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杂修二取舍,彼二乘风息。
三境毒善根,为促忆念彼,
诸威仪持颂,取次从自起。
四无量心的观修:
慈:给予众生利益,消除自心冷漠及贪婪;
悲:消除众生痛苦,消除自心自私和嗔恨;
喜:随喜众生快乐,消除自心嫉妒和鄙陋;
舍:对待亲缘平等,消除自心傲慢和狭隘;
胜解信:1、舍我其谁;2、见解的顺畅;3、修行的快乐。
生起:将上述修法当真,真实的菩提心自然生起。
上堂课回顾:
自他平等修行要点:1、知母念恩报恩的熟悉;2、所得功德和外在好处各取一半;3、坐上修需要细节性思考;4、坐下修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智慧取舍;5、用单空去建立相对根本的平等见地。
自他平等修到一定程度之后,当然,一些人也可以直接在思维中修自他交换。
这堂课内容:
自他交换的修行:
B: 自他交换的观修:由知母、念恩、报恩,思维对一切众生做到自他交换;
标准:好的给他,坏的给我。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修行时的三个相换:执著的相换;疼爱的相换;苦乐的相换。
第一:执著的相换:从无始以来,我们从来不曾把其他众生执著为我,而始终执著自己的身心是我;所以从今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对所有众生生起我执心,也即:把天、非天(阿修罗)和人等三善趣有情,当作自己的上半身;把旁生、饿鬼和地狱等三恶趣有情,当作自己的下半身。要以六道众生作为自己的身体,并且要像以前执著自己的身体那样来执著所有众生。
第二:疼爱的相换: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疼爱自己而不顾别人;所以从今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不再那么地疼爱自己,而是疼爱其他众生,一心为其他众生着想。
第三:苦乐的相换:把世出世间的一切快乐、善根、光明等利乐都送给众生;把一切痛苦、烦恼、黑暗等衰损都留给自己。
修行时的三个发愿:有关身体的愿;有关受用(财产)的愿;有关三世善根的愿。
第一:凡接触我身体的都能暂时快乐和究竟成佛;
第二:凡接触我财产的都能暂时快乐和究竟成佛;
第三:三世所有善根,全部用于众生得到暂时的快乐和究竟成佛;
修行时的四个具备:
第一、具备想望:非常希求所有众生的痛苦及痛苦之因,在这一座当中,就于此时此地,快速地成熟于我身心上;
第二、具备发愿:祝愿一切有情的所有痛苦及痛苦之因都能够立即成熟于我身心上;
第三、具备发誓:这时该怎样发誓呢?若是发誓让所有众生的痛苦及痛苦之因,立即成熟于我身心上,则此誓言必然是无法实现的;但我们可以这样发誓:当众生受苦的时候,发誓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帮助其他人解决一些问题、承担一些痛苦,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办到的。
第四、具备祈请: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真正实现以上誓言。
如何面对各种顺缘和逆缘:
顺缘:1、不强求顺缘,学习随缘,不受外界错误观念的影响;2、不执著顺缘,观修内外的虚幻,轮回过患、 念死等;3、化顺缘为修道资粮,内外顺缘的供养和布施。
违缘:1、不埋怨违缘,认识违缘对于修行人的意义,消业和增长内在的福德及功德;2、对治违缘,思维、认知和安住;3、化违缘为修行资粮。即自他相换的两种修法。
修行要点:
1、理论思维和细节思维;2、坐下串习;3、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逐渐加大具体交换的程度;4、反观自心是否是自欺;5、用单空的思维和修行去获得自轻他重的肯定。
呼吸法:方法讲述,三殊胜。1、黑白气的表征;2、节奏的取舍;3、化空和消失;4、坐上休息;
观想法:方法讲述,三殊胜。1、观想的环境;2、如何处理观修细节;3、化空和消失;4、坐上休息。
C:自轻他重的观修:由知母、念恩、报恩,思维对一切众生做到自轻他重;
等自他平等和自轻他重修道一定程度,就可以修自轻他重了,但思维中也可以观修。
标准:思维和行为中都以他人为重。《前行备忘录》中说:“如果头颅被砍断带走,也只是视为粪土而别无他想,因此到了那时真正能做到自轻他重。”
坐上观修:1、自他相换的观修内容;2、上半身承受善趣痛苦,下半身承受恶趣痛苦。3、具体观想和身边人、旁生发生自轻他重的行为。
坐下行为:1、对付烦恼;2、由小到大做损己利他之行,分主动和被动,被动时需要智慧,要懂得适当;3、检验自己功力时,也应由小到大。
修行三要素:
1、阅读和听闻:因不同的书籍和声音,能够堆积你的相续和启发你的心灵,让见解清晰,心态平稳;
2、坐上修:先修七支供和上师瑜伽,而后思维,坐下修,随时思考。呼吸法,观想法。
3、坐下修:随时思维,对付烦恼,积资净障的各种修行。
我们继续学习《修心七要》,现在才讲到第一要——菩提心的修法,而第一要分为胜义菩提心的修法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
《修心七要》主要讲世俗菩提心,但是一开头却讲了胜义菩提心,我们也相应开展了一些关于胜义菩提心的课程,而世俗菩提心讲到现在,第一个颂词“杂修二取舍,彼二乘风息”还没有讲完(“杂修二取舍”的“取舍”即自他交换——取坏的、舍好的)。
世俗菩提心有三个主要的修法: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但最后修到的结果是自他交换,修到比较深的程度会变成自轻他重,其实在交换的时候已经是自轻他重了。修行的时候,分为座上修和座下修,如果座下修得比较厉害,会有一个智慧的次第性的取舍,从而变成了自轻他重。
这些在道理上很容易理解,实际去做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修心方法,因为我们的自私,个体感非常强烈,作为对个体的保护以及因热爱个体而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情绪、看法、观点、认知,简直是重重叠叠。每一个人尽一切的努力去保护自己的“自我”,甚至会以非常高尚的名义乃至很道德的角度去保护自我,而菩提心就要摧毁这些。
以佛教的“无我”观点来看,这是很容易解决的,有个体感、拥有“我”就是痛苦的根源、轮回的根源,我们要去摧毁它,在观点上很容易明白的。而实际上,你要把这样的观念在你的生活和修行中间实现,在你的相续里面拔掉或者压制一些因自私产生的痛苦和情绪,就很困难了。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禅修中心的师兄们,博览群书,一天可以坐十几个小时纹丝不动,看起来好像修行得很好,但是下座以后,稍稍刺激一下他,甚至伤害到一些他的不是很严重的利益,他立即嗔火大起,根本控制不住。所以,“无我”的观念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真正能把自己的执著摧毁、真正用到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困难的。而佛教恰好要求你体会到“无我”,才是真正的解脱,依据我执会产生二元对立,从而开始各种各样的轮回。
实现“无我”虽然很困难,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法,同时也是大乘的一个根本点,即产生真正的菩提心。一般学佛人不是这样,我们认为学佛就是依靠一个神祗,依靠一个很历害(譬如像上帝一样)的神,让我们获得好处,比如买到好的股票、不生病、心情平静、道德高尚、不遇到冲突、不遇到违缘……大量的学佛人都这样认为,不过这显然不符合佛教的真正修行,连基本的出离心都不是,只能称为人天乘,那能否算是大乘佛法呢?更不是了,中间还隔了一个只要自己解脱、不关心他人解脱的小乘心态,要真正走进大乘佛法去就很麻烦,要走到密乘去就更麻烦。
因为密乘(金刚乘)除了要有比较强烈的大乘菩提心以外,还要求净观,即以很清净的见地来观察自他的相续以及环境。在这样直接的见地摄持之下,去做很多判断,这也非常的困难。
真正的佛法不是社会上流行的那样,把佛法讲成了小资——点一柱香、打一会儿坐,互相取悦,马屁拍得你开心、我开心……如果这样就可以成就的话,那从古到今的苦修成就者们,比如汉传的虚云老和尚、密宗的密勒日巴尊者都成了笑话,我们却成了了不起的高根器,但事实是这样的吗?这些道理大家要深深去思考。
回到我们的课程,首先回顾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讲了自他平等的修行,要点在哪里?在座上,尽量去观修将自己的好处(内在的功德、外在的利益),自己留一半,给对方一半(起码在座上要观修到这种程度);在座下,要根据情况来做一些自他平等的行为。
修成自他平等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内心不会认为自己最重要、别人是次要的。哪怕是父子、夫妻,有时候都会认为自己重要,对方不重要。而母子、母女呢?中国的文化里,父母对儿女会舔犊情深,爱到不要自己。实际上,如果很认真或者比较深入去观察的话,他们的爱里面也不见得在真正替儿女着想,很多父母对儿女都有非常严厉的要求。
中国的文化里面,有“养儿防老”的说法,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错,人类就应该如此。实际上,抱有这样的思想就不是纯粹为了养儿,最终还是为了自己。还有些父母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理想,甚至没有实现的一些愿望,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逼得孩子鸡飞狗跳。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父母也不见得是不顾一切地爱儿女。真正地、比较透彻地做到不要个体去爱别人,只有菩萨才做得到。
