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颂词: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对治亦自解,道体住赖耶,坐间修幻化。
思维、观修、觉照、禅定、境界。
思维的内容:
能破:中观、离一多因、大缘起因;唯识、六尘绕中尘、明知因、俱缘定因。
所破: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主宰体、被主宰体。外境的消失与否:自续和应成。
观修的内容:
四夺:夺境、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精神层面的四夺:夺心所、夺意识(思维内容和思维主体)、夺阿赖耶识。
觉照的内容:
外境和身体的虚幻、心所和明觉的不实有。
禅定的内容:
有相的虚幻定,无相的明知定。
境界的内容:
清晰、广大、深入、稳定、动静一如。放弃对神通的专注和追求。
上堂课回顾:觉照、禅定、境界。
觉照为观、禅定为止、境界为稳固。分为三,实际为一。
觉照:从色法到心法,从局部到全部,从浅显到深沉,从短暂到长时,从坐中到坐下,从清醒到梦中。
禅定:有相的虚幻定,注意点在所;无相的明知定,注意点在能。杂念从多到少,到无,到因为观的成熟而无所谓。
境界:专注、离戏、一味、无修。乐、明、无念的误区。清晰、广大、深入、稳定、动静一如。
这堂课讲:“观心性无生,对治亦自解。”
心之性:体、相、用的区别,体空性、相光明、用大悲。体性一词的解释:有体有性、无体无性、无体有性的区别。
心性无生:时间,三心不可得;空间,无来、住、去处。
观心方式:以心观心,用念头趣入,以觉知体会,凭自明了悟。
对治亦自解:
去执有二:去外在显现,去内在执著。
去执所用:用的都是意识,一是思维意识,二是直觉意识,用意识时,必然牵涉到末拿,所以用意识有自我贬损和自我增强的区别;三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势力,最初执著的势力大,而后无执的势力大。在执著势力过大时,用意识努力,但当无执势力较强时,执著势力自解。
总结:用意识,消末拿,转赖耶。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
今天继续来学习《修心七要》,按照讲比较深的法的规矩,先回顾上堂课的内容,再讲接下来的内容。
上堂课主要讲了单空后面的三个部分:觉照、禅定、境界。虽然说单空只是一种修行,但我们把它分成五个部分来讲,而这些内容属于《修心七要》的第二要——胜义菩提心,其中有五个颂词:“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对治亦自解,道体住赖耶,坐间修幻化。”
前几堂课讲的全都是“思诸法如梦”(单空)的内容,上堂课已经把单空修行的内容全部讲完了,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观心性无生”。今天可能只把“观心性无生”这句颂词讲完,也可能把“对冶亦自解”讲了,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处理。因为我讲课喜欢东拉西扯,极端不科判、不规矩,要是我故意去掌握时间的话,讲课的内容就会显得非常干瘪瘪的,但要讲得实溜溜的话,时间就恐怕掌握得不好。
好了,首先我们来回顾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讲了单空修法的觉照、禅定、境界,实际上这三个内容可以作为一个内容。上堂课也提及到,产生觉照之前一定要有觉受,当觉受的时间被拉长了、深度被加深了,从色法到心法、从局部到全部、从浅显到深沉、从短暂到长时间、从座中到座下、从清醒到梦中,如此修多了以后就会变成觉照。
觉照到一定的程度,一定会产生定,觉照也因此从所境上慢慢转到能境上。所境上是什么意思呢?觉照世间的万法都是梦幻泡影,当梦幻泡影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不用再去夺它、再去分析它,乃至于再去觉照它(不用强行把它照成是空性),不会这样!而会本能的、直觉的觉得它就是空性。
这时候的注意力会从所境上,慢慢转到你能去照外境的那个能照上,也许可以称之为觉知,但能否称之为觉性呢?不能!觉知的本性叫觉性,觉知是觉性的一种能力,如果有二元对立的觉知,它就不是觉性,觉性是没有二元对立的觉知,也可以说是觉知的本性。(这些词汇听起来可能有点绕,对于听课比较久的,或者读中观比较多、有一定修行的人,一听就会明白。)
慢慢地,从有相的虚幻定转到了能方面(觉照方面),就会形成所谓的明知定,这个过程中杂念会越来越少,甚至到无,然后单空的观点成熟了(观的地点叫观点,一说到“观点”我们就会想到思想,并非如此,观点是指你以什么样的见地去观察世界。)
观点成熟是什么呢?通过听闻佛菩萨的教言,已经把自己的相续(心里)串习得非常成熟了,习惯用相应的见解去看世界,这就成了观点。单空的观点成熟了以后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念头也不怕,因为念头也是空性的。为什么还是叫单空呢?因为还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没有做到后面的那一句——“观心性无生”。
以上回顾的是单空的禅定内容,接下来是单空的境界,我们把之分成四方面,也是经论上经常出现的四个名词:专注的境界、离戏的境界、一味的境界、无修的境界。以及境界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乐、明、无念。
这些内容上堂讲了很多,如果这堂课再来仔细讲的话,那下一个颂词“观心性无生”就要延续到下下堂课才能宣讲。在此,我只是简单地跟大家回顾一下,不知道大家还能否想起来?
