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总摄窍诀要,应修习五力。
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仪。
全论的七个部分:1、前行;2、正行;3、后行(恶缘转为道用);4、终身行持要点;5、修心圆满的标准;6、修心誓言;7、修行学处。
总结:死有法身的道用是直断,法性清净中阴的道用是顿超,化身道用是往生法和清净观。
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仪:我们应于临终前,在自己的各种威仪中,贯彻这五种力的修持。五力的顺序有所改变,只针对临终。
古德云:虽然被吹捧得天花乱坠的临终教法多如牛毛,但却没有一个教法能比这个教法更为神奇。
大总结:熟悉临终过程,根据自己的修行,采取相应的临终往生法,;两种用菩提心往生的方法,是最殊胜的方法。
平常的串习至关重要,平时和定时的修行,其中贯穿了五力:提醒自己修行时引发力,随时集资清障是善种力,明了修行的目的是破斥力,坚持修行是串习力,明确愿望和正确回向是发愿力。
临终的五力,和平时的五力运用,只是顺序发生了一些改变。先有善种力,让中阴有力量操行善法,故要供养;而后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开两种菩提心和教授两种菩提心的上师,其实是确定操行的修法,而后要放下世间一切所爱,为破斥力;然后提醒自己要修两种菩提心,以何愿力相应,产生在中阴时的引发力;最后与三个中阴时,能够真正修行菩提心而自在往生,这个需要平时串习的力量,不然无法操行。
这堂课内容:
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
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
讲第五个要点:修心圆满的标准,这四句颂词即四个标准。
诸法摄一要:无论修任何法,目的就是断除我执。断我执即是这一要,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两种。1、各种表面修法的圆满不能为标准; 2、各种世间福报现前不能为标准;3、各种境界、神通不能为标准。
二证取上首:他人见证和自己见证,以自己见证为上首。1、世俗菩提心的范围,自证为标准;2、胜义菩提心的范围,最初以上师鉴定勘验为标准,最后也是以自证为标准。
恒当依欢喜: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欢欢喜喜,因执著已轻。初期遇难则忧,中期半乐半忧,后期恒依欢喜,可示现忧烦。法喜的产生:1、集资清障;2、戒律清净;3、观修勤奋;法喜的延续:1、不执著;2、除傲慢;3、入法性。
能散即圆满:心即使处于散乱之中,也能把握正知正念,这是串习成量的结果。初期完全失去正念,而后逐渐能反观,是否失念视具体情况而定,后期一遇违缘,当即反观,当下松脱,或者当下现即菩提,即使梦中也能如此,是为标准。
即使达到了四个标准,也只能说明我们的修行有稍许进步,不能说明我们的修行已经完全到位,菩提心的初步成就是开悟,阶段性成就是证悟胜义菩提心,最终成就是成佛。
我们接着上周的课程继续学习《修心七要》,全论共七个部分,我们已经学到第四部分“终身行持的要点”。本来上周要学习第五部分“修心圆满的标准”,结果被我回顾了一堂课。也就是说,本来是上堂课的内容,今天要把它讲完。无论如何,还是要继续平常的学习方式——这堂课的前半部分,首先要承接上堂课的内容,也就是说,首先要做一个回顾,实际上是上堂课的“上堂课的回顾”的回顾。
真正从闻思的角度来讲,对这些内容不应该生起厌烦心。虽然万变不离其宗,内容都是这些,但要真正的了解也是不容易,从闻思的角度,一步步地走到真正的明了,要靠大量地闻思。
法王如意宝曾经在学院对僧众们说:“你们闻思三十年,最后两年开悟。”因为逐步逐步地闻思,闻思到最后,真的能走到开悟。这叫精思入微,如果长期坚持闻思,闻思的思想一定会慢慢深入你的相续、左右你的心态、支配你的言行。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行为就会慢慢改变,就修了“行”。行为改变,身心就开始安宁,就会出现禅定,最后因为一些其他胜缘,比如直指心性,甚至在偶然因素的刺激下,也有可能真正的明了法性。
所以,闻思有非常强大的作用。当然,闻思加上具体的观修就更快,非常的快。从修行的角度来讲,闻思和修行就像走路的两条腿,如果只闻思没有修行,往往就会把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当成境界,也就是搞不清楚见解语、境界语、修行语。为什么?实际上,所有的思维还是要依据一定的现量,如果真的有了一些智慧的现量,比如初步明白了法性,再回头来思维中观、唯识就容易得多。所以,闻思一定要去修行,有了心的现量以后,再回头来思维这些逻辑、法相,就会更清楚、更明白。
也就是说,修行的体受会让你的闻思更加细腻、圆满,反过来,思维又可以让你更快、更有方向性地拿到修行的境界。为什么?如果完全没有闻思就去打坐,说老实话,你坐在那里不知道该干什么。然后别人教给你一些禅定的方法,比如把心安住在一个点上等等,慢慢地就变成死禅定。变成死禅定可能会出现一些好的觉受,比如身体可能会变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压制情绪,但是对解脱没什么太大帮助。
所以,闻思和修行缺一不可,互相有助益。如果有了闻思再去禅定,你就知道在禅定中该怎么做,就不仅仅是单纯地把心平静下来,你就懂得要去观修、化解、对治一些东西。就像我们常说的“安住法性”——“安住”是一个动词,“法性”好像是一个东西,是宾格、名词,那么我们就会想象成“把心放在一个地方”。如果你没有修行、对它了解不深就会变成这样,其实就成了二元。而真正的“安住法性”,安住就是法性、法性就是安住,反而不是个二元性的东西。
有修行的人会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即使我们在语言上说“安住就是法性、法性就是安住”,但你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一定要通过修行,对法性有一点现量体会,你才知道什么叫“安住”;有了法性的现量体会以后,再来说“安住法性”,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这上面的思考就会很清晰;反过来“安住法性”这个词汇又会帮助你明白,修行应该安住法性而不是安住在某一个状态上。所以,它对你的修行的方向有指向的作用,不至于走偏。
闻思和修行是互相有助益的,二者互相帮助、互相哺育。就像人要两条腿走路,不然你独脚跳,风一吹就倒,两条腿走路就会快很多,而且稳健很多。这是闻思和修行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翻来覆去讲中观的逻辑、唯识的道理、修行的窍诀和原则,大家对此不应该产生厌烦。产生厌烦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真没有修行,一定会厌烦的。人的心就是如此,刚刚开始听很新鲜,久了以后绝对厌烦,这是心识的特点。
以前我学广告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广告拍出来,播放量不能过多,因为刚刚开始播放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天天看,看多了以后就会厌烦,看到都不想看了,最后反而会影响销量。所以一定要拍新的广告出来,不能一个广告从头用到尾,就是这个原因。
人的心识会疲劳,具体化就变成审美疲劳、婚姻疲劳等等之类的,七年之痒就是这么来的。它不关乎什么道德问题,而是人类心识的一个特点——从新鲜到强烈,然后到衰退,最后完全消失甚至起反作用,一种感受变成另外感受的变化,这也是为何所有的快乐最后会变成苦的原因。
上堂课学习的最后一个教言是“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仪”,我们回顾了在死亡的时候怎么运用菩提心的窍诀来往生。往生虽然有很多方法,比如破瓦法、净土的信愿往生等等,这里用的是菩提心。而“菩提心”这个词包含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一种强烈的心态,胜义菩提心是我们证悟的智慧。
两种菩提心在临终时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胜义菩提心可以让我们直接成佛,世俗菩提心可以让我们十方刹土随便去,有些人甚至可以重新回到人间来修行。比如到了转生中阴的时候,发起菩提心说:“我要再得人身,重新修行。”其中也有一些方法,比如看到未来父母的影像时就发起菩提心,甚至做一些观想,相应的就入胎了,之后可能会得到一个殊胜的人身,然后再进行修行(一般来讲,还是要去净土的)。
世俗菩提心有巨大的作用,胜义菩提心就更不用说了。而且这还是在说转生中阴,如果你在临终中阴和法性中阴时能够有世俗菩提心,还是会有巨大的作用。所以,用两种菩提心往生的方法,是最殊胜的方法。
在实施两种菩提心的时候会体现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是我们平时培养的。那平时是怎么串习这五种力量的呢?其实修行有大修行和小修行——大修行就是你平常修行中内容最集中、长期坚持的法,也就是你经常修、主修的法;小修行就是辅助的修行,比如偶尔念一个什么咒语、供水、持戒等等。而主要的修行,比如有些人说“我就修净土”,有些人说“这段时间我就修单空,最终我要去修大圆满”,那就是你的主修行,叫大修行。当然词汇可以随便安,不一定要叫大修行,叫主修行也行。主修行通过平常长期的串习,自然就会贯穿这五力。
第一,引发力。
比如你经常提醒自己修行,就会培养引发力,而且引发力会不停地提醒你“要修行了、要修行了”。引发力一方面需要去培养它,同时,培养成了以后,真的会经常提醒你要修行,所以叫引发力。
第二,善种力。
如果你要让自己的修行少遇违缘、得到很好的助缘或者尽量修出一些境界,一般来讲,一定要去积资净障,叫善种力。这是我们很忽略的一个事情,怎么忽略呢?我们认为一上来就要得到一些窍诀,然后去安住、去修行,得到好多境界。唉!这其实是很幼稚的想法,真的很幼稚。很多人这么做了,但是根本玩不进去。甚至有些人修行了很多年,经过直指心性以后,对法性都有触碰了,但是安住不进去,相应的觉受、体会出不来。原因是什么?积资净障不够!
