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讲解了八识和二无我。说明了《宝性论》属于佛陀三转法轮中最圆满的注释,也是弥勒五论中最深邃的一部论典。并说明了传播和闻思这部论典的巨大功德。
这节课内容:
释名《大乘无上续论》。
释名:以三种语系来标显名称。
梵语:摩诃衍那.俄达(日阿) 丹扎.西扎
藏语:特巴钦波吉喇嘛丹珠
汉语:大乘无上续论
在论首标显梵语的名称,有四种必要: 能令学者得到加持;证明论典的来源清净;忆念造论者和译师的恩德;令异地学者学知一些梵语。
一、因为贤劫千佛在金刚座成佛以后,都是以梵语演说法教,若于经论之首标有梵语的名称,后人一见到、听到,就会在八识田中种下梵语的习气和善根而获得加持。
二、如何表明论典的来源清净呢?古印度的规矩非常严谨,通常不允许随便造论流通,凡有内道造论者,都必须要得到公认后,该论典才可许流通。因为一部清净的论典,无疑会给众生带来很大的利益。相反若是不清净的论典流通,就会对世间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为此必需要严格鉴定。
一般来说,当一部论典造好以后,由国王居中作证明,集中很多大班智达,造论者先把自己所造的论典念诵一遍,遂后由众班智达对论中观点发问进行辩论,经百辩无过,大家公认这是殊胜的正论,且为表示尊重,将此论典置于尊胜幢上,供大家礼拜。相反,若通过辩论而决定是有过失的邪论,就要把该论典拴在狗尾上,用火烧掉、毁灭,不容许流通。
三、忆念恩德;于论首标显梵语的名称,是要提醒我们未来的学人,在学习论典的时候,不要忘记,而且一定要记住,这部论典的作者曾经发大誓愿,运行智慧与悲心,用梵语写成文字,后来由译师们的智悲愿心,从梵语着手翻译成我们能以领会接受的文字和语言。如果没有过去菩萨们的广大发心造论,哪有我们今天受持论典中深广意理的机会。如果没有译师的发心翻译,则由于语言的障碍,我们仍然没有机会闻思修行殊胜论典的法要,甚至一句法语都没有办法听懂或领会。
今天我们有机会闻思修行这些殊胜的经论典籍,都不要忘记感念过去大论师、大译师们的恩德。
在世间上一般人都认为父母恩深似海,赐给我们色身的存活,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确实恩深昊天罔极。但是要知道赐予我们的法身慧命,养育我们的法身慧命,最终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的诸大菩萨们,其恩德之大,却远胜于世间的父母,无法衡量,因而要感念译师们的大恩大德。
四、主要是令不同种族的人们学知一些梵语。这以上是论首标显梵语的必要。
解释论名:
此分三段来解释:首先解释大乘,再解释无上续,最后解释论。
首先略述大乘:所谓的乘,就是能作为一切行径的所依,如车船等是一切行进的所依,故名为乘,也就是从轮回的此岸趋达解脱涅槃的彼岸,在这些过程中一切行径之所依,如能骑乘的骏马、车辆、航船等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能有往返自如、行无阻碍的作用。何故于乘前加一“大”字?由具七种大义的缘故,超胜其余下乘,在三乘中是位处最高、最为殊胜的意思。三乘中要以大乘为首,而大乘中主要又以智悲为体,故为大乘。
对于此理再推广来讲,可分为三段:大乘的体相、乘的
分类、大乘的词释。
一、大乘的体相:安住方便与智慧的证悟,不住轮涅两边,且以直接和间接成办圆满的自他二利,这就是大乘的体相,也就是以智悲为体的真理。对于此理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如《般若摄颂》云:“云何得名为菩萨,乘大乘行度众生,大乘体相如虚空,菩萨由得安稳乐。”此教证的前面讲到了方便与智慧,其中方便是指大悲,智慧是指证悟诸法空无自性的能境,依智慧与方便就不会住于轮涅二边之中,能圆满的成办自他二利,故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到“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
二、乘的分类:所谓的“乘”分有两类:道乘(因乘)和果乘。道乘:就是能到达彼岸之因。果乘:就是所达到彼岸之果。此二义即是从此岸之起点到达彼岸之终点。再对应大乘的五道来讲:因地所修之道乘,即是大乘的四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其中前二道虽然没有以大悲等方便真实行持自他相换,也没有以出世间无漏的智慧现见真如本性,但对这些深广意义能够安住胜解而相似修行,或所谓的缘总相而修,故名胜解行地(资粮道与加行道所摄的地道)。
再来,见道和修道与前二道不同,因其并不是安住胜解的层面,而是能够真实以大悲和智慧等方便来实际行持大乘道所摄——甚深义之无生空性、广大义之六度万行(是见道与修道所摄的地道)。再来,所到达的果乘,仅仅是指无学道佛地,相对于无学果地再没有更为上上的去处,已经达到最高极限。
三、大乘的词释:由具七种大义,故名为大乘(小乘根本不具足此七大,故名为小)。
所缘大:因为声缘只缘小乘的三藏教典,而大乘菩萨所缘的则是甚深广大的无量法藏,这是所缘上的差别。
修行大:因为声缘的修行仅仅是为了成办自利,而大乘菩萨的修行则是具足成办自他二利,也就是修行的所缘境极其广大。
智慧大:因为声缘只是证悟了人无我空性,而大乘菩萨的所证则是人法二种无我的大空性。
精进大:因为声闻缘觉只是在三生或七生中精进修行就现前证果,而大乘菩萨则是历经三大阿僧祇成办自他二利,并且勇猛精进、毫不疲厌。
善巧大:因为声缘畏惧轮回,仅为断除轮回痛苦而寻求寂乐,而菩萨以大悲心安住生死,不厌其烦地救度一切众生,又以智慧不染著生死的过患,故具有善巧方便、勇于倒驾慈航、回入娑婆世界毫不畏惧地在生死轮回中救度一切众生。(前面这五大义是从因乘或道乘的角度来解释了大乘义。)
果德大:是从果乘的角度来解释大乘义。因为声缘只能得证阿罗汉果以及十遍入、八胜处、六神通等功德,且在最终入于无余涅槃时灭尽,而大菩萨的果地功德即十力、四无畏等无量无边,何时何地永无穷尽,故为果德大。
(一)天眼通,能照见三界六道众生的生死苦乐之相,及照见世间一切之形色,无有障碍。
(二)天耳通,能听闻三界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听闻世间一切之音声,无有障碍。
(三)他心通,能知三界六道众生心中所思所想之事。
(四)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三界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五)神足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境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十遍入:“十遍处”是禅定修持法之一,是一种可远离三界烦恼的禅观。即观六大及四显色各遍满一切处而无间隙。又作十遍、十遍入、十遍处定、十一切入、十一切处。六大指地、水、火、风、空、识,四显色即青、黄、赤、白。
依据南传《清净道论》所述,依十遍而修,皆各有成就。即:
(1)依于地遍,能以一成为多等,或于空中、水中变化作地而以足行走或坐立其上,或以少及无量的方法而得胜处。
(2)依于水遍,能出没于地中,降下雨水,变化江海等,或震动大地、山岳、楼阁等。
(3)依于火遍,能出烟及燃烧,能降炭雨,以火灭火,欲燃则燃,或作诸光明已天眼见东西。
(4)依于风遍,能速行如风,降风雨。
(5)依于青遍,能变化青色,作诸黑暗,或依于妙色及丑色的方法而得胜处、证净解脱。
(6)依于黄遍,能变化黄色,点石成金,或依于妙色丑色的方法而得胜处、证净解脱。
(7)依于赤遍,能变化赤色,并如上述证净解脱。
(8)依于白遍,能变化白色,离诸惛沉睡眠,消灭黑暗,为以天眼看东西而作诸光明。
(9)依于光明遍,能变化辉煌之色,离诸惛沉,消灭黑暗,为以天眼见东西而作诸光明。
(10)依于虚空遍,能开显于隐蔽,在大地中及山岳中亦能变化虚空,作诸威仪,可于墙垣上自由步行。
八胜处:又作八除入、八除处。即观欲界之色处(色与相),制伏之而去除贪心之八阶段。胜处,谓制胜烦恼以引起佛教认识之所依处。即:(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即内心有色想,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为除内心之色想,藉观色处之少分,制之而灭欲贪。(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即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谛观一死尸乃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进而战胜色处之多分。(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即观道渐为胜妙,内心已不存色想,更观色处之少分而制胜。(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即更同样制胜色处之多分。(五)内无色想观外色青胜处。(六)内无色想观外色黄胜处。(七)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胜处。(八)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胜处。以上(五)、(六)、(七)、(八)系内心已无色想,更观外色青黄赤白,并制胜之,以对治欲贪。此八者皆以无贪善根为自性,前四者均依初禅与第二禅,后四者均依第四禅,不依第三禅,因三禅天乐多心钝。
无上续:
一、所谓的续,即是相续或连续无有间断的意思。
二、在什么样的时位中相续呢?即是在凡夫(不净位)、菩萨(不净净位)乃至佛(极清净位)的一切时位中都相续不于间断。
三、是什么法在相续呢?即是法界自性清净和十力等胜义功德无二之如来藏本体相续不断。如本论云:“本初如是后亦尔,真如法性无变异”。义即先前怎么样,后来亦复如是,本具无二功德的如来藏相续永无间断,也毫无变异。
四、何故于“续”前加有“无上”二字?这是因为相续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轮回的相续;二是大般涅槃的相续。后者乃为至高无上、无与伦比,最为殊胜的缘故。《宝性论》的所诠义即是本来清净如来藏的本体,也是无著大般涅槃的本性,所以谓之于“无上相续”,故于论前称“无上续”。
五、遣除疑惑:有人疑问,是不是在凡夫位时此大涅槃也相续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凡夫位也同样相续,但在凡夫阶段只不过被客尘障蔽而暂时无法显露,虽然被障蔽,但其大般涅槃的本体也无毫许减少,更不会有刹那的间断,其性本来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是迷时不减、悟时不增的真如本体。如本论云:“譬如贫人家地下,具有无尽珍宝藏,主人于此无所知,宝藏不言我在此,如是意中珍宝藏,不增不减净法性”。同样众生虽然尚未现证如来藏,但每个众生都是本自具足的。
“续”还有另一种解释,由与密续义相同故,而称为续。密续中分因续、方便续、果续三种,因续又称为基续、方便续又叫道续。由于本论所讲的意义就是七金刚处: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其中如来藏和因续相同,能以清净如来藏客尘的助缘是菩提、功德、事业,此三与方便续相同,果的佛法僧三宝与果续相同,由有相似之处,故于本论取名为“续”。
何谓“论”:论的体相即是以三种观察而清净的词句或能诠句,并且具有能改造与能救护的两大利用。这里所谓的三观察而清净的词句,也就是以三量观察:
一、以现量观察而清净:就是论典中的所诠义,说到圣者的境界方面,没有与圣者瑜伽现量相违之处,说到凡夫的境界方面,也没有与凡夫现量相违的地方,即显现方面不违背观现世量的境界。也就是上合圣者意趣,下契众生相续,没有任何相违之处。这就是以现量观察而清净的论典。
二、以比量观察而清净:就是以比量推理、观察,也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误或不符合的地方。
三、以教量观察而清净:就是论典的前后文句,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等都没有相违之处。若通过这三种(三量)观察,有不符合现量的地方,或有以比量不能成立的地方,或有前后相违等错误,就不能说是清净无垢的论典,本论正好是经得起三量观察的清净论典。
所谓的改造:即是在因地的修道人依此论义能将心相续中的贪瞋痴三毒等烦恼改造为戒定慧三学的殊胜功德。凡是清净的殊胜论典确定具有如是作用,这也是从因位上安立的。
所谓的救护:是从果位上而言,能救护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如果不具此两大利用,就不属于内道论典,只是一般普通谬论,或是邪论。世亲菩萨在《论义正理释》中也如是说:“对治一切烦恼敌,救护众生离恶趣,具救治德故为论,他教无有此二者。”本论真实具有这两大利用的功德,故为名副其实的殊胜正论,而且又是诠释佛陀第三转了义法轮经教的密意之论,故为显宗大乘的教论之王,因此应如佛经一般恭敬顶戴受持这部《大乘无上续论》。本论云:“何者唯依佛教法,无散乱心而宣说,与得解脱道相应,亦如佛经当顶受。”
总而言之,就是在具足七种大的大乘中,唯一着重宣说无上大般涅槃的相续,并且具有能改造、能救护等功德的清净能诠句,如是表明了本论是以意义和作用来取名的,“大乘无上续”是意义,“论”就是作用。
《大乘无上续论》的异名称为《宝性论》,宝是指佛法僧三宝,性是种性,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辨别佛法僧三宝种性”的论典,故名为《宝性论》。
接下来略述一下取名的必要:对经论取名的必要是,上根者一见到经论的名字,就会明了全经、全论的纲要意义;中根者一见名称也能了知大概意义;对于下根者通过名称有便于找到所需法本的必要。
