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诸瑜伽持一,遇违缘修一;
初后行二事,二境皆应忍;
舍命护二事,当学三种难;
取三主要因,修三无失坏;
成就三无离,于境修无偏;
遍且深修习,于厉境恒修;
不依赖他缘,今当修主要;
不颠倒是非,不时停时修;
当坚定而修,以二观察解;
不好大喜功,不暴躁易怒;
不喜怒无常,莫追求声誉;
将此盛五浊,转为菩提道;
窍决甘露藏,乃传自金洲;
由昔修业醒,自众信为因;
能轻苦讥毁,请调我执教;
今死亦无憾。
全论的七个部分:1、前行;2、正行;3、后行(恶缘转为道用);4、终身行持要点;5、修心圆满的标准;6、修心誓言;7、修行学处。
上堂课回顾:
学处:誓言指不违反,学处指要去做。最后一个学要,即修行的学处。这个要点有三十一个颂词,说了二十一种学处。最后五句是诠释这部论的无著菩萨的自叙。
第一、诸瑜伽持一:瑜伽:瑜伽的梵文意思是:一致、结合或和谐、相应的意思。古代
印度六大哲学流派中有“瑜伽派”,佛教到后来称唯识派为“瑜伽派”,密宗四大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或称四续。这里的瑜伽,是所有的行为,修行,都要合一到利他之心的意思。如何持一:1、坐上修施身法、呼吸法等菩提心修法;2、坐下思维菩提心利益,观照内外心行不离利他之心;3、坐上、坐下都用三殊胜;
第二,遇违缘修一:遇到违缘时,只修菩提心。1、违缘现前时,只是消业,不生嗔恨和畏惧;2、违缘现前时,思维众生和自己一样会遭遇这些苦痛吗,从而生起巨大的悲心;3、愿意以自身苦痛代替众生同样的苦痛,从而坦然面对苦痛;4、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外缘状况,这不是精神分裂。
第三,初后行二事:早上发心,晚上自省。1、利于精进;2、利于内观;3、串习成量。
第四,二境皆应忍:忍顺境:1、防傲慢;2、防贪执;3、防虚荣;4、防放逸。
忍逆境:1、防沮丧;2、防无信;3、防放弃;4、防麻木。
第五,舍命护二事:总誓言:别解脱戒、菩提心戒、密乘戒。别誓言:关于菩提心的誓言。无戒不成修。
第六,当学三种难:烦恼的初、中、后三难。1、初时难认,需长期内省;2、中时难修,需方法正确,二谛双运;3、后时难断。需长期修行,不求结果,只问耕耘。
第七,取三主要因:1、是要能够遇到具德的上师、善知识;2、是要让自己的心虔诚
堪能;3、要聚集一切坐上坐下修行所需的顺缘。三种都需要长期地闻思和集资清障。最大的顺缘在于知足少欲。
第八:修三无失坏:不失坏对善知识的信心和恭敬心;2、不失坏对菩提心的信心和精进心;3、不失坏所受持的誓言。
第九,成就三无离:身口意不离善法。身体作布施、磕头等善行;口中讲经说法、念经持咒或言说爱语;内心修持菩提心等等来利益众生,这样身、口、意三门都不离开大乘佛法。
第十,于境修无偏,遍且深修习:1、修心的过程中,因无偏对待所有对境;2、对任
何一个对境的修行,不能简单肤浅,要深入仔细,防止自欺。
第十一,于厉境恒修:对特殊的严厉对境,要特别地坚持修习。1、对上师父母修感恩;2、对伤害我者修慈悲;3、对不感恩着修宽容。
第十二,不依赖他缘:1、不依赖世俗外缘;2、不依赖环境外缘;3、不依赖同修外缘。
大总结:1、菩提心为唯一和最终的追求;2、专心致志修菩提心;3、面对任何对境和心境都需要修菩提心;4、修菩提心需要深入和普遍。
这堂课内容:
第十三,今当修主要:主要的意义:1、现世利益和修行利益比较,去修行利益;2、修行利益中,有教法和证法,取证法;3、所有修法中,取菩提心修行;4、菩提心修法中,有依靠经论修行和依靠窍诀修行,取窍诀;5、菩提心的修行中,有在每天坚持坐上修行和只有平时思维修行两种,取坚持坐上修行;6、菩提心修行的中期,是舍弃烦恼的环境闭关修行还是继续留在烦恼环境中,取闭关修行;7、菩提心修行的后期,是舍弃烦恼环境还是转化烦恼,取后者。
第十四,不颠倒是非:1、忍辱的颠倒,忍世俗苦而不忍修行苦;2、意乐的颠倒,即理想的颠倒,求个人世间成功而不求众生解脱;3、享受的颠倒(品味颠倒),享受于世间娱乐而不愿享用大乘妙法;4、悲悯的颠倒,不悲悯世间俗人,反而悲悯修行人;5、营求的颠倒,不带领众人修行,却带领众人经营世间法;6、随喜的颠倒,对别人修行不随喜,对别人不幸却幸灾乐祸。
第十五,不时停时修:1、间断难以生出法喜;2、间断容易养成油子。
第十六,当坚定而修:1、不生法喜,烦恼现前时要修;2、境界停滞,心意麻木是要修;3、即便开悟,亦要坚持修。
第十七,以二观察解:用两种方法观察烦恼是否断除。1、以粗细观察,先观察粗大的烦恼,而后观察是否有埋藏在心底的微细烦恼,如禅定后的心境或者修行顺利时的心境;2、以体用观察,观察烦恼将其对治,而后观察产生烦恼的根本我执,将其断除;3、以心境观察,观察烦恼将其对治,在观察到相应的对境时,烦恼是否重新生起。
第十八,不好大喜功:1、不要夸功,如小功说成大得,宣传重于实际;2、不要叫苦,小损说成大失,小困说成大难。
第十九,不暴躁易怒:1、于敌不宜大怒;2、于亲不宜大怒。
第二十,不喜怒无常:1、防心胸狭隘;2、防患得患失。
第二十一,莫追求声誉:1、防虚荣求名;2、防盛名难副。
菩提心修行的总结:
在全论结束之际,无著菩萨做了一个最殊胜的总结: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一生都应投入到两种菩提心的修持之中。当然,修菩提心分出定、入定两种方式:入定时主修胜义菩提心,即抉择一切万法为离戏大空性,这实际与大圆满的“本来清净”相同;出定时缘一切有情修自他交换,以此引生强烈的大悲心,这就是世俗菩提心。若能将此二者圆融一味地修持,即胜义中抉择万法为本来清净的大空性,世俗中对任何一个众生不舍慈悲心,那就是诸佛菩萨共同修持的道——空性大悲藏,在此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殊胜的法了。
对于我们来说,坐上坐下都可以修两种菩提心。
将此盛五浊,转为菩提道:1、五浊:劫浊(世道不好)、见浊(见解混乱)、众生浊(病痛孱弱)、烦恼浊(烦恼炽盛)、命浊(寿命缩短);2、菩提道:由菩提心摄持的佛法叫菩提道。
窍决甘露藏,乃传自金洲:1、是属于窍诀性的教言,如能将剧毒转为甘露的妙药;2、是阿底峡尊者承侍金洲上师十二年所得的心要精髓,也是大乘法门的不共特点。由传承弟子恰卡瓦撰写。
由昔修业醒,自众信为因。能轻苦讥毁,请调我执教。今死亦无憾:
最后的一句话,是颂词原文作者恰卡瓦说的:依靠前世修持大乘佛法的种子、宿业成熟苏醒,以及此生虔诚信仰、向往大乘佛法的两个因缘,使我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别人的讥讽诋毁,而听闻了很多调服我执,断除自私心的诀窍,如今纵然是撒手西行,也了无遗憾了,因为我已经掌握了人生的意义。
源自大恩扎巴法王处,圆满所得耳传大宝藏,以具信徒请而彰显力,愿诸众生圆二菩提心!
这是无著菩萨作的回向文:“我的《修心七要》耳传窍诀传承,是从大恩根本上师——扎巴法王处圆满获得的,因为具信弟子扎巴江村的祈请,我才撰著了这部《〈修心七要〉耳传略释》。以此著论功德,普愿一切众生能迅速圆满两种菩提心。”
我们接着学习《修心七要》,这是最后一堂课了。俗话说“龙头凤尾”,那么,今天就是凤尾。下堂课作一个短暂的休息,怎么休息呢?还是会上课,但是以回答问题为主,有关佛法的闻思修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在上面进行讨论。不过,只限于佛法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就不要问了,因为我不是很懂。关于挣钱的问题也不要问了,因为我也基本上不懂。所以,只限于佛法的闻思修上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学的课程,如果有问题可以交流一下,从而作为一个放松。
接下来,我们将会学习《修心八颂》,希望大家预习一下。《修心八颂》上完以后,之前安排好了,会学习净土的《阿弥陀经》,也希望大家抽空去预习一下。有很多大德都讲过《阿弥陀经》,既然我们要学习净土宗,就应该从《阿弥陀经》开始。
《阿弥陀经》讲完以后,我会把汉传中净土宗所认为最重要的论典或经典,以及藏传中关于净土宗的论典和经典(主要是论典),给大家分享一下。尽量把净土宗的理论、修学以及见修行果等各层面,给大家作一个比较系统的分享。至于会讲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得看中间学习的情况。星期六的课程大概就这么安排。
好,现在来学习《修心七要》的最后一课。上堂课讲了《修心七要》的最后一要——“修心学处”,在修行菩提心的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些要点。一共总结了二十一种学处,上堂课讲了十二个学处,大家还记得吗?很多师兄只是大概记得。我发现,我们这个频道的师兄们,经常都像听单口相声一样,上课来听,听完以后又忘了。
其实,我讲的东西又不像相声,相声还可以逗你们乐一下,而我讲的东西不一定让你乐的,可能会让你心情很沉重,老是说人生无常、三界很苦,似乎一点“正能量”都没有。如果不想修行,真的没必要来听,当真想修行、想解脱的人,可以一起来学习,否则何必呢?你去找几个搞笑的电影、相声来听听,都比听我讲的东西好。
有些人就想听一下,借此“鸡汤”一下自己,网上或者书店里的鸡汤文多得很,而佛法有时候连鸡汤文都不是,为什么?它不是很押韵,也不一定贴合现在的时尚,而且讲的东西都已经被很多人说得老套得不能再老套,如果不想当真去实施,真的没啥意思。如果真的想实施,那就需要很当真去学习,不管是闻思或者修行,都需要很当真,很当真就要花时间。不然,你就淡淡听一下,种下一点种子也有好处,但想在这一生中获取一些成就甚至解脱,几乎不可能。
凡是想在这一生在佛法中获得一些成就或者解脱的人,就两个字——“投入”!换两个字——“当真”!再换两个字——“坚持”!看似普通的格言,但有几个人真的做到呢?投入——我们谈恋爱很投入、赚钱很投入,根本不用提醒都能轻易做到。当真——我们赚钱很当真,买东西时辨别是否是假货很当真,但学佛很当真吗?坚持——真的那么容易坚持吗?很多人根本搞不下去,即使还在学习,信心也没办法坚持了,激情根本没法延续了,变得麻木、懈怠。
真的像刚刚投入时那样,“不忘初心”去学佛的人真的不多,如果一辈子对学佛能不忘初心,即使不解脱,积累的功德都不得了。刚刚开始学佛,不管是因为迷信或者其他原因进入佛门,都会充满热情,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马上都跟他一起学佛。但是,一般坚持几年、十来年以后,都会变得很麻木(不仅老道,而且麻木)。就像中国人常说的“他们成熟了”,但是成熟中一般带着颓败和信心的退失。这样的话,你想获得成就,几乎不太可能。所以,希望大家保持学佛的热情和信心,能当真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取一点成就。
如果要解脱,那就没啥好说的——舍弃今生!舍弃今生是什么意思?放弃你现在的自已!解脱就是放弃自己(无我),如果不想舍弃今生又要解脱,这是矛盾、冲突的。当然,你也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恩扎国王没有舍弃今生,既要国政、又要权力、还要眷属,他也成佛了。但是,别把自己当成恩扎国王,大部分人不是恩扎国王,就像很多人都想像马云一样发财,但有几个马云啊?
