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关系呢?这个关系实在太重大了!人类的需要,可以用三种关系来概括:第一,人与物质的关系;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人与精神的关系,包括两部分,首先是人与外在的神的关系,比如上帝、安拉等等,其次是人与自己内在精神、心灵的关系。
对于这三种关系,佛教可以帮助我们全部满足。
第一,人与物质的关系,即信仰可以帮助获取物质。
有人会问:“佛教徒整天磕头、烧香、拜佛、打坐,在物质上怎么圆满呢?”在佛教里获取物质的方式,与一般认知的方式不同。一般认知的方式获取物质,只是去了解物质,对物质进行解拆和组合,或者运用聪明才智,通过劳动、商业、竞争等等,从外部获取物质。
但佛教却不认为获取物质只能靠这些世俗的方式,甚至认为这些方式很笨。佛教通过朝内观察,有自己的结论,并用很多的逻辑去证明,世俗的方式只是获取物质的外在因素。除此以外,获取物质还有内在因素,如去布施、供养等等。如果这样去做,很小的布施和供养,可以在将来带来很多很大的回报。有人问:“真的可以吗?这不是迷信吗?”是不是迷信,不能仓促下结论。先要去学习,然后观察,才能作结论,否则,可能不是佛教徒迷信,而是我们自己迷信。
大家想一想,佛教延续几千年了,很多聪明贤达的祖辈们秉持这样的信仰,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非常聪明、非常智慧的人也相信它,那么它一定有自己的道理,不是简单的迷信。如果我们认真学习,就会发现佛教的结论,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愚痴迷信。佛教非常较真,有很多严密的理论可以证明:通过布施和供养,可以得到财富,而且也不会很费力,不会有失败,不会有浪费。
如果认真观察,会发现这样的事实:一些人傻乎乎的,但却发财了。如果按照我们一般的认知方式来判断,能够获取很多财富的人,一定很聪明,还要有能力、有背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是这样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富二代就是没怎么努力——当然,也可以说富二代努力投胎了。但还有很多投胎没投好的人,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并非十分努力,也不一定有背景或者特殊能力,但还是发财了,为什么呢?我们只能说他们运气好,但“运气”到底是什么,怎么来的呢?
佛教里有充足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告诉我们发财的运气是怎么来的,如何创造这种运气,就像1+1=2这样较真地推理和论证,得出结论:通过布施和供养可以发财,满足人类物质上的需要。
其实佛教并不反对我们拥有物质,只是反对对物质的贪执。大家不要一提到佛教,马上就想到“穷”。有些人完全不了解佛教,随便歪曲和猜度佛法,甚至看到出家人使用手机,都会诽谤——凭什么出家人就不能用手机啊?我们的文化对佛教也有很多曲解和诽谤,普遍认为出家人就是受了打击才去出家;一旦出家就必须青灯古佛,过很穷的生活。一些文艺作品,一描写出家人,就是在一个破庙里,拿着一个木鱼在那里敲啊敲,嘴里念着“苦啊苦”——好像所有出家人就应该是这样子。纯粹是扯淡。
其实大家受了这些片面信息的误导。佛教并不反对修行人拥有物质,它只是告诉我们,仅凭物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放弃物质,去追逐更高的境界;而在需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求取物质。
因此,密宗有很多发财的方法。现在有些学佛的人,什么佛都不拜,就专拜黄财神——其实他们很笨的,不知道该怎么求财。这些都有很具体的修法,有很详尽的观修窍诀,随便乱修乱拜,不见得起作用。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可以通过信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佛教有个观念——菩提心,菩提心最基础的四种心态是:慈、悲、喜、舍,指一个人的心要有慈心、悲心、欢喜心、平等心。这样的心灵最容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有人说:“是这样的吗?你们佛教徒的斗争,比我们世俗人还多!”这也是事实,因为现在的佛教徒团体里,不见得每个人都有佛教所提倡的真正的慈悲心,一些佛教团体甚至变成了派对聚会性质的组织,大家凑在一起好玩,或者党同伐异、结党营私、互相攻击,确实有这些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人虽然加入了佛教团体,也不见得就真的具备了佛教精神。但是,随着长期的修行,每个人的心真的可以慢慢变得慈悲,而且他周围的人,也会慢慢变成这样。如果一个团体里大部分人都这样,大家相处起来就会非常愉快。佛教慈悲的熏习,会将一个互害的团体,慢慢转化成一个互利的团体。
