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罪满情器时, 恶缘成觉道。
报应皆归一, 于众修大恩。
迷境观四身, 空护为最上。
四行胜方便, 所遇修道用。
上堂课回顾:
全论的七个部分:1、前行;2、正行;3、后行(恶缘转为道用);4、终身行持要点;5、修心圆满的标准;6、修心誓言;7、修行学处。
罪满情器时, 恶缘成觉道。
罪满情:
末世有情的巨大的共业和别业。
有情共业表现为巨大的贪嗔痴之集体行为:
贪:以金钱财富为追逐的目标,以情爱为生活的核心,以个人利益为最高原则;
嗔:竞争成为社会的共许,仇恨成为生活日常,各种攻击,争斗从个人之间到国与国之间成为随时的可能;
痴:人类失去对生命真实的追求,社会群体价值观错乱,信息繁杂爆炸但充满虚假和无用。
别业表现为个人具体的贪嗔痴内心和迷乱的行为。各种太多。
罪满器:
大环境破坏:地水火风的衰败;三大灾(火、水、风)和三小灾(饥馑灾、瘟疫灾、刀兵灾)都开始露出端倪。
小环境迷乱:暂时顺利即得意忘形,痛苦纠结却不知取舍。
佛教徒修学的环境衰败:
师资缺乏:假上师假法师假善知识遍地流行,无教学功用的上师法师偏多。
信息紊乱:各种信息充满多媒体,但无从选择,不知真假。
执著宗派:团体固步自封、相互间支持不交流,乃至互相攻击。
见解狭隘:不明自宗,亦不懂圆融。
内观浅陋:不明修行原理,各种愚痴。将修行变成贪财物、贪权利、贪安全、贪轻松、贪神通、贪境界。
修行偏颇:无见解修行、无系统修行、无次第修行、无深入修行。
佛教徒修学的内在衰败:资粮欠缺,业障深重,表现为根器鄙陋(五根陋劣:信、进、念、定、慧)。具体一点:外在无法找到好的上师,好的道友,好的修行环境,内在难以生起出离心、难以生起菩提心、难以理解和修行空性正见。
恶缘成觉道:各种内外现象即为缘,末世恶缘居多,但佛菩萨却为我们准备了于末世修行的绝好方法。转恶缘为道用的世俗菩提心修法和胜义菩提心修法。故而以下要讲的内容即是:一、将恶缘转为菩提道用的思维;二、将恶缘转为菩提道用的行为。
乙一、(将恶缘转为菩提道用的思维)分二:一、以世俗菩提心而将恶缘转为菩提道用;二、以胜义菩提心而将恶缘转为菩提道用。
总结: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都非常不好,自身根器和修学团体也存在很多弊端。然而大乘佛教的教法却可以将恶缘转为道用。转为道用可分为思维和行为,而思维可以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这堂课内容:报应皆归一, 于众修大恩。
报应皆归一:报应,这里是违缘的意思,违缘包括外境和内在,外境包括物理外境和人文外境,内在包括根器的劣弱和相续的鄙陋。一,我执和爱我执的意思。
我执:我为唯一、不变、主宰的意思。执为不明真相,情执为“有”的意思。
意识:审而非恒,三性三量通三境。前五识:非审非恒,性境现量通三性;末那识:亦恒亦审,有覆无计,非量;阿赖耶识:恒而非审,无覆无计,现量。
意识层面的我执:意识分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意识层面的我执为独头意识,称遍计我执,五十一个心所无“我”可执,然后胡乱施设,最常见的是将五蕴的聚合执著为我,其次是将身体执著为我,而后受想行识都有其施设处。其根源在于末那识。
末那层面的我执:末拿其实是“意”的意思,心缘八识的见分而起执,成恒一之识,即末那识,为俱生我执,带动十八个心所。我痴(不共无明)、我见(有我之见)、我慢(个体感带来的贡高我慢)、我爱(爱我执)四烦恼;遍行中的作意、触、受、想、思;别境之慧(恶慧);与八个大随烦恼:掉举(心思浮动)、惛沉(心思糊涂)、不信(不信善法)、懈怠(懒散无进取心)、放逸(任性妄为)、失念(失去正念)、散乱(心不专一)、不正知(知见不正)。
我执带来轮回和烦恼之理:生起未证本性之识,为同性无明;未了知本性为俱生无明、执为外境为遍计无明。以我为主体,即生客体,二元对立开始,而后带动十八个心所。并支配意识造作。
以我为基础的造作,全属恶业,即使享受快乐,也为消减以前善业的果实。故我是痛苦的根本。
因保护和爱护个体我而有贪嗔,故而有八苦出现。
因保护和爱护个体我之所属而有贪嗔,故而亦有八苦出现。
但苦难现前之识,一味用改变外缘的方式去除苦,可能暂时得逞,但究竟会更加苦痛,但如果明了我执是痛苦的根源,可以用归罪于我执的思维,将苦难转为道用。
不责怪和埋怨外境,将苦痛归于我执,将我执当成魔鬼,尽全部力量,消灭此魔鬼。
呼吸法和施身法,都是因此而产生的坐上修法。而今坐下,也需要做这样深入和长期的思维修行。
于众修大恩:
利他得暂时快乐和究竟解脱之理:没有真实的自我,自我和他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和其他众生有关系,和相续中的种子有关系。利他行为于内种下善种,于外产生顺缘。极端放大利他的心,就是菩提心!
暂时快乐:凡夫之快乐全因外境(包括心境)而起,而利他即建立利己之顺缘。
究竟解脱:我执为轮回根源,利他可以压制我执,让心得清明,从而消除无明。
法王《胜利道歌》中云:若要究竟利于己,暂时利他是窍诀。
故而报恩众生,一为知母念恩报恩;二为获得暂时快乐和究竟解脱。
三个修法即是因此而建立,而坐下也必须深入和全面地思维此理。
这段时间,大家在一起学习非常不容易,相信网上的很多师兄都在家闭关好长时间了。这是一个灾难频发的时代,人类是不是该为自己做出的事负责任了?我不是针对哪个族群或者哪个国家,我只针对人类,因为我也是人类。活了几个月或者几年的小孩似乎不明白,但是活了几十年的人都知道,人类做了多少坏事?所做的事情对环境或者对其他野生动物造了多少业?稍稍有点理性、喜欢关注这些、喜欢思考的人都应该知道。
有一句电影台词,大家经常拿来开玩笑——“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我们经历这些灾难,有时候会愤怒,或者拼命去找人负责,有些人说因为吃野生动物,有些人说还有其它来源,其实有一个根本的来源——恶业!
全世界人类都在承受过去因为贪婪和恶行所带来的恶业,而且这个恶业不会到后期就停顿了或者慢慢减缓,反而会越来越严重。大家有时间和兴趣可以做一个数学统计,很简单,数据很容易查得到,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每天所消耗的肉食有多少?不管是鱼或是猪、牛、羊,看看有多少?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下面,有多少痛苦和鲜血淋漓?不只是动物,还有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嗔恨、互相仇杀、互相欺辱等等之类的恶业。
这时候恶业的果报不想来也来了,有人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我们不是菩萨,是凡夫,所以畏果,我们害怕这样的恶报,但是真的来了,你又能怎样?有些人问:“为什么佛法不管用?”佛法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万能,很多人对佛法的理解都错了,好像信了佛就会怎么样,就会不经历这些灾难,或者佛法那么厉害,可以摧毁违缘获得胜利和荣光。你去看一看佛法的历史,2500多年来,在我们国家都灭佛好多次了,在印度也基本上灭得没有了,既然那么厉害,为什么会被灭呢?
