心所全部讲完的话,七天就过去了,这是不行的。我只能够很笼统地把一个框架告诉大家,然后枝叶这些内容要靠大家自己去看。可以看《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这几本都是世亲菩萨写的。至于《成唯识论》,暂时可以不看,因为比较复杂。那是玄奘法师写的,我也曾经讲过它的历史。
接下来是色法,色法有十一种。色法是不是独立离开心的呢?它肯定也不是离开心独有的,但是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还是另外把它列出来。
色法是指哪十一种呢?就是五根和五根相应的五尘(比如眼根和眼根所看到的东西,耳根和耳根所听到的声音,不包括五识,眼识、耳识这些都是心王),共有十个,还有意识思考的内容也是一种色法,叫做“法处所摄色”。加起来共有十一个。
法处所摄色属于思维的内容,唯识里面也将其当成一种色法,它分为极迥色、极略色、无表色等。比如我们受的戒律就是无表色,虽然你看不到它,但是还是把它承认为一种色法,因为你看不到它,所以叫“无表色”,而“表色”就是我们的动作。
色法的分类还可以这样分:有显现也跟心相对的,比如眼睛能看得到的事物,它也跟我的心相对,这叫“有显有对色”;还有些色是“无显有对色”,比如我耳朵可以听得到声音(可以跟我的心相对),但是我看不到它(它显不出来);还有一种叫做“无显无对色”,比如刚才说的无表色。
无表色属于法处所摄色,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无方微尘”,靠眼根是永远看不到“无方微尘”的,如果给你看到了,那它一定是有方分、有体积的。完全没体积,你怎么看得到啊?眼识根本显不出来!所以它是靠意识去想出来的东西,它是法处所摄色中的“极略色”。还有把光、影等分析到极微时,叫做“极迥色”。还有“定所生自在色”,指由定中引出来的色。
色法归纳起来就是十一种,具体内容我们可以去看《百法明门论》。
还有一类就是“无为法”,共有六个: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真如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
以上五大类法加起来总共是一百个法。唯识建立了一个系统,通过这一百个法可以把世间和出世间的法全部包括在内。
——摘录并整理自《八识规矩颂》第3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成佛核心:去执
- 唯识观点四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