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讲了佛经、论著、弥勒五论的来源,并介绍了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的一些故事。以阐明五重玄义和著论五本。
这堂课内容:
讲解《大乘无上续论》的地位和价值,分三个层次去阐述。
本论价值的三个层面:关于《大乘无上续论》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价值分为三层讲:介绍三转法轮、介绍弥勒五论、介绍《大乘无上续论》。通过这三层来了知本论富有什么样的价值与地位。若首先总讲三转法轮,再讲弥勒五论,如是便能了知《大乘无上续论》在佛教中地位是很高的,也是非常圆满的,是显教当中最为无上了义的法门,是了义当中最为殊胜了义的法门,在金刚密乘当中也属于闻解脱的殊胜论典。
三转法论:1、四谛法轮;2、般若无相法轮;3、善加辨别法轮(实相法轮)。三转的原因是因为众生无明需要初步祛除。
从修行的角度去看三转法论的意义:
1、初转决定了无个体主宰,因此修行从消灭配合主宰的各种欲望入手,最后证悟主宰个体不存在,即入灭尽定涅槃。故有不净观、白骨观、数息观到最后的无我观等等修法;
2、二转决定了所有现象和个体均无实质,因此修行从菩提心和破除各种实执入手,成悲不入涅槃,智不住三有,故修法三强调菩提心、空观、以及各种趋入空观的单空修法;
善加辨别法轮(实相法轮)。
3、三转明示本质光明,修行不但破除庸俗执着,且建立逐渐清净的殊胜现象,最后明了究竟光明。各种金刚修法、气脉修法、净土修法、大手印大圆满修法,理论基础全源于此。
弥勒五论:“两个庄严”——《大乘经庄严论》和《现观庄严论》,“两个辩”——《辩中边论》和《辩法法性论》,以及今天所宣讲的《究竟一乘宝性论》、《大乘宝性论》、《大乘无上续论》。
五论与佛的三转法轮有什么关联呢?为此雪域各大宗派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宗派说:《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是中观论典,《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庄严经论》是解释唯识的论典。又有宗派说:只有《大乘庄严经论》是唯识论典,其它四部是中观论典。还有说《现观庄严论》是中观论典,其它四部是唯识论典。也有说五部论典都是属于唯识意趣的论典等等各说不一。
宁玛派自宗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呢?依据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辨法法性论》注释中所说:1 《现观庄严论》是第二转法轮般若波罗蜜多的注释;2《大乘无上续论》是第三转法轮宣说了义如来藏经的注释,这两部论典中都承许究竟唯有一乘、一种性,这点与中观的意趣相同;3 《大乘庄严经论》是将前两部论典所诠经典之外大部分经的意义汇集在一起的大疏,在这部论典中所说的种性和乘就不决定是一种,而是说究竟是三乘、种性有五类,即大乘决定种性、声闻决定种性、缘觉决定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等等。大多数都明显在解释唯识经典的密意。4 《辨中边论》、5 《辨法法性论》中是总说了大乘的深广意义,虽然在这两部论典中讲到了三自性和外境不成立的道理,但是不能仅以宣说了三自性和外境不成立来作为根据,就决定为唯识的论典,这是不尽合理的,因为安立中观的意趣引用这些法义也并没有一点相违之处。比如《楞伽经》里也讲到“五法三自性,及于八种识,二种无我义,摄尽诸大乘”。很明显,这部经中虽然讲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摄尽了一切大乘广的法要,但也不能确定是唯识的论典。
按照自宗来讲:《辨中边论》是宣说三乘广大道相的论典,《辨法法性论》是抉择甚深经典所说的精华——无分别智慧的论典。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知道弥勒五论和佛转法轮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弥勒五论就是佛转大乘法轮的注释,通达了这五部论典,就等于通达了佛转大乘法轮的意趣,对于深广的大乘经典,单凭自力是很难以理解的,但是若能学习好弥勒五论就是一大方便,因此也能直接开显佛陀所演第二、第三转法轮的密意。
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五法:相,名,分别,正智,真如。
相:《瑜伽师地论》何等为相?“谓若略说所有言谈安足处事。”即指世间共许共识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一切诸法。
名:《瑜伽师地论》何等为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即于相上施设安立种种名。如: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相有众多名亦众多,由名诠种种相。
分别:《瑜伽师地论》何等为分别?“谓三界中所有心心所。”心心所能够起分别作用,故称为分别。
正智:《瑜伽师地论》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何等名为唯出世间正智?谓由此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真如。又由此故,彼诸菩萨于五明处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证圆满所知障净。何等名为世间出世间正智?谓声闻,独觉,以初正智通达真如已,由此后所得世间出世间正智,于诸安立谛中,令心厌怖三界过患,爱昧三界寂静,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证圆满烦恼障净,又即此智未曾得义,名出世间;缘言说相为境界义,亦名世间;是故说为世间出世间。世尊依此密意说言:“我说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有世间出世间智。若分别所摄智,唯名为世间;初正智所摄智,唯名出世间智;第二正智所摄智,通名世间出世间智”。即诸圣人远离分别,通达真如,即为正智。
真如:《瑜伽师地论》何等名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真谓真实,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即此法无我所显,离诸言谈恒无改转,即为真如。
三自性:1 遍计所执自性,2 依他起自性,3 圆成实自性。
1 遍计所执自性,《瑜伽师地论》云何遍计所执自性?“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问:遍计所执自性由何故遍计?答:由依他起自性故”。即此自性体相都无,由分别于依他起相上施设安立名言,即执彼彼相有彼彼名,名相系属不相离,如是名为遍计所执性。如说此是牛是羊,是张三李四,青黄赤白等等。由心心所于诸相上,用名遍计种种物,由是依彼名言执有实相,除名外此相无有,众生执为实有,故成遍计所执。故说法有二种:一者实法,眼等所见诸相,有其相用,而非是彼名。二者假法:即是意识所计名想言说之法,此唯有名,而无体用,此即是遍计所执,非是实有。
2 依他起自性:《瑜伽师地论》云何依他起自性?“谓从众缘所生自性,又云,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因缘故”。有为法从自熏习种子待因及缘和合而生,无因不生,无自然而生,生已不住,随缘生随缘灭,自无主宰,如幻如梦,有相无体,故说为依他起。
3 圆成实自性:《瑜伽师地论》云何圆成实自性?“为诸法真如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圣智所缘,乃至能令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粗重缚得解脱故,亦令引发一切功德。又云:圆成实自性,由何故圆成实性?答:由一切烦恼众苦所不杂染故,又由常故。”圆谓圆满,本自具足,成谓成就,本自现成,实为真实,本不虚妄。于依他起上常无前遍计所执,无我无法,二空所显,名为圆成实。亦名实相,亦名胜义。凡夫于依他起上恒执有我有法,有一有异,此所执但如空华,性相都无,一切皆是遍计所执,圣者了达此遍计所执唯得名言,体相俱空,于依他起上我法二执俱断,离彼名言自性,即名圆成实。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好,今天是《宝性论》的第二堂课。《宝性论》的内容不是很多,但也够多的,如果把它讲得比较详细,再加上一些相对于修行的内容,拉的时间可能会非常长。
网上的师兄,大家也清楚,时局不是很安稳,希望大家留下联系的方式。而且这个方式也在随时随地消失不管用了,所以,你们要经常保持联系。我们现在这样上课,说不定一下就断了都有可能,大家要有这样的精神基础。即使断了,我也会继续讲的,因为海外的这一班师兄还能听。
所以,即使断了也不要急,我们在网站上肯定会有录音出来,或者断了以后有其他的方式连接上。国内的师兄们,以及这边操办的师兄要多准备一些线路,因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封掉。
大家也不用过分紧张,总是有线路连得上的。实在不行的话,我昨天也说过了,总有些方式会把我们学习的内容传回来。只要你认真学习,你愿意学习,佛菩萨、护法也不是闹着玩的,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让大家接受到这些东西。
好,我就不说这个了,我们先把上堂课的内容总结一下。上堂课讲了五重玄义和著论五本,还讲了佛经的来源、论著的来源和弥勒五论的来源。为什么讲它的来源呢?最终主要为了突出《大乘无上续》,即《宝性论》的珍贵性。
在讲这些来源的时候,实际上在阐明五重玄义以及著论五本。五重玄义有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著论五本有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有何必要。
在讲正论之前,我们把这些东西作了阐述,上堂课还讲了一些故事。这些故事主要是讲佛经是怎么来的、论著是怎么来的、弥勒五论是怎么来的,同时介绍了由谁所著,是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共同写出来的。
为什么呢?弥勒菩萨在天界兜率天的净土里面,他要通过一个人间的、跟我们有因缘的人来阐释他的教法,这个人就是无著菩萨,上堂课就讲了这些东西。这些故事,大家都已经听了很多遍,反反复复地听,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在想,从学知识的角度来说,你不要说听那么多遍,听一遍都没用。
那些神乎其神的故事,到现在你都不会相信。无著菩萨出来以后,看到一个人拿着羽毛去刷山,试图把山刷没,或者拿一根铁棒,试图去磨成针……真有这样的事吗?有这样傻的人吗?没有的,理性点想嘛。如果碰到这种人,我马上会想“他肯定是弥勒菩萨化现的”,否则没有这么傻的人。但是,弥勒菩萨会傻到这样来化现吗?大家听了可能有点接受不了,认为“一定会有这样的事情”。其实,那些故事在激发我们一些东西、表征一些东西,是这个意思。
你想想看,你现在出去碰到一个人,拿着羽毛去刷刷刷,我们现在旁边没山,不要说刷没一座大山,就把隔壁的墙刷塌,你看他刷多久?你已经不会认为他脑袋有病了,一定会认为“哇,这一定是佛菩萨来喻示我”,马上就揪住他不放,死缠烂打让他带你去见弥勒菩萨。当然,也可能是现代人的思想狡猾了,侦探片看多了。大家要这样去想,这些故事为了激发我们的一些思想。
有时候听一些神奇故事去信佛是挺搞笑的,还把这些故事当真。当真,说明你傻!然后又完全否定那些故事,那就不是傻的问题了,那是愚痴!既不能真,也不能假,那就要明白里面的含义。不然的话,按照现在的人来分析佛经的故事,那真的要出问题。
有些故事在这个经典出现过,在那个经典又出现过,这些故事可能在这个菩萨头上,又可能在那个菩萨头上。你又没办法,只能去学考证,一考证,好了,你会考证到所有的大乘经根本就没来源,按照《阿含经》去考证,“大乘非佛说”这些说法就出来了。不能这样子,要看佛法的真假,一定要去确定它的理义是什么,他到底在说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在时髦用的“科学思想”。
科学就是求实,叫实事求是,在人类的认知基础上先去求个实,然后超越人的认知。其实人类现在也是在做,我们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原始人类的认知,比如哈勃望远镜,现在可以看到仙女座,已经超过了我们原始五根的这种认知。原始五根是很糟糕的,你能看到多远?听到多远?但是人类有意识,就可以利用意识,而理义的东西就要用意识去嘛。理义发展下去,我们的认知能力可以利用一些工具,超越了我们原本的五根,牛了吧?现在的物质生活都来源于这个。
但是,科学再牛也没办法让认知力产生质的变化,虽然说五根的能力被加强了、超越了,但根本的接受判断点还是在五根上。而佛法不是的,修到一定时候,能够认知的点开始产生变化,不仅仅是像我们利用射电望远镜、利用手机能够看得更远、听得更多,不是这样的,他的基础认知点都在变,最简单的变就是开始出现所谓的天眼之类的,因为能观的点变了。
但科学首先就不承认这个,不往这方面去使力。前面所说的考证,基于的观点就是以人类的五根作为判断的准则,而佛教的名义根本就不这么说。这个我们已经反复说过很多次,长期在讲——“六根若是量,圣道复益谁”。不但连五根都给你否定掉,连意根都给你否定掉。我们经常骄傲的逻辑、数学,全都给否定掉。我们的认知方式,除了五根和意识,科学的基础还有什么呢?