佛法的厉害不在于这些,我们进入佛门的初期想法都是错的。如果真的如你所想,只要加入佛教,做一系列的虔诚行为之后,就不会遇到灾难,而且事事顺利的话,佛教就不会被灭了。如果真是这样,佛教就错了,所说的因果报应就不成立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杀人、放火、做很多坏事,做了以后,我们皈依佛教就没事了,这和佛陀说的因果不虚本来就是冲突的。很多师兄不去想这些,我手机上也收到一些人的问题:为什么大家不通过修法把这个瘟疫镇压下去呢?为什么高僧大德不提前预警呢?而这些原因我以前都说过……
这样的想法是错的,高僧大德也好,佛菩萨也好,也不能百分百的帮我们抵抗掉业力。释迦佛在世时,他的家族被杀了很多人。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不管是大乘、南传,还是密乘都承认。如果佛陀真有那么历害,为什么自己的家族都会被血洗啊?有些人进入佛法时,对佛法的一些看法实际是错的——我相信佛怎么怎么样、他很厉害、他可以抵抗这样那样。如果把这个解释为对佛法的信心,那么这个信心是错误的,是一种没有智慧的迷信,佛法的信心指的不是这个。
你对佛法的相信有两种,第一个要相信因果,第二个要相信有覆灭因果的解脱。覆灭因果的意思是因果的本质是解脱,也就是相信世俗谛和胜义谛。不能说我们信了佛法就不遇到灾难,或者佛法是万能的,能摧毁这样、摧毁那样,保护这个、保护那个,并非如此。有很多官员贪污行贿,做了很多坏事,然后求神拜佛,想办法不被人发现,结果经常被逮住了。接着心里就想:“我供养了那么多的寺庙、拜了那么多佛,为什么还会被发现呢?”这说明他们对佛教讲的是什么都不了解。
他们就算了,我们呢?我们是真正的学佛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徒。当然,佛教徒有两类,一类是随信的,还有一种随理的。随信的人只是相信,但什么都不知道;随理的人要去学教理。网上一起学习的师兄,有些虽然是随信的,但要去慢慢搞懂佛法是什么,要去随理。
实际上,我们这个群体里面的佛教徒没有绝对随信的,也没有绝对随理的,只是有些倾向随信多一点,有些倾向随理多一点,但每个师兄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佛法的道理。也许我们没把五部大论都搞得很精通,没有对中观、唯识、大圆满、大手印的理论了然于胸,我们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但大体的东西应该知道。因为它可能会决定我们的一些行为、一些思考方向,甚至影响我们的心态。怎么影响心态呢?如果把佛教当成万能的,认为什么都很厉害,那出现这次肺炎事件,大家可能就对佛法没信心了。
有人说:“你们佛教老是躲在背后念咒,这个时候真正战胜疫情的还是我们的护士、我们的组织、我们的国家,你们只躲在后面念咒,没有用!”说这些话的人以前也是佛教徒,他认为的佛教真不真不在于中观、唯识、因果不虚的道理,而在于这个时候它有没有用,说明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会,把佛教当成了获取世间利益和世间安全感的工具。如果我们对佛教有这种误会时就麻烦了,有这种“信心”的话,就会丧失对佛教真正的信心,你修学下去的兴趣就不大了。对佛教的这种误解有害于我们的信心,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心态,影响我们继续修学的动力,所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大家要记住。
对一个真正三观很正的佛教徒来说,遇到这种的事应该很坦然,为什么?显现的一切,违缘也好,灾难也好,都是我们恶业的显现,要么共业,要么别业(前一两堂课我才讲过这些),否则怎么会有末世啊?怎么会有大三灾、小三灾啊?如果佛陀是万能的,那大三灾、小三灾还能出现吗?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仍然会出现。作为一个个体,如果真的信佛,而且很智慧的知道信佛后该去做些什么(这就要学习的),就可以把外在和内在的违缘转为修行的道粮。
这次疫情大家被关在家里,感到孤独、惶恐、乃至于生活上诸多不便等等的违缘,都可以成为修行的资粮。有很多利用违缘进行观修的方法,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并不会因为这样的灾难而感到难受。当然,你可以为其他的生命而悲伤,那就多了,比如患者们、被围困的群众们、医护人员们,甚至一些无辜受难的猫、狗……听说有些一家人都弄去隔离了,猫狗就流离失所,乃至于被人道毁灭。为这些生命而悲伤,没问题,这是菩提心。但你为他们悲伤,不见得就要马上冲到疫区为他们做点什么。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当然可以去,不顾生死去疫区救度患者,非常值得钦佩。
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医护人员,没有这个本事,你去干什么?除了耗费医疗资源以外,还能起什么作用?作为一个佛教徒,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修行!坐在家里好好观修、念咒,然后把这些功德回向给疫区的所有生命们。
有人问:“这有用吗?”好了,又是佛教徒的见解问题。很多人觉得这个没用,他认为有用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一念咒,病马上就好!可没见你一工作,马上就成亿万富翁了?就算你去上班,也是一个月结一次账嘛,就算每天结账,你也不能早上八点一工作,公司就开始给你结账(那叫预付工资)。
观修、念咒有没有用?看思考方法就决定了这个人的见地如何,决定了他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如果你一定要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事在世俗上都做不到,大家经常说的春种秋收,很多事情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时间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有没有用、是不是当时有用,你根本不知道。生命这个系统很庞大,即使在六根层面上,人类所认知到的系统都是很狭隘的。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蝴蝶效应,南极的一只蝴蝶煽了下翅膀,美国这边就发生了一次股灾,中间过程的逻辑联系,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去找因果的时候,往往只能找近因,太远的因都找不到。比如我们摔了一跤,只会怪路不平、鞋子不好的原因,找不到更远的因了,要找的话,会找死你的。为什么路会不平呢?为什么你的鞋子不好?推到前生去又是怎样?前生还有前生,就会推不完,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因很深远,因缘太深细你也不知道、看不到。我举个现成的例子,大家现在都不知道这个病毒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但是不知道就能说它没有啊?这些说法很荒唐!
我们念咒、修行,把功德回向给疫区的众生,是因为我们相信佛陀所说的有用。你说:“我要凭什么相信佛陀呢?”第一,你是佛教徒,虽然是迷信,但也已经信了,从这个角度你也应该相信嘛。第二,如果要随理的话,你就去学中观、学唯识,一推理就知道佛陀说的是圣言量,圣言量来说,念咒、修行、回向功德就是有用的。
大部分佛教徒有些基础的思维方法、对佛教基本的见解都是错的,他们的信心是有问题的,导致修学修不上去,稍稍遇到一点违缘、情况,就不行了。所以,末世修行真的不容易,非常不容易,太不容易了!看起来我们拥有很多物质,吃穿不愁,选取道场的时候,比密勒日巴有福报多了,实际上我们要修下去,真的去证悟,获取解脱,太不容易了,所以希望大家珍惜。
我花了十几分钟说了一些闲话,是因为这一段时间来,我也在接受各种各样信息的煎熬,从国内、从网上看到大量的信息,我所看到的信息可能比你们看到的还要夸张好多。隔着一个太平洋有我的同胞、故土、老父亲、同学、其他的亲人,我也会担心他们,也会纠结会不会一直发展下去,然后经济崩溃,人民遭受到巨大的痛苦。作为一个佛教徒,一方面你可以为自己的亲人、故土、同胞们揪心;另一方面你要知道,作为一个佛教徒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当被隔离或者被困在家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去修行,仅仅沉浸于一些情绪、纠结是没有用的。一方面要有感情,另一方面不能放任感情。有些师兄们甚至看到人家在疫情时表现出一种冷静就生气了:“哎呀,武汉人民死得那么惨,你竟然笑得出来?”你不能让别人天天都哭嘛,是的,要对我们民族正在遭受危难而感到揪心,这是一个基本感情,同时,要清楚自己是佛教徒,尽一些佛教徒的责任,尽量去做佛教徒应该做的事。
那什么是佛教徒该做的事?如果你愿意捐钱就去捐,如果你愿意去劳动就去劳动,去捐物资或者去抬病人都没问题,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就留在家里安安心心地念咒,那个咒语肯定有用,非常有用!大家都喊口号:不给国家添麻烦,待在家里不出去就是帮助国家——是的,待在家里不出去、戴口罩是有用,但在家的时候再加上念诵咒语、观修空性、观修金刚萨埵、观修观世音菩萨、观修文殊菩萨,也有用。
我就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绝对,要么医学有用,佛教就没用了;要么佛教有用,医学就没用了。像三岁小孩儿一样,看电影一定要分出好人、坏人,然后不共戴天。哪里是这样的?很早以前,我记得七十年代的时候,佛教还没有开放,比较封闭,很多人搞迷信。那时候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当时我的一个亲戚病了,他请了一个神汉过来跳啊、念咒啊,身上贴了乱七八糟的很多条条。我问他:“你们为什么搞成这样子?搞这些神神鬼鬼?太迷信了,你们应该相信科学,相信吃药才管用,要吃药!”