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还非常自信地觉得自己可以、没问题。特别是有些人又很聪明——他不但聪而且明(聪是分辨,明是心还有一定的内观能力,可能是前世带来的,或者是这一世有一定的修行和积资净障),然后一指示,他稍稍明了了,兴奋得不得了,就开始去安住。你看嘛,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他安住不进去。原因是什么?积资净障不够!心里很顽固的执著,你自己是不清楚的。
我现在讲的是修胜义菩提心,即使是修世俗菩提心都得有善种力,平常都得有一些积资净障的力量,让你能够真正的把世俗菩提心修进去、深入你的内心,让你的心态真的产生变化——这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啊!
很多人把菩提心的偈子念了很多,经常也在听菩提心的课,有时候自己思考菩提心好像逻辑也比较顺畅,也觉得道理是对的,但是他的心态却始终不变。当然,做个好人绰绰有余了,但是要做菩萨,真得有菩提心,就不那么容易了。
很多人玩不进去,原因是什么?积资净障不够,就是没有善种力。他平常连一点小的好事都不愿意去做,还说要舍弃自身让众生成佛,这样的真实心态哪能生得起来啊?有点自欺欺人!平常做点善事或好事,比如参与放生、帮助周围的同修都不愿意去做,更何况生起真实的菩提心?
参与放生可能很多人还愿意,因为放生有其他利益在无形中吸引我们——放生能够健康、长寿、发财,所以我们愿意去做,但是帮助周围的同修就不太愿意了,因为这里面夹杂着自己的好恶:自己喜欢的可能帮助他一下,自己讨厌的就不愿意了。这样的话,连平等喜舍的舍心都没有了。另外,有时候可以举手之劳帮助其他的朋友、同事或者陌生人,他也不愿意,比较冷漠,有很多这样的人。
这些都不去做,还说你要发菩提心,那就肯定不行。你做这些事情就是善种力,而且要以菩提心的发心去做,以菩提心的方式去回向,做了善种力才修得进去。所以,我们平常要经常去积资净障,包括守戒、绕塔等等,同时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周围的生命,不管是人还是动物。
其实我觉得主要是帮助人,但是我们往往对动物非常热情。为什么呢?因为动物不伤害我们,一般的动物很难让我们厌恶。当然有些动物我们还是厌恶的,比如蟑螂、苍蝇、蚊子、臭虫,因为它们伤害你。但是我们说的帮助动物,一般是指汪星人、喵星人之类,看到都喜欢,帮助它们也心甘情愿。还有放泥鳅,因为上师也在放,大家都在放——“放泥鳅有好大功德啊!”这方面的教育听多了以后,功利心就逼着你去,如果是周围的一个朋友,你可能就不愿意帮助他了。
当然,还要看什么样的朋友,要是经常讨你开心的,就慷概激昂:“没问题,他平常人很好,我要帮他!”要是他平常得罪了你:“哎呀,那个人不要帮他,他坏得不得了!”是不是这样的?人的心就是这样的,因为站在自我的立场上,一定有好恶。在功利心的驱使之下,善种力就很弱,或者是不去做,根本就没有。
所以,要发起菩提心,在慈悲喜舍的基础上,以众生为老母的心态去做这样的事,做多了以后,这样的心态就开始培养起来了。那么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就叫善种力。
第三,破斥力。
我们去做任何一件事,不论是正规的修行,还是平时的积资净障,或者是在培养自己引发力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不管是修菩提心或者其他法,目的都是破斥我执。我执有两个,一个是人我执,一个是法我执,二者都称为我执。
在我们这个初级阶段,对人我执特别是我所执的破斥(破坏)是最重要的,比如各种各样很明显的贪、嗔、自私,这些是要破斥的。我们要明白修它的目的,就是要断掉这些,修行要清楚所断。所断就是你要断掉、破斥、消灭的东西,中观叫遮破(遮破有思维性的遮破以及修行性的遮破)。总之,明白修行的目的是要断掉我执,就叫破斥力;
第四,串习力。
坚持去修行,其实就是串习力。比如在座上修菩提心、修施身观想法、呼吸观想法,还有平常大量地思维,天天都在串习。座上在串习,座下思考着串习。
这不限于修菩提心,这五力贯穿在所有的法里面。因为我们在讲《修心七要》,讲的就是两种菩提心(主要讲世俗菩提心),所以这里以菩提心为修行的目标。但这五力也可以用于其他的修法,比如净土、大圆满、上师瑜伽等等。
坚持座上和座下的修行就叫串习力,也就是让它串习成量。其实五力全都包含在串习力中,五个力都要去串习。引发力你不串习啊?要串习嘛。善种力不串习啊?还是要串习。明白修行的目的是破斥我执,你不串习啊?还不是要串习。你天天读中观、唯识,其目的就是破斥我执。
比如《入中论》,全书分十章,每一章讲一个地的菩萨,一品讲初地,二品就讲二地,一直讲到十地菩萨。初地叫一品菩提心,二地就叫二品菩提心……这么讲下去。它是怎么讲的呢?一品菩提心是断除了那些东西,二品菩提心又是断除了那些东西,目的就是破斥我执。你说:“除了破斥我执,为什么不讲功德呢?”解除你的人我执和法我执的同时,被它们遮蔽的本具功德就出现了。那些不会坏的功德不是你修出来的,而是你本具的。
当然,有些功德是我们修出来的,但是它会坏,比如有目标的禅定(世俗禅定)。而法性那种不会生灭的光明本身就是定(不定而定),它不是你修出来的。所以,明白大圆满以后,完全不费力就入定了,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明白了不分别的自然本性,其实是不用力的,那就是一种智慧——对光明这种本质的直接明了。直接明了以后,他很自然就安住,就是一种定。我们平常修定的时候,心关注一个目标,然后尽量让它不离开此目标……要这么去练习,其实是在努力、费力。
也就是说,这些功德会随着两种执的消除而显现出来。所以,不管是修菩提心还是上师瑜伽,破斥力也是在串习,那么,坚持修行其实也是串习力。
第五,发愿力。
明确愿望和回向的目标,就是所谓的发愿力。为什么又叫发愿力,又有回向呢?初期修行的时候你要发愿,叫发愿力;修完以后,为了让修行能够在相续中延续下去还得回向,回向给你最初的愿望。你的发愿和回向最好一致,如果专指菩提心的修法,就回向给自己不忘菩提心。
以上就是平常串习的五力,临终的“五力重威仪”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顺序发生了改变,具体的内容也有一点点调整。
具体的内容为什么要调整呢?比如发愿力,临终时的发愿力就是:“我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开两种菩提心的修行和教授菩提心的善知识。”平常不一定这么发愿,你可以发愿“我要坚持菩提心的修行”或者“生生世世不离开菩提心的修行”,当然也可以发愿“教授菩提心的善知识”,但和临终有点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你要临终了,有一个具体的阶段要去经历了。
再比如引发力。平常串习引发力时,你不会说“中阴时,我一定要修菩提心”,而是要在临终时去体现五力才这么发愿。平常你可能会这么提醒自己:“我要修菩提心哦,随时随地地修哦!”但在临终时,你会这么去提醒自己:“我就是要在中阴的时候修菩提心。”当然平常你也可以发愿“我中阴的时候修”,但是你不能因为发愿“我中阴的时候修”,平常就不修了嘛?所以,平时的五力和临终的五力有一点点不同,不过大体内容都是一样的。
顺序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因为你快死了,一定要为临终做准备,由于临终这个因素的介入,五力的顺序就变了。
第一个变成了善种力。在平时的任何时候你都可能去做善种力,但在临终时(说明你已经知道自己快死了),善种力一定要马上兑现、首先兑现,否则一旦开始进入五根隐没、四大隐没,你就没办法积累善根了,因为你动不了、发不出声音、耳朵听不到、眼睛也看不到。所以,当觉得自己要死了,趁自己还能说的时候,就要开始把所有贪恋的或者认为最好的东西,立即供养给在中阴时最起作用的对境——三宝。
首先要种下善种力,如果你不做这样的供养,这种力量在中阴时就可能体现不出来。而且这个时候供养进去是新鲜、热辣的,趁热劲还没退,还没完全在阿赖耶识里面“安住”,还没有被遗忘或隔断,在中阴时可能就发挥出来。
然后要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开两种菩提心的修行和教授菩提心的上师,特别要体现在中阴中间。”其实你说“特别要体现在中阴中间”就已经是引发力了,所以发愿的时候包含了引发力。
你要明白:“在中阴的时候,我一定要放弃所有的贪执。那么在中阴到来之前,我就要放弃所有的贪执。”所以这个时候要处理好财产(当然财产一部分供养),特别是亲人或亲情。有些人在中阴的时候不一定贪恋财产,比如房子、存款等等反而没什么,但是一看到亲人:“哎呀,我好舍不得你哦!此生未尽,下世我还要和你在一起!”——哦豁,下世你真的和他在一起了,你变成了他头发里的臭虫或者肚子里的蛔虫。所以要斩断这些贪执,其实这就是破斥力的一种体现。
真到中阴的时候,如果你平常串习得很好,那么引发力就会起作用,所以,引发力和串习力会同时出来。为什么?引发力引发自己要修菩提心,如果平常串习得很强大,那么菩提心就出来了。当然,也有可能通过引发力引发以后,菩提心确实出来了一下,但是由于平常串习不够,在中阴时一遇到危险或形形色色的现象,你就害怕了。如果你平常串习得很好,任何外境出现(恐惧的外境也好,妙欲的外境也好)你的心都不乱,保持在菩提心的状态中,就容易往生。
所以引发力和串习力虽然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不同。如果你串习得不好,也不行,但是串习得很好的话,引发力一定会出来。当然,你不能说:“我只要串习力,不要引发力。”结果到了中阴,本来菩提心该出来的时候,你忘了,那就麻烦了。所以不仅要有引发力,也要有串习力。
五力在临终时就是这么体现的,无论如何,平常去串习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随时随地经常去修行,你经常去修行就能体现这五种力。关于这五力,其实不用想得那么多,当然,有了这样的分类和闻思,好像对修行有了理性的指导,但是在修行时你就坚定下去:“我一定要修菩提心!我每天修!天天修!”