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把认知的最基础方式改变掉。从渐修改变的角度,就要去修行,打坐、入定,产生各种各样的神通,天眼、思维等等。为什么?因为认知变了,思维就变了。比如入坐中间身体消失了,这个时候会发现你的认知能力——色相的认知能力,以前我们一定要靠睁开眼睛去看,这个时候会发现你不一定需要眼睛也可以看(也可以呈现出形色和容色)。我们以前一定要靠眼睛去看,眼识看到的是形色和容色,而入定中间的眼识已经不看了,但你还是看到了东西,而且看得更远,那时候的认知方式就开始变了。
但是,这种修行方式太长了,逐渐地改变、逐渐地改变,要改变多长时间呢?要三大阿僧祇劫,太长了!于是出现了顿教,不要一步步地来,从肉眼然后到天眼,还有法眼,最后才到佛眼——不,上来就教给你佛眼,这就是顿教,即所谓的果地起修。好了,你越过这些层次,利用你的思维、利用你的觉知,直奔那个究竟认知点。五根的认知,最终还是人心嘛,心通过五根去认嘛。他说不是,你把五根乃至于六根都拿掉,意识也拿掉(当然,最初要利用意识)。
所以说,那个东西(根本认知点)是思维跟言语不能触及的,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是最根本的认知点,是佛的认知点,是佛的认知究竟处。你找到了以后,就会发现:哦,原来佛的认知根本不像我们有二元的,有能认、所认的,他是自明的。你知道了以后、开悟了以后,可以知道有这么一个认知点,虽然能力极其有限(初初开悟时的能力极其有限,这样通、那样通,即使你越过了这种东西,如果你不去修,禅定不产生那种通,那就是没有的),但是,如果你掌握了这种认知点以后,就会发现快乐得不得了!
中间扩大的过程,你会发现认知能力也开始增加。禅宗里面说“但得本,莫愁末”,什么意思呢?你只要追寻到那个最根本的觉性,这些功能是“末”(圣末边事的功能) ,比如天眼、这样通、那样通,自然就来了。顿教的方式是什么?去抓那个根本叫顿教,快!
很多人把顿教理解为一下就有很多的功能,那不是的,那叫妖怪。如果你没拿到那个根本的认知点,你谈不上解脱。你可能会产生这些功能,天人、恶鬼也有这些功能。哇,恶鬼是有神足通的,就算是刚刚死去的中阴身也会有,无论多远的地方呼唤他的名字,马上就来了,根本都没有距离,那就是神足通。绝对不用坐什么飞机,横跨太平洋,要多少个小时,不用这样子,瞬间即致。就算是这样,他也没有解脱,因为他的认知点还是二元对立。只要你以二元的方式去认知,那就有能、所,从而产生轮回。
所以,我们听到这些神奇的故事,不要一上去就以这些来判断佛教的真假,这是很傻的!你一定要去了解佛经里面到底在说什么,然后怎么去实践佛经里所说的东西,它真的有用吗?就好比拿到一张寻宝图,在上面找了半天,结果找到一堆瓦砾,那才叫傻嘛!
比如有人跟你安立成功学,看到哪几门书就会说话了、性格就改善了,性格决定人生,然后就发财了、你就是明天的比尔盖茨了,实际上话里的意思是“你个傻瓜,怎么还不上当啊”?
所以,你不能去看这些东西,先要去了解佛经里面的理义,在理义的传播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些故事,至于真真假假就不要太过的在意。但是,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要相信佛菩萨有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方法和慈悲,展现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救渡我们,我们可以相信这个。所以,就算是出现一些我们理解不了的故事,也是很正常的。这样的思维基于我们对佛教的究竟理义有深刻的理解,以及长期的修行,而不是简单的迷信,或者简单的功能崇拜,那叫做愚痴。
上堂课介绍了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的故事,这堂课还要继续讲,估计还要讲一些课才能讲完。为什么那么长呢?因为我讲解的内容,基本上按照益西彭措堪布翻译的多罗瓦尊者注释的版本,同时参考索达吉堪布的讲记,以及麦彭仁波切注释的版本,所以,混在一起的内容有点庞杂。
而且,基本理论还运用了唯识上的东西,因为讲如来藏、讲本性,跟唯识的关系是很相关的。所以会有很多的理论合在一起,你听起来就会觉得很庞杂,怎么办呢?里面用一个根本的东西贯穿它们,怎么运用到我们的修行上和认知上。完全运用到修行上是没有办法的,完全运用到修行上,那就变成密法的讲授,我们不懂这些。但是用到认知上,那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真如我是不知道的,关于真如的说法我是知道的,听得懂吗?
所以,贯穿这个东西就容易听懂了,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怎么扯,就是扯这个东西,只是绕着弯来说。当然,如果你明白了这个东西,真的很明白的时候,就要去修行,需要长期的磨砺和安住,不要听这些胡扯的东西。如果你没有真正的明白,就要反复去听,反复去思考,多方去思考,这会对你真正去磨练它、真实去安住它,是绝对有用的。甚至那些公案都有用,偶尔的一句话,在禅修中间进入很深的定时,突然一个反观,有时候一些话、一些法语,特别是深信上师的语言,可能一下就让你体会到很深的东西。
大家也不要认为一下体会到很深的东西就开悟了,没那么简单的,那个镜子太大了,走的内容也太多了,偶然的那点唏嘘之光太微弱。所以要不断地积资净障,才能做到真正的心明眼亮,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
当然,偶尔的唏嘘之光也会有个好处,能够增加你的信心。但是,也不要迷失自己的那点信心,那点信心根本经不起风吹雨打。你看嘛,稍稍一点变故,马上就不行了。这是因为娑婆世间的人很脆弱,他的堪忍并不是在学佛上的那种堪忍,学佛上的那种堪忍叫菩萨披上了铠甲,那是不得了的!
我们的堪忍是什么?我们的心对贪嗔痴慢疑无比的迷恋、执著,被你尽量的诗意化、高尚化、道德化,为此无论怎么折腾都愿意。失恋了一万次,我还是相信爱情,是这方面的堪忍。要么他就癫了、疯了,那疯了、癫了以后是不是不堪忍呢?他其实也是堪忍,只是愚痴堪忍,为什么?再疯再癫,难道痛苦就没有了?有的。凡夫的堪忍是这方面的,并不是菩萨们的那种堪忍,那是不得了的!
凡夫就是很糟糕,真的很糟糕。可怜的是只有这么一条路,如果有其他路,就不要走这条路,因为实在太苦了。但是,如果不走这条路,那会更惨,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地轮回,你被宰杀,千刀万剐都好多次,你现在受点苦那不算什么!
当一个人修到一定的时候,并且深深地体会到这个的时候,就会明白生命是个非常悲惨的事情。佛陀为什么要说苦谛呢?明明有天界那么多漂亮的天女,明明有科技,还有那么多没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佛陀却说是苦谛,为什么呢?唉,都是苦啊,因为这是唯一的一条路!