媒体宣传就像搞新闻一样,基本上就报道人咬狗这样的事情,但普遍的现象不是人咬狗,而是狗咬人。我们都是普通人,生活在狗咬人的社会中,人咬狗的事也许我们偶尔会看到,但大部分人是看不到的。特别是你,根本不会去咬狗,所以,你不属于新闻报道的那类人,新闻报道的是马云、恩扎国王那类人,我们都是普通人,不能既要国政,又要眷属又要钱,最后还要成佛。当然,你说自己不是普通人,那我就没办法了,起码我不是——我就是个普通人,不是那种非常特殊的人。
我讲了一些关于学佛方面的想法,我们真的需要当真,否则想要获得解脱,真的不行。说了这么多,都是老生常谈,我每次上课都要说很多这样的话,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我周围也有很多一起学佛的师兄弟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基本上每次上课我都会说这些,现在言归正传,继续学习《修心七要》。
——网上的师兄问:“普通人该如何?”
如前所说,普通人就要当真、要坚持,因为智慧有限。如果你不是普通人,而是扎国王,那就不用舍弃今生了。也就是说,我们不是扎国王,就是普通人,所以要当真、要坚持。我说了这么多,就想表达这个意思。
上堂课讲了十二个学处,即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去做的事情,分别有哪些呢?第一,诸瑜伽持一;第二,遇违缘修一;第三,初后行二事;第四,二境皆应忍;第五,舍命护二事;第六,当学三种难;第七,取三主要因;第八,修三无失坏;第九,成就三无离;第十,于境修无偏,遍且深修习;第十一,于厉境恒修;第十二,不依赖他缘。
我估计绝大部分人已经忘记了这十二学处的具体内容,这就是我刚才会发那么多牢骚的原因。我觉得,并不会有很多人读了这些内容以后,真正深深地去思考它。如果深深地思考,你不会忘记的,随口就背,甚至会深深印入到自己的心里,慢慢地,会发现这些内容指挥你的思维方式,甚至决定你的行为方式,这才叫“学习入了心”。
但大部分人不会的,听了以后,当时会感动一下:“啊,哇,我好感动啊!”听到菩提心这方面的内容,一定会这样。听到上师这方面的内容——“哇,好向往啊!好值得恭敬啊!”听到空性的内容——“哇,殊胜啊!”接下来呢?继续回到自己生活的原状态中去,该爱就爱、该恨就恨,“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普通人一般都是这样。
这样学佛真的不好,你会学到很多知识,也大概知道佛法是些什么,但是,佛法中所说的解脱、成就,乃至于法喜,你都不会有,因为它还没有成为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学佛要注意,理论表面上很空洞、很老生常谈、很套话,但你把它当真,就不是套话了。
比如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修心八颂》,其中有一句最重要的、经常会被各位大德和法师们引用的话——“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你要是真的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秉持,经常去思考,很多烦恼都会没有,心态慢慢就变了,最后你可能会因为这句话而成就。就这两句话就够了,而且还非常简单,比如你跟别人发生了冲突,确实是对方做错了,但他没得到惩罚,还跑到上师面前去告你,等等之类的。这很不公平,你的心里也生气恼火,但是马上想到这句话——“‘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好了,这件事我忍了!就算他做得不好,也没什么,他想赢,我就给他赢了。虽然他的行为不一定好,我不一定随喜他,但是我也不生气,因为‘愿将胜利奉献他’。”你的怒火会因为这样的想法,稍稍平息下去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反反复复去做,很多次以后,你的人品、人格都变了,周围人会发现:“咦,他不对劲?”起码慢慢会觉得这个人可靠了、可信了、没那么讨厌了。就这么一句话,把它当真以后就可以这样。这是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你的心态改变以后,会发现烦恼少了,打坐容易进去了,慢慢能体会身心的安宁、坦然了,不会把心思锁在一个牛角尖上纠缠不休、痛苦不堪。
在座的师兄们,年轻的活了十来年,再大一点的二十几年、三十年、四十年,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纠结的,有哪一件事是一直让你纠结下去的?当然,你会说:“有的,没钱!”(众笑)
没钱是一个笼统的东西,我们说一件具体让你纠结的事,比如你跟某一个人的怨恨,当时的确是在怨恨,但回头一看,可能微不足道。也就是说,很多事情都是你的心附在上面,钻在牛角尖上不放。“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就这么一句话,如果当真了,你喜欢钻牛角尖的思维或心的运行状态都会变化,极端有利于你的修行和解脱。所以,很多时候要当真,如果不当真,这句话听了就听了,你也知道了,但是没用,该跟人家吵架的时候照吵、该骂的照骂,该生气的就拼命生气。
这些东西刚开始做起来是很苦的,得逼着自己,因为身心不干。到了后来,很自然就这样。很奇怪的是,你越这么去做,毛病会越来越少,你内心的冲突和外在的冲突会越来越少,别人就不会来刺你了。人就是这样的,你越是个刺猬,发生的冲突就越多;你越宽阔如海,刺激你的人就越少。本来是个很小的时候,如果你的心量很大,很多时候就过去了;如果强扭着不放,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就像南极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搞得纽约一场金融风暴——蝴蝶效应。这叫增上果,你一造作叫士用果,而士用果会加大。
大家好好想一下这些理论,这仅仅是菩提心调心的一个窍诀,还有中观、唯识,特别是到后来大圆满的窍诀,如果把一个窍诀当了真,完完全全实现在你的相续中,那么,所有问题全部解决。把一个窍诀在相续中实现,实际上就是禅宗的参,比如参“拖死尸的是谁?”“父母未生之前,我是个什么?”“念佛的是谁?”如果把这些东西弄透了,那真的开悟了。身心要裹在里面,这就叫参,完全把一个窍诀当真。那些话是很好说的,比如参“拖死尸的是谁?”——“拖死尸的肯定是心!”“那心是怎么样呢?”——概念上很好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是没有的——空性!”这些理论谁都知道,但是,这种知道有什么用啊?没用的!
你说:“不是啊!佛陀说的,知道了这个,将来有很大功德。”是的,我承认,因为知道了这个,你肯定会解脱,如前所说,你要即身解脱,那就要很当真。这一生就要去参“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它是怎么样的一个不可得?不可得是怎么回事?这样身心就会沉浸进去,开始是思维,然后是觉受,慢慢出很多境界,最后发现境界还不是这样的,一层层地进、一层层地进,最后哪一天脱落——好了,那就完事了!当然,完事了以后,发现可能还不是很纯真,还要再来过,叫“提起再参”,最后走到初地菩萨那里去。
所以,佛法是一个很当真的事情,就像练武一样,要一步步地来。你得去站桩、去冲拳,去体会全身发力,然后跟各种各样的敌手打(修行的跟烦恼打),大的、小的、胖的、瘦的、用少林拳的、用武当拳的,全部夯翻它,最后发现落叶飞花皆是利剑,念头一动四海倾翻——好了,宇宙无敌!
不要认为我在随口乱说,真是这样的,等你哪天“一口吸尽西江水”,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不是我说的,刚才那个“马大师”(马祖)就要一口吸尽西江水。
说起来不容易,但是要真的很用心,就算这一世没有参开(没有开悟),都会如禅宗说的“如果你要去往生,十方世界任意往来”——不管哪个刹土,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这指真的用心之人,但很多人就不用心,不用心有两种原因:其一,因为各种各样的习气,他也用心在学,但习气总让他走偏,总是错误的用力;其二,不当真,根本不用心,而不当真却占大部分。一种是用心用偏了,另一种是完全不用心,两种统称为“不用心”,我们观察一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
有些人也很用心、很当真,但是没有好的教育,环境也不对,学的东西也错了,这种人是最可怜的,诸佛菩萨会很悲悯他们。这种人很用心,一般会很好地持戒律、发菩提心,可是教育不好,导致用力的方向错了,但是,诸佛菩萨、护法会悲悯且帮助他们,所以,这种人不会堕落,一般可以往生(走得太错也不行,比如跟了邪师,而且邪师一般都是坏蛋,那就不会发菩提心了)。即使跟了好的老师,因为教育不太合适或者自己的智力不够等等而走偏的人,一般也不会堕落。
还有一些人,即使是跟了很好的老师,什么都对的,但是不用心,总被习气左右,什么习气呢?懒惰的习气、不相信修行的习气……很多时候,他不是不相信上师,有时候甚至不相信自己:“哎呀,我不行哦,我还是就这样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当时还没有受到很大的苦难,如果他快死了,受到各种病痛折磨的时候,一定不会说“我就这样吧”。这种自轻凌懒惰,实际上是一种慢,表面上总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是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才说:“哎哟,我不行!”
所以,有很多这样的心态,我们要去观察自己属于哪一种?说白了,学佛就是观察自己,看清楚自己是什么,念佛是谁?父母没生你之前,也就是你没有身体的时候,你那个认知者或显现者是什么?再哲学化一点: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的世界,你的世界的根本是什么?是谁造成了你的这个世界?——看清楚就解决了!
所以,佛法不是你想不想学的问题,它是解决生命的最根本问题的唯一出路。你有你的自由,你不想学也可以,但是,苦难不会因为你不想学就不来,反而来得更厉害。要解决苦难,只有这么一个办法。
总结一下上堂课说的十二个学处,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菩提心为唯一和最终的追求
以菩提心为唯一和最终的追求,所以要“诸瑜伽持一,遇违缘修一”,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都要修菩提心(当然,菩提心包含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很多人都轻浮地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其实很难的,为什么呢?我们不会修胜义菩提心,怎么做到“诸瑜伽持一”啊?那怎么办呢?你得先修世俗菩提心,但是,每个人排开各种因素来客观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动机: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还是为了自己得到某种境界,或者为了摆脱当时的窘境?