其实,你说“我一定要修菩提心”的时候,其实已经在建立引发力了;然后说“我每天修!天天修!”比如晚上修半个小时再睡觉,早上修半个或一个小时再起床,其实就建立引发力了;还有“遇到危险,我就修行菩提心”,“遇到不开心,我就修行菩提心”,这也在建立引发力。建立引发力的同时也是一种串习力,然后在串习菩提心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你不知不觉都要去帮助别人、做一些佛教方面的善法,其实就是善种力。
既然要修菩提心,就有座上修和座下修:座上修就是我们所教的观修方法;座下修就是你会思维,会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菩萨六度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串习,叫串习力。修菩提心的时候,你肯定明白“这就是在破除我执”,首先在概念上明白,然后修着修着你的我所执开始丢弃,因我执而产生的烦恼开始减轻——这就是在斩断我执,破斥力就体现了。所以,只要你下定决心去修,一定具备这五力,然后在临终时按照这些程序做一下,“五力重威仪”就出来了。
这就是《修心七要》的第四部分——终身行持的要点。大总结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内容,其实只有四句颂词:“总摄窍诀要,应修习五力。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仪。”大家应该非常清晰了,虽然讲了那么多,其实说起来很简单。
有些人只想听知识层面的:“哎呀,说这么多干嘛,无非就是修菩提心嘛,不要讲这么多了。”那你是个瑜伽士!关键是你要修得下去才行,很多人在修不下去的时候,听一下菩提心的课、看一下菩提心的书,他又能够修一段时间,修着修着又不行了,然后再回去看,因为闻思是一种资粮。经常说资粮道、加行道——在资粮道是以听闻、学习为主,听闻、学习就是积累资粮,当然,五加行也算是资粮道的修行。
有人疑惑:“为什么五加行算是资粮道,而不是加行道呢?”因为五加行是针对大圆满的一种加行;而加行道是大乘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的第二个阶段,是对一个主要的法的修行。比如世俗菩提心的具体修行或者大圆满(胜义菩提心)的修行,就算是加行道的内容;而修大圆满之前的五加行,其实只能算是大乘五道中的资粮道——积资净障。
闻思也算是资粮道的东西,积累这些东西对你的修行是一种动力,所以,闻思很多的人对你的修行有巨大的作用。闻思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比如学者型的,记忆力很好、分析能力比较强、逻辑能力也比较通畅,他就要把每一个词汇都搞清楚,各种说法都要了解。有些人的闻思是堆砌型的,这种闻思要差一点,没有前面那种好,他就是不断地听,但是听的时候感受到加持,被这些词汇、法相、道理中透露出来的智慧和慈悲所摄受,心态开始柔软,对很多问题开始莫名其妙地明白,这也是长期闻思所起到的作用。
我举一个大家都容易理解的例子,有些人平常不信佛,但是哪天突然听到大悲咒,心里好温暖、好舒服,其实就是被加持了。或者听到一些菩提心的教授或者空性的词汇以后,他会眼泪直流、浑身发抖等等,其实就是前世的大乘种性、善根被唤醒了。
但并不是每次听到这些他都要眼泪直流、浑身发抖,那怎么得了啊?人家会怀疑他的神经是不是出问题了?不一定每次都要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但他会感到加持。当然他也不一定真的能听懂(因为懂也有程度),但就是觉得爽——“我喜欢!”这种人就是被教理中的智慧和慈悲所摄受、加持。
这是闻思的两种体现,你问:“我是哪种呢?”那就需要观察自己了。如果你喜欢把每一种道理都搞清楚,每一个名相都以各种角度、各种反体(因明术语)搞清楚,那你属于学者型的。有些人说:“也许我听完课就忘了,但听的时候就是爽啊!而且它对我的修行很有帮助,我听完课以后,打坐就能打进去了。”这就属于加持型的。
我们在这里上课,有很多师兄在做课程录音的听打,那么,他在做听打的时候,可能一句话要反复听好多次。因为我讲话速度很快,又是标准的川腔普通话(川普),很多人听起来那是锥心的疼啊!有时候根本听不懂,而且我有时候讲课没有逻辑,前言不搭后语,扯远了以后扯不回来,自己都忘记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那么,听打的人就更恼火。所以,他要很用心去听,但是听着听着,他就会真的明白很多意思。这些搞听打的师兄很多是横中插进去的,什么叫“横中插进去的”呢?他没有详细读过中观、唯识等基础理论,但慢慢地,他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而且很多人还在听打中莫名其妙地修出禅定来。
我不是吹牛,有很多师兄就是这样的。这并非是我在吹嘘自己有多牛,我跟大家说过反复强调,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凡夫,但我讲的是佛法。佛法并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佛陀和上师们讲的,我只不过是闻思以后来跟大家沟通而已。我这么一个凡夫嘴巴里说出来的东西,他们反反复复地做听打,能慢慢产生很多觉受,就说明这些东西有加持力。这种加持力不来源于我,我只是一个“托”,根本的来源是上师三宝。
所以,有这样一种闻思的方法,并不是一定要每个人都去搞清楚。当然,你能搞清楚最好,可以清清楚楚、各种道理都明白,横说竖说,天花乱坠、宝雨纷飞,但大部分人是不行的。还有一种人的闻思能力真的很差,听都听不进去,那么你可以修净土法门或者跟随一个上师。请记住,我们一定要跟随上师,有人想听到一个窍诀就去修行了,这也不一定完全不行,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好多都是听了一两句话就去修行。但那是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而你是中国八千八百八十八万个非成就者,不能真把自己当成是那种根器,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要去闻思。
《修行七要》的第四要“终身行持的要点”就讲完了,今天要学习《修心七要》的第五要“修心圆满的标准”,最后还有两个要——“修心誓言”和“修行学处”。修心圆满的标准今天应该能够学完,后面的修心誓言和修行学处可能还有几堂课就讲完了,然后我们学习《修心八颂》。
《修心八颂》的篇幅比较短,我也会讲得比较快,因为《修心八颂》的很多内容已经在《修心七要》中讲得差不多了,但我们还是把它学一遍,学完以后,马上进入净土的学习,我估计可能还要一个多月。有师兄在问:“什么时候能讲净土?”《修心八颂》学完以后就讲。
关于净土的学习,我们首先讲《阿弥陀经》,因为这是净土宗最根本的经典。《阿弥陀经》讲完以后,再来学习藏传和汉传的各种各样有关净土的经论。净土有很多经典和论典,还有很多祖师们的开示,都非常的精彩,至于到底学什么,到时候再看,但是第一部就讲《阿弥陀经》。
净土要讲多久呢?我不知道,也许讲到你往生净土为止。大家听到这个说法是不是很不开心?“哎呀,这不是咒我死嘛?”你来咒我往生净土嘛,我好希望你的咒语马上得以实现。比如你咒我:“你这个王八蛋!你怎么不往生净土啊?”我说:“不要说王八蛋,王九蛋我都愿意往生净土。”这不叫咒,而是祝福,我们经常说的咒,是指去不好的地方,但是咒你去净土,那真的是“善咒”,叫大悲咒。
好,我们现在来学习《修心七要》的第五要“修心圆满的标准”,只有四个颂词,但它也是四个标准。
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
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
这四句颂词就是修心圆满的四个标准,其实不一定完全用到菩提心上,用于其他法也可以,但是用到菩提心上非常贴切。“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这四句颂词是你的心是否修好(修心圆满)、这个法是否修好的四个检验方法或标准。修菩提心可以用这四个标准去检验,修其他法也可以,大圆满、中观甚至净土都一样可以。这四个标准很精彩,可以用于检验我们自己的修行。那么,我就一个一个的来讲这四个标准。其实把四句颂词讲完了,四个标准大家就清晰了。
第一,诸法摄一要。
因为无论你修什么法(包括《修心七要》中修菩提心的法),目的就是断除我执,也就是五力中的破斥力。如前所说,只要是佛法的修行,根本的要点就是断我执(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无论什么法,就只有这一个要点,一定要以断我执作为标准,不能以其它东西作为标准。
这要怎么明白呢?你不能只是概念性的明白:“是啊,我是以断我执作为标准啊。”有时候这只是一句话,实际上却以其他东西作为标准了。其他东西有哪些呢?