我觉得很多人听课都有一个毛病,听完了马上就忘了。为什么我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因为经常有师兄来告诉我:“哎呀!师兄,我发现了单空……”说了一大堆,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其实这些内容都是我五年前讲过的。
当然,这是好是坏呢?你能发现这些,说明你在往佛法里面用力、往里面花心思,才会产生这样的认识。但这些认识都是我五年前讲过的,就说明当时你肯定没听懂,又或者听过以后马上忘记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毛病。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文字的东西,听完了以后很难让人深刻。”我承认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很多师兄都在进行音频的听打。一方面,听打出来的内容会利益到一些看文字的人;另一方面,我觉得更大的利益是听打的内容慢慢深入到相应听打的师兄们内心里面去了。
为什么呢?比如听打一段十几分钟的讲课内容,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具体的时间我不清楚),也就是他在这几个小时中都沉浸在佛法里面,相当于很专注地在观修。有一些参与听打的师兄,偶尔说起一些见解都吓我一跳——“这么笨的一个人,怎么会说出这些东西来?”原因是他很用心,在听打的时候很专注。
而现在很多人像听单口相声一样,课听完就忘了,因为我经常在课上开玩笑,大家听了觉得很好玩。可他是否学到一点东西呢?也学到了,但学到的东西就像我们经常形容的水过鸭背(水泼到鸭子的背上,根本就打不湿),也就是影响不到他的内心,从而很难产生真正的单空观点。
我简单地把内容理了一遍,大家真的要用心,这些录音基本上是公开的,你需要的话一般都会给,文字也是公开的,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当然,要是你觉得听的内容、看的内容都已经没有作用了,也可以不去听看,要是觉得还能影响到你,对你有帮助的话,那真的要去看、要去听,并且反反复复去思考。不然的话,后面的觉照、禅定、境界,对你来说都叫扯淡,不可能出现的。
如果你不去做,就不会得到相应的受用,然后就开始怀疑佛法,这种情况就像人家说你吃了这个药病一定会痊愈,而且说了这个药这样好那样好,来源、做法、效果都跟你讲了,服用的过程也讲得很详细,你也听得津津有味的,但听完以后就是不吃——不吃药,病就不会痊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你就说这个药没有用,这样荒不荒唐?我们的情况就类似于这样,所以大家要反反复复去思考一下、去看一下,不能听完就忘了。问上堂课讲了什么?下面的人全都茫然的看着我,一副纯洁又无辜的样子,这样是不行的。
上堂课也讲过境界里面有一些乐、明、无念的误区,如果用正面的形容词去形容单空的境界,分别有哪些呢?要清晰、要广大、要深入、要稳定、要动静一如。那么多的词汇,什么是清晰?什么是广大?什么是深入?什么是稳定?什么是动静一如?我敢担保,不管是网上的师兄还是现场的师兄,百分之八九十都回答不出来,甚至连想都没想,听过就完了。这样的话,你说想证悟、想解脱、想深入地体会法中滋味——很困难!
好,上堂课的内容就大概回顾到这里。关于胜义菩提心还有五句颂词:“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对治亦自解,道体住赖耶,坐间修幻化。”第一句“思诸法如梦”(单空),我们已经讲了几堂课,现在来讲下一句——“观心性无生”。这个颂词估计是大家最喜欢的,因为很多学佛人有一个习惯:不想要过程,只想要结果。
“观心性无生”绝对是胜义菩提心,开悟以后就可以这样,或者去触碰、去磨砺心(胜义菩提心)的时候,也可以叫观心性无生。很多人都想一上来就观心性无生,其它就不需要修了,其实很困难的,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即使你偶尔做到了,一时半会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可能对心性有触碰,偶尔还会觉得自己安住在心性的无执里面,清晰明了——天地间一大解脱光明,除此以外,别无他路,哇,牛得不得了!但是稍稍给他来点违缘,那个光明就变成黑暗了,所以很不稳定,而且很不确切,根本不具力量。
在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里面,对此都讲了很多。汉传佛教说开悟以后要保任好多年,六祖保任了十四年,在四会的猎人群里生活,吃肉边菜的故事就从那段经历里来的。藏传佛教里也讲了很多,我以前经常给大家说的一个颂词——“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
什么意思呢?证悟实际上是明了、触碰了一点无分别的本质,但这种无执的力量太少了,而你相续里面分别的种子和势力是相当的大,一运动起来就把你证悟的那点无分别如孩童般的微弱力量,如火苗般一下就压熄了。这个时候,证悟的那点无分别的领悟就像个小孩子,相续中的分别势力就像沙场上非常凶悍的敌人,一个沙场的孩童遇到如此凶悍的敌手,两巴掌就把他拍下来了,都用不着用刀打他,一屁股就坐死他了,最初的触碰都是这样的。
我说的“最初的触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很多师兄被上师直指了心性,开始有一点点体会,我指的是这种人。而大部分人连体会都没有,习惯性地用分别念去思维、用分别念去感受,这样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无执,有很多的误区。还有比这种更次的,听的完全是天书。
如果真的想了知“观心性无生”这句颂词,一定要次第的修学,不要期望只要目的,不要过程。这些道理谁都懂,但一遇到事情就情不自禁了,比如很多师兄一听到哪里有直指心性就去了,或者见到上师就渴望他尽快给自己指示心性,其实挺蠢的!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福报、缘分、能力,我跟你讲嘛,佛菩萨变成幻象都要出现在你面前,让你证悟,为什么呢?他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有文殊菩萨的无尽智慧,还有金刚手菩萨的无尽能力。
如果你真的是听到一两句话、一个窍诀就开悟了的根器,他的很多种幻现就来了,无论如何都会把你推到那里去,不然他就不负责任。当然,不会有这样的佛菩萨,他们都很负责任的,也很有能力。那为什么他们不出现呢?你不能怪他们不出现,你要怪自己,即使他出现了你也看不到、也听不懂。所以,我们要通过次第的修学,把自己变成相应的根器才行。
这些话都老生常谈了,但还是不行。比如塔顶在十楼,以此类推,每一层楼代表相应阶位的菩萨,但汉人总想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不想爬下面的九层楼就想直达第十层塔顶,这是不可能的。或者本来吃四个馒头就饱了,但他不要吃前三个,只想吃第四个就行了,这样的话,第四个就变成了第一个,甚至还变不成第一个。
所以要次第的修学,一步步逐渐地朝向心性的最终证悟走去,初期的出离心、菩提心是必不可少的。检验自己有没有出离心、有没有菩提心,已经讲过很多了,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具备,而要证悟空性,或者让证悟的空性起巨大的作用是很难的。
由于没有强烈的出离心和巨大的菩提心,即使有些人触碰了空性,也很难守得住——你问:“那个还用得着守吗?”就是不用你守,它本来就是,你一守就错了。由于你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相续里面就渗满了执著,渗满了对世间的贪执和对自我的贪执,这两个东西就会引发巨大的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分别敌。如果不守证悟的东西,分别敌就出来了,然后你的心就会跟着这些分别敌跑,心的那种无执松脱会完全不起作用,到了那时,你的那种清晰明了也不起作用,这是不管用的。
如果你的出离心、菩提心非常的足够,一旦触碰,相续里面会很安宁、很平静。然后你就可以安住在无执里面,安住得越长,你就越清晰;越清晰,就越容易引发它本具的功德;功德一出来,反过来又让你更清晰——良性循环!
