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修心誓言:
恒学三总义 转欲自稳重;
不应说缺陷 全莫思他过;
先净重烦恼 断一切果求;
舍弃有毒食 莫学重义气;
莫发粗恶语 勿候险阻处;
莫刺要害处 犏载莫移牛;
不好强争先 断除诸邪命;
天莫沦为魔 为乐莫求苦。
全论的七个部分:1、前行;2、正行;3、后行(恶缘转为道用);4、终身行持要点;5、修心圆满的标准;6、修心誓言;7、修行学处。
上堂课总结:
讲七要中的第六要:修心誓言。即修心过程中不要触犯的禁忌。
第一,恒学三总义: 三总义:共十六个禁忌,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三总义。
A:不能违背修心之诺言:1、不违背所有的戒律和誓言;2、不轻毁三宝;3、不放弃菩提心。
B、不能过分放纵癫狂:1、不做力不能及的事情;2、不做为彰显己能的表演;3、不做因自轻凌而放纵的行为。
C、不能堕于片面偏袒:1、不偏袒对待各道众生;2、不偏袒对待亲疏;3、不偏袒对待贵贱。
第二,转欲自稳重:轻浮因为欲望和愚痴。1、转化自私自利的习惯;2、转化散乱的习惯;3、转化投机取巧的习惯。
第三,不应说缺陷:不说过失的意思,易生诽谤。1、不说别人世间缺陷;2、不说别人修行缺陷。
第四,全莫思他过:扰乱自相续,为他人的过失买单,造成错误判断。1、不思别人世间过失;2、不思别人修行过失。
第五,先净重烦恼:除重烦恼可速得轻安。重烦恼:1、显现上比较厉害的烦恼;2、影响持续和深入修行。
第六,断一切果求:求果反而碍果。1、不求世间福报;2、不求涅槃小果;3、明了为己成佛是不可能的。
第七,舍弃有毒食:自私之发心为有毒。1、舍弃求世间利益之发心;2、舍弃为自己解脱之修行;3、舍弃自重他轻之心念。
第八,莫学重义气:义气。世间亲疏分别加愚痴行为。1、不拉帮结派;2、不党同伐异;3、不偏亲废理。
第九,莫发粗恶语:嗔心和恶语,是地狱因。1、不说骂人话;2、不说讽刺话;3、不说恶毒话。
第十,勿候险阻处:伺机报复,大恶业。1、不存害人心;2、不待害人时;不候害人处。
第十一,莫刺要害处:与人出路,心存善念。1、不要断人活路;2、不要说人缺陷;3、不要伤人深心。
十二,犏载莫移牛:犏牛,牦牛和黄牛的杂交种。1、不推诿过失于他人;2、不强调失误于外境。
十三,不好强争先(不好强争霸):争胜利己,显造恶业,隐固我执。1、不争世俗胜利;2、不争修行领先;3、不争虚名过人。
十四,断除诸邪命(断除诸颠倒):用邪法生活和持邪见生存。1、不狡计求利;2、不害命谋生;3、不修法牟利。
十五,天莫沦为魔(神莫沦为魔):1、不依靠世间护法;2、不用福报生骄;3、不凭修行生慢。
十六,为乐莫求苦: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生的痛苦之上。1、不应谋他苦而自乐;2、不应求他弱而自强;3、不应思他败而自胜。
大总结:人格的建立对于修行有巨大的意义。1、利于集资清障;2、利于离开贪执;3、利于消解自我;4、利于观察内心。
这堂课内容:
诸瑜伽持一,遇违缘修一;
初后行二事,二境皆应忍;
舍命护二事,当学三种难;
取三主要因,修三无失坏;
成就三无离,于境修无偏;
遍且深修习,于厉境恒修;
不依赖他缘,今当修主要;
不颠倒是非,不时作时修;
当坚定而修,以二观察解;
不好大喜功,不暴躁易怒;
不喜怒无常,莫追求声誉;
将此盛五浊,转为菩提道;
窍决甘露藏,乃传自金洲;
由昔修业醒,自众信为因;
能轻苦讥毁,请调我执教;
今死亦无憾。
全论的七个部分:1、前行;2、正行;3、后行(恶缘转为道用);4、终身行持要点;5、修心圆满的标准;6、修心誓言;7、修行学处。
学处:誓言指不违反,学处指要去做。最后一个学要,即修行的学处。这个要点有三十一个颂词,说了二十一种学处。最后五句是诠释这部论的无著菩萨的自叙。
第一、诸瑜伽持一:瑜伽:瑜伽的梵文意思是:一致、结合或和谐、相应的意思。古代
印度六大哲学流派中有“瑜伽派”,佛教到后来称唯识派为“瑜伽派”,密宗四大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或称四续。这里的瑜伽,是所有的行为,修行,都要合一到利他之心的意思。如何持一:1、坐上修施身法、呼吸法等菩提心修法;2、坐下思维菩提心利益,观照内外心行不离利他之心;3、坐上、坐下都用三殊胜;
第二,遇违缘修一:遇到违缘时,只修菩提心。1、违缘现前时,只是消业,不生嗔恨和畏惧;2、违缘现前时,思维众生和自己一样会遭遇这些苦痛吗,从而生起巨大的悲心;3、愿意以自身苦痛代替众生同样的苦痛,从而坦然面对苦痛;4、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外缘状况,这不是精神分裂。
第三,初后行二事:早上发心,晚上自省。1、利于精进;2、利于内观;3、串习成量。
第四,二境皆应忍:忍顺境:1、防傲慢;2、防贪执;3、防虚荣;4、防放逸。
忍逆境:1、防沮丧;2、防无信;3、防放弃;4、防麻木。
第五,舍命护二事:总誓言:别解脱戒、菩提心戒、密乘戒。别誓言:关于菩提心的誓言。无戒不成修。
第六,当学三种难:烦恼的初、中、后三难。1、初时难认,需长期内省;2、中时难修,需方法正确,二谛双运;3、后时难断。需长期修行,不求结果,只问耕耘。
第七,取三主要因:1、是要能够遇到具德的上师、善知识;2、是要让自己的心虔诚
堪能;3、要聚集一切坐上坐下修行所需的顺缘。三种都需要长期地闻思和集资清障。最大的顺缘在于知足少欲。
第八:修三无失坏:不失坏对善知识的信心和恭敬心;2、不失坏对菩提心的信心和精进心;3、不失坏所受持的誓言。
第九,成就三无离:身口意不离善法。身体作布施、磕头等善行;口中讲经说法、念经持咒或言说爱语;内心修持菩提心等等来利益众生,这样身、口、意三门都不离开大乘佛法。
第十,于境修无偏,遍且深修习:1、修心的过程中,因无偏对待所有对境;2、对任
何一个对境的修行,不能简单肤浅,要深入仔细,防止自欺。
第十一,于厉境恒修:对特殊的严厉对境,要特别地坚持修习。1、对上师父母修感恩;2、对伤害我者修慈悲;3、对不感恩着修宽容。
第十二,不依赖他缘:1、不依赖世俗外缘;2、不依赖环境外缘;3、不依赖同修外缘。
第十三,今当修主要:主要的意义:1、现世利益和修行利益比较,去修行利益;2、修行利益中,有教法和证法,取证法;3、所有修法中,取菩提心修行;4、菩提心修法中,有依靠经论修行和依靠窍诀修行,取窍诀;5、菩提心的修行中,有在每天坚持坐上修行和只有平时思维修行两种,取坚持坐上修行;6、菩提心修行的中期,是舍弃烦恼的环境闭关修行还是继续留在烦恼环境中,取闭关修行;7、菩提心修行的后期,是舍弃烦恼环境还是转化烦恼,取后者。
我们继续学习《修心七要》,还剩两堂课就学完了,按照以前的约定,我们接着学习《修心八颂》。《修心八颂》学完后,就开始净土的学习,首先是《阿弥陀经》,这是净土宗的根本经典,然后商量接着学习什么论典或者经典。
《修心七要》还有最后一要,估计还有几堂课才能学完,学完以后,中间休息一个礼拜,像往常一样提问沟通。比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沟通中出现的问题,以问答的方式来交流一下,然后接着学习《修心八颂》。
希望大家抽时间去看一下《修心八颂》,不管是慈师、索师,或者其他法师大德们都有讲解过。学习《修心八颂》也好,学习《修心七要》也好,并不是一些好新鲜的内容,大家不要仅仅当成学知识,而要把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当作是一次菩提心的熏习,让每一次的知识学习更加深入我们的相续,支配我们的思维、行为的动机,这样才会起作用。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几个师兄聊到,我们平时看电影、看戏的一些习惯。以前的人是怎样看京戏呢?京戏的曲牌都是固定的,《窦娥冤》、《醉打金枝》、《霸王别姬》,从古到今就是这些曲目,情节从头到尾串习了几千遍,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去看,为什么呢?主要是看演员的唱、念、做、打,同样一句唱词,不同的人唱出来是不同的味道,观众去看里面的功力,沉寂在里面欣赏其中的味道,一句唱腔哼上半天,他在里面体会到很多的韵味。
现代人看戏的习惯就变了,他们要看情节是否有反转、是否有吸引力,要是情节稍稍重复了,大家就觉得不好看了、觉得out了。所以,创作者们不停地把精力耗费在故事情节的编造上,导致创作者和观赏者都很累,看的人关注的是剧情是否反转,创作者好像与观众在斗智。如果观众觉得情节不是那么新颖,虽然在情理之中,但不在意料之外,就开始吐槽。 每一次看戏,当成在获取新鲜知识或新鲜情节,甚至是获取一些感官刺激,这跟过去人看戏的态度都不一样。
我们学佛要采取前一种方式,里面的道理和知识,学过一段时间就明白了,比如菩提心的道理,甚至是空性在逻辑层面的道理,这些都容易理解,但却不能领会里面的甚深含义。缘起上的世俗菩提心,就算学过了,也不能让其思想真正地进入到相续中,从而支配我们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乃至反观内心的习惯。为什么呢?人类的观察基本上是以人我为基础的,而菩提心熏习得很厉害的时候,以强烈的人我、自我为动机的观察方式就减弱了,“歇即菩提”才真的“歇”得下来,否则所谓的“歇”就是禅定。
我们学习世俗菩提心的时候,不能像现代人看戏的方式,总是寻找或等待新的讲法、学习新的知识点。学佛的知识点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们要把不新鲜的知识点,很新鲜地安插到相续中去,成为我们以后思维的主要动机,慢慢地,自我就被消融了。这也是我们学习《修心七要》和《修心八颂》的一个正确的学习动机,请大家记住!
