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性论》第25课
继续讲解能净因。 (能净因)分二:断除四障、以对治成为佛子。 今初(断除四障)者: 于法瞋恨及我见,怖畏轮回之痛苦, 舍离利乐众生事,是为四种障碍性。 大欲有情及外道,声闻以及辟支佛, 增上信等四种法,应知是为能净因。

《宝性论》第24课
略说能遍,即如来藏。 总标略说能遍者: 本体因果业相应,行及分位遍行义, 常恒不变德无别,是说胜义界密意。

《宝性论》第23课
这堂课讲第二个颂词。 颂词: 佛智入诸有情故,自性无垢彼无二,佛性假立彼果故,说众皆具如来藏。

《宝性论》第22课
第一 如来藏品 初者“所觉法界义”分八:法界遍满一切、总标略说能遍者、其义广说、摄义并启下文、依启下义以喻宣说、以信心了知所说之义、认定所觉之空性、诠示宣说之必要。今初(法界遍满一切)者:这一科判是透过两颂来介绍如来藏周遍法界一切有情相续的道理。

《宝性论》第21课
继续讲解共同宣说中的后三个内容:显示彼等不可思议、广说彼之根据、安立因与缘。 B、显示彼等不可思议:颂词如下: 如是三宝此种性,遍知诸佛妙境界, 彼亦四相依次第,以四根据不思议。

《宝性论》第20课
继续讲解皈依和前三金刚处和后四金刚处的连结。 为什么说在前三金刚处中,也附带讲了因皈依和他皈依?本论颂词说:“由说佛法僧功德,于彼三乘三供养,依照不同信解者,是故安立三皈依”。……

《宝性论》第19课
继续皈依的内容。 三、因皈依和果皈依,他皈依和自皈依,此也分四个方面来解释: 1、什么是因皈依和果皈依呢?

《宝性论》第18课
继续学习有关皈依的内容。 3、僧宝:按照小乘来说,有凡夫僧和圣僧,凡夫僧又分有小僧和大僧。小僧指的是沙弥、沙弥尼以及居士,大僧就是具足近圆戒的比丘。四位大僧比丘以上就是僧团,圣僧就是四果罗汉。按照大乘来讲,僧宝就是现见心的自性如来藏大光明的一至十地菩萨。

《宝性论》第17课
前面我们讲了关于三宝的内容,接下来再归纳宣说这一部分内容的要义,此分为四个方面来讲。一是皈依的自性;二是皈依境;三是因皈依和果皈依,他皈依和自皈依的差别;四是前三金刚处和后四金刚处的连结。

《宝性论》第16课
讲解三宝的内涵。 宣说三宝之释词: 少出现故无垢故,具势力故世严故, 殊胜故及不变故,以此六因称胜宝。

《宝性论》第15课
后二者非究竟皈依处: 可舍弃故虚妄故,无故具有怖畏故, 二种法及圣者众,非为究竟皈依处。
《宝性论》第14课
继续讲解“僧宝”。 三、宣说彼等清净: 如是证悟之彼者,依于各别自证见, 无垢法界无贪著,无碍故彼为清净。

《宝性论》第13课
继续讲解“僧宝”。 僧宝功德摄于二种中: 如所尽所各别证,智慧见者清净故, 具慧不退之僧宝,定具无上之功德。 以上所讲大乘僧宝的功德,在这一偈颂当中归摄为两种,就是如所有智的功德和尽所有智的功德。
《宝性论》第12课
说“僧宝”。 以赞叹说僧宝: 此心自性光明故,照见烦恼本无实, 真实证悟诸有情,无我真实际寂静, 见众如来常随逐,具有无障净智者, 见众清净遍无量,如是具慧我敬礼。

《宝性论》第11课
继续从另一角度讲解“法宝”,以及两种讲解角度的对应。 别说彼义: 不思不二无分别,清净显现对治故, 何法依何离贪欲,具二谛相是为法。
《宝性论》第10课
继续讲解“佛宝”的功德和下一节“法宝”内容: 别说彼义: 无为法体任运成,不依他缘而证知, 具有圆满智悲力,具足二利唯佛陀。

《宝性论》第09课
开始依照次序讲解本论第一金刚处:佛宝。 今初(以赞叹说佛宝)者: 谁无初中后三际,寂静自觉而证知, 既已觉悟令他觉,宣说无畏常恒道, 执胜智悲剑金刚,割截一切苦苗芽, 摧诸见林疑虑墙,如是佛陀我敬礼。
.jpg)
《宝性论》第08课
解释七金刚处的次第。 然后将七个金刚处的内涵,摘引经论加以说明。基本含义都是说明光明的本体及其作用。 以上分解了七金刚处的各自体相,以及彼此相互间关联的严密次第,本论作者依据经教而如是所说。
《宝性论》第07课
诠释七金刚处的其他支分。 三、取名“金刚处”的道理:“金刚”是指七种所诠义如同金刚,“处”是指能诠句。所谓的金刚具有“不可摧毁和无可分别的两种意义。因为《大乘无上续论》所诠的七种甚深义,是各别自证智的所证境,其坚不可摧,完全是大无为法的体性,故如金刚。

《宝性论》第06课
诠释七金刚处的其他支分。

《宝性论》第05课
缘起品的学习。 益西彭措堪布译前颂: 敬礼具德诸圣师,敬礼吉祥圆成实, 于有于无不损増,如实安住证悟说, 此等一切圣众前,敬礼供赞诚皈依。 ……

《宝性论》第04课
释名《大乘无上续论》。 释名:以三种语系来标显名称。 梵语:摩诃衍那.俄达(日阿) 丹扎.西扎 藏语:特巴钦波吉喇嘛丹珠 汉语:大乘无上续论
《宝性论》第03课
继续解释剩下的名相,并讲解《宝性论》本身的殊胜和对其释名。

《宝性论》第02课
讲解《大乘无上续论》的地位和价值,分三个层次去阐述。 本论价值的三个层面……
《宝性论》第01课
想要了解如来藏的方方面面的话,不容错过。

《大乘无上续论释·善说日光》(宝性论)原文
敬礼具德诸圣师,敬礼吉祥圆成实, 于有于无不损増,如实安住证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