以上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论名,我们就会明白此清净正论的甚深义理恰如其分地含摄在论名中,所以这一科判称为“相应正论之名义”。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宝性论》的第四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宝性论》这部论典会学习很长时间,大家不要觉得艰难困苦。
这部论典的内容确实很殊胜,特别是后面讲到的具体内容。我在讲解时,结合了几位上师的解释,同时也尽量把这些东西跟我们目前的修行套在一起。虽然《宝性论》说的是如来藏,应该是菩萨们的修行,但作为凡夫的我们,相似地去学一下,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OK,我们现在进入《宝性论》的学习。首先把上堂课的内容稍微作一下总结,为了说明《宝性论》本身的地位和价值,里面涉及到一些术语名词,并讲解了“八识”和“二无我”,从而说明了《宝性论》是佛陀三转法轮中最圆满的注释。
什么叫做三转法轮呢?佛陀有三次转法轮,三转法轮是指佛陀的最后一次转法轮。《宝性论》是对佛陀讲如来藏的一部最精彩、最圆满的注释,是弥勒菩萨注释的。同时介绍了《宝性论》是弥勒五论中最深邃的经典,因为里面讲的是如来藏。如来藏其实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是大乘佛子用尽方法、手段都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菩萨、佛陀能够展现各种各样殊胜功德的根本载体。
那么,去诠释他的论典一定是很深邃的。世法也很深邃,无论再深邃,它也是虚妄的、污染的,深邃不到哪里去,它一定会坏灭。但如来藏则不是这样子,能够诠释这么一个不坏灭的、常乐我净的论典,一定是很深邃的。
同时,我们说明了传播和闻思这部论典的巨大功德。只要是听闻《宝性论》(即《大乘无上续论》),所获的功德比供养恒河沙数那么多珠宝的功德还要大很多。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他说的是如来藏。什么功德都要在如来藏的基础上展开,如果不是在如来藏的基础上展开,而在阿赖耶识的基础上、在无明的基础上展开,那是谈不上功德,最多有一点福德。
那个东西什么都有限,无论再大的福德,到了最后还是要坏灭。有些人转轮王、天人都做了好多劫,最后还是要堕入地狱——不是有些人,几乎每一个人都做过天人、做过帝王、做过我们认为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我们现在还是成了这个样子。其实这个样子也挺不错,我们遇到了佛法,我们是暇满人身。
但是,我们为什么是暇满人身呢?因为我们学习了佛陀三转法轮讲的如来藏,还有可能去掌握这个东西。所以,能够学到这个东西,那是功德无量。那是不是听了《大乘无上续论》以后,我们都能解脱?如果尽其全力把《大乘无上续轮》所讲的深邃道理贯穿在我们的相续里面,通过修行去实现它,那一生解脱、乃至于一生成佛都有可能。如果你听了就听了,左耳边进去、右耳边出来,根本不把它拿在相续里面去兑现,那就不行了。
那怎么去兑现《大乘无上续论》呢?我们学的禅宗、大圆满,都要把如来藏在一生中兑现,兑现就是要开悟。甚至把如来藏的功德发挥到极致,就是所谓的即生成佛。大圆满的脱噶就是要做这个,那是殊胜无比。大圆满的脱噶,不要说去修它,稍稍接触到这样的教育,那都是了不起的福德。尤其受到这样的灌顶、指引,也许你没去修,也没修好,但是,这个人在下一世的25岁以前一般会重新接触到大圆满,而且在那一生获得解脱。所以这很殊胜,非常的殊胜!
这一堂课我们要对《宝性论》(即《大乘无上续论》)释名。什么叫做释名呢?意思是要解释这部论典的名字。我为什么要要用一堂课来解释这部论典的名字呢?因为里面牵涉到很多内容,虽然只有几个字——大乘无上续论,“大乘”是一个词,“无上”又是一个词,“续”要去解释,“论”也要去解释,方方面面解释起来就有很多的内容。
那么,解释那么多有用吗?有用,为了引起我们对这一部论的真正重视,达成我们最开始说的几个要点。大家还记得我开始说的几个要点吗?汉传讲经的五重玄义: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藏传讲经的著论五本: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有何必要。释名的时候会讲到这些内容,我们前面三堂课所学的内容,都在围绕这个。把这个说完以后,我们再来正式学习本论的内容。
释名:以三种语系来标显名称。梵语:摩诃衍那.俄达(日阿)丹扎.西扎。藏语:特巴钦波吉喇嘛丹珠。汉语:大乘无上续论。
释名,要以三种语系来标显名称。哪三种语系?一个是梵语,一个是藏语,一个是汉语。
原因是什么呢?梵语是出处,最早的时候,梵语跟巴利文都是原始,即佛陀时代所用的语言。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但梵文(梵语)是说的非常书面、比较典雅的语言,即贵族用的语言。释迦牟尼佛讲法,也用当时的那种梵语。
巴利文(巴利语)是在民众中用的语言,即我们常说的大白话。巴利语在现在小乘佛教的传承中有很多。到了后来,梵文慢慢就没人用了,导致现在懂梵文的人也不多了。
但是,贤劫千佛讲法都要用梵语。贤劫有千位佛,而释迦佛是第四位,那么,这千位佛都会在印度的金刚座,即释迦佛成佛的那个地方去成佛。
他们现在都在弥勒佛的兜率天做等觉菩萨,等到相应的时间下来八相成道(也有说是十二相成道),实际上,十二相里面的某两个相可以稍微合为一个相,就是八相成道。
好,他们八相成道后要在金刚座成佛,传法全都是用梵语。因为这是佛陀讲出来的,所以要用梵文。
然后,用藏语的原因是什么?为这部论典作注释的多罗瓦尊者,而且我们现在学的文本是根据益西彭措堪布、索达吉堪布翻译过来的,所以会有藏语。
汉语,那就不用说了,我们只能用汉语交流,不然我们说点梵语和藏语?梵语:摩诃衍那.俄达(日阿) 丹扎.西扎,这是弥勒菩萨写的。藏语:特巴钦波吉喇嘛丹珠。我们可能就会这两句,其他就不会了。这在开玩笑,因为我们只能用汉文来进行交流,所以会有汉语。
在论首标显梵语的名称,有四种必要: 能令学者得到加持;证明论典的来源清净;忆念造论者和译师的恩德;令异地学者学知一些梵语。
还有,为什么要在这部论典的前面标显梵语的名称呢?有四种必要:第一,能令学者得到加持;第二,证明论典的来源清净;第三,忆念造论者和译师的恩德;第四,令异地学者学知一些梵语。
一、因为贤劫千佛在金刚座成佛以后,都是以梵语演说法教,若于经论之首标有梵语的名称,后人一见到、听到,就会在八识田中种下梵语的习气和善根而获得加持。
这个很重要,这一世我们经常说一些梵语,哪怕是不多的几个字,等到下一世再接触到佛法时,或者在下一位佛面前听受讲法,对梵语的理解力会非常深厚。
有些人生下来就有很强的文字能力、逻辑能力,有些人却很弱,那是有这个原因的。甚至有些习气的反应,比如把小孩子弄来抓阄,在小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在他面前放各种各样的物件,比如书、笔、烟嘴、钱、印章……然后去看他的兴趣。有些文字习气重的,他就要去抓书。
当然,这不是很准确,有迷信的成分在里面,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人是有习气的,习气就是前世因为某些因缘所种下去的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你内在里面形成习气,这种习气称之为“种子”。
种子是无形无相的,你看不见的。但是,习气在阿赖耶识里面以无形无相的可能性而存在,这有点像我们经常说的“能量”——有点像,但不是能量。“能量”在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中是一个物质化的东西,说不清楚它是个什么物质,反正就认为它是个物质化的东西。能量也是的,你就看不到它是什么,但它就要起作用。
种子也是这样,它是一种心的倾向性。他有贪欲的习气,下一世看到他认为漂亮的东西就急于要获取。而且,因为贪欲的倾向性不一样,他所倾向的方向也不一样。有些人贪钱,有些人贪色,有些人贪权利。哇,贪的内容花里胡哨,说不清楚,千奇百怪!但是,有个根本的习气就是贪,见到好的东西要抓拿。这就叫做习气,习气里面还包含了倾向性。
所以,我们先在论首标显一下梵语,种下相应的习气、善根,以后容易得受到加持。
二、如何表明论典的来源清净呢?古印度的规矩非常严谨,通常不允许随便造论流通,凡有内道造论者,都必须要得到公认后,该论典才可许流通。因为一部清净的论典,无疑会给众生带来很大的利益。相反若是不清净的论典流通,就会对世间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为此必需要严格鉴定。一般来说,当一部论典造好以后,由国王居中作证明,集中很多大班智达,造论者先把自己所造的论典念诵一遍,遂后由众班智达对论中观点发问进行辩论,经百辩无过,大家公认这是殊胜的正论,且为表示尊重,将此论典置于尊胜幢上,供大家礼拜。相反,若通过辩论而决定是有过失的邪论,就要把该论典拴在狗尾上,用火烧掉、毁灭,不容许流通。
什么意思呢?我们把梵文放在论首,表明这个论典是清净的。那么,是不是有梵文都很清净呢?是的,因为那时候的规矩非常严格。有梵文流通的时候,他们会把一部论典拿出来大家讨论,集中很多的大班智达来问,对上面的每一句话,提出论据、论典进行非常清晰的辩解。辩论的习气流传到现在的藏传佛教里面,成了著名的“辨经”,啪、啪、啪,巴掌拍得啪啪响……这就是辨经的习气。
这部辩论能够让里面的说法得到大家的公认,还有一些隐含的问题会被挑出来。所以,一定要大家都认同,甚至每一个字都要认同,才会允许流通。如果理论出现了问题,他会把它弄到狗尾巴上去,那是很恼火的、很耻辱的,然后烧掉它,让狗带着到处跑。
以前还记得玄奘法师吗?玄奘法师去了印度取经,遭到那烂陀寺很多小乘人的挑战,于是在戒日王的组织之下搞了一个很大的辩论——无遮大会。各个宗派都来辩论,玄奘法师提出一个因明里关于唯识的论释,立论“真唯识量”这四个字,悬挂在会场的门外,供大家来提异见,并说“此论若有一字不妥需要更改,或者被驳倒,愿斩首相谢!”最后,玄奘法师赢了。
可见,他们对论典相当的重视。如果是一部非常完美的论典,他们会拿出去放在尊胜幢上供大家礼拜和学习。如果是论释里面标了梵文,就说明它的来源是清净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辩论方式。
造论者必须具备三种条件。第一,下等者必须精通五明(也有的说要精通五部大论)。第二,中等者是面见本尊(面见本尊,基本上要牵涉到密教)。第三,上等者必须是登地菩萨。
但是,这三个东西要怎么证明呢?这是一个没办法彻底考证的问题。比如,一个人说他精通五部大论或者精通五明,普通人是没法考证的。
现在这种社会形态、佛教形态,也没办法对一个人进行这样的论证。或者那个人说他已经面见了本尊,那怎么论证呢?只有能够接触到他周围的信众,或者有修行的人才可能进行考察。普通人是没办法考察的,也没办法像古代那样来搞这样的辩论大会。
所以,在论首标显这么一个梵文,表明这部论典是清净的。
三、忆念恩德;于论首标显梵语的名称,是要提醒我们未来的学人,在学习论典的时候,不要忘记,而且一定要记住,这部论典的作者曾经发大誓愿,运行智慧与悲心,用梵语写成文字,后来由译师们的智悲愿心,从梵语着手翻译成我们能以领会接受的文字和语言。如果没有过去菩萨们的广大发心造论,哪有我们今天受持论典中深广意理的机会。如果没有译师的发心翻译,则由于语言的障碍,我们仍然没有机会闻思修行殊胜论典的法要,甚至一句法语都没有办法听懂或领会。
今天我们有机会闻思修行这些殊胜的经论典籍,都不要忘记感念过去大论师、大译师们的恩德。在世间上一般人都认为父母恩深似海,赐给我们色身的存活,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确实恩深昊天罔极。但是要知道赐予我们的法身慧命,养育我们的法身慧命,最终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的诸大菩萨们,其恩德之大,却远胜于世间的父母,无法衡量,因而要感念译师们的大恩大德。
把论典上标出这个梵文,还有个作用,就是提醒大家要感激两种人:一种是造论的作者,另一种是翻译的译师们。
这里我们要感激的是什么呢?首先是这部论的作者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所以宣扬了一大堆他们的功德。还有,这部论的注释者多罗瓦尊者,以及翻译者益西彭措堪布,讲解者索达吉堪布、益西彭措堪布,以及其他所有给予我们教导、指引的上师,要抱有这样的感恩心。
现在的很多人有个习惯,要是有人给你一千块钱,恨不得跪下去把头都磕破去感激。但是,对这些大德们著写的论典,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像应该一样的。我花了几十块钱请了一本经来,看了以后随手就扔了,甚至看都不看,或者看了以后、学了以后,心里面对这部论典的作者也不充满感恩。
哇,这是非常颠倒的事情,真的很颠倒!如果你是一位佛教徒,真的觉得自己是暇满人身,也相信佛法的伟大,你应该对这部论典的作者感恩戴德、痛哭流涕。但是,现在我们并没有,要是别人给予你一点物质上面的方便,就感激不已。这说明你的内心是颠倒的,你的价值观是错的。
这会影响到什么呢?影响到你根本没办法证悟,说明你心里面不重视佛法,你心里面暗藏的、深入骨髓的价值观,还是认为拥有物质最好。所以,有人给你物质感恩戴德,佛陀、大德们以及后来菩萨们留下来的著作、翻译,上师们的讲解,你根本不觉得怎么样。甚至有些人抱着听了就听了,听了就走了,反正又不花钱,我和他也没关系,这种想法和我们现代的教育有关系。
现代的教育方式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踏出校门就把老师忘得干干净净。作为学知识,那是行得通的,学完知识以后,就跟老师没关系了——“学了知识,饿死老师”!
