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基础理论层面,还是以人类的认知为标准的,可以用人类的认知来进行逻辑推演和直接实证。不会像有些宗教,强行认定有超过人类认知的神灵,这些神灵的认知超越人类的六根,成为人类信仰的偶像。
但这个偶像如何让人类认同呢?不能你说有神灵存在,就真的有,你必须以人类的认知能够接受的方式证明神灵的存在才行,但人类局限、片面的认知能力,如何能够证明神灵超越世间的能力呢?因此,客观唯心主义无法以人类的认知来证明,只能是信仰。
那么主观唯心主义呢?既然世界是心的感受,那就必须说清楚“心”是什么了,但主观唯心主义者往往说不清楚“心”到底是什么。代表人物之一的贝克莱,其实他并不是真正的主观唯心主义。虽然他有时候在哲学派别里被认定为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但当他在说不清楚离开人类视线的“桌子”到底在哪里时,就说那“桌子”在上帝那里——因为作为天主教徒和主观唯心主义者的他,搞不清楚其实“心”,也就是他的“上帝”。(注①)
所以即使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主观”是怎么回事,并不清楚人类的“认知”到底是什么?只有佛法才真正说清楚了人类的认知,并在世俗层面上,以人类的认知为标准,并发展出因明、中观、唯识等哲学。
在一定程度上,道家和印度教也并不属于标准的客观唯心主义,它们的修行人也在“主观”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下了功夫,但有没有走到究竟呢?没有,只有佛教才走到究竟了。
从理论自洽的角度,为什么说佛教走到究竟了呢?因为佛教究竟的“空性”理论!即般若思想,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佛教这些基础的哲学思想,否则你解释不清楚佛教的见解为什么就是“真理”。
为什么只有空性,才会是究竟真理呢?如果我们认为可以用人类的认知去寻找一个什么伟大的真理、光明,即使找到了一个光明,那还会不会找到更伟大的光明呢?比如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也许还有每秒八十万公里的其他事物呢?比如找到了上帝,那上帝会不会有更“上帝”的神灵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真理置于人类的认知以外,找到了除空性以外的其他什么东西,那一定会产生这种比较和更高的追求,且必定会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地寻找,意味着永远找不到真理。
当人类的认知对境是“空性”时,宇宙任何现象也可以囊括其中,而认知本身也是“空性”时,则认知和被认知即为一体,由此我们可以籍空性而遍知,并籍此脱离认知和被认知的二元对立。脱离二元对立意味着离苦,遍知意味着成佛。这种哲学,完美地诠释了物质和精神的实质,能够融通任何世间现象,在逻辑上绝对颠扑不破,没有任何世间理论能够与之相匹。
而且,这能够把所有神灵的、所有低等生物的认知,全部涵盖其中。他们的根本认知也和我们一样,都是空性,其认知的对境,无论多好或多糟糕,也都是同一空性的游舞。天神有这个“知”,地狱众生也有这个“知”,从本质上都一样,没有任何有情的根本认知能够特殊,这从根本上诠释了“众生平等”这一佛教伟大理念的本质属性。
如果有情的认知圆满了,就成为“佛”;若不圆满,则是某个众生。不圆满的原因呢?是认知有局限,而局限认知的,是“人我执”和“法我执”。认知本体是没有局限的,所以,只要在局限的认知中,拿掉“法我执”和“人我执”,认知自然圆满,成为遍知的佛陀。由此,佛教理论不但在逻辑上是自洽的,在实践见解上,也是绝对自洽的。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诚如斯言!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注①:相关资料请阅读乔治·贝克莱著作《人类知识原理》。
“我写字用的这张桌子所以存在,只是因为我看见它,摸着它;我在走出书室后,如果还说它存在过,我的意思就是说,我如果还在书室中,我原可以看见它;或者是说,有别的精神当下就真看见它。”
“我们虽然不感知它们,可是可能还有别的精神在感知它们。我们虽然说,各种物体在心外并不存在,可是人们不要误会,我是指着这个特殊的心或那个特殊的心而言,因为我所指的,乃是任何所有的心。”
“人人都可以看到,名为自然作品的那些事物,就是我们所感知的观念和感觉的最大部分,都不是因人的意志所产生,也不是依靠于它的。”
“一个全知、全善、全能的精神的存在,就已经可以充分地解释自然中的一切现象。”
- 唯识简史(下)
- 唯识简史(上)