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罪满情器时, 恶缘成觉道。
报应皆归一, 于众修大恩。
迷境观四身, 空护为最上。
四行胜方便, 所遇修道用。
全论的七个部分:1、前行;2、正行;3、后行(恶缘转为道用);4、终身行持要点;5、修心圆满的标准;6、修心誓言;7、修行学处。
上堂课回顾:
观察:1、思维观察;2、直接观察;3、确认;4、具体运用,对恶缘的观察由小到大。
直接观察:1、四夺;2、梦幻观;3、观察和安住(觉照);4、觉照的盘剥;5、见地的形成。
总结:四夺的夺境和夺人:1、思维的夺;2、觉知的夺;3、反复串习;4、夺住轮换。
1、 人境俱夺,需要到觉知比较全面和稳定的程度;2、人境俱不夺,需要到对觉知和觉知的内容有一定单空观才能形成;3、单空成觉照,即是幻观和梦幻的深入,而后逐渐演进,即觉照的盘剥,最后形成空性见地,标准就是开悟。
总结: 迷境观四身的具体解释:观现起的无生(光明无来处)为法身,现前的无灭(光明不失)为报身,现起的无住(光明无去处)为化身,明悟本质光明并安住为自性身。
本质和现起的区别:1、于现起的思维和觉受中,现起离不开本质,但现起不是本质;2、于本质的安住中,现起就是本质,本质表现为现起。
1、坚持闻思;2、坚持串习;3、准确开悟;4、悟后起修。
空护为最上:遇恶缘用空性的思维和修行最重要。用缘起的对治方法,究竟上不见得管用,也不能长久,用空性的思维和观修是最好的护卫,最好能够保持空性或者单空境界。
护轮:内外密三种护轮:外护轮为各种经成就者加持过得圣物或者经论、塔庙等;内护轮为各种缘起层面的观修,密护轮即为空性的观修、觉受及境界。
最后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进行结合起来观想:
1、 依靠恶缘,如害我之人、害我之境、害我之病、害我之非人,让我们生起出离心,让我们生起菩提心,故而这些恶缘,其实和上师一样,起到让我们解脱的作用。
2、依靠恶缘,让我能迅疾利用空性来思维和观修,因此恶缘是产生胜义菩提心的利器。A:将迷乱的对境,直接观为法、报、化、本性四身;B:将能损害者、被损害者、损害过程三者观为空性,以此作为最无上的护轮。
四行胜方便:在无法完全用空性境界应对恶缘时,有四大方便需要修持,既可以帮助迅速达成证悟空性,也可以既此对治恶缘。四大方便分别是:一、积累资粮;二、净除罪障;三、布施魔鬼;四、供养护法。
一、积累资粮;
供养之理:相续中积累指向解脱的种子;
供养对境:a、供养父母;b、供养上师三宝;c、供养修行人。
供养方法:1、七支供:a、顶礼;b、供养;c、忏悔;d、随喜;e、请转法轮;f、祈请住世;j、回向。每一个供养都可以分别完成,平时可用七杯水做供养仪轨。和普贤十大愿比较:a、礼敬诸佛;b、称赞如来;c、广修供养;d、忏悔业障;e、随喜功德;f、请转法轮;j、请佛住世;h、常随佛学;i、恒顺众生,g、普皆回向。
2、 修五加行,发菩提心,特指世俗菩提心。
二、净除罪障;
除障之理:对治和清除相续中障碍解脱的种子;
除障对境: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除障方法:以忏悔为目的,念佛、念咒、观想、观修都可以。修金刚萨陀如意宝珠。所有修行必须具备四对治力:a、破恶:自己对往昔所造的罪业,就像误喝了毒药一样特别后悔;b、恢复:发誓今后纵遇命难,也决不再造此恶业;c、所依:皈依三宝,或在上师、佛像前发菩提心,以其作为忏悔的所依对境;d、现行:观修空性,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以及传讲大乘菩提心的甚深经典、造佛像、供养、持名号······等等以忏悔为目的之大乘佛法修学行为。
我们继续学习《修心七要》,全论分为七个部分:前行、正行、后行、终身修持要点、修心圆满的标准、修心誓言、修行学处,现在学习的是第三个部分——后行。
《修心七要》主要是讲世俗菩提心修法的论典,前行是世俗菩提心之前的出离心的修行;其次是正行,正行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然后是后行,就是在座下的生活中怎么去运用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在运用中主要针对的是什么呢?遇到恶缘也就是不好的境遇,诞生了一些不好的情绪和心态时,怎么去运用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三个部分有八个颂词:“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报应皆归一,修一切大恩,迷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四行胜方便,所遇修道用”。
我们正在讲的是“迷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迷境观四身”讲的是胜义菩提心。前面四句“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报应皆归一,修一切大恩”讲的是世俗菩提心,就是遇到恶缘时怎么应用世俗菩提心,用思维众生是自己母亲的方式,或者思维怎么把众生的痛苦拿到自己身上来报应,而把自己的学修所得到的所有功德,反馈给众生,以这样的方法和思维来对付恶缘。这样有没有用呢?肯定有用的。
我们现在讲的是用胜义菩提心的方法来对付恶缘,第一句就是“迷境观四身”,前几堂课解释了什么是“迷境”。很概括、很学术性的去讲,只要是二元对立的状态,都是迷境,凡夫、普通的圣人出了定以后也都是迷境。比如初地菩萨可以安住在纯法性的证悟里面,但是出了定以后,他的状态还是迷境。这个迷境会比凡夫的要好很多,虽然也是二元对立的,但会觉得所有现相如梦如幻。而凡夫不是,他认为身体跟周围的一切以及自己的情绪,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东西。至于什么是“实实在在”呢?他也不懂,他认为的“实实在在”就是这些东西对他有直接的认知和作用,至于这些东西的本体是什么,他根本不考虑。
所谓的“迷境”是全方位的,都叫迷境。《修心七要》是一个修行的论典,不是纯学术性的,同样的,这里的“迷境”就不是一个学术性的名词,相应的有它的范畴、它的所指,没那么绝对化。这里的“迷境”单指恶缘,恶缘用胜义菩提心怎么对付呢?这里说“迷境”要观成四身,观成哪四身呢?第一个是观察,首先观察迷境的无生,也就是“法身”,再观成“报身”,然后观成“化身”,三身的等性称为“自性身”。
这里的法报化主要指的是佛,当然也指证悟的本体。以前也曾讲过法、报、化三身,有多种说法,指本体的时候(万法的本质),空性是法身,光明是报身,空性和光明的本体还有随缘任运的能力,称为大悲化身,或者叫化身。在一个心的本体上,就体现了法报化三身,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本体的三个特点。
在学教的层面来讲,佛教对于众生轮回这个大概念来讲,法、报、化三身就是佛陀的本质。比如释迦牟尼佛的本质是真正的佛,这个是法身;释迦牟尼佛是佛陀本质里所呈现的一种光明报身,对初地以上的菩萨会展现出非常庄严、非常殊胜的本尊相,比如呈现出十轮金刚里面的金刚相,对每一地的菩萨还可以呈现出相应非常殊胜的报身。化身是什么呢?从金刚身里面演化出来,针对六道众生所呈现的化身,在我们这群人类面前,就呈现出释迦牟尼佛,实际上是一个化身。
这个化身就是从法、报、化三个概念里,针对整个学教里面有佛陀有众生,针对在缘起层面上,从佛教整个大范围来讲的法报化三身。还有很多种分类,不过我们只要记住这两个就行了,一个是本质上的法报化三身,一个是从佛陀度生的角度,本性是法身;本性针对菩萨呈现出来的形象是报身;本性针对凡夫六道众生呈现的形象,而且一定是比较殊胜的三十二相的形象,叫佛陀的化身。
实际上,对任何一个凡夫,佛陀都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化身,不一定是三十二相的那种化身,有时候可能针对跟他有缘的众生,在你干渴的时候会呈现为一滴水,在你非常痛苦的时候突然获得一丝安慰,这些都可能是佛陀的化身。从学教和整个佛教层面去讲法报化三身,这个化身一定要是释迦牟尼佛这样三十二相的一个殊胜的身体。
真正的化身就不是这样了,那真的叫千江有水千江月,你只要有这个虔诚心和因缘就会呈现,至于呈现成什么样,是有情还是无情,那是不一定的。比如念一声“南无观世音菩萨”,那实际上就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也是佛,是以前的正法明如来。念的同时,这个声音就是他的一个化身。
知道了法报化三身的这两个概念以后,那什么是等性身呢?这三身实际上就是一个本质的意思,或者叫自性身。那么,我们来从本质和学教的角度去解释自性身,自性身是什么?本质就是法报化三身(空性、光明、大悲周遍),安住于本质的时候,会发现安住的本质同时具有这三个特点。
在证悟的悟境里,如果你能够准确地明白,你知道它的空性是什么、知道它的光明是什么、知道它的周遍是什么,你还能够确实知道这三个东西就是一个东西,但也不是一个东西,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了什么叫做自性身。这是以本质的角度去说法报化三身时的等性身。