但佛法是不行的,因为佛法不仅仅是知识。佛法是来改变你的相续,如果连一点基本的感恩心都没有,那你所学的知识等于没学、没用,甚至要起反作用。起反作用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不感恩,会耗尽你的福报甚至会堕入地狱。我一点也没夸张,在一些经教里面,说你只要听了一句佛法,并且得到了利益,如果不怀感恩心,甚至诽谤他,会五百世堕为狗身。这挺严重的,因为佛法的力量非常巨大。
所以《金刚经》里面才会说,只要你读了《金刚经》,哪怕跟其他人解释四句偈,福报都大到不得了,完胜很多的物质。《宝性论》前面也说,听闻《宝性论》说明你具有很大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由无著菩萨来著写,多罗瓦尊者来翻译,索达吉堪布和益西彭措堪布来讲解的。
我们要充满感激,如果内心里面没有感激,说明你根本就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无论你背得有多好,名相理解得有多好,如果内心里面没有得到佛法的滋润,就是所谓的法不入心。法入了心,内心真的得到利益,自然会对这些大德们充满感激。这是现代人的一个很大的毛病,把佛法仅仅当成知识,学完以后就丢了,甚至要起反作用,内心里面对大德们没有一点点的崇敬。
我们现在崇敬什么?饭圈、粉圈,崇敬这些去了。预示着你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混乱的、颠倒的,大家要深入去思考这些问题。
四、主要是令不同种族的人们学知一些梵语。这以上是论首标显梵语的必要。
原因是什么呢?梵语现在基本上消失了,在大人群中间基本上没有了,只有一些专业的学者们可能还知道梵语,其实印度当时佛陀说的梵语早就已经没有了。
现在把梵语标在论首,很多人去学习,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或者是各种民族的人,都还接受到一些梵语,印象也好,增加一点因缘也好,让梵语不至于完全在这个世界上断绝,它具有这样的意义。
以上是论首标梵语的原因。那么,《宝性论》的梵语名称叫什么呢?
梵语:摩诃衍那.俄达(日阿) 丹扎.西扎
这是梵文的《大乘无上续论》。其实它有个对应的,但我没把那个对应截引下来,大家去看就行。
藏语:特巴钦波吉喇嘛丹珠
藏语我不知道怎么读,也是按照中文这么来读的。其实梵文我也不知道怎么读,因为大家都没听过,反正我读出来就读出来了,也没有进行对比。藏文我就不敢这么说了,因为我们下面有懂藏文的人。
应该怎么读呢?(师兄念……)这个味道还是有点像读了藏文的,哈哈!
汉语:大乘无上续论
汉语我就知道怎么读了,但我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师兄念……)我读得标准吗?读语言学的人会觉得我读得很扯,其实这个应该读成粤语。(师兄念……),是不是应该这样的?我的粤语也读得不标准,反正大家去对应就行了。
此分三段来解释:首先解释大乘,再解释无上续,最后解释论。
我们开始解释论名,论名要分三段来解释,就是解释论名的三个词汇。首先要解释“大乘”,再解释“无上续”,最后解释“论”,三个合起来就是《大乘无上续论》。
首先要略述大乘,说起大乘,内容实在太多了,但还是要解释一下。“乘”,本是车乘的意思,指大家坐着车船前进。这是表明佛法、佛教,文化系统、语言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个东西,叫做乘。
首先略述大乘:所谓的乘,就是能作为一切行径的所依,如车船等是一切行进的所依,故名为乘,也就是从轮回的此岸趋达解脱涅槃的彼岸,在这些过程中一切行径之所依,如能骑乘的骏马、车辆、航船等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能有往返自如、行无阻碍的作用。何故于乘前加一“大”字?由具七种大义的缘故,超胜其余下乘,在三乘中是位处最高、最为殊胜的意思。三乘中要以大乘为首,而大乘中主要又以智悲为体,故为大乘。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乘是一切行径的所依,行是人的行为、动作,径是路径,所依是依靠它来行进一些相应的东西。行走能依靠车、船、飞机等东西,那我们学佛能够依靠什么呢?经论、上师、僧团,这些都可以叫做乘;你的理念、具体的修法,都可以叫做乘;或者你的教团、宗派,都可以叫做乘。
为什么叫做“大乘”呢?为什么要加一个“大”字呢?因为我们学的经论和修行方法,以及相应的一些戒律等等之类,具有七种大义的缘故。什么叫做七种大义呢?等一下我会对大乘的“大”字进行解释。
“乘”是行径的所依,就是我们闻思修的依靠。闻思修要有经论、上师、同道、戒律、戒定慧、方法,这些都叫做依靠。这些方法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个“大”字呢?因为它有七种大义、七种内涵,非常的殊胜,称之为“大”。
这个殊胜跟谁比呢?跟下面的两乘。大家经常说的“三乘”,一个是声闻,一个是缘觉,一个是大乘。而大乘超胜声闻和缘觉,所以称为“大乘”。因为大乘的超胜,所以三乘中间要以它为主。但是,大乘本身是以智悲为体,不管什么所依,它的根本内涵是智慧和慈悲,所以我们经常说大乘佛法是智悲双运。
你不能够只有单纯的智慧而没有慈悲,那就是魔鬼,而且那个智慧不可能走到究竟。也不能够只有慈悲而没有智慧,那你会上当受骗,而且你也没办法去度人。如常人说的,没有智慧的慈悲就像看到自己儿女在河里被大水冲走,却没有能力把他们救起来一样。所以,这种慈悲不一定是真正的慈悲,有可能是悲伤,要加上智慧才有能力把他们捞起来,这个“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度。所以它要以智悲为体,故为大乘。这些道理大家都很懂,但这里一定要再讲一下。
对于此理再推广来讲,可分为三段:大乘的体相、乘的分类、大乘的词释。
对于此理再推广来讲,如前所说,大乘的“乘”是行径的所依、“大”是因为它超胜声闻和缘觉。然后再分成三段来讲:大乘的体相、乘的分类、大乘的词释,也就是对“大乘”这个词汇进行本义的解释。
一、大乘的体相:安住方便与智慧的证悟,不住轮涅两边,且以直接和间接成办圆满的自他二利,这就是大乘的体相,也就是以智悲为体的真理。对于此理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如《般若摄颂》云:“云何得名为菩萨,乘大乘行度众生,大乘体相如虚空,菩萨由得安稳乐。”此教证的前面讲到了方便与智慧,其中方便是指大悲,智慧是指证悟诸法空无自性的能境,依智慧与方便就不会住于轮涅二边之中,能圆满的成办自他二利,故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到“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
首先讲大乘的体相,刚才说的是智悲,这里的解释就稍微详细了一点。你要是仔细解释它的体相,那所有大乘的经典、论典、说法,全都在解释它的体相,只不过越解释越细。如果粗大一点,就说智悲,但什么是智悲呢?安住方便与智慧的证悟,不住轮涅两边,且以直接和间接成办圆满的自他二利,这就是大乘的体相,即所谓的智悲为体。
什么意思呢?要安住方便与智慧。方便是什么呢?方便是大悲,智慧是空性。不住轮涅两边是什么意思呢?即所谓的轮涅双遣,轮就是轮回,涅就是涅槃,这个涅槃是指小乘的涅槃。小乘的涅槃,认为所有的显现都是业力,都是可怕的,要离开业力进入一个很深的定叫灭尽定。那是小乘认为的涅槃,他认为轮回与涅槃是相对的。
大乘则不是,大乘说轮回与涅槃的体性是一个东西,叫空性。所以,安住于空性就能够轮涅双遣。遣是遮破、不要的意思。既不要轮回,也不要涅槃,所以智悲为体——“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
那么,它的本质上是空性。因为空性,他不住涅槃,也因为空性,他会利益众生。因为空性,他不被轮回影响,不沾轮回,也因为大悲,他会不住涅槃,这就是所谓的的轮涅双遣。如《般若摄颂》云:“云何得名为菩萨,乘大乘行度众生,大乘体相如虚空,菩萨由得安稳乐。”
第一个,你要度众生。第二个,你内心的安住是空性,犹如虚空,体相如虚空。所以,“虚空”这个词汇会引发大家各种各样的想象,虚空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会把它当成眼睛看到的空间,或者头脑里面想象的一个什么虚空。
这个“虚空”指的是法性虚空或者觉性虚空。我们经常说的“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这个虚空什么都是虚空,显现是虚空,究竟的本质也是虚空。所以,不能单纯认为我们想象的虚空就是真正的虚空,而要去修证。
大圆满里面有三层虚空:我们平常看到的天空叫做虚空,还有我们安住的瑜伽的虚空,还有究竟的觉性的虚空。平常的虚空,还有头脑里面想象的虚空,还有晚上做梦会梦到虚空,比如你在空中飞——你晚上在空飞,那个虚空是什么虚空啊?醒了以后那个虚空去哪里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天空的虚空,如果我们证悟了,就跟晚上做梦看到的虚空是一样的,它会不见,从来没有过。
但觉性虚空则不是那样,还有瑜伽的虚空,比如禅定中间出现的空无边之类的空,禅定没有了它也没有了。只有觉性虚空是究竟的虚空,所以,它的体相虚空指的是这个虚空。
那么,菩萨安住于这样的虚空,同时在外面如幻度众。汉传佛教里面怎么说的?“安住水月道场,大作空花佛事”——安住水月道场,道场像水中的月亮一样不真实;大作空花佛事,像空中的花朵一样不成立的佛事。他要去做这个佛事,但他的体相又是空的。
此教证的前面讲到了方便与智慧,其中方便是指大悲,因为大悲,不住灭尽定——涅槃。智慧是指证悟诸法空无自性的能境,空无自性的能境是什么呢?我们的心是能境,心是空无自性。心虽然是能境,但心所显现的一切,能境都是空性的,空无实质,所境也一样,显现的一切也是一样,万法由心现,所以它的智慧是指这个。依智慧与方便就不会住于轮涅二边之中,能圆满的成办自他二利。成办自利,因为空性,就了脱生死。
好,自利可以了。他利,因为空性不住涅槃,然后如幻度众,可以成办他利。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到一个我们常说的词汇:“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不住三有”是什么意思呢?不被三有所束缚。哪三有呢?欲界、色界、无色界,整个轮回就只有这三种大的形态。所谓“三有”,就是把六道分成三界。请记住,这三种大的形态只是一种规定,并不是说六道众生就只有六个道。其实,每个道里面都有很多种分类,比如人道,有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还有以前被灭掉的尼安德特人、北京猿人等等。我们不是北京猿人的后代,不要觉得我们是北京猿人的后代,实际上北京猿人已经灭种了。
还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我们看到的恶鬼好像是电影里面飞出来的,脚不沾地,头发把脸遮住,那种叫女怨鬼。哎呀,有各种各样的恶鬼,有些恶鬼福报很大,还有力气很大的大力恶鬼。而且六道中间有些模糊、边缘性的东西,比如细菌,到底是动物还是恶鬼,它是很模糊的。所以,六道是一个大的分类。
三有也是一样,欲界、天界、无色界。比如,有些时代人类跟天界混居,人天杂居,有时候会这样子。当然,他们的智慧福报,包括我们说的生理结构都有些不同。比如我们有身体,那像欲界众生、天界众生有没有身体呢?无色界的身体非常细微,可能非常不容易被发现。
但是,色界众生的身体非常漂亮,身体像各种各样的光。色界众生很傲慢,身体很漂亮很大,而且经常会放光,放光照出多少千万由旬那么厉害,所以佛陀去传授无色界众生的时候,放出的光要比他们强多了,那是无量光,没有边际的,使得天人信服。
天人不会像我们那样,人类是靠语言、声音来表达自己,有时候声音吼得多、吼得大就好像有真理一样,谎言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你看现在网上为了证明这是真理,请了很多水军来跟着唱,唱它多了就成了真理。这是人类要搞的东西,但人类是乱来的,这些是宣传伎俩。