有些人修行,就是因为生起了烦恼,然后一打坐或者一闻思,烦恼烟消云散了。这在修行上是个好事情,但是,你要很细微地观察、检查自己内心的动机:真的为了利益其他众生吗?很少的!大部分人修行,就是为了获得某种境界,或者获得上师和同修的认可,或者希望修出某种境界——屁股底下冒出莲花,飞到半空中,徒众顶礼膜拜。你真的想利益众生吗?如果真的想,就不会起这样的心思,所以,真正的动机是什么,你得观察自己。
动机要转成“我所做的一切,真的为了众生”,好难啊!观察到自己的每一个细微的动机都是为了众生,那你就是菩萨了,已经进入了资粮道。你不以为然地说:“哎呀,才资粮道!”——兄弟,能进入资粮道,已经很牛了,大部分人都在资粮道外面徘徊。
有一种说法,只要发了“我要学佛,我要发菩提心”这种念头,就算是资粮道了;还有一种说法,菩提心的心态要像大地一样坚固,才算进入资粮道。具体怎么样,《现观庄严论》中有相应的解释,等到以后交流到这部论典的时候,再来讨论。
作为学佛的人,是否进入资粮道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有这样的想法——生成菩提心的心态来指挥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以后,才有可能真正地获取解脱。如果观察自己,发现修行的动机不是真心实意为了其他众生的解脱,那说自己已经证悟或者开悟,似乎不太可能。
有些人的机缘很好、很聪明,或者指示的上师也很聪明、很厉害,自己对佛法也相对虔诚,戒律也相对比较清净,这样的话,可能触碰了一下,指示心性又明白了一下,如果没有坚固的菩提心或者比较好一点的菩提心,绝对不可能安住在法性里面,然后产生相应的功能。要么你就长期去磨砺自己的胜义菩提心(法性),慢慢会发现自己的动机自然就变了。
总之,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了坚固的菩提心,安住在法性里面,本具的功能越来越厉害;另一种,虽然菩提心不是很够(不过他也不坏,坏人也是很难明白的),但明白了法性以后,慢慢去磨砺、经常去安住,在心里体会无执是什么——要是体会到无我的无执,就会放弃自己,利他的心就强了。这就像扁担的两个头,一头低下去,另一头就升起来,谓之为“倒哺”。绝不可能说,一个人完全没有菩提心的情况下,胜义菩提心的功能又很强大,这二者是矛盾冲突的。
所以,菩提心要作为我们唯一和最终的追求,实际上是不容易的。我们的修行,很多时候有很多其他的目的,甚至因为身体不好而去修行。这样对不对呢?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心。即使观察到了自己修行的发心不正,比如打坐是为了舒服或者身体变好,都没问题,但你要加上另外的想法:“是的,我现在把身体弄舒服、搞健康,也是为了修行证悟,最后去利益其他众生。”这样想多了以后,心就变了。
这是不是自欺欺人呢?我告诉你嘛,整个修行都是自欺欺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本来是佛,结果把自己误会成了凡夫。既然产生了这种误会,就再拿另外一种误会(修行的误会)去对付凡夫的误会,叫“幻火烧空木”——假的打假的。所以,不要说“这是自欺欺人”,那你拿个真的出来试试看?我告诉你嘛,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真的假的,全都是假的。既然全都是假的,还有真的吗?诶!又牵涉到了哲学,想要清楚了解,就得学中观。所以,真的东西是不能说的,没有立场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昨晚我跟一个师兄打电话聊天,谈到我们这帮搞闻思的人真的很精彩,天天都在说“真正的本性是思维和语言不能触及的”,但却不知道自己在说“本性是思维和语言不能触及”的同时,他就在思维和语言——听得懂吗?就像一个邪师在上面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一样,贼喊捉贼,好像说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就能澄清自己不是邪师了。
当然,我没说闻思修不好,只是觉得我们一点都不现实,总在跟随自己的思维而折腾,禅宗叫“鬼家活计”。那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要思维,然后观察自己,坚持去修行,最后达到不思维。你不能用思维和语言去说:不思维和非语言所触及那个地方是对的——这样说了以后,它只是个见解。你明明都说了“语言不能触及”,却老是不停地说,实际很少去做,这是不行的。只有当真去做,才能达到“语言和思维不能触及”的境界。
我的意思是,不要老在分别念中折腾。当然,我也不会反对闻思,因为如果没有闻思,也无法达到那个境界。
第二,专心致志修菩提心
如前所说,以菩提心为唯一和最终的追求,既然有了这个追求,就要很用心,所以,就有了“初后行二事”,即早上要发心,晚上要自省。目的是什么呢?真的专心致志去修!
你说:“我一直都专心致志。”其实不一定,很难专心的。现在的学人,处在一个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我们一会儿修这个法,一会儿又修那个法。很多师兄跟我反映念咒的情况,搞得我哭笑不得。他们在不同的上师那里答应了念很多咒,这里念文殊心咒几百万、金刚萨埵心咒又是几十万,那里念观音心咒多少万,莲师心咒又是多少万……结果一个都完不成。
修的法、接受的传承有很多,本来是好事,但是,把之当成修行的任务——“我在某某上师那里许诺,我一定要完成任务,不然他要惩罚我。”有个老年人来问我:“我以前修大圆满的,但是修不下去了,现在想修净土,算不算舍法罪?”我告诉他:“这不算舍法罪,你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应的修法,只要真的在修、没有懈怠,就不算是舍法罪。舍法罪是你对这个法有意见,诽谤它、讨厌它,这才叫舍法。”比如受了时轮金刚的灌顶,还有大威德金刚的灌顶、密集金刚的灌顶……所有金刚的灌顶都灌完了,如果每个金刚都去修,那不修死你啊?其实你把一个金刚的法修完了,其他的金刚法自然就全部得到了。
所以,请大家记住,这个时代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家接受的传承和修法有很多,但不是每个修法都要修,一定要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法去修。无论你修大威德金刚还是时轮金刚、大圆满、大手印,不管什么法,都得需要菩提心(我现在指的是世俗菩提心)。而且,修大手印也好、大圆满也好,最后达到的结果一定是胜义菩提心。
所以,我们专心致志地修世俗菩提心和单空,不会吃亏的。有人说:“哎呀,我修了菩提心,这边又接受了大圆满或大威德金刚,我不去修大圆满或大威德金刚,是不是好像亏了?”初发心(世俗菩提心)有利于修任何法,不会亏;无论修任何法,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胜义菩提心,也不会亏。甚至,我们学的各种各样的金刚法,比如密乘的法,底层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是中观。
当然,有可能是自空中观,也可能是他空中观,指向的都是空性,这个空性就是胜义菩提心。无论修什么法,这样那样的密乘法、这样那样的金刚法,时轮金刚、大威德金刚……最终一定要实现那个东西——空性。所以,大家要专心致志地修菩提心。在明白空性之前,起码要专心致志地修世俗菩提心以及单空。
第三,面对任何对境和心境都需要修菩提心
这条的总结比较具体,颂词“二境皆应忍,舍命护二事,当学三种难,取三主要因,修三无失坏,成就三无离,于境修无偏,遍且深修习”,说的是面对任何对境和心境,都要修菩提心。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经历、环境以及内心各种各样的翻腾,任何情况下请记住:我们要修菩提心。菩提心要变成对付内心各种各样起伏翻腾的一个工具,同时还要变成对付各种各样环境的一个利器。如果你面对环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态、想法,贪嗔痴慢疑随之而来。内在的心态和外在的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些环境中,都要学会用菩提心去对付。
这是第三个总结,其实就是养成习惯,任何事情来了,都用菩提心思考一下。如果处在菩提心的立场上(在菩萨的立场上),怎么去对付面前的环境?——其一,对付面前的环境。其二,心里生起了很纷乱的思维、复杂的情绪,搞得自己心猿意马、情绪不好,各种各样的翻腾,失眠、郁闷,这个时候就把自己放到菩萨的立场上去。也就是说,用菩提心的立场来思维一下:当我处在这种心境里面,我应该怎么办?菩萨是怎么办的?以菩提心的立场去思考,这些事情应该怎么处理?这叫“管理自己的情绪”。
管理情绪有很多方法,比如:“对着天空,放开自己的胸怀,深呼吸三口气。”这是一种方法。再比如:“想想你的母亲”。作为学佛的人,怎么办呢?想想菩提心——用菩提心这种工具来管理你的内心。
第四,修菩提心需要深入和普遍
颂词“于境修无偏,遍且深修习,于厉境恒修,不依赖他缘”,都在说明这个意思。为什么要深入和普遍呢?菩提心不能浅尝辄止,稍稍修到一定程度就算了,不是的,我们一定要深入。那要深入到怎样的级别呢?挖肉喂鹰、舍身饲虎,释迦牟尼佛已经做了榜样。但是,这个榜样不是仅仅给我们膜拜顶礼就算了,而要当真跟着去学。
问题就来了,难道我们也要挖肉喂鹰、舍身饲虎吗?目前来说,只能作为一个目标,但是,最终一定要达到。那现在怎么办呢?一步一步地深入。深入意味着什么呢?“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吃亏吃得更多、受伤受得更多,但是越来越无怨言,这个说起来容易,真的做起来很难。
普遍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能对一部分众生、在某种环境中好像菩提心很盛,对另一部分众生(比如蛇、蟑螂或者坏人)就没菩提心了。比如生活的环境很好,风景优美,周末还可以吃点烤肉之类的,那当然有菩提心了,但是环境稍稍一不好,菩提心就没了。面对不同的环境或者不同的有情,菩提心的程度都不一样,这是不行的,叫菩提心不普遍或者平等舍修得不好。
这是十二个学处的大概总结,希望大家再去复习一下里面的内容。讲了那么多,大家再温习一下,温故而知新,经常去思维会很有用,所以,不要把它当作陈词滥调。很多时候,我们就喜欢听修行的故事、某个很深的窍诀或者禅宗公案,但是,一听到菩提心的内容,大家就摆出一副麻木的神情。一看到这种情况,就知道没学好。学得很好的人,听到菩提心的内容,往往会很激动、很专注,听到窍诀反而很坦然——“这些东西反正都实现了,没什么!”