这有点烧脑,大家能不能理解?如果前期没有很好听过课,对这些比较深邃的,关于本性、空性这方面了解比较少的师兄,听起来真的很烧脑,因为你不知道这些词汇的含义。但是没关系,你只要继续听下去就行了,大致了解一下这些概念。要说完全理解这些含义,真的是一个悖论和怪圈,一般都是开悟的人,开悟的人反而不需要记这些词汇和含义。这些东西完全非分别性的、非思维性的,根本不需要去搞那么多的名词和法相,这跟禅宗一样的,问他是什么,他就用这个、那个这些词汇去代替。
而对于没有证悟或者是快证悟的人,知道这些名词以后,拿来进行思维会帮助他们证悟,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初初触碰了以后,这些名词会帮助他的悟境越扩越大,还可以勘验他的证悟是否正确。比如刚才说到的自性身,如果从本质的角度去体会法报化三身,只体会到了法身,而报身是什么确定不了,化身是什么也确定不了,就说明这个证悟可能有偏颇。
虽然这三个是一个东西的三个特点,但从你的悟境里面会体到——“哦,原来从这个角度去说这个东西是法身,虽然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本体,但是了了常知,不能叫没有。”什么叫做了了常知呢?什么都清晰、明了,而且这种“知”是不会消失的,这个就是不灭光明、是报身。最后发现所有的现起其实都是它,这就是大悲周边、是化身。而且会发现你可以完全处在法报化三身里面,这时候才敢像禅宗、大圆满中所说的——“我就是佛、即身是佛(这里的我已经没有了人我的含义。”这时候会说任何众生都是佛,任何现象都是佛(应该说任何现象都是般若,因为“佛”这个词汇含义太大了——郁郁黄花皆是般若)。
稍稍有点悟境以后,再拿这些概念进行思考、修行,反复去串习,慢慢地,你的悟境就会越来越大,一步一步走向加行道的忍位,最后走到见道。这些词汇有这样的意义,现在先记住,不要急于求成,绝对搞懂。你会发现,法报化三身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每个宗派都可能不一样,甚至一个宗派里不同的法师讲起来都不同,极端的烧脑。
平常我们对于一个名相的学习,会先记住一个概念,如果有位法师对这个名相又进行了另外的解释,二者一对比,可能会产生冲突,然后你就傻了。甚至不同的宗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可能又会不一样,如前所说的法报化三身,有的从学教的角度,有的从本质的角度,解释起来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二十七课和二十八课还讲了有五身,甚至有六身的说法,扩展开来,可以讲很多。所以,大家先把它记住,对以后会有好处的。
那么,怎么从本质去讲法报化三身,再去体会自性身呢?从学教的层面,本性是法身;针对菩萨所显现出来的报身,如本尊,叫报身。报身有很多,比如阿弥陀佛,还有大威德金刚以及各种各样的佛像,或者在托噶里面、百部本尊里面,针对十地菩萨呈现出来的样子,都叫报身。化身就像释迦牟尼佛,针对六道众生所呈现出来的殊胜导师像。针对六道众生会有不同的化身,地狱、恶鬼、畜生里面都有,释迦牟尼佛都会以相应的业力化现出不同的形象。
在这个语境范围之内、学术范围之内,什么叫自性身呢?其实如前一样,自性身就单指本质,但是处在等性身里去看本质的法报化三身,那本质的空性是法身,光明是报身,大悲周遍是化身。
处在证悟的状态里,什么是法身呢?不管是佛陀也好,地狱众生也好,无论什么样的现象,本质都是法身。
处在证悟的状态里,什么报身呢?一定是本尊才是报身吗?不是的。虽然学教的说法是针对初地以上的菩萨才呈现出报身,针对凡夫呈现的是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化身。假如我们证悟了本性,会发现所有的显现全都是报身,不止是阿弥陀佛、百部本尊还是唐卡上看到的金刚像,乃至于一草一木、日月、山川、大地、有情、无情,这个时候全都叫报身——如果真的处于自性身的层面去看,安住的时候,就会诞生如禅宗里所说的“郁郁黄花皆是般若”。
处在自性身里,什么显现都是报身,不分对菩萨所显现出来的金刚身,或者对凡夫所显现出来的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化身。也就是说,所有的显现,不管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在自性身看来全都是报身。
那什么是化身呢?这些显现出来的它们的“动”。空性(本质)是不动的,但是觉性要动,不动的话,这些虚幻现象为什么会有生灭呢?这种“动”,其实就叫化身,是从这个层面去解释。当我们安住本性的时候,不要去觉得它动或不动,那时候动和不动都是不动,也都是动。从本质来说,不坏就是不动,但又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现象,现象的“不实”,不实就不动了,就不会无常了,这就叫化身。
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本质叫法身,本质不灭的光明性叫报身,光明性呈现出具体的样子叫化身——一切万法的本质叫法身(法本来的身);那么,它能够有现起,虽然不是实有的,但有个光明嘛,没有光明你怎么能觉知呢?虽然是虚幻的,但你还是能够看到虚幻的东西,这种光明性、这种力量,就叫报身;这种光明性呈现出样子来,用术语来讲就是“生而不生”、“生灭同时”,绝对不会呈现出一个具体、实有的东西,好像根本都没有存在过,但在凡夫面前又栩栩如生,而且没有一个东西是实有的,这种现象就叫化身。这是最容易理解的说法。
说了很多的法、报、化三身、四身,重要的是,到底“迷境观四身”要怎么去观呢?前几堂课我逻辑性的理一遍,那么,到底如何迷境观四身呢?特别是“迷境”还单指违缘的时候,要怎么观呢?这是今天交流的内容。以上是对前几堂课的总结,以前用了两堂课来讲四夺,首先讲了观察,观察又分成了四个角度,我们来重新回顾一下。
第一,思维观察。
我们花了一堂课的时间,非常简单地讲了一下中观派的五大因,如果你们要详细地知道这五个因和应成派的不共四大因的话,可以去看以前曾经讲过的《中观总义》。上面说得很清楚,怎么去理解、去思维五个共同因以及应成派不共四大因(一共有九个因)。因就是方法,这些思维的方法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的所有现相没有本质,连本质都没有实有的本质,我们要去思维这些内容。
第二,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又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是四夺,第二个是梦幻观,第三个是观察和安住(觉照),第四个是觉照的盘剥,第五个是见地的形成。大家还记得吗?我们辛辛苦苦地交流了那么多,结果讲完就忘了,让声音左耳进去、右耳朵出来这样过一遍,最多就种个种子。种子的意思是什么?很多劫以后才可能会发作,即使发作了,也要重新来过,那时候一样要经历现在的东西。所以,听了之后还是要去思考,最好能提出问题来,找出我说法的漏洞,那就精彩了。
不要轻浮地认为我说的都是对的,到了提问的时候却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很糟糕了。你一定要去看我说得合不合理,或者不明白的要提出来,或者和周围的师兄进行讨论,慢慢地,第一步的思维观察才能成熟。
第三,确认观察结果。
第四,把观察的结果进行运用,对恶缘的观察由小到大。
这部论典主要是讲如何把恶缘转为道用,运用的时候要由小的恶缘开始,比如一个病痛、一个不好的情绪,或者是一个不舒服的情景所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开始进行观察,由小的到越来越大,大到后来连很重的病痛都能观察和安住的时候,就开始成熟了。
观察的四个步骤里,目前讲到第二个直接观察——四夺和梦幻观在哪里有重叠的地方,观察的方法有观察和安住,安住的时候会形成觉照,觉照的时候会影响情绪和念头(心的层面),觉照一步步会形成境界,境界的一步步加深,叫做觉照的盘剥,然后慢慢会形成见地(初步触碰本性就叫见地)。
见解是思维性的、感受性的东西,把它落实了、证实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明空双运,本质确实是这样的!”触碰了一下,就是你直接地体会到这个东西了,那就开始形成初步的见地了(或者叫触碰),但这个见地是非常脆弱甚至是不管用的。而且,触碰的时候一般都带有强大的思维性(思维性就是捏造性)——请大家记住,在这个事情上,所有的思维全皆捏造。
禅宗有句话:“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用意识或者感受(感受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去确定某种对境、某个东西是,只要稍稍有一点点思维性,那个东西就是你思维捏造出来的,或者是你感受指示出来的,那就肯定不是的。我们以前引用过很多论典的法语,比如《楞严经》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燃成异”。这些法语我曾多次跟大家讲过,还有《圆觉经》里面的一些法语等等,大家还记得吗?