如果你要证明你是正确的,就要讲理,不能像那些搞网军的乱来。你要讲理,要逻辑上说得通。讲理要讲两个,一个是数理逻辑,一个是事理逻辑。讲科学要讲数理逻辑,讲事情要讲事理逻辑,即社会现象。所以要讲得通才行,但你习惯地要靠语言与文字来进行沟通。
天人很多时候是有他心通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知道对方的心思。但他们的他心通没办法跟佛比,太深了就不行了,太远了就不行了,太细微就不行了。不管怎么样,有些天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靠这个进行沟通。还有,他们表达自己的能力时,不会像人类那样请网军这么无耻,或者是力气大就不准别人说话,说不赢就把别人封了……他们不会搞这些。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就是去放光,坐在那里很优雅,“讲多无谓,放光最实际”(这是粤语,意思是说多了没有实际意义,放光最实际)。
所以佛陀就去放光,那个光非常的悠远宏大。你们不要简单把光想成是声光,光里面还带有认知的。我们看到的光是物理光,是眼识的一种作用,而他的光则不是,他的光会带来认知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光也会带来一些认知和情绪,比如红光,我们就认为那个东西有危险,产生警觉;黄光,代表富贵;蓝光,我们就觉得幽静、清凉……所以,光还是会带来一些感受的。但那个要复杂很多,力量很大。
佛陀智不住三有,那个“三有”因为空性的智慧,不受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约束。轮回无非就是这三界,再加上六道。六道在欲界里面全部体现了,色界跟无色界就不会有地狱、恶鬼、畜生、人道,它只有阿修罗跟天道。以上就是智不住三有。
悲不住涅槃是什么意思呢?对众生的强烈悲心,他不愿意安住在涅槃的乐中间,他会身披铠甲,不顾一切一世一世地去利益众生,不断地投生、不断地投生。不要认为他们的投生很舒服,是的,在很大程度上他没有真正的痛苦,因为他已经解脱了,但在缘起上他要承受很多的东西。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法王如意宝,他老人家已经是金刚藏菩萨,来了以后还是生很多病。
然而你可以说他是示现,但示现也是示现嘛。还有很多,比如麦彭仁波切,他在临终时告诉下面的人,他是专门来振兴宁玛巴的,但是学人们不争气,搞得他一身都是病。所以他们也要承受的,在教界里面,经常有帮众生承担苦难的这种说法。当然,简单说“帮众生承担苦难”这个词不太准确,实际上是一种缘起、共业,如果没有共业,他也没办法帮你承担。有共业最厉害的方式是什么?三昧耶戒,最厉害的方式是上师跟弟子建立共业。
二、乘的分类:所谓的“乘”分有两类:道乘(因乘)和果乘。道乘:就是能到达彼岸之因。果乘:就是所达到彼岸之果。此二义即是从此岸之起点到达彼岸之终点。
前面讲的是大乘的体相,现在开始乘的分类。“乘”字分有两类:道乘和果乘。道乘有时候叫因乘,也叫因果。因乘是过程中间的所依;果乘是到达终点的所依。那么,大乘的五道是指哪五道呢?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再对应大乘的五道来讲:因地所修之道乘,即是大乘的四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
“因地所修之道乘”,即所谓的因乘,对应五道的前四道,即大乘的四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
其中前二道虽然没有以大悲等方便真实行持自他相换,也没有以出世间无漏的智慧现见真如本性,但对这些深广意义能够安住胜解而相似修行,或所谓的缘总相而修,故名胜解行地(资粮道与加行道所摄的地道)。
资粮道和加行道没有以大悲等方便,即真正的证悟,真正的大悲跟那个空性是一样的东西。表现出来就是大悲,体相就是空性。我们经常说证悟了以后的本质心的体相是空性。它的法身为空性,报身为光明,它能够周遍一切的作用即所谓的大悲。
前面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学人,资粮道就是积累资粮,如果按照《现观庄严论》里面的标准,我们连资粮道的人都不是。资粮道的标准是你具足无畏的大乘菩提心,那就开始进入资粮道。因为你所有的修行都是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去堆积福报,以大乘菩提心为基础去清除业障,这才能够称得上是大乘资粮。一旦我们没有大乘菩提心,比如以人天福报去追这样功德、那样福德,但并不是为了利益众生成佛,而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好处,这样的话,只能算是人天福报。如果你的动机是想自己解脱,那你去念咒、磕头、放生,乃至于禅修,哪怕你修的是大圆满的方法,由于没有大乘的动机,你也可能是人天福报或者是阿罗汉的小乘解脱。而且,如果没有大乘菩提心,不可能修成大圆满。
所以,这个动机非常重要。这就是资粮道,那加行道呢?按照大圆满来分,加行道一般是开悟。开悟只是缘总相开悟,他对空性有朦胧的理解,没有非常的落实、踏实,只是在意识层面上的开悟,他没有完全进入了法性定,但他确实开悟了,这就叫做加行道。
总的来说,他没办法以真实的方式来进行自他相换,只能够在观修上去自他相换。那是大悲的,你的病转移给我,我的健康转移给你,是想象型的,他没办法真实行持,也没有真的见到真如本性。就是因为没有见到真如本性,他就没有真实实行自他相换。但是,由于他开悟了,或者有了大乘菩提心,所以他能够安住胜解而相似修行。
什么叫做安住胜解?以大乘的见解、大乘的动机去观修,比如修菩提心、修四夺,或者是大圆满初初开悟以后的修行,都叫做缘总相而修。这样的修行叫什么?叫做胜解行地。胜解行,对大乘空性的见解以及菩提心的见解,已经了解得非常透彻,并且努力在相续里面进行贯彻,座上修,座下行,这就叫做信解行地。所以,这样的修行状态称之为资粮道、加行道。
见道和修道与前二道不同,因其并不是安住胜解的层面,而是能够真实以大悲和智慧等方便来实际行持大乘道所摄——甚深义之无生空性、广大义之六度万行(是见道与修道所摄的地道)。
后面的见道和修道,也就是从初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这个时候他们就是真实的大悲和智慧。为什么呢?按照学术性的说法,就是俱生的我执和俱生的法执还在,但是遍计的我执、遍计的法执没有了。原因是什么呢?遍计就是我们心对一切事物的直接看法,这个直接看法里面带有人、我二执——人我和法我二执。那么,这还属于没见道之前的资粮道和加行道,但是,后来直接认知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我和法我(处在意识层面的没有人我和法我),这就已经达到了初地菩萨的见道,认识了本质。
从大圆满去讲,如果真正见道了,具体的修证表现是,内在能够安住于法性定,外在的功能上就有所谓的十二个百数功德,一刹那去一百个刹土、一刹那有一百个化身,那是很吓人的。我们说的西方极乐净土,他说去就去了。所以,你们不要认为初地菩萨那么简单,在显教里面的经典讲,有些利根的初地菩萨七天就可以成佛。比如他一狠,跑到菩提树下去整几根茅草,往屁股下一坐,若不成正等觉,誓不起座。那就像当年的释迦佛一样,七天就可以成佛,所以初地菩萨是非常吓人的。我说“吓人”是非常殊胜的意思,四川话说的“吓人”是指很厉害的意思。有时候四川话说“很凶”,其实也是很厉害的意思。
那么,见道以后遍计执就没有了,但还有俱生执。他们修行的过程,从自利来说是去掉遍计执,在过程中,他真实的以大悲和智慧来实际行持大乘所摄,他有真实的大悲和智慧,不是想像性的,不是观念性的,不是感受性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遍计执,他的任何一个念头和想法,不会带着潜藏的人我和法我。
而我们不是的,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出了一个自我念头,就会觉得“哎呀,好卑鄙!我要发大乘菩提心,我坚决不这么干了,我错了,我要去忏悔!”我们会有这样的行为,而他没有,一出来马上对外是如梦如幻、对内是准确的法性,他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无论多重都是如梦如幻,所以他是真实的大悲和智慧。
也就是说,对内是甚深义之无生空性,对外是广大义之六度万行。广大义之六度万行,就是到处去度众。六度是布施、持戒、忍侮、精进、禅定、般若,也是菩萨六种行为的归类,散发出去是无量无边的作为,叫万行。这是在见道和修道的时候去修的。
再来,所到达的果乘,仅仅是指无学道佛地,相对于无学果地再没有更为上上的去处,已经达到最高极限。
这个叫果乘。这时候很多人会提出怀疑:“你都到了果,还乘个什么?”乘是所依,你都成佛了,还乘什么,就不用乘什么了。这个果乘是指什么?指修学的人利用到达佛地的一些见解,他最根本的心的状态、他的认知来进行修行,叫做果乘,即我们经常说的果地起修,就是这个意思。
什么意思呢?他已经成佛了,当然不用修学,所以谈不上乘。但我们可以去学佛的心是什么样的,我们要去开悟,开悟其实就是拿佛的心。虽然我们拿到了他心的本质,但没有拿到他的心那么圆满,毕竟拿到了本质。拿到了本质以后,再返过头去做其他的修行,这就叫做果地起修。
禅宗就是这样,他不会管你的那一套,直奔本质去。大圆满也一样,但大圆满有一些次第性的修行,修五加行、修禅定等等之类的阶梯性修行,最后也要直指心性。直指心性就是去拿这个果。这个果是不是真正佛陀那个果地呢?其实不是,而是果地佛的心的基本状态,也就是如来藏、无执觉性。
虽然他拿到了这个果,但并不圆满,开悟可能是相似的开悟,即刚才说的加行道总相性的开悟,到了初地才是实际的开悟。但不管是相似的开悟还是果地的开悟,拿到这种本质、这种果地的见解(我说的“拿到”就是领悟到,即所谓的开悟,悟到这种原始的本觉),再回过头来修行,就叫做果地起修。
这个叫做果乘,并不是佛陀到了乘的一种所依的方法。佛陀还需要依靠什么?他不需要依靠什么,他本来就是。所以,这个可以称为果乘。果乘可以这样去解释,不然的话,前面的因乘我们都能理解,但到了果还需要乘吗?还需要一种行径吗?果还需要什么所依吗?不是佛还需要所依,而是我们可以拿到佛的一些见解,他的心的基本状态,依靠这个东西去修行,所以叫做果乘。
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禅宗的修行、大圆满的修行是没有道理的,理是说不通的。说老实话,现在有很多学得比较呆板的人,他不承认禅宗的修行,也不承认大圆满,他按部就班去了。
禅宗里面讲的“若也单刀直入,则圣凡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他是不承认的。大圆满里面听起来比较让人惶恐的十二金刚大笑之类的,认为佛陀和地狱众生本质上是一样的,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个也牵涉到我们以前经常说的一个基本理论“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佛、都是法性、都是真如正觉”,与这些观点有联系。
三、大乘的词释:由具七种大义,故名为大乘(小乘根本不具足此七大,故名为小)。
大乘的词释,就是解释“大乘”这个词汇。大乘的这个词汇,凭什么叫“大”?通过七个方面去解释。
1、所缘大:因为声缘只缘小乘的三藏教典,而大乘菩萨所缘的则是甚深广大的无量法藏,这是所缘上的差别。
什么意思呢?声闻只遵循小乘的三藏教典,比如《阿含经》等等之类的,论典里面有著名的《清净道论》,戒律也只有小乘的《别解脱戒》,这是经律论。小乘的所缘不够大,而大乘菩萨的所缘是甚深广大的无量法藏,教法多得很,这是所缘上的差别。
但是,这也导致了近代的很多争论,近代人依靠考证去衡量经典、论典是不是佛陀讲的、是不是菩萨写的。但这是没法考证的,比如密宗的经典,最初的密宗经典,大圆满这边的说法是通过莲花生大士传过来的。但在印度的时候,说最早的经典是龙树菩萨在南天铁塔里面取出来的,现在哪里去找南天铁塔啊?还有一般的般若经典,比如《华严经》从哪里拿出来的?从龙宫里面来的,但我们现在都找不到龙,还找龙宫?所以这是没法考察的。