所以,从一个人的神态就能大概判断出一个人的菩提心修行的情况。有点初悟或者悟得比较透的人,听到”牺牲自己去利益众生”的东西,就会很感兴趣、很在意。而恰好初初学佛的人,学得二不跨五、二百五,就特别喜欢窍诀,因为投机取巧,总觉得有个什么。
他就不知道,禅宗也好、大圆满也好,证悟了以后就那个平常心而已。平常心的意思是什么?不会冒光冒电,屁股上不会长莲花。明悟了以后真是如此,平常心而已,没有别的什么,因为已经确信了、没有怀疑了。证悟的人,要有更厉害的境界,就要发真的菩提心、要去利众,消除障碍自性功德展现的污垢,而污垢目前以人我执为主(当然,到了八地菩萨以后,以法我执为主)。
以上是上堂课内容的总结。这堂课我们要学习后面的九个学处,即第十三个颂词。
第十三,“今当修主要”
“主要”的意思是什么?有很多类型、很多层面的佛法,但我们要去修最重要的法。当然,有人会说最重要的法是菩提心,但是,菩提心也有很多的修行方法,在不同的阶段有具体的取舍。那么,我们要抓最重要的,叫“今当修主要”。有哪些取舍的方式呢?这里我开列了七点。
1、现世利益和修行利益比较,取修行利益
最开始修菩提心的时候,一定会面临现世利益和修行利益的取舍。什么叫现世利益和修行利益的取舍呢?很多初进团体的人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取舍,比如“我是放弃一切去修行,还是继续在单位上工作,等当上处长,捞它一笔再走?”再比如“我是等儿子读大学以后才去修行,还是现在就去修行?”儿子对你来说,是好现世的利益,比当处长还要严重。那怎么办呢?取修行利益,要求有出离心,这对我们来说都好难,先别去说后面的东西,大部分人在这一步就栽了。
我只举了两个例子,其实生活中有好多各种各样的例子,当修行利益和世间利益取舍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取世间利益,或者开始在心里找一个平衡——“我既不丢弃世间利益,同时也取得修行利益”——会不会找到这样的平衡呢?我告诉大家,最初是可以的,但是,你一定要慢慢让修行的利益比重占大,否则就不行,因为没有做到一个最基本的东西:让佛教的追求、佛教的修行,成为你生活中的重点。
作为居士的我们,马上要取修行利益,全部出家;更厉害的,就像密勒日巴那样,挖个山洞来修行,在旁边种点蓖麻——这些我们暂时做不到,所以,最初可以有一点世间利益,但是你要告诉自己:这样不行,世间利益是没有办法,暂时缓冲一下。有些人可以来得很陡,采取非常暴烈的方式,比如马上出家。世界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就算不出家,也会放弃一切去修行,这样的修行人我也看到很多。
大部分的居士是做不到的,那怎么办呢?尽量把所有的空余时间用去闻思修行,让相续中的修行分量越来越重,不然真的玩不下去,到了后来,修行、闻思、学佛成了你的业余爱好。正业是什么?还是世间利益,当然,有各种各样的世间利益。把佛法当成业余爱好的人,想要成就是很难的,这不是买彩票,偶尔买一下就中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现世利益和修行利益比较的时候,你要取修行利益,这是第一点。
2、修行利益中,有教法和证法,取证法
首先要闻思,闻思过程中会得到的很多教言、逻辑,称之为“教法”。证法是什么?修行中生起的各种境界,比如出离心、菩提心、单空、空性,这些称之为“证法”。
当闻思和修行摆在你面前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取证法,也就是取修行。这样的话,就面临一个问题:“那我不闻思吗?”不是的,这跟刚才说的世间利益和修行利益的取舍一样,你不能把二者断然分开,而且你也分不开。那要怎么办呢?我们要先闻思,后修行,慢慢地,把主要力量集中到修行上去。
这也不绝对,虽然最终都要取证法(修行),但有一部分师兄,可能在闻思上花的精力要多一些,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五部大论,然后再去修行。但大部分人不能这样,特别是居士,你可以了解一下五部大论,但一定要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闻思一个理论上,那么,对于我们居士来讲,五部大论中最应该去集中闻思的理论就是中观。
有人说:“我有精力学五部大论”——那非常好,很随喜!但绝大部分人既要工作,又要养家,平常还要刷抖音,偶尔会被自己的伴侣或者子女搞得焦头烂额……大部分青春都耗尽以后,还要去学五部大论?一部论都搞死你了!如果你把精力都弄去搞闻思,而完全没有禅修的经验、没有体会单空的经验、没有体会菩提心的经验,或者没有被直指心性、磨砺心性的经历,你永远不可能成就。所以,这个时候要逐步逐步地取证法,即逐步逐步地走向修行,把大量的时间耗在修行上。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不是那么容易。很多人学佛,学了十几年,还在书上折腾过去、折腾过来。这样对不对呢?对的,起码闻思的都是佛法。就像我刚才发的牢骚一样,书上说“证悟的本性是思维和语言不能触及的”,但十几年了,你还在用思维和语言说过去、说过来,有什么用啊?说得多不如做得多,用广东话说:“讲多无谓,行动最实际。”也就是说,你不能老是停在书本上折腾,你得有具体的证法、得去修行。
当然,修行也牵涉到条件:有人教,然后你得坚持,中间得有人纠偏、纠错,还要有人给你一些指引,还要醍醐灌顶。这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争取,但无论怎么样,你一定要趋向于修行。还有,有些师兄并不一定要去搞那么多复杂的经论(比如五部大论——中观、俱舍、因明、戒律、现观庄严论等等),甚至很多人连思维中观都搞不下去,或者搞下去也觉得没办法应用到实际修行中来,那么,以前也说过,这种师兄需要找到一个好的上师。
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要找到好的上师,首先通过闻思,然后通过修行一步步来,但这样可能会花很长时间,结果发现所选的上师是“漏嘢”(粤语,意为假货),那就麻烦了,整个青春都耗费了。但是,如果不花这些时间去闻思五部大论,你就有可能直接上当了。那怎么办呢?说老实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真的有一个办法能够让我们绝对搞清楚,谁是适合自己的上师或者真正的上师,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上当了。
如果你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搞闻思、去鉴别,那怎么办呢?真没办法!如果你信佛,相信佛菩萨会帮你,倒有一个办法:不停地磕头、供水、供养、布施,祈求佛菩萨——让你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具德上师。
另外,如果有机会,还是要聪明一点,观察一下,不要逮到就信,人云亦云,听到某个人如何如何殊胜,就马上相信了。特别是弟子之间的互相吹捧,千万别上当哦——有些弟子就是靠吹捧来维持自己孤独的人生,他没有其他的爱好,就喜欢吹捧上师。被吹捧的上师,真的也就算了,但很多都是假的。本来都没发生过的事,在他口中说起来栩栩如生、煞有介事,这种事情比比皆是。
通过五部大论的学习,起码在闻思上可以鉴定他有没有逻辑、讲得好不好,如果你连闻思的能力都没有,真的很麻烦。所以,你要学会聪明一点,得观察一下。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遇到连经论都讲不顺的上师,要小心。还有,一上来就说自己的传承有多厉害,他的上一世或前几世又如何厉害,他的过去是什么神佛……那就要小心,因为这些东西对你没用。硬要说出一个作用的话,那就是引起你的崇拜和激动你的钱包。
真正的成就者反而不会这样,他会给你讲经论、会教你修行,至于你是否崇拜他,他不是很在意的。真正的成就者,一般会有强烈的利他心,这成了他的本能。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人我,本性在主导他的行为,他就是会来利益你的,就像左手帮右手,别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这是成了本能。甚至你说他是菩提心,他都不承认。所以,你没法判断,也判断不了,那怎么办?如前所说的两个办法:其一,祈求三宝;其二,聪明一点,不要随便拜师,先去观察。
你们跑来听我两堂课,不用拜师,我也不是你的师,就是一个师兄在交流而已,你不理我,不会有什么的。那么,听其他人上课也一样,当成善知识,了解一下,没问题的。如果真要拜师,那就要小心。我觉得聪明的人还好办,你把中观、唯识学得稍稍好一点,提出一些问题就能辨别了。对于有修行、有闻思的人,起码在闻思上是过关的,而这种人一般都会把佛法当真,否则谁花那么多心思把这些理论搞通啊?也有,比如那些学者,道德在很大程度上都很高尚。比如季羡林,虽然不信佛,但品质却很高尚,因为只有人品稍稍稳重的人,才会静下心来搞学问,否则就会骗人,那不浮躁才怪!
所以,起码他能够解决你闻思上的问题,在修行上有很多东西能够教给你,而且能够解答你遇到的问题、能指引你,这样才能成为上师。而且,密宗对上师还有很多特殊的要求,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有人说:“密宗的要求,我检验不了。”如前所说,起码有一点——能不能讲经论,或者讲修行,或者指导你修行。如果他什么都做不到,只是穿了一件僧衣,说一些你根本没办法证实的东西,莫名其妙的,你就拜了上师,那就要小心。特别是你周围信任的一个普通师兄,说得神乎其神,那更要小心,不管真还是假,那些东西都对你没用。
这真的没办法,无论怎么样,要找到一个好的上师,可以祈求三宝帮你,还可以通过闻思、修行去鉴别。当然,这也容易产生一个毛病,不随便拜师,通过闻思、修行去鉴别,会花很长时间,有可能会浪费。但是,现在也有一个好的条件,处于多媒体时代,互联网非常便捷,你可以多方去了解,总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上师。
有人说:“不是说上师找弟子吗?”上师找弟子的意思,是你很好的发菩提心、修行、祈求三宝,很多因缘会把上师推到你面前来。推的过程中,实际上你还要去找的。不要误以为,只要努力修行了,然后躲在家里面,等到某天的深夜,有人‘砰砰砰’敲门,一个人走进来,说:“你很努力,我来了!我是你的上师!”并非如此,你还是要去找的,但是,各种因缘可能会让你找到正确的具德上师。
所以,你还是要去找,现在的互联网也可以帮我们。汉地的师兄们,千万要注意,现在的假上师太多了。倾其一生,没有得到应得的修行利益,那是对暇满人身的一种亵渎,是对你纯洁追求的一种浪费。这是第二点,教法和证法,要取证法。
3、所有修法中,取菩提心修行
修行有很多方法,我们要取菩提心(包括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修行。你说:“前面的出离心,要不要呢?”我告诉你嘛,去取菩提心修行的时候,一定会有出离心。可能出离心不是那么强烈,但在修行菩提心的过程中,出离心也会慢慢地变强烈。菩提心的修行,会帮助出离心的逐渐强烈,二者是互助而非排斥的。