作为个体的人,总是会有恐惧感。中国人为什么总是要买房子、要存钱呢?因为恐惧。我们觉得周围不安全,一定要靠自己、靠金钱、要有一个生存的地方。但是在一个把佛教精神贯彻得非常彻底的团体里,恐惧感会大幅度降低。究其原因,一是修行人本身心量大了,不再贪著一些事物;二是每个人都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有了麻烦,团队所有人都会来帮忙。佛教互利的精神,首先就会体现在佛教团体里。当然,这个佛教团体,必须有真正的佛教精神,才能做到。
如果把佛教精神贯彻到底,团体就会这样互利互助,如果整个社会也贯彻这样的精神,那人们实在是太幸福了!例如不丹,他们虽然很穷,但是幸福指数却是世界排名第二。其实论及实际的幸福程度,应该是不丹第一,为什么呢?因为排名第一的丹麦,物质富裕,在经济方面的指标上,丹麦彻底碾压不丹,但从幸福度来说,金钱超过了一定的程度,和幸福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丹麦人并不一定比不丹人幸福。
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基础。无论一个人多么有钱,如果没有安全感,与周围的人之间没有关爱,是不会快乐的,甚至会很痛苦。我以前觉得穷人有痛苦,实在太正常了,吃都吃不饱,还经常为读书的钱、看病的钱而忧虑。但当我到了一帮土豪的群体里,富豪们富得每根汗毛都在流油,还是一样痛苦。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物质不能完全解决幸福的问题,还需要合理的人际关系,才能拥有幸福。有些土豪养了一大帮小老婆,每个小老婆都在找他要钱,不仅钱不够分,还会因为分得不平均闹矛盾,这个老婆多分了钱,另外一个老婆又不干了,搞得鸡飞狗跳,愁得不得了,活得一点都不舒服!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不是故事。
互相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相续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贪、嗔、痴、慢、疑”,没有慈、悲、喜、舍,所以痛苦是必然的。
第三,是人与精神的关系,信仰可以带来心灵的寄托和美妙欢乐。
一般来说,即使是拥有很多物质的富豪,也难以产生朝内观察、探索内心的快乐的意愿,很难拥有这样的机缘。无论多富有,痛苦总是和他们如影随形。单纯拥有金钱,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
只有佛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长期修持佛法的人,他的心灵宁静、聪慧、大气、坦然、细腻,所有人类所能够具备的良好品质,全部可以在他身上体现——仅仅通过对内心的观察和修行便可实现。
借助佛教理论和实践方法,去观察自己的心,搞明白它,然后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控制,就会变得坦然、无畏、无惧。当心慢慢宁静下来后,会变得非常细腻——事无巨细,了然于胸,对各种牛鬼蛇神、乱七八糟的现象,洞若观火,连做生意都能比别人厉害。
当然,走到这种程度的人,往往就不喜欢做生意了——“争这些干什么呢?挣钱还不是为了拿钱让自己快乐,而现在我坐在这里就可以快乐,为什么还要那么无聊费事呢?”
我们常常觉得佛教修行很苦,修行人生活在山洞里,穿得一身破烂,露着一口焦黄的牙,可能连“佳洁士牙膏”是什么都不知道,过得实在太苦了。而他看着我们穿一身名牌服装,得意洋洋,实际上相续混乱,臭气四溢,他也觉得我们好苦啊!
到底谁苦呢?很难说的!在暂时的层面上,可能我们会觉得他苦,但实际上,时间久了,我们会明白自己比他苦很多。而他会认为,在暂时的和究竟的层面,我们都很苦,那些品牌、包装,其实对幸福快乐起不到太大作用,开始时可能有些欢乐,但后来什么都不是。
而真正的佛教修行人的欢乐是没办法被破坏的,这样的快乐,一定要靠信仰才能获得。这里的信仰,不是前面所说的没有逻辑、不能说服理性的人的“信仰”,而是对于佛教究竟真理的理解和信仰。就这个层面的信仰来说,考夫曼对“信仰”的内涵设定,并不准确。[1]
佛教的信仰,首先一定要有逻辑,凡是理性的人去研究它,都一定会相信。其实它和科学的认知方式是一样的,也可以得到实证,但是少了科学常用的“共证”。事实上,个体修行的体验,是没办法共证的,只能“各别自证”。
那么通过普通人之间“共证”的结论,就一定正确吗?