当然,在社会上,很多父母为了儿女受尽伤害和委屈而且痴痴不改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和《搭错车》,都是描述父母对儿女的爱。《搭错车》里面儿子犯了错误,将要被警察逮捕的时候,父亲在背后一棒把儿子打昏,代替儿子去坐牢。这些事情感天动地,小时候我看到这个电影就哭得一塌糊涂。
如果我们再详细、深入地去观察,这种爱可能有很强大的舍弃自己的部分,但这个舍弃基于一些亲情(我们称之为生物本能的亲情),比如哺育儿女的过程中建立的深厚个人感情。而菩萨爱众生就不需要这些前提,菩萨对任何众生都会像独子一样去爱,所以两种爱还是有差别的。
世俗之爱是什么样的?第一,只爱自己的儿女,他可以为自己的儿女去死,但其他人的儿女就不管了;第二,如果儿女经常忤逆自己,也许仍然会跟他们断绝关系——虽然儿女养育了很长时间,过程中父母也愿意为儿女牺牲。但是菩萨不会,可能这一世他不想教你,把你赶走,但他的心会永远跟你联系在一起,他的愿力、能力、智慧会生生世世跟着你。所以世俗之爱和菩萨之爱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要慢慢去学习、去体会,最后会明白的。但一时半会通过现代逻辑性的说法、推理,是体会不到那种深沉、博大、不流于表面的深爱的。我们认为的爱,是说好听的话、给我们好的东西,我们可以予取予求,对方就必须满足——我们会以人类的方式来衡量。
菩萨的爱很多时候是一直看顾着你,但菩萨不会按照你要求的方式来爱你,不然会把你推到轮回中受苦。菩萨会在爱你的同时带给你智慧,带领你去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让你脱离轮回、彻底摆脱苦难,这才是目的。这是菩萨之爱的表现方式,智慧且深远(菩萨有时候能看到你很多世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去理解)。
修行自他平等,总结起来有五个要点:第一,熟悉噶当七法的前三法——知母、念恩、报恩;第二,主要思考内容为所得的功德和外在的利益各取一半(在座上修的时候,要做这样的思考);第三,要想得很具体。第四,座下修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智慧取舍。第五,用单空去建立相对根本的平等见地。
第一个要点,熟悉噶当七法的前三法——知母、念恩、报恩。这个说法耳熟能详,每个大乘佛子都要知道“众生都是我的母亲”。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品格的人、不同表现的人,在相处的时候,可以表现出来愤怒,表现出来拒绝或者怒斥,甚至会动手,但是你要观察自己的发心,有没有把他当成母亲并给予深沉的爱,心里想:他现在虽然是这个样子,但他曾经做过我的母亲,我要像对待现在的母亲那样去爱他。而在智慧的选择上,我们不可能傻乎乎地跑到别人面前叫“妈”,但是内心里面有很深沉的基础动机,觉得“他曾经做过我的母亲,我要像利益现在的母亲一样去利益他”,然后会产生应缘智慧。
应缘智慧会引发各种各样的行为,比如对小孩子非常慈爱;对老年人十分恭敬;面对乞丐,在给予钱财的时候不会高高在上;面对一些很威风、很自以为是的人,不会鄙视或者冷漠。也许你会去打击傲慢的人,但内心里面还是有一种语言难以描述的、真的像对母亲那样比较深刻的爱,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要去串习知母、念恩,而且要反反复复去串习。
能不能串习而成呢?可以的。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串习而产生变化——如果串习对内心不起作用,那世界就不因人的心态而变化了。人的心态会发生很大变化,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年轻的时候对事业或者对情爱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年轻人一提到爱情(特别是现代年轻人),就像虔诚的佛教徒见到金刚座、见到上师一样,寒毛直竖、眼泪直流,现在的年轻人恋爱大过天。但是二十年以后,或者多谈几次恋爱之后,他的心会改变,觉得恋爱乏味,他的注意力、他所关心的东西会产生变化,因为经历在教育他。
我们经常说“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有些宣传方式就是如此,天天给你灌输,不准你听其他声音,这称之为洗脑,听着听着你就真的认为如此。当然,这是让人越变越愚痴的一种方式,反过来把佛法道理弄得很清楚,并且反复去思考、反复去体味,你也会越变越聪明——佛法会让你越变越聪明。
知母、念恩的方式会让你越来越慈悲,让你对这个世界、对你周围的人充满善意。一个人如果对周围的人充满善意(他已经赢了),他是温暖的,他是不容易急躁的,不容易矛盾、纠结的,心里也不会狼奔豕突、时时刻刻处在敌对的状态。这属于初级的效果,菩提心走到深层次心量会变得很大,积资净障以后,甚至会出现我们经常说的菩萨内触妙乐。
什么是内触妙乐?“触”指触觉,“外触”的妙乐指的是,吃东西舌头会感到舒服,喜欢抚摸所以经常去按摩这一类的;“内触”的妙乐指的是,身体的内脏像泡在热水里面一样,非常的温暖和舒服,一坐就坐下去,而且能坐很长时间。不但身体是这样,心也很放松,甚至回忆起过去很悲惨的遭遇时,都有一种温暖的笑靥。
有些人心灵受了伤,因为过去受到一些冲击、有过一些悲惨的遭遇(比如现在常说的原生家庭伤害),会纠结不已,经常想起来就难受,经常处于压抑状态,甚至导致判断力失常。如果长期训练菩提心,训练到一定时候,能体验到另外一种放开的、自然的、温暖的、放松的心境。当你体验到那种心境以后,再回过头去想过去那种纠结和痛苦的心境,两下一比较,你就发现,人是可以变的,而对于两种心境的取舍显而易见。
当你没有体会到那种心境的时候,就始终处在纠结、挣扎里面,时间长了就会变成抑郁症,觉得活着没意思,一脸苦相。所以,心一定要走到那一步才行,才能回过头来发现——“我当初不应该这样。”当再出现这种纠结、痛苦的心境时,就懂得如何去转换,因为你曾体验过这种自然、放开、温暖、对世界充满善意、乃至于不怕伤害的心态,他认为这种心态是好的,于是自己就去了。
凡夫的心的特点是什么?一见到快乐就追,一见到痛苦就躲,根本不加思考。这好不好呢?很难判断好坏。当我们训练自他相换的时候,就是回避这种心态。心本身的特点就是遇到好的它就去了,而我们经过菩提心的训练之后,心直接体会(感受)到自然、放开、轻松、愉悦、温暖的心境时,就喜欢这个东西了。这个时候就会自然一直这样去串习,菩提心的训练就开始走入正轨,我们经常说的“法喜”的味道就出来了。
但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不是这样的。自他交换、自他平等、自轻他重——把好的东西都给别人,把坏的东西都给自己,心是不干的,自我保护的习性会强烈地抵抗这种想法,甚至觉得这是自欺欺人、阿Q精神。
我们的教育习惯和文化习惯是什么呢?表面上一套,实际上一套,表面上可以大公无私,实际上尽情自私。这种做人的原则和社会风气,弥漫在整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工作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这样,说一套做一套,好处都拿完;而你是来学佛的,说一套做一套没有用的。要装个样子去骗人,能骗得了多长时间啊?你装个大菩萨的样子去骗人,只能骗傻子的,时间长了之后,聪明人你骗不到的。
如果你真的努力让自己装得像个菩萨,一下子骗了十年或者二十年,那会骗成真的。原因是什么?你的心长期思考佛法的道理来骗人,结果慢慢就当真了。我想说的是:心经过长期串习,真的能够变化,所以他不是自欺欺人。我们所做的知母、念恩、报恩,要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对周围人都充满善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帮助别人,像对现在的母亲一样的心态……
你说:“这一世我跟我母亲的关系不好。”那总有一个对你温暖的人嘛,或者一个个体嘛——你经常撸的猫也可以嘛,猫经常把自己的皮毛给你撸。总会有人让你有温暖的感受,总不能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那是林黛玉,而林黛玉还葬个花——花也挺好的嘛,偶尔想起贾宝玉也挺温暖的。所以你要想到,这个世界上总有生命曾经对你温暖过。
菩提心的原则是只记好的不记坏的,目的要训练你的心。它不是空性,空性是另外的层面,空性里面无自无他、无佛无众生,是绝对的胜义谛。我们不讲这个,讲的是缘起性、世俗谛的层面。世俗谛有好有坏、有取有舍,所以叫做“杂修二取舍”。
真正走到胜义菩提心、大空性的时候,取舍什么?无取无舍,连修行都是错误。《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说:“一切所缘即为见解毒,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但世俗菩提心不是这样的,而是有取有舍、有修行的,不然就会变成现在的一些狂禅。狂禅经常把禅宗里面的胜义谛的语言拿来说——“无取无舍、捞摸不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些说得比较禅宗术语化一点;还有些说得小资一点——“无二绽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把你的钱包给我,那是不是最好的安排?