我一个唯物主义者怎么受得了这个啊?我就狠狠地斥责了那个亲戚,我当时很小,只有十一二岁,不懂事。那个亲戚年龄比我大,他回头看着我,轻轻地说了一句话:“神药两解(神也有用,药也有用)。”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人,小学都没毕业,他都懂得神药两解。我们是现代人,学了佛法、学了科学,就一定要站队啊?又不是搞政治,真的很搞笑!作为佛教徒,并不会去排斥科学、医生,但要坚信我们的修行是有用的,而且非常有用,不但对你自己有用,而且对你的亲人,或者对疫区的大众,当真去回向是真有用。
有些师兄可能会认为我很迷信,是的,在这一点上我很迷信的。前几天有人问我:“如果全世界七十几亿人一夜之间去受一个杀戒,第二天早上会怎么样?”当然,这个假设本来是不成立的,娑婆世界要是这样就不叫娑婆世界了。全世界七十多亿人全部去受杀戒,全部停止杀动物(本来杀戒只是不杀人而已,现在我们把它扩大,包括不杀动物),或者更进一步,全世界人都不吃肉了,真要做得到的话,第二天早上起来肺炎就不见了。这个话题本身有点扯淡,因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拿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事得出一个不可能的结论,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的戏论。如果真理解佛教的教理,做这样的假设,就可以得出这样假设的结果。
当然这是一个假设,我想说明:对于佛教的哲学(也就是常说的佛教见解),我们起码要有一定的、正确的了解,信佛在信什么、学佛在学什么,要比较清晰。否则这个团体稍稍一变,你就不行了。外境稍稍一变,你就完全不行了,还说你要超越生死,这是个笑话。
哪怕再危难,大家也要定下来,正好把危难变成修行。其实每一个人都会得一种永远都治不好的肺炎,叫死亡,死亡的几率是百分之百,比肺炎严重多了,谁都跑不掉。你不用愁什么,也不用担心和纠结,死亡一定会来,所以你应该多想一想,何必现在去怕或纠结这些东西呢?等那一天来临,不管什么微尘、风尘、戴口罩,你还是要死,和得肺炎死也差不了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徒反而会把危难的情况变成一种修行的对境。上课之前跟大家说说这些,因为这段时间太纠结了,我虽然在说你们,其实我也纠结的。自从春节一开始,都没过到好日子,平常过春节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现在是在纠结的房间里,出不去。大家要记住自己是佛教徒——“为利众生愿成佛”,遇到这种危难的时候,要把平常学的东西用上去。
言归正题,有师兄说:“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刚好是我们这堂课的内容。有人甚至怀疑我是不是故意选了这句?我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我没这么厉害,有一次我打卦打准了,我连自己都不信。
《修心七要》全文有七部分:前行、正行、后行、修持要点、修心圆满的标准、修心誓言、修心学处。我们现在学到第三部分后行,颂词是“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报应皆归一,于众修大恩。迷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四行胜方便,所遇修道用。”
这是在恶缘来临时转为道用的八句颂词,“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已经学完了,现在来回顾一下上堂课的内容。其实我刚才说的那一大堆话,就是“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的一个总结,不过现在还是当真地总结一下。
什么叫“罪满器情时”?现在的人文和物理环境都开始变得不好了,其实,佛陀在很多年前都授记过……最厉害的是佛陀在世时的正法时期,然后是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还有一种分法是五个时代,现在是五浊恶世,斗诤坚固,很多东西开始崩坏的一个时代。崩坏体现为人文和物理环境都会崩坏,物理环境就是上堂课讲的地火水风,这些都会产生问题。
事实上,现在就已经发生了,你看2020这个鼠年真的是很“鬼鼠(粤语暗中搞鬼的意思)”,各种各样世界性的灾难此起彼伏,物理世界在开始坏了。人文环境,目前看来还和平,其实也很糟糕。这是一个贪嗔痴非常厉害的时代,整个人类对世界的看法(世界观)、对生命的观点(生命观),以及各种价值的取舍(价值观)都成问题,这些我们都讲过。现在全世界最高的标准是什么?GDP。大家追求幸福快乐的标准其实都很模糊、很混乱,人文环境也在变坏。
作为佛教徒,本身又是末世众生,说明自身的根器也不咋样。记得慈诚罗珠堪布曾经说过:你们没有人可以骄傲,因为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你们都没学好,现在剩下的都是些渣。原话不是这样,但大概意思是,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你没解脱,过了两千多年,你还这个样子,说明你不是什么厉害的根器,事实上就是。
很多师兄说:“哎呀,师兄,你学的好好哦,你读了那么多书,你可以打坐好长时间,你讲佛法讲得那么好……”泡沫横飞,拍得我差点得了武汉肺炎,我经常观察自己,实际上是下等中稍微偏上一点的根器(下等根器有下下根器,我要说自己是下下根器,好像很做作,我是下等根器中的中等根器,不是下下,是下中根器,连下上都不是)。
当然我也有些优势,比如理解力非常好,年轻时记忆力非常好,还有,打坐打得早。那时候打坐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佛、为利众生愿成佛,就是为了练气功好打架、好欺负别人。那时刚好是练气功的时代,他们会带一口锅接受加持,叫接收发功,基本上所有的气功我都懂。
虽然我有这些优势,实际上,我也具备末世众生的全部弱点:贪婪、嗔恨、愚痴。当然,我的愚痴不是表现在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上,而是表现在我非常的刚硬,一点儿都不懂得融通,经常都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听起来很英雄,实际上是一种狭隘和刚硬。
还有,你们不要认为我从小就学佛,好慈悲哦,看到被杀的动物就流泪哦——不是的,我也杀了好多动物,小时候偷鸡摸狗,什么都杀。
我是什么根器?我就是这样的根器,还有很多听起来可能更心惊胆战的事,都不好意思跟你们说。实话实说,我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我是下等根器的中根。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自己是好根器,很多人读了几本书,或者接受了大圆满的指认,对法性有点触碰,就觉得自己是上等根器,其实不一定是这样。
大家会不会因此就绝望了:“你都这样,我们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差不多,我在上面都不是给大家传法,是在交流,你好好努力不见得就比我差。因为学佛不像我们学世间法那样去考试,它是内心的转变、内心的自我认识,任何人努力都能做得到。当然,要有好的老师、好的环境、好的助伴,在这个时代,只要下了狠心你可以有的,关键是你不愿意。
比如国家这次遇到了很大的违缘,影响了我们在美国的一个禅七,真的严重影响啊,很多人都来不了。但是很多人冒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违缘、阻碍,越过太平洋,来到这么一个孤独的、富贵的山头,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很牛了。不是说一个禅七坐几天,你能坐出个什么来,我都是下中根器,你七天就能坐出什么来?我坐了几十年,也就这个B样,我不信你能坐出个A样来。虽然七天你坐不出什么来,但是你来了,你在追求,就说明你心的倾向性,你求的是什么,这种强大的希求力会把你带向解脱。
你说:“虽然我来了,万一你是假的呢?”这和我的真假没什么太大关系,你追求的是解脱,不是追求要融入我,你融入我,你会死定的,我不会准许你融入我的。你说:“你讲的是不是解脱?”那你来学习嘛,学到一定程度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追求解脱嘛。我又没给你说:“我一出来,啊!左边的瘟疫没有了;啊!右边的蝙蝠全部停了;啊!中间的洪灾、蝗灾都消失了。”我没这样说嘛,我只是告诉你:地球是没有实质的、瘟疫也是没有实质的、你也是没有实质的,关键那个没有实质是什么?我只能告诉你这个,一旦知道了,你不是什么根器,你连根器都不是,而是佛。
大家求道的时候别这么绝望,但也别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了不起的人。我说的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大多数师兄们的毛病,有些师兄谦虚得不得了,有些师兄傲慢得不得了,都喜欢走极端,其实不必傲慢,也不必妄自菲薄。
本来我都打算取消美国的禅七了,因为疫情闹得太厉害,但很多人还是不顾一切地来了,一路上折腾得不得了——我告诉你们:很值的!并不是你们来参加了七天的禅七值,这没什么,禅七多得很,而是你们为了追求解脱而不顾一切,这个东西牛!长期保持这样的希求心,真不容易的,很多人学了十几年,学不下去的成堆。
解脱坚固期,禅定坚固期,多闻坚固期,塔庙坚固期,现在是斗诤坚固期。诤,指的是我们现在互相谩骂、诽谤、诋毁、怀疑。人类已经不会好好地相处、好好地说话了,你看看互联网就知道了。这个时代确实太糟糕,人文环境已经变得非常糟糕,这就是我们说的罪满情器时。还有我们的根器也不行,一些团体也成问题。关于团体,我们上堂课讲了好多,团体里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各种各样不良的倾向性,存在很多不好的东西。
如果能掌握《修心七要》的这句颂词:“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以及知道怎么去做,哪怕有这些不好的东西,也没什么,我们也可以冲出来,这就是大乘佛法的殊胜、美妙之处。恶缘可以成觉道。恶缘怎么转为觉道呢?有思维和行为两种方法,一个是恶缘来了以后,用什么样的见解让它变成修行的觉道(觉道:证悟本觉的方法),可以用思维去,同时也可以用行为去。思维有世俗菩提心的思维和胜义菩提心的思维。
请大家记住这个逻辑顺序,罪满情器,世界的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不好了,而且自身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违缘。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很坏的东西迅速转为修行的道路,反而很厉害。