其一,表面修法的圆满不能成为标准。
比如有些人说:“五加行我都已经修完了,我怎么还没怎么怎么样。”你修了十万的皈依偈、十万的菩提心偈、十万的曼扎、十万的金刚萨埵、十万的上师瑜伽,甚至每个加行修了四十万,这些好像都很圆满,甚至去参加学院的金刚萨埵法会,念了四十万的金刚萨埵,都去了好几次,每个数字都圆满了,但这叫表面修法的圆满。我执断没断呢?没断,所以不能以表面修法作为标准。或者你说“我打坐已经打了三千个小时、四千个小时了,每一坐可以打七、八个小时”,这都叫表面修法的圆满,是形式上、数量上的圆满。
真正的圆满是什么?你有没有断掉我执!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人我执断掉的具体体现就是烦恼减少;法我执断掉的具体体现就是越变越聪明。如果学佛越修越笨,那一定有问题。什么叫法我执?人心执实的时候,就会导致判断出问题。什么叫“人心执实”呢?我举个例子,大家一下就明白了。比如一个贪钱的人,做的任何思考都是以钱作为标准,如果你用钱的方式去诱惑他或者影响他的判断,是很容易的。
再举个例子,年轻人一般对情爱比较看重,衡量的标准往往是否有很浪漫的故事,所以,以年轻人作为目标而拍的电影一定要写情爱,就算是一部武打电影,里面也要配一个漂亮的女主角,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判断。而老年人就不是了,他衡量的标准一定是权力、金钱和安全,因为他老了、不行了,情爱也弱了,但是他要安全,尽量想长寿,如果给他弄一点养生的东西、传统文化之类的,他就特别喜欢,注意力就会被之影响,你用这些去左右他的行为就可以。
他们为什么会被左右呢?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执著,而法我执会影响人的判断。我说得还很粗大,如果很细微,那一个人的判断都会迥然不同。比如一个人曾经被他的女朋友所伤,而他的女朋友经常穿红衣服,结果下一次谈恋爱约会的时候,又来一个穿红衣服的,本来那是一个很好的女人,但是他一看:“怎么又是穿红衣服的,和我前妻一样,不干!”法我执影响了判断——一个红色的东西联系到其他东西,影响了他的判断。
当然我是随意举的例子,说不定他更喜欢穿红衣服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不明白自己深藏的种子,程度达到很深就有精神病。用什么方法治疗这种精神病呢?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治疗法。当然,弗洛伊德的方法比较差,最厉害的方法是什么?发菩提心、观修,不管是什么精神病都能冶得好。关键是他做不下去,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往往没办法去做,或者做两天就想有结果。
他不知道修行是一个日积月累、长期观修的事。特别是那些读禅宗的人,一看到书上写:夹山被船子和尚一棍子打到水中,爬起来就开悟了;水潦和尚被马祖一飞毛腿或者剪刀脚踢翻,爬起来就证悟了;香严禅师更精彩,打都没挨,也没下水,拿个石头往竹子上一打,就开悟了;德山也很精彩,一吹蜡烛就证悟了……他以为搞一些这样的东西,马上就能证悟。这并不仅仅是说个别人,而是针对大部分人,特别是对汉传的禅宗故事有兴趣的人,往往喜欢这样。
我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因为读了德山禅师的故事(德山见到龙潭和尚,蜡烛一吹,一下开悟了),我差点把家里的电灯都弄爆了。他蜡烛一吹,从亮变黑,就体悟到本性了,于是,我就把电灯打开、关上,打开、关上……做过好长时间,结果我没有开悟,电灯差点坏了。
其实,并非是靠这么一个刺激就能开悟,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最后那一下无非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个机缘。当然,它也很殊胜,但那只是一张录取通知书,不是你十年寒窗的努力。上大学(好比开悟)是靠那一张录取通知书吗?不是,靠的是你多年的学习(修行),但是大家都只重视那张录取通知书(也就是禅宗故事中讲的东西)。
“诸法摄一要”,“一要”是在断我执,表面修法的圆满不能为标准。请记住,我们学了就要明白它,不能只是记住“诸法摄一要——断我执”就完了,实际上还是在拿表面修法的圆满作为标准,显然是很蠢的。
其二,各种世间福报现前不能作为标准。
很多人会说:“哇,你看他修行以后,越长越漂亮!”“哇,你看他修行以后都发财了,生活过得好好啊!”佛教团体中经常会互相传讲这些东西,对于初步接触佛教的人,固然有一定的诱惑力——“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佛教用的勾、框、K三招——先勾进来,然后框住你,最后K死你),这是可以的,但是真正修行不能以此作为标准。
以此作为标准的时候,心的去向都是错误的,是没有出离心的行为——“我修了那么久,都念了那么多咒、修了那么多上师瑜伽,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我的馒头脸怎么还是没变成锥子脸?”这是不行的,要满足你的这个心愿,得去韩国、去整容医院。所以,不能拿这些作为标准。
即使通过修行,好像得到了很多世间法的好处,身体变好了、心也变得安宁了,但都不能以此作为标准,不要以为这就是成就了或者断除了我执,甚至是禅定所带来的觉受都不行(这是接下来要讲的第三点)。
所以,世间福报现前不能作为标准。很多人修行真的会福报现前,有人说菩提学会的第一批学员中好多人都发了财,好像是一个了不起的事。他们当然会发财,因为学佛的人一般都会供养、布施,发菩提心等等,这些确实会带来一些世间福报,不然因果就虚了。如果一个希求解脱的人拿它作为标准,表明你连三主要道中最基础的出离心都没有,而且这也不能成为解脱的标准。
请记住:其一,各种表面修法的圆满不能成为标准;其二,各种世间福报现前不能成为标准。
其三,各种境界、神通不能为标准。
什么叫各种境界呢?如前所说的修禅定,一定很长时间,像禅修中心的师兄,有的一坐十几个小时,有好几个坐到身体没有了、都是光等等。有人总喜欢跟我打坐,“好舒服啊,浑身暖融融的”,这些都不是标准,只是过程中的觉受和现象。还有一些单空的境界,有的坐在光影中间、身体开始消融,甚至觉得自己都已经快证悟了等等,各种各样的觉受不能作为标准。还有人出现神通,慢慢发现自己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偶尔能够透过墙壁看到外面的事情、身体经常有香气等等,这些不能成为标准,但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就把这些当成标准。师兄们,是不是这样的?