所有的修行中,我们就取菩提心修行,日积月累,出离心也会逐渐强烈。如果天天修菩提心,然后说你没出离心,那不太合适嘛,因为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根本修不下去。没有出离心的具体表现,心会沉浸在世法中,那怎么可能去修菩提心呢?还有,每天花很长时间去修行菩提心,本身就是具有一定出离心的表现。如果修到胜义菩提心,本身就是出离世间(幻相)。
所以,作为修行人,如果取菩提心的修行,其实已经占了三主要道中的后两个主要道了。如果你能花长时间去修行菩提心,表明你已经具有一定的出离心,否则修不下去的。这是第三点,所有修法中,取菩提心修行。
4、菩提心修法中,有依靠经论修行和依靠窍诀修行,取窍诀
什么意思呢?有很多关于菩提心的论典,比如《入行论》等其他论典。那我们要怎么办呢?要取窍诀。什么叫取窍诀来修行呢?即现在学的《修心七要》,其实就讲了很多窍诀。
有人问:“窍诀和经论难道要分开吗?”不是分开的,所谓的窍诀,其实就是从经论中撷取最重要的、可以具体实践的理论,然后把那些理论变成实践的东西,形成条文。也就是说,我们既要阅读经论,同时也要把经论变成能够实践的东西,变成简单易行、容易记忆和操行的东西,而且能够直接起作用、“打蛇打七寸”的东西。
如前所说的“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就很打我执的“七寸”。因为人就希望赢,希望得利,希望占便宜,希望鹤立鸡群,而绝对不希望鸡立鹤群,那样会有自卑感,很让人受不了。如果一个人在谁都瞧不起自己的环境中,会怎么样?抑郁、心理分裂……但菩萨就觉得:“你们瞧不起我,很好!”在这种环境中,反而会得到滋养,爱我执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又不认为被打击不好,不会像普通人一样感到失败、被瞧不起,产生各种各样的痛苦甚至心理变态,反而越来越放开,所以这个是“七寸”。
所谓取窍诀,就是拿这些最根本的要点去打击我执,从中能够利益众生。所以,我们要学习经论,但在实现经论的时候要取窍诀,取经论的精华、能够操行的东西,取它能一击命中我们要点的东西。
学胜义菩提心也有要点,比如大圆满中有一部著名的论典叫《击椎三要诀》或者《椎击三要诀》。“椎击”和“击椎”,两个词有不同的理解,“椎击”就是用椎子(椎子就是狼牙棒或者很厉害的铁球)打,形容力度很大,一下砸过来,后果是什么啊?直接砸死你!“击椎”是打你的脊椎——打人的脊椎会死人的,这个词似乎不大吉祥!为什么会这么去解释呢?即用很重的力量打你的要点,所以叫《椎击三要诀》或者《击椎三要诀》。到底叫“击椎”还是“椎击”,以前我还在网上看到师兄们有争论,后来说都可以,因为都有相应的解释。
《椎击三要诀》的意思是打要点,要点是根本无明,“啪”的直接把无明打掉,一下明白本质是什么,而且打的方式很重。至于是否打得准,那就要靠上师和弟子的配合。如果上师没有这个本事,每次打去都是棉花(抚摸),那就不管用。同时,弟子还要配合,虽然上师拿个大锥,但一打过去,弟子躲开了,或者拿个盾牌来阻挡,甚至说“你敢打我?我打你”,那就击不了椎,反而会上师会被追击。
不管怎么样,打要点是最重要的,所以,菩提心的修行要取窍诀。特别是胜义菩提心,一定要取窍诀,如果自己去读经论会很麻烦,因为读经论就要思维,而那个东西是非思维的。
上师在不同的阶段会给予你不同要点的指引,往往就是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但你可能因此而明了。胜义菩提心更是如此,世俗菩提心也一样,如前所说,人类有一些很执著的地方,朝那个地方一刀下去,直接庖丁解牛——你就被“分解”了(解脱了)。这是第四点,菩提心修法中,有依靠经论修行和依靠窍诀修行,要取窍诀。
5、菩提心的修行中,有在每天坚持座上修行和只有平时思维修行两种,取坚持座上修行
这是在修行的前期,菩提心有见、修、行、果。“见”,就是我们学习的经论、理论,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修”,就是在座上去修;“行”,就是在平常生活中处理一些问题或者去思维。初期的时候,座上修行和平时思维修行这两种都要做,但是,当二者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取坚持座上修行。
如前所说,菩提心的座上修行有呼吸观想法和施身观想法,这些都要去做。开始做的时候,觉得自己做得好虚伪,天天这么去思维,好像没什么用——不是的,要是很当真去做,心态会变的,害怕和恐惧没有了,心学会了放松,莫名其妙地不那么看重自己了,或者不太在乎自己的某种需求和情绪,心会慢慢变得宽大。所以,座上修行绝对不可或缺。
你不能没有座上修行的基础,一上来就要发菩提心,帮助别人的时候,马上做到“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如果没有座上修行的基础,你会发现在座下根本做不到,学的东西完全就是一些话,烦恼是很烦恼的。比如一个人稍稍得罪了你,就马上怒火冲天地想干掉他;看到一个比较厉害的対境,比如漂亮的异性,马上晚上就睡不着觉了,根本不起作用。什么平等舍、慈悲喜舍根本做不到,学了就学了,在现实生活中一点都不起作用。为什么呢?缺乏在座上的修行。
修菩提心有个最厉害的障碍,我们太爱自己了,我之所以经常反对小资,就因为这个原因。小资不伤害别人,但是很爱自己,制造各种各样美好的东西来爱自己。这有没有错呢?现实生活中,确实没错,而且会给生活增添很多的美好。比如房间很漂亮、衣服很得体、说话很温柔、有时候还挺有趣。本来一个很枯燥的环境、场所,经过小资的一翻修饰,马上生机盎然——这些没问题,但是,修菩提心要放弃自己,如果要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小资们就会觉得难受。就算不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当小资们遇到伤害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要么躺在被窝里哭泣,要么小资那种美丽伪装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你们观察一下周围、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小资是一种心态,不单指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一个阶层。很多很穷的人也有小资心态,很多很富的人也不一定像小资,这是一种心态,特点就是爱自己。你在三更半夜观想很多蛇、贞子、呲牙咧嘴的鬼来吃你肉的时候,那是小资可以忍受的吗?观修呼吸法的时候,别人坏的吸进来,自己好的全部呼出去,这也不是小资可以忍受的。
有人说:“那是假的!”我都说了,所有修行都是假的,以假打假嘛!但是做多了以后,心慢慢就变了,开始不爱自己了。然后,在生活中去帮助他人,遇到冲突去修“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的时候,做起来就不那么难了。所以,最初的时候要取座上修行,慢慢会过渡到行为中去。
6、菩提心修行的中期,是舍弃烦恼的环境,闭关修行还是继续留在烦恼环境中,取闭关修行
这里的菩提心,大部分是指胜义菩提心。当有一点空性的感受,或者初初触碰的时候,也就是见修行果的“见”开始有一定清晰度了,这时候,不要心满意足地觉得自己在烦恼中好像也能观察烦恼。在一些论典或者开示中,经常都说“我们只要看着烦恼就行了”,大圆满修行者(大圆满也算菩提心,叫胜义菩提心)特别是初悟的人就可以看着烦恼,然后烦恼开始化了。
这是不是修行呢?是修行,但是,要达到一定深度是不行的。要达到很深的深度,即菩提心修行的中期(这里的菩提心指的是胜义菩提心),一定要闭关,把自己的境界搞得更高,而不要继续留在烦恼中。要真的达到初地菩萨,或者要产生很厉害的境界,禅定应该达到四禅是最合适的,就算不达到四禅,起码要欲心一境。也就是说,普通的禅定是不行的,这个时候真的要去闭关,当然,这是中期的时候。有人说:“我们现在到没到中期呢?”到中期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菩提心修行的中期,应该舍弃烦恼的环境去闭关,这是“今当修主要”的第六个取舍。
7、菩提心修行的后期,是舍弃烦恼环境还是转化烦恼,取后者
修行后期,从闭关中出来,看到一些很烦恼的环境时,我们是避开它(这样叫舍弃),还有直接留在烦恼中,将烦恼转为道用?那个时候你有能力了,从闭关中出来,或者是修行境界比较高的时候,应该去转化烦恼。
所以,“今当修主要”是有阶段的,每个时候的“主要”都不一样。修行的具体取舍,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一样的。只有“我要修菩提心”,这个大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一样的,从头贯穿到尾。至于怎么去修菩提心,还是有不同的取舍。
这是第十三个学处——“今当修主要”,大家思考一下自己在哪个阶段,应该做怎样的取舍。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在前几个取舍里面:在现实利益和修行利益中,要取修行利益;教法和证法中,要取证法;所有修法中,要取菩提心修行和靠窍诀修行;还有,每天坚持座上修行。至于修行中期、后期的事,我们后面再说。
第十四,“不颠倒是非”
修菩提心的时候,要不颠倒是非,这里的“不颠倒是非”,不是普通的那种不颠倒是非。这里的“是非”与我们认为的是非不同,世间人有世间人的是和非,但这里的“是非”是针对修行的,基于佛教徒的世界观总结出来的价值标准。世间人的是非很扯淡的,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人群与人群之间的斗争,说法不一,民主党和共和党斗来斗去,孰是孰非,说不清楚。但是,佛教就不一样了,世界观是稳定的,价值观也是稳定的,在任何一个人类的社会中(甚至地球之外的人类),都是行得通的。
1、忍辱的颠倒,忍世俗苦而不忍修行苦
什么叫“忍世俗苦”呢?比如我们去挣钱、去工作,被老板骂时也要忍住,因为要拿工资。做很多世俗的事情时,要受很多苦,我们都能忍得住,但是修行的苦却忍不住,这是一种忍辱的颠倒。
那是不是这样的呢?现在的很多人,世俗生活是很苦的,但是他就喜欢。让他到一个修行团体中来,他会觉得寡淡无味——“你们这些人每天打坐,苦得不得了!你看,我出去活得有滋有味的!”哪有世人完全不受苦的?世俗的苦他能忍,但是修行那种寡淡无味的苦就忍不了,这是一种忍辱的颠倒。
我们要忍受修行的苦,而不是说世俗的苦可以不忍,世俗的苦忍了也没有意义。比如夫妻互相折磨了一生,他们都能忍,但是叫他/她去修行,一分钟都受不了,这样的事比比皆是。
2、意乐的颠倒,即理想的颠倒,求个人世间成功而不求众生解脱
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如前所说,哪怕我们修菩提心,骨子里面还是希望自己成就,众生的苦痛并不是很在意。还不要说众生的苦痛、众生的喜怒哀乐、众生的成就,连周围的师兄弟的成就、喜怒哀乐,我们都不是很在意,最多感叹一句:“哎呀,好可怜哦!”甚至别人做得好的时候,还会嘲讽:“他算什么?”