当然,一方面我们也是在学知识,至少这些颂词很多人还没学过,但菩提心的理义和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了,但为什么还要反复学习呢?比如把菩提心诠释得最好的《入行论》,讲了一遍又一遍,为什么呢?知识容易知道,但是生起菩提心,就真的不容易了。要怎么生起呢?反复思维、反复串习,要把思维的东西拿到生活中去磨砺,为了实践菩提心,座上去修一些相应的修法,所以,希望大家要有这样的思想基础。
我们马上要学习《修心八颂》,希望大家预习一下,看一下其他大德和法师们的讲记。不要轻浮地觉得自己已经看过了,没兴趣再听了,并非如此,如前所说,我们要像过去人看京剧一样,看唱、念、做、打的功夫,这样才对。听多了以后,实际也是一种功夫,是心灵的功夫。多思维、多串习,在缘起层面上、世俗上的修行也是如此,反复串习、体会、打坐。
有人问:“那胜义的修行呢?”缘起层面上学的理义,变成了真实的智慧;在真实的智慧摄持下去修行,就变成了胜义的修行。大家不要依据武侠小说或者人云亦云的神奇故事,就对修行胡思乱想,要么就高推圣境,要么就狂妄自欺……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闻思修、戒定慧,这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成就。
在佛教中不要抱幻想,幻想多了会很失望的。佛教修行的理想很远大,比如往生净土、成佛做主,但要真的做到,不能够仅仅靠幻想或者投机取巧。整个相续的调伏、相续的切断,还有真实智慧的展现,都是非常实在的事,绝对反对迷信。
《修心七要》分为七个部分,上堂课把第六个要“修心誓言”学完了。“修心誓言”一共分了十六个,“誓言”指修行中的一些禁忌,即立誓不能违背的事情。是什么意思呢?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些禁忌立誓不能违背。那“学处”是什么呢?为了修心,我们一定要去做的事情。一方面,列出修行中不能去做的事;另一方面,列出修行中一定要去做的事。不能去做的事,就要发誓,叫做“誓言”;一定要去做的,叫做“学处”,在某些地方建立一些东西。
上堂课讲了十六个誓言,现在稍稍回顾一下。
“恒学三总义,转欲自稳重,不应说缺陷,全莫思他过,先净重烦恼,断一切果求。舍弃有毒食,莫学重义气。莫发粗恶语,勿候险阻处,莫刺要害处,犏载莫移牛。不好强争先,断除诸邪命,天莫沦为魔,为乐莫求苦。”
这些理解起来都不是很难,但要真的做到还是有点难,比如“不好强争先”,我们做得到吗?好强争先基本上是每个人的特点,作为自我的一个要求。有人说:“我不好强啊!”好强要看在哪些地方,有些地方你是不好强,比如女孩子去比力气大,这方面她会认为自己不好强。对于一些双方都在意的事情,比较美貌、衣服、背包、饰品,甚至用的化妆品,这些就会好强争先了。
在修行上,往往不是为了让自己消除自私、获得证悟,而是要领先于别人。佛教徒之间经常会有这些事,比如辩论一个问题,根本不是为了把问题搞清楚,而是比较谁最厉害。所以,看似简单的颂词,做到不是那么容易,若是真的做到,意义非常之巨大。为什么呢?这些似乎只是一些人格上的东西,跟世俗菩提心或者胜义菩提心有多大关系呢?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呢?人格的建立对于修行有巨大的意义,总结起来有四点。
第一,利于积资净障
若是真的做到十六个誓言(十六不去做的事情),非常利于积资净障。说白了,修行就是积资净障,特别是对净障方面非常有好处,连戒都容易守很多。积资净障,积累修行的资粮,去掉修行的障碍。佛陀是两足尊(圆满了福慧),就是长期、常年积资净障最后得到的一个结果。
如果真能做到“十六个不去做的事情”,会极端利益积资净障。很多障碍都是串习的结果,“我就喜欢这样子”的一些习气,当你不去做的时候,这些习气就开始减弱,你才有可能克制住它,最后让它消失,这个叫净障。当你不去做那些不好的事,相应的习气就减弱了,你的相续就只能去做一些有利的好事,比如这堂课的内容——学处,从而容易积资。所以,第一是有利于积资净障。
第二,利于离开贪执
我们有很多的麻烦,因为贪恋世间造成的,当然,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各有各的习气,有些人好钱、好些人好权、有些人好色、有些人好虚荣,各种各样不同的嗜好。有些嗜好看起来还挺好的,比如爱好金石、古董,整天研究古董方面的东西,听到马未都来了,浑身上下的寒毛都竖起。看似高雅的东西,但是过分的贪执,一样会影响修行。
我们有很多贪执,如果遵守这十六个修心誓言,慢慢地,各种各样的贪执习气就会减弱,而贪执的习气极端不利于我们修行。经常说“自我”,自我是拿什么来体现呢?体现在这些贪执的习气上,还会遮盖我们认清楚自我。
每个人表现出来都是一些习气,经常说“这个人很自我”,其实是指他的某种习气。特别是一些不能触犯的习气,比如虚荣,要是你不给他面子,他就受不了。他的自我以虚荣这种特点来彰显,要破他的自我,就要去戳破他的虚荣。有些人贪、有些人蠢、有些人嗔心重、有些人傲慢、有些人善于怀疑——善于怀疑,不是指他聪明而喜欢怀疑,而是什么都怀疑。所以,每个人的贪执情况都不一样,如果真能做到“十六个不去做的事情”,会很容易离开这些贪执,建立好的人格。
第三,利于消减自我
修菩提心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我,自我最厉害的就是习气。习气减弱了以后,第一,被自我操控的痛苦就会消失。第二,容易发现自我是什么,最后要战胜自我,发现自我根本不成立。
有些人自我强盛到很厉害,会呈现各种各样的习气,连习气都观察不到,更无法观察到产生习气的自我。他不知道自我是虚假的,虽然概念上知道——“自我是虚假的……末那识以阿赖耶识的见分为自我,阿赖耶识的见分不是自我……”这些知识一下就知道了,但内心如何去体会就很困难。直接的明了,经常说“明了”,明了是很难的,知识的了知是很容易的,当习气去除了,才容易消减自我的执著。
第四,利于观察内心
自我削弱了以后,有很多好处,一些偏执的东西就会没有了。自我会导致偏执、狭隘,还会导致痛苦,导致认知障碍。自我被消减以后,极其利于我们去观察内心的真实状况——实相是怎么样的?经常说“明白本性”,自我很强烈的人很难明白本性,一观察,就被自我左右的方式去了。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解脱,禅师把拳头捏起来再张开,意思是你放松就行了,放开贪执就行了。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放开贪执才会比较轻松地、容易地发现那个简易的心——“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见”其实非常简易,即明了。为什么我们不行?因为我们被习气和自我左右。当习气和自我慢慢消减以后,上师的窍诀一指,就会发现很容易明白。
一长串推演下来,如果真的遵守这十六个誓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利于积资净障、利于离开偏执、利于消减自我、利于观察内心。一步一步,就把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贯彻其中了。这是实实际际修行的事,是修行的窍诀,不是纯理论,属于《修心七要》的第六要“修心的誓言”。
以上是对上堂课内容的总结,剩下最后一要,起码要两堂课,弄得不好还要三堂课。现在我们来学习《修行七要》的最后一要——“修心的学处”。这些原理,在各种各样经论的学习上(辅导课、小组讨论课),都不知道学了多少次。但是,这是《修心七要》的最后一要,还是要把它学完。
经常说座上修行施身法、呼吸法,座下进行各种各样的思维,遇恶缘转道用,如果没有这些修行的学处和遵守修心的誓言,我们很难做到。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习气,脆弱就把你一下带跑了,根本就无法转法恶缘为道用,即使在座上也不行。
这些学处的建立和誓言的遵守,会帮助我们比较容易进入真正的菩提心修行,让我们早日实现因菩提心带来的身心转变的妙处、产生法喜。我们不要轻视,真正的修行(特别是修行的“行”)落到最后,就是这些。
现在来看学处,誓言指的是不违反、不触犯修行的禁忌,学处是指专门要去做的内容——一个是不能做,一个是一定要做。《修行七要》的最后一个要,就是“修心的学处”。
这个要点有三十一句颂词,最后五句是阐释这部论的,总共说了二十一个学处。无著菩萨曾经解释过这部论,但我们现在所学的是索达吉堪布翻译的,索达吉堪布翻译的时候,把无著菩萨的自序也翻译进去了,虽然我们没讲,但也参照了。