大家要区分这些,刚刚开始二谛要分开,我们主要还是要处在世俗谛里面,修行要采取世俗谛的方式,胜义谛可以作为目标、想象。但是不能排斥胜义谛,如果排斥的话,你永远没办法超越世俗谛走到胜义谛那里去。
现在佛教有成群结队的骗子,骗子也会照着经书来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好像这样说了,他就不是邪师一样,所以不要去听信这些。其实很简单,学佛有个最根本的判断,就是要讲理,道理说得过去,理论要自洽。你怎么知道理论是否自恰呢?你都不闻思,道听途说、东拎西找,这捡一点那捡一点,怎么自洽?五部大论,至少要知道中观,比较圆满的自洽,而且起码要把五部大论通读一遍。通读不代表能完全掌握,但起码要在见解上确定它是真是假;还要修行,见解和逻辑上的东西没办法变成真的受用,所以一定要去修行。
如何判断一个老师是真是假?观察老师见解上能否自洽,所有佛教的问题都可以去问。有人曾经来问我:“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佛陀能遍知,能知过去未来,现在我就拿一只鸡到佛陀面前,让他预测它下一秒钟是死是活?如果佛陀说鸡是活的,我就当场把它捏死;如果佛陀说鸡是死的,我就当场把鸡放了。”他想通过这个事例来证明佛陀没有办法预知下一秒的行为,这样一来,老师怎么跟他解释这些道理?
例子有很多,比如“无始”是什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无始以来”这个词汇?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要在时间、空间、物理、心理的问题上完全没有疑问,才能叫做自洽。甚至对于一些没办法通过六根去判断、去体会的状态,都得在思维里面自洽,所以我们要学《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都是菩萨的境界。
以前我在藏地遇到一位堪布,问了一个问题:“现在这么多的骗子,怎么判断?”他回答:“很简单,请他讲《现观庄严论》!”我当时就懵了:他可以在上面讲《现观庄严论》,但下面的人听得懂吗?《现观庄严论》讲的都是初地菩萨和初地菩萨以前的修行,没修行过的人听到的都是一些高深的名词。——现代人有个比较傻的特点,对方名词说得越丰富、越听不懂,就越觉得他高深。这样的话,稍稍熟悉一些名词、会读书的人,上去胡乱一讲,会迷倒一大片人。
你们要记住,作为施教者要把你教懂才对,如果他教都教不懂,你还认为他很神,这就是迷信。他说自己有神通会飞是不行的,他得教会你飞才行。学佛也一样,判断他是不是真的懂《现观庄严论》,首先你得懂才行,起码要懂一部分——懂一部分以后,你会滋生新的不懂,然后你再去问他,如果他答不出来,就说明他最多懂得跟你一样多;如果你的问题他都没听说过,你就可以做他老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言归正题,知母、念恩、报恩一定要熟悉,而且要反反复复地串习。这个修行是没有时间性的,不要来问“需要修多长时间”。就像一个人生了病,来问医生“什么时候治得好”?这得要看自己的情况,要是不吃药永远治不好。那要修到什么时候算好呢?如前所说,当见到任何的生命(一只狗、一只猫、一只蚊子等),你都有温暖的感觉时,你的修行开始成形了(也只是成形,还没有变得比较坚固,离那个程度还有距离)。
有些人会畏难:“这怎么做得到啊?”如前所说,通过的长期串习,心是可以变的。刚刚修行菩提心的时候是很痛苦的,非常熬心,因为过往我们长期爱自己,现在训练不爱自己,把一些具体的利益要拿出去,(就会跟过去的习气冲突)产生剧烈的痛苦。在不需要付出的时候,我们一般选择相信,一旦遇到需要具体的付出,我们就选择怀疑,一般人都是这样。
你看我们的禅七,因为不收钱,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损失,所以很多人都来参加了。其实这样的发心,对他们来说是不对的,但是没有办法,人都是这样的,要大家有付出、有牺牲,大家就要选择怀疑,因为害怕受伤。要是只有好处,就没什么好怀疑的——“反正来了以后包吃包住,没什么损失,还教给我佛法,也算有好处”,于是就来了。
当然,你们不要认为我真的傻得连这个都不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搞禅七呢?《法华经》里面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就像诱人来投资一样,“勾、诓、K”:告诉你一个真理,如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如果你真有这样的福报和清晰的逻辑能力,知道这是对的,愿意去学习,那你就“上钩”了。
人们的判断基本上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的,计算过不行就怀疑或者不干了。现在汉人的“怀疑”一般都是拒绝的意思:“我生活中那么多丰富的东西,我干嘛来搞这个呢?”那就等同于不上钩,真的没办法。到了这个时代,佛法要真正地推广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都是假的。
如何去求真?在座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要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就像学习物理学一样。首先学理论,后来要实验,实验成功了才是真的。不要听传说,不要听那些花里胡哨、完全得不到证实的东西——昨晚阿弥陀佛请他喝茶、后天观世音又请他游普陀山、大后天又梦见了谁、他的前世又是谁、释迦牟尼佛时代他又是什么……(我还怀疑释迦牟尼佛时代,我是一只老虎,后来发现不是,我是一只蚊子——开玩笑的,其实我不知道那时候自己是什么。)这些得不到证实的东西一概不信。
首先要理论自洽,然后要修行。老师要告诉你怎么去修,要帮你解决问题,最终要引你去明白法性是什么。一个老师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跟佛陀差不多了,因为佛陀也是在做这个事。
往一个人的头上一按,念一句“嗡嘛呢呗咩吽”,那个人就开悟了——佛陀也没干过这样的事。佛陀在鹿野苑、王舍城(很多师兄拜过这些圣地)讲法多年,传授过一些具体的修行。佛陀弟子周利槃陀傻得只记得两个字,如果佛陀像传说那么厉害的话,应该给周利槃陀两耳光,他就立刻开悟。还有超得过佛陀的上师吗?应该是没有了。但是佛陀也要教周利槃陀拿着扫把为僧人扫厕所,一扫就十几年。
我们是什么根器啊?我们敢跟苦修的密勒日巴比啊?我们甚至连周利槃陀都不如。如果你觉得自己比周利槃陀聪明,但也要明白周利槃陀比你有福报(人家遇到了佛陀,而你连真的假的都搞不清);周利槃陀可以舍弃世间出家,而你掉了个内裤都要心痛三个月——从修行的根器来说,我们不一定比他好,但即使是他,也要修行那么长的时间。
第一,希望大家不要轻信、迷信;第二,希望大家不要认为修行很容易完成;第三,希望大家不要畏难。
第二个要点,主要思考所得的功德和外在的利益各取一半。假如在困难的情况下,自己赚了一千块钱,而对方一分都没有,给对方一半;自己念了一百万“阿弥陀佛”圣号,功德给别人一半。但我觉得,念佛的功德你们反而会全部都给,原因是什么?因为你们只相信一千块钱是真的,至于一百万佛号的功德(是假的),给了就给了。大家会认为意识思维的对境是假的,前五根的对境(色声香味触)是真的,这样是没法修行的,至少有一个东西是没法修的——曼扎。
五加行里面有修曼扎,拿各种各样的珍珠、玻璃去供养,要把这些鬼神都不要的东西,观想成各种珍宝。如果你不相信它是真的,供曼扎就会变成一种非常浅薄、无聊的游戏。
而唯识告诉你:这些珍珠、玻璃都是心识的显现,你的思维也是心识的显现,在识的层面上都不真实,但是都有作用;金刚乘要告诉你:你要进行净观,把珍珠、玻璃观想成珠宝,实际上就在净观(当然这是一种不彻底的净观,彻底的净观应该观想它们是法性,但你不知道什么是法性,所以把它观想成珠宝),同时你就具备了真的供养珠宝的功德。这个种子下去以后,将会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将来修行的时候会因此而快速得到法喜。
所以,修行的时候一定是有相应的、系统的理论支持,并且一定要取得相应的效果。如果仅仅听一些神乎其神的东西,而没有实际的东西,这是一个学佛的大误区。在一定程度上,要把学佛当成科学,去借鉴科学的一些方法、理论。任何东西出来都有理论,比如数学,首先有模型,然后要去实验。当然,科学的根本哲学取向不一定是对的,到现在为止,科学也并没有彻底圆融。
唯物主义的观点要跟科学分开,因为大量的科学可能采取的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而科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实;而唯物主义不求真、不求实。“唯物主义”一上来就说“世界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这样就暗设了前提。实际上,“世界是物质的”是一个值得去探讨、需要用科学去证明的问题,迄今为止,科学都没有证明世界是物质的,却已经把它暗设为前提在用了。
这个前提就是“人只能活一生、不能轮回”,导致整个世界就变成现在的样子,大家认为获取物质是最快乐的,所有利益都要在这一生拿尽。当我们看到一些很厉害的修行人在山洞里面穿着很差的衣服,晒得黢黑,就认为他好苦,相反,那些修行人看着我们也会说:“这帮人贪恋物质,好苦啊!”——人说猴子,猴子说人,到底谁苦啊?