所以,前期的出离心、菩提心相当重要!第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本性,第二方面如果修得非常好的话,触碰到本性或者是被上师指引了以后,能够让我们体会得更深。禅宗里面叫“打彻”,或者叫“脚跟点地”,意思是把本性参究得更加清楚(禅宗用的词汇相对来讲好像很口语化)。
我们准备开讲“观心性无生”的次第修行,虽然这是讲胜义菩提心,但这本论最重要是后面五要——怎么去修菩提心?还有比较必要的是第一要——怎么去修出离心?在这本论中,胜义菩提心不是主要的内容,所以提及得很少,但我为什么讲得这么复杂、这么系统呢?既然讲到这里来了,而且讲了那么多年的单空,很少把它汇集起来,基本上都散在各种各样的论典讲解中间,现在利用这个机会顺便来总结一下。实际上《修心七要》最主要的是后面的五要——怎么去修世俗菩提心,而不是胜义菩提心。
我们现在来看“观心性无生”,这句颂词牵涉到哪些词汇呢?第一个是“观”,第二个是“心性”,第三个是“无生”。我们经常说观点、观想、观相,都是观,那什么是“观”呢?
现代人说的“观”,与古代人说的“观”,词义都变了。古代人说的“观”范围很大,包含念头、直觉,也包含系统的理论。比如古人经常在书上写道——“吾观山川之气,暗透氤氲,阴阳和谐”,这个“观”里面包括了直觉的观,还有对眼识、耳识以及身识感受的总结,也就是在意识里面,这个观包含了人类能够用的所有认知方式。但现代人说的“观”,比如世界观、价值观,往往是指一种理论、一种意识行为,观的范围都变窄了。那“观心性无生”这个颂词里面的“观”,是用古代人的内涵还是现代人的内涵呢?那肯定是古代。
这个颂词里的“观”包含了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思维,在思维中怎么去理解心性。那么,我们要去读很多相应的论典,心性到底是什么?心的本性要离开四边……等等的词汇,都是观的思维性的内容。第二个是直觉,这属于观修了,我们要去观察我们的心性、体会我们的心性,以心观心——去观察我们的心性到底是怎么样的?你说它离开四边,怎么个离开四边法?不能老是停留在意识里边,停留在意识里边就成了所谓的知解宗徒,实际上是真没用的。
我们这个团体里面学中观是有传统的,能够把理论弄得非常细致精密,那也是非常非常……(要是我说弄得非常高深,可能网上的师兄不信,但真的是弄得很高的,也弄得很庞大、很细微。)那这样做有没有用呢?从思维的层面来看是有用的,但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思维本身是一个被破的对象、是一种被抛弃的认知方式。为什么呢?因为教言里面都说:我们的本性是思维和语言不能触及的地方。意思是什么呢?如果你要去认知心性的话,通过思维和语言本身是不行的,其实二元性的认知方式都是不行的。
“观”可以简单概括为认知方式,首先第一层是思维的认知方式,我们要把它排开;然后要进行第二层认知方式,去觉知、去体会,这就是我经常说的直接认知。思维是逻辑认知、语言认知,通过阅读便可以了知,这是现代教育最喜欢用的一种方式,老师在黑板上写,跟你讲了一堆定律、道理,然后你在头脑里面进行思考、记忆。修行则不能这样,而要细致地进行思维和观修,让心体会到这些逻辑、这些语言所指向的一些东西。第三个层面的观是什么?真正的、究竟的观点,即不能有能观、所观,这是最厉害的观。
当然,第二层直接认知的时候都有很多的层面,有意识直觉的层面、有阿赖耶识的层面,其中阿赖耶识又分了很多层面,因为定的程度不一样,也会造成很多的差别,但归纳起来都算是直接认知。到了第三个层面的时候,直接认知里面已经没有能观、所观了,只能给它一个词——“自明”。
所以,“观心性无生”的“观”就分了三个层面,我们经常说的“闻思修”,其中的闻和思就属于第一个意识性的层面;至于第二个直接认知的层面,既可以是思,也可以是修;到了第三个层面就是修和无修。
比如明白了本性,我们可以去安住,不断去磨砺,其实有修的成分;如果彻底明了之后,就是无修了。听得懂吗?刚才把闻思修与“观”的三个层面分别作了对应,闻和思是第一个层面,思和修是第二个层面,修和无修是第三个层面。(太学术了,大家听了感觉没趣,是不是想我讲点有趣的故事或者修行的窍诀?你会失望的,因为我没有窍诀,至于故事用处也不大。明天宣讲《胜道宝鬘论》,开始的第一堂课一般都在讲故事,不知道你烦不烦?)
