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些佛教所说的世间法的规律,以及佛教的见解和实践对世间法的一些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佛教的世间法包括了见解(理论)和实践。比如因果轮回是理论、是见解;我们去放生,也属于世间法,是实践。
但放生是不是真正的世间法呢?这需要按照发心去看,如果一个有出离心的人去放生,这个放生就会变成出世间法。如果他只有出离心,起码是小乘的出世间法;如果他有菩提心去放生,发心是为利众生愿成佛,那么,这个放生马上就变成大乘的出世间法。所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分——关键在于你内在的发心。
从修行人本身这个个体来讲,这个法是否属于世间法,由他内心的状态——愿力来决定(愿力其实是一种状态)。
从具体理论、行为来讲的话,这就不是由人(或者说能)的状态来区分,而是通过所境上的法(你学的法)来区分。比如因果、唯识,讲世间规律这部分算是世间法,讲世界本质这部分算是出世间法。讲世间规律,比如讲心识的规律,心有八个识等等,虽然这是佛法,但也属于世间法;如果讲心识的空性,这属于出世间法。
从整体去看的话,“学习”这种行为算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呢?如果你以出离心去学习,这个法就是出世间法。如果你去学空性,空性的内容属于出世间法,但如果你一点出离心的心态都没有,学了以后还是想去发财,或者学了这些空性理论,想去跟别人讲空性,理论说得一套一套的,以换取别人的恭敬。空性本来是出世间法,但在你这里就变成了世间法。
如果完全排开作为能境的人,只看法本身,看所境——唯识讲世间规律这部分就属于世间法,讲世界本质这部分就属于出世间法。如果单独看能境的话,那就不一定了,得看他的心态——对于一个解脱了的人,任何法都是出世间法;如果没有出离心,任何一个再高级的出世间法,甚至是大圆满,到他那里还是变成世间法。但是如果我的心态有了强烈的出离心,我去了解世间法的唯识或者一些因果规律,在我这里都会变成出世间法。
世出世间法的分法有很多种,而我讲的分法大概是这样的。
不管怎样,即使我们有了出离心的心态,但既然你还生活在世间,怎么不去了解一些世间的规律呢?所以,即使你有了出世间的心态,去了解一下世间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也有一些不想追求解脱的学人,这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见解和心态都不想追求解脱,就想好好地过这一世,但也相信佛法。那也没关系,你来学习佛教对世间的看法,作为知识和在一定程度上照着去做的行动指南,是没问题的。你就是个普通人,相信有轮回,但不想追求解脱,就想好好地过这一世。真的有这种人,以前我在成都,有师兄公开这么说。他们为上师讲课提供房间,作很多的供养,但不想追求解脱,只想要福报,而且还明说,这么想也这么做。这些不能强求,但是,要想追求福报,你也得知道怎么才能获取世间福报,所以学习佛教对世间的看法是有必要的。
还有一种人是头脑里面想解脱,但心态上并不知道什么是解脱,还在贪恋世间。这部分人来了解世间法,会发现自己心口不一,会发现自己追求的还是世间法,慢慢地,心态也许会产生改变,学到的理论会反过来影响他。
佛教世间法的理论,会说世间法总体都是苦,所以叫“苦谛”。学了世间法的苦谛之后,就会想到:“我不能一直苦下去,我要解脱”,从而进入道谛,它会影响你,推动你走向出世间法。那么,这一部分人也可以来学习世间法,这就是我们讲佛教与世俗生活的原因。
——摘录并整理自《坛经第十九课——佛教与生活(上)》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其实佛陀才最懂“爱情”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佛是最好的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