如果很冷静地分析,拿两种世界观进行对比,我们真的能够体验到坐在山洞里面、衣着简陋的修行之乐,然后会发现我们现在的快乐一钱不值。最关键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修行人的快乐,因为他穿的衣服少,我们就觉得他很苦;但是修行人深知我们的快乐,就像电脑的CPU一样,修行人的CPU比凡夫的高级很多,他可以兼容我们,而我们没有办法兼容他,反而愚痴地认为他很苦。我们的世界观是局限的,这种局限的世界观导致了后面的一切麻烦。
我们现在也一样,不要一上来就只听一些完全没有理论自洽,也没有实际操作性的佛法,或者小资性的东西,仅仅是为了阅读快感。佛法是为了修行,修行的初期不见得那么快乐。所以,我们要去思考所得的功德和外在的好处各取一半,不能想坏处,你会说“自他平等的话,那我的坏处给你一半”,那是不行的。
第三个要点,要想得很具体。如前所说,一百块钱分给别人一半,甚至别人遇到了困难,自己帮他承受一半,或者自己的好处给他一半……其实不一定去做,先在座上去思考,让自己的心习惯这种牺牲,实际上就是在破坏我们内心只爱自己、只想保护自己的习性。
自我保护的习性根深蒂固,一听到有伤害自己的东西马上就反抗,所以我们经常生活在痛苦、纠结乃至于恐惧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所以随时都在提防别人,防单位领导、防同事,乃至于最后要防老公/老婆,防儿女,每天都在防备,处于纠结、痛苦、怀疑中,内心极不安宁。为什么呢?因为他体会不到心愿意为他人牺牲的那种快乐和放开。
这是很难体会的,因为需要资粮逐渐的堆积,陡然去自我牺牲是不行的。比如为众人牺牲或者其他的事情,根本不可能,两下就把你“打回原形”。以前曾跟大家讲过我开车打人的事——我对着唐卡修自他相换,修得泪水直滚,觉得自己可以为众生牺牲一切、在所不惜、肝脑涂地,觉得自己就是个菩萨了。然后开着豪车出去,经过收费站的时候,后面有辆车“嘭”一下把我的车给撞了。当时我还处在修行的余味中间,非常平静、安详地下了车,结果出来一个醉汉,非常傲慢地向我出示他的名片:“你看我是谁!你看我是谁!”我当时心想:你把我的车给撞了,我管你是谁啊!他很猖狂地扑上来,以为我好欺负(以前我的样子还是比较清秀,不像现在长得这么粗鲁),结果我把他抓过来一阵暴打,打得他在地上打滚,然后他的老婆过来劝我,我一下冷静下来:我刚才还在训练,他是我妈!
类似的事情不止发生一次,但是打人比较容易记得,所以我经常拿出来说。其实在生活中我会经常生起嗔恨、讨厌,但是突然想起:不是说一切众生都是我妈吗?怎么会这样憎厌他呢?外在可以表现出憎厌,但内心里面不能有这样的憎厌——自己还是会反反复复这样,所以不要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做得到。
如果做下去,你会慢慢发现心逐渐体会到:“哎呀!我的恨意少了,我的怀疑、恐惧少了。”以前有人露出要害我的意思,我会经常睡不着觉,现在则不是,“如果你要来害我,那你尽管来”,心反而松开了,这是最初步的效果。走到后来,加上单空的观修,或者是供曼扎等各种各样的观修,到达一定程度,内触妙乐就开始出现,整天生活在温暖、舒适中间,思维变得非常清晰,眼界非常开阔。这些都还是表面的效果,最根本的效果是获取怔悟。菩提心很强烈的时候,你再去阅读中观、空性,乃至于大手印、大圆满的内容,都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契入。
我有很多同学是北大的知识分子,很厉害的,有一次有个同学说:“佛教的训练是不是像现在的某些教育一样,把你变得尽情的好,然后任我尽情的坏?”不是的。第一,佛教所持的基本世界观是不一样的,认为人要轮回,真的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通过理论可以推出来;第二,当你真的完全对别人好的时候,你不会吃亏,你已经获得巨大的利益。如果你发起了菩提心,没有那么多人能够随随便便害到你的,如果你相信轮回、相信有护法神,一个生起了菩提心的人满天都是护法神,有人要加害你的话,得有功德才行,所以你担心什么嘛?还有,发菩提心的人会想:“你要害我,你来啊!”而且发菩提心也不是要天天找人来伤害自己嘛。当心思灵敏的时候,打不过,起码跑得快嘛——你看我跑得多快,大家都有目共睹。
所以,大家别把事情想得那么简单。很多矛盾是在不了解具体事情的微妙差别的情况下,断然用逻辑产生的冲突,然后自己在头脑里面纠结。比如有人认为修菩提心和修单空是冲突的,单空认为“什么都没有”,而菩提心认为“所有众生都是我老母”,所以他认为二者是冲突的,然后就开始纠结。这完全是不明白里面的深意和细微之处,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因为那不是简单的数理逻辑,而是事理逻辑。
数理逻辑就是数学的逻辑,一加一就等于二,一减一就等于零,它设立的函数、微积分绝对演绎化,不考虑事相的符号。事理逻辑就是根据事相,诞生具体的认知,比如见到了烟就推断有火,在沙漠上看到一个可口可乐的瓶子,就判定这里曾经有人来过,或者有人从飞机上丢下来,起码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这个逻辑推断是因为有个东西放在那里,而且那个东西所代表的肯定是人类行为的结果。
有人说:“不是的,这是大自然经过多年的造化出来的一个可口可乐瓶子。”如果他这样说的话,你就可以鄙视他,就像唯物主义认为,如此精妙的生命本体(有机物),是经过雷电交加形成了生物汤,雨水的聚集汇成了海洋,在海洋当中形成了有机物(现代科学连原子弹、航空母舰都可以造出来,却无法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然后演化下去,有机物又形成低等动物,就这样逐渐地从海洋动物、两栖动物演变成爬行动物,从而进入陆地,最后慢慢进化成人类。一系列的推断,极不科学,但却成了真理。
当然,现在的很多科学家也不信这个,因为很多推断无法论证,但目前为止,也没有人再愿意去深入追究,大部分人都沉浸在GDP和贸易战中,认为人类的幸福需要更多的物质。中国这几十年的变化真的很具说服力,很多人从赤贫变成了巨富,但他们快乐了吗?物质确实能够带来一些快乐,但能带来很多快乐吗?我周围有很多亿万富翁,从他们纠结的表情以及彷徨的眼神中间,我没看到他们有多少快乐。反而是一些不富裕的修行人安祥地坐在那里:“哎呀,我很满足!”不管修行人的快乐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可以证明一点,快乐不完全因为物质,而且物质所能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多。
我们希望用物质买来快乐,比如年轻的男性,你以为他真的喜欢这些物质啊?其实不是的,因为有了物质他才会泡到妞,他认为泡妞是最快乐的。当泡了很多妞以后,发现泡妞不快乐了,他就完蛋了;很多人在穷困的时候,总想着拥有很多的钱,可以买一座房子住、买一座房子送人,认为这样会快乐,但是等他拥有了以后,发现其实没有多少快乐,然后就麻烦了。
然后西方的一些有钱人开始走上变态,还有人沉浸在一些嗜好里面,比如冲浪、登山,找到让精神寄托的地方。特别是登山,因为缺氧,念头就少了;念头一少,心就平静了(其实我们打坐也能获得这种效果),于是就认为:“啊,好嗨哟!感觉我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他根本不知道获得快乐其实有很多方式,佛教的方式有很多,世俗的快乐不算什么。
有些人认为登珠峰是伟大的行为,而你说那不算什么,他会不理解的,因为没有体会过。我们也一样,当没有体会到生起菩提心的快乐时,是不会去追求它的,甚至会认为那是在洗脑,“把自己变得很好,然后让他们任意的坏”(有些教育方式就是这样的,但我就不具体说了,大家心有灵犀)。
所以,座上要细节性去思考,心才会真的投入。如果泛泛地去思考,就会形成老农智慧——“一千万美金,捐不捐?”“捐!”“八栋房子,捐不捐?”“捐!”“两头牛,捐不捐?”“不捐!”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两千万美金、八栋房子,但两头牛却真的有。
泛泛地思考会形成老农智慧,骗自己;而具体细节性的思考会肉痛的,从而开始伤害我执,这个才是心的训练。我执慢慢被去掉,到一定的程度,心才会放松,觉得像松绑一样——如果真的投入修行,一定会有这种感受——层层松绑,到最后会明白无执的本性是什么。不然天天在执著中间折腾,还说自己要去追求无执,那才是最大的自欺欺人。这是自他平等的第三个修行要点:座上修需要细节性思考。
第四个要点,座下修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智慧取舍。有人说:“既然一人一半,回家去把存款给别人一半、房子给别人一半,最麻烦的是把老婆也给别人一半,这就不行了。”其实最初我们是做不到的,初初训练的时候要在一定范围之内。比如你只有一百块钱,舍不得全给出去,那怎么办呢?你给别人五十块。在训练自己的时候,甚至可以对乞丐说:“这一百块钱给你,你还我五十块。”不要想着你是在给他,要想着你在训练自己:“我在布施、我在修自他平等。”一定要力所能及,老婆就不能给别人一半了,你全要;儿子也不能给别人一半,否则别人还要帮你养儿子,会不干的,所以要作相应的取舍,做不到就暂时不要去做。但要随时观察自己是不是在找借口:“唉呀,我不行了,所以我不做”,这种表现叫做自轻凌懒惰(《入行论》的词汇)。很多人都这样,用自己的软弱无能掩盖自我。不要认为个性比较强悍、傲慢的人才是自我很强的人,并非如此,傲慢或者喜欢炫耀、张扬的人,他们的傲慢是很容易被击毁的;而有些谦逊的或者自认软弱无能的人,他们的自我才难以摧毁,一说他就缩回去了——弱者是最好的盾牌。
