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开始讲第八识。只要第八识建立了,唯识成立的主要依据就有了。
第八识有很多名称,书上有的说十八个,有的说十九个。每一个名称实际上就是阿赖耶识的不同作用(或者阶段)而已,而不是说真的有十八个东西。就像真如有时候叫法性,有时候叫自心本性,有时候叫自然本质,有时候叫光明,反正就是那“玩意”。
一个东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造成了不同的反体(因明术语)。一个杯子,它是圆的,同时也是亮的。虽然是圆的、亮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而一个东西的各部分的不同,就造成了瞎子摸象、各执一词的现象。
为了成立第八识,建立了十个理论,如果一一来说,明天我就没办法讲《八识规矩颂》了,所以我们要简单化。
我们一切行为的种子会存在相续里,然后再发作出来。而我们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包括末那识,都没办法担任储藏种子的这种任务。为什么呢?因为它会断!断了以后,如果没有其它识在后面生起,没有了依处,(这些识)就彻底完蛋了。其实这些识停息了以后,又不能说它完全断灭、没有了,那放在哪里呢?一定要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作为依处,不然因果报应会不成立的。
阿罗汉在入定的过程中,前七识全部都断了,那为什么会醒来?所以一定要成立第八识!
意识里面有“五无心位”,就是说在五种状态下是没有意识的:无想天、闷绝、睡眠、灭尽定、灭受想定。第七识在灭尽定里面是没有的,但是阿罗汉入了灭尽定却可以醒过来,如果不会醒来,那就是无余涅槃了,也就是说一证悟阿罗汉后就圆寂了,这是不对的。佛陀时代有很多活着的阿罗汉,他们经常入灭尽定,然后会醒来。
比如阿罗汉入灭尽定之前告诉自己:“我三个小时以后醒来”,那个种子到那时候就起作用,三个小时以后就醒来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承担这个作用(告诉他三个小时以后醒来),那就断了。阿罗汉在入定的过程中,前七识全部都断了,如果没有其他识来承接这几个识的话,那为什么会三小时以后醒来?所以一定要成立第八识!
这一套系统运用在现在西方的催眠疗法,也是很精彩的。先把一个人催眠,然后在催眠状态中告诉他:“我弹指的时候,你就跳三下。”你不会觉得他听到了你说的话,其实是印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了。等他醒来以后,你一弹指,他就起来跳三下;再一弹指,又跳三下,他也搞不清楚是为什么。其实催眠就是在被催眠者的阿赖耶识里种种子。甚至在阿赖耶识层面告诉他:“你是一块铁板,踩都踩不弯。”然后就把他横放到两个椅子上,坐他的肚皮——好硬啊!平常的时候,轻轻一按,他马上肚子疼得不得了,但那个时候他就成了一块铁板,直接起作用了!
这个时候前六识都没有了,对于普通人,你还可以说他可能在末那识的层面,但是阿罗汉连末那识都没有了,那是什么原因呢?所以一定要成立这个第八识!
还有一个推理:阿罗汉还有法执没有清净,他还是要受果报的,比如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被打死。要受报的话,那些种子储藏在哪里?前六识包括末那识都没这种功用,一定另外有一个识有这种功用,是不是?不然这种现象解释不了。(这也是根据“需要”来的!)