《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里的一些法语,都是在讲我们在实现见地,也就是见解落实的时候,不能是意识、思维或者觉受的对境。但不能说本质不是思维和觉受,当你证悟的时候,会发现本质可以呈现出思维、呈现出对境,在呈现出思维和对境的时候也是法性。但是一定要知道见地本身、自性身本身(你所证悟的东西),肯定不是一个思维或者觉受的对境。
说起来很概念化,如果没有修行、没有经过长期的找寻,是做不到的。找寻要在心里慢慢去体会、去安住、去打坐,久了以后,才知道我说的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否则你会概念的知道,实际上心的一点儿经验性都没有,这样的话,就不能叫知道。
你没有尝过这个菜的味道,就叫没有经验性,而老是去想那个菜是酸、是甜、是辣,有人说好美味,有人说好难吃,这些都是概念来的。要真正地了解,你必须亲身去吃,吃了以后是很难形容它的,最多用过去的一些酸甜的概念来形容,别人听了以后,又是别人经验中的酸甜。
所以,这个东西是没办法传达的,就是体验性的东西,我取了一个词汇叫“直接认知”——其实这个词汇是有问题的,因为直接明了的时候是没有能认知和所认知,而是一种自明(我又发明了一个词汇叫“自明”),你去自明的话又变成了指向,所以禅宗就特别讨厌这样——凡有言说,皆无实义!一说就整你。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真不需要一个固定的认知,只能说什么都是。但是具体去指向什么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是了,因为去说什么的时候,一定有个指向。
中观就说得比较学术:是语言和思维无法触及的东西。这个就很容易理解,语言和思维不能触及,那是什么呢?那我们怎么认知呢?用觉受嘛!那觉受是不是思维?觉受也分很多层面,初步开悟其实是意识层面的觉受,慢慢地,到了能够彻底安住的自明时,那就是法性定。
初期的时候其实是很强的意识直觉,为什么呢?那些已经被指示了心性的师兄,下面的内容要好好听一听。初步开悟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身体、看到东西、听到声音等等,甚至会有念头,这时候你的心还是能够坚定地相信你所领悟的那个东西,然后还会去修持它,企图让它更清晰和更广大,这个过程叫什么呢?《定解宝灯论》里的一句话:“尔时如视前虚空,自心正在动念时,亦为空性之定解,必须深深而生起。”为什么我反反复复说这句话呢?因为很重要,希望大家当真啊!
“尔时如视前虚空”,为什么要视前虚空呢?大家不要把虚空当法性,你看到的虚空是眼睛看到的一个空间,与法性有一点点相似的地方,但并不是真正的法性。“尔时如视前虚空”,你可以看得到虚空嘛,此时如果太专注,身体的感受就不会那么重,甚至身体会消失。有些人也能感觉到身体,也可以听到声音的,甚至心里还在想东西,叫“自心正在动念时”,但都没关系。这时候要“已生空性之定解”,什么意思呢?你已经发现了心的本质是什么,有点触碰了,然后保持它,怎么保持呢?“必须深深而生起”,必须深深地让这种空性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力量,这就是初步开悟的一种状态,叫确定见地。
见地在初步的时候非常的微弱,“必须深深而生起”的前面“已生空性之定解”,要生起这个“定解”都是不容易的,所有的指示心性、学习都是为了定解的形成。藏传佛教称为定解,汉传佛教称为见地。不要误认为定解好像是思维性的成分大,见地好像是觉受性的成分大,其实可以理解为同档次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定解的思维层面多一些,见地是直觉层面的修证多一些,其实都没所谓的,只是两个词汇的比较罢了。为了这两个词汇,以前在网上争吵不休,搞了很长时间,搞得心累。其实也挺好的,累了以后就放松了。
形成了初步的定解,就是直接观察的第五个——见地的形成。直接观察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四夺,第二个梦幻,实际上是一个,但我们把它分成了两个,毕竟是两种修法。在观察过程中要轮换,观察了要休息,休息了要观察。前期的安住,我取了个名字叫“观察跟安住轮换”,但是,安住的时候就可能慢慢形成觉照了。我们去观察的时候,一定是有对境的,有可能是眼识的对境,有可能是耳识的对境。
慢慢地,我们的观察力就变得很全面,觉知力既可以觉知到眼识,也可以觉知到耳识,也可以觉知到身体的身识,全面但不偏颇的知道所有的发生,我起了个词汇叫“分识平均”。在分识平均里面,如果完全没有观点就变成了禅定,你随便它,静就形成了。但前期是有目标的,比如观丹田、观呼吸,或者拿一个佛像放在面前,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让心慢慢平静下来。但是形成觉照的时候,目标可以丢失,只剩下平静,但所有的识可以呈现,在这个平静里面可以越来越深,然后前五识开始消失,慢慢就会进入四禅八定。
在这个觉照的形成中,如果加入了四夺和梦幻观这些观修性的东西,再跟我们的定形成结合,就叫“止观双运”。“止观双运”这个词一般是指根本的定,由于你的“观”不是很成熟,这时候也可以叫止观,是不究竟的止观双运。比如持单空的见解(虚幻、梦幻这些都属于单空的状态),在这种虚幻境里面定很久,也可以叫止观双运,只是不究竟、不彻底的止观双运。这个“观”只处在单空层面,“止”就是定,心始终处在这个状态里面——心一境性(心处在一个状态里面)。慢慢地,这种觉照力会越来越深入,心平均地觉知到一切现起,都是无实、如梦、如幻……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里的这句话把四夺、梦幻观全部说完了。具体的修行就是这样的,并不是觉得要很神:“左点太阳穴,右点膻中穴,然后水到处冒”,大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这是周星驰的电影中吴孟达的台词。佛法的修行就是心灵的训练,不要想成武侠小说。
佛法的哲学观点认为一切现相都由心现,不用改变现相,只用改变自己的心。当然,佛法的修行也不是说绝对不改变现相,比如锻炼身体,也叫改变现相,这种也可以做一做,但战天斗地之类的东西是不需要的,所以密勒日巴尊者到山洞里面修行去了。比如,有一个大成就者,闭关洞口的荆棘总是影响他出入,他想抽空把荆棘拔掉,结果住了很多年,荆棘还没拔掉,因为他觉得这些改变没必要,只要改变自己的心,让心归于寂灭、归于涅槃就行了,涅槃最寂灭。大家不要认为寂灭是万籁寂静、什么都没有了,那种孤独的寂灭是作为个体的一种悲哀,而他的那种寂灭是分别的消失,常乐我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觉照会越来越深,最后发现自己的执著(执著会表现成各种识,主要是情绪,还有无明——就是不知道)犹如阳光下的雾、犹如热水中的冰,慢慢开始化掉,这个就叫觉照的盘剥。慢慢地,心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安稳、越来越明了,甚至会知道什么是解脱了,走到极点的时候叫开悟——见地开始真正形成,这个过程实际上很像大手印的修行过程。
大圆满与此不同,当你五加行修得很好、菩提心发得很好,跟上师的因缘又非常好,上师恰好又是个成就者(我说这一大串,这样好那样好,其实很不容易的,那是超级暇满人身),到了上师给你直指心性的时候,你会发现“哦,是这样的、是这样的”,然后保持这个证悟去修行。
前面说的,从单空一直走到最后的开悟,实际上很像大手印,而前期的思维观察很像大中观。实际上我们这一套是把大中观、大手印,乃至于后面见地的形成(可以称为大圆满的一些东西)进行了一个非常浅显的组合——请记住,我说的是非常浅显!有些人一听到就说:“哎呀,你吹牛皮,又说大中观,又说大手印,又说大圆满……”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从思维入手然后去明白真相的这种方式就是大中观,当然,最后证悟的东西是思维没法触及的,而通过以心为道的这么一条道路(觉知就是心),反复研磨、盘剥、安住这样的方式,最后体会到本性,这就是大手印。如果直接明白了本性是什么,安住于本性,以智慧为道就是大圆满。
法王如意宝说:以心为道是大手印,以智慧为道是大圆满。说起来简单,实际上真去完成这个事,绝非一两天、一两个月乃至一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够真正的明白。如果有一个人真的狠了心,修了二三十年,甚至修了一辈子都没有开悟的话,也很好的,可以把这些功德转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真的很踏实地按照这些方法去做了,修五加行、修菩提心,然后四夺、梦幻观、观察、安住、觉照、盘剥这么去做,哪怕你没有开悟,往生应该是没问题的。禅宗也曾讲过,那些参禅的人竭尽所能,如果还参悟不了,往生时,十方世界任意往来,所以并没有那么难的。
在修行的过程中,最要防备两个极端:
第一个,不能高推圣境。
很多人把开悟弄得神乎其神,觉得开悟就要飞上天了。我以前在一个寺庙里面参加禅七,里面有个人说:“开悟一定要大地震动”——开悟要造成地震的话,这个人的开悟也太邪了。这是瞎理解的,禅宗说的大地震动不是真的大地震动,而是在场的人可以轻微地感觉到一点震动。并不是真的天摇地动(那是真正的地震),如果证悟的人对众生造成这样的不安,那是不是太不吉祥了?那是妖孽出生!