——网上师兄说:“观即是止。”
观不一定是止,但走到最根本的时候,能达到“观即是止,止即是观”就很厉害了,那叫止观双运。当证悟了心的究竟光明时,会发现观和止是一味的,而且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一个东西不动般的止,那真的叫动静一如——动和静都是空性。
如果你真的是陷在空性里面——我用了一个词叫做“陷在空性里面”,那时候你会发现止就是观、观就是止,就是一个东西。当然,我在说“一个东西”的时候,又是个语言的陷阱,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一个东西,到达无二元的层面时,我们用语言是无法描述的,因为语言全是二元的。
所有的语言皆有所指,一有所指,你听了以后便会在内心里面形成思维的对境,或者感受的对境,这样一下就变成二元了,所以《楞严经》说:“凡有言说,皆无实义。”这些话都不是乱说的,不是随口而编的一个很玄的中文词汇。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古人说的中文词汇很玄呢?因为我们听不懂,慢慢忘掉了,而当时的古人不是为了玄。(“玄”是不太好懂的意思,玄乎其玄。)
第二个要解释的词汇是“心性”,到底什么是心性呢?刚才讲了“观心性无生”的第一个层面的观,也就是思维性的,你要把心性解释清楚,否则你怎么观啊?你要了解它的话,就要去读唯识、中观,甚至去读一些三转法论的经典和论典,比如《宝性论》、《楞严经》、《楞伽经》……慢慢在思维里面形成对心性的认知。
如果想交流关于心性的大部头经典或论典,以后我们可以抽时间来学习,比如《宝性论》、《如来藏狮吼论》、《楞严经》、《楞伽经》等等。这次十一的清迈禅七,我们会讲《坛经》,里面通过各种各样的说法、理论去说心性是什么。其实我们学中观也是为了这个,说空性是离开四边的等等,或者学唯识的时候,说到了阿赖耶识的本质就是法性。《修心七要》里面有一个颂词——“道体住赖耶”,说的就是阿赖耶识和法性的关系。
在此,我们不可能像大部头经典或论典那样来讲心性的,所以只能简单地从理论上讲一下。大家要记住,心性叫心之性,意思是心的本性。
汉字总共有五千多个,虽然多,但对“心”这个词汇的解释还是很贫乏。普通人说到“心”的时候,往往指一些感觉(一些心所),比如我心痛、我心很郁闷。或者指意识,比如想象之类的东西,在因明里面叫谴余。而从佛学的范畴来看,“心”是一个专用名称,专指阿赖耶识,心就是阿赖耶识,是阿赖耶识每一个层面的统称。
普通人说的“心”往往指意识,比如我们说的情绪(心所)以及想法。而在佛教唯识的这门学说里,心是指阿赖耶识,不是指意识,意识就是意识。但有时我们看到的一些佛教书里面,说到“心”这个词汇的时候,有可能指意识,有可能指阿赖耶识,还可能指心的本性。比如“唯心所现”,这个心指的是阿赖耶识。还有我们说的出离心、菩提心,这个心有时候指意识。很多时候,特别在一些大圆满、大手印的经典里面,心指的是本质、本性、光明,有时候还指空性。
至于这个心到底指什么,往往要看语境,那《修心七要》的这个论典上的“心”到底指什么呢?单指阿赖耶识,但包括了阿赖耶识的各种层面、各种角度、各种作用。这个听起来很学术,我给大家解释一下,阿赖耶识有十几个名称,每个名称就是心不同的作用、不同的侧面。在藏传佛教里面,心的世俗的体叫阿赖耶,对外境有清明的抉择时叫阿赖耶识,对外境没有清明的抉择时叫阿陀那识。汉传佛教里面分得更细,有十几个名词,包含了阿赖耶识的各种层面,都可以统称为“心”。
我们不去分析心的各种层面、各种角度、各种阶段,而只讲心的本质(心的本质即心的本性)是什么,它的本体是什么。既然要解释“心性”这个词汇,在此我要提及到汉传佛教经常说的三个字:体、相、用。
心的体是什么呢?按照汉传的说法,心体指的是本性;心的相是什么呢?在汉传里面,基本上把相和用混在一起,相即是用,用即是相。根据禅宗的说法,如果证悟了本性,相和用就是本性,所以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对于体、相、用,汉传没有进行非常严格的划分,而我说的汉传在很大程度上指禅宗。其实在汉传的唯识里面,对佛法的名相有非常详细、非常学术化的分类,甚至玄奘法师的法相宗(汉传的唯识宗有时候称为法相宗),还专门解释这些佛法名词,并且说得非常清楚。
当然,我没有按照法相宗的方式来讲“心”,因为大家都没学过,现在主要流传的是禅宗以及我们经常学习的藏传佛教的中观经典。那么,他们所说的体是指心的本质。相是指我们六根所呈现的对境——眼识,眼睛能看到的;耳识,耳朵能听到的;意识,所能想到的内容。用是指这些相激发所产生的各种各样心的感受以及外境上的作用,即精神和物质当下后面的东西。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相即是用、用即是相。而站在证悟心性的层面上,可以说相、用都是性,这是禅宗的一种说法。按照大圆满的说法,要分得清楚一些,心的体是空性;心的相是光明;心的用是大悲。但这个心就不是指阿赖耶识,而是指心性。
实际上,禅宗的体相用和大圆满的体相用都是指心性,不是指阿赖耶识。但我们现在说的“心”是指阿赖耶识,不是指心性,只有阿赖耶识的本性才叫心性。按照唯识的说法,阿赖耶识的体是无明;阿赖耶识的相是无明的光明;阿赖耶识的用是能藏、所藏、执藏。这是阿赖耶识的体相用,上面说到的体空性、相光明、用大悲及禅宗的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说的是心性(心之性)的体相用。
而此处“心”的体相用实际上是指阿赖耶识,所以要搞清楚“心性”到底是什么,把之说得详尽一点,叫做心之性(心的本性)。所以,只要说是心的本性,这个时候的心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凡夫平常的、庸俗的心,那么,“观心性无生”的“心性”指的就是阿赖耶识的本性。
如前所说,“观”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意识性(逻辑性)去了解心性,第二个是直觉性去了解心性——要怎样直觉性去了解心性呢?就是我们以前所讲的“四夺”。我们难以一下明了心的本性,明了不了的,但是可以知道心。对普通人来说,知道心都很难了,那要怎么办呢?修定,让意识停下来就是阿赖耶识(心)。
那要停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是不是要停到四空定(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边、非想非非想处)呢?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只要略微停下来,发现心的主要力量已经不是意识了,心像一面镜子一样,觉照到意识、觉照到眼识、耳识,觉照到所有的对境,这时候的觉照力就是阿赖耶识。觉照是什么?直接就去了,这时候的心就是阿赖耶识的心,因为它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还不是心性(如前所说,心性是心之性),而是心。
去了解心性之前,首先要了解心,要知道所有的显现都是心的显现,但现在我们没办法真正知道,只是概念上的知道而已。按照唯识的说法,眼识是心的显现,由眼根、光等九个因缘形成眼前像梦一样的色法;耳识也是心的显现,通过耳根、声波、空间等因缘形成我们所听到的声音。这些都是概念上的知道,但我们的心没办法直接知道外境是心的显现,所以就开始修四夺。
“夺”是什么意思?我们要知道一切的显现都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幻的,像梦一样。我们的心通过四夺,明白了外境像梦一样,意思是什么呢?这些东西都是心显现的,如果我们的心真的达到像镜子一样,非意识性的、直接性的知道一切——身体的沉重、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耳朵所听到的声音,这个明明白白的知道就是阿赖耶识。当然,主要力量是这个明明白白的知道,如果主要力量变成情绪、变成思维,那就是意识了。如果这个明力平均的、不执著的、不偏向一方,就叫做“分识平均”,分识平均就是阿赖耶识的状态,这是一种观法。
这个时候叫不叫观心呢?前面回顾上一堂课时,通过梦幻定把外境弄虚了,觉得外境都是心的显现时,就回到明上面去了(即明知定)。这些内容都是前后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前面都不去思考、不去做的话,到后面就听不懂了。或者勉强用意识去记忆,但意识记忆的东西很快会忘记的,跟体受真的不一样!