比起刚才讲的这些,大家可能更喜欢听一些禅宗的公案、空性的道理,以及大圆满进入和区分的方法,或者一些修行境界的描述。有时候我跟大家聊天,看到大家的脸就知道大家的倾向性在哪里,一说到空性、大圆满就很集中,听得很认真,两眼放光,这时候别人找他,他会说:“去去去”。但一说到菩提心,他就很冷静地看着我,脸上带着虚伪的微笑,这说明他从骨子里不太相信做好人可以解脱,认为学佛就是获得一种很厉害的技术,可以让他没有痛苦、满足所需,基本上跟人民币的功能差不多(当然人民币也会带来很多痛苦)。从这些行为我就看出来,其实他不具备一个真正能解脱的相续,基础都是不对的。
有人说:“如果是这样,我就换一种感受,换一种表达。谈到菩提心的时候我就两眼冒光,没有光,我憋都憋出光,死死盯着你。说到空性的时候,我就面带微笑,眼神飘忽不定、神态放松、不以为然”——你那是装!并不是一听到空性就让你不认真,这何必呢?听到空性你也可以认真,并非是虚假的,而是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如果听到菩提心的内容和修法你就很欣喜、很欢喜,不仅仅是感动,更会深深地理解,很愿意自己这样去做,而且迫切地要求自己这么去做,说明你已经上道了。
修行佛法的时候,要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什么,还要明白自己现在的修行情况、自己的相续应该怎么样转变。而不是不想作基础的转变和修学,“砰”的一下就去拿大手印、大圆满,非常急迫地想拿到最高级的东西。这样不是不可以,但能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很微小。如果一个人很当真的薰习菩提心,首先他身心的烦恼会变得很少,外缘也会慢慢变好,恶缘都能转为觉道,顺缘就更不能叨扰他,再去领略比较甚深的法义时,也不会那么困难,不会那么轻浮跟虚妄。
关于“恶缘成觉道”的世俗菩提心的思考,大家要重视,我已经说得太多了,每次都这么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啰嗦。但大家不要这么想,这真不是啰嗦,我们居士要把五部大论都学完,把这些很复杂的含义都搞清楚,第一很困难,第二说老实话没多大用(这样说不是很好,我是单指居士),居士修行可利用的只有那么一点时间,要渴望这一世解脱,就得狠狠去修《修心七要》的那些内容,并且坚持去做,很当真地去做,解脱的希望大大的、成功率高高的。
大家千万不要误解,说我反对修学五部大论,我是最喜欢五部大论的。我还在跟大家说,希望我们的团体能弘扬五部大论,有的能讲解中观、有的讲解因明、有的讲解唯识,也可以一起学习居士范围内的戒律,我还想跟大家共同学习《现观庄严论》。我个人超级喜欢五部大论,但作为居士并不是一定要学五部大论,什么中观、离一多因、应成派、自续派,学得整个脑袋除了浆糊还是浆糊,要学以致用非常困难。
而《修心七要》不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观修的方法也不像修气脉那样复杂(修气脉——观中脉、大乐轮、喉轮、心轮、脐轮有多少瓣……很多师兄观死了也观不成。当然,并不是不能观,你也可以观),更不要说大圆满,又简单、又细微、又复杂、又太不复杂,你就是把握不了。《修心七要》并非如此,适合我们普通人去用力、去坚持,慢慢地,你的心就会越来越细、越来越明了、越来越宽广,佛法所说的“我法如蜜,中边皆甜”的感受你就会有,然后你就学进去了,最后明白自己选的路没有错。
很多人学了十几年,最后不学了,或者学不下去,或者把佛法变成了一种生活的点缀。“佛法变成一种生活”有两层理解:一,生活真的变成了佛法;二,我的生活需要佛法来点缀。这两种差别太大了,第一种可以超越轮回。生活中处处都是修行、处处都是佛法,那种肯定是解脱的,达到最厉害的程度就是大圆满,无处不般若,但我们一时半会做不到。
还有一个情况,虽然没证悟空性,但他把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想法,都尽量往佛法靠,最后也会走向解脱。第二种就是偶尔去参加一个佛教party、听听课、看看书,但心的注意力和是非喜好还是在世法上,经常关心哪里好不好、坏不坏,哪里有便宜好捡……佛法成为他口头上、表皮上的一种行为,这样可以种些善根,但万一弄不好会造业。
佛教团体里,对境还是有点严厉的,你不知道周围哪位师兄发了菩提心。也许他傻一点,也许脾性不那么好,万一他真的发了菩提心,然后你去诽谤他、欺负他,后果呢?我说的还只是道友。特别是密宗,经常说上师,喇嘛钦、喇嘛钦、喇嘛钦——你真的与上师相处试试?接触真正的上师,往往大多后果非常严重,不接触还好,那是一个遥远的想象,想象着他脚踏祥云、身披金甲,来接你去西天,你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果。很多人对上师都充满了很多花里胡哨的想象,你去接触一下,想象就全部稀碎,信心就开始崩溃。
说这么一大堆,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先去思维我们看不起的这些世俗菩提心。不要看不起它,也不要认为好难——不难的,只要你长期去观修,会发现你的心的变化,日积月累,到时候一下就变了。比如你小时候非常讨厌一个人,或者很喜欢一个人,十几年后再去见他,会发现完全变了。甚至你都没想起以前那个讨厌的人,但是无意再见到他,讨厌已经没有了,或者喜欢也没有了。人心变化是很大的,只是你天天与情绪在一起,不觉得而已,但当你经过某一类的修行,日积月累之后,变化会非常大。
我小时候非常调皮,说得温柔一点是调皮,说得严重一点就是一个坏人、一个凶狠的人。那时候喝酒,一不高兴就举起酒瓶,打了多少人都不记得了。但现在真的变了,我经常觉得自己是不是丧失了攻击能力,为了此事,有时我还感觉害怕。为什么呢?以前打人得心应手啊,普天之下,舍我其谁——打!那时打架也不会害怕,真的很凶狠,但现在好多时候都下不了手。其实我修行也不好,能从一个坏人变得下不了手,那你也可以的,没什么好稀奇的。通过这样的修行,心会开始变的,到了后来,你的心会因这种变化而带来各种各样的利益。
有人说:“我要修菩提心,不求自己,只为他人。”这样想更好,那本身就是利益。当你的心真的实实在在希望别人好,并不想通过“为别人好”而让自己得益,这叫牧童式的发心。自己先好了以后,再让别人好,自己发了菩提心虽然暂时没有利益到别人,但是这种发心已经让自己身心愉悦了,会产生内触妙乐等等,这叫国王式的发心。还有一种,自己发心的时候既利益了别人,也利益了自己,要让你舒服,我也舒服,这叫舟子式的发心(舟子就是乘船的,我们一起到达目的地)。
还有一种就是刚才说的,我真的为了你好,自己苦没问题,叫牧童式的发心,这种发心很厉害,是真正的菩提心。你也许会因为发这个菩提心,过程中很难受、很不舒服,没关系,这是佛子心意:我就要这样子。这种心成就是最快的、成佛是最快的,但是很难训练,要是努力训练下去,绝对做得到的。你会发现,世俗的快乐已经吸引不了你了,发菩提心本身就有快乐。也许你在世俗上会丧失很多东西,但内心的快乐是普通人无法衡量的,快乐机制已经完全转变了。但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有个国王式的发心就已经很牛了。
大家不能轻视这个,不要老想去安住法性。不是说安住法性不对,但是初初接触到法性的人,如果暴烈地去修菩提心,你安住进去会很轻松、很愉快。什么是法性清晰?实际上是业障消除得更多。法性本身永远都是那么清晰的,它是佛,知道一切,具备所有功能,但为什么展现不出来呢?因为你的分别念把它全部盖住了。分别念包括你的身体、各种各样的觉受、你的视野,你眼睛看到的清晰度、耳朵听到的范围……
通过修行,这些慢慢消失,本质的心的功能开始呈现出来,就会越来越清晰。当然,可以靠安住法性去,如果菩提心修行得很好的人,可以安住在法性里面还去发菩提心。这到底是世俗菩提心还是胜义菩提心呢?两个都是,这是真正的二谛合一,所以非常快,那时候你就不会轻视菩提心了。
如果只是想获得一些功能,并去展示这些功能,这是魔鬼的想法,这是我执的一种希求。他想获得一种东西让自己更厉害,但他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成立。所以,大家不能轻视世俗菩提心,我反复在讲,有点烦,我知道你们也可能有点烦,不过不要烦。
网上师兄说:“牧童式发心不现实。”
那什么发心现实呢?国王式发心吗?自己成佛后再救度众生吗?这是没搞懂原理。牧童式的发心要所有众生成了佛,自己再成佛,这是一种发心来的,会让我们爱自己的习气削弱,最后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众生也没有佛,并且能非常快的达成这一点。阻碍我们达成这一点的原因是我们老爱自己,这种习气很坚固,所以很难。
世俗菩提心已经讲了三个修行:自他交换、自他平等、自轻他重,还有施身法和呼吸法。今天的内容是这些修行之后的理论性思维,也结合了这些修行,叫后行。后行也就是违缘转为道用、恶缘转为觉道,怎么转法呢?世俗的修法就是这两个颂词:“报应皆归一,于众修大恩。”
大家抽空要把《修心七要》背诵一下,平常没事可以背诵一下嘛,你不是说要帮助疫区的同胞们嘛?你就每天念一遍、两遍、三遍,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受灾的同胞以及医护人员,会有很大功德的。如果你都不相信这些有功德,你怎么可能修得出功德呢?这是很奇怪的事。一方面在信佛,觉得佛很了不起,但是佛陀说的很厉害的功德又不信。你信的是什么?信的是自己。就像我打卦一样,那天打了一卦,超级准,一个很复杂的事情被打出来了,但我却坚决不信,我只信我自己。很多人也一样,你说你信佛,其实你信的不是佛,你信的是你自己,你信的是你自己信的佛,你自己是在底层的。
现在先说第一个颂词:“报应皆归一”。“报应”就是常说的因果不虚,我们所接受到的东西都是报应,所有的现起都是报应。以相续的连续性来讲,前一刹那就是一,后一刹那就是应,就是报应,我们随时都在接受报应。按照唯识的说法,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一下又现出现行来,后一刹那就是前一刹那的报应。从因果的复杂性来说,我们前世、前半生或者从当下开始,所有因缘种子性的堆积爆发,就形成了我们的身体。身体叫正报,外境叫依报。我们的心能够感受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叫做报应。
“报应皆归一”的“报应”指的是违缘的意思。其实报应不但指不好的现起,好的现起也叫报应,但这个词一般指不好的东西。比如一个人做了坏事,就会责备别人:“你就不怕报应啊?”“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经常用来威胁别人,自己做的时候,天没在看;别人做的时候,天就在看。佛教徒经常玩这些,经常以此来威胁别人,自己做的时候就不怕了。