往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识承载所有的东西去往生。
然后,下一个理由。我们死亡的时候,前六根都烂了,相应的识就不起作用了,那我们是靠什么去往生呢?难道是靠我们的意识或眼识去往生吗?不可能的。往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识承载所有的东西去往生。我们的身体、性格都会变化,甚至种类都不同了,假如说我下世变成一头猪,这头猪跟现在的我怎么联系,靠意识来联系吗?猪都没有我现在这么聪明的,我也没有猪吃潲那种功能。这个靠意识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这些一定要靠一个识来连接。当然,你可以说是“我执”,但是“我执”还要靠另一个东西来储存,因为“我执”是不能够存种的。刚才说了,它储存不了种子,因为它会断,它断了以后,种子放哪里去了?而且我们一世一世地轮转,有很多种子,太多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阿赖耶识,它有能藏、执藏这些功能,一定要有一个心识担任这些功能。
所以唯识要建立七识和八识,它不是随口乱说的。而我们知道了有七识、八识,然后就不管它的原理了,只知道是书上说的,这个样子不算是真正的学习,要学习的话,一定要把原理搞清楚。
还有,意识不能深达的现象,比如我们的血液循环、冷热的感受、心脏的跳动等等(如果不经过很深入的训练,我们没办法控制心脏跳动的),这是由谁来管的?意识不行吧?你修拙火,可以让身体热,但是你有本事让身体冷吗?睡着的时候,血液在循环,心脏在跳动,胃在蠕动的,由什么来承担这些运作?(有人回答:末那识。)末那识不行,末那识只是执“我”,而且它不能存种。
什么叫“存种”呢?接受我们以前所做的东西,把它储藏下来,然后到时候再显发出来,这就是因果报应、因果不虚的原理。你做了什么,全部都储存下来(虽然你没有觉知),所以因果报应其实很惨,它要是假的就好了!但我们却没办法否定它,这就是阿赖耶识的一种功能。所以必须要成立阿赖耶识。
要承担这个任务(识食),前七识没办法承担,所以一定要有阿赖耶识。
还有什么推理呢?众生有四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就是我们吃饭,一段一段地吃,是指绝对吃食物、喝水;触食就是我们的五根往外面接触,好像要进食一样;思食就是我们的思维,我们为什么需要思维呢?“食”就是需要的意思,人是一定会需要吃饭的,人也是需要跟外面接触的。不跟外面接触,你会疯的,不信就去试,人最怕的就是闭关了。
我们现在很崇拜那些闭关的人,也会想象、期待自己去闭关。但是如果不经过前期的训练(要达到很深的程度),把你带去闭三年关,出来以后一般都“证悟”疯人院了。真的会这样的。因为我们习惯了六根一定要和外缘接触,否则会感到孤独,难以忍受。以前那些军营里面的人,你打他二十军棍没问题,但如果关他十五天禁闭,他就苦苦求饶了。
思食就是一定要思维东西,特别是一定要有希望,人没有希望也是很难活的,很难受的。
还有一个叫识食,我们也是需要的,因为我们的心会很自然地分别,这个习气力量很大,如果一直不分别,会很难受。这怎么体现呢?比如我们打坐,专注在一点,思维不去分别,一分钟还可以,半个小时很舒服……但如果是三个小时呢?可能就会觉得好难受啊!没几天就烦了,受不了了。
因为把心集中一点以后,我们心的分别念就被遏制了,而习气就会让你难受。这就是打坐的时候心难受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有时候要舒缓一点,专注一阵,然后放松,什么都不想了,然后再专注……串习成量。
这个任务(识食),前七识也是没办法承担的,一定要有阿赖耶识。所以没有阿赖耶识是说不过去的,一定要有一个识来承担刚才说的一大串的任务(书上分了十个任务)。
同样,灭尽定的时候,七识也没有了。灭受想定和灭尽定的区别是要靠末那识来承担,但是阿罗汉生命的延续性一定要靠阿赖耶识承担。否则,阿罗汉的七识断了,他的相续就断灭了,或者就说他已经证悟完全的法身——那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证明中观的一个理论:阿罗汉没有证悟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因为没有证悟无分刹那的空性,所以他没办法证悟阿赖耶识为空,他进入灭尽定的时候还是有阿赖耶识的。所以活着的阿罗汉入定的时候不能够称作“无余涅槃”,死亡了以后才能够称为“无余涅槃”,那个时候我执的种子全部都没有了,他的识也不叫能叫作“阿赖耶识”了。所以阿罗汉涅槃的时候会升到空中说一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不受后有”的原因,就是他在那个时候彻底把末那干掉了,阿赖耶识也断掉了。因为末那识没有了,阿赖耶识就不能叫“阿赖耶识”了。
但是阿罗汉活着的时候,虽然没有末那识,但是阿赖耶识还在。不然的话,他一入灭尽定,就再也出不来了。所以说一定要成立一个阿赖耶识!还有,我们会产生烦恼,末那识的依凭要靠阿赖耶识承担。通过这些论证就证明,我们的心识一定要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唯识就是这么建立的,并不复杂。
——摘录并整理自《八识规矩颂》第3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学佛对名声得失的作用
- 其实佛陀才最懂“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