在现实中装模作样没问题,但修行不能这样,修行是针对自己,没有人来检测你,你要自己检测自己,观察自己是不是在找借口。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作智慧取舍,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否则马上会后悔,这样一来,你训练的功德就没有了,反而会很痛苦、很纠结。
第五个要点,用单空去建立相对根本的平等见地。如前所说,很多人会认为菩提心和单空在言语逻辑上有冲突,但真正的单空对建立自他平等是非常有好处的,为什么呢?当你想不通的时候,你就要观想自跟他都是完全没有实质的一个幻相,在这个幻象上各取一半的好处也是幻相,自己拿来一半的坏处也是幻相。
而空性的平等反而比较深邃一些,叫根本平等,我们很难做到。因为是幻相,显现反而可以不同,在空性层面万千森罗都可以显现,不管怎么样显现,色即是空;反过来,空也可以是色(色就是不同)。处于单空的时候,是强行把它归纳为没有或者没有实执的认知,这个认知可以覆灭我们对不同色的强烈执著。我们现在的强烈执著就是一定要保护自己、不管别人,通过单空的训练,把自己对自己的执著减得很轻,把对别人的冷漠慢慢覆灭掉。这样的话,我们会发现自他的本质都没有实质,在这一点上达到一个不太究竟的平衡,对我们修自他平等是有好处的。
所以单空和菩提心是不冲突的,只是你在事理上没经历过,所以无法建立逻辑。比如你跟这个人交往过以后,才知道这个人是坏蛋,不能靠近他。这种事要经历过才行,如果完全没有经历,就没办法判断他是好是坏,也引不出后面“不能去靠近他”的结论。
这是上堂课的内容,下面我们来讲“自他交换”的修行。
菩提心有三个循序渐进的修行,首先是自他平等,然后是自他交换,最后是自轻他重,而自他交换是修世俗菩提心最重要的内容。《修心七要》的颂词“杂修二取舍”,说的就是自他相换;“彼二乘风息”,说的是帮助修自他相换的一个呼吸方法;“杂修二取舍”的“杂”是交换的意思,“把好的给别人,把坏的给自己”,这就是自他交换。
自他交换是什么意思?自他交换就是在观想中间,把我们内内外外的好处给予其他众生,把众生的疾病、贫穷,各种不好的东西要回来,作这样的交换。这跟平常普通人的思维习惯和取舍恰好倒过来(所以菩萨难做啊,这就是菩萨的殊胜与伟大)。过年时我们经常听的歌曲是什么?《恭喜发财》——“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每个人的思维、行为都在这样做,包括很多的学佛人都是这样——为什么要学佛?“我要好处!”“我做生意要去问上师,让他告诉我怎么去做;我生了病去找上师,让他把我的病变好……”
所有的行为都在保护自己——不要坏的、要好的,而自他交换要倒过来,把我们爱护这种根本不存在的自我的心调过来,采取“好的你要、坏的我要”的方式。《修心八颂》里面有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不是说佛法难修吗?这句颂词如果做到了,基本上可以成佛了——根本不是开悟不开悟的问题;如果长期去做,做到后来你一定会变成像密勒日巴、帝洛巴这样的人。
所有的苦难都是因为建立了自我以后向外界索取。个体生下来就开始成立,从而展开马斯洛的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种生理需要——对外界的索取;第二种安全需要——对外界的要求;第三种社交需要;第四种尊重需要;最后一种自我成就的需要——一定要有外界承认你的自我成就)。个人的自我成就,总是要向外界索取、要外界承认——“我要做飞行员”、“我要做总统”,全都是这样的。
而菩提心的训练不是这样的,因为究竟世界观是不承认自我的,即无我。感受到真正的无我,你才能够明白什么叫做解脱。我们不可能在有强烈的我执的情况下感受到无我,那怎么办呢?修菩提心,让自我的强烈感受变得很轻。自我的强烈感受不像情绪,情绪无非是贪、嗔、嫉妒、怀疑,心里面火烧火燎、狼奔豕突、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些都可以感受得到,但自我已经熟悉到你感受不到了。
自我本身是无体的,唯识用很精彩的术语描述“自我”——以阿赖耶识的见分为目标,误认为是自我。其实,阿赖耶识的见分不承担“自我”的功能,而无明有这种功能,在无明的情况下建立了一个自我。听起来很术语,实际上我们从来就认为有一个个体叫“我”,这个“我”有一定主宰的能力——“我”要往东走、“我”要往西走,谁阻挡这种主宰的能力叫“不给我自由”,违反普世价值。
平常说的“自作自受”、“自己做事自己当”,都是因为建立了一个错误认知:有一个个体存在,心有出发点,然后不知不觉地保护它。有了我执就会有我爱执,去保护它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索取的时候会有求不得苦,索取达不到目标或者索取的东西丢失了会有爱别离苦。比如建立了婚姻然后又离婚、当官了然后又坐牢,属于爱别离苦;在索取的时候产生斗争,属于怨憎会苦;以个体的方式来获取快乐,属于五阴炽盛苦。
菩萨不以个体的方式感受,无我的心自然快乐,那叫常乐我净。以个体的方式获取快乐是无常的,它的根本是苦,所以叫苦谛。这样长期的爱我执,再加上个体成立以后,一定会有成住坏空,生老病死就出现了。任何一个事物在佛教里面都认为是无常的,无常的过程就是成住坏空,作为个体的生命就以生老病死来呈现,人生八苦就开始了,根本原因是自我太强盛。如果我们的智慧能够直接体会到无我的心,你就开悟了,但做不到,怎么办?修菩提心。
自我会妨碍我们体会无我,修菩提心能够把我执减弱,体会无我的时候就会很清晰。很清晰才能肯定,肯定以后才能安住,安住以后才会有相应的作用。这些东西要反复听,串习才会起到作用。
要改变这种总是爱自己不爱他人的习惯,有一种训练方式叫做自他相换。自他交换的内容很深,等下我会详细讲,估计一堂课讲不完,可能延续到下一堂课。我曾说过,世俗菩提心要讲得非常细——其实我讲得不够细,很多内容都是提纲挈领地说,如果要像《入行论》那样展开来讲的话,不知道要讲到何年何月。
一部《入行论》我们讲了七八年,空性讲的时间也比较长,但菩提心讲的时间最长。因为菩提心极其重要,所以大家不要厌烦——这是学佛大忌。不要把佛教当知识来学,听多了就不想再听了;总希望听到新鲜的、高深的。
佛教的理论,你要吃透,落实到心的训练里面去,过程很长,这样才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它不是知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但是很难让我们有大的改变。譬如一个人读书多了,会有书卷气,但是我执、自私的方面不一定能改变。
有人说,现在的北大清华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使拥有那么多的知识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心——自私乃至于无耻,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菩提心需要知道多少啊?《修心八颂》就几个颂词,其中最重要的是“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当真把它做到了,你整个人都变了。它不是知识,而是一定要用来进行实践和串习的理论,把它变成操作方式、操作手册或者座右铭,真的不容易。
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些朴素的道理当成座右铭,怎么办?要反复听闻、长期串习、串习成量,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团体学佛很多年了,每个人开始慢慢体会到变化,原因就是长期听闻这些。如果哪天听到菩提心的东西不产生厌烦,很愉悦、很舒适,甚至听到眼泪直流、汗毛直竖,就说明撩起了大乘种子,或者是大乘种子已经种下去了。空性也是一样,我们把缘起性空变着法来反复说,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不是简单的知识、不是简单的逻辑(逻辑指的是思维层面),而是需要不断串习,在相续很深的层面上起到作用,这个真的很不容易。《入行论》的知识,除了智慧品比较难一点,其它几品的道理逻辑很简单,但却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首先我讲一下自他交换的修行方式,与以往一样,先去练习知母、念恩、报恩,在思维的时候,要对一切众生进行自他交换。标准就是好的给别人、坏的给自己,把它偈子化、诗句化,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其中的“失败亏损”包含了所有内容)。
修行的时候要进行三个相换:第一,执著的相换;第二,疼爱的相换;第三,苦乐的相换。我们有三个相换、三个发愿、四个具备,内容很具体,不是空洞的东西,后面会讲到如何对付各种顺缘和逆缘,还要掌握修行的要点。我们先讲第一个大的内容,修行时的三个相换,自他交换到底交换些什么?