大家要用心去修行,不要荒废了时光,老是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愚痴,明明永远没法实现的一些东西所左右。很多世间事,你们觉得实现得了吗?能发财吗?大部分人是发不了财的。能出名吗?大部分也出不了名的。有人说:“我不想发财,也不想出名,就想找一个亲爱的他/她,两个人恩恩爱爱过一生就行了。”你想得太简单,有多少恩恩爱爱的夫妻,特别是现代,真的能安安稳稳地过一生吗?第一个,做得到吗?第二个,做到了以后,难道你不用死啊?这是最关键的,你要死得嘛!死了以后,下一世有可能把你前一世的爱人拿来宰了,你控制不了这种业力的运转。
你要深深地思考这些东西,表面在头脑中过一遍,这是没有用的。深深地思考,就会觉得这一生就要拿来修行,不然没有意义。当一个人的心不在修行上的时候,他不会认为我说的这些话是对的,他会认为我在蛊惑人心。我有时候想,我为什么要来蛊惑你呢?是不是我被蛊惑了?有可能是我被蛊惑了,哈哈!
好了,这堂课要继续讲《大乘无上续论》的地位和价值,在讲地位和价值的时候,就阐明了五重玄义和著论五本。《大乘无上续论》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分三个层次去阐述。
本论价值的三个层面:关于《大乘无上续论》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价值分为三层讲:介绍三转法轮、介绍弥勒五论、介绍《大乘无上续论》。
第一个,介绍三转法轮。《大乘无上续论》是佛陀在三转法轮的其中一个论典。虽然它是弥勒菩萨讲的,但佛说的东西(佛经)我们搞不清楚了,才依靠菩萨们拿论注去解释它。佛陀转了三次法轮,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转法轮,而阐述它的其中一个最好论典就是《宝性论》,所以要介绍三转法轮。
第二个,介绍弥勒五论。《宝性论》又出自于《弥勒五论》,所以要介绍一下《弥勒五论》,这个就比较简略了。
第三个,介绍《大乘无上续论》。最后要正式去介绍《宝性论》,即《大乘无上续论》本身是怎么回事。正式介绍它,其实就开始讲论了,或者称之为学习。
我跟大家在一起,一直都是交流,虽然形式上始终都是我在讲,但性质上属于交流。为什么呢?如果是讲经,或者我是一位很厉害的善知识大德,那大家要怀着非常恭敬的,而且无以辩驳的心态或者思想来谛听。而我就不是了,我们是交流,你可以听,你可以怀疑——对吗?他讲的是正确的吗?万一有错呢?拿回去进行思考对比,拿其他上师、大德或者佛经上的东西进行对比、思考。出现疑问,要么互相讨论,要么来问我,这就是交流的含义。听得懂吗?
包括我面前的师兄也一样,在这点上要依法不依人,听到没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去抓到真谛,否则你傻逼逼的,听了以后就当真理。人类有种潜在的心态,他的不怀疑,说它是真理的时候,往往与已无关。那有什么用呢?最怕的是没用的真理,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鸡汤”。
所以,你一定要去思考它:是这样的吗?对我们而言,这是学习经论、交流经论的一个重要心态,这就是依法不依人。还有说个老实话,我会经常讲错,理义上我自信地说我不会讲错,但对一些名相的解释、一些故事的安立次序,我经常会讲错。因为我琐事繁多,年纪也大了,精力也不行了,眼睛也模糊不清,看书已经不行了,要把书投影到屏幕上。
我在备课上非常的马虎,也不是完全不备,只是备得很马虎。我也想很好来备,花点精力来备,第一个时间不允许,第二个精力不允许,导致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如果大家听到我讲错的话,那就是错了,不用为我找借口:“不是的,师兄是在示现”——示现什么呢?老子从来都没示现过,我是在示现,只是不由自主地示现。跟你们不一样,你们也是示现,你们本质是佛,只是被业力所驱使。
所以,你可以去怀疑,甚至你认为是对的,都不要轻易去肯定,一定要拿去思考,然后在你自己的思维和抉择中得出结论“这是真的”,那才会有用。而不是贸贸然地相信,接下来又去从事自己相续中习惯的那一套,也就是说,你没有起到闻思的作用,我没有把正确的世界观PUA给你们。
“PUA”是现在流行的一个词,网上的师兄知道什么是PUA吗?我也是最近学到的,大概的文字意思是精神控制、洗脑。我也好想把你们PUA,直接把我学的东西PUA给你们,哈哈!要是真的能够做到,那就牛了,关键是我做不到,我不但PUA不到你们,有时候反而被你们PUA,这是悲剧!
通过这三层来了知本论富有什么样的价值与地位。若首先总讲三转法轮,再讲弥勒五论,如是便能了知《大乘无上续论》在佛教中地位是很高的,
你讲了三转法轮,又讲了弥勒五论,知道《大乘无上续论》在浩瀚的三转法轮经典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
也是非常圆满的,是显教当中最为无上了义的法门,是了义当中最为殊胜了义的法门,在金刚密乘当中也属于闻解脱的殊胜论典。
大家听了是不是很开心?即使在金刚密乘中也属于闻解脱的殊胜论典,意思是说,只要听闻过它,你肯定会解脱。但大家要正确理解“闻解脱”的意思,并不是听到以后马上就能解脱,而是听到以后会种下解脱的种子,它会加速你的解脱。如果你要去实践它,可能这一世就能解脱,因为它已经提到了金刚密乘,如果你不去实践它,听了就听了,你也解脱不了,起码这一世是不行的。
但是,听到以后会种下解脱的种子,以后总会发作出来,发作出来的时候,说不定又在那位上师那里去听,如此一听再听,最后,它的理义在你的相续中清晰地显现出来,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但是,只要你听了,就不会无尽的轮回,是这样的意思。不要一听到“闻解脱”,就误以为马上就能解脱,这是一种错误理解。
佛陀说法有四种意趣:平等意趣、别时意趣、别义意趣、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这个既属于别时意趣,也属于别义意趣。不要一听到“闻解脱”,就误以为听了马上解脱,不是这个意思。
首先我们来讲三转法轮,大家要好好听三轮法轮的理义。
三转法论:1、四谛法轮;2、般若无相法轮;3、善加辨别法轮(实相法轮)。三转的原因是因为众生无明需要初步祛除。
佛陀一生说法,有的说是四十九年,有的说是四十八年,不管多少年,反正差不多四十八、九年的样子,共转了三次法轮。这个“三转法轮”,是我们这个系统用的,天台宗用的是“五时教”。从判教的角度去讲,天台宗讲的内容是藏通别圆,我们这个系统(藏传宁玛派这个系统)用的是三转法轮。
第一转:四谛法轮。大家都知道“四谛”是什么,这属于常识。我们习惯性地说苦、集、灭、道,实际上按照顺序,应该是苦、集、道、灭。那是两对因果,“苦”是轮回的基本特征;原因是什么——“集”;要怎么去消灭它——要修“道”(这是个因);修道达到的结果是什么——“灭”(涅槃)。因集而苦,因道而灭,两对因果,四种真理,叫做四谛法门。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以后,在那里坐了四十九天。当然,对于他坐了四十九天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他正在入定,在一刹那之间,各种各样的功德迅速呈现,然后在四十九天迅速成佛。有的说他早就成佛了,只是示现一下,其实他在色究竟天给很多的大菩萨讲《华严经》。
佛陀成佛以后还说了一句话:“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禅宗经常说的,佛陀成佛以后说了一句:“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句话的根本含义是什么?即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最根本的哲学观点:一切众生都是佛,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又呈现出众生的相状呢?因为你有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句话代表了两种法门。一种是你不用修什么,只要去掉妄想执著就可以成佛,你就是佛了。另一种是,在还没完全去掉妄想执著之前,你先把佛的果德基础理拿到去进行修行,可以更迅速地去掉妄想执著,从而成佛。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么深邃微妙的法就像甘露一样,佛陀已经圆满证得,但是非常难以讲解,纵为谁说亦不能了知,干脆就不说了,我就回林间去安住。这是佛陀的示现,不要认为他真的要去林间默然安住。如果他真的要去,根本就不会这样来示现,来都不会来。但是,他的这个示现要激发一些因缘出来,一定要有人请法,所以,普贤十大愿里面一定要“请佛说法”。天龙、帝释就出现了,供养了四个钵,佛陀为了防止大家有分别心,怕用某个钵而把另三个放一边,其他的就不干了,于是用神力把四个钵压成一个,然后就开始了说法。
但是,佛陀不可能一上来就跟你讲“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刚才说的,随便怎么说,你都不了知,如果我一上来就跟你讲“你就是佛”,所有人会傻的。我现在跟大家说:“你们都是佛,我们都是佛”,你们听到以后并没表现出任何惊奇,原因是你们听惯了,而且根本听不懂,所以不作反抗。但对一个真的修行人,他不会这样子,他会反复地探寻自己的内在相续,各种禅定、各种深观都没办法得到真相,你说“本来就是佛”,他会不干的。
当时印度的六师外道是非常厉害的,佛陀学遍了他们的教法,才去森林里面连续修行六年,每天只吃一粒米(他说的一粒米,并不是真的每天只搞一粒来吃,而是指吃得很少的意思),这样修了六年以后,才明白这样的方法。那就说明当时有很多人在修行,并不像我们那样听了“我们都是佛”,回去以后依然我行我素,认为做人该做的事就行了。不是这样的,你说他是佛,他就要直接地知道佛是什么,同时还要具有佛的德性。
但他们不是的,你这样去跟他讲是不行的。所以,佛陀先给他们讲了去苦的方法,苦的根本原因是人我执。有人我,人有个体,他有安全的需要,他有快乐的需要,他有自我感觉这个个体存在价值的需要……当然,现在的心理学把它总结成了“五层次需求理论”。但是,这五层次需求说得很虚浮,没有说到根子上去,根子上的原因是什么?这五种需要的根子是人我执。人我执的意思是什么?根本没有“人我”这个东西,你还去执它,是一种无明,这是造成苦谛的原因。
有“人我执”,你要去保护它,让它快乐,从而产生嗔。保护它为什么会产生嗔呢?因为遇到伤害的时候会打回去。客人来了有美酒——这是“贪”;敌人来了有猎枪——这是“嗔”;无数的个体凑在一起,一定会有比较——这是“慢”;由于个体的认知能力有局限——一定会有“疑”;根本就没有真实的个体,但强行的执著这么一个个体——这是“痴”。根子原因就在于人我,实际上没有“人我”这个东西,但我们强执人我,这就是苦谛的根本原因。