还有,有的人误以为开悟以后会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可以预知明天的股票、起死回生、癌症变好、瘫痪的站起来——这是胡说八道,并非这样的。开悟就是你已经确定了心就是万法的本质,你也知道这个本质是什么,而且是体受性的自明。
第二个,不能轻浮地认为证悟很容易。
大部分学教理的人,会把思维和觉受当成开悟,然后马上堕入那种什么都不执著的顽空,或者叫恶取空——茫茫荡荡遭祸殃。
人的用心有几个范畴,第一种是思维,思维是无所不能的,他可以想象佛陀如何如何,也可以想象自己是佛陀、自己是富豪……什么都可以想象,否则电影就搞不出去了。
电影、戏剧就是利用人的思维能力,让观众带入,观众才会看得来劲。比如大部分电影的男女主角,都会娶一些工薪阶层或者际遇不是很好的人呢?因为全社会的人都喜欢带入,周星驰的电影就专门搞这类,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屌丝逆袭。
当然,电影也会依据人们的仰慕心理设置一些很高大上的主角,因为大家都希望成为他/她,虽然不会带入,但是利用人的期望心理。为什么反复去说呢?因为思维有强烈的、无所不能的能力,但跟现量感受是两回事。
人的第二个认知能力,是前五根的直接认知,那是非思维性的,而是直觉性的。我们看到的、吃到东西的味道、闻到的气味……跟思维是不一样的,是直接性的。你喝到这杯东西的味道,可以用名词形容它的酸甜辣苦,但是对你来说,那个味道就是那个味道,会有好坏的感受、舒服与不舒服,有多舒服、程度有多少,心都是可以直接感受的。你拿名词来描述这些感受,有时候还描述不出来,或者描述不准确,让别人听不懂。比如你喝了一个新的饮料,但别人没喝过,你怎么形容都等于零。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拿一个对方都喝过的东西来做比喻,即使这样,比喻都不一定准确。
人的第三种认知能力,是意识的直接认知。意识是很精彩的,意识可以是想法,还可以有两个直接认知,首先情绪是直接认知的,心里生起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嫉妒、仇恨、喜悦、欢乐,这些都是直接的感受。比如我们心里好舒服、好不舒服,这些具体内容其实很复杂,但对你来说都是直接认知,叫心所。
心还可以直接认知它自己,意识直接认知到意识自身的时候,那就是最初步的开悟。意识直接认识到自己就算开悟,那其他识是什么呢?你会发现其他识跟意识是一样的。很多人经常会把思维想的和意识的直觉搞混,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就是因为意识跟心的那种直觉不一样,人才会有纠结和矛盾——心里直接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产生冲突。你会发现,老师教我们的都是光明的、伟大的,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的、正义的力量一定会赢的,但当你走到社会上一看,就发现并非如此。
比如忧郁愁苦了,所学的知识告诉你:愁苦有什么用啊?这个事不用愁苦的,这个事如果解决了,愁苦就没用了;这个事没解决,愁苦还是没用,所以愁苦不愁苦,都是没有意义的——概念你都知道,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你难道不愁苦吗?你还是会愁苦的!
我以前死这样劝别人炒股票的——“你愁什么啊?明天涨了,你还是白焦急了;明天跌了,你还是白焦急了。不管它,睡觉!”他概念里知道了,但还是睡不着,因为心直接觉受的还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跟头脑学到的概念互相冲突。佛教徒都学了很多的佛教观念,比如因果报应、不能自私、周围都是老母、不要执著,但是遇到事情试试看?你的心会不停地折腾:“什么老母?他就是个王八蛋!”“什么因果报应啊?我看到的都不是因果报应,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
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东西,跟学到的概念,还有对情绪的认知,都会产生冲突。我们学这些有用吗?真的有用的,学佛无非就研究自己的心、心的作用。把学到的东西跟心产生一致,谓之为修行,通过心的运动来修它。
要产生一致,你不能去改变这些教法,因为教法是佛陀讲的,你只能以不同的方式讲出来,但宗旨不能变。佛陀说了四谛、三十七道品等东西,你怎么改啊?没法改的!所以,凡是有人说佛法是在发展的,那是扯淡的!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那些宗旨已经被确定了,只是在讲法上,依据历代不同的文化、不同众生的根器,有了不同的说法,但宗旨是不能变的。
而我们的内心是可以变的,由嫉妒到不嫉妒、由仇恨到慈悲、由很多执著走到解脱,这是去改变我们的心。修行到后来,发现心的本质是什么,发现心的本质根本就不用修,在心的本质里面,没有分别、没有痛苦、没有垢净增减,就是所谓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发现万法最根本、究竟的实质就是“那个“,不要再在那些分别的概念,分别的觉受里面折腾,回到万法的本质里面去,就解脱了。其实,在发现本质的时候就知道解脱是什么了。
很多人都分不开思维和觉受,把它们当成一个东西。你说:“怎么会这样呢?想的就是想的嘛,想的怎么会跟直接的认知一样呢?”很多人会把想的当成直接认知,发展厉害的话叫臆想症,真的会这样的。有些人学佛也有这种毛病,把想象的东西当成是证悟,这叫轻浮。
总而言之,第一个,不能高推圣境;第二个,不能轻易确定证悟。还有一个,觉受是有程度的,如前所说的觉照的盘剥,其实有很多层面,一弄起来就没个底,从一到零只有一步,但这一步分下来有无穷多步,这就是佛法讲的咫尺天涯的含义。要是明白,一下就明白了,根本就不用举步,当下即是;要是不明白,万水千山,永无尽头,所以觉受是有程度的。我们去思维,或者接受上师的直指心性,就是要区分这些东西,把它搞清楚。其实这是两个很著名的区分,第一个是区分意识跟明智的差别,第二个是区分阿赖耶识跟法性的差别(觉受与真正的证悟),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
第一,不能非常轻率的认为所学的概念就是我们的证悟、就是我们的觉受;第二,不能认为产生了一点点觉受就开悟了,见地要踏实真的不容易。禅宗经常说“这个人脚跟不点地”,意思是什么呢?你说的不是好像也不对,你又确实是的;但你说是的话,你脚跟又不点地。
大家还记得紫玉禅师去救度于岫大夫的故事吗?于岫大夫是朝中的一位重臣,在此,我简单地说一下这个故事。
于岫(xiu)大夫问紫玉禅师:“如何是佛? ”
玉召大夫云:“大夫! ”岫应诺。
玉云: “即此是, 无别物。”
于岫大夫问紫玉禅师:“如何是佛?”然后紫玉禅师直呼:“于岫大夫!”于岫大夫回头应了一下,紫玉禅师就说:“就这个了。”于岫大夫当下大悟,也因此非常感激紫玉禅师,觉得自己已经明白本性了。其实这是很深层的一个指示,我们被人叫了那么多次名字、回了那么多次头,也没有悟。
大夫有省。宁非直指!
“有省”,说明他稍稍有点明白;“宁非直指”,想说这个就是直指了。
但药山闻之曰: “于岫大夫埋向紫玉山中了也。”
就是因为于岫大夫有省,被紫玉禅师害了。禅宗就是不说人话而说禅话,机锋就是让你听不明白——开玩笑的,机锋不是让你听不明白,而是勘验证悟或者接引学人。
岂不是不肯直指吗?
药山听了这个事情就说:于岫大夫被紫玉禅师害了,他就肯定这是一场直指了。
后于岫大夫闻药山语而大疑, 复往参药山。
于岫大夫听到药山不肯定我的开悟,然后大疑,为什么会大疑啊?说明他真的被埋住了,证悟得很清晰的人,随便怎么说他,一万个佛陀出现在他面前说他的证悟是假的,他都不会相信的,清晰得不得了,除此以外,别无他物!