什么叫体受跟意识的差别呢?比如你小时候看过的书,现在可能忘得干干净净的,但小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长大了还会骑,或者小时候很不容易才学会了游泳,但学会了以后还会忘吗?不会忘的,那叫体受,是所有的识都参与了的一个行为,但读书只有意识的参与。你说还有眼识,其实眼识只起帮助的作用,主要还是意识。当然不一定要用眼识,用耳识去听也可以,它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而体受会强烈很多。
所以读了这些理论,一定要去做,不然到后面你会听不懂的。而且很多东西要加上修行的体受,才会真正的懂,为什么呢?因为意识的逻辑思维依据的全是六识的现量(我没说五识的现量,而是六识的现量),什么叫做依据六识的现量呢?我们用逻辑去思考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凭借现量,比如说你看到了烟就推断有火,你必须要现量看见火和烟,有这样的现量才会有相应的逻辑思维,如果你从来都没看到过,说的东西只能成为一句话。
比如你看到了X就知道有Y,但从来不把X和Y给你现量具相化,那这样的逻辑推断就成了瞎扯淡——到底X是什么?Y是什么?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你就需要现量的进行思考。所以,我们的思考全是依靠六识现量来进行的。
为什么是六识不是五识呢?比如我昨天了思考了什么、我今天思考了什么,我现量知道我思考了什么,所以一定是六识的现量来进行思考。我们修行的时候,比如心的六识现量,烦恼、痛苦这些现量,或者产生单空的觉受,都是意识层面的现量,如果没有这样的现量,再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就深入不下去了。
比如我说单空的清晰,你知道什么叫单空的清晰吗?你必须要有相应的体会,才知道单空的清晰是怎么样的,所以一定要修行才能思考得通,否则你连思考都思考不通。所以,闻思修三个不能分,为什么那些绝对闻思的学者到最后没办法怔悟呢?因为现量的经历太少了,思考的东西都要出错。如果没有闻思的指导,直接去经历的话,就可能变成乱经历,所以闻思修要结合。
我们回过头来说“观心性”,首先是意识性的观,然后是直觉性的观,走到一定的时候,你会发现能观和所观其实都不是实有的,乃至于能观和所观都会消失。消失了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不会断灭的,那时候就是所谓的唯一光明。(“唯一”只是个词汇,用“一”去形容光明真的很不合适,但没办法,实在找不到词去形容了。)
禅宗以前的大德们喜欢装样子,画个0,想表达证悟了本性以后,叫圆相,即一切都是圆满的。至于圆满是什么?如果用一大堆的词汇,都是思维层面的观,连觉受层面的观都没有,更谈不上二元对立消失以后的观——没有能观、所观的自明,那时候除了法性自明以外,真不会有能观和所观了(这是最高级的观)。
我说的这些东西,大家不要认为我在搞学术,虽然我是个搞学术的人,但我没有在搞学术。我本人有个特点:就是超级现实主义,做生意一定要赚钱,不太相信合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现实,就是一定要实现这个真理。而我跟大家讲的都是一些很具体的修行,不要以为我在说一些名词: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分了那么多)。但这些在你的修行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
以上说了观的三种方式,也说了心性是心之性,还有该怎么去观心性——第一个要思维;第二个要直观,直接走到阿赖耶识的层面去,从虚幻定到明知定;第三个要产生我们后面要讲的“观心性无生”,就是所谓的大圆满窍诀。(当然,我讲不了大圆满,因为我不懂,只是懂得“大圆满”这三个字。但我看了很多书,也听了很多上师的直指,虽然三重观的最后一重——自明,牵扯到“观心性无生”的无生观念,到现在我都还没懂,不过没关系,前两重的意识性和觉知性,我们是可以交流的。)
总之,观心性有三种:意识的观是思维离开四边、没有本质、明空双运,以前曾经讲过很多;直接的观要去四夺,从梦幻定到明知定,慢慢回到明上去,觉察这个“明”到底是什么。
请记住,回过头来去观明的时候,即以明观明(以心观心),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过程中还是需要前面的思维,要不停地回去补充观察的材料。上师各种各样的教言、各种经论的解说,特别是根本上师对你的指引——“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对窍诀的深入体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层面的观我们暂时讲不了,但可以利用一些理论和说法,先给大家打个基础;等到基础打好了,再去找自己的上师给你讲窍诀。
“观”和“观心性”都说了,现在来说“无生”到底是什么。观是认识,心性是我们的目标,最后目标的结论是无生,无生意味着无灭。我们经常说无生无灭,实际上是没有来处、没有去处、没有住处,说了半天,就是指它没有实有本质的意思。
从理论上去说,“没有实有本质”就是指它没有一个对境性的本体。什么叫做对境性的本体?就是可以找得到本体,运用觉知去找的时候,可以找到一个东西、一个状态,乃至于一种光明,那都是找到了本体。找到了本体,都是错的,那是二元性的认知——有能认和所认。
在概念上是很容易明白的,实际上要不停地找、不停地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误区,有时候会堕入空,觉得自己证悟了——直觉性的觉得空,实际上是二元对立,因为你有“空”。有时候会堕入明,甚至明空双运,其实都是二元性的。
那怎么样才能没有二元性呢?理论上告诉你:本质是无生的、无灭的。——概念上很容易记住、容易理解,比如问什么是本性?很多人也会说:“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一直无下去,就无成断灭了。无成了断灭以后,到底是什么呢?他会回答:“其实就是“那个东西”。”是哪个东西呢?他心里面可能想到或者感受到一个东西,又成为常见了。如果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去找寻本性,非常极端,不是常见就是断见,很难消灭能所(能所双亡),去发现什么叫做无生。
能做的方式,如果靠上师的窍诀直接指引,方法就太多了,那主要是靠上师与你两人的配合,这就没办法讲了,禅宗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大圆满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那我们讲渐修的方式,刚才说过的能观和所观(认知和认知的对境)。