既然这些不能成为标准,那要以什么作为标准呢?“诸法摄一要”——对我执的息灭是否有了很多真正的现量?人我执的减轻,那就是烦恼减轻,好多贪执的事情不再贪执了。如果菩提心成就,人我执一定会相应的减轻。法我执减轻,你会越变越聪明,起码在修行上越来越清晰。当然,你在修行上越来越清晰,在世法上也会越来越清晰,起码人的几种商会变高。首先智商变高,思维能力变强;情商变高,不会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变得“刻人憎”(粤语,意为:令人讨厌)。这是情商、智商,还有逆商……反正很多商,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智慧都在慢慢地提高。
这是不是绝对的标准呢?不是,最重要的标准是烦恼减轻。因为法我执的断除,比如断除一些比较厉害的所知障,其实是初地菩萨以后的事。但人我执也是一种法我执,它减轻以后烦恼会减轻,判断力会清晰一些,导致你在世法上一定会变得好很多。
比如一个人的自私减轻以后,他就会喜欢帮助别人,经常替别人着想,就不会那么让人讨厌,起码知道该怎么跟人相处。如果他的智商、情商稍稍高一点,就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故而不会拿别人最忌讳的事情去伤别人。比如人家结婚的时候,“我送你一句佛法:一切都是无常的”,别人“啪”一巴掌,把你的土拨鼠脸打成胖猪脸,这也是无常的。
所以,菩提心会让你自然变成这样,当然,最重要的标准是烦恼减轻。这是第一句颂词“诸法摄一要”,它不是一句虚话,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认知方式和判断标准。
第二,二证取上首。
“二证”就是自证和他证,即自己见证和他人见证。修行有两种证明:一种是现量或者观察性的知道自己修得怎么样,比如有些什么样的觉受或境界,逻辑清不清楚等等,你会内观、察知自己内相续的东西。还有一种就是你通过修行以后,别人发现你的性格变了、智慧变了、心变柔软了等等。
佛教徒经常会说:“这个人的心好调柔哦!”那就是别人对你的一种观察、见证。还有,修到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去找自己的上师说自己的境界和认知,希望上师给一个评价,这也是他人的见证,叫他证。那么,这两种证以什么为标准呢?“二证取上首”,他人见证和自己见证,以自己见证(判定)为上首。
这样一说,很多师兄就会有意见了:“啊?怎么会是这样呢?那很多人自以为是,怎么办呢?”佛教团体中经常有人明明什么修行都没有,却认为自己已经快成就了。那“二证取上首”,如果以自己为准,岂不是就搞翻了?还有一些人明明修得不错,却总是认为自己修的不怎么样,这样不行那样不行,虽然好像是一种谦虚,但如果他不能准确判定自己修行的情况,对自己的内证不清楚,也不利于对治、消除相应的障碍。
我们要把谦虚和愚痴分开——谦虚是明知道自己的状况,但是心里不因自己的修证产生傲慢,同时心里也明白诸佛菩萨无穷无尽、无边无量的功德,故而产生谦虚心;愚痴是完全不了解自己,明明可以也说自己不行,这叫傻。这两者要分清楚。
有人问:“以自己的见证为上首,是不是要出问题呢?”是的,也没说错。在修行的初级阶段,我们不能自以为是。有的人自认为菩提心修得很好,比如以前有师兄讲菩提心,讲到一屋子人都在哭,哭得惊天动地,我进去都忍不住泪水直流。他自己也哭,觉得自己菩提心修得很好,结果出来稍稍一刺激他,马上原形毕露。那他的菩提心是不是真的修得很好呢?不是的!
初期的时候,自己的见证可能是个误区,不能以它作为上首,要以上师或善知识的判断作为上首。到了后来,随着你越来越清晰,善知识说的有些话不一定能作为上首。当然,也要看是什么善知识,如果遇到玛尔巴大师、莲花生大师这些善知识,那他比你还清楚你自己。一般来讲,到了后期,一些境界很复杂、说都说不清楚,那么你要以自己的判断作为标准。
为什么呢?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些上师经常会给他的弟子说:“你已经开悟了。”到底有没有开悟,要自己问自己的。你要经常反观自己是不是清楚的,如果你都不清楚,就不能认为自己懂了;或者你误认为自己懂了,突然哪天发现境界不对或者跟一些教言、法句不匹配的时候,就要产生怀疑。这个时候,你就要以你自己的修证来作为标准了。
最终一定要以自证的结果作为标准,明不明白?不是你没证悟,上师说你证悟,你就证悟了。你没有解脱,谁说都不行,佛说都不行!还有,有些人确实已经证悟了,别人说你没证悟,也是不管用的。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法王如意宝说的:“一个人透彻地证悟的时候,一千个佛陀到他面前说没证悟都不行!”因为现量的明了、各方面反复地熬炼以后,心会彻底明白——这就是解脱。所以,到了最后,一定是以自己的见证作为最根本的结果,叫自证为上首。
其一,世俗菩提心的范围,自证为标准。
要掌握这个情况,在初期随学、随修的时候,要以上师的说法作为标准。在世俗菩提心的范围,初期要以上师的说法为标准,但修到一定的时候,要以自证为标准。为什么?因为别人不知道你的心,包括你的上师也不一定看得到你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样。但你自己是知道的,你闻思、观修多了,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柔不柔软、有没有真的菩提心。
这是修到后来的程度,而初期不是的,初期的人有时候用想法把自己感动了,就认为自己真的发了菩提心。这种傻子很多,不是一两个,而是批量产生。还有一些人是装样子的,他在某种情况下显得很有菩提心,换种场合就不是了,但是,他会把在某种场合或特殊状况下产生的暂时柔软心作为标准,这种自证是不能取上首的。
这是由于初期的人不能很清晰地观察到自己的心,也就是自明、内观的能力很差,这种人还是要以上师说的为标准。但是到了后期,随着你的观修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邃,那上师也不一定说得准。说不定你的心很柔软以后,上师觉得你还不错、发了菩提心,但你会明白自己内心阴暗之处闪过的丝丝的自私念头,所以,要以自己的内观作为标准。
其二,胜义菩提心的范围,最初以上师鉴定勘验为标准,最后也是以自证为标准。
那么胜义菩提心呢?胜义菩提心其实也一样,最初要以上师的勘验作为标准,如果确实是一位具德上师,他会给你说“你这个是如何如何”,然后你表达出来,他会说“你可能是这样的”,会有触碰等等之类的,总之前期以他说的为标准,但最终还是要以自证为标准。明白以后,你要去安住、去修,然后越来越清晰,要以你的是否清晰作为标准。到了后来,在梦中能不能安住、人我执和法我执是否因胜义菩提心的修行得以减轻乃至于息灭等等,要以自己的内观(自证)作为标准。
大家明不明白什么叫自证啊?所有的心识都有自证的能力,自己肯定自己就叫自证。胜义菩提心是心的自明,这种自明是一种自证;世俗菩提心是自己对自己心态的一种观察,也是一种自证。自证是一种现量,叫自证现量(因明中有四种现量: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这就是“二证取上首”,所以,我们要清楚这两种证明。
除了上师,其他的同修、朋友因为你偶尔的行为或者某种特殊状况对你的夸赞、奉承、贬斥,都不要当真。比如去放生,你看到一个动物很凄惨,哭得不得了,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周围人一看:“他的心好柔软,好有悲心哦!”你要是真认为自己有悲心,你就是傻子。只要他对准你的脸一口痰吐过来,你的悲心瞬间不见,马上就是嗔恨心。还不用这么严重,动物没了,你的悲心也丢掉了,修行初期就会有这些现象。
还有,可能那天你偶尔愤怒了一下,骂了一个人或者做了一个很不慈悲的行为,很多人斥责:“你不慈悲,你修得不好!”当然,要为自己的行为忏悔,但是也不要认为他们说你修得不好,你就气馁了。在你成为初地菩萨之前,退失、控制不住的行为经常都会有,也不用自贬到一塌糊涂。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观察,至于周围道友说什么,有参考或借鉴价值,但是要以你的自证作为标准。
这都是中后期的事了,前期道友说的也不准,而要靠你的依止上师。因为依止上师司空见惯,熟悉心的变化过程,可以为你指出来,是否修到一定程度以他说的为标准,但是到后期都不行的。胜义菩提心也一样,开始以上师说的为标准,到后来也要你自己证明才行。
到了最后,开悟也好,初地菩萨也好,完全是自心的事,善知识、佛陀、上师三宝、空行护法都只是帮助你、引导你。所有内心的转变、内心的明悟以及功德的阐发,都是你自心的事,离开了你的心,啥都不是。
第三,恒当依欢喜。
这是一个标准,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欢欢喜喜,因为执著减轻了。我执减轻了,任何情况下都是欢欢喜喜的,其实就是没有太多的希忧。人的心就是如此,作为个体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和忧虑。比如安全感(害怕很多违缘和厄运的出现)、健康、钱财、声誉等等,这些都会让一个人很紧张、很忧虑;同时他又有很多希求,渴望得到很多东西。通过人我执的减轻,希忧也会慢慢地减轻,他在很多环境中都能够自然表现出轻松和快乐。