最后这几句颂词,也是无著菩萨的一个自序。这个无著菩萨不是印度传达唯识的“无著菩萨”。虽然都叫无著菩萨,一个印度人,是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个是藏地非常大的、非常厉害的活佛。《入菩萨行论》和《修心七要》中,都有这个无著菩萨的解释,他是一位非常殊胜的成就者。
首先把最后的三十一句颂词念一遍:
“诸瑜伽持一,遇违缘修一;初后行二事,二境皆应忍;舍命护二事,当学三种难;取三主要因,修三无失坏;成就三无离,于境修无偏;遍且深修习,于厉境恒修;不依赖他缘,今当修主要;不颠倒是非,不时作时修;当坚定而修,以二观察解;不好大喜功,不暴躁易怒;不喜怒无常,莫追求声誉;将此盛五浊,转为菩提道;窍诀甘露藏,乃传自金洲;由昔修业醒,自众信为因;能轻苦讥毁,请调我执教;今死亦无憾。”
《修行七要》全论到此结束,后面是一些自序,描述这个论如何的重要,真正说学处的只有二十二句,共说了二十一个学处,我们逐个来分享交流。
第一,“诸瑜伽持一”
意思很好理解,指所有的修行汇集到一个点上去。既然是论典的学习,还是要来得学术化一点。首先来解释“瑜伽”,瑜伽的梵文是指一致、结合、和谐、相应的意思。现代社会把“瑜伽”搞成了一种修身活动,用来锻炼身体,让身体显得比较苗条、健美的一种商业社会活动。
古代的“瑜伽”是什么意思呢?指万事万物汇集到一个位道。“瑜伽”这个词汇来源于印度的六大哲学流派之一的“瑜伽派”(合一派),即万法归一的意思。
“瑜伽”细分下来有好多,比如心和意的瑜伽、外境和本质的瑜伽、上师和弟子的瑜伽……总而言之,是说万事万物看起来不同,不同之中,一定有个“同”的地方,就叫瑜伽。
我们要把不同的放弃,把同的地方找出来。比如“万法归一”,从哪个角度去归一呢?水、火、土等物理性的东西,怎么瑜伽呢?它们的共同点在哪里呢?科学里面,寻找表现形态的不同物质,发现它们最根本的东西是分子、原子,再分下去,已经找到量子,那它们就在量子上瑜伽。物质和精神怎么瑜伽呢?它们的本质在哪里呢?它们在哪些方面一致呢?找到共通点,它们都是空性的,在空性上一致。要怎么让它们一致?要怎么去结合、和谐?那就是修行的事了,所以,瑜伽有修行的味道。
佛教称唯识派叫“广行瑜伽派”,是弥勒菩萨讲的,由无著菩萨(发起大悲心而舔母狗的身体,亲见弥勒菩萨的无著菩萨,后来他从兜率天下来之后创立了唯识派)和亲弟弟世亲菩萨创立。这两兄弟作为唯识宗的创始者,被称为南瞻部州“六庄严”中的两个庄严;还有中观派的龙树菩萨和圣天菩萨两师徒,因明派的陈那和法称两师徒。
密宗也经常用“瑜伽”这个词汇,四部瑜伽即四个次第的大分类: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部”也称为“续”,分别有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
瑜伽是所有的行为、修行都要合为一处的意思,有相合、汇集、一味等意思。印度梵文的含义有很多,一个词汇至少有六个意思,所以,经常会采取不翻译的原则,比如“般若”,只要音译过来就行了,读作“bo ye”。“瑜伽”实际上也是一个音译词,读作“yoga”。
“诸瑜伽持一”是什么意思呢?所有的修行、行为,都要合一到利他之心、合一到菩提心那里去。这里的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不是只修世俗菩提心,而不修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修到后来,也会发展到修胜义菩提心。不管修世俗菩提心还是修胜义菩提心,根本目的是利他,成佛也是为了利他。
“诸瑜伽”是指什么修行都要瑜伽(合一)到修利他之心这里。那要怎么“持一”呢?
1、座上修施身法、呼吸法等菩提心的修法
座上修施身法、呼吸法等菩提心的修法,到了后来,厉害的可以修大手印、大圆满、修中观,这些都算是胜义菩提心的修法。
2、座下思维菩提心利益,观照内外心行不离利他之心
座下思维菩提心利益,观照内外的动机。同时,如果是修胜义菩提心,就要把座上修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等境界带到平常的行为中,见、修、行、果都要体现在上面。如果没有开悟,或者单空修得不是很好的人,就要经常观察自己内心的动机和行为是否离开了利他心,即观照内心。
3、座上、座下都用三殊胜;
座上、座下都要经常善于使用三殊胜,还记得三殊胜吗?动机殊胜——要发大乘菩提心;修行殊胜——要无缘专注,真正修行时就不要想别的,注意力都用去修行;回向殊胜——回向给利益一切众生。
这样就能够将“诸瑜伽持一”,经常有三殊胜。那要修行哪些内容呢?以前讲过很多,座上修施身法、呼吸法,座下思维这些内容、观照内心,同时转恶缘为道用等等。
第二,“遇违缘修一”
第一句颂词是总纲,第二句颂词是细分,意思是遇到违缘时只修菩提心。第一句“诸瑜伽持一”,没违缘也要修菩提心,但是遇到违缘时要修什么呢?还是修菩提心,叫做“遇违缘修一”,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些道理。
1、违缘现前时,只是消业,不生嗔恨和畏惧。
我们经常说:菩提心修到一定时候会产生内触妙乐,福报会现前,外境会变好,内心会有很多法喜……总之都在宣扬菩提心的利益,导致我们的内心对它有很多的渴望。
在利益没现之前,有可能先出现违缘,因为修行菩提心,会把一些业力撩起来,把它消灭掉。不管是修世俗菩提心还是胜义菩提心,修到一定时候,都可能遭遇一些违缘,修得越好,违缘就会出来得越快、越多,甚至越厉害。
但你放心,菩提心撩出来的违缘,一般不会把你一下彻底摧毁掉。什么叫摧毁掉呢?身体残废、死亡、心灵陷在淤泥里完全拔不出来……一般不会这样,可能会有痛苦,但一定能够熬得过去。所以,当违缘现前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这在消业,不要生起嗔恨和畏惧。
禅定修到未到地定要进入初禅的时候,欲界的一些麻烦就要出来,以前造的业要报,比如身体生病等等。还有,开悟以后或者加行道修到忍位时,也会出现这些麻烦。进入加行道的忍位以后,基本上是不会再轮回了,就算那一世死亡了,第二世一修行,很快就到见道。
加行道有四个位次:暖、顶、忍、世第一法。
第三个位次就是所谓的加行道忍位,从大圆满的角度来说,就能够安住在法性里。这种人虽然还未达到初地菩萨的证悟,但下一世很快就会得到初地菩萨的证悟。所以你要走了,很简单,以前的业力就会撩出来,不一定会报尽,但会报到很厉害的程度,从而遭受一些痛苦。
另外,成为初地菩萨以前也会遭遇这些,意味着现世要走了,也会受报的。刚才说的只是胜义菩提心、开悟、初地菩萨之类的,修世俗菩提心也一样,经常在替别人着想,这似乎应该好人有好报。实际上不是,因为你的目的太远大了,不仅仅想求点好报,而是要成佛——如果不想成佛,还是菩提心吗?显然不是!你想成佛,这个心念很强的时候,一些恶业就会被撩起来。这时候,以菩提心转恶缘为道用,是最好的修行、最好的消业,所以,这时违缘现起,不能生嗔恨和畏惧。
2、违缘现前时,思维众生和自己一样会遭遇这些痛苦,从而生起巨大的悲心。
违缘现前时要怎么转恶缘为道用呢?思维众生跟自己一样会遭遇这些痛苦,不管是身还是心。哪方面的痛苦出现都要想:很多众生跟我们一样,都会遭遇痛苦,我们遭遇的痛苦,还可以用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等方式去对治,而众生遭受的痛苦,只能够很可怜去承受,甚至还会因此造业。痛苦来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对治,也没有办法消减,为了转移痛苦就要造很多其他的恶业。
思维到这个层面,当自己生起痛苦的时候,就想到众生跟自己一样的痛苦,还没办法对付,因此,对他们生起巨大的悲心。
3、愿意以自身苦痛代替众生同样的苦痛,从而坦然面对苦痛。
悲为拔苦,愿以自身的苦痛代替众生同样的苦痛,从而坦然面对现在的苦痛,所谓的自他交换就开始了。“遇违缘修一”,就是修这个。
我们讲过很多遇违缘转为道用、痛苦转为道用的方法,自他相换、自他平等、自轻他重,其中自他相换是最重要的,自他相换修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自轻他重了。
4、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外缘状况,这不是精神分裂。
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要具体处理,不能说转痛苦为道用,遇违缘修一,生病了就只是修行而不去看病,痛苦来了,明明有其他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也不去解决,比如心理上很痛苦,去找一个修行好的师兄聊一下,那就解决了,但偏偏要用修行的方法去对付。