我们再举例,比如宁玛派搞的伏藏,莲花生大士和益西措嘉空行母埋了很多伏藏,现在还有很多伏藏,包括法王如意宝的伏藏也是这么取出来的,所以,无量无边的法藏是非常多的。还有一个也是没法考察的,比如无著菩萨,我们现在讲的《宝性论》以及《弥勒五论》,是弥勒菩萨在天上或者弥勒菩萨下降给无著菩萨讲的,那怎么考察啊?你没法考察的。
但是,小乘说的三藏教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找得到原点,通过贝叶经,可以找得到当时的《阿含经》等等。但是,这也不是佛陀时代就有的,而是佛陀圆寂以后,阿难、大迦舍他们集结的。总共有三次集结,大乘也有集结,但大乘的集结有些小乘是不承认的,但大多是承认的。
不管怎么样,小乘的三藏教典相对于大乘的经论、宗派要少很多,理也说不透。我们去学五部大论,或者学得比较深一点,去看那些小乘的经典会发现说不清楚、说不透彻。他们的说法,拿到现在的科学上都会造成冲击,关于物质是不是真实的存在、精神是不是真实的存在,连科学都会对它造成冲击。
那是不是科学比它伟大呢?不是,因为科学是一种方法论,科学本身持有的哲学是什么,那是很难说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说的唯物主义不等于科学,科学是一种探寻物质世界的方法。如果科学转过头来对心灵进行探寻,它可以叫做心灵科学。所以,科学并不是一种哲学,并不是唯物论。唯物论是说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否定精神。我们要弄清楚其中的差别,不要提到“科学”,就马上联想成唯物主义。当然,现在大量搞科学的人都是唯物主义者,这是一个事实。
所以,大乘的所缘很大,也就是我们依靠的经律论的内涵比较深远,内容也很多,这是所缘上的差别。
2、修行大:因为声缘的修行仅仅是为了成办自利,而大乘菩萨的修行则是具足成办自他二利,也就是修行的所缘境极其广大。
声闻、缘觉的修行为了成办自利。我们公司有人在泰国,那边的出家人也会度众生、也会利益众生,比如他们去托钵,认为这是一种利益众生的方式,让众生供养他,成为众生的福田,同时还会教给众生一些佛教的知识,教在家人如何修行,认为这就够了。但是,他不会像大乘那样去要求,舍弃一切去度众生,没有那么大。
同时,小乘的目的不是这一生完了以后下一生再去度众生。修得好的,三生到七生就能够开悟成为阿罗汉,最后入涅槃。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终点,“我身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后面的再也没有了。他们是这样子,实际上是不是不受后有呢?不是的,他还会被唤醒弄到净土去,因为他没有人我,没办法在娑婆世界、在凡人的世界里立足,同时他也不愿意,所以只能去净土再修大乘。
所以,小乘只是成办自利,而大乘菩萨的修行则是为了具足成办自他二利。自己没得说的,肯定要证悟空性,摆脱三有对自己的束缚,同时摆脱三有以后不是去涅槃,而是安住水月道场、大作空花佛事,他会在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利益很多痛苦的众生。为什么要利益众生呢?他不认为这是如梦如幻的。
你们不要认为自己修了单空,幻化八喻、如梦如幻,就真懂这个东西——不懂的,那几个字你们是懂的,感受真的是如梦如幻吗?不是的,痛苦来的时候,你觉得那个痛苦如梦如幻吗?某种巨大的诱惑来的时候,你觉得这个诱惑以及诱惑的对境如梦如幻吗?好了,这都还是作用上的如梦如幻,比较根本一点的如梦如幻,生死的时候,那个生死如梦如幻吗?你拿什么东西来如梦如幻?其实我们不是很懂这个东西,我们只是懂得一些概念、有一些体受,但真正的透脱不是那么容易的。
从内证来说,透脱要到达初地菩萨的境界,这个量就足够了。刚开始证悟的时候、触碰的时候,他没有那么大的量,但随着修行,他就开始透脱。透脱再安住下去,就会达到初地菩萨。达到初地菩萨的时候,从内证上就不叫资粮道了,也不叫加行道,已经成了见道。
但我们真的能做到这步吗?大部分是做不到的,绝大部分是做不到的。但是不是不能做到呢?不是,如果做不到,我们学大圆满、学禅宗,那就是骗人。从古到今,那么多的大祖师都是骗人,但绝对不是,这一生真的能够做到。
但你要舍弃今生,发大菩提心,很多人并不想舍弃今生,不想舍弃今生不是概念上说的不想舍弃今生,他不是这么去想的。实际上他舍不得权,舍不得钱,舍不得这样那样,舍不得爱人、小孩、朋友,甚至舍不得仇敌。我天天去恨他,想起来就恨,这叫舍不得。我想起他心里就寒,其实都叫舍不得,他放不得这些东西。这就是舍弃今生。
修行就是整天只顾自己打坐,对其他众生的安乐以及解脱根本无所谓,主要注意力在自己的解脱上,其他再说。这样的话,你在心态上就已经堕入小乘。有时候我们要慢慢学会,在心里面生起其他众生的解脱重要过自己的解脱。这很奇怪,当你真的这样想时,就已经在解脱了。
所以,大乘菩萨的修行之所以称为“大”,就是这个原因,他无穷无尽投生,无穷无尽利益众生。他成佛以后更加广大地利益众生,所以修行的所缘境极其广大,这是修行大。然后,修行大要具备相应的智慧,所以第三个是智慧大。
3、智慧大:因为声缘只是证悟了人无我空性,而大乘菩萨的所证则是人法二种无我的大空性。
在汉传佛教是这么讲的,声闻、缘觉二乘只是消除了两种惑:见惑和思惑;或者合称为一种惑:见思惑。见指邪见,邪见没有了;惑指贪嗔痴慢疑,贪嗔痴慢疑也没有了。这是从作用上讲。其实他没有去分“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两种空性,没有明说,实际上是有的。
阿罗汉没有证悟无明惑,就是没有明白心的根本本性,说明他证得的空是有限的,也没有消除尘沙惑。尘沙惑就是因缘上各种各样的不明,你要度众要明白各种因缘,朦朦胧胧的话,你怎么去度别人啊?原因是他没有证悟这个,这是天台宗的说法。汉传佛教的基本教理依天台宗,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去依华严宗、唯识宗。大致上是这样的说法。
藏传佛教就说得很明白,特别是宁玛派的麦彭仁波切,他说声闻、缘觉、阿罗汉证悟到哪种程度呢?他对外境的物质没有走到空性,残留了外境物质存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我们给了它一个术语:无方微尘。内在,他也没有证悟精神的彻底空性,他也留存了精神存在的究竟性,就是刹那。
精神的刹那和物质的方分所组合成蕴,色受想行识五蕴。色蕴一定要靠微尘组成,成为身体、外面的世界。精神的受想行识这四个蕴,必须有刹那组成。由于他走到刹那这个层面去了,它的组成是不成立的,是假象,所以蕴也是假象,那么五蕴组合的人也是假象。他的心会深深地明白这个,深深地明白以后,执我的习气会在这个明白中间消尽,然后丧失人的主宰性。
人因为心集合成我的执著,要保护“我”这个个体,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这么来的。产生了饿,我一定要去动、去吃饭,不然会被饿死;我恐惧,我就要逃避;我欢喜,我就要去追……
有些人说:“不是啊,人在心如死灰的时候会去自杀,那他不是证悟了吗?”自杀也是一种动,心如死灰也是一种动机,知道吧?“我心如死灰,我啥都不想动了”,其实这是一种动机,这种动机让他啥都不动——让他啥都不动,实际上是一种动。死亡以后、受罪以后,因为人我没消除,他还是要动。人我没有了,动机没有了,自然就会进入灭尽定。
所以,没有人我的灭尽定,以及有人我的灭受想定是不同的。他有人我,人我的执著都还在,但他通过极强的禅定进入没有想、没有受的灭受想定,心灵的活动降得很低(受是心灵的,想也是心灵的),其实还是有我执。灭受想定和灭尽定不同,二者的区分就在于是否还有人我、末那识在活动。
这是声缘所证悟的人我空性,而大乘所证的是什么?人我和法我全都没有了,也就是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都被证实没有。所以,中观一定要提出“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这两个词汇来破。
大家要记住,实际上没有“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这样的东西。而是通过我们理性的分析,如果物质要存在,一定有最小的物质来组合。那么,只能到“无分”才能称为最小,不然就会被再分。而“无分”是不成立的,因为不可能一直连续不停地小下去。之所以要区分遣余和有实法,是因为有实法不可能无分的这么分下去,这是在你的头脑中存在,因明就要学清楚这个。既然没有无限分,那落到最后是什么呢?一定要无方才行,但是无方又不存在,所以我们断定它是空性。
这是中观的一种推论方式,并不是说我们真的会在修证中间见到一个无分刹那或无方微尘。在修证中间,我们可能体会到心的那种刹那变化——这个“刹那”是形容词,指很快的意思。即使再快,你去分析的话……哎哟,没有声音吗?哦,有了。
我讲到哪里了?哦,无分刹那和无方微尘。大乘会感受到无分刹那,甚至会看到面前的物质成为明点在刹那闪动。但是,如果你用思维去分析,无分刹那到底是多少?万分之一秒?十万分之一秒?其实他没有这些概念,只是体会到心在动,动得很快。或者是物质成为明点,或者刹那快速地变化,这就体会到细无常了。
到了非常厉害的定,比如四禅之后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他们就体会到这些。所以他们会讨厌动,想停下来。把这些动停下来,他们会认为自己证悟了,所以是一种误区。实际上他是把心停下来,看不到更细微的动。只有大乘菩萨们或者佛陀,能看到他心相续那种非常细微的动,阿赖耶识还在动。为什么?当然要动哦,如果不动,他就不会出定,而会一直定下去,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会出定。
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定,每一个生命都经历过,耗尽福报,最后堕落。我们做了很多善法,“善能生阳”,就是善能生比较好的显现,而禅定是一种好的显现,那些善法就在这好的显现中全部耗尽,剩下都是恶的种子。定力一旦消散,即善法被耗尽,马上会出现地狱。
经常说“相续中没有资粮”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要一边修行一边积累资粮,否则你熬不下去、修不上去,很长时间没有觉受,痛苦无比。到底有没有感觉呢?有点感觉,但再进就进不去了。两个原因:一是没有资粮,二是有障碍。当然你可以更细化,比如哪方面的资粮、哪方面的障碍,但总的来讲就是如此,这也是很多人修不下去的原因。
修行经常会出现“青黄不接”,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青黄不接。因你的要求不同,有些人只想生起禅定的感受,要求稍微低一点;有些人想生起菩提心的感受,要求就高了;有些人想生起单空的感受,要求更高一些;有些人想生起空性的感受,乃至于各种金刚的感受、大圆满的感受,要求的资粮就越来越多,你得不停地积累资粮才行,不然真的玩不下去。
这是“智慧大”。大乘菩萨证的是二无我的空性,也就是内内外外、能所全部没有实质。这个话好说,“没有实质”是什么?你说“它是空性、是如来藏、是觉性”,这些话都好说,这是思维层面、语言层面的,而我们又说“思维和语言不能触及”,那咋办呢?就不要用思维和语言这种认知方式去,要去体会。先是体会,体会也是一个过程,甚至安住都是一个过程,然后突破体会、突破安住,让其自明。
自明之后,你明白语言和思维确实都无法真正的表达法性。你在表达时,实际上是有对境的;你在体会时,心是有所安住的,它不是真正的无执空性。当明了的时候,真正的无执空性是不受语言以及安住的控制。“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等词汇,在那里面能够体会到它确实如此,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无量。
有对境,我们可以量,比如三米、八米、十万俱胝米(空间),一劫、两劫、百万俱胝劫(时间),都有量。而它没有对境,你拿什么去量?那是真正的虚空。“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我们理解的只是眼睛看到的虚空,完全可以量;梦中的虚空是没有的,你一醒就没了;而觉性的虚空,真的是无量。怎么个无量法?只有通过修证才知道。
4、精进大:因为声闻缘觉只是在三生或七生中精进修行就现前证果,而大乘菩萨则是历经三大阿僧祇成办自他二利,并且勇猛精进、毫不疲厌。