佛陀就跟大家讲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我们也听惯了,耳熟能详,但是,你有深刻地去体会我们的烦恼痛苦是因为我执吗?大部分人不会的,还会反驳:“你怎么这么说我呢?”——原因是他。“哎呀,这个社会太黑暗了,让我们普通人怎么活啊?”——原因是社会。“哎呀,这位上师偏爱他,从来都不跟我讲这些东西。”——好了,最后你成了上师。你会知道这个痛苦是因为你有个体吗?你不会,连想都不会这么去想,更不要说去体会了。是不是这样的?“我好寂寞,深更半夜,三嫂子你怎么能够戏弄王保长……”——他痛苦的原因是三嫂子没来。
人我会集聚这些东西,因为贪执,它会积累这些东西,这个叫做习气。这个习气是怎么积累的?当产生人我以后,他会跟另外一些外境发生了关联,这个关联会造成愉悦,这个愉悦的反复堆积就变成了习气。而这个习气根本就不用说,因缘一聚集就展现了。
比如我们做了很多世的人,做男人的时候肯定喜欢女人,做女人的时候肯定喜欢男人,当然,有时候可能男人、女人都喜欢,反正这个习气就堆积、堆积、堆积……堆积了以后,在你的相续里面就有了,你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只要因缘一成了人,你的这些习气的通道就打开了,马上就开始出现。教都不用教,你一生下来就会吃奶,你毛一长齐就开始想男女之事,根本就不用教的。
当然,具体方法还是要教的,然后在社会里面开始学习,这些苦痛就开始了。但是。每个人不会去想这是人我执的原因,也想不到,也观察不到。即使告诉了你是这样子的,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消除它。你要去解决痛苦、满足贪欲,也只能拼命去改变外境。
但这些改变很麻烦,你也改变,他也改变,改变外境就会造成因缘的堆积、因缘的庞杂、因缘的不可控。改变就意味着变化,变化意味着什么?无常嘛,不可控嘛。你也在改变,他也改变,而且因素太多。作为个体的力量极端有限,所以你注定是苦——苦谛。这个很容易听得懂。
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刚才说的人我执,人我执造成为了各种需要、各种安全、各种愉悦开始拼命地造作,造作就堆积了各种各样的习气,那个叫集谛。
集谛的东西一堆积起来,因缘一现起,你就开始苦,这就是我们注定是苦的原因。当然,在轮回里面有所谓的善道,这就造成了强烈的迷惑性,比如天道,无色界、色界天等等。他们完全处在定中间,造作的可能性被压制住,呈现的只有安宁和平静,似乎没有苦。但是,他们不知道人的相续是无量无边的,里面有很多苦的种子。
所谓的定也是一种习气而已,如果长期去消磨这种习气,它会减少的。我们取了个词汇叫福报减少,实际上是你临终时的某种力量开始消尽,消尽了以后,你的其他力量开始出现。这个定需要大量的善业去支撑,结果在这个定里面把大量的善业全部消尽,最后显出来的全都是苦,所以天界的往往直接堕入地狱。
人道会好一点,半苦半乐,有时候苦会导致去修行的。为什么佛教圈里面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呢?苦啊!他尝到了苦,期望从佛教里面去找出路。但是又奇怪,由于尝到了苦,就去找出路,如果福报不够,找起来会很痛苦。稍稍有点福报的,他感受到的是生活的顺利,舒服、愉悦、金钱、权利、荣耀、爽、情爱……他就不愿意放弃一切去修行。哇,这是佛教徒的麻烦,之所以进入佛教圈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原因就是这样子。
人道里面,当我们太过分地沉浸在自己暂时的顺利、暂时的愉悦里面,后果是非常的严重,你会飞快地耗尽福报,跟天人一样的。由于天人有禅定,他造作少,虽然福报最终也会耗尽,但会缓慢地耗尽,他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候以劫来算。但人就不是哦,人的造作对于福报的耗尽是很快的,特别是遇到一些很厉害的对境,两下就会把福报耗光。福报耗光了以后,就没办法呈现出让你舒适愉悦的顺境出来。
当然,每个人对于顺境的理解都不一样,因为观念的不同。如果是一个佛教徒,比如密勒日巴,他会认为那个山洞是顺境,我们则认为那个山洞是逆境。所以,人道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人道比天道好很多。因为天道很难接受到教育,人道虽然半苦半乐,但可以接受教育,因为有苦,在不停地提醒他。慢慢地,心能够从沉醉迷茫中抽出来,再去领会佛陀给我们讲的这些苦谛、道谛等道理,而天人根本没有这些机会。
还有三恶道,动物的记忆力非常短,没有人类的那种记忆力,它往往只能感受到很短的当下,特别是逻辑名相的思维能力非常差。我们的闻思修一定要从闻思开始,动物则不具备这个能力,它没有把这些名相逻辑化、深入化、扩大化,形成系统世界观的能力,然后去影响自己的相续,它是做不到的,这个只有人才能做到。动物基本上是感受型的,眼睛怎么看到的做判断,耳朵听到声音做判断,根据动物宿世的习性来处理这些信息。动物学家把之称为“神经反射”,巴浦洛夫本来是想训狗的,结果却被狗训了。这是动物的悲哀。
而恶鬼和地狱的众生,哎呀,太苦了!你想想看嘛,你要体会一下地狱或者恶鬼的苦,你饿自己六七天,那时候不要说法性,就修禅定,你行不行?肯定不行。或者极端病痛的时候,有人揍你的时候,你说安住法性,可能只有虚云老和尚做得到,普通人是做不到的。虚云老和尚在云门寺的时候,被农民用铁棍打,当下就入定了。
所以,地狱众生和恶鬼众生也做不了修行,六道众生中,人是最好的。即使是人道,在末世的时候,大部分人也听受不到佛法的真理,连追它的兴趣都没有。
我昨天跟大家说的,判断这个东西谁正确、谁错误,其实只有一个标准:是不是真有轮回?对普通人的判断,就这么一个标准。到了修行人的判断,那就多了,很多经论、修证都可以判断。而普通人就只有一个:真的有轮回吗?
对普通人来说,要肯定这个东西,是不可能现量去的。有一部分不正常的人可以现量去,比如他看到了鬼,就算他不相信有轮回,起码概念上看到过鬼。有没有这些人呢?有的。或者有人练气功,练出了一些神通,他可能会有点相信,但是对轮回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都没办法详细的、正确的了解。
所以一定要去闻思佛法,通过中观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有轮回的。但是佛陀讲四谛的时候,为什么没去讲这些呢?印度那时候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讲这些,基本上都相信有轮回。即使是婆罗门教,也都相信有轮回。但是,婆罗门教说的轮回跟佛教说的轮回不是一回事,他也会说地狱、六道这些。
佛陀不会讲这些,只是讲我们苦的原因是怎么回事。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东西,苦的原因是有人我执,而“人我”并不成立,因无明去执他。在修行的时候,到了后来修大圆满,你一定要找清楚这个“人我”到底在怎么起作用,是怎么在执的。我们为什么会把深寂离戏无为光明法,执成人我?你的心是怎么在运作的?你深深地明白这一点的同时,你就会放下它;你放下它的同时,你就会……
很奇怪的,你放下它,也就是明白了深寂离戏无为光明法。你说:“不是啊,人我执不一定是深寂无为光明法。”但你修的是大圆满,一定是以深寂离戏无为光明法去放弃人我执跟法我执。阿罗汉则不是的,他走不到深寂离戏无为光明法那一步,只是发现五蕴是不成立的。五蕴的每个蕴体以及五蕴组成的人我,根本不可能有的,只要发现这个就可以了。发现了这个以后,心就放下了人我的执著,就丧失了所有的动力,比如造作的动力,从而主观能动性就没有了。
没有了主观能动性以后,他怎么办呢?灭寂定。所以“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该做的都做完了,没有什么要做了,所有的业力也全部清净了——“我身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身已尽”,这是有余涅槃,身体是前世业力的一个表达,说明过去的业力已经尽了;“梵行已立”,圆满的人无我的认知已经有了;“所作已办”,该做的事都做完了,没有什么遗憾。然后怎么办呢?啥都不干了,就涅槃了。这就是阿罗汉。
从修行的角度去看三转法论的意义:
1、初转决定了无个体主宰,因此修行从消灭配合主宰的各种欲望入手,最后证悟主宰个体不存在,即入灭尽定涅槃。故有不净观、白骨观、数息观到最后的无我观等等修法;
佛陀跟他们讲了集苦以后,也教给了他们解决的方法,这是道。道是什么呢?从修行的角度,专门去消灭这种人我的执著。初转法轮讲四谛法的时候,首先决定了“人我”这个个体主宰是不成立的,一定要让我们的心去体会到这种个体的主宰是不成立的。所以,他的所有修行都是从消灭主宰的各种欲望出发。
为什么呢?人我本来不存在,我们却执著一个假的人我,具体的表达就是各种欲望。没有人我,我要保护他,就有嗔。没有人我,我要让他快乐(我快乐,不是他快乐),就有贪。所有的修行,没办法在你具足贪嗔痴的情况下去认识到没有人我,那怎么呢?先把这些欲望干掉,你就认识到了,这是阿罗汉的修法。修行的总道理就是这样子。
他就开始去修行,从消灭、配合主宰的各种欲望入手。什么叫做配合主宰的各种欲望呢?主宰就是人我执,我们总认为是我在作主。人我是独立、唯一、主宰性,然后配合它,我的快乐、我的仇恨、我的价值,无非就是这些,修行就把这些宰断,从而白骨观、不净观、数息观就开始了。
不净观、白骨观为了斩断我们的欲望,小乘认为贪欲是最吓人的,嗔恨是因为贪欲的原因。我们要贪,贪不到的时候,或者别人影响了我们去贪,我们就开始仇恨、开始嗔,所以,只要你把贪欲彻底宰断就好了,从而有了不净观、白骨观。同时,为了配合不净观和白骨观的修行,就有了观光,还有迅速进入禅定的数息观,最后还有修觉知的。
小乘里面修觉知的特别多,坐在那里,手起来、手放下,如此反复去觉知那个手。走路的时候,脚后跟抬上去,脚尖再踩下去,如此不停地反复,训练你的专注力、觉知力,但是,他觉知的根本走不到那步去。心只要在觉知上形成强大的察知就可以了,察知到原来这一切只是因缘聚合,根本没有一个主宰体,就开始进行无我的观察,这是小乘的修法。
由于小乘的修法切断欲望,所以很苦的,而且要在森林里长期去打坐,甚至有头陀行的方法。从这些修行方法来说,小乘具备了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修法。婆罗门教也叫瑜伽士,他们有骷颅头,还会把灰撒在脸上,头上还会画三根杠,标志着超越三界。他们也会说无我,但这个“无我”的含义跟佛教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四谛法,是佛陀在一转法轮时主要说的内容。为了切断人的欲望,佛陀要求一些人出家,出了家以后,因为要守戒,很多欲望就直接切断了。佛陀怕一个人难以修行,于是组成了僧团,他们全都是为了修行来的。佛陀当时也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有好大的寺庙,那时候是带着一些人到处走动的,一千二百五十眷属到处走,到了夏天就结夏安居。