第一,执著的相换。自从我们有了个体以来,称为“无始以来”。“无始”就是当下的意思,时间在本质上是没有的,我们一来就会有自我,自我是没有时间性的,永远都是,所以漫长得一塌糊涂。实际上,这个“长”已经违背了“当下”这个词了,“当下”这个词很难理解,我们理解的当下就是这一小会儿,真正的当下是法性,没有人我、没有分别的觉性称之为当下。但暂时我们理解不了,所以用了个词汇叫“无始”,无始其实是没有开始的意思,否定了时间的流逝感,同时又给了我们一个能够理解的余地,叫做没有开始。没有开始指的是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当下也不真,就是无始。
无始以来,我们始终强烈的执著身心是我,而现在要反过来,把人、非人、天人等三善趣的生命,当成是我的上半身;旁生、恶鬼、地狱等三恶趣的生命,当成是我的下半身。以前粗大的认为“我”就是这个身体,特别是唯物主义者,但唯识则不承认。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身体跟心是一体的,精神只是肉体运动的结果,肉体死了人就没有了,称为断灭论。唯识则认为肉体坏了,你的自我还在,心不会因此而消灭,下一世又变成其它的生命,因此才有六道轮回。
那我们持什么观点呢?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观点。但现在学了唯识,会不会有唯识的观点呢?有唯识的见解,但不见得有唯识所要求的深刻领悟,很多人连阿赖耶识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阿赖耶识”这个词汇,或者知道它是心、是产生一切的基础,但体会不到阿赖耶识。
我们基本上是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这一堆就是“我”,现在通过训练把执著换过来,怎么换过来呢?把天人、非天、人等三善趣有情,当作是我的上半身;把饿鬼、地狱、畜生等三恶趣有情,当作是我的下半身——尽量去思考我的上身是三善道、下半身是下三道,要像执著自己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一样去执著六道众生,实际上就是去爱他们。
我们爱自己的身体,那是非意识性的。哪里有痛、痒,马上就会去照顾那里。如果医生给了你一张检查单,告知你得了病,即使这张单是假的,你也会恐惧难安,乃至于害怕走到高处,因为你有恐高症——原因就是太爱这个身体。
我们要把这种爱转移成对其他生命的爱,在思考六道众生的时候,好像觉得跟自己毫不相干,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相信有六道轮回,六道都想不清楚。六道中间我们只看到两道——人和畜生。非天、天人看不到,地狱、饿鬼也看不到,你只看到两道,那怎么去思考呢?其实你可以把一些过得比较好的人类看成天人,比如整天都快乐、又有钱、身体又健康、没有什么烦恼的人;环境比较好,但喜欢争斗,比如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把他们看成非天(阿修罗);人就你自己和周围的一些人,你妈、你爸、你的朋友等等,那些过得一般般的人。这些属于三善道,把他们当成是你的上半身,对摧毁个体感有帮助,同时也能把我们的爱意弥漫出去。
怎么观想天人呢?比如单位里过得像天人一样的一个富二代——“虽然他过得很好,我很羡慕他,但是我羡慕嫉妒恨!”现在观想他融入你的上半身,要像爱你的上半身一样爱他,这样的思考会很熬心,但是想久了真的会起作用。
怎么观想阿修罗呢?比如单位上有些人生活得很好,但像刺猬一样浑身都是刺,老是去伤害、刺激别人。阿修罗有福报,日子也过得很好,但老是伤害别人。这个时候也要观想他融入你的上半身,他刺猬的刺会使你浑身上下发疼,但你要这样去想——“不,我爱他,他是我的身体”,他融入你的身体,就是你的身体了。
怎么观想人呢?你要想一些周围与你无关的人,普普通通的,但他们也融入你的身体。你可以观想一个、两个地融入,也可以观想很多人一下融入,然后你觉得他们就是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散出去就是他们。这有点像修单空,而这个很有用的,从而建立了你对其他人的爱意,同时也破坏了身体的实有感。这就是上半身三善道融入的修行。
那下半身呢?同理,也很好办。
首先,观想畜生、动物。这个很好想,比如鸡、鸭,乃至虫子、蚊子、老鼠、讨厌的蟑螂等,把这些动物融入你的身体。现在有些学佛人,见到蟑螂就喊叫,那个样子比魔鬼上身还吓人。结果蟑螂没把我吓到,她的叫声却经常把我吓到。有没有搞错啊?假如没有菩提心,你一屁股坐下去就能把蟑螂坐死了,你怕什么?因为你太爱自己了,你觉得它有细菌。蟑螂是有细菌,但一个蟑螂就能把你搞死了?如果真的那么毒,你早就死定了,人类也死定了。(我并不是反对卫生,大家要搞清楚!如果你到卫生署去投诉我,说把蟑螂融入下半身,那会很难受的)。
其次,观想饿鬼。你去看那些很贪婪的人或者行业,比如演艺行业,那种贪婪相根本不用判断,一看便知道。浑身上下都是欲望——想出名、想有钱、想获得别人的关注;或者有些人在恋爱中、家庭生活中失败,极端痛苦,呈现出很可怕的贪婪相,那就是饿鬼。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呈现出饿鬼相。有一些老板们(比如像我这样的),肚子很大,一般中午不吃饭,到了晚上才吃,就像饿鬼吃饭的时间,然后喉咙发炎,一吃下去就变成了火,是不是很像饿鬼啊?有人说:“这样的老板我也愿意当!”那就麻烦了。想象这些因为贪婪而遭受折磨和呈现出不好状态的生命(主要指人),融入你的下半身,这是饿鬼的观想。
最后,观想地狱。你们一般都很不愿意去想这些人,比如癌症的病人、即将被枪毙的死刑犯,或者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可怕的尸体,将他们融入你的下半身。你们的心里面是不是已经颤抖了?那仅仅是观想,你说:“这样观想会不会真的融入呢?”——Who are you?你真的融入那还得了?我要对你进行跪拜了。你真的融入不了,但会破坏你对下半身的执著,慢慢地,你对这些东西没有那么讨厌和恨了,这叫做执著的交换。
这样修起来是不是有点难受啊?但是要慢慢去思考。我说得还不是很细,如果很细的话我害怕说久了大家会吐,你们这些高贵、娇嫩的灵魂,经不起我如此地摧残。这样观想以后,心态会慢慢改变,很多娇小姐的行为会丢失。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很伟岸、很纯洁,比如一些演员们,一站出来就开始亮相,长身玉立,面部表情坚毅而俊美,两眼透过墙壁看向远方——装模作样!在这些行为里面,他强烈地爱自己,这样强烈的执著后果是很苦的。
真的这样去修,将三善道有情融入上半身、三恶道有情融入下半身,慢慢执著就没有了,爱会散发出去,你对众人强烈的冷漠感、非连接的个体感所形成的隔膜就开始消失。你会快乐很多,社交幽闭症会很快消失,乃至于恐高症都会慢慢减轻。这是简单的心理变化,但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治疗社交幽闭症,而是让你真的产生菩提心,这是一种训练,不要担心真的能融入(你没这样的本事),但你对自己的爱或者对别人的冷漠和拒绝乃至讨厌会减轻。
这个方法是慈诚罗珠堪布教的,只是他没有我说的详细,大家还记得吗?《慧灯之光》看过吗?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上师的教法都不看。真正的忘恩负义不是你内心敬不敬佩他,而是你学不学他所教的东西,你不去学就是忘恩负义。这是执著的相换。
第二,疼爱的相换。我们执著自己的身体,把它拿去跟六道众生进行交换。我们每个人都疼爱自己而不顾别人(个体成立就是这样),现在要反过来,不疼爱自己而疼爱其他众生。具体怎么去修呢?当其他众生出现各种各样的痛苦,比如贫穷、身体疾病以及心理疾病(恐惧、仓惶、纠结等),我们在内心里面深深地观想:我愿意用健康的心灵和身体去代替、承受对方的苦难,要很当真的,一个人一个人地想。
一个菩萨遇到比较苦难的众生,会认为那是如意宝——“因为他的苦难我才能去修行,让他的苦难转移到我身上来。”真正的菩萨修到一定的时候,是感激众生的,绝对不会高高在上:“你看我多伟大,我把你的痛苦转移到我身上来了,我是菩萨,你是众生。”这样就不是菩萨了,菩萨会认为:众生有这样的痛苦,我才有机会去训练,让他的痛苦转移到我身上,众生对我来说是有恩德的,因此而感激众生。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之下,在座上要拼命去思维(我现在说的是座上,座下等下再讲),对于痛苦,要想得很具体,你们周围没有病人啊?有嘛。你们周围没有穷人啊?有嘛。你们周围没有讨厌的人啊?有嘛。观想把他不好的东西都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替他承担。
有人会担心:“这样想的话,会不会真的出现呢?”我也告诉大家,你没这个本事。甚至结果会倒过来,比如这个人贫穷,你愿意替他承受贫穷,你不仅不会贫穷,还会因为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富。有人又说:“既然这样的话,我就拼命想让自己富。”这样一来,你又不是菩萨了,因为你的内在不是真正想搞自他相换,而是搞交易、搞自欺欺人,而佛教不能自欺欺人,因为自欺欺人达不到目的。
疼爱的相换,就是我们要去爱众生。我们要怎么去疼爱众生?疼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思考中,把众生的苦痛给我,而且尽量去给予他关爱。比如他穷,我能不能想办法去帮助他;比如他寂寞,我能不能去安慰他——当然要有分寸,要在观想中间,比如别人老婆寂寞,你去安慰她,得考虑其他的问题,但是你可以观想。