大夫会大疑,“咦,你这个狐狸精!”为什么会说狐狸精呢?禅宗经常会说那些似是而非的证悟叫野狐禅,为什么呢?因为他狐疑不定,你说他不是,他又碰了一点点,你说他是,他像狐狸一样,根本不笃定。不笃定就不会有境界,不会有境界就不会安住,不会安住就不会出现十二个百数功德,不会知道过去未来等事了,那有什么用啊?所以不能是野狐禅,一定要踏实。所以于岫大夫闻药山语而大疑。
复往参药山。
古代用“参”来表达去参究、询问、去请求对方指引的意思。参有很多意思,古代用“参”字来表达很多含义,比如参禅的参、参详的参、参访的参,而这里是参访的参。
山曰: “有疑但问。”
药山就说:“你有什么怀疑就说嘛!”就像我们去找上师,上师就说:“有什么就说嘛,别扯了!”
大夫问云: “如何是佛? ”
大夫就问药山一样的话,“如何是佛?”
山亦召云: “大夫! ”大夫应诺。
药山又像紫玉禅师一样直呼了一下于岫大夫,于岫大夫又答应了一声。
山抓住时机追问云: “是什么? ! ”
这时候药山禅师就不是像紫玉禅师那样说:“即此是,无别物”,那是肯定性的、指示性的。而是问他:“是什么? ”就这么一点点变化。
大夫大悟。
这时候于岫大夫就踏实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紫玉禅师问于岫大夫是什么的时候,一定会立即引发他习惯性的禅观(内观),如果根器到了,只要轻轻一回观,就当下大明。但普通人连观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是内观、外观,对他来说,“观”就是一个字。
前面的有省,其实于岫大夫已经触碰到了;后面的大悟,使他触碰到的东西更加清晰和明了。如果药山禅师不是这么慈悲一下,于岫大夫就真的可能死在这里了。我说这话的意思是:大家不要把触碰太当真了,如果你不让本性彻底地清晰、彻底地稳重,真不起作用的。
藏传佛教经常说一句偈语:“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初初的证悟,拿到现实生活中去用的时候,这点证悟跟现实中的恶缘、顺缘,以及各种各样的东西战斗起来,就像孩子到了沙场跟一些很凶狠的对手打仗,两下就被搞翻了。如果连基本的烦恼都对付不了,那个“证悟”有什么用啊?所以,见地形成以后要反复去修,不要那么轻浮,不要认为自己就可以了,然后走路都带风,现实中的积资净障也不去干了,这是很糟糕的。
悟后起修确实快,很多人听到大圆满说最快的六个月就能大成就,兴奋得不得了,然后拼命修加行,修完了以后就想去接受直指心性,心想心性一直指,修六个月能大成就了,然后就飞上天去,一个大手印打下来,所有敌人就打Pass了——那是电影来的!触碰本性的人其实要经过反反复复的修行,而且要修到很厉害。六个月不一定都能成就的,那是指极利根,很多人都要修好多年,一般来讲,只要不坏戒律,坚持修下去,最长的十二年都会有所成就。
结合我们的课题,就是不要那么轻浮,不要认为开悟了以后就一了百了。禅宗常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大家误认为,明了以后业障本来就空,什么都不存在。这些话一定要很好地理解,“了即业障本来空”,明了以后会发现所有业障本来是不存在的,但这只是一种明了,你不一定能安住在这种明了里面,你还要去修行,让业障真正一步一步的空、一步一步的消失。
《楞严经》里面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乘悟并销”的“乘”就是各种各样的大乘、小乘或者修行的方法;“理则顿悟”,一下就顿悟明白了,“理”借助“悟”一下就消了,怀疑没有了,一下就明白本质;“事非顿除”,烦恼不是马上就没有的;“因次第尽”,因修行来逐渐消灭它。
我想告诉大家,有很多的师兄被直指了心性,觉得好像一下就明白了,这样显得很轻浮,以为一开悟了,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或者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烦恼即菩提,真不是这样的,不然会堕地狱的,这叫堕入顽空,或者变成一种狂禅、口头禅。为什么我会说这些东西呢?因为我们的团体修行里面真的出现这些现象,所以我才说了这么多。
“迷境观四身”实际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用思维把逆境、违缘慢慢变成道用。你可以思维“众生是老母”这样的世俗菩提心的方法,也可以去思维所有的现起都没有本质的、是无生的——没有来处,即无生的,就是法身;虽然所有的现起没有实质,但产生它的这种光明(认知力)是不灭的,就是报身。光明的现起、消失,没有去到任何一个地方,不是像从甲地走到乙地,乙地还在。
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做无住,没有去处的意思。由于我从小受到唯物主义的熏陶,所以很小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那时候经常看到一些英雄故事,心想:“拿破仑也好,秦始皇也好,或者唐太宗也好,他们也是由一种微尘组成的,说不定我身上就有他们身上的一颗微尘。”我小时候真的这么想过的:“那个微尘转来转去,最后转到我身上去了。”这个例子说明我认为现象有去处,实际上所有现象的来去就是空性,没有去处,也就是现象的消失并没有去到哪里。
再说得更加不可思议一点,你看面前的电脑,眼睛一闭,电脑去哪了?你一定会说它还在那里,这就叫去处,这是见地上没有透。比如你看着面前的电脑或者手机,眼睛一闭,它消失了嘛。你说:“它没消失啊!”那是你想的它没消失,在你的眼识里面它就是消失了,那么,眼识消失了去了哪里?你说:“它没消失啊!它还在那里啊!”那也是你想的。眼识没有去处,就是消失了,无中生有,然后有中又去到无,这个无就是“觉性”,这就叫现起的无住为化身。
我讲的内容,你们都可以思考的,对中观和唯识进行大量的思维,也是“迷境观四身”的一种想法。那什么是等性身呢?等性身在思考层面上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一个觉性,什么都没有,唯一明点就是觉性。
遇到事情的时候,就用思考去对付这些不好的感受、不好的外境。比如生起一个烦恼,就想:“这个烦恼无非就一个觉性而已,它没有自己的自性,所以不会一直烦恼下去。如果烦恼有自己的自性(自性就是不变的意思),它就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它没有自己的自性,所以它会消失,消失了也没什么去处,哪里来哪里去,从你心里来,然后回到你心里去。”烦恼和念头都是一样的,“大雪纷飞,落于何处”——落于你的心。心在哪里?心没有地方,彻底的无!何必为一个无处来,去无处的东西,继续烦恼下去呢?这是一个思维的方式,没有境界的时候,可以这么去思维,也叫“迷境观四身”。
自性身的观修方法,就是个“觉性”。当然,不用“觉性”这个词语也行,就是空性、光明、本觉、如来藏……反正就这么一个东西,随便吧,实际上这是一种常见。有人会疑惑:“怎么是常见呢?你为什么说这样想是一个常见呢?”在思维层面上,想的时候永远都是一个东西,你没办法丢掉那个东西,丢掉的话就是离一多因的“一”了。你面前的空性也好,光明也好,但你把它当成一个东西了。别说是思维,连安住在一个状态都是不行的,那个状态就是一个东西。
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常见,但没问题的。按照哲学上的归纳,这种方法叫他空——什么都是觉性,其它都是假的,全部拿走,只有觉性不拿走,这就是他空。只是你还没有现量知道觉性是什么,概念上明白这种要求已经很牛了,能明白吗?是常见也没问题,你用思维去想就行了,不一定要马上获得真正的证悟。为什么要思维呢?因为你没有真正的明了,真正明了哪里有个什么东西啊?无处不是,无处都不是,但开始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思维,反反复复去思维,慢慢会明白的。
首先,可以用这样的思维去对付一些恶缘,并转为道用,恶缘随之消失,这是一种思维的方式。
然后是用观修的方式,产生的大部分是单空的境界。比如生起这些都是虚幻的感受、如梦的感受、如幻的感受,甚至觉得恍兮惚兮、其中无真。《道德经》里面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真”,我直接把它改成“其中无真”。“恍兮惚兮”,你会觉得所有的现起,包括身体都是轻飘飘的。当然也不一定轻飘飘,意思就是你的心不再粘在上面、不执著了。当一个人明白什么是执著的时候,其实就开始解除执著了,而大部分人都不明白什么是执著。
执著就是心的力量不由自主的聚集,爱一个东西的时候,爱在这上面,扯不开;恨一个东西的时候,恨在这上面,扯不开。概念里知道要扯开,实际上做不到。明知道痛苦没有意义,偏偏要痛苦;明知道快乐要消失,不愿意让它消失;人的生命一定要死,不相信、不害怕。心不由自主、不听理性的这种无明堆积、无明粘连就叫执著,甚至会形成状态。比如眼前看到的山河大地、电脑等等,多精密啊、实在啊!这就叫执著,是执著的一种呈现。执著本身是什么呢?你也找不到,你拿一个执著给我看看?把执著本身拿出来?长的?方的?红的?黑的?软的?硬的?拿不出来,但执著会呈现出电脑是硬的、屏幕是亮的、可以呈现字的、有逻辑的,可以很漂亮,也可以很丑陋……
第二步是观修,如前所说的如梦如幻,慢慢就形成觉照。形成觉照就好办了,哪怕这种觉照里面的见地还是单空的,比如如梦如幻就是单空的,甚至连如梦如幻都不是,就是无——“恍兮惚兮,其中无真、也无假”,那种觉照一起来,不管是什么都烟消云散。这样修行就真的有点味道了,这就叫以心为道,座上是这样,座下也是这样。这时候的恶缘就很容易转为道用,越遭遇恶缘就越欢喜——“我子好久没跟烦恼战斗过了,玩一把”,还会专门撩起恶缘来玩。
古代很多大德都有类似的故事,比如二祖进妓院专门去看贪欲的东西,第五世观音上师跑到城墙上,对着侍者当场表演了一下,小便拉出去再收回来,地上都不会湿,然后问侍者:“我这样可不可以去修双运了?”结果侍者说:“以你的身份,还是不行的。”观音上师直接无语。然后他请求护法:“我太顺了,每天被人恭敬、鲜花、贡品、请法、磕头……给我找点违缘行不行?”护法看了半天说:“你的相续太清净了!我怎么给你找违缘啊?”