这些情节在《阿含经》里面记载得很详细,一个是《阿含经》,一个是《四分律》。律论里面记载过很多细节,但不容许在家人看,所以流传不广。《阿含经》里面有很多故事,印度人记载故事往往不厌其详,每个细节、每次说话,都会记录下来,里面可以看得到这些东西。
好,以上是三转法轮的第一个法轮——四谛法轮。从修行的角度去看四谛法轮,初转决定了无个体主宰,因此修行从消灭配合主宰的各种欲望入手,最后证悟主宰个体不存在,即入灭尽定涅槃。故有不净观、白骨观、数息观到最后的无我观等等修法。
“无我”就是人无我,主要是认为没有主宰体。其实,大乘到了后来会认为有主宰体的,但是,那个主宰体不是一个人我的主宰体,而是轮回的究竟本质,“他空论”就是这么来的。光明实际上就是主,当然,那不是二元对立的主,没有二元对立肯定是解脱的。
为什么?一定是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连在一起拉不开,纠结在一起产生各种苦难,这样才有解脱的需求嘛。自明,他自己都是他自己,哪有什么解脱不解脱的?解脱过去也是这样,解脱过去也是自己,那是不存在解脱的,本质光明就是这样子的。我们说“一切都是法性”的时候,意味着不成立解脱,最关键的是你心要深深地明了什么叫做“法性”。
其实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好像一生都在讲这些东西,后来出现了大乘经典,里面就说不是的,佛陀跟很多菩萨和很多阿罗汉讲了般若无相法轮,即二转法论的空性。佛陀传法共48年(有人说共49年),般若就整整讲了24年,有人说还不止24年,还有人说这24年是穿插着各种法来讲的。
那么,等到小乘人对人我的认知有了一定的程度,特别中间有一些本身就是菩萨根性,还有一些不定的阿罗汉根性(五种根性: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众生、一阐提)。有些定性的阿罗汉就不说了,他们学了四谛法就可以了,人我解脱就可以了。但是,有些菩萨根性和不定根性则需要般若法门,所以佛陀讲了很长时间的般若法门。
般若法门讲的是什么?般若法门不像讲四谛分得那么细,也没有那么粗范,直接就说不管人我还是法我,这一切法的根本都是空性的。空性是什么东西呢?空性是没有实质的,即没有一个东西。比如,这个杯子拿出来,你根本找不到它到底是什么。你说它是杯子,其实组成它的是瓷,再去找瓷分子,一直找下去,找到后来,找不到它是什么,根本找不到本体。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本体,找不到本体和没有本体是两回事,所以般若法门永远不建立,不要你破尽。
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自续和应成的差别,自续里面就是破,破、破、破……一直在破,破到后面也没有停下来,没有把“破”也破了,所以,禅宗里面经常说要“离四句、绝百非”。什么叫做自续派呢?离开四句,但他绝不了百非,停不下来。
不管怎么样,即使是应成派,也不会去建立一个东西,他可以说“离四句、绝百非”,到底是什么,他还是不说。就好比上级的名字我知道,下级的名字我也知道,我就是不说。《金刚经》是二转法轮的标准经典,但佛陀也曾经说过菩萨不说断灭法,一说断灭的话就成了无,虽然应成里面说什么都不行,无也不行,但他一定有个落脚点,落脚点到底是什么,他还是不说,只说那个地方没法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按照我们的系统是怎么说呢?是意识和言语不能触及的地方。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对立面,绝掉能所、绝掉观待,你才能够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绝掉二元认知,不是绝掉究竟认知,究竟认知你是绝不了的,所以不去说它。但是,即使是这么一个东西,也分了自续和应成。
自续怎么说呢?自续就是破,破、破、破……实际上没有落脚点,就像修单空不停地破,虽然有时候平静下来不去破了,但那也不是究竟落脚点,就是一种平静——单空的平静。究竟落脚点,也就是你要明了,但你不知道绝掉二元是什么、能所双亡是什么。
应成就不是了,应成说那个东西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甚至到了藏传佛教里面,还说有个法性定,法性定里面所有的显现都消失了,本体赤祼祼地露出来。但露出来是什么?还是不说。为什么不说呢?因为人类有个麻烦,只要一说,他马上就会去思维它、感受到、寻找它,立即成为二元,永远没办法做到歇即菩提。
在禅宗里面,你要问他是什么的时候,他会说这个、那个,一直都不告诉你是什么。你不能说“我要去缘这个”,对人来说是不行的,你心要去缘这个,这个是什么?跟你说如来藏,你就去找“如来藏”,总认为有标签就有标签相应的体,是不是这样的?就这样的,所以不给你标签,你就没办法了。这样会养成一个修行习惯,当某种东西被我们觉知到的时候,我们要知道那个东西是不对的。
所以,总是在那个觉知上做文章,而不给他们讲究竟观点,那是骗人的。现在佛教里面的觉知派多得很,那有没有好处?有好处,甚至可以解决一些抑郁,让人很舒适、很安逸,也有可能在具德上师的指引下进入究竟觉知。但是,如果没有具德上师,或者没有对教理深刻的认知,没有窍诀的指引,那在禅宗里面叫什么?玩弄精魂。哇,那里面有一大堆的误区,那些误区不知道有多少。
2、二转决定了所有现象和个体均无实质,因此修行从菩提心和破除各种实执入手,成悲不入涅槃,智不住三有,故修法三强调菩提心、空观、以及各种趋入空观的单空修法;
这是二转法轮,佛陀讲了空性。那么,二转法轮决定了所有现象以及个体(也就是人我)均无实质。为了达到、体会到这个没实质的本质,我们就要从菩提心和破除各种实质入手。为什么要用菩提心去呢?他不能像小乘一样,没有能动性就入涅槃了,不能这样子,入涅槃了就说明你没有体会到心的究竟实质。
你要明白,不止是你,其他的生命也同样没有实质,他和你一样同体。你要体会到同体,你心的那种明力不能只集中在自己的解脱上,集中在自己的解脱上就是一种误区。所以你要用菩提心把心扩散出去,一扩散出去,那就很大,就变成了大乘,大得不得了,这个是广度。
然后是深度,你不能够说五蕴以及蕴体没有实质就够了,这是不行的,要走到连蕴体的本质也没有实质的深度去。具体一点,就变成了我们现在学的没有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实际上,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是捏造出来的,捏造一个已经是究竟的东西,再破掉它。精神和物质,我们捏造了一个最小的东西,其实哪里去找无方微尘啊?找不到的。连无方微尘、无分刹那都没有了,有方微尘和有分刹那则更没有,会被分空的,最后达到彻底的空性。
要体会到的话,从很多空观或者趋入空观的一些单空修行开始。要趋入各种空观,有很多单空的修行,我们都教了好多,教到一定时候,再通过指引发现空性。通过指引,就已经进入到密教了,但也不一定,有些人自己慢慢也能体会到,但这种人比较少,少之又少,往往是一些再来人。达到证悟二转法轮的实质,一切现象都没有实质,这是二转法轮,叫般若无相法轮。
第三转法轮叫做善加辨别法轮(实相法轮),也就是讲实相了。为什么呢?二转法轮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破到什么东西都不执著,连人我涅槃都不执著,最后我们的心要总有个归处嘛。你可以说那个东西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是,你在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时候,它还是一个神秘的、说不出来的去处。这时候佛陀开始说出了彻底的究竟实相,所以,三转法轮比二转法轮要圆满一些。
虽然说的都是一个究竟本质,但二转法轮的时候说那个东西啥都不是,全部排开,没有实质。到了三转法轮就不这么说了,他说全都排开完了以后,完全找不到,那个时候的认知叫自明。没有能所的时候,他不自明咋办呢?只能自明,他指出了实相,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基础上,还跟你说那个东西叫究竟光明。虽然安了个词汇叫“究竟光明”,但他会为究竟光明作很多的诠释,所以叫“善加辨别法轮”。
不然的话,你就会死执那个究竟光明,把之执为一个对境,变成了大梵天,变成了各种上帝,会出现这样的麻烦,所以一定要善加辨别。善加辨别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辨别,就是你必须要先领会二转法轮的实质,去找光明的时候,它还是没有实质。你去找它的时候,它就成了对境,它不可能有实质。当对境消灭回到自明的时候,哪有什么实质、不实质,那个时候连辨别都没有,谈不上实质、不实质。但是,由于有自明,你可以深深地肯定,乃至于深深地安住,究竟成佛,你会知道那就是佛。
当你深明的时候,你会知道那个东西是破坏不了的,什么都可以破坏,唯独那个东西是破坏不了的。而且那个东西有认知,那个认知还可以无穷无尽弥漫开来,产生很多质的变化。那个认知绝对不会是人类的认知,所以你有信心成佛。实际上,那时候你还不是佛,还没有佛的那种功力,你只是掌握了佛陀那个心的究竟实质而已,光明实质你已经掌握了。“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到底是什么,你已经知道了,也就是镜子交到你手上了,至于擦不擦得亮,还有一匹布那么长。
但是,你只要抓到那个镜子,朦胧看到那个光明,就知道那个光是毁坏不了,所以“常”。由于你尝到它的味道,认识了它,就知道在里面是安乐的,那种安乐跟对立性的安乐是不一样的,所以“乐”。由于它就是万法的实质,不可能再有其他,它是唯一的,所以它是“我”。就这个本体来说,谈不上分别、不分别,连这个东西都谈不上,所以它绝对地清净——常乐我净的“净”就是这么来的。
然后要去辨析它,要从心的角度去分析,心的作用无非是觉知以及思维这些东西,来源都是它,但我们不可能先明白来源再去管这些嘛。明白了再去修行,是从究竟光明出发去看各种各样的现象,这是菩萨的修行。但是,在你还没认知它之前,要怎么办呢?要从它的作用入手去认知,那作用从哪里入手?八识,因为首先呈现出来的是八种强烈的分别。“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唯识就开始了,所以三转法轮也有唯识的。