我们先不要去说思维,思维的东西一定要放开,从思维到直接察知(直接认知),能够直接认知的就是你六根的显现。你说:“还有阿赖耶识和末那识呢?”这要到禅定很深的时候,才能够认知。而你只是初初平静的时候,那就是六根的显现。这时候的阿赖耶识和末那识就弥漫(发挥)在你六根的显现上,也就是说,六根的显现来源于阿赖耶识。
每当说到“种子”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像玉米种子那样一颗颗的放进阿赖耶识的仓库里,这样一放的话,阿赖耶识和种子都变成有形有相了。并非如此,它是心完全没有本体,又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光明势力(这里说的“光明”并非是法性光明,而是那种显现力和觉知力,所以只能叫做光明。或者是没有清楚自身是什么的那种光明,也可以叫无明。什么叫做无明呢?光明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就是无明。)
处在有六根显现这种状态里面,只有能观和所观。那能观是什么呢?能观是刚才说了是非意识性的,那么就是意识的直觉,直觉变成了能观。那所观是什么呢?所观是前五识的显现以及意识的各种想法、观点、情绪。能观所观是不是这样(二元)对立的?能观和所观要同时双亡,我们做不到的;当下顷刻的同时双亡叫顿悟,即一下就自明开悟了,我们也做不到。那怎么办呢?我们就先亡一边,要么亡所,要么亡能。所一亡了,能还在吗?能所是观待的,所亡了,那能就亡了;或者把能亡了,所也没办法出来。渐修的方式就是先去亡一边,最后达到能所双亡。
一上来就去亡能,让你的直觉力一下觉得它是空性的,你做得到吗?你做不到的,所以要先亡所。亡所就是消灭(夺)所境的意思,去夺、夺、夺,去亡所、亡所、亡所……亡到后来,你会发现所有的外境都是假的——四夺又来了。夺到外境都是假的时候,心的注意力就不在所境上,就变成能境。在这种情况下,发现自己的能境也是没有实质的——能就亡掉了;能一亡掉,所现不现出来都是亡的,现出来也是假的,像梦中的东西,这时候就是所谓的见到了心性的无生。
能所双亡就是这样的,大家一听到“能所双亡”,马上就把这四个字指向一个东西。的确是会指向一个东西,但这个东西绝对不是二元对立的,如果你指向一个东西,又形成二元对立了,那能所还是没有亡。
我们先不说亡所了,亡所又变成了四夺,现在要观心性无生,那怎样去亡掉能、体会到这个无生?这应该是大圆满窍诀,但是我不会,那怎么办?找上师!不过除了找上师还有一条路,我们可以修次第的,现在我跟大家讲两种去观察心性的方法,上师们也讲过,以前也经常跟大家讲。
哪两种方法呢?从时间、空间去观察能观察的心。这时候所指的心是阿赖耶识还是意识呢?我现在指的是意识直觉,还不是指阿赖耶识,但也可以说这个意识直觉就是阿赖耶识。
意识直觉和阿赖耶识的差别在哪里呢?意识直觉有特定的认知区域的指向。什么叫特定的认知区域呢?当我直觉的眼识(这个眼识是个区域)一看到你,五俱意识就上去了,叫眼俱意识,这也叫意识直觉;听到声音,叫耳俱意识;我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叫意俱意识。当我把五俱意识平均,不朝着一个识去,比如不朝着眼识去、不朝着耳识去,分识平均下来,这个时候你坐在那里,眼耳鼻舌身意自然的随便它。
这时候,呈现出眼耳鼻舌身意的这个“能”,可以称为意识现量(全体意识现量可以称为阿赖耶识的明、阿赖耶识的能力或者明力都可以),全部停下来。我们说的观心的“心”,就是要去观这个东西,并不是要去观心的对境,而是要观心本身。
如前所说,观的时候要去掉意识的层面,现在用直觉去体会它,体会它就是以心观心,即我们以前说的——“用‘觉知’去觉知‘觉知’”。观的时候要带着观点去观,不然就会变成默照。如果没有观点去观,直接去觉知的话,要么是禅定、要么是默照,其实默照就是禅定,就会变成大慧宗杲说的“默照邪禅”。如果去观心的明觉,发现了本质是什么,就叫做参话头,参话头应该是叫参显现的根本。显现的根本是明,然后去参明是什么,那个是显现的根本,如果观透了就开悟了,禅宗是用这样的方式去修的。
但我们现在不用禅宗的方式,用思维加上觉照,再加上观修的方式,从时间和空间上去观(其实我曾经讲过很多,而且很多经书上都有)。首先从时间上去观,就是所谓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还有从空间上去观,就是心无来处、心无住处、心无去处。
从时间上去体会心(阿赖耶识的心、明)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实质,就叫做三心不可得,如果真的直接体会到了,你就开悟了,这个明就知道自己是什么了,它就不是无明了。(我觉得自己从逻辑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再不清楚,找地方自行了结!)
从空间上去体会明是从哪里来的?它有来处吗?它住在哪里?它去哪里?它有住处吗?它住在哪里?它有去处吗?它去向哪里?发现来处、去处、住处都不成立,明也知道它自己是怎么回事了——找不到自己的本体,但又在明,那不是明空双运还有什么?
时间——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空间——无来处、无去处、无住处,现在我把这两种观法给大家解释一下。
我先声明,这不是大圆满,因为我不懂大圆满,我是从中观的角度去给大家讲怎么去观修,或者有一点大手印以心观心的成分。而大圆满一上来就会给你说心是什么样的,说心是什么样的时候,其实是说心的本性(心性)是什么样的;而大手印则不然,心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那种光明(或者心的总无明——阿赖耶识)是怎么样的,然后从这个方面去透过、去观察。
所以,禅定很深的时候,全部静下来,没有念头了、身体也消失了,好像只有心体在,然后再去发现心体的本质,就会发现觉性(这里另外用了一个词汇叫“觉性”)——觉的性或者心的性。心其实就是觉,有情和无情的差别,就是多了一个觉——我感觉、我感觉的那个“觉”。所以才成为有情。那植物有没有感觉呢?植物是没有感觉的。那含羞草一碰就收回去了,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那是一种机械功能,机械功能的诞生,也是我们心性的一种无意识的有机显发,可以这么去解释植物。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时间,三心不可得——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如果用思维、逻辑的方式去说三心不可得,就很容易了,甚至大家都会说——“过去心已经过去了,不可得,没有了!”不可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本体、找不到,所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还没发生——不可得;用逻辑去分析,现在心是什么?心是有时间性的,刹那刹那刹那,分分分,分到最后刹那分空了,现在心也不可得——好了,你开悟了!