疼爱的相换和后面苦乐的相换其实差不多,一个是拿过来,一个是付出去。付出去就是疼爱的相换,替他人着想。苦乐的相换就是把所有的苦拿过来、乐给他。二者可以捏到一起,但也可以分一下,本来是爱自己而不爱别人,现在要反过来,不爱自己而爱其他众生,叫做疼爱的交换。
疼爱的相换要怎么具体实施呢?反复去思考怎么爱别人,比如他贫穷,如果他是我母亲(或者把他当成儿子也可以——菩萨视众生为独子),那我现在去挣钱帮他;他有病痛,我去安慰他……把别人当作你的母亲或你的儿子,如果他们在痛,你该怎么去做?当自己遇到这些苦难、痛苦,反而不理。这是疼爱的交换,主要是在思维里串习怎么去爱护别人。
众生遇到的苦难成堆,需要爱护的有很多,我们都可以在思维里面不停地去串习。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去掉我们的冷漠,增加我们对其他众生苦乐的责任感,这个非常重要。观修的内容有很多,可以具体去想,身边的人逐个去想。这是第二个疼爱的相换——怎么去关爱别人。
第三,苦乐的相换。苦乐的相换是什么?世间、出世间的所有快乐、善根、光明、利乐、好处,都给其他生命,一切痛苦、烦恼、黑暗、衰损、不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
如前所说,如果你发现周围有人生病了或者贫穷了,你在头脑里面观想,把他的病或者他的贫穷给自己。当然,你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呢?如果把他的贫穷给自己,下座之后马上就把所有的钱给他——贫穷就真的给你了,富有就给他了。真能做到这一步,就做到了自轻他重。这是初地菩萨修的内容,就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面看到的宝髻菩萨,他训练的就是这个,什么都给,如果你真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就逼近初地菩萨。所以,座下修要有智慧、有次第性的选择,等一下我会讲。
简单地说,苦乐的相换就是把好的东西(产生欢乐、愉悦、幸福的东西乃至于这样的心情)都给别人;产生痛苦、纠结、黑暗、抑郁的东西,不管外境还是内在的心情,自己都接受。先是要大范围地想象这样的理论,然后具体到一个人一个人身上去想。我们周围的生命有很多这样的事情,这些都是提供给我们进行思维、修行的好对境。
这样的话,我们慢慢就不会拒绝,我们总是希望有好的生活圈子,因为经常有人说:“好的圈子决定好的前途”。什么意思呢?处处要在别人的圈子里面拿好处——一定要去富豪圈子,因为他们有钱;一定要去权利圈子,因为他们有权。你愿意去一些充满痛苦、抑郁的圈子吗?你不愿意!我们平常的思维就是这样的,但现在要换过来。现实生活中,也不用马上去癌症病人圈子、穷人圈子,但在观想中起码要这样,因为你在训练自己成为菩萨,菩萨哪有嫌贫爱富的?你要成为菩萨、要解脱,得明白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做大量的思考,这叫做苦乐的相换。
三个相换的修行就是这样的,座上修就是要不停地这样去思考,要想得很具体。想的方法大家都记得吗?座上修休轮换,即思考一阵,停下来休息一下。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崇高,没关系,你让那种崇高感保留下去也行。初初修行是有这种崇高感,后来连崇高感都会消失,觉得这是应该的,慢慢地会有羞耻感。
什么叫羞耻感呢?当你内心里想到这个却做不到的时候,你会觉得羞耻,崇高感就消失了。以前没有(菩提心)现在有了,才会有崇高感,训练成熟以后,崇高感就会消失;当做不到的时候,你就会有羞耻感,觉得自己对不起三宝,对不起自己长年的修行——“修行了那么多年,怎么连这个都不行?”还有,如果生不起法喜,你也会有羞耻感,觉得自己根器太差了、太自私了。
长期在座上去观想,你会发现心慢慢在变。最初出现崇高感也没关系,保持它,慢慢地会变,崇高感会消失,这个过程你等它自然发生。不要故意去想“我现在不要崇高感”,这样很蠢的,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心自然发生这些相应的事情。如前所说,思考累了就停下来,让自己的心休息,不要强行去扭转心的感受。停下来休息一阵再来,座上修行的方法都讲过的:皈依、发心、思考、休息。修休轮换,直到不想做了,回向下座。
思考这些内容有时候会厌烦,因为初初想的时候没有愉悦,想起来很机械,而且很形式化。其一,这说明你没有投入;其二,做这样的训练要熬得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才会因此而产生愉悦。当你体会到自己的心像松绑一样开始放松,并因此产生愉悦,你才会觉得:“哇,这个训练真是好啊!”
初初训练的时候,会跟你爱护自我的强执习气形成巨大的、对立性的冲突。很多人想的是:“哎呀,好的都给你、坏的都给我,好,够了,我们修下面的吧——什么是空性?”——其实这是内心里面抗拒。很多人不愿意修菩提心,就是抗拒、怕吃亏,但是他忘记菩萨哪有怕吃亏的?你要成为菩萨的嘛,菩萨就是专门学吃亏的。
大家要记住,刚刚开始很枯燥,修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停下来,然后再去读书,阅读一些大德的书,比如阿底峡尊者、密勒日巴尊者、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憨山大师等,放松一下自己,然后再来,一定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这个过程肯定是要受挫折的,但是你一定要越挫越勇,否则很快就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在座上闻思,明知道不是真正的交换,你都做不到(因为跟你的习气是冲突的),更不用说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去做这些相换。
那么座下怎么修呢?
第一,执著的相换。实际上,第一个执著的相换在座下是做不了的,那怎么办呢?尽量善意去接触每一个人,不要抗拒就行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你没有证悟空性,根本做不到让他融入你。如果证悟了空性,也不存在什么融入不融入了。你要尽量去克服对其他人的隔膜、憎厌、排斥,这样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前提,对周围人要尽量的和善,和善才能不排斥。
你说:“不是的,他太坏了,我要教育他!”这轮不到你去做,只要你不担任上师,就没有必要去呵斥、排斥、攻击别人,这不是你该做的事。即使他真的错了,你都不该这样去做,你现在的首要责任是训练自己,调服别人是上师的事,而你不是上师,就不要这样去做。伤害了别人,还要说:“我就是对你进行训练,专门破坏你的我执。”——你是破坏了别人的我执,但你自己的我执就增加了,而且你还不见得能破坏别人的我执。调伏弟子,是上师要去做的一个很大的、很系统的工程,依止上师要很长时间,他一步步地指导弟子,抽钉拔楔,拿掉弟子的执著。你不能因为自己的习气去刺激别人,帮别人拔掉我执,不能这样去做。首先我们要训练自己,要让自己成熟才行。
第二,疼爱的相换。在生活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又要谈到“力所能及”)。帮助人的方式有很多,有金钱的帮助、精神性的帮助,比如对一些很孤独的人来说,安慰他、陪他聊聊天、一起去看个电影,都是好事。起码你要对周围的人微笑,做点有教养的事。什么叫做教养?简单一点,让别人舒服就是教养。很多人一听到教养,就想到读很多书、语言优雅、行为高雅,那叫自身修养。其实让别人舒服、给予别人善意,处处维护别人的尊严,让别人有好处,这就是教养。
有人说:“这会不会纵容别人?”就像有些人不想布施乞丐,借口是“这样会让他很懒的,在滋长他好吃懒做的习气”。其实那是他以后的事,不归你管,对现在的你来说,第一,你要训练布施的习气;第二,你要去关爱他,哪怕让他获得暂时的舒服也行,究竟的事以后再说。不然很容易变成大家找很多理由去阻止自己行善。
如果某个人很坏,你也要去表达善意。有人会觉得:“这样表达善意,会让他更坏的!”那是他的事,你现在要做的是要对任何一个生命表达善意,除非这个善意表达出来你会倒霉。比如你对一个孤独寂寞的异性表达了善意,撩发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一年365天都跟着你,那就不行,所以还是需要一些智慧的取舍。但是要尽量去做,关爱对方。
爱护别人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很难的。心情平静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但稍稍受到点刺激,阿修罗本性就出来了。我是最典型的,平常好像显得很有教养,能言善道,情商也相对比较高(你们要承认我情商还是有点高嘛,如果连这点都不承认的话,我会受伤的,你们要爱护我,承认我情商高),但要是一刺激我,你们马上会看见一只从笼中冲出来的老虎,或者起码是一头饿狼,你可能会一下受不了。
但我们要尽力去做,做着做着心会变的。这些都菩提心的基础,当然前面座上的知母、念恩、报恩,你也要不停地去串习,这是贯穿始终的,因为它可以培养基础心态。现在说的是报恩的方式,怎么去报恩、怎么去实现悲心和慈心,要去做自他交换(执著的相换、疼爱的相换、苦乐的相换),即“二取舍”。
第三,苦乐的相换。座上的修行,如前所说,要去关爱别人。那座下怎么修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量想办法去承担别人的痛苦。比如放生,我们也在承担其他众生的痛苦;比如帮助朋友,进医院了我们去照顾……以前我们做这些,似乎是一种没有发心的行为,但以后要改变,去发心:只要有机会就要去帮助别人(座上修说的是关爱,关爱是给他好处;座下修说的是帮助,帮助去掉或者承担他的一部分坏处),比如他穷了给点钱、他孤独了谈谈话、他受到了欺负去帮忙,尽量帮众生承担一定的苦痛。