“恒当依欢喜”,“恒”是常恒的意思,就是经常、随时随地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当然,中间也有法喜的产生,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并不是马上就能做到“恒当依欢喜”。所以它要作为一个标准,一定是后期的事。
初期的时候,普通人遇难则忧,有时候畏难也忧。什么叫遇难则忧呢?稍稍遇到一个逆境,心里就很焦虑、忧愁。这不用我来细说,每个人几乎都是一样的。甚至一个人过得很好,也有很遥远的忧愁,害怕会如何如何……常说“未雨绸缪”,其实就在忧虑未来的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在远虑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忧了。
中期的时候是半乐半忧。什么叫半乐半忧呢?修行到中期,因为我执减轻了,人会经常处在轻松愉快中间;但是我执还在,还会时常发作。有时候修行的东西、熏习的心态现前,觉得“好愉快,好舒服”;但是遇到事情或者修行不得力的时候,就觉得“哎呀,好烦!好愁!”这就是中期的状态。初初修行的人可能感受不到,但是修行了几年的人一定会有这些感受。
我举个例子,比如闻法的时候或者打坐的那几天,我们心情好愉快,但是一回去做世俗的事情,烦得不得了。所以,有时候要逼他去做事,让他能够把座上、听佛法的东西融在做事中,这种分裂(禅宗叫打成两段)慢慢就开始融合。
有些人一打坐、一修行就欢喜、愉快,一做世俗的事就烦,连洗个袜子都愁得不得了。你说:“这样对还是不对呢?”也是要分阶段的,为什么呢?如果做世俗事很烦、想去修行,说明有了出离心,这是个好事情。反过来说,如果只喜欢修行,一做世俗事、跟人一交往就不行的话,说明你的修行有问题——偏了。
也就是说,你只有在自己的坐垫上才是佛,一下了坐垫就是凡夫,而且是一个执著很重的凡夫。那怎么办呢?要开始进行一些相应的修行。所以,修行分见、修、行、果——见是闻思;修是座上修;行就是座下也要去修行;最后才能得果。
所以,中期的时候是半忧半乐,当然也要根据程度而言,如果遇到大的违缘,那就全是忧苦了。比如一个人突然得了很重的病,虽然有点修行,但是完全不起作用。以前有个师兄觉得自己修得很好,平常都欢欢喜喜的:“有什么啊?世间一切都是虚幻和无常的,我什么都不怕。”有一次他去动手术,动手术之前说:“身体都是虚幻的,等动手术的时候,我念佛就行了。”结果动完手术,麻药的药效一过,痛得不得了,别说念佛,连佛号都想不起来,等病好了以后,才发现自己的修行仍然还不行。所以,中期遇到大的违缘也不行,因为不能做到“恒当依欢喜”。
到后期的时候,他就真的没问题了,特别是开悟以后,可以安住法性很长时间,那么,他随时都是欢喜的。这种人有时候会“示现忧烦”,但他并不是真的示现,不是说:“我要故意示现一个忧烦来让人看”,那不是表演吗?并非如此,他随着忧烦去,在忧烦中能够提起法性。这就是修行到后期的时候,对他而言,忧烦就是快乐,是真正的“烦恼即菩提”。这是很多人玩不了的,但它会作为一个修行的标准,随时随地都有法喜。
那怎么产生这样的法喜呢?要做三个层面的事。
第一,积资净障。
积资净障对我们的修行太重要了,包括哪些呢?守戒、修五加行、放生、磕头、供水、念经、念咒等等。大家不要小看这些,你发起菩提心,发了愿以后去做这些事,这些种子会储藏在你的内心里面,它是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将来就能让你迅速地产生法喜。一是迅速,二是力量大,内外缘都会变得很顺畅。
但我们不重视这些,总是要去明白一些好像很深的道理,中观、唯识、大圆满。那都是一些话,不起作用的,你的烦恼是烦恼,那些话是话。常说“一切都是法性”,当我一巴掌打来的时候,那一巴掌是法性吗?三天不给你吃饭,饿是法性吗?所以,不能老是不要基础、不要积资净障而只搞概念,整天在那些高大上的法相和法句里面折腾。其实没用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觉得,初期修行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去积资净障,哪怕已经触碰了法性,还是要积资净障,否则你安住不进去,而且没办法深入。很多师兄可能福报好一点、聪明一点,直指心性以后明白了一点点,可就是进行不下去,原因是什么?积资净障不够!我执犹如一片树叶把你的眼睛挡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一定要积资净障。
第二,戒律清净。
如前所说,积资净障要守戒,守戒还要戒律清净。戒律不清净很难产生法喜,特别是三昧耶戒。如果戒律不清净,破坏性是很大的,但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比如一个人受了别解脱戒,破了就破了,他觉得没什么:“我还不是活得尚好,该吃吃,该喝喝,没有出现什么啊?”是的,你暂时是看不出来什么,但你死亡以后,这就会让你没办法真正往生,你要堕落恶道,这是其一。最关键的是如果你戒律不清净,没办法通过修行产生法喜,更不可能真正的开悟。特别是三昧耶戒,如果三昧耶戒不清净,很难真的安住法性,认都认不清楚,法喜也产生不了。
所以,戒律一定要清净,但是密乘戒很难完全不犯,怎么办呢?一定要忏悔!密宗要求每天念二十一遍百字明,经常要抽时间修金刚萨埵如意宝珠等等。作为密宗弟子,你说不犯戒,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戒律太细微了。还有,如果要戒律清净,首先得知道有哪些戒律。我们真的要去看一看密宗的戒律,很多人灌了很多顶,连密宗的戒律都不知道。
比如密宗最基本的《密乘十四条根本戒》,还有宁玛派大幻化网的戒律,以及灌顶的每一个法,都有相应的戒律,一定要去了解。益西彭措堪布有本《走向解脱》,其中讲了戒律,还有索达吉堪布讲过《三戒论》(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大家真的要去看一看。特别是学大圆满的,对戒律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大家对此不太重视,只是要去明白窍诀等等之类的,对守戒不感兴趣——你连戒律都不守,窍诀拿来真没用的。
第三,观修勤奋。
你要不停地串习,不管是修菩提心的法也好,还是修大圆满的法也好(我平常说的菩提心就包括大圆满的法,但菩提心有时候指世俗菩提心,这里的菩提心指的就是世俗菩提心,大圆满是修胜义菩提心),并不是你轻轻松松看两本书、稍稍思维两下,好像就“恒当依欢喜”了,这做不到的,要长期勤奋地观修,百折不挠。
所以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又牵涉到法喜要延续。我们修行的时候,偶尔会产生法喜,但很快就没了,不能连成片,不能做到“恒当依欢喜”。比如环境好一点,我们就有法喜;大家打禅七的时候有法喜,禅七一结束就没有了;有时候在上师身边打坐有法喜,离开上师就没有了。这样不行,“恒当依欢喜”是任何情况、任何外境下都能够欢喜,不然你真搞不定。
我想起《圆觉经》中讲了一个很厉害的具体修行方法——“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什么意思呢?“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起妄念,就算起了妄念(妄念包括念头和情绪),也不要去对治。“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己的身体、周围的空间和人都叫“妄想境”,我们的心在其中,就不要说它是空性、单空或如梦如幻,这就叫“不加了知”(说它是空性、单空或如梦如幻,就叫了知它)。然后“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不去了知的本性也要不辨真实。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句话很牛啊!说得不好听,这就是安住大圆满。但是你想想看,凭什么去做到“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你试试看?什么叫“不起妄念”?睡着了就不起妄念,那叫证悟吗?或者傻傻的打坐、禅定,也不起妄念、也不息灭,但是他不知不觉就息灭了,不是的。“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你是可以不了知——傻的就不了知嘛,然后他对不了知好像也不辨真实。
所以你在明白之前,根本不知道到底怎么去做。这些话好听,你做得到吗?即使做到了,有可能是假的,这是其一;其二,就算你知道是什么,也知道用什么去做这些事,也就是你明白法性了,但你还是做不到“不起妄念”、“不加了知”、“亦不息灭”,根本没办法让这种无执延续下去。原因是什么?你内心的执著、贪嗔是很厉害的,它让你没办法随任自然。所以,我们一定要去积资净障、戒律清净、勤奋观修。
一旦我们做到以后,偶尔会产生这样的法喜,那要怎么延续下去呢?