3、三转明示本质光明,修行不但破除庸俗执着,且建立逐渐清净的殊胜现象,最后明了究竟光明。各种金刚修法、气脉修法、净土修法、大手印大圆满修法,理论基础全源于此。
三转明示本质光明,修行不但破除庸俗执著,因为它是从二转开始的。同时,它接收了本质光明,认为庸俗光明和本质光明的差别,是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但是,从不清净到清净是有过程,在不断建立究竟光明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光明,要建立比较清净的光明,就要把庸俗的光明(执著)破除掉。
所以,不但要破除庸俗执著,且建立逐渐清净的殊胜现象,怎么建立呢?气脉,拙火,各种金刚,生起次第的各种观想就来了,然后不停地建立。虽然这种建立不究竟,但总比我们现在的建立好。而且建立得越来越高级,从外密,慢慢到内密,最后到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就是光明、大空,从这些去建立。
大手印以心入道就是这样来的,用心的方式进行具体的修行叫以心入道,不管是气脉也好、净土也好,都是光明产生的。所以,去贪执这个光明,去体受这个光明,就叫大手印。最高级是什么呢?连大手印的本质也是空性的,就成了明空双运的大圆满,以智慧入道。当你明白了明空双运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正智,或者掌握了实相、真如,安住于此进行修行,就变成了大圆满。
所以,三转法轮明示了本质光明,修行不但破除庸俗执著,且建立逐渐清净的殊胜现象,最后明了究竟光明。各种金刚修法、气脉修法、净土修法、大手印修法、大圆满修法,理论基础全源于此。这就是所谓的三转法轮。
三转法轮的大体理论思想以及与修行的粗略关系,我跟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如果你要深入下去,这些内容多到不得了,佛陀讲法48年,经常都会讲,而且讲不完,它的理论与修行方法的结合,大致就是如此。只能是大致,很粗略,因为没办法细化,如果一细化,时间就会拉得非常长。
好,三转法轮的介绍就是这样的。我们马上要讲《宝性论》(或者《大乘无上续论》),实际上是三转法轮中最重要的一部论典。佛陀讲了三转法轮之后,其实也非常难懂,代表经典有《楞严经》、《楞伽经》,你很难明白的,故而要有论去阐述它。
龙树菩萨也有三转法轮的经典,叫《法界赞》,对其进行阐释最重要的论师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从弥勒菩萨那里听受了《宝性论》(即《大乘无上续论》),它属于诠释三转法轮,即佛陀讲光明这个理论的最重要的论著。以上是讲三转法轮的意义。
《大乘无上续论》来自于弥勒五论,而弥勒五论的来源,大家都知道了,无著菩萨被弥勒菩萨带到天上去(或者是弥勒菩萨受无著菩萨感动,降到他的卧室中),讲的就是这五部经典。汉藏关于弥勒五论的说法不太一样,但我们现在按照藏传的讲。
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学的是益西彭措堪布翻译的版本,还有,这里的很多师兄都是学藏传佛法的,所以用这样的方式讲。我本来想过用汉传的方式来讲,但那样会讲成禅宗的,而且很多理论都会去掉,我觉得不太合适,所以还是拉回来了。
弥勒五论:“两个庄严”——《大乘经庄严论》和《现观庄严论》,“两个辩”——《辩中边论》和《辩法法性论》,以及今天所宣讲的《究竟一乘宝性论》、《大乘宝性论》、《大乘无上续论》。
弥勒五论有“两个庄严”、“两个辩”以及今天所宣讲的《究竟一乘宝性论》。“两个庄严”,即《大乘经庄严论》(也翻译成《大乘庄严经论》)和《现观庄严论》。“两个辩”,即《辩中边论》和《辩法法性论》。我好像在一次禅七中给大家交流过《辩法法性论》,花了七天的时间讲完,太粗糙了。《究竟一乘宝性论》也叫《大乘宝性论》或《大乘无上续论》。这些名词,为什么会这么分别呢?我们下面也会略略介绍一下。
五论与佛的三转法轮有什么关联呢?为此雪域各大宗派都持有不同的观点。
什么意思呢?弥勒五论到底属于一转、二转还是三转,它的论点是什么,藏传(雪域各大宗派)都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汉传基本上都认为弥勒五论,包括《瑜伽师地论》等等,全部是说三转、是说唯识的论典。
有的宗派说:《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是中观论典,《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庄严经论》是解释唯识的论典。又有宗派说:只有《大乘庄严经论》是唯识论典,其它四部是中观论典。还有说《现观庄严论》是中观论典,其它四部是唯识论典。也有说五部论典都是属于唯识意趣的论典等等各说不一。
虽然藏传的弥勒五论和汉传不同,但也有人说五部都是属于唯识的论典,和汉传的说法差不多。
那我们是不是要把每一个派别的说法都掌握呢?没必要。除非你是搞学术的,要就此写一篇论文,那就得去弄清楚。如果你不是,大致知道有这么多不同的说法就可以了。但是,那么多的说法,我们要掌握什么呢?我们要掌握自宗宁玛派是怎么说,因为你学的是宁玛派。
宁玛派自宗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呢?依据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辨法法性论》注释中所说:
我好像在讲《辩法法性论》时,也是依据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来的。为什么宁玛派总是要依据麦彭仁波切的说法来讲呢?因为宁玛派有两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一位是无垢光尊者,一位是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是非常早的时期,麦彭仁波切也非常近,他们都把宁玛派的各种理论、说法梳理得非常清晰,是两位了不起的大德,而且修证也非常殊胜,基本上达到佛的程度。
麦彭仁波切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吗?七岁就写了《定解宝灯论》,他临终时告诉弟子:“他就是菩萨,来重整宁玛派,但是宁玛派的弟子不争气,搞得他一身都是病,没办法,先走了,下世不再来了”。这是真实的故事。
当然,麦彭仁波切说出一些观点,当时的社会都接受不了(当时的主流是格鲁派)。格鲁派三大寺召集僧众修诛法诛他,但是根本诛不了。旁边有僧众问他:“他们三大寺修诛法都诛不了你,是不是佛法的诛法是假的?”麦彭仁波切回答:“你不能这么说,他们用我搞的东西来诛我当然不行,诛其他东西还是可以的。”他把那股力量一扔,引到旁边一块石头,石头砰的就炸了。
大家一听,是不是觉得怪力乱神啊?不是怪力乱神。你看现在有原子弹,砰的一下就炸了,那也是心的作用。只不过在麦彭仁波切的时代,作为他个人,他的缘起力又那么高,可以轻松炸掉那块石头。现在的众生就牛逼了,很多人的业力凑在一起来炸,但二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如果你学了佛法,就会这么理解的,这就是掌握理义的好处。
1、《现观庄严论》是第二转法轮般若波罗蜜多的注释;
《现观庄严论》也是非常殊胜的著作,讲的是菩萨修证的过程。它讲得很高深,大部分人是不太容易听懂的。以后我们会学习《现观庄严论》,一定会讲的,而且还会当作重点来讲。但如果没有修行,听这些内容会太干瘪,听了之后毫无意义,很快就把它忘了。如果你有修行,就发现讲的内容会直接影响你的修行,所以要听受这样的内容。当然,你先学了也没关系,但学的同时要产生作用,真的需要学习的人有一定基础才行。
2、《大乘无上续论》是第三转法轮宣说了义如来藏经的注释,这两部论典中都承许究竟唯有一乘、一种性,这点与中观的意趣相同;
由此可以明白《大乘无上续论》(即《宝性论》)的重要性。《现观庄严论》是二转法轮的注释,《宝性论》是三转法轮宣说了义如来藏经的注释,这两部论典中都承许究竟唯有一乘、一种性,这点与中观的意趣相同。就是《现观庄严论》也好,《大乘无上续论》也好,它们都承认了只有一个本质,叫“究竟唯有一乘”。达到究竟的时候,真正的佛法就是一乘,其他都是帮忙的,是阶梯。然后,姓不是五种姓(即大乘种姓、声闻种姓、缘觉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只有一种性——众生的本质都是佛。这一点也和我们所学中观的说法相同,那就说明它们本质上说的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一个是以中观去讲,一个是以唯识去讲。
3、《大乘庄严经论》是将前两部论典所诠经典之外大部分经的意义汇集在一起的大疏,在这部论典中所说的种性和乘就不决定是一种,而是说究竟是三乘、种性有五类,即大乘决定种性、声闻决定种性、缘觉决定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等等。大多数都明显在解释唯识经典的密意。
《大乘庄严经论》好像索达吉堪布也讲过。这部经典除了把前面的《宝性论》和《现观庄严论》所诠经典之外的其他经典的意义汇集在一起的一本总结性的大疏。在这本论典里面,种性和乘就不是像刚才说的只有一乘一性,究竟是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然后,以前跟大家介绍过种性有五类:大乘决定种性、声闻决定种性、缘觉决定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
大乘决定种性,也就是肯定要学大乘的。无种性,即我们经常说的一阐提,这是没办法修证的。其实这是不究竟的,只是一个过程性的说法。玄奘法师就为了大乘佛法中到底是一个种性还是五个种性,专门去了印度学习,而他带回来的答案也是模糊的。他说众生就是五种种性,同时又说二转法论的空性可以解释为如来藏,其实,他并没有非常清晰地说出这些东西,导致了汉传佛教几千年来对这方面的争论很多。如果是比较究竟的观点,就只有一种种性,也就是只有一乘,就是佛乘,其他都是过渡的。
4、《辨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中是总说了大乘的深广意义,虽然在这两部论典中讲到了三自性和外境不成立的道理,但是不能仅以宣说了三自性和外境不成立来作为根据,就决定为唯识的论典,这是不尽合理的,因为安立中观的意趣引用这些法义也并没有一点相违之处。
什么意思呢?麦彭仁波切认为《辨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总说了大乘的深广意义,里面提到了三自性和外境不成立。三自性和外境不成立,这两个基本上是唯识的观点。什么叫做三自性呢?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就是经常维持的法相。