在我们的禅修中心,每个月都要求去一次老人院,只有这样才知道老人有多么的凄惨、孤独、神经质,生活不能自理,屎都拉在床上……(我说的是普通老人院,所以,能够建立一个非常好的老人院也是功德无量。)
尽量去帮助众生,其实也很难的。在自己利益的不受伤或受伤不大的情况下,我们做得到。比如我花一点时间陪别人去看个电影,这没问题,因为自己也看了电影。很多人说:“我做了善事,自己也得了利益。”觉得这样很圆融,但菩提心的训练不是的——“就算我吃亏也要做这样的事”,一旦受到伤害就不干了,那是不行的。
比如你去陪一个病人,一天可以,陪十天就不见得行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十天中间,你可能要去跟爱人约会,牺牲掉约会去陪他,干不干?这也要取舍的,如果你不去见爱人,他/她要跳楼的话,那你还是回去吧。所以,其中有一个取舍、得失,已经在培养智慧了。但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某件事伤害自己(利益他人)也要去做,不能说一伤害自己就不做了。这叫做苦乐的相换,因为你的苦,换来了别人一点点苦痛的消失或者快乐。
这些行为有很多,比如别人向你借钱,钱少就算了,钱多就不行了,特别是借了还不还,那就更不行了,会在朋友圈里发“不还钱的人又辜负了最相信你的人”之类的,说得振振有词。凡人可以这样想,菩萨不会这样想的,菩萨的训练就是这些——在自我受到伤害的同时继续关爱对方,愿意承担对方所有的不幸。
你不一定做得到,但是要尽量去做,不然怎么成为菩萨啊?老是嘴上说“为利众生愿成佛”、“粉身碎骨都要替众生的解脱去努力”,这样不行,一定要落实在一些很具体的观想和行为之上。观想可以无限地夸大——培养心态,行为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实际上你还处在凡夫的阶段,做过头了真不行的,你别真的像宝髻菩萨一样把头都给别人。
但走到一定的时候,真的可以像宝髻菩萨那样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佛陀的前世就是这样的(我们最近去了佛陀的舍身塔),那就是我们的目标。大家不要觉得“把自己的暇满人身拿去喂老虎好傻”,当你真的能够去喂老虎的时候,已经不是暇满人身了,而是“暇暇暇满满满”、彻底最美好的人身!所以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变过来。
苦乐的相换在座下的修行就要这样,说起来非常简单,但只有在座上思维久了,行为中遇到状况才想得起来。刚刚开始想起来的时候,真的是很刺激,做不了的,所以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慢慢去做、慢慢去做。
我们还有空性的修行,空性会帮助我们尽快地完成这样的利他行为。所以菩提心和空性要交换着来,反反复复地串习,最终才能让自己的心真正起到一些相应的变化。坚持、屡败屡战,是修行菩提心的要点。
有人曾问修习菩提心的要点是什么?我说:“很简单,屡败屡战!”刚刚开始肯定不行的,刺激啊、痛苦啊、想不通啊——“我帮了他这么多,他居然还这样!”你要记住,你学做菩萨帮他,不是为了他怎么样,而是为了你自己,你帮了他就赢了,是你要感恩,不需要他感恩。
你说:“为什么菩萨还要求别人感恩呢?”上师们要求别人感恩,是因为担心别人不感恩而丧失福报;自己在实际训练的时候,如果别人不感恩,也不能因此而生气,不能因此而停止自己利他的行为。所以,训练自己和上师去训练别人,要分开的,我们现在不是上师而是普通人,所以要训练自己,当对方不感恩的时候还要继续,不能因为对方不感恩就不帮了。
明星孙俪曾去资助一位大学生,结果被他反咬一口,孙俪就断绝了跟他的来往(在现实生活中,孙俪帮了他那么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但是菩萨不行的,虽然可以断绝跟他的来往,但内心里不会去怨他的,甚至会继续供养。所以,我们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遇到冲击、遇到很多想不通的时候,要把这些理论拿回来想,安慰自己,因为在过程中你的情绪会起伏,甚至怀疑佛法、怀疑自己根器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很多做不到的时候,就会想:“哎呀,我不是这种慈悲的根器,我还是空性的根器。”真的有师兄这样跟我说的,我让他修菩提心,他说:“哎,我发现自己不是修大悲心的根器,我的根器主要还是修空性的!”我当时很想把他抓起来扔到楼下去。实际上他畏难,因为思维空性的道理,同时去串习单空的时候,会很轻松、很愉悦。很多人都有修单空的经验,修到一定的时候在座上很愉悦,有的师兄甚至感觉身体和外界成为很轻的影子一样,声音都会感觉到自由、喜悦、明亮、宽敞,但是修菩提心会很纠结的。
你们要记住,单空很多时候空的只是色法和身体的触受,动不了自我的,所以你不会感到难受。为什么修菩提心难受呢?因为伤自我,你真正爱的东西、你的奶酪被动了,你会感到难受。如果一个菩萨只是在座上感到单空、空性修得很好,座下对待其他众生却感到难受的话,那他就是个假菩萨!而且他也不可能证悟真正的空性,单空不究竟、不彻底就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人完全证悟了空性、完全处在无执法性里面,是没有自我的,那时候自我受到伤害,他也不会觉得受到伤害,就算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所以,菩萨牺牲掉自己的身体,去利益他人的时候,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的(说起来很容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去利益众生,你试试看)。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就是这样的,他还不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而本该如此,本来如是。
一个人用身体去供养老虎,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观念,就觉得他是个傻瓜;如果稍稍懂一点佛法,会觉得这太不容易了;如果是一位真的菩萨,会觉得很正常,本该如此。魔王波旬曾去挑战释加牟尼佛,佛陀说:“我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从无数劫以来,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圆满了六度万行。你来攻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吗?”意思是,你怎么打得过我呢?你因为供养了当时的修行人一点点东西,就成了波旬,而整个娑婆世间每一寸土地,没有一寸没有我布施的鲜血,你怎么可能跟我的福德比斗呢?——碾死你!
为什么佛陀能够无量劫来不断地利益众生,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呢?就因为他是菩萨,他并不累。并不是每次在做事情的时候,都要思想斗争半天,晚上睡不着觉,最后下定决心:“去他的!做嘛!”其实最初修行才会这样,而且做起来很熬心,如果做了以后没有得到好处或者回报,下次就要减量——本来是自他相换,结果变成自他平等了;然后自他平等做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不行,“还是去修空性算了”——最后会变成这样。
实际上,一个自他平等修得很好的人,自然就会变成自他相换。自他相换修得很好,身心产生愉悦以后,慢慢地,真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变成自轻他重。但是大家得有耐心,长期坚持、锲而不舍、屡败屡战是菩提心修行的要点。说老实话,如果菩提心真修得好,修不修空性也没关系。菩提心修好了,慢慢地,就很容易懂空性。而且菩提心成熟的人,是不可能堕落恶道的。
大家要去思考这些道理,可以多看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比如《菩提道次第广论》、《入行论》等等。慈诚罗珠堪布有一本书《菩萨的见修行果》,就是讲怎么做菩萨的:一定要有具足、具量的菩提心。
菩提心训练的第一个方式就是这三个交换,我们一堂课就把这三个交换基本上讲完了,下面还有很多内容:三个交换、三个发愿、四个具备、如何对待顺缘和逆缘,还有修行的要点,然后有呼吸的方法和观想的方法。我会慢慢地跟大家逐个来讲,今天就讲这三个交换,大家要记住。
里面有很多修行的方法和理论,大家要学会融会贯通。我讲了很多方法,你要选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但是整个理论的系统、逻辑的自洽性和圆满性要弄清楚,当遇到一些困难、纠结的时候,你要回过头来再思考。我们在把一个自私的、孤立的灵魂消融掉,让它融入无执的觉性之海(听起来好诗意啊,但它是真实的,并不是诗,可以叫做偈语)。
大家在长期的修行中,一定可以体会到这些。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现在开始一起来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七要》第18课
- 《修心七要》第2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