修行就要去磨砺这些东西,去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一般来讲,对于那种初初有一点点觉受和境界的人,小烦恼来了没问题,烦恼稍稍大一点,肯定不行,马上兵荒马乱、丢盔卸甲。但没关系,修行要屡败屡战,你会发现,通过这样的修行会解除烦恼,慢慢地你会有瘾的。在修行的觉照中,各种烦恼开始化掉,痛苦开始丢失,对三宝的信心越来越盛,对众生的悲悯也越来越深。你会发现对三宝的信心对你是一个极大的帮助,对众生的悲悯,不是你在帮众生,而是众生在帮你。
这是觉照的过程,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厉害,最后发现没你没众生,什么都不是,那个才是。没你、没众生就是有你、有众生、有佛陀,那到底是什么呢?还是那个觉知,只能这么去讲。至于那个觉知是什么,你彻底搞清楚了。
有人问:“烦恼怎么转为道用?”如前所说,当你生起烦恼,觉知一提上去,烦恼马上就消失了,烦恼所引起的痛苦或贪执也会消失。我们只说到了痛苦,有些贪执呈现在你的内心里面是很舒服的。比如天天打麻将,一天不打就不行了;谈恋爱,谈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隔了一天就是一天嘛,为什么是如隔三秋呢?因为贪执在起作用,它产生的是心的一种愉悦,对于修道来说,还是烦恼、迷境、恶缘。这时候提起单空的觉受,烦恼开始消失,这就叫“逆境转为道用”。
修到一定的时候,如果单空的境界、觉照比较深,就是需要迷境的。当然,逆境是有程度的,如果你现在就想挖肉喂鹰、舍身饲虎,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先用剪刀把自己的小指头剪一下,你就知道自己可不可以了。所以,迷境是有程度的,要一步步地来。
到了后来,哪怕还没开悟,当你的单空境界很深,会发现身体的执著开始消失——胜伏身体的执著。当你到达到这种程度,如果有很好的上师一指,马上就开悟了,非常快,往往可能就一句话。开悟以后,你就明白其实不用守住那个光明,那个光明永远都丢不了,提起都多余,最后会一步步走到这个程度去。当然,最初还是要提起,到非常熟练的时候,连提起都多余。这就是所谓的“迷境观四身”,这个“观”逐步逐步的走下去,最后用见地去,就成了真正的禅行。
《圆觉经》中讲了三个大类修行,三大类组合形成二十五类,叫二十五轮。第一大类叫奢摩他——修止,第二大类叫毗婆舍那——修观,第三大类叫禅那——禅行。“止”是修禅定,“观”是观点的磨砺,单空四夺就是这一种。“禅行”是明白以后,把所有的现起全部丢掉,不停地丢、不停地丢,就叫所谓的“禅”。烦恼来了就丢、来了就丢,他用什么去丢?他要明白这个。是什么在丢?丢的是什么?他要搞懂这个东西。搞懂以后,烦恼来了当下即丢、当下即丢,叫生灭同时,这就是所谓的“禅行”。
“迷境观四身”实际上讲的是一些非常具体的东西。总共讲了三点,第一个是思维,第二个是直接的观修,第三个是在观修中具体去运用。
那要怎样才能做到“迷境观四身”呢?
第一,坚持闻思。
闻思哪些呢?中观。中观有很多的书籍,母中观就是《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也可以称为母中观(汉传叫《百论》,藏传翻译为《中观四百论》)。除了这两本,其他关于中观的所有书籍,《入中论》、《中观庄严论》等等都可以称为子中观。这些经典有很多大德们都讲过,实在太多了,特别是藏传佛教里面最多。
汉传佛教也有,汉传八宗里的三论宗,就以三本中观的书作为整个宗派的宗旨:第一本是龙树菩萨的《中论》(我跟大家交流过的),第二本是《十二门论》,第三本是《百论》(即《中观四百论》)。三论宗就以这三本论为宗旨来进行教导跟修行,开宗祖师是嘉祥法师。
第二,坚持串习。
拿到修法以后,境界要反复去串习、反复去磨砺才行,这是跑不掉的,一搞就好多年。而且最好有老师指导,否则你会陷在一个状态里爬不出来,误认成堆,所以,这时候有个好的老师非常重要。
第三,准确开悟。
最后一定要走到无修的地步去,明白什么是无修,什么东西是不用修的,它随时都在,又在起作用,可以拿它来用的。要去明白这个东西,这需要准确的开悟,也需要好的老师。
第四,悟后起修。
悟后就不是完事了,要悟后起修。大家千万记住,不是一触碰法性以后就什么都搞定了,并非如此,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本质可以一下就认识了、明白了,但本质要全部笼罩现起的时候是需要时间的。明白本质、明白本性,可能是触碰了一下,或者稍稍修一下就明白了,但是本质要笼罩现起,需要很长时间,这就叫悟后起修。
我们经常说“烦恼即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实际上在思维和觉受中间会发现,所有的现起都离不开本质。所有的现起都是空性,叫“色即是空”,但你能说现起就是空性吗?我们说所有的现起离不开本质,但你能说任何一个现象就是本质吗?杯子是本质?有人经常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就是空性”——那我把杯子一打烂,空性就被打烂了?本性就被打烂了?本性坏了么?