修行很好的声闻缘觉,一般在三生或七生中就能证果。什么叫做七生呢?初果阿罗汉七返人天,也就是他成为人,修完之后到天上去,然后再回来做人,如此连续七次就可以成就了。二果阿罗汉要一返人天,三果阿罗汉不返人间,在天界直接修了。也就是说,三生或七生其实都有现前证阿罗汉的,他证果之后,就跑去涅槃;而大乘菩萨则是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成办自他二利,勇猛精进。
你说:“那声闻好快哦!我先声闻再说。”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大乘菩萨则是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成办自他二利”,是说他去度众,自己解脱一生就可以。我们修大圆满、禅宗乃至于净土,都可以一生解脱,比如我们这一生往生净土,相当于解脱了。三大阿僧祇劫只是成佛的过程,当然你也可以一生就成佛。但无论成佛与否,他都会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这样的时间去自利和利他。他去利他时,实际上相当于自利,自他二利就是一利,所以勇猛精进、毫不疲厌。所以大乘精进大,与阿罗汉有很大的差别。
5、善巧大:因为声缘畏惧轮回,仅为断除轮回痛苦而寻求寂乐,而菩萨以大悲心安住生死,不厌其烦地救度一切众生,又以智慧不染著生死的过患,故具有善巧方便、勇于倒驾慈航、回入娑婆世界毫不畏惧地在生死轮回中救度一切众生。(前面这五大义是从因乘或道乘的角度来解释了大乘义。)
善巧大是什么意思?指大乘有更多的方法。善巧前面的五个大义是从因乘或道乘来,后面则从果乘来。
阿罗汉怕轮回,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断除轮回痛苦求取涅槃。实际上,他的善巧方便不是那么多,阿罗汉的修行看起来最受我们的敬佩,不接触金钱、不净观、白骨观,还会修一些地火水风的禅定。迅速从止跟观,观主要从断贪出发,轮回的根本原因是我执,而造成我执的根本原因是贪。所以他从断贪的角度去修,比如不净观,或者各种各样的禅观,四念处等等。然后体会到人我的虚假性、主宰的虚假性,最后安住涅槃。阿罗汉所有的修行都朝着这个去,没有太多的方法。他不像大乘或者密宗,可以利用欲望、转化欲望。
今天我跟几位师兄开玩笑,大乘、小乘和密乘的世界观,从学术上可以讲很多,但从比喻上讲就非常简单。小乘说世界太坏了,到处都是泥巴,到处都是污泥,我们要逃离它,找个地方去躲起来,那个地方叫涅槃。大乘显宗说污泥没什么好怕的,污泥里面可以出莲花,只要把污泥约束好,通过各种方法、戒律,给予种子长出莲花就行了。密乘就夸张了,哪有什么泥巴啊?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什么都是法性,根本不成立有污泥。这话好像是宗萨仁波切说的,是对三种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由于看法不同,大乘和密乘所用的方法就多很多,越到上面就越难以理解。比如密乘里面用的诛法、金刚法、双运,很多大乘显教的人也不理解,甚至会攻击。比如密乘里面的一些上师,像密勒日巴要喝酒,这在大乘显教里面会不得了。有些来西方弘法的上师们的行为很粗犷,像创巴仁波切,有一些台湾的法师就拼命攻击他,可见,显教也没有这样的善巧方便。密宗比较勇敢,显宗很多时候比较循规蹈矩。
那么,小乘和大乘也是一样。大乘有一些方法小乘也接受不了,小乘用的基本上是针对自己贪欲的方法,瞄准那个去,善巧不大,而大乘善巧大。
6、果德大:是从果乘的角度来解释大乘义。因为声缘只能得证阿罗汉果以及十遍入、八胜处、六神通等功德,且在最终入于无余涅槃时灭尽,而大菩萨的果地功德即十力、四无畏等无量无边,何时何地永无穷尽,故为果德大。
果德是指证悟后的德行、功德,功德表现为哪些呢?六神通是指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他心通、神足通。六神通具体不用我讲了,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十遍入、八胜处可以讲一下,这是阿罗汉证得最后的功德。最终入于无余涅槃而灭尽,阿罗汉在活着时,已经没有人我执了,这个叫做有余,身体还在。这个身体是无始以来、涅槃之前的一个剩余,但他已经证得涅槃了,所以叫做有余涅槃。死亡的时候,就“我身已净”,身体也没有了,所以进入无余涅槃。这是阿罗汉的功德。
而大菩萨的功德到了果地,就具有佛陀的十力、四无畏等无量无边,何时何地永无穷尽,功德大到不得了。佛陀的功德,十力、四无畏还有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我以前曾讲过,现在就不讲了,在这里简单把阿罗汉的十遍入和八胜处简单讲一下,但不会讲得太详细,因为没时间了。
首先说“十遍入”,这是阿罗汉的一种证悟的功德,是果地的功德。十遍入也叫十遍处,名称有很多。
十遍入:“十遍处”是禅定修持法之一,是一种可远离三界烦恼的禅观。即观六大及四显色各遍满一切处而无间隙。又作十遍、十遍入、十遍处定、十一切入、十一切处。六大指地、水、火、风、空、识,四显色即青、黄、赤、白。
利用六大和四显色来进行修行。大家还记得《楞严经》里面讲的水观?《楞严经》里面有二十五位菩萨,其中观音菩萨讲的是耳根圆通,大势至菩萨讲的是念佛圆通章,月光菩萨讲的是水观。修水观的时候,房间里面全是水,结果徒弟路过时,从窗户看到屋子里面全都是水,恰好师父不在,就调皮地拿起石头“砰”地扔进去。第二天师父起来疼痛不已,也想不通是何缘故——我禅定达到这种程度为什么还会痛呢?然后去问弟子:“你昨晚看到了什么?”弟子如实回答:“我看到里面全都是水,还扔了块小石头进去,看到水叮咚一声。”师父知道缘故以后,也不能跟他说,怕吓坏了他,于是哄他说:“你今晚再去,进去把石头拿出来,然后就回去休息。”师父晚上又入定,入定以后满屋子都是水,徒弟也听话,蹑手蹑脚地进去把石头拿出来,结果第二天师父的病就好了。
月光菩萨修的是水观,是十遍入中的一种法。但是,即便方法相同,不同见解也会导致修行有所不同。如果走到空性的见解,他就会变成菩萨的修行。如果用人无我的见解,走到人无我的程度,他就成了阿罗汉的十遍入。那么,十遍入怎么解释呢?
依据南传《清净道论》所述,依十遍而修,皆各有成就。即:
《清净道论》是南传一位很著名的论师写的,如果想了解小乘,除了读《阿含经》、《俱舍论》以外,还要去读一下《清净道论》。《清净道论》是有翻译的,语言也比较现代化,看起来比较好看,但要读懂也很麻烦。
依据南传《清净道论》所述,依十遍而修,“遍”不是指修十次的意思,而是指十个遍布,皆各有成就。具体是哪十遍呢?
(1)依于地遍,能以一成为多等,或于空中、水中变化作地而以足行走或坐立其上,或以少及无量的方法而得胜处。
以地来进行观想,就是以一个固体的物体来进行观想。观想到后来,这个禅定能够在空中形成地,而且能够踩在上面。可以观想一个地,也可以观想很多地、很多固体,有点像生圆次第,生圆次第是直接就观金刚菩萨、观刹土,而他不是。当然,他肯定不会傻到去观鹅卵石,他那个“地”,其实是一种固体,多半指的是佛像。当然也不一定,南传不会这样子,有可能直接去观大地。
(2)依于水遍,能出没于地中,降下雨水,变化江海等,或震动大地、山岳、楼阁等。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水观,观想到处都是水。他们那个观想地,到处都是地,连虚空都变成地,即虚空都变成固体。
依于水遍,到处都是水,那个水甚至能够把地变成水。比如很硬的地,水泼上去是进不去的。而它不是的,它可以进去,所以地也可以变成水。甚至可以观想雨水降下来,能够变化江海、震动大地、山岳、楼阁。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呢?如果遇到目键连,就真的这么厉害。这就是水遍,到处都是水,“遍”是遍布一切,都是水的意思,甚至没有间隙。
(3)依于火遍,能出烟及燃烧,能降炭雨,以火灭火,欲燃则燃,或作诸光明已天眼见东西。
火遍,我们常见的是拙火。拙火修得好了以后,周围的房子都完全没有雪,阿罗汉在这方面也很厉害。《楞严经》里面有一位修火供的,叫火熔金刚,他就是修火的。火还可以灭火,生起来一个火,再观另外一个火让它灭掉,甚至一动念,它就会灭掉。这是拙火修得很厉害的。
宗喀巴大师也修拙火的,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寺院里面燃起熊熊大火,到处烧起来,大家都忙着去灭火。而宗喀巴大师坐在房间里面动都不动,最后大家去求他,他把手抬起来往下一压,火不是逐渐性地灭,而是“轰”一下就没了。
这个是火遍,当然,他的火不一定是我们修的拙火。我们修的拙火,要依靠气脉,在脐下幻化轮开始去观想火,开始一些修行的方法。而他不一定,他会有自己的方法。
(4)依于风遍,能速行如风,降风雨。
观风,其实密宗里面也有的,就是专门修呼吸。但是我们修风、观呼吸的程度很低,一般都是让自己能够安定,而他的风修起来就很厉害。密宗里面修风也有些深入的东西,气脉明点嘛,那个气就是风。当风脉自在时,有些修得很好的人就可以在天上飞,甚至身体的脉道通了以后,从四轮(头顶大乐轮、喉间受用轮、心间心轮、腹部的幻化轮)中间转来转去。甚至到下面的宝珠轮、海底轮,在这些内分泌里面转来转去,可以这么厉害。讲到“内分泌”,大家就理解了。喝进去的毒药,直接从脉道里面排出来。修风可以修到这样,其中牵涉到脉道,气脉明点。
(5)依于青遍,能变化青色,作诸黑暗,或依于妙色及丑色的方法而得胜处、证净解脱。
以某种颜色作观。这种颜色在他的境界里面可以遮蔽一切,作诸黑暗,然后变化这些颜色,叫青遍。
(6)依于黄遍,能变化黄色,点石成金,或依于妙色丑色的方法而得胜处、证净解脱。
黄遍跟前面的地遍有关系,弄物体来修,利用很多咒语、观想的方式来修。普通的石头是其他颜色,他把它观成黄色,修到后来可以改变它的结构,点石成金就是这样子。引正王想为龙树菩萨建庙宇,结果到处发生饥荒,最后龙树菩萨点石成金,让那些出家人不挨饿。
“或依于妙色丑色的方法而得胜处”,修出境界来叫胜处。“证净解脱”,这是依于黄遍。
(7)依于赤遍,能变化赤色,并如上述证净解脱。
其实都一样,都属于依靠颜色来修。
(8)依于白遍,能变化白色,离诸惛沉睡眠,消灭黑暗,为以天眼看东西而作诸光明。
其实就是白色,什么都变成白色的颜色。在密宗里面也有这样的观想方法,比如人在很昏沉的时候,就观在头顶一片白色,或者心间一片白色,就可以离开昏沉。甚至道家里面叫做虚实生白,晚上都能看得到东西。我们会认为光是外来的东西,让我们看得到东西,其实不然,白色能够让我们透过去,看到很多东西。这是依于白遍,到处都是白色。
(9)依于光明遍,能变化辉煌之色,离诸惛沉,消灭黑暗,为以天眼见东西而作诸光明。
一些修白骨观的比丘,由于内心对世界还有贪恋,但修白骨观又看到贪恋的对象是白骨,两项纠结,过程来得太猛的时候,资粮又不够,结果就产生抑郁。修到后来,很多自杀的都有,所以佛陀教他们观光明。白骨上再出现光明,才会出现青色、白色等光。在观光的时候,他们的昏沉、抑郁会消失,然后也会产生一些功能,就会出现天眼通等东西。
密宗里面经常说化为白光、红光、蓝光等五色光,由头顶进入。我们只是简单的想一想,我们的观太过肤浅,太过没有力量,只是思维想一想。而小乘的观光,观到后来要真的出现。人家的修行跟我们的修行没法比,为什么?不是说我们比他差,我们的根性差在哪里呢?差在没他们的坚韧,没他们的勇敢,说不要什么都不要了。人家就进入森林,像佛陀当年一样,自动去掉头发,脱掉世俗的衣服,披上袈裟,当时他们的袈裟就是一块布,然后每天吃一粒米来修行。
我们现在稍稍一点点待遇不好,那种待遇不好也就稍稍骂你两句,马上就觉得不得了。那是因为心智太弱,根本修不到这种程度。这是光明遍。
(10)依于虚空遍,能开显于隐蔽,在大地中及山岳中亦能变化虚空,作诸威仪,可于墙垣上自由步行。
这个“虚空遍”跟我们说的“虚空”不太一样,因为没有觉性那种虚空的见解,他也修不到那里去。小乘的虚空不承认物质的实有,但他的“不承认物质的实有”只是粗大的不实有,比如我们说的如幻,就有点像他说的虚空。
比如我们看到光影的东西,还是有东西在,我们可以穿过去,但没有触受。这种如幻是单空中的一种不究竟的观法,真正比较究竟的要如梦,我们说的全息录像,毕竟还有个光影在那里。人可以看到,但手摸上去却没有触识,所以它是假的。或者我们说的乾闼婆,还有水中月、镜中花,但毕竟还有个镜子在那里。
而他说的虚空相当于这种比较不究竟的单空,所以说阿罗汉的修行是单空。这种修到后来没有空的,连刹那都没有,或者方分都没有,他走不到那一步,只是说你很多时候没有阻碍性。