其一,不要执著法喜。
比如我们打坐产生了一些境界,就希望下一座境界更深,是不是这样的?这样你就没有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对这个境界“不加了知”或者“不起妄念”、“亦不息灭”,你就丢掉它了。你还是喜欢回到喜悦、轻松、松脱、安乐、温暖、光明中去,你的心喜欢这个东西,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你就觉得:“唉,这一座打得不好。”
一个人一说话,马上就会暴露他修行的见地。比如你说:“我这两座还可以,上一座不行”,我就知道你在扯淡。见地真的到了很深的时候,哪有什么好和不好?好也是不好,不好也是好。当然,我们不说那么深,如果法喜产生了,不用去排斥它,但也不要执著它。执著法喜表现为什么呢?没有法喜我们就沮丧,这是不对的。
这是法喜延续的第一个要点——不要执著法喜,一执著法喜反而会没了。当然,有法喜的师兄才这样,没有法喜的师兄先把法喜培养出来。要怎么去培养?如前所说,要积资净障、戒律清净、勤奋观修。
其二,解除傲慢心。
什么叫傲慢心呢?产生了法喜以后,觉得“普天之下,舍我其谁”、“哇!末世沧桑,修法者如过江之鲫,成道者如凤毛麟角”,对自己好自证啊!这种不是真正的自证,而是傲慢,这也不行,傲慢产生以后,法喜也会慢慢消失,如同我们经常背诵的“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水”。稍稍有点修行的功德、有点身心的柔软、有点慈悲心现前就自封为菩萨,觉得自己是末世救星、般若明灯,当你产生这种心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是个王八。一定要记住,这是保持法喜的方法。
其三,随顺法性(入法性)。
随顺法性比较深,要开悟以后才行,但是我们不一定要走到那么深。随顺法性就是刚才说的“居一切时不起妄念”,随时随地保持无执。保持无执,法喜反而会出来,会出现乐空双运的修行,但是我们做不到,怎么办呢?要经常让自己的心回到世俗菩提心的状态中去,随时提起法性。它好像在观修勤奋的范围之内,同时这也能够让你的法性得以延续,你就不要去追求欢喜,而是要去追求造成欢喜的菩提心。
“入法性”是胜义菩提心,也可以入世俗菩提心,比如念佛的就念佛。所以,“入法性”可以改成随时修行,但是,前面已经有了“勤奋观修”,二者有点重复,于是我这里就写了一个“进入法性”,或者换成“提起修行”,这个词汇比较合适,随时提起你的修行。
胜义菩提心就要不舍无上、自在保任(禅宗叫保任,大圆满叫六根自解脱),这是最高的,是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要经常去思考众生是自己老母、慈悲喜舍、恶缘转为道用或者生起这种心态、回到这种心态中去等等,这样的法喜就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延续。
总而言之,法喜的延续有三:第一,不执著;第二,不傲慢;第三,提起修行。提起修行不是提起欢喜,好像“恒当依欢喜”就要故意去欢喜,这是不对的,这叫贪。而要真正去修行,欢喜是自然出来的,哪怕恶缘现前,只要一提起修行,恶缘就会变成让你欢喜的一个助缘。
大家记住,这是一个区别,不能是“恒当依欢喜”,就天天去找欢喜,世俗人也天天找欢喜的,谁不是天天想找欢喜啊?“恒当依欢喜”不是这样的,而是你通过修行,身心处在无希忧的放松、愉悦中间。当然,禅定久了以后也会产生一些喜悦。所以“恒当依欢喜”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标准。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让自己身心很愉快,其实就非常不容易了,而且最大的愉快是什么?他确定自己已经超越生死,这个欢喜就厉害了,初地菩萨可以完全、彻底地肯定自己超越生死,所以叫极喜地,指非常非常的欢喜。如果从修证的角度来讲,比如我们禅修,到了初禅叫离生喜乐,二禅叫定生喜乐,都有喜乐的成分在里面。
你说:“我没有!”当然没有,初初修行是不会有的。如前所说,菩提心真的是入心了,哪怕禅定没这么好,你的心态真的变了以后,都会发现自己欢喜好多,过去的烦忧开始减少了。我们的烦忧,很多时候是忧愁自己的钱,是进是出、是得是失。还有忧愁未来,以及名声、好坏、利衰等世间八风。
很多人都喜欢锻炼身体,其实就有发心的问题。有些人锻炼身体可能是害怕老,但有些人是为了让身体好一点,好去修行——我们观察一下自己,为什么去锻炼身体?比如撸铁,你是不是每次都想着让自己身体变得好一点,更好地观修?真会这样吗?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练出肱二头肌,或者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健。前一种是真正的提起修行,后一种撸铁是一种希忧心,这样你就丧失了修行的意义。
所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修行,“恒当依欢喜”不太容易做到。对我们来讲,最高级的就是福慧圆满的佛陀,那就不说了。起码要达到初地菩萨,进入极喜地,“恒当依欢喜”就彻底实现了,这是一个标准。
第四,能散即圆满。
什么是能散即圆满?心即使处于散乱之中,也能把握正知正念,这是串习成量的结果。比如平常打坐的时候,好像心念很集中、很专注,有时候心态也很放松,就觉得自己修行很好,其实这不是一个标准。真正的标准是平常去做事、很散乱的时候,可能在坐车、走路、工作,也能够把握正知正念。如前所说,你去撸铁都不丢失正知正念,这叫“能散即圆满”。
你看以前的汉传佛教,出家人吃饭、睡觉都有偈子的,洗手的时候要念“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冲马桶的时候是如何的,吃饭的时候是如何的……随时都有,藏传佛教也一样。它想培养什么?培养你在平常生活中或散乱的时候也能够提起正知正念,把握自己的心态。慢慢地,做到很厉害的时候,不用很费力就能随时随地把握正知正念,这就串习成量了,即所谓的“能散即圆满”。
当然也有阶段性,不是一上来就“能散即圆满”,所以它是最后的一个标准。初期在生活中,哪里提得起什么正念啊?比如你在单位上班,旁边是一个很讨厌的同事——“一脚把他踢出去以后,我才有正念。”特别是在念佛时,他老是在旁边骚扰你,那个时候佛都念不下去了,还正念?只有一个念头——郁佢(粤语,意为打扁他)!男性之间的暴烈冲突,女性之间的弯酸嫉妒,人世间的这些东西非常精彩,很难提起正念,初期就是这样。
慢慢的,经过长期修行、反观,心态开始产生变化,日积月累,在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就能够提起正念了,但还是要依据自己修行的程度以及遇到的违缘程度等具体情况来决定。可能初初有了一点修行,再也不会因为周围同事的骚扰或者发出的声响而讨厌他,但是他大骂你,你就受不了,因为太厉害了。再后来,他大骂你也能受得了,那他提刀砍你呢?还是不行了。不管怎么样,你会越来越厉害,逐渐在各种各样的外境中,都能随时随地提起菩提心的心态以及念头,在散乱的时候都能提起正知正念,所以叫“能散即圆满”。
修行到后期,一遇违缘马上反观,当下开始松脱或者视各种违缘为菩提(当下现即菩提)。大家记住,违缘不一定都是不好的状况,对于修行人来说,可能一些世俗人认为好的状况也叫违缘。比如突然有钱、过去的女朋友又来找你、永远追不到的突然开始来追你、一买六合彩就中了……对修行人来说,这些有可能就是违缘。甚至你感觉到自己修行很好都不一定是顺缘,如果沉浸其中爬不出来,一样是违缘。
所以大家要搞清楚,这里的违缘并不是世法中说的违缘,但是一遇违缘,可以在思维中将其转为道用,这是其一;其二,在觉受中直接视其为法性,即所谓的“郁郁黄花,皆是般若”真的现前,慢慢地走到连梦中(梦中是大昏沉、大散乱)都能如此。
这就是“能散即圆满”,处于任何散乱的情况之下,先是在思维中、心态中能够转化为菩提,最后是在觉受中转化为菩提(正确的情绪和念头叫正念,正确的觉知叫正知),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甚至梦中都能做到,那就真的是“能散即圆满”。这是很厉害的标准了,如果真的能达到这四个标准,就说明我们的修心达到一定的程度。
《修心七要》学到这里,把这四个标准列出来,我们就要用这些标准:第一,检验我们的修行;第二,指导我们的修行。检验我们的修行,就看自己是否达到这些标准,同时它也成为目标,让我们去追求。当然追求它不是天天去念它:“能散即圆满、恒当依欢喜,我要天天去追求……”记住,并非如此,而是要不停地去串习、修行、串习、修行,这些标准所说的内容自然就会在我们的相续中慢慢显露出来。
当然,由于有了这样的知识,当我们达不到这些标准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我们还差得远。”即使是达到这四个标准,也不是最终目的,只能说明我们的修行有稍许进步。也就是说,你的菩提心开始成熟了,逐渐开始进入真正的资粮道。
对于资粮道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说菩提心坚固如大地的时候,就开始进入资粮道;但也有一些说法认为,我们一发了菩提心就算是进入资粮道。具体怎么界定要看《现观庄严论》,其实也没什么,哪种说法我们都可以认同。
如果觉得自己真正成为菩萨,标准就一定是菩提心非常坚固,真的要像大地一样,而不是发个念头想一下“为利众生愿成佛”,你就成为菩萨了——不是的,要想成为菩萨,并非那么简单的。
菩萨并不一定要开悟,初期的菩萨就是菩提心比较成熟,而菩提心真的成熟就要做到这四个标准——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恒当依欢喜”是很厉害的一个标准,如果菩提心比较成熟,就算没有开悟,他都经常会处在喜乐中间。“能散即圆满”,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都能有菩提心的心态以及有关菩提心的思维和念头。
这四个标准是修心圆满最差的标准,修心的初步成就是什么呢?开悟!开悟就是胜义菩提心,我们明白什么叫胜义菩提心了。但是,开悟有很长一个阶段,并不是像我们经常在禅宗或者大圆满书中看到的故事一样,动不动就是大悟,好像是一了百了。
禅宗经常说“一了百了”,是指明白了以后就是那个东西了,不会再有其他的东西,是说这个“了”了,而不是说一开悟以后,什么都不去做了,这是一种误会。你明白了法性以后,就知道千经万论都是为了说它,八万四千种法门都是为了去知道它,从这个角度去讲一了百了,并不是一开悟以后,什么修行都不去做了。恰好相反,为了它的清晰和圆满,你要付出更多的修行,只不过那些修行是有目标的,是在欢喜中去修的,是一场喜宴,并不是一开悟就什么都不用做了,这是个极大的误会!