连真心关爱身边的同修都不一定做得到,对自己的成功却非常希求,甚至有些希求都不是佛法上修行的结果,往往都是一些世间的欲求,比如能挣到更多的钱、有更大的名声、有更好的生活等等,追求的无非就是这些。这叫意乐的颠(理想的颠倒),骨子里面到底在想什么、追求什么、希求什么……
3、享受的颠倒(品味颠倒),享受于世间娱乐而不愿享用大乘妙法
这跟第二个差不多,但还是有点差别。享受的颠倒,也叫品味的颠倒,享受于世间娱乐而不愿享用大乘妙法。这种颠倒的人有很多,一说到修行、闻思,大家的脸色都很严肃,其实心里在想:“你要是不逼我,我就不去了!”但是,一说有什么娱乐,每个人都笑成一朵花。
我举个例子,要是说“我们来打一场几个小时的坐”,大家反应平平。要是说“走,我们去旅游一下”,一下就开始欢呼了。比如星期天搞一个烧烤,每个人的每根汗毛里都洋溢着放逸的快乐。
当然,享受的颠倒有很多,有的人喜欢自己的花园,有的人喜欢自己的衣服,有的人喜欢自己家庭中的某一个小环境、小气氛,但是,让他在佛法中感受到法喜,就很困难。这跟修行的程度有关系,叫享受的颠倒,不要颠倒这些的话,就叫“不颠倒是非”。修行的是非,跟世俗所说的是非是迥然不同的。
4、悲悯的颠倒,不悲悯世间俗人,反而悲悯修行人
什么叫悲悯的颠倒呢?不悲悯世间俗人,反而悲悯修行人。密勒日巴尊者有个故事,几个藏族的贵族女青年看到他没穿衣服,还脏脏兮兮的,就说:“哎呀,好可怜啊!但愿我们长大以后,都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密勒日巴尊者说:“你想成为我这样的人,是很困难的”,随后唱了一首道歌,最后把这几个女青年摄受为弟子了(当然,他们有那种文化)。
现代人也会如此,看到一些修行人吃得差、穿得差、完全没人关心,就会觉得他们可怜兮兮——谁可怜啊?你才可怜,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可怜!你会老、会死,虽然他也会老、也会死,但他一死,瞬间就“移民”去净土了;你也“移民”了,那叫地狱——到底谁苦啊?还有,即使你现在看到他好像没得吃、没得穿,但他浑身上下都是修行的法乐,其乐无比,安逸得很,你知道吗?——你不知道,你以为他在苦,实际上他在享受!你整天被上师骂、被老婆整、被老公斥责、被儿女拖累……唉!你还觉得你甜?这叫悲悯的颠倒,去悲悯修行人,而不悲悯世俗人。
还有很多种悲悯,悲悯的颠倒是有层次的。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看到一个故事,有人杀了一头牛,一个出家人看到以后很生气,而且很悲悯那头牛,然后把杀牛的人斥责了一顿。出家人回去以后把此时告诉了上师,反而遭到上师的斥责:“这叫悲悯的颠倒,你应该悲悯杀牛的人。为什么呢?那头牛受了报,那就算了;而杀牛的人,会因此而堕入地狱,他才是值得悲悯的。”
比如看到一些有钱人、长得很漂亮的模特、整天在新闻中反复出现的名人等等,我们就觉得他们很厉害,反而悲悯一些穷人。其实不然,那些有钱、有名的人才值得悲悯,但我们悲悯的却是没有钱的修行人或者很穷的出家人,这就叫悲悯的颠倒。为什么呢?价值观!世界观不同导致价值观不同,我们会觉得他们才是成功,有钱、长得好看、名声很大才是有福报。
昨天我看到一个短视频,马云走在路上,旁边有一个女孩子说:“马云爸爸,能不能把我的额度提高一点?”大家觉得马云值得羡慕,而一些出家人根本没有名声、没有势力、也穷,我们就悲悯他们,这是悲悯的颠倒,表明你的世界观是有错误的。这是世人的一种颠倒,我们不能这样。
5、营求的颠倒,不带领众人修行,却带领众人经营世间法
这是指比较有影响力、甚至是修行有成就的人,他们组成团体,尽搞一些世间法。搞世间法有很多种,有些是纯粹搞世间法,比如去搞某种经营、某些能够赚钱的活动,这是其一;其二,搞一些非菩提心的活动,表面上是佛法,实际上也是世间法,比如只是搞放生、到处游山玩水等等——佛教团体经常如此,这里朝圣、那里朝圣,就是不搞三主要道的修行,这是营求的颠倒。
有些世间团体,比如像我们,也要搞一些世间法,不然没办法活下去。但是,在搞世间法的同时,要弄清楚搞世间法的目的是什么。有些人不是的,天天都在建道场,道场建了很多,但里面却没人修行,那有什么用啊?这就叫营求的颠倒。
作为一个世间人或者居士团体,完全没有世间的东西是不行的,会活不下去,团体最终会消散。但是,如果建立的团体,主要宗旨和全部时间都耗费在世间法中,这个团体就是失败的。很多以佛教名义凑合起来的团体都有这个问题,搞到一定的时候,注意力自然就回到世间法去了。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颠倒,与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主要负责人没有出离心,对佛法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乃至于证悟,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会走偏,因为世间的力量会成为最主要的吸引力,这叫营求的颠倒。
6、随喜的颠倒,对别人修行不随喜,对别人不幸却幸灾乐祸
很多人观察不清楚,认为自己没有,其实不然。比如,看到一个人的修行不好或者遭了难,就觉得他/她活该,甚至心中暗暗欢喜。或者不是修行的方面,就是平常生活中,别人不行了或倒霉了,我们没有一点点悲悯之心,反而觉得幸灾乐祸:“你看嘛,他好倒霉啊!”然后,别人有好的地方,不管是修行的好还是生活的好,我们不是很随喜。
这是心态的问题,“不颠倒是非”主要发生在我们的内心里面。一个修菩提心的人,如果不改掉这些基本的、不良善的心态,你说要修到多好,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所学的东西要运用于观察内心,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如果有这样的心态,要逐渐的改变。
随喜的颠倒,我们会不会呢?经常会的,甚至发生在极亲密的同修之间——看到别人修得好,不但不随喜,反而心里不舒服;而别人不行的时候,还幸灾乐祸:“你看嘛,你看嘛,你活该!”这不是别人的麻烦,而是你自己的麻烦。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有个故事,一个喇嘛和对方一帮修行人有冲突,结果有一天,对方那帮修行人犯了戒,这个喇嘛很开心,就说:“来来来,对方犯戒了,我们喝一杯酥油茶庆贺一下!”华智仁波切说:“这才是真正的犯戒,这才是真正的可怕。”所以,我们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都会有嫉妒,嫉妒心是一个修行人最大的麻烦。这是第十四个学处,“不颠倒是非”。
第十五,“不时停时修”
这句颂词的意思是:修行不能间断。我们的修行经常会间断,特别是居士,这样是不行的,菩提心要一直修下去,起码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进行思维或念诵某种偈子。修行是最怕间断的,俗话称为“煮夹生饭”,饭煮了一半,然后把火熄灭了,等到再煮熟就很难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
1、间断难以生出法喜
如果长期这样断了修、修了断,就很难生出法喜。修行就要熬熬熬,熬到苦过了以后,法喜才会出来。修行间断的原因是什么?往往修到有一点点苦,就停下来不修了,隔了一段时间以后,捡起来又修,这样的话,就很难熬过那个苦,生不出法喜。
2、间断容易养成油子
就像我以前戒烟一样,发现戒烟是个“最容易”的事,为什么?因为我一天戒了好多次,上午戒了,隔两分钟又拿出来抽,抽了以后又戒,反反复复,最后戒了几百次烟也没戒成,从而变成戒烟的油子。我们修行也一样,不停地断、不停地断,断了又捡起来修,这样会变成油子。最后,心中根本就没有一种敬畏、没有自我约束能力,法喜也更产生不出来。
当然,这不仅仅是修菩提心,任何修法都是如此,一定要坚持。以前我们讲过“一万小时原理”: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在上面沉浸一万个小时以上,在这方面基本不可能有所成就。
这是第十五个学处,“不时停时修”。其实,这些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次,但是,既然我们学到了修心的学处,还是要再讲一下。当然,这主要是针对修菩提心。
第十六,“当坚定而修”
修行时要非常的坚持,不能一遇到麻烦就停止,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修下去。
1、不生法喜,烦恼现前时要修
一遇到问题或烦恼,我们就可能会停下来,不能这样,要坚持修行。
2、境界停滞,心意麻木时要修
为什么呢?菩提心修到后来,真的会麻木。好像天天都在用力,但始终没有法喜,菩提心的功德总是不现前。修单空也好、修世俗菩提心也好,甚至有些初悟的人都搞不下去(初悟很浅的人会这样)。
指示心性以后,初悟会促使一个人安住,因为初悟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心要求安住和意识要求安住,差别在哪里?我举例说明,比如喜欢吃某个东西,这是心要求的,总是想去,根本不用思考。如果心不喜欢吃,而是意识要求得吃,那就叫吃药。如果修出法喜以后,那就等于心在要求了。但在心没有生出法喜之前,意识要求自己去修的时候,就等于在“吃药”(佛法是药),那个过程是很难的。
而且,不停地吃药,但是吸收得不好,然后“病”没治好(痛苦、烦恼没熬过去,法喜不现前),就很容易产生麻木。当我们感觉到麻木的时候,还要坚持修下去。当然,我们可以去找其他因缘来帮忙,但是一定要坚持,如果麻木的时候一退失,那就退失了。
所以,这是“当坚定而修”的其二。其一是“不生法喜,很粗大的烦恼现前时,一定要修”,这点反而容易做到。当然,也有可能因烦恼而退,如果是一个坚定的修行者,烦恼现前也会修。但是,在麻木的时候,很多坚定的修行者都不知不觉退失了。
3、即便开悟(初悟),亦要坚持修
比如初悟根本不得力,如果不坚持修行,境界不现前,就会像我们经常说的“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初悟有一个境界是不分别的觉知,但是,遇到强大的分别势力,你的那点觉知就像沙场上的孩子一样,被分别敌携带到战场上去,打得头破血流。所以,初悟以后,一定要坚持修下去。
我在讲的时候,指世俗菩提心,也指胜义菩提心,两种都是一样的。说初悟,那肯定是胜义菩提心。这是第十六个学处,“当坚定而修”。
第十七,“以二观察解”
什么叫“以二观察解”?用两种方法观察烦恼是否断除。以粗细两种方法来观察烦恼是否断除,这是一种检验自己修行的方法,我把它延伸分成了三类,实际上,总结出自己的两种方法就可以了。
1、以粗细观察,先观察粗大的烦恼,而后观察是否有埋藏在心底的微细烦恼,如禅定后的心境或者修行顺利时的心境
什么意思呢?最开始的粗大烦恼很容易观察,如果有烦恼就肯定没修好。但是,有时候状态会很好,比如禅定以后,你的心境很平静、很安逸,或者这段时间经常发心,心暖融融的、心态很好、很宽广,别人稍稍刺激一下也不在意,就误认为自己修得很好了。其实不一定,要很仔细地观察内心是否有烦恼?烦恼不一定会以痛苦的方式出现,甚至会以欢喜、愉悦、安然、坦然等方式来出现,但是,这些都埋藏着烦恼。所以,粗大的观察很容易,但微细的观察也是需要的,这是粗细的两种观察方法。
2、以体用观察,观察烦恼将其对治,而后观察产生烦恼的根本我执,将其断除
什么意思呢?有了烦恼以后,烦恼是“用”,产生烦恼的根本“体”是我执——没有我执,就不会有烦恼。我们去观察,一些粗大的烦恼(比如贪嗔痴等等)一出来,很快就能解决它。如果是修得比较好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对治也好,通过胜义菩提心的转化也好,都可以将烦恼的具体形态消灭掉。如果仔细观察下去,会发现烦恼的根本在于我执,能把它观察出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一种更细的观察——观察体。
“以二观察解”,以两种观察方式去解决的意思。烦恼的“体”是我执(体是它的根本),产生的“用”就是各种各样的烦恼。观察到烦恼以后,把它处理掉,但最终要去观察体,即产生烦恼的根本,原来是太爱我——爱我执,用这样的方法去把它解决掉。这叫以体用的方式去观察:“体”指烦恼的体——我执;“用”指我执的一种起用,会产生烦恼。
3、以心境观察,观察烦恼将其对治,在观察到相应的对境时,烦恼是否重新生起
以心和境的方式分开来观察,心境的方式是什么意思呢?修行到一定时候,生起一种烦恼,然后解决了,好像就觉得这种烦恼没有了。这不一定是对的,为什么?很多时候,烦恼是因为环境引起的(一定要有相应的环境),所以,我们应该到不同的环境中去试,甚至到更厉害的环境中去试。
比如生起一个贪,在座中或者一个环境中,我们觉得贪没有了。其实不然,这时候要专门走到一些引发贪的环境中再试试看,看自己会不会生起同样的烦恼?在世俗菩提心的修行中,比如他刺激你一下,你生起了烦恼,然后你通过修行认为自己解决了。但这还不够,遇到更强烈的刺激时,再看是否生起烦恼?这是世俗菩提心的观察方式——“他是我妈,我不能生气”。还有胜义菩提心的观察方式,比如二祖跑到妓院里去东看西看,为什么呢?他要在那个环境中,观察自己是否会生起烦恼?