有人说,老师兄经常做一件事情,就是威胁新师兄,然后新师兄成长为老师兄,再威胁新的新师兄,自己从来都不怕报应。修学的师兄们要记住,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一定要内观,还有,所有的佛法一定要拿来对付自己。当你没成为导师之前,不承担教育其他同修的职责,佛法的道理要拿来对付自己,不要老去要求别人。
经常说别人不修行、不信因果、不守戒律等等,说起别人的时候好像高瞻远瞩,已经发现了别人将要堕地狱了。第一个,实际上不见得是这样的;第二个,你不承担这个职责。你应该把佛法讲因果等的道理,拿来对付自己。除非你已经是导师了,就要专门干这个,你的责任就是发现他的错误,然后让他改正、修正。作为一个普通修行人,我们不承担这样的职责,学习的道理要全部拿来对付自己。
报应就是违缘的意思,违缘一个是指外境,一个是指内在。外在是什么呢?比如环境不好,这次遇到的肺炎,还包括刚才说的团体修行,乃至于你在家里打坐,亲人就开始来烦你。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以前我一打坐,亲人就在旁边开始叨扰。但由于我的个性,年轻时很凶狠,有时很利于修行的,当亲人来阻挡时,我眼睛一瞪:“想死吗?”他们马上消失!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像我这样,要是你对着他们说:“想死吗?”他们会反驳你:“到底是谁死啊?”然后直接把你拖下来一顿暴打。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依那人、那情、那时、那话,依据自己的情况来,不能每个人都学我,否则你会被砸死的。
各种各样不利于你修行的外在环境,就叫外在的违缘。还有内在,很多人的修行环境很好,不缺资粮、不缺老师、不缺道友,但他就是修不进去,这就叫内在的违缘。修不进去有很多原因,比如不能打坐、闻思不行、什么都不能坚持,习气来了以后控制不住,简直太多了,这种情况在佛教团体里占大部分。为了遣除这种违缘,我们就要修五加行,磕头、放生,积累很多资粮,通过三殊胜回向,把这些力量集中起来,让我们的修行具备内在的顺缘。
这些原因你看不到的,很多人修不上去,就因为这个。比如放生时发愿:将放生的功德回向给我的修行能够顺利(内在、外在都顺利)。然后每天磕头、念咒也这样发愿:为了我的修行能够顺利。这样做,一天不会有什么反应,一个月也没什么反应,但是两年、三年过去后,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要去修行,各种各样内内外外的力量就会推着你去修行,而且修行的很多觉受都会出来。所以,有没有用不是马上能看到的,这是很幼稚的想法——贵在坚持。
外境包括物理外境和人文外境。物理外境指什么呢?环境不好,住所很潮湿、很嘈杂。人文外境指什么?如前所说,亲人来打扰、单位领导骂你等等。内在就包括很多,上堂课也讲过,比如根器羸弱、相续鄙陋。相续鄙陋指有很多的烂习气;根器羸弱指禅定不行、念力也不行、信心也不强、智慧也不行……
很多不好的东西,就叫报应。当我们的心面对内内外外、各种各样的不好该怎么办?这些报应也就是恶缘,怎么办呢?——皆归一,把所有的不好归罪于一个东西——我执。
接下来的半堂课,我都会讲我执,虽然很理论化,大家要用心听。我也可以一带而过,但《修心七要》是讲具体修行的方法,我还是想用一些理论去充实它。理论包含什么呢?一个是中观,一个是唯识,还有大手印,大圆满我就不敢说了,你们自己去体会。《修心七要》是以简单的修行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如果只是讲修法,两下就讲完了。现在我们来把内容归一,归到我执,它是所有违缘的罪魁祸首。了解清楚以后,带来的效果就是我们不再去怪环境,埋怨自己,而是埋怨造成自己的这个我执,然后想办法去消灭它。
先来搞清楚报应是什么?内内外外的违缘就是报应,要把报应这个词汇扩大化,那所有现起都叫报应,你能碰到的都叫报应。从每个相续的当下来说,从相续的连续性来说,从隐藏很深的东西来说,每一刹那都在接受报应。我们经常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缘是刹那刹那的显现,实际上是暗藏很多因缘的聚合。
我曾讲过一个很深的比喻,来利于大家理解。什么是我(个体)?大海的任何一个海浪所形成的形状或者样子,跟整个大海的所有海浪都有关系。看似每个海浪只受周围的几个海浪的影响,同样的,周围的几个海浪也对其他的海浪有影响,这就是共缘。那么形成这个海浪的每一个具体的显现,因缘真是太多、太复杂了,它的每一刹那跟各种各样的因缘都有关系。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海浪想象成一个个体,以每一个海浪为中心点所开展的大海叫阿赖耶识。因为每个人的阿赖耶识都不同,所以大海前面要加上“以每个海浪为中心点”,否则你说大海就是阿赖耶识,那每个人的阿赖耶识都成一样了。
所以,一定要以每一个海浪为中心点,对于这个中心点来说,阿赖耶识又相同又不同,相同是因为它们同缘,不同是因为中心点不同,所显现的作用力就不一样。比如某个海浪的作用,可能另一个海浪感受不到,但它可能感受到另外海浪的力量。我们生活中是不是这样的?什么叫做人类?马克思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挺精彩的。其实要把社会关系的范围拉大,不但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是物理关系的总和、心的关系的总和。
大海的水就是我们说的觉性,禅宗里面有句法语:“全水是波,全波是水”。所有的水都是波,所有的波都是水,拿中观来形容,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全水是波”的“水”有点觉性的意思,觉性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觉性,一切都是觉性,觉性就是一切——“我大圆满瑜伽士,彻见诸法皆觉性”。只要搞清楚“水”是什么就行了,直接去认识它,沉浸在里面(“沉浸在里面”这句话有点错,但没办法,只能这样表达),你没办法不沉浸在里面,你就是它,你想跑出去啊?跑不出去!所以,以每一个海浪为中心点开展的大海叫阿赖耶识,所有海浪是联系在一起的。
意业实际上是我执,我们要去毁坏我执,我执是痛苦的原因。我现在想用唯识的观点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我执,也会结合一些中观乃至大圆满的说法。
我执分俱生我执和遍计我执。意识层面是有我执的,意识层面的我执一般来讲属于遍计我执。意识分为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如果你平常没有学过唯识,听到的就是几个名词。
五俱意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意识的注意力,会让我们的五个对境明晰起来,比如你的眼睛看着花,花就开始清晰起来,如果这时有人说话,你还是假装着看花,但注意力却在听着他说话的内容,发现他在悄悄的骂你,然后你想尽办法去整他。此时的注意力在耳朵上,而眼前的花模糊看不到的。
注意力放到耳朵上,就是耳俱意识;放到眼睛上,就是眼俱意识。还有意俱意识,注意自己在想什么,就叫做观心。但一般不说意俱意识,而说五俱意识。还有独头意识,就是思维和想象。独头意识分很多,有梦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还有独散意识——乱七八糟乱的想法。意识层面的我执一般都是独头意识。
那五俱意识里带不带我执的成分呢?其实也有,但不能这么去说,你直接去明晰这盆花的时候,不会认为它是我的,当然,花有法我的成分在里面,但现在指的是人我执。“我执”这个词汇有时候指法我执,有时候指人我执,而我们现在只说人我执。
比如我的眼睛看到花,然后明晰了,其实里面带着我执的,我会认为这个花是一个东西,这是法我执。但是五俱意识只是帮助把花明晰,并没有直接给它定一个概念,作为一种见,认为它就是一个东西。如果要认为花是一个东西,比如认为它是量子或者什么,其实一定要有独头意识(里面要有想),这种想会导致直觉里面本身就含有这种东西。
比如我的眼睛现起了这朵花,我的注意力一下就上去了,如果我的独头意识不改变,没有空性的思想,就会觉得有个东西,它是个东西在哪里。而我加进了独头意识的改变——“它是空的、没有实质”,慢慢地,我的直觉中花就会变得虚幻,现起就开始产生改变。甚至我认为这个花根本就不是花,而是坛城,现起就越变越殊胜。开悟以后,当心已经明了本质是什么,也就是知道觉性了,再去看一朵花的时候,它就是心的本性捏造出来的一个样子而已,郁郁黄花真的就是般若。但是,这朵花作为一种显现来说,还是一朵花在那里,是一种世俗的显现,由于我的独头意识改变了,会影响我的直觉。那是五俱意识被改变了吗?不是的,五俱意识就是一个明晰的力量,是独头意识影响了我们的五俱意识。
意识层面的我执就是遍计我执,刚才说的花是法执。这个遍计我执是去执人我,意识层面上它把什么当人我呢?意识层面上真的到处去找人我,很奇怪的。唯识有五十一个心所,是心的五十一种情态,贪、嗔、善心所、恶心所、遍计心所、遍行心所,各种各样的心所。
五十一个心所里面没有一个我心所,有一个心王叫末那——我执,我等下会讲。本身心的运行是没有一个我心所的,没有一个专门的“我”去执的,找不到这么一个东西。但我们平常都会说我、我、我,实际上,在找“我”这个本体的时候,在意识层面是胡乱施设,就是找一个东西来充当“我”,而且执著它。
那我们的意识怎么讲呢?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中观里面讲的:把五蕴的聚合执著为我。这个很术语化,什么叫五蕴的聚合啊?就是这么一坨,它包含了身体、感受。色、受、想(各种想法——我思故我在)、行(我的心运行的各种状态——我贪、我嗔)、识(我的各种分别——我看到的就是那个、你看到的不是、你没我看得准……我分别要比别人厉害一些,可以是眼识的分别,甚至是识意识的分别都可以)。执著五蕴为我,最常见的就是这些。
我们还有一个比较厉害的执著,把身体执著为“我”,我们没有说五蕴不五蕴,就是认为身体这一坨,这也是最常见的。能把五蕴执著为“我”,说明这个人还经过一定的思考,比如一些哲学家会说“我思故我在”,还有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说“什么是我?当一个人战栗恐惧的时候,会体会到我”。往往是一些会思考的人才会这么执著,一般人不会说这些,只说这一堆就是“我”,最厉害的是“我”的DNA,粗大一点的是“我”的身份证、“我”的样子,虽然在韩国整容变脸了,不怕,DNA总是改变不了——如果人类能把DNA也改变了,那怎么办呢?谁是“我”?大部分人会把身体执著为“我”。
色法包括形色和容色,形色就是样子、形状,容色就是各种各样的颜色、柔软度——“你的皮肤好嫩啊,不是老农的皮肤。”总的来说,把一个身体执著为“我”。有时候会把受、想、行、识执著为我,有各种施设处,这是不加思考的,就是这么执。
比如有人骂他——“你这个王八蛋!”其实他哪里是王八蛋嘛?他明明是王九蛋、王七蛋嘛,就是一个人,但是他会觉得你骂了他。如果执著身体为“我”,你打了他,他就会觉得你打了他。但是你骂了他,伤害了他身体的哪个部位?耳膜?其实是他精神里面执著的一种人格,其实就是自我价值,他觉得“我”的自我价值是不能侵犯的,连语言侵犯都不行。