这样是开不了悟的,这是属于意识思维层面的观,是不够的。我们要以心观心,麦彭仁波切曾经说过:没有方法能够超得过以心观心了!那气脉呢?只是借用气脉的方式让你更清楚地以心观心而已,它是帮忙的。如果不用气脉,直接的以心观心,观清楚了就是大圆满。
三心不可得,用直接观的方式,还用得着去观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吗?什么时候有过去心和未来心呢?过去心、未来心是意识,是比量的,比如你昨天的想法还在吗?当你想起昨天的想法,都是现在心来的;未来的想法还没发生,你去想未来要想的东西,还是现在发生的,所以永远都只有现在心。现在心不是指现在的思维,而是知道自己在思维的那个“明”。思维的有什么好观的?单空可以去夺它,一印照马上就没有了,你观它干嘛呀?
这次美国禅七好像给大家讲过的,大家好像又忘了,再忘的话,我就不讲了!(我年纪这么大,都没忘记自己讲了什么,你们男的是小鲜肉,女的是小妖精,正当青春,都记不得!)
也就是现在心观的是那个“明”,在观“明”之前,一定要先修四夺,把那个明确定,把它广大,让它吞没自身。如果你用意识去想一个“明”出来,是观不出来的,所以大圆满里面一定要分清楚意识跟明智。
大圆满有两个区分:区分意识跟明智,区分阿赖耶识跟法性。如果四夺没有夺好的话,你是弄不清楚意识跟明智的,只知道去瞎想,那是没用的。所以,就算你去直指心性,里面的词汇你完全不会明白,中间很多细节给你忽略了。
接下来,现量的明该怎么观呢?过去和未来都不可得,过去和未来都不是现量的,现量的也不会是意识,是能够觉察到意识的那个现量的明,我们要用明去体会这个明到底是什么?你找到它是什么吗?当四夺把所有的都夺空了以后,你什么都找不到的,但是那个明一直在明,找不到它也在明。(请记住,这是非意识性的、直体性的明,它又不可得——好了,那是什么?自己体会去,这叫观现在心不可得。我只能说到这里,再一说就不能喝茶了!)
三心不可得,只需观现在心不可得就OK了(我说的“观”是非意识性的、直接性的观)。意识性的观只是在概念上想——过去心过去了,不可得;未来心没发生,不可得;现在心,“嚓嚓嚓”分,不可得。直接性的观是用不到这些的,当然也可以用到,通过这个理论,你会明白肯定找不到什么东西,找到都是错的。因为你的意识(逻辑)上已经证明它没有了,在现量上如果发现什么东西,那就与你的逻辑分析是冲突的,那就是个误区。
至于找不到是怎么样的,那就不能再讲了,属于大圆满的内容,我也不懂,你得去找自己的上师。三心不可得就讲完了,你们觉得是不是觉得简单了点?其实不简单,我已经把所有该说的都说完了。(乱讲这些要出问题的,但我没乱讲,这属于禅宗和中观的内容,不属于大圆满的内容。我没有直接跟大家讲到该怎么样去区分等等,所以不属于大圆满的内容。)
接下来讲空间,内在的显现、一切的明(心、光明)没有来处、没有住处、没有去处。来处、去处、住处都可以把它看成是现量的,明能够呈现一切,但我们又不知道它是什么?现在把所有现量的东西从内到外全部明一遍:身体的明(身体感觉的这一坨,就是身体的明。一听到“明”这个词,大家不要马上把它想象成一个东西,或者想象成一团光。“现在的明”你是不知道的,那么身体这一坨呢?就是身识的明);眼睛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是眼识的明;耳朵听到的声音,是耳识的明;甚至有味道、气味,属于鼻识和舌识的明。所有的明被四夺夺完了以后,它的形状、颜色等具体的对境都应该不成立了,所以你要明白真正的本性,而不去修四夺真不行的,天天单纯靠想,是没有用的,永远都只是个锤子,不能变成钉子。但首先还是要去想,因为闻思修要思维嘛。
这个时候我们看它的来处,你会发现,眼识的明、耳识的明、意识的明,乃至于所有的明都是从那个地方(明)来的,并不是明的来处,听得懂吗?(这有点拗口,也就是说,它是明的一种游舞,并不是明的来处。)我用我的明搜遍了所有的现量(记住是现量啊,你不要想可能躲在哪里,那又变成意识了,不能这样),我现量只能感觉到我的身体、眼识看到的东西、耳识听到的声音,这些东西都不会是明的来处,而是明的一种作用。
怎么可以说是来处呢?你千万不能指着胸口说“在这里”——那是心脏,也是明的作用。你要深深地用明去明这个东西,体会它没有来处,一切都是所境,而来处不知。不知,又不能是意识,现量都没有,它就肯定没有来处,是不是这样的?
别想!这一定要现量,你看你的身体,它不是来处;身体以外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前五识都只是作用,而不是来处;意识也不是来处,只是一种作用。回过头去观察明那个东西,真不可能从任何一个地方来,你找不到来处,现量都可以知道它没有来处。(记住啊,我始终在强调现量、现量、现量,不能去想,好不好?想个来处,会想成上帝的,或者感受个来处,也会感受成上帝的。)
现量去看它,就是没有来处,但它还是在明。因为没有明的话,耳识、眼识、身识都会消失,而现在它们没有消失,虽然我不知道明是什么,但是它的作用在,我也可以现量的确定它没有来处。
大家一定要去做,由于你们没去做,我说到这里的时候,你们只会糊里糊涂的。到了这个时候,就不是靠逻辑可以理解的,真的要去做才行。你不去修,说个锤子!说了也是锤子!所以一定要这样去做,去体会来处没有。
然后说去处(为什么老是不说住处呢?住处一定要留到最后去说,经常说无住、无住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说我们的明去了哪里呢?明除了在六识的范围之内,还能去哪里啊?也不是那个所谓消失的去处嘛,我们的明去掉眼识、耳识这些现量的时候,这些识、这些呈现全部被我们夺空了。夺空了意思就是它不存在的,有点像梦中的幻象,如果我们回到真相的时候,是应该全部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肯定这些所谓的现象、所谓的去处,是个虚假的去处,不是真实的去处,像梦一样的去处。梦一样的去处就可以说没有去处,做到心没有去处,你只要体会它像梦就可以了,听得懂吗?