唯识上来就说外境不成立,一切的外境不会是物质,也不是上帝造的,它就是我的心识。虽然说了外境不成立的这个道理,但麦彭仁波切说你不能够因为《辨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说了这些名相,就认为是唯识的论典,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安立中观的意趣引用这些法义也并没有一点相违之处。
比如《楞伽经》里也讲到“五法三自性,及于八种识,二种无我义,摄尽诸大乘”。很明显,这部经中虽然讲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摄尽了一切大乘广的法要,但也不能确定是唯识的论典。
《楞伽经》里面讲了很多这些感念,但基本是讲如来藏的。但是,你也不能说它就是唯识的论典,里面也提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一下我们会解释什么叫做“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些概念以前都讲过很多,这次就不再以因明的方式来讲了。以前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时候,基本上是以因明的方式讲的,因为《中观庄严论》里面的世俗理论,基本是从因明开始的。这次要以唯识的方式来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虽然都是概念性的解释,但一定会牵涉到你的闻思以及修行。
按照自宗来讲:《辨中边论》是宣说三乘广大道相的论典,《辨法法性论》是抉择甚深经典所说的精华——无分别智慧的论典。
什么意思呢?《辨中边论》是说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广大道相,即过程是怎么样的。声闻是怎么搞的,缘觉是怎么搞的,菩萨是怎么搞的,他们修到哪个阶段呈现出什么样的道相,这就是《辨中边论》。
那《辨法法性论》是什么呢?抉择甚深经典所说的精华——无分别智慧的论典。也就说无分别智慧(究竟智慧)到底是什么,辨法以及法性,所有万法的本性是什么,是这样的一个论典。这是麦彭仁波切的看法。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知道弥勒五论和佛转法轮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弥勒五论就是佛转大乘法轮的注释,通达了这五部论典,就等于通达了佛转大乘法轮的意趣,对于深广的大乘经典,单凭自力是很难以理解的,但是若能学习好弥勒五论就是一大方便,因此也能直接开显佛陀所演第二、第三转法轮的密意。
看到这些东西,就知道三转法轮和弥勒五论的关系。得出结论是,弥勒五论直接诠释佛陀两转法论的论典,哪两转呢?二转和三转。两转法论都有解释,《现观庄严论》解释二转的,《宝性论》解释三转的,后面几论就把所有都解释完了。
除了前面两个论典,《大乘庄严经论》是将前两部论典的意义汇集在一起的大疏。还有,《辩中边论》是解释道相的,《辨法法性论》是说根本的。所以,二转法论也好,三转法论也好,弥勒五论全都解释了。但是,我们所说的《大乘无上续论》(也就是《宝性论》)是解释三转的。那么,以上说的就是弥勒五论的内涵。
接下来还有点时间,我们来解释一个名相: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些内容有点多,我们要讲快点,因为我们以前也讲过很多次。
五法:相,名,分别,正智,真如。
五法指的是相、名、分别、正智、真如。但是,有的不是这么排列,恰好把相跟名反过来,分别是名、相、分别、正智、真如。下面我引用《《瑜伽师地论》,从唯识的角度去解释“五法”。
相:《瑜伽师地论》何等为相?“谓若略说所有言谈安足处事。”即指世间共许共识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一切诸法。
所有的东西都叫做“相”。
名:《瑜伽师地论》何等为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即于相上施设安立种种名。如: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相有众多名亦众多,由名诠种种相。
你认知到的东西,赋予意识的安立,即我们说的标签,叫做“名”。
分别:《瑜伽师地论》何等为分别?“谓三界中所有心心所。”心心所能够起分别作用,故称为分别。
什么叫做心心所呢?心就是八识(八个识),心所就是心的一些运行形态。我们曾经学过五十一个心所,也学过八识,这就叫做分别,也就是我们精神的认知形态。
有显现,有标签,这就是所境;有分别,这就是能境。那么,显现、标签和分别中间一定会产生智慧,搞不准确的叫做错误智慧、叫做邪见,搞准确的叫做正智。唯识解释的正智超级复杂,我们来看简单解释一下。
正智:《瑜伽师地论》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
这个正智可以分成两个去解释:一个叫出世间正智,另一个叫世间出世间正智。
何等名为唯出世间正智?谓由此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真如。又由此故,彼诸菩萨于五明处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证圆满所知障净。
什么叫正智呢?简单来说,佛陀证悟那个智慧叫“正智”,叫唯出世间正智,意思是只有出世间正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还有菩萨入定的那个智慧。这样我们就容易明白了。
何等名为世间出世间正智?
出世间前面还加个“世间”,叫世间出世间正智。怎么说呢?
谓声闻,独觉,以初正智通达真如已,由此后所得世间出世间正智,于诸安立谛中,令心厌怖三界过患,爱昧三界寂静,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证圆满烦恼障净,又即此智未曾得义,名出世间;缘言说相为境界义,亦名世间;是故说为世间出世间。
这一大堆,你们肯定昏了,很多人采取的方式是我不听、我不听,反正你会解释。网上的师兄,是不是这样的?这个有点像那个基智,什么叫做世间跟出世间正智呢?声闻、独觉是指声闻和缘觉,这里没说菩萨。刚刚通达真如,由此后所得的世间出世间智,这个就是声闻、缘觉的那个智慧,并不是佛陀证得的那个智慧。速证圆满烦恼障净,烦恼障是阿罗汉证悟的东西,所知障才是菩萨证悟的。所以,这只是一种叫阿罗汉的智慧,这个智慧在还没得到之前,就叫做出世间——出世间智是得到了,但在还没得到之前会有很多想法,然后通过修行就叫出世间法。
又即此智未曾得义,名出世间;缘言说相为境界义,亦名世间。“缘言说相”,我们根据言语分别去说这些东西,就叫做世间。我们去分别,我们现在的闻思就搞这一套,这叫做世间。然后,我们去追求阿罗汉的那种智慧,就叫做出世间。两者加起来,就叫“世间出世间智”,其实就是阿罗汉的那种智慧以及在世间分别的智慧,叫做世间出世间智慧。有点像《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基智,阿罗汉证悟的是基智,菩萨证悟的是道智,佛陀证悟的是遍智,而你们现在叫弱智,哈哈!这些大概记一记就行了。
世尊依此密意说言:
佛陀根据刚才说的,解释世间出世间智。
“我说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有世间出世间智。
这里提出了三个智:世间智(世间的智慧)、出世间智、世间出世间智。
若分别所摄智,唯名为世间;初正智所摄智,唯名出世间智;第二正智所摄智,通名世间出世间智”。
“若分别所摄智,唯名为世间”,识就是分别,由分别所摄,这叫做世间。
“初正智所摄智,唯名出世间智”,这是佛陀的智慧。
“第二正智所摄智,通名世间出世间智”,这是阿罗汉的智慧。
正智分成两种:阿罗汉的智慧和菩萨的智慧,以及它们对世间的看法。
即诸圣人远离分别,通达真如,即为正智。
由于这种解释的模糊性,导致了汉传佛教关于阿罗汉的证悟跟菩萨的证悟是否一样而争吵不休。这里用了“真如”这个词汇,他说世间出世间智,说明他并没有完全的证悟,不是像菩萨的唯出世间智。为什么呢?“彼诸菩萨于五明处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证圆满所知障净。”这个叫做唯出世间智,就是佛陀的智慧。
然后,声闻、缘觉已经连菩萨都不提了,“以初正智通达真如已,由此后所得世间出世间正智,于诸安立谛中,令心厌怖三界过患,爱昧三界寂静,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证圆满烦恼障净”。圆满烦恼障净,其实是阿罗汉的智慧,阿罗汉是烦恼障净,或者是八地菩萨。但这里是这样的分法,就不会提八地菩萨,这叫做世间出世间智。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
我是不是把大家说昏了?我把它简略一点。正智分成两种:一种是阿罗汉的智慧,一种是菩萨的智慧。好了,这跟我们一样了。
真如:《瑜伽师地论》何等名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真谓真实,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即此法无我所显,离诸言谈恒无改转,即为真如。
这些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一句话,是什么呢?这就是法无我呈现出来的二执,叫做真如,是圣智所行。什么叫做圣智所行呢?究竟智慧的表达,叫圣智所行。不是一切言谈安足处事,就不是我们庸俗的言谈,打坐安,或者是走来走去,或者是行为等等,而是本质,不是外相。真是真如,非虚妄,如是如常,没有变易,这就是如来藏。这么一解释,大家反而搞不懂了,哈哈!以上就是五法。
三自性:第一、遍计所执自性,第二、依他起自性,第三、圆成实自性。
除了三自性,还有三性三无性,说他们都没有本质。三自性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解释就没那么复杂,但现在要讲唯识。听到这些东西,是不是一定要记住呢?这个我反而不要求你们记住,因为太唯识了、太名相了,但里面的意思你要懂。
1、遍计所执自性:《瑜伽师地论》云何遍计所执自性?“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
谓随言说,依著假名言建立的这种自性叫做遍计自性,实际上是你对一个事物的错误认知。
问:遍计所执自性由何故遍计?