身体生病了也一样,只想通过修行来解决而不去看医生,这样对吗?其实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如果身体病得太厉害,医生可以轻易就解决了。你说:“不行,我要留着这个痛苦来修行。”并非如此,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生病的程度如何。如果病痛把身体彻底搞垮了,你还不去看医生,是不行的。你留着这个身体是有用的,身体是道体(修道的道体),要借此才能继续修行下去。在相续还没成熟之前,身体就没了,暇满人身消失了。所以,要根据情况具体去处理。
当然,你完全有把握,那就可以不去医院了,通过修行,比如空性修得很好或者气脉修得很好,一点小病完全对付得了,那就可以不用去医院。更厉害的像上师说的,已经超离初学者的阶段,喝了毒药,自己靠修行可以排出去。但大部分人还是要去看病,根据具体情况而来,一边看病,一边作这样的修行。
还有,有些人的内心很抑郁、很痛苦,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如果找一些师兄、善知识或上师聊一聊,就可以解决的话,那还是去找。当然,也不能什么事都去找,像祥林嫂天天诉苦,那也不行,会没人理你的。但在自心承受不住的时候,借助一些外缘也是可以的,并不是说“遇违缘修一”,专修菩提心,结果根本搞不下去,最后把自己搞垮。所以,作为初学者,借助外缘是对的。
有人说:“这样是不是精神分裂呢?一会儿说去看病,一会儿说愿意以同样的痛苦来承担众生的苦痛?”这不是精神分裂,“愿意用自己的痛苦代替众生同样的痛苦”是在转心,在心理上去消除对自我的爱护,增加对众生的悲悯。我们去看病,是为了留住这个道体,继续菩提心的修行,这不是精神分裂。
很多人说:“不,我就要这样修行!”这是死脑筋,很多事情不是一根直线就能解决的,而要灵活处理,不然就会出现矛盾。比如有人病得要死不活,本来打一针或者吃两颗药就好了,他却固执地认为“我要遇违缘修一,不然就是精神分裂”——并非如此,二者可以完美和谐的统一。
第三,“初后行二事”
“初”就是早上,“后”就是晚上睡觉之前。整个颂词,分别列出一、二、三、四……总结性语言都是如此,现在的政府也如此,经常会列出一、二、三、四等条框性的东西,用数字来归纳总结。如果不明其义,就会变得很干瘪;如果明白了,反而利于记忆。
“初后行二事”,初就是早上发心,后就是晚上自省,统称为“二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利于精进
每天早上发起菩提心,这一天就有行为的目标和指南了。
2、利于内观
每天晚上自省,总结自己内心一天中有过多少次失态、有多少失念(失去菩提心的正念)、有多少次坚持了正念,对自己表扬一下,或者对自己鞭策一下,都叫利于内观。
很多人不善于内观,佛法修行,没有内观还搞什么?老是去背书,背了很多,至于怎么运用,就要观察自己的内心。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习惯,你跟他说佛法,就开始背书,讲了很多的法理、名词,似乎很高大上,这些是知识,如果不拿来用,很快就会忘记。
当然,这确实是种子,八万劫后会有用的(八万劫是个大概的数字,不是真的就八万劫)。知识要学以致用,不然会知行不合一,浪费暇满人身。那怎么把这些知识运用起来呢?一定要内观。晚上自省特别利于内观,比如,回忆今天做事的时候,起的念头是不是很邪恶?——“今天那个人骂我的时候,我竟然很失态。”这都是内观。虽然是过后才观察到自己的内心,但也有作用,晚上自省总结惯了以后,第二次再遇到类似的事,就能当下即时自省,这是世俗菩提心的修行。
修胜义菩提心也一样,斗机锋时不能够丢失胜义菩提心(领悟的智慧),一丢掉或没想起来就算输了。别人提出一个问题,你回答晚了,人家就会嘲讽你——“箭过新罗”,射箭都射到朝鲜去了,你才把问题答出来,意思是你当时根本没想起来,或者丢失了你的悟境,没有及时让心安住在胜义菩提心里面,别人就会嘲笑你。
3、串习成量
如果长期内省观察、长期修行,胜义菩提心座上修、白天修、晚上修,斗机锋的时候就不会忘记。到了最后,根本没办法忘记,因为它是本质。
世俗菩提心也一样,每晚自省一下,想想今天在什么时候丢失了菩提心……反省多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就能马上观察到自己的用心习惯,你就可以不丢失世俗菩提心。
所以,自省非常重要,不要当成一种很形式化的东西,修行就是这些内容,要长期坚持、长期坚持……长期坚持就会串习成量,每天早上发心,晚上自省,“初后行二事”,每天都这样做,就会有很多个早上和晚上,这样利于串习成量。
第四,“二境皆应忍”
“二境”,指顺境和逆境,两者都应该忍。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安忍在你的修行中,在修行中保持自己的菩提心和平常心。这个平常心,不一定是证悟了的平常心,镇静、不过分偏颇、狭隘、失态,都叫世俗的平常心。胜义的平常心是发现那个心没什么特殊的,原本如此,这个反而难。
那要怎么忍呢?首先是忍顺境,忍顺境的意义何在呢?很多人在逆境的时候,好像还能保持修行,但一到顺境就不行了。我们说的“顺境”指世俗认为的顺境,比如生活得很好、有很多钱、眷属多、家庭美满、身体健康、容貌世人称羡……我们要怎么安忍这些顺境呢?闻思修行就不用说,关键是为什么要忍顺境呢?
1、防傲慢
一般世俗生活比较好的人,一定会傲慢的——“看我又怎么样、他又怎么样……”,这些都会妨碍我们的修行,妨碍世俗菩提心的生起,当然绝对妨碍胜义菩提心的修行,因为胜义菩提心连人我都没有,更不存在傲慢。
2、防贪执
顺境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好的外境,比如财物、眷属、环境,各方面都很好,很容易流连于此,不愿这些丢失,从而形成贪执。很多人在顺境中都很脆弱,所有的爱和安全感都系在这上面,一旦破坏就不得了。有钱人,怕丢失财产;有权人,更可怕,不但害怕丢失权利,还害怕人身的安全;家庭美满的人,战战兢兢,生怕家庭被破坏;有儿女的人,心系在儿女身上,稍有不妥,就撕心裂肺……
3、防虚荣
顺境多了,很容易虚荣,总要在朋友圈上炫耀一下自己吃的什么、穿的什么,住的环境有多好。当然,偶尔浪漫一下还好,如果把这些当成习惯,在社交圈经常炫耀,表现自己的特殊和混得比别人好,这就是虚荣。
现在同学会的禁忌就是不能说自己混得好,因为大家害怕你虚荣,这是另外一种虚荣,为什么呢?如果你天天炫耀,其他人会自卑的。同学中可能只有一两个人混得比较好,大多数人都不好,你表现虚荣的话,他们就会很难受,从而排斥你。当然,你虚荣不好,但反虚荣的也不好,他们在逆境里,你在顺境里,从你的角度,就不应该去虚荣。
有些人确实为了怀旧来凑同学会,怀念以前感情的种子,现在遇缘又起,可以理解。可是,很多人都把这些聚会作为虚荣的展示,让更多人难受了,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所以,同学聚会不能说收入、不能开名车等等,实际上是因为大家的心里都喜欢虚荣,但是,只喜欢自己虚荣,别人虚荣的话就要抵制。
以上说的是同学会,作为佛教徒,即使处在顺境中也不能虚荣,因为虚荣是“自我”在另外的“自我”面前炫耀——“我比你超胜、比你特殊。”这是两个相续的比较,对修行极其不利,是一种加大和巩固我执的行为。
4、防放逸
没钱的人不会去旅游,但处于顺境中的、条件很好的有钱人,会走完东边走西边,上下四围都走一遭,会浪费生命的,当全部走完了就落入黑暗那边了。钱多了事就多,朋友多了事也多,顺境的时候朋友多、关系多,会有这样、那样事,穷的时候就没几个朋友了。另外,沉浸在好的环境中,会享受这、享受那,看个电影都要看很多部。所以,我们要防放逸、防懈怠。
总之,在顺境中有四个层面要注意:防傲慢、防贪执、防虚荣、防放逸。
这些情况在顺境中都会出现,大家想想,我们是不是有了点钱,就沉浸在顺境里面放逸了?还经常把自己的顺境昭告天下,现在朋友圈、微信、微博都非常发达,P个好看的旅游照片发上去,就是虚荣。炫耀这些就一定会贪执这些,发现别人不如你,就牛皮轰轰的傲慢,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修行,这是在顺境中的安忍。
同样,逆境也要忍,我总结了四个方面。其实不止四个方面,我只是简单的说一说,希望大家去思考。我讲课很多时候都有一个目的,希望激发大家的思考,引发大家去领略佛法的一些认知方式,甚至激发大家往正确的修证路上走。有时候我讲得不全面,甚至不太准确,但最主要目的是想引发大家正确的思维方式、修行方式和体会方式。忍逆境有哪些呢?