如果你真的开悟了,安住在大圆满的时候,可以视外在的一切显相如梦,而内在的心无有——心性无生,而内外又是一致的,就变成了心境一如——心跟境都是如来藏。所以,直接去体会到光明无去处,就是如梦。
“如梦”这个词汇说起来好理解,但要真的体会到如梦,好难啊!你只能体会到它如实,我们经常跟朋友说:“哎呀,你不要说那些,我们实际点,去烫火锅吧!”——你会觉得火锅如梦幻泡影吗?不会,相反你会觉得它好实在,放这样的味道不同,放那样的味道又不同,不同的物质在起不同的作用,我们会这样认为的。
如果观修到如幻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很梦幻,其实这时候就有梦幻的意思了。如果观的很深,像法性的时候,虽然火锅还是辣啊、还是像物质,但是观点全变了。那时候是证悟者吃辣椒,辣椒还是辣椒,但它是空性的了;我们凡夫吃辣椒,辣椒是辣椒,但它是实有的。
那空性跟实有的差别在哪里呢?空性的时候,万法一体,全皆光明。实有的时候,你是你、我是我,是分别执著出来的——辣椒是辣椒,能吃辣椒的舌头是舌头,牙齿是牙齿,你是你,并没有万法一味。
去处,我们现量的觉得它如幻就行了;来处,完全可以直接断灭的否定它,就是没有来处。去处,好像去了眼耳鼻舌身意,但已经被确定它是梦幻的、虚假的。
好,现在来看它的住处——这是关键!怎么叫做无住?这个时候就要用明去体会明。明去体会明的时候,有两个大的误区(我只能说误区,要说它到底是什么,那就变成大圆满了)。
第一个,把它体会成直接意识,所以大圆满第一个要去区分意识跟明智的差别。这个区分要去找你的上师,它不是意识的直觉。我们去找它的住处,如果是意识直觉的话,我们就找到了一个东西,显然是不对的。
第二个,是不是阿赖耶识的这种明呢?也不是的。我们会发现阿赖耶识那个明,一定要有一种状态或者有种认知的对境在里面(有境)。还有,如果真的处于阿赖耶识的状态时,他没办法真正去自明自己是什么,而是意识强行去说阿赖耶识是什么。(大部分人都听不懂,听不懂就拉倒,不说了!)
也就是说,我们回过头用明去体会明的时候,发现明不在哪里。简单一点说:哪里都不在,唯一可以现量体会到的就是这个明。你想想看,前五识没有了,意识刚才已经被否定了,也是一种作用,然后我们回到阿赖耶识的定里面,它也是明来的。
定就是不动了,有些人打坐甚至外境都消失了,身体的感受没有了、眼睛不再看了……当然有些人眼睛也会看,但不是用眼睛在看,会“唰唰唰”出现好多光——既然不是用眼睛,那是什么?那叫心光。当然,这是禅定很深的人产生的结果,但不管出现什么结果,其实都是心的一种作用。
我们回到定里面去,再去体会心的明,你会发现找不到心的明,它是什么,你没办法确定。如果用现量去的话,完全发现它没有明,但它又是在明。为什么呢?你明明在明嘛,你能否定你明明在明吗?你不能否定,即使六识消失了,那个明还在的。
但是你用明去明它的时候(非意识性的),现量的意识(直觉意识)去明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没有,真找不到,但是又确定确实有这种明,那就叫找到了找不到的明。听得懂吗?
我能确定它,叫找到了;我真的找不到它是个什么,就叫找不到。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证悟的觉受,然后彻底搞清楚它是什么,发现、区分出它跟阿赖耶识的差别。因为阿赖耶识有时候很像那个东西,非常像,其中有很多的误区,这又要去找自己的上师帮你区分。
这个层面上,我们就会发现心的这种明是没有住处的,没有住处就意味着它没有本体。找不到它,叫没有住处。我们会发现阿赖耶识也不是它,意识也不是它,是一种找不到的觉知,叫“觉性”。它不是个东西,是个东西它就不能叫性;但是它不能没有,它有这种性,这种性能够产生作用叫觉,所以叫觉的性——觉性。
我们用所谓的空间(来处、去处、住处)去找明,都没有办法找到这个明是什么。而这又不是用意识去想一个明,而是用明自己去体会一个明,这种明是现量的,你不能否认它没有。否认它没有的话,只能用意识去否认,那个叫断灭见。或者强行用明体现出来一个空间,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边,这些都是心明出来的。如果心不明的话,你怎么知道识无边、空无边?明出来的东西,你认为是法性的话,就是一种很愚蠢的断灭见或者常见。
大部分的断灭见是意识性的,就像我们意识性的乱想,认为生命死亡了什么都没有,可从来都没有人现量经历过,于是就用意识去确定“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这就叫愚蠢的断灭见。
走到后来,佛法一定是一种认知方式,一种现量的、不可辩驳的认知方式,它不是想象、不是迷信,没办法指出它有什么毛病,这个叫做“心无住处”。
“心无来处,心无住处”,说白了就是光明找不到本体,但是它又在光明。现象——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得到、听得到很多东西,但又找不到任何一个它的来源是什么。虽然可以找到阿赖耶识那里去,然后再用阿赖耶识的光明带着见解去找,一找的时候,又会发现阿赖耶识也是没有实质的。那就只能剩下一个明的觉性,一种性质在那里,那个性质就是我们的本性,那就是真的佛,没有其他的佛了。
如果我们去掉所有无明,那个佛就会呈现出来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在菩萨面前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庄严的净土、坛城;因为我们念佛,他就以佛号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经书,就以经书的方式出现;遇到指引我们的上师,他就以上师的方式出现。
好了,我们今天讲了一个半小时,不能再讲了,你们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虽然讲得很粗略,但不能再细了,再细我就喝不了茶了!
今天讲了“观心性无生”,无生就是没有本体,无生也就无灭。那么,八个“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说的就是那个东西。它没有对境,不可能是一,也不可能是多;也无法常,也无法断;根本就不能生,也不能灭,所以这一切东西都没有本体。
没有本体,我们心的所境就消失了;心的所境消失了,还有能境吗?能境也消失了。但是那个明始终都要在啊,不可能不在啊!那还不明空双运啊?没办法不明空双运的,只是你要具体去体会它,说半天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去体会它。体会到很深的时候,不解脱是不可能的,不解脱你是个傻瓜!好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一定会解脱的!
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七要》第08课
- 《修心七要》第1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