其实,如果按照佛教逻辑去分析,普通人(个体与个体)之间并不成立真正的“共证”。普通人观念中的“共证”,是一种“伪共证”。比如我手上拿着的鼠标,你看到的是这个角度,他看到的是另外一个角度,光线和呈现都不一样,你们之间永远找不到一个可以被共同看到的、绝对一样的东西。除非他的眼睛变成你的眼睛,这样才能算真正的共证,但事实上,你们不能实现这样的共证。
真正的共证,只有佛陀才能做到,而作为普通的个体,永远都是有角度的。佛教的逻辑是要严谨较真的,由于普通人之间只有大概的相似,那些所谓的“共证”,全都是世俗层面的,究竟来讲,都是虚假的,所以佛教否定普通人之间的“共证”。
究竟的真理,在我们内心深处,要想明了它,只能自己去体认,是一种各别自证。依据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可以推出这个自证是能够成立的,但如果要通达这种逻辑,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真正的佛教,不是磕两个头就等着发财的这类“迷信”。什么叫做迷信呢?就是连道理都没搞清楚,就信了。
现在很多佛教徒都是迷信。一听说那边来了一位大德,“啪”一声,口水吐下去,地上就冒出了甘露,或者手掌一拍,死老鼠变成了活猫。听到这些神奇的东西,很多人都扑上去了,导致一大堆人上当。
真正的佛教不是这样的,它和科学的认知方式相同,一样样地分析,一样样地推论,然后得出结论,再依照结论去做。但是在实证上,就欠缺了一点——无法实现普通人之间的“共证”。原因是真实中没有真正的共证,这不能说明佛教不具真理。
佛教认为真正的共证,就是开悟。当我们朝内观察的时候,如果消失了认知的主体,而且也消失了认知的所有对境,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共证,也就是佛教修行者所要取得的结果——开悟!
开悟这样的共证,和前面所说的普通人之间的“共证”,是不一样的。科学的“共证”,即普通人之间的“共证”,其实是假性的“共证”,是相似的业力造成了近似的显现。而这里所说的共证,是佛教修行人取得了“绝对一致”的结果——就真相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共证。但是,在没有神通之前,即使取得的结果一致,开悟者也不能直接认知别人的证悟,还是不能有普通人观念中的那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共证”。
佛教里有很多逻辑可以去证明这些,如果我们把这些理论都舍弃了,才是真正的迷信。
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如佛教的逻辑思想、修行方法,这些已经被现代人几乎都丢光了。除了历史原因,语言的隔阂也是原因之一,现代人很难阅读古文,通用的是现代白话文,这也导致了我们对经论的理解、分析变得比较困难。
但不管时代走到哪一步,人们都绝对需要信仰,它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不能仅仅只依靠科学,朝外去掌握物质;不能仅仅掌握一点点基本的人文科学,比如法律、道德、规章制度;也不能仅仅依靠还不完善的心理学。我们要对自己的心进行非常深入的、深刻的观察,然后产生真正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考夫曼说的,只是一种强烈的信念。真正的信仰必须具有逻辑性,可以实证,对我们获取物质、改善人际关系、产生各种殊胜的美妙体验、最后达到解脱,都有着非常巨大和美妙的作用。
这里提到一个词:解脱。什么是解脱呢?佛教对此有很多的解释,如前所说,我们消失了观察点,同时消失了由观察点所觉知到的所有事物,达到一种语言没办法描述的境界,那就叫做“解脱”。而生命的确可以达到那种境界,佛教将之称为“涅槃”。
关于这种境界,有很多的描述性的词语,例如觉性、如来藏、空性……我们学的所有的修行方法,就是为了达到这种境界。这不是有些佛教团体里流传的“神奇传说”,比如一个人看到一根鸡毛飞上了天,到了第二个人那里变成三根鸡毛,到了第三个人那里变成了半只鸡,最后到了第十个人那里,就变成了一只凤凰飞上天去了。
佛教的修行不是传说,而是非常具体的实践,有时候甚至比一些科学理论还要较真。佛教的因明、中观、唯识等理论,都是非常严谨,具有科学的第一个观察方式——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同时也可以实证——但是它没有普通“共证”,因为佛教否认个体之间的普通“共证”的究竟真实性。
这就是信仰对我们生活的作用。第一,可以帮助获取物质;第二,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可以获取心灵的寄托,以及很多心灵的美妙欢乐。
[1] 哲学家瓦尔特·阿诺德·考夫曼在他的著作《The Faith of a Heretic》定义信仰为: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摘录并整理自《信仰与生活》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佛没有分别念,如何利益众生?
- 供水可以让生活过得更好(下)——供水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