1、防沮丧
遇到逆境,对自己失去信心,叫沮丧——“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全都错了,错到我妈不该生我……”各种各样的沮丧都来了,稍稍一点点不妥,就开始沮丧,这叫脆弱。
2、防无信
沮丧是对自己失去信心,后来是对三宝、上师和善知识失去信心,叫“无信”或者“失信”。很多人加入佛教圈,是因为听到很多神奇的传说,或者是对上师、善知识抱有很大的期望。结果一接触、一学习,就发现不妥——明天的股票如何,上师竟然不知道;房子该卖不卖,也不知道,或者说出来是错的;遇到什么情况,求他打卦,也打不准,然后开始失望。这还算比较妥当的失望,还有一些更不妥当的失望,发现上师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跟心里的要求不符合。
他最初还有清晰的利益诉求,后来连清晰的利益诉求都没有,内心里面堆积了很多应该这样看、应该那样说话,有些道德或举止上的要求——上师应该这样看、这样说话,走路应该龙行虎步、目光如炬;遇到某事,上师应该这样圆满处理;发生了一些冲突,上师应该这样处理才对……后来发现都不符合,就开始失去信心。
处在逆境中,特别容易对三宝、善知识失去信心,我们要防止这个。有的说:“我都修了这么长时间了,我念了好多咒、打了好多坐、供养了那么多,怎么还是这个样子?”这种例子有很多,特别是那些供养的人,总想供养了三块钱就想得到三百万,时间长了以后,三块钱供养出去了,但三百万不知道在哪里,就开始丢失信心。可能三百万明天就到了,结果他丢失信心就没了——真会这样的,退失信心、后悔是对功德的最大破坏。
破坏功德有四种情况:1、炫耀;2、后悔(毁坏功德是非常厉害的);3、愤怒嗔恨(一嗔能毁千劫福);4、做相对治的事(比如本来供养布施有功德,之后你又吝啬之类,产生对治行为)。本来做了很多殊胜的事情,结果一后悔,丢失信心就完蛋了。
3、防放弃
修行了很长时间,还是得不到相应的觉受、境界,就开始放弃——“算了、算了,我不是那个材料,我还是做个普通人吧!”这叫自轻凌懒惰。经常有人会这样,好像做普通人挺牛一样。修行人本来就是普通人,你说想做普通人,意思是你不想做普通人,那要堕落的,人都做不了,怎么做普通人啊?不是你想修行不想修行的问题,如果明白了佛法的道理,没得选择,只能修行,不修行就要轮回,而且轮回的后果非常严重!
在逆境里很容易放弃,环境也不好、身体也不好、记忆力也不好,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修行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然后就不干了。所以,我们要防放弃。
4、防麻木
在逆境中:“我还没丢失信心,我不放弃也不沮丧,但是我死猪不怕开水烫。”这种麻木也挺恼火的,不要认为这是很特殊的个例,很多修行人现在都走到这一步。他也在修,每天念咒、打坐,但是按部就班,犹如机器人一样,心对法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爱和兴奋,对上师三宝和修行的热情几乎没有了,但也不是完全的放弃,就是冷水泡猪不来气。
当然也有解决的方式,比如跟善知识谈话、积资净障、做一些对治性的修行……当意识到自己麻木的时候,要警醒自己。也就是说,无论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们需要忍耐的东西有很多,我只是简单排列了一下。大家可以去想更多的需要忍耐和防备的东西,要自己去思考,在自己的遭遇中去内省,这是真正的修行。
第五,“舍命护二事”
舍弃宿命都要去护持的两种誓言:一个是总誓言,一个是别誓言。
总誓言:别解脱戒、菩提心戒、密乘戒。
别解脱戒:很多人都受过别解脱戒,有居士五戒和八关斋戒。居士五戒有人受了三条,有人受了一条,有人五条全受。有些人守过八关斋戒,有些人没守过,一旦守了,就一定要去坚持。一听到戒律的功德,很多都好激动,然后少年轻狂,“哗”就把戒守了,之后又毫不犹豫地破了。这是不行的,破了戒以后,想要真的修上去会很困难,一定要大量的忏悔。
菩提心戒:菩提心戒很难得到戒体,一定要有相应的菩提心才行。即使没有菩提心,也可以受菩提心戒的,因为受菩提心戒本身就是一种菩提心的训练。
密乘戒:只要灌顶就受戒了。如果认了上师,上师给你讲解经续,特别是讲解窍诀,那就一定要遵守密乘戒。
不管是别解脱戒、菩提心戒、密乘戒,都不能去破坏,破坏了之后很难解脱。这已经不是解脱的问题,而是会堕地狱的。菩萨戒、密乘戒都是些念头性的东西,如果已经破了,我们还可以忏悔。经论上说:密乘戒是金子做的,菩萨戒(也叫菩提心戒)是铜做的,别解脱戒是玻璃做的。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戒,犯了以后都可以忏悔。
密乘戒几乎是不可能不犯的,但也容易忏悔,所以说是金子做的——金子软,变形后可以敲回来。菩提心戒也容易犯,犯了以后也可以忏悔,就像铜也软。小乘认为,别解脱戒要是破坏了,就再也无法恢复;大乘认为,即使破了别解脱戒,还是可以修金刚萨埵来忏悔,再去受戒重新获得戒体。
但是,破戒以后一定要忏悔,否则过患极其之大!第一,导致你无法证悟;第二,死亡后可能会因此堕入地狱。有时候破戒的过患比犯这些戒律里面的罪业可怕很多,举个例子,你偷了东西可能还不会成为饿鬼,但你破了盗戒,会因此而堕地狱的。很多人只重视罪业,觉得破戒没什么,有时候破戒比那些罪业可怕多了。举个通俗的例子:所有的戒律相当于跟释迦佛签约,但你毫无敬畏地随意毁约,后果很严重的!
密乘戒我们一定会犯,菩提心戒也比较容易犯,别解脱戒对一些成就者或者修行很好的人来说不太容易犯,但是很多人也犯了,那怎么办?一定要用心去忏悔,否则修行很难有好的觉受,你所渴望的功德都来不了。可是,很多人连自己犯了戒都不知道。
别誓言:关于菩提心的誓言,无戒不成修。
以上是“舍命护二事”的一个总誓言。还有别誓言,主要指菩萨戒。如果守了菩萨戒(菩提心戒),要尽量去护持。菩萨戒一定要有一个具菩萨戒的大德来给你传戒,另外,菩萨戒也可以自受。
菩萨戒,我们主要守哪些条约呢?慈诚罗珠堪布有一本书,专门讲菩萨戒的,里面有弥勒菩萨广行派以及龙树菩萨深观派的菩萨戒律。虽然都是以弥勒菩萨或龙树菩萨的名头来讲菩萨戒,但戒律都是我们跟释迦佛、跟我们的心的本性签订的合约。
菩萨戒可以一条一条的守,虽然戒条有二十或者四十条,稍微有些不同,但你可以选一条去守,但是守了就要坚守。菩萨戒有一个最根本的戒律,就是不丢失菩提心,一旦发现自己丢失了菩提心,马上要拉回来。当然,更不能在起明显的意识——“我不要菩提心了”,这是挺麻烦的。
大家记住:无戒不成修!常说“闻思修”,“修”要怎么体会呢?戒定慧。不要小看守戒律的作用,哪怕是守了一条戒,功德也大得不得了!
经论上说:一个人要转生人道,得满足一些条件。第一,要有布施等善业;第二,得守一条戒以上。符合这些条件,就容易转生人道。与释迦佛订合同,好处的确远超于坏处。
所以,大家要记住“舍命护二事”,分为总誓言和别誓言,别誓言单指三戒中的菩萨戒。
为什么叫“舍命护二事”呢?一旦守了这些戒律,宁舍生命不舍戒。但现代人很奇怪,很轻易去受戒,也很轻易去破戒,这种轻浮会把自己害死。守了是守了,但要真的把它当回事!