为什么会有遍计所执性呢?
答:由依他起自性故”。
他的来源在于识,依他起性的识,在于分别。在分别上产生错误的分别,就叫遍计所执性。我们有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产生错误认知,认为它是物质,这叫做遍计所执性。这种认为一方面是思维的,一方面是感觉性的,这都叫做遍计所执性。但是,不管是思维的还是感觉的,根本原因在于识,识就是依他起性。
那什么是依他起性呢?到底妈妈的妈妈、究竟的那个根源是什么呢?就变成圆成实性。所以,无论你怎么追,追到最后,还是追到佛陀那里去,或者法身佛那里去。这是开玩笑,你不是法身佛,而是你的无明造成了分别。
即此自性体相都无,由分别于依他起相上施设安立名言,即执彼彼相有彼彼名,名相系属不相离,如是名为遍计所执性。如说此是牛是羊,是张三李四,青黄赤白等等。由心心所于诸相上,用名遍计种种物,由是依彼名言执有实相,除名外此相无有,众生执为实有,故成遍计所执。故说法有二种:一者实法,眼等所见诸相,有其相用,而非是彼名。二者假法:即是意识所计名想言说之法,此唯有名,而无体用,此即是遍计所执,非是实有。
大家一看,如果是对文字比较了解清楚的,会很容易理解,我简单解释一下。
遍计所执性是没有体相,它不是没有一个东西,它是在识上、依他起上起分别,识产生了分别,就说他是张三是李四、是牛是羊、青黄赤白。用名去遍计种种物,用思维去遍计种种物,其实,感觉也可以遍计种种物。然后,由是依彼名言执有实相,认为它(外境)是真实的存在,这种心识的错误认知方式就叫做遍计执性。
遍计执性有两种,一种是眼等所见诸相,有其相用,而非是彼名,因明里面叫有实法。另一种是假法,即是意识所计名想言说之法,此唯有名,而无体用,只有标签没有东西,只有遣余。唯识就是这么解释的。这两种都叫做遍计所执性,非是实有。这是《瑜伽师地论》说的遍计所执性。
2、依他起自性:《瑜伽师地论》云何依他起自性?“谓从众缘所生自性,又云,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因缘故”。有为法从自熏习种子待因及缘和合而生,无因不生,无自然而生,生已不住,随缘生随缘灭,自无主宰,如幻如梦,有相无体,故说为依他起。
什么叫做依他起?什么叫做识?这个心识的相分、见分,这些识是怎么来的?是因缘来的。因缘从哪来的?无明来的。如果再追下去,就追到圆成实那里去,在圆成实上有无明。然后把自明的圆成实分成能认和所认,分成了能认和所认就变成了识。这种原始的分别能力就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会形成很多的识,一下就有八个。八个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心所不同),意识一会儿愤怒,一会儿贪婪,一会儿沮丧,各种各样的心所,这些都是心识在起作用。还有眼睛看、耳朵听,这就叫做依他起自性。
那么,这个依他起是怎么来的呢?是因缘。“有为法从自熏习种子待因及缘和合而生”,你自己有种子,识本身有种子,由因跟缘和合而成。“无因不生,无自然而生,生已不住,随缘生随缘灭”,这是我们说的因缘生灭,即依他起性。按照唯识的说法,依他起性就是识。
至于依他起性的识有没有体,就成了随教唯识和随理唯识之争。认为依他起性那个识体有刹那,说到体一定要究到刹那那里去,你总不能说实体是一截东西,这就变成了随理唯识。认为没有实体,它的本质是圆成实,只是你在上面起了无明分别,这叫做随教唯识。这是依他起性的认知。
3、圆成实自性:《瑜伽师地论》云何圆成实自性?“为诸法真如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圣智所缘,乃至能令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粗重缚得解脱故,亦令引发一切功德。又云:圆成实自性,由何故圆成实性?答:由一切烦恼众苦所不杂染故,又由常故。”圆谓圆满,本自具足,成谓成就,本自现成,实为真实,本不虚妄。于依他起上常无前遍计所执,无我无法,二空所显,名为圆成实。亦名实相,亦名胜义。凡夫于依他起上恒执有我有法,有一有异,此所执但如空华,性相都无,一切皆是遍计所执,圣者了达此遍计所执唯得名言,体相俱空,于依他起上我法二执俱断,离彼名言自性,即名圆成实。
这基本上把三转法轮的修法都说完了,很古文。这个东西就是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就是佛陀的境界,也是佛智所缘。什么叫做佛智?佛的智慧能够认识的东西。而且能够利用这个东西来修行,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粗重缚得解脱。在三转法轮里面,我们要去认识真如再来修行,叫悟后起修。还有一个,能引发一切功德,然后就解释“圆成实”三个字。
什么叫做圆呢?由一切烦恼众苦所不杂染故,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烦恼痛苦,你的本性都是那样的,而且一直都是那样的,这个叫做圆,也叫做圆满,大圆满就找那个东西。本自具足,这称为圆满。成谓成就,本自现成,那个东西本来就是那样的,不是你修出来的,就本自成就。实为真实,本不虚妄,那个东西不会丢的,不像我们有很多外界的现象都会变化、都会丢失、都会无常,所以它不虚妄。
它是怎么来的呢?于依他起上常无前遍计所执,无我无法,二空所显,名为圆成实。这个心识上,如果你没有遍计所执性,无我无法(二空:人我空和法我空),就为圆成实。这句话有极大的争论,依他起上无遍计所执,那依他起本身空不空呢?这就成了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之争。心识上没有遍计所执,我没有错误认识就行了,我保持五个心识,那它是不是圆成实呢?中观说不行!依他起也没有,依他起没有成圆成实。
《瑜伽师地论》不是的,只要依他起上没有遍计执,没有错误认识,那依他起本身就是圆成实。所以就有了心识是真谛还是假谛的争论,就成了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之争。随理是依他识,心识有刹那,学中观的天天破的就是这个。所以汉语很麻烦的,老是不深究,就讲究押韵和文字好看。其实,我们只要听懂大白话的意思就行了,像那个时代的人,要敢像我这样说大白话,会被拉出去打死的。
什么叫做二空所显?没有人我和法我,这就叫做圆成实,也叫做实相、胜义。凡夫于依他起上恒执有我有法,有一有异,普通人就在心识上有执著,有人我、有法我,有一和多的差别。但是,他执的这些东西都是空华,性相都无,其实就是二转法轮的东西。
一切皆是遍计所执,当你执的东西有一有异,周围真的有这些东西,有我执,这是不讲理的。你的这个身体就是疼痛,那就是执,因为有疼嘛,还会产生一些剧烈的反应。如果你不能安住在觉性上,那个疼痛就会导致你根本不得自在,叫做苦逼。“苦逼”这个词已经被网络用坏了,逼是逼迫的意思。
一切都是遍计所执,圣者了达此遍计所执唯得名言,体相俱空,其实这也是中观,唯名无实。比如这个杯子只有名字,没有真实的杯子,为什么?因为砰的一下打烂,你就不能叫它杯子了,只能叫瓷,再把瓷拿去一烧,就连瓷都不能叫了,烧了会造成什么东西,不知道,最后会烧成灰、烧成烟。它要依靠一定的因缘成立,唯名无实,深入下去,会发现没有杯子这种东西。
于依他起上我法二执俱断,离彼名言自性,即名圆成实。于依他起上我法二执俱断,便有了到底依他起还有没有的这个问题,这就是随理和随教之争。
今天就讲到这里,二无我和八识有很多内容,我们下堂课再讲。如果讲得太长,我就要在依他起上起遍计执了,哈哈!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宝性论》第01课
- 《宝性论》第0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