所以,在我们的思维和觉受中,现起不是本质,不能说任何一个现起就是本质。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安住在本质里的表达。当你证悟了本性的时候,现起就是本质,本质就表现为现起。也就是说,当他在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是处在证悟的认知里面的。
如果我们在思维和感受中间,说现起离不开本质,色即是空,这没问题;但空即是色,如果把任何一个现象指为本质,说“空”要表现为任何一个“色”,那是不行的。空是全体,不能呈现为一个杯子,杯子只是空的其中一个显现,当你把“空”指向一个杯子的时候,你说“空性就是杯子”,处在思维和感受中,是不能这么说的,而处在证悟中,就可以这么说。“空即是色”这句话,已经带有修证的成分在里面了。
这个说得有点深,很多师兄听起来可能有点麻烦,但是大概理解一下就行了。总结一下怎么去“迷境观四身”:第一,坚持闻思;第二,坚持串习;第三,准确开悟;第四,悟后起修。
“迷境观四身”起码讲了三堂课,现在终于讲完了。还有半个小时,刚好把最后的“空护为最上”讲完,因为这个颂词的内容很短。前面讲了以后,后面就会越来越简单,《修心七要》最重要的是前行、正行、后行。虽然后面简单,但也要结合前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可能会非常精彩,但用不着那么复杂,反复、繁琐地一二三四五开列出来讲。
今天的内容是“空护为最上”,什么叫做“空护为最上”?“空护”是以空性为护轮,保护我们的相续。遇到恶缘、遇到任何状况的时候,以空性为护轮是最好的保护,所以叫“空护为最上”。那什么是护轮呢?非常简单,比如你躲在坦克里面,坦克就是你的护轮,保护你的身体;古代是拿个盾牌、拿把宝剑去摧毁敌人,叫做护轮卫队;住在房子里,房子就是护轮,保护身体的。
那佛教里除了保护身体,还要保护什么?保护心、保护我们的相续,还要保护我们的境遇不变得那么糟糕,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东西就叫做护轮。护轮往大的说,在《俱舍论》中地球有风轮、火轮,周围有香水海等等,而颂词所讲的护轮,就是保护我们的心,或者让心呈现的状态不至于那么恶劣,可以分为内、外、密三种护轮。
外护轮就是各种经成就者加持过的圣物或者经论,经常戴的佛像、系解脱等等。
内护轮就是各种缘起层面的观修。比如我们观修上师瑜伽,某种金刚、念咒语等等,观修和念咒本身就是一种内护轮。比如一个人坐飞机,当飞机遇到气流开始颠簸的时候,他害怕就一直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其实那就是在念内护轮,希望自己不受伤害。还有各种观修,一下进入一种境界,比如单空的境界(虽然不是证悟),这也叫内护轮。
最厉害的是密护轮,其实就是觉性,当你回到觉性里面,真的是任何东西都伤害不了。怎么样才称之为解脱?回到觉性,所有的缘起现象对他都没有用,那就叫解脱。觉性还可以无限扩张,最后直至成佛,在缘起层面上,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到他,他也不用回到什么觉性里去了。有“回到觉性”,就说明还有觉性跟现起的差别,如果连回都不用回,就像佛陀一样,—箭射来,在他那里马上变成花,根本不受伤害。这叫密护轮,即空性的观修、觉受以及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佛陀。以上是三种护轮的解释。
那么,遇到恶缘时的护轮是什么呢?空性的护轮是最重要的,空性的护轮表现为空性的思维和修行,其实就是前面的“迷境观四身”,这两句颂词是一个意思。我们去思维空性、观修空性,那是最好的护轮,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世俗菩提心或者一些对治法。
比如看到美女或美男爱得不得了,很简单,有一种对治的方法,把他/她的照片放到面前,旁边放一张骷髅或者腐烂尸体的照片,然后修不净观。看一眼她的照片,再看一眼腐烂尸体的照片,如此反复,把二者连接起来,以后一看到她的照片就想吐——好了,成功了,你再也不想他/她了。这是对治贪的方法,对治嗔也一样,他太讨厌了,但是想到他曾无数世做过我的母亲,我应该感恩他/她,这样的观修,嗔恨心也会慢慢减弱。
这些都是世俗菩提心的做法或者对治性的做法,我们也可以直接对他/她修空性:呈现出的样子没有实质,就是法身;能呈现出来,实际上是我们的心的能力,就是报身;样子消失了也不会去到哪里,就是化身;我们只要安住在本性中,唯一就是一个觉性,就是自性身。可以这么去思维,也可以用修行的单空或者触碰以后的境界去观照,这是最好的护轮,叫“空护为最上”,其实就是把“迷境观四身”反复地串习和运用。
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学了《中观庄严论》很久,《中论》的讲解也听了很多,以前我讲了很长时间的《中观总义》,讲完以后,隔了一两个月再去问他,他居然都忘记了。这不行的哦,如果不拿一种方法去实现这些概念,很快就会忘记。比如你小时候读的那些书,现在都忘完了,特别是不喜欢的东西,更要忘记。比如我初中和高中经常荣获数学竞赛的冠军,第二名、第三名也拿过好多次,得了好多奖品,那时候的奖品就是一个胶皮的笔记本,现在那些胶皮的笔记本都不见了,我学的数学知识也忘得干干净净了。
所以,学的那些概念都会忘的。很多人都读过《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庄严论》,现在你问他相关的概念,他基本上都忘了,所以,只记住概念是没有用的。你一定要拿一个方法去修行,长期地串习,串习之后慢慢会形成觉照、形成境界,形成觉照以后就不会忘了,因为觉照会有用。人就是这样,逮到有用的东西就不放,产生单空的觉受以后,很多时候真的很舒爽的(没说酸爽哦,我说的是舒爽),遇到困难的时候,单空一去,你心中的烦躁、恐惧、忧虑等等随之丢失,次数多了以后,就会觉得单空太管用了!
其实我们最难对付的是什么?是自己的那些难受和情绪(它们没有用,还影响你)。跟外境战斗、搏斗,本来需要一个健康的心态,但你没有健康的心态,没有平静的、理智的心态,往往是在情绪中间处理事情。哪怕有轻微的单空觉照,如果经常用这个觉照去观照烦恼,人就会变得很平静,很冷静地处理很多事情。你觉得这个有用,就会一直这么修下去。
所以,就一个单空的修行,一旦产生单空的觉受(还没有说到空性)已经非常有用了,然后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厉害,你会发现伟人的品质开始在你身上出现。什么最能改变人?佛法是最能改变人的,仅仅是单空就会起到这些作用。当然中间一定要加上菩提心,菩提心也是一种最好的单空,会夺去我们因我执而产生的情绪、恶劣的心所等等,它也是一种夺。
修到后来,你就真的明白本性了,明白本性以后,反而不像单空那样还要去觉照,它都连觉照都不是,甚至真的去玩烦恼。而且你会发现,所有烦恼的本质其实跟觉性是一模一样的。当发现烦恼的本质跟觉性是一样,你的心已经处在觉性的笼罩中间,烦恼就会变成一种助缘。密宗说“烦恼越重,修证就越高”,密宗的修行方法有很多都是借用这些见解,把烦恼直接转为道用。
这个过程确实需要花心机、花时间,但并不是遥不可及。不能高推圣境,也不能轻浮,看了两本书就觉得自己开悟了,这是非常搞笑的。有些人的思维能力特别发达,经常会把思维或者凝神观修(凝神观修其实是意识状态)当成是开悟,然后把自己凝神观修的意识状态对照书上的语句去解释——“是不是明呢?是明!是不是空呢?是空!哎呀,明空双运!”这是一些喜欢搞思维的师兄。
还有一些喜欢搞禅修的师兄,比如我们禅修中心的好多师兄,定得很深的时候,觉受就开始产生变化,这些觉受其实是禅定的觉受,比如身体消失、看到光,甚至什么都没有,一片光灿灿、明亮亮或者空落落的地方,他就认为那是证悟——那是状态,不是证悟,但他还是会有这样的误认。所以不要那么轻浮,要反复地打磨、反复地磨砺,形成真正的见地。
有个最明显、最粗大的检验方式:对三宝的信心真的会很强,对众生的悲心会变得越来越重,慢慢地,舍弃自己成为一种非常理所当然的事情。以前觉得舍弃自己好伟大、好感动,后来觉得哪有什么伟大的?本该如此,不舍弃自己那叫傻子。而且他是用觉性的方式去舍弃,会发现觉性中间没有自己,执著自我的力量会越来越轻,这叫“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个过程是反反复复的,中间有很多误区,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好的上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在过程中不出偏的人真的非常少。以上就是“空护为最上”的意义。
最后,后行经常把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轮换来观想,不能有了单空的觉受或者空性的触碰以后,就天天用这个——可以用这个,一般来讲,如果不是证悟很深的人,始终安住在法性中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他还是要进行世俗菩提心的观想,要和胜义菩提心结合起来观想。也就是遇到恶缘的时候,我们既要思维世俗菩提心,同时也要运用胜义菩提心。所以恶缘是个好事情,它可以让我们的世俗菩提心更加真诚、真实、强烈,同时可以让胜义菩提心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利乐,越来越体味到什么叫真的解脱。
第一,依靠恶缘,如害我们之人、害我们之境、害我们之病、害我们之非人,让我们生起出离心,让我们生起菩提心,故而这些恶缘,其实和我们的上师一样,起到让我们解脱的作用。
那能不能把上师当恶缘呢?不行的,因为上师还意味着很多殊胜的功德,但是你可以把恶缘当上师,因为恶缘让你产生菩提心,而上师也是让你产生菩提心,两者不是有同样的作用吗?这是思维层面的。
第二,依靠恶缘,让我们能迅疾利用空性来思维和观修,因此恶缘是产生胜义菩提心的利器。
这就是直接观修的方法,第一个,将迷乱的对境直接观为法、报、化、本性四身;第二个,将能损害者、被损害者、损害过程三者观为空性,以此作为最无上的护轮。
产生的任何一个迷境,首先,一定有承受者(自己);其次,一定有造成我不舒服的对境,再有,这个事情一定有个过程,不能一刹那就不动了,那不行嘛,它一定有个事情发展的流程。所以,我们要把这三轮都体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空是什么呢?自己空!
