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理论非常较真,在逻辑上非常圆满、颠扑不破;在实证上,每个修行人坚持到一定程度,都会有一些具体的、体验性的收获。比较麻烦的是,这些个体体验不能拿出来“共证”,比如一个人说自己已经证得二禅,但他的感受,我们是没办法体会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在逻辑上,我们通过分析和理解,明白可以达到“绝对”的层面,但“绝对”的感受是什么,只能自己经历了才知道。这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教里面有一个著名的禅宗大德赵州禅师,一些学人来问他佛教的根本宗旨,他却喜欢叫别人:“喝茶去!”这样的回答,让大家觉得很神秘。其实赵州禅师是想告诉大家,这个宗旨必须自己直接去体验,如喝茶一样。喝茶就是一种直接体验,不管用语言介绍茶的味道有多好、茶的价格有多高、喝茶有多么快乐,说了一大堆,都是概念性的,说了也白说,不如拿着茶品尝一下,味道全都知道了。
佛教有个术语叫“直接认知”,当直接明白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可以用“喝茶”来比喻,虽然语言说不清楚,但味道却是喝茶者自己明白的。
说不清楚茶真正的味道,反而会导致说法很多。历史上,一些错误认知的学人,甚至有些混入佛教团体的骗子,通过背诵经论和模仿大德们的语言,来欺惑自己和其他学人。为防止这些现象,禅宗就产生一种奇特的语言交流方式,叫做“斗机锋”,本意是为了大德们相互勘验和引导学人,并且防止糊涂人模仿和错认,要求学人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修证的智慧。但“斗机锋”这种方式流行之后,很多稀里糊涂的人,也来模仿“斗机锋”,结果“机”变成了“鸡”,“锋”变成了“疯”,“斗机锋”成了“斗鸡疯”。一种微妙高深的语言交流方式,反而被搞成了一场闹剧,口头禅和狂禅流行,不免让人觉得滑稽和痛心。
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佛教“朝内观察”的结果,无法拿出来“共证”,由于没有共证,也无法让大众简单鉴别,所以导致不管是哪里的佛教(藏传、汉传、南传)团体,都会有很多的骗子。
因为没法用“共证”的方式,去证实佛教的真理性,也导致其与科学的认知方式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但即使没有“共证”,也不能说明佛教就是错误的,个体生命对内心的观察,就是没办法拿出来形成“共证”的。如前所说,个人产生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认知,可能没办法让其他人知道,但是对个体来说,就是真正成立的。
既然没有“共证”,那我们普通人要怎样才能知道佛教的真理性呢?如果我们确实对生命真相的了解有很强烈的需求,而且认为佛教可能具备真理性,那可以通过闻思,学习佛教中一些阐述真理的逻辑性的经论、书籍,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学习佛教中一些修证的方法,然后去实践,获得个体体验,并对照佛教逻辑,看是否正确和圆满。当修行者在逻辑上自洽了,并且有了实证的感受,别人说的对与错,有没有共证,就无所谓了。比如当你取得了禅定的欢乐,别人却对你说:“别搞这个了,禅定有什么意思,哪儿有抽烟喝酒快乐!”这时候你会搭理他吗?你不会在意这些愚痴又可怜的言论,就如你不会苛责一只动物看不懂莎士比亚的戏剧,你也不会因为动物看不懂它,而自己也放弃看莎士比亚的戏剧。
我们不必在意动物看不懂戏剧,但我们可以先将自己从动物变成人。
——摘录并整理自《信仰与生活》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黑脸”朗日塘巴尊者笑了的故事
- 什么是真正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