这就是以心境重现的方式,来观察自己是否真的断掉烦恼,大圆满叫“训练妙力”。这不仅仅是开悟以后的训练,初期也可以的,初期不要认为自己“好像烦恼解决了”,其实是你还没遇到对境。真的苦难没现前,很多人都会误认为自己怎么怎么样,实际上根本不是那样的。
我以前跟大家讲过一个例子,误认为自己绝对不会怕蹦极——“那有什么啊?”重庆有个八十米高的蹦极,叫北温泉,我在下面看到别人跳的时候,觉得根本没什么,因为绑得好好的,不会有危险。然后,为了证明自己也可以跳,就毫不犹豫地上去了,结果上去以后往下一看,把我吓得屁滚尿流,最后是给同事扶下来的。这是我的真实糗事,事过以后,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我畏高。为了此事,我打了好久的坐,然后跑到广州的白云山去跳蹦极,那时候就不怕了,才觉得自己过了这一关。
所以,对境没有现前,你可能不知道自己不行,在想象中还觉得自己可以。比如,没打架之前,觉得自己打群架可以像电影中那么潇洒,左一腿飞一个,右一个扫堂腿又飞一个,结果一站上去,吓得两腿发软。
所以,人别太相信自己,说的是世俗的,胜义的就不用说了,刚才已经讲过。这叫“以二观察解”,有三种观察方式——粗细的观察、体用的观察、心境重现的方式观察。
第十八,“不好大喜功”
好大喜功是普通人的一个常态,小的功劳说得很大,小的困难夸得很大。
1、不要夸功,如小功说成大得,宣传重于实际
有了一点点修行,就觉得自己不得了;闻思了一点点,就觉得自己博通三藏;有了一点初悟,就觉得自己横亘三界,踩倒各路修行人……这些都是好大喜功。
佛法有一个特点:越学越觉得自己很不怎么样。真的会如此,它不是一句套话。当一个人的心开始开阔、灵敏以后,会发现“哇,真不行!”往往是没见过世面、自己在头脑中想象的人,觉得自己这样也牛、那样也牛,把很多事情想得很简单,真正去一做,就不是那么简单。往往头脑不是很发达的人,喜欢把一个事情夸得很大,一点点东西就说得天花乱坠。
夸功有两种:一种是对外宣传的夸功,另一种是自我认同的夸功。不要夸功,不要取得一点小小的修行成就,就觉得“普天之下,舍我其谁”——说得不好听,我们(包括我在内)算什么?什么都不是!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
当然,这也不是要我们天天去自卑,其实自卑和自夸是一样的。你要如实地观察自己,如实地理解自己,这就是修行。说白了,修行就是搞清楚——把外界搞清楚,把自己搞清楚,除此以外就没什么了。把自己搞清楚,叫去掉人我执;把外界搞清楚,叫去掉法我执。我们不能夸,当然,自卑也不行,像阿Q这样的卑劣慢也不行。
2、不要叫苦,小损说成大失,小困说成大难
这也是普通人的一个毛病,比如叫他去做一点点事情,就推诿:“哎呀,这不行哦!这个如何如何,一点、两点、三点……五点……十点……”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我不做!”叫他去修行,找出各种借口——“哎呀,我这个也不行,我家里又怎么样了,我又如何如何,我要做什么做什么……”
虽然有很多小困难,但你要修行的嘛——“虽万千人,吾往矣!”看过《天龙八部》吗?萧峰明知道聚贤庄有很多人要杀他,但是,为了给女朋友阿朱治病,一人单闯聚贤庄。虽然这个行为有点蠢,但勇气真的是挺牛,当年看得我们血脉偾张。“虽万千人,吾往矣”——“虽然有千万人要杀我,我一样来!”修行真的需要豪杰气概的——“世法,不要就不要,咋了?死人了?死就死,我就要去!”真的要有这么一种气概,发菩提心也一样——“天下没菩萨,我做第一个!”
这种强烈的要求是一种力量,如果老是觉得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叫“自轻凌懒惰”,小小的困难总是把它夸大,很多人都是如此。其实,天下没有真正的大困难——“除死无大事”。而我们学佛就是对付死亡的,还有什么事能超得过这个事啊?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总把生活中乱七八糟的琐事、困难夸得很大。所以,第十八个学处“不好大喜功”,要这样去理解。
第十九,“不暴躁易怒”
这太针对我了,我就是一个性格极其暴躁、非常容易发火的人,表明我的修行不好。
1、于敌不宜大怒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违缘,比如生疏的人或敌人,都不要大怒,这样真的不好。我们会不会遇到这些呢?经常都会遇到,平常走路不小心都会撞到一个人,不讲理的人实在太多了,但是,千万不要生气,学会控制自己。如果愤怒是一种手段,那就算了,但是,有时候是真的愤怒,那就“还未伤敌,已经自伤八百”,显然不行。
我曾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老大(不是真的黑社会,只是小流氓头子。这是我的过去,大家不要计较了),在打架之前,我们绝对不会跟你冒火的。往往吼得很凶——“去你的……”,这种人是不会打的。当然,也有吼起来再打的,但基本上都是临时冲突。比如大家在酒吧喝醉以后,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然后打起来,这种叫临时起意。但是,真打人的是不会发火的,比如去伏击谁,把他往死里弄,那时候会冷静,不会发火的—一上来就几闷棒、几板砖,一刀就捅过来了,还跟你发什么火啊?当然,这是不好的经历,我只想告诉大家:遇敌的时候,真的不要生气,因为根本没有用。如果是要解决真的敌人,那生什么气啊?要做笑面虎(我是开玩笑的,不是让你真的做笑面虎,只想告诉你们,发火是不管用的)。
2、于亲不宜大怒
对敌人发火好像是不管用,那么于亲人怒不怒呢?我觉得,我们对敌人是不会发火的,因为不敢,没那么多机会到处去树敌,但对亲人发火却是常态。同修之间经常会互相生气,但到外面遇到人就客气得很,是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是这样的,跟我们当流氓完全不一样。我们当流氓,哥们之间不会太过发火,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要出去拿刀砍人或者被人砍,如果兄弟之间不互相照顾,会被人砍死的,所以往往会互相照顾。但小资们不会,他们在一起,不会说“并肩战斗,为你挡刀”,反而凑在一起互相捅刀。
我们往往会对亲人发火,亲人包括同修、家庭中的亲人或者同一个团体的成员,因为生活在一起有很多碰撞,既互相帮忙,也互相不满,然后经常生气,那么,遇到这种事要修菩提心,不要发火——“一嗔能灭千劫福”,这是真实的。所以,学了这一句颂词以后,包括我在内,都得好好思考一下,于亲于敌都不要生气。那怎么办呢?发菩提心!这些不是说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啊!
第二十,“不喜怒无常”
有些人真的喜怒无常,因为心眼小,容易患得患失,集中一个地方,稍稍一不行,马上就开始想来想去。他对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一点小利益都不能受损,或者恨一个人,恨到骨子里去,心眼特别的小,这种人的心旌往往是摇晃的。
1、防心胸狭隘
心胸狭隘使你看不到远方,受到一个小伤害,就集中在小伤害里,忘了一个人很广大的。就像一间屋子里充满了珠宝,于是什么珠宝都不看,就看那坨狗屎,心眼狭窄就是如此。
2、防患得患失;
我觉得,一个修行人、佛教徒只要不丢掉菩提心,能够修行,遇到再大的困难,都可以昂首挺胸:“去他的!”当然,平常偶尔做一做世俗事也没所谓,但是真正遇事的时候,只要能够修行就可以了,何必患得患失呢?但我们不是,心胸狭隘和患得患失就造成喜怒无常,不停地变化、不停地变化,根本控制不住。
很多人都会害怕这种人,一般不愿意与他接触,因为对方人格不稳定,不知道会怎么样。其实,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还要让大家来追随你,好难啊!今天还是好的,明天就变成魔鬼了,显然不行。
还有一些人,别人给了他一万个好处,他是记不住的,但是,只要给他一个坏处,他恨别人一辈子,这就是心胸狭隘,只记仇不记恩,这也是我们的特点。我们要换一种方式——记恩不记仇,不能心胸狭隘。你要记住,就算再损失,也损失不了什么,不能患得患失。
能损失什么啊?饿死啊?人一生下来注定要遭受损失的,当然,你为了防止受损失去做很多的事,这也没问题,但是一旦损失了,那就拉倒!我们一定要养成这种“流氓气概”,没所谓嘛,能有什么呢?人生哪有不遭受损失的,很多人老是只要好的不要坏的,炒个股票也只要赢不要输,输了就不得了。
其实,只有一样东西不能丢——菩提心,其他都可以丢。每个人要想一想:不是你想不想丢的问题,最后你一定要丢,为什么?你会“翘辫子(死)”,你所在意的一切最终都会没有,不管是仇人还是恩人,好处还是坏处。既然如此,不如落得一场游戏一场梦,玩玩吧!要有这样的心态。怎么玩?修菩提心,不然真的虚度一生。
喜怒无常的原因是什么?心胸狭隘和患得患失,我们要预防这两个。这两个做得好,就不会喜怒无常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喜怒无常是一种性格,不过追根溯源还是这两个造成的。
第二十一,“莫追求声誉”
人为什么会追求声誉呢?他是一种心理的联想性,觉得名声好,就可以得到具体的物质利益,这是其一;其二,名声好,本身是一种自我认同。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首先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然后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后一个是自我成就,而声誉会帮助人自我实现、自我认同。比如全世界的人都说:“哇,你好伟大啊!”他真会认为自己伟大。所以,名声会对人的自我认同产生巨大作用,导致很多人对名声穷追不舍。
有人问:“名声会不会带来其他东西呢?”名声会带来很多其他东西,比如现在有很多明星想出名,因为引人注意就能代言赚钱,叫眼球经济。有些人为了出名,不惜做出很多恶劣的事情,为什么?其实有两个作用;其一,可能带来具体的利益;其二,自我认同。
这对修行人来讲是冲突的,我们就是不能要自我、要放弃世间利益。说到放弃世间利益,很多人就会害怕:“放弃世间利益,我们吃什么?”放弃世间利益不是把所有的都放弃,不吃饭、不睡觉,而是要放弃过多和无用的东西,要拿有用的生命去修行。
1、防虚荣求名
虚名真的没用,但很多人修行就是追求虚名、虚荣。有些人去搞这样的组织、那样的班,让很多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学佛大师兄,追求自己学得很好等名声。佛教中的一些辩论就是如此,他骨子里就想求名、求认同。
有人就颠倒是非:“那我就不去搞这些了”——那就是傻瓜!你可以拥有这些东西,可以去辩论、可以去学习交流,中间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宣扬佛法或者让自己在辩论中越来越清晰。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观察自己,去掉自己追名逐利的自私心态就行了。所以,我们要防止虚荣求名。
2、防盛名难副
有了名气以后,为了维护这种名气或声誉,而且让它很厉害,希望天天得到表扬,稍微受到一点攻击就不行了。为了维持名气费尽心机,这叫盛名难副。要追求、维持盛名,用尽了很多力量,如前所说,声誉无非就是保护了你自己。
如果你在修行中真的名声差了,大家都骂你是王八蛋,你就坦然接受:“王八蛋就王八蛋,我再给他加一个——王九蛋!”也就是说,最后我们一定要去追求解脱,至于个人名声的有无,拉倒吧,我们要有这种气概。
当然,如前所说,比如我们明明可以搞一些辩论或者辅导大家,结果为了“我不去追求声誉”,然后都不去了,这又矫枉过正了。在利益别人的过程中,不要追求声誉,如果盛名来了也无所谓,因为名声来了也有可能会被毁坏——“毁坏就毁坏吧,去他的!”