“能够开显于隐蔽”,什么叫做开显于隐蔽呢?比如墙把我们挡住了、遮住了,看不到、穿不过去,就叫做隐蔽。隐是看不到,蔽是障蔽。所以修好的人可以穿墙入室,但这个并不厉害,道家都可以。
“在大地中及山岳中亦能变化虚空,作诸威仪,可于墙垣上自由步行。”身体成为虚空,在墙上、山顶上站着,根本不畏惧、不害怕,去蹦极也绝对不会害怕。这种依于虚空遍有点像我们修的单空,但它不究竟,单空本身也是不究竟的。以上是十遍处,也叫十遍入,反正有很多的说法。
八胜处:又作八除入、八除处。即观欲界之色处(色与相),制伏之而去除贪心之八阶段。胜处,谓制胜烦恼以引起佛教认识之所依处。即:
八胜处是什么呢?观欲界的色相,然后制服自己的贪心,比如白骨观,都是这样的。白骨观是怎样的呢?不是直接观白骨,有时候要把美女观成白骨,或者美男观成白骨,从而制服自己的贪心。
胜处是什么呢?制服了烦恼,还有引起佛教的认识。佛教的认识是什么?认识它是假相,它是无常,它是苦。这样的地方叫胜处,总共有八个。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即内心有色想,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为除内心之色想,藉观色处之少分,制之而灭欲贪。
什么意思呢?内心有色想,就有对色相的贪欲。但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观太多的色而摄制不住,就不能形成定。所以简单拿一个色来观,为消除自己内心的色想,消除内心对这个色的贪欲、思想。虽然观得很少,但是也可以制之而灭贪欲。
最初的时候,举个例子,观白骨观初期是什么?你拿一位明星年轻时与老年时的照片,同时放在电脑屏幕上,左边一个,右边一个,端坐在电脑前看着,“原来所有的美女到了老年都是这样的”。看多了以后,慢慢地,你就对美女有透彻的认识。再厉害一点,把一位美女的照片放在左边,右边是一具尸体(或者是一具白骨),尸体已经腐烂,还有虫子血水等等之类的。
很多人听到这些都受不了,但那是真相。你就喜欢表相,不喜欢真相。表相就是美女、美男,里面就是骨头脓血。由于你喜欢表相,就要去追逐表相,所以会痛苦,就是这么一个原因。
很多人问:“如果不追逐,那我的快乐在哪里呢?”嘿,你就不懂佛教了,佛教说这些东西都是假快乐,真的的快乐在你自己那里——常乐我净。当你没有体会到之前,那都是一些话,没办法引起强大的动能。当你真正体会到一些观想的空性时,动能就大到不得了。
(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即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谛观一死尸乃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进而战胜色处之多分。
这个不再详细讲,刚刚只观一个,后来就加大,如此观了很多外色。
(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即观道渐为胜妙,内心已不存色想,更观色处之少分而制胜。
这个是为了定,他不再观很多了,集中一个去观,慢慢就形成定,他已经没有这种贪欲了。他目的不是为了天天去观这些色相,而是为了引发对这些色相的看法——无常、苦,由此形成定,再去体会人无我。目的是这样子。
(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即更同样制胜色处之多分。
跟刚才一样的,只是加大了。在一个地方以一种观可以定,那么很多色相看了都可以定。这是第四个。
(五)内无色想观外色青胜处。
这是观颜色,已经没有色相了,把外面的所有颜色观成青,这跟前面的“十遍处”产生了重叠。
(六)内无色想观外色黄胜处。
其实都是一样的。
(七)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胜处。
(八)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胜处。
以上(五)、(六)、(七)、(八)系内心已无色想,更观外色青黄赤白,并制胜之,以对治欲贪。此八者皆以无贪善根为自性,
八胜处的后面(五)、(六)、(七)、(八)是观四种颜色,冲这个颜色来制服欲贪。我们去贪,一定需要很多颜色。比如一位美女出现全是红色,那会吓死你的,美女的眼睛也是红色怎么得了?所以,为了制服这些东西,一定要有不同的色,头发要黄色、亚麻色、黑色才行。如果皮肤也变成头发的颜色,那会吓死人。所以,它会起到制服欲贪的作用。当然,一种颜色还可以形成定,观得太杂反而不行。不管怎么样,这八胜处是追求无贪的自性。
前四者均依初禅与第二禅,后四者均依第四禅,不依第三禅,因三禅天乐多心钝。
前面的四个观要达到快成就的时候,定要达到初禅和二禅。要有那么高的定,你才能完成这些观,达到那种胜处,走到那步去。后面四个颜色观要依第四禅,原因是什么呢?三禅有乐,第三禅是欲界中最乐的,他要离开这个乐才行得成那种色观。到后来要进入色界,色界的色和颜色的色还是不一样,但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三禅有乐,有乐心就会钝。什么叫做钝呢?快乐的时候,我们的心会沉浸在快乐里面,他认为这是很笨的心。要把乐停下去,离念清净——四禅。那个清净,哇,美妙到非常厉害!但他已经没有普通人那种对境性的乐,他在里面就可以形成后面这四个颜色的胜处。
以上是解释八胜处,最后一个大叫“事业大”。前面五个大是针对因成的,后面两个大是针对果成的。前面已经讲了果德大,菩萨的果德比较大,但我刚才解释的是阿罗汉的证悟。菩萨的证悟是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以前曾经解释过,这里就不再解释了,否则今天的时间不够。
7、事业大:因为声缘证得阿罗汉果后,如油尽灯灭般不再作转法轮等事业,而菩萨成就佛果后,于尽未来际,普于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示现入胎、成道、利生等事业永无间断,故为事业大。
这个也不多解释,大家都知道,阿罗汉就涅槃去了,佛陀跟菩萨都会一直这么度生下去。大家问:“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度不度得完呢?”这是我们的目标论,目标论是很荒唐的,它一定要有开始、又有结束,好像完成一个事。这是不对的,佛陀从来都不承认有什么众生,也不承认有什么成佛。从本体来说,他证悟完成了以后就成佛,成佛度生是无情的,不存在开始和完成。
我举个例子帮助大家来理解,比如蚂蚁在一个球上爬,永远都没有尽头,但蚂蚁是不会觉得没有尽头的。它只是觉得从这头走到那头,总想找到开头和尽头,于是拼命地往上爬,但却不知道那是一个球。如果离开这个球体,从人的角度去看,哪有什么尽头啊?开头即是结尾,这叫做生灭同时。你看,这个球上从哪里出发是个头啊?从哪里出发哪里就是个头,同时也是个尾。大家能想得通吗?这是一个比喻。
我们经常说的“生灭同时”就是这个意思,而且没有什么时间,开头和结尾都在那个点上——当下。一个完全无缝的球,蚂蚁从一点开始爬,那个点是起点,同时也是前一点的终点。蚂蚁跟那个球是同时出现的,因为球是蚂蚁的心的展现,有蚂蚁的同时就会有这个球,无头无尾——无头是无私,无尾是尽未来际去度生,所以事业大。
然后我们开始解释“无上续”。
无上续:
一、所谓的续,即是相续或连续无有间断的意思。
续是指我们的相续。续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分段生死的续,但它的根本是无上续。我们表面的相续是断的,今天跟昨天不一样,前一生跟这一生也不一样,但维系我们变化的续的根本是如来藏,那个续是无上续,那是没有间断的。
为什么密宗里面不说经论、要说续呢?因为基本的理论依据是如来藏,是不间断的,所以它不叫论、不叫经,而叫续。
二、在什么样的时位中相续呢?即是在凡夫(不净位)、菩萨(不净净位)乃至佛(极清净位)的一切时位中都相续不于间断。
这个是指如来藏。
三、是什么法在相续呢?即是法界自性清净和十力等胜义功德无二之如来藏本体相续不断。
听到“相续不断”,大家总是会想到一个东西从头到尾。如前所说,它没有从头到尾的,它的头就是尾。为什么要叫“续”呢?续好像是有前有后的,那是因为凡夫和菩萨有分别。虽然它的根本是连续不断的,但外面的分别好像是前前后后都有,乃至于化身佛,比如释迦牟尼佛也有降生和涅槃的变化,下一世再变成弥勒佛。但是,我们的本性、法身佛,不管是众生还是菩萨都是一样的,它一直相续。
所以,这个“续”从胜义上指的是如来藏。有时候“相续”这个词汇指的是凡夫的相续,相的续和内在的续是不同的,比如昨天和今天都是那个人,其实已经不同了。但昨天和今天还是可以“相”,有个连续性,完成了阿赖耶识。菩萨到八地之前都还有阿赖耶识,八地以后,他们的外在以法执的种子为相续,但内在从来都变过,那是根本的续。
如本论云:“本初如是后亦尔,真如法性无变异”。义即先前怎么样,后来亦复如是,本具无二功德的如来藏相续永无间断,也毫无变异。
这里指的就是如来藏,最开始是这样的,最后也是这样的,所以它是没有时间性的,同时它可以经分别而产生时间。由于它自己没有时间性,经分别又产生了时间,导致这个时间也没有时间性。所以最开头在哪里,我们找不到。一个蚂蚁在球上转,哪里是开头呢?哪里都是开头。哪里是结尾呢?哪里都是结尾。蚂蚁一消失就结尾了,蚂蚁一出现就开始了,只能这么去讲。
四、何故于“续”前加有“无上”二字?这是因为相续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轮回的相续;二是大般涅槃的相续。后者乃为至高无上、无与伦比,最为殊胜的缘故。《宝性论》的所诠义即是本来清净如来藏的本体,也是无著大般涅槃的本性,所以谓之于“无上相续”,故于论前称“无上续”。
我们说的“无上续”,是解释真如、如来藏的,而不是解释我们凡夫相续的。要解释我们的凡夫相续,就要解释成阿赖耶识,那就要学唯识。大部分要解释我们相续中的规律以及认识它的方法,但无上续就不是了,它解释的是如来藏。
五、遣除疑惑:有人疑问,是不是在凡夫位时此大涅槃也相续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凡夫位也同样相续,但在凡夫阶段只不过被客尘障蔽而暂时无法显露,虽然被障蔽,但其大般涅槃的本体也无毫许减少,更不会有刹那的间断,其性本来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是迷时不减、悟时不增的真如本体。
这个很简单,凡夫内在的真如也是不断的,上面起人我分别,真如就变成了阿赖耶识。人我和法我的分别一消失,它就是真如,但真如本身是不增不减的。《心经》里面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迷时不减、悟时不增,永远都是那个,我们去开悟也是那个。
如本论云:“譬如贫人家地下,具有无尽珍宝藏,主人于此无所知,宝藏不言我在此,如是意中珍宝藏,不增不减净法性”。
如来藏就像在穷人的家里面埋了很多珍宝藏,而且是个无尽珍宝藏,穷人的主人却不知道,但宝藏也不会对他说“我在这里哦,你快点来找我哦”,因为宝藏是不会说话的。
那怎么办呢?宝藏要化现成佛陀或者菩萨,对他说“笨啊,笨啊,不要在外面经商了,回来挖地、挖地”,这就好像我们的修行。
同样众生虽然尚未现证如来藏,但每个众生都是本自具足的。
这里的观点是“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众生的本质都是佛。
“续”还有另一种解释,由与密续义相同故,而称为续。密续中分因续、方便续、果续三种,因续又称为基续、方便续又叫道续。由于本论所讲的意义就是七金刚处: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其中如来藏和因续相同,能以清净如来藏客尘的助缘是菩提、功德、事业,此三与方便续相同,果的佛法僧三宝与果续相同,由有相似之处,故于本论取名为“续”。
什么意思呢?“续”还有一种解释,因为它和密续义相同,所以称为续。密续又分很多种,有因续、方便续、果续。因续是讲最基本的,叫基续;方便续又叫道续。本论讲了七个金刚处,如来藏和因续相同,助缘的道续是菩提、功德、事业,果的佛法僧三宝与果续相同,所以它是因续、道续、果续都有的,故而本论取名为“续”。
这些概念我讲得很简略,大家听一听就行了,时间不等人啊!你们着急吗?你们不着急的话,我可以讲很多故事的。哈哈,算了吧!