当心放下自己的时候,心开始直接体受,比如观察夺己,先是身体空,然后是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认知空,所谓的人我、自尊等等全部放下来。什么叫放下来?心直接地觉知它完全是不成立实有的觉性,心回到觉性中去,自己就空了。你以“自己空”的方式再去体受周围,外境一定是空的;你跟外境之间发生的交流,即事情的过程,就没办法不空了,最后变成唯一是觉性的游舞。这就是空性的直接观修。
先自己、然后是外境、最后是事情的过程,这其实是描述性的说法,真实去认识觉性的时候,一下全部都是,根本就没有什么自己、外境、过程这三轮。三轮其实就是“一”,就是一个觉性,它们是同时的。如果觉性还要从自身开始、到外境再到中间的事情,或者先从中间的事再到外境,这其实是一种观修,为了引发觉性的一种前期思维,但是觉性一产生,绝对是全体的(不能叫“觉性一产生”,觉性从来都不会产生,当你一下明了,觉性在认知中一下现出来,或者心一下回到觉性中去,只能这么说)。因为它从来都不生不灭,绝对是现起跟本质同时,而且是一体的。不会这一半是觉性、那一半不是,这都是你在想。当直接认知的时候,全体都是,无一不是。
所以,思维和直接观修两种要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把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反反复复长期串习,串习到后来,你真的会开悟。你说:“胜义菩提心不是已经开悟了吗?”即使是开悟了,也要经常去思考世俗菩提心,它会让我们的开悟越来越清晰。我们要明白,触碰的时候可能对我执的伤害有一点,但力度并不大,所以真的需要去修世俗菩提心的。
初悟的人往往要回头去暴烈地修菩提心,而且他修起来会很当真。普通人在没有证悟之前,修菩提心好像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一样——“你看,我在修菩提心哦!我是无垢尊贵种啊!诸佛菩萨会为我如何如何……”开悟的时候,你会认为修菩提心其实就在消除我执,你会诚心诚意地去利益众生。而且你不觉得是你利益了众生,根本层面上其实是众生在利益你,也找不到什么所谓对你的利益,是你捏造的无明执著在消散,所以修起菩提心来就会非常诚实、很当真。
大部分人对本性有一点明白,马上就觉得世俗菩提心不管用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定要把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两者反反复复地轮换着修。为了让我们的世俗菩提心强烈一些,有时候甚至要回头去做一些比较基础的修行,比如磕头、供水、念咒等等。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很大的成就者,他们都会去念咒,当然有示现的作用,但也有些是在真正在修行的。我认识很多大成就者,我也在他们身边待过,我经常看到他们念咒,他们很虔诚地对着佛像磕头,没有像我们稍稍触碰了一点本性,见到佛像或者一些殊胜的对境就说:“哎呀,万法一如,什么都平等”,这样很容易堕入狂禅。
这里说到胜义菩提心,稍稍触碰的时候一定要回去多修世俗菩提心,不能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真实的境界,不能把不究竟的境界当成究竟的境界,即使是究竟的境界还有力量的大小。我说的好像很渐修,不是那种一悟百了,因为我们中间很少有一悟百了的人,像恩扎国王那种一开悟就成了佛陀,或者一开悟就成了初地菩萨的,大部分都不是这样的人。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上都是思维能力很强、定的能力很弱,所以我们产生的境界不会很高。而且我们的贪执特别多,古人贪执的对境比我们少很多,他们贪的交通工具最多是千里马,还有什么四轮车等等(古代都没有四轮车的,中国文化很精彩的,车都是两个轮子,居然没发明四轮车,不像欧洲一样有四轮车)。
古人贪执的对境很少,那我们现在呢?我个人贪执的车都不知道有多少辆,这样车、那样车,这个品牌、那个品牌……衣服也是一样的,古人的衣服变化不大,现代人就不同了,各种各样的服装,一年四季目不暇接。好多服装为了产生别致的效果,腿上还开个洞,有个女孩在牛仔裤的膝盖处开个窟窿,结果她奶奶拿块布缝起来了,把她气坏了。
现代人贪执的对境很多,为了GDP的增长,还制造贪执、鼓励消费。由于贪执的东西很多,所以大部分人不可能一开悟就一下达到初地或者初地以上的菩萨、佛陀,不太可能的,大部分人都是一点触碰、明了。要把这种明了无限扩大,实际上就是觉性吞吃(或吞噬)各种贪执、嗔恨的过程。
而且,大部分时候是吞吃不了贪执和烦恼的,你的那点证悟、明悟往往会被烦恼直接赶到爪哇国去,根本就提不起来,慢慢就会怀疑自己的证悟是不是真的,一定会这样反来复去的折腾。达到真的确定,从效果上来说是死亡都改变不了,那就叫解脱。要说术语的话,要达到初地菩萨或者加行道的忍位,基本上不会再轮回了。加行道的忍位到底是怎样呢?《现观庄严论》里有很多很具体的东西。
“空护为最上”就讲到这里。“迷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这两句颂词我们终于讲完了,下堂课要讲“四行胜方便,所遇修道用”,会结合到一些胜义菩提心的境界,以及为了达成胜义菩提心应该去做的事。我觉得这些内容反而要认真听,因为有一些具体操作的东西了。
你说:“迷境观四身,要一下观成法身、又要观成报身、还要观成化身……”没那么复杂的,实际上就是明白本性,但是你能明白本性吗?或者前期的空性(修单空的或者修光明的),最多就达到这种程度。而怎么达到光明?怎么达到真正的空性、明空双运或者安住于自性身?哪有那么容易啊(广东话:边有你讲咁易啊)?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但可以在思维层面上兑现,那要怎么达到呢?“四行胜方便,所遇修道用”,就是我们下堂课要讲的内容。
最近一段时间新冠肺炎在全世界流行,美国这边也爆发了,于是很多人给我发来信息,说要注意安全等等之类的。大家放心,我不用担心什么的,空护为最上!这是开玩笑的,我没那么大的本事,也没证悟空性,但是我可以思维它啊——病毒来了,没有来处、没有住处,也没有去处!
所以,大家不用这么担心,很多时候的传说不一定是真的,包括你们在网上看到的,很多东西都不一定是真的,所以大家放宽心。有很多师兄发了各种各样的劝告、提示、文章等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不会有什么的,活得尚好。假如有一天我真的得了,得了就得了嘛,得了以后我也死不了的。一般不会得的,得了也一样会跟大家进行沟通交流佛法。
——网上师兄问:解释一下《佛子行》的一句话——“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
这是《佛子三十七行》中的一段话。“诸苦”就是外面遇到的所有现象,在佛陀看来,所有现象不管是舒服的还是不舒服的都是苦。“诸苦如同梦子死”,诸苦实际上像梦中的儿子死了一样,是不存在的,这其实就是空性观,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迷境观四身”。“迷境观四身”是从建立的角度去说的,而这里是从空性的角度去讲的。
这些现象其实就像你梦中生了个儿子死掉一样,没什么好执著的。为什么我们会痛苦呢?因为“迷现执实诚疲惫”,就是沉迷这种现象,以为它是真实的,所以好疲惫。比如爱人死了、儿子死了,好痛苦啊,简直生不如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这些现象,但真的是一场梦,有什么好痛苦的?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就是遇到这些不好的状况时,佛子应该怎么去做呢?把这些不好的现象、遭遇、恶缘视为幻相,这实际上就是“空护为最上”。
“迷境观四身”是从有、从建立的角度讲了四身,而这里是从空性的角度去讲的,跟后面一句“空护为最上”是一样的意思。“空护为最上”的时候,其实如梦、梦中的儿子还属于单空的境界,但是单空的境界已经很厉害了。空性也可以这么去讲,空性中也不认为任何东西是真实的。
空性并非是大家所想象的一个东西,说得简单点,你的认知力就是空性,除了你的认知力以外,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真实成立的。当然,你的认知力也不是个实有的存在,你的认知力不会灭,它是一种究竟光明。这种光明不停地认知,就是轮回;当你把认知力搞清楚了,就开悟了;当认知力弥漫到没有障碍、没有迷茫的程度,那就是佛陀——遍知。
我这种说法有点取巧,其实认知力有好多种,有意识的认知力、心的直觉认知力、阿赖耶识明觉的一种明了力、本性的自明。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要抓住一句话就跑,这很蠢的!听了两个机锋就认为自己开悟了,这是很傻的。
好,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明天继续学习《胜道宝鬘论》,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七要》第29课
- 《修心七要》第3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