甚至有些人,你看他一眼都不行,比如你蔑视地看他一眼,那会出问题的。比如有一次开两会,一个记者提问,另一个记者在旁边翻了个大白眼,另外一个“我”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带动其他的“我”受到伤害。意识会建立很多东西,甚至是某种观念,比如某种伟大的思想,不能随便受到伤害的。意识会执著很多,到处施设。我们有没有想过,怎么会这样呢?在意识层面是属于遍计我执。
意识层面的遍计我执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就是书本和教育,譬如宗派和哲学;还有就是父母不自觉的一种教育。比如一些民族来历的说法——满族的祖先是从哪来的呢?一只玄色的鸟在天上飞,生下了一个蛋,于是就有了满族,随便一个传说就捏造了你的思想。懵懂的小孩子问:“我从哪里来的?”父母不好回答,就说从母亲腋下生出来的,或者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或者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编造任何传说都有可能。有人说:“我们不会这么蠢!”把你弄到农村或者古代去试试看,你真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遍计有这一世的教育,还有前世的一些串习,比如经过一些宗派和各种各样其他的教育,那些说法告诉你人是怎么回事、“我”是怎么回事,虽然你已经忘记了一些具体语言和具体说法,但这些说法已经在你心里有倾向性了。这一世加上别人语言的诱发,你就会觉得是什么什么……遍计执最终会表现在意识层面,表现在独头意识上。独头意识到处去找对境和施设,但它为什么老去找个“我”,而不能明白无我呢?根源是什么呢?根源在后面的一个识,叫末那识,末那层面的我执全部都是俱生我执了。
“末那”这个词在梵语里是意的意思,我们的意识只能叫做识,阿赖耶识叫做心。禅宗经常说:你要离开心意识参!这个说法会弄死一帮人,怎么离开心意识参啊?不是一切境相由心现吗?离开了心意识是什么呢?禅宗的这句话是说你要处在觉性里面,让觉性彰显出来,是触碰法性到踏实过程中的一个修行,叫做参。初初碰到了法性,你才知道什么叫离开心意识,然后一直沉浸其中去参,让各种各样的分别越来越少,污染也越来越少,参到后来,那种纯然的智慧根本不加任何寻觅,自然的呈现,你会知道那是佛,那里面可以呈现出一切。
中间有这么一个阶段,大部分人怎么离开心意识参?你离不开心意识的,识就是意识的意思,当然也可以是前五识。心有八个识,即八种运行的方式——眼,耳,鼻,舌,身,接着是意识,然后是末那识,再是阿赖耶识。
离开心意识,识是前六识,意是末那识,心是阿赖耶识。末那识其实是意,意识就是以末那为根的分别,识是分别或者了别(清楚的分别叫了别)。意识以末那这种执著为根本产生的思维、产生五俱意识,以意为根的识叫做意识,以眼为基础因素的叫做眼识,以耳为基础参考因素的叫耳识,所以叫意识。
唯识讲得这么细致,是很利于修行的,那么这个意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意是末那识,即我们经常说的我执。意识是怎么来的?末那是怎么来的?它是怎样的一个情态、一个运行方式?按照唯识的讲法就是心(无明)缘阿赖耶识的见分而起执。什么叫做心缘阿赖耶识的见分而起执?阿赖耶识的见分是什么?就是我们心的光明力,在没有明白本性之前的那种光明力、那种觉知力,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于石头的那种光明力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
心把这种光明力认成一个东西、执成一个东西,然后把它当成了一个东西,但这个东西是不是心的光明力呢?不是的,要是真的知道阿赖耶识的见分,就知道它起不到“我”的那种作用。人我是什么?人我的概念是:独立、唯一、主宰性。要是分析阿赖耶识的见分,它就是法性,没办法独立、唯一,就算它因为你的末那成了独立、唯一,它也没有主宰性,这是关键,所以人我的特点有主宰性。
如果阿赖耶识的见分有主宰性,那就太妙了,我要什么来什么、我不要什么就不来什么。阿赖耶识的见分和相分是相对的,相分是什么?种子、器情这些东西,它是随缘显现的,不由你的,新冠肺炎说来就来了,说没口罩就没了,根本由不得你,所以它不具备主宰性。但末那的无明就认为这就是主宰,这种认为并非意识性的认为。意识性的认为是很粗大的,那意是什么?它就这么去了,这种个体感一下就形成了,独立、唯一,并且还能主宰的感受就上来了,这种感受就是末那。
末那一定要依据一个“灵”(我们经常说:你的灵魂飘荡在寂寞的夜空)。它一定会有这么一个东西,你不能说这个ipad有主宰性嘛。末那执著这个“灵”是什么呢?它其实也不知道是什么,就给了一个词汇,说是“我”。“我”的意思是什么?一定指的是一个嘛,你不能头脑中有两个,糟了,那是神经分裂。还有,前后要一致嘛,否则我杀了你就不算了,那不行的。所以它一定是独立、唯一,同时一定要有主宰性,所以因果报应就来了——你做的你来担。
其实阿赖耶识和末那识是同时成立的,它没有先后的,不是说先有阿赖耶识,后有末那识。只要一起了执著,马上就这样,只要一起执就有了中心点,有了中心点,心就成了阿赖耶识。始终觉得有这个中心点就是末那,听得懂吗?一定要把它想通,唯识想通了以后,很利于后面大圆满的修行。想不通怎么办?一点点去想,再做一些五加行的修行,慢慢地心就开了,你宽广了、你清晰了,你容易想得通了,不会被别人的一些错误哲学观念所污染。
始终执著这么一个执的,就叫末那识,末那识全都是俱生我执。俱生是什么意思呢?跟法性一起生出来的,跟阿赖耶识一起,同时也跟法性一起。因为法性是永恒的(这个永恒不是实有永恒),不生不灭,如果你不消灭它,就一直轮回。有了我执,世界就开始了,就会一直这样。从唯识来说,我执一产生会带动十八个心所,这个识带动的心所非常微细。意识层面的心所我们都能觉察得到,观心稍稍有一点程度的,就能把五十几个心所全部观察清楚。
但是要观察俱生我执的十八个心所,是很难观察的,因为它们非常微细。比如贪,它的性质和意识的贪从内在运行的方式也差不多,但是意识的贪很容易观察得到,末那的贪却很难观察。虽然观察不到,但是起的作用却非常巨大,越微细、越不易观察,就越是基础意识——人类因为这个真的很悲惨,如果仔细观察清楚了,就很容易去除。
唯识学来干什么?就是用来观心的,它不是知识,供我们去背、写书——其实写书也挺有用的,但你只是写,老是拿来说是没有用的。它帮助你去观察自己的心——“哦,原来真是这样的!”然后我们要放弃什么,我们要努力对治什么,甚至我们不对治,回到明觉上——OK,搞定!你就知道自己的心该怎么做了。为什么老散乱,静不下来呢?——“哦,根本不用怕,散乱就散乱,我放弃在不执的明觉中,散乱也变成明觉。”这些东西会把你一步一步引向真正的修行,佛法之妙啊,真是安得儿逸啊(四川话:舒服、安逸)。但是很多人不用心,没办法安得儿逸。
先把十八个心所简单讲一下,因为末那识是我执,叫污染识(污染慧),基本上没什么好东西,它把相续执著成个体以后,什么都不是好东西。当然,意识的我执,还会依据“我”去做好事——我要解脱,然后就去放生。但末那纯粹没有好的,全是坏的,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都是让我们痛苦的东西。我执是痛苦的根源,其实是从末那里开始的。利他是在意识层面的,末那永远不会利他,末那的心就专门执著一个东西(个体感),就不起其他作用了。在执著个体的时候,它不是没有心的微细活动,微细活动就是十八个心所。
十八个心所里包含四个根本烦恼。本来根本烦恼有六个——贪、嗔、痴、慢、疑、不正见(邪见),但末那识只有四个——贪、痴、慢、不正见,没有嗔跟疑,因为末那不会嗔的,它始终认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绝对不会恨阿赖耶识的见分,不会去恨它自己执著的那个虚假的东西,你会恨你的明觉吗?意识会去恨的:“我恨我的明觉。”但心的那个执(末那)不会的,根本就没有嗔的功能,同时也不会去怀疑:“这个是我吗?”不会的,就这么傻傻的执著,因为它无明,所以就不会怀疑,非常坚决。
意识会去怀疑的,而末那不会的,所以它只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其中最厉害的是我痴,什么叫我痴呢?刚才说的那种无明,唯识里面叫不共无明。这个不共无明分很多种,还有独立无明、非独立无明,这一讲变成唯识课了,诸位又昏了。这种不共无明不用唯识来讲,用大圆满来描述是很精彩的,而且很准确。
我很佩服无垢光尊者和法王如意宝,讲得真殊妙啊!我为什么断定这些人是大成就者呢?他们讲得又准确又简单,我们一下就明白了。他们说心怎么回事呢?“当生起未证本性之识”,就是心开始认的时候,即识开始分辨、去执的时候,叫同性无明。为什么叫同性无明?有光明、有觉知这种特性,但是它没有认知本性,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去认,叫做同性无明。去认的过程中,它不知道本性,这个叫做俱生无明,这个就是我痴,唯识里面叫不共无明。然后执外境,执有一个根本就没有的虚假的“我”(“我”已经算是外境了),就是它的对境,叫遍计无明。本性无明、同性无明、外境无明、遍计无明,这是大圆满对无明的描述。
十二因缘中第一个就是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无明一动,心一认,十二因缘的轮回就开始了。去认的同时,它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叫同性无明,它有认的这种功能就是光明。认的同时,它也不知道认到的东西和能认的东西是什么,叫做俱生无明。然后说这个就是什么什么,这是遍计无明。我痴这种无明叫不共无明,跟它相对的一个词,叫相应无明,就是跟我们外境相应的无明,就是不知道这个、不知道那个。不共无明是末那识特有的,就是最初不认识自己的那个无明,叫做不共无明。
我见,就是六个根本烦恼里的不正见,又叫邪见。邪见有很多种,我见就专指什么是“我”,就是有这个最大的、最根本的邪见。去认的时候,就遍计为这就是“我”。当然,他不一定用“我”这个词汇,就是指独立、唯一、不变的个体。他可以不叫“我”,可以叫ME。就是这么一个独立的个体,当然也可以指别人的独立个体,比如上帝,上帝也是一个有情存在,这个叫做我见。
有了这个“我”,一定有种个体感,并且有一种以此为主的感受,这个叫做我慢。这种以此为主,贡高我慢有时候会表现出自卑——“哎呀,我不行哦,我好差哦。”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有的人会说自己好牛,有的人会说自己好差,它的基础是——有了这个个体,它带来一个强烈的存在感,这叫我慢。我们经常说的刷存在感,比如有些人被关久了会受不了,就是存在感的影响,这个存在感极端需要外界的各种认同。最好是好的认同,如果没有好的认同,你骂他一顿、打他一顿都可以,不然他们会一起推开窗子唱国歌。听得懂我的幽默吗?