何谓“论”:论的体相即是以三种观察而清净的词句或能诠句,并且具有能改造与能救护的两大利用。这里所谓的三观察而清净的词句,也就是以三量观察:
什么叫做“论”呢?经过三种观察(即所谓的三量观察)而清净的词句或者能够表达、诠释的词句,对我们读论的人有改造和救护两大作用,这样的续或疏就叫做“论”。
关于论的清净性,在古代是如何的,刚才跟大家讲过。但这些东西要经过三种观察,同时能够有改造和救护的作用,能够说清楚,能诠句。“诠”是诠释、解释的意思,这个句子叫做“能诠”,讲的道理叫做“所诠”。
三量观察是哪三种观察呢?
一、以现量观察而清净:就是论典中的所诠义,说到圣者的境界方面,没有与圣者瑜伽现量相违之处,说到凡夫的境界方面,也没有与凡夫现量相违的地方,即显现方面不违背观现世量的境界。也就是上合圣者意趣,下契众生相续,没有任何相违之处。这就是以现量观察而清净的论典。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你看那部论典,首先说到我们凡夫心的时候,说得好像贪嗔痴慢疑什么都对——我们读唯识,不是有这样的特点吗?然后论典的所诠义,比如讲中观、如来藏,与圣者的瑜伽现量是一样的,没有相违。但是,我们没有圣者的现量,如何去论证呢?那就要依靠这些上师来诠释,同时我们自己去修行、去体会,这样才能观察。我们观察不了圣者的瑜伽现量,但是可以观察自己凡夫的心。这是现量观察而清净。
如果我们对心观察不清楚,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以比量观察。
二、以比量观察而清净:就是以比量推理、观察,也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误或不符合的地方。
比如说到中观、唯识或者如来藏,它会讲很多内容。虽然我们没有瑜伽现量的体会,没办法现量观察,但可以以这些道理来进行分析,我们现在干的就是这个。
比如,我们学中观的离一多因、大缘起因,就是通过这些道理来进行观察、比量分析,看圣者的“没有实质”是什么意思。虽然我们没有这样的瑜伽现量,但是可以通过逻辑去看。这不能产生冲突,若是产生冲突,我们得去搞清楚,在此过程中就要学习、辩论。学习和辩论就会出现冲突,什么自续派、应成派、随理唯识、随教唯识,都是在这样的表达和冲突中产生的。这样辨析清楚之后,更利于我们去体会到圣者的瑜伽现量,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空性。
这对我们很重要啊!你让我们用圣者的瑜伽现量去观察这部论典,那还说什么啊?这样的话,那我们根本不用学,可以去教别人了,但我们不行,就要去闻思。这是观察论典,同时也是观察法师和上师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
你不能听传说,听传说会弄死人的。佛教徒之间互相吹牛皮厉害得很,团体中会把自己学的团体吹得神乎其神,有的没的故事一大堆夹杂起来,听神奇的话,很多都要上当的。
很简单:第一步,你讲经、讲论,通过现量和比量观察,一比较就知道你怎么样。第二步,你讲修行,那些论的逻辑讲了之后,怎么落实在我的相续中,得有方法,方法讲不出来,这不行;其次,我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问题,我要来问你,你若解决不了,那你这样的上师当来干啥?只收供养啊?那是不行的。这是比量观察。
三、以教量观察而清净:就是论典的前后文句,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等都没有相违之处。
“教量”也叫圣言量。什么意思呢?我们去看这部论典,前面的说法和后面的说法都是一样的。当然我们也要去衡量,有时候有些说法看似矛盾,但那可能是由于没明白真正的意思,或者是在这个系统中的意思和另外一个系统不一样,我以前也讲过好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很多时候都要一些有修行的法师、上师来讲解,不然你会认为它是矛盾的,其实不一定。那么他们来讲,从某种程度上是教量观察或者有些圣言量来解释。
若通过这三种(三量)观察,有不符合现量的地方,或有以比量不能成立的地方,或有前后相违等错误,就不能说是清净无垢的论典,本论正好是经得起三量观察的清净论典。
这部论典,不能前面说的是一个,后面又说另外一个,这样是不对的。比如,前面说的是自空中观,后面又说他空中观,二者中间没有诠释,就会形成矛盾。再比如,二转说空,三转又说有,“空”和“有”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但如果不说清楚,就会形成矛盾。本论三种观察(现量、比量以及教量观察)都经得起,所以它是清净的论典。
所谓的改造:即是在因地的修道人依此论义能将心相续中的贪瞋痴三毒等烦恼改造为戒定慧三学的殊胜功德。凡是清净的殊胜论典确定具有如是作用,这也是从因位上安立的。
也就是我们看了要有用。这些不是学问,很多人去读书,结果变成了学者。如果没有真正的信心,不拿来用的话,就会变成什么?你看有很多所谓的“佛学家”,比如季羡林,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佛学厉害得很,什么吐火罗文那种他都懂,但就是不信佛,学的东西不拿来用。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大学者,起码十几个,他们只把佛法当成学问来研究,不能将自己心中的贪嗔痴三毒改造成戒定慧,因为他不信。所以,最初一定要有信心,信心结束就是你开悟之时——那是更大的信心。之所以佛法说“根本的功德是从信心而来”,就是这个原因。
这部论典你拿来用,一定能够改变你的贪嗔痴慢疑,这是它的改造作用。
所谓的救护:是从果位上而言,能救护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还有救护,救护是从上对下的。从果位上而言,能救护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论典除了解决贪嗔痴三毒,还要让大家彻底离开轮回,要有这样的救护作用。改造和救护,就相当于我说的改变相续和切断相续。
如果不具此两大利用,就不属于内道论典,只是一般普通谬论,或是邪论。世亲菩萨在《论义正理释》中也如是说:“对治一切烦恼敌,救护众生离恶趣,具救治德故为论,他教无有此二者。”
对治一切烦恼,还要救护众生离开恶趣,具备这两种功德才能称为“论”。其他教派没有这样的救护和消除烦恼的作用,所以不能称为论。
当然,我们现在经常说什么经典、论典,这种说法是扯淡的。比如看到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或电视剧,“哇,86版《西游记》,经典!”我们把这些词汇拿来乱用,用成了一个很世俗的东西。当时他们对于“论”有很当真、很严格的要求,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这些了。
本论真实具有这两大利用的功德,故为名副其实的殊胜正论,而且又是诠释佛陀第三转了义法轮经教的密意之论,故为显宗大乘的教论之王,因此应如佛经一般恭敬顶戴受持这部《大乘无上续论》。本论云:“何者唯依佛教法,无散乱心而宣说,与得解脱道相应,亦如佛经当顶受。”
如果有谁能够依靠佛教的教法,没有散乱心而宣说(这个“宣说”包括了听闻),你就与解脱道相应,所以应该把这部论如佛经一样顶戴受持,恭敬它,同时学习它、接收它、修持它。
总而言之,就是在具足七种大的大乘中,唯一着重宣说无上大般涅槃的相续,并且具有能改造、能救护等功德的清净能诠句,如是表明了本论是以意义和作用来取名的,“大乘无上续”是意义,“论”就是作用。
这部论具有能改造、能救护等功德的清净能诠句,所以它是以意义和作用来取名的,“大乘无上续”是意义,“论”就是作用。“大乘无上续”说明了它的内涵、意义,它诠释了三转法轮的密意,是说无上续和大乘的。“论”是什么?能救护、能改造,因此取了“大乘无上续论”这个名字,这是释名。解释它的名字,解释了两个小时,还没解释完。
《大乘无上续论》的异名称为《宝性论》,宝是指佛法僧三宝,性是种性,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辨别佛法僧三宝种性”的论典,故名为《宝性论》。
《大乘无上续论》的另一种翻译方法叫《宝性论》,“宝”是指三宝,“性”是指究竟种性,合起来就是“辨别佛法僧三宝的种性”,他们的种性是什么?如来藏。它还有各种各样的功德、事业、菩提,七个金刚处就是这么来的。
接下来略述一下取名的必要:对经论取名的必要是,上根者一见到经论的名字,就会明了全经、全论的纲要意义;中根者一见名称也能了知大概意义;对于下根者通过名称有便于找到所需法本的必要。
见到一本经论,上根者一看,啥意思都知道了;中根者一看,大概知道什么意思;对于下根者,便于寻找。我就属于下根者,哈哈!
以上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论名,我们就会明白此清净正论的甚深义理恰如其分地含摄在论名中,所以这一科判称为“相应正论之名义”。
“以上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论名,我们就会明白此清净正论的甚深义理恰如其分地含摄在论名中”,你看七种“大”、“乘”是什么意思,“无上续”是什么意思,全部给你讲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它算是一部论呢?因为有改造和救护的作用。在它的名字中,就包含了所有的甚深理义。
所以这一科判称为“相应正论之名义”,你们可以去看一看科判。有讲诵,还有原文、科判,我现在讲的是多罗瓦尊者对《大乘无上续论》的注释,是把益西彭措堪布和索达吉堪布的讲解汇在一起来讲的。
我讲这些东西,是想大家明白,因为我们是交流,有时候采用的信息会很广、很多,讲起来也混杂,拖很长时间。一下拖了半个小时,大家有没有厌烦啊?以厌烦心来听,你会死得很惨哦!这是威胁。听了会有很大的功德哦!这叫利诱。我又是威胁又是利诱(开玩笑)!
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下个礼拜继续学习。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宝性论》第03课
- 《宝性论》第0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