不守戒律,其实是不信佛,佛陀在戒律方面的论述中,说了很多犯戒的过患,但大家听了就听了。现代人虽然资讯发达,但所学的知识都不当真,学过就忘了,觉得没什么。而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要知道它的殊胜,同时要知道它真的需要敬畏,特别是戒律,否则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你不当一回事,不见得不受惩罚,如果犯戒了,真的会受到惩罚的。所以要“舍命护二事”,宁舍生命,不破戒律。
第六,“当学三种难”
哪三种难呢?修心的过程中,有初、中、后三种难,即发菩提心对付烦恼的三种困难。在发心的过程中,最毁坏发心的就是烦恼,而烦恼有初、中、后三难。
1、初时难认,需长期内省
最初修行的时候,难以认出烦恼,这真的需要长期内省。有人说:“我知道我的烦恼。”你是知道那种很粗大的烦恼,比如因贪不到而产生苦苦的时候,造成的不舒服很容易觉察,但是,你很难觉察到贪本身就是一种烦恼。
比如有人蠢,但他意识不到自己的蠢,你说他犯了什么错,他是不承认的,马上就会找理由,很难自省,这叫初难——很难明白自己毛病的点在哪里。厉害一点的,就觉得自己开悟了,实际上连开悟的边儿都没碰到,但是,他就不知道这也是一种烦恼,原因是没有长期内观,内观是修行的一个根本,不能丢。
发现烦恼都要靠内观,如果连烦恼都发现不了,怎么发现烦恼的本质啊?所以,烦恼的初难是没办法认清自己的毛病——烦恼在哪里?点在哪里?动机在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需要长期的闻思跟内省才能做到。
2、中期难修,需方法正确,二谛双运
烦恼中时是什么呢?难修,修不下去。他也知道是烦恼,但要去克服是很难的——“我是很贪,但我就是要继续下去”,这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积资净障,否则积资净障不够是搞不下去的。
而且方法要正确,不但修世俗菩提心,还要修胜义菩提心,比如单空——单空是要去空掉烦恼,世俗菩提心可以积资,慢慢地,才能断掉烦恼。除了方法要正确,还要长期坚持积资净障,不然,即使知道自己的毛病,也改变不了。所以,中时难修,需要正确的方法,还要坚持修行、积资净障。
3、后时难段,需长期修行,不求结果,只问耕耘
烦恼的后时,虽然也修了,但过一段时间又起来了,似乎修了以后好一点,过一段时间又反弹了,那怎么办呢?真的需要长期坚持!
修行的一种基本心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坚持下去!很多时候,修啊修啊修,越修越烦恼的时候,往往将要有好消息,某天崩裂以后,烦恼就不再起来了。但并非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就能做到,而是得修行很长时间,甚至穷其一生。
比如,总的烦恼是无明,需要开悟才能断除。你说明白了明空双运,什么东西都找不到本质,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你现在知道了,你就明白了?又能咋地?还不是一样烦恼吗?或者上师给你指示了心性,稍稍有点体会就觉得可以了,那是不行的。这是胜义菩提心的修行,世俗菩提心更是如此,经常发现自己修知母、念恩一段时间,好像内心柔软一点,过段时间又回去了。那怎么办呢?只能长期坚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问结果)。
以前我常说:对于修行来说,能坚持的根器,在我们这个时代属于高根器。很多人就是轻浮,轻浮的两种表现:其一,修两天就渴望有结果;其二,修两天就以为自己有了结果,这更轻浮。
以为自己有了结果是挺麻烦的,稍稍有点法喜就自以为是,烦恼一来马上就沮丧,自怨自怜,乃至于放弃。一个轻浮的人格是很难修成就的,成佛做主不是小事,但也不是大事,因为它没大没小。“当学三种难”,也就是在烦恼的初中后的三种难,我们都要明了,第一个,难认;第二个,难修;第三个,难断。
第七,“取三主要因”
修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时候,要具足三种条件,特别是修胜义菩提心,当然世俗菩提心也一样。大家都说胜义菩提心难难难,但我觉得,能找到一个具有世俗菩提心的上师都非常不容易。“取三主要因”是哪三种条件呢?
1、要能够遇到具德的上师、善知识
修行不是一个小事,也不是单凭个人努力、横冲直闯、勇猛精进就能解决问题,因为其中牵涉到很多深邃的抉择和智慧,没有具德上师的指导真是不行。
有人说:“我靠看书。”靠看书、读经论也不是不能成就,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永嘉禅师,但你不是永嘉禅师,大部分人都不具备他们的德性,所以特别需要具德上师、善知识。
特别是现在这个很混乱的时代,网上、社会上的假货成堆。说老实话,假上师的比例是百分之九十几,真的很吓人。有些上师纯粹是欺骗,有些上师二不跨五(方言:半吊子)、根本不具德,但他也做了你的上师,有时候比纯粹骗人还可怕。
为什么呢?纯粹骗人的上师很容易被揭穿,一下就知道他是假的,但二不跨五的上师,到最后可能会知道他是假的,但已经浪费了你好几年,甚至十来年,暇满人身最关键、最宝贵的年龄段可能就耗在上面了。所以,在假上师、假善知识成堆的时候,遇到真的具德上师和善知识就更重要了。
这里也牵涉到一个问题——“我怎么找上师呢?”闻思、修行、发愿,我只能这么讲。当你成熟的时候,佛菩萨会制造机会,让你遇到真正的具德上师。因此,大量的闻思,大量的积资净障,该磕的头要去磕,该供的水要去供,供养、布施、放生都要去做,然后把功德全部回向给“我要找到一个具德上师”。
如果没有具德上师,要靠自己修行解脱,不是说不行,但几率太小了。很多道理是成立的,但要实现起来很困难,就像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道理是成立的,但杠杆要多长?支点设在哪里?真要实践起来,地球是撬不动的,杠杆也找不到。
2、要让自己的心虔诚堪能(一是心要虔诚,二是心要堪能)
首先心要虔诚。如果心不虔诚、没有信心,修菩提心是不行的。完全没有信心或者半信半疑的人,怎么办呢?大量去闻思,闻思能让你产生信心。有人说:“闻思?我看书不行啊!”那你听我们这样的分享嘛。虽然我本身也是一个修行不怎么样、闻思也不怎么样的人,但是我分享这样、那样的道理,说多了以后,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你多多少少会有所触动。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真正的大德们在上课,他们的课更要去听,不是一定要在我这里听。但记住,必须是真正的大德,这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如果遇到了真正的大德,事情就会变得不是那么麻烦,他会教你怎么做,但大部分人真没这个福报,这个事情解决不了,因为是末世。
但也不是遇到大德就完事了,很多人遇到真正的大德,十几年后一点进步都没有,这样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心不虔诚、半信半疑。当你确定他是大德、是要追随的人时,心就一定要虔诚、要有信心。一是要对大德虔诚,二是要对菩提心、三宝虔诚。
其次是心要堪能。这个也不容易做到,什么叫心要堪能呢?修行是个很苦的事,要忍受孤独、忍受寂寞、忍受磨难,有时候还不是肉体磨难,而是心灵磨难。比如密勒日巴尊者经历的是肉体磨难,当然也有心灵磨难。
我们这个时代,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去忍受肉体磨难的人其实不多,如果现代社会还像玛尔巴上师那样做,可能会坐牢的。我们心灵的磨难是有的,比如你会怀疑(现代人特别擅长怀疑),你会纠结、痛苦,你会想:“我这样做,值不值得?”“我有没有上当受骗啊?”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这样折磨不了别人,只会折磨自己。
还有,修行了一段时间境界不来,就难受、痛苦。修行是好孤独的事,有人说“我喜欢孤独”,请别哄人,真正喜欢孤独的修行人,一般都有点境界了,没有境界的人一般都不喜欢孤独。或者你以为自己喜欢孤独,孤独一个月可能很爽,但过了半年或一年你就受不了。原因是什么?心不堪能。
那心要怎么堪能呢?积资净障、发大愿,这些一定要去做。前期五加行的修行很重要,如果保质保量去修,慢慢地,心就堪能了,但保质保量难以做到。以前我们讲过很多关于五加行的修行,希望大家真要当真,别老是嘴上说是一回事,修又是另一回事。比如修五加行混数字,哗啦哗啦很快就修完十万遍了,实际上内心一点都没有得到磨砺,就会不堪能,导致修不下去。
3、要聚集一切座上座下修行所需的顺缘,三种都需要长期地闻思和积资净障,最大的顺缘在于知足少欲
什么叫做修行的顺缘呢?这里主要是指生活上的顺缘,比如一些资具,修行起码得有个坐垫嘛,还不能太过追求世俗事物。一个人拥有的世俗事物太多是不行的,他要花时间打理;太少也不行,连饭都吃不饱,而且你总不能穷得连法本都买不起嘛!