存在感一定要外界的认同来显现存在,人是最受不了孤独的,而修行人我执减轻后就不怕孤独了。人为什么要找伴侣呢?因为没有另外一个“我”来认证,好恼火啊。大家不要认为找伴侣就一定是想发生性关系,哪有这么简单啊?有人说:“我找的是灵魂伴侣。”至于他/她找的是不是灵魂伴侣,我们不知道,但是他/她就是要找伴侣,原因就是我慢。“慢”不是傲慢的意思,慢有七种慢,最厉害的就是我慢——根本,存在感。有了存在,才有你的存在和我的存在进行比较,于是就有增上慢、慢上慢、卑劣慢……
最后一个是我爱。我爱就是我们拼命想去保护这个东西,第一个要保护它,因为安全需要,第二个要让它舒服,第三个要让它有价值。这个我爱执就形成了马斯诺的五个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当末那导致意识认为身体为“我”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要让这个身体存在下来,所以一定要吃、要穿、要好的环境等等。然后要有安全感,如果随时随地有人要整我们就受不了,有些人好不容易请假来山上修行,公司的老板天天威胁要开除你,你就受不了,这说明你没有安全感。接下来安全感满足、物理需要满足了,他就要舒服,要出去旅游等等。最后,他需要被认同,要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个也在爱我执上面。这四个东西就是末那带来的根本烦恼。
帮助这四个根本烦恼就产生了五个遍行心所,遍行是什么意思?我们有八个心识,任何一个心识都有这五个心所,所以叫遍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阿赖耶识非常微弱,但也有这五个心所。另一个帮忙的是别境心所中的慧,别境心所也有五个——欲、胜解、念、定、慧,这里只有慧没有欲及其他的心所,因为末那识执著“我”的时候是很专一的,没有其他想法,所以没有欲。分析起来很精彩,但这里不再分析了,因为实在太多了。
末那一定有一个慧来确定它,有见就有慧,因为有我见,我见是一种行为。见解一定要有慧,就是决断力、认知能力。属于末那的慧是恶慧,就是把阿赖耶识的见分强行执著为“我”,这是非思维性的,我们觉察不到的。如果能觉察到就牛了,初地菩萨以上的修行就开始消灭俱生我执了,而我们现在修行消灭的是第六意识的遍计我执。遍计我执消灭以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显现都没有一个“我”,但还是有个体不停地涌出来。比如初地菩萨,还是有一刹那一百个化身,为什么只有一百个?而且一定要根据你的相续来化呢?为什么不根据别人的相续来化呢?观世音菩萨(十地菩萨)的化身则很殊妙,不会固定以一个本尊的方式来化,但初地菩萨还是有俱生我执,修行就是为了去除俱生我执。
帮助这四个烦恼的有基础的五个遍行心所,还有别境的慧,然后跟随着八个大随烦恼。我以前跟大家讲过十个小随烦恼,两个中随烦恼,现在来讲八个大随烦恼。大随烦恼是什么意思?它的范围很大。很多的唯识家认为末那识没有大随烦恼,但是玄奘法师就认为有。其实是玄奘法师的老师戒贤论师认为有八个大随烦恼(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合适的,但是争论恨激烈)。有些唯识家就认为末那不能是十八个心所,没有这八个大随烦恼,只有十个。这是很学术性的问题,我们就不讨论了,暂时按照玄奘法师的老师戒贤论师的观点——八个大随烦恼是帮助四个根本烦恼的。
八个烦恼中有一个是掉举,什么叫掉举?打坐的时候,你本来是在修空性,观一切如梦如幻,在观察的时,左边身体感觉好舒适啊,注意力就放到那个舒适里面去了,这就是掉举的其中一种。掉举还有很多种,总之就是失去自己的目标,叫掉举。还有昏沉,睡觉叫大昏沉,打坐的时候目标开始模糊,叫细昏沉。
不信,作为个体都是不信的。作为个体都是不信别的个体的,你说你信别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真正的个体在本质上是没办法信的,因为你无法了解。因为心一执著个体,认知一下就局限了,我们的认知点就从这个个体里面出来——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导致很多东西都不了解,了解的程度受限,就没办法达到真正的信,但唯识的不信指的是不信佛法。
有了个体,不光是佛法,其他也不信的,在这个世界上谁会信谁啊?这种不信是个体的悲哀,连夫妻之间都不会信的,经常彼此误解。宗萨仁波切曾说过一句话——世界上不存在“沟通”这件事,只存在“成功的误解”和“不成功的误解”。事实上就是如此,作为个体是没办法达到真正的信,我们信佛菩萨就是要打烂这个个体感和个体感所导致的不信。
下一个是懈怠,作为个体虽然只是执著一个,但当一个人渴望舒适并在追求各种我爱执的时候,心会分的很散的,专注在个体上,就会带来其他的心的波动,没办法让心真正的安静下来,所以你会产生散乱,甚至想睡觉等等的烦恼。
其实执著这个“我”的习气很重的,你只是感觉不到。这种很重的执著会体现在会疲劳,想多了以后就不行了。你会发现真正的劳累不在于外在的体力(身体的运动),而是心的各种各样的纠结、痛苦,所以个体会很散乱,稍稍舒服的时候就会放逸。
个体会懈怠和放逸,懈怠就是不想去作,放逸就是任性妄为,拼命去做。懈怠是不想做好的,放逸是拼命做坏的,这都是末那干的。而且会失念,经常会失去一些正念,执著在个体上,稍稍有一些善法,会经常忘记。我执强的人,修行善法是很难的,他根本不会观察自己,佛法的道理听了以后就忘了,这个叫做失念。
还有散乱,心的末那只专一我执,没办法专一其他的,导致心的波动很乱。本身这种见解就是不正知,因为我执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见解都不正确。说得厉害一点,我们的人文主义正确吗?人权这些正确吗?如果不看佛法,只看世界的人权,当然正确了,从佛法来讲,人都不存在,哪有什么人权呢?从高深的层面上看问题就不行了。依据人权可以捏造出各种各样很邪恶的理论,甚至是伤害到别人,比如我们为了什么目标去消灭什么人。这些都是因为我执造成的,我执才会形成团体,团体才会形成团体的共同价值,然后依据这个共同价值再去消灭其他团体。根本原因就是我执带来的各种各样的不正见,它本身就是不正见。不正是什么?不符合真实情况。真实情况是没有“我”,但是执著于“我”就是不真实,这就是不正见。然后依据它开展,世界的苦难都是这么来的。唯识里面讲的我执就是这样的。
我执如何带来烦恼和痛苦呢?只要你开始去认,有了“我”,能就变成了“我”,能认的所面就变成了所,然后开始所谓的二元对立。以“我”为主体,马上就生客体,主客对立就是二元对立,然后带动十八个心所,末那支配意识,意去支配意的识——强烈的分别,把明力更多的倾注在意所带动的活动中间。明的活动就是意识,就开始想,我们所有的思考和所有的情绪基本上是围绕自己的。
以“我”为基础的造作,全属恶业,甚至享乐也是在消减其他善业的恶果。或者是以“我”为基础,然后诞生意识的“我”,再去创造善业,本质上也是恶业。如果不以菩提心摄持,我们去放生、去念咒都是恶业来的。《华严经》里面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菩提心、利他至成佛的这种根本目的,行诸善法,是为魔业。
如果你以“我”为立场,出发点以保护“我”为立场,所做的恶法肯定是恶法,无记法也是恶法,乃至于善法也是恶法,最终一定会导致痛苦。
刚才说到四个根本烦恼里有爱我执,慈城罗珠堪布讲我执和爱我执是有一定区别的——我执说的是体,爱我执是对体的强烈心所,我痴、我慢、我见、我爱四个心所中的我爱。这个爱要专门要加个“我”,我们平常意识里面可以爱他、爱汽车、爱山河大地、爱祖国、爱武汉的医务人员,但是末那里面的爱就是爱“我”(执著的这个个体)。这个“我”就会导致所有的行为都为了“我”的安全、愉悦。为了“我”的安全和愉悦,会去抓住一些东西,就产生贪;排开一些东西,就产生嗔,八苦随之出现了。
阿赖耶识的出现是不以我执为主的,阿赖耶识的见分是随缘的,种什么种子就出什么种子,种子的堆积是不由“我”来主宰的,能主宰了还得了?那不能有SARS,全世界的黄金都归我,做不到的!比如你抓什么东西抓不到,一定会有求不得苦;因为无常,即使抓到什么东西也会变变化,一定会有爱别离苦;你的个体要抓,别的个体也要抓,就会有怨憎会苦;然后以个体存在的基础去找所有的快乐,根本都是错的,就是五阴炽盛(以执五阴为“我”)。