很多人要开悟到踏实都不容易,禅宗有三关:初参、重关、牢关。禅宗说“不破初参不入关”,如果你没有初步的触碰或者明了性不强,就不能闭关修行。“不破重关不入山”,什么叫重关呢?觉性已经透过你的身体,就是你对身体方面的执著减轻了,入山以后才不怕饥饿、危险、野兽、寒风、烈日等等。你一个人在森林里要遇到这些,如果身体的执著那么重,稍稍一不小心就病了,躺在床上爬都爬不起来,那还修什么啊?最后是牢关,“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起码是进入了法性定。
开悟其实都有一个过程,开悟以后还要修行,要达到初地菩萨才是真正比较靠谱的成就。阶段性的成就是证悟胜义菩提心,开悟和证悟胜义菩提心还不一样,证悟胜义菩提心就是所谓初地菩萨的证悟——登地,内证是安住法性定,据此呈现出十二个百数功德,一刹那去一百个佛土等等。一刹那直接去一百个佛土,那时候你还有往不往生的问题吗?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去阿弥陀佛那里好多次了。又比如一刹那成熟一百个众生,随时随地就有一百个眷属跟着你(眷属多指空行,当然也可以包含人)。
这就是真正的证悟了胜义菩提心,而非我们普普通通说的开悟。到了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恒当依欢喜、散乱即圆满、烦恼即菩提,整个遍计我执和遍计法执全部被消灭掉,最终成佛。其实,对于这一生的修行,我们要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一点的目标:起码要达到初地菩萨。年轻一点的师兄更要有这样的雄心,年纪大的师兄就算活着时没达到初地菩萨,但如前所说“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仪”,你开悟以后,在死亡的三个中阴时能够成佛。
即使你没有证悟胜义菩提心,但世俗菩提心非常成熟了(这是最差的标准),其实都已经没有什么轮回的问题了。如果是一个世俗菩提心比较成熟的人,临终的时候往生,所有刹土随便去!即使你没有往生刹土(前提是你的世俗菩提心比较成熟了),因为愚痴或者习气可能犯戒而堕落恶道,但是“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重罪”,有成熟世俗菩提心的菩萨堕落恶道以后,如佛陀曾说的,像一个毛线球打到地上,“砰”的一下就弹起来,那么一点时间就脱离地球,他也就是去看一眼、参观一下,然后拜拜。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法理上来讲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产生了世俗菩提心的菩萨是不能见痛苦的,见了痛苦马上代受——自他相换的心理就出来了。有成熟菩提心的菩萨平常一定大量做这些观修,看到痛苦就开始代受,那么中阴时,因为犯戒而堕落恶道,就会看到很多众生在受苦,那些苦难非常重,马上开始习惯性地代受——自他交换,只要一自他交换,地狱的境相马上消失。
一切境相由心现,并非是在地球中间真的有一个地方叫地狱,网上说俄罗斯人以前勘探石油挖到一个洞,里面传来很多人哀嚎和惨叫的声音,觉得那就是地狱。其实不然,地狱是恶业的一种展现,就像梦中你会展现很多世界一样,你的身体和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是你人的业的一种展现,在中阴时人的业已经隐没了,你的身体消失了,结果你犯戒,地狱业就会呈现一个地狱出来。然后你的菩提心出来一观修,在菩提心这种巨大的心力之下,地狱是没有办法呈现的,地狱马上就消失,立即呈现出来的可能是天界,也可能是人道。所以,有具量菩提心的菩萨不可能堕落恶道,地狱都如此,畜生道和饿鬼道更不可能。
——网上师兄问:“弹到哪里了?能不能弹到极乐世界?”
这种说法就认为极乐世界是实有的,其实,极乐世界是你的信愿力的一种呈现,你有这样的信愿,阿弥陀佛有这样的大愿,两个愿力结合在一起,这个共业一下就出现极乐世界。如果你因菩提心脱离地狱的时候,想起了阿弥陀佛,想起了这个信愿,它呈现出来就是极乐世界,按照你的话来说就叫“弹到了极乐世界”。而且世俗菩提心比较成熟的人,如果第二世再来修行,这种人来世呈现的福德和智慧就很牛了。索达吉堪布曾经讲过:“这一世有成熟菩提心的人,下一世至少要利益一个娑婆世界的众生。”
可见世俗菩提心非常的重要,大家不要认为世俗菩提心好像没有开悟、不殊胜,它很殊胜,真的很殊胜,比我们禅定的功德(一坐十几个小时)或者身上出现了香气、又出现了神通(眼睛又看到好远的地方)等等殊胜得多。在佛法世俗层面,整个世间所有呈现的法,最殊胜的就是菩提心,但你要让它真的成熟确实不容易,要日积月累,天天串习。如前所说的五个力,如果落实到平常的修行中就是一个串习力——大量地闻思、观修,在里面串习。
有人说修行佛法很困难,其实哪有多困难嘛?如果要开悟(胜义菩提心),要求的智慧性确实比较强,但世俗菩提心其实就是真诚、信心、意志力(也叫念力)。
首先要相信,说了半天你不信,那就等于零。很多人嘴上信,概念信,心真的不信的,他信的还是钱、还是感觉,这样舒服、那样舒服,修菩提心的时候:“哎呀,它很殊胜,但是现在……我要去看电影。”看电影把修菩提心的机会都放过了,说明心里根本不相信菩提心的殊胜。先不要说看电影这么一个浅显的诱惑,以后更多的诱惑出来,你的菩提心修行早丢到一边去了。还有就是座上偶尔修一修,但是平常不能够长期去思维、为菩提心感动和沉醉——沉醉于菩提心的修行,真心喜欢它,这很难啊!如果一个人能够为菩提心沉醉,或者他对任何修菩提心的人都产生敬仰,这个人很难不成就!
大家不要认为菩提心的修行仅仅只是知道几个概念,一会儿胜义菩提心,一会儿世俗菩提心,一会儿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不是的,菩提心是一种强烈的心态,它左右你的行为和情绪,长期熏习才有可能真正的成熟,才能够达到这四个标准:“诸法摄一要”,能够破我执;“二证取上首”,可以自己衡量自己;“恒当依欢喜”,你有了成熟的菩提心真的是很欢喜,随时随地都会欢喜;“能散即圆满”,在任何状况之下,都能具备这样的心态。
今天我把修心的四个标准跟大家讲了一下,虽然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是不容易的,要坚持才能真正的产生成效。如前所说,只要你用心、相信它、意志力坚定、能够坚持串习,几乎没有不成功的,但很多人受不了那么多的世俗诱惑。慈诚罗珠上师曾经说:“如果没有比较好的出离心,你没办法修菩提心。”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出离心,身心就老是沉浸在世法当中,你怎么可能去修菩提心啊?世法里面无非就是贪嗔痴慢疑,充满了贪嗔痴慢疑的人很难修菩提心的。
你可以有菩提心的概念,也可以偶尔感动一下自己,作为生活的一种点缀:“你看我有菩提心,我好高级哦!”这没问题,作为一种人格的光芒、自我的光芒(菩提心是反自我的,结果自我把它拿来当成光芒)。但是,真正的菩提心并非如此,意味着放弃自我,那就意味着放弃很多对世俗的贪著,甚至会落到非财物方面的人的具体感受上,比如人格、自尊、情感等等都要放弃——你受得了吗?如果你要成为菩萨,就算受不了也得去修行。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明天学习《胜道宝鬘论》,也是一些大家喜欢听的比较高深的法,希望大家来参加。谢谢大家,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七要》第34课
- 《修心七要》第3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