有人说:“我可以用洗干净的石头来供养,修曼扎都可以。”这没问题,但你不能连一顿饭都吃不起嘛。有人说:“我要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可以吗?”如果你能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吃蓖麻都活得尚好,那就没问题,但你作为现代人,那是不行的,多多少少得有一个稳定的生活。但是,你又不能去追求生活中过分的奢华、繁重的社交,这些搞多了,就没办法有修行的顺缘。
修行最大的顺缘就是知足少欲,还要具备相应的资具,比如法本、听课的设备等等。我们现在这样通过网络学习,如果你连电脑或手机都没有,闻思就成问题了。我们这个时代会不会缺少这些东西呢?我觉得不会!是的,现在有很多穷人,有六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不到一千块,但我觉得,一个人拥有一部手机还是可以的。
我们往往是追求更多的东西,结果会在其中耗尽时间、耗尽心力,这是其一;其二,我们会把心放到和修行无关的事情上去,天天刷微博、刷微信、看抖音。很多人会在QQ上向我提问、搞佛法交流,结果我每次一打开QQ,都会出来一些短视频,看多了以后烦得不得了!这些视频都是制造一些乱七八糟、稀奇古怪的事,但有些人还乐此不疲。作为修行人的我们要警惕,如果发现自己在上面花的时间过多,要把自己拉出来。
这就叫“要聚集一切座上座下修行所需要的顺缘”。座上修行,起码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初初开始修行,却说:“我就是要在愦闹中修行”,显然是不行的。这是座上修行的顺缘,起码有个舒适的坐垫。座下修行的顺缘,就是不能太过的散乱,或者生活的负担太过沉重、太过贫穷都不行。我觉得这不难,主要是看你愿不愿意,如果你愿意去做,是做得到的。
所以“取三主要因”是什么?其一,善知识;其二,心虔诚和堪能;其三,具足修行的顺缘。这是第七个学处,“取三主要因”。
第八,“修三无失坏”
“修三无失坏”,修三种不要失坏的心态。哪三种不失坏呢?
1、不失坏对善知识的信心和恭敬心
如前所说,现代人特别容易丢失掉对善知识的信心和恭敬心。还有,我们要记住,不能轻而易举地拜上师,一定要了解清楚。对于善知识,我们可以去听课,可以去了解。拜上师之前,还没有三昧耶戒;但拜了上师以后,就真的不能丢失信心和恭敬心,那会犯戒的。
不过,你要去接受一些善知识的东西,还是应该对他有信心和恭敬心,虽然他不是上师,但还是要保持一定的恭敬心。信心可以通过闻思逐步地建立,但在建立的过程中,不能丢失恭敬心。当我们对一个人丢失了恭敬心以后,是没办法从他那里得到教义的。
还有,由于现代人的心态不稳定,对善知识建立的信心和恭敬心很容易被破坏掉。比如他可能讲了十年的法,结果哪天一个眼神不对,你就觉得他是坏蛋。我们很容易会这样,好像觉得自己很伟大,发现了善知识的不好,实际上,你可能丢失了最厉害的东西。
其一,你受了很多法恩,却没有感恩之心,这是极端自私、猥琐、下流的表现,乃至于是堕落的一个征兆。其二,你得了那么多法恩而不知回报,反而丢失了恭敬心,这是一种愚痴的表现。
所以,要不失坏对善知识的信心和恭敬心。请记住,这些内容是这部论的作者讲的,不是我编的。
2、不失坏对菩提心的信心和精进心
修菩提心的过程很漫长,心态的变化也起起伏伏,不是修一下就马上出来各种各样的觉受,比如菩提心的暖乐生起了——“边有甘大只蛤乸随街跳(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菩提心不是那么容易生起的,请记住,我们修的菩提心,并不是产生一个菩提心的念头,这很容易。跟你说一下菩提心的好处,就会生起很多想发菩提心的念头或者感动,但要真的生起比较稳固、深邃的菩提心,是很难的。
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曲折、风波,或者长期修行没有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要求时,不要失坏对菩提心的信心和精进心。菩提心的觉受生起之前,往往都是很苦的,穿过那一片干枯、狰狞的土地,前面才是柔软的土壤和明媚的阳光——好浪漫啊!其实没那么浪漫的,修菩提心一点都不浪漫,而是很苦的,煎熬、矛盾、冲突、纠结,这个时候要坚持,不失坏对菩提心的信心和精进心。
3、不失坏所受持的誓言
这里专指对菩提心的一些誓言。其实,其他的誓言也应该坚持,哪怕跟朋友、同修们之间的承诺都应该坚持,这是人品的一个表现。但是这里指的是不失坏受持的戒律,或因菩提心而在上师三宝面前所发的誓,丢失了会有很大过失,导致后面没办法修。所以要“修三无失坏”,即三种不失坏。
第九,“成就三无离”
什么叫“成就三无离”呢?成就身、口、意随时随地都不离开善法。有人说:“身口意不离开善法,那我偶尔念念经,这叫口不离开善法;偶尔跪拜一下,这叫身不离开善法;偶尔读两本佛教书籍,这叫意不离开善法。”但“成就三无离”说的是随时随地都让身口意不离开善法,慈诚罗珠堪布说:“身体作布施、磕头等善行;口中讲经说法、念经持咒或言说爱语;内心修持菩提心等等来利益众生,这样身、口、意三门都不离开大乘佛法。”
“身、口、意都不离开大乘佛法”,其实对我们来讲,就是要随时随地提起来。一有空余时间,心就要去闻思菩提心等佛法,去闻思、看书;或者一有空余时间,身体就要开始打坐,在座上修行、思维菩提心;在座下,没有闻思的时候可以去念咒。
当然,讲经说法需要有相应的能力,那你持咒总可以嘛。对于学密宗的人而言,持咒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绝好的积资净障的方式。很多人说:“我就是体会不出持咒的利益”,说明你没有好好的持过咒。
相续说白了就是堆东西,当你持咒的时候,相续就没法堆其他东西了;而且从究竟的见解来看,咒语就是佛菩萨本身,比如我们念观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这个咒语就是观世音菩萨。
一说到观世音菩萨,马上就想到画上那种女性像的观世音菩萨,这是被我们文艺化了。真正的观世音菩萨是什么?你内心的本性,散发出无我慈悲的那种光辉。当你在本性中展露出大悲光辉的时候,以语言的方式出来就是“嗡嘛呢叭咪吽”,那就是观世音菩萨。
如果长期念观音心咒,你的身心会被观世音菩萨的光辉所笼罩,这是一种见地。还有一种更深的见地,你念观音心咒的时候,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当然,你不会轻易接受这个事情,但是,当你修行很好的时候,有这样的见地就会这样,如金刚萨埵的吉祥偈:“诸现清净身庄严,诸声圆满密咒性,诸念成熟智慧中。”
所以,有空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持咒,这叫口不离开善法,慢慢地,我们会证悟本质、证悟到心的本性。当心始终安住于无执的觉性中,那就真的叫身口意都不离开善法,但要达到这一步,需要长期串习。“成就三无离”,就是身口意随时随地不离开善法。
第十,“于境修无偏,偏且深修习”
其他学处是一句颂词,第十个学处是两句颂词,是什么意思呢?
1、修心的过程中,应无偏对待所有对境
这些对境是所有众生,即我们说的平等舍。在修心过程中,我们做不到绝对的人人平等,对每个人都一样。比如你对这一世的亲妈,一定比对往世的妈要好很多,为什么呢?桌上的蟑螂就是你世的妈,你是对蟑螂好还是对你真正的妈好?
当然,在缘起上你可以对真正的妈好,但是我们要训练自己在心中无偏的对待所有众生。训练方法有两种,一是思维知母念恩等等方法,二是单空。在修行单空的时候,蟑螂是不是空性的?你妈是不是空性的?在空性的层面,他们是平等的。还有一个,是真的明白觉性——胜义菩提心,不管蟑螂也好、你母亲也好,他们都以各自的形象显现,但各自的形象都是解脱的,从解脱的角度来讲,蟑螂和你妈都是平等的,这也是一种平等的方式。
这叫“于境修无偏”,说起来容易,就是一句话,真做起来很难。但是也可以做得到,长期闻思修行,座上修、座下修,心慢慢就平等了。这种平等并不是一种很呆板的平等,比如蟑螂是你过去世的妈,你给现在世的妈汇了五万块钱回去孝敬她,既然要平等,那么你也给蟑螂汇五万块钱——我想问:它怎么接受这五万块钱?所以它不是一种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心中觉知性的平等。所以,我们要去做这些修行,要无偏对待所有对境。
2、对任何一个对境的修行,不能简单肤浅,要深入仔细,防止自欺
对境分两种,一种是外的对境,一种是内的对境。各种各样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叫外对境;心中产生的每一种觉受、每一种领悟,叫内对境。在这些对境中,不能简单肤浅,产生一个觉受就自以为是,或者度过某一种外境就觉得自己行了,这样都不行,要深入下去。还有,不管是世俗菩提心还是胜义菩提心的修行,坚持、当真是最重要的!