一个个体要出来是不容易的,需要众缘聚集,其实是很痛苦的,起码要给你母亲造成痛苦——十月怀胎,生苦;有个体出现就要变化,越变越老,到后来是老苦;个体在运行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身体不调,产生病苦;到最后消亡是死苦。以个体成立的世界一定会有八苦,这个绝对是科学的,不是任何人凭想象遍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无论奋斗也好,怀抱远大的理想也好,都是扯淡的,最终都是苦。那要怎么办?一定要发现“我”才是真正苦难的根源,消除了它,心本身明白自己是什么的时候,苦是不成立的。
苦是一种分别,是一种心识,没有了就不会苦。大家会想:“这样的话,还有什么意思呢?”你千万不要这么说,那太有意思了!你说没有意思,这句说话的参照点是什么呢?你的快乐是在有“我”的基础上产生的,拥有权、拥有钱、拥有好多美女、好多美男、在马里布冲浪……你的快乐建立在这些东西之上,没有了这些你就觉得苦了。实际上你会发现把我执去掉了,你可以在马里布冲浪,还不会有其它的苦。所以,我们不能站在愚痴的立场上去判定涅槃的快乐是什么,这是很蠢的,因保护和爱护个体就会有贪嗔,从而出现八苦。
为什么会保护、爱护个体呢?因为有痴、有我慢、有存在,我慢就是五阴炽盛苦的一种。因保护和爱护个体的“我”之所属,就会有贪嗔。“我”之所属就多了,“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国家、“我”的武汉等等。保护和爱护“我”之所属一样会有八苦出现,我们不但爱护自己,还会爱护很多东西。
为什么菩提心一定要修平等舍呢?四无量心里面有舍,你要认为什么都一样,不能说只爱中华民族其他民族就不爱,为了中华民族就要骑马入东京,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以这么吼叫,但作为菩萨来说是不行的(我不是说我不爱国,我很爱国的,比很多人都爱国,而且是真爱国。但是我也爱其他的生命,因为我的宗教、我的上师、佛陀都是这么教我的。不能因为爱国、爱我们国家的人、爱我们拥有的汉文、拥有黄头发黑眼睛,以此为借口,就把其他民族干掉,要学菩萨的话,这是不行的。当然,这个观点可能会跟很多的意见冲突起来,但请记住,学菩萨的如果不这么想,你根本就成不了菩萨。要缘一切众生,慈悲喜舍里面的“舍”就是指所有众生是平等的)。
有了个体以后,一般来讲,去除苦难、获得快乐的方式就是要去改变外缘。成立“我”以后,是不会去改变“我”的,哪怕是改“我”我的形象,比如去韩国动刀,或者改变“我”的性格,或者通过学习改变“我”的思想,甚至改变“我”的分辨的能力,比如“我”戴了眼镜,眼识的能力就强大一些。但是这个执我的末那识,普通人是不会去改变它的,很多外道的修行也不会去改变这个,只去改变自己的意识。这个意识他是改变不了的,甚至不会去压制,只是去改变外界来获得好的东西,推掉不好的东西,或者去改变外界。
如果不改变我执,不证悟人我执的空性,即使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成金刚,或者把周围观想成刹土,都是要轮回的。原因是什么?你没有把末那的假象看清楚,或者通过世俗菩提心把它消减,把我执压到一定程度,虽然不一定会解脱,但不会再堕落恶道了。只有我执太强盛,才会带来很多的恶果导致堕落恶道。我执很弱的人,一定会在利他的时候积累很多善业,所以只能呈现出三善道。
末那会导致你一味地想去改变外界,我们可以看自己的行为,不要认为你学习就是在真正的改变末那,并非如此,我们在学习和读书的时候,可能在加强末那,增长很多的知识的同时,意识又认为自己通读五部大论好牛啊,末那的执“我”就变成了爱“我”的另外一种力量。
一味去改变外境的方式会暂时得到快乐,比如去劳动,有的人耕种来获取粮食,有的人挣钱买来很多房屋、汽车,供自己去享受,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痛苦,爱别离、求不得、死亡的痛苦一定会出现,不会因为外界的任何改变而改变。随便外在怎么改变,末那都不会改变。恒定在一点上,以它为核心,业力带动你轮转,就像磨的心一样,外面再怎么转,磨心不变。这就是普通人和外道获得快乐的一些方法,这样是没办法解决根本问题的。
佛教唯一的特质是无我,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人无我。你说:“最重要的是法无我。”这种说法也对,因为人无我也是法无我的一种,对于初学者来说,把人我的执著减轻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否则人我太强了以后,没办法明白真正的法无我,因为人我本身就是一种法无我,而且是能够带来烦恼的法无我。那要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明白真正的我执才是痛苦的根源、轮回的根源。但是,现在搞不了末那的,那是初地菩萨以后的事。那要怎么办呢?我们去搞末那所带动的意识这个层面。
意识又分成两种意识,一个是独头意识,一个是五俱意识。独头意识有很多种,我们训练独头意识就是要去闻思,还有就是打坐,训练定中独头意识。还有一个就是改变六俱意识中的意俱意识——观察自己的心,让我们的独头意识产生改变。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大量去闻思,观察自己心的时候,会去确定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心态其实都是因缘和合的空性,根本没有一个主宰。通过大量的观察,会对内心产生的各种情绪、各种念头、各种希求、欲望、仇恨、纠结……对这些彻底放弃。彻底放弃是什么意思?根本生不起来,即使生起来了,一反观就彻底消失。那个时候是很安住的,这不是一种死的安住,是一种活的、绝对不会被破坏的安住。
唯识有时称为瑜伽,意思是最后去跟无我的心性瑜伽。什么是无我?首先从意识层面去。唯识里面修行又叫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缘。六是什么?六就是在意识层面去训练菩提心,思维人无我各种各样的道理,慢慢去观察自己的心。俱生我执在意识里面开始消减、开始破坏——身体不是“我”、感受不是“我”、思维不是“我”,什么都不是“我”,最后判定只是因缘组合。在意识层面,慢慢地你就会进入深定,最后会发现末那识是怎么执著见分而形成个体感的。
还有一种方法是,当你在意识层面对遍计执著的观察都不是非常清晰、踏实的时候,你去学习大圆满,通过上师的指引,一下发现了无我的明觉是什么。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执著、无明还没有消减的时候,你发现了那个没有无明的本体,这个叫触碰法性。它是一种智慧、光明,你可以依据这种发现,依据对这种东西的领悟,知道人我是怎么回事,然后自动的放弃它。所以大圆满的修行会很快,放弃是自动自觉的,不是对治,对治好辛苦的——今天打不打坐啊?身心都不想打,好难受啊!意识说不打要轮回,打嘛?不打嘛?不打嘛?打嘛?触碰了法性自后不会产生这样的纠结,不那么痛苦、不那么努力、不那么费力,而且心里很欢喜这样去做。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我执是痛苦的根源,一定要消灭意识层面上的遍计我执和末那层面的俱生我执。最初做的就是消灭遍计我执,如何消灭遍计我执?修菩提心,明白这个道理就叫做“报应皆归一”。
所有的现象(包括好的现象),也是因为个体感来的,有些现象对你来说是好的,对其他人来说就不是。但是一般说的报应都是指恶缘,指不好的东西,当这些东西现前的时候,首先要在思维上明白,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我执,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感。
修行的目标是什么?瞄准个体感去,你不能老站在个体感的基础上,老是去改变外面枝叶性的东西,你再怎么改,我执都还在。我们一定要去瞄准我执这个东西,首先在思维上明白,所有的痛苦其实是我执造成的。那怎么办呢?通过修菩提心去消除我执、压制我执,起码要消除我执的作用。这是原理上讲“报应皆归一”的意思。
这是世俗菩提心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堂课我们再讲具体的应用。
今天就交流到这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七要》第24课
- 《修心七要》第2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