我觉得,学佛真的需要一点气概,很多师兄老是在各种各样的习气或者人为规定中折腾,学佛的人真的要有大丈夫气概。什么是大丈夫气概?其一,体现在敢于舍弃今生——出离心;其二,敢于承担众生的苦难——菩提心;其三,拥有强大的力量,舍弃我们心的错误运行方式——二元对立。
所以,学佛真的是大丈夫之事啊!小心小德、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是不可能成就的,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品。很多师兄在没学佛之前还好点,学佛以后在团体中争名争利,你诽谤我、我污蔑你,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说得不好听,关你啥事啊?
最初要搞好自己的修行,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有勇气去承担别人的修行,最后啥都不要——你没办法要,因为你要死的,谁不死啊?特别是五六十岁的人,要想一想自己还活得了多少天?既然要死,你又相信轮回,是不是应该为死亡做准备呢?那么的贪、患得患失,有什么用呢?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不是什么大话。这是第二十一个学处,“莫追求声誉”。
最后是菩提心修行的总结。在索达吉堪布的解释中,引用了无著菩萨做的一个最殊胜的总结,我把原文摘录下来。
在全论结束之际,无著菩萨做了一个最殊胜的总结: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一生都应投入到两种菩提心的修持之中。当然,修菩提心分出定、入定两种方式:入定时主修胜义菩提心,即抉择一切万法为离戏大空性,这实际与大圆满的“本来清净”相同;出定时缘一切有情修自他交换,以此引生强烈的大悲心,这就是世俗菩提心。若能将此二者圆融一味地修持,即胜义中抉择万法为本来清净的大空性,世俗中对任何一个众生不舍慈悲心,那就是诸佛菩萨共同修持的道——空性大悲藏,在此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殊胜的法了。
这里把修菩提心分成出定和入定两种方式——入定就是修胜义菩提心,出定就是修世俗菩提心。实际上,我们是分座上和座下,座上有两种菩提心可以修,座下也有两种菩提心可以修,但座上座下和出入定的分法是不一样的。
在座上可以出定和入定,比如真正开悟的人,可以在座上修大圆满、大中观或者大手印,沉浸在空性里面;出定不修大圆满了,也可以观修呼吸法、施身法等等,这是其一。其二,座下可不可以修大圆满呢?也可以。座下出定了,没有像座上那样,心处于一种始终的平静中去修,但是,可以任何时候都处在那种领悟(智慧)中——任何东西出现都自解脱。这是胜义菩提心。还有世俗菩提心,如前所说,遇到各种情况时转违缘为道用、视所有众生为母等等的思维和感受。所以,除了座上修,座下也可以修。
无著菩萨的总结中,菩提心就是出入定的修行,其实就是修两种菩提心,即修空性和修世俗菩提心。我们没有领悟空性,可以先去修单空,同时世俗菩提心可以尽情地去修。世俗菩提心和单空修到厉害的时候,而且找到一个好的上师,不开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世俗菩提心和单空根本没有修到位。
这真的不是说大话或者背书,真的是这样的,就是要修世俗菩提心,菩提心是内心中很深层的一种东西,不是表面上做出来的,让别人觉得“这个人好像很善良啊!”而是内心中很深层的东西,是一种生命的理想,是生命最底层的“本来”——本该如此。
前期一定要修世俗菩提心和单空,慢慢地,走到那一步去以后,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就会自然融为一体。不然一上来就想获取窍诀,安住在法性里面,用广东话讲:“讲嘢?”——哪有那么容易啊?没有基础的修行,去说这些东西叫口头禅,去幻想这些东西叫无聊,所以,一定要去做才行。
《修心七要》原文的作者叫恰卡瓦,是金洲大师的传承弟子,他说了四句话来表明自己内心的一个回向,或者是一个誓词、一个感叹。
将此盛五浊,转为菩提道,窍诀甘露藏,乃传自金洲。
什么意思呢?讲得简单点,“五浊”是指现在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众生浊、烦恼浊、命浊。
第一,劫浊。世道不好(环境不好),人类各种各样的情绪很恶劣,也不是很好,叫劫浊。
第二,见浊。众生见解混乱。现在的众生,是不是见解混乱嘛?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说法、理论、书籍成堆,但没有一个说得准确。我现在比较关心政治新闻,很多人分析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说得好像头头是道。我是绝对不会去管政治的,为什么现在要关心政治新闻呢?主要是想看一看这个世界会不会打仗、能不能和平。发现他们分析世法好像还头头是道,但是说到一些很关键的问题就乱来,讲得很扯淡。所以,见解很混乱,叫见浊。
第三,众生浊。这一期众生的身体都不好,孱弱、多病。
第四,烦恼浊。烦恼炽盛。前面的众生浊属于病痛,而这里的烦恼浊属于内心的烦恼。这一期末世的众生,各种各样内心的烦恼特别多,越来越多,时代越发达,科技越发达,内心的烦恼就越盛。我们认为物质发达了,好像烦恼会减轻,结果减轻了吗?烦恼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多。增加了更多的东西,结果随之增加了更多的烦恼。
第五,命浊。寿命开始缩短。很多人说:“不是啊,我们的寿命好像在增长。”那是平均寿命,你要想一想,要把很多被堕胎的生命算在其中。中国堕胎几个亿,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表面上好像科技发达以后能治病,生命延长了一些,但是跟枉死的生命相比呢?还有屠杀动物,以前动物都要养很长时间再杀,但是现在的饲养场里面,养几个月就成批地用电击等各种残忍的方式杀掉。所以,整个众生的寿命都在减短,人类的寿命也在减短,叫命浊。这就是“盛五浊”的意思。
“将此盛五浊,转为菩提道”是什么意思呢?用菩提心的摄持,把恶劣的东西转为道用。什么叫菩提道呢?由菩提心摄持的佛法就叫菩提道。小乘不能叫菩提道,而叫解脱道。菩提道也能解脱,但是它跟小乘的解脱还不一样,大家都知道这个概念,我就不再重复了。
“窍诀甘露藏”,在《修心七要》里面属于窍诀性的教言,能够将剧毒转为甘露的妙药。外在环境的不好和内心的烦恼,都称为剧毒,我们可以通过菩提心的修行,将其转为甘露的妙药。是不是这样的?真是的,但是你要去做才行。如果仅仅只是一个见解,那还不是真正的妙药,你要去做,要长期服用真正的妙药,不能只拿了药方子就跑了。
“乃传自金洲”,这是阿底峡尊者承侍金洲上师十二年以后才得到的心要精髓。这些内容看起来好像老生常谈,其实做起来真的不容易,是修心的七要。阿底峡尊者去斯里兰卡(也就是金洲)待了十二年,天天就学这个菩提心。阿底峡尊者当时已经开悟了,而且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大班智达,他还去找金洲上师。据传记记载,当时金洲大师在空性这方面的理论,甚至还不如阿底峡尊者的理论健全,但他的菩提心非常殊胜,所以,阿底峡尊者心甘心愿承侍了他十二年。菩提心也是大乘法门的不共特点,这四句回向由传承弟子恰卡瓦所撰写。
然后,恰卡瓦尊者又说了自己的感想,分为这五句。
由昔修业醒,自众信为因,能轻苦讥毁,请调我执教,今死亦无憾。
(此为摘录慈师的解释)最后的一句话,是颂词原文作者恰卡瓦说的:依靠前世修持大乘佛法的种子、宿业成熟苏醒,以及此生虔诚信仰、向往大乘佛法的两个因缘,使我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别人的讥讽诋毁,而听闻了很多调服我执,断除自私心的诀窍,如今纵然是撒手西行,也了无遗憾了,因为我已经掌握了人生的意义。
“由昔修业醒”,他说自己今世能够写出这样的内容,首先是由于过去世修行的业力在这一世被唤醒了(这是善业)。“自众信为因”,靠这一世的胜解信(“众信”叫胜解信)作为因。也就是说,前世的修业被唤醒,加上这一世的信心和虔诚作为因。“能轻苦讥毁”,能够克服重重的困难和别人的讥讽诋毁。“能轻”,能够不在乎这些讥毁和痛苦。“请调我执教”,听闻了很多调伏我执、断除自私的窍诀。“今死亦无憾”,即使撒手西行,如今也了无遗憾,因为已经掌握了人生的意义。
这一大段话是我摘录慈师的解释,也就是说:我前世修行的善业和这一世的信心作为两个因,能够克服各种各样的痛苦以及别人的讥毁,然后听闻了这些调伏我执、断除自私的窍诀,到了这一步,死亦无憾。“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几句话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我们真做得到吗?我们同样听到了,会觉得死亦无憾吗?不会的,甚至觉得只是一句话而已,说了就过了,下课以后立即去追逐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随着自己的习气就去了。其实不然,能够说出这句话,并把这句话当了真,你就会觉得死而无憾,生命其实听到这个就足够了。
但你会这么想吗?“诶,不行,我还没开悟”——那开悟是什么?你开悟以后,就真的会这么想了——今死亦无憾,你会发现这样的东西真的好重要。所以,真正悟得比较踏实的人,会很重视菩提心,他会发现,如果没有菩提心,大圆满见修行果中的“修”,很难搞得下去。“见”似乎还能碰到一点,但是要把“见”搞踏实,就要去修。“修”与世俗菩提心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而世俗菩提心走到极致,一定是胜义菩提心。
最后无著菩萨做了个回向文,回向文也是四句话。
源自大恩扎巴法王处,圆满所得耳传大宝藏,以具信徒请而彰显力,愿诸众生圆二菩提心!
这是无著菩萨作的回向文:“我的《修心七要》耳传窍诀传承,是从大恩根本上师——扎巴法王处圆满获得的,因为具信弟子扎巴江村的祈请,我才撰著了这部《〈修心七要〉耳传略释》。以此著论功德,普愿一切众生能迅速圆满两种菩提心。”
《修心七要》本来是恰卡瓦尊者写的原文,但回向文是无著菩萨写的。记住,这里的无著菩萨不是唯识的那个无著菩萨,而是藏地的一个大成就者,就是解释《入行论释·善说海》的大成就者。颂词就是“源自大恩扎巴法王处,圆满所得耳传大宝藏,以具信徒请而彰显力,愿诸众生圆二菩提心。”后面这一段话也是我从堪布那里摘引的,因为很好理解,我不再做解释了。
今天终于把《修心七要》讲完了,上了多少堂课啊?应该是三十八堂课。讲完以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内心里发个愿望:以此闻思、修行《修心七要》的功德,如无著菩萨所说,回向给所有众生圆满这两个菩提心,同时现实一点,希望我们现在这个世界能够和平,众生不要再受瘟疫的伤害。我还希望,大家学完以后要经常温习,经常把其中的要点拿来思考一下,并且在生活和修行中照着去做,不然非常的浪费。
《修心七要》的交流到此结束,我们应该非常欢喜!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