很不容易当真的,很多时候你会忽略过去,比如觉得很难,“哎呀,以后再说”,这是一种忽略。或者是度过一些外境,“哎呀,这好简单”,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了,实际上不是的。比如有些人暂时不生起嫉妒的情绪,就觉得自己好像过了嫉妒这一关,其实不然,当真正厉害的对境来了,嫉妒一样会生起。嗔恨也一样,觉得自己好像经常心宽体胖、意气平和,那是因为没有伤害到你,伤害到很深的时候,一下就不行了。
所以,不能轻易地相信自己——“慎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要深入、仔细地修行下去。胜义菩提心更是如此,胜义菩提心是很容意认错的,禅宗讲“大须审细”,要细细地审查。云门禅师讲的“光不透脱,有两般病……法身亦有两般病”,没开悟,难,开悟了也有两种病。所以,这不是那么大而化之都可以达到的一个修行,需要非常深入仔细的坚持下去才可以。
第十一,“于厉境恒修”
什么叫“厉境恒修”呢?对一些特殊的严厉对境,要特别地坚持修行。这部论有一些特指的对境,什么叫特殊的严厉对境呢?
1、对上师父母修感恩
对上师、三宝或父母修感恩,绝对不要伤害他们,并坚持这样。伤害上师三宝的事情可能不会很多,因为上师三宝那里有一些戒律,在沟通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对境很严厉,就不太容易去做。但也不一定,我们很多时候还是会起怀疑,甚至有时候会诽谤,我们绝对不要这么去做。
但是,在整个普通居士群体中,我们对父母的伤害是很多的。父母是恩田,对我们有巨大的恩德,首先是十月怀胎(不过现在说是九月怀胎),母亲生你的时候,真的是要下一次“地狱”。按照我们的俗话,父母是一泡屎一泡尿把你拉扯大,经历很多物质和身心的煎熬,所以,养大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啊!
我们经常伤害父母,不耐烦、斥责、疏远……各种各样伤害父母的行为,这样真不行,作为一个佛子不应该这样。所以,这是一个严厉的对境,要恒修对父母的感恩,当然上师三宝也包括在内。
2、对伤害自己的人修慈悲
对于一般的普通人、很悲惨的人或者是品德很好的人,我们容易生起慈悲心,但对伤害自己的人就很难生起慈悲,而这里要专门对伤害自己的人修慈悲,这也是特殊的严厉对境。对自己很好的人或者很苦的人,我们就会悲悯心大发,捐款捐物等等,这很容易做到,但对伤害自己的人就做不到。而这里不行,就要专门对伤害自己的人修慈悲,这也叫“于厉境恒修”。你说:“这不是很难吗?”不是很难,修世俗菩提心就是这样的。
3、对不感恩者修宽容
我们经常会帮助或者利益一些人,其中的很多人是不感恩的,这种现象在佛教圈中特别多,你完全无私无悔的帮他,到了后来他根本不理你。这就要对他们修宽容,因为世俗众生就是这样,自我、无明一发作起来,完全不讲道理,而且有时候不由自主。
我们修感恩,不是天天去说“哎呀,你对我不好,你继续对我不好哦!我宽容你哦”,并非如此,你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回避,但内心要宽容,甚至要发愿“这一世我救不了你,下一世再来,生生世世总有一世把你搞定!”或者是内心发愿“无论怎样,我都要利益你”,但在策略上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比如远离等等之类的都可以。
为什么?如果他不感恩,你继续去迁就他,就会像俗话说的:“给一个大拇指,就一口咬到你手肘上(四川方言叫倒拐子)”,会“打蛇顺杆爬”。现代人真会这么讨厌的,但是你内心里要宽容他。如果修到很厉害的程度,比如修到已经开悟了、专门在消除我执的程度,那他怎么折磨你,你照样感恩,继续资助、继续布施。
以前听到的一个案例,演员孙俪资助了一个大学生,那个大学生后来不但不感恩,还谩骂、变本加厉的索取更多,于是整个社会就反过来斥责这个人。那么,作为孙俪可以去远离他,像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你也可以远离,但是内心里要宽容这个人,因为他是你前世的父母,甚至你都可以发愿,再偷偷的资助他,但在策略上要聪明一些,否则可能会引来更多的烦恼。
现代人不会因为感动了一下,就不继续伤害他人了,他会把你的慈悲当成软弱或可欺,特别是现在被唯物主义所滋长的丛林哲学更是如此,他们不为高尚的品德而感动,反而会因为对方的高尚而更厉害的去侵占、欺辱。有句诗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有时候就是会这样。那么,我们在这末世中,有时候要学会一些策略,但在内心里始终坚持宽容、坚持慈悲。
这叫“于厉境恒修”,对非常严厉的对境(一是上师三宝和父母,二是经常伤害自己的人,三是不感恩者),都要恒久地修慈悲。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比如在佛教团体中,你帮了某些人很多,但他一点都不感恩,怎么办呢?策略上可以回避,暂时远离,佛陀也允许这样的。
释迦牟尼佛即将圆寂的时候,阿难问:“你走了以后,僧团中的恶比丘怎么办?”佛陀说:“默摈置之”,远离他的意思。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式,但在内心里要坚持慈悲,这叫“于厉境恒修”。
第十二,“不依赖他缘”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找不到相应的好外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外缘的缺失而不坚持修行,这叫“不依赖他缘”。
1、不依赖世俗外缘
什么叫不依赖世俗外缘呢?比如一个人说:“法本不到,没有法本我就不闻思了,我一定要靠那个法本。”——你不可以上网去搜吗?或者说:“没有这个房间,我就不打坐了。”即使没有条件,你创造条件都要上。还有一些人说:“我要上班,要等我退了休以后才修。”——万一你没退休之前就“搣杆”(四川话,意为翘辫子)了呢?
不能依赖世俗外缘,好像要把所有条件都弄好以后才去修行。“我一定要挣到一千万并且存下来以后,我才安心去修行”——万一刚好挣到九百九十九万那一天,哦豁,你又“搣杆”呢?(大家明白“搣杆”是什么意思吗?这是我的家乡话,就是翘辫子。)
2、不依赖环境外缘
很多人修行要讲环境,“我一定要在这种环境中修,这里才清净”——不是的,你要去创造条件。比如“我一定要在那个寺庙的环境中才修,那里要有佛像才修”——没有佛像你就不修啊?这些都属于依赖环境外缘。
以上的世俗外缘,比如挣多少钱……还有修行外缘,比如必须要跟谁在一起才修行……有些人说:“我要在你身边打坐才安静”——万一哪天我“搣杆”呢?或者“一定要跟随着上师我才能修行”,并非如此,我们不是这样。
3、不依赖同修外缘;
比如“我一定要跟在上师身边”、“我一定要跟谁在一起才能修行”,很多人会依赖这些东西。修行是你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孤独的事,即使如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都要去修——你有心嘛,那就有了最基础的条件。还有,有人稍稍得了一点病,或者一点点不妥就不修行了,这也不行,要随时随地坚持修行。
修行真的不是一蹴而就、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真的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不依赖他缘”的意思是什么?一是我们没有条件时,创造条件都要去修;二是在条件完全缺失时,我们也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修行。
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不能打坐,你可以思维嘛。比如你习惯在某一个地方打坐,当这种环境没有以后,你也可以坚持在另外的环境中修行。总之一句话:要记住,修行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暇满人身别浪费了,否则真会堕落,这不是开玩笑!
暇满人身真的不容易,《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首先讲“得暇满人身,如盲龟遇浮孔”,大家把之当成一个说法就过去了,其实不然,越修到后面,就越觉得暇满人身好难。特别是当一个人有些修行的觉受上来了,他的心智越变越清晰,而且视野越来越宽广、格局越来越大,他一看各种各样的人群、各种各样的生命、各种各样起伏不停的灾难和世事……唉!他知道暇满人身真的太不容易了!那个时候,他才知道佛法的珍贵,以及修行佛法的人的珍贵,然后知道修行大乘佛法的珍贵,以及修行密法的更珍贵。真的明白这些以后,他的修行就更勤奋。
很多人不愿意勤奋修行的原因是什么?无明业障,说白了就是蠢,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珍贵。他认为珍贵的生命就是有很多钱、有很多权利、长得很漂亮,世界上让自己感官得到快乐、虚荣得到满足的东西越多越好,那才叫快乐——这叫蠢啊!
朋友圈上炫耀的事情,没有一样是真正的佛教徒应该去追逐的,但不是的,大家都乐此不疲地去追逐,根本就不明白生命的意义。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且能够实现生命的究竟意义——这就是佛教徒。
如果不长期修行,不克服各种各样的苦难去修行,很难达到目的的,所以一定要“不依赖他缘”。“不依赖他缘”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修行。这是第十二个学处——“不依赖他缘”。
好了,第十三个学处就不讲了,因为内容有很多,今天就学到这里。一共有二十一个学处,现在学了十二个,还有九个,下一堂课就可以学完了。学完以后,中间再拿一堂课来回答问题,接下来继续学习《修心八颂》。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明天是《胜道宝鬘论》的学习,希望大家来参加。明天的课程中,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涉及到最后一个空性的内容,讲到一些修空性的总结,要体会万法为空性。
好,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七要》第36课
- 《修心七要》第3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